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性”重构主题论文
关于当代大学生国民性的点滴思考
关于当代大学生国民性的点滴思考以自我为例关于我国的国民性的问题一直是大家热议的话题,因为一个国家的国民性是现代民族国家的理论术语,其具体是指国民共有与反复出现的精神特质、性格特点、情感内蕴、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等的总和,是一种较为稳定的心理—行为结构。
国民性是一国大多数人的文化心理特征,即在价值体系基础上形成的稳定的性格特征,是国民素质的核心因素。
古老的中国有着五千年的文明,随着历史的演变,我国的社会性质也发生着改变,可是几千的奴隶制度、封建社会制度,也让中国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国民性,随着改革开放引导的经济飞速发展时代的到来,我国的国民性也随之发生了变化,那么,当代大学生作为我国的新生力量,他们的国民性自然更是大家热议的话题。
我自己认为当代大学生一方面继承了一些古老中国就有的国民性,也有他们自己所特有的国民性,下面,我将以我个人为例,简单的谈谈我对国民性的点滴思考。
(一)继承的国民性我们的古老中国人于受到几千年封建制度的压迫、努力制度思想的灌输,有着很强的奴性,那么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的奴性有没有改变呢?我认为没有。
当代的大学生仍然有着奴性,我认为可以在以下几点中体现:(1)我们不懂真正的民主,在古代我们中国人就奉行“少数服从多数”,多数人都愿意做奴隶,只有少数人不愿意做奴隶,到最后的下场就是被抓、被关、被杀。
在当代大学生中对于民主还是没有很好的理解,比如班干部的选举,有一种很常见的现象就是—拉票,同学们都不是很珍惜自己的选择权,和谁的关系好级投给谁,完全没有把能力作为第一个参考的条件。
(2)我们崇尚明哲保身。
什么叫明哲保身?有两条解释:一是绝不触犯法律,二是在灾难中绝不同情任何人。
说穿了就是做一个聪明的奴隶。
他们不陷害无辜,但也绝不反抗邪恶,他们只求苟安、苟活。
为了苟安,墙倒众人推时,他们跟着推;破鼓万人捶时,他们跟着捶。
这个不良风气仍然影响着我们当代的大学生。
当代的大学生都有一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怕给自己惹祸上身!对和自己没有关系的人所遭遇的苦难毫不关心,这个社会变得越来越冷漠,也越来越没有温暖,看着路边的老太太没有人敢扶起,看着被汽车一再压过的小悦悦没有人报警,或许有人说这是社会的问题,可是即将作为这个社会的主人翁的我们是怎样做的呢?(3)我们缺少原则。
带领学生一起“重构”国民性——兼读《从“我”来看国民性》一文
即使 在今 天 , 在面对类似于祥林嫂这样的人时 , 他 们也 未必 会 如 自己想 象 的 那 般 好 。 当笔 者 将 这 一 是 喜欢 理性 思 考 的 , 这一 判 断显 然触 发 了学 生 的理 性 思维 , 他 们 并 没 有 因 为 自己 的 “ 理 想” 受到“ 打
笔者读 完 之后拍 案 叫好 。 原 因在 于 张 老师 的诸 多 观 点与 笔者 日常 教 学 所 思 所 想 皆 有 相通 之 处 。文 中
一
、
《 祝 福 》中 的 鲁 四 老 爷 显 然 不 是 一 个 正 面 人 物, 而是 封建社 会 的代表 。这 里没 提 除鲁 四老爷 之 外 的普通 老 百 姓 , 是 因 为 他 们 的思 维 其 实 是 相 通 的, 如果 普通 老百 姓有 机 会 成 为 老 爷 , 那 他 们 也 一 定 就是鲁 四老 爷那 样 的老爷 。鲁 四老 爷们对 “ 阿毛 的故 事 ” 的猎 奇 , 对 祥林嫂 的鄙 薄 。 对 自身所 产 生 的 “ 既认为 可 怜 又 认 为 败 坏 风俗 ” 的认 知 , 是 那 个 社 会 中对 类似 现象 的主 流认识 。事 实 上 , 读者 之 所 以 要 抨击 那 个 社 会 , 之 所 以从 中读 出 了所 谓 的 国 民
徐 海 荣
( 如皋 中等专业学校 , 江苏如皋 , 2 2 6 5 0 0 )
[ 摘
要] ‘ ‘ 重构 ” 国 民性 , 关键 在 于认 清 国 民性 并有 能 力 与智 慧去 重构 。 对 于 高 中的语 文教 学 而 言 ,
在课 堂上 占用一 点 时间进行 类似 问题 的 思考 , 其 实并不会 如一 些教 师所 想 的那样 浪 费时 间 , 因为从 学生 成 长 的角度 来看 , 他们 需要 这样 的思 考 。 [ 关键 词 ] 高 中语 文 ; 国民性 ; 重 构
国民性的反思与重塑
邓 晓 芒 指 出 ,当 代 中 国 最 突 出 的 道 德
事实上 , 日本人有很 多好 习惯 ,并不 是 民主 的
结 果 ,而 是 在 封 建 的 江 户 时 代 训 练 出 来 的 ,被
