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年度新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石灰吟》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古诗词《石灰吟》课程教案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古诗词《石灰吟》课程教案

《石灰吟》课程教案教学目标: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石灰吟》。

2. 理解诗歌大意,感悟诗人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生活的高尚情怀。

3. 学习并理解古诗中托物言志的写法。

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古诗,理解诗歌大意。

2. 教学难点:领悟诗人托物言志的表达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石灰形成过程的动画视频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回顾旧知,导入新课通过提问学生已学过的古诗,回顾诗歌的魅力,引出今天要学习的古诗《石灰吟》。

2. 解释诗题,简介作者解释“吟”的含义,介绍作者于谦及其背景,为学生理解诗情打下基础。

二、初读古诗,感知大意1. 学生自由朗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2. 指名朗读,师生共同评议,指导读出诗歌的韵味。

3. 小组内交流对古诗的理解,讨论不理解的词句。

三、深入理解,感悟诗情1. 引导学生理解“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两句诗,想象山石承受千锤万击和烈火焚烧的情景,体会石灰的坚强品质。

2. 通过动画视频展示石灰的形成过程,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诗句含义。

3. 讨论交流:见到此情此景,作者会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4. 引导学生理解“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两句诗,体会诗人不畏艰险、不怕牺牲,清清白白做人的高尚情操。

四、品味语言,领悟写法1. 再读古诗,谈谈学生从这首诗中体会到了石灰的哪些品质。

2. 引导学生思考:于谦仅仅是写石灰吗?他借石灰表明什么样的志向?3. 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讨论诗人是如何通过描写石灰来表达自己的志向和情感的。

五、拓展延伸,情感升华1. 鼓励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如何学习诗人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生活的品质。

2. 引导学生搜集其他托物言志的古诗,进行阅读欣赏,体会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六、作业布置1. 背诵并默写《石灰吟》。

2. 完成课后练习,加深对古诗的理解和记忆。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朗读、理解、感悟古诗,让学生体会了诗人不畏艰险、不怕牺牲,清清白白做人的高尚情操。

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石灰吟》教案(精选13篇)

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石灰吟》教案(精选13篇)

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石灰吟》教案(精选13篇)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石灰吟》教案篇1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学会生字,理解诗句中的词语,并说说诗句的意思。

2.能力目标:能凭借语言文字,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一、回顾旧知、导入新知同学们,我国是四大古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

在源远流长、丰富多彩的文化长河中,诗歌就像是一朵馨香独具的奇葩,永开不败。

而学习古诗能使我们领略古代诗人豪放、婉约的艺术风格,更能让我们领略诗歌描绘的雄壮、优美的意境。

因此,我们从小一直学诗,请同学们回想一下,你还记得哪些诗?1.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有名的诗——《石灰吟》,齐读诗题。

2.提问:你们知道题目是什么意思吗?(吟: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名称。

)3.简介作者,为理解诗情奠下基础。

二、看诗句,理解诗意1.老师范读或录音读。

2.学生细读诗,借助词典,把自己不理解的词语掌握,实在不会的则做上记号质疑。

3.指名读。

读出韵味和节奏。

4.说说自己读懂了哪些句子?你展开了哪些想象?还有哪些不理解的词句?(讲解词语时顺便讲“锤”、“焚”的写法,指导写字、描红。

)5.引导学生想象:山石承受千锤万击以及烈火焚烧的情景。

6.动画显示石灰的形成。

7.见到此情此景,作者会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讨论交流。

8.再读诗句,谈谈你从这首诗中体会到了石灰的哪些品质?三、朗读指导,领悟诗情1.诗中哪些词突出了石灰的高贵品质,我们朗读时应怎么读?2.再读体会,思考:于谦仅仅是写石灰吗?他想借石灰表明什么样的志向呢?我们该用什么语气读呢?3.学生自由读,在小组内讨论。

(诗人借石头表明自己不同流合污,坚决同恶势力斗争到底的志向。

应用高昂、坚定的语气读。

)4.情感朗读,赛读。

5.齐读。

四、拓展延伸1.总结古诗。

石灰由于它的坚强不屈、洁身自好在人间留下了清白,而于谦呢,他也像石灰一样任凭怎样的千锤万击,任凭烈火如何焚烧,哪怕是粉骨碎身,他都毫不畏惧,坚决同恶势力斗争到底。

新人教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三首《石灰吟》优秀教学设计

新人教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三首《石灰吟》优秀教学设计

新人教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三首《石灰吟》优秀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理解诗句的意思。

了解石灰的特点。

2.联系作者生平,了解诗句托物言志的特点,体会作者“要留清白在人间”志向。

3.有感情地朗诵并背诵古诗。

教学重点:了解诗句托物言志的特点。

教学难点:1、联系作者生平,体会作者的志向。

2、理解“清白”的含义。

教学过程:一、直接导入新课1、这节课,让我们一起学习一首古诗——石灰吟。

(师生共同板书课题,强调“吟”的写法)2、你知道什么是石灰吗?3、理解“吟”。

(“吟”是诗歌的一种形式)就像我们以前学过的《游子吟》。

4、请同学们把诗句读一读吧!二、初读古诗,读出节奏1、自由朗读古诗。

2、这首诗难读吗?指名朗读古诗。

3、指导读出节奏。

三、再读古诗,整体感知诗意。

1、你能读懂这首诗的意思吗?2、指名回答。

四、感知石灰品质。

1、读了这么多遍,你觉得“吟”在这里还可以怎么理解?(颂、赞等等)2、你是从哪读出来的呢?3、让我们一起看一看石灰这不同寻常的经历吧。

(图片出示石灰的制作过程。

)(师作讲解加深学生对古诗的理解)千锤万击出深山(千和万红色强调锤和击红色强调)(1)从这千和万你能感受到什么?锤:敲打。

击:撞击。

千、万:指撞击的次数多,虚指,不是实指一千一万,是夸张的手法。

(2)这一次又一次的锤子和凿子可是重重地砸在、狠狠地敲在石灰石的身上的啊,再读。

(3)让我们一笔一划地再写一写“锤”和“击”,再一次地感受石灰石所受的磨难吧!(指导书写“锤”和“击”)过渡:石灰石所受的磨难仅仅是千锤万击吗?(引出烈火焚烧)烈火焚烧若等闲(1)石灰石烧制的火焰温度可是1500度啊!指导生再读。

(2)理解“若等闲”。

(结合长征中的诗句)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3)看到这个词语,你能想到哪些词语?(从容不迫、泰然自若等等)(4)师生配合读这一句。

过渡:这千锤万击,烈火焚烧,即使粉骨碎身,石灰畏惧了吗?引读最后两句。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背诵5石灰吟》优质课教学设计_6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背诵5石灰吟》优质课教学设计_6

六年级语文《石灰吟》教课方案三维目标:知识与技术:1、理解“焚”,会写“锤、凿、焚” 3 个字。

2、理解古诗内容,领会古诗表达的思想感情。

3、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过程与方法:2、指引并辅助学生理解诗句,在学习中培育、提高理解诗句的水平。

