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实用心电图入门 第一讲 心脏电生理与心电图
心脏电生理检查入门知识
心脏电生理检查入门知识
心脏电生理检查入门知识
心脏电生理检查技术日益完善
已成为研究心律失常发病机制
及对心律失常进行治疗的重要手段
详尽的电生理检查
有助于医生准确判断快速
或缓慢心律失常的发病机制
客观评价患者的预后
以及选择针对性的治疗手段
如射频消融治疗快速心律失常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治疗缓慢心律失常等
心脏电生理工作者应掌握丰富的心脏电生理知识
应有电生理检查技术
导管消融和起搏器植入术训练的经历
并已掌握了这些检查技术和治疗方法
对每一个异常结果的临床意义
均能根据目前心脏电生理学科发展水平做出合理的解释
了解每一项检查可能带来的益处和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处理方法心脏电生理工作者应不断学习
交流和总结提高使自己成为电生理专家
而不是导管消融匠或起搏匠
临床医生可能对食管调搏较为熟悉
而对于心腔内电生理检查的知识比较陌生
本文简单介绍了心脏电生理检查入门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作者:孔令秋
来源:孔较瘦
不想错过心脏之声的推送?
戳文章顶部蓝字“哈特瑞姆心脏之声”关注我们。
心电图基础知识入门讲解
心电图基础知识入门讲解当我们走进医院,进行心脏相关的检查时,常常会听到“心电图”这个词。
那心电图到底是什么呢?它就像是心脏的“语言”,通过特定的图形和线条,向医生诉说着心脏的工作状态。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心电图的世界,了解一些基础的知识。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心电图是怎么产生的。
心脏就像是一个永不停歇的泵,它的每一次跳动都是由复杂的电活动控制的。
这些电活动会沿着心脏的特殊传导系统有序地传播,从而引起心肌的收缩和舒张。
当这些电活动传递到体表时,通过特定的仪器和电极记录下来,就形成了心电图。
心电图上有很多线条和波段,每个部分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比如说,P 波代表了心房的除极过程。
简单来说,就是心房肌肉开始收缩,准备把血液泵入心室时产生的电信号。
正常情况下,P 波的形态和时间都是相对固定的。
QRS 波群则反映了心室的除极过程。
这是心脏工作中非常关键的一步,因为心室需要把血液泵送到全身各个部位。
QRS 波群的形态、时间和振幅的变化,都可能提示心脏存在问题。
T 波代表了心室的复极过程。
心室完成收缩后,需要恢复到原来的状态,为下一次跳动做好准备,这个过程产生的电信号就是 T 波。
除了这些基本的波,心电图中还有一些重要的间期和段。
PR 间期反映了心房开始除极到心室开始除极的时间,它的正常范围对于判断心脏的传导功能非常重要。
ST 段是连接 QRS 波群和 T 波的部分,正常情况下,ST 段应该处于等电位线,也就是基本水平的位置。
如果 ST 段发生了抬高或压低,往往提示心肌存在缺血或损伤。
了解了心电图的基本组成部分,那我们再来说说如何解读心电图。
对于初学者来说,可能会觉得心电图看起来很复杂,但只要掌握了一些关键的要点,也能初步了解心脏的大致情况。
首先,要看心率是否正常。
我们可以通过计算一定时间内的 QRS 波群数量来估算心率。
正常成年人的安静状态下的心率一般在 60 100 次/分钟。
然后,观察各个波和间期的形态、时间和振幅是否在正常范围内。
临床心电图ECG1课件
(3)窦性心动过速
窦性心律频率>100 次/分 常见于运动、精神 紧张、发热、甲状 腺功能亢进、贫血、 失血、心肌炎等。
期前收缩
(1)房性期前收缩(房早)
提前发生的p’波,其形态与窦性p波稍有差别 P’-R间期〉0.12秒 P’波后继以形态正常的QRS波 早搏后常可见一不完全代偿间歇
(2)室性期前收缩(室早)
QRS波时常P波消失,代之以大小不等、形态各异的颤动 波(f波),在V1导联最清楚
f波的频率为350—600次/分,心室率绝对不规则 QRS波不增宽
(3)心室颤动与心室扑动
(为最严重的致死性 心律失常)
心电图特点: QRS-T波完全消失,
出现大小不等,极 不匀齐的低小波, 频率200— 500次/ 分
(1)窦性心律
P波规律出现,后面跟有QRS波群 P-P间隔相等 I 、II、avF、V4—V6导联直立,在avR倒置 频率在60—100次/分
(2)窦性心动过缓及窦性心律不齐
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律的频率<60次/分 窦性心律不齐:窦性心律起源未变,但节律不
整,在同一导联上P-P间距差异>0.12秒,这一 类心律不齐,常与呼吸周期有关,多见于青少 年,一般无临床意义。
提前出现的宽大 畸形的QRS,时限 〉0.12秒
QRS波前无P波 S-T段下移 T波倒置 代偿间歇完全
异位性心动过速
(1)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特点:突然发作、突然终止。频率为 160—250次/分,节律快而规则,QRS一般 正常
(2)室性心动过速
心电图表现:频率多在140—200次/分,节律稍 有不齐
ST段
ST段一般无明显偏移 偏移正常范围: 所有导联ST段下≤0.05mV 所有肢导联及V4-V6导联
实用心电图(正常心电图)
Electrocardiogram
心电图的概念: 心脏每次机械性收缩之前先产生电 激动,心房和心室电激动可经人体 组织传到体表,因电流的强弱与方 向不断的变动,各体表的电位也不 断的变动,用心电图机从体表连续 记录每个心动周期所产生电位曲线 叫心电图。
肢 体与 导其 联六 的轴 导关 联系 轴
第四步 : 看ST段
有否偏移? 正常多为一等电位线
ST抬高: V1、V2<0.3mv V3<0.5mv 其余<0.1mv
ST压低: <0.05mv
第五步 : 看T波
方向:多与QRS波群主波方向一致, Ⅰ、Ⅱ、V4~V6导联向上,aVR向下, 若V1T波向上,则V2~V6导联就不应再向下 振幅:多 1/10 R
胸前导联探查电极的位置
R
心脏除、复极与心电图关系示意图
心电图纸
定标电压1cm=1mV,纵坐标每一小格=0.1mV 横坐标每1大格分为5小格,每小格=0.04sec 每1大格=0.2sec
心率的检测
R-R间距为2个大格,心率=300÷2=150次/分
正常心电图波形特点
P波
反映左右两心房去极过程电位和时间的变化。 电刺激由窦房结产生,经由节间传导通路而扩 散至左右心房。 直立向上而顶端钝圆平滑,但AVR导联中的P波 是倒置的。 正常时节为0.06-0.12秒. 电压小于0.22-0.25mv.
