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沈周的艺术成就
浅析沈周山水画艺术风格
![浅析沈周山水画艺术风格](https://img.taocdn.com/s3/m/d68b24c5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dd14375.png)
浅析沈周山水画艺术风格沈周是明代著名的文化名人和画家,他的山水画艺术风格以含蓄、简练、雅致而著称。
笔者将从构图、笔墨和意境三个方面对沈周的山水画艺术风格进行浅析。
首先是构图方面。
沈周的山水画构图简洁明快,注重整体的平衡和谐。
他擅长运用斜线构建画面的节奏感,并以对称、层次和空间的处理来表现景物的远近和深浅。
他的山水画常常采用分层的手法,通过将各个层次的景物巧妙地组合在一起,营造出具有立体感的画面。
沈周的构图技巧突出了画作的整体性和和谐感,使人们在欣赏他的作品时感受到一种平衡、宁静的美。
其次是笔墨方面。
沈周擅长运用素笔简墨的技法,他自己曾说:“近来画山水,要笔快墨精。
”他笔下的山水以墨色为主,注重用墨的浓淡来表现不同的山水景色。
他运用破墨、舒墨、点墨等笔法,使得画面呈现出丰富的层次感和质感。
沈周的笔墨处理简练而精准,不多赘余的笔法,却能寥寥数笔地勾勒出山石、水波等自然景物的轮廓和质感,给人以丰富的想象空间。
他擅长描绘山峰和水波的神韵,笔墨骨韵清秀而雅致,给人以高远幽深的意境。
最后是意境方面。
沈周的山水画艺术追求的是一种内敛、深沉的意境。
他注重画面的整体气氛和节奏感,在画面中巧妙地表达了自然界的宁静、秩序和谦逊。
他常将人物的画面设想得很小,并将其置于广阔的背景中,强调人物在自然面前的渺小和谦逊。
通过这种手法,他让人们在欣赏他的作品时感受到一种超越时空的存在感和思考人与自然关系的意味。
沈周的山水画艺术风格独特而深远,他以简练、雅致的笔墨和内敛、深沉的意境打动了人们的心灵。
他的作品常常给人一种静谧、超然,甚至是神秘的感觉。
他的山水画不仅展现了大自然的美,更传达了他对世界的独特理解和追求,使人们在欣赏他的作品时有一种超越物质的体验和思考。
沈周的山水画艺术风格对后世的艺术家有着深远的影响,是中国山水画发展历程中的重要一环。
小议沈周山水画构图艺术
![小议沈周山水画构图艺术](https://img.taocdn.com/s3/m/1ddfcdec6294dd88d0d26b16.png)
小议沈周山水画构图艺术沈周是明代吴门画派前期的领军人物,和文徵明,唐寅,仇英被列为明代四大家之一,对文徵明和唐寅的绘画艺术,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他终生不仕,一生优游林下,淡泊名利。
在绘画艺术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明代画评家李日华曾经记述:沈周以临摹各家画风开始,中年独宗黄公望,晚年则“醉心”吴镇,并着意模仿。
沈周师法过各家风格,但是并不墨守成规,是一个勇于创新,勇于打破成规的画家。
在山水画的构图方面,画家的创新性更是表现得淋漓尽致,令人耳目一新。
画家不墨守山水画构图的既有形式,总是能另辟蹊径,创作出一幅幅新意焕发的作品。
本文即以沈周的山水画作品为例,赏析其山水画构图艺术。
一.倒影式构图本文所谓倒影式构图,是指沈周的一种极具巧思的构图形式,画家在画面中,使得画面的上半部和下半部相对应,就像是将上半部的物象成为下半部的倒影。
这种构图形式是画家在早期比较喜爱的构图形式之一,体现了画家的对构图形式富有创意的开拓。
这幅《柳荫垂钓图》(见图1)表现的是画家们经常表现的文人树下垂钓的场景,构图简洁疏朗,意境清新,极富形式感。
画面前景是呈三角形的石块,与远景最近处的三角形山石相呼应,而一个文人坐在岸边的平台上,这个平台也和远景处的平台相对应。
近景倒“L”形的柳树,更是和远景中正“L”形的山体得到恰到好处的对应。
这是一幅物象简单的图画,表现的主题也极为寻常,但是,画家巧妙的构思和匠心独运的安排景物的能力,使之成为一幅别具特色的倒映式山水,令人暗暗叫绝。
沈周的另一幅山水巨作《策杖图》(见图2)也是倒影式构图的绝佳范例。
这幅画表现了一位文人策杖行走在山水间的小路上,整幅画大气开阔,气脉贯通,但是远景处山脊扭曲的走势给人一种不安定感。
在构图上,这幅画以中景的近似于长方形的水面为中心,对近景和远景做了一个巧妙的倒影式表现。
画面近景出有一条河流,自左下向左上方流去,这个走势与远景处由右下向右上方流去的河流相呼应。
近景左边宽阔的石台,与远景处右边的高台地相呼应。
浅析沈周山水画艺术风格
![浅析沈周山水画艺术风格](https://img.taocdn.com/s3/m/ed2e7f9d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80d8e5c.png)
浅析沈周山水画艺术风格
沈周(1427年-1509年),字五伯,号水东,明代画家、文学家。
他是明代山水画的
开创者之一,也是中国文人画的代表人物之一。
沈周的山水画艺术风格可以概括为具有浓厚的文人气息,充满了诗情画意。
他擅长运
用淡雅的笔墨和简练的构图表达自然美和情感美。
沈周的笔墨表现具有独特的特点。
他非常重视墨色和构图的关系,注重表现自然山水
的情感和意境。
他的笔墨写意细腻,意境深邃,善于运用浓淡相间的墨色来表现山石、树
木和水流的质感和形态。
他的笔墨轻盈而富有变化,用墨状如流水,墨色鲜明但又不失柔和。
沈周的画作注重构图和布局。
他善于运用透视和比例关系,使画面有层次感和透明感。
他注重山水之间的关系,通过合理的安排,使山水之间的空间感更加明显。
他常常将山水
连成一体,通过树木、人物和建筑的点缀来增加画面的丰富性和生动性。
沈周的山水画强调人文情怀。
他善于通过自然景物来表达自己的感情和思想。
他常常
通过山水与人物、建筑的结合来表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他的作品中常常有人物、桥梁、房屋等元素,这些元素使得作品更具有人文情怀,更容易引发观者的共鸣。
沈周的山水画艺术风格具有浓厚的文人气息,充满了诗情画意。
他的笔墨表现独特,
构图和布局独到,意境丰富而深邃。
他的作品不仅表达了自然的美,更表达了人与自然的
和谐共生和人文情感。
他的山水画艺术对后世影响深远,成为了中国文人画的宝贵遗产。
论沈周《东庄图册》的客观性与纯美之风
