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次级债危机对中国资产证券化的启示
美国次贷危机给我国的启示
美国次贷危机给我国的启示我国可以从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中学习怎样预防次贷危机的经验教训,虽说两国实行的政治、经济制度都不尽相同,但是从某些经济情况而言,两国是存在相似性和可相互借鉴性的,比方说两国都存在着由流动性过剩导致的投机行为的愈演愈烈以及房地产价格和股价虚高等。
美国这场严重的次贷危机让我们能够清楚地认识到要给金融业的发展创造一个有序健康的环境,从而预防次贷危机的产生。
具体来讲,我国从美国次贷危机中得到的启示有:(1)有效管理流动性过剩问题虽说我国并没有发展次贷市场,但从宏观角度而言,近年来中美两国的经济环境有许多相似性,尤其是都存在着严重的流动性过剩问题。
自二十一世纪以来,美国通过降低利率的方式来刺激房地产业的繁荣发展,但房地产价格很快出现了虚增,于是美联储相应地从2004年开始连续17次提高利率,将利率维持在5.25% 的水平,以给过热的市场消费降温,这样的加息行为直接导致了美国房地产市场由繁荣转向了衰退。
我国也出现过相似的情况。
2008年金融危机之前,中央银行曾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二十次,将存款准备金率维持在了17.5%的高水平;而当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后,我国为了刺激经济而不顾流动性过剩的问题,在外汇占款扩大的同时,采取了增加四万亿进行投资的方式,推动了物价和房地产价格的上涨,也导致了资本市场的价格波动幅度加大,使得我国流动性过剩的问题愈加严重。
在流动性过剩严重的情况下,国家随后连续十几次将准备金率提高到了21.5%的高水平,这样的货币紧缩政策能够控制商业银行发放信贷的规模、增长速度以及贷款投向的方向。
在我国错综复杂的经济环境里,我们需要对宏观经济大方向有着深刻的了解并经常获取随时更新的信息,要从美国的次贷危机当中吸取经验教训,避免采用变化幅度大的政策以及政府的单向调控,高度关注资产价格的波动幅度,并且要掌握好经济调控的度和方向等关键性问题。
这样的经验教训是为更好地营造良好的经济环境,防止采用的变化幅度大的政策而对房地产市场及股市形成危害。
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与启示
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与启示美国次贷危机又称次级房贷危机,它是一场发生在美国,因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破产、投资基金被迫关闭、股市急剧动荡引发的风暴。
这一风暴迅速席卷全球,演变成全球性的金融危机。
分析美国次贷危机发生的原因,我们可以发现,美国次贷市场法律制度上存在着许多缺陷,如金融监管机构的不统一性、信用评级机构的倾向性、结构性信贷工具的不透明性、资本市场信息披露的不完整性等问题。
此此金融危机必将引起全球金融监管机构的重现审视:以前的法律制度的缺陷在哪里?怎样处理金融安全和效率两者的关系?一、美国次贷危机发生的背景所谓的次贷,即次级抵押贷款(Sub-prime Mortgage),指贷款机构(主要是银行)向信用记录较差的客户发放的贷款。
在本次危机中,特指次级房屋抵押贷款。
在美国的信用体系下,无信用记录的或者信用记录较差的客户一般很难从正常的渠道贷款,他们只能从次级贷款市场寻求贷款。
前几年,美国楼市火热的时候,很多银行或按揭公司为扩张业务,获得更高的报酬,纷纷介入房贷业务[1] 由于该种贷款的信用级别的要求低于普通优惠贷款,其利息比较高,因此其内在的风险也就相应高于普通贷款。
上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不仅使美国的经济遭受重创,而且也是许多低收入人群无家可归,于是“让每一个家庭都能在适宜的环境中拥有一个家”,称为美国住房政策的基本目标,并写进了1949年通过的《住房法案》的序言中[2] 在此后的半个多世纪里,美国联邦和州政府不仅通过公共住房信贷、税收减免等政策鼓励人们购房,通过公共住房、住房券等政策让中低收入人群能够租得起房子,甚至还通过合作建房和公有住房等途径来解决国民的住房问题。
[3] 在进入21世纪以后,美国政府调整了住房政策,由以往的售、租、合作和共有住房等多种措施并举转向以售为主。
这一时期,美国的住宅商品化的程度很高,私人拥有住宅约占98.5%。
自美国的网络经济的泡沫破灭和“9.11”事件后,为刺激经济增长,防止经济衰退,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不断地降息,使联邦的基金利率降到了1%,同时鼓励中低收入者买房。
从美国次贷危机看资产证券化
【摘要】美国次贷危机对全球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本文从资产证券化的角度全面解析美国次贷危机爆发的原因、全过程及其对资本市场的影响,总结本次次贷危机中所暴露出的问题,并探究次贷危机对中国资产证券化市场发展的启示。
【关键词】资产证券化美国次贷危机资本市场2007年爆发的美国次级债危机是继1998年美国长期资本管理公司危机以来,全球发达国家金融系统爆发的规模最大和程度最深的危机。
迄今为止,次级债危机已经造成美国和欧洲数十家次级抵押贷款供应商破产,多家对冲基金宣布解散或停止赎回,多家投资银行和商业银行发布预警。
虽然美国及世界多国央行迅速反应,纷纷向金融市场注入巨资以求救市,但收效并不明显。
