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说课稿6和7的认识

合集下载

6和7的认识(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

6和7的认识(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

教案标题:6和7的认识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6和7的数字概念,能够正确书写和认识这两个数字。

2. 培养学生对6和7的数感,能够用6和7进行简单的数数和计算。

3. 通过对6和7的认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1. 6和7的数字概念和书写。

2. 6和7的数感和运用。

教学难点:1. 6和7的数字概念的理解和运用。

2. 6和7的书写和数感的培养。

教学准备:1. 教学卡片:6和7的数字卡片。

2. 教学道具:6和7的实物模型。

3. 教学课件:6和7的认识PPT。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PPT展示6和7的实物模型,引导学生观察和认识这两个数字。

2. 教师引导学生用6和7进行简单的数数,培养学生的数感。

二、探究(10分钟)1. 教师通过PPT展示6和7的数字卡片,引导学生观察和认识这两个数字。

2. 教师引导学生用6和7进行简单的计算,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三、实践(10分钟)1. 教师让学生用6和7的数字卡片进行组合,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2. 教师让学生用6和7进行简单的书写练习,培养学生的书写能力。

四、巩固(10分钟)1. 教师通过PPT展示6和7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解答,巩固学生对6和7的认识。

2. 教师让学生用6和7进行简单的计算题,巩固学生的计算能力。

五、总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6和7的认识,培养学生的总结能力。

2. 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6和7的认识有了初步的了解,能够正确书写和认识这两个数字。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数感和计算能力,通过观察、实践和巩固等环节,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6和7。

同时,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通过组合和书写等环节,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6和7。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评价学生的表现,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部分。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6和7的认识》优质课说课稿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6和7的认识》优质课说课稿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6和7的认识》优质课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6和7的认识》是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的一节课。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认识数字6和7,掌握它们的数位、大小比较和加减法运算。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数字6和7的含义,会用它们进行简单的数学运算,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刚开始学习数学,对于数字的认识还比较基础。

他们在幼儿园阶段已经接触过一些数字,但对于数字6和7的认识还不是很清晰。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观察和思考,加深对数字6和7的认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正确认识数字6和7,掌握它们的数位、大小比较和加减法运算。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培养数感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合作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正确认识数字6和7,掌握它们的数位、大小比较和加减法运算。

2.难点:学生能够运用数字6和7进行实际问题的解决,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2.教学手段: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具、学具等辅助教学,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数字6和7的概念。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情境创设,引出数字6和7,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掌握数字6和7的数位、大小比较和加减法运算。

3.实践: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运用数字6和7解决实际问题,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4.巩固: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巩固对数字6和7的认识。

5.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加深对数字6和7的理解。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数字6和7的特点,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可以设计如下板书:大小比较:6 < 7加减法运算:6 +7 = 13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包括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1 6和7的认识(35)-人教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1 6和7的认识(35)-人教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1 6和7的认识(35)-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能够熟练地数出6和7的数,理解6和7的数的实际意义。

(2)使学生能够正确地书写6和7的数。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操作活动,让学生感知6和7的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通过数的比较,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让学生在合作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二、教学内容1. 教学重点:6和7的数数、数的意义和书写。

2. 教学难点:理解6和7的数的意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出示数字卡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卡片上的数字。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今天我们要学习6和7的数。

2. 探究新知(1)认识6和7的数教师出示数字卡片,让学生数一数卡片上的数字。

学生数完后,教师提问:6和7的数分别有几个?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6的数有6个,7的数有7个。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6和7的数,让学生找出它们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6和7的数都是单数,但6的数比7的数少一个。

(2)数的意义教师出示一组物品,让学生数一数物品的数量。

学生数完后,教师提问:这组物品的数量是6还是7?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这组物品的数量是6,因为6的数有6个。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物品,让学生找出数量是6和7的物品。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生活中有很多物品的数量是6和7,我们要学会观察和发现。

(3)数的书写教师示范书写6和7的数,并讲解书写的注意事项。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书写,教师巡回指导。

3. 巩固练习教师出示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学生完成后,教师讲解答案,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

4.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总结6和7的数的特点。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6和7的数,知道了它们的数量和意义,还学会了书写。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6和7的认识说课稿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6和7的认识说课稿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6和7的认识说
课稿
《6和7的认识》说课稿
大家好,我今天的说课内容是《6和7的认识》,下面,我将从教学背景、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用具、教学过程、教学特色等六个方面来谈。

一、教学背景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的“6和7”部分的第一课时“6和7的认识”,即教材第39到40页的内容。

从教材内容来看,这两页可以分为五个部分:情境导入、6和7的表示、5、6、7的大小关系、7与第7的区别(也可以说是基数与序数的区别)、6和7的书写。

与本节课相关的内容还有第43页练XXX的1~3小题。

在研究本节课内容之前,我们已经研究了~5的认识,“>”“<”“=”等符号的表示,第1到第5的认识。

在研究本节课内容之后,我们还要研究8和9的认识、10的认识、11~20各数的认识。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6和7的认识》教案二:认识6和7的基本概念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6和7的认识》教案二:认识6和7的基本概念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6和7的认识》教案二:认识6和7的基本概念随着小学一年级数学知识的逐渐深入,我们也来到了认识6和7的基本概念这一部分。