![论沈周《东庄图册》的客观性与纯美之风](https://img.taocdn.com/s3/m/08bb7d80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90.png)
论沈周《东庄图册》的客观性与纯美之风沈周是中国明代著名的画家和文学家, 他以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精湛的绘画技巧闻名于世。
在他的一生中, 他创作了众多优秀的绘画作品, 其中《东庄图册》被誉为他的一部杰作。
《东庄图册》以其客观性和纯美之风而受到了广泛的赞誉, 本文将通过对该作品的分析, 探讨其客观性和纯美之风的特点。
首先, 论《东庄图册》的客观性。
客观性是指作者在描绘事物时所追求的真实性和客观性, 这是中国绘画艺术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沈周在《东庄图册》中展现了他高超的绘画技巧和对客观事物的精准把握。
在这幅作品中, 他以细腻的笔触和精湛的构图手法勾勒出了东庄的景物和人物, 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无论是树木、山石还是建筑, 都被描绘得栩栩如生, 给人一种强烈的现实感。
此外, 作者还通过细致入微的描绘, 展现了东庄的风土人情和生活场景, 让观者仿佛置身其中, 感受到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人文风貌。
这种客观真实的表现力使得《东庄图册》成为了一幅具有强烈历史感的作品, 为后人提供了珍贵的历史资料和文化遗产。
总之, 通过对沈周《东庄图册》的客观性和纯美之风的探讨, 我们不难发现, 这幅作品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客观真实和纯美意境的追求。
这种客观性和纯美之风的结合, 使得《东庄图册》成为了一幅具有时代特色和审美价值的卓越之作, 在中国绘画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值得一提的是, 《东庄图册》的客观性和纯美之风不仅体现了作者自身的艺术追求, 同时也反映了中国画家对自然界和人文环境的关怀和热爱, 为后人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相信在未来的岁月里, 《东庄图册》的客观性和纯美之风将继续激发人们对艺术的热爱和追求, 为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从《京江送别图》漫谈沈周的艺术人生
![从《京江送别图》漫谈沈周的艺术人生](https://img.taocdn.com/s3/m/faf30522ee06eff9aef8074f.png)
温厚清新、恬淡平和——试从《京江送别图》漫谈沈周的艺术人生文/孙琳在明代画家中,沈周是成就最高的一位。
这位布衣终身,大隐于市的画家,对于元明以来文人画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他集文人,隐士和画家三位于一体,在绘画中溶入7自a的文气与隐意,隐逸型文人的心态和生存状态成就7他在绘画史上的地位。
明宣德二年(1427年),沈周出生在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吴县)相城的一个书香世家。
他读书很广,经史诸子、释老岐黄,无所不览。
沈周是”士”阶层中的一员;是一名诗人和画家。
他的一生是平淡的。
他没有李白的疏狂傲世,也没有苏轼的”一肚皮不合时宜”的思想,没有倪瓒的“迂”,也没有徐渭的“狂”。
他不曾卷进历史漩涡,不曾参与政治斗争,既不愤世嫉俗,也不风流倜傥,又生活在一个还算太平的时代、非常富庶的地方。
他的一生就像平原上一条波澜不惊的河流,宽阔而深沉,有着自己的方向和伟力,沉缓而坚定。
他继承了儒家孝悌和温良恭俭让的一面,而去除了积极入世的一面;他具有道家知足常乐、不谴是非的一面,而去除了过分清高嫉俗如恶的一面。
沈周为人宽厚,广交贫富,”容纳良贱”,上至公卿大夫,下至贩夫牧竖,与人为善,凡事不多计较,“粗枝大叶”。
这在他的艺术上皆有反映。
沈家世代隐居吴门,祖父、伯父、父亲均精书善画,以高隐为喜,”不乐仕进”。
沈周的曾祖父是王蒙的好友,父亲恒吉,又是杜琼的学生,书画乃家学渊源。
父亲、伯父都以诗文书画闻名乡里。
沈周聪明绝人,受家学影响酷爱文艺,诗文书画无所不通。
他一生不仕,淡泊功名,博览勤学,专心从事丹青与诗文艺术,刻苦研究前人的优秀理论与技法,融会贯通,创立了自己的风格,成为我国15世纪下半叶在戴进之后最有影响最具独创力的一位画家。
他在绘画、书法和文学艺术方面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嘉靖年间苏州名士王裤登在《吴郡丹青志》中称,”先生(石田)绘事为当代第一,山水、人物、花竹、禽鱼悉入神品。
“沈周的绘画,面貌甚多,而且博采众长,融会一体,是位集大成的画家。
沈周的绘画艺术
![沈周的绘画艺术](https://img.taocdn.com/s3/m/4e997ecd0242a8956bece4ec.png)
沈周的绘画艺术中国绘画史上最值得提出的画派即是吴门画派,因其人数之多,影响之大是任何一个画派所不能比拟的,其画风基本构成了明清三百年来绘画发展的主旋律,在中国美术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位置。
沈周即是吴门画派的开创者。
沈周,字启南,号石田、白石翁等,明宣德二年(1427年)十一月二十一日生于苏州府长州县(今江苏省吴县)相城里,自小聪明过人,长于记忆,佛禅、老庄之学无不涉猎,尤以诗文、绘画著称于世,被称为明代最大的诗画家。
其绘画之山水、花鸟、人物乃至兽类均有很高成就,曾影响了文徵明、唐寅等吴门一大批画人,明代的绘画由于他而进入了全盛期。
沈周一生勤奋,传世书画作品甚多,对我们今天研究沈周及其艺术无疑是十分珍贵的资料。
为使对沈周的绘画艺术有个全面的了解,兹就沈周生平及其绘画艺术作简单论述。
沈周生于相城一望族家庭,曾祖沈良琛时即“居于鼎新、资产充溢”,此时开始,沈家便与绘画记下不解之缘。
沈良琛精通书画鉴赏,游心于艺,与元四家之一的王蒙为好友。
祖父沈澄于永乐年间以人才被征,但其不肯为官,以生病为由,高隐为乐,过着隐居读书游山玩水的生活。