继2007年9月18日美联储宣布降息50个基点后,又多次下调了银行利率,但降息究竟对救市作用有多大,还需市场的进一步验证。
一、美国次债危机之前世今生1. 次级债券的大规模发放美国自2000年n产业泡沫破灭后,房地产信贷的扩张成为金融业发展新的增长点。
低利率政策便利了美国中低收入家庭的房产贷款,与此同时衍生金融产品的创新为放贷的发放提供了便利性,并增加了房地产等中长期贷款的流动性。
20世纪90年代中期,源于估价风险的技术创新,减少了进行信用评估与风险管理的成本,从而使贷款机构将目光由优质的抵押贷款转向信用记录交叉的次优抵押贷款人群,次级房贷迅速发展。
2. 次贷危机的爆发次级抵押贷款违约率上升造成的第一波冲击,针对的是提供次级债的房地产金融机构。
房地产金融机构不可能将所有抵押贷款证券化,它们必须承受违约成本,因为债权停留在自己资产负债表上而未实施证券化。
以2007年4月美国第二大次级债供应商新世纪金融公司申请破产保护为代表,大量的次级债供应商纷纷倒闭或申请破产保护。
第二波冲击,针对的是购买信用评级较低的MBS、CDO的对冲基金和投资银行。
抵押贷款违约率上升导致中间级或股权级MBS、CDO的持有者不能按时获得本息偿付,造成这些产品的市场价值缩水,恶化了对冲基金和投资银行的资产负债表。
次贷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及启示
次贷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及启示1. 背景2008年次贷危机是由美国次级房贷危机引发的金融风暴,不仅对美国经济造成了巨大影响,也对全球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
次贷危机震荡了全球金融市场,不同国家的金融机构、企业、投资者都受到了影响,而我国也不例外。
2. 次贷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2.1. 外贸受冲击次贷危机对我国的经济最大冲击来自于外贸。
此前,美国是我国最大的出口市场之一,次贷危机导致美国经济衰退,其对我国的出口市场、出口商品和出口价格都带来了不利影响。
2.2. 资本外流次贷危机导致国际资本大量外流,我国也受到了影响。
因为部分国际投资者在次贷危机中亏损惨重,选择抽回资本,其中一部分来自我国的投资资本。
这些资本外流现象,使我国金融市场出现波动,汇率贬值,股市暴跌,随之而来的是实体经济的萎靡。
2.3. 金融监管不足在次贷危机中,我国政府和金融监管部门明显感受到监管机制的薄弱。
次贷危机暴露了我国政府和金融监管部门在风险防控、金融创新监管等方面存在的很多问题,这些问题在整个金融危机中被凸显和放大,深化了人们对我国金融体系漏洞的认识。
3. 次贷危机给我国经济带来的启示3.1. 重视金融稳定次贷危机在金融市场中出现,说明金融稳定至关重要。
因此,我国政府和金融监管部门应该加强金融监管,完善监管制度,预防和控制金融风险。
同时,要解决经济平稳增长与金融市场发展不平衡之间的矛盾,构建稳健、高效、有弹性的金融体系。
3.2. 多元化外贸市场次贷危机导致我国对外贸易的依赖度过高,从而暴露出我国外贸市场结构不合理的问题。
为了减少对单一市场的依赖度,我国应该加强对外经济合作,扩展外贸市场,推动国内企业走出去,积极开拓多元化的海外市场。
3.3. 发扬自主创新次贷危机直接冲击的是金融行业,也让人们认识到创新在金融行业中的重要性。
要让我国的金融行业长远发展,需要一直在自主创新方面发力。
加强金融科技研究和应用,提高金融业的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次贷危机解析以及对中国经济的启迪
次贷危机解析以及对中国经济的启迪
次贷危机是2008年爆发的全球性经济危机,是由于美国次贷市
场造成的金融危机。
由于美国房地产市场的繁荣和政府政策的支持,很多低收入家庭也能贷款买房,但这些人很难还款,于是银行将这
些高风险的贷款包装成证券,并由评级机构给予高评级,在国际市
场上出售,吸引了全球投资者。
然而,随着房价下跌,越来越多的
人无法还贷,相继违约,银行债务违约潮爆发,整个次贷市场崩溃,引发了全球性经济危机。
对中国经济的启迪,一方面是要警惕金融创新带来的风险,特
别是在信贷市场上应该谨慎,避免类似次贷业务的发生。
另一方面,需要加强金融监管,建立健全完善的金融监管体系,防范金融风险。
同时,需要提高经济结构调整的力度,避免过度依赖于房地产市场
的发展,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推动转型升级。
此外,还需要加强国际合作,推进全球化进程,鼓励国际投资和贸易,提升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
总之,次贷危机给我们提供了宝贵
的经验教训,需要以此为鉴,进一步提高经济管理水平,促进经济
稳中向好的发展。
1。
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金融监管的启示
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金融监管的启示美国次贷危机无疑为中国金融风险的防范与监管提供了反面的经验教训,尤其是引起人们对中国住房按揭贷款市场潜在风险的高度关注。
中国会不会重蹈美国次贷危机之覆辙?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美国次贷危机对完善我国金融风险的防范与监管具有重要启示。
一、加强信贷风险管理,完善证券化风险防范法律制度次贷危机表面上是美国房价走低、利率走高所致,根本原因是资金供应方降低信贷门槛、忽视风险管理,需求方过度借贷、反复抵押融资。
