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 4.0”让制造业迎来全新时代——徐丽红

合集下载

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厅、浙江省财政厅关于组织实施2024年度生产制造方式转型示范项目计划的通知

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厅、浙江省财政厅关于组织实施2024年度生产制造方式转型示范项目计划的通知

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厅、浙江省财政厅关于组织实施2024年度生产制造方式转型示范项目计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厅,浙江省财政厅•【公布日期】2023.10.16•【字号】浙经信投资〔2023〕230号•【施行日期】2023.10.1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宏观调控和经济管理正文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厅、浙江省财政厅关于组织实施2024年度生产制造方式转型示范项目计划的通知浙经信投资〔2023〕230号各市、县(市、区)经信局、财政局(宁波不发):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全省加快建设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大会决策部署,按照《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高质量发展建设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的指导意见》及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工业碳达峰碳中和要求,加快推进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现就组织实施2024年度生产制造方式转型示范项目计划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总体思路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统筹发展与安全,聚焦“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和关键产业链韧性稳定,推进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

加大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力度,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品品牌质量,发展服务型制造,推动产业链向两端延伸,提高产业链附加值;支持企业深化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高水平建设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带动企业制造方式数字化转型;贯彻绿色发展理念,落实碳达峰碳中和战略,推动企业节能降碳,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

高端化(含服务型制造)改造提升、智能化(数字化)技术改造方向,通过“区域+项目清单”的竞争性遴选方式,省与地方联动,择优实施一批示范项目计划。

绿色化(节能降碳)改造方向,以结果为导向,通过“因素法+项目清单”方式,建立省级重点节能降碳改造项目库,并以项目库清单作为该领域省级资金分配的主要依据。

二、支持方向(一)高端化(含服务型制造)改造提升。

支持企业围绕产业链重点领域,加快运用新技术实施改造,提升产品技术和质量水平。

深刻把握新质生产力的内涵、特征及理论意蕴

深刻把握新质生产力的内涵、特征及理论意蕴

深刻把握新质生产力的内涵、特征及理论意蕴作者:王勇来源:《人民论坛》2024年第06期【关键词】新质生产力内涵特征实践指向【中图分类号】D602 【文献标识码】A自习近平总书记去年在地方考察时提出“新质生产力”之后,社会各界越来越关注这一概念的理论意蕴和实践指向。

特别是,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将“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列为2024年政府十大工作任务之首,更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重视。

纵观近年来全球经济增长的新动能,都是来自于新技术带来的新产业进而形成的先进生产力。

当前,世界迎来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技术创新层出不穷,将给全球经济增长带来新的动能的同时,也伴随着地缘政治冲突加剧、中外科技合作交流受到冲击等复杂不利因素。

从国内来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转向重视效率和质量的“高质量”阶段,面临着经济发展外需下滑和内需不足,周期性和结构性问题并存等难题,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亟需新的生产力理论来指导。

因此,“新质生产力”的提出,不仅指明了新发展阶段需要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激发新动能,更明确了重塑全球竞争新优势的关键着力点。

在当前复杂的内外部環境下,我国更需要注重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塑造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以实现高质量发展,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新质生产力”的首次提出是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调研期间。

此后,中央会议多次提到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2023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

2024年1月31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质生产力已经在实践中形成并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必须继续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

2024年2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指出“要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2022年咨询工程师继续教育——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新形势及创新发展路径探讨 考试题答案

2022年咨询工程师继续教育——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新形势及创新发展路径探讨 考试题答案

一、单选题【本题型共15 道题】1.下列关于《工业企业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评估规范》的论述,不正确的是( )。

A.不是我国针对两化融合的首个体系类国家标准B.全面解析了企业两化融合的内涵、要素和关键环节C.全面剖析我国大量先进企业典型案例基础上,提出了企业两化融合的概念和体系框架D.企业实施两化融合、研究制订战略发展规划的建设指南E. 为企业展示了两化融合的全景图用户答案:[A] 得分:2.002.支撑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以( )为核心推进协同攻关和共建共享。

A.标准B.平台C.数据D.生态用户答案:[C] 得分:2.003.新一轮产业革命背景下,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加快促进形成新型创造体系, ( )面临创新和变革。

A.生产力B.生产关系C.生产力与生产关系D.创造体系用户答案:[C] 得分:2.004.下列对两化融合管理原则中战略一致性原则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将两化融合提升到战略高度B.将两化融合作为企业最高战略目标C.两化融合要与组织战略保持一致D.两化融合是组织战略有效执行和落地的重要途径用户答案:[B] 得分:2.005.企业两化融合评估指标体系包括( )个一级指标。

A.四B.五C.六D.七用户答案:[C] 得分:2.006.完善基础设施体系,提升支撑服务能力,主要任务包括( )。

①夯实自动控制与感知技术基础②发展核心工业软硬件③提升工业云与大数据服务能力④推动工业互联网建设⑤逐步完善工业信息安全保障体系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②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用户答案:[D] 得分:2.007.两化融合生态系统、工业4.0 参考体系架构、工业互联网参考架构分别是哪个国家的( )。

A.中国、美国、德国B.中国、德国、美国C.中国、德国、日本D.美国、德国、日本用户答案:[B] 得分:2.008.举旗定向,按照十九大精神( )。

A.做好融合发展顶层设计和实施B.健全开放协作的市场化服务体系C.持续开展宣贯交流活动D.加速关键亟需标准研制用户答案:[A] 得分:2.009. ( )的两化融合管理原则有效解决两化融合工作“高阻力” 、“低参预”、员工对工作成败不担责等问题。