其擅于诗文书画、好收藏,在杜琼《西庄雅集图记》中,可以看到沈澄已被作为元末江南的大地主和大收藏家,与政界文学界以及画界有广泛的交流。
这实际上为沈周铺垫了一条较为平坦的社会通道。
沈澄生子两人,即沈周的伯父沈贞与父亲沈恒。
兄弟两人亦以隐逸为乐,俱工唐律,时以古代的乐器敲击唱和,久而久之,家中的仆人也能翰墨、歌曲、舞蹈。
他俩的绘画,山水、人物、鸟兽均擅,尤以山水见长,这些均对沈周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沈周年幼时,家庭即开始有意识地对其进行文学与艺术等方面的熏陶和培养,并专门请了家庭教师,向沈周传授诗文绘画等各种知识,如陈宽、杜琼便是沈周学习诗文与绘画的早期老师。
沈周即在家庭的熏陶下,在陈宽、杜琼等老师的传授和影响下,全面发展起来。
其中特别在诗文绘画方面,青少年时代已经有了坚实的基础。
正统六年,15岁的沈周代父为粮长,听宣南京,沈周以百韵诗呈上,地方官崔恭以为非沈周所作,乃面试《凤凰台歌》,沈周援笔立就,且词采焕发,崔大加赞赏,称其有唐代王勃之才。
浅析沈周的艺术成就
![浅析沈周的艺术成就](https://img.taocdn.com/s3/m/c0e327689b6648d7c1c7463a.png)
浅析沈周的艺术成就摘要:明代著名画家沈周,出身书画世家,一生专研书画,在山水上创造出工细的“细沈”和晚年苍劲的“粗沈”,其隐逸的家世和思想,令其极大的发展了宋元以来的文人画,开创了“吴门画派”,影响了以文征明为首的一大批画家,在花鸟画和书法上,开创了写意花鸟画的新道路,为花鸟画和书法的发展做出了承前启后的贡献。
关键字:明代沈周山水花鸟书法特点明代是我国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一个重要的历史阶段,也是中国绘画在一些方面走向衰落而在另一些方面空前发展的时期。
在明代统治的二百七十六年里,其绘画呈现出,山水、花鸟画盛行,文人画风靡,绘画流派林立,艺术创作良莠不齐的时代特色,主要表现在其历史发展的三个阶段:建朝之初,明朝的统治阶级推崇宫廷绘画,使得“院体”风靡,同时在院外还派生出“浙派”,与之并峙画坛;中期,朝廷政事腐败,一批士大夫文人无意仕途,潜心艺事,在商业经济繁荣的苏州地区,涌现出许多文人画家,形成了“吴门画派”,逐渐替代“院体”、“浙派”而成为花坛主流;到了明朝后期,王室日益衰败,官宦阶层中一些士大夫借画寄托情思,寻求“超脱”,出现了董其昌为首的诸多文人画派系,属于中下层的一些文人,则将不满现实、愤世嫉俗之情倾注于绘画,以标新立异、独抒性灵的画风,称誉画坛,其中当以徐渭、陈洪绶为代表。
一.沈周的生平在这样一个流派林立、画家辈出的时代,诞生了一位对中国绘画史有重要影响的人物——沈周。
沈周,字启南,号石田、玉田翁、倚翠生等,今江苏苏州人,他出身于书香门第、书画世家。
曾祖父沈良琛于元末画家王蒙相交甚好,祖父沈澄也爱好诗文,精于绘画,常与文人、画家聚集在一起,饮酒吟诗,以高隐为乐,其伯父沈贞、父亲沈恒,均工于诗词,擅长诗画,是当时闻名久远的画家。
沈周从小聪慧,在家庭环境的熏陶和祖父、伯父、父亲的亲授下,沈周自然从小爱好诗画,他敦厚随和,无论名士望族,还是步履凡夫,都争相找其求画,而他无论谁,都慷慨的为其作画。
沈周为人仁慈孝顺,乐于交友,淡泊功利,这些性格使得他一生不仕,专心于诗文和书画,过着平稳、安定的生活,赋诗作画,游走在自然山水中。
浅析沈周山水画艺术风格
![浅析沈周山水画艺术风格](https://img.taocdn.com/s3/m/97df4883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2b.png)
浅析沈周山水画艺术风格沈周(1462-1535),字少白,号东篱,又号莫愁,苏州人。
明代著名山水画家,被称为“吴中四艺”,与唐寅、文徵明、仇英并称为明代四大家。
沈周继承了南宋文人画风,深受文人雅士文化的熏陶,因此他的山水画具有鲜明的个性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沈周的山水画作品以其淡泊清雅、意境悠远而著称,被誉为“吴门画派”代表人物之一。
一、笔墨勾勒清丽山水沈周的山水画以精细、写实而见长。
他勤于山林采风,对自然景观有着敏锐的观察和感受。
他笔下的山水,山峦起伏,溪水潺潺,树木苍翠,石头纹理清晰,极富变化。
沈周笔下的山水往往充满了深邃的意境,令人如临其境,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妙与壮美。
他尤其擅长在作品中描绘山峰,通过细腻的墨渍和线条勾勒出山体的轮廓和山势的起伏感,让人感受到山之奇特和壮美。
沈周的用墨亦别具匠心。
他的墨法娴熟,能够巧妙地运用淡墨、浓墨,以及水墨渍法等技巧,创造出丰富的墨色层次和质感。
他的用墨不夸张,却又能够表现出浓墨淡墨的变化,使画面既有丰富的变化又不失整体的平衡感。
沈周的山水画作品在笔墨运用上极富表现力,令人赏心悦目。
二、情感表达纯粹隽永沈周的山水画除了在形式上十分精湛外,更重要的是他的作品充满了文人的情怀和境界。
他的画作往往带有婉转、淡雅的情感,富有隽永的诗意和意境。
沈周笔下的山水,表现了文人的淡泊情怀和理想境界,他常常在作品中夹叙夹议,表达对社会风气和人生处境的思考,显示出他对现实的疏离和憧憬。
沈周擅长利用山水来寄托情感,他善于通过山水来抒发自己的情怀和理想。
他的山水画作品往往与诗文相通、与音乐相和,给人以灵动的感觉。
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他引发了人们对自然和人生的思考,带给人们心灵上的慰藉与启迪。
在他的画作中,藏有深刻的内涵,给人以深远的思考,有着纯粹的情感表达和隽永的情致。
三、宁静幽远意蕴深长沈周的山水画具有宁静幽远的意境,透露出世外高人的清雅情怀和雅致气质。
他的画作多以孤松寒石、山泉秋雨、云雾缭绕为题材,表现了一种清远幽静、涵养高远的境界。
藏书家沈周的生平与成就(图书馆学)
![藏书家沈周的生平与成就(图书馆学)](https://img.taocdn.com/s3/m/1a43722358fb770bf78a5510.png)
藏书家沈周的生平与成就当我们听到沈周的名字的时候,想必第一个映入脑海的会是他是个书画家,但是他其实也是明代赫赫有名的收藏家。
