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论语》十二章ppt

合集下载

《论语》十二章 课件(共60张PPT).ppt

《论语》十二章 课件(共60张PPT).ppt

背景
春秋末期,正值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时代, 也是战乱纷争的年代。周朝的礼制日渐崩坏,名存 实亡,社会处于一种大的动荡阶段。人们本性中最 原始的欲望如脱缰野马,肆意践踏礼制下的人伦理 念。
在生活呈现“礼崩乐坏”的局面下,为了维护 社会稳定,建立和恢复正常的社会秩序,孔子建立 了以“仁”为核心的儒家思想体系。
“四书”“五经”“十三经”
四书名单:《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部作品。
《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合称“五经”。五经是儒 家作为研究基础的古代五本经典书籍的合称,相传它们都经过儒家创始人之一的孔 子的编辑或修改。
秦始皇“焚书坑儒”,据说经秦火一炬,《乐经》从此失传,东汉在此基础上加上 《论语》、《孝经》,共七经; 唐时加上《周礼》、《礼记》、《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尔雅》,共 十二经。
以具体的行为要求来说理,深刻而平实。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yuè何?” (《八佾yì》)
➢ 而:如果 ➢ 如……何:固定句式,怎样对待……呢?/把……怎么样
呢?/对……怎么办呢? ➢ 礼:礼仪制度 ➢ 乐:音乐舞蹈
孔子说:“一个人如果没有仁德,他怎样对待礼呢?一个人如果 没有仁德,他怎样对待乐呢?
学而第一 (主要讲“务本”的道理,引导初学者进入“道德 之门”) 为政第二 (主要讲治理国家的道理和方法) 八佾第三 (主要记录孔子谈论礼乐) 里仁第四 (主要讲仁德的道理) 公冶长第五 (主要讲评价古今人物及其得失) 雍也第六 (记录孔子和弟子们的言行) 述而第七 (主要记录孔子的容貌和言行) 泰伯第八 (主要记孔子和曾子的言论及其对古人的评论) 子罕第九 (主要记孔子言论,重点为孔子的行事风格,提倡 和不提倡做的事)

第11课《论语十二章》课件(共51张)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11课《论语十二章》课件(共51张)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十章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翻译:孔子在河边感叹道:“时光像流水一样流逝, 日夜不停。”
段解:学习态度。教育弟子要珍惜时间。
〈名〉 象形字。甲骨文字形,左
右是岸,中间是流水,正像河 流形。本义:河流
第十一章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翻译:孔子说:“一国军队,可以改变其主帅; 平民百姓的志向却是不能改变的。”
一、省略句: 1、可以为师矣。(“以”后面省略代词“之”) 2、其不善者而改之。(句首省略动词“择”) 3、人不知而不愠。(“知”后面省略代词“之”)
二、判断句: 1、贤哉,回也! 2、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成语归纳
不亦乐乎 三人行,必有我师
三省吾身 择善而从 三十而立 逝者如斯 温故知新 匹夫不可夺其志
第七章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 如乐之者。”
翻译:孔子说:“懂得某种学问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 喜爱它的人不如把研究这种学问作为快乐的人。”
段解:这里,孔子强调了学习兴趣的重要性:有了浓厚的兴 趣,我们才会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去努力。孔子在这里没 有具体指懂得什么,看来是泛指,包括学问、技艺等。孔子 正是这一点的身体力行者,孔子听《韶乐》,“三月不知肉 味,”即为明证。
第五章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翻译:只是读书却不认真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只是 空想却不读书,就会有疑惑。
段解: 讲学习方法,阐述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认 为二者不可偏废。学习和思考相结合,才能有所得。
第六章 dān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 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 回也!”
(2)30—50岁,欲仕不能。
(3)50—55岁,在鲁从政。