尽管这种风险基本上通过证券化的方式已经分散了,但是这些风险并没有消失,一旦条件具备,风险就会暴露出来,而且风险通过证券化的渠道影响更为广泛。
著名金融学者易宪容认为,中国按揭贷款实际上比美国次级债券的风险要高。
如果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价格出现逆转,其潜在风险必然会暴露出来,国内银行所面临的危机肯定会比美国次级债券出现的危机要严重[1]。
可以说,完善房地产信贷及其证券化风险防范的法律制度是中国避免重蹈覆辙的当务之急。
首先,要加强信贷风险管理,提高住房按揭贷款的信用门槛。
2007 年《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加强商业性房地产信贷管理的通知》规定, 90平方米以下的首套自住房的贷款首付款比例不得低于20%; 90平方米以上的不得低于30%;对已利用贷款购买住房、又申请购买第二套(含)以上住房的,贷款首付款比例不得低于40% ,贷款利率不得低于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同期同档次基准利率的1.1倍,而且贷款首付款比例和利率水平应随套数增加而大幅度提高,且借款人偿还住房贷款的月支出不得高于其月收入的50%。
在紧接着的《补充通知》中明确“以借款人家庭(包括借款人、配偶及未成年子女)为单位认定房贷次数”。
在次贷危机阴云密布的背景下出台上述严格住房消费信贷管理的措施,表明我国监管层已经意识到了住房按揭贷款市场的高风险,显示了监管层切实加强信贷风险管理的决心。
其次,要完善住房按揭贷款证券化风险防范法律制度。
浅析美国次级债危机对中国金融市场的启示
、
何 谓 美 国住 房 抵 押 贷 款次 级 债
住房抵押贷款是指住房消费者 ( 借款人) 以其住房为抵押 剩的中国提供了弥足珍贵的反思机会 ,这场次贷危机给我们 向商业银行中的贷款人一 次性满足住房需求而实行的分期付 敲响警钟的同时也带来诸多启示。 款财务 安排 。 这种财务 安排 由于需求者众多 , 从而成为商业银
1 . 要警惕 资产价格过度攀升带采的负面影响
我 国目前的宏观 经济运 行背景与次贷危机发生前的美 国 经济有一定的相似性 ,金融体 系内的流动性过剩导致以股票
行抵押贷款业务中重要的业务 品种之一而通行世界 ,在国内
称 之 为 揭贷 款 ” 按 。
从 商业银行角度观察 ,住房抵押贷款具有借短还长 的特 和 房屋为代表的资产价格虚增 , 人按揭放贷市场竞争激烈 , 个
构 (P )并 由这一机构公开发行以此为基础资产支持的偏债 的过热与疲软 , sv , 我国也同样存在这样 的隐忧。 2 0 从 0 4年以来 , 性 的证 券( S , MB ) 其发行募集 的资金用于 支付购买 抵押贷款 中国在经历 了相当长时间的低利率政策之 后 ,低价廉价的资 的价款 ,而 投资者相应获得主要由住房抵押贷款利息构成的 金如脱笼的猛虎一般 , 断涌 向房地产市场和股市 , 不 物价持续 收益权。 以住房抵押贷款为收益来源的证券 , 由于规模大且标 走高 , 宏观经济运行存在 由过快向过热转化的可能性 , 过剩的
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便应运而生。
表明 , 资产价格虽然是一种虚拟 因素 , 背后却影藏着 巨大的破
所谓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是指商业银行将 其住 房抵押贷 坏力 ,其过快攀升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对 实体经济 的平稳运
款的收益权打包 出售给一个具有风险隔离功能的特 定目的机 行所造成的巨大伤害 。此次危机的导火索是美国房地产市场
美国次级债危机剖析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重视 房 贷风 险 、 完善 贷 前 审查 、 完善 及推 广抵 押 资产证 券 化 和采取 多种 手段 有 效调 控 房地 产 市场 等 措 施 着手 , 防止 类似 次级债 危机 事件在 中 国的重演 。 关 键词 : 次级 抵押 贷款 ; 次级 抵押 贷款证 券 ; 次债 危 机 文 章编 号 :0 3 4 2 (0 7 l 一 0 O O 10 — 6 5 2 0 ) l 0 8 — 3 中 图分 类 号 : 8 09 F 3 .1 文献标 识码 : A
8 日下 跌 2 % 。 由此 拉 开 了次 级 债 风 险 的 全 球 多 米 诺 骨 牌 效 . 7 应 。次级 债 问 题 成 为 今 年 的 热 门话 题 。 么 , 么是 次级 债 ?次 那 什
的信 用 担 保 和 升 级 , 其转 变 成 可 以在 金 融 市 场 上 出 售 和 流 通 将 证 券 的过 程 。 其 中 , 以银 行 住房 抵 押 贷 款 为 支 撑 发 行 的 证 券 称
时 , 国 的 市 场 利 率 波 动 很 大 , 事 抵 押 贷 款 的银 行 和 公 司 面 美 从 临 着 筹 资 成 本 和 收 益 的不 确 定 性 问 题 。 为 了 转 移 利 率 风 险 , 各 银 行 、 司纷 纷 把 手 中 的 住 房 抵 押 贷 款 根 据 到期 年 限 、 率 水 公 利 平 等进 行 组 合 , 以此 为担 保 或 抵 押 , 行 了抵 押 债 券 。抵 押 债 券 发 的 出 现 , 仅 可 以帮 助 金 融 机 构 转 移 利 率 风 险 , 且 , 以将 不 不 而 可 流 动 的资 产 盘 活 , 供 大 量 的资 金 进 一 步 为 客户 服 务 。 提
贷 款 购买 住 房 。
二 、 级 债 券 的发 行 源 于抵 押 资 产 证 券化 次
美国金融危机对我国证券公司风险管理的启示
\
.