这一部分内容是小学一年级数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对小学生们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6和7分别是数字系统中的两个数字。

在小学一年级认识6和7之前,我们首先需要知道什么是数字和数字系统。

数字可以用来表示数值,数字系统是由数字和数位组成的,它是计算机、数学等领域的基础。

数字系统中常见的数字有十进制、二进制、八进制等,而我们小学一年级所学习的数字系统是十进制。

在认识6和7之前,我们先来认识一下数字的排列。

数字的排列顺序是从左到右,而从高位到低位数值递减。

例如,数字23中,2是高位数字,3是低位数字。

在我们的十进制数字系统中,每一位上的数字都代表了一定的数值。

例如,数字23中,2代表20,3代表3,因此23实际上是由2x10+3 组成的,也就是23=20+3的意思。

在认识了数字的排列之后,我们就可以来认识6和7了。

6的右侧是7,7的左侧是6,它们是相邻的两个数字。

在小学一年级,我们需要认识6和7的基本概念,包括数字的形态、大小、数值等。

数字的形态是指数字的外形。

我们可以发现,数字6和数字7的形态是不同的。

数字6是由一条横线和一个弯曲的弧线组成的,数字7则是由一条横线和一个向下的竖线组成的。

数字的大小是指数字在数字系统中所代表的大小。

我们可以通过比较6和7的数值大小来了解它们的大小关系。

数字6和7的大小关系是7大于6。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数字7比数字6多一位,而这一位又是十,也就是10的1次方。

所以说,数字7比数字6要大10。

数字的数值是指数字所代表的实际数值。

我们可以通过将数字6和7与实际物品进行对应,来了解它们所代表的数值。

例如,一支笔可以用数字6来代表,因为我们可以数出一支笔有6个部件。

而数字7可以代表7个球,因为球的数量就是7。

在认识6和7的基本概念之后,我们还需要能够进行基本的运算。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1 6和7的认识》15-人教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1 6和7的认识》15-人教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1 6和7的认识》15-人教版教学目标1.能识别并书写数字6和7。

2.能够正确区分数字6和7。

3.能够将数字6和7与相应数量的实物进行对应。

教学重点1.认识数字6和7的书写形式。

2.区分数字6和7的不同。

3.进行数字6和7的数量对应。

教学准备1.数字6和7的卡片或图片。

2.相应数量的实物道具,如小贝壳、小石子等。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1.师生互动:教师出示数字6和7的卡片,让学生猜猜这两个数字是什么。

2.激发兴趣:教师可以用有趣的方式介绍数字6和7的特点,如通过歌曲、游戏等形式。

学习(15分钟)1.数字认识:教师板书数字6和7的书写形式,让学生模仿跟读。

2.数字辨认:教师出示数字6和7的卡片,让学生分辨这两个数字有什么不同之处。

3.数量对应:教师通过实物道具或图片让学生将数字6和7与相应数量的实物进行对应。

实践(20分钟)1.分组练习: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相互展示并辨认数字6和7。

2.数量比较:教师出示一定数量的实物,让学生用数字6和7进行数量比较,哪个数字代表的数量更多。

讲评(10分钟)1.回顾总结: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今天学习的内容,强化数字6和7的认识及数量对应。

2.知识检测:通过提问或小测验,检测学生对数字6和7的掌握情况。

课堂延伸1.数字拼图游戏:让学生用数字拼图拼出数字6和7。

2.数字故事情景演绎:编写关于数字6和7的故事情景,让学生进行表演。

家庭作业1.完成练习册中关于数字6和7的练习。

2.在家中观察并记录数字6和7出现的场景。

以上是本节《5.1 6和7的认识》的教案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到您进行教学设计。

《6和7的认识》的说课稿(精选10篇)

《6和7的认识》的说课稿(精选10篇)

《6和7的认识》的说课稿《6和7的认识》的说课稿(精选10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说课稿编写工作,通过说课稿可以很好地改正讲课缺点。

那么应当如何写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6和7的认识》的说课稿,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6和7的认识》的说课稿篇1一、说教材本课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42、43页的内容。

它是在学生掌握了1~5及0的认识和相应的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学生已经会用这几个数表示事物的个数,也体会到能用它们表示事物的位置顺序,而且还会比较它们的大小。

“6和7的认识”要让学生体会6、7的意义,体会数学符号的价值与作用,为形成学生的数感和符号感创造条件。

二、说教法1、发挥主题图背景的作用,理解6和7的意义。

6和7都是抽象的,要认识它们必须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可感知的现实背景,让6和7与它们所表示的事物的个数或事物的位置对应起来。

教学中,注意发挥好第42页主题图的作用。

先让学生从整体上说一说劳动场面,再让学生找一找、数一数、说一说,找到可以分别用6和7表示的事物,再用圆片、小棒摆6和7,用课件展示生活中的6和7,从这许多的6个事物和7个事物中抽象出6和7,使学生经历数学符号化的过程。

