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0单元 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节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第21讲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
2019-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0单元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节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单元总结升华课件北师大
遍自己写的笔记,既可以起到复习的作用,又可以检查笔记中的遗漏和错误。遗漏之处要补全,错别字要纠正,过于潦草的字要写清楚。同时,将自己 对讲课内容的理解、自己的收获和感想,用自己的话写在笔记本的空白处。这样,可以使笔记变的更加完整、充实。 • 三、课后“静思2分钟”大有学问 • 我们还要注意课后的及时思考。利用课间休息时间,在心中快速把刚才上课时刚讲过的一些关键思路理一遍,把老师讲解的题目从题意到解答整个过 程详细审视一遍,这样,不仅可以加深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还可以轻而易举地掌握一些关键的解题技巧。所以,2分钟的课后静思等于同一学科知识的 课后复习30分钟。
3.斯大林认为社会主义只能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和计划经济,尤其是优先 发展重工业;政治上必须建立社会主义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斯大林时 期推行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方针,并形成了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这种体制带有严重的缺点和弊端,严重阻碍了苏联国民经济的发展。 4.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对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进行了改革,但都 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改革都没有取得成功,同时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高度集中的计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 资本主义市场经
划经济体制
制
济体制
苏维埃代表大 人民代表大会制,中 君主立宪制、民
政治制度 会制,一党制,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 主共和制、两院
终身制
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制、内阁制等
2.特点 (1)苏俄是国家在掌握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在一定范围内恢复和发展资本 主义经济,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后形成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2)西方:在不触动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 调整。(国家干预经济,调节资本主义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矛盾) (3)中国: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 发展的环节,解放生产力,最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北师大版讲义:第十单元+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整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第26讲+含解析
第26讲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考点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背景(1)政治上:十月革命胜利后,国内外的敌对势力疯狂反扑。
(2)军事上:1918年,苏俄进入艰苦的国内战争时期。
(3)经济上:粮食严重缺乏,经济极端贫困。
2.目的:确保战争的胜利。
3.内容(1)农业:实行余粮收集制。
(2)工业:加速实行工业国有化,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
(3)商业:取消一切商品贸易,所有生活必需品均由国家集中分配。
(4)分配:实行普遍的义务劳动制。
4.特点:兼有“战时”和“共产主义”的特色。
5.评价(1)积极:它是在战争的特殊环境下所采取的非常措施,保证了前线的胜利,对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2)消极:战争结束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继续实行,引起广大农民的严重不满,影响到工人的生产和生活,经济危机发展为严重的政治危机。
考点二 新经济政策1.背景:国内战争结束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继续实行引发了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2.提出:1921年3月,俄共(布)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
3.内容(1)农业:固定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2)工业⎩⎨⎧①重要工矿企业仍归国家所有。
②中小企业和国家暂时无力兴办的企业,政府以租借和租让的形式让本国或外国资本家经营。
③允许开办私人小企业。
(3)商业:实行自由贸易,发展商品经济。
(4)分配:废除平均主义的配给制,实行工资级别制。
4.特点(1)利用商品货币关系过渡到社会主义。
(2)在以公有制为主导的前提下,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存在。
5.影响(1)国民经济逐渐恢复。
(2)国内政局渐趋稳定。
(3)工农联盟和苏维埃政权得到巩固。
教材补充『史论观点』 列宁新经济政策与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比较列宁从俄国农民的实际情况出发,推行新经济政策,培育农贸市场,逐步引导农民走合作社的道路。
邓小平沿着列宁的思想,首先在农村推行了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发展乡镇企业和农村商品经济,从而初步构筑了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农村新经济体制框架。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北师大版讲义:第十单元+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整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第27讲+含解析
第27讲 二战后各国经济体制的调整考点一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1)背景⎩⎨⎧①吸取经济大危机的深刻教训。
②受罗斯福新政和凯恩斯主义的影响。