问题 是 虚 假 , 习 以 为 常 地 作 假 ,没 有 道 德 底 线 。何 以 如此 ?就 是 我 们 的 上层 建 筑 和 经 济 基础 与老 百姓 的 日常 生活 之 间的错 位 。 上
一
/
c A c T
L 一 一 一
来
套 。 我 们 应 该 建 立 新 的 道 德 底 线 ,人 们 应 该
黑龙江双城市 熊治球 ( 农民 ) 使我知道了 注 重 起 码 的 公 平 正 义 ;在 此 基 础 上 , 国 人 的
很 多从其他刊物和 电视报道 中了解不到的新 东
教授 、博导 ,本刊特邀审读员 ) 《 同舟共进 》
2 0 1 5 年第6 期 可 圈可 点 的 文 章 很 多 ,譬 如 : 《 当 好 协 商 民 主 的 主 人 翁 》在 探 讨 政 协 委 员 如 伺 推
进 协 商 民主 方面 有 新 意 ,接 地 气 ,可 操 作 ;
《 跨 过 海 峡 查 档 案 》证 实 了 曹 聚 仁 确 为 “ 两 岸 密使” ,2 0 世 纪6 0 年 代 往 来 于 毛 泽 东 、 周 恩 来 与 蒋 介 石 、蒋 经 国 之 间 ; 《 赵 树 理 ,一 个 旗 手 的倒 下 》揭 示 “ 人 民 艺 术 家 ”赵 树 理 之 所 以 被 打 倒 ,源 于 他 对 “ 大 跃进 ” 、浮 夸 风 的 反 思 与 抵 制 ,令 人 唏 嘘 ;《 旷 世 奇 才 赵 元 任 》讲 述 赵 元 任 的 生 平 事 迹 , 善 于 剪 裁 , 有 细 节 , 见 性 情 。 不 过 ,这 期 刊 物 最 有 穿 透 力 的 内 容 ,还 是 专题 策 划 “ 国 民面 孔 :性 格 、道德 与文 化 ” 。
“重建国民性”与新时代中国文学的鲁迅传统
“重建国民性”与新时代中国文学的鲁迅传统◎易文杰20世纪90年代,后殖民主义理论引进到当代中国的文化界后,引起众声喧哗。
首先是王一川等人以“东方学”为“批判的武器”,对张艺谋的电影进行了后殖民主义批评。
他们认为《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等获得西方大奖的张艺谋电影,其中不少文化符号的表达是刻板的,渲染了一个神秘的东方中国形象,有着迎合西方的嫌疑。
[1]以冯骥才为代表的论者,在这一脉络的延长线上,更认为鲁迅的国民性批判有暗合西方文化霸权,将“中国”他者化的嫌疑。
[2]对这种“后殖民思维”,王晴飞等人进行了“中国文学的‘世界性’与新时代文学”笔谈主持人语:一直以来,启蒙话语总是以二元对立的眼光,审视中西文化、文学关系,不免存在西方中心主义的症候;后殖民话语虽然对启蒙话语有所质疑、批判和反拨,但仍然是在二元对立的框架中腾挪。
这一状况有必要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和重新审视。
值得指出的是,马克思曾以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的视野,提出了跨民族、跨文化、跨语言的“世界文学”观念,科学地预见了当代文艺的发展趋势。
随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到来,中国文学的“世界性”命题也已愈来愈显示出全新的内涵。
我们应该超越后殖民话语,站在全新的角度,重新看待我们新时代的中国文学。
基于此,我们组织了这一笔谈,从“新时代中国文学的鲁迅传统”“新时代长篇小说家庭书写的转变和可能”“超克后殖民”等角度切入,就这一话题提出自己的观点。
虽然说,这三篇文章的讨论还远不能完全囊括新时代文学的创作实绩,但它们观察的方法都各有特点,理论辨析与文本细读也可谓有效,打开了这一论域的讨论空间。
—徐勇(厦门大学中文系)深刻的反思:鲁迅的国民性批判思想虽然受到过西方的影响,但由于他的文学立足本土问题,具有强大的主体性,因此,他的文学并不是后殖民式的“国民性神话”。
[3]笔者赞同这一反思。
在笔者看来,“鲁迅文学”的深刻意义之一,就是既批判传统,又从传统中汲取有益的资源;既批判国民性,又坚定“民族脊梁”的文化自信;既批判殖民主义,又以“拿来主义”的姿态汲取世界文化的活水;既超越了殖民主义的西方话语霸权,又超越了后殖民话语的狭隘文化民族主义倾向。
略论鲁迅改造和重塑“国民性”的思想——纪念鲁迅先生逝世七十周年
哉祸 哉 !逝 世前 半年 , 还在《 ” 他 致尤 炳圻 》 的信 中指 出 ,揭 发 自己 的缺点 , 是意 在复 兴 , “ 这 在改 善” l因 此 鲁迅 一生 都将 揭露 国民性 的痼疾 、 掘 民族思 想 挖 道 德素 质 中的“ 根 ”探 索塑造 新 型 民族素 质作 为 病 、
闷和 彷 徨 , 到重 新 振 作起 昂扬 的 斗 志 , 再 从单 纯 的
质、 推进民族复兴的伟业 , 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
义。
“ 明批评 ” 文 明批 评” “ 文 到“ 与 社会 批 评 ” 相结 合 的
过程 。该 时期 他正 确地 解决 了改 造 国 民性 、 造新 塑
