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生物精选考点专项突破16:传统发酵技术与微生物培养技术(含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高考生物模拟试题及解析-课时规范练37 传统发酵技术和发酵工程

高考生物模拟试题及解析-课时规范练37 传统发酵技术和发酵工程

课时规范练37传统发酵技术和发酵工程一、基础练1.下列有关泡菜制作的实验叙述中,正确的是()A.泡菜腌制时间长短会影响亚硝酸盐含量,但温度和食盐的用量不影响其含量B.泡菜发酵过程中,会产生多种酸,其中主要是亚硝酸,还有少量的乳酸C.发酵初期,水槽内产生的气泡是酵母菌等利用氧气进行呼吸作用产生的CO2D.泡菜中乳酸的质量百分比为4%~8%时口味、品质最佳2.(2020江西都昌一中期中)传统发酵技术在实践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家庭制作果酒、果醋和腐乳通常都不是纯种发酵B.果醋制作过程中发酵液pH逐渐降低,果酒制作过程中情况相反C.利用乳酸菌制作酸奶的过程中,先通气培养,后密封发酵D.参与腐乳发酵的微生物主要是毛霉,是一种能分泌蛋白酶的原核生物3.泡菜发酵利用的微生物主要是乳酸菌,而在发酵初期,水槽内经常有气泡产生,这些气泡产生的原因及成分分别是()A.乳酸菌是兼性厌氧型微生物,初期进行有氧呼吸产生CO2;气体为CO2B.发酵初期活动强烈的是酵母菌,其利用氧产生CO2;气体为CO2C.因腌制过程中的盐进入蔬菜使蔬菜体积缩小,气体被排出;气体为空气D.乳酸菌在发酵过程中产生了热量,使坛内温度升高,空气受热膨胀排出;气体为空气4.下图是草莓酒制作的步骤,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步骤⑤为加入酵母菌液B.步骤②是对草莓进行严格的灭菌处理C.在草莓酒发酵后期放气间隔时间可延长D.发酵过程中发酵液密度和pH会逐渐减小5.下列评价果酒和果醋制作是否成功的方法,不合理的是()A.通过观察相关微生物的数量变化进行鉴定B.通过向果酒发酵液中加入酸性重铬酸钾试剂进行鉴定C.通过检测果醋发酵前后发酵液的pH变化进行鉴定D.通过检测果酒发酵后发酵液的温度变化进行鉴定6.(2020河北深州中学期末)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微生物。

醋酸菌可酿醋,毛霉菌可制作腐乳,酵母菌可做馒头。

下列有关三种微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三者细胞中都没有成形的细胞核B.三者都有线粒体,可进行有氧呼吸C.醋酸菌的遗传物质是裸露的环状,后两者的遗传物质与蛋白质结合成染色体D.三者合成蛋白质时,mRNA都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中发挥作用7.传统发酵技术和现代发酵工程都是利用各种微生物的代谢来实现相关产品的生产的,下列微生物在发酵生产产品过程中需要提供空气或氧气的是()①酵母菌②醋酸菌③乳酸菌④毛霉A.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②④8.下列关于发酵工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菌种选育过程中,可以利用人工诱变、细胞工程和基因工程等手段B.青霉素是抗生素,青霉素的生产过程不需要严格灭菌C.谷氨酸棒状杆菌发酵可以得到谷氨酸D.发酵工程的产品可以采用过滤、沉淀、蒸馏、萃取等方法提取9.杨梅果实风味独特,酸甜适中,具有很高的营养和保健价值。

2020届高三高考(人教版)生物一轮复习课后练习: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含答案)

2020届高三高考(人教版)生物一轮复习课后练习: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含答案)

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1.在一个普通的锥形瓶中,加入含有酵母菌的葡萄糖溶液,如图,下列有关坐标图中不正确的是( )A B C D答案:B2.下列关于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制作果酒时瓶口要密闭,而制作果醋时中断通氧可能会引起醋酸菌死亡B.在变酸的果酒表面观察到的菌膜是醋酸菌在液面大量繁殖而形成的C.温度对酵母菌进行酒精发酵的影响很大,而对醋酸菌进行的发酵影响不大D.制作果酒和果醋时都应用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对发酵瓶进行消毒,并注意无菌操作答案:C3.红酸汤的制作是将西红柿洗净,擦干,捣烂后放入盛有盐水的泡菜坛中,密封待西红柿发酵好备用。

回答相关问题:(1)为了缩短制作时间,有人还会在坛中加入陈酸汤,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乳酸发酵的过程即为乳酸菌进行________的过程。

坛内有时会长出白膜,这层白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红酸汤腌制过程的初期会有气泡冒出,但气泡的产生逐渐停止,试分析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体肠道内有很多益生菌,当有害菌群多了,会产生消化道炎症,治疗消化道慢性炎症时直接喝乳酸菌比用抗生素更好,不宜用抗生素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亚硝酸盐的含量影响酸汤的品质,发酵过程中影响亚硝酸盐含量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0年高考生物专题复习:生物技术实践包含答案

2020年高考生物专题复习:生物技术实践包含答案

2020年高考生物专题复习:生物技术实践一、考点突破(1)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2)某种微生物数量的测定(3)微生物对培养基的选择利用(4)利用微生物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以及微生物在其他方面的应用(5)酶的存在与简单制作方法(6)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7)酶在食品制造和洗涤等方面的应用(8)制备和应用固定化酶(9)从生物材料中提取某些特定的成分(10)运用发酵技术加工食品的基本方法(11)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12)植物的组织培养(13)蛋白质的提取和分离(14)PCR技术的基本操作和应用二、重难点提示纵观近几年的高考,本专题考点主要集中在微生物的培养和利用、植物的组织培养、DNA的粗提取和PCR技术操作,诸如血红蛋白的提取与分离、酶技术以及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等知识点是新课标所增加的知识点,在今后的高考试题中必然会有体现,复习时也应加以重视。

专家点拨一、本讲内容框架图二、重点知识点拨(一)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1. 培养基(1)营养构成:各种培养基一般都含有水、碳源、氮源和无机盐,此外还要满足微生物生长对pH、特殊营养物质以及氧气的要求。

(2)培养基类型①按培养基的物理性质可分为固体培养基和液体培养基两种,其中固体培养基用于菌种分离、鉴定、菌落计数等。

而液体培养基常用于科研或工业生产等。

长有菌落的琼脂固体培养基液体培养基②按培养基的功能可分为选择培养基和鉴别培养基。

③按照人们对培养基中成分的了解程度可分为天然培养基和合成培养基两种。

说明:代谢类型不同的微生物,对培养基营养成分的要求不同,如自养型微生物可以利用无机碳源,而异养型微生物则必须利用有机碳源。

不论代谢类型如何,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要求都包括碳源、氮源、水、无机盐、生长因子五类。

