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京剧英译研究

合集下载

京剧程派名剧《锁麟囊》文本英译研究——以“朱楼”一场唱词为例

京剧程派名剧《锁麟囊》文本英译研究——以“朱楼”一场唱词为例

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Jciirnal of Liaoning TV & Radio University2019年第2期总第151期综合研究京剧程派名剧《锁麟龜 文本英译研究——以“朱楼” 一场唱词为例王希宝王琢珏(鞍山师范学院外语系,辽宁鞍山114006)(新疆克州阿克陶县雪松中学高中部,新疆阿克陶845550)【摘要】京剧程派名剧《锁麟囊》是程砚秋大师的代表性剧目之一,在文本、主题、唱腔表演等方面 具有很高价值,限于篇幅,本文重点以"朱楼” 一场重点唱段唱词为例来研究这部经典的英译,目的在于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发扬京剧程派艺术,使之尽早与世界接轨:【关键词】京剧《锁麟囊);文本唱词英译价值;唱词汉英对照分析【中图分类号】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21X (2019) 02-0116-03一、京剧《锁麟翁剧情简介程砚秋是一位以演悲剧著称京剧大师,女口: 《青霜鋤、縷娥範、続山泪》、《鸳鸯域等,翁偶虹1939年根据清焦循《剧说》所引 如塵谈}绣麒囊编剧。

故事说的是山东登州富豪大家闺秀薛湘灵,按照当地习俗,女儿出嫁 前,母亲送给她一个装有金银财宝的口袋—— “囊”,上面绣有一个麒麟,意为“早降麒麟,早生贵子”。

薛湘灵挑选嫁奁,百般任性、傲 娇,母亲多加了几颗夜明珠她才满意。

出嫁之日,在春秋亭避雨,另一装有贫女赵守贞的花 轿也在此避雨.赵深感凄凉,发出哀叫,薛湘灵怜悯之;慷慨解囊,以锁麟囊赠之,雨过天 晴,各自散去。

六年后,登州发大水,薛湘灵归宁,途中与家人失散,流落到莱州府给卢员 外一家当女佣。

一日陪着小少爷卢天麟(麟儿)在朱楼玩耍,麟儿淘气把皮球抛在楼上,命薛 湘灵去找球.薛湘灵在楼上意外发现自己当年 所赠锁麟囊.麟儿下楼告知母亲,薛湘灵闯了大祸,卢夫人(即当年的赵守贞)盘问薛湘灵,薛娓娓道来当年出嫁情形,卢夫人渐渐查明薛 湘灵就是当年的赠囊人,救命恩人.两人结为金兰之好,助薛湘灵一家人团聚□ 1940年5月 该戏首演于上海黄金大戏院,同年10月7日回北京首演于长安戏院,程砚秋饰薛湘灵,吴富琴饰赵守贞.张春彦演薛良,曹二庚演碧玉, 顾铉茹演周庭训。

浅谈英翻京剧

浅谈英翻京剧

浅谈英翻京剧去年年底,京剧已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对京剧界来说当然是个至高无上的荣誉,但更重要的是,这已体现出京剧作为我国特有的文化已被世界所接纳所认可。

与此同时带来了更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如何继续发扬传承我们民族的独特文化,如何能让京剧受到越来越多外国友人的喜爱,如何能通过京剧这一特殊领域使得外国人士更加了解中国历史中国文化……比起京剧界所获的荣誉,这些才是更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问题。

在全球化大背景下的今天,已没有什么领域归一个国家或地区完全独自享有,文化早已呈现出彼此了解相互融合的趋势。

随着我国与其他国家在各个领域的彼此接触相互交融,京剧已受到越来越多外国友人的青睐。

然而很多外国人士也许只是被京剧的独特唱腔、人物戏服以及表演形式所吸引,而对其本质并不是很了解。

京剧的一大部分要数戏文了,然而怎么才能通过晦涩难懂的戏文传达出中国人最根源的思想观念以及本土文化,这就要看对戏文翻译的把握了。

类似于翻译四大名著,光题目就值得仔细推敲一番。

我们都知道要想翻译好戏文绝对不能字对字的按照表面意思翻译,同时还要兼顾押头韵尾韵的问题,而且还要通过翻译体会出说话者的心态语气。

翻译的不准切会造成老外们听得云里雾里不知所云,难以体会其真正内涵。

中英双语字幕的《龙凤呈祥》曾在长安大戏院进行过多场演出。

而在前门梨园剧场,针对“老外”的传统折子戏也常年上演,英文字幕自然是其“标准配置”。

对京剧来说,配上英文字幕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

但业内人士日前却透露,某些剧目的英文字幕竟有20%的错误率,一些翻译不恰当的地方甚至引起外国观众哄堂大笑。

字幕是连接京剧与国外观众之间的桥梁,对于打算走向世界的国粹来说,字幕的不准确形同“断桥”,这不但没有促进文化的交流沟通,反而成为了两者的一道无形屏障。

外国人看京剧英文字幕时,常常感觉翻译得相当可笑。

比如表现古时战争场景,将军发号施令完毕,士兵齐声答“好”。

而此时的英文翻译竟是“OK”,于是现场哄堂大笑。

京剧典籍《马昭仪》英译研究

京剧典籍《马昭仪》英译研究

2016年第9期总第166期No.9. 2016Sum 166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京剧典籍《马昭仪》英译研究王希宝1 王琢珏2(1.辽宁省鞍山师范学院外语系 辽宁鞍山 114006;2.辽宁大学文学院 辽宁沈阳 110036)摘要:京剧典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程砚秋名剧《马昭仪》来研究京剧典籍英译,论述其英译价值,并以(兵困禅宇)一场为例对《马昭仪》唱词进行中英对照,目的是为了弘扬传统文化。

关键词:京剧典籍《马昭仪》;英文说明书;英译价值;唱词中英对照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052(2016)0009-000336-02一、京剧典籍《马昭仪》剧情简介《马昭仪》一名《楚宫秋》,是根据传统老戏《武昭关》改编而成,本事《左传》和《春秋五霸列国志传》,京剧《马昭仪》翁偶虹编剧1951年3月首演于上海,《马昭仪》剧本完成于解放前但首演在解放后,是程砚秋一出代表性悲剧之一。