虽然他的书画家身份很是让我称道,但是他作为一个收藏家的一生也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下面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沈周作为一个收藏家的一生。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他的基本资料,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他在收藏史上的伟大贡献。
他的字为启南,号石田、白石翁、玉田生、有居竹居主人等。
汉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
生于明宣德二年(公元1427年),卒于明正德四年(1509年),享年八十三岁。
不应科举,专事诗文、书画,是明代中期文人画“吴派”的开创者,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家”。
传世作品有《庐山高图》、《秋林话旧图》、《沧州趣图》。
著有《石田集》、《客座新闻》等。
(摘自“百度百科”)可能正因为他兼顾着书画家的身份,所以他所收藏的作品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体现了他很高的文艺修养。
他很好地运用了这些素养,帮助他识别精品和次品,为他的收藏事业提供便利。
他的很多收藏都是艺术史上的精品中的精品,这些精品也是我们后人感叹于古人高超的艺术水平的标杆。
当然这些文艺方面的修养,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这是需要很长时间的耳濡目染才能培养出来的。
而教会他的正是他的家庭。
他们家可谓是艺术大家。
沈家世代隐居吴门,居苏州相城, 故里和墓在今相城区阳澄湖镇。
沈周的曾祖父是王蒙的好友,父亲沈恒吉,又是杜琼的学生,书画乃家学渊源。
父亲、伯父都以诗文书画闻名乡里。
(摘自“百科全书”)可以说他对收藏的喜爱和他的家庭教育与成长背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因为生长在这种家庭里,他所受到的影响也是潜移默化的,比起一般家庭,他更有机会去接触诗画,也更加可以培养收藏的兴趣。
这显然为他的收藏家道路起到了引领的作用。
他是个不折不扣的收藏迷。
凡是觉有收藏价值的书,他都会不惜抛重金买下来,可能在别人看来不是很起眼的书画作品,他却能认出它的价值,如果真的是价值很大,他就会买下来。
浅谈沈周山水画点景
![浅谈沈周山水画点景](https://img.taocdn.com/s3/m/555071c5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cc.png)
浅谈沈周山水画点景沈周(1427年-1509年),字卧白,号清庵、水声山人,明代画家。
他是明代山水画的开山鼻祖,被誉为“山水第一家”。
沈周山水画以点景法为主要表现手法,他通过细腻的描绘和运用色彩的变化,生动地描绘出了山水的壮丽景色和神秘氛围。
沈周的山水画作品中最常见的点景是山水、石头和树木。
他善于运用墨色的浓淡来表现山水的远近,注重景深的表现。
他通过渲染远处的山川,将山的形状和起伏感表现出来,使整个画面更加立体感强烈。
他还注重在山脚下画上适当的石头,通过准确的笔触和纹理的细腻描绘,使石头看起来更加真实,增加画面的层次感。
沈周也非常注重描绘树木的姿态和枝叶的形态,通过各种不同的角度和构图来表现树木的生命力和活力。
通过这种点景的描绘手法,他让观者可以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山水的风景。
在色彩的运用上,沈周善于运用淡墨色和淡青色来表现山水的柔和。
他通过遣墨的手法,将浓墨和淡墨渐变的效果表现出来,使山水画更具层次感和细腻的质感。
他还注重山水画中的块面色彩的运用,通过运用不同的颜料和色块,表现出山水画中的不同光影效果,让观者有一种穿越时空的感觉。
沈周还注重人物的安置和点缀。
他善于运用人物或者小船来点缀山水画,使整个画面更加生动和有趣。
他通过人物和小船的安置,表现出山水与人之间的密切关系,让观者在欣赏山水的也能感受到人与自然的和谐。
沈周的山水画以点景法为主要表现手法,通过细腻的描绘和色彩的运用,生动地描绘出了山水的壮丽景色和神秘氛围。
他的山水画作品不仅表现出了丰富的层次感和逼真的质感,同时也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表现力,对后世山水画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浅析沈周山水画艺术风格
![浅析沈周山水画艺术风格](https://img.taocdn.com/s3/m/31d01fc2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25.png)
浅析沈周山水画艺术风格
沈周(1427-1509),明代著名山水画家,被誉为“江南四大家”之一。
他的画风独特,注重意境,具有浓郁的文人气息,被称为“沈子真山水”或“沈氏小品”。
沈周的山水画艺术风格可以分为四个方面:
一、韵味纯美
沈周的山水画作品以山水为主题,山石苍劲,水流清澈,构图严谨,细节精致,色调
淡雅,富有渲染力。
他的画作有一种久远的感觉,仿佛带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让人感受
到静谧、宁和的厚重美。
二、浪漫唯美
沈周的山水画艺术风格还注重意境,风格柔美,充满浪漫唯美感。
他的作品中经常出
现桥、亭、舟等元素,这些元素交融在山水之中,构成一幅极富诗意的画面,让人感受到
纯净、唯美的山水世界。
三、工笔细腻
沈周的山水画艺术风格极其细腻,他的笔法极为讲究,画作精神夸张,清晰明确。
不
仅用笔干净利落,还深入描绘了水、石、草、树等细微的纹理。
通过这些工笔细腻的方式,让沈周的山水画作品显得更加鲜活、华丽而真实。
四、富有个性
沈周的山水画,往往将自身的感受和情绪融入其中,所以他的作品都富有个性。
他的
画和他的人格、品格和生活风格息息相关,每一幅画都是他自己的心声和生活体验。
这种
个性的表现,让他的画作具有了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时代价值。
总的来说,沈周的山水画艺术风格既有虚实相生的意境美,又有工笔精湛的细节美,