Ⅰ、Ⅱ、aVF、V4-V6直立,aVR导联倒置,其他导联随便。
3.时间: ﹤0.12s 4.振幅:肢导联﹤0.25mv 胸导联﹤0.20mv Ptfv1 >-0.04mm· s
5.是否按规律出现? 频率?
第二步 : 看PR间期 正常值:0.12 — 0.20 Sec
完整版心电图知识快速入门
房性心律失常
总结词
房性心律失常是指心房肌细胞电信号传导异常,导致心房收缩和舒张不规律。
详细描述
房性心律失常通常表现为心房肌细胞的电信号传导异常,导致心房收缩和舒张 不规律,可能引起心悸、胸闷、头晕等症状。常见的房性心律失常包括房性早 搏、房颤和房扑等。
室性心律失常
总结词
室性心律失常是指心室肌细胞电信号传导异常,导致心室收缩和舒张不规律。
在急救现场或医院急诊室,心电图可 以及时捕捉患者的心电异常,为后续 的急救治疗提供依据,有助于挽救患 者的生命。
心电图的注意事项
心电图是一种无创、无痛、无辐射的 检查方法,安全性较高,但也有一些 注意事项需要遵守。
检查时应保持安静,不要说话或移动 身体,以免干扰检查结果。
检查前应告知医生自己的身体状况和 用药情况,以便医生更好地解读心电 图结果。
完整版心电图知识 快速入门
contents
目录
• 心电图基础知识 • 心电图的解读 • 心电图异常解读 • 常见心电图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 心电图的日常应用与注意事项
01
CATALOGUE
心电图基础知识
心电图的定义与作用
定义
心电图是一种无创性检查方法, 通过记录心脏电活动的变化来反 映心脏的功能状态。
心肌炎
总结词
心肌炎是指心肌组织的炎症性疾病, 可引起心肌细胞坏死和纤维化。
详细描述
心肌炎的病因可以是感染、自身免疫 、药物等多种因素。心电图可以表现 为心律失常、ST段改变等变化。治疗 心肌炎的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支持治 疗和针对病因的治疗等。
心力衰竭
总结词
心力衰竭是指心脏泵血功能减退,不 能满足身体需要的一种状态。
心电图波形包括P波、 QRS波群、T波和U波等, 每个波形都有特定的意义 和变化规律。
临床实用心电图入门第一讲 心脏电生理与心电图
薛松 维 北京市 朝阳区中医医 院 心内 主任医 科 师
心 电 图( lcrc riga ,E G) Ee t ado rm o C ,又 称 体 表 心 电 图 。 心 电 图 学 经 心 电 图 之 父 E nh v n发 明 并 正 式 用 于 临 床 诊 ito e 断 ,至 今 已有 百 年 之 久 。当 前 我 国基 层 医 院 、卫 生 院 、门诊 肌 细 胞 膜 呈 现 一 种 内负 外 正 的 极 化 状 态 ,没 有 电流 及 电流 运
张 , 是 我 们在 心脏 听诊 所 听 到 的 一 次 心脏 跳 动 。 就
1. 电 与 心 脏 收 缩 心
要 了 解 心 电 图 是 怎 么 产 生 的 ,我 们 要 先 了 解 心 电是 怎
心 肌细胞 除极 和复极 的产 生机理 比较复杂 ,与心肌 细 胞的膜 电位和膜 内外离 子浓度差有 关 , 这里不加赘述 。但是 大家 可 以这 样理解 :心 电图 电生理 中提 到的 除极 与复极 概 念 , 对应就像生理反应 中的兴奋与抑制现象 ,心肌机械运 相
确 分 析 还 存 在 诸 多实 际 问题 , 必 要 加 以 系 统学 习 。掌握 心 有
电图技术 是临床基 本功 之一 ,特 别是在 提倡 医学 三个 回归
( 归 人 文 、回归 临 床 、回 归 基 本 功 ) 今 天 ,即 使 在 大 型 医 回 的
极过程终究要结束要恢复 。 恢复过程即称为复极 。 复极 比除极
讲 ,不 实 用的少讲 或不讲 。我 们希 望通 过 本讲 座使 更 多的基层 医生 能够学懂 、看懂心 电图 ,并 能运 用 于 临床 工 作 中 ,同 时 欢 迎 读 者 随 时将 你 们 的 意 见 、要 求 和 问 题 告 诉 我 们 。
心电图入门讲解及图谱判读
T波
总结词
T波代表心室肌的复极过程。
详细描述
T波是心电图中最后一个出现的波,它代表心室肌的复极过程。T波的形态和大小可以反映心室肌的电生理状态, 如心肌缺血、心肌肥大等。
U波
总结词
U波代表心肌细胞的电位变化。
详细描述
U波是紧随T波之后的微小波,它代表心肌细胞的电位变化。U波的出现可能与心肌细胞的代谢和离子 通道的功能有关,其临床意义尚不完全清楚。
心电图入门讲解及图 谱判读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目录
• 心电图基础知识 • 心电图波形解读 • 异常心电图解读 • 常见心电图疾病解读 • 心电图判读技巧与注意事项