论语十二章ppt课件完美版完整版

论语十二章ppt课件完美版完整版
论语十二章ppt课件完美版完 整版
• 论语概述与背景 • 儒家思想与核心价值观 • 道德修养与人格塑造 • 学习方法与教育理念 • 政治主张与社会治理观念 • 艺术鉴赏与审美情趣 • 跨文化交流与比较视野拓展
01
论语概述与背景
论语简介及作者生平
论语简介
《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由孔 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 其弟子言行而编成的语录文集, 成书于战国前期。
教育目的和原则探讨
教育目的
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注 重品德修养和知识技能的 培养。
教育原则
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启 发式教学等。
探讨重点
阐述教育的根本目的和原 则,强调教育对于社会进 步和个人发展的重要意义 。
因材施教和启发式教学法
因材施教
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和需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篇章结构与主要内容
篇章结构
《论语》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 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及教育原则等。
主要内容
包括政治主张、伦理道德、教育原则、学习方法、个人修养等多个方面。其中,“仁”是《论语》的核心思想, 孔子认为“仁”是人的最高道德准则,是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同时,《论语》还强调“礼”的重要性,认为“ 礼”是维护社会秩序和人际关系的重要手段。
全球化背景下论语传播影响
01
论语在全球化背景下的传播
通过教育、文化交流等途径,论语逐渐走向世界,成为全人类共同的精
神财富。
02
论语对全球文化的贡献
论语所倡导的仁爱、礼制等思想对全球文化产生了积极影响,促进了人
类文明的进步。
03
论语在全球化背景下的挑战与机遇

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材课件 11.《论语》十二章(人教版) (共27张PPT)

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材课件 11.《论语》十二章(人教版) (共27张PPT)
(2)教育思想 重视教育的作用,提倡“有教无类”(一视同仁) “诲人不倦”“因材施教”
文学常识
《论语》属语录体散文,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
于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记录,共20篇 。内容上以教 育为主,包括哲学、历史、政治、经济、艺术、宗教等 方面。从中可以看出许多当时社会的政治生活情况,看 出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的人格修养、治学态度和处世方法。
迷惑、疑惑 上天旳意旨 能听得见不同的意见 不 惑,五十 而知 天命,六十 而耳顺,七十 而从
越过、
法度
心所欲,不逾
矩。”
我十五岁开始立志学习,三十岁能有所成 就,四十岁遇事能不迷惑,五十岁了解并 顺应了自然规律,六十岁对各种言论能明 辨是非,到七十岁才可以随心所欲,又不 会超过法度。
温习 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悟出新的道理
自汉朝以后,孔子的学说成 为两千余年封建文化的正统, 影响极其深远。
知识链接
(1)政治思想 孔子创立了以“仁”(即仁爱、爱人)为核心的
道德学说,政治上主张“仁政”( “仁者爱人”、 “克己复礼”。)他自己也是一个很善良的人,富 有同情心,乐于助人,待人真诚、宽厚。“己所不 欲,勿施于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 都是他的做人准则。
反省 wèi 谋划
曾子曰:“吾日 三省吾身:为人谋 而不

自己
泛指多次
传授,指老师传授的知识
忠乎?与朋友交 而不信乎?传 不习乎?”
竭尽自己的心力
诚信
复习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 不是尽心竭力呢?与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呢?老 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过呢?”
子曰:“吾同十“有又五” 而表志顺于承学,,就三立十身而,立指,有四所十成而就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 第11课《论语十二章》课件(共46张幻灯片)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 第11课《论语十二章》课件(共46张幻灯片)

生气,发怒
指道德上有修养
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间 不也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也 别人不了解,却不发怒(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固定句式:“不亦……乎?”译作“不也是…
• 这句话说了哪几个方面的问题?
第1句讲学习的方法。 第2句讲学习的乐趣。
第3句讲个人的修养。
子夏说:“广泛地学习,坚守自己的志向, 遇不明事能恳切地向别人发问,多考虑当前 的问题,仁德就在其中了。”
本章讲个人修养: 坚定信念、广泛学习。
孔子“仁”的儒家思想表现在:博 志,切问而近思。
既要广博地学习,又要有坚定的志 向,既要多提问题,又要多想与自己 的实际情况密切相关的事情。
1、你喜欢哪一则?
本章谈学习方法。 强调独立思考的必要性
正确的学习方法:复习旧知识,触类 通,举一反三。
常复旧课,学习了以后一定要花时间进 行巩固。领悟新知。
表转折,却
表转折,却
⑤ 子曰:“学而不思 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迷惑,即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孔子说:“只学习却不思考,便会迷惑 所得。只空想却不学习,就会有害。”
这一段运用了什么修辞?顶真
讲学习的三个层次:知、好、乐,
层推进,使说理更加透彻,令人信
本章说明:兴趣对于学习的重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中“知之 哪种人?为什么? “乐之者”是指以它为乐的人。
“好之者”“乐之者”分别指什么样的人?孔子更为欣
“知之者”是指懂得它的人,“好之者”指爱好它的
军队
普通人
⑪ 子曰:“三军 可夺帅也,匹夫 不可
志也。”
孔子说:“军队的主帅可以改变, 普通人的志气却不可改变。”