2、经过查经历史资料、联系时代背景,更好地辅助学生理解古诗表达的思想感情。

感情态度与价值观:1、领会古诗表达的崇敬理想和节操,学习诗人尊贵质量,并从中遇到教育。

教课要点:1、指导学生理解诗的内容,领会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课难点:2、认识“托物言志”的写法,感悟诗人的崇敬理想和节操。

教课方案:一、导入新课,简介石灰1、师出示生石灰,问:“同学位,谁能告诉我,这是什么?”指名回答,让学生摸一摸,谈谈感觉,并板书:石灰。

再问:“谁知道石灰是怎么来的呢?”指名回答,再引入课题:今日,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写石灰的古诗(板书吟,再引导解题),明确学习任务:看看诗人笔下的石灰是如何的。

[设计企图:出示实物,让学生亲身感觉,再联系生活实质谈一谈,加强对石灰的理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感觉到语文就在身旁。

]2、出示学生讲堂学习评论表,读一读。

[设计企图:在讲堂学习以前认识评论内容,让全部学生有一个努力的目标,进而敦促自己仔细地投入到学习中间,激发学习欲念。

]二、多读古诗,熟习文本1、选择自己喜爱的方式把古诗多读几遍,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指名朗诵,并检查生字的学习状况(指引学生指出生字难写之处)。

3、师范读,提示学生注意领会诗歌的节奏和神韵。

4、学生再一次推行练读。

5、全班推行小组赛读。

(师随机评论)[设计企图:朗读是学习古诗的根本,读懂的前提是读好。

因此,在这个个教课板块中,将读好古诗作为要点,但不是平常的频频读,而是经过自由读、指名读、点拨读、范读、小组赛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有目的、有层次的去读,台阶式地逐渐提高读的要求,让学生读得有信心、有收获。

]三、走进石灰,认识特色1、轻声朗诵古诗,联合古诗和说明,联系生活,想想石灰的烧制过程,并划下诗中要点词语。

六年级语文下册《石灰吟》教案

六年级语文下册《石灰吟》教案

六年级语文下册《石灰吟》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石灰吟》。

(2)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如“千锤万击”、“烈火焚烧”等。

(3)分析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理解课文的主题和情感。

(2)学会通过诗句的意境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2)培养学生勇于面对困难,坚持不懈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和背诵《石灰吟》。

2. 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

3. 分析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

2. 运用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进行创作。

四、教学准备1. 课文原文及相关背景资料。

2. 多媒体教学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诗人于谦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的题目“石灰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学生通过注释和工具书,自主学习生词和短语。

3. 合作探讨(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情感体验(1)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诗句的意境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5. 朗读与背诵(1)教师指导学生正确朗读课文。

(2)学生集体背诵课文。

6.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7. 作业布置(1)熟读并背诵课文。

(2)运用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进行创作。

8. 板书设计石灰吟千锤万击--烈火焚烧烈火焚烧--粉身碎骨粉身碎骨--浑不怕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六、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参与度、知识点掌握情况等,以便对后续教学进行调整。

七、课后作业1. 熟读并背诵《石灰吟》。

2. 运用《石灰吟》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创作一首小诗。

六年级语文下册《石灰吟》教案、教学设计

六年级语文下册《石灰吟》教案、教学设计
3.教师带领学生分析生字词,并讲解其在句子中的运用。
4.逐句解析诗歌,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情感。
5.小组讨论,分析诗歌中的修辞手法。
第二课时:
1.复习上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对生字词和诗歌内容的掌握。
2.引导学生联系实际,讨论诗歌所表达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3.创设情境,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诗歌的意境。
2.合作探究: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诗歌的修辞手法,分享学习心得。
3.教师引导: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挖掘诗歌的寓意,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4.课后拓展:引导学生开展课后阅读,了解于谦的其他作品,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热爱古诗文,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2.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树立民族自豪感。
4.联系实际,拓展思维: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思考诗歌中所表达的品格和价值观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道德素养。
5.课后作业,巩固提高:布置有针对性的课后作业,如诗歌鉴赏、写作练习等,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具体教学设想如下:
第一课时:
1.导入新课,介绍作者及创作背景。
2.学生自主阅读诗歌,圈出生字词,查工具书理解。
4.总结课堂,强调诗歌的寓意,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5.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500字
1.教师以生动形象的语言,向学生介绍诗人于谦的生平事迹,突出其高洁的品质和坚定的信念,为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
2.利用多媒体展示石灰的制作过程,让学生对石灰有直观的认识,从而引发学生对《石灰吟》这首诗的兴趣。
a.诗歌中描绘了石灰的哪些特点?
b.诗人是如何借助石灰来表达自己的信念和品格的?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背诵 5 石灰吟》优质课教学设计_4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背诵 5 石灰吟》优质课教学设计_4

古诗两首【教学目标】1、读诗时抓住关键词,了解石灰和竹石的特点。

2、知人论诗,体会诗人托物言志抒发自己清正、廉明,正直、坚韧不拔的品质与高尚情怀。

【教学重难点】1、了解诗句托物言志的特点。

2、联系作者生平,体会作者的志向。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1、经过六年的学习,相信同学们无论是在课内还是课外已经积累过很多古诗,谁能把自己最喜欢的古诗背给大家听一听?(指名回答)2、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两首古诗。

(板书课题)二、对比诗题,感悟题意。

1、自读诗题,领悟题意。

石灰吟竹石2、找题目的相同点。

预设:都是咏物、都有赞美的意思……三、整体通读,把握诗境。

1、自由读这两位首古诗,注意读准字音。

(指名读,注意节奏)2、再读这两首古诗,借助注释理解古诗的意思,有不懂的能够提出来。

(在小组交流后,指名回答)过渡:刚才同学们对于古诗的意思把握得很好,但我们的学习如果停留于此,那就好比蜻蜓点水,无法理解古诗的妙处了!四、分步解读,品悟诗情(一)石灰吟。

1、抓住关键词,体会石灰的特点(1)、下面我们再来看看《石灰吟》,从诗题我们能够看出诗人吟诵的是石灰,那么石灰有什么特点呢?诗中用哪些词描写了石灰的经历?(相机出示自学提示)①自由读诗,请从诗中找出描写石灰经历的词语。

(千锤万凿烈火焚烧粉骨碎身)②选择其中一个词,根据搜集的石灰资料,结合自己的想象,说说你的理解和感受。

(2)、学生交流、汇报。

①千锤万凿A、学生谈体会。

B、千锤万凿是不是把石头锤一千次,凿一万次呢?这里的千和万都是形容次数很多,是虚词。

你还知道哪些含有虚词的四字词语?千山万水千言万语三言两语那我们古诗中还有哪些诗句,也有类似使用虚词的呢?PPT:竹外桃花三两枝桃花潭水深千尺千里江陵一日还②烈火焚烧A、学生谈体会。

