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和其他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的转换(二)

合集下载

九年级科学中考之生命科学知识点总结:人体的新陈代谢和其他生物的新陈代谢(第二章第二、三节)

九年级科学中考之生命科学知识点总结:人体的新陈代谢和其他生物的新陈代谢(第二章第二、三节)

第二节:人体的新陈代谢1.食物的消化和吸收(1).消化系统的组成(2).食物的消化和吸收①消化有物理性消化和化学性消化。

物理性消化主要通过牙齿的咀嚼和胃肠的蠕动;化学性消化主要是利用消化酶,使食物中的营养成分通过化学变化变成可吸收的物质。

②食物中各种成分的消化。

食物中的水、无机盐、维生素不经消化能直接被吸收;食物纤维不能被消化;蛋白质最终被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

③小肠是食物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与其相适应的结构特点有:(1)小肠长,内壁形成小肠绒毛,可扩大小肠内表面积;(2)小肠绒毛内含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3)小肠内含有多种消化腺分泌的消化酶,能对食物中的各种成分进行彻底的消化。

④吸收是指营养物质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

2.酶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1)酶的概念酶是生物活细胞所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质,是一种生物催化剂。

酶能使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迅速地进行,而本身并不发生变化,这一点与无机催化剂相似。

(2)酶的特点①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一般是无机催化剂的107~1013倍。

②专一性: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合物的化学反应。

③不稳定性:高温、低温以及过酸、过碱,都会影响酶的活性。

也就是说,酶的催化作用需要适宜的条件。

温度、pH都会影响酶的活性。

(3)酶的作用酶具有多样性,高效性及专一性等作用特点.对于生物体内的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是必不可少的。

新陈代谢过程极其复杂,包括生物体内全部的化学反应。

生物体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成千上万的化学反应,而这些化学反应通常都是十分复杂的,它们之所以能在生物体内温和的条件下迅速地进行,原因就是生物体内具有各种各样的酶。

3.消化酶在人体消化过程中的作用(1)食物中各种营养成分的消化过程食物中的各种营养成分,除了水、无机盐、维生素等可以直接被消化道吸收外,其他如糖类、蛋白质、脂肪等结构复杂、不溶于水的大分子有机物,必须在消化道内经过消化,分解成溶于水的有机物小分子,才能被消化道壁吸收。

生物能量转换过程

生物能量转换过程

生物能量转换过程生物能量转换是指生物体内发生的一系列化学反应,将食物中的化学能转化为生物体利用的能量。

这个过程涉及到多个生物分子和酶的参与,是生物体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重要过程。

生物能量转换的过程可以分为三个主要步骤:消化、呼吸和细胞呼吸。

首先,消化是指将食物分解成小分子以便吸收利用的过程。

在消化过程中,摄入的食物被机械化和化学化处理。

机械化包括咀嚼、胃肠蠕动等,通过这些过程将食物切碎并与消化液混合。

化学化处理包括酶的作用,通过酶的催化作用使食物中的大分子物质(如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被分解成小分子物质(如肽、葡萄糖和脂酸)。

这些小分子物质可以被吸收到血液中,进一步供给给细胞使用。

接下来,吸收的小分子物质进入细胞,通过呼吸过程进一步转化为能量。

呼吸是指通过有氧呼吸产生的化学反应,将小分子物质完全氧化为二氧化碳、水和能量。

首先,葡萄糖分子被分解成两个分子的丙酮酸,这个过程称为糖酵解。

接着,丙酮酸进一步被氧化为二氧化碳、水和大量的能量。

这个过程称为三羧酸循环和氧化磷酸化。

在三羧酸循环中,丙酮酸被进一步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在氧化磷酸化过程中,氧化合成的能量通过酶的作用转化为细胞内能源物质ATP。

ATP是细胞内的主要能源供应物质,用于支持生物体的各种代谢活动。

此外,在没有氧气的环境下,生物体也能够通过厌氧呼吸过程转化能量,但这个过程效率较低。

最后,细胞呼吸是指利用在呼吸过程中生成的能量进行细胞代谢活动的过程。

细胞中的各种代谢活动,如合成、运输、传导等,都需要能量的支持。

这些活动通过ATP的水解反应来获得能量,ATP分子在水解反应中会释放出一个磷酸根离子(Pi),从而释放出能量供给细胞活动使用。

当ATP被水解成ADP(腺苷二磷酸)和Pi时,ADP可以通过细胞代谢再生为ATP,以维持细胞内的能量供应。

总的来说,生物能量转换是生物体在食物摄取后将化学能转化为能量的过程。

通过消化、呼吸和细胞呼吸三个步骤,食物中的分子被分解并进一步氧化为二氧化碳、水和能量。

50个能量转化的例子

50个能量转化的例子

50个能量转化的例子能量转化是指将一种形式的能量转换成另一种形式的过程。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能量转化无处不在,例如电力转化为光能、热能、机械能等等。

下面将列举50个常见的能量转化例子。

一、电能转化类1. 电热水壶:将电能转化为热能,使水加热。

2. 电灯泡:将电能转化为光能和热能。

3. 电风扇: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和风力。

4. 电冰箱:将电能转化为制冷剂的压缩功,使物体降温。

5. 电视机:将电信号转换成图像和声音输出。

6. 手机:将电信号转换成声音和图像输出。

7. 充电宝:将外部的机械或太阳光等其他形式的能量转换成电力储存起来。

8. 太阳光板:将太阳辐射的光线直接或间接地通过光伏效应把太阳辐射的光线变成直流电输出到负载上,实现了从太阳辐射到人类所需用到的各种形式的有用功率之间的直接互相转换。

