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高考物理热点:物体的平衡问题

合集下载

【免费精品】2011福建年高考物理必考题型预测大盘点含答案

【免费精品】2011福建年高考物理必考题型预测大盘点含答案

2011年高考物理必考考点题型大盘点(一)必考一、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命题新动向】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是历年高考的必考内容,当然也是新课标高考的必考内容.物体的位移、速度等随时间的变化规律.质点、参考系、坐标系、时间、位移、速度、加速度是重要概念.从近三年高考看,单独考查本章知识较少,较多地是将本章知识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典型实例,牛顿运动定律,电场中、磁场中带电粒子的运动等知识结合起来进行考查.【典题1】2010年11月22日晚刘翔以13秒48的预赛第一成绩轻松跑进决赛,如图所示,也是他历届亚运会预赛的最佳成绩。

刘翔之所以能够取得最佳成绩,取决于他在110米中的( )A.某时刻的瞬时速度大B.撞线时的瞬时速度大C.平均速度大D.起跑时的加速度大【解题思路】在变速直线运动中,物体在某段时间的位移跟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叫平均速度,是矢量,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同。

根据x=Vt可知,x一定,v越大,t越小,即选项C正确。

【答案】C必考二、受力分析、物体的平衡【命题新动向】受力分析是高考中不可能不考查的一个重要考点,几乎渗透到每个试题中,通过物体的共点力平衡条件对物体的受力进行分析,往往需要有假设法、整体与隔离法来获取物体受到的力,有的平衡问题是动态平衡,试题往往设置“缓慢”的字眼来表达动态平衡,需要掌握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或三角形定则来解题。

【典题2】如图所示,光滑的夹角为θ=30°的三角杆水平放置,两小球A、B分别穿在两个杆上,两球之间有一根轻绳连接两球,现在用力将B球缓慢拉动,直到轻绳被拉直时,测Array出拉力F=10N则此时关于两个小球受到的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小球A受到重力、杆对A的弹力、绳子的张力B 、小球A 受到的杆的弹力大小为20NC 、此时绳子与穿有A 球的杆垂直,绳子张力大小为2033ND 、小球B 受到杆的弹力大小为2033N【解题思路】对A 在水平面受力分析,受到垂直杆的弹力和绳子拉力,由平衡条件可知,绳子拉力必须垂直杆才能使A 平衡,再对B 在水平面受力分析,受到拉力F 、杆的弹力以及绳子拉力,由平衡条件易得杆对A 的弹力N 等于绳子拉力T ,即N =T =20N ,杆对B 的弹力N B =2033。

高考物理:求解共点力作用下的动态平衡问题!

高考物理:求解共点力作用下的动态平衡问题!

高考物理:求解共点力作用下的动态平衡问题!共点力作用下的平衡问题是力学中常见的一种题型,解决共点力作用下的平衡问题的基本思路是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根据平衡条件来求解。

而共点力作用下的动态平衡问题是指通过控制某些物理量的变化,使物体的状态发生缓慢变化,“缓慢”指物体的速度很小,可认为速度为零,所以物体在变化过程中处于平衡状态,所以把物体的这种状态称为动态平衡状态,求解共点力作用下的动态平衡问题的常见方法有:例1、如图所示,轻绳的一端系在质量为m的物体上,另一端系在一个轻质圆环上,圆环套在粗糙水平杆MN上,现用水平力F拉绳上一点,使物体处于图中实线位置,然后改变F的大小使其缓慢下降到图中虚线位置,圆环仍在原来的位置不动,则在这一过程中,水平拉力F、环与杆的摩擦力和环对杆的压力的变化情况是()A. F逐渐增大,F摩保持不变,F N逐渐增大;B. F逐渐增大,F摩逐渐增大,F N保持不变;C. F逐渐减小,F摩逐渐增大,F N逐渐减小;D. F逐渐减小,F摩逐渐减小,F N保持不变。

解析:以环、绳及物体整体为研究对象,受力如图所示,根据平衡条件有:在物体缓慢下降的过程,系统仍然在此四个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仍然有关系式mg=F N,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物体缓慢下降过程中环对杆的压力F N保持不变,F与F摩仍满足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两个力同时发生改变,关键是判断物体在下降过程中F的变化规律。

方法一:计算法(解析法)以物体为研究对象,受力如图所示,由平衡条件可知:mg与F的合力与绳子的拉力F T等大反向,F大小满足关系式,在物体缓慢下降过程中,物体的受力情况及平衡状态保持不变,所以关系式仍然成立,但θ逐渐减小,所以F也随之减小,F摩也随之减小,D答案正确。

小结:此题为高中阶段最常见的三力平衡问题,而力的合成法(这儿用的是力的合成思想,当然也可用力的正交分解来求解)与正交分解法是进行力的运算时最基本的方法。

高中物理-专题一第1讲力与物体的平衡

高中物理-专题一第1讲力与物体的平衡

第1讲 力与物体的平衡 专题复习目标学科核心素养 高考命题方向 1.本讲主要解决力学和电学中的受力分析和共点力的平衡问题,涉及的力主要有重力、弹力、摩擦力、电场力和磁场力等。

2.掌握力的合成法和分解法、整体法与隔离法、解析法和图解法等的应用。

科学思维:用“整体和隔离”的思维研究物体的受力。

科学推理:在动态变化中分析力的变化。

高考以生活中实际物体的受力情景为依托,进行模型化受力分析。

主要题型:受力分析;整体法与隔离法的应用;静态平衡问题;动态平衡问题;电学中的平衡问题。

一、五种力的理解1.弹力 (1)大小:弹簧在弹性限度内,弹力的大小可由胡克定律F =kx 计算;一般情况下物体间相互作用的弹力可由平衡条件或牛顿运动定律来求解。

(2)方向:一般垂直于接触面(或切面)指向形变恢复的方向;绳的拉力沿绳指向绳收缩的方向。

2.摩擦力(1)大小:滑动摩擦力F f =μF N ,与接触面的面积无关;静摩擦力的增大有一个限度,具体值根据牛顿运动定律或平衡条件来求解。

(2)方向:沿接触面的切线方向,并且跟物体的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3.电场力(1)大小:F =qE 。

若为匀强电场,电场力则为恒力;若为非匀强电场,电场力则与电荷所处的位置有关。

点电荷间的库仑力F =k q 1q 2r 2。

(2)方向:正电荷所受电场力方向与电场强度方向一致,负电荷所受电场力方向与电场强度方向相反。

4.安培力(1)大小:F =BIL ,此式只适用于B ⊥I 的情况,且L 是导线的有效长度,当B∥I时,F=0。

(2)方向:用左手定则判断,安培力垂直于B、I决定的平面。

5.洛伦兹力(1)大小:F=q v B,此式只适用于B⊥v的情况。

当B∥v时,F=0。

(2)方向:用左手定则判断,洛伦兹力垂直于B、v决定的平面,洛伦兹力不做功。

二、共点力的平衡1.平衡状态:物体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

2.平衡条件:F合=0或F x=0,F y=0。

高考力学平衡问题的解题方法9篇

高考力学平衡问题的解题方法9篇

高考力学平衡问题的解题方法9篇第1篇示例:高考力学平衡问题是高考物理中的一个重要知识点,也是考生们备战高考物理的重点内容之一。

在解题过程中,许多考生常常会遇到困难和疑惑。

本文将从基本概念入手,系统地介绍高考力学平衡问题的解题方法,帮助考生更好地掌握该知识点。

要解决高考力学平衡问题,就要对平衡的概念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在物理学中,平衡指的是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后,其加速度为零,即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平衡分为静力平衡和动力平衡。