2. 关于无菌技术(1)实验室常用的灭菌方法有灼烧灭菌、干热灭菌、高压蒸汽灭菌;常用的消毒方法有煮沸消毒、巴氏消毒、化学药剂消毒。

对不同的对象需采用不同的消毒或灭菌方法。

人教版2020年高中生物 选修1专题一 《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含答案 测试试题

人教版2020年高中生物 选修1专题一 《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含答案 测试试题

人教版2020年高中生物选修1专题一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测试题一、选择题1.下对相关叙注正确的是()A. 醋酸菌可在无氧条件下利用乙醇产生醋酸B. 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利用葡萄汁产生酒精C. 泡菜制作过程中需要一直保持无氧发酵条件D. 制作腐乳是利用毛霉等微生物直接对蛋白质等进行分解2.在果酒、果醋、泡菜的制作中,用到的微生物分别是( )A. 酵母菌、酵母菌、乳酸菌B. 酵母菌、醋杆菌、乳酸菌C. 醋杆菌、乳酸菌、酵母菌D. 酵母菌、乳酸菌、醋杆菌3.下列关于毛霉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毛霉是一类有细胞壁但没有成形细胞核的生物B. 毛霉属于异养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C. 毛霉的菌丝有直立菌丝和匍匐菌丝D. 豆腐上长出的白毛主要是毛霉的直立菌丝4.下图是果酒和果醋的发酵装置,关于果醋发酵叙述错误的是()A. 发酵前,瓶内酒—冰混合物的pH需调至7.0B. 发酵过程中,充气口要适时适量充气C. 发酵过程中,排气口排出醋酸发酵产生的CO2D. 发酵完成后,出料口的pH值不再减少5.下列关于果酒制作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 应先除去葡萄枝梗,然后反复冲洗,直至彻底干净B. 应控制发酵温度维持在20 ℃左右,变化不能太大C. 发酵过程中应该不断从充气孔进行通气,以维持发酵的需氧环境D. 酵母菌存在广泛、生命力强,因此果酒制作时不需对所用器具消毒灭菌6.有关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需在盐酸酸化条件下B. 重氮化反应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玫瑰红色染料C. 对显色反应样品进行目测,可精确算出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D. 要设置空白比色管做对照7.在酿酒和酿醋的过程中都要涉及各种微生物的发酵,在上述两过程中所涉及的微生物在结构上有什么本质区别( )A. 前者有细胞结构,后者没有细胞结构B. 前者没有细胞结构,后者有细胞结构C. 前者有成形的细胞核,后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D. 前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后者有成形的细胞核8.燕窝是中国人的传统保健品,近年来被传为珍稀滋补品的“血燕”更是价格高昂。

2020年高考生物精选考点专项突破16:传统发酵技术与微生物培养技术(含答案解析)

2020年高考生物精选考点专项突破16:传统发酵技术与微生物培养技术(含答案解析)

专题16传统发酵技术与微生物培养技术1.下表为某培养基的配方,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能在此培养基上生长的大肠杆菌,抗青霉素的基因一定在拟核上B.此培养基只起鉴别作用C.此培养基可以用来检测自来水中细菌含量是否符合饮用水标准D.此培养基可以用于选育转基因大肠杆菌菌种的基因工程的操作过程中【答案】D【解析】能在此培养基上生长的大肠杆菌,抗青霉素的抗性基因一般位于大肠杆菌的质粒上,A错误;依用途划分,加入青霉素说明该培养基为选择培养基,而加入伊红美蓝能够鉴别大肠杆菌,B错误;此培养基只能用来检测自来水中大肠杆菌含量是否符合饮用水标准,C错误;大肠杆菌常作为基因工程的工程菌,此培养基可以用于选育转基因大肠杆菌菌种的基因工程的操作过程中,D正确。

2.组氨酸缺陷型沙门氏菌是由野生菌种突变形成的,自身不能合成组氨酸。

将其接种在缺乏组氨酸的平板培养基上进行培养,有极少量菌落形成。

2-氨基芴是一种致突变剂,将沾有2-氨基芴的滤纸片放到上述平板培养基中,再接种组氨酸缺陷型沙门氏菌进行培养,会有较多菌落出现。

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A.在接种前,2-氨基芴和滤纸片须进行灭菌处理B.基因突变的可逆性与是否存在致突变剂无关C.若用划线法接种可以根据菌落数计算活菌数量D.此方法可以用于检测环境中的化学致突变剂【答案】C【解析】在微生物培养过程中,培养基、实验材料、实验用具都要进行灭菌处理,A正确;由题意可知,2-氨基芴可使沙门氏菌中野生型增多,说明该化学诱变剂处理缺陷型细菌可使其变为野生型,但由题意不能说明野生型突变为了缺陷型,且根据致突变剂可提高基因突变的频率,但不能决定突变的方向,可判断基因突变的可逆性与是否存在致突变剂无关,B正确;计算活菌的数目常用稀释涂布法,而不是用平板划线法,C错误;根据菌落的变化情况,可推测环境中的化学致突变剂,D正确。

3.根据以下实验操作或结果示意图,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图1中的玻璃棒在搅拌过程中需沿一个方向轻缓进行B.图2中将干燥的滤纸条剪去两角,并在距这一端1cm处用铅笔画一条细的横线⑤C.图3倒平板操作时,倒好后应立即将其倒过来放置D.欲获得雌性个体,胚胎移植前常选用图4中内细胞团作性别鉴定【答案】B【解析】图1中的玻璃棒在搅拌过程中需沿一个方向快速搅拌,目的是加速细胞的破裂,这有利于DNA的充分释放,A错误;为使色素滤液在滤纸条上涂得细、直,以及同种色素扩散的整齐,图2中需将干燥的滤纸条剪去两角,并在距这一端1cm处用铅笔画一条细的横线⑤,B正确;图3倒平板操作时,倒完平板后立即盖上培养皿,待冷却后将平板倒过来放置,C错误;欲获得雌性个体,胚胎移植前常选用图4中滋养层作性别鉴定,D错误。

高中生物考点专题16 传统发酵技术与微生物培养技术(原卷版)

高中生物考点专题16 传统发酵技术与微生物培养技术(原卷版)

专题16传统发酵技术与微生物培养技术1.下表为某培养基的配方,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能在此培养基上生长的大肠杆菌,抗青霉素的基因一定在拟核上B.此培养基只起鉴别作用C.此培养基可以用来检测自来水中细菌含量是否符合饮用水标准D.此培养基可以用于选育转基因大肠杆菌菌种的基因工程的操作过程中2.组氨酸缺陷型沙门氏菌是由野生菌种突变形成的,自身不能合成组氨酸。