CHAPTER 01
心电图基础知识
心电图的定义与作用
定义
心电图是利用心电图机记录心脏 电活动变化的图形,反映心脏的 电活动状态。
动态心电图监测
通过长时间连续监测,提高心律失常等疾病 的检出率。
国际标准化
推动心电图判读的国际标准化,提高不同国 家和地区之间的可比性。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作用
心电图是诊断心律失常、心肌缺 血、心肌梗死等心脏疾病的常用 手段,也是评估心脏功能和心脏 疾病治疗效果的重要依据。
心电图的原理
心脏电活动的产生
心脏的电活动是由心肌细胞膜内外离 子分布不均引起的,当心肌细胞受到 刺激时,会产生电兴奋,从而产生电 位变化。
心电图的记录
心电图机通过导联将心脏的电位变化 引导到记录纸上,形成心电图波形。
P波代表心房的除极过程。
详细描述
P波是心电图中第一个出现的波,它代表左右心房的除极过程。P波的形态和大 小可以反映心房的电生理状态,如心房肥大或心房肌纤维化等。
心电图入门基础PPT课件
T波形态与意义
• T波代表心室快速复极时的电位变化
T波形态与意义
形态
T波方向与QRS主波方向一致,在Ⅰ、Ⅱ 、V4~V6导联中直立,aVR导联中倒置 。 在Ⅲ、aVL、aVF、V1~V3导联中可以倒 置、双向或直立。
T波形态与意义
时间
<0.25s
电压
肢导联<0.5mV,胸导联一般<1.0mV(除V1~V3导联外)
病例一
宽QRS波心动过速的鉴别诊断
临床表现
心悸、胸闷、头晕等
心电图特征
QRS波增宽,心室率加快
疑难病例分享交流
鉴别诊断
01
通过病史、体检、心电图及电生理检查进行综合分析,确定诊
断
病例二
02
不典型心肌缺血的心电图表现
临床表现
03
胸闷、胸痛等不典型症状
疑难病例分享交流
心电图特征
ST段压低、T波倒置等不典型表现
01
讲解心电图各波形的意义及阅读 分析方法
02
通过实例演示如何进行心电图的 阅读和分析
谢谢您的聆听
THANKS
包括自律性、传导性和兴奋性,这些 特性决定了心脏能够自动产生节律性 兴奋并传导至整个心脏。
心脏电生理活动是心电图产生的基础 ,心电图是心脏电生理活动的客观记 录。
心脏传导系统
由窦房结、结间束、房室结、房室束 、右束支、左束支和Purkinje纤维等 组成,负责心脏电信号的传导。
心电图产生原理
心肌细胞除极与复极过程
要点一
心电图特征
要点二
诊断要点
持续而显著的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停搏与窦房阻滞,快慢 综合征。
临床表现与心电图改变相符合,阿托品试验和食道调搏检 测可辅助诊断。
(2024年)心电图怎么看心电图入门讲解一
2024/3/26
仪器操作规范
正确连接心电图机导联线,根据患者体型选择合适大小的电 极片,并涂抹适量导电膏。按照标准位置放置电极,确保电 极与皮肤紧密接触。调整心电图机参数,如走纸速度、电压 等,以便清晰记录心电信号。
17
检查过程中患者配合要求
保持静止
在检查过程中,患者应保 持静止状态,避免身体移 动或说话,以减少肌电干 扰和伪差。
2024/3/26
5
心电图导联系统
要点一
标准导联
标准导联包括Ⅰ、Ⅱ、Ⅲ导联,是通 过将两个电极放置在人体不同部位来 记录心脏电活动的。其中Ⅰ导联正极 置于左臂,负极置于右臂;Ⅱ导联正 极置于左腿,负极置于右臂;Ⅲ导联 正极置于左腿,负极置于左臂。
要点二
加压肢体导联
加压肢体导联包括aVR、aVL和aVF导 联,是在标准导联基础上通过加压方 式记录心脏电活动的。其中aVR导联 正极置于右臂,负极置于左臂和左腿 ;aVL导联正极置于左臂,负极置于 右臂和左腿;aVF导联正极置于左腿 ,负极置于右臂和左臂。
律失常,如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缓、心房颤动等。
02
判断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
心电图可以反映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的特征性改变,如ST段抬高或压低
、T波倒置等,有助于及时诊断和治疗。
2024/3/26
03
辅助诊断心脏结构和功能异常
心电图上的某些特征性改变可以提示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异常,如心房肥
大、心室肥大、心肌病等。
13
房性期前收缩与室性期前收缩
2024/3/26
房性期前收缩
起源于心房部位的提前激动,表 现为P波提前出现,形态与窦性P 波不同。
室性期前收缩
起源于心室部位的提前激动,表 现为QRS波群提前出现,形态宽 大畸形。
