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年最新青岛版(六三制)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认识钟表》学案1(名校资料)
青岛版一年级下册数学《学看钟表》教案范文(精选7篇)
青岛版一年级下册数学《学看钟表》教案范文(精选7篇)青岛版一年级下册数学《学看钟表》范文篇1一、教学目标:1、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学会看钟表,能正确认识“整时”和“半时”。
2、结合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作息时间,培养学生珍惜时间和遵守时间的良好习惯。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应用意识。
二、教学重点:学会认读整时和半时,感受时间在人们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遵守时间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难点:1、认读半时时,分针指着“6”说清时针“走过了几”。
2、规范学生语言,将学生口语化的“几点”、“几点半”,说成“几时”、“几时半”。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先给你们猜个。
“会说没有嘴,会走没有腿,它能告诉我们什么时候起来,什么时候睡觉。
”你们猜一猜它是什么呀?(钟表)2、我们通过看钟表,就能合理的安排时间,知道什么时间该干什么了,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看钟表。
(板书:学看钟表)(二)新授:1、观察钟面。
这是没画完的一个钟表,钟面上少了些什么呀?(1)少数字。
还有谁和他有一样的发现?看来你们在家里经常看钟表。
:(1~12)快伸出小手,指着屏幕上的数字数一数吧。
(课件,空表盘)刚才你们数的可认真了,还记得钟面最上面的数是几吗?(每次叫两三个学生)(课件:12)最下面是?(6),右面是?(3)左面是(9)这四个数在我们看钟表时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是12和6起着更重要的作用。
看看还缺点什么?(2)时针和分针。
预设:1、少了三根针哪三根针呀,你能给大家介绍介绍吗?2、秒针:你的生活经验真丰富,有些表盘上有一根又细又长的针,就是秒针。
今天我们先来认识分针和时针,这两根针可重要了,要想知道几点,就需要他们的帮助。
a、除了12个数,钟面上还有什么?预设一:时针和分针。
你真了不起,都知道时针和分针了。
这两根哪根是时针,哪根是分针呀?(短的是时针,长的是分针。
)你说的真准确,谁再来说说?(找三个同学说:短的是时针,长的是分针。
)预设二:有两根针。
小学的数学青岛版一年级的下册认识钟表
小学数学青岛版一年级下册认识钟表教课目的:1、联合现真相境初步认识钟表,能正确认读“整时”和“半时”,能正确认读“整时”和“半时”。
2、在认识钟表的过程中,培育学生的察看能力。
3、成立初步的时间观点,养成准时作息的优秀习惯。
教课要点:能正确认读“整时”和“半时”。
教课难点:能正确认读“整时”和“半时”,会辨识“大概几时”。
教课准备:多媒体课件、钟表模型。
教课过程:一、创建情境,提出问题。
师:老师给大家讲个故事。
一天,下着大雨,下午下学,老师把同学们护送到学校门口,看到同学们远去的背影,仍是放心不下,于是发生了下边的故事(课件出示主题画面,教师给学生打电话的场面)。
认真察看画面,你能提出什么数学识题?先自己想想,再在小组内说一说。
1、老师什么时间给小朋友打电话的?2、小力是什么时候到家的?3、小云是什么时候到家的?4、小青、小林是什么时候到家的?5、谁到家最早呢?(教师有选择地板书价值的问题)师:同学们提了这么多问题,真了不起!要想知道他们是什么时候到家的,我们就要学会看钟表。
(板书课题:认识钟表)二、自主研究。
1、谈谈自己对钟表的认识,沟通自己的对于钟表、时间的生活经验。
2、认识钟面学生拿钟面看一看,拨一拨,玩一玩3、沟通发现,谈谈钟表的作用4、教师小结三、合作沟通,解决问题。
师:小力是什么时间到家的?小云是什么时间到家的?你是怎么知道的?先自己想想,再在小组内沟通。
(学生小组议论,教师参加部分小组的沟通)小组报告:师:哪个小组先来介绍一下小力是什么时间到家的?你是怎么知道的?师( 小结 ):同学们方才的想法很对,长针指着12,短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在钟面上长针叫分针,短针叫时针。