静力平衡指物体受到多个力的作用后,力的合成为零;动力平衡指物体在匀速直线运动时,受到的合外力为零。

在解题过程中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选择合适的平衡条件。

解决高考力学平衡问题还需要掌握一些解题技巧。

首先要善于画图,通过图示清晰地表达问题,有助于理清思路。

其次要合理选择坐标系和参照系,简化问题、减小计算难度。

再次要善于拆分分析,将复杂问题分解成若干小问题,逐个解决,最后再将结果合成整体答案。

最后要注重实际问题的分析和应用,加强思维能力和解题能力。

解决高考力学平衡问题需要多加练习,不断总结和提高。

通过大量真题练习,熟悉题目的出题规律和考点,拓宽解题思路和方法。

同时有针对性地进行专项训练,提高解决特定类型问题的能力。

并且要不断总结和反思解题过程中的不足,加以改进,逐步提高解题水平。

在高考力学平衡问题的解题过程中,要善用平衡条件,运用解题技巧,多进行练习,并不断总结提高。

只有通过不懈的努力,才能够在高考物理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希望本文的介绍和方法对高考物理备考的考生们有所帮助,祝愿大家都能够取得理想的成绩,实现自己的高考梦想。

第2篇示例:高考力学平衡问题是高中物理中的重要内容,也是考生们备战高考物理的重点。

在解题过程中,许多学生常常感到困惑和不知所措。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种解题方法,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力学平衡问题。

力学平衡是指物体在受力作用下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

2011年高考平衡类问题探究

2011年高考平衡类问题探究

A.仍处于静止状态
新课程 新学习 新探究 B .沿斜 面加速 下滑
c .受 到的摩擦 力不变 D.受到的合外力增大 解析: 由于质量 为 m的物块恰好静 止在倾 角为 0的斜 面 上, 如果最 大静擦力 近似 等于滑 动摩擦力 , 则对物块 受力分 析得 : ̄mgoOF F= cs ,umgiO 辟 s , n , 由此可知 :=a0 当对物 /t 。 . n t
。对 节点 c分 析 , 竖直方 向上 的拉
力等 于 mg 2,绳 b c的拉力 = 。 由三力 平 衡条 件 可得 : mg

mg m 1 : 。 。由此 : : 一 = ̄ = n 旦 —/ , — 3


所 以答 案 C正确 。
A.两物块所受摩擦力 的大小总是相等 B .两物块不可能同时相对绸带静 止

与绸带 问的动摩擦 因数相等 , 且最 大静摩擦 力与滑动摩擦力 大小相等。在 角取不 同值 的情况下 , 下列 说法 正确 的有
( )
和 b的水平距 离也为 l。平衡后设绳 b c段与水平 方 向成

角 , : n = ,i = 则 t  ̄ 2s s a n
、 /5
而物块 在沿斜 面 向下 受到力是 重力 与恒力 F的合力沿
下运 动 , 因为绸 带两端受到都是滑动摩擦力 , 大小不等 , 绸带
◎时事热点 ◎ 财政部 、 民政部 2 1 年 9月 2 01 2日联合 出台了《 中央财 政流浪乞讨人 员救 助补 助资金管理办法》 。 《 办法》 。 称 补助 资金实行中央对省级政府 专项转移支付。
_I _I 黪
考点 解析
一I
L E】 E l N ¨ K

高考力学平衡问题的解题方法

高考力学平衡问题的解题方法

高考力学平衡问题的解题方法高考力学平衡问题是力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高考物理试题中常见的考点。

力学平衡问题涉及力的平衡、力的分解、力的合成、杠杆原理等内容。

下面,我们将针对高考力学平衡问题的解题方法进行详细介绍,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这一知识点。

1. 力的平衡力的平衡是指物体在受到多个力的作用时,物体整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

在力的平衡问题中,我们需要通过受力分析来确定物体所受的各个力,然后利用力的平衡条件进行计算。

力的平衡条件是:合力为零,合力矩为零。

在力的平衡问题中,我们通常采用受力分析法和力的平衡条件一起进行求解。

2. 受力分析法受力分析法是解决力学平衡问题的关键步骤之一。

通过受力分析,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物体所受的各个力,包括重力、支持力、摩擦力等。

在进行受力分析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明确物体所受的力:首先要明确物体所受的各个力,包括外力和内力。

外力主要包括重力、支持力、摩擦力等;内力主要包括弹力、拉力等。

在力的平衡问题中,通常只考虑外力的作用。

(2)确定坐标系:确定一个适当的坐标系,通常选择与力的方向垂直的坐标轴。

在平衡问题中,常常需要考虑力的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分量,因此需要选取合适的坐标系。

(3)受力图的画法:在受力分析时,可以画出物体所受的各个力的受力图,清晰地表示出各个力的方向和大小。

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问题,并进行后续的计算。

4. 力的分解与合成在解决力学平衡问题时,我们常常需要对力进行分解和合成。

力的分解是将一个力分解为若干个分力的重要方法,力的合成是将若干个力合成为一个合力的重要方法。

通过分解和合成,我们可以更好地解决问题,求解所需的未知力或未知物体的受力情况。

5. 杠杆原理杠杆原理是力学平衡问题中常用的解题方法。

在杠杆原理中,我们需要利用力的力矩等式来解决平衡问题。

力的力矩等式表示:力的力矩的和等于零。

在应用杠杆原理解题时,我们需要根据物体所受的各个力和力臂的关系,建立方程组进行求解,找到物体的平衡位置和受力情况。

高考复习——《力 物体的平衡》典型例题复习

高考复习——《力 物体的平衡》典型例题复习

一、力物体的平衡1、力: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⑴力是一种作用,可以通过直接接触实现(如弹力、摩擦力),也可以通过场来实现(重力、电场力、磁场力)⑵力的性质:物质性(力不能脱离物体而独立存在);相互性(成对出现,遵循牛顿第三定律);矢量性(有大小和方向,遵从矢量运算法则);效果性(形变、改变物体运动状态,即产生加速度)⑶力的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称为力的三要素,它们共同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力的描述:描述一个力,应描述力的三要素,除直接说明外,可以用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的方法。

⑷力的分类:按作用方式,可分为场力(重力、电场力)、接触力(弹力、摩擦力);接效果分,有动力、阻力、牵引力、向心力、恢复力等;接性质分,有重力、弹力、摩擦力、分子力等;按研究系统分,内力、外力。

2、重力: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1)重力的产生: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

(2)重力的大小:G=mg ,可以用弹簧秤测量,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速度、加速度无关。

(3)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4)重心:重力的作用点。

重心的测定方法:悬挂法。

重心的位置与物体形状的关系: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重心位置只与物体形状有关,其几何中心就是重心;质量分布不均匀的物体,其重心的位置除了跟形状有关外,还跟物体的质量分布有关。

3、弹力(1)弹力的产生: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来的形状,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弹力。

(2)产生的条件:两物体要相互接触;发生弹性形变。

(3)弹力的方向:①压力、支持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接触面。

②绳对物体的拉力总是沿着绳收缩的方向。

③杆对物体的弹力不一定沿杆的方向。

如果轻直杆只有两个端点受力而处于平衡状态,则轻杆两端对物体的弹力的方向一定沿杆的方向。

例题:如图所示,光滑但质量分布不均的小球的球心在O ,重心在P ,静止在竖直墙和桌边之间。

试画出小球所受弹力。

解析:由于弹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接触面,在A 点,弹力F 1应该垂直于球面所以沿半径方向指向球心O ;在B 点弹力F 2垂直于墙面,因此也沿半径指向球心O 。