将其接种在缺乏组氨酸的平板培养基上进行培养,有极少量菌落形成。

2-氨基芴是一种致突变剂,将沾有2-氨基芴的滤纸片放到上述平板培养基中,再接种组氨酸缺陷型沙门氏菌进行培养,会有较多菌落出现。

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A.在接种前,2-氨基芴和滤纸片须进行灭菌处理B.基因突变的可逆性与是否存在致突变剂无关C.若用划线法接种可以根据菌落数计算活菌数量D.此方法可以用于检测环境中的化学致突变剂3.根据以下实验操作或结果示意图,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图1中的玻璃棒在搅拌过程中需沿一个方向轻缓进行B.图2中将干燥的滤纸条剪去两角,并在距这一端1cm处用铅笔画一条细的横线⑤C.图3倒平板操作时,倒好后应立即将其倒过来放置D.欲获得雌性个体,胚胎移植前常选用图4中内细胞团作性别鉴定4.“通州老窖”是以优质高粱、麸曲、产脂酵母为原材料酿制出的一种白酒。

以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水质、菌种和发酵时间会影响酒的品质B.所用的菌种属于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C.可用划线法测定发酵液中的菌种浓度D.酿制过程必须进行严格的灭菌操作5.以下高中生物学实验中,表述正确的是A.实验1、2、3、4中的颜色都是经过染色出现的B.实验1不需要对照,图示结果表明细胞正在失水C.实验2中刚果红培养基可用于筛选尿素分解菌D.可从同种植物的不同部位取材进行实验1和36.餐厨废水含有丰富的糖类、蛋白质等有机物,研究者将三种细菌单独或混合接种于餐厨废水培养液中,通过测定菌悬液细胞密度(结果如下表)研究三者的关系,以期为利用餐厨废水制备复合菌肥的研究提供依据。

2020年高考山东版高考生物 专题23 发酵工程

2020年高考山东版高考生物     专题23 发酵工程

②坛盖边沿的水槽中要注满水,以保证乳酸菌发酵所需的无氧环境,并 注意在发酵过程中要经常补充坛盖边沿水槽中的水。 (4)温度:发酵过程控制在室温即可,最好在26 ℃~36 ℃。温度过高,则易 滋生杂菌;温度过低,则发酵时间延长。 (5)泡菜制作过程中乳酸菌、乳酸和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
考点二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
结果
比实际值偏小
比实际值偏大
(2)灼烧接种环之后,要冷却后再进行取种,以免温度太高杀死 上引燃
菌种
②不要将过热的涂布器放在盛放酒精的烧杯中,以免引燃其
(3)划线时最后一区域不要与第一区域相连
中的酒精
(4)划线用力要大小适当,防止用力过大将培养基划破
目 在培养基上形成由单个菌种繁殖而来的子细胞群体——菌落 的
培 平板冷凝后倒置培养,防止皿盖上水珠落入培养基造成污染 养
2.无菌技术(连线)
注意:A.消毒可以杀死物体表面或内部的部分微生物。 B.灭菌可以杀死物体内外所有的微生物,包括芽孢和孢子。 3.纯化培养方法: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 (1)平板划线法:通过接种环在琼脂固体培养基表面⑩ 连续划线 的
操作,将聚集的菌种逐步稀释分散到培养基的表面。 (2)稀释涂布平板法:将菌液进行一系列的 梯度稀释 ,然后将不同 稀释度的菌液分别涂布到琼脂固体培养基的表面。
灭菌;操作时,试管口和移液管应在离火焰1 cm~2 cm处
事 ②之后每次划线前:杀死残留菌种,保证每次划线菌种来自上 (2)涂布平板时
项 次划线末端
①涂布器用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消毒,取出时,让多余酒精
③划线结束后:杀死残留菌种,避免污染环境和感染操作者
在烧杯中滴尽,然后将沾有少量酒精的涂布器在酒精灯火焰
养基表面,直接根据微生物菌落的特征利用单菌落挑取的方法获得目的

高考生物精选考点专项突破16:传统发酵技术与微生物培养技术

高考生物精选考点专项突破16:传统发酵技术与微生物培养技术

专题16传统发酵技术与微生物培养技术1.下表为某培养基的配方,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能在此培养基上生长的大肠杆菌,抗青霉素的基因一定在拟核上B.此培养基只起鉴别作用C.此培养基可以用来检测自来水中细菌含量是否符合饮用水标准D.此培养基可以用于选育转基因大肠杆菌菌种的基因工程的操作过程中【答案】D【解析】能在此培养基上生长的大肠杆菌,抗青霉素的抗性基因一般位于大肠杆菌的质粒上,A错误;依用途划分,加入青霉素说明该培养基为选择培养基,而加入伊红美蓝能够鉴别大肠杆菌,B错误;此培养基只能用来检测自来水中大肠杆菌含量是否符合饮用水标准,C错误;大肠杆菌常作为基因工程的工程菌,此培养基可以用于选育转基因大肠杆菌菌种的基因工程的操作过程中,D正确。

2.组氨酸缺陷型沙门氏菌是由野生菌种突变形成的,自身不能合成组氨酸。

将其接种在缺乏组氨酸的平板培养基上进行培养,有极少量菌落形成。

2-氨基芴是一种致突变剂,将沾有2-氨基芴的滤纸片放到上述平板培养基中,再接种组氨酸缺陷型沙门氏菌进行培养,会有较多菌落出现。

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A.在接种前,2-氨基芴和滤纸片须进行灭菌处理B.基因突变的可逆性与是否存在致突变剂无关C.若用划线法接种可以根据菌落数计算活菌数量D.此方法可以用于检测环境中的化学致突变剂【答案】C【解析】在微生物培养过程中,培养基、实验材料、实验用具都要进行灭菌处理,A正确;由题意可知,2-氨基芴可使沙门氏菌中野生型增多,说明该化学诱变剂处理缺陷型细菌可使其变为野生型,但由题意不能说明野生型突变为了缺陷型,且根据致突变剂可提高基因突变的频率,但不能决定突变的方向,可判断基因突变的可逆性与是否存在致突变剂无关,B正确;计算活菌的数目常用稀释涂布法,而不是用平板划线法,C错误;根据菌落的变化情况,可推测环境中的化学致突变剂,D正确。