金融与经济
2口.J 口8J
J I NcE AND NA ECoNoMY
美国金融危机对我国证券公司风险管理的启示
■陈 游
本 文对美 国金融危机 的发 生进行 了反思 ,总结 了多家华尔街投 资银行在金融危机 中走 向困境 的教训 ,
提 出 了 完善 我 国证 券 公 司风 险 管理 的建 议 。
融 危 机 的根 源 , 自隐 藏 于 水底 的三 座 “ 山 ” 源 冰 。 1 .美 国投 资 银 行 的过 度投 机 和 过 高 的 杠 杆 率使 其
炸弹” 。格林斯潘时期 , 美联储不断降低利息 , 大量资金 涌入 房地产市场 , 推高房价 。房地产 市场 的持续火爆 , 使 得美 国众 多银行对于房地产市场的预期过 于乐观 , 贷款 条件不断放松 ,以至 没有任何信用记录或信 用记 录很差
上升 , 同 时却 没 有 对 风 险 进 行 足 够 的 控制 。 由于 杠 杆 而
质量 的高低 ,而风险可以得到分散但却不能消除 ,等到
美 国进入加息周期 ,房地产市场泡 沫破裂 ,这些风险就
会 像 埋 藏 的 定 时 炸 弹被 引爆 “。 】 二 、金 融衍 生 品 风 险 对 证 券公 司全 面 风 险 管 理 的 启
端 。 生 品过 度 泛 滥 , 管 长 期 缺 位 , 至 出现 系 统 性 的 衍 监 直
崩溃 。 在纽约 , 各种金融衍生品和证券化产品非 常多 , 金 融机构不停地创造 出各种各样眼花缭乱的复杂产品 , 通
过 柜 台交 易 ,不 需 要 论 证 ,也 没 有 监 管 ,只 要 有 对 手 方
地反 映到高级管理层 ,也许 管理层能够了解单项风险 ,
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及对中国经济的启示
1 美 国次贷 危机产 生 的背景
美国的房屋抵押贷款分为三类 :优质抵押贷款 、次优抵押贷款以及次级抵押贷款。次级抵押贷款是指一 些贷款机构向收入不高和信用程度较差的借款人提供贷款。次级抵押贷款之所以得到大家的追捧 ,迅速扩 张 ,是 由于放 贷机 构间 的激烈竞 争 ,优 质客户 开发 殆尽 ,于是低 收 入人 群成 为其 目标客 户 。其 次 ,对于 占人 口大 多数 的中产 阶级 以下 购房者 来说 ,次级抵 押贷 款 的实施无 疑是件好 事 ,他们 通 过次 级抵 押贷款 可 以拥 有 自己 的房 子 。更 重要 的是次 级 抵押 贷 款 利率 比一 般抵 押贷 款 利率 高 出 2 ~3 % %。在 巨大 的利 润 的诱 惑下 , 许多金融机构大量发放次级抵押贷款。随后 ,这些房屋抵押贷款又进入债券市场形成次级债。一系列以次级 抵 押贷 款为基 础 的证券化 产品如抵 押支 持证券 ( B ) M S 、资 产支持 证券 ( B ) 以及 以 MB 、A S等为 基础 发 AS S B 行 的债务 抵押 担保 证券 ( D )就是在 这个 时候产生 的 ,它们 以较高 的投资 回报率 卖给 投 资机 构 或个人 。在 CO 房地 产 繁荣 的情况下 ,次级 贷款 的风险 被很好 地掩 盖着 。但 当美 联储 为了 防止 经济 过热 ,放弃 低利 率 的货 币 政 策开 始提息 时 ,这种高 风险 的债 券演 变成 的次贷 危机 就开始显 现并 愈演 愈烈 。 自 20 至 20 04年 06年联 邦基 金 利率 从 1 %提升 到 52 %,利 率大 幅攀升加 重 了购房者 的还 贷负担 ,抑制 了房地 产市 场 上 的投 机之 风和 投 .5 资者 的利 润空 间 。同时美 国住 房市 场大 幅度降 温 ,很 多 贷款 购房 人无 法按 期 偿还 借 款 ,危 机 由此 产生 。 另 』
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的启示
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的启示作者:陈波王瑞淑来源:《大经贸》2008年第03期多方数据表明:中国金融机构因次贷危机所蒙受的损失有限。
当全球股市受信用危机冲击而剧烈震荡下跌之时,中国股市和房地产市场依然故我、高歌猛进。
“风景这边独好”,似乎再一次验证了许多人的真诚愿望:“中国市场、中国特色、只涨不跌”。
中国真的会例外?中国的股市和房地产价格真的没有严重泡沫成分?中国的资产价格泡沫真的会永远膨胀下去、不会破灭?从个人情感上,我们亦希望中国例外,但从理论逻辑上,们却不相信会有例外。
中国无法独善其身,最根本的原因是:第一,资产价格泡沫之严重程度,已经超越历史上的多次金融危机。
是的,资产价格依然还在上涨,还可能持续上涨。
许多人对“泡沫论”嗤之以鼻,他们寻找了一万个理由来证明股市和房地产价格的上涨乃是源自真实需求、具有基本面的完美支持;他们的论断似乎非常有力: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公司盈利增长数以倍计乃至数以十倍计,市盈率超过50、100乃至1000有何不可呢?然而,历史经验一再表明:经济行为之演变具有其内在的、不可抗拒的规律,它不会以我们良好的愿望为转移。
从多个指标衡量,我们实在难以否认资产价格已经形成巨大泡沫。
你可以欢呼工商银行成为世界第一,却不要忘记:日本泡沫经济最高潮的时候,全球十大银行前九名为东洋人所有,而今安在哉?你可以证明中国主要城市的地产价格依然低估、尚有巨大上涨空间,却不要忘记:日本泡沫经济最高峰之时,东京一市的地产总价超越美国全部地产总价!第二,中国资产价格泡沫的迅速暴涨,亦是全球流动性过剩之基本后果,诱发因素就是人民币升值预期及其自我实现,它触发大量热钱进入中国,炒作资产市场。
只要人民币升值预期挥之不去,资产价格泡沫就会越鼓越大,未来的灾难就会更加惨烈。
第三,中国金融体系内部的信用资产链条极度脆弱。
说得极端一点儿,中国的信用无非在银行、地产、证券三大行业里面相互循环,不断放大。
一旦信用资产链条的某个环节断裂,“多米诺骨牌效应”就无法避免。