二、机械能转化类9. 汽车: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再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驱动汽车运行。

10. 手表:将弹簧的弹性势能转换成机械运动的动能,实现计时功能。

11. 自行车:将人体的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驱动自行车运行。

12. 火箭:将燃料的化学能转换成热能和机械能,推动火箭飞行。

13. 电梯:将电力或者人力转换成重力势能或者反之。

14. 滑轮组:通过滑轮组的升降作用实现重力势能和机械势能的相互转换。

三、光学类15. 显微镜:通过透镜把物体所发出或反射出来的光线聚集起来,使得光线在焦点处形成放大的虚像或实像。

16. 望远镜:通过透镜把远处物体所发出或反射出来的光线聚集起来,使得光线在焦点处形成放大的虚像或实像。

17. 光纤通信设备:利用玻璃或塑料材料的光纤将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或者反之。

18. 激光器:将电能转化为光能,使得激光器产生高强度的单色、单向、相干的激光束。

四、热能转化类19. 热水器:将燃气或电能转化为热能,使水加热。

20. 燃气灶:将燃气和空气混合后点火,产生高温火焰,将化学能转换成热能。

21. 电吹风:将电能转化为热能和机械能,使得空气加热并形成风力。

(学生版作业本A本)励耘新中考科学

(学生版作业本A本)励耘新中考科学

第1课时多种多样的生物1第3课时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3第5课时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5 第7课时人体的物质和能量转换(二)7第9课时生物的生殖和发育9第11课时健康地生活11第13课时物质的密度13第15课时波(二)15第17课时运动和力(二)17第19课时浮力19第21课时功和功率机械能21第23课时欧姆定律电路计算(一)23第25课时家庭电路25第27课时电功电功率(一)27第29课时内能、核能、能量守恒与转化29 第31课时化合价和化学式31第33课时空气(一)33第35课时水和溶液35第37课时常见的化合物(二)37第39课时常见的化学反应39第41课时物质间的循环与转化41第43课时人类生存的地球43第1课时多种多样的生物1.(2014·衡阳)一株水稻结了许多种子,这属于生物的哪项特征( )A.应激性B.生长C.繁殖D.新陈代谢2.(2015·聊城)某同学在观察人血涂片时,看到了如图所示的物像。

如要进一步放大以清晰地观察白细胞甲,第2题图不必要进行的操作是( )A.转动转换器B.转动粗准焦螺旋C.转动细准焦螺旋D.调节反光镜第3题图3.(2015·通辽)用显微镜观察某玻片标本时,欲将如图所示视野中的细胞移至视野的正中央,玻片的移动方向是( )A.左上方B.右下方C.左下方D.右上方★4.(2015·乐山)如图是同一显微镜观察同一植物组织标本4次得到的图像,下列推测正确的是( )第4题图A.③所用的目镜的放大倍数一定大于④B.更换物镜一定是转动转换器来实现C.图像③中能非常清楚地看到细胞膜D.每个细胞中都一定能找得到叶绿体5.(2013·深圳)关于显微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显微镜观察蚕豆叶表皮细胞发现下表皮气孔多于上表皮B.用显微镜观察到根尖分生区的表皮细胞向外凸起,形成根毛C.用10倍的目镜和10倍的物镜组合观察时视野将被放大20倍D.转换高倍镜后,可在视野中看到口腔上皮细胞的细胞壁★6.(2013·随州)如果显微镜的目镜、物镜放大倍数分别为10×、40×,则该组合的显微镜放大倍数为( )A.10×B.40×C.50×D.400×7.(2014·济宁)济宁市能源科研所在利用植物秸秆生产燃料酒精的研发中已取得突破性进展,其大致流程是:秸秆→糖液→酒精,从糖液到酒精利用的微生物是酵母菌,该菌的特征有( )①无成形的细胞核②有真正的细胞核③寄生④能通过分裂繁殖后代⑤单细胞结构A.①③⑤B.②③⑤C.①④⑤D.②④⑤★8.(2015·温州)某同学在操作显微镜时,双眼注视镜头(如图),其目的是为了( )第8题图A.调节光圈大小以得到明亮视野B.防止物镜下降过程中压到玻片C.使镜筒缓慢上升以寻找清晰物像D.将观察对象移至视野中央★9.(2013·益阳)下表中有关生物的特征与生活实例搭配不当的是( )生物的特征生活实例A. 生活需要营养兔吃草、猫吃老鼠B. 能进行呼吸庄稼需要浇水、施肥C. 需要排出体内废物人体排尿D. 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含羞草受到触碰时叶片合拢★10.(2015·泰州)小明在用显微镜观察人血涂片时发现视野中一片黑暗,他检查了目镜和物镜,并且把物镜对准了通光孔,遮光器选用了大光圈,还是看不见明亮的视野,小明的显微镜需要继续调整的是( )A.反光镜B.转换器C.遮光器D.粗准焦螺旋11.(2015·郴州)小林去南岭植物园参观游玩,他想带一些喜欢的植物种子回去。

高考生物 高考考点5 人和动物体内的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

高考生物 高考考点5 人和动物体内的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

藏躲市安详阳光实验学校高考考点5 人和动物体内的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本类考题解答锦囊本高考考知识点综合性校强,要求掌握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过程,同时要求学生在此基础上要进一步拓展,比如初中学过的对三大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三大营养物质生理作用,代谢场所,即细胞的结构等知识。