(课件分别闪烁分针和时针)小力到家的时候钟表的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 5,因此是 5 点,在数学上往常叫 5 时。
师:小云是时间到的?你们是怎么知道的?生:小云是 5 点半到家的;由于分针指着6,时针在 5 和 6 中间,就是 5 点半;师:方才有的组说是 5 时半,有的组说是 6 时半,究竟哪个组说得对?请利用你们手中的学具表拨一拨,研究一下,究竟是 5 时半仍是 6 时半。
2016-2017年最新青岛版(六三制)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认识钟表》优秀教案1(名校资料)
《认识钟表》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结合现实情境初步认识钟表,能正确认读“整时”和“半时”,能正确认读“整时”和“半时”。
2、过程与方法在认识钟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建立初步的时间观念,养成按时作息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能正确认读“整时”和“半时”。
教学难点能正确认读“整时”和“半时”,会辨认“大约几时”。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与小组合作课前准备课件、钟表模型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师:老师给大家讲个故事。
一天,下着大雨,下午放学,老师把同学们护送到学校门口,看到同学们远去的背影,还是放心不下,于是发生了下面的故事(课件出示主题画面,教师给学生打电话的场面)。
仔细观察画面,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先自己想一想,再在小组内说一说。
1、老师什么时间给小朋友打电话的?2、小力是什么时候到家的?3、小云是什么时候到家的?4、小青、小林是什么时候到家的?5、谁到家最早呢?(教师有选择地板书价值的问题)师:同学们提了这么多问题,真了不起!要想知道他们是什么时候到家的,我们就要学会看钟表。
(板书课题:认识钟表)2、新课学习(一)自主探究。
1、说说自己对钟表的认识,交流自己的关于钟表、时间的生活经验。
2、认识钟面学生拿钟面看一看,拨一拨,玩一玩3、交流发现,说说钟表的作用4、教师小结(二)合作交流,解决问题。
师:小力是什么时间到家的?小云是什么时间到家的?你是怎么知道的?先自己想一想,再在小组内交流。
(学生小组讨论,教师参与部分小组的交流)小组汇报:师:哪个小组先来介绍一下小力是什么时间到家的?你是怎么知道的?师(小结):同学们刚才的想法很对,长针指着12,短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在钟面上长针叫分针,短针叫时针。
(课件分别闪动分针和时针)小力到家的时候钟表的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5,所以是5点,在数学上通常叫5时。
师:小云是时间到的?你们是怎么知道的?生:小云是5点半到家的;因为分针指着6,时针在5和6中间,就是5点半;师:刚才有的组说是5时半,有的组说是6时半,到底哪个组说得对?请利用你们手中的学具表拨一拨,研究一下,到底是5时半还是6时半。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1 《认识钟表》 ︳青岛版 (3)
《认识钟表》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认识钟表》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在观察与比较中学会认读和记录整时。
2.经历认读、记录整时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的简洁美,形成观察与表达能力。
3.沟通生活与数学的联系,养成按时作息的良好习惯。
学习重点:认读整时,记录整时。
学习难点:对同一时间表示的意义不同的理解。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课件出示:各种各样的钟表)师:刚才,我们看到的这些都是钟表,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钟表,好吗?(板书课题:认识钟表)[设计意图:简明扼要,通过观看这些精美的钟表,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欲望。
