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模拟试卷及答案-沪教版
沪教版(上海)初三化学中考模拟试卷通用版(含答案)
沪教版(上海)初三化学中考模拟试卷通用版(含答案)一、选择题(培优题较难)1.小明同学对所学部分化学知识归纳如下,其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A B.B C.C D.D【答案】D【解析】A、生石灰是氧化钙的俗称,属于氧化物,不完全正确,错误;B、燃着的木条不能区别氮气和二氧化碳,因为氮气和氧气都不燃烧、不支持燃烧,都能使木条熄灭,不完全正确,错误;C、能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例如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含氧的化合物是不一定是氧化物,例如氯酸钾,错误;D、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可去油污,石墨优良的导电性可作电极,完全正确。
故选D。
2.把8.9gMg、Zn合金放入一定量的稀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产生0.4g H2,在上述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入足量的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生成NaCl的质量为()A.23.4g B.29.25g C.30.5g D.26.25g【答案】A【解析】【分析】镁、锌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氯化镁、氯化锌,氢氧化钠和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和氯化锌反应生成氢氧化锌沉淀和氯化钠,稀盐酸中的氯离子完全转化成氯化钠中的氯离子。
【详解】由Mg+2HCl═MgCl2+H2↑,Zn+2HCl═ZnCl2+H2↑可知,2Cl-~H2↑,设氯离子质量为x,2Cl-~H2↑,71 2x 0.4g7120.4x g=x=14.2g,充分反应后生成NaCl的质量为14.223.435.5100%58.5gg=⨯。
故选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假设法和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和推断的能力,计算时要注意规范性和准确性。
3.除去下列各组物质括号内的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A.Fe2O3(Fe)——用盐酸浸泡,然后过滤、洗涤、烘干B.CO(CO2)——先通入足量的浓NaOH溶液,后通过浓硫酸C.CaO(CaCO3)——加水溶解,过滤、烘干D.NaCl(Na2CO3)——加入过量CaCl2溶液,过滤、蒸发、结晶【答案】B【解析】除杂的要求①所用试剂只能将杂质除掉,不能把想保留的成分反应掉,②除杂的同时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沪教版初中化学中考模拟试题两套及参考答案
沪教版初中化学中考模拟试题两套及参考答案沪教版初中化学中考模拟试题(一)相对原子质量: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S-32 Mg-24 Cu-64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请把正确选项的字母代号填写在答题纸上并涂在答题卡上)1、文明花开,幸福满城。
某市第五届“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的获得来之不易。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A.某市打造的“一城青山半城湖”,降低了空气中PM2.5的含量B.“云龙湖边看云雾、湖东路上醉花香”,说明微粒不断运动C.市区177个公园免费开放,游客增多,加剧了温室效应D.多个太阳能光伏发电厂运营,减少了有害气体的排放2、下列是对初中化学中“三”的总结,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构成物质的三种微粒:原子、分子、离子B.灭火的三种方法:隔绝氧气、降低着火点、清除或隔离可燃物C.常见的三种防锈措施:保持洁净和干燥、表面覆盖保护层、改变金属内部结构D.一般垃圾的处理方法:分类回收、填埋和高温堆肥4Ag+2H S+O=2X+2H O。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3、银器变黑的原理是:222A.X中银、硫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1B.反应中H2S和02的质量比为17:16C.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D.反应前后硫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变化4、化学知识涉及衣、食、住、行各个领域,下列有关说法全部正确的一组是()5、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A.镁条在空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生成一种白色固体B.将镁带放入食醋中,镁带表面快速冒出气泡C.将熟石灰与铵盐混合研磨,能闻到烧焦羽毛的气味D.将少量高锰酸钾放入水中,所得溶液呈紫红色6、氯化钠和硝酸钾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硝酸钾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钠的溶解度B.常用冷却结晶的方法从氯化钠溶液中获得其晶体C.40℃时,将35g硝酸钾晶体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9.0%D.将2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升温至60℃,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大(忽略水分蒸发)7、同学们用“电解水”和“氢气燃烧”两个反应探究水的组成,他们依次进行了如下实验:下列有关描述正确的是()A实验①中正、负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比为2:1B.实验②的目的是检验氢气中是否混有水蒸气C.实验②不能确认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D.两个反应中,原子的种类和个数均保持不变8、用“W”型玻璃管进行微型实验,如图所示。
沪教版(全国)初三化学中考模拟试题(含答案)
沪教版(全国)初三化学中考模拟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培优题较难)1.除去下列物质中含有的杂质所选用的试剂或操作方法不正确的一组是()物质所含杂质除去杂质的试剂或方法A CO依次通过足量的NaOH和浓硫酸B KCl加入,加热C NaCl过量盐酸,蒸发D浓硫酸,干燥A.A B.B C.C D.D【答案】B【解析】A、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一氧化碳不反应;B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作用下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但是二氧化锰是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引入新的杂质;C、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水,盐酸有挥发性,过量盐酸可通过蒸发除掉;D氧气不与硫酸反应,可用浓硫酸干燥。
选B点睛: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2.甲烷和水反应可以制备水煤气(混合气体),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根据微观示意图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A.反应前后碳元素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B.反应中甲和丙的质量之比为4:7C.水煤气的成分是一氧化碳和氧气D.反应中含氢元素的化合物有三种【答案】B【解析】A. 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零。