心电生理入门资料
心电生理入门资料目录心脏解剖与电传导 (2)基础电生理及心电图 (14)心脏电生理检查 (25)快速型心律失常简介 (34)射频消融原理 (43)导管室构成 (47)电生理相关英文 (49)心脏解剖与电传导心脏解剖与电传导是学习电生理的基石!一、心脏解剖1.心脏的位置心脏位于胸腔纵隔内,2/3在正中线左侧,1/3在正中线右侧。
左右与肺相邻,前对应2-6肋,后对应5-8胸椎。
注:正常情况下,人的心脏呈顺时针转位(足头看),轴向为右后上至左前下。
2.心脏的形态心脏的形态可描述为一尖(心尖)、一底(心底)、两面(胸肋面和膈面)、三缘(左缘、右缘和下缘)、三沟(冠状沟、前室间沟和后室间沟)。
注:1)一尖:指向左前下方,在第5肋间隙、左锁骨中线内侧1~2cm处可触及心尖的搏动。
2)一底:指向右后上方,连有出入心脏的大血管。
3)两面:胸肋面:与胸骨和肋软骨相对;膈面:与膈肌相邻。
4)三缘:左缘:主要由左心室构成;右缘:主要由右心房构成;下缘:主要由右心室和心尖构成。
5)三沟:冠状沟:心脏表面的环形沟,是心房和心室的分界;前室间沟:左、右心室在心前面的分界线;后室间沟:左、右心室在心后面的分界线。
3.心脏的结构心脏有四个腔,分别是左、右心房(LA和RA)和左、右心室(LV和RV)。
心房为薄壁、低压心腔,左右心房之间有房间隔,导管从右心房到左心房需行房间隔穿刺术,经卵圆窝通路进入左心房。
心室为厚壁心腔,输送血液至肺循环和体循环,其左右心室之间有室间隔。
IVC SV1) 右心房接受来自上腔静脉(SVC )、下腔静脉(IVC )和冠状窦(CS )的静脉血,再通过三尖瓣(TV )将血液输送到右心室(RV )。
上腔静脉(SVC ,Superior Vena Cava ):收集头、颈和上肢的血液进入右心房下腔静脉(IVC ,Inferior Vena Cava ):收集足、下肢和脏器的血液进入右心房冠状窦(CS ,Coronary Sinus ):位于心后面的冠状沟内,左侧起点是心大静脉和心房斜静脉注入处,起始处有静脉窦,右侧终端是冠状窦口,位于下腔和三尖瓣环之间。
《临床心脏电生理入门与起搏心电图基础》记录
《临床心脏电生理入门与起搏心电图基础》读书记录目录一、心脏电生理基础知识 (2)1.1 心脏的电生理活动 (3)1.1.1 心肌细胞的电生理特性 (4)1.1.2 心脏的传导系统 (5)1.2 心脏的电生理检查方法 (6)1.2.1 心电图 (7)1.2.2 心内电生理检查 (8)二、心脏起搏心电图基础 (9)2.1 起搏器的基本原理 (10)2.1.1 感应器和起搏器的结构 (11)2.1.2 起搏器的起搏和感知功能 (12)2.2 起搏心电图的表现 (14)2.2.1 正常起搏心电图 (15)2.2.2 异常起搏心电图 (17)2.3 起搏器植入术及术后管理 (18)2.3.1 手术步骤 (19)2.3.2 术后注意事项 (20)三、临床心脏电生理与起搏心电图的应用 (21)3.1 心律失常的诊断与治疗 (22)3.1.1 心律失常的类型 (24)3.1.2 心律失常的治疗策略 (25)3.2 心脏起搏器的个性化应用 (26)3.2.1 起搏器参数的调整 (27)3.2.2 起搏器并发症的处理 (29)3.3 心脏电生理研究的最新进展 (30)3.3.1 心脏电生理研究的新技术 (31)3.3.2 心脏电生理研究的新理念 (32)一、心脏电生理基础知识在临床心脏电生理领域,了解心脏电生理基础知识是至关重要的。
心脏电生理是指心脏在生理条件下产生的电活动过程,包括心脏起搏和传导系统。
心脏起搏是指心脏自身的节律控制,即窦房结通过一系列的传导途径,使心脏按照一定的节律收缩。
传导系统主要包括心房、心室和房室结等组织,它们共同参与到心脏的电活动过程中。
心脏起搏信号主要来源于窦房结,它是一种自主节律的起搏点,位于右心房上部。
窦房结所产生的冲动经过房间隔传导至心房肌细胞,然后通过心房传导系统进入右心室。
右心室的收缩与左心室的舒张是相互联系的,心脏的正常收缩与舒张需要传导系统的协调作用。
房室结是心脏传导系统中的重要结构,它位于右心房和左心室之间,起到连接两者的作用。
最全最详细的心电图基础知识,建议收藏
最全最详细的心电图基础知识,建议收藏心电图基础知识第一节心电产生原理与心向量概念一、心肌细胞的除极与复极静息状态时,细胞膜外排列着一定数量的阳离子,细胞膜内则附着同等数量的阴离子,膜内外保持着一定的电位差,而膜外各点阳离子分布均匀,不产生电位差,也无电流产生,这种状态称为极化状态。
此时探查电极仅记录出一水平线(等电位线)。
当心肌细胞的左侧受到刺激,使细胞膜对离子的通透性发生变化,即开始除极过程。
刚开始除极的一点与其邻近尚未除极部分之间存在电位差,因而有电流产生,形成电偶。