还要与动物的生命活动及调节的知识相联系。

要求学生在日常学习过程中,对基础知识一定要扎实、牢固地掌握,并能进行分析、综合应用。

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首先要掌握三大营养物质各自的代谢过程,其次要掌握三大营养物质之间的转化和联系,这类体比较容易和实际生活相联系,要求学生学会知识迁移,审题准确,抓住题干中的关键亭、词,从考查的对象或提供的代谢中间产物、最终产物判断出要考查的是哪一种物质,再联想与此物质相关的有关知识,就能把握住解,冼此类问题的主要思珞,就不会有太大的偏差。

Ⅰ热门题【例题】生物体内葡萄糖分解代谢过程的图解如下。

据上面的图解回答:(1)反应①②③④中可在人体细胞中进行的是:_______(2)粮食贮藏进程中有时会发生粮堆温度增大现象,这是因为__________。

(3)在反应①②③④中,必须在有氧条件下进行的是________________高考考目的与解题技巧:本题主要考查人体内的糖的代谢、种子的呼吸,同时考查对各种现象的分析能力。

解题关键是理解糖代谢的途径、掌握动物和植物在呼吸方式上的不同。

【解析】人体在物质代谢中,不可能使丙酮酸转化为乙醇,该过程一般发生在植物钿胞中。

粮食也进行呼吸作用,所以堆放时间久了以后,会生水。

丙酮酸进一步分解为CO2和水需氧。

图形中的①是呼吸的第一阶段,场所是细胞质,②是有氧呼吸的第二、三阶段,场所是线粒体,③是多数植物无氧呼吸产生的,④是动物和部分植物(玉米等)无氧呼吸的产物,丙酮酸沿③、④两条途径反应的原因是酶不同速成的。

【答案】(1)①、②、④(2)呼吸作用产生水(3)②1关于进入动物细胞内氨基酸所发生变化的描述,正确的是A.可以合成蛋白质B.分解的最终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C.直接合成性激素D.经过氨基转换作用形成尿素答案: A 指导: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蛋白质代谢的分析。

高中地理必修一 第1章第4节地球的圈层结构第二课时习题

高中地理必修一 第1章第4节地球的圈层结构第二课时习题

1.4 地球的圈层结构第二课时同步练习知识点梳理:1.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等。

2.大气圈是由气体和悬浮物质组成的复杂系统,它的主要成分是和氧气。

3.大气圈笼罩着地球,使得地球上的温度变化和缓,同时提供了生物生存所必需的。

4.大气圈中的出现的、、、等天气现象,与人类息息相关。

5.水圈是地表和近地表的各种形态水体的总称,其主体是,还包括陆地上的河流、、沼泽、、地下水等。

6.水是最活跃的自然环境要素之一,在地球表面物质和能量转换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人类和其他生物生存和发展所不可或缺的。

7. 是地球表层生物的总称。

8.生物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同时也在促进转化、改变大气圈和水圈组成、改造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9.大气圈、水圈、生物圈与岩石圈、,共同构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

课堂练习:综合思维1.读地球圈层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据图判断有关地球四大圈层特征叙述正确的是()A.①由软流层以上的地幔和地壳组成B.②上部存在若干的电离层C.③是已知宇宙中地球独有的圈层D.④是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2.地球各圈层中()A.水圈由地表各种形态水体组成,不包括地下水B.大气圈只由不同类型气体组成,形成雨、雪等天气现象C.生物圈是地球表层生物的总称,能促进太阳能转化D岩石圈由莫霍界面以上的岩石组成,表面高低不平读图,完成下面3-5题。

3.b圈层的主体是()A.河流B.湖泊C.冰川D.海洋4.a、b、c、d四圈层中不断转化和循环运动最明显的是()A.dB.bC.aD.c5.岩石圈的下界在()A.莫霍界面B.古登堡界面C.软流层上界D.下地幔上界6.读“地球圈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上适当位置标出地壳、大气圈、水圈的圈层名称。

(2)地球外部圈层中,厚度最大的是,连续而不规则的圈层是,其范围渗透到其他圈层之中的是。

(3)大气圈包围着地球,它的主要成分是和;水圈中的水处于不间断的之中;生物圈占有圈的底部、圈的全部和圈的上部。

能量与物质的关系

能量与物质的关系

能量与物质的关系能量与物质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它们互相转换、互相作用,共同构成了宇宙的基本要素。

能量是指物体、系统或现象具有的使它们具备能力工作的特性,而物质是组成物体的实质性存在。

一、能量与物质的相互转化能量与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是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现象。

能量可以转化成物质,物质也能转化成能量。

这一转化过程被广泛应用于生活和科技领域中。

1. 能量转化为物质在核反应中,核能转化为质量能,通过核聚变或核裂变,原子核内的能量被释放,转化为物质。

例如,太阳能中的光子在地球大气层与物质相互作用,产生一系列化学反应,最终转化为植物的生物质。

2. 物质转化为能量燃烧是物质转化为能量的常见过程。

例如,燃烧木材时,木材中的化学能被释放出来,转化为光能和热能。

同样,食物进入人体后,被消化吸收后会产生化学反应,将食物中的化学能转化为人体所需的能量。

二、能量与物质的相互作用能量和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是自然界中运动和变化的基础。

这种相互作用既包括宏观层面的作用,也包括微观层面的相互作用。

1. 宏观层面的相互作用在宏观尺度上,能量与物质的相互作用表现为物体的运动、变形和变化。

例如,车辆行驶过程中,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推动车辆运动;水蒸气的能量在气温下降时凝结为水珠;物体受到外力作用时,其机械能被转化为热能。

2. 微观层面的相互作用在微观尺度上,能量与物质的相互作用主要体现在分子和原子层面。

分子的振动、旋转和电子的跃迁都涉及到能量与物质的相互转化。

例如,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反应物发生反应时,其中的化学能发生转化,形成新的物质。