化合物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所以反应前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反应后一氧化碳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所以碳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改变; B. 反应中甲和丙的质量之比为16:28=4:7;C.由图可知,水煤气的成分是一氧化碳和氢气;D. 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反应中含氢元素的化合物有两种。
选B3.工业上利用生产钛白的副产品硫酸亚铁制备还原铁粉的流程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转化”时在溶液中生成了FeCO 3沉淀,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复分解反应B .“过滤”后得到的滤液中的溶质只有(NH 4)2SO 4C .“干燥”过程中有少量的FeCO 3转化为FeOOH 和CO 2,此时与FeCO 3反应的物质有O 2和H 2OD .取14.06g 还原铁粉(仅含有Fe 和少量Fe x C )在氧气流中充分加热,得到0.22gCO 2,另取相同质量的还原铁粉与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Fe x C 与稀硫酸不反应),得到0.48gH 2,则Fe x C 的化学式是Fe 2C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A 、转化时,硫酸亚铁与碳酸铵反应生成碳酸亚铁和硫酸铵,该反应符合“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不符合题意;B 、硫酸亚铁与碳酸铵反应生成碳酸亚铁和硫酸铵,碳酸铵过量,故“过滤”后得到的滤液中的溶质有硫酸铵和碳酸铵,符合题意;C 、“干燥”过程中有少量的FeCO 3转化为FeOOH 和CO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生成物中含铁、氧、氢、碳元素,故反应物中也应含铁、氧、氢、碳元素,故有水参与了反应,反应后,铁元素化合价升高,故应该有氧化剂参与了反应,故有氧气参与了反应,不符合题意;D 、14.06g 还原铁粉(仅含有Fe 和少量Fe x C )在氧气流中充分加热,得到0.22gCO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质量不变,故Fe x C 中的碳元素全部转化到了二氧化碳中,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为:120.22g 100%=0.06g 12+162⨯⨯⨯,设还原铁粉中铁的质量为x2442Fe +H SO =FeSO +H 5620.48gx ↑ 56=20.48gx x =13.44g 故还原铁粉中Fe x C 的质量为:14.06g-13.44g=0.62g ,故Fe x C 中铁元素的质量为:0.62g-0.06g=0.56g ,故56x :12=0.56g :0.06g ,x =2,故Fe x C 的化学式为:Fe 2C ,不符合题意。
沪教版初中化学中考精品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
沪教版初中化学中考精品模拟试卷(满分60分,考试时间共60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S-32 Fe-56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每年3月22日是“世界水日”,下列有关水的认识正确是A .电解水时在正极产生氢气B .区别硬水与软水可用明矾C .长期饮用蒸馏水不利于身体健康D .淡水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2.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A .2个氯原子:Cl 2B .3个一氧化氮分子:3NOC .5 个铁离子:5Fe 2+D .氧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MgO 3.化学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洗洁精和汽油都可以溶解玻璃仪器上的油污B .水能灭火,主要利用的灭火原理是隔绝氧气C .工业通过石油分馏得到汽油、煤油、柴油等,该过程为物理变化D .鉴别棉织物,采用灼烧的方法,会产生烧焦羽毛气味4.铬(Cr )作为重要的电镀金属,通常采用金属热还原法生产: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该反应为置换反应B .Cr 2O 3中铬元素的化合价为+3C .X 的化学式为Al 2O 3D .铝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5.以下是某同学记录的实验操作或现象,其中符合事实的是A .向盛有鸡蛋清的试管中加入浓硝酸,微热,会产生黄色沉淀B .硫粉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生成刺激性气味气体C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加入药品后再检查装置气密性D .稀释浓硫酸时,将水沿玻璃棒缓缓倒入盛有浓硫酸的烧杯中,并不断搅拌6.酒精除了可用于杀菌消毒,还可用作燃料,也是重要的有机溶剂。
酒精学名乙醇(化学式为C 2H 6O ),下列对乙醇认识不正确的是A .从类别上看:乙醇属于有机化合物B .从性质上看:乙醇具有可燃性C .从组成上看:乙醇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4:1D .从结构上看:乙醇由2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1个氧原子构成7.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目的的是A .除去食盐中的难溶性杂质: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B .鉴别化肥NH 4Cl 和KNO 3:取少量化肥加入熟石灰粉末研磨,闻气味2+ 2Al +Cr 2O 3══2Cr +X 高温C.配置质量分数为6%的NaCl溶液:称取3.0g NaCl,加入47.0mL 水使之溶解D.检验溶液是否显酸性: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到蓝色石蕊试纸上,观察颜色8.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P点表示t1℃时,a、c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B.将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降温的方法C.t2℃时,将30 g a物质加入到50 g水中充分搅拌,得到a溶液的质量为75 gD.将t1℃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其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9.在一密闭容器中,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反应前后的质量如下。
沪教版(上海)初三化学中考模拟试题(含答案)
沪教版(上海)初三化学中考模拟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培优题较难)1.将一定量的丙醇(CH308)和氧气置于一个封闭的容器中引燃,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a C3H8O+ b O2点燃cCO2+dH2O+eX,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表中x的值为2.8B.X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C.X可能为甲烷D.方程式中a:b=1:3【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A、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参加反应的丙醇的质量与氧气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和X的质量之和,则12.8g+6.0g−7.2g−8.8g=2.8g,即a=2.8,正确;B、因X的开始的质量为0,反应后质量增加,则X是生成物,错误;C、因丙醇中氢元素的质量为86.0g100%0.8g60⨯⨯=,水中氢元素的质量为27.2g100%0.8g18⨯⨯=,由氢元素质量守恒可知,则X中没有氢元素,不可能使甲烷,错误;D、若无X生成,则只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故化学方程式为:2C3H8O+9O2点燃6CO2+8H2O,设6.0克丙醇完全燃烧需要氧气的质量为x,382222C H O+9O6CO+8H O1202886.0g x点燃1202886.0g x=解得:x=14.4g,而题给的氧气的质量为12.8g,所以氧气的质量不足,此时丙醇要发生不完全燃烧,有根据二氧化碳中氧元素的质量等于328.8g100% 6.4g44⨯⨯=,水中氧元素的质量为167.2g100% 6.4g18⨯⨯=,二氧化碳中氧元素的质量加上水中氧元素的质量刚好等于氧气的质量,故X中只含有碳元素,根据反应前后原子数目不变可知配平后的化学方程式为,2C3 H8O+ 5 O22CO2+8H2O+4C,所以a:b=2:5,错误。