智能制造促进辽宁省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机理和路径研究

智能制造促进辽宁省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机理和路径研究

智能制造促进辽宁省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机理和路径研究摘要:进入信息时代,智能制造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又一核心动力来源,因此我国下一步的制造业产业结构调整势必需要围绕着智能制造方向展开相关建设。

智能制造是利用信息化手段,将新兴数字科技与制造业融合发展,智能化控制生产领域的各个环境,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

辽宁省应积极顺应这一趋势,把加快发展智能制造作为实现两化深度融合、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选择。

基于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深度融合,智能制造全面赋能传统产业是辽宁省实现制造强省建设目标的重要抓手。

首先分析辽宁省智能制造业的发展现状与挑战,分析智能制造赋能传统产业的内在机理与现存困境,着力分析产业转型所面临的困境,需求点及破题的对策经验,最后从技术突破、基础设施建设和人才引育等多个维度给出智能制造助力辽宁省传统产业升级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智能制造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经济转型结构升级在传统产业与“大数据”、“云计算”逐步深度融合的大背景下,为了能够实现辽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改善辽宁省制造业发展活力不足的结构性问题,可以以发展智能制造为抓手,从而实质性地改革原有产业模式和创新技术体系。

进入信息时代,世界上主要工业化国家已将智能制造作为重点科技战略领域来部署。

纵观世界大势,我国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中国制造2025”概念,强调坚持创新驱动、智能转型、强化基础、绿色发展。

辽宁省供给侧结构性矛盾日益深化,建立完备的智能制造生产体系可以有效化解这一难题。

一、辽宁省智能制造发展状况与现存问题分析(一)面临全球经济竞争与买方市场到来的双重压力随着信息技术不断与各行各业进行融合,商品供大于求形成“买方市场”,生产厂家的竞争激烈。

为了应对这种局面,企业应增加技术创新投入,提高生产人员整体素质,从而降低生产成本以求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

中国改革开放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得益于经济全球化体系的带动,在这一过程中,辽宁省传统制造业转型将不可避免地受到来自国外生产者的冲击。

关于加快推动制造业绿色化发展的指导意见

关于加快推动制造业绿色化发展的指导意见

关于加快推动制造业绿色化发展的指导意见作者:来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半月》2024年第02期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七部门发布我国首个《关于加快推动制造业绿色化发展指导意见》,意见提出到2030年,绿色工厂产值占制造业总产值比重超过40%,绿色发展成为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坚实基础。

《指导意见》提出,要从推动产业结构高端化转型、能源消费低碳化转型、资源利用循环化转型、生产过程清洁化转型、产品供给绿色化转型、制造流程数字化转型等六个方面,做强绿色制造业,发展绿色服务业,壮大绿色能源产业,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和供应链。

为深入贯彻落实黨的二十大精神,推动制造业绿色化发展,在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过程中锻造新的产业竞争优势,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进新型工业化,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引领,改造升级传统产业,巩固提升优势产业,加快推动新兴产业绿色高起点发展,前瞻布局绿色低碳领域未来产业,培育绿色化数字化服务化融合发展新业态,建立健全支撑制造业绿色发展的技术、政策、标准、标杆培育体系,推动产业结构高端化、能源消费低碳化、资源利用循环化、生产过程清洁化、制造流程数字化、产品供给绿色化全方位转型,构建绿色增长新引擎,锻造绿色竞争新优势,擦亮新型工业化生态底色。

(二)主要目标到2030年,制造业绿色低碳转型成效显著,传统产业绿色发展层级整体跃升,产业结构和布局明显优化,绿色低碳能源利用比例显著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稳步提升,污染物和碳排放强度明显下降,碳排放总量实现达峰,新兴产业绿色增长引擎作用更加突出,规模质量进一步提升,绿色低碳产业比重显著提高,绿色融合新业态不断涌现,绿色发展基础能力大幅提升,绿色低碳竞争力进一步增强,绿色发展成为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坚实基础。

多措并举推进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

多措并举推进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

多措并举推进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作者:唐仁敏来源:《中国经贸导刊》2024年第05期4月11日下午,国新办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赵辰昕、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单忠德、财政部经济建设司司长符金陵、住房城乡建设部城市建设司司长胡子健、商务部市场运行和消费促进司司长徐兴锋、市场监管总局标准技术管理司司长刘洪生介绍《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情况介绍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赵辰昕:我先向大家介绍一下《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的相关情况。

推进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是党中央着眼于我国高质量发展大局作出的重大决策,这个决策将有力促进投资、促进消费,既利当前、更利长远。

今年2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研究了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问题。

3月1日,李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

《行动方案》有这么几个特点,下面跟大家介绍一下。

第一个特点,意义深远。

我国是机器设备、耐用消费品保有的大国。

据有关机构测算,目前全社会设备存量资产净值大约是39.3万亿元,其中工业设备存量资产大概是28万亿元。

这里面举几个例子,我国工业机器人的保有量占全世界1/3,风电光伏等新能源设备的装机量连续多年都是全球第一,家电的保有量超过30亿台,汽车的保有量超过3亿辆,这都是非常大的数字。

相关机构测算,我国每年工农业等重点领域设备投资更新需求在5万亿元以上,汽车、家电换代需求也在万亿元以上级别。

所以说,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市场空间是非常巨大的。

这次的《行动方案》系统部署了这项工作,这个政策就像我刚才讲的,既能促进消费、拉动投资、切实增强经济活力,又能增加先进产能、促进节能降碳、减少安全隐患,实现高质量发展。