型国民思想道德素质与改造社会的关系 , 以及国民
鲁迅所要 改 造的 国 民性 内涵 是什 么 ? 研究者 认
思想 革命 与社 会政 治革 命 的关 系 , 重 于对专 制 的 侧 封建 意识 形态 所造 成 的愚弱 的 国 民性 的批 判 。 第二
个 时 期是从 1 2 回到 上海 直至 1 3 年 病逝 。 9 7年 96 这
一
识 有差 异 。 笔者 见解 , 依 国民性或 民族 性 , 就是 国 民 素质 , 基本 的就 是其 思 想 道德 裹 质 , 者 说 国 民 最 或
自己义 不容 辞 的任务 。
在 长期挖 掘 、 判 国 民劣 根性 的 同时 , 仅集 中地 、 批 不
深刻 地探讨 了新 型 国 民性 的 内涵 , 而且 对建 构新 型
鲁 迅改 造 国 民性 、 建新 型 民族素 质 的思想 历 构 程 可 以大 略地 分为 两个 时期 。 第一 个 时期 是从 留学
人的现代化与国民性重塑
理 特征 、 精神状态。它是在多数国 民中所具有 的稳定的、 反复
出 现 的心 理 特 质 , 一 种 深藏 于 心 灵 深 处 的 潜 意 识 。 于低 层 是 属
成 为 推 动 社会 进 步 的一 个关 键 环 节 。观 念 和 意 识 都属 于精 经无法仅仅依靠它所 创造 的物 质文 明来 解 决 , 注 人 在 现 代化 社 会 中 的生 存 、 展 关 发 问题 。注 重对 人 的人 文 关 怀 已经 成 为 人 的 现 代 化 研究 的重 点 问题 。因 此 , 我 国 现 阶段 , 强 人 的 精 神 素 质 的 建设 应 是 人 在 加 的现 代 化 建设 中 的重 要 一 环 。而 国 民性 属 于 人 的 精 神要 素 的 部 分 ,是 全体 国 民在 实 践 中呈 现 出来 的 主 体 意 识 和 主体 风 貌 , 中体 现 了民 族 素质 的精 粹 。 可 以说 , 是人 的现 代 化 素 集 它 质 的题 中应有 之义 。 中 国国 民精 神 重 塑 的 问 题 。 果 从 1 如 9世 纪末 严 复 提 出 “ 民 说 ”梁 启 超 提 出 “ 民 说 ” 始 到 今 天 . 三 。 新 开 已
人类学中关于国民性的研究——从《菊与刀》看日本的国民性问题
·心理人类学期末论文·人类学中关于国民性的研究——从《菊与刀》看日本的国民性问题[摘要]从古到今,历史上很多人类学家都思考过国民性这一问题,也产生了一系列巨著。
其中最著名的是二战后,美国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对日本国民性的研究作品《菊与刀》,它成为二战后期美国统治日本的重要的理论依据。
书中作者分析了日本国民性的双重性,即有温柔善良的一面,又有凶狠残暴的一面,所以美国就对日本采取了一种“统而不治”的间接统治措施。
可见,人类学家研究国民性问题是有自己独特的理论方法和高效成果的。
日本是中国的邻邦,历史上两国既有友好的交往,又有黑暗的复杂关系。
它现在是世界经济强国,在政治、经济、军事上都对中国有深刻影响,所以研究日本国民性是有意义的。
所以,我以历史上成功的研究日本国民性的案例为切入点,学习经典之作,才能更好的有自己的认识。
[关键字]国民性耻感文化人格“菊”是日本皇室家徽,“刀”是武家文化的象征,“菊与刀”正好象征了日本人的矛盾性格和日本文化的双重性。
《菊与刀》中给我们讲述的是一个真实的日本、矛盾的日本、美丑善恶并存的日本、一言难尽的日本。
国民性格是渗透在一个民族或国家的文化中的精神或意义,是某种在民族中内部“一以贯之”的文化精神,具体地表现为民族心理和由民族心理构成的特有的民族性格、民族风采、民族风调。
国民性又称民族性。
人们认为,国民性是以国家民族为单位构建的一种社会性格。
国民性是一个国家民族大多数成员共有的、反复出现的心理特质和性格特点的总和,是一个国家民族的深层意识。
日本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岛国,公元4世纪中叶,日本出现统一的国家──大和国。
岛内民族为大和族,北海道地区约有2.5万阿伊努族人。
日本神道和佛道较盛行。
所以,日本独特的地理条件和悠久的历史,孕育了别具一格的日本文化。
樱花、和服、俳句与武士、清酒、神道教构成了传统日本的两个方面--菊与刀。
“日本人是既生性好斗而又温和谦让;既穷兵黩武而又崇尚美感;既桀骜自大而又彬彬有礼;既顽固不化而又能伸能屈;既驯服而又不愿受人摆布;既忠贞而又心存叛逆;既勇敢而又懦怯;既保守而又敢于接受新的生活方式。
浅析中国人的“国民性”
浅析中国人的“国民性”浅谈中国人的“国民性”内容摘要:作为中国人,只有深入了解中国人的“国民性”,了解自身的劣根性,了解中国人如今在人格上的现状,才能让我们中国社会尽早走向更加文明的社会。
如果不深入研究探讨,我们在中国人的圈子里久了,就会觉得所有的事情,所有的行为都是那么理所当然;如果我们不与其他更文明的国度相比较,我们是不会发现我们丑陋的一面的。
揭示国民性的丑陋,不代表不爱国。
正是因为爱国,所以才要揭示。