B、看,这就是被烈火焚烧的石灰石(出示相对应的图片)假如你是其中的一块石头,你会有什么样的感觉?③粉骨碎身A、学生谈体会。

B、学生能说到,就总结:是呀!石灰石经过烈火的焚烧,变成浑身雪白的块状石灰后,还要把水泼在上面,使它粉骨碎身。

最新部编版教材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 古诗三首《石灰吟》优秀教案

最新部编版教材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 古诗三首《石灰吟》优秀教案

教师姓名×××单位名称×××填写时间×××学科语文年级/册六年级(下)教材版本部编版课题名称古诗三首《石灰吟》难点名称体会古诗表达的崇高志向和节操,学习诗人高贵品质,并从中受到教育。

难点分析从知识角度分析为什么难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感悟诗人的崇高志向和节操。

从学生角度分析为什么难对于咏物诗,学生读文字容易知道诗歌写了什么,但其中蕴含的深刻内涵,学生处在似懂非懂状态之中,需要教师指导。

难点教学方法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古诗。

2.指导学生理解诗的内容,体会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环节教学过程导入1.解题、释题。

2.简介作者。

知识讲解(难点突破)1.学习生字。

2.自由朗读,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3.介绍石灰的生产过程。

4.诗句品析,石灰经历了什么?(千锤万凿、烈火焚烧),理解千锤万凿。

5.石灰把千锤万凿、烈火焚烧看作什么呢?(若等闲),理解若等闲。

6.千锤万凿、烈火焚烧和若等闲鲜明的对比,更加衬托出石灰的顽强。

7.理解诗意:经过千万次锤打从深山里采出来的石灰,对石灰窑中熊熊烈火的焚烧看得跟平常事一样。

8.说一说:你怎么理解这两句诗里所包含的深层意义?(首句写出石灰在开采过程中经受住了千万次的敲打锤击。

次句使人感到不仅是在写烧炼石灰石,它似乎还象征着仁人志士无论面临怎样严峻的考验,都从容不迫,视若等闲。

)9.石灰又留给人间什么呢?(青白),理解清白,它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石灰当作人来写。

10.理解诗意:即使粉身碎骨也都无所畏惧,只为把一片清白长久保存在人间。

11.朗读全诗,思考:作者又把什么留给了后人呢?这两句暗喻诗人为国为民建功立业的志向,一语双关,借石灰之口表示出作者不怕牺牲的精神以及永留高尚品格在人间的追求。

12.体悟诗情:读完于谦的一生,再读于谦的《石灰吟》。

诗人咏石灰,实际上在咏什么?(石灰吟》以石灰作比,借以言志,表达了诗人不畏艰难、坚贞不屈、持身清白的高尚品质。

(完整版)石灰吟教学设计教案

(完整版)石灰吟教学设计教案

范文典范学习指导石灰吟教课方案( 一 )教课目的:1、学会生字“焚”。

能联合工具书理解诗中词语的意思。

2、能较为通畅地说出整首古诗的意思。

3、依靠资料,领会作者借吟石灰抒发自己理想、理想的感情。

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4、学会研究。

认识研究型学习的作用。

教课过程:一、导入,认识石灰1、今日我们这节课上,老师想和大家一同来研究一下石灰。

见过石灰吗?没见过吧,那我们来见解一下,石灰吧。

(看石灰生产的画面,认识。

)2、谁来说一说,石灰给你留下的印象。

石灰石,生石灰,熟石灰。

3、其实今日我们要来学习一首诗对于石灰的诗。

板书:《石灰吟》石灰我们已经初步认识了,你懂这个词的意思吗?老师这里有三种对于吟的解说,你看一下,应当选择哪一种?◎唱,腔调抑扬地念惋惜;◎难过的声音;◎鸣叫这里应当以为是哪一种?(板书课题)。

朗诵课题。

联起来解说一下课题?对石灰唱的赞歌。

趁便过渡:是啊,习以为常的石灰有什么值得颂扬的?颂扬了它的什么呢?读一读这首诗,我们一同走近石灰。

二、指导朗诵,初步感知1、自由读2、指名读,正音,要求读出诗的节奏,3、评论( 1)读得正确流畅( 2)读得声音响亮(3)他试图在找寻一种读诗的感觉,这类英勇试试的精神值得必定。

)4、集体齐读。

三、认识古诗粗心,认识石灰生产过程1、于谦笔下的这首诗,精练地显现了石灰的生命历程。

老师这儿有一份资料,详细描绘了石灰的制作过程。

比较古诗,读读网页,你认识了石灰的哪些生产过程?用诗中的一些词来归纳。

石灰自述:我的名字叫石灰。

我的前身叫石灰石,埋藏在深山之中,相当坚硬,人们将我开采出来,运出了深山老林。

而后,将我与焦炭混淆在一同,放在高达1500 度烈火的石灰窑中煅烧,这时,我的主要成散发生了变化,固然,这时的我外形仍像一块块石头,但已经全身雪白,白得十分刺眼,轻轻一捏,就简单破裂。

人们还要把我放进水中,水立刻沸腾起来,像烧开的水同样。

于是我变为了熟石灰,这时的我很像一块软软的洁白的年糕,人们将我涂在墙上,既能保护墙面,又能美化墙面。

《石灰吟》教学设计(通用10篇)

《石灰吟》教学设计(通用10篇)

《石灰吟》教学设计(通用10篇)《石灰吟》教学设计篇1第一部分核心设计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了解石灰的特点,理解诗句的意思。

2.引导学生联系作者生平,了解诗句托物言志的特点,体会作者“要留清白在人间”志向。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诵并背诵古诗。

学习目标:1.了解石灰的特点,理解诗句的意思。

2.联系作者生平,了解诗句托物言志的特点,体会作者“要留清白在人间”志向。

3.有感情地朗诵并背诵古诗。

学习任务:一、初读诗句,整体感知二、品读诗句,理解诗意三、“托物”写诗,抒发志向重点:在有层次的品读中明诗意、悟诗情。

难点:借助资料,体会于谦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节操。

课前准备:学生阅读的资料;PPT。

第二部分过程设计激情导课:1、导入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流传千古的诗——《石灰吟》。

读题。

吟,是古诗的一种形式。

吟诵,赞美的意思。

这首诗的作者是——(明朝的于谦)从题目中,我们知道,于谦所吟的事物是——石灰。

2、明确目标石灰有什么值得称颂的?3、预期效果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古诗,走进于谦,用以前学古诗的方法明诗意,悟诗情。

怎么样对自己有信心吗?民主导学任务一:初读诗句,整体感知任务呈现:自由朗读古诗,至少读三遍。

要字正腔圆地读,读到读准字音了,读通句子了,读出节奏了停下来。

遇到易错的字音可以在书上做出标记。

自主学习:自由读,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展示交流:1、谁来提醒一下大家,哪些字容易写错,哪些字音要注意?2、指读,评价。

同桌互读。

任务二:品读诗句,理解诗意过渡:老师这儿有一份资料,具体描述了石灰的制作过程。

任务呈现: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看看这份材料与于谦的描写哪些地方是一一对应的。