这个政策既惠企又利民,为企业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人形机器人发展动向、趋势研判及有关建议

人形机器人发展动向、趋势研判及有关建议

人形机器人发展动向、趋势研判及有关建议目录一、内容概要 (2)1.1 人形机器人的定义与分类 (2)1.2 人形机器人发展的重要性和意义 (4)二、人形机器人发展动向 (5)2.1 技术发展动态 (6)2.1.1 传感器技术 (7)2.1.2 控制算法与系统集成 (8)2.1.3 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 (10)2.2 市场发展动态 (11)2.2.1 国际市场竞争格局 (13)2.2.2 国内市场发展趋势 (13)2.2.3 消费者需求变化 (14)三、人形机器人发展趋势研判 (15)3.1 技术发展趋势 (16)3.1.1 仿生学与生物力学技术的融合 (18)3.1.2 云计算与物联网的整合 (19)3.1.3 自主决策与协同能力的提升 (20)3.2 市场发展趋势 (21)3.2.1 高度智能化与自主化 (23)3.2.2 定制化与个性化需求的增长 (24)3.2.3 绿色环保与可持续发展 (26)四、有关建议 (27)4.1 政策支持与产业规划 (29)4.1.1 加强政策引导与支持力度 (30)4.1.2 优化产业结构布局 (32)4.2 技术研发与创新体系建设 (33)4.2.1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34)4.2.2 加强产学研合作 (35)4.3 市场拓展与应用场景开发 (36)4.3.1 拓展应用领域与场景 (37)4.3.2 加强品牌建设与宣传推广 (39)五、结论与展望 (40)5.1 人形机器人发展成果总结 (41)5.2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42)5.3 对未来发展的展望与建议 (43)一、内容概要技术进步与创新:人形机器人的感知、决策、运动控制等方面技术日益成熟,智能算法的优化和应用为人形机器人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撑。

应用领域拓展:人形机器人在医疗、教育、服务等领域的应用逐渐增多,未来还将进一步拓展到更多领域。

市场发展态势:随着技术进步和应用领域的拓展,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市场潜力巨大。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中国纺织企业家在行动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中国纺织企业家在行动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中国纺织企业家在行动作者:王利来源:《纺织服装周刊》2024年第31期纺织行业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发展新质生产力是行业企业的必由之路。

首先,要在产业新质态形成中找到企业创新着力点;其次,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中提升企业内生动力;最后,在全面深化改革的伟大实践中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当前,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加快演进,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重构的关键时期,企业家队伍是纺织服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企业家精神是企业健康持续发展和基业长青的原动力。

以弘扬企业家精神,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为核心的中国纺织服装企业家吉林峰会暨中纺企协十届十次常务理事扩大会议于8月8日在吉林省吉林市召开,来自全国纺织服装领域的100余位代表出席会议。

本次会议恰逢吉林化纤集团建成投产60周年,会议以“老树‘新枝’,向阳而生”为主题,追溯先进企业历史,总结发展规律,汲取经营管理智慧,助力纺织服装企业更好了解昨天、把握今天、开创明天。

活动现场,来自化纤、棉纺、毛纺、丝绸、服装、印染、纺机等领域的龙头骨干企业家代表汇聚一堂,共谋产业发展大计,共商协同共赢良策,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推动我国纺织服装产业加快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弘扬企业家精神,赋能新质生产力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战略部署,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追寻民族工业足迹,梳理优秀企业历程,有助于行业企业深刻了解产业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和基本规律,准确把握新质生产力的精髓要义。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孙瑞哲在“守正创新谋发展,凝心聚力创未来”主旨演讲中指出,纺织行业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发展新质生产力是行业企业的必由之路。

首先,在产业新质态形成中找到企业创新着力点,要把握五个方面:发展未来产业,打造科创范式;推进数实融合,打造数智范式;聚焦绿色低碳,打造可持续范式;推动文化赋能,打造文创范式;把握出海趋势,打造全球范式。

2024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程发展与应用测试题答案

 2024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程发展与应用测试题答案

单选题(共30题,每题2分)1.个性化基因组研究和个性化医学,正在成为未来()的奠基石。

A.精准医学B.智能医学C.改造医学D.远程医学参考答案:A2.尽管我国研究与实验发展经费总量位居世界第二,但基础研究占比只有(),远低于发达国家15%的平均水平。

A.9.60%B.8.6%C.7.6%D.6.6%参考答案:D3.2022年,我国的居民消费率仅为()。

A.64.09%B.61.47%C.38.63%D.62.27%参考答案:C4.传统产业是现代产业的()。

A.负担B.基底C.竞争者D.决定因素参考答案:B5.2022年,以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等“三新”经济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成为新质生产力培育形成的重要载体。

A.7.36%B.17.36%C.37.36%D.57.36%参考答案:B6.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工业领域快速发展,但是由于许多束缚企业发展的制度没有及时得到改变,()并没有形成适应市场的能力。

A.私人企业B.国有企业C.大型工业D.中小企业参考答案:B7.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发展不足的是()。

A.要素供需不匹配B.信息流动不通畅C.科研环境不完善D.主体激励不相容参考答案:C8.()是加快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主战场。

A.农业B.服务业C.制造业D.金融业参考答案:C9.()是新质生产力新劳动资料的代表,它推动经济社会生产向数据驱动、实时在线、智能主导的智能化方向发展。

A.区块链B.大数据C.人工智能D.云计算参考答案:C10.()后,脑力劳动的需求大幅提高,专业分工更加细化。

A.农业革命B.第五次工业革命C.第一次工业革命D.第二次工业革命参考答案:D11.()是产业链的主导者、是规则的制定者、是生态的构建者和利益的获得者。

A.制造企业B.国企C.央企D.私企参考答案:A12.2021年,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