(2)特点:大垄断集团和国家政权更紧密结合起来。
(3)作用⎩⎨⎧①一定程度上缓和了资本主义的生产过剩危机和阶级矛盾,促进了生产力发展。
②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一个经济发展和繁荣的黄金时期。
2.“福利国家”的出现(1)目的:为缩小贫富差距,减少因贫困引发的社会问题。
(2)特点⎩⎨⎧①福利的资金由个人缴纳、企业缴纳和国家补贴三部分组成。
②种类很多,主要包括医疗、失业、工伤、养老保险、住房和教育保障等。
(3)实质:政府对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一种形式。
(4)评价⎩⎪⎨⎪⎧①在保障居民基本生存条件、促进社会公平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②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缓和社会矛盾,促进社会稳定。
③导致国家财政不堪重负,80年代后,西方国家开始削减政府开支,缩小社会福利规模。
3.经济结构的新变化(1)原因:20世纪40年代兴起的新科技革命,促进了当代资本主义生产力的迅猛发展,经济快速增长。
(2)表现 ①产业 结构⎩⎨⎧a.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等主要发达国家的第三产业成为国民经济中增长最快的部门。
b.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起,第四产业即信息产业迅猛发展。
②就业结构:从事第三产业和第四产业的人数不断增加。
教材补充『史论观点』 福利政策的实施福利政策实施的目的在于缩小社会差距,促进社会的民主与公正,保证人民的基本生存条件。
它力图拉起一张社会保障的大网,使社会中的每一个人,即使是最底层的人也可以生活下去,同时又搭起一架社会进步的阶梯,为人们提供向上进阶的可能。
从本质上说,福利国家政策是由国家主持的实现社会收入再分配的一种方式,它主要通过抽肥补瘦的方式来实现。
……福利国家政策的长期实行必然与经济发展的效率发生矛盾,巨额公共开支,国家不堪负担,社会成员的劳动积极性下降,导致竞争能力不强,中产阶级日益削弱,国家生产和国民收入增长缓慢。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单元过关检测:第十单元 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节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含答案)
第十单元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节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第Ⅰ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约翰·肯尼斯·加尔布雷思在其经典名著《1929年大崩盘》(右图)书中认为美国20世纪20年代的繁荣景象是一种狂热症状。
所谓“狂热”,其依据应该是当时美国() A.摇滚、爵士乐盛行B.法西斯势力发展C.社会经济盲目发展D.政府强化对经济的干预2.《剑桥美国经济史》中写道:“用今天的标准来判断,胡佛(政府)在控制税率和联邦开支水平以刺激投资和减少失业方面是一个激进分子。
”这主要说明()A.胡佛完全抛弃了自由主义的政策B.胡佛成为军国主义激进分子C.胡佛对经济危机采取了干预的措施D.胡佛趁危机扩大了总统的权利3.下列两幅图的寓意与罗斯福新政措施相符的是()A.发放紧急救济B.推行“以工代赈”C.调整农产品结构D.实行计划经济4.《美国通史》:“农业调整局还运用它的巨大权力以其他方式限制生产与提高价格。
除为1934年主要农作物规定生产指标,并派出10万代表去说服农民签订合同外,还于1933年10月18日设立商品信贷公司,使棉花与玉米生产者可以用他们收成作担保贷款,并将收成储存起来以待善价。
”这些措施的直接目的是()①调整全国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②克服生产的相对过剩③提高农产品的价格④保障农民的最低生活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5.经济民族主义指通过政府政策的形式对进口商品建立贸易壁垒,并施加各种各样的保护主义政策以保护其国内产业。
它深切关注民族国家整体在世界政治经济体系中的地位,特别是由民族经济竞争力决定的民族的长期发展趋势,而不是世界的共存共荣。
在罗斯福新政的下列措施中,明显带有经济民族主义色彩的是()A.计划经济B.美元贬值C.减耕减产D.“以工代赈”6.1929年美国最高税率是24%,1935年则提高到79%,这样整个社会私人资本的低投资率也就不难解释了,事实上1938年就出现了一次经济缓慢恢复中的回冷,史称“罗斯福萧条”。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十单元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第22讲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课件
要点一
向社会主义过渡道路的探索
史料一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921 年苏俄的重工业产量只有一战前 1913
年的 20%……叛乱席卷了全国,甚至连十月革命的中坚 分子喀琅施塔得水兵也打出了“要苏维埃, 不要共产党的 苏维埃”的口号参与叛乱。
为此而震惊的列宁曾说: “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 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 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 了。” 史料二
这一政策允许局部地恢复资本主义, 尤其是
在农业和贸易方面。农民们在向国家缴纳约占其产量的 12%的实物税之后,
被准许在公开市场上出售他们的农产品, 私人可以经 营小商店和小工厂,农民和新商人即当时所称的 “耐泼 曼 ”, 都能雇佣劳力, 并能保留他们在经营中获得的利润。 不过, 列宁设法使国家控制了土地所有权, 控制了他所称 的“制高点”(银行业、对外贸易、重工业和运输业)。对 列宁来说,
改革并未 取得成 功,之后 改革转向 政治领 域,最终 导致苏联 的解体
[易错提醒] 戈尔巴乔夫改革与苏联的解体 戈尔巴乔夫改革是导致苏联解体的重要因素, 但不是 根本原因, 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是“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长期得不到纠正, 从而积累了大量的矛盾和问题, 戈尔巴 乔夫改革激化了这些矛盾,从而导致苏联解体。
③改变由国家垄断贸易的做法,恢复货币流通和商 品交换。 ④分配:废除实物分配制,实行按劳分配。 (2)作用:提高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经济的 迅速恢复,有利于稳定政治形势。
[轻巧识记] 列宁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二、“斯大林模式” 1.背景:斯大林的领导地位逐步确立,国家经济政 策发生变化。 2.表现: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 体制。
2020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0单元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节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第21讲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教师用