马昭仪,秦国五祥公主的宫娥侍女,五祥公主许婚楚国太子,马昭仪陪至楚国,楚平王父纳子妻,由佞臣费无极定下了“金顶桥换银顶桥,五祥女换马昭仪”之计,讲马昭仪配与了楚太子。

伍子胥的父亲伍奢,愤平王之没绝伦理,谏本逆君,全家问斩,伍子胥保护马昭仪及年幼太子逃国,被困于禅宇寺,平王派兵追至,马昭仪跳井而亡,伍子胥携太子杀出重围而去。

二、京剧典籍《马昭仪》英文说明书Ma Zhayi , a waitress of Qing princess in Qin country, was obliged to be married with prince of Chu country and Qing princess was raped by the emperor of Chu country. Qing princess should have been married with Chu prince, but with the aid of courtier ,Mi Wuji, the situation changed, Qing prince became the concubine of the emperor of Chu country while Ma Zhaoyi became the wife of prince of Chu country. It was a shameful thing at that time. Wu Zixu’s father, Wu She, was very angry to scold the emperor to disobey the ethics and morals, as a result, Wu She’s old and young except Wu Zixu were killed by Chu emperor .Ma Zhaoyi fled successfully with her baby with the help of Wu Zixu, but she was trapped in the Buddhist temple. And then the emperor of Chu sent soldiers to follow here, only to find Ma Zhaoyi committing suicide by jumping into a well. Wu Zixu succeeded in fleeing with the baby of Ma Zhaoyi.Ma Zhaoyi, the legend of Chu Court, was based on Wuzhao Barrier and recomposed by Weng Ouhong, who was an outstanding writer in China. Its original story came from Zuo Zhuan and the Five Various States in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Ma Zhaoyi was one of tragic works of Cheng Yanqiu.三、京剧典籍《马昭仪》英译价值《马昭仪》英译价值主要体现在艺术特色上,其艺术特色则体现在老戏新演上,这出戏虽然是骨子生旦对戏,原来却是以老生为主,马昭仪基本是个配角,马连良、梅兰芳都各自唱过,程砚秋在唱腔设计上,在继承传统唱腔的同时,结合剧情编了很多新腔,这个戏基本是唱功戏,主要场次有“深宫”(西皮慢板)、“骂费”(西皮快板)、“兵困禅宇”(“武昭关”)(二黄原板;二黄慢板),成套的大段唱腔有(二黄慢板)“马昭仪坐宝殿自思自恨”,这段唱腔是全剧的核心唱段,主要表现主人公马昭仪的悔恨、无奈和惆怅的复杂心理,她被困在禅宇寺,怀抱太子,孤儿寡母,无限凄凉。

中国戏曲跨文化传播英译问题刍议

中国戏曲跨文化传播英译问题刍议

中国戏曲跨文化传播英译问题刍议中国戏曲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形式,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中国戏曲也越来越多地走向国际舞台,需要将其独特的魅力传播给外国观众。

然而,戏曲跨文化传播中的英译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本文将围绕中国戏曲跨文化传播英译问题展开讨论。

中国戏曲因其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和独特的表演形式,对于外国观众来说是一种全新的文化体验。

在戏曲的英译过程中,如何准确地传达中文戏曲的内涵成为了一个挑战。

首先,英译者需要深入理解戏曲中所蕴含的中国文化,包括戏曲剧情、情感表达和角色塑造等方面。

其次,英译者需要采取合适的翻译策略,以使戏曲的独特之处能够得到准确而生动的传达。

在实际英译过程中,英译者常常面临戏曲特有的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法的难题。

中国戏曲中的歌词、唱腔、表情等在英语中难以准确表达,并且与西方观众的审美习惯存在差异。

因此,英译者需要在保持戏曲风格特点的基础上,结合目标语言的表达方式,灵活处理翻译的问题。

此外,英译者还需要考虑到戏曲剧情和文化背景的差异。

中国戏曲中的传统故事往往与中国历史、文化紧密相连,而对于外国观众来说可能不太熟悉。

在英译过程中,英译者需要通过加入适当的背景信息和注释,让外国观众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中国戏曲。

此外,在戏曲跨文化传播中,英译的内容和形式也对其传播效果产生重要影响。

英译者需要审慎选择表达方式和词汇,以便让外国观众能够更好地接受和理解。

同时,英译者还应该注意平衡传统和现代的特点,以保持戏曲在现代社会的吸引力。

当前,随着科技的进步,多种新媒体和平台为戏曲跨文化传播提供了更多的可能。

除了传统的演出形式外,通过网络、电视等渠道,中国戏曲得以向全球观众传播。

在英译过程中,英译者需要充分利用这些新媒体平台,将戏曲以更具吸引力和知识性的方式呈现给外国观众。

总之,中国戏曲的跨文化传播英译问题是一个复杂而有挑战性的任务。

英译者需要具备深厚的中文戏曲和中国文化的理解,灵活运用翻译策略,注重传统与现代的结合,并善用新媒体平台,以使中国戏曲能够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更好的传播和推广。

京剧的文化传播与翻译初探

京剧的文化传播与翻译初探
京 剧 ,积 淀 了 中华 民族 五 千年 的丰 厚 文 化 底 蕴 ,
十九世纪中期孕育于 民间 ,融合 了中国南北方戏剧元素。

结语
旅游文本英译不 同于文学、科技和其他语篇的翻译 ,
京剧讲述历史 政 治、社会和 日常生活 中的故事 ,寓教

于乐 。京剧是一种 十分复杂 的综 合艺术 ,它不是把生活
, ,
的责任 意识 。当地 旅游 景点 的英 译应 在投入 使用之 前 , 邀请相关 专家和英语 国家 人士审 阅,在 充分 了解 目的语 读者 的阅读期待和审 美心 理之后 ,进行 必要 的修 改,从 申报 、翻 译、制作 、验 收各个环节 都要严格把关 ,避免 语 言和文化翻译 失误 。 ( 2 )专家调研 ,规范汉英旅游文本英译标准 旅游 文本包括 旅游景 点名 称和介绍 等,应做 到翻 译 标准统一 ,这 样才能 为外 国阅读受众提 供便利 ,从真正 意义上达 到对 外宣传 的 目的 。可充分利 用地方高校 相关