第11课《〈论语〉十二章》课件(共59张ppt)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11课《〈论语〉十二章》课件(共59张ppt)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曰:“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
• 鲁国之法,鲁人为人臣妾于诸侯,有能赎之者,取其金于府。 子贡赎鲁人于诸侯,来而让不取其金。孔子曰:“赐失之矣。自今以 往,鲁人不赎人矣。取其金则无损于行,不取其金则不复赎人矣。”
• 子路拯溺者,其人拜之以牛,子路受之。孔子曰:“鲁人必拯溺 者矣。“孔子见之以细,观化远也。
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启予足,启予手。《诗》 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今而后, 吾知免夫,小子!”
•子日:“刚、毅、木、讷,近仁。 •刚:刚强。毅:果敢。木:质朴。讷:钝于言。
课文释义
•子日:“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 篑,进,吾往也。”(《子罕》)
为:堆积。
•子日:“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论语·子路》) •硁(kēng)硁然:浅薄固执的样子 •子日:“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 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 中国儒生过于懒散,喜欢怀疑;而日本人教育出的学生则过于 勇武,恪守教条,无论是喜欢怀疑还是恪守教条,都不是教育应当造 就的品质。教育应当造就的是一种信念,他确信从一定意义上说来, 知识是可以获得的——尽管获取知识需要克服困难。

孔子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在世时就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
铎”。更被后世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
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其人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修订了六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乐》等。后来《乐》
亡佚了,便成为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1课《论语》十二章(共85张PPT)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1课《论语》十二章(共85张PPT)
• 这句中所包含的成语: 逝者如斯
第十一章
朗读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 匹夫/不可夺志也。”
11.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 可夺志也。”(《子罕》)
三军:指军队
匹夫:指平民百姓。
• 孔子说:“一国军队,可以改变其 主帅,一个人的志向却是不能改变 的。”
课文探究
• 本章讲一个人应当坚定信念、矢志不渝。
《 论 语 》 十 二 章
孔子
•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
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春秋末期的思 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思想的创始
人。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 孔子曾带领弟子周游列国14年。
• 孔子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圣人”,战
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与孔子并称“孔
孟”。

吾十有五 yòu 不逾矩 yú jǔ
wǎng
dài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一箪食,dān 一瓢饮 piáo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hào 逝者如斯夫 fú 曲肱而枕qū gōng 博学而笃志 dǔ
第一章
朗读
顺温
子曰:“学/而承时习习 之,不亦/说
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
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
者: 代词, … …的人
好: 喜爱,爱好。
乐: 以… …为快乐
• 孔子说:“懂得某种学问的人不如喜 爱他的人;喜爱他的的人不如把研究这 种学问作为快乐的人。”
课文探究
• 本章阐述了学习态度:以学习为快乐
• 这里,孔子强调了学习兴趣的重要性:有了浓厚 的兴趣,我们才会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去努力。 孔子在这里没有具体指懂得什么,看来是泛指, 包括学问、技艺等。孔子正是这一点的身体力行 者,孔子听《韶乐》,“三月不知肉味,”即为 明证。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1课《《论语》十二章》课件(46张ppt)(优质版推荐)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1课《《论语》十二章》课件(46张ppt)(优质版推荐)
别人不了解自己而自己又不生气发怒,难道不是一 个品德高尚的人吗?
2.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否尽心竭力了呢?同朋 友交往是否诚实呢?老师传授给我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