]二、观察钟表师:孩子们,仔细观察这个钟面,你有什么发现?生1:有数字(12个数字)生2:有根针(2根指针)师:对,我们先来看这12个数字宝宝,他们都有自己的位置。
(课件演示)师:我们快速的记住这12个数字宝宝的位置,比一比,看谁记得又快又准。
生:12在钟面的最上面6在钟面的最下面3在钟面的最右边9在钟面的最左边......师:请大家再仔细观察,这两根针有什么特点?生:一根针长,一根针短一根针细,一根针粗师:(指着钟面)这根又细又长的针叫分针,这根又粗又短的针叫时针。
(师板书)同时请学生拿出钟面模型,找到钟面钟面上的分针和时针。
师:刚才有的小朋友在说时针和分针会动,想不想看时针和分针动起来的样子。
(课件演示)师:你看到了什么?生:分针跑得快,时针跑得慢。
[设计意图:人人都参与观察钟面,感性地接触钟面,让学生在观察中学会用对比找到明显的特征,同时学会用规范的语言来表达。
]三、认读整时过渡语:是的,分针和时针在不停的转动,它们的位置也在不停的变化。
分针和时针所在的位置不同,它所表示的时间也不一样,请看(播放PPT,屏幕显示例题中的三个钟面)1.尝试认读师:请大家看第一个钟面,你知道是什么时间吗?生:8点师:请说说你的想法。
生:分针指向12,时针指着8,就是8点。
师:你说的真好,但是这里如果把8点改成8时就更好了,因为在国际上时间的通用单位是时。
青岛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 认识钟表
《下雨了—认识钟表》参考教案教学目标:1、结合现实情境,初步认识钟表,能正确认读“整时”和“半时”,会辨认“几时刚过”和“快到几时”;2、在认识钟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并学会与他人合作与交流。
教学重点、难点:结合现实情境,初步认识钟表,能正确认读“整时”和“半时”,会辨认“几时刚过”和“快到几时”。
课前准备:准备钟表教具、钟表模型演示器,以多媒体,利用多媒体把课本中的情景图展现出来,以吸引学生兴趣,使课堂直观、形象,学生每人准备一个小钟表,亲手来拨一拨、玩一玩,让学生经历和感受时针与分针的运动过程,构建学生时间观念。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教师深情地讲一个感人的故事:有一天放学,天下着雨,老师把同学们护送到校门口,看着同学们渐渐远去了,可老师的心还是七上八下,于是就发生了下面插图中的一幕幕。
下面就请同学们欣赏这幅图画。
2、学生仔细观察画面,看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1)小力是什么时间到家的?(2)小云是什么时间到家的?(3)小青是什么时间到家的?(4)小林是什么时间到家的?3、教师选择有价值的问题板书出来:小力是几时到家的?4、引出课题(要想知道这个问题,我们就要先学会认识钟表),师板书:认识钟表。
(说明:从贴近学生生活的素材入手,使学生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二、合作交流,解决问题。
1、小力是什么时间到家的?(让学生根据已有经验先自己解决,然后再在小组内交流。
)2、小组汇报:长针指着12,短针指着5,所时是5时。
3、“小博士”告诉你的话:钟面上短针叫时针,长针叫分针(师用多媒体出示小博士的话)。
4、小云是什么时间到家的?(小组讨论交流)(1)小云是5时半到家的。
(2)小云是6时半到家的。
5、根据学生出现的问题,让学生通过手中的模型解决问题。
6、师小结:因为时针还不到6所以是5时半。
7、小青和小林分别是几时到家的呢?(指名学生说,有的学生说出准确时间,师要给予肯定)并告诉他们快到5时和“5时刚过”。
青岛版小学数学六三制一年级下册【总复习:认识钟表】参考教案
青岛版小学数学六三制
一年级下册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祝您天天进步!
来一起学习知识吧
《总复习:认识钟表》参考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能快速读出几时、几时半、几时刚过、快到几时。
2、建立时间观念,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能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
教学重难点:
快速读出几时、几时半、几时刚过、快到几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图上这位小朋友的时间在干什么?(逐副出示)让学生认准每一副图上的时间谁能说一说这位小朋友是怎样安排他的时间的?