3 0

处于发展不成熟 以及 被忽略的地位 。
有深 厚的英语语言功 底、广博 的知识 ,同时还 应具备高 程 ,应 实现翻译人员和制 作人 员协 同合作 ,完成 高质量 的旅游文本英译。
度 的 责 任 感 和 谨 慎 认 真 的 态 度 。 旅 游 文 本 英 译 的 制 作 过 Ⅱ 京 剧 历 史 与 文 化
翻 译 专 家 及 翻 译 领 域 权 威 人 士 ,或 者地 方 高 校 外 教 等 人 力资源 ,共同研究探讨 ,拿 出高质量 的统一 的地 方旅游 景点英译 版本 。以申报 国家历史文化 名城为依托 ,将永 州 市 当地 的旅 游 景 点 、历 史 古 迹 、 商业 场 所 等 方 面进 行 布设 ,形成 综合性旅游 资源 服务 ,规 范各方面旅游 资源 的 英 译 , 并作 为量 化 指 标 纳 入 当地 旅 游 文 化 评 估 体 系 。 ( 3 ) 严把 译者 关 口,营 造 良好 的英 语 语 言 氛 围 旅游 文本英译是一个城市 的 “ 名片 ” ,它的英译效果 关系到一个城市的形象 。目前许 多人使用 网络在线翻译 , 殊不知 目前 的机器翻译 只是逐字翻 译 很 多 语 法 形 式 和 句式结构 出现重大错误 。旅游文本 英译要求译 者本身具

浅谈英译京剧特点及翻译方法

浅谈英译京剧特点及翻译方法

《长江丛刊》2018.0755浅谈英译京剧特点及翻译方法■齐芷玥/山东大学摘 要:京剧是中国的国粹,也是完美体现中国文化精髓的一种艺术形式。

要让外国人了解京剧,要让国粹走出国门,把京剧资料翻译成英文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本文将从京剧翻译入手,探究京剧翻译特点和相关翻译策略,以更好传播中国京剧文化。

关键词:京剧 文化 翻译一、京剧翻译特点(一)视听性京剧是一种舞台艺术,视听性是其最重要特征。

由于京剧受空间限制,背景与道具是静态的,因此戏剧中听大于看的成分。

京剧的“唱”、“念”一看而过,无法停顿,这就要求戏剧对白翻译语言简练明确。

在魏莉莎翻译的京剧经典剧目《凤还巢》英译本中有一段朱焕然与程夫人的对话。

朱焕然:岳母!程夫人:贤婿!朱焕然:再“咸”我就吃不得了。

程夫人:事到如今,有什么长策无有?朱焕然:这会儿,甭说长策,我连个短策都没有了。

Zhu: Esteemed mother-in-law!Madam: Esteemed son-in-law!Zhu: There ’s enough steam around here to cook my goose!Madam: Now that things have become to things pass ,have you an inspiration? Zhu: An inspiration? No ,just a lot of perspiration!这里,汉语文本中“咸”是双关语与“贤”是谐音,“esteem ”和“steam ”也是谐音,相当于原文中的“贤”与“咸”,译文用地道的英文采用再创造的方式传达了原文的幽默的双关效果。

而“inspiration ”(灵感 )与“perspiration ”(汗液)则传达出原作中“长策 ”、“短策”的对比意蕴与喜剧风趣来。

(二)可接受性京剧表演成功与否在于观众的理解程度。

舞台表演时间有限,剧本译文应便于观众理解并完全领悟其内涵。

浅析京剧名称翻译方法——以《北京京剧百部经典剧情简介标准译本》为例

浅析京剧名称翻译方法——以《北京京剧百部经典剧情简介标准译本》为例

学术研讨Academic research■ 胡赟浅析京剧名称翻译方法——以《北京京剧百部经典剧情简介标准译本》为例摘要: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京剧作为一种中国独有的艺术,早已经成为世界的艺术瑰宝了。

但是京剧的翻译研究为数尚少,严重阻碍了京剧国际化的发展进程。

为了让世界非遗的京剧有效传播弘扬,《北京京剧百部经典剧情简介标准译本》一书的出版,让更多人了解京剧、喜欢京剧。

本文对该译本中京剧名称翻译方法的研究,有利于更多的京剧译名予以指导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京剧名称;翻译方法1前言《北京京剧百部经典剧情简介标准译本》的编撰工作由京剧传承与发展(国际)研究中心组织,集合了北京京剧院的表演艺术家,英国专家,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经济学、传播学、中国语言文学及英国语言文学专家,携手合作而成。

在这之前,京剧名称的翻译参差不齐,也没有一个具体的参照标准。

比如《单刀会》被译为《Lord Guan Goes to the Feast》,单刀会讲的是关羽单刀赴会的事儿,前面是龙潭虎穴、生死未卜,满眼江水都是流不尽的英雄血,但是这个英文却像是一个土财主去赴宴,参加的什么喜事一样。

《贵妃醉酒》翻译成《Drunken Concubine》,英文是喝醉了的小妾的意思。

这些随意、词不达意的翻译与剧情难以联系到一起,更让不懂戏曲的外国观众们也是一头雾水。

2《北京京剧百部经典剧情简介标准译本》京剧名称的译法总结《北京京剧百部经典剧情简介标准译本》的京剧曲目名称的翻译方法,大约分为三类,直译法、意译法、关联译法。

不管使用哪种方法,其翻译的基本原则是看原作的创作意图和思想内容是否完整地表达出来,译文的语言是否规范,是否能为译入语读者所接受。

如果不顾这个原则,过分强调其中的一个侧面,就很有可能造成字译(word-for-word translation)、死译(dead translation),甚至“乱译”。