扎根一线,为行业高质量发展发声

扎根一线,为行业高质量发展发声

扎根一线,为行业高质量发展发声作者:刘嘉来源:《纺织服装周刊》2024年第08期编者按:春潮澎湃启新程,奋楫扬帆正当时。

全国两会即将召开之际,《纺织服装周刊》开设“纺织春之声”栏目,聚焦代表、委员心系国是、情牵民生,汇聚民意、凝聚力量的生动实践。

让我们走近全国两会的纺织业界代表、委员,追寻他们的履职脚步,从他们娓娓道来的故事中,聆听纺织人对全国两会的关切与期待。

全国人大代表王丽:用心用情履职,为基层做好服务走进四川南充六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纺织车间,迎面就能看到一张安全隐患排查治理责任人公示牌,安全监管责任人正是全国人大代表、公司纺织车间主任王丽。

履职第一年,王丽一直在不断学习,“用心用情履好职、代好言,努力做一名合格的全国人大代表,就是我的目标。

”她说。

2月18日,王丽所在的纺织车间里一片繁忙景象。

车床一头,她正和工友们研究织品质量和工艺。

虽然车间工作任务重,“一个萝卜一个坑”,但王丽谨记代表职责,工作之余,不忘在车间里收集工友意见,通过微信、电话向同行们收集建议,了解行业动态和产业发展相关情况,为提出好的建议做准备。

在当地人大常委会和公司领导的支持下,去年王丽参加了不少代表活动。

在办公室电脑里,有她整理的一个电子文件夹——“履职纪实”,里面记录了她去年参加各项调研、培训等活动的相关资料。

在参加各种调研活动之前,王丽都会做准备、认真思考,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建议意见。

丝绸企业近年来遇到的招工难题一直是王丽心中的一个结。

王丽告诉记者,丝绸专业人才培养周期比较长,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更需要持续多年的深耕与积累,而人才流失严重,会直接导致企业人才断层、技术断档、生产率下降,因此,急需输入更多的新鲜血液、新生力量,提高核心竞争力。

去年,首次参加全国两会的她就提出建议,希望国家相关部门注重行业特殊技能的职业教育,针对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专业给予一定政策支持,“今年想就这个问题继续提建议。

”王丽表示。

另外,王丽还计划提一个关于国家工业遗产保护的建议。

从“制造”到“智造”,一场产业转移的“双向奔赴”就此展开

从“制造”到“智造”,一场产业转移的“双向奔赴”就此展开

从“制造”到“智造”,一场产业转移的“双向奔赴”就此展开作者:来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半月》2024年第04期产业转移转出新活力推动产业转移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优化生产力布局的重要途径。

这些年,受沿海地区用工用地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步向中西部转移。

202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提升东北和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能力”。

一段时间以来,东部地区的制造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步伐加快。

产业转移并非一蹴而就,怎么才能“转”得好,“转”得有成效呢?一起来看几个地方的产业转移故事。

周劲松是湖南桂阳一个家具企业的负责人,企业坐落在县里的“桂阳家居智造产业园”内,以生产实木家具为主,如今已经实现了智能化生产。

湖南桂阳县某家具企业负责人周劲松:以前做油漆这道工序大概15天,现在五六分钟就可以搞定。

周劲松所说的“以前”是指他在广东东莞开办家具企业的时候。

周劲松是桂阳县本地人,1996年大学毕业后,南下到广东发展,一直在家居行业摸爬滚打,后来企业越做越大。

随着家居产业发展迅速,用地需求也越来越大。

2017年,粤港澳大湾区开始建设,作为制造业立市的东莞,要培育电子信息制造等战略性产业集群,实现高质量发展。

但是土地资源越来越紧缺,像家居这样的传统制造业用地成本也不断上升。

湖南桂阳县某家具企业负责人周劲松:家具产品占地大,比其他类型企业用地面积都要大,很多企业租厂房,场租非常贵。

在广东,像我们这种企业是拿不到地的,能拿到地的都是些信息技术类“轻生产、小空间”的工业上楼企业。

所谓“工业上楼”是指为提高土地利用率,推动企业在高层楼房中进行生产的新模式。

当时,东莞就在推动工业上楼,利用“向上”空间发展新产业。

在这样的背景下,像周劲松这样无法“上楼”的传统制造企业就要主动寻求转移之路。

其实在东部沿海地区,很多这样的传统制造企业普遍都面临同样的发展困境,而破解这一困境的途径就是产业转移。

这样的产业转移多年前就已经开始。

2023年继续教育未来产业作业(一)

2023年继续教育未来产业作业(一)

2023年继续教育未来产业作业(一)一、单选题(共3题,每题20分)1、我国已连续(B、9年)成为世界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市场。

2、下列器件中,(A、光子、量子等高端集成电路)更适用于高性能计算机、服务器、光子计算机、量子计算机等领域。

3、《国务院关于印发新时期促进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线宽小于(C、0.25微米)(含)的特色工艺集成电路生产企业进口自用生产性原材料、消耗品,净化室专用建筑材料、配套系统和集成电路生产设备零配件,免征进口关税。

4、(B、日本)通过技术预见调查为未来产业发展奠定基础。

5、借助强大的化工优势,带动制药业的发展,以制造业口碑打开全国全球市场的国家是(D、德国)。

二、多选题(共5题,每题8分)1、《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风碳中和工作意见》中,我国提出了哪些具体的目标?()B、2025年森林覆盖率要达到24.1%D、2030年整个森林覆盖率要达到25%E、206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80%以上2、利用液相制备法制备碳化硅单晶的优势包括()。