三、能量与物质的守恒定律能量与物质的关系中存在着守恒定律,即能量与物质在转化与相互作用过程中总量保持不变。

1. 能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是指在一个系统中,能量的总量在各种转化过程中保持不变。

能量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失,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

例如,在机械运动中,机械能可以转化为热能、光能等其他形式的能量。

物质与能量的相互转化

物质与能量的相互转化

物质与能量的相互转化物质与能量的相互转化是自然界中一种基本的物理现象。

它描述了物质和能量之间的转换关系,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转化为彼此,而物质也可以转化为能量。

这个规律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也贯穿了科学研究的各个领域。

首先,让我们来探讨物质与能量之间的相互转化。

根据质能守恒定律,物质可以通过核反应、化学反应等方式转化为能量。

最著名的例子就是在核聚变中,核能转化为热能和光能释放出来,这是太阳能的主要来源。

此外,在燃烧中,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和光能,驱动机器工作,提供动能。

可以说,燃烧是物质向能量转换的经典例子。

而相反的过程,也就是能量转化为物质的过程也是存在的。

在粒子对撞实验中,高能粒子撞击物质,能量转化为新的物质粒子。

这类实验不仅有助于我们理解宇宙的起源,还在物理学的研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物质和能量的相互转化不仅在微观层面存在,在宏观层面也如影随形。

例如,食物的消化过程是一种将物质转化为能量的生理过程。

当我们吃进食物时,身体会将食物中的营养素分解,进而转化为身体所需的能量。

这个过程中,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被分解成葡萄糖、脂肪酸和氨基酸,再由细胞进行氧化代谢,生成能量。

在这个过程中,能量转化的效率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如食物的种类、摄入量和个体的新陈代谢率等。

另外一个重要的物质与能量转化的例子是光合作用。

在光合作用中,植物利用阳光、水和二氧化碳生成葡萄糖和氧气。

光合作用通过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为植物和其他生物提供能量和氧气。

这种现象对于维持地球生态系统的平衡至关重要,也是维持生命链条的关键环节之一。

物质和能量的相互转化还与能源领域密不可分。

如今,世界各国正积极寻求替代传统能源的发展方案,其中重要的一方面就是通过研究开发可再生能源以实现物质和能量之间的高效转化。

例如,太阳能光伏技术通过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无限的新能源。

另一个例子是风能,风力发电利用风能转动风机叶片,进而驱动发电机产生电能。

人体的物质和能量的转化知识点

人体的物质和能量的转化知识点

人体的物质和能量的转化知识点总结知识点一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一、食物中的营养成分有水、矿物质、维生素等小分子物质和淀粉、蛋白质、脂肪等大分子物质。

二、消化系统1.消化:食物在消化道内分解成可吸收的营养物质的过程。

2。

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

3.消化道由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大肠和肛门构成.4.消化腺有唾液腺、肝脏、胰腺和胃腺、肠腺构成。

三、食物的消化和吸收1.消化包括物理性消化和化学性消化。

物理性消化是指食物主要发生大小的变化,没有新物质产生的加工方式;化学性消化是指食物成分发生变化的加工方式。

吸收是指营养物质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

2。

口腔内的消化:在口腔内,食物经过牙齿的切割、研磨,舌的搅拌,一部分淀粉在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被分解成麦芽糖。

3。

胃的消化和吸收:胃是消化道最膨大的部分,位于上腹部,具有暂时贮存和初步消化蛋白质的作用.一部分蛋白质在胃液中的胃蛋白酶的作用下,被初步消化.胃能吸收酒精和少量的水分.4.小肠内的消化和吸收:(1)小肠的特点:小肠是人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

小肠内表面有皱襞和绒毛,绒毛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和转运;小肠壁上有许多肠腺,能分泌肠液.肝脏分泌的胆汁和胰腺分泌的胰液经过胆总管和胰管流入小肠的起始部分十二指肠。

(2)三大营养物质的消化:在小肠内,脂肪在胆汁的作用下被乳化成脂肪微粒,再在各种消化液的作用下,分解成为甘油和脂肪酸。

三大营养物质在小肠内的化学性消化过程如下:5。

大肠内的消化和吸收:大肠的起始端有阑尾,末端是肛门,大肠的主要功能是吸收水分,也是贮存食物残渣、形成和排出粪便的器官.知识点二人体的呼吸一、呼吸是指人体通过呼吸系统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

二、呼吸系统的组成和结构1。

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气管和支气管。

鼻腔长有鼻毛,内表面有黏膜,黏膜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黏液腺,能使吸入的气体变得清洁、温暖和湿润。

气管和支气管内表面的黏膜上有许多纤毛,能粘住灰尘和细菌,形成痰。

基于学习进阶的生物主题复习课设计与实践——以“人体的物质和能量转换”为例

基于学习进阶的生物主题复习课设计与实践——以“人体的物质和能量转换”为例

课程篇只要还存在着中考,一定还存在着针对如何中考的复习教学,如何复习的问题也将继续是个问题。

只是不同的时期,我们在不断地寻找更好的复习教学方法。

2011年7月,美国颁布了《K-12科学教育框架:实践、跨领域概念和核心概念》,其内容对美国科学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其中最大的特色就是以“学习进阶”方式统整科学教育课程[1]。