借助它把你认为重要的和不理解的.字词解释标在书上空白处,并试着理解诗意。

石灰自述自主学习:学生对照材料与古诗,寻找制作过程的联系点。

展示交流:1、对比中说诗意,随机品读,评读。

(1)主要埋藏在深山之中——千锤万击理解字意:锤、击。

和千锤万击是虚指的用法(2)经过烈火的焚烧——烈火焚烧面对熊熊燃烧的大火石灰态度如何?板书若等闲。

2021年精选《石灰吟》教案3篇

2021年精选《石灰吟》教案3篇

2021年精选《石灰吟》教案3篇《石灰吟》教案篇1今天,在教学《古诗两首》这一课时,我尝试着将两首古诗——《石灰吟》、《墨梅》融合在一起,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教学。

具体的教学设计如下。

一、读诗。

1、自由读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读出诗的节奏。

(注意诗中前鼻音的字较多)2、指名读,分组读,齐读。

(注意激发学生读诗的兴趣)二、解诗。

1、自由读诗,结合文中的彩图,试着理解诗意,提出不理解的问题。

2、引导学生在书中批注诗意。

3、引导学生提己的问题,教师进行归纳梳理。

“若”、“等闲”、“吾”、“清气”、“满”、“乾坤”的意思理解是重点问题。

4、引导学生联系诗句讨论上述重点词语的意思,理解诗句的意思。

指名说,自由说,引导说。

三、品诗。

1、齐读《石灰吟》,想一想:诗中的“石灰”给你留下什么印象?诗人为什么要吟诵“石灰”?“石灰”与诗人之间有什么联系?(石灰坚强不屈、洁身自好,诗人借石灰抒发了自己不同流合污,坚决同恶势力斗争到底的感情。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3、齐读《墨梅》,想一想:诗中的“墨梅”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诗人为什么要吟诵“墨梅”?“墨梅”与诗人之间有什么联系?(墨梅素洁高雅、贞洁自守,诗人借墨梅表到了自己鄙视流俗、贞洁自守的高尚情操。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四、辨诗。

1、自读自悟:这两首诗之间有什么相同之处?2、引导学生讨论,板书:咏物抒怀石灰——于谦——清白墨梅——王冕——清气3、熟读成诵。

五、延读。

布置学生课外阅读郑燮的《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教学随想1、古诗教学的思路要简约。

在《古诗两首》的教学中,我的教学思路力求简约。

从整体而言,整堂课的教学循着“读诗”、“解诗”、“品诗”、“辨诗”、“延读”的教学思路进行,循序渐进,逐层深入。

从局部而言,每一个环节的教学没有过多的繁琐设问、条分缕析,在引导学生读一读,想一想,议一议中把古诗的解读引向深入。

六年级语文下册《石灰吟》教案

六年级语文下册《石灰吟》教案

六年级语文下册《石灰吟》教案第一章:《石灰吟》诗文理解一、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地朗读并背诵《石灰吟》。

2. 理解诗歌的主题思想和内容,体会石灰的坚强品质。

3. 掌握生字词,并能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二、教学重点1. 诗歌的朗读和背诵。

2. 理解诗歌的主题思想和石灰的坚强品质。

三、教学难点1. 生字词的理解和运用。

2. 诗歌的深层含义的理解。

四、教学准备1. 课文《石灰吟》文本。

2. 生字词卡片。

3. 教学录音机或音响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古诗,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

2. 朗读:全班学生一起朗读《石灰吟》,注意朗读的语气和节奏。

3. 讲解:讲解诗歌的内容,解释生字词的意思。

4. 讨论:引导学生讨论诗歌的主题思想和石灰的坚强品质。

5. 背诵:学生个人或小组合作,背诵《石灰吟》。

6.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生字词的掌握。

第二章:《石灰吟》生字词学习一、教学目标1. 掌握《石灰吟》中的生字词。

2. 能够正确地读写生字词。

二、教学重点1. 生字词的读写。

三、教学难点1. 生字词的正确读写。

四、教学准备1. 生字词卡片。

2. 教学录音机或音响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生字词,激发学生对生字词的兴趣。

2. 展示生字词卡片:展示《石灰吟》中的生字词卡片,引导学生认读。

3. 讲解:讲解生字词的意思和读音。

4. 练习:学生进行生字词的读写练习。

5. 游戏:组织生字词游戏,巩固生字词的学习。

6.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生字词的正确读写。

第三章:《石灰吟》作者及背景了解一、教学目标1. 了解《石灰吟》的作者,认识作者的代表作品。

2. 了解《石灰吟》的背景,体会诗歌的时代意义。

二、教学重点1. 作者的代表作品。

2. 诗歌的时代意义。

三、教学难点1. 作者的代表作品的了解。

2. 诗歌的时代意义的体会。

四、教学准备1. 作者的简介资料。

2. 作者的代表作品文本。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石灰吟》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石灰吟》教案

《石灰吟》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并理解诗中生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石灰吟》。

2.通过品读诗句,理解诗歌大意,体会诗人以石灰自喻,表达自己不畏艰难、勇于牺牲,以保持忠诚清白品格的可贵精神。

3.引导学生学习古代诗歌的鉴赏方法,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4.激发学生对中国古典文学的兴趣,培养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以及勇于面对困难和挑战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诗歌大意,体会诗人的情感,学习以物喻人的写作手法。

2.难点:深入理解诗歌中蕴含的深层含义,以及如何将这种理解转化为对现代生活的启示。

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包含《石灰吟》原文、配乐朗诵音频、作者介绍及创作背景、石灰的生产过程图片或视频等。

2.生字卡片、古诗卡片、教学挂图。

3.小组讨论任务卡及汇报PPT模板。

4.相关古诗拓展阅读材料,如《咏煤炭》《竹石》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展示石灰的图片或视频,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它有哪些用途?在生产过程中会经历哪些变化?”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与石灰有关的古诗——《石灰吟》,一起感受诗人笔下的石灰所蕴含的深意。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1.自由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初步了解诗歌大意。

