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通道的建建立与管理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操作时应注意的事项
1、静脉穿刺针具的选择 在不影响静脉输液速度的前提下,应选用细、短 留置针,因相对小号的留置针进入机体血管后漂 浮在血管中,减少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械性摩擦及对血管内壁损伤, 从而降低机械性静脉炎及血栓性静脉炎的发生。
操作时应注意的事项
2、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 严格检查留置针的包装及有效期;对套管 脱出部分切勿在送入血管内;操作时动作 轻柔,以减少套管针来回移动,减弱对血 管内皮的机械损伤;尽量减少化学刺激, 消毒时碘酒,酒精不宜过多。避免通过皮 肤于血管间的窦道侵入血管,造成化学刺 激。
颈外静脉与四肢静脉留置针效果比较
颈外静脉是颈部最大的 浅静脉,管径粗,充盈 时最大管径可达0.8~1.0 cm,在抢救休克、心搏 骤停等危重病人情况下, 即使存在周围循环衰竭, 微循环灌注不足,颈外 静脉仍能显示而相对四 肢浅静脉容易穿刺,一 次穿刺成功率高。
颈外静脉与四肢静脉留置针效果比较
多发性骨折病人
避免伤侧肢体,
根据宜固定、观 察、抢救、不影 响手术的原则选 择静脉穿刺,尽 量选择上肢,对 于四肢骨折,可 选择深静脉置管, 如锁骨下静脉置 管等,并固定骨 折处,保证检查、 治疗、操作方便。
大面积烧伤的病人
由于表皮缺损,无静脉 标志且休克期有效循环 血量不足,血管不充盈, 常因静脉穿刺困难,影 响液体输入。早期阶段 要选用粗套管针及路径 短且粗直的上肢静脉建 立静脉通道,以保障液 体快速输入纠正休克。 此类病人输液时间长, 所用液体和药物对血管 刺激性又大,有条件可 适当将上肢与下肢静脉 交替使用。
紧急静脉通道建立选择
机体在急救状态下往往需要应用抢救药, 快速扩容及输注某些特殊的、刺激的药物 如20%甘露醇,低分子右旋糖酐,多巴胺 等。因此,在进心端血管建立静脉通道既 能使药物迅速发生药效。又能克服药物因 刺激性强、渗透压高引起静脉炎或坏死的 缺点。
紧急静脉通道建立的部位
可用于建立静脉通 路的部位总结共有 “8个部位---16点” (颈外静脉、颈内 静脉、锁骨下静脉、 头静脉、贵要静脉、 肘正中静脉、股静 脉、大隐静脉共8个 部位,双侧共16点) 可以做为穿刺放套 管、置入导管。
稳妥的固定
操作时应注意的事项
5、熟悉掌握解剖 部位 护理人员应熟悉 常用大静脉的解 剖部位,血管的 走行方向,熟练 掌握穿刺技巧, 抢救中穿刺做到 稳、准、快,尽 可能保证一针穿 刺成功率,为抢 救治疗赢得时间。
操作时应注意事项
6、沉着稳定的心理素质 护士在抢救中处于应急状态,微小的感情变化也 可能造成心理失控和技术失常,抢救操作是技术 性很强的动手工作。抢救操作的时效性瞬间决定 抢救的成功与失败。就静脉穿刺而言,这瞬间集 中了快速选择血管,一针见血,稳妥固定,任何 微小的失控都可导致穿刺失败。因此不仅要求护 士穿刺技术娴熟,还需心理稳定,只有心理、意 志保持在最佳状态,才能确保抢救操作一次到位。
紧急静脉通道建立的特点
时间紧 要求高 难度大 压力大
紧急静脉通道建立选择的原则
原则
进心端
弹性好
直径粗
血管直
保证抢救用药快速进入 体内发挥疗效。
颈外静脉与四肢静脉留置针效果比较
方法; 203例危重病人,103例选用颈外静 脉留置套管针,100例选用四肢浅静脉留置 针套管针,然后比较两者穿刺所需时间、 一次穿刺成功率、液体通畅良好度、收缩 压升高到80 mmHg 所需的平均时间、置管 静脉炎发生率等。
心血管病人
建立两条静脉 通道,一路用 套管针建立, 便于抢救。一 路用普通输液 器建立,使用 血管扩张药物, 以精确滴速。