11-13高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力 物体的平衡重点

11-13高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力 物体的平衡重点

(三年经典)2011-2013全国各地高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详解)力物体的平衡1.(2011年高考·浙江理综卷)如图所示,甲、已两人在冰面上“拔河”。

两人中间位置处有一分界线,约定先使对方过分界线者为赢。

若绳子质量不计,冰面可看成光滑,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对绳的拉力与绳对甲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B.甲对绳的拉力与乙对绳的拉力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C.若甲的质量比乙大,则甲能赢得“拔河”比赛的胜利D.若乙收绳的速度比甲快,则乙能赢得“拔河”比赛的胜利1.C解析:甲对绳的拉力与绳对甲的拉力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故A错误;甲对绳的拉力与乙对绳的拉力的一对平衡力,故B错误;若甲的质量比乙大,则甲的加速度比乙的小,可知乙先到分界线,故甲能赢得“拔河”比赛的胜利,故C正确;收绳速度的快慢并不能决定“拔河”比赛的输赢,故D错误。

2.(2011年高考·安徽理综卷)一质量为m的物块恰好静止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

现对物块施加一个竖直向下的恒力F,如图所示。

则物块A.仍处于静止状态B.沿斜面加速下滑C.受到的摩擦力不变D.受到的合外力增大2.A解析:由于质量为m的物块恰好静止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说明斜面对物块的作用力与物块的重力平衡,斜面与物块的动摩擦因数μ=tanθ。

对物块施加一个竖直向下的恒力F,使得合力仍然为零,故物块仍处于静止状态,A正确,B、D错误。

摩擦力由mg sinθ增大到(F+mg)sinθ,C错误。

3.(2011年高考·福建理综卷)如图所示,绷紧的水平传送带始终以恒定速率v1运行。

初速度大小为v2的小物块从与传送带等高的光滑水平地面上的A处滑上传送带。

若从小物块滑上传送带开始计时,小物块在传送带上运动的v-t 图象(以地面为参考系)如图乙所示。

已知v 2>v 1,则A .t 2时刻,小物块离A 处的距离达到最大B .t 2时刻,小物块相对传送带滑动的距离达到最大C .0~t 2时间内,小物块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先向右后向左D .0~t 3时间内,小物块始终受到大小不变的摩擦力作用3.B 解析:小物块对地速度为零时,即t 1时刻,向左离开A 处最远;t 2时刻小物块相对传送带静止,所以从开始到此刻,它相对传送带滑动的距离最大;0 ~ t 2时间内,小物块受到的摩擦力为滑动摩擦力,方向始终向右,大小不变;t 2时刻以后相对传送带静止,不再受摩擦力作用。

高中物理物体的平衡条件是怎样的

高中物理物体的平衡条件是怎样的

高中物理物体的平衡条件是怎样的
物体的平衡依然为高考命题热点。

通过历年高考题的分析,不难发现:考题多以力学背景呈现。

解决物体的平衡问题,一是要认清物体平衡状态的特征和受力环境是分析平衡问题的关键;二是要学会利用力学平衡的结论(比如:合成法、正交分解法、效果分解法、三角形法、假设法等)来解答;三是要养成迅速处理矢量计算和辨析图形几何关系的能力。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是物体发生形变和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即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力是矢量。

1物体的平衡状态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运动状态。

说明:这里的静止需要两个条件,一是物体受到的合外力为零,二是物体的速度为零,仅速度为零时物体不一定处于静止状态,如物体做竖直上抛运动达到最高点时刻,物体速度为零,但物体不是处于静止状态,因为物体受到的合外力不为零。

1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物体受到的合外力为零。

即F合=0说明:①物体受到N个共点力作用而处于平衡状态时,取出其中的一个力,则这个力必与剩下的(N-1)个力的合力等大反向。

②若采用正交分解法求平衡问题,则其平衡条件为FX合=0,FY合=0.
1重力(1)重力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的。

[注意]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但不能说重力就是地球的吸引力,重力是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

但在地球表面附近,可以认为重力近似等于万有引力(2)重力的大小:地球表面G=mg,离地面高h处G/=mg/,其中g/=[R/(R+h)]2g(3)重力的方向:
竖直向下(不一定指向地心)。

(4)重心:物体的各部分所受重力合力的作用点,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

1弹力(1)产生原因:由于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有恢复形变的趋势而产。

2011新课标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精编解析版复习资料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

2011新课标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精编解析版复习资料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