你一天的时间是怎样安排的?(先在小组内交流,然后在全班交流。
)
评一评,谁的时间安排的最合理。
二、动手解决问题
1、拨一拨:
8时 6时半 9时刚过快到12时
师说时间,生动手拨,同伴看看拨得是否正确。
2、画一画
坐小火车的同学是()时开始的,结束时是3时半,请画上时间。
请在作业纸上画出时间。
三、实践作业
10时 3时半快到11时 6时刚过
回家设计一张作息时间表,并按作息时间表上的时间去做。
相信自己,就能走向成功的第一步
教师不光要传授知识,还要告诉学生学会生活。
数学思维
可以让他们更理性地看待人生。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新版】
下雨了——学看钟表教学目标:1、结合现实情境初步认识钟表,能正确认读“整时”和“半时”,会辨认“几时刚过”和“快到几时”。
2、在认识钟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建立初步的时间观念,养成按时作息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认读“快到几时”和“几时刚过”,指导学生写出这些时刻。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钟表模型。
教学过程:一、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老师给大家讲个故事。
一天,下着大雨,下午放学,老师把同学们护送到学校门口,看到同学们远去的背影,还是放心不下,于是发生了下面的故事(课件出示主题画面,教师给学生打电话的场面)。
仔细观察画面,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先自己想一想,再在小组内说一说。
1、老师什么时间给小朋友打电话的?2、小力是什么时候到家的?3、小云是什么时候到家的?4、小青、小林是什么时候到家的?5、谁到家最早呢?(教师有选择地板书价值的问题)师:同学们提了这么多问题,真了不起!要想知道他们是什么时候到家的,我们就要学会看钟表。
(板书课题:学看钟表)二、合作交流,解决问题。
师:小力是什么时间到家的?小云是什么时间到家的?你是怎么知道的?先自己想一想,再在小组内交流。
(学生小组讨论,教师参与部分小组的交流)小组汇报:师:哪个小组先来介绍一下小力是什么时间到家的?你是怎么知道的?(抽生交流)师(小结):同学们刚才的想法很对,长针指着12,短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在钟面上长针叫分针,短针叫时针。
(课件分别闪动分针和时针)小力到家的时候钟表的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5,所以是5点,在数学上通常叫5时。
师:小云是时间到的?你们是怎么知道的?生:小云是5点半到家的;因为分针指着6,时针在5和6中间,就是5点半;师:刚才有的组说是5时半,有的组说是6时半,到底哪个组说得对?请利用你们手中的学具表拨一拨,研究一下,到底是5时半还是6时半。
(教师指导学生按钟表正常的转动方向拨)(学生分小组研究)师(小结):通过刚才的研究,大家都认为是5点半。
最新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钟表》教案设计
B、认识指针:
粗短的是时针,表示几时的。较细长的是分针,表示几分的。最细长的是秒针,表示几秒的。它们是三个好朋友,团结合作才能完成报时的任务。你们知道这三根针是按什么方向转动的吗?用手比画一下。(按顺时针方向转动)
2、认识整时
(1)学生观察1时、6时、9时时针、分针的特点
师:分针和时针分别指在哪儿?(分针指着6,时针指在3和4的中间;分针指着6,时针指在8和9的中间)
师小结:分针指着6,时针过了几就是几时半。
4、认识大约几时
(1)分针在12的左边,时针不到10,是快到10时了。
(2)分针在12的右边,时针过了4,是4时刚过。
师小结:分针靠近12,时针接近几就是大约几时。“快到几时”和“几时刚过”我们都可以说成“大约几时”。
3、在情境图上贴时间:#时间情境图
五、谈收获:
这节课,你们学会了什么?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请在小组内交流一下,比一比,看谁的收获多。
六、课下作业:
学习了这节课,你打算怎样珍惜时间呢?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制定一个作息时间表。
板书设计:
认识钟表
长针短针
分针时针
指着12指着几就是几时
指着6走过几就是几时半
难点突破:教学大约几时从整时切入。在6时的钟面上,稍改变分针的位置,使它不正好指着“12”。首先让学生感到钟面上“不正好是6时”;再联系经验分辨一个钟面上6时不到,另一个钟面上6时刚过;然后指出这两个钟面上都接近6时,都可以说成大约6时。从而体会大约6时与6时的差别。
三、情境练习:
出示课本11页图,生仔细观察并提出问题。
四、巩固练习:
1、自主练习1、 2
教学建议:自主练习2是一道认读钟表上时刻的题目,以连环画的形式呈现了一个小朋友一天的学习生活,练习时,可以先让学生看图讲故事,并利用图中的时间信息,然后再让学生说一说自己一天的时间是怎样安排的,培养学生养成初步的时间观念,教育学生养成有规律作息的好习惯。
最新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下册 认识钟表教学设计
《认识钟表》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16页信息窗*第*课时教学目标1.结合现实情境初步认识钟表,能正确认读“整时”和“半时”,会辨认“几时刚过”和“快到几时”。
2.在认识钟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通过现实情境中对钟表的初步认识,解决生活中与时间有关的简单问题。
4. 建立初步的时间观念,养成按时作息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认识“整时”和“半时”。
教学难点:辨认“几时刚过”和“快到几时”。
教具、学具教师准备:课件、钟表模型。
学生准备:钟表模型。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1、创设情境,引入钟表。
课件给出动画人物:小新,激发学生的兴趣。
用动画人物小新的声音:大家好!今天我带来一个谜语想考考大家?师鼓励学生接受挑战,课件出示谜语:小小马儿三条腿,日日夜夜不停息。
嘀嗒嘀嗒提醒你,时间一定要珍惜。
生来猜谜语——板书:钟表。
2、感受认识钟表的必要性,引入课题。
用动画人物小新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并引入:钟表乐园。
学生观看课件展示的各式各样的钟表,并说说感受。
师:这些是你们想说的。
老师还想说:我们的生活到处都有钟表,我们的生活离不开钟表。
你知道钟表都有哪些用处吗?生回答师对生的回答进行评价,再通过动画人物小新提出问题:1、你们认识钟表吗?2、我什么时间上学?什么时间上音乐课?什么时间玩耍?什么时间放学?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斗志,引入课题:认识钟表。
二、自主学习,小组探究。
1、认识钟面。
(1)小组讨论交流。
师给出问题:钟面上都有什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
(2)学生汇报,师生交流。
A.认识大格和小格。
B.认识时针和分针。
认识完时针和分针后,提出问题:你知道它们是怎么转动的吗?(顺时针方向)2、认识整时。
师:了解了钟面各部分的名称,你能知道小新上学的时间了吗?回到情境串中:根据小新上学的时间学习整时。
(1)初步认识整时。
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说说小新上学的时间,并说说你是怎么知道的?(2)讨论交流,再次认识整时。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1 《认识时钟》 ︳青岛版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1、用猜谜语的方式导入,让孩子们了之此课所学。
2、并且用《时针大冒险》的故事引入,让孩子们知晓时针、分针、秒针的速度和外形,懂得珍惜时间。
二、探究发现、建立模型1、观察课件中钟面回答下面问题:A、钟面上有几个数字?B、跑得最慢的是哪根针?C、跑得最快的是哪根针?D、谁跑得不快也不慢?【设计意图:通过故事和观察钟面了之时钟,为课程顺利的开展做好铺垫】2、观察钟面回答问题,和孩子们共同学习“整点”的表达方式。
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点。