这说明学习进阶是一种能指导科学教育的方法。

学习进阶是对学生在不同时期学习某一核心知识时思维所遵循连贯的、典型的学习路径,一般呈现为围绕核心知识展开的由简单到复杂、相互关联的思维序列[2]。

这种“连贯与序列”的要求,在内容上容易于九年级复习中得到落实与体现,也更能体现整体进阶的要求。

美国国家研究理事会(NRC)提出的科学教育框架将科学课程的三个维度———实践、共通概念和核心概念进行统整,将以往的科学课程线性、零散、互不相关的内容系统串联,并渗透STEM教育和科学本质教育[3]。

而将“实践、共通概念和核心概念三维统整”,是中考命题中的基本层次要求,也是科学复习的水平层次要求。

综上所述,从理论、内容、测量角度分析,学习进阶适用于初中科学复习,并且能带来新的境界。

现以“人体的物质和能量转换”主题复习为例,尝试用学习进阶理论优化中考复习教学。

一、教学内容分析与教学现状1.复习课教学内容分析“人体的物质和能量转换”是中考“生命科学”领域下的“生物体内物质和能量转换”主题下的子主题,包括“人体的消化”“人体的呼吸”“人体的血液和循环”以及“尿的形成和排出”。

其中“人体的呼吸”呈现在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第3章《空气与生命》中,其他内容呈现在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第4章《代谢与平衡》中。

浙教版初中科学教材通过融合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各领域知识作为一个整体,采用主题形式编写章节的内容。

比如八年级下册第三章《空气与生命》是以“空气与生命”为主题整合物质科学的“空气”和生命科学中“生物体内的物质和能量转换”等内容的学习。

生命活动中的能量转换

生命活动中的能量转换

生命活动中的能量转换能量是指物体所拥有的能够产生或者做功的属性。

在生命活动中,能量是生物体进行各种生命功能活动的重要物质基础。

能量转化是生命活动中基本的物理与化学过程之一,生命活动中的能量转化涉及到物质的合成和分解、物理运动、化学反应、热能和电能等多种形态。

在不同生物个体和生物群体之间,能量的转化也会发生很大的差异。

本文将从营养物质、能量代谢和能量转移3个方面阐述生命活动中的能量转化过程。

一、营养物质人类和其他生物体的生命体系活动需要很多能量,而这些能量来源需要从广泛的食物营养物质中获取。

营养物质来源主要包括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等。

这些食品的消化和吸收形成真实的基础,并能够直接或者间接地支持生命体的各种生命活动。

碳水化合物是人体最主要的能量来源之一,包括葡萄糖、果糖和麦芽糖等,它们可以被消化吸收到人体中。

当碳水化合物通过食管流入胃中时,胰腺将会分泌胰岛素,促进血糖降低。

如果人体中的葡萄糖过多,肝脏会将其转化成糖原来储存。

当身体需要能量时,该糖原通过动力学过程转化为葡萄糖,在人体细胞中发挥能量供应作用。

蛋白质是人体细胞和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非常重要的能量来源之一。

蛋白质由20种氨基酸组成,当我们每天进食含有蛋白质的食物时,胃酸和酶会将其分解成氨基酸,吸收进入人体。

当身体需要能量时,某些氨基酸可以通过动力学过程转化为葡萄糖以供能量利用,某些则被分解成能够产生能量的化合物。

脂肪是人体中储存能量最多的组织之一,其能量密度较高,大大超过了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

当脂肪进入人体后,胆汁会将其分解成由脂肪酸和甘油组成的分子,然后这些分子会被吸收到小肠上皮细胞中,进入血液循环,提供能量。

二、能量代谢在生命体中,代谢是指生命组织产生必需的物质和能量资源。

能量代谢指的是生命体中的营养和化学能被转化为可用的生物能,以维持各种重要生命活动。

能量代谢主要包括三个阶段,即产生能量的一系列化学反应、转化生成三磷酸腺苷(ATP)的过程、以及通过氧化过程释放出能量,产生C02和H20的过程。

生物中考计划如何理解生物能量转化

生物中考计划如何理解生物能量转化

生物中考计划如何理解生物能量转化生物能量转化是生物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涉及到生物体内如何获取、利用和转化能量以维持生命活动。

在中考的生物考试中,理解生物能量转化是十分关键的,本文将从不同角度介绍生物能量转化相关的内容。

一、能量在生物体内的转化能量在生物体内的转化是一种连续而复杂的过程。

以光合作用为例,太阳能通过光合色素吸收后转化为化学能,进而储存在光合体内的有机化合物中,如葡萄糖。

随后,生物体通过细胞呼吸将有机化合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转化为细胞内的三磷酸腺苷(ATP),为细胞的各种生命活动提供动力。

二、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关系光合作用是生物体利用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它是能量转化的来源。

光合作用可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

光反应发生在叶绿体的光合膜上,通过光能将水分解,释放出氧气,并产生ATP和NADPH2等活化能。

暗反应发生在叶绿体的基质中,将ATP和NADPH2作为能源,固定二氧化碳合成有机物。

而呼吸作用则是生物体利用有机物进行能量释放和转化的过程,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转化为ATP。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互为联系,构成生物体内能量转化的闭合循环。

三、生物能量转化与食物链生物能量转化在生态系统中通过食物链的形式传递和转化。

食物链是将生物体根据其所处的营养位置和趋光性排列起来的一种方式。

其中,生产者利用光能通过光合作用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属于第一级营养者。

而消费者通过摄食生产者或其他消费者,将有机物中的能量转化为自身所需的能量,属于第二级或更高级的营养者。

一次、二次、三次等级的能量转化使得生态系统中能量得以流动和转化。

四、生物能量转化的实际应用生物能量转化的应用离不开对生态系统的认识和理解。

举例来说,农业生产中,我们利用土壤中的养分和水分以及太阳能,通过光合作用的方式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能量。