o提问:“这首诗的作者是谁?你能简要介绍一下他吗?”o引导学生认识并了解作者于谦,以及他的创作风格和时代背景。

2.指名读古诗,纠正读音,指导读好诗句的节奏和韵律。

o特别关注诗句中的生僻字和多音字,如“千锤”“万凿”“焚烧”“清白”等。

3.认识生字词,理解词义,如“千锤万凿”“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清白”等。

o引导学生通过联系上下文、查字典等方式理解词义,并尝试用词语造句。

三、精读古诗,深入理解1.默读古诗,思考:“这首诗描绘了石灰的哪些特点?诗人通过描写石灰表达了怎样的情感?”o引导学生从诗句中找出描绘石灰特点和经历的词语,如“千锤万凿”“烈火焚烧”“粉骨碎身”等,感受石灰在生产过程中经历的艰难与痛苦。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12课《古代诗歌三首之二:石灰吟》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12课《古代诗歌三首之二:石灰吟》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12课《古代诗歌三首之二:石灰吟》教学设计《石灰吟》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和背诵《石灰吟》;2、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3、能通过朗读来展示自己的独特感悟学情分析针对学生的学情,本课诗人于谦的历史背景学生了解甚少,让学生提前查找相关资料重点难点借助提供的背景资料,体会诗人清白忠烈的情感和品质教学过程第一学时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复习导入1、复习回顾古诗在中国文学史上是一颗璀璨的明珠,相信经过六年的学习生活,同学们一定积累了不少古诗吧,谁来给大家展示一下组织学生自由背诵(2—3人)2、导入唐代大诗人孟郊曾写过一首让无数游子为之动容的诗句,同学们还能记得吗?指名背诵:《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评价:声情并茂,感人至深啊!题目中的“吟”是古典诗歌的一种形式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这种形式的诗歌——活动2【讲授】教学过程二、初读感知1、读通全诗诗人为什么要吟诵石灰呢?请同学们打开书到100页,自由读一读这首诗歌(1—2分钟)2、在朗读中强化生字的识写指名朗读,结合学生的朗读学习“焚”的读音和写法课后描红,仿写,师适时示范,并讲解3、理解诗意结合提供的阅读参考资料,试着说说诗句的意思【出示读书参考资料】同位之间交流集体交流,指名说适时给予帮助或是提示4、再读,加深感知结合你对诗句的理解,再来读一读这首诗(2—3人)三、深读品味唐朝诗人白居易曾说,歌咏言,诗言志那么于谦写这首诗,是想表达什么样的志向呢?下面,请同学们了解一下于谦写这首诗的时代背景1449年,蒙古族瓦剌部落入侵中原,发生土木之变,明英宗被俘瓦剌部落挟持英宗皇帝一直打到北京城外,明王朝危在旦息而打败瓦剌的最好办法就是再立新皇帝,让瓦剌手中的英宗皇帝失去作用,以粉碎瓦剌部落拿英宗皇帝作为要挟的阴谋可是,没有一个大臣敢提出来,因为,这样做是谋逆之罪,虽然有可能打败瓦剌但是,万一英宗皇帝获救后重登帝位,就会有谋逆之嫌,会给自己和家人带来杀身之祸于是,许多大臣都主张向瓦拉投降,把都城南迁时任兵部尚书的于谦也完全陷入了两难的境地当他看到,即使粉骨碎身,也要在人间留下洁白干净的石灰时,于谦感触很深1、从诗句中的哪个词可以看出作者的情感发生了变化呢?(全不怕)2、此时,于谦会怎么想呢?(组织学生交流)3、他又会做出怎样的决定呢?(组织学生交流)于谦也是这么想的,所以,他略加思索便吟出了这首《石灰吟》,他是怎样吟诵的呢?——指名朗诵于谦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于是,他在朝堂上提出“社稷为重,君为轻”的主张他和太后一起拥立英宗的弟弟为新皇帝,并亲自率领京城军民奋力杀退瓦剌,救万民于水火但英宗获救不久,就密谋发动了“夺门”之变,重登帝位随后,于谦便遭到奸臣陷害,以谋逆之罪将于谦打入死牢此时,如果你是于谦,你会怎么想呢?你会为当初的决定而后悔吗?(组织学生交流)在狱中,于谦想到奸臣当道,想到自己所做的一切,他问心无愧,他想到了《石灰吟》,便在在狱中仰天长叹——(指名朗读)当于谦被压往断头台的时候,面对一个个泪流满面前来为他送行的京城百姓,他有千言万语想对他们诉说,最后,他把千言万语都浓缩到了《石灰吟》上,于是,他手扶铁镣,仰天慷慨悲歌——(指名朗读)在笔者看来,《石灰吟》中的“吟”字,既是对于谦的赞美,同时也是在为于谦的悲壮牺牲而感到惋惜此时,我们会这样来读——500多年过去了,后人阅读《石灰吟》,感觉这不仅仅是诗人对石灰的赞美,也是于谦本人一生的写照,人们会这样来赞颂诗人于谦——(配乐)(指名朗读)四、拓展同学们,关于于谦的奇闻轶事,在史书上多有记载,我这里有一些材料是关于“两袖清风”的故事请大家读一读于谦的《入京诗》,对照诗词欣赏来进一步走进于谦伟大的精神世界《入京》手帕蘑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正统年间,宦官王振专权,百官大臣争相献金求媚每逢朝会期间,进见王振者,必须献金纳银而于谦每次进京奏事,从不带任何礼品有人劝他说:“您不肯送金银财宝,难道不能带点土产去?”于谦潇洒一笑,甩了甩他的两只袖子,说:“只有清风”还特意写诗《入京》以明志“两袖清风”的成语就是这样来的此诗写成后远近传诵,成为一时佳话五、小结延伸相信同学们一定能从中感受到于谦的清白忠烈最后再给大家留一个超级问题,于谦真的什么都不怕吗?从《石灰吟》和《入京》这两首诗的某个角度来看,我们也可以认为于谦他也“怕”,那么,他究竟怕的是什么呢?请同学们课后思考这节课就到这里,同学们再见!5石灰吟课时设计课堂实录5石灰吟1第一学时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复习导入1、复习回顾古诗在中国文学史上是一颗璀璨的明珠,相信经过六年的学习生活,同学们一定积累了不少古诗吧,谁来给大家展示一下组织学生自由背诵(2—3人)2、导入唐代大诗人孟郊曾写过一首让无数游子为之动容的诗句,同学们还能记得吗?指名背诵:《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评价:声情并茂,感人至深啊!题目中的“吟”是古典诗歌的一种形式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这种形式的诗歌——活动2【讲授】教学过程二、初读感知1、读通全诗诗人为什么要吟诵石灰呢?请同学们打开书到100页,自由读一读这首诗歌(1—2分钟)2、在朗读中强化生字的识写指名朗读,结合学生的朗读学习“焚”的读音和写法课后描红,仿写,师适时示范,并讲解3、理解诗意结合提供的阅读参考资料,试着说说诗句的意思【出示读书参考资料】同位之间交流集体交流,指名说适时给予帮助或是提示4、再读,加深感知结合你对诗句的理解,再来读一读这首诗(2—3人)三、深读品味唐朝诗人白居易曾说,歌咏言,诗言志那么于谦写这首诗,是想表达什么样的志向呢?下面,请同学们了解一下于谦写这首诗的时代背景1449年,蒙古族瓦剌部落入侵中原,发生土木之变,明英宗被俘瓦剌部落挟持英宗皇帝一直打到北京城外,明王朝危在旦息而打败瓦剌的最好办法就是再立新皇帝,让瓦剌手中的英宗皇帝失去作用,以粉碎瓦剌部落拿英宗皇帝作为要挟的阴谋可是,没有一个大臣敢提出来,因为,这样做是谋逆之罪,虽然有可能打败瓦剌但是,万一英宗皇帝获救后重登帝位,就会有谋逆之嫌,会给自己和家人带来杀身之祸于是,许多大臣都主张向瓦拉投降,把都城南迁时任兵部尚书的于谦也完全陷入了两难的境地当他看到,即使粉骨碎身,也要在人间留下洁白干净的石灰时,于谦感触很深1、从诗句中的哪个词可以看出作者的情感发生了变化呢?(全不怕)2、此时,于谦会怎么想呢?(组织学生交流)3、他又会做出怎样的决定呢?(组织学生交流)于谦也是这么想的,所以,他略加思索便吟出了这首《石灰吟》,他是怎样吟诵的呢?——指名朗诵于谦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于是,他在朝堂上提出“社稷为重,君为轻”的主张他和太后一起拥立英宗的弟弟为新皇帝,并亲自率领京城军民奋力杀退瓦剌,救万民于水火但英宗获救不久,就密谋发动了“夺门”之变,重登帝位随后,于谦便遭到奸臣陷害,以谋逆之罪将于谦打入死牢此时,如果你是于谦,你会怎么想呢?你会为当初的决定而后悔吗?(组织学生交流)在狱中,于谦想到奸臣当道,想到自己所做的一切,他问心无愧,他想到了《石灰吟》,便在在狱中仰天长叹——(指名朗读)当于谦被压往断头台的时候,面对一个个泪流满面前来为他送行的京城百姓,他有千言万语想对他们诉说,最后,他把千言万语都浓缩到了《石灰吟》上,于是,他手扶铁镣,仰天慷慨悲歌——(指名朗读)在笔者看来,《石灰吟》中的“吟”字,既是对于谦的赞美,同时也是在为于谦的悲壮牺牲而感到惋惜此时,我们会这样来读——500多年过去了,后人阅读《石灰吟》,感觉这不仅仅是诗人对石灰的赞美,也是于谦本人一生的写照,人们会这样来赞颂诗人于谦——(配乐)(指名朗读)四、拓展同学们,关于于谦的奇闻轶事,在史书上多有记载,我这里有一些材料是关于“两袖清风”的故事请大家读一读于谦的《入京诗》,对照诗词欣赏来进一步走进于谦伟大的精神世界《入京》手帕蘑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正统年间,宦官王振专权,百官大臣争相献金求媚每逢朝会期间,进见王振者,必须献金纳银而于谦每次进京奏事,从不带任何礼品有人劝他说:“您不肯送金银财宝,难道不能带点土产去?”于谦潇洒一笑,甩了甩他的两只袖子,说:“只有清风”还特意写诗《入京》以明志“两袖清风”的成语就是这样来的此诗写成后远近传诵,成为一时佳话五、小结延伸相信同学们一定能从中感受到于谦的清白忠烈最后再给大家留一个超级问题,于谦真的什么都不怕吗?从《石灰吟》和《入京》这两首诗的某个角度来看,我们也可以认为于谦他也“怕”,那么,他究竟怕的是什么呢?请同学们课后思考这节课就到这里,同学们再见!二、选择题2.最后一趟生意漫天的沙尘渐渐退去,蓝天和烈日又一次出现在沙漠上空。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石灰吟5》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石灰吟5》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石灰吟5》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石灰吟5》的作者、时代背景和作品特点。