A、成本更低B、缺陷更少C、容易掺杂E、均匀性更好3、具有中国特色的未来产业发展路径要()。

A、强引领B、强要素C、强示范D、强生态E、强人才4、()是未来产业布局的重要方向。

A、智能B、低碳C、健康5、硅光技术将广泛应用于()等领域。

A、数据中心B、5G承载网C、军事D、量子通信E、传感三、判断题(共5题,每题6分)1、集成电路=半导体=芯片。

错误2、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与全球温度变化呈现负相关态势,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全球碳排放量正急剧增长。

错误3、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是国家“十四五”时期的重点工作。

正确4、从生物医药的角度来看,免疫类产品仍然是目前世界各国对创新药研发的重点,其中丙肝治疗药物已经成为主流的趋势。

错误5、随着科学技术快速发展,传统硅材料在微电子领域应用发展迅速且不受任何限制。

公需课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制造强国战略的重要论述部分答案

公需课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制造强国战略的重要论述部分答案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制造强国战略的重要论述公需课部分答案单选题1、我国目前是世界()制造大国。

A、第一B、第二C、第三D、第四2、我国制造强国战略中提出的目标是,到()年进入全球制造业第二方阵。

A、2025B、2035C、2045D、20503、中国工程院发布的《2021中国制造强国发展指数报告》,对九个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进行了比较研究,我国综合排名()。

A、第一B、第二C、第三D、第四4、新中国工业化的奠基之作是()。

A、改革开放B、“一五”计划C、制造强国战略D、“二五”计划5、()是最大的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领域。

A、工业B、农业C、服务业D、建筑业6、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上,推进新型工业化。

A、工业互联网B、虚拟经济C、实体经济D、服务业7、()是引领未来发展的新支柱、新赛道。

A、战略性新兴产业B、服务业C、农业D、互联网1、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传统制造业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基底,要加快数字化转型,推广先进适用技术,着力提升()水平。

A、数字化B、规模化C、高端化D、智能化E、绿色化2、制造业强国的特征包括()。

A、规模雄厚B、结构先进C、技术创新能力强D、国际分工地位有利E、可持续发展能力强3、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数字中国。

A、制造强国B、质量强国C、航天强国D、交通强国E、网络强国4、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融合发展。

A、工业化和现代化B、工业化和信息化C、制造业和服务业D、制造业和农业E、服务业和农业5、新发展理念包括()。

A、创新B、协调C、绿色D、开放E、共享6、我国虽然已经成为制造业大国,但对照国际先进标准,距离世界制造业强国还有很大差距,主要体现在()。

A、我国制造业的优势产业还不够多、不够强B、工业技术薄弱C、产业技术基础体系不完善D、信息化和传统制造业、制造业与服务业的融合有待提升E、产品品牌价值低1、建设制造强国必须要把传统优势产业巩固好、提升好,决不能当成“低端产业”简单退出。

实施五大工程重塑工业辉煌激发创新活力

实施五大工程重塑工业辉煌激发创新活力

实施五大工程重塑工业辉煌激发创新活力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工业发展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为了适应新的产业格局,促进工业转型升级,我国提出了实施五大工程的战略目标,旨在重塑工业辉煌,激发创新活力。

一、推进绿色制造工程绿色制造是当前和未来工业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

通过实施绿色制造工程,我们将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提升工业生产过程的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同时,还将加大对清洁生产技术与装备的研发和应用力度,推动企业实现绿色转型升级。

二、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工程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未来国家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通过实施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工程,我们将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支持力度,推动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

同时,将加强对人工智能、信息技术、新能源等领域的研发和应用,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市场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企业。

三、加强制造业创新能力工程创新是工业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通过实施加强制造业创新能力工程,我们将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大对科技研发的投入,推动科技和产业深度融合。

同时,还将加强创新人才培养和引进,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和竞争力,构建起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制造业体系。

四、推进军民融合发展工程军民融合发展是提高军事装备制造水平和推动民用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通过实施推进军民融合发展工程,我们将加强军民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推动军民技术转化和转移,促进军民资源共享和协同创新。

同时,还将加强军民融合产业的发展,实现军民融合共赢。

五、完善制造业支撑服务工程制造业支撑服务是工业发展的重要保障。

通过实施完善制造业支撑服务工程,我们将加强产业链、创新链和价值链的整合,促进产业链的优化升级。

同时,还将提升制造业供应链管理水平,推动产供销一体化发展,提高制造业的综合竞争力。

综上所述,实施五大工程旨在重塑工业辉煌,激发创新活力。

这五大工程将推动我国工业向高质量、绿色、智能化方向发展,提升我国工业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实现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繁荣。

泰州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答案《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

泰州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答案《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

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一、单选题[本题型共10道题]1、()让制造业迎来了信息技术和自动化。

A、第一次工业革命B、第二次工业革命C、第三次工业革命D、第四次工业革命2.()的内容包括组织实施大型飞机、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民用航天、智能绿色列车、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智能电网成套装备、高档数控机床、核电装备、高端诊疗设备等一批创新和产业化专项、重大工程。