2.1直译法直译是指译文仍采用原文的表现手段,结构和语序不做调整或基本一致。

论京剧《陈三两爬堂》英译研究

论京剧《陈三两爬堂》英译研究

考后 , 鸨儿将陈三两卖给珠宝客商张子春 。 陈三两誓死不从 。 直隶沧州 i n 1 9 5 9 , a n d a t t h e s a me y e r, a i t w a s i f r s t p e r f o r m e d i n B e i j i n g , t o o . L i S h i j i 知州李凤鸣 因受 客商贿赂 , 在公 堂刑讯 陈三两 , 陈三 两 申辩并 自叹身
籍 的英译 , 旨在呼唤人们要 有传播 非物质文化遗 产的意识。
【 关键 词】 京剧《 陈三两爬堂》 ; 英文说 明书 ; 英译价值 ; 汉英对照
中图分 类号: J 8 2 1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2 0 9 5 — 7 3 2 7( 2 0 1 7 ) 一 0 8 — 0 1 6 7 — 0 2
山东农业工程学 院学报
2 0 1 7矩
第3 4卷
第8 期
论京剧 《 陈三两爬堂》 英译研究
王 希 宝 ’ 王琢 珏 2 Nhomakorabea( 1 . 辽 宁省鞍 山师范学院外语 系
辽宁
鞍山
1 1 4 0 0 6 ; 2 . 辽宁大学文学院
辽宁
沈阳
1 1 0 0 3 6 )
【 摘
要】 为 了传承传统文化、 传播 京剧 , 本文以李世 济代表 作京剧 《 陈三两爬 堂》 为例 , 以“ 公 堂” 一场 “ 家住 山东在临清” 来研究传统文化典
静生 1 9 5 9年根据 同名豫剧 、 河南 曲剧 改编 , 同年 由北京京剧 团在北京
首演 , 李世济饰陈三 两 , 闵兆华饰李 凤鸣 , 谭元 寿饰陈奎 , 该 剧为程派
Ha i y a na nd S O o n .

浅议京剧行当名称英译的文化

浅议京剧行当名称英译的文化

浅议京剧行当名称英译的文化五千年的中华古国,孕育了煌的华夏文明,然而从西方列强的大炮打开国的大门,中国作为殖民者,长期充当着从属者与迎候的角色。

在殖民时代的方人心中,非西方文化只能是受西方文化的影响作为国粹的中国传京剧在对外传播过程中作为劣等文化”也逐渐被遗忘在历史的落。

建国以来,中摆脱受压迫的地位,开始为本国文化在国际上找回发言权。

尤其是人21世纪,我国文化交流地位也益平等,越来越多的外友人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浓厚趣。

让京剧走出国门成了化交流重要的一环,然这方面却少有学者涉足,为找回曾被遗忘的华夏文明,笔者认为有必为祖国传统文化传播尽份绵薄之力。

2.京剧行当翻译理论依据在京剧行当译中,应把文化传播的目的与翻译论有机结合起来,在这面,功能派针对各种翻译的薄弱环,提出重社会文化及际功能的翻译目的理论。

理论指出翻译在跨文化的交际活动,译者将原语文化中具有特意义的符号转换成译语化中符号时,要求际符号必须在意义方面达成共识原语只是译者利用的多种信息一种,原语不再是译者决策的至高上的依据,它只是一信息提供。

因此,在京剧行当译时,为使翻译名称能准确传其文化蕴义,译者可以拓宽翻译的巧,从直译的羁绊中解脱出来,活选择相应的合适的译法以达文化传播的目的。

3.京剧角色翻译状的问题透析京剧各种行当色代表着不同人物的不同性,传递着不同的文化涵义,现有对角色的译法良芳不齐。

归结起,存在着如下翻译问题:3.1译名肤浅,视文化导向。

如有的译版本直接根据诱音将各种行译为QingYiHuadan,Xiaosheng”““…这种译方法直接将中文读音移于译语文化,完全干扰了译语群体的认知与理解,达不到播中华文化的目的,反会使外国朋友对各种称谓产生离感,使得翻译名称显得生难懂,不算是一种好的翻译方法。

有的翻译方法采用直译法忽视角色文化内涵的传,如将红生译为redfaceperson,这样外国朋友虽然能从字面意推断红生的面部舞台妆扮,不明白如何演员要涂红脸,以及红色所代表的物形象。

戏曲典籍英译研究——以京剧程派名剧《碧玉簪》为例

戏曲典籍英译研究——以京剧程派名剧《碧玉簪》为例

的碧玉 簪 ,并伪 造 了一 封情 书 ,乘玉 贞新 婚之 夜 暗地
放 于洞 房 中 。赵 启贤 果 然 中计 ,疑心 玉贞 不 贞 。一 怒 离 开洞 房 ,并加 辱 骂 ,玉贞 忧郁 成疾 。玉 贞 归宁 , 丫 鬟 小蕙 把情 形 告知 张母 ,正值 张 瑞华 返家 ,亲 去赵 府 质 问 ,乃真 相大 白,陆 畏罪 而死 ,启 贤 向玉贞 悔过 赔
为 例 ,课 题 编 号 :a s 2 O 1 7 3 0 5 4 .
6 4
砚秋 在三 个重 点场 次 ,即 “ 梳 妆 ”、 “ 洞房 ”和 “ 病 房 ”分别 设计 了 【 西皮 摇板 、西 皮慢 板 】、 【 南梆 子 】 和 【 二黄慢 板 】三种 板式 ,无 论 “ 梳 妆 ” 的俏 皮 、娇
从主 题来 说 ,这是 一本 家庭 伦 理剧 ,折射 着人 的
道德 观和 世界 观 ,和谐 社会 的构 建源 于每 个 家庭 的和
睦 。女主 人 公张 玉贞 因为 一个 “ 碧 玉簪 ” 的误 会 ,蒙
戏 园 。编演 此戏 ,有 个 小插 曲,程砚 秋此 前每 排一 个
新戏 必 到 “ 通天 教主 ”王瑶 卿那 里求 教 ,王瑶 卿看 了
京剧 典籍 《 碧 玉簪 》 说 的是 明代 礼部 尚书 张瑞 华 , 有 女玉 贞 ,许配 给 了 同乡赵 启贤 。玉 贞表 兄 陆少庄 , 因求婚 于先 被拒 ,买通 了媒 婆 ,于婚 前托 词骗 得玉 贞
( 一 )文 本
从 文本来 说 ,这部 典 籍具有 很 高 的文学 价值 ,剧
本 结构完 整 ,故 事情节 连 贯 ,戏 剧 矛盾 突 出,人物 性
格迥 异 。罗瘿 公 为晚清 著 名文人 ,为康有 为 弟子 ,金