最后让学生说一说身边的事物,那些可以用6、7表示,帮助学生理解6和7的意义。

同时,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用数表达、交流,体验学习数学的价值。

2、引导学生参与,领悟数的顺序。

理解6和7的意义,让学生找数量是7的事物时,实际上已经为数序的学习埋下了伏笔(6个学生加上1个老师是7个人,6张课桌加1张讲台是7张桌子,6把椅子又搬来1把是7把椅子……),初步感知数序;摆圆片、摆小棒以及在计数器上拨珠,都蕴涵着6比5多1,5比6少1;在直尺上看一看、指一指、认一认,使学生感受到7的前面是6,6的后面是7,进而领悟到数不仅可以表示事物的个数,还可以表示位置顺序,这样让学生经过多次接触相关的实例,在现实背景下体验、在实践过程中体验“几”和“第几”的区别。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解决问题(6和7)》精品课说课稿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解决问题(6和7)》精品课说课稿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解决问题(6和7)》精品课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解决问题(6和7)》这一节内容,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掌握用加法和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目的是让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好奇心强,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但是注意力容易分散,对问题的理解能力有限。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根据学生的特点,采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途径,理解和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通过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如分物品、计数等。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途径,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学生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选择合适的解决方法。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等教学方法。

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卡片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基本概念讲解:通过实物演示和PPT课件,讲解加减法的含义和应用。

3.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利用卡片、模型等工具,进行加减法的实际应用。

4.问题解决:学生分组讨论,解决一些实际的数学问题,如分物品、计数等。

5.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加减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6.作业布置:布置一些实际的数学问题,让学生课后进行思考和练习。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6和7的认识》说课稿(两篇)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6和7的认识》说课稿(两篇)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6和7的认识》说课稿(两篇)【第一篇】一、说教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39、40页的内容。

它是在学生掌握了1~5及0的认识和相应的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学生已经会用这几个数表示事物的个数,也体会到能用它们表示事物的位置顺序,而且还会比较它们的大小。

“6和7的认识”要让学生体会6、7的意义,体会数学符号的价值与作用,为形成学生的数感和符号感创造条件。

二、说教法1、发挥主题图背景的作用,理解6和7的意义。

6和7都是抽象的,要认识它们必须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可感知的现实背景,让6和7与它们所表示的事物的个数或事物的位置对应起来。

教学中,注意发挥好第39页主题图的作用。

先让学生从整体上说一说劳动场面,再让学生找一找、数一数、说一说,找到可以分别用6和7表示的事物,再用圆片、小棒摆6和7,用课件展示生活中的6和7。

从这许多的6个事物和7个事物中抽象出6和7,使学生经历数学符号化的过程。

最后让学生说一说身边的事物,那些可以用6、7表示,帮助学生理解6和7的意义。

同时,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用数表达、交流,体验学习数学的价值。

2、引导学生参与,领悟数的顺序。

理解6和7的意义,让学生找数量是7的`事物时,实际上已经为数序的学习埋下了伏笔(6个学生加上1个老师是7个人,6张课桌加1张讲台是7张桌子,6把椅子又搬来1把是7把椅子……),初步感知数序;摆圆片、摆小棒以及在计数器上拨珠,都蕴涵着6比5多1,5比6少1;在直尺上看一看、指一指、认一认,使学生感受到7的前面是6,6的后面是7,进而领悟到数不仅可以表示事物的个数,还可以表示位置顺序,这样让学生经过多次接触相关的实例,在现实背景下体验、在实践过程中体验“几”和“第几”的区别。

3、创设情境,把握数的大小关系。

事先准备好5,6,7的点子图,让他们来比较5,6,7的大小,进而得出5、6、7三者之间的关系,在具体的情景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在理解大小关系的同时加深对数的实际意义的理解。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5.1 6和7的认识》人教版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5.1 6和7的认识》人教版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5.1 6和7的认识》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认识数字6和7及其大小关系。

2.能正确书写数字6和7,并能识别它们的数量。

3.能够运用数字6和7进行简单的加法和减法计算。

4.培养学生对数字6和7的敏感度和记忆能力。

二、教学重点1.认识数字6和7以及它们的数量。

2.进行简单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3.培养学生对数字6和7的记忆和敏感度。

三、教学内容1. 认识数字6和7•学生通过观察教师展示的数字卡片,认识数字6和7,并区分它们的形状和数量。

•学生通过听写数字6和7的方法,加深记忆。

2. 数字6和7的大小比较•学生通过比较数字6和7的大小,能够理解它们的数值大小关系。

3. 加法和减法计算•学生通过实际物品进行加法和减法练习,将数字6和7进行简单的计算。

四、教学准备1.数字卡片:6和7各10张。

2.计数棒或其他小学具。

3.实物道具:如卡片、豆子等,用于加法和减法计算练习。

五、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准备数字卡片6和7,让学生认识并记住这两个数字。

第二步:引入•让学生观察数字卡片6和7,讨论它们的形状和数量,引出数字6和7的概念。

第三步:活动设计1.比较大小:让学生比较数字6和7的大小,讨论它们的数值大小关系。

2.加法计算:通过实物道具,让学生进行6+1、6+2等加法计算。

3.减法计算:同样通过实物道具,进行7-1、7-2等减法计算。

第四步:拓展•让学生自由发挥,设计一些与数字6和7相关的游戏或活动,巩固数字的认识。

第五步:总结•让学生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强化对数字6和7的记忆。

•带领学生完成相关练习题,检验学生的掌握情况。

六、教学反思•通过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确保学生对数字6和7的认识水平和运用能力。