最新教育教学资料精选第21讲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考点1|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NO.1识记——主干梳理·知识自查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背景(1)政治上:十月革命胜利后,国内外的敌对势力疯狂反扑。
1918年(2)军事上:苏俄进入艰苦的时期。
国内战争,(3)经济上:粮食严重缺乏,经济极端贫困。
2.目的:确保战争的胜利。
3.内容特点:兼有“战时”和“共产主义”的特色。
5.评价(1)积极:它是在战争的特殊环境下所采取的非常措施,保证了前线的胜利,对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2)消极:战争结束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继续实行,引起广大农民的严重不满,影响到工人的生产和生活,经济危机发展为严重的政治危机。
[轻巧识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二、新经济政策束后,背景:国内战争结.1“的继续实行引发了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2.提出:1921年3月,俄共(布)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
3.内容(1)代替余粮收集制。
农业:固定粮食税(2)工业最新教育教学资料精选①重要工矿企业仍归国家所有。
②中小企业和国家暂时无力兴办的企业,的形式让本国或外国资本家经营。
租借和租让政府以③允许开办私人小企业。
商业:实行(3),自由贸易发展商品经济。
分配:废除平均主义的配给制(4),实行工资级别制。
4.特点(1)利用商品货币关系过渡到社会主义。
在以(2)公有制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存在。
,为主导的前提下5.影响(1)国民经济逐渐恢复。
(2)国内政局渐趋稳定。
(3)工农联盟和苏维埃政权得到巩固。
[易误辨析]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新经济政策是在一定限度内通过发展资本主义,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巩固工农联盟,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一种政策。
它坚持国有经济的主体地位和苏维埃的领导,不会恢复到资本主义时代。
三、“斯大林模式”1.历史背景(1)苏联成立:1922年,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和外高加索联邦组成苏联。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十单元 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第22讲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
会主义建设第22讲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限时训练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十单元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第22讲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限时训练)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十单元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第22讲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限时训练的全部内容。
的社会主义建设第22讲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限时训练选题细目表.)1.(2016·石家庄模拟)曾被列宁评价为“党的最可贵的和最大的理论家”布哈林认为,它“并不只适应于内战的某个发展阶段,而是万能的、普遍适用的、也就是胜利了的无产阶级经济政策的‘正常’形式"。
布哈林这种认识()A.是对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的反思B.客观评价了新经济政策C.是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肯定D.推动了新经济政策实行解析:材料中“内战”“无产阶级经济政策”等信息表明经济政策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故A、B项错误;材料中称这种经济政策是“万能的"“普遍适用的”“胜利了的”表明了对政策的肯定,故C项正确;材料中认为“战时共产主义"在战后依然适用,不可能推动新经济政策实行,故D项错误。
答案:C2.(2017·淮北模拟)列宁在俄共(布)十一大上说:“我们甚至有过这样的诗人,他们写道:看!在莫斯科,饥寒交迫,‘从前是整洁、美丽;现在是买卖、投机'.这样的诗作在我们这里是很多的.”材料一定程度上反映了( )A.人们对二月革命的强烈不满B.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批判C.斯大林模式的弊端充分暴露D.新经济政策遇到阻力和困难解析: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包括诗人在内的相当一部分人都对新经济政策存在一种敌意,反映了新经济政策遇到阻力和困难,故D项正确。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0单元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节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第21讲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
2.关于实行新经济政策,列宁曾说,“退一步是为了
前进两步”。对列宁这句话的解读,不确切的是( D )
A.“退一步”指允许资本主义现象的存在 B.“前进两步”是为了实现社会主义 C.列宁认为新经济政策只是一种权宜之计 D.新经济政策并不适合苏俄当时的国情
新经济政策中实行国家资本主 义就是允许资本主义现象的存 在,故 A 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新经济政策主要目的是过渡到 社会主义,故 B 项正确,不符合 题意;发展资本主义是向社会主 义过渡方式,是权宜之计,故 C 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新经济政 策代替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符合 当时俄国实际,故 D 项错误,符 合题意。
(3)消极性:片面发展_重__工__业___,造成农、轻、重的比例严重失调,人民 生活水平提高缓慢。限制_商__品__货__币__关__系___,否定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 作用,长期实行计划指令,压制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损害了农民的 利益,打击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长期处于停滞状态。斯大林逝世 后,此体制对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造成严重危害,阻碍了苏联经济 的持续发展。