京剧行当英译方法探研

京剧行当英译方法探研

京剧行当英译方法探研摘要:当代全球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为改变中国在翻译上的“逆差”状况,迫切需要把中国文化推向世界,本文从文化传播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当前京剧译名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相关的方法,以期给相关读者以启迪。

关键词:京剧行当;英译;文化传播一、中国京剧对外传承状况分析五千年的中华古国,孕育了辉煌的华夏文明,然而自从西方列强的大炮打开中国的大门,中国作为被殖民者,长期充当着从属者与迎候者的角色。

在殖民时代的西方人心中,非西方文化只能是接受西方文化的影响。

作为国粹的中国传统京剧在对外传播过程中作为“劣等文化”也逐渐被遗忘在历史的角落。

建国以来,中国摆脱受压迫的地位,开始为本国的文化在国际上找回发言权。

尤其是进人21世纪,我国文化交流地位也日益平等,越来越多的国外友人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浓厚兴趣。

让京剧走出国门成了文化交流重要的一环,然而这方面却少有学者涉足,为找回曾经被遗忘的华夏文明,笔者认为有必要为祖国传统文化传播尽一份绵薄之力。

二、京剧行当翻译的理论依据在京剧行当翻译中,应把文化传播的目的与翻译理论有机结合起来,在这方面,功能派针对各种翻译的薄弱环节,提出重社会文化及交际功能的翻译目的理论。

该理论指出翻译在跨文化的交际活动中,译者将原语文化中具有特定意义的符号转换成译语文化中符号时,要求交际符号必须在意义方面达成共识。

原语只是译者利用的多种信息的一种,原语不再是译者决策的至高无上的依据,它只是一种信息提供(张沉香,2008)。

因此,在京剧行当翻译时,为使翻译名称能准确传达其文化蕴义,译者可以拓宽翻译的技巧,从直译的羁绊中解脱出来,灵活选择相应的合适的译法以达到文化传播的目的。

三、京剧角色翻译现状的问题透析京剧各种行当角色代表着不同人物的不同性格,传递着不同的文化涵义,现有的对角色的译法良芳不齐。

归结起来,存在着如下翻译问题:译名肤浅,忽视文化导向。

如有的翻译版本直接根据诱音将各种行当译为QingYi(Ch`ingI)Huadan(Huatan),Xiaosheng(Shaosheng)”““…这种翻译方法直接将中文读音移植于译语文化,完全干扰了译人语群体的认知与理解,达不到传播中华文化的目的,相反会使外国朋友对各种称谓产生距离感,使得翻译名称显得生涩难懂,不算是一种好的翻译方法。

以《四郎探母》为例论京剧的英译原则

以《四郎探母》为例论京剧的英译原则

8 ・ 9
将军 , 突破层层阻碍 , 冒着生命危险去探望母 亲的故 译理 论家 奈达对 翻译 理论 的突 出贡献 。他认 为 , 文 译 事。整个故事没有刀光剑影和离奇的故事情节 , 读者对译文的反应应等值于原文读者对原文的反 。 有的 是在 道德 上 、 会 中 以及 在家 庭 中担 负 的责任 。在 功能对等只是要求译 文使读者对原文作 出的反应基 在社
具有有别于其他文学形式的特殊性 , 因而戏剧翻译研 在表现形式上 西方古典戏剧强调的是剧烈的冲突与
究一直是“ 最复杂又最受翻译研究冷落的一个领域 ” 。 对立 , 而让 观 众获 得 “ 【 1 ] 从 疏泄 ” 而 中 国古典 戏 剧 重写 ; 中国古典戏剧翻译的历史虽然很长 , 但是作品的数量 意传神 , 因而常呈现时间上的驰骋和地点上的海阔天 非常有限 , 截止2 0年年底 , 05 已经翻译 出版的中国古 空,以及抒情诗意味的浓重和感情线索的婉转绵长。 典戏 曲英译本仅约3部 , 2 如第一部被译介到西方的纪 第三 , 在文本结构上 , 西方戏剧分场分幕 , 以对话为 君祥的《 氏孤儿》 z a’ Op a )许渊冲l 《 赵 (h0s r n , h 白 西厢 主; 勺 而中国戏剧则分折分出v 白相见 , 曲 曲子是“ 文章” i }T eR m neo We hm e)汪榕培的《  ̄ (h o ac f sC a br , t 牡丹 所在。第四, 在情节结构上 , 西方戏剧多采取叙事诗 ; 亭 》 T e Poy.v i ) 《 郸 记 》 T e H na 而中国戏剧则多采用抒情诗 , ( h en P io 、 邯 a ln ( h adn 擅长以高度诗意的曲词 Dem) r a 等。反观外 国的一些戏剧剧本 , 莎士 比亚 来 深掘 人物 内心 , 像《 具有 一咏 三叹 的抒 情意 味 。l

目的论指导下的中国传统京剧剧目英译

目的论指导下的中国传统京剧剧目英译

文化学研究目的论指导下的中国传统京剧剧目英译朱文君胡燕娜(浙江树人大学人文与外国语学院,浙江杭州310000)摘要:随着文化全球化,我国与各个国家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京剧作为我国传统优秀文化的一大代表,引起了海外人士的高度关注。

由#匕,京剧剧目的英译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分析了中国传统京剧剧目的特点,在目的论的指导下,对中国传统京剧剧目的翻译做了音译法、直译法、意译法、“音译+意译”法和约定俗成法五大方面的探讨。

关键词:目的论京剧剧目英译—、弓I言京剧,是中国四大国粹之一,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戏曲剧种,且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不仅是经济全球化,更是文化全球化,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士通过中国文化认识中国、爱上中国。

京剧也深受外国人士的喜爱。

从某种意义上说京剧剧目相当于英美电影的片名,精彩的片名汉译吸引着中国观众的眼球。

同样,精彩的京剧剧目英译也会吸引外国观众,并引起他们的观看欲望,使他们更好地认识京剧,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