–读懂全诗,理解诗人对工作生活的感悟和怀念,感受人生价值。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情感和想象力。

3.情感目标:–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生命的短暂和珍贵,感恩生命、感恩生活。

–培养学生勤奋、自立、自强、自信的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全诗内容,感受作者深刻的人生感悟。

–分析诗歌语言,感受诗歌艺术。

2.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真正感受到《石灰吟5》的艺术魅力。

–如何引导学生理解诗人的创作意图和表达方式。

三、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老师出示《石灰吟5》配有图片的版式,引导学生猜测诗歌内容,引起学生兴趣并进入本课学习。

–老师请同学们朗读课文标题,并进行简短的思考,自由思考与工作有关的词语,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课文主题。

2.阅读与理解(20分钟)–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精读课文,理解全诗内容。

–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分析诗歌语言,感受诗歌的艺术魅力。

3.感悟与表达(30分钟)–老师通过读句式、引导分析、问题解答等多种方式,深入探讨诗歌的意义和诗人的情感表达。

–学生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谈自己对生命、对快乐的理解,表达自己的感悟。

–学生进行小组与个人答题,写出自己对于诗文的理解和感悟,口头或书面发表,交流分享。

4.作业布置(10分钟)–老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回家读全诗,再次理解,感受其意义和诗歌的艺术魅力。

–要求学生背诵全诗,通过背诵更好地理解诗歌意义和表达方式。

四、板书设计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石灰吟5》目标读懂全诗,理解诗人对工作生活的感悟和怀念,感受人生价值重点理解全诗内容,感受作者深刻的人生感悟;分析诗歌语言,感受诗歌艺术难如何让学生真正感受到《石灰吟5》的艺术魅力;如何引点导学生理解诗人的创作意图和表达方式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阅读全诗,理解其含义,引导学生对人生有更深刻的认识,并在表达中进一步夯实学生对于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石灰吟》教学设计(通用9篇)

《石灰吟》教学设计(通用9篇)

《石灰吟》教学设计《石灰吟》教学设计(通用9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

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石灰吟》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石灰吟》教学设计篇1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石灰吟》,背诵《石灰吟》。

2.学会2个生字,理解诗句中的词语,并说说诗句的意思。

3.凭借诗歌内容,感受石灰坚强不屈、洁身自好的精神。

体会作者不同流合污、坚决同恶势力斗争到底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过程:(一)揭题、释题并简介作者。

1.指名读题,问:以前还学过哪些古诗?你们是怎么学习古诗的?2.释题:吟,古典诗歌的一种名称。

3.简介作者:《石灰吟》是一首咏物诗。

作者于谦,明代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他为官清廉,深受人民爱戴。

他曾率领京城军民击退外族入侵,后却因此受屈被杀。

他的诗歌多表达自己忧国忧民的感情和坚贞的情操。

(二)初读课文。

1.录音范读课文,学生整体感知课文。

2.借助汉语拼音,学生自读课文。

3.检查自读情况。

(1)指名读,指导学生按古诗的音韵节奏读好诗句。

石灰吟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2)正音:焚fen,是前鼻音,不是后鼻音。

锤chui,是卷舌音,不是平舌音。

(三)精读课文《石灰吟》1.指导学生边读边划出不理解的字词。

重点理解“千锤万击”、“焚烧”、“若等闲”等词语的意思。

2.用“增、删、调、补”的方法读懂诗句。

(1)逐字逐句理解,难以理解的可联系上下文理解。

锤:敲打。

击:撞击。

若:好像。

等闲:平常事。

人间:人世间。

(2)把省略的词语补充进去,调整词语顺序,逐句说说句子意思。

(3)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3.看图想像意境,体会感情。

师启发想象:山石承受千锤万击以及烈火焚烧的情景是什么样的?作者见此情景有什么表现,会怎样想、怎么说、怎么做呢?4.指导朗读。

《石灰吟》(教学设计)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 (2)

《石灰吟》(教学设计)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 (2)