七、教学延伸•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找出身边与数字6和7相关的事物或现象,拓展数字认识的广度和深度。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相信学生们对数字6和7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能够熟练进行简单的计算。

6和7的认识-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6和7的认识-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6和7的认识-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一、教材内容概述本节课是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一单元的第一节,主要内容是通过游戏的方式帮助孩子更深入、更直观地认识数字6和数字7,并能正确书写和使用它们。

二、教学目标1.认识数字6和数字7;2.正确书写数字6和数字7;3.能够在游戏中正确使用数字6和数字7。

三、教学重点1.认识和书写数字6和数字7;2.游戏中正确使用数字6和数字7。

四、教学难点孩子们在游戏中正确地书写和使用数字6和数字7。

五、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白板、黑板、彩笔、红笔;2.准备游戏相关道具。

六、教学过程步骤一:引入1.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2.请学生们数一数自己的手指,看看有多少个;3.问学生们,如果再加上一个手指,那么手指的数量是多少?步骤二:认识数字61.请学生们观察白板上的数字6,并找出它的特点;2.通过数颗葡萄的数量来认识数字6,让学生们数数,猜一猜,看看有多少颗葡萄可以组成数字6。

步骤三:认识数字71.请学生们观察白板上的数字7,并找出它的特点;2.通过吹气球的数量来认识数字7,让学生们数数,猜一猜,看看有多少个气球可以组成数字7。

步骤四:游戏时间1.教师给出一个数字,让学生们快速找到对应数量的葡萄或气球,按照数字的书写方式进行排列;2.给学生们几个题目,让他们自己动手完成。

步骤五:小结出示数字6和数字7的课件或图片,让学生们再次回忆数字6和数字7的书写方法和一些特点。

七、课堂反思本节课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学生们在认知数字的同时进行了一些互动和合作。

同时,根据孩子们的诉求,结合视频、音频等多媒体资源,可以进一步提高教学的趣味性。

在今后的教学中,通过多样的教学资源,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6和7的认识》(教案)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

《6和7的认识》(教案)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

《6和7的认识》(教案)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我今天要上的课程是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的《6和7的认识》。

一、教学内容我们今天的学习重点是认识数字6和7,理解它们的大小顺序,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

我们将通过学习教材第一章第三节的内容来实现这个目标。

二、教学目标通过今天的课程,我希望学生能够理解数字6和7的含义,掌握它们的书写方法,并能够进行基本的加减法运算。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是让学生掌握数字6和7的书写和大小顺序,以及简单的加减法运算。

难点是让学生理解数字之间的大小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我已经准备好了数字卡片、黑板、粉笔和练习本等教具和学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通过让学生数一数我手中的数字卡片来引入今天的课程。

2. 知识讲解:我会用黑板和粉笔来讲解数字6和7的书写方法,以及它们的大小顺序。

3. 例题讲解:我会用一些简单的例题来讲解数字6和7的加减法运算。

4. 随堂练习:我会让学生用练习本来做一些相关的练习题。

六、板书设计我会用黑板和粉笔来板书数字6和7的书写方法,以及它们的加减法运算。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请用数字卡片进行加减法运算,数字6和7。

答案:6+7=13,7+6=13,67=1,76=1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反思今天的教学效果,看看学生是否掌握了数字6和7的认识,以及它们的加减法运算。

对于没有掌握的学生,我会进行额外的辅导。

对于拓展延伸,我会让学生在家里找一些数字,尝试进行加减法运算,以此来加深他们对数字6和7的理解。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关键的细节是需要特别关注的。

实践情景引入环节的设计至关重要,因为它直接影响到学生对新知识的兴趣和参与度。

知识讲解和例题讲解环节是教学的核心,学生在这一环节的掌握情况直接决定了他们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作业设计和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环节是巩固和提升学生学习效果的关键。

在实践情景引入环节,我选择了让学生数一数我手中的数字卡片这一方式。

2023年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6和7的加减法说课稿(精选3篇)

2023年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6和7的加减法说课稿(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6和7的加减法说课稿(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6和7的加减法说课稿第【1】篇〗第3课时 6和7的加减法说教学内容:教材P42。

说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经历根据一幅图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并算出得数的探索过程,感受调换两个相加的数的位置得数一样的客观事实。

2、掌握得数是6和7的加法及6减几、7减几的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相应的口算。

3、利用“一图两式”的学习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说教学重点:掌握得数是6和7的加法及6减几、7减几的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相应的口算。

说教学难点:利用“一图两式”的学习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说教学过程一、复习口算。

2+l= l+2= 3-1= 1+3=4-1= 1+4= 2+3= 3-2=计算后指定一至二题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算的。

二、新课1、谈话导入。

同学们都会计算得数是2、3、4、5的加法和5、4、3、2减几的减法了,从这节课开始我们继续学习这方面的内容。

板书课题:6、7的加减法。

2、学习根据一幅图写出两个加法算式或两个减法算式。

(1)学生摆圆片。

(两人一组面对面地坐)教师提醒学生一边摆5个、一边摆1个,然后要求两个学生都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观察,并各写出一个加法算式。

(2)学生汇报、交流自己所写的加法算式。

板书:5+l= 1+5=问:写出的两个算式相同吗问:大家都是根据同一组圆片写出的算式,为什么两个算式不相同师:由于每一组的两个小朋友坐的方位不同,观察的角度也不相同,所以写出的算式就不相同。