因此,京剧剧目英译的重要地位毋庸置疑。

越来越多的中国电影和电视剧走出国门,其中不乏许多优秀的片名英译,例如,《少年的你》(BetterDays),《琅珈榜)(Nirvana in Fire)等。

京剧虽然已被大多数外国人士基本知晓,但它的外传播与剧目英译的研究并不多。

在知网CNKI 上检索“京剧对外传播”所得仅8条结果;检索“京剧剧目翻译”所得仅7条结果。

孙萍(2015)在《构建京剧艺术对外传播的科学模式》中点明京剧优秀且普遍认可的译文的缺乏已是京剧对外传播的客观问题所在;于晓华(2018)在《探究构建京剧艺术对外传播的科学模式》中指出京剧文本的英译工作的增强,对建立科学的京剧对外传播模式有着重要作用;张琳琳(2015)在《从女性主义角度探讨京剧剧目的英译——以杨贵妃和虞姬为例》中具体探究了剧目英译时所译英文的具体内涵与中文的具体内涵不符、不对等而对京剧产生误解;董单(2017)在《京剧剧名翻译及方法探究》中指出京剧剧目英译中存在的四类问题。

研究京剧的结论英文作文

研究京剧的结论英文作文

研究京剧的结论英文作文Title: Understanding Beijing Opera: Insights and Conclusions。

Beijing Opera, a traditional form of Chinese theater, has captivated audiences for centuries with its vibrant costumes, elaborate makeup, and mesmerizing performances. In this essay, we delve into the essence of Beijing Opera, examining its historical significance, artistic elements, and enduring appeal to audiences worldwide.To comprehend the essence of Beijing Opera, it's imperative to delve into its historical roots. Originating in the late 18th century during the Qing dynasty, Beijing Opera amalgamates elements of music, dance, mime, and acrobatics. It draws inspiration from various Chinese literary classics, folk tales, and historical events, embodying the rich cultural heritage of China. Throughout its evolution, Beijing Opera has served not only as a form of entertainment but also as a medium for conveying moralvalues, social norms, and historical narratives to the masses.Artistically, Beijing Opera is characterized by its distinctive performance style and aesthetic elements. One of its defining features is the use of stylized movements, gestures, and facial expressions to convey emotions and depict characters. Performers undergo rigorous training to master the intricate techniques of vocalization, gesture, and posture, ensuring authenticity and precision in their portrayal of roles. Moreover, the elaborate costumes, elaborate makeup, and ornate headdresses contribute to the visual splendor of Beijing Opera, enhancing the theatrical experience for audiences.Beyond its artistic merits, Beijing Opera continues to resonate with audiences worldwide due to its timeless themes and universal appeal. Themes of love, loyalty, betrayal, and heroism pervade its repertoire, transcending cultural and linguistic barriers to touch the hearts of spectators. Moreover, Beijing Opera serves as a repository of Chinese cultural heritage, preserving traditional music,dance, and theatrical techniques for future generations. In an increasingly globalized world, Beijing Opera serves as a cultural ambassador, fostering cross-cultural understanding and appreciation of Chinese arts and traditions.In conclusion, Beijing Opera stands as a testament to the enduring legacy of Chinese culture and artistic ingenuity. Its historical significance, artistic elements, and universal appeal make it a cherished cultural treasure, beloved by audiences worldwide. As we continue to explore and appreciate the rich tapestry of human creativity, Beijing Opera remains a shining example of the power of art to transcend boundaries and unite humanity in appreciation of beauty and storytelling.。

最新-京剧行当英译方法探研 精品

最新-京剧行当英译方法探研 精品

京剧行当英译方法探研摘要当代全球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为改变中国在翻译上的逆差状况,迫切需要把中国文化推向世界,本文从文化传播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当前京剧译名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相关的方法,以期给相关读者以启迪。

关键词京剧行当;英译;文化传播一、中国京剧对外传承状况分析五千年的中华古国,孕育了辉煌的华夏文明,然而自从西方列强的大炮打开中国的大门,中国作为被殖民者,长期充当着从属者与迎候者的角色。

在殖民时代的西方人心中,非西方文化只能是接受西方文化的影响。

作为国粹的中国传统京剧在对外传播过程中作为劣等文化也逐渐被遗忘在历史的角落。

建国以来,中国摆脱受压迫的地位,开始为本国的文化在国际上找回发言权。

尤其是进人21世纪,我国文化交流地位也日益平等,越来越多的国外友人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浓厚兴趣。

让京剧走出国门成了文化交流重要的一环,然而这方面却少有学者涉足,为找回曾经被遗忘的华夏文明,笔者认为有必要为祖国传统文化传播尽一份绵薄之力。

二、京剧行当翻译的理论依据在京剧行当翻译中,应把文化传播的目的与翻译理论有机结合起来,在这方面,功能派针对各种翻译的薄弱环节,提出重社会文化及交际功能的翻译目的理论。

该理论指出翻译在跨文化的交际活动中,译者将原语文化中具有特定意义的符号转换成译语文化中符号时,要求交际符号必须在意义方面达成共识。

原语只是译者利用的多种信息的一种,原语不再是译者决策的至高无上的依据,它只是一种信息提供张沉香,2008。

因此,在京剧行当翻译时,为使翻译名称能准确传达其文化蕴义,译者可以拓宽翻译的技巧,从直译的羁绊中解脱出来,灵活选择相应的合适的译法以达到文化传播的目的。

三、京剧角色翻译现状的问题透析京剧各种行当角色代表着不同人物的不同性格,传递着不同的文化涵义,现有的对角色的译法良芳不齐。

归结起来,存在着如下翻译问题31译名肤浅,忽视文化导向。

如有的翻译版本直接根据诱音将各种行当译为`,"""…这种翻译方法直接将中文读音移植于译语文化,完全干扰了译人语群体的认知与理解,达不到传播中华文化的目的,相反会使外国朋友对各种称谓产生距离感,使得翻译名称显得生涩难懂,不算是一种好的翻译方法。