3.根据以下实验操作或结果示意图,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图1中的玻璃棒在搅拌过程中需沿一个方向轻缓进行B.图2中将干燥的滤纸条剪去两角,并在距这一端1cm处用铅笔画一条细的横线⑤C.图3倒平板操作时,倒好后应立即将其倒过来放置D.欲获得雌性个体,胚胎移植前常选用图4中内细胞团作性别鉴定【答案】B【解析】图1中的玻璃棒在搅拌过程中需沿一个方向快速搅拌,目的是加速细胞的破裂,这有利于DNA的充分释放,A错误;为使色素滤液在滤纸条上涂得细、直,以及同种色素扩散的整齐,图2中需将干燥的滤纸条剪去两角,并在距这一端1cm处用铅笔画一条细的横线⑤,B正确;图3倒平板操作时,倒完平板后立即盖上培养皿,待冷却后将平板倒过来放置,C错误;欲获得雌性个体,胚胎移植前常选用图4中滋养层作性别鉴定,D错误。

高考生物总复习《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与发酵工程》专项测试卷-带答案

高考生物总复习《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与发酵工程》专项测试卷-带答案

高考生物总复习《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与发酵工程》专项测试卷-带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中国的许多传统美食制作过程蕴含了生物发酵技术。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泡菜制作过程中,酵母菌将葡萄糖分解成乳酸B.馒头制作过程中,酵母菌进行呼吸作用产生CO2C.米酒制作过程中,将容器密封可以促进酵母菌生长D.酸奶制作过程中,后期低温处理可产生大量乳酸菌2.葡萄酒的制作离不开酵母菌。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无氧条件下酵母菌能存活但不能大量繁殖B.自然发酵制作葡萄酒时起主要作用的菌是野生型酵母菌C.葡萄酒的颜色是葡萄皮中的色素进入发酵液形成的D.制作过程中随着发酵的进行发酵液中糖含量增加3.据《史记·大宛列传》记载,张骞奉汉武帝之命,出使西域,看到“宛左右以蒲陶(即葡萄)为酒,富人藏酒至万馀石,久者数十岁不败”。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选择新鲜的葡萄酿酒,在榨汁前对葡萄的处理是先清洗葡萄再去除枝梗B.“久者数十岁不败”的原因是酸性、缺氧及含酒精的酒液中,微生物的繁殖受到抑制C.为了提高葡萄汁的出汁率,可在榨汁时加入果胶酶D.若最终获得的果酒偏酸,最可能的原因是醋酸菌无氧发酵产生了乙酸4.白酒是蒸馏酒的一种,蒸馏酒的一般制备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蒸煮过的原料(高粱、稻米)――――→曲霉等糖化作用葡萄糖等――――――→酵母等发酵作用含乙醇的发酵物――→蒸馏蒸馏酒A.对原料进行蒸煮的目的之一是利用高温杀死杂菌B.曲霉与酵母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有无成形的细胞核C.原料经糖化作用后可为酵母提供碳源、氮源等营养成分D.发酵作用会先后经历有氧条件和无氧条件两个阶段5.酸豆角因为酸脆、营养丰富和能增进食欲而成为家常小菜。

下图是家庭制作酸豆角的主要流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豆角去筋后洗净、晾干→加盐揉搓至翠绿色→放入泡菜坛、注入凉开水→添加适量香辛料和白酒→密闭、腌制1~2周A.豆角的酸脆主要与乳酸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有关B.“加盐揉搓至翠绿色”利用了叶绿素能够溶解于高浓度NaCl溶液的特性C.食材等加入泡菜坛时不能装得太满,以防止坛口杂菌侵入影响产品的品质D.加入的食盐、香辛料、白酒等不仅能增加食品风味,也能防止杂菌污染6.传说杜康的儿子墨塔在一次酿酒时发酵过头,直至第21天开缸时,发现酒液已变酸但香气扑鼻,酸甜可口,于是他结合“甘一日”和“酉”字,给这种酸水起名为“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酿酒过程中发酵液出现的气体都是在酵母菌细胞的细胞质基质中产生的B.酿酒时糖类未耗尽,酵母菌的发酵也会停止,由pH上升和酒精含量增多导致C.墨塔酿酒反成醋可能是由于发酵装置密封不严造成的,若适当升温则醋味更浓D.统计活酵母菌数量时,可用显微镜直接计数法,统计的结果比实际数目低7.青霉菌处在葡萄糖浓度不足的环境中时,会通过分泌青霉素杀死细菌,以保证自身生存所需的能量供应。

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三 第一单元 传统发酵技术到发酵工程((含答案))高二生物单元复习知识清单

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三  第一单元 传统发酵技术到发酵工程((含答案))高二生物单元复习知识清单

第一章发酵工程第1节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一、发酵与传统发酵技术1.发酵的历史:约9000年前,我们的祖先就会利用微生物将谷物、水果等发酵成含酒精的饮料。

(P4)2.1857年,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通过实验证明,酒精发酵是由活的酵母菌引起的。

(P5)3.发酵的概念:人们利用微生物,在适宜的条件下,将原料通过微生物的代谢转化为人类所需要的产物的过程。

(P5)4.发酵原理:不同的微生物具有产生不同代谢产物的能力,因此利用它们既可以生产出人们所需要的多种产物。

(P5)5.传统发酵技术的概念:直接利用原材料中天然存在的微生物,或利用前一次发酵保存下来的发酵物中的微生物进行发酵、制作食品的技术一般称为传统发酵技术。

(P5)6.传统发酵技术的特点:以混合菌种的固体发酵及半固体发酵为主,通常是家庭式或作坊式的。

(P5)7.传统发酵技术的主要食品:有腐乳、酱、酱油、醋、泡菜和豆豉。

(P5)8.使用酵母制作馒头属于传统发酵技术吗?不属于,使用前一次发酵保存下来的面团进行的才算;例如直接利用空气中毛霉孢子制作腐乳属于传统发酵技术,若直接接种毛霉,则不属于。

9.腐乳的发酵参与发酵的微生物:多种微生物,如酵母、曲霉和毛霉等,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毛霉。

(P5)10.腐乳的发酵发酵原理:经过微生物的发酵,豆腐中的蛋白质被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味道鲜美,易于消化吸收。

(P5)二、尝试制作传统发酵食品1.乳酸发酵微生物—乳酸菌的代谢特点:厌氧细菌,代谢类型为异养厌氧型,在无氧的情况下能将葡萄糖分解成乳酸,反应简式:C6H12O6――→酶2C3H6O3(乳酸)+能量。

(P5)2.乳酸发酵的生产应用:用于乳制品的发酵、泡菜的腌制等。

(P5)3.乳酸发酵的分布空气、土壤、植物体表、人或动物的肠道内。

(P5)4.乳酸发酵的常见类型乳酸链球菌和乳酸杆菌。

(P5)5.酒精发酵微生物—酵母菌的代谢特点:单细胞真菌,兼性厌氧微生物,在无氧条件下能进行酒精发酵,能以多种糖类作为营养物质和能量的来源。

高考生物发酵工程梳理汇总(新教材答案版)