A、工业强基工程B、绿色制造工程C、高端装备创新工程D、低端工程3.()的工程内容是组织实施传统制造业能效提升、清洁生产、节水治污、循环利用等专项技术改造。

A、工业强基工程B、智能制造工程C、工业技术研究基地建设工程D、绿色制造工程4.()是自动取代手动。

A、第一次工业革命B、第二次工业革命C、第三次工业革命D、第四次工业革命5.要顺应“互联网+”的发展趋势,以()为主线,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农业机械装备十大领域,强化工业基础能力,提高工艺水平和产品质里,推进智能制造、绿色制造。

A、信息化B、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C、工业化D、一体化6.()时代,企业以大规模生产、批里销售为特征,通过规模化生产,提供标准化产品,获取行业平均利润,各企业按产业分工位置分享价值。

A、工业1.0B、工业2.0C、工业3.0D、工业4.07.“工业4.0”这个概念最早出现在()。

A、法国B、中国C、美国D、德国8.《中国制造2025》提出的五条方针之一,()是指坚持把结构调整作为建设制造强国的关键环节,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动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

A、结构优化B、人才为本C、绿色发展D、质量为先9.能源是传统制造业的动力之魂,()的代表性标志就是使用电力,实现流水线上的大规模生产。

赋能中小企业_中小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和运营商机遇

赋能中小企业_中小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和运营商机遇

August| 08 2023 272赋能中小企业■ 朱晓婷 董胜利 ︱ 文中小制造企业发展步入新阶段政策支持制造业智能化发展随着“中国制造2025”“十四五”智能制造等战略的相继出台,中小制造企业的智能工厂转型升级成为大势所趋。

政府工作报告把制造业作为发展实体经济的重点,促进工业经济平稳运行,另提到大力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推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推进新型工业化、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工信部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比重的近30%,制造业规模已经连续13年居世界首位;2022年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展指数同比增长17%,发展水平全面提升,在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上发挥出更加重要的作用。

中小微制造企业占制造企业数量的99%,是行业发展的关键主体。

工信部2022年11月印发《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指南》,为中小企业和相关方提供了数字化转型的工作思路与方法。

数字技术赋能中小制造企业转型升级中小制造企业目前面临着产能低、能效高、数字化程度低、无法实现精益化生产等问题,同时企业自身转型基础条件差、技术水平不高,对数据缺乏有效采集,难以满足企业数字化生产和精细化管理需求。

随着物联网、5G、AI、数字孪生、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制造业向着智能制造、绿色制造趋势发展,产业升级和转型发展加快,从而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管理成本,提高企业效率和效益。

新技术要素驱动下中小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需求从中小制造企业数字化需求上看,行业数字升级市场空间大,主要有协同生产、提高生产效率、柔性制造等诉求,同时不同细分行业的痛点和需求存在差异。

中小制造企业市场空间从行业规模上看,制造行业每年新增中小微注册企业数稳步提升。

据企查查数据,中小微制造企业目前有525.5万家,其中中小型企业占比约28%,微型企业占比72%。

从细分行业来看,纺织服装鞋业、金属、非金属矿、木材家具、食品等行业的中小微制造企业数量最多,其次是橡胶塑料、计算机通信电子、石油化工、造纸印刷、汽车等行业。

新质生产力浪潮下企业内控创新何去何从

新质生产力浪潮下企业内控创新何去何从

新质生产力浪潮下企业内控创新何去何从作者:薛福田来源:《中国商人》2024年第08期在新质生产力概念逐步确立与演进的背景下,企业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时,迫切需要创新发展策略。

新质生产力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涉及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绿色能源等多个领域,对企业的生产方式、经营模式和组织管理有重要影响。

因此,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背景下,创新发展内控工作成为当前企业管理领域的重要课题。

通过深入研究新质生产力对企业内控工作的影响,可以为企业内控工作的改革与创新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推动企业迈向更高质量的发展阶段。

新质生产力背景的内涵与解读新质生产力是指在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背景下,由科技创新驱动的一种全新生产力形态,不仅仅是生产力的延伸,更是对传统生产方式和发展路径的颠覆性改造,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等特征,体现了创新、协同、绿色、开放的发展理念。

科技的飞速发展推动了生产力的革命性转变,以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等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不断应用于生产过程,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质量。

在新时代背景下,新质生产力突出绿色、可持续的发展特征,带动大众越来越注重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因此,绿色生产方式和可再生能源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

新质生产力强调开放、协同的发展模式。

在全球化背景下,各国之间的合作与交流越发频繁,联系也更加紧密,可以共同推动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与此同时,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发展,社会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发生了深刻变革,工业4.0、数字化转型等成为新的发展趋势。

新质生产力对企业内控工作的新要求新质生产力强调开放、协同的发展模式。

全球化加强了各国间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了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跨国公司、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之间形成了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打造全球化的生产网络,促进生产力的跨界融合与共享。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发展,工业4.0、数字化转型等成为新的发展趋势。

因此,新质生产力的背景对企业内控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高技术制造业 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支撑

高技术制造业 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支撑

高技术制造业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支撑在当今全球经济的浪潮中,高技术制造业成为各国国家实力的象征与重要经济支撑。

中国作为全球制造业大国,也在积极发展高技术制造业,以实现现代化建设的目标。

高技术制造业不仅能够推动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还能够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关键支撑。

一、高技术制造业对中国经济的推动高技术制造业作为现代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对中国经济的推动作用不可忽视。

首先,高技术制造业的发展推动了技术进步和创新能力的提升。

通过引进和自主研发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技术和装备,中国得以跨越式发展,从传统制造业转向高附加值的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中国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

其次,高技术制造业的壮大带动了相关产业链的发展。

从研发到生产再到销售,高技术制造业涉及的环节繁多,与其他产业相互渗透,形成了庞大的产业生态系统。

这种协同发展的模式不仅促进了国内产业链的完善,还促使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国际合作与交流,推动全球产业链的优化和升级。