(3)先让学生计算5+1和1+5的得数,然后说一说自己计算的方法。

(4)引导学生比较5+1=6和1+5=6。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这两个算式什么相同,什么不同3、学习减法。

学生两人一组在桌面上摆6个圆片,先去掉1个圆片。

让学生根据摆的过程写出减法算式6-1,然后从6里面去掉5个圆片,同学们又根据摆的过程写出减法算式6-5。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1 6和7的认识(5)-人教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1 6和7的认识(5)-人教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1 6和7的认识(5)-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6和7的数序,理解6和7的意义,能正确书写6和7。

2. 培养学生运用6和7进行简单的数学计算能力,如加法和减法。

3.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动手操作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4.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6和7的数序和意义。

2. 6和7的书写。

3. 6和7的加法和减法。

4. 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6和7的数序和意义,6和7的书写,6和7的加法和减法。

2. 教学难点:理解6和7的意义,运用6和7进行加法和减法计算。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复习导入:引导学生复习之前学过的数字,如1-5,然后引出今天要学习的数字6和7。

(2)情境导入:通过创设情境,如小猴摘桃子,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6和7的数量。

2. 探究新知(1)学习6和7的数序和意义引导学生观察教材中的图片,让学生找出6和7的位置,并说出6和7的意义。

(2)学习6和7的书写教师示范书写6和7,并引导学生跟随书写。

要求学生书写规范、整齐。

(3)学习6和7的加法和减法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理解6和7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如6 3=9,9-6=3。

3. 实践与应用(1)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巩固6和7的知识。

(2)解决实际问题,如让学生用6和7进行购物找零计算。

4. 总结与拓展(1)总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让学生复述6和7的数序、意义、书写和计算方法。

(2)拓展学生的思维,如让学生找出生活中含有6和7的事物。

五、作业布置1. 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

2. 家长辅助,让学生在生活中找出含有6和7的事物,并记录下来。

六、板书设计1. 6和7的数序和意义。

2. 6和7的书写。

3. 6和7的加法和减法。

七、课后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质量。

同时,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数学上册5《6~10的认识和加减法——6和7》说课稿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数学上册5《6~10的认识和加减法——6和7》说课稿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数学上册5《6~10的认识和加减法——6和7》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6~10的认识和加减法——6和7》是人教新课标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的内容。

这部分教材主要让学生通过生活情境和操作活动,认识6和7这两个数字,了解它们的大小顺序,以及能够进行6和7的加减法运算。

教材内容丰富,贴近生活,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数感。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刚开始接触数学,对数字的认识还处于初级阶段。

他们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一些简单的数字,但对于6和7的认识还比较模糊。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注重学生的直观感受,通过生活实例和操作活动,让学生感受6和7的大小,增强他们的数感。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认识数字6和7,了解它们的大小顺序,能够进行6和7的加减法运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生活情境和操作活动,培养学生的数感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数字6和7,掌握它们的加减法运算。

2.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数字6和7的大小顺序,以及如何进行加减法运算。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具和学具,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操作和思考。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数数游戏,让学生复习前面的数字,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认识数字6和7:通过生活情境和操作活动,让学生感受数字6和7的大小,增强他们的数感。

3.学习6和7的加减法:引导学生观察、操作,发现6和7的加减法规律,掌握运算方法。

4.练习与巩固: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

5.总结与拓展:引导学生总结6和7的认识和加减法运算,激发他们对后续学习的兴趣。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重点。

6和7的认识(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 人教版

6和7的认识(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  人教版

教案标题:6和7的认识课程:数学一年级上册出版社:人教版年份:2023-2024学年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6和7的数字符号,理解6和7所代表的数量,能够正确书写和识读数字6和7。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内容:1. 6和7的数字符号。

2. 6和7所代表的数量。

3. 6和7的书写和识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6和7的数字符号,6和7所代表的数量,6和7的书写和识读。

2. 教学难点:理解6和7所代表的数量,正确书写和识读数字6和7。

四、教学准备:1. 教具:数字卡片、计数器、图片等。

2.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铅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故事、游戏等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对数字6和7的兴趣。

2. 探索:引导学生观察、操作,发现6和7的数字符号,理解6和7所代表的数量。

3. 讲解:教师讲解6和7的数字符号,6和7所代表的数量,6和7的书写和识读。

4. 练习:学生通过练习,巩固对6和7的认识,提高书写和识读能力。

5. 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互相学习,互相帮助。

6. 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解答学生的疑问。

六、课后作业:1. 书写数字6和7,各写一行。

2. 识读数字6和7,每人读10遍。

3. 家长协助,用实物进行6和7的数量练习。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同时,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的数学学习奠定基础。

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中的“探索”环节。

这个环节是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的关键时期,对于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上册《6和7的认识》说课稿(附反思、板书)课件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上册《6和7的认识》说课稿(附反思、板书)课件