一、下列句子都是关于修身的,参考课文注释,理
3.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第一章)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第四章)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第五章)
4、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第十二章)
《论语》主要讲了三方面的问题:学习态度、 学习方法、修身做人,课文哪些章节或句子讲学习 态度、哪些章节或句子讲学习方法、哪些章节或句 子讲修身做人?
这一章讲的是什么内容?
此章讲的是兴趣对于学习的重要性。学习知 识重要的是培养学习的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 的老师”。对知识的学习感兴趣,就会变被动为主 动,以学习为乐事,在快乐中学习,既能提高学习 的效率,还能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这样学到的才 能够灵活地运用。
子曰:“饭
疏食,饮水, 曲肱(ɡōnɡ)/
❶这句话的意思是广泛学习并且坚定的自 己的志向。 ❷它启示我们一个人要有所成 就,就要广泛地学习又要坚持自己的着志 向,只有这样个人的知识和能力才能有所 积累和发展。
各类文言现象
古今异义
通假字 一词多义 词类活用
其他
重点实词 关键语句
不亦说乎 说:通“悦”,愉快。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有:同“又”,放在整数与零数之间
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第七章)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 (第九章) 3、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第十章)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11《《论语》十二章》(27张ppt)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11《《论语》十二章》(27张ppt)
• 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 乎?传/不习乎?”
•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 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 子曰:“学而不思/则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思而不学/则殆。”
这江水一样,从“闻其道”的
三人:几个人; 比赛激趣:请2-3个小组代表翻译,比一比谁说得好。
箪:音dān,古代盛饭用的竹器。
源头开始,后浪推前浪,生生
善者:优点; 这话既是孔子自己的感慨,也是对所有有志于圣人之道的人的忠告和勉励。
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作为个人,他应维护自己的尊严,不受威胁利诱,始终保持自己的“志向”。
只是一味空想而不肯读书,就会有疑惑。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应当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看到他们的缺点,(如果自己也有)就要改正。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认读生字,扫除文字障碍
论语(lún) 说(yuè) 愠(yùn) 三省(xǐng) 曾(zēng)子 传(chuán)不习乎 逾(yú) 罔(wǎng) 殆(dài) 一箪食(dān) 曲肱(gōng) 笃志(dǔ)
初读前六则,读准停顿
•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 /而不悦,不亦/君子乎?”
• 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从中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 那么就可以凭借这一点去做老师了。”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11课《论语十二章(》课件共56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11课《论语十二章(》课件共56张PPT)
为人谋而不忠乎
人不知而不愠 知
温故而知新
当、做 替 了解 懂得
一词多义
人不知而不愠 而 温故而知新
博学而笃志
转折 顺承 并列
仁在其中矣 其
其不善者而改之
它的 他人
特殊句式
❖ 省略句: ❖ 可以为师矣。“以”后面省略代词“之” ❖ 其不善者而改之。句首省略动词“择”
❖ 判断句: ❖ 贤哉,回也! ❖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1、出自本文的成语:
不亦乐乎、三省吾身、温故知新、乐在其 中、三人行必有我师
2、“学”与“思”的辩证关系: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孔子“仁”的儒家思想表现在: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学以致用
1、复习的好处可以用温故而知新 来表达
2、学习与思考应紧密结合,因为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3、别人总有自己学习的地方,孔子说:
学习方法 交友之道 个人修养
zēng
每天
反省 wèi
谋划,商量办 法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

忠心,尽心
泛指多次
自己
老师传授的知识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真诚,诚实
复习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 心竭力呢?与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 是不是复习过呢?”
课文探究
❖ 本章是孔子自述他学习和提高修养的过程。
❖ 1、从本章来看,学习和修养的过程可分为 几个阶段?
❖ 十五岁到四十岁:学习领会 ❖ 五十、六十岁:安心立命,不受外界左右 ❖ 七十:主观意识和做人规则融合为一