而工业生产中,如利用微生物发酵生产乳酸、酒精等,也是通过生物能量转化的方式将有机物转化为能源和有用的产物。

物质与能量交换的基本原理

物质与能量交换的基本原理

物质与能量交换的基本原理物质与能量交换是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的重要概念。

在自然界中,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广泛存在于各种生物和非生物系统中。

本文将探讨物质与能量交换的基本原理,以进一步了解这一过程的本质和重要性。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物质与能量的定义和特点。

物质是指组成一切物体的实体,具有质量和体积。

它可以在不同形态之间转化,例如固态、液态和气态。

物质具有相对稳定性,可以通过化学反应进行转化。

能量则是使物质发生转化和运动的推动力,它包含在物质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中,可以转化为不同形式,如热能、电能、光能等。

在生物体内,物质与能量的交换是必不可少的。

生物体通过摄取食物来获取所需的物质和能量,进行生长、维持生命活动和完成各种生物过程。

同时,生物体还通过呼吸和排泄等过程来排出代谢废物和释放能量。

物质与能量的交换遵循一系列基本原理。

首先是物质的输入和输出。

生物体通过食物和水的摄取将物质输入到体内,同时通过呼吸和排泄将废物和多余物质输出。

这一过程能够保持生物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性,确保身体正常运作。

其次是物质的转化和利用。

生物体在代谢过程中通过一系列的化学反应将摄取的物质转化为细胞所需的形式。

例如,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被分解为葡萄糖,并通过细胞呼吸产生能量。

同时,物质的利用也伴随着废物的产生,这些废物需要及时排出体外,以维持生物体内环境的平衡。

此外,能量的转换和传递也是物质与能量交换的关键过程。

能量在生物体内通过化学反应进行转化,例如在细胞呼吸中将有机物氧化为能量,同时释放出二氧化碳和水。

能量的转换也与食物链和能量流动相关,生物通过摄取其他生物的物质来获取能量,形成食物链。

能量在食物链中不断传递和转化,最终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到环境中。

此外,物质与能量的交换还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

环境中的温度、湿度、光照等条件对物质与能量的交换速率和方式有重要影响。

例如,植物通过进行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而光照不足或温度过低都会影响这一过程的进行。

生物能量的转换与利用

生物能量的转换与利用

生物能量的转换与利用生物能量是指生物体中存储的能量,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生物体通过将外界能量转换成生物能量,并利用生物能量来完成各种生命活动。

生物能量的转换主要是通过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两个过程进行的。

光合作用是指植物通过叶绿素吸收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质(如葡萄糖),同时释放出氧气。

呼吸作用是指生物体利用有机物质(如葡萄糖)和氧气,在细胞呼吸过程中产生能量,并将二氧化碳和水释放出来。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生物能量的转换过程,它们相互依赖、互为补充。

光合作用是所有生态过程的基础。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阳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形成有机物质,为整个食物链提供能量基础。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质不仅满足自身需求,还可以供其他生物利用。

动物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方式,摄取植物或其他动物的有机物质,进而获得能量。

在食物链中,能量通过各个级别的食物链传递,并逐渐消耗和转化,直到最后被释放为热能。

呼吸作用是将有机物质转化为能量的过程。

生物体将摄入的有机物质通过消化吸收进入血液,随着血液循环进入细胞。

在细胞内,有机物质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水和能量。

由于细胞呼吸需要氧气的参与,因此呼吸作用在生活过程中必不可少。

无需氧的细胞呼吸是在缺氧条件下进行的,它不产生氧化过程中产生的能量,只产生少量能量。

生物能量的转换与利用在自然界中是一个循环过程。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释放出氧气,并形成有机物质,满足自身的能量需求。

其他生物通过摄取植物或其他动物的有机物质,通过呼吸作用将有机物质转化为能量,并释放出二氧化碳和水。

植物再次吸收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形成有机物质。

如此周而复始,构成了一个生物能量的循环系统。

生物能量的转换与利用对于维持生命活动至关重要。

生物体在生长发育、繁殖、运动等各方面的生命活动都需要能量的供应。

能量的不断转换和利用使得生物体能够维持稳定的内部环境,保持生命的正常运作。

在日常生活中,人类利用生物能量进行各种活动。

中考生物计划生物能量转化

中考生物计划生物能量转化

中考生物计划生物能量转化生物能量转化是生命活动的基础,也是中考生物中的重要考点之一。

了解生物能量转化对于理解生物体的生长、发育和代谢过程非常重要。

下面本文将围绕生物能量转化展开论述。

1. 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是生物体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

通过叶绿体中的叶绿素吸收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质(如葡萄糖)和氧气。

光合作用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

在光反应中,光能被叶绿素吸收,水被光解生成氧气和电子供应给暗反应。

而在暗反应中,光反应产生的ATP和NADPH供能,CO2被还原为有机物质,其中一部分储存在植物体内,另一部分通过呼吸作用释放能量。

2. 呼吸作用呼吸作用是生物体内能量转化的另一种形式。

通过氧气和有机物质的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水和能量。

呼吸作用分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两种形式。

在有氧呼吸中,有机物质(如葡萄糖)在细胞质内糖解成为两分子的丙酮酸,再进一步在线粒体内经过三羧酸循环和氧化磷酸化途径,产生二氧化碳、水和大量的ATP。

而在无氧呼吸中,由于缺氧或氧供应不足,细胞通过发酵途径将有机物质分解产生乳酸或乙醇,同时产生少量的ATP。

3. 其他代谢过程除了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生物体还有其他的能量转化过程,如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关系、植物的呼吸作用与人和动物的呼吸作用的异同等。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相互联系的。