从目的论看京剧《凤还巢》英译本

从目的论看京剧《凤还巢》英译本

从目的论看京剧《凤还巢》英译本戏剧翻译具有二重性:可表演性和可读性。

目的论认为,翻译要遵循的首要法则就是目的法则,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翻译的手段。

本文从目的论出发,对京剧《凤还巢》译本(魏莉莎译)的可表演性、可理解性和美学功能进行简要分析。

标签:目的论京剧翻译《凤还巢》京剧是我国传统戏剧的瑰宝,是中国的国粹,享有“东方歌剧”的美誉。

清朝乾隆55年四大徽班进京后与北京剧坛的昆曲和汉剧等剧经过五六十年的融汇,衍变成为京剧,迄今已有两百年的历史。

京剧善于吸收、勇于创新,逐渐成为中国第一大剧种。

京剧把歌唱、舞蹈、音乐自然地融为一体,形成以唱、念、做、打、舞表演为中心的戏曲种。

京剧从20世纪开始走出国门,在世界各地成功地演出了许多场次,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在中西方文化交流过程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如今,很多戏院的京剧演出都配有英语字幕。

遗憾的是,这些翻译的质量却不尽如人意,某些翻译甚至漏洞百出,给外国观众的理解和欣赏造成了障碍。

另外,目前的英语字幕只能让外国观众大致了解故事的脉络,至于原有唱词诗化语言的韵味,基本难以保留,美感就更谈不上了。

美国学者魏莉莎翻译的《凤还巢》,已被成功地搬上舞台,并受到国内外的高度评价,可以说是一部相当成功的京剧剧本翻译,值得借鉴。

本文拟从目的论角度简析《凤还巢》英语译本。

一、目的论简介目的论是由德国功能派翻译学家Hans Vermeer和Kathefina Reiss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翻译理论。

目的论认为翻译应具有明确的目的和意图,是在译者作用下以原语文本为基础的跨文化人类交际活动。

目的论有三个原则:目的原则、连贯原则和忠实原则,其中目的原则是首要原则。

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着整个翻译行为的过程,即结果决定方法。

通常情况下,“目的”指译文的交际目的。

翻译目的决定了翻译的方法和策略。

目的论不再把“信”或“忠实”作为首要的翻译标准。

它强调的是“合适”(adequacy)而不是“对等”(equivalence)。

从翻译的文化语境角度对比《京剧》英译本-最新资料

从翻译的文化语境角度对比《京剧》英译本-最新资料

从翻译的文化语境角度对比《京剧》英译本京剧是我国传统戏剧的瑰宝,被认为是中国的国粹。

为更好地把中国京剧文化介绍给世界各地,现目前已有许多介绍京剧的英译本,本文旨在从文化语境的角度对比《京剧》两种英译本,阐明文化语境对翻译的影响以及翻译策略。

一、文献综述(一)语境“语境”这一概念首先由马林诺夫斯基在1923年提出。

他认为言语和环境紧密相关,言语只有在言语产生的环境及文化语境中才能够被理解(刘润清,1988)。

也就是说,语言只有在特点的环境中才有意义。

Martin&Ring ham(2000)在《符号学词典》中给语境作如下定义:语境一词指在任何特定的所指单位之前的或伴随该单位的语篇,语义赖之而存在。

语境可以是清晰的、隐蔽的或情景的。

而至今“语境”一词尚没有统一的定义。

在不同学科和领域,语境的定义不尽相同。

但总的来说,语境可以分为语言学语境和非语言学语境。

语言学语境指文本中存在的上下文语境。

非语言学语境包括情景语境、文化语境和实际语境。

(二)翻译与文化语境文化是语言生存的土壤,与此同时它又靠语言交际、传播和发展。

文化语境是指任何一个语言使用所属的某个特定的言语社团,以及每个言语社团长期形成的特定的历史、文化、风俗、习俗、价值标准和思维方式等。

由于不同民族所处的自然地理、人文历史和文化环境不同,各民族的人们对外部世界反映产生的印象和概念也会出现差异,所以不同语言文化在历史传统、价值取向、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思维方式及地理环境等方面的差异会使同一词语在不同文化语境中产生不同的喻义,引起的情感也往往因文化不同而各异。

在交际过程中,语言的意义通常是根据语境来确定的(张美芳,2002)。

奈达认为翻译是语言交际活动,它取决于听/读者从译文中所获得的信息。

马林诺夫斯基认为不同的文化背景是语言翻译障碍的最主要因素,语言不是一套完备的体系,语言中的意义不可能由它自己本身来描写,而是由语境来决定的(俞如珍、金顺德,1997)。

英文京剧唱词

英文京剧唱词

英文京剧唱词
摘要:
1.英文京剧唱词的简介
2.英文京剧唱词的发展历程
3.英文京剧唱词的特点
4.英文京剧唱词的传播与影响
5.英文京剧唱词的现状及未来发展
正文:
1.英文京剧唱词的简介
英文京剧唱词是指将中国传统京剧的唱词翻译成英文,以便于国外观众理解和欣赏。

英文京剧唱词在保留传统京剧唱腔的基础上,通过语言的转换,使国外观众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到京剧的魅力。

2.英文京剧唱词的发展历程
英文京剧唱词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 世纪初,当时京剧作为中国的国粹,开始走向世界。

为了使国外观众能够理解和欣赏京剧,一些艺术家开始尝试将京剧唱词翻译成英文。

随着中国与世界的交流日益密切,英文京剧唱词逐渐发展壮大。

3.英文京剧唱词的特点
英文京剧唱词在翻译过程中,需要兼顾语言的表达和京剧唱腔的韵味。

因此,英文京剧唱词具有以下特点:首先,翻译过程中需要遵循京剧唱词的韵律和押韵;其次,翻译要尽可能简洁明了,以便于国外观众理解;最后,英文京剧唱词要保留京剧唱腔的特点,使观众能够感受到京剧的魅力。

4.英文京剧唱词的传播与影响
英文京剧唱词的传播对于推动京剧艺术走向世界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英文京剧唱词,越来越多的国外观众开始关注和喜欢京剧。

英文京剧唱词的传播不仅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还对京剧艺术的传承与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5.英文京剧唱词的现状及未来发展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英文京剧唱词的传播渠道越来越多样化。