七年级语文上册《《论语》十二章》ppt课件

七年级语文上册《《论语》十二章》ppt课件
(3)方法技巧
解答“结合作者观点谈体会”这一类试题时,可在正确理解文 本的基础上,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然后在阐述自己的理解体会。 具体答题步骤为:①明确作者的观点。②阐述自己的理解体会。
11 《论语》十二章/ 真题演练
(中考真题)甲乙两文的主人公最终学有所成,你觉得关键在 于什么?请结合实际谈谈你从中获得的启示。
(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11 《论语》十二章/
【乙】王育少孤贫,为人佣,牧羊豕,近学堂。育常有 暇拾薪,以雇书生抄书。后截蒲以学书,日夜不止。亡失羊 豕,其主笞之。育将鬻己以偿,于是郭子敬闻而嘉之,代育 还羊豕,给其衣食,令育与其子同学育遂博通经史,仕伪汉, 官至太傅。
(节选自《太平御览学部》)
11 《论语》十二章/
再见
Hale Waihona Puke 11 《论语》十二章/ 真题演练
(中考真题)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蛛与蚕 蛛语蚕曰:“尔饱食终日以至于老,口吐经纬,黄口灿然, 固之自裹。蚕妇操汝入于沸汤,抽为长丝,乃丧厥躯。然其巧也, 适以自杀,不亦愚乎!”蚕答蛛曰:“我固自杀。我所吐者,遂 为文章,天子衮龙,百宫绂绣,孰非我为?汝乃枵腹而营口,吐 经纬织成网罗,会伺其间,蚊虻蜂蝶之见过者无不杀之,而以自 饱。巧则巧矣,何其忍也!”蛛曰:“为人谋或为汝自谋,宁为 我!”噫,世之为蚕不为蛛者寡矣夫!
·
·
3.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
4.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
11 《论语》十二章/
①“君子”,与“小人”相对,有两种意思:一是指地位高 的人;二是指人格高尚的人,即有才德的人。这里是第二种 意思。 ②“忠”指竭尽自己的心力,是与他人相处的原则,不仅指 臣对君,也包括其他人。“信”即“诚信”,对待所有人都 应如此。 ③“义”即“宜”,是行为的尺度。 ④“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指仁德,是道德的本体。仁义 相连,仁是发端,义是体现。

第11课《论语十二章》课件(共34张)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11课《论语十二章》课件(共34张)语文七年级上册
孔子说:“懂得学问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不如以研究学问为 乐的人。” 8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 于我如浮云。”
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在其中了。用不 正当手段得来的富贵,对我来说就像浮云一样。”
读懂意思
9子曰:“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9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 10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11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12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读出感情
1子曰:“学而时习,不亦说?有朋远来,不亦乐?人不知,不愠,不亦 君子?” 3子曰:“吾十有五志于学,三十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 ,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 4子曰:“温故知新,可以为师。”
《论语》教我们做人: 做有志气的人: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做贤明的人: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 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做快乐的人: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 贵,于我如浮云。 做热心交友的人: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做懂得珍惜的人: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做自我反省的人: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做君子: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示例2:我选择“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 乐贤哉,回也。”送给身处逆境或生活条件不太好的人,这句话意思是: 一竹筐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巷子里,别人都不能忍受这种困苦,颜 回却不改变他的快乐。多么高尚呀,颜回!在生活中,人们受到了困难、 挫折、打击等可能会心灰意冷,我要用这句话激励他们保持积极乐观的 心态。

第11课《论语十二章》课件(共26张PPT)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11课《论语十二章》课件(共26张PPT)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治学:学思结合,独立思考,谦虚好学, 联系实际。
修身:坚定志向,重道厚义,自我反省, 循序渐进。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 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 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 回也!”(《雍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 不如/乐之者。”(《雍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 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 云。”(《述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 /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 夜。”(《子罕》)
多种形式练读,要求: 1.字正腔圆。“字正”就是字音准确, “腔圆”就是发音饱满。 2.抑扬顿挫。读准节奏,注意语速语调。
疏通文意
理解重点词语。 不亦说乎 (通“悦”,高兴愉快) 人不知而不愠(生气,发怒。) 吾日三省吾身(日,名作状,每天;三, 表示多次。三省,多次进行自我检查、 传不习乎(动词作名词,老师传授的知 识。) 罔(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殆(有害。) 三十而立(立身,指能有所成就。)
孔子说:“多么贤德啊,颜回!”一碗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子里, 别人都不能忍受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不改变他(爱好学习)的乐趣。 “多么贤德啊,颜回!”孔子说:“知道学习的人比不上爱好学习的人, 爱好学习的人比不上以学习为快乐的人。”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 弯着胳膊枕着它睡,乐趣也在这当中。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我 来说就像天上的浮云一样。”孔子说:“几个人同行,在其中一定有人可 以做我的老师。我选择他的优点向他学习,发现他的缺点(如果自己也有) 就对照着改正自己的缺点。”孔子在河岸上说:“时光像河水一样流去, 日夜不停。”孔子说:“军队的主帅可以改变,平民百姓的志气却不可改 变。”子夏说“博览群书并广泛学习,而且能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 问,多思考当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