故选A。
点睛:根据丙醇的组成可知丙醇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再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及质量守恒可知,则该反应中丙醇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水、X三种物质,则X的质量为12.8g+6.0g-7.2g-8.8g=2.8g。
沪教版(上海)初三化学中考模拟试题(卷)与答案解析
沪教版(上海)初三化学中考模拟试题(卷)与答案解析一、选择题(培优题较难)1.下列四个图像分别表示对应的四个操作过程,其中与事实不相吻合的是:A.一定量Ba(NO3)2溶液中滴加稀H2SO4B.一定量稀盐酸中滴加NaOH溶液C.一定量不饱和KNO3溶液中加固体KNO3D.质量相同的KClO3中加入催化剂(MnO2)与不加入催化剂加热制取O2【答案】C【解析】A. 一定量Ba(NO3)2溶液中滴加稀H2SO4,生成硫酸钡沉淀,硝酸钡反应完后硫酸钡的质量不再增加;B. 溶液的pH小于7,溶液呈酸性,pH越小,酸性越强;溶液的pH大于7,溶液呈碱性,pH越大碱性越强;pH等于7,溶液呈中性。
一定量稀盐酸中滴加NaOH溶液,溶液由酸性逐渐变成碱性,溶液的pH增大,组后溶液的pH大于7;C. 一定量不饱和KNO3溶液中加固体KNO3,开始时硝酸钾的质量分数大于零,加入硝酸钾固体时,溶质的质量分数逐渐增大,饱和后,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故图像错误;D. 质量相同的KClO3中加入催化剂(MnO2)与不加入催化剂加热制取O2,二氧化锰在氯酸钾分解的反应中作用是加快反应速率,所以有催化剂时,反应速率比没有催化剂时反应速率快,但是催化剂不改变生成物的质量,所以,最终生成氧气的质量相同。
选C2.向盛有一定质量MgO和MgCO3混合物的烧杯中加入142 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一定温度下,得到150 g不饱和溶液。
下列数据中,与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接近的是A.5.3%B.5.6%C.12.7%D.13.4%【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氧化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碳酸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水和二氧化碳;++溶液增加质量MgO2HCl=MgCl H O224095403222MgCO 2HCl=MgCl H O CO 848444=4044+-↑++溶液增加质量 可见生成的氯化镁相同时造成的溶液质量增加是相等的,与是氧化镁还是碳酸镁反应无关;设生成的氯化镁的质量为x ,则2MgCl 9540x 150g-142g=8g溶液增加质量95x 40=8g解得x=19g ;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9g 100%12.7%150g⨯≈。
沪教版(上海)初三化学中考模拟试卷通用版(含答案)
沪教版(上海)初三化学中考模拟试卷通用版(含答案)一、选择题(培优题较难)1.某气体由CH4、C2H2、C2H4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取该气体样品在氧气中完全燃烧,测得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比为22:9,下列对该气体组成判断正确的是A.该气体中一定含有C2H4B.该气体中一定没有CH4C.该气体中可能含有C2H2D.该气体不可能同时含有CH4、C2H2、C2H4【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比为22:9,则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22×1244):(9×218)=6:1,故碳氢原子的个数比为612:11=1:2。
A、若是含一个CH4和一个C2H2,则能达到碳氢原子个数比是1:2,该气体中不一定含有C2H4,错误;B、若是含一个CH4和一个C2H2,则能达到碳氢原子个数比是1:2,错误;C、若是含一个CH4和一个C2H2,则能达到碳氢原子个数比是1:2,正确;D、该气体可能同时含有CH4、C2H2、C2H4,错误。
故选C。
2.如图是物质的分类及部分转化关系图,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转化a一定是化学变化B.转化b一定是化学变化C.转化b中一定有元素的存在形态发生改变D.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属于转化c【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转化a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可能是物理变化,比如过滤可以将固体物质和溶于水中的物质分开。
故选A.3.固体X可能由氢氧化钠、碳酸钠、氯化钠、硝酸镁、硝酸钡、硫酸钠、硫酸铜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组成(提示:以上物质中,只有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水溶液显碱性)。
为确定其组成,进行如下实验:①将固体X加入水中充分溶解,得到无色溶液;②测X溶液的pH,pH= 13;③向X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硝酸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过滤;④向步骤③所得沉淀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沉淀不溶解;⑤向步骤③所得的滤液中加入过量的稀硝酸,再加入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根据以上实验信息,关于固体X组成的判断有以下几种说法:①不能确定是否有硝酸镁;②硝酸钡、硫酸铜、碳酸钠一定不存在;③硫酸钠和氢氧化钠一定存在;④不能确定是否有氯化钠。
沪教版(全国)初三化学中考模拟试题(卷)与答案解析
沪教版(全国)初三化学中考模拟试题(卷)与答案解析一、选择题(培优题较难)1.一包固体粉末可能含有Mg(NO3)2、CaCO3、NaOH、CuCl2、NaCl和Ca(NO3)2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其组成,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沉淀Ⅰ是氢氧化铜沉淀B.无色溶液A中一定有NaOHC.原固体粉末肯定有NaClD.原固体粉末一定有CaCO3、NaOH、Mg(NO3)2、CuCl2和Ca(NO3)2【答案】B【解析】根据“一包固体粉末可能含有Mg(NO3)2、CaCO3、NaOH、CuCl2、NaCl和Ca(NO3)2中的一种或几种”,结合图框,则推测铜离子在溶液中显蓝色,NaOH和CuCl2会生成氢氧化铜沉淀,而氢氧化铜沉淀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溶液;CaCO3和硝酸反应会生成气体,则蓝色溶液B中有硝酸铜、硝酸钙、硝酸钠、稀硝酸,而原固体粉末一定有CaCO3、NaOH、CuCl2和Ca(NO3)2,无法确定是否含有NaCl;Mg(NO3)2。
A.由分析可知,沉淀Ⅰ中有氢氧化铜沉淀和CaCO3沉淀,故错误;B. 无色溶液A中一定有NaOH,正确;C. 原固体粉末是否有NaCl,无法确定,故错误;D. 原固体粉末一定有CaCO3、NaOH、CuCl2和Ca(NO3)2,故D错误。