《石灰吟》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石灰吟》是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十课《古诗三首》中的一首。

这首诗是于谦十七岁时,以石灰为比喻,描述了石灰的烧制过程,表达了自己不避千难万险,勇于自我牺牲,以保持忠诚清白品格的可贵精神。

这首诗语言简洁明快,寓意深刻,便于学生诵读、理解。

二、教学目标1. 认识本课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锤炼、纯净、平坦、卓著。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并默写古诗。

3. 通过对诗句的理解,体会石灰坚强不屈、洁身自好的特点,领悟借物言志的表达方法。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能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难点:通过朗读,引导学生发挥想象,理解诗句意境,体会作者感情。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石灰吟》创作的相关资料。

五、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同学们,当我们来到高大庄严的北京天安门广场,目睹那飘扬在蓝天下的五星红旗时,心中一定会油然而生一种感慨。

你知道那五星红旗是由什么染成的吗?它是由一种名叫“石灰”的材料染成的。

说起“石灰”,有一位著名的诗人曾以它为题材写了一首诗。

这首诗就是我们今天要一起学习的《石灰吟》。

(教师板书课题)(二)初读古诗,感知诗意1. 自由朗读《石灰吟》,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 指名朗读古诗,正音正字。

如“锤”,注意与形近字“锥”区别,“焚”是前鼻音。

3. 结合课文注释及工具书理解诗句意思。

教师适时点拨“若等闲”“不要人夸好颜色”等词语的意思。

重点讨论诗句“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意思,达到理解诗句意思的更高境界。

4. 指导朗读,体会诗意。

让学生自由朗读、齐读、指名读等多种形式反复朗读,达到熟读成诵的程度。

5. 在读熟的基础上让学生尝试着背诵古诗。

(三)细读古诗,探究诗理1. 再读古诗《石灰吟》,想一想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2.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这首诗表现了作者不避千难万险,勇于自我牺牲,以保持忠诚清白品格的可贵精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石灰吟》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理解诗歌内容,了解诗歌及诗人背景,体会诗歌情感。

2、学习诗歌中诗人托物言志的写法。

3、在有感情朗读诗歌中,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2、了解诗歌的深层含义,掌握诗歌中托物言志的写法。

3、能结合自己对诗歌的了解、融入情感,用优美的语言翻译诗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诗歌积累,但是由于诗歌与其生活经验较远的特点,大部分学生对诗歌的兴趣不大。

虽然能积累了一定量的诗歌,但是对于诗歌的灵活运用,学习诗歌的方法都没有形成系统的体系。

本课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以学生已有的诗歌积累为背景,在轻松的背景下,以鉴赏的角度开展此节古诗课。

让学生了解学习诗歌不仅仅是我们对知识的积累,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

诗歌也不仅仅是学习的素材,它是无论现代还是古代人共有的抒情言志的工具。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诗人背景微课教学过程:一、诗意导入,入情入境1诗词是我国灿烂历史文化中的瑰宝,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从小就开始接触诗歌了。

青草漫漫的池塘边我们见过——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咏鹅》变红鹅)烈日炎炎的午后我们寻找过——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咏柳》变红柳)绿意盎然的树林深处我们欣赏过——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

(《白云泉》)这些优美的诗句都在赞美一种事物,这些通过对事物的咏叹体现人文思想的诗歌我们称为咏物诗。

(板书)2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板书——石灰吟,这首诗的作者是——于谦板书,指读,同学们谁能结合过去我们学过的诗歌,说一说吟字的意思?对这就是知识的迁移了。

那这个题目怎样解释呢?二、诗意诵读,体悟诗情(一)读通、读准诗歌1让我们再来读一下这个题目。

石灰是什么啊?谁来结合着查找的资料说一说?师:原来石灰就是一种普通的建筑材料。

师:这么平凡无奇的一种东西作者是怎样赞美它的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诗歌。

2请大家出声音大声自由朗读一遍诗歌。

如果从诗歌形式上说这是一首什么诗?我们一般采用什么方式区划分节奏?谁想用这种方式给大家读一读?生读。

把古诗的味道读出来了,真棒,谁还想用其他的方式读一读?平平仄仄,抑扬顿挫真好听,这样读起来也能读出诗歌的韵味,还能怎么读?预设生:把两种方式结合起来读。

前三句用4/3最后一句用2/2/3的形式,加强最后一句的情感。

这种形式也能很好的表达情感,让我们一起用这种方式读一读这首诗吧。

读诗其实很简单,这朗朗上口的文字美,音韵美能让我们获得读诗的快乐(板书读)(二)读出诗歌意思1谁想用你喜欢的方式再来读读这首诗?生一:你读的特别有感情。

千锤万凿这个词怎么解释?千次的捶打,万次的凿击。

这千万真的是一千次一万次吗?这里的千和万都是形容次数很多,是虚指。

我们学过许多带有虚指的词如像是千头万绪。

生:千呼万唤、千变万化、千军万马、千辛万苦、千差万别、千真万确。

大家的词汇积累真丰富,其实我们还学过许多类似的诗句。

谁想带着大家读一读?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赠我情。

这些虚指的字把诗歌内容变得更生动,情感表达更充沛,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这句诗。

这里的“千、万”怎么理解呢?让我们感同身受的去体会一下:生一:现在我们每个人都成了一块石灰石,经受着铁锤,千次的捶打,万次的凿击,你会有什么感受?(读一读,还不够疼)生二:读的真棒,你想到了什么?(石灰很疼……)所以你才把千和万读重,他们不仅代表了次数多,还代表了一次比一次重的击打,一次比一次蚀骨的疼痛。

齐读石灰石被铁锤砸破了头;砸开了全身;以至支离破碎,可他仍要坚强的爬出深山。

读。

你们让我听出了它的坚韧与气魄。

2谁能带着这股劲头再把诗歌读一读。

生读无可挑剔,你觉得烈火焚烧怎么理解?老师之前查过资料这里的烈火有900~1100℃,我们平时喝的开水是多少度?要比他高十倍的温度灼烧你,你躲不开,逃不掉,读——(齐读)生一:那熊熊燃烧的烈火已经让你浑身发烫;(读出了煎熬感)生二:仿佛马上就要化了一样;那是一种抽筋蚀骨的疼啊。

让人忍无可忍,可是石灰却——生读“若等闲”说到“等闲”这个词不由得让我们想起了哪句诗?毛泽东的《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是只等闲。

当年的红军战士为了人民舍生取义,而在石灰眼里,为了留住自己的清白,千锤万凿是——生读:若等闲,烈火焚烧也是——生读:若等闲。

3带着这种感情让我们接着读诗歌?谁来?他从一块完整的石灰石,经历了铁锤的——(读)千锤万凿,在分崩离析之后在窑洞中忍受着——烈火焚烧,最后即使自己——粉骨碎身,也全不怕。