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和葡萄糖是呼吸作用的物质基础,而呼吸作用需要氧气和葡萄糖来产生能量。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共同维持了生物体的生命活动。

植物的呼吸作用与人和动物的呼吸作用有一些区别。

植物在白天进行光合作用时,通过根部吸收水分和无机盐,利用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产生的葡萄糖,一部分用于能量需要,一部分储存为淀粉等物质。

而在夜间,植物无法进行光合作用,此时植物通过根部吸收土壤中的有机物质,进行呼吸作用释放能量。

总结:生物能量转化是生物体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过程,其中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两个主要的能量转化途径。

光合作用在生态系统中的能量转换过程

光合作用在生态系统中的能量转换过程

光合作用在生态系统中的能量转换过程光合作用是生态系统中的重要能量转换过程,它通过植物的叶绿素和其他色素吸收太阳能,将其转化为化学能,供生物体进行呼吸和生长。

本文将详细介绍光合作用在生态系统中的能量转换过程。

光合作用是一种光化学反应,它发生在植物的叶绿体中。

叶绿体中的叶绿素能吸收太阳光中的光能,这些光能被吸收后将触发一系列反应,最终导致水和二氧化碳分子的转化。

光合作用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光反应和化学能转化为有机物的暗反应。

在光反应中,光能被吸收后,植物将ADP(腺嘌呤二核苷酸)和无机磷酸转化为ATP(三磷酸腺苷)和NADPH(尼克酸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酯),这些化学物质将在接下来的暗反应中被利用。

暗反应是在叶绿体的基质中进行的,它将CO2转化为葡萄糖等有机物。

在生态系统中,光合作用是能量的重要来源。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同时释放出氧气。

氧气由植物释放到大气中,为其他生物体进行呼吸提供氧气。

而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则作为能量和营养物质的源泉,供其他生物体进行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能量传递。

生态系统中的光合作用不仅对生物体的生存和繁殖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还对维持地球的气候和环境平衡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光合作用通过吸收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有助于调节大气中的气体成分,减少温室效应,维持地球温度的稳定。

此外,光合作用还能够净化空气,吸收有害气体和颗粒物,改善环境质量。

光合作用不仅发生在陆地上的植物中,也发生在水中的植物和浮游生物中。

水中的浮游生物,像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也能通过光合作用产生能量,维持水生态系统的稳定。

这些浮游生物是水生食物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通过光合作用提供的能量,为水生动物提供养分,影响整个水生态系统的能量传递和生物多样性。

尽管光合作用是生态系统中至关重要的能量转换过程,但也受到一些因素的限制。

光合作用对光线的强度和波长有一定的要求,并对温度和水分有一定的适应范围。

生物的能量转化和代谢

生物的能量转化和代谢

酶的活性调节:通过磷酸化、 去磷酸化等方式进行调节
酶的稳定性:受温度、pH值、 离子强度等因素影响
酶促反应动力学
酶促反应:酶催化 的化学反应
米氏方程:描述酶 促反应速率与底物
浓度的关系
动力学:研究反应 速率和反应条件的
关系
反应机制:包括初 速度、最大速度、
半衰期等参数
酶活性的调节
酶活性的调节方式: 包括别构调节、共价 修饰、酶原激活和底
特点:根据环境条件选择 合适的代谢方式
光合作用:在光照条件下, 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
机物,释放氧气
异化作用:在无光照条件 下,分解有机物,产生二
氧化碳和水,释放能量
3
生物代谢中的酶与 反应
酶的分类与作用机制
酶的作用机制:通过降低反 应活化能,加快反应速度
酶的分类:氧化还原酶、转 移酶、水解酶、裂解酶等
物质转化与能量流动
光合作用:植物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糖等有机物中 呼吸作用:生物体将糖等有机物中的化学能转化为能量,供生命活动使用 食物链和食物网:生物通过捕食和被食的关系,实现物质和能量的传递和转化 能量流动:生态系统中,能量从生产者到消费者,再到分解者,形成能量流动链
生物体内能量转化的效率
生物体内的能量转换效率与生物的生理活动密切相关,例如在运动、生长、繁殖等过 程中,生物体内的能量转换效率会发生变化。
生物对能量的利用方式与效率
生物对能量的利用方式: 光合作用、细胞呼吸、
发酵等
光合作用:植物、藻类 和某些细菌利用阳光能 量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 为有机物和氧气的过程
细胞呼吸:生物细胞 内将葡萄糖等有机物 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 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
5
生物代谢过程中的 能量转换与利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后跟踪训练6 人体和其他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的
转换(二)
1.小王的手指不慎划破出血,血液中与伤口止血和避免发炎有关的成分分别是
(A)
A.血小板、白细胞B.血小板、血浆
C.红细胞、血浆D.白细胞、血浆
2.某实验小组解剖观察猪的心脏后如图所示,总结出心脏的结构与功能对应的关系,你不认同的是(D) A.①和③、②和④不相通,使动、静脉血完全隔开
B.④的壁最厚,为长距离输送血液提供动力
C.①和②之间有瓣膜,使血液从①流向②
D.②与肺静脉之间有瓣膜,可防止血液倒流
第2题图
3.人体内氧浓度最大的部位是(B) A.动脉血B.肺泡内
C.静脉血D.肺部毛细血管
4.如图所示为某同学在“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实验中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视野图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第4题图
A.血管中血流速度一样B.1是静脉血管
C.2是动脉血管D.3是静脉血管
5.小明前臂受伤,流血不止。