第11课《论语十二章》课件(共48张)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11课《论语十二章》课件(共48张)语文七年级上册
方来,不是很愉快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不是有才德的人吗?”
“君子”与“小人”相对,有二义:一指身份,即出身贵族;二指修 养,即有德行学问。孔子所说的“君子”指有才德的人。
➢ 宋代朱熹对此章评价极高,认为是引导初学者入“道德之门”,你如 何理解这三句话的含义?
孔子提倡的学习,不只是纯知识的书本学习,更重要的是“为人” 的学习。
尼 邑。孔子先祖为商王室后裔:孔子之父叔梁纥
山 ( hé)为鲁国陬邑(zōu yì)大夫,以勇力著
诞 圣
称。相传孔子出生前,其母曾到家乡附近的尼
丘祈祷求子,故取名为“丘”,字“仲尼”。

公元前532年,孔子20岁,为鲁国季氏
政 的委吏,为季氏管理仓原。他做事兢兢业业,
鲁 国
使得仓廪充盈、账目清楚。

设 国后政治上仍不受重用,于是每日在杏坛弹琴,与弟子删订文化
教 典籍。孔子也被誉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

孔子回到鲁国后,作丘陵之歌,抒发感慨。儿子孔鲤、得意
山 弟子颜回的相继去世,令孔子悲恸不已。鲁哀公十六年(前479年),
而 孔子最亲密的弟子子路又在卫国去世,病重的孔子拄拐叹歌,不 逝 久溘然长逝,享年73岁,葬于曲阜城北泗水之滨。
➢ 从本章来看,学习和修养的过程可分为几个阶段?
本章是孔子自述其一生进德修业的发展过程。 十五岁到四十岁:学习领会; 五十、六十岁:安心立命,不受环境左右; 七十德修养的最高境界是怎样的? 思想与言行融合,自觉遵守道德规范,而不是勉强去做。
➢ 我们从这一章中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随着年龄的增长,思想境界也逐步提高。道德修
养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要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循 序渐进。
介词,凭借

第11课《论语十二章》课件(共45张)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11课《论语十二章》课件(共45张)语文七年级上册