关键词:劣根性现状丑陋爱国揭示引言沉浸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或许我们会缺乏清醒的思维去思考我们这个民族的优与劣;沉浸在各种宣扬中国传统美德中,或许我们就那么天真地认为我们民族就是最好的。
可是,我们要清楚地明白,一个政党若想要在人民心中建立起坚实的基础,它就要从文化、思想等方面把我们的思想禁锢了。
然后,不断地宣扬一种有利于政党统治的思想,让我们好好地服从于它,被它统治。
显然,从小到大,我们都被灌输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一直以来,我们都对中国文化产生了认同感。
从小,我们就被教育要爱国,要爱自己国家的文化。
可是,我们现在都长大了,都应该有理智的判断力。
我们要培养自己区分好与坏,优与劣的能力,不能总是一味无知地什么都不知道。
所以,我们开始要认真分析,我们中国文化中有什么值得我们继续提倡传承的,有什么需要我们认识到并且改进的。
我们作为一名中国人,必然要爱国,要爱我们的祖国,要爱我们祖国的文化,但是我们也不能没有思辨能力。
但是,发现文化中的劣根性,进而从自身做起,告诫别人,从每一个小中国人做起,我们的祖国才会变得更好。
这才是正确的爱国方式!一、什么是“国民性”一个国家的人民由于生存的自然环境所决定的生产方式,从而形成了与之相适应的社会心理、社会意识,由此产生出自己稳定的、独特的社会经济、政治结构形态。
这种结构形态反过来又是国民的社会心理、社会意识定型化,形成牢固的社会风俗、习惯传统。
两者发福交错影响,经历历史积淀,就形成为国民性。
论鲁迅小说改造国民性主题
论鲁迅小说"改造国民性"的主题李忠平奉节师范进修学校摘要:在鲁迅的小说中,“改造国民性”是一个极其深刻的主题。
本文从鲁迅为什么改造国民性和怎样改造国民性作了全面的论述。
关键词:鲁迅国民性改造国民性国民性,作为一种概念,是不足以引起人们的注意的,然而把"国民性"和鲁迅联系起来,恐怕就会让有些人禁不住热血沸腾(包括我)。
在讨论鲁迅为什么要改造国民性的原因之前,我们先来弄清什么是国民性?但也只有结合19世纪初的中国现实才能弄清鲁迅小说主题提出的所要改造的国民性。
从鲁迅众多的文章里,我们可以总结出,鲁迅先生所谓的国民性应该指人民大众的精神状态和思想觉悟,是封建统治阶级的思想意识以及在其影响下形成的某种精神状态。
或者说是社会各阶级的人共有的心理素质、精神状态和思想意识。
而这种国民性是复杂的,更为侧重的是国民的"劣根性"。
为什么要改造国民性?鲁迅改造国民性思想的产生。
不是偶然的,而是其个人深刻的人生体验、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思想的影响以及国外特别是日本研讨国民性热潮的启示的必然结果。
在19世纪的中国,龚自珍、魏源等地主阶级中就已产生了国民性改造思想的萌芽。
持续紧张的民族危机是国民性改造思潮兴起的最深层原因。
随着物质层面现代化的接连失败,迫使中国的有识之士转换视角,从国民本身的弱点来思考中国萎弱的原因所在。
他们终于认识到单靠西方的科技,制度的引进是无济于事的,首要解决的应是国民文明健康的心态和近代资本主义素质的国民群体。
中外人口素质的巨大差异,也便成了有志之士改造国民性的原因和决心所在,同时也给鲁迅以深刻的启迪。
鲁迅早年留学日本,处在明治日本的思想文化空间,感受着日本民族强烈的自省、自强开拓进取的时代氛围,面对祖国日益衰颓的危机,因而自然地要探讨如何使祖国富强的课题。
在仙台学医时,鲁迅和好友许寿裳经常讨论"怎样才是理想的人性?中国国民性中最缺乏的是什么?它的病根何在?"等三个相互联系的问题,继而决心以文艺为武器,终生不遗余力地改造国民性。
新时代下国民性的重塑
新时代下国民性的重塑作者:张保军来源:《青年时代》2018年第09期摘要:某一国族民众自上而下在特定生存境遇中,自觉所形成的并具有稳定性的社会性格和国民心性,即为我们这里所讲的国民性。
国民性当中包括丰富多样的内涵,国民性论争是有效促进我国人民走向成熟的重要精神食粮,同时国民性品质还是构成国家软实力的重要要素。
国民性的提高离不开国民教育的推动,而要想彰显出其教育效能,就离不开功能底线等五个因素。
当代我国国民性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对国民共同体身份认同教育等方面进行有效开展,促进新时代下国民性的重塑。
关键词:国民性;国民教育;内涵;途径一、国民性的理论界定何为国民性?虚无论者和务实论者分别给出了不同的理解,前者认为所谓的国民性仅仅只是一个解释性概念,好像这一“解释概念本身能够和任何东西相适应”,导致研究者深陷在怪圈之中,即“任何假设都能够对一切进行解释,但最终却都没有办法解释”;后者认为国民性是由某一个特定的国族,所具有的民族性格等。
而对于这两者给出的理解和界定,我们就非常有必要在审视和清理的基础上,透过表面的描述来透视到深层次的认知和立场,要不然,我们很难真正意义上探索出国民性的原本意义,而培育国民性和教育的重塑工程也将会停滞不前。