次贷危机对我国金融市场发展的影响及启示
次贷危机对我国金融市场发展的影响及启示内容摘要:因美国第二大次级抵押贷款公司——新世纪金融公司宣布申请破产保护而引爆了美国次级债危机的全面爆发,且导致了全球金融风暴。
本文深入分析了美国次级债危机的形成过程及原因、产生的影响及对我国的影响与启示,为我国更好地发展金融市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与教训。
关键词:次级债次级抵押贷款影响金融市场次级债危机产生的原因次级抵押贷款是指一些贷款机构向信用程度较差和收入不高的借款人提供的贷款,这种贷款的利率通常比一般抵押贷款高出2%~3%。
而次级债券是指金融机构将次级抵押贷款重新包装以抵押贷款抵押(MBS)和资产抵押债券(ABS)形式出售给不同市场投资者,且偿还次序优于公司股本权益,但低于公司一般债务的一种债务形式。
导致这次次级债务危机的原因,主要是以下内容:利率上升和房地产市场降温是次级债危机产生的直接原因。
美国次级贷款危机是源于低利率刺激房地产市场空前繁荣,进而刺激次级抵押贷款规模疯狂扩张。
随着2003年美国经济的全面复苏,通货膨胀压力重新显现,同时大量的流动性资产涌入金融市场,导致资产价格泡沫化。
为此美联储连续17次上调联邦基金利率,从而加重了购房者的还贷负担。
放贷机构违规操作是此次危机的主要原因。
2001~2005年,美联储实施低利率政策刺激了房地产产业的发展,房地产金融机构为了盈利而把目光投向那些原本不够资格申请住房抵押贷款的潜在购房者群体。
加上各类机构都热衷于放贷并进行资产证券化操作,使得所谓的“低门槛贷款”大量出现。
据美联储数据显示,次级贷款占全部住房抵押贷款的比例从5%上升到2006年的20%,这为次级债危机爆发埋下了隐患。
监督失职是次级债爆发危机的外在原因。
在金融管制方面,1977年通过的《社区再投资法》鼓励贷款者对低收入者的放款;1980年通过的《存款机构管制放松与货币控制法案》,使得贷款人可以通过收取更高的利息来扩大对低信用等级的借款人的放款;1982年通过的《另类抵押贷款交易平价法案》则允许使用灵活利率贷款和“气球”式还款方式;1986年通过的《税收改革法案》,虽然废除了消费贷款利息税前扣除的规定,但抵押贷款利息支出仍可以税前扣除。
美国次级债危机及其对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启示
要 :美 国 次 级 债 危 机 给 全 球 金 融 市 场 敲 响 了风 险 的 警 钟 。 虽 然 当前 我 国 并 没 有 典 型 的 次
级 住 房 抵 押 贷 款 市 场, 但 我 国 自2 0 年 开 始 , 已 经在 中 国建 设银 行开 展 了住 房 抵 押 贷款 证 券 化 的试 05 点 工 作 ; 银 监 会 在2 0 年2 , 发 布 了 进 一 步 加 强 信 贷 资产 证 券 化 业 务管 理 工作 的通 知 ,标 志 08 月 着 我 国银 行 资 产 证 券 化 进 入 了一 个 新 的 阶 段 ; 而且 , 我 国 商 业 银 行 普 通 的住 房 按 揭 贷 款 同样 有 风 险 , 近年 正 逐 步 步入 违 约 高 风 险 期 。在 这 个 背 景 下 ,本 文 提 出我 国要 以美 国 次 级债 危 机 为 鉴 ,要 加 强 房 地 产贷 款 管 理 ,加 快 住 房 抵押 贷 款 证 券化 , 健 全 金 融机 构 内控 机 制 , 并加 强 外 部 监 管。
关 键 词 :次 级 债 危机 抵 押 贷 款 证 券 化
美 国次 级 债 危 机 及 奠 对 我 国 往 禹 抵 押 贷 款 证 券 化 的 层 示
谢 健
住 房 抵 押 贷 款 证 券 化 市场的 “ 美风 暴”,至今未 见危 完 住 房 抵 押 贷 款 证 券 化 相 ( o t a eb c e eu i y M r g g — a k d S c r , t 机 现 底 , 给 美 国 经 济和 全 球 经 济 关 概 念 以 下 简称 M S B )起 源 于 上 世 纪7 带来 重 大 负面 打 击 。 这 场 次 级债 0 年 代 的 美 国 住 房 金 融 市 场 。 作 为 危 机 的 爆 发 , 令 笼 罩在 美 国住 房 住 房 抵 押 贷 款 证 券 化
美国的次贷危机及对中国的警示与借鉴
动、 信用等 级较 高 的债 券 型证券 的过程 。它 的实质是 将
被证券化资产 的未来 现金 流收益 权转 让给 投资 者 , 而金 融资产的所有权不一定转让 。 资产证券交易主要 以发行债券或交 易凭证 的形式 进
以借款人 的信 用条 件作 为 划分 界 限的 。根 据信 用 的 高 低, 放贷机构对借款人 区别对待 , 从而形成 两个 层次 的市 场 。信用低的人申请不 到优 惠贷款 , 只能在 次级 市场 寻 求贷款。两个层次 的市 场服 务对象 均为 贷款 购房者 , 但 次级市场的贷款利 率通常 比优 惠级 房贷高 出 2 3个百 —
项减息 的决定 , 希望 以此振作陷入困境 的美 国经济 , 阻 并 挡全球股市 全面 下滑 的趋势 。7月 , 美联 储主 席伯南 克 在参议院发表了对美 国经 济不看好 的讲 话 , 市场对美联 储在 20 0 8年底 前维 持 2 %基 准利 率 的预期进 一 步得 到
关键 词 : 国 ; 贷 危 机 ; 券 化 ; 融 风 险 美 次 证 金
中图分类号 :80 9 F 3 .9
一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编号 : 7 1 2—64 (0 8 0 0 1 一 4 6 0 9 20 )4— 0 1 o
、
美 国 的次 级 住 房 抵 押 贷 款 与 次 贷 危 机