除了在剧院演出外,还可以通过网络、电影等形式传播。

在未来,英文京剧唱词将继续发展,为世界观众呈现更加丰富多彩的京剧艺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 键词 : 京剧 英译 ; 京剧 ; 翻译 D O I : 1 0 . 1 6 0 8 3 / j . e n k i . j e i j p . 2 0 1 5 . 0 9 . 0 4 5 中图分类号 : H 3 1 5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编 号 : 1 6 7 1 -1 5 8 0 ( 2 0 1 5 ) 0 9 —0 o 9 l —0 3
京剧 , 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 , 凝聚了中华 民族 五千年的智慧和文化历史的积淀 , 集 中体现 中华 民 族的伟大精神、 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审美情趣 , 是传统艺术文化的瑰宝 , 被视为国粹 。著名戏剧电
影 艺术 家黄佐 临先生 认 为 以梅兰 芳 为代表 的 中 国戏
实 现翻译 目的 而在 翻 译 活 动 中表 现 出 的 主 观 能 动 性 。主 观能动 性 和受动 性是 人 的主体性 的两 个重 要
Vo L 3 l To t a l No . 4 o 5
浅谈京剧 英译研究
丁 玲
( 郑 州成功 财 经学 院 外 国语 言 文学 系, 河南 郑州 4 5 1 2 0 0 )
摘要: 京剧英译是 翻译研 究 中比较特殊 的领域 。京剧 英译不仅 涉及语 言转换 , 还 涉及语 言之 外的文化 等许 多因素 。本 文 探讨 京剧英译研 究 中的一 些主要 问题 , 包括 : 译者主体性 、 京剧英译译本、 京剧 英译原 则和 京剧 英译 文化 转换 等。
铁镜公 主 ( 西皮慢板 ) : 猜一 猜驸马爷满腹 机关 。
P r i n c e s s ( S i n g i n g ) : G u e s s w h a t i s h i d d e n i n y o u r
s l e e v e s . Ah.
外去, 是 中国传统文化的遗憾。京剧英译对弘扬优 秀传统文化 、 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 的意义 。 国内外专家学者对京剧研究与翻译进行卓有成效的 研究 , 中 国人 民大学 与北 京 外 国语 大学 合 作完成 “ 中国京剧百部经典英译系列” 工程 , 北京外 国语大 学艺术研究院院长孙萍作为这套丛 书的主编, 曾赴 匈牙 利 、 美 国讲 学数 年 。英文 京剧 开创 者 、 戏剧 学家 伊丽莎 白 ・ 维克曼 一 沃尔扎克教授( E l i z a b e t h Wi e h -
特征。主观能动性发 挥的方 向性和 目的性 体现为 “ 为我性 ” 。译者在京剧英译实践 中, 应该正确 阐释 源语文本 , 充分认识两种语言及其文化差异 , 运用主 观能动性发挥译者本身的艺术创造力进行艺术再创
造, 同时应 忠 于 原 著 , 在 受 动 性 的基 础 上 发 挥 能 动
2 0 1 5年第 0 9 期 第3 1 卷 ( 总4 0 5期 )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J OU RN AL OF E DUC A T I ONA L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I N S TI TU T E OF J | L N I P R OVI NC E
No . 0 9, 2 0 1 5
助 于 国外 观众 理解 其 内涵 。这种 翻译方 法放 弃 了源

京剧 英 译研 究 的主 要 问题
( 一) 译 者主 体性 : 能 动性 和受 动性
语的修辞格译 出隐含义 , 是译者主体性 中能动性的 典 型体 现 。 ( 二) 京剧英译译本 : 为我性和一本多译 京剧英译是一种文学体裁 的翻译 , 但它又有别
作者 简介 : 丁
玲( 1 9 8 l 一) , 女, 河南郑州人 , 郑州成功财经学院外 国语言文学系 , 讲师 , 研究方向 : 英语语 言文学 。
91
于其他文学体裁 。我 国著名戏剧演员及戏剧翻译家 英若成先生提出“ 为我性” 的戏剧翻译理论 , 为我性 即强调舞台效果 。京剧英译译本中体现 的译者的能 动性 和 受动 性 的结合 是 由为我 性所 决定 的。京剧 英
译译 本 的 为我性 多体 现 在 舞 台 演 出 上 。 因此 , 强 调 舞 台效果 是 其 “ 为我性” 的 一 种 体 现 。 在 翻译 时 应
曲表演体 系是现存 的世界 三大表演体 系之一。 目 前, 我 国京 剧大 概 有 1 0 0 0多部 , 可 是 翻译 出 去 的 剧
本 却不 多 , 由于 翻译 的原 因而 没 有 系 统 地 介 绍 到 国
性, 最终达到翻译 目的, 既忠实传达原著内容又保持 原有的风格神韵 , 体现出主体性中能动性、 受动性和 为我性的辩证统一 。下面以京剧 《 四郎探母》 中一 例, 说明译者在京剧英译 中如何发挥主体性 :
原剧本中含有借代格 , “ 满腹 机关 ” 指计谋 、 心 机很多 。试想 , 如果把其译成“ o r g a n ” , 外 国观众在
观 看京 剧表演 , 没 有 条 件 阅读 注 解 的情 况下 必 然 会
n l a n n—Wa l e z a k ) , 中文名 魏莉 莎 , 曾翻译 、 编 导 的 《 凤还巢》 《 秦香莲》 等英文京剧剧本 , 把用英语表演
的京 剧 搬上 西方 的舞 台 , 为 推 动 中 国京 剧 艺 术走 向 世界 做 了积极 的努力 。

产生疑问 和误解 。因此 , 译 者运用 主观 能动性 把 “ 满腹机关” 译作“ w h a t i s h i d d e n i n y o u r s l e e v e s . ” 有
主体性是哲学上的概念 , 运用到翻译理论上 , 就 是译者作为翻译主体在尊重翻译对象 的前提下 , 为
收 期 日期 : 2 0 l 5 —0 5 一l 6 项 目简介 : 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 目( 2 0 1 4 C Y Y 0 1 5 ) ; 河南省社科联 、 省经 团联调研课题( S K L一 2 0 1 4— 1 6 6 6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