2011新课标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精编解析版复习资料(9)--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第4课时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I素能提升丨练塚有提高1.甲、乙双方同学在水平地面上进行拔河比赛,正僵持不下的情景如图6所示•如果地面对甲方所有队员的总的摩擦力为6 000 N,同学甲i和乙i对绳子的水平拉力均为500 N .绳上的A、B两点分别位于甲i和乙1、乙1和乙2之间.不考虑绳子的质量,下面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D )图6A .地面对乙方队员的总的摩擦力是 6 000 NB . A处绳上的张力为0C . B处绳上的张力为500 ND . B处绳上的张力为5 500 N解析双方同学“正僵持不下”,暗示了双方同学正处于静止平衡状态.先以“甲方全体同学”为研究对象,“地面对甲方所有队员的总的摩擦力为 6 000 N”,根据二力平衡判断A处绳上的张力为6 000 N ; 同理以“乙方全体同学”为研究对象确定地面对乙方所有队员的总的摩擦力为 6 000 N ;A处绳上的张力为6 000 N,而乙1对绳子的水平拉力为500 N,贝U B处绳上的张力为5 500 N ;正确答案是A、D.2. (2009 •门市第二次模拟考试)如图7所示,是一直升机通过软绳打捞河中物体,物体质量为m,由于河水的流动将物体冲离使软绳偏离竖直方向,当直升机相对地面静止时,绳子与竖直方向成B角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D )A .绳子的拉力为mgcos 0B .绳子的拉力可能小于mg 图6C .物体受到河水的作用力等于绳子拉力的水平分力D .物体受到河水的作用力大于绳子拉力的水平分力解析由题意知,河中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则F合=0.对物体受力分析,受重力mg绳拉力F T、河水的作用力F,如右图所示并正交分解力,得Fsin aF+cos 0m=Fcos a =sin 0由此分析知B、D项正确.3. (2009宁德市质检)如图8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木块A处于静止状态,所挂的砝码和托盘的总质量为0.6 kg,弹簧秤此时的读数为 2 N ;若轻轻取走盘中的部分砝码,使砝码和托盘的总质量减少到0.3 kg,那么此装置将会出现的情况是(g = 10 m/s2,不计滑轮摩擦)(B )A .弹簧秤的读数将变小B .木块A仍处于静止状态C •木块A对桌面的摩擦力不变D •木块A所受的合力将要变大解析当木块静止时,F合=0,力F2= 2 N,还受到向左的静摩擦力0,弹簧秤读数不变,受静摩擦力变为对木块受力分析知,水平方向除了受向右的拉力F f= 4 N .当木块受到向右的拉力变为3 N时,1 N,故只有B项正确.4. (2010湖北黄冈中学高三月考1挡板,截面为寸圆的柱状物体甲放在斜面上,半径与甲相等的光滑圆球乙被夹在)在固定于地面的斜面上垂直安放了一个甲与挡板之间,乙没有与斜面接触而处于静止状态,如图9所示•现在从球心处对甲施加一平行于斜面向下的力F使甲沿斜面方向缓慢地移动,直至甲与挡板接触为止.设乙对挡板的压力为F1,甲对斜面的压力为A . F1缓慢增大,B . F1缓慢增大,C . F1缓慢减小,D . F1缓慢减小,F2,在此过程中(DF i = 6 N,向左的拉木块不会动,则F合=F2缓慢增大F2缓慢减小F2缓慢增大F2保持不变解析对乙受力分析如图所示,从图示可以看出,随着甲沿斜面方向缓慢地移动过程,压力为F i也缓慢减小,对甲乙整体研究,甲对斜面的压力因此大小不变,D正确.挡板对乙的压力F l'逐渐减小,因此乙对挡板的F2始终等于两者重力沿垂直斜面方向的分力,5.细线AO和BO下端系一个物体P,细线长AO>BO, A、B 两个端点在同一水平线上.开始时两线刚好绷直,BO线处于竖直方向,如图10所示,细线AO、BO的拉力设为F A和F B,保持端点A、B在同一水平线上,A点不动,B点向右移动;使A、B逐渐远离的过程中,物体P静止不动,关于细线的拉力F A和F B的大小随AB间距离变化的情况是A . F A随距离增大而一直增大B . F A随距离增大而一直减小C . F B随距离增大而一直增大D . F B随距离增大而一直减小解析A点不动,即F A的方向不变,B向右移,F B的大小方向都发生变化,以O点为研究对象,由大,COt a 变小,所以F i 、F 2均变小.7•如图12所示,由两根短杆组成的一个自锁定起重吊钩,将 它放入被吊的空罐内,使其张开一定的夹角压紧在罐壁上,当钢绳 匀速向上提起时,两杆对罐壁越压越紧,若摩擦力足够大,就能将 重物提升起来,罐越重,短杆提供的压力越大,称为“自锁定装置”.若罐质量为m ,短杆与竖直方向夹角为0= 60°求吊起该重物时,短杆对罐壁的压力答案 3合案 2 mg解析对0点受力分析如右图所示,两根短杆的弹力 F (沿杆)的合力与绳子的拉力 F r (F T =mg 等大反向,故2Fcos 0=mg ① 对短杆对罐壁的作用力 F 进行效果分解如右图所示 短杆对罐壁的压力平衡知识,通过作平行四边形可知 F A —直增大,F B 先减小后增大,所以6 .如图11所示,木棒AB 可绕B 点在竖直平面内转动, A 端被 绕过定滑轮吊有重物的水平绳和绳 AC 拉住,使棒与地面垂直,棒和 绳的质量及绳与滑轮的摩擦均可忽略,如果把 C 端拉至离B 端的水平 距离远一些的 C '点,AB 仍沿竖直方向,装置仍然平衡,那么 受的张力F 1和棒受的压力F 2的变化是 A . F 1和F 2均增大 C . F 1减小,F 2增大 D . 解析对杆A 端受力分析如右图所示, G C 端远离时,a 变大,由F 1=, F 2=G•ot sin a( F i 增大,F 2减小 F i 和F 2均减小 F i 与F 3的合力等于 a,知a 变大, F 2,当 sin a 变 A 正确.AC 绳 图11T 3F 1=Fsin :1由①②两式得: F 1=子mg图12(短杆质量不几何关系知两个挂钉之间的最大间距 1 .3L= — x COS 30 x 2 m= ------- m2 2答案 A3. (2009天津1)物块静止在固定的斜面上, 分别按图示的方向对物块施加大小相等的力F , A 中F 垂直于斜面向上,B 中F 垂直于斜面向下,C 中F 竖直向上,D 中F 竖直向下,施力后物块仍然静止,则物定时检测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1. (2009 •东16)如图1所示,光滑半球形容器固定在水平面上, O 为球心,一质量为 m 的小滑块,在水平力 F 的作用下静止于 P 点. 设滑块所受支持力为 F N .OP 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 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B . F = mgtan 0 mg F N — tan 0D . F N = mgtan 0 解析小滑块受力分析如右图所示,根据平衡条件得F N si n 0= F N COS 0F= 所以F=^ F N W sin 日 因此只有选项A 正确. 答案 A 2. (2009江苏2)如图2所示,用一根长1 m 的轻质 细绳将一幅质量为1 kg 的画框对称悬挂在墙壁上,已 知绳能承受的最大张力为 10 N ,为使绳不断裂,画 框上两个挂钉的间距最大为 (g 取10 m/s 2)( ) 图2.'3 .2 A. 2 m B. 2 m C1 D 並C*2 m D. 4 m 解析 绳子恰好不断时的受力分析如图所示,由于 F N =mg=10 N ,绳子的最大拉力也是 10 N ,可知F 1、F 2之间的最大夹角为120。

2011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典例精析课件:第二章 相互作用 力与平衡(可编辑文字版)

2011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典例精析课件:第二章   相互作用 力与平衡(可编辑文字版)

3. 如图所示,轻绳AC与水平面夹角α =30°,BC与水平 面夹角β =60°,若AC、BC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不能超过 100 N,那么重物G不能超过多少?(设悬挂重物G的绳CD 强度足够大)
【解析】本题是关于力的合成与分解中的临界问题.连结点C 为研究对象,因为C点受AC、BC的拉力与重物G的拉力.由于C 点只受三个力且合力为零,所以最简单的求解方法就是力的 合成与分解. 由于重物静止时对C点的拉力F=G,拉力产生两个效果:对BC 的拉力FBC和对AC的拉力FAC,其力的矢量关系如图所示. 从图中关系可以看出FBC>FAC,即当重力G增加时,FBC先达100 N.因此重力G的极限值就等于FBC=100 N时所对应的F的数值, 由几何关系得F=FBC/cos30°= 200 3 N,所以重物的重力G 3 不能超过 200 3 N.
【解析】解法一 用平行四边形定则分别进行两力合成.先 连接BD,则F1与F4两力合力等于F3;再连接FD,则F5与F2的 合力也等于F3,所以5个力的合力为3F3.又由三角形ABD知 F3=2F1,故5个力的合力F=3F3=60 N,方向与F3相同. 解法二 用力的三角形法.先将F4平移至BD,则F1与F4的合力 为AD所示,等于F3;再将F5平移至CD,则F2与F5的合力为AD, 也等于F3,故F=3F3=60 N. 解法三 用正交分解法求合力.取F3为x轴正向,由于F1与F5、 F2与F4的对称性,它们在y轴方向的分力两两平衡,所以 Fy=0;而F1x+F4x=F3,F2x+F5x=F3,故5个力的合力 F=(F2x+F2y)1/2=Fx=3F3=60 N.
用Ff=μFN计算
【解析】(1)因为AB向右做匀速运动,B物体受到的合力为零, 所以B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零. (2)因为AB无相对滑动,所以B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静摩擦力, 此时不能用滑动摩擦力的公式来计算,用牛顿第二定律对B 物体有Ff=F合=ma. (3)因为AB发生了相对滑动,所以B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滑动 摩擦力,用滑动摩擦力的公式来计算,Ff=μ FN=μ mg.