最后,高技术制造业的崛起也为中国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高技术制造业相对于传统制造业而言更加依赖高素质的劳动力,对技能人才的需求较大。

这一方面提高了劳动者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同时也促进了人才培养和职业教育的发展,为中国的人力资源优化提供了契机。

二、高技术制造业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支撑中国式现代化的路径是与自身国情相适应的现代化道路,而高技术制造业则是其关键支撑。

首先,高技术制造业可以提供创新驱动的动力。

现代化建设离不开科技创新,而高技术制造业正是科技创新的重要领域。

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中国不仅能够满足自身的需求,还能够在全球舞台上发挥更大的作用,实现科技领域的自主发展。

其次,高技术制造业能够提升国家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高技术制造业的发展不仅意味着技术实力的提升,更意味着国家综合实力的增强。

高技术制造业的发展不仅可以满足国内需求,还能够扩大对外贸易,提高国际竞争力。

这对于中国打造现代化的国际形象具有重要意义。

10637048_丝绸股份:经营者持股释放红利_

10637048_丝绸股份:经营者持股释放红利_

38财经文‖上海国资记者 孙文婧丝绸股份:经营者持股释放红利通过经营者持股改革,十年来,公司赚了10亿,分红5亿,国有资产增值10倍,这便是改革释放的红利广受消费者青睐的女装品牌LILY,不少人误以为它是来自欧美的国际大牌。

事实上,LI LY是地地道道的“国货”——由上海丝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历经十几年培育发展而成,是我国纺织服装行业跻身国际一流服装品牌的翘楚。

上海丝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徐伟民把品牌塑造的成功,归功于手下一支“精英级”的设计与营销团队,而人才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则靠的是有效的激励。

“如果没有10年前丝绸公司的经营者持股改革,就没有今天的LI LY 品牌,也没有公司蒸蒸日上的良好业绩。

”倒逼改制上海丝绸集团的前身,是成立于1949年8月的中国蚕丝公司。

几十年间,公司虽然几经更名改制,但一直是我国纺织服装产品进出口贸易的一面旗帜。

自1989年以来,已连续12次在上海企业出口创汇中排名第一, 1999年成为全国最大的服装出口企业。

“2001年,中国加入WTO,外贸当先成为了市场充分竞争的行业。

”徐伟民介绍说。

随着外贸垄断地位被打破,丝绸公司不仅面临着与民企的竞争,而且还出现了人才大量流失的严峻现象,“很多人都跑出去自己干了”。

对于外贸企业来说,人才无疑是其核心竞争力之所在。

“我们必须要改制,想办法挽留人才。

改制是开放倒逼的结果,如果不改制就是死路一条。

”徐伟民坦诚地表示。

丝绸公司的改制需求,恰好与上海市委市政府的国企改革计划不谋而合。

2002年,丝绸公司被选为上海国企改革试点单位。

由当时丝绸公司归口主管单位上海市经贸委牵头,在丝绸公司内实行经营者持股改革。

丝绸公司被选中作为国企改革的“试验田”是有原因的。

早在1997年,国家在国有企业中进行跨地区、跨行业、跨部门、跨所有制的“四跨”改革,当时的上海丝绸进出口公司即被选为改制试点单位。

1997年10月,丝绸进出口公司与丝绸工业公司通过资产重组,成立上海丝绸(集团)有限公司,成为“工贸结合”成功转型的企业代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财经报/2014 年/12 月/16 日/第007 版
产业
“工业4.0”让制造业迎来全新时代——徐丽红
本报记者
今年10 月,中德两国签署的《中德合作行动纲要》明确,双方将在工业4.0 方面加强合作,
标志着工业从3.0 自动化时代向4.0 智能化时代迈进的号角已经吹响。

工业4.0 时代的来临,或许
是制造业的趋势,抑或是中国未来的产业升级之路。

据工信部数据,2013 年我国装备制造业产值规模突破20 万亿,占全球的比重超三分之一。

因此,由德国提出,美国、日本跟进的工业4.0,有全球制造业再竞争的色彩。

业内人士认为,
如果工业 4.0 在德、美、日成功推广,中国未来依靠大规模工业化生产高性价比产品的比较优势
将被显著削弱。

在中国高铁、核电、特高压电网、通信出击全球市场的时刻,工业 4.0 的概念立
刻成为国人热议的话题。

对于之前的三次工业革命,人们已经耳熟能详,18 世纪引入机械制造设备为工业1.0;
20 世
纪初的电气化为工业2.0;20 世纪70 年代大规模、大批量的简单化生产模式为工业 3.0。

在今年6 月初举行的2014 年国际工程科技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培根首次披露的正在
制定的“中国制造2025 规划”则使中国版“工业 4.0”初见端倪:其主线体现为信息技术与制造
技术深度融合的数字化、智能化制造。

这意味着“中国制造”将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由
低成本竞争优势向质量效益竞争优势转变;由资源消耗大、污染物排放多的粗放制造向绿色制造
转变;由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

工信部出台的《关于推进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则表明:与“工业4.0”相关的
政策也在紧锣密鼓的跟进。

机器人产业成决定性因素
2013 年4 月,德国在汉诺威工业博览会期间首次抛出工业4.0 战略规划,时隔一年半,工业
4.0 已成为席卷全球政界、商界、学术界的热门话题。