2.某气体可能含有H2、CO2、CO、HCl中的一种或几种,把该气体依次通过澄清石灰水、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浓硫酸、灼热的氧化铜、无水硫酸铜、澄清石灰水,观察到的现象是:前面的一瓶澄清石灰水无明显变化,灼热的氧化铜变红色,无水硫酸铜变蓝(无水硫酸铜遇水变蓝),后面的一瓶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下列关于该气体说法不正确的是()A.一定含有H2 B.一定含有COC.可能含有HCl D.可能含有CO2【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可以和氯化氢气体发生反映,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一氧化碳、氢气能和灼热的氧化铜反应,无水硫酸铜遇水变蓝来分析判断。
沪教版(上海)初三化学中考模拟试题及答案
沪教版(上海)初三化学中考模拟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培优题较难)1.下图是甲、乙两物质(均不含结品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B.t2℃时,甲、乙两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均为40%C.升温均可使甲、乙的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D.将180g甲的饱和溶液由t3℃降至t2℃,可析出40g甲【答案】D【解析】A、t1℃时,乙的溶解度大于甲,错误;B、t2℃时,甲、乙两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均为40g,错误;C、升温可以是甲的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乙升温还是饱和溶液,因为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错误;D、将180g甲的饱和溶液由t3℃降至t2℃,可析出40g甲正确,因为甲的溶解度在t3℃时,是80g,在t2℃时是40g,正确。
故选D。
2.不能正确对应变化关系的图像是()A.A图中横坐标既可以表示加入铁粉的质量,也可以表示加入部分变质的苛性钠质量B.B图中纵坐标既可以表示溶质质量,又可表示溶液的导电性C.C图中横坐标既可以表示反应时间,也可以表示加入二氧化锰质量D.D图中纵坐标既可以表示溶剂质量,又可表示溶液质量【答案】A【解析】【详解】A、一定质量的稀盐酸中加入铁粉,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产生氢气的质量从0逐渐增加,稀盐酸完全反应,氢气质量不再增加,A图中横坐标可以表示加入铁粉的质量;苛性钠部分变质,氢氧化钠中含有碳酸钠,一定质量的稀盐酸中加入部分变质的苛性钠,氢氧化钠先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氢氧化钠完全反应后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因此生成气体的质量先为0,一段时间后逐渐增加,完全反应后质量不再变化,A图中横坐标不能表示加入部分变质的苛性钠质量;A选项图像不能正确表示对应变化关系,符合题意;B、澄清石灰水中加入二氧化碳,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氢氧化钙完全反应后,氢氧化钙随着反应的进行逐渐减少至0,溶质质量逐渐减小至0,溶液中阴阳离子逐渐减少至0,溶液的导电性逐渐减弱至0,继续通入二氧化碳,碳酸钙、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氢钙,碳酸氢钙易溶于水,溶质质量逐渐增加,溶液中阴阳离子逐渐增加,溶液的导电性逐渐增加,B图中纵坐标既可以表示溶质质量,又可表示溶液的导电性,B选项图像能正确表示对应变化关系,不符合题意;C、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二氧化锰做催化剂,氯酸钾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钾元素守恒,反应过程中固体中钾元素质量保持不变,二氧化锰作为催化剂,二氧化锰的质量变化,不影响钾元素质量,C图中横坐标既可以表示反应时间,也可以表示加入二氧化锰质量,C选项图像能正确表示对应变化关系,不符合题意;D、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敞口放置浓硫酸,随着放置时间的延长,浓硫酸逐渐变为稀硫酸,溶液中溶剂的质量逐渐增加,硫酸不挥发,溶质的质量不变,溶液的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液的质量逐渐增加,稀硫酸不具有吸水性,一段时间后,溶剂的质量和溶液的质量都不再变化,另外浓硫酸不是100%的纯硫酸,溶剂质量和溶液质量的起始质量不为0,D图中纵坐标既可以表示溶剂质量,又可表示溶液质量,D选项图像能正确表示对应变化关系,不符合题意。
沪教版(全国)初三化学中考模拟试题及答案
沪教版(全国)初三化学中考模拟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培优题较难)1.已知AgNO3见光易分解,aAgNO3=bNO2↑+cO2↑+ dX(NO2能与NaOH反应)。
取34 g AgNO3加热至完全反应,将所得气体依次通过NaOH溶液、均热的铜网,测得NaOH溶液增重9.2g,灼热的铜网增重3.2g。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AgNO3应保存在棕色瓶中B.生成X的质量为21.6g C.X是银D.c: d=1: 1【答案】D【解析】【分析】将所得气体依次通过NaOH溶液、均热的铜网,测得NaOH溶液增重9.2g,灼热的铜网增重3.2g。
说明34 g AgNO3加热至完全反应,生成二氧化氮9.2g,氧气3.2g。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X一定含有银元素,它的质量为34g-9.2g-3.2g=21.6g。
34g硝酸银中银元素的质量为,3410821.610814163gg⨯=++⨯,X一定是银。
【详解】A、AgNO3见光易分解,AgNO3应保存在棕色瓶中,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B、生成X的质量为21.6g,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C、X是银,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D、3.221.632108g gc b=,c:d=1:2,符合题意。
故选D。
2.下列四位同学分别设计实验方案,你认为可行的是()A.分离碳酸钙和氯化钠的混合物,先加入足量的水,然后充分溶解、过滤、洗涤、烘干B.某无色溶液中滴加稀硝酸无明显现象,再加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证明无色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离子C.将CO、CO2、N2的混合气体,依次通过浓NaOH溶液,浓硫酸,灼热CuO后(假设每次反应均完全),最后得到N2D.不用其它试剂就能鉴别NaOH、H2SO4、Mg(NO3)2、FeCl3、NaNO3【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碳酸钙不溶于水,氯化钠易溶于水,分离碳酸钙和氯化钠的混合物,先加入足量的水,然后充分溶解、过滤、洗涤、烘干得碳酸钙,再将滤液蒸发结晶得氯化钠,选项错误;B. 某无色溶液中滴加稀硝酸无明显现象,再加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不能证明无色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离子,也可能有银离子,因氯化银、硫酸钡都是白色的不溶于硝酸的沉淀,选项错误;C、将CO、CO2、N2的混合气体,通过浓NaOH溶液,能吸收二氧化碳;通过浓硫酸,能吸收水蒸气;通过灼热CuO,一氧化碳能与灼热CuO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最后得到N2、CO2,选项错误;D、NaOH、H2SO4、Mg(NO3)2、FeCl3、NaNO3中黄色的是氯化铁溶液,能和氯化铁生成红褐色沉淀的是氢氧化钠,能和氢氧化钠生成白色沉淀的是硝酸镁,能和上述两种沉淀反应,将沉淀溶解的是硫酸,余下物质是硝酸钠,不用其它试剂就能鉴别,选项正确。
沪教版(全国)初三化学化学初三化学上册期末化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沪教版(全国)初三化学化学上册期末化学模拟试题及答案一、九年级化学上册选择题1.已知:CO+CuO ΔCu+CO2.如图表示向一定质量的CuO中通入CO后,加热的过程中,某变量y随时间的变化趋势。