分点 。它的产 生背 景 是 : 国 自 2 0 美 0 0年 经济 不 景 气 时 起, 布什政府用低利 率再 配合 减税措 施 , 鼓励 大家 购房 , 利用房地产业 拉动经济 , 因此带动 了一 波房地产 大涨 , 并 洛杉矶在前 3年房价走高 7 % 以上 。在住房市场高度繁 0 荣的情况下 , 很多银 行 、 金融公 司大 力扩 张住房 贷款 , 并 推出以下政策 : 其一 , 房者无 须提 供首付 , 几年 甚至 购 前
美国次贷危机的形成及对中国经济的借鉴
美国次贷危机的形成及对中国经济的借鉴【摘要】2007年下半年以来,在美国爆生的次贷危机不仅使美国经济遭到重创,同时对国际金融秩序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和破坏。
本文从次贷的形成入手,解释和分析了美国次级贷款的结构,成因以及次级贷款证券化等一系列过程。
通过对次贷的了解,着重分析了其对我国经济微观和宏观方面的影响,并提出对我国金融体系的借鉴和经济结构改革的建议。
【关键词】次贷危机中国经济房地产金融创新2007年7月次贷危机爆发以来,美国经济受到重创,欧洲、日本以及其他新兴国家等的经济在危机的传导机制下均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放缓。
在这样的世界经济环境下,次贷危机演化的趋势及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是值得我们关注的。
一、次级贷款风波1.次级贷款的形成理解次级债的生成和其证券化的过程,可以找出美国在金融创新、信贷结构、价值评估和业内监管的脉络,对分析其对金融体系和实际经济的潜在影响有直接而重要的作用。
(1)次级按揭贷款美国房屋贷中的次级贷款申请者信用评分较低;由于其债务与收入比超过55%;所申请的贷款金额与房地产价值比率超过85%,且不要求出具收入证明文件。
因此这类贷款人的违约率通常会比优质客户和次优客户的违约率要高出很多。
为了吸引更多低收入者购买房产,借入次级贷款,美国的房贷金融机构开发出多种按揭贷款品种。
所有这些房贷产品都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最初几年还款利率很低,称为“诱惑性利率”,而几年后(诱惑期过后)利率将重新设定,借款者的还款压力会骤然上升。
由此可知,其违约率高也是绝非偶然。
(2)金融机构购买次级贷款债权发放贷款的金融机构在发放贷款给购房者后,并不准备长期大量持有这些贷款,等待其履约,而是在赚取一定费用后尽量将贷款债权转卖出去,以尽快回收现金流,并规避违约风险。
而这些贷款债权的买方则是华尔街的大型投行等金融机构。
投行购买了住房抵押贷款债权后,也无意长期持有这些资产,而是对其进行证券化处理。
那么,谁是最终购买cdo的投资者呢?购买证券化产品的投资者种类很多,大多是实力较大的金融机构,其中追求“高收益-高风险”的对冲基金成为其持有并活跃交易的主力,也有稳健型的商业银行、保险公司、养老基金等投资者。
美国次级债危机及共对我国的启示
美国次级债 危机的背景和概 况 1 、次级债危机 背景
、
次级抵押贷 款( bpe u otae 指银行或贷 s —rmi m r g) u m g 款机构提 供给那 些信用等 级或 收入较低 、无法达 到普 通信贷标 准 的客 户 的一种 贷款 ,这种贷款 通常不 需要 首付 ,只是利息 会不断提 高 。由于近几年 美 国楼 市形 势不佳 、利率不 断升高 ,也为次 级房贷借 款人按 时还 款造成 了困难 ,次级房贷 大 比例地 转化为 坏账 。2 0 07 年3 1 全美第 二 大次 级抵 押贷 款机 构—— 新世 纪 月 1 3 3 金 融公 司宣布濒 临破产 ,4 1新世纪金 融 申请 破产 月2 3 保 护 ,成 为美 国地产业低 迷时期 最大 的一 宗抵押 贷款 机 构破 产案 。6 月美 国第 五 大投 资银行 贝尔斯登 公 司 旗下 两只基 金 ,传 出因涉 足次级抵 押贷款债 券市场 出 现 亏损 的消息 。8 日 美 国第 十大 贷款公司A ei n 月7 m r a c H m r a eIv s e t o eMot g et n申请破 产保护 。从 去年 1 月 g n m 1 起 ,全美起码 有8 多家次级 抵押贷 款公司宣 布停业 , 0 其 中十余家 已经宣布破 产 。8 日法 国巴黎银 行宣 布 月9 暂停旗 下三 只涉足美 国房贷业 务 的基金 的交易 。8 月9 日一 Y 3 8J 日为 了防止美 国次级抵押 贷款市场 危机 引发 1 严重 的金融市 场动荡 ,美联储 、欧洲 央行 、 日本央行 和澳大利亚央行等 向市场注 入资金 。 2 、次级债 危机 的概况 次级 抵押贷款 给那 些受 到歧 视或 者不符合抵 押贷 款 市场标 准 的借 款者提供 按揭服 务 ,所 以在少数 族裔 高度集 中和经济 不发达 的地 区很 受欢迎 。次级贷 款对 放 贷机构来 说是一 项高 回报业务 ,但 由于次级贷 款对 借款 人 的信 用要求 较优 惠级贷款低 ,借款 者信用 记录 较差 ,因此 次级房 贷机构 面临 的风 险也 天然地更 大 : 瑞银 国际 ( B U S)的研 究数据 表 明 ,截 至2 0 年底 , 06 美 国次级抵 押贷 款市 场的还 款违 约率高 达 1.% ,是 05 优惠级贷款市场的7 。对借款者个人而言,违约会 借款人需要同时支付利息与本金 ,还贷负担大 幅增 倍 使其再 融资难 度加大 ,丧失抵 押 品的赎 回权 ,无法享 加,为借款人无力还贷埋下了隐患。
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资产证券化的启示
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资产证券化的启示作者:陈宪王晓琴来源:《商场现代化》2008年第11期[摘要] 美国次贷危机愈演愈烈,就在美联储与美政府积极联手救市的同时,我国第二批资产证券化试点工作悄然运行。