小张根据所学生物知识对他实施急救。

当用手按压伤口近心端时,血流仍不止;改为按压伤口远心端时,血液立即停止。

由此推知受伤的血管是(A) A.静脉B.毛细血管
C.动脉D.三种血管都可能
6.人体血液循环包含体循环和肺循环两条循环路线,它们的共同规律是(B) A.心房→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室
B.心室→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房
C.心室→静脉→毛细血管→动脉→心房
D.心房→静脉→毛细血管→动脉→心室
7.某人的血清,分别与四个不同血型的人的红细胞进行血型配合实验,其中有三个人的红细胞发生凝集反应,可判断出该人的血型一定是(C) A.A型B.B型
C.O型D.AB型
8.中医常采用“切脉”来诊断疾病,切脉时触摸到搏动的结构是(A) A.动脉B.静脉C.毛细血管D.心脏
9.下列有关人体血液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C) A.动脉血是指在动脉血管中流动的血液
B.心脏有四腔,且上下、左右都是相通的
C.一般量的血压是指体循环的肱动脉血压
D.体循环可为人体器官送去养料,肺循环则不能
10.流出肾脏的血液成分与流入肾脏的血液成分相比,其特点是(D) A.氧气增加,尿素减少
B.二氧化碳减少,尿素增加
C.氧气减少,尿素增加
D.二氧化碳增加,尿素减少
1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B )
A .泌尿系统中形成尿液的器官是肾脏
B .入球小动脉流的是动脉血,出球小动脉里流的是静脉血
C .由肾小球过滤到肾小囊中的液体被称为原尿
D .尿液的形成主要与肾单位有关
12.如图所示为甲、乙两人肾单位内流动的液体中葡萄糖含量的变化曲线,其中①②③表示组成肾单位的有关结构。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D ) A .②为肾小囊,其内液体为原尿 B .③是肾小管,此处进行了重吸收作用 C .④内液体是尿液,甲可能是肾小管发生病变 D .从成分上看,甲的②内液体比④内液体多了 葡萄糖
13.下列有关生物新陈代谢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D )
A .适宜的运动有利于体内有机物的消耗
B .细胞内的异化作用可以释放能量
C .神经、内分泌系统可以调节新陈代谢
D .运动和生殖系统与新陈代谢无关
14.如图所示中长方形高度表示甲、乙、丙、丁四种组织处血红蛋白与氧气的结合情况。

试推测甲、乙、丙、丁四种组织中呼吸作用最旺盛的是 ( A
)
第14题图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第12题图
15.下面是人体三种血细胞主要特征的比较表,请结合情境回答以下问题:
(1)请将表格内的比较项目补充完整。

(2)李明最近表现出精神不振、头晕、面色苍白等症状,去医院检查时进行了
抽血化验,抽血时选择的血管是__静脉__。

(3)血液化验单显示李明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的含量过低,说明李明可能患__贫
血__,医生建议他注意饮食营养,多吃一些含__铁和蛋白质__丰富的食物。

血液化验单还显示李明的白细胞数量过多,说明他体内可能有__炎症__。

16.白求恩是一位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

一次在给一位战士做手术时,需要输血,但是存储的血液恰好用完,需要找人输血,但是在场的战士没有与伤员血型相同的,白求恩挺身而出,说:“我是万能的输血者,抽我的!”
(1)你知道白求恩是ABO血型系统中的__O__型。

(2)那次白求恩给伤员输了300mL血液,会影响他的健康吗?__不会__。

(3)临床上常根据病情的需要有针对性选用不同的成分输给病人体内,严重贫
血的病人应输入__C__(填字母)。

A.血浆B.血小板
C.红细胞D.白细胞
(4)安全输血应以输__同型血__为原则。

17.如图所示是人的呼吸、泌尿与血液循环关系示意图,字母表示相应的生理活动或器官,数字表示相应的管腔。

请据图回答问题:
(1)完成生理活动A是通过__呼吸运动__实现的。

(2)当平静吸气动作完成后的瞬间,肺内气压__等于__大气压。

(3)某学生因在雾霾天气中吸入较多的PM2.5(微尘颗粒),引发支气管炎。

你认
为他的血液中__B__(填字母)。

A.红细胞高于正常值B.白细胞高于正常值
C.红细胞低于正常值D.白细胞低于正常值
(4)有炎症要及时消炎,否则影响身体健康。

医生对该生进行静脉注射,你认
为消炎药物到达心脏四腔中的先后顺序是__1、3、2、4__。

(填图中数字)
(5)健康成人每昼夜产生原尿约150L,而终尿约1.5L,数字悬殊如此之大的根
本原因是D的__重吸收__作用。

(6)葡萄糖是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当其随血液到达__组织细胞__内被彻
底氧化分解。

第17题图第18题图
18.为什么健康人尿液中没有葡萄糖,而糖尿病患者尿液中会出现葡萄糖呢?为一探究竟,小悦参考了某健康人血浆、原尿和尿液的主要成分数据(单位:g/100mL)及肾单位结构模式图(如图所示),请你和她一起分析。

(1)血浆和原尿中的葡萄糖含量都是0.1g/100mL,这是因为血液流经[①]
肾小球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__蛋白质__以外,血浆中的葡萄糖等成分过滤到[②]__肾小囊__中形成原尿。

(2)原尿流经[③]__肾小管__时,大部分的__水__、部分的__无机盐__和全部的葡萄糖等被重吸收到血液中,所以尿液中葡萄糖含量为0。

(3)如果__胰岛素__(激素)分泌不足,会导致血糖浓度过__高__,部分葡萄糖从尿液中排出形成糖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