以下我们将着手于對国民性立场,还有角度差异方面的问题进行思考,从四个视角来对国民性的概念进行解释。
(一)国民性的优劣性自从“国民性”一词被国人谈及时起,就将其和民众素质的优劣性紧密的联系在了一起,在学者的一些言说当中,还有对国民性进行反思的重要论域和立场中,它标志着“文化主体意识”正在国人中悄然崛起,它是中华民族在整个反思过程中的重要觉醒。
(二)国民性的指向性学者在探讨国民性当中,对优劣进行判断的标准,是主要是对特定价值的取向,它是相对比某种特定对象来讲的,在这种相对关系中,也在隐约之中暗喻着,真实国民性优秀论争的意图。
(三)国民性的构成性国民性就好像人的机体一样,其价值取向正是“头脑”,也就是由某种指向性所牵引的,其不同的现实内容则是由“躯干”构成的,其功能表现为,各种各样国民性在某一个特定境遇当中的优劣判断。
论国民性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的作用——以日本为例
・
1・
文拟从 分 析 日本 国民素 质 , 即 国民性 的角度 出发 , 具
地震 、 洪水 、 干旱 、 暴雪 、 火 山喷发等 天灾 , 然而 , 面对 这 一切 , 他 们早 已深 切 地 意 识 到 大 自然 的不 可 抗 拒
性, 不 但没 有对 大 自然 产 生 怨 恨 , 相反 , 总 是 乐 观 地
作者简介 : 张忠锋 ( 1 9 6 7 一) , 男, 陕西西安人 , 西安外 国语 大学 日本 文化 经济学 院教 授 , 硕 士生 导师 , 主要 从事 日本文 学 、 日本语言文化研究 ;
马聪丽 ( 1 9 8 0 一) , 女, 陕西渭南人 , 西安财经学 院外 国语学 院 日语 系讲师 , 日语语 言文学硕 士 , 主要从 事 日语语
得 尤 为重要 , 被 认 为是维 护 和构筑 和谐 社会 的基础 。
到 电影 “ 2 0 1 2 ” , 似乎地 球的末 1 3就 要 来 临 , 令人恐
惧无 比。就在全世界的 目光都聚焦在灾难深重的 日 本 岛上 , 为 日本东 北 关 东 地 区的 民众 遭 受 到 如 此 巨
大 的灾 难 而感 到难 过之 际 , 日本 灾 区 的 民众 所 表 现
出 的淡 定 , 以及 整 个 灾 区 井 然 有 序 的 社会 秩序 给世
然而 , 当大 难临 头 , 在 大 自然 面 前 , 凌 驾 于 百 姓 生 活
之上的, 所谓国家体制 和政府政策这些脱离 自然 的
人类 行 为都 完 全失 灵 , 起 不 到任 何 作 用 的 非 常情 况
下, 整个 社会 还 能够保 持 和谐 , 一 种可视 为 完全 存在
去 理解 和 面 对 。“ 风 是 水 稻 生 长所 需 要 的 , 雪 具 有
新闻关于谈国民性作文
新闻关于谈国民性作文
在如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每天都有各种各样的新闻扑面而来。
而从这
些新闻当中,咱们也能琢磨出一些关于国民性的有趣事儿。
你瞧,有时候新闻报道里说,在某个景区,大家为了抢个好位置拍照,挤
得那叫一个热火朝天,完全不顾秩序。
这就让人忍不住想,咱们是不是有时候
太心急了,就不能排个队,一个一个来?
还有啊,一遇到什么促销活动,那商场里简直跟战场似的,大家拼命抢购,好像东西不要钱似的。
这是不是说明咱们骨子里爱占小便宜的心理在作祟呢?
也别光看这些不太好的。
新闻里也常有让人暖心的事儿。
比如有人遇到困难,周围的陌生人纷纷伸出援手,捐款捐物,帮忙渡过难关。
这又让人觉得,
咱们大多数人还是善良、热心肠的。
再比如说,每次国家有什么重大任务或者挑战,无数普通人挺身而出,尽
自己的一份力。
这时候就能看出咱们国民的团结和坚韧,那股子不服输、不怕
难的劲儿,真让人佩服!
其实吧,国民性这东西挺复杂的,不能简单地用一两件事就给定义了。
咱
们有优点,也有不足。
但关键是,通过新闻,咱们能看到这些,然后反思自己,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希望以后的新闻里,那些展现咱们国民优秀品质的报道越来越多,那些不
太好的能越来越少。
这样咱们国家才能越来越好,大家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谈国民性作文400字左右
谈国民性作文400字左右
谈及国民性,那就得说咱们这民族,真叫一个自豪!咱们的文化,几千年历史,底蕴深厚得让人惊叹。
不管是种田的农民还是写字楼里的白领,大家都特别勤劳,像蜜蜂一样忙个不停。
咱这国民性啊,还特别包容。
咱们喜欢尝试新东西,外来的文化咱们也乐意接受,但咱自己的传统咱也从不丢。
过年时放鞭炮、贴春联,中秋节吃月饼、赏月,这些传统习俗,咱们都宝贝着呢。
再说说家国情怀吧,这可真不是盖的!咱们都觉得,个人的幸福跟国家的繁荣是紧密相关的。
国家要是有什么困难,咱们肯定第一个站出来帮忙。
毕竟,咱们都是这片土地的孩子,得为家里出点力啊!