2011年广东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资料二、力与平衡(精讲精练、突出思维方法)

2011年广东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资料二、力与平衡(精讲精练、突出思维方法)

【重点】:1、弹力的大小和方向 (尤其是“弹簧模型”在不同物理情景下的综合应用)2、摩擦力的分析与计算3、物体析受力分析和平衡条件的应用。

求解平衡问题几种常见方法1、力的合成、分解法(替代)2、正交分解法3、矢量三角形法4、正、余弦定理法5、相似三角形法1.关于摩擦力,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D )A.运动物体可能受到静摩擦力作用,但静止物体不可能受到滑动摩擦力作用.B.摩擦力的存在依赖于正压力,其大小与正压力成正比.C.摩擦力的方向一定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D.摩擦力的方向有可能与速度方向不在一直线上.2.【受力分析:需要结合产生力的条件及物体的运动状态综合分析】如图所示,物体A和B叠放在一起,A靠在竖直墙面上。

在力F作用下,A、B均保持静止,此时物体B的受力个数为( C )(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3. 【研究对象的选择:整体、隔离】7.在粗糙水平面上有一个三角形木块ABC,在它的两个粗糙斜面上分别放两个质量m1和m2的木块,m1>m2,如图3所示,已知三角形木块和两物体都是静止的,则粗糙水平面对三角形木块(D )A.有摩擦力的作用,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右B.有摩擦力的作用,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左C.有摩擦力的作用,但摩擦力的方向不能确定,因为m1、m2、θ1、θ2的数值并未给出D.以上结论都不对4. 五本书相叠放在水平桌面上,用水平力F拉中间的书C但未拉动,各书仍静止(如图)。

关于它们所受摩擦力的情况,以下判断中错误的是( B )A.书e受两个摩擦力作用 B.书b受到一个摩擦力作用C.书c受到一个摩擦力作用 D.书a不受摩擦力作用5、【法,适用于】如图,轻绳的A端绕过固定在天花板上的小滑轮,握在站在地上的人手中,B端系一重为G的小球,小球靠在固定的光滑半球的侧面上,人将小球缓缓沿球面从D拉至顶点C的过程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B )①人的拉力逐渐变大②球面对球的支持力逐渐变小③人的拉力逐渐变小④球面对球的支持力大小不变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6.【法】如图,质量为m的物体放在水平桌面上,在与水平方向成θ角的拉力F作用下加速向前运动,已知物体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D )A.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F·cosθB.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μmgC.物体对地面的压力为mgD.物体受到地面的的支持力为mg-F·sinθ7.【法】用跨过定滑轮的轻绳相连,A的质量大于B的质量,A 放置在水平地板上,在水平向右的外力F作用下向右运动,与地板的摩擦因数是常数,B物体匀减速上升。

高考物理中的力矩与平衡解析物体平衡状态的条件

高考物理中的力矩与平衡解析物体平衡状态的条件

高考物理中的力矩与平衡解析物体平衡状态的条件在高考物理中,力矩与平衡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它们可以帮助我们解析物体的平衡状态和相应的条件。

力矩是指力对物体的转动效果,而平衡则是物体处于不受外力影响的状态。

本文将通过解析力矩和平衡的概念以及它们的应用来探讨物体平衡状态的条件。

一、力矩的概念及计算方法力矩是指力对物体产生的转动效果,它是力与力臂的乘积。

力臂是指力作用点到转轴的垂直距离。

根据物理学原理,力矩的计算公式为:M = F * d其中,M表示力矩,F表示力的大小,d表示力臂的长度。

力矩的单位是牛顿•米(N•m)。

二、物体平衡状态的条件在物理学中,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有两个必要条件:合力为零,力矩为零。

1. 合力为零:当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合外力是指除了物体所受到的支持力外的其他力的合力。

通过计算所有的合外力,可以确定物体受力是否为零。

2. 力矩为零:当物体所受合外力产生的力矩为零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通过求解力矩的代数和是否为零,可以确定物体受力是否平衡。

三、力矩与平衡的应用力矩与平衡的概念在物理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一些例子:1. 杠杆原理:杠杆原理是基于力矩和平衡的原理。

在一个平衡的杠杆系统中,左右两边所受到的力矩相等,即M1 = M2。

这个原理可以用于解决平衡问题,如测量未知质量的物体。

2. 悬挂物体的平衡:当一个物体悬挂在绳子或钢丝上时,需要考虑该物体所受到的重力和所受绳子的张力。

通过平衡条件,可以求解物体的重力和绳子的张力。

3. 平衡天平的使用:天平是一种常见的测量质量的工具,在使用天平时需要注意平衡的原理。

当两个物体悬挂在天平的两端时,需要调整物体的位置,使得天平保持平衡状态。

结论在高考物理中,力矩与平衡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可以帮助我们解析物体的平衡状态和相应的条件。

力矩是力对物体的转动效果,通过计算力矩可以判断物体的平衡状态。

物体的平衡状态有两个必要条件:合力为零和力矩为零。

河北省2011年高考物理一轮总复习课件:力 物体的平衡 第7讲 单元小结

河北省2011年高考物理一轮总复习课件:力 物体的平衡 第7讲 单元小结

体验成功
1. (2009安徽安庆二模 如图 - 3所示 , 在水平力作用 . 安徽安庆二模)如图 所示, 安徽安庆二模 如图7- 所示 下 , 木块A、B保持静止. 若木块A与B的接触面是水平的, 木块 、 保持静止. 若木块 与 的接触面是水平的, 保持静止 的接触面是水平的 的受力个数可能是( 且F≠0,则木块 的受力个数可能是 ,则木块B的受力个数可能是 A.3个或 个 . 个或 个或4个 B.3个或 个 . 个或 个或5个 C.4个或 个 . 个或 个或5个 D.4个或 个 . 个或 个或6个 图7-3 - 【解析】物体B静止,必受到重力、斜面的支持力、A给 解析】物体 静止,必受到重力、斜面的支持力、 给 静止 的压力和水平向左的摩擦力这4个力 , 的压力和水平向左的摩擦力这 个力, 斜面给的摩擦力可有 个力 可无, 正确 正确. 可无,C正确. 【答案】C 答案】 )
图7-4乙 - 乙 µGv 根据P= 可知F的功率减小 的功率减小. 根据 =Fvcos θ= = ,可知 的功率减小. 1+µ tanθ 答案】 【答案】AC
3.(2009年海南物理卷 两刚性球 和b的质量分别为 a和 . 年海南物理卷)两刚性球 的质量分别为m 年海南物理卷 两刚性球a和 的质量分别为 mb、直径分别为 a和db(da>db).将a、b球依次放入一竖直放 直径分别为d . 、 球依次放入一竖直放 内径 置 、 内 径 为 d(da < d < da + db) 的平 底圆 筒 内 , 如 图 7 - 5 所 两球静止时对圆筒侧面的压力大小分别为f 示.设a、b两球静止时对圆筒侧面的压力大小分别为 1和f2, 、 两球静止时对圆筒侧面的压力大小分别为 筒底所受的压力大小为F. 筒底所受的压力大小为 .已知重力加速度 大小为g,若所有接触都是光滑的, ) 大小为 ,若所有接触都是光滑的,则( A.F=(ma+mb)g,f1=f2 . = , B.F=(ma+mb)g,f1≠f2 . = , C.mag<F<(ma+mb)g,f1=f2 . < < , D.mag<F<(ma+mb)g,f1≠f2 . < < , 图7-5 - 解析】用整体法分析,由平衡条件知F= 【解析】用整体法分析,由平衡条件知 =(ma+mb)g, , f1=f2,故A正确. 正确. 正确 答案】 【答案】A