一、说教材
《6和7的认识》是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6-10的认识和加减法》单 元的课时内容。教材主题图以打扫教室卫生为情境,通过数“教室”图 中的人和物,抽象出数字6和7,且每个数都是以数几个具体的人或物为 基础抽象出来的,在数中渗透“6是物体个数为6的集合的标记,7是物 体个数为7的集合的标记”的思想。例题与主题图紧密联系,将抽象出 的各个数让学生用相应的圆点个数摆成点子图,再用对应数量的小棒摆 一摆,帮助学生完成由具体到抽象、再从抽象回到具体的认知过程,初 步感知数字6和7的基数含义,并会数、认、读、写数字6和7。
(2)出示直尺让学生从0数到7,然后找到5、6、7的位置关系,然后用 点子图来表示5、6、7,先出示5的图,然后6是在5的基础上再加1个,7 是在5的基础上再加2个。让后让学生比较5和6的关系、5和7的关系。
【设计意图】复习0~7的顺序,然后通过直尺上5、6、7的位置关系让 学生在长度上感受5、6、7的大小关系,然后通过点子图来进一步理解5 和6、5和7的关系。层层递近使学生更深刻的理解5、6、7的大小关系。
《6和7的认识》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 级上册《6-10的认识和加减法》单元的课时内容《6和 7的认识》。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 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说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及教学 反思这八个方面展开。接下来开始我的说课。恳请大家 批评指正。
2.一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所以教学时要为学生提供富有儿童年龄特点的活 动内容,又因一年级学生的兴趣具有很大的盲目性,非常容易转移,在教学中, 可采用做游戏的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总之,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要不断地去探索、去实践,争取逐步提高 自己的教学水平。

2023年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6和7的认识说课(精选3篇)

2023年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6和7的认识说课(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6和7的认识说课(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6和7的认识说课第【1】篇〗说教学内容:人教版一年级上册P.42页6和7的数数和认数以及序数和书写的内容。

说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演示,使学生熟练地数出6、7两数,会读、会写这两个数,并会用这两个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会比较它们的大小。

2.在说教学过程中,渗透讲卫生、爱劳动、爱集体、与他人分工合作等方面的思想和情感教育。

3.通过学生观察、操作、表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

4.使学生体会学到的数和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感受学、用数学的乐趣。

说教学重点:正确数出6、7的物体个数;会写6、7;会比较6、7的大小。

说教学难点:基数和序数的区别;学会写6、7。

教具、学具准备:电脑课件、计数器。

小棒若干、若干、尺子等。

教学设计:一、引入课题1.教师提出问题:“小朋友,我们以前学习了哪些数字朋友?”指一名学生回答,然后课件出示: 0、1、2、3、4、5(学生齐数)。

2.你想认识更多的数字朋友吗?你想知道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吗?猜一猜我们今天学习什么?(板书:6、7的认识)?二、探究新知1. 创设情境,学习数数和认数。

a.电脑课件动态展示第42页的主题图:教室里,同学们正在大扫除。

教室里摆放着6张桌子、7把椅子,6个同学在打扫卫生,又从外面走进来1个女同学。

b.引导观察,启发思考。

在学生观察画面的基础上,以二人小组为单位,互相说一说画面上有哪些人和物,各有多少?(学生讨论交流的时候,教师要到各组巡视、倾听,并加以指导。

)c.交流、汇报。

师:图上有些什么?他们正在做什么?生:图上有同学、老师、桌子、椅子等,他们正在搞清洁。

师:看到这一情景,你有什么感受?生1:教室是我们学习的地方,我们要爱护它,保持清洁卫生。

生2:我们要爱劳动,讲卫生。

师:同学们说得好,我们从小要做一个讲卫生、爱集体、爱劳动的小朋友,你能做到吗?请同学们再说说图上有多少桌子、椅子?有多少人?生:图上有6张桌子,7把椅子,7个人。

2023年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6和7的认识说课(精推3篇)

2023年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6和7的认识说课(精推3篇)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6和7的认识说课(精推3篇)〖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6和7的认识说课第【1】篇〗说教学目标:1、能熟练地数出数量是6、7的物体的个数,会正确地读、写6和7。

2、掌握7以内各数的顺序和大小,进一步体会序数的含义。

3、通过认数、数数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接受关心集体、讲卫生等方面的教育。

说教学重、难点:书写6、7,区别6、7的基数和序数的意义。

教具学具:6、7的主题图,计数器,直尺,圆片等。

说教学过程:【创设情境,生成问题】从0数到5,再从5数到0。

刚才我们从0数到5,那么5接着数一个是哪个数?再数一个是哪个数?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6和7。

板书:6和7。

【探究尝试,解决问题】出示6、7的主题图。

图上有些什么?1、学习数数和认数。

(1)请同学们自由看自由说。

(2)数一数有多少人?多少张桌子?多少把椅子?(3)集体交流。

(4)师小结:像这样6个同学,7个人,6张课桌,7把椅子,都可以用数6和7来表示。

(5)摆一摆:用手边的学具,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摆出表示6和7的图形。

(6)学生汇报。

(7)说一说:我们身边有许多事物,都可以用6、7来表示,你能说说吗?2、学习数的顺序和比较大小。

(1)拨一拨:在计数器上先拨5颗珠子数一数,再拨一颗,再数,再拨一颗,再数。

(2)填一填:出示放大的断直尺图(直尺上只标出0和7),让学生把其他的数字卡片放到直尺图上的相应位置,然后读一读。

(3)小结6、7的顺序:5后面是6,6后面是7。

(4)比较6、7的大小。

①启发思维:6和7相比谁大呢?出示点子图验证。

②独立比较5和6的大小,然后全班交流。

③说出比7小的数;说出比5大的数。

3、学习6、7的基数和序数的意义。

数金鱼。

(1)师读要求,生按要求填空。

(2)集体订正。

(3)同桌之间相互提问题并回答。

4、学习6、7的书写。

(1)观察6和7像什么?(2)师范写,生描红。

【分层练习,学以致用】练习九第1题、第2题、第3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说课稿 6和7的认识[标签:一年级说课稿人教版数学]奥数精华资讯免费订阅说课内容: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一小节6和7的认识及加减法中的用数学部分,主题图为课本47页插图:金色的秋天。