(4)评价 ①是在__战__争__的特殊环境下所采取的非常措施,保证了前线的胜利,对 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②战争结束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继续实行,引起广大农民的严 重不满,影响到工人的生产和生活,经济危机引发了严重的_政__治__危__机___。
2.新经济政策 (1)背景:国内战争结束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了严重的经济和 政治危机。 (2)实施:1921 年 3 月,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召开。
[悟史实·史论形成] 1.苏俄(苏联)在农业方面的三大举措 十月革命后,苏联(俄)先后在农业方面实行余粮收集制、粮食税和农业集 体化,这三大措施对农业经济产生了不同影响。 (1)余粮收集制是为适应当时战争的特殊需要而采取的非常措施,为战胜 国内外敌人提供了物质保障,但超越了当时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0单元 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节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第21讲 从“战时共产主义
第21讲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和战后的经济改革与挫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现代世界史》描述苏俄(联)某经济政策:“一个特征是对土地、银行、对外贸易和重工业国有化。
另一个特征是强行征用供养士兵和城市居民所必需的剩余农产品。
”该政策( )A.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保卫了新生政权B.允许自由贸易促进了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C.实现了苏联向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D.优先发展重工业造成国民经济比例失调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政策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故A项正确;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取消自由贸易,故B项错误;从该政策实施的结果来看,C项错误;优先发展重工业是斯大林模式的做法,D项错误。
答案:A2.下表为1913—1928年苏联农业生产对比表A.1928年谷物收获量低于1913年收获量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满足了农民对土地的需求C.新经济政策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D.集体农庄的建立发挥了社会主义优越性解析:A项是对图表内容的直接表述,而没有体现出变化的原因,故A项错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农业上实行余粮收集制,没有涉及分配土地的内容,故B项错误;1921年—1928年苏俄实行了新经济政策,用粮食税取代余粮收集制,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农业生产发展,故C项正确;苏联全盘推行集体农庄是在20世纪30年代,与图表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
答案:C3.列宁说:“到1921年春天已经很清楚了:我们用‘强攻’办法即用最简单、迅速、直接的办法来实行社会主义的生产和分配原则的尝试已告失败。
1921年春天的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的阵地上去,从‘强攻’转为‘围攻’。
” 这里的“退到国家资本主义”重点是指( )A.进一步发展国营经济B.国营经济与民营经济同步发展C.恢复和发展私营经济D.国家政权积极干预国民经济解析:依据材料“1921年春天的政治形势”信息可知,苏俄为了摆脱国内的政治、经济危机,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利用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即恢复和发展私营经济,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选择C项符合题意。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0单元 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节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第20讲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
第20讲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分期付款、抵押贷款、信用卡等消费方式引诱人们用手头还没有的钱买用不着的东西……由新教伦理的节俭观让位于享乐消费观。
”这种享乐消费观( ) A.是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原因之一B.有利于扩大需求,摆脱经济危机C.是凯恩斯主义理论的实际应用D.是解决当前欧债危机的主要途径解析:“分期付款、抵押贷款、信用卡等消费方式”导致过度消费是导致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原因之一,故A项正确;材料中论述是经济危机原因,不是摆脱方式,故B项错误;凯恩斯主义理论主张有计划消费,不是盲目消费,故C项错误;享乐消费观只能导致危机加剧,不可能解决当前欧债危机,故D项错误。
答案:A2.下表反映了1913—1938年美国汽车产量的变化,下列对1933年数据变化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B.厂家生产能力下降C.政府限制汽车生产D.汽车销售价格上涨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导致大量工厂倒闭、工人失业,因此社会购买力下降,故A项正确;B、C、D三项均不符合史实,故排除。
答案:A3.20世纪30年代初,针对罗斯福新政调整农业政策的举措,在美国南方有这样的说法:“受过训练的骡子都知道不能践踏农田。
”这说明其农业政策( ) A.不符合经济发展运行规律B.导致农产品价格持续下跌C.没有使农民损失得到补偿D.最初实施的效果不够理想解析:根据材料“受过训练的骡子都知道不能践踏农田”可知,罗斯福新政调整农业的措施对农田造成了破坏,故D项正确;罗斯福新政中国家干预经济是适合当时解决大危机需要的,故排除A项;罗斯福新政农业政策是提高农产品价格,故排除B项;罗斯福新政农业政策中实行给农民补贴的政策,故排除C项。
答案:D4.郑林庄在《美国往那(哪)里去》(1934年1月)中提到:美国的病根在于,高筑关税壁垒,“就等于把自己的绳索勒得愈紧”。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单元过关检测:第十单元 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节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含答案)
第十单元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节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第Ⅰ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约翰·肯尼斯·加尔布雷思在其经典名著《1929年大崩盘》(右图)书中认为美国20世纪20年代的繁荣景象是一种狂热症状。