脑血管意外、服毒病人
这些病人多 意识不清、 躁动不安, 各种操作不 能配合,静 脉通道建立 应选在易固 定的血管。
婴幼儿
首选易固定, 血管直,弹 性好的头皮 静脉静脉进 行穿刺
操作时应注意的事项
3、穿刺刺前应详细询问四肢外伤史,避免 选择患肢和下肢静脉。如特殊情况或病情 需要在下肢静脉穿刺,输液时可抬高下肢 20~30度,加快血液回流,缩短药物和液 体在下肢静脉的滞留时间,以减轻其对下 肢静脉的刺激。
操作时应注意事项
4、稳妥的固定 固定时应先将胶贴中 间固定针柄,然后两 手拉紧胶贴两端至两 侧皮肤牢固固定针柄, 在固定时不能改变进 针后针头与皮肤间所 成的角度,固定软管 时需避开针头及血管 的走向,按顺时针方 向向上环绕后再用胶 贴固定。对危重、昏 迷患者及婴幼儿可采 用保护性约束。
不同病人的穿刺技巧
对浮肿的病人应选择粗血管,用拇指沿血 管走行按压使之暴露,消毒后快速进针; 对头皮静脉穿刺的病人以5°角采用直刺, 进皮后沿血管方向缓慢下潜,见回血后不 主张再进针。 对于老年人,血管壁薄,弹性差,进针时 要稳,见回血后,切勿再进针。
不同病人的穿刺技巧
婴幼儿不 宜配合, 穿刺前做 好与家属 的沟通工 作和固定 好穿刺部 位是穿刺 成功的关 键。
不同病人的穿刺技巧
对血管粗而明显易固定者,应以20°角从 正面或旁侧进针; 对皮下脂肪少静脉易滑动者,左手拉紧皮 肤以固定血管,以30°角从血管右侧快速 进皮刺入血管易成功;
不同病人的穿刺技巧
对脱水或血管充盈不足的病人,针头从正 面以25°角快速进皮,然后轻轻挑起皮肤, 当针头进到1/4时,针头稍向下倾,再挑 起静脉慢慢进针到位,这样使上下血管壁 分离,以免刺破血管;
骨通道
骨髓腔内输液
骨髓腔输液的理论依据
骨髓腔是有网状海绵静 脉窦状隙组成,经中央 管、滋养静脉与血液循 环相通。因此,输入骨 髓腔内的药物和液体可 迅速、有效地进入血液 循环。 加之经此途径输注药物 的药动力学、药效学及 用药剂量与周围血管用 药极为相似,且能在静 脉内使用的药物均可经 骨髓腔内应用,从而为 临床急救用药提供了一 条有效的替代途径。
紧急静脉通道的建立与管理
静脉通道建立的意义
静脉穿刺是临床最普通的一项操作,通过 外周或中心静脉置入静脉套管针开放静脉 是每位 护理护人,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之 一。 静脉通道则称之为救命通道,在危重病人 的抢救中,快速而有效开放静脉,是抢救 成功的关键。
静脉通道建立的途径
外周静脉
中心静脉 静脉 通道建立的 途径 静脉切开
心肺复苏病人
心肺复苏病人目前 应选上腔静脉系统 大血管,上肢大血 管距离心脏路径短, 用药后能够通过上 腔静脉系统迅速进 入心脏,发挥复苏 作用,如肘正中静 脉、头静脉、贵要 静脉等,一般避免 下肢静脉,建立1- 2条静脉通道。
失血性休克病人
接诊后应立即建立3-5 条静脉通路,对输液通 道合理分配,快速补血、 补液、应用药物,疑有 腹腔脏器破裂出血病人, 不宜选择下肢静脉,经 其补充的液体可通过破 裂静脉漏入腹腔而达不 到复苏目的。手术中均 有可能压迫下腔静脉, 尤其在处理大血管时, 甚至要阻断下腔静脉, 这些原因都可以使下腔 静脉回心血流受阻,影 响抗休克效果。
颈外静脉尤其是右侧 离心脏最近,循环干 线短,液体流速快, 最大滴速97ml/min, 经颈外静脉输液 收缩 压上升到80mmHg 所 需时间明显短于四肢 浅静脉。且经此路输 液、用药,对提高抢 救效率有重要价值。
颈外静脉与四肢静脉留置针效果比较
颈外静脉管腔粗,血 流大(300ml/min), 留置针在其内随血流 漂浮于血管中,对血 管壁刺激性小,且可 较快地稀释药液,减 少药物的刺激,使静 脉炎发生率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