教材简析:1、主要内容:本节内容是在学习了6、7的认识和加减法的基础上展开教学的。

教材集中安排了一组以“金色的秋天”为题的“用数学”的内容,包括两道例题和一组“做一做”的习题,练习中的13题《美丽的小湖》也是类似的题目,其内容都是用6和7的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计算问题。

教材在这里第一次出现了大括号和问号。

2、地位和作用本节内容是一种用情境图反映的数学问题,有利于学生将所学知识同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并在生活中去发现数学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发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从整个知识网络来看,它也标志着数学应用题教学的开始,是向后面的文字应用题过渡的桥梁。

教学目标:通过分析教材,我确立了如下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使学生认识并理解大括号和问号的意义,能借助图画正确分析题意。

2、技能目标:会用6和7的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3、情感目标:通过本节课教学,向学生渗透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等方面的教育,从而促进学生在态度、情感等方面的健康发展。

这三个目标在教学中是相互渗透、相互交融的。

为达到以上教学目标,我主要采取了情境教学、小组合作和直观演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教学重难点及突破措施:本节课的重点是用6和7的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难点是让学生学会观察、分析,提出合适的数学问题。

其中,正确理解大括号和问号的意义是关键所在。

对于教材重难点的确定,我是通过如下两个方面的分析得出的:1、从教材知识点分析:6和7的加减法在生活中应用广泛,同时它又是进一步学习8和9以及10的加减法的最直接的基础。

2、从学生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来分析: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不是很强,通过观察图画,分析并叙述出已知条件和要求的问题,进而选择正确算法,还是一个比较抽象的过程。

针对重难点,我打算采取小组合作和直观演示相结合的方式加以突破。

教学过程:共分四大环节: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针对一年级学生纯真幼稚、富于幻想的心理特征,我创设了如下情境:同学们,你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对,是秋天,秋姑娘呀,正忙着给勤劳的人们送去丰收和喜悦呢!看,她给咱们每个小组也送来了一份礼物(电脑出示)你能根据算式猜想一下,这些礼物各属于哪个小组吗?要解决这个问题,需用到哪些知识呢?我设计这个环节,意在激发学生兴趣,借此复习6和7的加减法,为后面学习它的应用做好铺垫。

在此基础上,我进一步引导学生:利用这些知识,还可以解决哪些问题呢?好,咱们还是随秋姑娘一起去大自然中转一转,看一看吧!(出示插图,导入新课)二、放手学生,探究新知在这一环节中,我充分利用小组合作和直观演示相结合的方式展开教学。

1、让学生对着插图,进行观察和交流。

具体做法是:先引导学生由近及远或者由远及近有序地观察,借此培养他们初步地自主学习的意识,至于学生观察到什么,我不去做过多限制,不管是蓝天、白云、还是房子、小草,这些都是学生利用双眼来认知大自然的宝贵素材。

接着安排小组交流观察的内容,并尝试提出疑难问题,在互通知识中,也给每位学生提供了锻炼语言表达能力的机会。

然后,由小组代表在进行交流,并提出小组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做到知识共享。

而这观察、交流的过程,本身就是学生感悟体验的过程,学生从中感悟到自然美、家乡美,进而激发起热爱自然、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这是教师用空洞的语言所不能替代的。

2、教学大括号和问号的意义作为组织者、合作者和引导者,我在与学生一起观察、感悟的过程中,有选择地解答一些疑难问题,并最终将重点巧妙地引到大括号和问号的意义教学上,比如说:图中还有哪些你以前从没见过的数学符号?你知道它代表什么意思吗?或者说:老师这儿有两个新朋友,你想认识一下吗?这些导语都是可行的。

接下来,我主要借助多媒体演示,先引导学生分别认知大括号和问号的意义,明确大括号表示把两部分合起来,问号表示要求的问题。

在演示中,注意把大括号的尖朝向各个方向,以避免学生认为大括号的尖总是朝上的误区。

自制教具演示也是可以的。

再引导他们理解大括号和问号合在一起表示的意义,并能对着情境图叙述完整的图意,互相反复交流,直至明确要求的问题是什么。

在引导学生叙述图意的过程中,其实已孕伏了应用题的结构,即两个已知条件和一个问题,这对于学生进一步学习应用题是非常有益的。

3、针对提出问题,列出算式进行计算。

在学生理解了大括号和问号的意义之后,能够明确这幅图要求的问题是一共有多少个学生,也就是把男生和女生合起来,根据加法的意义,应该说不难解决。

用左边的4人加上右边的2人,一共6人,或者用男生2人加上女生4人。

但我决不就此满足,而要深挖教材,引导学生列出多种算式,如扎小辫的3人加上不扎小辫的3人;低头的1人加上不低头的5人等等,打破了原先只用左右两堆求和的思维定势。

这样做,我认为有利用于学生多角度地看问题。

况且,提倡算法多样化,这也是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当然算式的选择也得视题而定。