总的来说,咱们这国民性就是自豪、包容、有家国情怀。
这些特点,让咱们这个民族在世界上都显得特别亮眼。
咱们得继续保持下去,让咱们的民族之光更加闪耀!。
“国民性”重构的主题初探
“国民性”重构的主题初探作者:杨高强来源:《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1年第06期摘要:“国民性”的主题从出场就满载着批判和否定色彩,但同时也充满了民族精神的启蒙自省和建构。
因此,“国民性”的重构主题在“五四”以来的文学创作中不断得到发展和延伸。
本文仅就现代文学史上不同时期的三位代表作家展开讨论,针对“国民性”重构这一主题在新文学不同时期的衍变进行简要梳理。
关键词:国民性;国民性重构;鲁迅;沈从文;赵树理中图分类号:I0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18-0022-01“国民性”是中国现代文学创作与研究中避不开的主题。
自新文化运动发起后,它便作为民族精神启蒙自省与建构的核心贯穿于整个现代文学的始终。
“国民性”最早是由西方传教士基于西方文明的立场上审视中国民族性格时提出的,后来被梁启超等新文化运动的先驱们纳入进来。
新文化运动伊始,鲁迅高举着国民性批判的旗号狂奔猛进,对他深爱的国人进行了最深沉的反思和最猛烈的批判。
自鲁迅以来,“国民性”便成了一个带有否定和批判色彩的专用名词,对民族心理文化的批判性文学想象传统也由此而始。
现代文学创作中国民性批判主题的提出不仅仅限于指出国民性格中的各种缺陷,从而“引起疗救的注意”,更重要的是要在批判的基础上提出国民性重构的方案并可用于实践,通过国民性改造与建构实现国民性格的现代性完善进而实现国家的独立富强。
鲁迅提出国民性批判主题后,也注意寻找建构新国民性的途径。
他提出“立人”的思想,想把“沙聚之邦”改造为“人国”:只有健全的人性,才能从根本上改变中国愚弱的状况,提高整个民族的素质。
鲁迅提出的“立人”的设想,采用“以反为正”的策略来建构国民性,即在小说中极力揭露国民性格中的奴性和群体自大等弱点,引导人们纠正,转向弱点的反面从而达到建构完善国民性的愿望。
也正因为鲁迅重构国民性的努力通过国民性批判来引导,所以学习继承鲁迅的众多作家也只学到了深刻批判国民劣根性的本领。
关于国民性的思考
关于当代中国大学生国民性之点滴思考提到“国民性”这个词,比较官方、正式的解释是指国民共有与反复出现的精神特质、性格特点、情感内蕴、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等的总和,是一种较为稳定的心理-行为结构。
是一国大多数人的文化心理特征,即在价值体系基础上形成的稳定的性格特征,是国民素质的核心因素。
它包含国民的政治意识、自我意识、价值观念、社会交往准则、最普遍的个性素质、心理特征等。
国民性是一个国家民族最主要的内在特征,它不一定是完美的,向每个人的性格与习惯一样也有优缺点,并对该国的经济、文化、政治等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对于“国民性”的定义、概念及内容,中外的不少学者、哲人、社会学家都大大小小做过不少研究。
美国的社会学家英克尔斯的《民族性格》中将其称之为民族国家的“众趋人格”。
从近代以来,当中华民族在内忧外患的艰难夹缝中求生时,启蒙运动的先驱者严复提出了“三民”主张,“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批判中国的国民性:“华风之弊,八字尽之:始于作伪,终于无耻。
”梁启超的“新民说”更是系统论述了改革国民性的问题。
他们用自己的感悟与清醒想要唤醒国人,让中国真正找到生存富强不畏强敌的道路。
而且,尽管从今天来看,当时的挣扎与浮沉没有为中国带来直接效应,然而这些对国民性的思考对后世产生的影响却是不可估量的,并为中国之后一系列的试图改良或是改革的运动注入了新的思想力量与理论基础。
从我个人的理解来看,对于国民性这个看起来晦涩难懂的词语,确实是关乎我们每个人的学习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
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分子,是中华民族的儿女。
在社会生活的每个角落,我们的生活追求、价值理念、理想基础、风俗习惯、生态文明、社区文化、交流沟通、教育公益……这些无不反映了中国的国民形象,而其中所映射出来的所谓中国人的性格,也就是我们这里所说的国民性。
它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在整个社会中塑造出中国独特的氛围。
它不是一成不变的,也不是完美无瑕的,同时每个人对它的看法或许也不同,它随着历史的脚步,随着全球的步伐,变化,升华。
也谈国民性和立人(教学论文)
•••••••••••••••••也谈国民性和立人(教学论文)也谈国民性和立人(教学论文)内容摘要:“国民性”问题是鲁迅文学思想中最有名的论题之一,《灯下漫笔》更是鲁迅先生批判“国民性”的抗鼎之作。
在这篇文章里,中国人的“奴性”在历史文化的手术台上暴露无遗。
鲁迅先生从现实生活和历史文化两个维度深刻地揭示了几千年来积淀在中国人内心深处的奴性,振聋发聩地喊出了“中国的历史就是一部奴隶史”的警世之声。
鲁迅先生批判“国民性”的目的是立“人”,《灯下漫笔》背后蕴涵着思想家深深的人文主义价值关怀。
关键词:国民性奴性立人很多时候,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都努力地引导学生剖析鲁迅在《灯下漫笔》里所批判的国民性中的“奴性”,当然这是必要的。