y表示的是()A.固体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B.参与反应的CO的质量C.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D.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2.在点燃的条件下,2.6g的C2H2与7.2g的O2恰好完全反应,生成6.6gCO2、1.8gH2O和ag的X.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a=1.4B.X的化学式为COC.X中的氧元素与消耗的氧气质量之比为1:9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H2+2O2点燃CO2+H2O+CO3.蜡烛(足量)在如图甲图密闭装置内燃烧至熄灭,用仪器测出这一过程中瓶内氧气含量的变化,如图乙所示。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蜡烛熄灭后瓶内只剩二氧化碳气体B.蜡烛熄灭时并没有消耗装置内所有的氧气C.蜡烛燃烧前装置内只有氧气D.蜡烛燃烧能将密闭装置中的氧气耗尽4.已知由CuS、CuSO3、CuSO4组成的混合物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x,则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A.1-3xB.1-2xC.1-xD.无法计算5.将一定质量的A、B、C、D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若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n,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n,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中生成B与C的质量比为21:10B.该反应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C.该反应中A与D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2D.该反应是分解反应6.通过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能得出相应结论的是A.A B.B C.C D.D7.为了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设计如图装置,利用传感器技术测得实验过程中温度、压强和氧气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Y是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B.X曲线中A到B点呈上升趋势的原因是燃烧放热C.实验过程中大致在t3时刻打开活塞KD.Z曲线中C到D点变化的原因是装置外的空气进入集气瓶8.1.6g某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4.4g二氧化碳和3.6g水,关于该物质的组成有下列判断:①一定含C、H元素;②一定不含O元素;③可能含O元素:④一定含O元素;⑤分子中C、H原子个数比为1:2;⑥分子中C、H原子个数比为1:4,其中正确的是()A.①②⑤B.①②⑥C.①③⑥D.①④⑤9.如图表示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受热过程中某变量y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则y表示的是A.高锰酸钾的质量B.固体中钾元素的质量C.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D.固体中锰元素的质量分数10.我国一些城市使用焦炉煤气作为生活燃料。
沪教版(全国)初三化学化学初三化学上册期末化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沪教版(全国)初三化学化学上册期末化学模拟试题及答案一、九年级化学上册选择题1.A、B、C三种物质各15g,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生成新物质D30g;若增加10gA,反应停止后,只有物质C剩余。
根据上述条件推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第一次反应停止后,B 剩余9gB.反应中所消耗的A 和B的质量比是3:2C.第二次反应停止后,D 的质量为50gD.反应中所消耗的A 和C的质量比是5:32.某气体可能含有H2、CO、CH4,中的一种或几种。
在空气中点燃该气体,用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烧杯壁上出现水雾,将烧杯倒转过来,向其中倒入澄清的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
根据上述实验判断,该气体成分不可能是()A.CO B.CH4C.H2和CH4D.H2、CO和CH4 3.W、X、Y、Z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反应中生成X的质量为40g B.W在反应中可能是催化剂C.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D.该反应中Y全部参加反应4.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实验方案不能达到除杂目的的是A.A B.B C.C D.D5.将2.8 g铁粉放入一定量的硫酸与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三者恰好完全反应,除去其中的不溶物,再将所得的溶液蒸干,最后可得固体( )A.3.2 g B.7.6 g C.8.0 g D.15.2 g6.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反应条件已省略),根据该图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没有发生变化B.乙、丙、丁三种物质都属于氧化物C.甲物质中氮、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3D.生成物中丙、丁分子个数比为2:37.一定条件下,下列物质在密闭容器内反应一段时间,测得反应产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关系如下表:根据上表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a=15.3 B.X、Z 是反应物,Y、W 是生成物C.Z 为化合物D.反应中 Y、W 两种物质变化的质量比为22:98.下列物质鉴别方法,错误的是A.用水鉴别生石灰和石灰石 B.用MnO2鉴别蒸馏水和双氧水C.用燃着的木条鉴别H2和CH4 D.用澄清石灰水鉴别CO和CO29.以下归纳和总结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对现象的认识B、对安全的认识①气体压缩,气体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②活性炭除去异味,活性炭具有吸附性③电解水时正极与负极产生的气体质量比为1:2①点燃可燃性气体前一定要验纯②煤矿矿井要保持通风、严禁烟火③家中天然气泄漏赶紧打开排风扇C、对鉴别除杂方法的认识D、对人物贡献的认识①区分硬水和软水,加肥皂水后搅拌②除去CO2中少量CO,通入足量灼热的氧化铜③除去CaO中CaCO3,高温充分煅烧①拉瓦锡--测定空气组成②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③张青莲--测定水的组成A.A B.B C.C D.D10.最早使用的充电电池是铅蓄电池。
沪教版(上海)初三化学初三化学上册期末模拟试题(含答案)
沪教版(上海)初三化学上册期末模拟试题(含答案)一、九年级化学上册选择题1.在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测得反应前及反应过程中的两个时刻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下图所示。
图中a 、b 、c 、d 分别表示相应物质的质量分数。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乙可能是催化剂B .丁是反应物C .甲和乙是反应物D .乙是生成物2.硅(Si )是信息技术的关键材料,工业上制取粗硅的化学方程式为:2 SiO +2C Si+2CO 高温,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硅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比氧元素多B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置换反应C .在此反应中硅元素的化合价升高D .该反应体现了碳的可燃性 3.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 .一定量过氧化氢在密闭容器中分解B .加热一定量高锰酸钾C .碳在盛有氧气的密闭集气瓶内燃烧D.用等质量的氯酸钾制取氧气4.将过氧化氢溶液平均分成两等份a和b,只向b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另一份微微加热。