所谓“狂热”,其依据应该是当时美国( ) A.摇滚、爵士乐盛行B.法西斯势力发展C.社会经济盲目发展D.政府强化对经济的干预2.《剑桥美国经济史》中写道:“用今天的标准来判断,胡佛(政府)在控制税率和联邦开支水平以刺激投资和减少失业方面是一个激进分子。
”这主要说明( ) A.胡佛完全抛弃了自由主义的政策B.胡佛成为军国主义激进分子C.胡佛对经济危机采取了干预的措施D.胡佛趁危机扩大了总统的权利3.下列两幅图的寓意与罗斯福新政措施相符的是( )A.发放紧急救济B.推行“以工代赈”C.调整农产品结构D.实行计划经济4.《美国通史》:“农业调整局还运用它的巨大权力以其他方式限制生产与提高价格。
除为1934年主要农作物规定生产指标,并派出10万代表去说服农民签订合同外,还于1933年10月18日设立商品信贷公司,使棉花与玉米生产者可以用他们收成作担保贷款,并将收成储存起来以待善价。
”这些措施的直接目的是( )①调整全国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②克服生产的相对过剩③提高农产品的价格④保障农民的最低生活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③④5.经济民族主义指通过政府政策的形式对进口商品建立贸易壁垒,并施加各种各样的保护主义政策以保护其国内产业。
它深切关注民族国家整体在世界政治经济体系中的地位,特别是由民族经济竞争力决定的民族的长期发展趋势,而不是世界的共存共荣。
在罗斯福新政的下列措施中,明显带有经济民族主义色彩的是( )A.计划经济B.美元贬值C.减耕减产D.“以工代赈”6.1929年美国最高税率是24%,1935年则提高到79%,这样整个社会私人资本的低投资率也就不难解释了,事实上1938年就出现了一次经济缓慢恢复中的回冷,史称“罗斯福萧条”。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北师大版讲义第十单元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整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第27讲
第27讲 二战后各国经济体制的调整 考试说明考查角度 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 1.(2017·课标全国Ⅱ,35)《赫鲁晓夫回忆录》与史学素养 2.(2017·课标全国Ⅲ,34)苏联经济体制改革的影响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资本主义的新变化1.(2017·课标全国Ⅲ,35)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2. (2016·课标全国Ⅲ,40)中外福利救济政策对比3. (2014·大纲全国,23)资本主义国家的福利政策考点一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1)背景⎩⎨⎧①吸取经济大危机的深刻教训。
②受罗斯福新政和凯恩斯主义的影响。
(2)特点:大垄断集团和国家政权更紧密结合起来。
(3)作用⎩⎨⎧①一定程度上缓和了资本主义的生产过剩危机和阶级矛盾,促进了生产力发展。
②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一个经济发展和繁荣的黄金时期。
2.“福利国家”的出现(1)目的:为缩小贫富差距,减少因贫困引发的社会问题。
(2)特点⎩⎨⎧①福利的资金由个人缴纳、企业缴纳和国家补贴三部分组成。
②种类很多,主要包括医疗、失业、工伤、养老保险、住房和教育保障等。
(3)实质:政府对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一种形式。
(4)评价⎩⎪⎨⎪⎧①在保障居民基本生存条件、促进社会公平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②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缓和社会矛盾,促进社会稳定。
③导致国家财政不堪重负,80年代后,西方国家开始削减政府开支,缩小社会福利规模。
3.经济结构的新变化(1)原因:20世纪40年代兴起的新科技革命,促进了当代资本主义生产力的迅猛发展,经济快速增长。
(2)表现 ①产业 结构⎩⎨⎧a.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等主要发达国家的第三产业成为国民经济中增长最快的部门。
b.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起,第四产业即信息产业迅猛发展。
②就业结构:从事第三产业和第四产业的人数不断增加。
教材补充『史论观点』 福利政策的实施福利政策实施的目的在于缩小社会差距,促进社会的民主与公正,保证人民的基本生存条件。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北师大版讲义:第十单元+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整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第25讲+含解析
第25讲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考点一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1.原因(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即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形式的矛盾。
(2)直接原因:生产与消费的矛盾。
①资本家盲目扩大生产造成商品供过于求。
②消费能力增长相对缓慢;农民购买力大大下降;垄断组织的兼并之风使财富越来越集中到少数人手里。
(3)催化剂:股市投机行为和过度的信贷消费造成了经济的虚假繁荣,加剧了矛盾。
2.爆发:1929年10月24日,美国纽约华尔街股票市场大崩溃。
3.特点:范围最广;持续时间最长;危害最大;影响最深。
4.影响(1)世界经济遭受严重损失,工业生产下降。
工人失业,农民生活困苦。
(2)加深了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矛盾。
(3)德意日纷纷走上法西斯道路,进一步加剧世界紧张局势。
教材补充『史论观点』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究其根源,这是因为工业革命完成之后创造出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的生产力,……但走上现代化道路的国家没有适应这一重大变化,采取措施在其它领域进行相应的调整,解决消费不足的问题,而是延续“无为而治”的经济政策。
——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考点二罗斯福新政1.背景(1)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给美国经济造成严重破坏。
(2)胡佛政府仍坚持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加剧了经济危机。
(3)民主党人罗斯福当选美国总统。
2.措施(1)财政金融①通过《紧急银行法》,对全国银行进行整顿,并建立联邦储蓄保险公司,以恢复银行信誉。
②取消金本位制,让美元贬值,实行有节制的通货膨胀。
(2)工业: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成立国家复兴管理局,指导企业制定“公平竞争法规”,还调整劳资关系,以缓和劳资矛盾。
(3)农业:通过《农业调整法》,成立农业调整管理局,通过提供政府补贴、价格支持和信贷优惠等措施,调整农产品结构,稳定农产品价格。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十单元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第24讲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高考研析