还有唯美浪漫的情感美。
他的作品体现了他对山水的深刻理解和生活情感的融入,是中国
绘画史上的瑰宝。
浅析沈周山水画艺术风格
![浅析沈周山水画艺术风格](https://img.taocdn.com/s3/m/027b0227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c4.png)
浅析沈周山水画艺术风格沈周(1427年-1509年)是明代著名的文人画家,他是中国文人画的开创者之一,以山水画闻名。
沈周的山水画风格独特,具有浓厚的个人风格和独特的艺术特点。
下面将从图像构图、笔法技巧、墨色运用以及意境追求这四个方面来浅析沈周的山水画风格。
沈周的山水画在图像构图方面有着独特的表现手法。
他善于利用前景、中景和后景的变化来表现山水的层次感和空间感。
沈周在他的山水画作中经常使用山和水的组合来创造深远的透视效果,让观者感受到山水的广阔和辽远。
他注重山水与空间的相互关系,画山的同时要表现出山的立体感,画水的同时要表现出水的流动感。
通过均衡的布局和有机的结构,他将山水画中每一个元素都有机地融入到整个画面当中,使得画面更加具有层次感和韵律感。
沈周的山水画在笔法技巧方面也有着独到的艺术表现。
他以变化多样的笔墨运用而著称,擅长运用“枯、湿、濡、瘦、涩”五种笔墨的变化来描绘山水的形态和氛围。
他用枯笔勾勒山的轮廓,用濡笔描绘山水的纹理,用湿笔表现山体的质感,用瘦笔勾勒细节,用涩笔描绘山的阴影和水的质感。
通过不同笔墨的运用,他能够准确地表达出山水的特点和情感,使观者能够感受到山水的真实和生动。
沈周善于运用墨色来表现山水的情感和氛围。
他擅长运用黑墨、灰墨和淡墨的变化来表现山水的明暗对比和层次感。
他善于运用墨色来表现山的险峻和水的清澈,通过墨色的浓淡变化来表达山水的远近感和空间感。
他还能够通过不同的墨色来表达山水的季节变化和天气变化,如春天的山水用浅墨、夏天的山水用深墨、秋天的山水用红墨等。
通过墨色的运用,他能够给观者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艺术享受。
沈周的山水画在意境追求方面具有独特的艺术追求。
他注重以意境为重,追求意境与形式的统一。
他的山水画作品不仅仅是对自然景物的写实,更注重表现他对山水的情感和境界的追求。
他常常通过自然物象的变换和艺术抒发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对自然的赞美。
他的山水画作品带有浓厚的文人气息和忧国忧民的情怀,他通过山水画来寄托自己的情感和思想,表达自己对世界的关怀和热爱,使山水画具有了更深远的意义和价值。
浅析沈周山水画艺术风格
![浅析沈周山水画艺术风格](https://img.taocdn.com/s3/m/1fe37e37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19.png)
浅析沈周山水画艺术风格
沈周(1427年-1509年)是明朝中期的一位著名山水画家,被誉为“后周山水第一宗”。
他对中国山水画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开创了后来明代山水画的新风格。
沈周的山水画以虚幻、深邃的空间构图闻名,他善于运用墨色的深浅变化来表现出山
水的远近和曲折多变的形态。
他的画中常常描绘出连绵起伏的山峦、奇特的岩石和宏伟的
高山峰巅。
他也擅长描绘水面的波澜起伏和江河的弯曲流转,使整幅画面充满了活力和生机。
沈周的画风独特,富有个人的思想和情感色彩。
他创造了以“五大同”为核心概念的
画法,即山、石、树、草、水相互协调、相互配合,形成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
他强调山
水之间的空间关系和景深感,注重多方位透视的处理,使整个画面显得更加立体和丰满。
沈周的山水画多以寻常的风景为题材,常常描绘农村山寨和渔村渔舟的生活场景,具
有浓厚的人文情怀。
他注重画面的整体效果,善于运用细腻的笔触和自由的构图手法来展
示细节和形象的丰富性。
他的画作对后世的山水画家有着深远的影响,被誉为中国山水画
的巅峰之作。
沈周的山水画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精湛的画技,为中国山水画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
贡献。
他的画作充满了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其作品不仅展现了中国山水的
宏伟壮丽,还传达了画家对人类文明的思考和感悟。
他的艺术成就不仅仅是一种形式上的
表现,更是对生活和美的探索和追求。
书法艺术的人文价值沈周的字画世界
![书法艺术的人文价值沈周的字画世界](https://img.taocdn.com/s3/m/e3e0f553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8d.png)
书法艺术的人文价值沈周的字画世界书法艺术的人文价值——沈周的字画世界沈周(1427年-1509年),字子实,号东坡居士,是明代著名的书法家、画家、文学家。
他被誉为“明代四家”之一,以其独特的书法风格和卓越的绘画才华而闻名于世。
沈周的字画作品不仅展示了他个人的艺术才华,更体现了书法艺术的人文价值,为后世书画家树立了榜样。
沈周的书法作品富有个性独特的艺术魅力。
他学习借鉴了唐代颜真卿和宋代米芾的书法风格,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沈周的字体遒劲有力,筆劍有骨,运笔准确有力,在每一个笔画中都能感受到他对于书法艺术的极致追求。
他的字画构图严谨有序,布局合理,能够准确地表达出艺术家的审美理念和情感,给观者带来美的享受。
沈周的书法作品不仅有着高度的艺术价值,同时也蕴含着丰富的人文价值。
他的作品常常以古人的文章诗句为题材,通过对经典文学的诠释与表达,展现了他对于传统文化的热爱和承袭。
他通过书法的表现形式,将自己对于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感悟融入其中,使得这些作品更富有生命力和情感共鸣。
沈周在书法创作中注重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