但是,往往我们只是注重了这一面;而忽视了鲁迅在批判奴性的同时,试图“立”人的那一面。
这样以来,理解往往就会陷入片面,学生往往会提出这样的疑问:鲁迅是不是只破不立或者鲁迅的思想对于今天的社会是否已经过时了呢?其实,鲁迅很早就认识到“人”的价值在国家富强中的重要地位,他在《文化偏至论》说:“是故将生存两间,角逐列国是务,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若其道术,乃必尊个性而张精神。
”为了感悟先哲的精神,《灯下漫笔》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契机。
“人性”的缺失卢梭曾经说过:“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1]生于中国传统文化没落的近代社会,鲁迅对旧文化给中国人带来的历史惰性深恶痛绝、深感悲哀。
在“人”尚未立起来的社会,民众只能作为看杀头的对象存在。
对于《阿Q正传》、《祝福》里那些麻木的庸众,鲁迅爱之切、恨之深。
《灯下漫笔》更是从历史文化的深处打量着那些醉生梦死的中国人。
鲁迅从文化现实和历史文化这两个维度来审视中国人的国民性,前一个维度是鲁迅思考和批判的契机,而从历史文化的维度探索人性使对现实的批判具有了高屋建瓴式的深刻。
首先,鲁迅从文化现时性的角度提取了传统熏陶下中国人奴性十足的心理性格。
国民性的研究论文
国民性的研究论文[摘要]“国民性”一词引入中国已有一百余年的历史了,在这期间,关于国民性话语一直存在着众多争议。
因此,厘定“国民性”的有关基本属性是进行国民性研究的先决条件。
[关键词]国民性;源起;争议;含义;特点;影响因素Abtract:Morethanonehundredyearhapaedincethe].北京:文字改革出版社,1958:88.[4]郝雨.民族性[J].南方文坛,2000,(3):46-50.[5]冯玉文,李宜蓬.中国国民性真的存在吗[J].船山学刊,2006,(1).[6]刘禾.一个现代性神话的由来:国民性话语质疑[M]//陈平原,陈国球.文学史(1).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138-156.[7]冯骥才.鲁迅的功与“过”[J].收获,2000,(2):123-126.[8]刘保昌.道家思想与鲁迅的国民性关切[J].求是学刊,2005,(4):103-108.[9]朱学勤.从马嘎尔尼访华到中国加入WTO[N].南方周末,2001-11-29(9).[10]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词典(普及本)[K].北京:世纪出版集团,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0:874.[11]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K].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4:88.[12]邓肯·米切尔.新社会学词典[K].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218.[13]李盛平,任大奎,陈有进.新学科新知识词典[K].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89:470-471.[14]商戈令.人文新词典[K].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0:525.[15]黄楠森,夏甄陶,陈志尚.人学词典[K]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0:700.[16]陈国强.简明文化人类学词典[K].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0:317.[17]袁洪亮.“国民性”概念的辨析与界定[K].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1):69-83.。
重思百年“国民性”论述(一)
重思百年“国民性”论述(一)一二十世纪以降,对“国民性”、“民族劣根性”的反思和批判不绝于耳。
鲁迅及其小说杂文总是被自然地与对国民性的激烈批判相联系,赞者奉为圭臬,疑者不以为然。
对国民性话语在二十世纪初的起源和多元流变略加检讨,可见“国民性”是一个逐渐演化形成的话语,实包含对国民性中正反两方面的认识,与反对专制密切相关,包含对解决路径的探讨,也受着论述者的个性、心态和当时的客观形势之影响,断不可以“批判国民性”一概视之。
谈中国国民性问题,必须回溯到十九世纪末美国传教士亚瑟·亨·史密斯的著作《中国人的性格》,即鲁迅在逝世前不久发表的《立此存照(三)》中提到的希望有人翻译出来的“斯密斯的《支那人气质》”。
《中国人的性格》1890年在上海英文《北华捷报》连载,后由纽约一家公司结集出版,算是第一部系统地分析中国人性格和文化心理特征的著作。
书中列举的中国人特点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注重面子和善于做戏;过度节约;勤劳刻苦但漠视时间;漠视精确;思绪含混;坚韧,善于忍耐,却缺乏同情心;相互猜疑而缺乏诚信;极端迷信,谣言泛滥。
史密斯意识到生存条件是形成中国文化心理的一个重要原因:“成千上万命该贫困而又无知的人,他们的眼界狭窄,自然头脑含混。
”同时,作者指出:“在许多地区,他们的社会生活条件使得有相当比例的人总是生活在死亡线上。