电偶由电源与电穴组成,除极过程犹如一组电偶在沿着心肌细胞膜向前推进,电源在前,电穴在后。
当电源对着探查电极时,描记出向上的波(正向波)。
当除极结束后,细胞膜外排列一层负电荷,膜内排列同等数量的正电荷,心肌细胞处于除极状态。
此时,细胞膜外左右两端无电流产生,探查电极描记的曲线又回到等电位线。
心肌细胞的复极化过程,与除极时的情况恰好相反,复极过程电穴在前,电源在后。
由于电源背离探查电极,故描记出向下的波(负向波)。
复极结束后恢复到极化状态时的细胞膜外显示一层正电荷,膜内附有同等数量的负电荷,细胞膜外没有电位差,探查电极描记的曲线又回到等电位线(图2-1-1、2-1-2)。
图2-1-1 单个心肌细胞除极和复极过程所产生的电偶变化图2-1-2 单个心肌细胞的除极和复极过程对单个心肌细胞而言,先除极的部分先开始复极。
除极和复极的扩展有如一对电偶在移动。
除极时电源在前,电穴在后,除极方向与除极电偶移动的方向相同;而复极时电源在后,电穴在前,复极方向与复极电偶移动的方向相反。
由于单个心肌细胞除极与复极过程进行的方向相同,但电偶轴方向相反,故复极波与除极波方向相反。
正常心脏的除极与复极和单个心肌细胞的除极与复极的过程是不同的。
心脏的除极自心内膜开始向心外膜扩散,心外膜最后除极。
而复极则是从最后除极的心外膜开始向心内膜扩散,心内膜最后复极。
由于心脏除极与复极过程进行的方向相反,但电偶轴方向相同,所以心室复极波(T波)与除极波(QRS波)主波方向一致(图2-1-3)。
心电图知识快速入门
二、临床心电图
心脏特殊传导系统示意图
(一)心电图各波段的 组成与命名
1、P波
2、P-R段
3、P-R间期 4、QRS波群及命名
5、ST段;T波
R
心脏除、复极与心电图关系示意图
(二)心电图导联
准
I
II
III
下壁
(膈面)
aVR aVL aVF
V1 V2
前间壁
V3 V4
前壁
V5 V6
广泛前壁
侧壁
陈旧性前间壁心肌梗塞及左前分支阻滞一例
四、心肌梗塞的不典型图形
1、非透壁性心肌梗塞(心 内膜下心梗)
急性期可仅出现S-T平直 压低,无异常Q波,但S-T 恢复后仍存在T波由倒置逐 渐加深及变浅至恢复的演 变过程。
在长期应用临床心电图的过程中, 已形成了一个由Einthoven创设而为 目前大多数心电图工作者所采纳的国 际通用导联体系,称为“标准导联”, 共包括12个导联。
1、肢体导联:包括双肢体
导联I、II、III及加压肢体导联 aVR、aVL、aVF。各导联的正、 负极按统一规定(见下表)
常规肢体导联心电图电极位置
肢 体与 导其 联六 的轴 导关 联系 轴
2、胸前导联:属单极导
联。探查之正电极应放于胸前固 定的部位(见下表);负极均为 设定的“无干电极”(中心电站)
表2-3-2
胸前导联探查电极的位置
第二节 心电图的检测内容 和正常数据
一、心电图图形描绘和检测
(一)各波段时程与心率的检测
心电图记录纸上的横坐标 可用以检测各波段的时距,可 根据对测量精度的要求,改变 走纸速度。
心电图,原理,电生理_副本
什么是心电图?心脏机械性收缩之前,心肌先发生电激动。
这种电激动除了使心肌除极复极产生动作电位外,还会传布全身,使身体不同部位的表面随着心动周期变化出现不同的电位差。
通过心电图机把不断变化的电位差连续描记得出的曲线,就是心电图。
临床心电图学就是把身体不同部位表面间变动着的电位记录下来,结合其他临床资料,给以适当解释,以辅助临床诊断的一门科学。
注意这里首先要求的是结合其他临床资料,给以适当解释。
其次是辅助临床诊断,不是临床诊断,不能代替临床诊断。
所以心电图诊断需要结合临床才有其明确意义。
心脏机械性收缩之前发生的电激动就是心肌的周期性的除极与复极所产生的微弱电流----生物电,没有心肌的周期性除极与复极变化,就没有电激动,也就没有心脏的收缩与舒张,更不会有心电图。
所以心电图医师要掌握有关心电生理知识,特别要掌握心电图形成的基本原理。
下面讲具体除极、复极、心电向量及心电图二次成像有关知识讲一讲。
(叫复习也行,因为这些在医学校学习时已经学过了的。
)(一)有关心肌细胞电生理知识电偶的概念:由两个电量相等,距离很近的正负电荷所组成的一个电偶,电偶的方向指向电源侧,即所谓电源在前,电穴在后。
有电偶存在,自然会形成电场。
单个电偶可以形成电场,人体任何部位都存在着电场,所以体表任何两点间都存在着电位差,也就是一种电场,连接两点间的连线就是电轴,两点间的中点就是这个电场的0电位线。
电源电穴与电流方向示意图毫无疑问,心肌细胞也是一个电场。
心肌细胞的电变化主要是细胞膜内、外的电位变化,即膜电位变化。
膜电位是细胞内、外离子活动的表现。
细胞内的阳离子主要是K+离子,其浓度为细胞外液的30倍左右。
阴离子主要为有机物离子。
细胞外的阳离子主要为Na+离子,其浓度为细胞内液的15~20倍;Ca++为细胞内的20 000倍;阴离子主要为CL-。