则放出氧气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的图象正确的是()A.B.C.D.5.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混合物8g,通过足量的炽热的氧化铜,充分反应后所得气体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其质量增加了9. 6g,则原混合气体中二氧化碳的质量为A.2. 8gB.4. 4gC.5.2gD.7.2g6.质量相同的下列四种物质,完全分解后制得氧气质量最多的是()A.B.C.D.7.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是A.探究二氧化碳与水是否发生反应B.用水吸收COC.验证氧气已收集满D.验证质量守恒定律8.化学中常借助曲线图来表示某种变化过程,如有人分别画出了下列的四个曲线图,下列有关曲线图的说法正确的是A.图①是红磷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燃烧B.图②是硝酸铵溶于水时溶液温度的变化C.图③是用一定量的双氧水制取氧气D.图④是电解水一段时间9.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A.等质量的镁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充分反应B.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C.向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中分别逐渐加入锌粉和铁粉D.用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在有无催化剂条件下制氧气10.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A.某温度时,向一定量的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入少量氧化钙,再恢复到原温度B.加热的饱和溶液的KNO3和饱和溶液的Ca(OH)2(不考虑溶剂的蒸发)C.向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中分别加入过量的Zn和FeD.将水通电一段时间11.蜡烛(足量)在如图所示密闭的集气瓶内燃烧至熄灭,测得瓶内氧气体积分数的变化如图所示。
沪教版(上海)初三化学初三化学上册期末模拟试题(含答案)
沪教版(上海)初三化学上册期末模拟试题(含答案)一、九年级化学上册选择题1.在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测得反应前及反应过程中的两个时刻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下图所示。
图中a、b、c、d分别表示相应物质的质量分数。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乙可能是催化剂B.丁是反应物C.甲和乙是反应物D.乙是生成物2.现有A、B、C三种物质各15g,充分反应后生成D物质30g,此时C已完全反应,若再加入C物质5g,A恰好完全反应,则参加反应的A与B的质量比为A.3:2B.3:1C.1:1D.2:33.SO42-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A.-2 B.+2 C.+4 D.+64.某学生用量筒量取液体,将量筒平放且面对刻度线,初次仰视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读数为 a mL;随后又倒入部分该液体后,向下俯视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 b mL,则该学生第二次倒入液体的实际体积是( )A.大于(b-a)mL B.等于(b-a)mL C.小于(b-a)mL D.无法确定5.在点燃的条件下,2.6g的C2H2与7.2g的O2恰好完全反应,生成6.6gCO2、1.8gH2O和ag的X.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a=1.4B.X的化学式为COC.X中的氧元素与消耗的氧气质量之比为1:9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H2+2O2点燃CO2+H2O+CO6.下列实验设计合理的是()A.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B.探究燃烧的条件C.验证质量守恒定律D.氧气验满7.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实验方案的设计是实验成功的基本保证。
下列实验方法设计不合理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法A检验一瓶气体是否为氧气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中B鉴别空气和氧气将燃着的木炭放入集气瓶中C鉴别食盐和白糖观察颜色进行区别D验证浓度对反应的影响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氧气和空气中A.A B.B C.C D.D8.下列推理不正确的是①燃烧过程中伴随着发光放热,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一定是燃烧②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为纯净物,但纯净物不一定由同种分子构成③单质只含一种元素,所以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④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所以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一定是物理变化⑤氧化物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A.①②③⑤B.①②⑤C.①③⑤D.①④⑤9.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表,则关于此反应认识不正确的是()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质量/g203220反应后质量/g X2820A.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化合反应B.反应后甲物质的质量值x=15C.物质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D.参加反应的丁物质与生成的乙物质的质量比为4:710.如图表示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受热过程中某变量y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则y表示的是A.高锰酸钾的质量B.固体中钾元素的质量C.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D.固体中锰元素的质量分数11.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将水通电一段时间B.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C.加热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制氧气D.一定质量的木炭在密闭容器中燃烧12.把一定质量的a、b、c、d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初中化学模拟试卷及答案_沪教版