高考热点:物体的平衡问题

高考热点:物体的平衡问题

高中物理高考热点:物体的平衡问题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是力学中的热门考点之一,在理综物理高考选择题中,考查力学知识中,一般有一道最为可能考的就是物体的平衡问题!静止或匀速运动的物体处于平和状态,平衡条件是物体所受到的合外力为零(∑F=0).所以解决物体平衡问题的关键是对物体进行正确的受力分析!要做到这一点实际上并不容易,因为很多人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受力分析常常很“随意”. 没有严谨、缜密的思维习惯,注定很难学好物理!那么,如何才能做好受力分析呢?首先,确定分析的对象(受力物);接着按步骤找力,比较合理的步骤是:先分析场力(包括重力、电场力,磁场力),再分析接触力(包括弹力、摩擦力,先分析弹力再分析摩擦力,因为没有弹力的接触面上肯定没有摩擦力!);其次,明确在分析过程中找的是性质力而不是效果力!有的同学说,我不知道哪个是性质力哪个是效果力怎么办?记住我们学过的所有性质力就可以了:重力、弹力、摩擦力、分子力(受力分析不涉及)、电场力、磁场力(安培力和洛仑兹力).最后,还要掌握避免“多力”或“漏力”的方法:检查各个性质力的施力物,找不到施力物的力是不存在的,此法可以避免“多力”;把分析对象从周围的物体中“隔离”出来,然后把周围的物体(包括地球、电场、磁场)都“假想”为施力物,一一分析它们是否对分析对象有力的作用,此法可以避免“漏力”.受力分析过程中,静摩擦力的方向判断是一个难点,注意复习其相关的方法!应该在分析完研究对象所受到的所有的力之后,再进行力的合成或分解.(有的同学找到一个力后马上进行分解或找到两个力就马上进行合成,这是急性子和不理智的表现!错误往往就是从这里开始的!)三角形法则和正交分解法必须熟练掌握,列方程求解就全靠它们了!解题范例:例题1如图1-6所示,斜面A放在水平地面上,物块B放在斜面上,力F作用在B上时,A、B均保持静止. A受到水平地面的静摩擦力为f1,B到A的静摩擦力为f2,现使F逐渐增大,但仍使A、B处于静止状态,则(A.f1、f2一定都增大 B.f1、f2都不一定增大C.f1增大,f2不一定增大 D.f2增大,f1不一定变大解析:将A、B视为“整体”,对其进行受力分析如图1所示,要点:A、B视为整体,故A、B间的相互作用力不用分析!周围(外界)的施力物为地球、地面,根据物体的平衡条件∑F=0,有G=N,F=f1, f1即为A受到水平地面的静摩擦力,所以F增大,则f1随之增大.将B“隔离”出来分析,如图2所示,B受到G、N、F和摩擦力f2(图中未画出)的作用,据物体平衡条件∑F=0,有N=F Y+G Y,f2在x方向上,可能有G X+f2=F X或G X=F X+f2,所以f2不一定增大,答案:C.领悟:斜面问题常用正交分解法进行处理,列方程很方便;静摩擦力的方向判断是一个难点,注意其方向的多种可能性(多解问题).例题2 A、B、C三物块的质量分别为M,m和m0,作如图所示的联结.绳子不可伸长,且绳子和滑轮的质量、滑轮的摩擦均可不计.若B随A一起沿水平桌面做匀速运动,则可以断定()A.物块A与桌面之间有摩擦力,大小为m0gB.物块A与B之间有摩擦力,大小为m0gC.桌面对A,B对A,都有摩擦力,两者方向相同,合力为mo gD.桌面对A,B对A,都有摩擦力,两者方向相反,合力为m0g解析:将A、B视为“整体”,对其进行受力分析,如图3所示,据物体平衡条件:∑F=0,有T=f;隔离C分析,如图4所示,有T=m0g,所以f=m0g,故A选项正确;隔离B分析时,由于B匀速运动,其合外力为零,水平方向上不能有A对B的摩擦力,所以B、C、D 选项错误!,领悟:不能把整体法和隔离法孤立起来,要将他们结合使用,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例题3如图所示,表面粗糙的固定斜面顶端安有滑轮,两物块P、Q用轻绳连接并跨过滑轮(不计滑轮的质量和摩擦)P悬于空中,Q放在斜面上,均处于静止状态. 当用水平向左的恒力推Q时,P、Q静止不动,则()A.Q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变小 B.Q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变大C.轻绳上拉力一定变小 D.轻绳上拉力一定不变解析:当用水平向左的恒力F推Q时,P、Q仍处于平衡状态.对P进行受力分析,如图所示据物体的平衡条件:∑F=0,有mg=T;对Q进行受力分析(Q受到的摩擦力未画出),有N=F1+G1,由于(F2+T)与G2的大小关系未知,所以有:(1)当(F2+T)<G2,f与F2同向,有(F2+T)+f=G2,则F增大,F2增大,f将随之减小.(2)当(F2+T)=G2时,f=0,(3)当(F2+T)>G2,f与G2同向,有(F2+T)=G2+f,则F增大,F2增大,f随之增大;综上所述,只有D选项正确!此题要注意分析静摩擦力方向的变化情况!在解题过程中遇到静摩擦力时,一定要十分小心静摩擦力方向的判断,很多同学经常就“栽”在这里!!领悟:(1)遇到静摩擦力,要格外小心其方向的判断!!(2)建立合理的坐标系后,采用正交分解法将各个不在坐标系上的力分解到坐标轴上,然后根据平衡条件,就可以顺利的列出平衡方程进行求解. 这可以说是一个很固定的解题模式,通俗的说,就是解题的“套路”,希望同学们熟练掌握它!例题4用三根轻绳将质量为m的物块悬挂在空中,如图所示.已知绳ac和bc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分别为30°和60°,则ac绳和bc绳中的拉力分别为()解析:首先,以节点C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图a所示,由平行四边形定则将T a、T B合成,取其中的一个三角形,由数学知识可得:T a=Tcos30°=mgcos30°,T B=Tsin30°=mgsin30°,故A选项正确!领悟:这是一个典型的三力平衡问题,物体在三个共点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时,这三个共点力的图示可以围成一个矢量三角形,所以在找到这三个力之后,除了用例题中的“合成法”找三角形之外,还可以用“平移法”找三角形,如图b所示.例题5 如图所示,一个半球形的碗放在桌面上,碗口水平,O点为其球心,碗的内表面及碗口是光滑的. 一根细线跨在碗口上,线的两端分别系有质量为m1和m2的小球,当它们处于平衡状态时,质量为m1的小球与O点的连线与水平线的夹角为α=60°.两小球的质量比为( )解析:隔离m 1受力分析如图所示,因为α=60°,根据几何知识可知N =T ,取图中的直角三角形进行计算,由数学知识得:︒=3021Tcoc g m ①,对m 2进行受力分析有:T =m 2g ②,有①②式得:3312=m m ,选项A 正确.领悟:数学方法的灵活应用能够使解题过程更加简便,次题还可以用正弦定理或余弦定理来列方程求解.针对性训练:1.如图所示,小球用细绳系住放在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上,当细绳由水平方向逐渐向上偏移时,细绳上的拉力将 ( )A .逐渐增大B .逐渐减小C .先增大后减小D .先减小后增大2.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人用轻绳绕过定滑轮拉—个质量为m 的物体,斜绳的倾角为α,物体正在匀速下降,则 ( )A .轮对轴的压力为m(g+gsin α),方向竖直向下B .人对绳的拉力小于mgC .人对地的压力一定小于Mg 、小于mgD .人对地的摩擦力等于mgcos α3.半圆柱体P 放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其右端有固定放置的竖直挡板MN ,在P 和MN 之间放有一个光滑均匀的小圆柱体Q ,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如图所示是这个装置的截面图。