正常情况下细胞内外各种离子尽管存在明显的浓度梯度,却不能随意进出。
除了细胞膜上的各种离子通道是否开放及开放程度大小影响外,还受细胞内外电场电荷的相互影响。
1心电图基础---讲述
第二节 心电图的检测和正常数据
❖ 一 心电图图形描绘和检测 ❖ 二 正常心电图的波形特点与正常值
一 心电图图形描绘和检测
❖ (一)各波段时程与心率的检测 ❖ (二)各波段振幅的检测 ❖ (三)平均心电轴的检测 ❖ (四)心电图图形循长轴转位
(一)各波段时程与心率的检测
❖ 心电图是电压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数目乘以10(在纸速为25mm/s时,15厘米为6秒 钟)即为每分种的心率。
❖ (2)测量P-P或R-R间期:测量若干个P-P或R-R 间期(需测量5个或5个以上),计算其平均值, 代表一个心脏激动周期的时间(单位:秒),60 除以该周期即为每分种的心率。
心率的检测
determination of the heart rate
心电图各波段的组成与命名
❖ P波:
心房除极
❖ PR间期: 窦室传导时间
❖ QRS波群: 心室除极
❖ ST段与T波:心室复极的缓慢期与快速期
P波 QRS波 PR段 ST段 T波 U波
QRS波群的形态
R波:首先出现的位于参考水平线以上的正向波 Q波:R波之前的负向波 S波:R波之后的第一个负向波 R’波:S波之后的正向波 S’波: R’ 波之后的负向波 QS波:QRS波只有负向波 振幅小可称为q、r、s、r’、s’
❖ 左束支 left bundle branches
❖ Purkinje 纤维网 Purkinje system
正常心电活动始 于窦房结,并从此发出 冲动,循此特殊传导系 统的通道下传,先后兴 奋心房和心室,使心脏 收缩,执行泵血功能。 这种先后有序的电兴奋 的传播,将引起一系列 的电位改变,形成心电 图上相应的波形。
4)电极面对负极,描出向下的波
完整心电图学习课件
• PR间期 从P波起点至QRS波起点,代 表心房开始除极至心室开始除极的时间
• 正常值: 0.12 ~ 0.20s • 与年龄和心率有关 幼儿及心率快时,
PR 缩短;老年人及心率慢时, PR 略延 长,但不超过0.22s。
正常心室除极顺序
• 开始于室间隔中部, 自左向右除极; • 随后左右心室游离壁从心内膜向心外膜除
胸导联心电图 反映横面的心电活动。直接记录探查电
极下方那一部位的心电变化。
导联轴: 每一肢导联正负极之间的假想连线。
第二节 心电图的测量和正常数据
一 心电图测量
心电图纸
• 横向表示时间 – 每小格 - 0.04 s – 每大格 - 0.20 s
• 纵向表示电压 – 每小格 - 0.1 mV – 每大格 - 0.5 mV
压低,称右室肥大伴劳损
双侧心室肥大
• 大致正常心电图。 • 单侧心室肥大心电图。 • 双侧心室肥大心电图。
第四节 心肌缺血与ST-T改变
• 心室肌某一部分发生缺血, 会影响心室肌的复极, 在与缺血区相关导联上发生ST-T改变
• 心肌缺血的心电图改变类型 • 缺血型改变 T波改变(高耸、低平、双向、倒
双侧心房肥大
• P波增宽 ≥ 0.12s, • 振幅 ≥ 0.25mV, • V1呈高大双向P
波, 上下振幅均 超过正常范围。
二 心 室 肥 大
左心室肥大
1、左室高电压的表现(重要) Rv5或6>2.5mV; Rv5+Sv1 >4.0mV(男) >3.5mV(女) R I >1.5mV;RavL >1.2mV; RavF >2.0mV; R I +SⅢ>2.5mV。
护士心电图入门知识点总结
护士心电图入门知识点总结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 ECG)是评估心脏电活动的一种非侵入性检查方法,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与研究。
在临床实践中,护士需要掌握心电图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以便正确采集、识别和分析心电图,为医生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
下面将就护士心电图入门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心电图的基本原理1. 心脏的电生理活动心脏是一个由心脏肌细胞组成的电生理系统,其电活动产生的电位变化可以通过皮肤表面的电极记录下来,构成心电图。
2. 心电信号的形成心脏电生理活动所产生的电信号经过传导组织传播至心脏表面,形成心房和心室除极的电流。