高考生物发酵工程梳理汇总(新教材答案版)

第1 章发酵工程第 1 节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1.P4从社会中来:“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唐.王翰)诗中捉及的葡萄酒是人类利用微生物发酵制作而来的。

通过微生物的发酵作用还可以制作葡萄醋。

葡萄酒和葡萄醋都是以葡萄为原料发酵而来的饮品,为什么一个是醇厚浓郁、耐人寻味的酒,一个却是酸味柔和、口感绵长的醋呢?它们的制作方法有什么不同?你想不想自己动手制作葡萄酒和葡萄醋呢?葡萄酒和葡萄醋都是由葡萄发酵而来,但是一个经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了酒精,另一个经醋酸菌有氧呼吸产生了醋酸,因此口感不同。

2.P6探究·实践:制作传统发酵食品结果分析与评价(1)用水密封泡菜坛的目的是什么?这说明泡菜制作需要什么条件?提示:用水密封泡菜坛的目的是给泡菜坛内创造无氧环境,这说明泡菜制作需要在无氧条件下进行。

(2)为什么菜料只能装八成满?提示:在泡菜发酵初期,由蔬菜表面带入的大肠杆菌、酵母菌等较为活跃,它们可进行发酵,发酵产物中有较多的CO2,如果泡菜坛装得太满,发酵液可能会溢出坛外。

另外,泡菜坛装得太满,会使盐水不太容易完全淹没菜料,从而导致坛内菜料变质腐烂。

泡菜坛留有一定的空间,也更方便拿取泡菜。

(3)你腌制的泡菜成功吗?色泽如何?口味如何?提示:根据实际情况回答。

3.P7探究·实践:制作果酒和果醋结果分析与评价(1)在制作果酒和果醋的过程中,发酵液分别有哪些变化?其中最明显的变化发生在发酵后多少天?引起变化的原因是什么?提示:在葡萄酒的制作过程中,发酵液中会产生气泡,这是因为酵母菌发酵产生CO2。

如果是用紫色葡萄制作葡萄酒,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由果皮进入发酵液的花青素会越来越多,因而发酵液的颜色会逐渐加深变成深红色。

果醋发酵过程中一般不会出现气泡,发酵完成时,在发酵液的液面上会出现一层菌膜,这是醋酸菌膜。

(2)在制作果酒的过程中,除酵母菌之外,是否还有其他微生物生长?它们会对果酒发酵产生影响吗?如果有,如何避免这种影响?提示:果酒中除了酵母菌,还有乳酸菌、醋酸菌等微生物。

2019-2020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专题一 传统发酵技术与微生物的培养应用

2019-2020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专题一 传统发酵技术与微生物的培养应用

2019-2020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题一传统发酵技术与微生物的培养应用1.下面是一则关于腐乳制作方法的传说故事,请你阅读后,讨论下面所提问题。

相传,清康熙八年(公元1669年),安徽省一进京举子王致和,京考未中,为了生存和准备下一次的考试,便做起了卖豆腐的生意。

一天,他发现没卖出的豆腐长了白毛,深感苦恼,但又舍不得丢弃,便将豆腐装入坛内,撒上许多盐腌了,然后密封起来。

他继续苦读,到了秋末他才想起此事。

打开坛子,一股臭味散发出来,豆腐也变成了青色。

他试着尝了一块,没想到“闻着臭,吃着香”。

街坊邻居们品尝后也很爱吃。

于是,王致和开始专营臭豆腐和酱豆腐的生意。

(1)你能利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解释豆腐长白毛是怎么一回事吗?(2)王致和为什么要撒许多盐,将长毛的豆腐腌起来?(3)你能总结王致和做腐乳的方法吗?与传统方法相比,他缺少了什么环节?(4)解释“闻着臭,吃着香”的原因。

(5)怎样从空气中获得毛霉等真菌?答案:(1)空气中的毛霉孢子落到豆腐上迅速生长,形成发达的白色菌丝。

(2)析出豆腐中的水分,使豆腐块变硬,不会过早酥烂;同时抑制微生物的生长,防止腐败变质,增加风味。

(3)让豆腐上长出毛霉,将有黏膜的乳块分开后放入坛中,放一层豆腐撒一层盐,最后密封腌制进行发酵;经2~3个月开坛,即成为色味俱全的“臭豆腐”。

与传统方法相比,他没有配制卤汤。

(4)经多种微生物的协同作用,将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肽和氨基酸,将脂肪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酵母菌进行酒精发酵产生酒精,酒精和脂肪酸生成具芳香气味的酯。

而细菌进行发酵产生的含硫化合物具浓烈臭味。

(5)选用加有抗生素的培养基进行筛选。

解析:腐乳制作原理主要是空气中毛霉孢子落到豆腐上后迅速生长、形成发达的白色菌丝。

撒许多盐是为了析出豆腐中的水分,使豆腐变硬,不会过早酥烂,同时抑制微生物的生长,防止腐败变质,增加风味。

许多微生物协同作用,将蛋白质分解为肽、氨基酸,将脂肪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酵母菌进行酒精发酵,酒精与脂肪酸反应生成具有香味的酯类。

专题15传统发酵技术从微生物培养中溯源-2023年高考生物母题题源解密(原卷版)

专题15传统发酵技术从微生物培养中溯源-2023年高考生物母题题源解密(原卷版)

专题15 传统发酵技术,从微生物培养中溯源考向一生物技术实践【母题来源】2022年全国乙卷【母题题文】化合物S被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和化工工业、用菌株C可生产S,S的产量与菌株C培养所利用的碳源关系密切。

为此,某小组通过实验比较不同碳源对菌体生长和S产量的影响,结果见表。

碳源细胞干重(g/L) S产量(g/L)葡萄糖 3.12 0.15淀粉0.01 0.00制糖废液 2.30 0.18回答下列问题。

(1)通常在实验室培养微生物时,需要对所需的玻璃器皿进行灭菌,灭菌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2点即可)。

(2)由实验结果可知,菌株C生长的最适碳源是______;用菌株C生产S的最适碳源是______。

菌株C 的生长除需要碳源外,还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2点即可)等营养物质。

(3)由实验结果可知,碳源为淀粉时菌株C不能生长,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以制糖废液作为碳源,为进一步确定生产S的最适碳源浓度,某同学进行了相关实验。

请简要写出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利用制糖废液生产S可以实现废物利用,其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1点即可)。