他秉承古人的传统,对古代碑帖、名家书法进行深入研究,并且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形成了独具个性的书法风格。
他将传统文化与自身特点相结合,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对后世书法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沈周在书法创作中尊崇自然,注重观察和描绘自然界的万物,通过笔墨的运用展现出自然界的神韵和美妙。
除了书法,沈周的画作同样卓越非凡。
他擅长山水、花鸟、人物等多个画种,而且在这些领域都取得了极高的成就。
他的山水画秉承了唐代文人画的传统,以自然的山水景色为基础,通过对形式、构图和意境的处理,充分表达出他对自然的热爱和人生哲理的诠释。
他的花鸟画形态生动,色彩鲜明,富有情趣,给人以美的享受和艺术审美的愉悦。
他的人物画则着重刻画人物的神态和性格,通过细腻的线条和精湛的表现技巧,赋予作品以生命力和情感。
沈周的字画作品不仅仅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更是一种人文精神的体现。
沈周的淡泊性情与艺术成就
![沈周的淡泊性情与艺术成就](https://img.taocdn.com/s3/m/89d277d1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81.png)
沈周的淡泊性情与艺术成就按语:苏州博物馆精心筹备一年的“石田大穰———吴门画派之沈周特展”已于11月6日开展,来自海内外14家博物馆的50件沈周真迹正在苏博二楼书画厅内进行为期2个月的展出。
据悉,这是有史以来沈周个人作品展的首次举办,其中多件展品都是难得一见的国宝级珍品。
明代中叶,沈周作为吴门画派的开创者,以诗文绘画著称于世,他的画品、人品,影响了文徵明、唐寅和仇英等吴门一大批画家。
明代的绘画由于他的出现而进入了全盛时代,其卓越的艺术成就和贡献确立了他在中国美术史上的崇高地位。
志趣澹泊的文人性情沈周(1427-1509),字启南,号石田,长洲相城里人,出身于士大夫诗画及收藏世家。
年青时代的沈周在家庭及亲友前辈的影响和熏陶下知识广博,经史子集、医学卜卦、传奇小说乃至佛教经典、老庄之学无不涉猎,其中尤以诗文绘画擅长。
沈周一生不仕,连秀才也未曾考过。
年轻时知府汪浒推荐过他,54岁时明宪宗下诏征聘过他,76岁时巡抚彭礼因读他的《咏磨》诗欲聘他为幕宾,都被他一一谢绝。
他隐逸的人生,基本上比较平静,没有出现大的波澜起伏,在相城的一个狭小低洼的村庄中安闲地度过了一生中绝大部分时光,终生避开了出仕与退隐这一困惑封建文人的永恒矛盾,成为中国文化史上少有的典型。
这一方面是源于其“高节自持、不乐仕进”的家传所致,另一方面是出于明初的苛政在江南士人心中投下的阴影勾起他对为避乱而隐逸的前朝先贤之品行、才艺的怀念与崇仰,兼之地域画风的承传关系,促使他在绝意仕进的同时,延续并推进元代以来江南画风,更将元季文人画最深层的精神内涵提升到前所未有的自觉高度,形成了澹泊的性情、旷达的胸怀,并在对自然山水的亲近中找到并实现了自我,也为后世文人树立起了精神楷模。
沈周的思想渊源可追溯至老庄与儒家的哲学。
老子知白守黑以及“致虚极,守静笃”的思想,庄子“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等观念,儒家“达则兼济天下,穷而独善其身”的哲学,都对他产生了极大影响。
浅析沈周山水画艺术风格
![浅析沈周山水画艺术风格](https://img.taocdn.com/s3/m/1ccc12da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ed.png)
浅析沈周山水画艺术风格
沈周(1427年-1509年),明代文人画家,擅长花鸟、山水画。
其山水画风格独具特色,被誉为“吴门四家”之一,是中国山水画史上的重要人物。
他的山水画艺术风格主要
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意境深远、意趣盎然
沈周山水画刻意追求多变的山色,因此画中所表现的山水景观形态复杂,层次分明,
气势宏伟。
他注重画面的立体感和空间感,画面中山的造型出奇制胜,胜似人间仙境。
他
的画中层次分明,气氛深邃,具有很强的诗意色彩和艺术表现力,令人陶醉。
二、笔墨精练、诗意盎然
沈周山水画水墨运用精湛,轻重相宜,画面明暗相间,构成灵动变幻的气氛。
线条流
畅简练,画面中常常有空白处,给人以充满诗意的感觉。
他的山水画常常伴随着自己的诗、文、书法,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使得作品更具收藏价值和人文气息。
三、突破传统、创新形式
沈周在山水画中运用线条肌理变化,打破了传统的笔法和规矩,创造出自己独特的绘
画语言。
他尝试将山水元素与文学、诗歌相结合,这种尝试为后来的山水画注入了更多的
人文与诗意,成为中国画艺术中的一大特点。
四、追求艺术完美、反复细磨
沈周山水画作品创作精益求精,反复细磨,尽力追求艺术的完美。
他利用色墨的变化
运用,以及笔墨技法的巧妙搭配,增强了画面的层次、浓淡、色彩明暗等方面的艺术效果。
不断地深入思考、反复润色,唯有最为优雅、精妙的作品才能呈现在大众面前。
总之,沈周山水画艺术风格独特、个性鲜明、造诣高超,对中国山水画的发展做出了
重要贡献,被誉为中国画艺术史上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艺术家。
沈周-明代杰出书画家,吴派创始人,明四家之首沈周艺术特点和代表作品
![沈周-明代杰出书画家,吴派创始人,明四家之首沈周艺术特点和代表作品](https://img.taocdn.com/s3/m/4ff89735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a0.png)
沈周-明代杰出书画家,吴派创始人,明四家之首沈周艺术特点和代表作品沈周简介沈周(1427年-1509年),字启南,号石田、白石翁、玉田生、有竹居主人等。
汉族,今江苏苏州人。
明代杰出书画家,明代中期文人画“吴派”的开创者,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家”。
传世作品有《庐山高图》、《秋林话旧图》、《沧州趣图》。