具体来看,工业4.0 就是随着信息技术与工业技术的高度融合,网络、计算机技术、信息技
术、软件与自动化技术的深度交织产生新的价值模型。

在制造领域,这种资源、信息、物品和人
相互关联的“虚拟网络—实体物理系统”,其通俗的表述就是智能机器人和物联网。

在工业4.0 的
生产模式中,传统的行业界限将消失,将产生各种新的活动领域和合作形式。

可以说,未来的制造业将与服务产业一样,建立在互联网这一“共同的底盘”之上,人与人、
人与机器、机器与机器之间将对话协同,工厂生产由“高度自动化”转向“智能”生产。

从更加纵深的角度而言,整个社会都将发生质变,整个社会都将变得智能——工厂变成智能工厂,家居
变成智能家居。

因此,这场变革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息息相关。

业内专家表示,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由于我国长期处于制造业产业链条的低端,工业
装备、技术相比发达国家一直差距较大,因此,大力发展机器人产业在我国的工业 4.0 战略中将
成为决定性因素。

从2010 年至今,我国机器人行业在制造业升级要求和人口红利下降的双重夹击下步入快速
增长期。

国际机器人联合会发布的报告称,中国工业机器人需求将快速增长,年增长达到25%以
上,到2017 年市场销量将达到10 万台,工业机器人保有量超过40 万台。

然而,值得关注的是,
目前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与国外差距有进一步拉大的风险。

目前我国机器人产业总体上还处于起
步阶段,工业机器人缺乏品牌认知度,最大的机器人企业年产机器人仅有几千台。

据中国科学院
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机器人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曲道奎介绍,机器人主要由高精
第2 页共2 页
度减速机、伺服电机和控制器三部分组成。

而在这其中,目前国内对关键零部件的进口依赖度高
达90%,国产品牌替代空间大。

针对这种现状,专家建议,要通过多种途径来寻求突破。

首先,
要加强对国际机器人技术的跟踪研究,制定出台符合我国发展实际的机器人技术路线图,明确技
术发展的步骤、重点突破的关键核心技术、工艺与零部件以及产业化路径。

其次,要确立符合我
国发展实际的机器人发展模式。

加强行业细分领域的集成应用,加强产学研用结合的集体攻关,
重点突破关键核心部件,尽快形成机器人本体、关键零部件、系统集成商等机器人全产业链的整
体推进。

最后,要加快培育工业机器人龙头企业和品牌。

我国应将培育与发展自主品牌工业机器
人作为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一项重要任务。

产业模式将从“产品”转向“服务”
专家预计,在工业4.0 的推动下,今后制造企业的生产模式将发生质的转变,更多地采
品+服务”的混合产业模式。

也就是说,一些具有创新思维的企业,将不再仅仅满足于产品的生
产,而是由销售产品延伸至销售服务,即通过智能的、可联网的产品生成数据,并据此提供全新
的数字化服务进入新市场,并获得新的收入来源。

比如,一家轮胎制造商提供了一项基于产业物联网的全新服务。

该服务为其客户在卡车轮胎
和引擎上安装传感器。

传感器会将收集到的油耗、胎压、温度、速度和位置等数据传到云服务器
上,而相关专家会据此进行数据分析,并为客户提供建议及驾驶培训。

这项服务帮助其客户每百
公里减少油耗达2.5 升。

对于企业而言,“产品+服务”的混合产业模式将意味着其拥有了直达客户的绝佳机会。

如果
企业仅销售产品,客户往往只在需要维修保养时才会与企业发生联系;而当销售服务时,企业将
能建立更广泛的客户触点,进而提升客户的忠诚度。

同时,通过从数字化服务中所获得数据,企
业也能够更好地洞察价值链上的各环节,从而提高效率,并制定更为合理的战略决策。

曲道奎表示,产品与数字化服务相结合,无疑还将潜移默化地提升客户对产品的好感。

而当
此项服务对客户的价值足够大,它的重要性甚至将超过产品本身,最终影响客户对于产品的购买
决定。

比如,在通用电气已经推出的智能飞机引擎的整个产品生命周期的价值创造中,物理产品
的销售只占30%,而引擎的保养、维修等服务占总收入的70%;主要利润的来源也在服务,而不
是产品。

机器人产业将作为重要领域予以发展和支持
工业4.0 所涉及的产业,特别是新生的机器人产业和物联网行业,其健康稳定的发展尚需通
过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方式进行培育。

国务院先后印发的《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
业的决定》、《关于印发“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等重要文件都将其作为
重要领域予以发展和支持。

作为行业主管部门,工信部也先后制定发布了《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等
政策文件,鼓励有关部门、地方政府及金融机构支持机器人的研发和应用推广。

工信部拟出台多
项措施,从完善标准体系建设、产业资金支持、搭建产需对接平台等方面,进一步推广机器人应
用。

目前,已安排中央财政资金约 1.5 亿元。

在推广应用方面,4 年来共支持基于工业机
数字化车间应用示范项目100 余个,安排资金约40 亿元。

与此同时,上海、重庆、广州等多地也纷纷出台了相应的扶持政策,以便在技术研发、人才
需求等方面,给予本土机器人企业政策支持。

如注册地在上海市的新时达公司,主营业务为电梯控制系统,2013 年起进入机器人行业。

2013
年年报显示,公司“机器人与运动控制类产品”在2013 年的营业利润仅为18.85 万元。

但由于公
司的该系统被列入了“2013 年上海市重大技术装备研制专项”,新时达在2014 年一季度成功获得
了高达340 万元的财政补贴,相当于该公司同期净利润的五分之一。

近期,工信部还将会同财政部、保监会等部门,研究出台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政策,解
决包括机器人在内的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推广应用难的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