初三化学考试题相对原子质量:H—1 Na—23 O—16六、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把正确答案的编号填涂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本题共20分27、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蜡烛受热融化B、瓦斯爆炸C、自行车轮胎爆炸D、空气制氧气28、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粗盐B、纯净的盐酸C、石碱D、草木灰29、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是A、HB、H2C、2HD、H2O30、月球表面富含钛铁矿,其主要成分是钛酸亚铁(FeTiO3),其中钛元素的化合价为A、+1B、+ 2C、+3D、+431、如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32、下列金属活动性最弱的是A、CuB、ZnC、MgD、Ag33、下列物质长期露置在空气中,溶液质量和溶质质量分数都会减少的是A、浓硫酸B、氢氧化钠溶液C、浓盐酸D、食盐溶液34、在化学反应:2Mg + CO2 点燃2MgO + C 中作还原剂的物质是A、CB、MgC、MgOD、CO235、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能源。
开发和利用新能源迫在眉睫,下列不属于新能源的是A、太阳能B、潮汐能C、地热能D、煤气36、下列物质的化学式和名称都正确的是A、胆矾 CuSO4B、氯化氨NH4ClC、氦气 He2D、碳酸氢钙Ca(HCO3)237、下列物质不属于有机物的是A、碳酸钙B、葡萄糖C、酒精D、淀粉38、下列各组物质中,属于同素异形体的是A、冰与干冰B、汞与水银C、石墨与碳60D、氧气与液氧39、下列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A、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B、将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变红色C、打开浓盐酸的试剂瓶盖,瓶口会出现白雾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40、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钙溶液与下列各物质恰好完全反应后溶液仍旧呈现红色的是A、稀硫酸 B、氯化铜溶液 C、稀盐酸 D、碳酸钠溶液41、下图是表示治理汽车尾气所涉及反应的微观过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A、该反应为置换反应B、图中生成的单质的化学式为N2C、该反应使有毒气体转化为无毒气体D、反应中生成的单质和化合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42、下列物质中所含原子个数最多的是A、2克H2B、6.02×1023个CO2分子C、1.5摩尔ZnD、0.5摩尔O243、鉴别下列各组物质,括号内所用的方法或试剂错误的是A、CaCO3粉末、NaCl粉末(水)B、NaOH溶液、 NaCl溶液(稀盐酸)C、Na2CO3溶液、NaCl溶液(紫色石蕊试液)D、NaCl溶液、KCl溶液(焰色反应)44、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反应一段时间后有如下表的关系。
沪教版(全国)初三化学中考模拟试题(含答案)
沪教版(全国)初三化学中考模拟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培优题较难)1.小明同学对所学部分化学知识归纳如下,其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A B.B C.C D.D【答案】D【解析】A、生石灰是氧化钙的俗称,属于氧化物,不完全正确,错误;B、燃着的木条不能区别氮气和二氧化碳,因为氮气和氧气都不燃烧、不支持燃烧,都能使木条熄灭,不完全正确,错误;C、能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例如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含氧的化合物是不一定是氧化物,例如氯酸钾,错误;D、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可去油污,石墨优良的导电性可作电极,完全正确。
故选D。
2.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图中铁架台等仪器均已略去)。
在Ⅰ中加入试剂后,塞紧橡皮塞,立即打开止水夹,Ⅱ中有气泡冒出;一段时间后关闭止水夹,Ⅱ中液面上升,溶液由无色变为浑浊。
符合以上实验现象的Ⅰ和Ⅱ中应加入的试剂是()A B C DⅠCaCO3、稀HCl Na2CO3、稀H2SO4Zn、稀H2SO4Cu、稀H2SO4ⅡKNO3NaCl BaCl2Ba(OH)2A.A B.B C.C D.D【答案】C【解析】A、I中碳酸钙和盐酸反应会生成气体二氧化碳,打开止水夹时Ⅱ中会看到气泡,关闭弹簧夹后Ⅰ中气体增多压强变大,将稀盐酸压入Ⅱ中,但是盐酸和硝酸钾不反应,看不到溶液变浑浊,不符合实验现象,故A错误;B、I中碳酸钠和稀硫酸反应会生成气体二氧化碳,打开止水夹时Ⅱ中会看到气泡,关闭止水夹后,被压入的稀硫酸和氯化钠不反应,看不到溶液变浑浊,不符合实验现象,故B错误;C、I中锌粒和稀硫酸反应会生成氢气,打开止水夹时Ⅱ中会看到气泡,关闭止水夹后,被压入的稀硫酸和氯化钡溶液会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能看到溶液变浑浊,符合实验现象,故C正确;D、铜和硫酸不反应,打开止水夹时Ⅱ中不会看到气泡,现象不符,故D错误.故选C3.已知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B.A是有机物,C、D是无机物C.点燃前要先检验A的纯度,防止爆炸D.此反应中A和B的化学计量数之比等于1:1【答案】D【解析】根据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物A的分子为由1个C原子和4个H原子构成的CH4分子,反应物B的分子为由2个O原子构成的O2分子;生成物C的分子为2个O原子和1个C原子构成的CO2分子,物质D的分子为由1个O原子和2个H原子构成的H2O分子;则示意图所表示的反应为CH4在O2中燃烧生成CO2和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2CO2+2H2O。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三化学考试题相对原子质量:H—1Na—23O—16六、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把正确答案的编号填涂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本题共20分27、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蜡烛受热融化B、瓦斯爆炸C、自行车轮胎爆炸D、空气制氧气28、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粗盐B、纯净的盐酸C、石碱D、草木灰29、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是A、HB、H2C、2H D、H2O30、月球表面富含钛铁矿,其主要成分是钛酸亚铁(FeTiO3),其中钛元素的化合价为A、+1B、+2C、+3D、+431、如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32、下列金属活动性最弱的是A、CuB、ZnC、MgD、Ag33、下列物质长期露置在空气中,溶液质量和溶质质量分数都会减少的是A、浓硫酸B、氢氧化钠溶液C、浓盐酸D、食盐溶液34、在化学反应:2Mg+CO2点燃2MgO+C中作还原剂的物质是A、CB、MgC、MgOD、CO235、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能源。
开发和利用新能源迫在眉睫,下列不属于新能源的是A、太阳能B、潮汐能C、地热能D、煤气36、下列物质的化学式和名称都正确的是A 、胆矾 CuSO 4B 、氯化氨 NH 4ClC 、氦气 He 2D 、碳酸氢钙 Ca(HCO 3)237、下列物质不属于有机物的是A 、碳酸钙B 、葡萄糖C 、酒精D 、淀粉38、下列各组物质中,属于同素异形体的是 A 、冰与干冰B 、汞与水银C 、石墨与碳 60D 、氧气与液氧39、下列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A 、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B 、将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变红色C 、打开浓盐酸的试剂瓶盖,瓶口会出现白雾D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40、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钙溶液与下列各物质恰好完全反应后溶液仍旧呈现红色的是 A 、稀硫酸B 、氯化铜溶液C 、稀盐酸D 、碳酸钠溶液41、下图是表示治理汽车尾气所涉及反应的微观过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A 、该反应为置换反应B 、图中生成的单质的化学式为 N 2C 、该反应使有毒气体转化为无毒气体D 、反应中生成的单质和化合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242、下列物质中所含原子个数最多的是A 、2 克 H 2B 、6.02×1023 个 CO 2 分子C 、1.5 摩尔 ZnD 、0.5 摩尔 O 243、鉴别下列各组物质,括号内所用的方法或试剂错误的是A 、CaCO 3 粉末、NaCl 粉末(水)B 、NaOH 溶液、 NaCl 溶液(稀盐酸)C 、Na 2CO 3 溶液、NaCl 溶液(紫色石蕊试液)D 、NaCl 溶液、KCl 溶液(焰色反应)44、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反应一段时间后有如下表的关系。