著有《石田集》、《客座新闻》等。
沈周在元明以来文人画领域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他书法师黄庭坚,绘画造诣尤深,兼工山水、花鸟,也能画人物,以山水和花鸟成就突出。
在绘画方法上,沈周早年承受家学,兼师杜琼。
后来博取众长,出入于宋元各家,主要继承董源、巨然以及元四家黄公望、王蒙,吴镇的水墨浅绛体系。
又参以南宋李、刘、马、夏劲健的笔墨,融会贯通,刚柔并用,形成粗笔水墨的新风格,自成一家。
沈周中年时成为画坛领袖,技法严谨秀丽,用笔沉着稳练,内藏筋骨。
晚年时性情开朗,笔墨粗简豪放,气势雄浑。
纵观沈周之绘画,技法全面,功力浑厚,在师宋元之法的基础上有自己的创造,进一步发展了文人水墨山水、花鸟画的表现技法,被誉为吴门画派之领袖。
沈周 -艺术特点在绘画方法上,沈周早年承受家学,兼师杜琼。
后来博取众长,出入于宋元各家,后自成一家。
沈周早年多作小幅,40岁以后始拓大幅,中年画法严谨细秀,用笔沉着劲练,以骨力胜,晚岁笔墨粗简豪放,气势雄强。
沈周的绘画,技艺全面,功力浑朴,在师法宋元的基础上有自己的创造,发展了文人水墨写意山水、花鸟画的表现技法,成为吴门画派的领袖。
所作山水画,有的是描写高山大川,表现传统山水画的三远之景。
而大多数作品则是描写南方山水及园林景物,表现了当时文人生活的幽闲意趣。
沈周在元明以来文人画领域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他书法师黄庭坚,绘画造诣尤深,兼工山水、花鸟,也能画人物,以山水和花鸟成就突出。
在绘画方法上,沈周早年承受家学,兼师杜琼。
后来博取众长,出入于宋元各家,主要继承董源、巨然以及元四家黄公望、王蒙,吴镇的水墨浅绛体系。
沈周花鸟画的艺术成就的开题报告
![沈周花鸟画的艺术成就的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c28111a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e2.png)
沈周花鸟画的艺术成就的开题报告题目:沈周花鸟画的艺术成就摘要:沈周是明代后期著名的画家,以画花鸟闻名于世。
他的画作以造型生动、笔触细腻、意境深远著称,被誉为“明代花鸟画第一人”。
本文将从沈周花鸟画的艺术特色、影响等方面进行剖析和探讨。
关键词:沈周;花鸟画;艺术成就;影响一、研究背景沈周作为明代后期的著名画家之一,其作品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作为一位“博古通今之才”,他不仅精通经史子集,更是能够借助诗词歌赋的艺术手法来表现自己的思想与情感。
在绘画方面,沈周以画花鸟最为著名,他的作品以刻画细腻、意境深邃而著称于世。
因此,对于沈周花鸟画的艺术成就的研究有一定的理论和文化价值。
二、研究内容1.沈周花鸟画的艺术特色沈周花鸟画的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画面中栩栩如生的形象和细腻的笔触之中。
他的画作以“律有余而不失情”的特点而知名于世,他运用线条勾勒出花鸟的姿态与动态,善于表现花鸟的个性和表情,尤其擅长描绘花朵的细节。
2.沈周花鸟画的艺术成就沈周花鸟画的艺术成就体现在他艺术创作方面的成就以及其对后世花鸟画的影响。
沈周的作品堪称明代花鸟画的代表之作,他的笔触精细,形象生动,画面优美,富有平和自然、静美婉约的美感。
他的作品也对后世花鸟画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沈周花鸟画的影响沈周花鸟画对后世花鸟画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第一方面是他的艺术创作手法的影响,他的笔触、造型等成为后世花鸟画的创作基础;第二方面是他的精神传承的影响,沈周以“拟古造化”为画风,注重时代精神与文化传承,对后来的花鸟画家也有很大的启示意义。
三、结论沈周花鸟画的艺术成就在中国绘画史上具有较高的地位和影响力。
他在花鸟画创作中所表现的深厚情感和丰富内涵,是他成为明代花鸟画第一人的重要因素。
同时,他的绘画手法和艺术思想也对后世花鸟画家产生了深刻影响。
明代绘画史上的旷世奇才,后世争相模仿的一代大师沈周
![明代绘画史上的旷世奇才,后世争相模仿的一代大师沈周](https://img.taocdn.com/s3/m/e6c4376d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15.png)
明代绘画史上的旷世奇才,后世争相模仿的一代大师沈周在中国绘画史上,花鸟画有着丰富的艺术表现与悠久的历史传统,给人以美的熏陶和享受。
其萌芽状态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时出现在器物上的花鸟形象,发展至魏晋南北朝时期,开始出现擅长花鸟画的名家,至唐代才真正独立成科。
到了五代,出现了黄筌、徐熙两派不同的风格,形成了花鸟画史上较有名的'徐黄异体'。
但是,由于统治者的喜好,徐熙的野逸派画风一度受到冷落,这一文人所推崇的水墨画法,直到明代的沈周才得以发扬光大。
沈周以其独特的绘画思想与创作技法,富于花鸟画全新的面貌。
从此,水墨写意花鸟画成为一种趋势,对后世影响甚广。
对于沈周山水画的成就,美术史上早有定论。
但他的花鸟画贡献却少有提及,甚至没有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事实上,沈周花鸟画的成就并不逊于山水画。
明朝著名绘画理论家王稚登在《国朝吴郡丹青志》中指出:'先生绘事为当代第一,山水、人物、花竹、禽鱼悉入神品。
'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沈周的花鸟画和人物画成就都很高,并且得到同时代人的认可。
沈周在画史上的重要作用沈周在绘画史上可谓是一位划时代的重要人物。
在他之后,绘画史上出现了和前代不同的状态和意识。
明代中期以后,文人绘画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水墨写意花鸟画逐渐成为一种趋势,这一转变,沈周可谓功勋卓著。
虽然在明之前也有水墨写意花鸟,但主流仍是以勾染为主的,而且宋院体花鸟在元代仍保持着很大的影响力。