在此基础上,我引导学生观察第二幅图,并与第一幅图进行比较,让学生自己去发现不同之处,自己去表述图意,如有困难,可小组合作交流,教师没必要过多讲解。

如此反复之后,明确要求的问题是还剩几个向日葵盘?是求一部分,根据减法的意义,应该列式为7-2 =5。

利用电脑的优势,我也可将问号移到另一边,引导学生列出不同的算式,7-5=2。

这是两道容易混淆的减法算式,应加以辨析。

而当问号移到算式中得数的位置时,这幅图则有上述两种列式。

这两道应用题的教学,意在让学生从中感悟两点:1、问号的位置决定着列式方法。

2、问号既然是要求的问题,那它必定是算式中的得数。

同时辅以清晰明了的板书设计,以更好地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至此为止,我认为本节内容的重难点已真正突破。

原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更加强烈。

”新教材蕴含着许多有待学生发现的奥秘,我认为只要教师充分地理解教材、利用教材,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就可以满足他们这种强烈的需要。

4、及时反馈,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

有了刚才的分析验证,对于做一做中的两道题目,我放手学生自己进行辨析,从中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

在全面搜集学生信息的基础上,我也要根据学生情况,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

二、应用新知,培养能力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应用,课本51页插图《美丽的小湖》与前面的知识点是类似的,因此,我充分发挥小组合作的优势,让学生对着图画进行讲故事比赛,如《小鸭的一家》、《小青蛙比本领》、《小金鱼找朋友》等等,以加深学生对图意的理解,从而能够正确列式解答问题,并辅以可行的奖励机制,如评选故事大王、速算冠军以及优胜小组等,意在让学生从中感受到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逐步培养自己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适当时机可对学生进行爱护动物、保护生态环境的教育。

当然,这项活动也可视教学情况放到第二节课或者课外进行,毕竟,新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应该是生成的,而不是现成的。

四、及时总结,拓展延伸通过总结,引导学生发现庭院里有数学、田野中有数学、小湖边也有数学,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周围还有哪些地方也有数学,比一比,看一看,谁是爱数学的小博士。

这样,就将学生的知识从课堂引向课外,从而体现了“课堂小天地,天地大课堂”的新的教学理念。

总之,我在教学中,不光利用多媒体,还要利用多种媒体,使知识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注重知识的同时,更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我相信,这“金色的秋天”会让孩子们拥有一份沉甸甸的收获!好,我的说课完毕,不当之处,请各位领导和老师给予批评指正,谢谢大家!《6和7的认识》说课稿一、说教材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6. 7的认识。

这部分教材是数的概念中最基础的知识之一,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开始。

在这一阶段通过让学生初步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借助于生活中的实物和学生的操作活动进行教学,为学生了解数学的用处和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一年级学生在入学前经过了学前教育,很多学生在未学本课之前都能说出、数出6 .7各数,对各数的顺序及大小也有一定的掌握,而且在生活中也常常去接触到这些数;但在孩子的头脑里,还没有形成各数的概念,如何正确书写还比较模糊。

学生的自理能力也有限。

三、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经历从生活情境中抽象出6 .7,认识应会读写6 .7,掌握6 .7的顺序。

2.能力目标: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描述生活中的简单现象,发展初步的数感,感受生活处处有数学,能够运用数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主动与同伴交流探究的意识。

教材的重点、难点:本节课的重点是:理解6 .7各数的的含义,并且能够正确的书写各数。

本课难点是:经历6 .7各数的抽象过程,正确理解6 .7各数的含义。

四、说教法1、在熟悉的生活环境中建立概念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因此情景的创设要立足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在教学新课前,我根据教材上的主题图,利用CAI课件,营造出一个教室里师生劳动的场景,由于它就来自于学生周围,是孩子们随处可见的场面,因此学生热情高涨,感到十分亲切、熟悉,情不自禁地参与到数学活动中来。

随后,我引导学生说图,数人,数物,不仅渗透了讲卫生、爱劳动的思想品德教育,而且让学生利用生活中已有的数数经验,初步建立了6、7的概念,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在动手实践、观察中理解概念在这节课上,我采用了多种活动形式,如初步认识了6和7后,我让学生数小圆片,建立各数的概念,把6和7从生活情境中抽象出来。

之后我又让学生独立操作小棒,摆出自己喜爱的图形,学生在这个活动中开动脑筋,大胆创新,摆出了各种新颖的图案,并争先恐后地介绍自己的成果,培养了口头表达能力,迸发出创造的火花。

《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观察比较以及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所以在认识了6和7之后,我展示了一个直尺图让学生填出6和7,直观的直尺图也让学生发现在5的基础上再添上1就得到了6,在6的基础上再添上1就得到了7,初步形成1-7的数序。

在教学“5、6、7大小的比较”这一环节中,我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以小组为单位,用点子图表示6和7,并自主发现5、6、7三数的大小关系,在动手实践活动中逐步理解概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