只因——要留清白在人间。

4我给大家提个建议,看最后一句,应该读得慢一点。

因为在提醒别人诗要结束了,注意回味。

谁想试试?鼓掌。

5同学们读的都很精彩,通过理解诗歌的意思,我们能很容易读出诗歌带给我们的意境了。

(解)老师也忍不住想读一读了。

师范读。

我想你们的掌声不仅仅是给老师的朗读也是给这平凡又伟大的石灰的,无论外界的()还是()即使()也都不怕,只有一颗忠肝义胆之心,孤注一掷之愿,要留()。

(千锤万凿烈火焚烧粉身碎骨清白在人间)你觉得石灰身上有什么品质?正如诗中最后一句提到,经历这么多艰难险阻都要保留昭示自己的清白之身。

诗歌就是古代的歌曲,和我们现代一样,他是可以唱和的,一起和老师合作读一下这首诗,读出对他的赞美吧!老师来读石灰的经历,同学们来读石灰的态度。

(前四后三)你们把石灰那大无畏的气魄读的淋漓尽致。

这次男女生合作读一读,女生读经历,男生读态度。

三、走进作者,发掘诗意(8’)1老师从你们的朗读中听出了你们对石灰吟的赞美和敬佩。

于谦这首咏物诗不仅写石灰,还借石灰表达了自己的志向与抱负。

读史明智,知背景才能悟诗情。

让我们结合课前搜集的于谦的资料,去深入的认识他,深度的解读这首诗歌吧。

谁给大家先来介绍一下童年时代的于谦。

生一:于谦像我们一样大的时候,他的学堂中挂了一幅画像,他每天都出神地凝视着画中人。

先生便问他,是何故。

他应声答道:“将来,我要做像他那样的人。

”画中的那个人就是文天祥。

师:于谦望着画像一次次吟诵着文天祥的诗句,读——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正因如此,他在12岁时便写下了《石灰吟》,抒发自己的志向。

长大后的于谦呢?生二:成年为官后于谦一直清正廉洁、刚正不阿。

每逢进京汇报工作,其他官员必带金银财宝。

只有他从不带任何礼品。

师:有人劝他,他就潇洒一笑,甩甩两只袖子,说,我只有两袖清风。

就是这样一位令人敬佩的清官却命运多舛,屡次蒙冤。

生三:后来,皇帝战败被俘。

于谦临危受命,打败敌军,救回了皇帝。

可于谦不仅没有受到嘉奖,反而惨遭迫害,处以死罪,本可以逃离的于谦却大义凛然,慷慨就义。

师:据说于谦上刑场的这一天,整个北京城乌云压城,闷雷滚动。

城中的老百姓扶老携幼,来为于谦送行。

你就是于谦,此刻你很坦然。

因为你无愧于自己,无愧于百姓,更无愧于国家,死亦何惧?—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此刻于谦很坦然他分明听到身后的百姓们,也为他轻轻地吟诵着——(指名一个大组读)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渐渐地,应和的人越来越多——(指名两个大组读)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越来越多——。

直至响彻天地——(起立读)于谦含恨而去,而众百姓那感天动地的吟诵声,却在天地间发出悠悠的回音。

—(齐读)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要留清白在人间这一刻,让我们默默地把诗中的一字一句都铭记在自己的心中。

四、托物言志,拓展诗歌(14’)1同学们谁能说说于谦为什么作《石灰吟》?生回答:3-42石灰的清白正是于谦种种高洁志向的象征。

板书高洁。

唐代诗人白居易曾经说过:“歌咏言,诗言志”。

像这样通过对物的描写或叙述,表达自己的志向和感情的方法叫做托物言志。

3同学们其实这类的咏物诗还有很多。

A我们这学期就还学习了一首是——生:竹石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诗歌,读出你对竹石的理解。

生一读,读的真好,你读的时候想到了什么?说的真好,这首诗表面上写,生:竹子(变红)长在哪的竹子,生:石头缝中的竹子现在如果你就这这株竹子,你会带着怎样感情读这首诗?生一:你把咬字独重了,非常好,我们想着“咬”住青山的坚劲(红)来读生二:最后两句太精彩了,不管风吹雨打,任凭霜寒雪冻,苍翠的青竹仍然“坚劲”,傲然挺立。

(红)这首托物言志的古诗,寄托竹这种物体,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向呢?(指黑板)生:郑燮的为官生涯中一直体恤百姓,嫉恶如仇、不畏权贵,甚至最后因为为民请命得罪了大臣被罢官。

这首诗作者通过咏颂立根破岩中的劲竹,表达了自己坚定的意志、顽强的精神和不向邪恶势力屈服的气节说的真好,这正是我们这节课学习到的理解诗歌的方法,通过理解诗意,了解诗人诗歌背景,就能感悟诗歌情,读出诗歌的韵味了。

让我们一起读一读这首诗吧。

我想当年的郑燮也像你们一样慷慨激昂的吟过这首诗吧。

B有人借诗歌抒发满腔豪气。

也有人借诗歌诉说满腔愤懑。

出示——李贺马诗谁想读?生一不错,那么,这首托物言志的古诗,借何物抒发作者什么志向?生二:答是啊,李贺的一生当中,因他人嫉妒他的才华仕途被阻,由于自身的身世背景得不到朝廷的赏识,终生不得志。

谁再来读一读这首诗。

生三:读的真好,这首诗和竹石的铿锵有力不同,要读出李贺怀才不遇的悲愤之情,通过放慢节奏我们就能加深悲情。

师范读最后两句(课件把最后两句拉长)齐读出示两首诗歌,最后两句变红面对贪官污吏的拉拢或威胁,郑燮——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那个怀才不遇空有满腔报国之志而无处施展的李贺,通过诗歌告诉后人他的苦闷——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与竹石对比读。

诗人们巧妙的借助不同的景物寄托自己的情怀,有时同一个景物能寄托作者不同的情感。

C自由的读下面的两首诗,小组讨论一下他们有什么不同之处?谁来说一说这两首古诗有什么不同之处。

谁喜欢王冕淡泊名利的高洁。

谁喜欢王安石不畏强权的坚定。

请你们分别读自己喜欢的那首诗,读出诗中各自的情感。

凌寒独自开(红),要带着诗人对自己所画的梅花的欣赏和一种浩然之前清高情感去读。

齐读在寒冷的冬天独自开放的梅花和王安石为官生涯中独自面对迫害压迫仍要坚持操守的经历多像啊,读时既要读出过程的痛苦(前两句红提示变慢)也要有对自己坚持的肯定。

(最后两句加重读)齐读4学习了托物言志的写法,让我们能更好的了解古诗了,其实还有许多我们没有读过的托物言志诗,大家可以在课下一起去探讨学习。

希望大家能够通过今天的学习感受到,古诗离我们的距离并不遥远,只要我们了解那些离我们年代久远记忆,就能走进那个时代,感悟出诗歌中的情感,认识许多古人,听到很多故事。

五、升华情感,诗性翻译1正如今天我们在《石灰吟》,认识了那个两袖清风,不畏强权的于谦,站在赴死的临刑台前,他应该会想到自己所做的《石灰吟》吧——背诵诗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