第十单元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第24讲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高考研析人民版真题典例1.[2015·广东高考]发生在1920年苏俄的现象有( )A.私营企业纷纷涌现B.国营企业的经营自主权扩大C.政府禁止买卖粮食D.农民积极参加农业集体化运动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苏俄(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从题干中“1920年苏俄”可知当时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余粮收集制禁止粮食买卖,故C正确;私营企业涌现是新经济政策实施后才出现的现象,故A错误;国营企业的经营自主权扩大是勃列日涅夫改革中出现的现象,故B错误;农业集体化运动是斯大林时期的经济政策,故D错误。
2.[2015·天津高考]美国有一位企业家哈默博士,年轻时曾与列宁领导的苏俄交往,进行贸易活动;年老时应邓小平邀请,来中国投资设公司。
哈默之所以能这样做,在于( )A.苏俄、中国都实行开放政策B.苏俄、中国都与美国保持友好关系C.苏俄、中国都愿意发展资本主义D.哈默敢于冲破美国政府的阻挠答案A解析哈默博士“年轻时曾与列宁领导的苏俄交往,进行贸易活动”是在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时期;哈默博士“年老时应邓小平邀请,来中国投资设公司”是在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后。
由此可知,A项正确。
苏俄时期,美国推行敌视社会主义的政策,B项错误。
“苏俄、中国都愿意发展资本主义”不符合史实,C项错误。
D项不符合史实,当时苏俄受美国敌视,而应邓小平邀请时中美关系已逐步走向正常化,故D项错误。
3.[2015·山东高考]下列示意图中能正确反映1929~1938年美国和苏联在世界工业总产值中所占份额(%)变化趋势的是( )答案A解析1928~1937年,苏联通过两个五年计划发展成为一个工业强国,到1937年其工业产量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
在此期间苏联工业生产虽快速增长但依然落后于美国,而美国由于受经济危机的影响,工业萎缩,工业总产值总体呈现下降趋势。
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0单元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节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第20讲资本主义运行机
课后限时集训( 二十) 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节( 时间:45 分钟分值:85 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 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胡佛反危机措施的核心是倡导地方和民间团体推行“资源联合政策” ,为此,他批准了“邻居互助计划” ,通过法令倡导轮流工作法,前者要求就业者或半就业者帮助四邻中的生活困难者,后来强迫公务员每年实行为时 1 个月的无薪休假,以扩大就业面。
这表明胡佛( )A. 拒绝采取有效措施缓解经济危机B. 依然实行自由放任经济政策C. 把国家干预与自由放任结合起来D. 对国家经济进行了有限干预D [ 根据材料文字“推行‘资源联合政策'”“邻居互助计划”“要求就业者或半就业者帮助四邻中的生活困难者” “强迫公务员每年实行为时 1 个月的无薪休假,以扩大就业面” 可知,胡佛对国家经济进行了有限干预,故D项正确。
A项表述“拒绝”、B项表述“依然” 都不符合题意,均排除;C项表述不符合史实和题意,排除。
]2. 1929 年后,各国之间货币战、贸易战和关税大战愈演愈烈,几年间先后有40 个国家实行外汇管制,56 个国家实行货币贬值,76 个国家提高关税率,还出现了各种货币集团和经济集团。
这说明了( )A. 经济危机的蔓延B.市场调节的失灵C.工业经济的弊端D.世界市场的无序D [ 材料主要反映的是经济危机爆发后各国的应对措施。
经济危机的蔓延不是材料反映的主要内容,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各国应对危机措施,不是市场调节,故B项错误;各国不能协调处理经济危机,这不是工业经济的弊端,故C项错误;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后,各国不是协调处理危机,而是各自为政,货币战、贸易战和关税大战愈演愈烈,说明了世界市场的无序性,故D项正确。
]3. 罗斯福新政的第一步,就淘汰银行10 797家。
公众舆论评价说这个行动犹如“黑沉沉的天空出现的一道闪电”。
这一“闪电”的深远意义是( )A. 在整顿金融业方面成效显著B. 通过整顿银行克服了金融危机C. 加强国家对金融的全面控制D. 开启了大规模干预经济的模式D [ 淘汰银行10 797 家,是政府权力干预经济的表现和结果,预示着大规模干预经济时代的到来,故选 D 项。
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0单元 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节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第21讲 苏联的
课后限时集训(二十一)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时间:45分钟分值:8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1920年末至1921年初,农民暴动席卷西西伯利亚、坦波夫省和沃罗涅日省、伏尔加河中游地区、顿河流域、库班、乌克兰和中亚等地。
到1921年有50多起大规模农民起义发生,几乎没有一个省份不在某种程度上存在所谓的“盗匪”。
材料所述现象的原因是( ) A.苏维埃政权面临敌对分子的进攻B.苏俄国内战争加剧了社会矛盾C.不明真相的群众受到反动派蛊惑D.余粮收集制损害了农民的利益D [根据材料可知苏俄出现了大规模的农民暴动,反映了农民的不满;农民不满的原因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中实行余粮收集制对农民的剥夺,损害了农民的利益,D项正确。
材料强调农民暴动,而不是苏维埃政权面临敌对分子的进攻,排除A项;不是国内战争加剧了社会矛盾,而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激化了社会矛盾,排除B项;是因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激化了社会矛盾,发生农民暴动,排除C项。
]2.苏联问题专家郑异凡指出:“俄文本身并无‘余粮’的意思,而是指征收(摊派)粮食。
所谓余粮实际上由国家和军队的需要确定,国家先确定所需要粮食数量,然后分配给各省、县和村。
”据此作者认为( )A.“余粮”指农民口粮之外的多余粮食B.政府“征收”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C.政府“征收”措施在苏俄一直延续D.政府“征收”考虑了农民的基本生活B [由材料中“所谓余粮实际上由国家和军队的需要确定”可知“余粮”由国家、军队需要决定,并不考虑农民口粮问题,故A项错误;材料中“所谓余粮实际上由国家和军队的需要确定”会导致农民口粮难以保证,故B项正确;“余粮”征集并非“一直延续”,后被粮食税取代,故C项错误;政府“征收”考虑了农民的基本生活与材料中“所谓余粮实际上由国家和军队的需要确定”不符,故D项错误。