2011年安徽省高考物理试卷答案与解析

2011年安徽省高考物理试卷答案与解析
)2 R =I2RT,所以I=
,所以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就是考查电流有效值的计算,本题的关键是对有效值定义 的理解,掌握好有效值的定义就可以计算出来了. 7.(6分)(2011•安徽)如图(a)所示,两平行正对的金属板A、B间 加有如图(b)所示的交变电压,一重力可忽略不计的带正电粒子被固
线框内产生的感应电流的有效值为( )
A.
B.
C.
D.
【考点】交流的峰值、有效值以及它们的关系;导体切割磁感线时的感 应电动势.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压轴题. 【分析】有效电流要根据有效电流的定义来计算,根据电流的热效应列 出方程,可以求得有效电流的大小. 【解答】解:交流电流的有效值是根据电流的热效应得出的,线框转动 周期为T,而线框转动一周只有 的时间内有感应电流,则有(
,带正电粒子先加速向B板运动、再减速运动至零;然后再反方向加速 运动、减速运动至零;如此反复运动,每次向右运动的距离大于向左运 动的距离,最终打在B板上,所以A错误. B、若
,带正电粒子先加速向A板运动、再减速运动至零;然后再反方向加速 运动、减速运动至零;如此反复运动,每次向左运动的距离大于向右运 动的距离,最终打在A板上,所以B正确. C、若
A.
B.
C.
D.
【考点】示波管及其使用.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示波管的YY′偏转电压上加的是待显示的信号电压,XX′偏转 电极通常接入锯齿形电压,即扫描电压,当信号电压与扫描电压周期相 同时,就可以在荧光屏上得到待测信号在一个周期内的稳定图象. 【解答】解:由于电极XX′加的是扫描电压,电极YY′之间所加的电压 是信号电压,信号电压与扫描电压周期相同,所以荧光屏上会看到的图 形是B; 故选B. 【点评】本题关键要清楚示波管的工作原理,要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 正交分解思想进行思考. 6.(6分)(2011•安徽)如图所示的区域内有垂直于纸面的匀强磁 场,磁感应强度为B.电阻为R、半径为L、圆心角为45°的扇形闭合导 线框绕垂直于纸面的O轴以角速度ω匀速转动(O轴位于磁场边界).则

高考物理中的力矩与平衡解密物体的平衡状态

高考物理中的力矩与平衡解密物体的平衡状态

高考物理中的力矩与平衡解密物体的平衡状态在高考物理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与力矩与平衡相关的问题。

力矩是力的旋转效应,而平衡是指物体处于稳定的位置。

本文将解密物体的平衡状态,从力矩的概念和平衡的条件出发,逐步展开讨论。

1. 力矩的概念力矩是指力对物体产生旋转效应的物理量。

我们知道,力的大小可以通过施加力的大小和方向来描述,而力矩则需要考虑力的大小、施力点与物体某一参考点之间的距离以及力和距离之间的夹角。

力矩的计算公式为M = Fd sinθ,其中M代表力矩,F代表施加力的大小,d代表力的作用点到参考点的距离,θ代表力和距离之间的夹角。

2. 平衡的条件为了使物体达到平衡状态,我们需要满足力的合力为零且力矩的合为零两个条件。

首先,物体受到的合力为零意味着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者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其次,力矩的合为零意味着物体不会发生旋转。

只有同时满足这两个条件,才能让物体保持平衡。

3. 力矩对物体平衡状态的影响力矩在物体的平衡状态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当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力矩的合为零,因此物体不会产生旋转。

具体来说,我们可以根据力矩的大小和方向来判断物体是维持原来的平衡状态还是处于不稳定状态。

3.1. 物体保持平衡当物体受到一对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力时,其力矩的合为零,物体可以保持平衡。

这是因为两个力所产生的力矩相互抵消,使得物体不会产生任何旋转的效应。

这种情况下,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3.2. 物体处于不稳定状态当物体受到的力不平衡时,会出现力矩的合不为零的情况,这导致物体处于不稳定状态。