【试题解析】1、实验室常用的灭菌方法:(1)灼烧灭菌:将微生物的接种工具,如接种环、接种针或其他金属工具,直接在酒精灯火焰的充分燃烧层灼烧,可以迅速彻底地灭菌;(2)干热灭菌:能耐高温的,需要保持干燥的物品,如玻璃器皿(吸管、培养皿)和金属用具等,可以采用这种方法灭菌;(3)高压蒸汽灭菌:将灭菌物品放置在盛有适量水的高压蒸汽灭菌锅内,为达到良好的灭菌效果,一般在压力为100 kPa,温度为121℃的条件下,维持15~30 min。

2020山东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突破练16微生物的培养及发酵技术 Word版含解析

2020山东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突破练16微生物的培养及发酵技术 Word版含解析

姓名,年级:时间:专题突破练16微生物的培养及发酵技术一、单项选择题1.杨梅果实可以食用,也可以加工成果酒、果醋等饮品,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杨梅果醋发酵是先通氧再密闭B。

制作杨梅果醋所需的细胞没有成形的细胞核C.制作杨梅果酒所需要的微生物主要是酵母菌D.杨梅果汁能够为酵母菌的生长提供水、无机盐、碳源、氮源等营养物质A 项错误。

2。

(2019北京模拟)“通州老窖"是以优质高粱、麸曲、产脂酵母为原材料酿制出的一种白酒。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水质、菌种和发酵时间会影响酒的品质B。

所用的菌种属于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C.可用划线法测定发酵液中的菌种浓度D.酿制过程必须进行严格的灭菌操作A项正确;酿酒所用的菌种为酵母菌,属于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B项错误;可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测定发酵液中的菌种浓度,C项错误;酿制过程不能进行灭菌,防止把酵母菌杀死而影响酒的产量,D项错误。

3.(2019江苏模拟)制作葡萄酒时,在部分发酵液中加入果胶酶处理一段时间后,得到如下表所示的结果,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果酒制作时一般将温度控制在18~25 ℃B.葡萄酒的澄清度随果胶含量的减少而下降C.果胶酶在酸性条件下仍具有催化活性D.Ⅰ组中还原糖含量高主要是因为有更多的多糖被分解18~25 ℃是酵母菌生长和发酵的最适温度,A 项正确;果胶是果汁加工中影响出汁率和果汁澄清度的主要原因,葡萄酒的澄清度随果胶含量的减少而提高,B项错误;果胶酶的活性受pH影响,最适pH为3.0,此时果胶酶活性最强,C项正确;果胶是一类多糖的总称,Ⅰ、Ⅱ组作对照,Ⅰ组加入了果胶酶,果胶含量低,还原糖含量高,Ⅱ组未加入果胶酶,果胶含量高,还原糖含量低,D项正确。

4。

(2019湖南师大模拟)脉孢霉的许多不同的营养缺陷型能在加有精氨酸的基本培养基上生长,其中一些还可以在加有其他物质的基本培养基上生长,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表示生长、“—”表示不生长)。

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 专题一 传统发酵技术与微生物的培养用试题(含解析)

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 专题一 传统发酵技术与微生物的培养用试题(含解析)

开躲市安祥阳光实验学校教师精品题库考点分类抓基础点点击破我能行1.(2010·北京理综卷)在家庭中用鲜葡萄制作果酒时,正确的操作是( )A.让发酵装置接受光照B.给发酵装置适时排气C.向发酵装置通入空气D.将发酵装置放在45 ℃答案:B解析:用鲜葡萄酿造果酒的原理是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分解葡萄糖为酒精和CO2,其最适温度应为18~25 ℃,该过程与光照无关。

由于发酵过程中产生CO2,为了防止发酵装置爆裂,应适时排气。

2.(2010·江苏卷)如图表示果酒和果醋制作过程中的物质变化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过程①和②都只能发生在缺氧条件下B.过程①和③都发生在酵母细胞的线粒体中C.过程③和④都需要氧气的参与D.过程①~④所需的最适温度基本相同答案:C解析:过程①为呼吸作用的第一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在有O2和无O2条件下都可进行;过程②在无O2条件下进行。

过程③在酵母细胞的线粒体中进行,需要氧气参与;过程④需要氧气参与最后生成醋酸。

过程④的最适温度是30~35 ℃,葡萄酒的制作过程的最适温度为18~25 ℃。

3.(2010·广东理综卷)(多选)小李尝试制作果酒。

他将葡萄汁放入已灭菌的发酵装置中进行实验(见图),恰当的做法是( )A.加入适量的酵母菌B.一直打开阀b通气C.一直关紧阀a,偶尔打开阀b几秒钟D.把发酵装置放到4 ℃冰箱中进行实验答案:AC解析:果酒发酵所需菌种是酵母菌,所以需要加入酵母菌;果酒需酵母菌的无氧呼吸产生,所以阀a要一直关紧;因为在产生酒精的同时还产生CO2,所以要偶尔打开阀b几秒钟。

4.(2011·江苏卷)下列与果酒、果醋和腐乳制作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腐乳制作所需要的适宜温度最高B.果醋发酵包括无氧发酵和有氧发酵C.使用的菌种分别是酵母菌、醋酸菌、乳酸菌D.使用的菌种都具有细胞壁、核糖体、DNA和RNA答案:D解析:制作腐乳的菌种主要为毛霉,适宜温度为15~18℃,A项错误。

2024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重难点训练(新教材):专题15 发酵技术与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解析版)

2024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重难点训练(新教材):专题15 发酵技术与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解析版)

专题15发酵技术与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专题分析对点训练一、单选题1.(2023·湖南·模拟预测)下列关于传统发酵技术的说法,正确的是()A.制作腐乳过程中主要利用毛霉将蛋白质分解成肽和氨基酸B.制作泡菜过程中先将蔬菜装至八成满,然后倒入煮沸的盐水C.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进行无氧呼吸将乙醇转化为乙醛,再将乙醛转化为醋酸D.制作果酒过程中应先将去除枝梗的葡萄用清水冲洗1~2次,然后晾干备用【答案】A【详解】A、制作腐乳过程中主要利用毛霉产生的蛋白酶将蛋白质分解成肽和氨基酸,产生的脂肪酶将脂肪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A正确;B、制作泡菜过程中先将蔬菜装至半坛,然后倒入煮沸后冷却的盐水,B错误;C、醋酸菌为需氧型细菌,进行有氧呼吸,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转化为乙醛,再将乙醛转化为醋酸,C错误;D、制作果酒过程中应该先用清水冲洗1~2次,然后再去除葡萄的枝梗,D错误。

故选A。

2.(2023·河北·模拟预测)我国具有悠久的酿酒文化和历史,汉代以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中国人喝的酒其实是各种黄酒,黄酒是曲蘖参与糖化发酵制成的谷物酒。