本文着重从次贷危机的产生及其成因分析入手,结合目前我国资产证券化的现状,提出几点启示。
[关键词] 次贷危机资产证券化担保债务权证美联储降息注资与美布什政府的经济刺激方案并未将次贷风波有效制止,伴随凯雷资本等机构陷入资金困境等更多利空消息的出台,全球股市连续跳水、主要股指纷纷破位下跌,次贷“第三冲击波”似乎已来临。
与此同时我国资产证券化第二批试点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
随着美国次贷问题的逐步深化,有些学者开始质疑结构性融资产品。
资产证券化工具的运用并不是导致次贷危机的根本原因,不应由其为次贷危机买单。
本文从次贷危机的成因分析入手,结合目前我国金融环境及资产证券化的现状来谈次贷危机对我国实施资产证券化的几点启示。
一、美国次贷危机的产生及其成因1.美国次贷危机的产生美国次贷危机即美国次级贷款支持证券危机。
911事件以后,美联储为刺激经济,连续14次降低再贴现利率,13次降低联邦基金利率。
宽松的资金供应环境使得流动性泛滥,次级住房抵押贷款产品得到追捧。
但到了2004年6月,在资产泡沫逐渐明显,通胀压力不断加大的情况下美联储开始提升利率,两年内连续17次将联储基金利率从1%提高到了5.25%。
那些通过浮动利率贷款购房的次级贷款客户由于其收入无法支撑不断增加的贷款利息,便陷入困境,还款违约率不断上升,被收回的房屋数量不断增加,最后引发了大面积的次级贷款信用危机。
2.美国次贷危机的传导机制美国70%的住房抵押贷款实现了证券化,利用资产证券化方式,商业银行可将各类贷款证券化,形成以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为基础的抵押支持证券(MBS)、资产支持证券(ABS)等一系列证券化产品,从而将贷款风险通过证券市场转移给投资者。
当宏观经济处于上升周期,房地产市场景气,借款人可以按期还贷,次级抵押贷款证券有稳定的收入流来保障证券投资的收益。
国际金融 作业二:请分析美国次级债危机产生的原因及其对中国金融业发展的启示
作业二请分析美国次级债危机产生的原因及其对中国金融业发展的启示答:一、美国次级债危机产生的原因:从客观来看,美国次级房地产抵押贷款制度是此次次级债危机产生的重要原因。
美国住房抵押贷款市场主要分为最优贷款市场、“ALTA”贷款市场和次级贷款市场三个层次。
次级贷款市场面向信用分数低于620分的借款人,无需提供任何偿还能力证明,往往采用“先低后高”的还款方式,主要实行首付低于 15%或月供超过收入55%的浮动利率按揭贷款。
这就说明,美国次级贷款市场的存在和发展依赖于房价持续上涨,凭借抵押物剩余价值大于贷款本息规避市场风险,并不依赖借款人的还款能力保障市场存续。
正因如此,随着上世纪90年代后期美国房价不断攀升,次级贷款市场迅速发展。
目前全美抵押贷款规模约10万亿美元,而次级抵押贷款就达1.5万亿美元左右,已经具备了形成危机的制度基础和物质条件。
除了客观的制度隐患之外,美国银行在次级债中屡次降低房贷标准是其主观策略上的最大错误。
2001年1月3日在美国经济初显衰退现象时,美联储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从 6.5%下调为6%。
此后,美联储连续13次降息,最终在2003年6月将联邦基金利率降低到1%。
在住房贷款市场上,放松的银根导致抵押贷款利率的持续下降。
30年固定抵押贷款利率从2000 年底的8.1%下降为2003年的5.8%;1年可调息抵押贷款利率从2001年底7.0%下降到2003 年的3.8%。
另外,部分的房贷标准借由金融创新的形式被间接降低了。
这主要是由于宽松的金融环境为可调息抵押贷款、只付利息贷款等多种高风险金融工具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条件,一些贷款企收甚至推出零首付,零文件的贷款方式,贷款人甚至可以在没有资金的情况下购房。
2004年底,可调息抵押贷款和只付利息贷款之和覆盖了近2/3的贷款总量,超过了以往固定利率抵押贷款的主体地位。
2006年新增次级抵押贷款中,90%左右是可调整利率抵押贷款;其中三分之二左右为2+28 混合利率产品,即偿还期限30年,头两年以明显低于市场利率的固定利率计息,第三年利率开始浮动,并采用基准利率加风险溢价的形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国次级债危机对中国资产证券化的启示
摘要:目前,美国次级债危机是全球瞩目的焦点。
危机导致美国乃至全球股市的剧烈波动,引发了国内各界的关注。
本文通过分析次级债市场的运作机制和流程,剖析了美国次级贷款证券化过程中存在的缺陷及其对中国目前发展资产证券化的诸多启示。
关键词:次级债危机;中国资产证券化;启示
一、引言
自2007 年8 月全面爆发的美国次级债危机愈演愈烈, 已成为继1998 年亚洲金融危机以来的最大一场金融风暴。
相对于美国,我国的资产证券化现在处于试点探索阶段。
因此,研究美国次级债市场的运作机制,分析次级贷款证券化过程中存在的缺陷并从中汲取经验教训,对于保障我国资产证券化的健康发展、防范金融风险将大有裨益。
二、美国次级债市场的运作机制及其流程
美国次级债市场的兴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次级抵押贷款的产生。
由于次级抵押贷款是银行针对信用记录较差的客户发放的,利率比优质贷款产品普遍高2 %—3 %。
因此具有高风险、高收益的特征。
2001—2004年,美国新经济泡沫破裂后,美联储为刺激经济,实施低利率政策,并实施了宽松的房贷政策,鼓励人们消费买房,刺激了次级抵押贷款市场的繁荣发展。
以次级抵押贷款为基础资产的证券就是次级债。
将次级抵押贷款进行资产证券化的基本运作程序主要有以下几个步骤:
1、确定资产证券化目标,组成资产池