]3.(2018·淄博诊断)列宁说:“到1921年春天已经很清楚了:我们用‘强攻’办法即用最简单、迅速、直接的办法来实行社会主义的生产和分配原则的尝试已告失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1讲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考点1|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NO.1识记——主干梳理·知识自查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背景(1)政治上:十月革命胜利后,国内外的敌对势力疯狂反扑。
(2)军事上:1918年,苏俄进入艰苦的国内战争时期。
(3)经济上:粮食严重缺乏,经济极端贫困。
2.目的:确保战争的胜利。
3.内容特点:兼有“战时”和“共产主义”的特色。
5.评价(1)积极:它是在战争的特殊环境下所采取的非常措施,保证了前线的胜利,对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2)消极:战争结束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继续实行,引起广大农民的严重不满,影响到工人的生产和生活,经济危机发展为严重的政治危机。
[轻巧识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二、新经济政策1.背景:国内战争结束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继续实行引发了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2.提出:1921年3月,俄共(布)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
3.内容(1)农业:固定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2)工业①重要工矿企业仍归国家所有。
②中小企业和国家暂时无力兴办的企业,政府以租借和租让的形式让本国或外国资本家经营。
③允许开办私人小企业。
(3)商业:实行自由贸易,发展商品经济。
(4)分配:废除平均主义的配给制,实行工资级别制。
4.特点(1)利用商品货币关系过渡到社会主义。
(2)在以公有制为主导的前提下,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存在。
5.影响(1)国民经济逐渐恢复。
(2)国内政局渐趋稳定。
(3)工农联盟和苏维埃政权得到巩固。
[易误辨析]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新经济政策是在一定限度内通过发展资本主义,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巩固工农联盟,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一种政策。
它坚持国有经济的主体地位和苏维埃的领导,不会恢复到资本主义时代。
三、“斯大林模式”1.历史背景(1)苏联成立:1922年,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和外高加索联邦组成苏联。
(2)斯大林领导地位确立:1924年年初列宁逝世后,斯大林的领导地位逐步确立。
(3)新经济政策被逐步取消。
2.建立途径(1)社会主义工业化①提出:1925年底,联共(布)十四大。
②特点:优先高速发展重工业。
③结果:通过两个五年计划,基本实现工业化。
(2)农业集体化运动①背景:工业化对粮食的需求量日益增多。
②提出:1927年,联共(布)十五大确定了农业集体化的方针。
③实施:从1929年起,开始全盘集体化运动;到1937年,基本完成。
④结果:苏联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得到了改善,文化教育事业也得到长足发展。
3.特点(1)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取消一切非社会主义经济成分。
(2)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以行政命令手段管理经济。
(3)实行计划经济,否定市场经济。
4.评价(1)积极①国家按照统一计划调配人力、物力和财力,在较短时间内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
②两个五年计划的实施使苏联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强大的工业国。
③为战胜德国法西斯提供了物质和人员保障。
(2)弊端①片面发展重工业,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调,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
②限制商品货币关系,否定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压制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
③从农民身上取走的东西太多,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受到损害,农业长期处于停滞状态。
[易误辨析]辩证地看待“斯大林模式”“斯大林模式”是斯大林领导苏联人民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一种探索和创新。
但它不是建设社会主义的唯一模式,不适合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对二战后苏联的发展也是不利的。
NO.2理解——史料研习·史论归纳1.新经济政策史料一注重实际的列宁认识到让步是不可避免的——因而于1921年采取了“新经济政策”,这一政策允许①局部地恢复资本主义,尤其是在农业和贸易方面。
②农民在向国家缴纳约占其产量的12%的实物税之后,被准许在公开市场上出售他们的农产品。
私人可以经营小商店和小工厂。
农民和新商人即当时所称的“耐泼曼”,都能雇佣劳力,并能保留他们在经营中获得的利润。
不过,列宁设法使国家控制了土地所有权,③控制了他所称的“制高点”(银行业、对外贸易、重工业和运输业)。
对列宁来说④新经济政策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在俄国的结束,而是暂时的退却,“后退一步为的是前进两步”。
——《全球通史》史料二列宁指出:“1921年开春以来,我们提出完全不同的、⑤改良主义的办法来代替原先的行动的办法、方案、方法、制度。
所谓改良主义的办法,就是……活跃商业、小企业、资本主义,审慎地逐渐地掌握它们,或者说,做到有可能只在使它们活跃起来的范围内对它们实行⑥国家调节。
”[学会读史](1)根据史料一,归纳新经济政策有哪些特点。
从史料一来看,你认为列宁的思想存在什么局限?提示:特点: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恢复、发展生产;在无产阶级国家控制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实施;是实现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途径。
思想局限:没有摆脱无私有制、无市场经济的传统社会主义思想观念的束缚。
(2)如何理解史料二中的“改良主义”的办法?提示:合理利用市场和商品关系发展生产。
(3)在向社会主义过渡问题上,列宁的指导思想有何变化?提示:由直接过渡到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向社会主义逐步过渡。
史论归纳新经济政策的特点与历史作用(1)特点①利用商品货币关系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②在以公有制为主导的前提下,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存在。
③是对社会主义经济传统观念的一次重大突破,是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