在《说文解字》中,关于酒的记载也有着类似的描绘“曲,酒母也;蘖,芽米也”。

黄酒的制作流程主要为:制曲→浸米→煮酒(浸好的小米加入开水中煮熟)→拌曲→入缸发酵→压榨→装瓶。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一般选择温度较低的天气制曲,避免其腐坏变质B.浸米有利于淀粉水解产生酒精从而提高酒的产量C.入缸发酵时不能将搅拌好的煮熟的小米装满发酵缸D.煮酒完成后为避免杂菌污染要立刻拌曲【答案】C【详解】A、制曲主要是为了获得足够多的酵母菌,环境温度稍高,有利于酵母菌的生长和繁殖,A错误;B、酿酒主要是将葡萄糖不彻底氧化分解形成酒精,小米的主要成分是淀粉,经过浸泡后有利于淀粉分解成葡萄糖,B错误;C、酵母菌无氧呼吸会产生二氧化碳,为防止发酵液溢出,故入缸发酵时不能将发酵缸装满,C正确;D、煮酒完成后若立刻拌曲,材料温度过高会使酒曲中的酵母菌死亡,D错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16传统发酵技术与微生物培养技术1.下表为某培养基的配方,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能在此培养基上生长的大肠杆菌,抗青霉素的基因一定在拟核上B.此培养基只起鉴别作用C.此培养基可以用来检测自来水中细菌含量是否符合饮用水标准D.此培养基可以用于选育转基因大肠杆菌菌种的基因工程的操作过程中【答案】D【解析】能在此培养基上生长的大肠杆菌,抗青霉素的抗性基因一般位于大肠杆菌的质粒上,A错误;依用途划分,加入青霉素说明该培养基为选择培养基,而加入伊红美蓝能够鉴别大肠杆菌,B错误;此培养基只能用来检测自来水中大肠杆菌含量是否符合饮用水标准,C错误;大肠杆菌常作为基因工程的工程菌,此培养基可以用于选育转基因大肠杆菌菌种的基因工程的操作过程中,D正确。

2.组氨酸缺陷型沙门氏菌是由野生菌种突变形成的,自身不能合成组氨酸。

将其接种在缺乏组氨酸的平板培养基上进行培养,有极少量菌落形成。

2-氨基芴是一种致突变剂,将沾有2-氨基芴的滤纸片放到上述平板培养基中,再接种组氨酸缺陷型沙门氏菌进行培养,会有较多菌落出现。

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A.在接种前,2-氨基芴和滤纸片须进行灭菌处理B.基因突变的可逆性与是否存在致突变剂无关C.若用划线法接种可以根据菌落数计算活菌数量D.此方法可以用于检测环境中的化学致突变剂【答案】C【解析】在微生物培养过程中,培养基、实验材料、实验用具都要进行灭菌处理,A正确;由题意可知,2-氨基芴可使沙门氏菌中野生型增多,说明该化学诱变剂处理缺陷型细菌可使其变为野生型,但由题意不能说明野生型突变为了缺陷型,且根据致突变剂可提高基因突变的频率,但不能决定突变的方向,可判断基因突变的可逆性与是否存在致突变剂无关,B正确;计算活菌的数目常用稀释涂布法,而不是用平板划线法,C 错误;根据菌落的变化情况,可推测环境中的化学致突变剂,D正确。

3.根据以下实验操作或结果示意图,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图1中的玻璃棒在搅拌过程中需沿一个方向轻缓进行B.图2中将干燥的滤纸条剪去两角,并在距这一端1cm处用铅笔画一条细的横线⑤C.图3倒平板操作时,倒好后应立即将其倒过来放置D.欲获得雌性个体,胚胎移植前常选用图4中内细胞团作性别鉴定【答案】B【解析】图1中的玻璃棒在搅拌过程中需沿一个方向快速搅拌,目的是加速细胞的破裂,这有利于DNA的充分释放,A错误;为使色素滤液在滤纸条上涂得细、直,以及同种色素扩散的整齐,图2中需将干燥的滤纸条剪去两角,并在距这一端1cm处用铅笔画一条细的横线⑤,B正确;图3倒平板操作时,倒完平板后立即盖上培养皿,待冷却后将平板倒过来放置,C错误;欲获得雌性个体,胚胎移植前常选用图4中滋养层作性别鉴定,D错误。

4.“通州老窖”是以优质高粱、麸曲、产脂酵母为原材料酿制出的一种白酒。

以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水质、菌种和发酵时间会影响酒的品质B.所用的菌种属于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C.可用划线法测定发酵液中的菌种浓度D.酿制过程必须进行严格的灭菌操作【答案】A【解析】影响酒的品质的因素很多,如水质、菌种和发酵时间等,A正确;酿酒所用的菌种属于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B错误;可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测定发酵液中的菌种浓度,C错误;酿制过程不能进行灭菌,防止把酵母菌杀死而影响酒的产量,D错误。

5.以下高中生物学实验中,表述正确的是A.实验1、2、3、4中的颜色都是经过染色出现的B.实验1不需要对照,图示结果表明细胞正在失水C.实验2中刚果红培养基可用于筛选尿素分解菌D.可从同种植物的不同部位取材进行实验1和3【答案】D【解析】实验1是利用紫色洋葱鳞片叶的外表皮进行的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其颜色是液泡中含有的紫色的花青素所致;实验2是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实验,菌落周围出现透明圈的原因是:刚果红可与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但并不和纤维素水解后产生的纤维二糖和葡萄糖发生颜色反应,当纤维素被纤维素酶水解后,刚果红-纤维素复合物就无法形成,在刚果红培养基平板上就会出现以纤维素分解菌为中心的透明圈;实验3为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需要用碱性染料对染色体进行染色;实验4是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滤纸条上呈现的颜色是分离后的光合色素本身的颜色。

综上分析,实验1、4中的颜色不是经过染色出现的,A错误;实验1中用显微镜的先后三次观察形成了自身对照,图示的细胞处于质壁分离状态,可能正处于质壁分离的过程中,也可能已经达到渗透平衡,或是正处于质壁分离复原的过程中,若正处于质壁分离的过程中,则外界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液的浓度,细胞正在失水,若正处于质壁分离复原的过程中,则外界溶液的浓度小于细胞液的浓度,细胞正在吸水,若已经达到渗透平衡,则外界溶液的浓度等于细胞液的浓度,B错误;实验2中刚果红培养基可用于筛选纤维素分解菌,C错误;只要是成熟的植物细胞均能发生质壁分离与复原,只要是有分裂能力的植物的体细胞都能进行有丝分裂,因此可从同种植物的不同部位取材进行实验1和3,如前者可取自成熟的叶肉细胞,后者可取自根尖细胞,D正确。