包括钱选、王渊的花鸟画还是保留着院体的体制,只是变色为墨,变富丽为淡雅,变拘谨为灵动罢了,只有到了沈周,花鸟画才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写意花鸟代替勾染一派真正成为花鸟画坛的主流。
沈周在前人基础上所开创的水墨写意花鸟启发了后来的大写意花鸟的发展。
明代的画家大都受过沈周的影响,如:文征明、唐寅以及徐渭都是在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纵而观之,明清两代的花鸟画皆在沈周画风的笼罩之下。
由此可见,沈周的花鸟画开创了文人水墨写意花鸟画的先河,同时,他又注重写生,扩大了水墨写意花鸟画的题材,他独特的绘画思想和表现手法影响了整个明清画坛直至近代现代而不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沈周的艺术成就
摘要:综观沈周的艺术,可以用“出于古人而又远于古人”来概括。
说他“出于古人”是指沈周的艺术成就主要以摹古为基础,是在广师古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而说他又“远于古人”是指沈周的在摹古的过程中,把古人长处转化为自己独特的艺术形式。
所以,沈周最终成为光照明清两代的艺术大师与艺术坐标,亦无愧于后世学习者的崇敬与敬仰。
关键词:浅谈、绘画、成就
一.沈周的创作历程
(1)出生名门
沈周,字启南,号石田,晚号白石翁,人称白石先生。
沈周出生于富于收藏的书香门第,祖父沈澄,父沈恒吉皆以高隐为乐,不求仕途,工诗善画。
沈周的到来不仅为沈家延续了香火,而且他自幼显现的聪慧也给沈家带来了希望。
使这样一个诗画之家有个更近一步发展的可能。
少年时沈周便接受家庭亲友前辈的教育熏陶,培养了深厚的艺术才能。
也正是这种深厚的家学渊源为他良好的艺术氛围,使得明代的绘画由于他的出现而进入了全盛时代。
(2)中年家徒四壁
正统九年,沈周娶陈原嗣的女儿为妻,6年后其子云鹤降生,也即于此前后,沈周的弟弟和妹妹都因生活所迫被他接入家中,而此时的吴门又水灾频发,沈家的田地多为曾祖父时代开垦的低洼地。
水灾使以农耕收获为主要收入的沈家难上加难。
至此,家庭的重任
开始全部压在沈周的肩上。
(3)晚年的隐逸生活
约从成化七年开始,沈周的生活开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大儿子云鹤已经能够承担起繁重的家务,使他能有更多的时间投身于画作。
在此后的30年里,是沈周心情最为开朗的阶段。
充溢着浓郁自然生活的诗文,山水花鸟作品大量被创作出来,其绘画水平日趋精进,求画者自然络绎不绝,由于求画众多,沈周只能让弟子门生摹写作品应付。
对沈周而言,绘画并不是用来获利的,但绘画却是一种特别的商品,他让画家能在经济文化,甚至政治生活中得到许多金钱买不到的好处。
可以这样说,沈周的一生就是通过绘画这一特殊的商品圆满地实现了自身的价值。
总之,沈周隐逸的人生,没有出现大的波澜起伏,他对待人生的态度也是平淡的,致使他养成了处世温和、不逐名利、宽仁律己的高尚品格。
二、沈周的绘画风格
沈周一生的主要成就在水墨山水画方面,其山水画的艺术特色可以按年份主要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
在明代绘画中,沈周的成就算是最高的一位,然而成就这一大师的方式却十分简单,那就是临摹古人,从古人的作品中领会艺术的精神。
至于他一生中究竟观赏过多少古画,临摹过多少作品,恐怕
连他自己都难以计数,但是据史料记载,沈周早年效法董源、巨然,同时对南北两宋绘画也有兴趣。
,其主要是学习他们的绘画技法,如构图、山石树木勾勒以及烟云的皴染等墨法。
这一时期作品的主要特点是:结构严谨、风格细密。
即画史所称的“细笔”风格。
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有《幽居图》、《支硎山图》等。
(2)第二阶段
中年时期,沈周绘画的主要基础还是元人,具体而言就是元四家。
但是这一时期更多的是热衷王蒙,偏好于黄公望,其中锋,侧笔并用,刚柔相济。
在这一过程中,沈周对王蒙和黄公望的模仿并不是单纯意义上的可以照搬,更多的是在模仿中选取或者简化一种形式美感,并将它演化为自己绘画的基础语言,画法逐渐由细变粗,基本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形式,即画史所称的“粗沈”风格。
例如《雨意图》就是这一时期的主要代表作品,画面中云山飘渺,笔墨纵横,点画如春雨飘飞,笔触在快速的中。
甚至,他把这种粗放的形式引向到了小青绿山水之中。
(3)第三阶段
沈周晚年的艺术特点则更倾向于醉心吴镇、,倪瓒两位大师的绘画风格。
使其沈周的笔法坚实豪放,于遒劲中见宏厚。
用笔用墨勾勒皴擦写实性比较强硬。
拿这一时期的《山水图册》这幅画来说,山石多用粗扩的线条勾勒,分出山石结构,勾皴与轮廓没有太大的区别,再加上粗点皴和类似长点的短线皴,以加强山石的雄健感,使画面极为醒目而又平添出一副沧桑之感。
三、沈周对后世绘画的影响
沈周是吴门四家中最年长的,其贡献也是最大的,沈周作为吴门画派的开创者,在明代画坛上拥有崇高的地位。
他开创的吴门画派,主张多种风格并存,他将一千多年来中国绘画两种不同风格融汇在一起,并从大自然中吸取养料,对中国绘画的发展很有意义。
他以其精湛的绘画艺术以及宽仁律己的风度,对画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沈周的水墨写意画风引领明清画坛甚至是近现在画坛长久不衰。
同时,沈周的水墨花鸟画对后世也有很大的影响,其水墨花鸟画的笔墨形式可以作为中国写意花鸟画的一大坐标。
他的学生文徵明继承了恩师的衣钵,唐寅受益于他。
在近现代的画家中,赵之谦、董其昌、齐白石、潘天寿也都是吴门画派的最大受益者。
总体而言,沈周的绘画为传统山水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成为中国绘画历史上具有深远影响的一代大师!
参考文献
[1]王伯敏.中国绘画史[m],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2,第一版
[2]李维琨.明代吴门画派研究[m],东方出版中心,2008.第一版。
[3]陈连琦.沈周(中国画大师经典系列丛书),中国书店出版社.2010.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