”史密斯还认识到,中国人过度依赖自己的历史经验,导致因循守旧而在知识上有“致命的缺陷”——“广大的中国人没有见到过条件更为优越的国家,因为他们对其他国家一无所知”。
尽管作者怀有自己的宗教目的,但还是正确地指出了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极其虚伪的一面:“真相在中国是最难获得的”;“中国政客的生平和公文,就像卢梭的《忏悔录》,情感高尚,而行为卑鄙。
他砍下十万个头颅,却引用孟子的话论述生命的神圣。
他把修筑堤坝的钱塞进自己的腰包,导致河水淹没一个省,却为人民的背井离乡而哀叹。
”但作者的目的并非专为“批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民性”重构的主题初探
摘要:“国民性”的主题从出场就满载着批判和否定色彩,但同时也充满了民族精神的启蒙自省和建构。
因此,“国民性”的重构主题在“五四”以来的文学创作中不断得到发展和延伸。
本文仅就现代文学史上不同时期的三位代表作家展开讨论,针对“国民性”重构这一主题在新文学不同时期的衍变进行简要梳理。
关键词:国民性;国民性重构;鲁迅;沈从文;赵树理
中图分类号:i0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18-0022-01
“国民性”是中国现代文学创作与研究中避不开的主题。
自新文化运动发起后,它便作为民族精神启蒙自省与建构的核心贯穿于整个现代文学的始终。
“国民性”最早是由西方传教士基于西方文明的立场上审视中国民族性格时提出的,后来被梁启超等新文化运动的先驱们纳入进来。
新文化运动伊始,鲁迅高举着国民性批判的旗号狂奔猛进,对他深爱的国人进行了最深沉的反思和最猛烈的批判。
自鲁迅以来,“国民性”便成了一个带有否定和批判色彩的专用名词,对民族心理文化的批判性文学想象传统也由此而始。
现代文学创作中国民性批判主题的提出不仅仅限于指出国民性格中的各种缺陷,从而“引起疗救的注意”,更重要的是要在批判的基础上提出国民性重构的方案并可用于实践,通过国民性改造与建构实现国民性格的现代性完善进而实现国家的独立富强。
鲁迅提出国民性批判主题后,也注意寻找建构新国民性的途径。
他提出“立
人”的思想,想把“沙聚之邦”改造为“人国”:只有健全的人性,才能从根本上改变中国愚弱的状况,提高整个民族的素质。
鲁迅提出的“立人”的设想,采用“以反为正”的策略来建构国民性,即在小说中极力揭露国民性格中的奴性和群体自大等弱点,引导人们纠正,转向弱点的反面从而达到建构完善国民性的愿望。
也正因为鲁迅重构国民性的努力通过国民性批判来引导,所以学习继承鲁迅的众多作家也只学到了深刻批判国民劣根性的本领。
这种深刻有时近乎刻薄和残忍,但也确实引起了“疗救的注意”,如萧红的《生死场》、《呼兰河传》展示的东北农村农民生活的麻木愚昧,钱钟书的《围城》刻画的现代知识分子的群丑之象,都在国民中引发强烈的反响。
然而,大多数作家对国民性的关切也就止步于此,他们虽然大声呼号并且毫不保留地痛批弱国民性,继而提出改造与重建国民性的要求,但是,建设什么样的新国民性,以及如何来进行建设,却很少有人能提出有建设性的方案。
国民性是一国人民长期积淀下来的民族特质,它必然存在优良的传统和恶劣的糟粕。
沈从文小说中湘西人“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以及勤劳耐苦善良真诚等等美好品质是现代文明社会中所缺乏的,也是新国民性建构的重要资源。
另一方面,沈从文在对现代文明的理解反思中不可避免地看到优秀传统难以支撑起国民性重建的重任:它在现代经济文明的入侵下正趋于瓦解。
而都市“阉寺性”也使得沈从文对现代文明承担起国民性重
构的重任的能力产生质疑。
他意识到当下国民性重建的困难,因而将这些希望寄托于未来。
这种寄望正如《边城》里象征民族文化性格的白塔的坍塌与重建那样:新的国民性重建一定能够完成。
沈从文的重建设想在他作小说时代无法完成,但是到了赵树理时代,由于社会政治环境的改变,使得沈从文的国民性建构理想获得了某种意义的救赎。
赵树理作为1940年代解放区新生的作家,一方面接受现代文化的影响,建立了现代视野,敏锐地发现并批判农民身上的国民劣根性,另一方面始终坚持农民作家的立场,忠实地反映农民的思想、情绪、愿望以及审美意识,展示他们在逐步打破封建枷锁的过程中焕发出来的历史主动精神和新的道德风貌。
同时将这种崭新风貌与现代文明的精华相结合,完成新国民性的建构。
具体而言,就是在党的领导下建设新社会,引入西方现代文明的精华如启蒙意识,法律观念等等作为新思想灌输给了广大农民,促使他们思想的巨变,清除封建思想的毒害;同时,又向传统中保留借鉴有益的成分注入到现代新国民性的框架内。
事实上,赵树理式的国民性建构实践就是对鲁迅和沈从文建构思想的借鉴吸收。
不同的是,鲁迅和沈从文因社会环境的不允许而各自放弃了建构的完整框架。
鲁迅激烈的批判态度使其呈现出放弃传统的表象,沈从文则是回归田园寄望未来而表现出对现实建构的某种逃避。
到了赵树理的时代,因为解放区现代新民主政治和文化的建设成功推行,其批判与建构国民性的努力也得以顺利展开和实
现。
从这个角度上讲,赵树理小说中无论是老农民还是新一代农民,在故事结尾处必然表现出国民性得到完善的内容,从而表现新社会下人民新生的动人的活力和生机。
沈从文从1930年代寄希望于未来的愿望在赵树理这里得到完成。
然而,赵树理构建的新国民性也有其劣根性:虽然吸取了现代文明的精华,但是农民立场的角度却使其极力排斥代表现代文明的都市文化,并在共和国成立后的当代文学中愈演愈烈,最终导致其在“新时期”文学中被新的国民性建构所取代。
参考文献:
[1]李长之.鲁迅作品之艺术的考察[m].北京:北京出版社,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