这些电流在体表皮肤上形成了一系列的电压变化,即心电图波形。
3. 心电图的基本波形心电图包括P波、QRS波和T波等波形,它们反映了心脏的不同电生理活动过程。
4. 导联的概念和作用心电图是通过在人体不同部位放置电极,记录心脏电活动产生的电压变化。
这些电极和连接线组成了心电图导联,不同的导联记录不同的心脏电活动信息。
二、心电图采集的基本要点1. 患者准备患者在进行心电图检查前应松解衣服,暴露胸部和四肢的皮肤,以利于电极的接触和信号的采集。
严格按照医嘱停用影响心电图的药物,如洋地黄类、β受体阻断药等。
2. 电极的放置根据医嘱和临床需要放置相应数量的电极,通常包括四肢导联和胸前导联。
电极应贴紧皮肤,保证信号质量。
3. 心电图仪器的设置连接好导联电极后,设置心电图仪器,确定记录速度和增益的设定,并进行初始检查,确保设备工作正常。
4. 采集心电图信号操作者应按照仪器操作手册的要求,开始采集心电图信号,确保信号清晰可辨。
5. 心电图信号的储存和传输采集到的心电图信号应储存在指定的设备或系统中,以便医生进行后续分析和诊断。
部分系统还支持心电图信号的远程传输。
三、心电图的常见异常波形1. 心律失常包括早搏、房颤、室颤、心动过速、心动过缓等,可通过心电图判断心率和节律的异常。
2. 心肌缺血心肌缺血是冠心病的常见表现之一,心电图上表现为ST段改变、T波倒置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年12月第17卷第12期
・执业助理医师(全科)进修教育讲座・
临床实用心电图入门
第一讲 心脏电生理与心电图
薛松维 北京市朝阳区中医医院 心内科主任医师
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ECG),又称体表心电图。
心电图学经心电图之父Einthoven发明并正式用于临床诊断,至今已有百年之久。
当前我国基层医院、卫生院、门诊部都至少拥有一台心电图仪,但许多医生对心电图形的正确分析还存在诸多实际问题,有必要加以系统学习。
掌握心电图技术是临床基本功之一,特别是在提倡医学三个回归(回归人文、回归临床、回归基本功)的今天,即使在大型医院有许多高精尖的诊断技术,但常规心电图仍是我们必须掌握的诊断心血管病的重要手段。
可以预计即使在将来,心电图技术在基层也是不可替代的。
一、心电图是怎么产生的
1.心电与心脏收缩
要了解心电图是怎么产生的,我们要先了解心电是怎么产生的,看不见的心电和可见的心脏收缩是什么关系,是心电导致了收缩还是收缩导致了心电?心脏在机械性收缩之前心肌细胞内先产生离子流动的化学变化,这种化学变化产生了微小的电流流动(心电)。
由这一电流激动触发了心肌细胞兴奋收缩耦联机制,导致了心脏的机械收缩。
也就是心电在前,收缩在后。
我们用特殊仪器(心电图仪)及特殊的联接方式(心电图导联)将这种微弱的心电(心脏电流)引至体表,并加以放大形成一定波形,这种描记出连续曲线状波形就叫心电图。
临床心电图是用临床医学的思维方法,科学地解释这些心电图形,为临床诊断需要服务。
2.除极与复极
除了了解心电的产生以外,我们还需要掌握两个名词:除极和复极。
除极和复极是心电活动的基本概念。
静止状态下心肌细胞膜呈现一种内负外正的极化状态,没有电流及电流运动产生。
当这种极化膜某一点受到刺激(包括物理、化学、电流的刺激等)使之通透性发生改变;这种改变沿着细胞膜扩散,使内负外正的极化状态变成内正外负的去极化状态,这一过程即称为除极。
除极产生了电流(心电)及电流运动。
这一除极过程终究要结束要恢复,恢复过程即称为复极。
复极比除极慢得多,细胞内外的离子重新分布,复极就是由内正外负的去极化状态,恢复成内负外正的极化状态。
由极化状态开始,经过去极化(除极),最后再恢复成极化状态(复极),这一过程周而复始。
上述心电活动的除极与复极过程,即为一个完整的心动周期,在机械运动上就表现为心脏的一次收缩与一次舒张,就是我们在心脏听诊所听到的一次心脏跳动。
心肌细胞除极和复极的产生机理比较复杂,与心肌细胞的膜电位和膜内外离子浓度差有关,这里不加赘述。
但是大家可以这样理解:心电图电生理中提到的除极与复极概念,相对应就像生理反应中的兴奋与抑制现象,心肌机械运动时的收缩与舒张现象一样。
在以后讲座中我们要经常提及心肌的除极与复极概念。
二、心脏电生理的几个术语
心肌是一种特殊的肌组织,它与骨骼肌和平滑肌不同之处在于除了具备收缩性之外,还具备自律性、兴奋性和传导性。
1.心肌自律性
心肌自律性是不依赖外来的刺激,能自动地有节律地发出刺激的特性,从而保持了心脏的节律跳动,以保证心脏泵血的核心功能的实现。
这种心脏细胞又称自律细胞或起搏细胞,它存在于心脏传导系统的各个部位。
窦房结(SN)
编者按:为了帮助基层医生学习心电图基本知识,掌握看图诊病的基本技能,从这一期开始,本