6.餐厨废水含有丰富的糖类、蛋白质等有机物,研究者将三种细菌单独或混合接种于餐厨废水培养液中,通过测定菌悬液细胞密度(结果如下表)研究三者的关系,以期为利用餐厨废水制备复合菌肥的研究提供依据。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上述细菌作为分解者将餐厨废水中的有机物分解B.对照组的培养液为没有经过灭菌处理的餐厨废水C.可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计算不同条件下的活菌数D.由结果可知,解磷巨大芽孢杆菌的竞争能力较强【答案】B【解析】上述细菌能够将餐厨废水中的有机物分解,属于分解者,A正确;表中信息显示:对照组三种细菌的细胞密度均为零,说明对照组的培养液为经过灭菌处理的餐厨废水,B错误;纯化微生物时常用的接种方法是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二者都能使细菌纯化,但平板划线法不易分离出单个菌落,不能计数,涂布平板法能使单菌落分离,便于计数,所以可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计算不同条件下的活菌数,C正确;表中信息显示:无论是将三种细菌单独接种于餐厨废水培养液中,还是混合接种于餐厨废水培养液中,解磷巨大芽孢杆菌的细胞密度均最大,说明解磷巨大芽孢杆菌的竞争能力较强,D正确。

7.脉孢霉的许多不同的营养缺陷型能在加有精氨酸的基本培养基上生长,其中一些还可以在加有其他物质的基本培养基上生长,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表示生长、“-”表示不生长) :进一步实验证明,在基本培养基中加入精氨琥珀酸后,Arg-10能生长而Arg-1不能生长。

根据上述实验结果,能够推理出的结论是A.精氨酸的合成途径是谷氨半醛→鸟氨酸→瓜氨酸→精氨酸B.在Arg-3突变株培养基中,可能有瓜氨酸积累C.Arg-1能够合成精氨琥珀酸,而Arg-10不能D.精氨琥珀酸可以取代基本培养基中的瓜氨酸【答案】A【解析】依题意并分析表中信息可知:Arg-3与Arg-12突变株在添加瓜氨酸的基础上才能在加有精氨酸的基本培养基上生长,说明二者体内缺乏合成瓜氨酸的途径,但存在“瓜氨酸→精氨酸”的合成途径,同理可推知:Arg-5与Arg-6突变株体内缺乏合成鸟氨酸的途径,但存在“鸟氨酸→瓜氨酸→精氨酸”的合成途径,Arg-8与Arg-9突变株体内缺乏合成谷氨半醛的途径,但存在“谷氨半醛→鸟氨酸→瓜氨酸→精氨酸”的合成途径,可见,精氨酸的合成途径是谷氨半醛→鸟氨酸→瓜氨酸→精氨酸,A正确;Arg-3突变株体内缺乏合成瓜氨酸的途径,在加有精氨酸的基本培养基中再添加谷氨半醛、鸟氨酸时均不能生长,因此会停留在鸟氨酸这一步,其培养基中不会有瓜氨酸积累,B错误;在含有精氨酸的基本培养基中加入精氨琥珀酸后,Arg-10能生长而Arg-1不能生长,说明Arg-10有利用精氨琥珀酸的途径而Arg-1没有,但不能说明Arg-1能够合成精氨琥珀酸,C 错误;由于加入精氨琥珀酸后,Arg-10与Arg-1出现了生长的差异性,说明精氨琥珀酸是这一系统代谢途径的一环,但精氨琥珀酸并不能取代瓜氨酸,D错误。

8.酵母菌是常用的生物实验材料,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随时间的变化,应设空白对照B.检测酵母菌培养过程中是否产生CO2可判断其呼吸方式C.在果酒制作时,酵母菌来源于自然环境或人工培养D.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适宜用于酵母细胞的分离纯化【答案】C【解析】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随时间的变化,不需要设空白对照,本身实验前后可以形成对照,A 错误;检测酵母菌培养过程中是否产生CO2不可判断其呼吸方式,因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都会产生二氧化碳,B错误;在果酒制作时,酵母菌来源于自然环境或人工培养,C正确;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适宜用于细菌的分离纯化,酵母菌是真菌,应用马铃薯培养基培养或者麦芽汁琼脂培养基,D错误;故选C。

9.大熊猫主食竹子,但自身不能产生分解纤维素的酶,主要依靠肠道菌群消化纤维素。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用以纤维素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筛选产纤维素酶的菌株B.从加入刚果红的鉴别培养基中可筛选出纤维素酶活性高的菌株C.大熊猫肠道内多种纤维素分解菌之间是寄生关系D.大熊猫与其肠道内微生物间相互选择,共同进化【答案】C【解析】用以纤维素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上只有可以分解纤维素的菌株才能生存,可以筛选产纤维素酶的菌株,A正确;加入刚果红的鉴别培养基中,分解纤维素的能力越强,透明圈越大,故可筛选出纤维素酶活性高的菌株,B正确;大熊猫肠道内多种纤维素分解菌之间是竞争关系,C错误;大熊猫与其肠道内微生物间相互选择,共同进化,D正确。

故选C。

10.下列关于高中生物实验叙述中,正确的是A.斐林试剂直接滴加在苹果的切面上即可完成还原性糖的鉴定实验B.利用溴麝香草酚蓝溶液的颜色变化可确定酵母菌的呼吸方式C.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的实验通常用卡诺氏液解离洋葱根尖细胞D.利用稀释涂布平板法统计菌落数目时,统计的菌落数往往低于活菌数【答案】D【解析】还原糖鉴定的实验中,需要将苹果制成组织样液,再加入斐林试剂经过水浴加热,会出现砖红色反应,A错误;二氧化碳遇溴麝香草酚蓝溶液会由蓝变绿再变黄,利用溴麝香草酚蓝溶液只能鉴定有无二氧化碳产生,酵母菌的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均可产生二氧化碳,不能根据是否产生二氧化碳来确定呼吸方式,B 错误;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实验中,卡诺氏液的作用是固定细胞,C错误;利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计数时,由于两个或多个细胞连在一起会被统计成一个菌落,故统计结果会比实际偏低,D正确。

11.研究小组利用微生物实验操作技术来探究某池塘中大肠杆菌数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ⅠB.ⅡC.ⅢD.Ⅳ【答案】C【解析】进行涂布平板操作时,取少量菌液(不超过0.1ml)滴加到培养基表面,再用灭菌后的涂布器推匀,A错误;涂布完成后,在培养皿底做好标记,并将培养皿倒置,B错误;计数时一般选择菌落数在30-300的平板进行计数,选项中各菌落数符合要求,求平均值即可,C正确;设置空白对照组的目的是判断有无杂菌污染,题目中空白对照组有5个菌落,说明在培养过程中有杂菌污染,应重新开展实验,D错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