朗读
读准字音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 方来,不亦乐(lè)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 亦君子乎?”(《学而》)
曾(zēng)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为 (wèi)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 (chuán)不习乎?”(《学而》)
读准字音
子曰:“吾十有(yòu)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 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 所欲,不逾矩。”(《为政》)
【句子翻译】 孔子说:“我十五岁时,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时有所成就,说话 办事都有把握;四十岁,心里不再感到迷惑;五十岁指导天命是什 么: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七十岁可以随心所欲,但不会越 过法度。”
译读课文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实词解释】 温:温习。 故:这里指学过的知识。 可:可以。 以:凭借。 为:做。 【句子翻译】 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就可以凭借(这个) 做老师了。
【实词解释】
时:按时。 愠:生气,恼怒。
说:同“悦”,愉快。 君子:指有才德的人。
【句子翻译】
孔子说:“学习了,然后按时温习,不也很愉快吗?有志 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并 不因此恼怒,不也是君子吗?”
译读课文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 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6.孔子教育学生珍惜时间的句子是: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7.孔子强调虚心学习别人的长处,克服自己的短处的
句子是: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
感谢聆听
七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译读课文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十二章(共62张PPT)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论语》十二章(共62张PPT)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140
十几个
饥荒 人吃野兽,野兽吃人?
礼崩乐坏
孔子是这样概括自己一生的:“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为政》
作者简介
孔子是儒家创始人,他的思想核心是“仁”“礼”。①孔子主张礼治,反对法治。礼的意义在古代甚为广泛,指国际间交际的礼节仪式,贵族的冠、婚、丧、祭、餮等典礼,包括政治制度、道德规范等。
“智者”为何“不惑”,“仁者”为何“不忧”,“勇者”为何“不惧”?请谈谈你的看法。
克:约束。复:归复。一日:一旦。归:称赞。由:依靠。目:细则。事:实践。
颜渊问什么是仁。孔子说:“约束自我,使言行归复于先王之礼,就是仁。一旦你做到了克己复礼,全天下都会称赞你是仁人。要做到仁靠的是自己,难道要靠别人吗?”颜渊说:“请问克己复礼的细则。”孔子说:“不合于礼的不堪,不合于礼的不听,不合于礼的不说,不合于礼的不做。”颜渊说:“我虽然不聪颖,愿意实践这些话。
孔子的画像中,他为何总是露出两颗门牙?
在古代,这种门牙被称作“骈齿”,它的意思是牙齿重叠。 “骈齿”代表的是帝王之像,而如果一个普通人的画像在当时被画出骈齿,意味着他在人们心目的地位非常高,对社会影响深远。 所以孔子像上的那两颗门牙是为了突出他的不平凡和圣贤之处。
孔子简介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东南)人。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相传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孔子曾带领弟子周游列国14年。孔子还是一位古文献整理家,曾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孔子的思想及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论语》简介
《论语》,是春秋时期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编成的文集,成书于战国前期。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及儒家学派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念、教育原则等。南宋朱熹把它跟《大学》《中庸》《孟子》合为“四书”。“臣有论语一部,以半部佐太祖定天下,以半部佐陛下致太平。” ——宋代开国宰相赵普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2016部编 )语文课件:11《论语》十二章 (共12张PPT)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2016部编 )语文课件:11《论语》十二章 (共12张PPT)

• 5.孔子赞叹颜回安贫乐道的高尚品质的句子是: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 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 6.孔子在《述而》篇中论述君子对富贵的正确态度是: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 浮云。 • 7.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论语》 中孔子的话: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
• 8.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 翻译:孔子说:学习了以后按时复习它,不也很愉悦嘛? • 9.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 翻译: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而来,不也很快乐吗? • 10.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 翻译:孔子说:复习学过的知识就能领悟新的理解和体 会,可以凭借这做老师了。 • 11.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翻译:孔子说:学习了却不思考就会对此感到迷惑,思 考了却不学习就会疑惑。
句子默写
• 1.阐述“学”和“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学而不思则罔,死而不学则殆。 • 2.求学应该谦虚,正如《论语》中所说: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 3.复习是学习的重要方法,且对学习者有重要的意义: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 师矣。 • 4.当别人不了解自己、误解自己时,孔子提出不要焦虑: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 君子乎?
古今异义
• 1.学而时习之 (时,古义:按时;今义:时间。习,古 义:复习;今义:学习) • 2.吾日三省吾身(日,古义:每天;今义:一日。三, 古义:泛指多数,今义:数词,三) • 3.温故而知新(古义:旧的知识;今义:过去的,老的) • 4.择其善者而从之(善者,古义:优点;今义:善良的 人。) • 5.可以为师矣(古义:可以凭借;今义:可能,许可)
一词多义
• 1.为:为人谋而不忠乎(替) • 可以为师矣(做) • 2.而:人不知而不愠(表转折,却) • 温故而知新(表顺接) • 3.知:人不知而不愠(了解) •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懂得) • 温故而知新(得到) • 4.乐:不亦乐乎(愉快,快乐) • 好知者不如乐知者(以……为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古今异义词及 词类活用现象。
2.了解课文的特点,理解孔子的政 治主张。
3.背诵短文,积累成语、名言警句。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
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 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东南)人. 他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政 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他正直、乐观向上、积极进取, 一生都在追求真、善、美,一生 都在追求理想的社会。孔子被后 世统治者尊为“圣人”,战国时 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与孔子并称 “孔孟”。
课文探究
• 本章阐述了学习态度:以学习为快乐
• 这一段运用了什么修辞? • 顶真 • 讲学习的三个层次:知、好、乐,层层推
进,使说理更加透彻,令人信服。
第八章
朗读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 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 / 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粗粮
代词,指胳膊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
课文探究
• 第1句讲 学习方法 • 第2句讲 学习的乐趣 • 第3句讲 个人修养
第二章
朗读
zēng
xǐng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
wèi
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
chuán
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
乎?”
每天,n作状语 自我检查,反省
wèi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