提供次级按揭贷款的金融机构在发放贷款后并不愿意长期持有,这一方面是由于贷款本身的风险,另一方面则是这些金融机构需要流动性以发放更多的贷款。
那么,这些信贷公司就需要把手头的债权卖出去, 收回现金才能让业务继续
滚动下去。
信贷公司将这些次级抵押贷款资产进行组合,根据证券化目标确定资产数,最后将这些次级抵押贷款汇集形成一个资产池。
2、抵押贷款公司将抵押贷款出售给商业银行或者投资银行
商业银行或者投资银行担当特设信托机构(SPV)的角色,实现真实出售。
商业银行或者投资银行与抵押贷款公司签定买卖合同,抵押贷款公司将资产池中的次级抵押贷款出售。
3、完善交易结构,进行信用增级
投资银行把从次级贷款发放机构购买的资产按利息收入的高低和违约率大小, 把贷款分为不同级别资产打包出售。
投资银行对次级按揭贷款的第一轮证券化设计为住房抵押支持证券(MBS) , 分为优先级、中间级和股权级三类。
其中优先级证券信用评级达到投资级,可以直接向投资者出售。
对于风险级别较高、缺乏市场的中间级以上MBS,投资银行对其的第二轮证券化设计为抵押债权凭证(CDO)。
为使这些高风险债券有所“保障”,投资银行创造性地利用信用违约互换(CDS) 解决了这个问题。
通过这些金融创新方法,投资银行为次级债成功进行了信用增级。
4、信用评级
投资银行从由次级债组成的资产池中选出优质的证券, 找到国际信用评级机构, 使用历史数据、复杂的数学模型对其进行游说。
评级机构为了获取高额报酬, 都为这样一个用镀金盒子包装的次级债评出了最高信用级别AAA。
对于剩下的次级债, 投资银行又使用信用违约互换。
做了信用违约互换的证券, 等于有了房子和证券购买者的双重保险, 评级机构又对其评了AAA。
通过风险评级机构的精致包装,次级按揭贷款证券成功取得了投资者的信赖。
5、安排次级债券销售,向抵押贷款公司支付购买价格
在信用提高和评级结果向投资者公布之后,由投资银行负责向投资者销售次级债。
精心包装、身份高贵的次级债券吸引了大批基金投资者和对冲基金来购买。
投资银行获取次级债证券发行收入,再按资产买卖合同中规定的购买价格,把发行收入的大部分支付给抵押贷款公司。
6、次级债证券挂牌上市交易,资产售后管理和服务
次级债券发行完毕后到证券交易所申请挂牌上市,从而真正实现了金融机构的信贷资产流动性的目的。
抵押贷款公司要指定一个资产池管理公司或亲自对资产池进行管理,以便到期时对投资者还本付息。
待次级债券到期后,还要向聘用的各类机构支付专业服务费。
整个次级抵押贷款资产证券化过程即告结束。
三、美国次级抵押贷款证券化过程中存在的缺陷
导致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危机出现并且波及到欧美、日本市场的直接原因是美国住房市场的持续下滑, 但从本质上讲, 造成次级债危机有其更深层次的原因。
1、次级债在设计中存在内在缺陷, 使抵押贷款在发放过程中极易产生道德风险
从次级债的运作机制可以看出,一级市场上的按揭贷款提供者直接将资产打包出售,不承担抵押贷款的违约风险。
因此,主观上抵押贷款公司就有可能为了追逐高额利润,不惜降低信贷门槛、放宽贷款的审核,忽视风险管理和贷款人自身的偿付能力和信用状况。
这些机构未必不了解其中的风险,但往往被景气中的房地产市场所吸引,缺乏风险控制的动机。
2、美国信贷机构的自我膨胀以及对未来房地产市场的盲目乐观,使他们在忽略风险的同时放大了收益
事实上,次级按揭客户的偿付保障从一开始就不是建立在客户本身的还款能力基础上,而是建立在房价不断上涨的假设之中。
但是,房屋市场不可能永远上涨,当房价持平或下跌时,就会出现资金缺口而形成坏账。
而次级按揭贷款本身就是给不符合抵押贷款条件的贷款者提供的按揭服务,当宏观环境发生变化,通胀显现、利率上升时,大量违约客户就会出现,危机自然就会产生。
3、信用增级和信用评级机构不负责任的评级掩盖了次级债的风险, 造成高
回馈、低风险的假象, 使投资者难以做出正确的判断
受房地产市场火爆带来的利益驱动影响,美国多家信用增级和信用等级评定机构在次级债评定过程中,滥用职权,肆意评估。
其不负责任的评级,使本具有很高违约风险的次级债被披上了一层漂亮的外衣,从而吸引了大量的投资者,使最初由次级贷款者的个人违约行为带来的损失演变成了从购房者、抵押贷款公司、投资银行、机构投资者到个人投资者无一幸免的连锁反应。
4、信息不对称导致的市场失灵
此次美国次贷危机中存在着由于信息不对称而导致的市场失灵。
有关次级房贷的大量真实信息存在于贷款公司和经纪公司,资产证券化以后,风险转移给了市场,但信息并没有很好地传递给投资者。
由于信息不对称等因素,市场并不能对所有的风险进行准确的识别和定价。
四、次贷危机对中国资产证券化的启示
这次危机尽管造成美国30 多家次级贷款公司停业倒闭,但是并没有导致发放次级贷款的房地产金融机构全面破产, 这不得不归功于次级贷款的证券化。
美国的次级贷款通过证券化将风险分散给了全世界的投资者。
1、相对于美国,我国的资产证券化现在处于试点探索阶段,住房按揭贷款的证券化程度非常低
按揭贷款一旦出现大量违约,商业银行将承受所有的信贷风险。
在以间接融资为主的金融体系下,商业银行一旦出现经营困境,将可能引发中国金融体系的系统性危机。
美国次贷危机的根源并非资产证券化本身出了问题。
中国资产证券化的进程不可因噎废食,而是应该在机制设计上吸取和总结美国次级贷款证券化的经验教训,选择银行的优质资产证券化。
美国资产证券化本身并没有错,其错误在于这种创新金融产品设计过程中的制度缺陷, 即证券化资产是抵押贷款公司向那些风险很高、还款能力比较差的人发放的高利率“次级抵押贷款”。
事实上,成功的资产证券化的核心是待证券化的资产必须能在未来产生可预见的稳定的现金流。
目前在全球范围内正常抵押贷款的证券化并未出现过大的问题。
我们一定要吸取次级债危机的教训,选择银行的优良资产进行证券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