(2)历史作用①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使1921年春天的政治经济危机迅速消失,生产稳步恢复,巩固了工农联盟,使苏维埃政权日益巩固。
②探索了在小农国家里建设社会主义的途径和方法,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为在苏联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为实现向社会主义过渡创造了条件。
③从实践上说明采用什么方式过渡到社会主义和建立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模式,必须和本国的具体实际相适应。
2.“斯大林模式”史料一1927年英国宣布断绝英苏关系,并废止1921年签订的英苏贸易协定。
①英国外交大臣张伯伦发起六国外长会议,提出要“和共产国际作斗争”。
孤零零的苏联看起来似乎不堪一击。
虽然新经济政策取得一定的成效,但直到1928年,②苏联的工业产值还不到德国的一半,美国的八分之一,全国只有不到三万辆拖拉机,99%的耕种要靠畜力和人力来完成。
……斯大林说:③“没有重工业,那我们就不会有一切现代化国防武器,那时我们的地位就会和目前中国所处的地位多少相似:中国没有自己的重工业,没有自己的军事工业,现在只要谁高兴,谁就可以蹂躏它。
”史料二④政府为发展冶金、采矿和电力工业而建立了大量的工厂,使俄国成了独立于西方控制的世界银行和贸易模式之外的工业国家。
……⑤和以前一样工业化的核心是依靠俄国强大的自然资源和为与希特勒的反共产主义德国进行战争做准备的重工业。
斯大林不相信价格竞争,而是依靠正规的集中的资源配置来分配设备和物资。
这导致了瓶颈现象和浪费,因为给各个工厂的配额是在莫斯科制定的。
不过毫无疑问,迅速的工业增长正在发生。
⑥在前两个五年计划期间,也就是到1937年之前,同一时期的西方正陷于经济萧条,苏维埃的机器产量和金属制造业增长了14倍。
苏联已在德国和美国之后成为世界第三大工业强国。
——摘编自皮特·N.斯特恩斯等著《全球文明史》[学会读史](1)史料一指出了斯大林强调重工业建设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苏联为此采取的措施。
提示:措施: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主要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优先、片面发展重工业;实行农业集体化,为工业化解决急需的粮食、原料、资金等条件。
(2)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斯大林时期工业化建设遇到瓶颈的原因及其启示。
提示:原因:排除市场体制,倚重计划体制;国际形势的变动,如西方经济危机的恢复等。
启示:适时调整经济政策与模式;积极利用国际机遇,与世界经济密切联系。
史论归纳“斯大林模式”的经验及教训(1)经验①促进了苏联经济的迅速增长,为后来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使苏联成为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②斯大林模式的创立是取决于当时苏联极为落后的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落后国家实现工业化的可行方式,在苏联迅速赶上和超过西方发达国家的过程中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主义国家产生过积极的影响。
(2)教训①一定要坚持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原则,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②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从本国国情出发。
③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农、轻、重按适当比例平衡发展。
④制定政策必须考虑人民的利益,注意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NO.3应用——对点训练·落实强化1.(2017·苏、锡、常、镇调研)沈志华说:“(十月革命前)列宁就宣布:‘粮食垄断、面包配给制和普遍义务劳动制,在无产阶级国家手中是一种实行计划和监督的最强有力的手段。
’可见,革命后采取的一些措施早在革命前已经设想好了,被看作是无产阶级管理国家的重要手段。
”下列符合革命前设想的措施是( )A.允许资本家经营部分企业B.以粮食税取代余粮收集制C.恢复货币机制和市场功能D.大中小企业全部收归国有D[革命前的设想“粮食垄断、面包配给制和普遍义务劳动制”,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内容相似。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反对资本家经营,故A项错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余粮收集制,实现“粮食垄断”,故B项错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排斥货币和市场,故C项错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主张实行企业完全国有化,故D项正确。
] 2.“只有农村居民流入城市,只有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混合和融合起来,才能使农村居民摆脱孤立无援的地位”。
苏俄的下列措施中最有助于实现这一点的是( ) A.余粮收集制B.建立集体农庄C.固定粮食税D.允许自由贸易C[实行余粮收集制后,农民没有粮食的处置权,不会出现题干现象,故A项错误;集体农庄限制了农民的自由流动,故B项错误;只有废除余粮收集制,实行固定粮食税,农民才有更多的富余时间,才有权利处理税后的农产品,才会出现题干现象,故C项正确;允许自由贸易有利于城乡交流,但更需要有农村与城市交易的商品,因此不是最有助于实现这一点的措施,故D项错误。
]3.苏(俄)联某领导人指出:“一条是资本主义道路,就是用在农业中培植资本主义的方法使农业成为大农业……另一条是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农业中培植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任何第三条道路都是没有而且不可能有的。
”这一论断( )A.是对苏联国情的准确概括B.符合“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要求C.延续了新经济政策的精神D.不利于苏联农业经济的长期发展D题干中苏联领导人认为苏联只有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条道路可走,但实际上苏联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过程中曾采用过利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来发展社会主义的先例,因此其不能算是对苏联国情的准确概括,故A项错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并未涉及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建立,故B项错误;新经济政策是利用资本主义模式发展社会主义经济,与题干中的观点不符,故C项错误;结合史实可知,苏联选择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不符合苏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因而不利于农业经济的长期发展,故D项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