自己 替
泛指多次
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旧的知识
以 凭借
翻译
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
却,表示转折
思而不学则殆.”
却,表示转折 就 有害
迷惑,意思是感
就 到迷茫而无所适

(《为政》)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孔子说:“温习旧的知识,能有新体会、 新发现,就可以凭借这一点当老师了。”
返回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 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会有害。”
不是勉强去做。
• 3、我们从这一章中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 道德修养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要经过
长时间的学习,循序渐进。
第四、五章
朗读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 殆。”

新的领悟

形容词作名(词之)代词,它
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得到 可 成为
课文探究
• 第四章谈学习方法 •第五章讲学习方法,阐述学习与思考的辩 证关系。
成语:温也!一/箪食, 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 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品质高尚
6.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
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
哉,回也!” (《雍也》)
吃饭 名词作动词
冷水 弯着胳膊
乐趣
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
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有:同“又”。 立:站立,站得住,这里可理解为独立做事情的。 惑:迷惑,疑惑。 天命:指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 耳顺:对此有多种解释。通常的解释是,能听得进不
同意见。 从心所欲:顺从意愿。 逾,越过,超过;矩,规矩,规范。
译文:
孔子说:“我十五岁就有志于做学问;三 十岁能够自立于世;四十岁能通达事理, 不被物所迷惑;五十岁的时候我知道哪 些是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六十岁 时能听得进各种意见;七十岁能随心所 欲,而不会越出规矩。”
乐于学
箪: 古代盛饭用的圆形竹器。
堪: 忍受
• 孔子说∶“多么有贤德啊,颜回!一竹 篮饭, 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子里,
别人都受不了那穷困的忧愁,颜回却依 然自得其乐。多么有贤德啊,颜回!”
课文探究
• 本章赞扬了颜回乐于学习、安于贫困的品 质。
第七章
朗读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yùn
按一定的时间复习 也、也是
先生,指孔子 时,n作状语 按时
yuè
1.子曰:“学 而 时习之,不 亦 说 乎 ?

通“悦”,愉快
代指学习的内容
生气,发怒
朋自远方来,不 亦 乐 乎?人不知而不 愠,
人家不了解(我)
不亦君 子 乎 ? ”
指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学而》)
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间温习它, 不也是很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处(到这里)来, 不也是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 子吗?
《论语》
《论语》是儒家的经 典著作之一,由孔子 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 撰而成。它以语录体 为主,记录了孔子及 其弟子言行。 《论语》与《大学》 《中庸》《孟子》并 称“四书”,共二十篇。
第一章
朗读
yuè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
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
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
子乎?”
• 曾子对自己有什么要求?
忠(尽心力) 信(诚实) 习(温习)
课文探究
• 本章强调治学的人重视品德修养 • 这句中所包含的成语:
三省吾身
第三章
朗读 yòu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 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 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 所欲,不逾矩。”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 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 不如乐之者。”(《雍也》)
知 以......为乐趣,名词意动。 之:: 代词,它。这里指学问和事业。
者: 代词, … …的人 好: 喜欢,爱好。 乐: 以… …为乐趣
• 孔子说:“对于学习,知道怎么学习的 人,不如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 不如以学习为乐的人。”
忠心,尽心
真诚,诚实
复习
(《学而》)
老师传授的知识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 尽心竭力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 识是不是复习过呢?”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 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 曾子每天从哪三个方面反省自己?
为别人办事 与朋友交往 温习知识
成语:三十而立
课文探究
• 本章是孔子自述他学习和提高修养的过程。
• 1、从本章来看,学习和修养的过程可分为 几个阶段?
• 十五岁到四十岁:学习领会 • 五十、六十岁:安心立命,不受外界左右 • 七十:主观意识和做人规则融合为一
课文探究
• 2、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是怎样的? • 思想与言行融合,自觉遵守道德规范,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