刊在《执业助理医师(全科)进修教育讲座》栏目开设了《临床实用心电图入门》,暂定30讲,系列连
载。
与以往的心电图教材不同的是,本讲座以基层内科医生和全科医生为对象,更多地强调从临床的视
角来看心电图,突出实用性,尽量做到深入浅出,每一讲一个主题,从实例引出概念,临床用得上的多
讲,不实用的少讲或不讲。
我们希望通过本讲座使更多的基层医生能够学懂、看懂心电图,并能运用于
临床工作中,同时欢迎读者随时将你们的意见、要求和问题告诉我们。
75
中国乡村医药杂志
的自律性最高,又称为一级起搏点;心室浦肯野纤维(PJF)为最低,又称为三级起搏点;房室结(AVN)即房室交界区居中,为二级起搏点。
在正常情况下,窦房结激动频率为60~100次/分,房室交界区为40~60次/分,心室浦肯野纤维为25~40次/分。
由于窦房结自律性最高,所以它才控制了整个心脏跳动。
因此将正常心脏节律称为窦性心律。
2.心肌兴奋性与应激性
心肌兴奋性是指对刺激发生反应的性能,称为兴奋性和应激性。
心脏如果没有兴奋性,就不会跳动;但如兴奋性过高,特别是窦房结以外组织的兴奋性过高,就会产生各种心律失常现象。
在每个心动周期中可划分为反应期、绝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及超常期,共四期。
值得注意的是,在相对不应期的早期、距心电图T波顶峰前0.04秒内,称为心室易损期,或曰易颤期,落在此期的异位冲动可诱发严重的心律失常现象。
另外,在某些情况下T波顶点到T波终点(Tp~Te间期)延长也是致恶性心律失常的因素。
3.心肌传导性
心肌传导性因心肌性质不同,传导速度亦不同。
如心室浦肯野纤维传导性比普通司收缩功能的心室肌速度快10倍以上。
传导性的实现有赖于心肌具有一套完整的传导系统(见图1-1),我们应该对它们各部的名称熟悉在心。
4.心脏传导系统
(1)窦房结 正常心脏传导系统的最高司令部。
窦房结位于上腔静脉与右心房交接处。
心脏的每一次激动都是由窦房结开始,经前、中、后三条结间束或经心房肌辐射传导,将窦房结的激动传递到房室结。
窦性激动在房室结内略加休整后继续沿着房室束下传,房室束又称希氏束(HB)。
希氏束的位置大致在室间隔最上部。
窦性激动沿着希氏束下传到左束支(LBB)与右束支(RBB)、将激动扩散到左右心室。
这种接力的最后一棒传到了心室浦肯野纤维,由浦肯野纤维完成整个心室全部除极。
(2)房室结 心功能正常活动的守护者。
心脏核心功能是通过心室每一次有效的收缩,射出足够的血量,保证周围循环的需要,也就是保证机体代谢的需要。
房室结在保证心功能正常实现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房室结位于房间隔后下部,它是心房心室之间心电联系的唯一通道。
房室结结构是复杂的网状迷路样的,决定了房室结传导速度是减慢的。
房室结的特点是具备隐匿性传导功能,也就是对上部激动进行检查、过滤、筛选,有选择的放行上部激动,此特点在心房纤颤时表现得最为突出。
窦性心律时心房至心室之间的传导是1比1的关系,虽然在房室结区传导减慢但不影响窦性心律的频率。
心房纤颤时心房以350~550次/分频率高速下传,如果房室结不加思考的全部放行,后果将不堪设想。
所幸的是这种现象根本不可能发生,因为有房室结隐匿性传导功能的存在,将按一定比例(3~6∶1)下传心室,也就是隐匿或者说阻挡了百分之七八十的心房异位激动。
这就可以有效保护心室,尽可能减慢室率。
更复杂的是,有些阵发性心动过速是由于有房室旁道(AP)参与了心动过速的形成,此时旁道与房室结竞争上部激动,如果我们用药不当,使用了抑制房室结的抗心律失常药,将会发生致命性后果。
房室结的另一个重要功能是起搏功能。
当正常窦性心律时,这一功能并不体现;但当窦性心律的心率极慢或出现较长时间心脏间歇时,房室结适时的挺身而出,发挥了起搏功能,暂时代替窦房结功能,以保证心脏低水平的跳动,维持心脏正常生理功能。
此种心律失常称为“交界区逸搏”,是一种由房室结来完成的保护性机制。
[本讲小结]
1.心电在前,收缩在后,心脏收缩是心电产生的。
2.理解心电的除极与复极概念,就像生理活动的兴奋与抑制、机械运动的收缩与舒张一样。
3.窦房结是正常传导组织的最高司令部。
4.房室结的隐匿传导是其重要的生理功能。
[思考题]
1.心电是心肌收缩的结果还是原因?
2.正常情况下窦房结、房室结、心室的自律性如何?
3.心脏正常的传导系统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
4.房室结的重要生理功能有哪些?
(收稿:2010-08-15)
(发稿编辑:白兰芳)
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