在这种情况下,物体可能会发生旋转。

例如,当一个物体受到斜向上施加的力时,力矩的合不为零,物体很可能会发生旋转,而不是保持原来的平衡状态。

4. 平衡问题的应用举例力矩与平衡的概念在物理问题中有广泛的应用。

我们可以通过例题来深入理解这一概念。

在一个平衡问题中,给定多个物体和力的大小、方向等信息,我们需要找出物体是否处于平衡状态,以及是否会产生旋转效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年高考物理热点:物体的平衡问题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是力学中的热门考点之一,在理综物理高考选择题中,考查力学知识中,一般有一道最为可能考的就是物体的平衡问题!静止或匀速运动的物体处于平和状态,平衡条件是物体所受到的合外力为零(∑F=0).所以解决物体平衡问题的关键是对物体进行正确的受力分析!要做到这一点实际上并不容易,因为很多人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受力分析常常很“随意”. 没有严谨、缜密的思维习惯,注定很难学好物理!那么,如何才能做好受力分析呢?首先,确定分析的对象(受力物);接着按步骤找力,比较合理的步骤是:先分析场力(包括重力、电场力,磁场力),再分析接触力(包括弹力、摩擦力,先分析弹力再分析摩擦力,因为没有弹力的接触面上肯定没有摩擦力!);其次,明确在分析过程中找的是性质力而不是效果力!有的同学说,我不知道哪个是性质力哪个是效果力怎么办?记住我们学过的所有性质力就可以了:重力、弹力、摩擦力、分子力(受力分析不涉及)、电场力、磁场力(安培力和洛仑兹力).最后,还要掌握避免“多力”或“漏力”的方法:检查各个性质力的施力物,找不到施力物的力是不存在的,此法可以避免“多力”;把分析对象从周围的物体中“隔离”出来,然后把周围的物体(包括地球、电场、磁场)都“假想”为施力物,一一分析它们是否对分析对象有力的作用,此法可以避免“漏力”.受力分析过程中,静摩擦力的方向判断是一个难点,注意复习其相关的方法!应该在分析完研究对象所受到的所有的力之后,再进行力的合成或分解.(有的同学找到一个力后马上进行分解或找到两个力就马上进行合成,这是急性子和不理智的表现!错误往往就是从这里开始的!)三角形法则和正交分解法必须熟练掌握,列方程求解就全靠它们了!解题范例:例题1如图1-6所示,斜面A放在水平地面上,物块B放在斜面上,力F作用在B上时,A、B均保持静止. A受到水平地面的静摩擦力为f1,B到A的静摩擦力为f2,现使F逐渐增大,但仍使A、B处于静止状态,则()A.f1、f2一定都增大 B.f1、f2都不一定增大C.f1增大,f2不一定增大 D.f2增大,f1不一定变大解析:将A、B视为“整体”,对其进行受力分析如图1所示,要点:A、B视为整体,故A、B间的相互作用力不用分析!周围(外界)的施力物为地球、地面,根据物体的平衡条件∑F=0,有G=N,F=f1, f1即为A受到水平地面的静摩擦力,所以F增大,则f1随之增大.将B“隔离”出来分析,如图2所示,B受到G、N、F和摩擦力f2(图中未画出)的作用,据物体平衡条件∑F=0,有N=F Y+G Y,f2在x方向上,可能有G X+f2=F X或G X=F X+f2,所以f2不一定增大,答案:C.领悟:斜面问题常用正交分解法进行处理,列方程很方便;静摩擦力的方向判断是一个难点,注意其方向的多种可能性(多解问题).例题2 A、B、C三物块的质量分别为M,m和m0,作如图所示的联结.绳子不可伸长,且绳子和滑轮的质量、滑轮的摩擦均可不计.若B随A一起沿水平桌面做匀速运动,则可以断定()A.物块A与桌面之间有摩擦力,大小为m0gB.物块A与B之间有摩擦力,大小为m0gC.桌面对A,B对A,都有摩擦力,两者方向相同,合力为m o gD.桌面对A,B对A,都有摩擦力,两者方向相反,合力为m0g解析:将A、B视为“整体”,对其进行受力分析,如图3所示,据物体平衡条件:∑F=0,有T=f;隔离C分析,如图4所示,有T=m0g,所以f=m0g,故A选项正确;隔离B分析时,由于B匀速运动,其合外力为零,水平方向上不能有A对B的摩擦力,所以B、C、D选项错误!,领悟:不能把整体法和隔离法孤立起来,要将他们结合使用,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例题3如图所示,表面粗糙的固定斜面顶端安有滑轮,两物块P、Q用轻绳连接并跨过滑轮(不计滑轮的质量和摩擦)P悬于空中,Q放在斜面上,均处于静止状态. 当用水平向左的恒力推Q时,P、Q静止不动,则()A.Q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变小 B.Q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变大C.轻绳上拉力一定变小 D.轻绳上拉力一定不变解析:当用水平向左的恒力F推Q时,P、Q仍处于平衡状态.对P进行受力分析,如图所示据物体的平衡条件:∑F=0,有mg=T;对Q进行受力分析(Q受到的摩擦力未画出),有N=F1+G1,由于(F2+T)与G2的大小关系未知,所以有:(1)当(F2+T)<G2,f与F2同向,有(F2+T)+f=G2,则F增大,F2增大,f将随之减小.(2)当(F2+T)=G2时,f=0,(3)当(F2+T)>G2,f与G2同向,有(F2+T)=G2+f,则F增大,F2增大,f随之增大;综上所述,只有D选项正确!此题要注意分析静摩擦力方向的变化情况!在解题过程中遇到静摩擦力时,一定要十分小心静摩擦力方向的判断,很多同学经常就“栽”在这里!!领悟:(1)遇到静摩擦力,要格外小心其方向的判断!!(2)建立合理的坐标系后,采用正交分解法将各个不在坐标系上的力分解到坐标轴上,然后根据平衡条件,就可以顺利的列出平衡方程进行求解. 这可以说是一个很固定的解题模式,通俗的说,就是解题的“套路”,希望同学们熟练掌握它!例题4用三根轻绳将质量为m的物块悬挂在空中,如图所示.已知绳ac和bc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分别为30°和60°,则ac绳和bc绳中的拉力分别为()解析:首先,以节点C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图a所示,由平行四边形定则将T a、T B合成,取其中的一个三角形,由数学知识可得:Ta=Tcos30°=mgcos30°,T B=Tsin30°=mgsin30°,故A选项正确!领悟:这是一个典型的三力平衡问题,物体在三个共点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时,这三个共点力的图示可以围成一个矢量三角形,所以在找到这三个力之后,除了用例题中的“合成法”找三角形之外,还可以用“平移法”找三角形,如图b所示.例题5 如图所示,一个半球形的碗放在桌面上,碗口水平,O点为其球心,碗的内表面及碗口是光滑的. 一根细线跨在碗口上,线的两端分别系有质量为m1和m2的小球,当它们处于平衡状态时,质量为m1的小球与O点的连线与水平线的夹角为α=60°. 两小球的质量比为()解析:隔离m1受力分析如图所示,因为α=60°,根据几何知识可知N =T ,取图中的直角三角形进行计算,由数学知识得:︒=3021Tcoc g m ①,对m 2进行受力分析有:T =m 2g ②,有①②式得:3312=m m ,选项A 正确.领悟:数学方法的灵活应用能够使解题过程更加简便,次题还可以用正弦定理或余弦定理来列方程求解.针对性训练:1.如图所示,小球用细绳系住放在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上,当细绳由水平方向逐渐向上偏移时,细绳上的拉力将 ( )A .逐渐增大B .逐渐减小C .先增大后减小D .先减小后增大2.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人用轻绳绕过定滑轮拉—个质量为m 的物体,斜绳的倾角为α,物体正在匀速下降,则 ( )A .轮对轴的压力为m(g+gsin α),方向竖直向下B .人对绳的拉力小于mgC .人对地的压力一定小于Mg 、小于mgD .人对地的摩擦力等于mgcos α3.半圆柱体P 放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其右端有固定放置的竖直挡板MN ,在P 和MN 之间放有一个光滑均匀的小圆柱体Q ,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如图所示是这个装置的截面图。

若用外力使MN 保持竖直且缓慢地向右移动,在Q 落到地面以前,发现P 始终保持静止,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MN 对Q 的弹力逐渐减小B .地面对P 的摩擦力逐渐增大C .P 、Q 间的弹力先减小后增大D .Q 所受的合力逐渐增大4.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固定着一竖直立柱,某人通过柱顶的定滑轮将1000N 的重物拉住,已知人拉着的一端,绳与水平地面夹角为30°,则柱顶所受的压力大小为 ( )A .2000NB .10003NC .1000ND .5003N5. 如图所示,木块静止于倾斜的木板上,设木板对木块的支持力为F 支、摩擦力为F 摩、F 支和F 摩的合力为F ,现将木板的B 端缓慢逐渐抬高,直到θ=90°的过程中,则A. F 摩先增大,后减小B. F 摩先减小,后增大C. F 一直不变D. F 支一直减小6.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A 和B ,质量均为m ,用长度相同的两根细线悬挂在水平天花板上的同一点O,再用长度相同的细线连接A 、B 两小球,如图所示,用一水平向右的力F 作用于小球A 上,使三线均处于直线状态,此时OB 线恰好位于竖直方向,且两小球都刚好静止,两小球均可视为质点,则力F的大小是( )A .0B .3mgC .33mg D .mg 7.如图所示C 是水平地面,A 、B 是两个长方形物块,F 是作用在物块B 上沿水平方向的力,物体A 和B 以相同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由此可知AB 间动摩擦因数μ1和BC 间的动摩擦因数μ2有可能是( )A .μ1=0,μ2=0B .μ1=0,μ2≠0C .μ1≠0,μ2=0D .以上说法都不对8.身高和质量完全相同的两人穿同样的鞋在同一水平地面上通过一轻杆进行顶牛比赛,企图迫使对方后退. 设甲、乙对杆的推力分别为F 、F 2. 甲、乙两人身体因前倾而偏离竖直方向的夹角分别为α1、α2,倾角越大,此刻人手和杆的端点位置就越低,如图所示,若甲获胜,则( )A .F 1=F 2 α1>α2B .F 1>F 2 α1=>α2C .F 1=F 2 α1<α2D .F 1>F 2 α1>α2参考答案1.D2.D3. B4.B5. AD6.D7.B8.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