若要生成28 克丁,则参加反应的甲物质的质量为:反应前的质量(克)反应一段时间后质量(克)A、14克B、7克甲2212乙22C、10克丙106D、20克丁2待测45、按下列过程进行试验:若出现上述实验现象,则加入的甲、乙、丙三种试剂是A、CaCl2HCl NaCl B、Ba(OH)2HCl NaClC、Ca(OH)2HCl AgNO3D、Ba(OH)2H2SO4HCl46、已知某混合溶液由HCl、K2CO3、H2SO4、CuCl2溶液中的两种混合而成,向该溶液中加入Ba(OH)2溶液,产生的沉淀与加入Ba(OH)2溶液的关系如右图。
则混合溶液中溶质的组成为A、HCl、K2CO3C、HCl、CuCl2B、HCl、H2SO4D、H2SO4、CuCl2七、填空题(本题共20分)47、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
现有氧气、一氧化碳、活性炭、甲烷、食盐、二氧化碳,请用化学式按下列要求填空:(1)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吸收的是(1);(2)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2);(3)用于家庭厨房调味用的是(3);(4)用于冰箱、饮水机等做除臭剂的是(4)。
(5)登山运动员需要携带的物质是(5)48、右图是物质A、B、C的溶解度曲线,试根据图像回答:(1)温度为℃时,三种物质溶解度大小关系是(6);(2)A、B、C三种物质中常温下可能是气体物质的是(7)(3)℃时,A物质50克放入50克水,所得溶液(8)(填“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此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9)(4)A中含有少量B物质,从混合物中分离得到纯净的A的实验操作是a.配制热饱和溶液,b.(10) c.过滤,d.烘干。
49、如图是钙元素的一种循环的简单示意图,请根据该图回答有关问题:(1)推断甲物质的化学式:(11)。
(2)请举一例乙的用途(12)。
(3)写出由丙转化为甲的化学方程式:(13),反应类型是(14)。
50、小华同学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中和反应实验,反应后为确定硫酸和氢氧化钠是否刚好完全反应,他取出一定量反应后的溶液于一支试稀硫酸管中,向其中滴入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观察到酚酞试液不变色,于是他得出“两种物质已恰好完全中和”的结论。
(1)写出该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5)。
(2)小亮认为小华的结论不准确,他认为除了“恰好中和”外还有氢氧化钠溶液“第二种可能性”,这种可能性是(16)。
(3)请你另外设计一个实验,验证述烧杯中的溶液是小亮推测的“第二种可能性”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样品,(17)(18)确实是小亮推测的“第二种可能性”(4)若烧杯中氢氧化钠溶液含溶质0.4克,则需要含溶质多少摩尔的硫酸溶液才能完全中和(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19)C八、简答题(本题 20 分)51、下图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的几种装置,请你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标号仪器为:a(1) ,b (2)(2)装置 A 可用作实验室制取 O 2 或 CO 2 的发生装置,用此装置制取 O 2 的化学方程式 是(3)(3)小勤同学从装置 A 得到启发,在装置 A 的基础上增加了隔离铜网改成装置 B 来制取 氢气,又用一支底部有一个小洞的试管和矿泉水瓶组合成装置 C (夹持仪器都略去)。
则 B 与 A 相比优点是(4), 与 B 相比不同之处是(5) ;而装置 B 显示的化学反应状态为 (6) (填“进行中”或“已停止”)。
(4)在实验室用装置 C 制取 CO 2 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7),若隔离网改用铁丝做成,则产生的后果是(8),说明金属活动性 Fe(9)Cu (填“=”或“>”或“<”)52、火灾中含碳可燃物不完全燃烧产生的有害有毒的烟雾是造成人员死亡的杀手之一。
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想研究烟雾的成分,他们利用实验室的设备模拟得到了火灾造成的烟雾,并进行处理后对所得的气体成分进行研究。
【提出猜想】(1)只有 CO 2;(2)(10)(3)既有 CO 2,也有 CO 。
【查阅资料】微量 CO 遇到浸有磷钼酸溶液的氯化钯黄色试纸,会立即变蓝;而CO 2 遇该试纸不变色【设计方案】化学兴趣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下图所示实验,通过观察装置 B 、装置C 的实验现象,验证猜想。
【实验探究】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挤压混合气体的储气罐,随即打开弹簧夹,通入混合气体。
观察装置B、装置C中实验现象装置B中的现象是:(11)装置C中的现象是:(12)实验结论及化学方程式混合气体既有CO2,也有CO。
装置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13)的现象有同学设计如下装置设计来验证研究结果。
请你完成下列问题:(1)确认混合气体中存在CO、CO2实验结论的实验现象是(14)(2)写出装置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5)(3)装置A和C都是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但作用是不同的,请分别写出装置A和C中澄清石灰水的作用(16)、(17)(4)你认为第2套装置有哪些不合理之处:(18)(5)上述2套装置都有一个共同的缺陷。
请你提出改进方法,画出需添加的仪器,并作必要的文字说明(19)(3)2H 2O 22H 2O + O 2 ↑(16)A 中石灰水是确认原混合气体中是否存在 CO 2。
17)C 中石灰水是确认 CO 2 是否初三化学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1、方程式中化学式错每个扣一分。
条件等错误每个大题扣一分2、化学用语专用名称不能有错别字。
六、选择题 20 分题号 答案 题号答案27B 37A28C 38C29B 39A30D 40D31D 41A32D 42B33C 43B34B 44D35D 45C36D46七、填空题 20 分(每格一分) 47、(1)CO 2 (2)CH 4(3)NaCl(4) C(5) O 2 48、(6)B ﹥A ﹦C (7) C (8)饱和溶液 、(9)4/9 (10) 冷却结晶 49、(11) Ca(OH)2 (12) 建筑材料 (13) CaO + H 2O Ca(OH)2 (14) 化合反应50、(15) H 2SO 4 + 2NaOHNa 2SO 4 + 2H 2O(16) 硫酸过量(17)滴加紫色石蕊试液(18)溶液变红(19) NaOH 物质的量 n = 0.4 克/40 克/摩尔=0.01 摩尔1 分H 2SO 4 + 2NaOH Na 2SO 4 + 2H 2O 1mol 2mol X 0.01mol 1/X = 2/0.01 X = 0.005mol1 分八、简答题 20 分(每格一分) 51、(1)铁架台(2)长颈漏斗MnO2(4)随开随用,随关随停 (5)废物利用,节约资源 (6)已停止 (7)CaCO 3 + 2HCl CaCl 2 + H 2O + CO 2↑(8)气体中混有 H 2 (9)> (10) 只有 CO (11)黄色试纸变蓝(12)石灰水变浑浊 (13) Ca(OH)2 + CO 2 CaCO 3 ↓ + H 2O(14)A 中出现浑浊, D 中黑色粉末变为亮红色 2 分) (15)CO + CuO 加热 Cu + CO 2( 已经被除尽。
(18)在 D 后面再加验证二氧化碳的装置或者 B 、C 不要(19)图(略)在两套装置的最后添加尾气燃烧尖嘴导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