3、整点的巩固练习:A、我会认:举手表达课件所出示的钟面上的点钟数。
B、我会操作:通过实际的拨动钟面,表达教师要求的点钟数C、我会画:通过不完整的钟面,填时针和分针,正确表达教师要求的点钟数。
【通过层层的深入,让孩子们对整点的表达深入于心,并且在生活中运用自如。
】4、半点的学习:通过观察转动的钟面,了之时针、分针、秒针运转的方向为顺时针的方向。
通过具体的钟面操作,介绍半点是分针指着6而时针怎样来定位。
5、做游戏巩固半点的钟点知识。
A、对手PK的方法:教师用课件出示钟面,小对手同时读出钟面上的点钟数,速度快并且准确的人为胜者。
B、全班PK的方法,快且准确者为胜者。
【设计意图:通过比拼深入掌握钟点知识,正确自如的运用到生活中。
同时在比拼中进一步的活跃了课堂气氛。
】三、理解应用通过做一张有关整点和半点的试卷,对手比拼分数来实践应用、理解运用钟点知识。
【设计意图:把知识应用于实践当中,让孩子们记忆犹新,并且在生活中应用自如。
】四、总结归纳提升经验通过提问的方法,和孩子们共同的巩固钟点知识。
青岛版一年级下册数学《认识钟表》教学设计
《认识钟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结合现实情境初步认识钟表,能正确认读“整时”和“半时”,能正确认读“整时”和“半时”。
2、在认识钟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建立初步的时间观念,养成按时作息的良好习惯。
4、体会到老师的关爱,渗透人文思想。
教学重难点1、能正确认读“整时”和“半时2、能正确认读“整时”和“半时”。
教学步骤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老师带来一个谜语想考考你们?你们有信心吗?出示谜语生:钟表师:没错,就是钟表,也可以说是闹钟、表等等。
今天我们就来和神奇的钟表交朋友。
(板书:认识钟表)师:生活中钟表有很多种,你知道哪些呢?生自由回答,说说自己对钟表的认识,可以交流自己的关于钟表、时间的生活经验。
二、自主探究,认识钟面师:老师也找了一些钟表来,他们长得真是各种各样!但其实钟表很多地方都一样的,我们一起来看一下生活中最常见最普遍的钟表。
仔细观察看看这些钟面上都有什么?生:数字,时针分针。
师:这上面有数字,那说能说些下都是那些数字,我们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数数。
师:其实啊,钟表上的指针他转动的方向是有一定规律的,不是随便转动的,他转动的方向是按照数字从小大到达顺序来转动的,大家先来数一数。
我们再一起来看一下指针的转动,是这样。
走过1,再走过2,师:刚才有学生说这上面有时针和分针,那你能说一下你是怎么区分的吗?生:长是分针,短的是时针。
三、合作交流,解决问题。
师:看来大家都已经认识钟表了,那老师给大家讲个小故事。
一天,下着大雨,下午放学,老师把同学们护送到学校门口,看到同学们远去的背影,还是放心不下,于是发生了下面的故事(课件出示主题画面,教师给学生打电话的场面)。
仔细观察画面,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先自己想一想,再在小组内说一说。
1、老师什么时间给小朋友打电话的?2、小力是什么时候到家的?3、小云是什么时候到家的?4、小青、小林是什么时候到家的?5、谁到家最早呢?(教师有选择地板书价值的问题)师:同学们提了这么多问题,真了不起!要想知道他们是什么时候到家的,钟表说我来帮你们,你们只要学会了看我,就知道时间了!(一)学习整时1、师:同学们认真观察图上的钟表,小力是什么时间到家的?你是怎么知道的?师(小结):同学们刚才的想法很对,长针指着12,短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青岛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认识钟表》完美教案
a.在你们的桌上有一个漂亮的钟面,拿起来仔细看看钟面上有些什么?把你的发现说给小
伙伴听听。(学生玩学具,教师指导。)
b.你们观察的真仔细,现在请小朋友们放下手中的小钟面,来看看我的超级大钟面。谁来
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出示钟面)
师:有哪些数字?我们能不能从小到大一起数一遍呀?一共有几个数字?从几到几?
学生观察、发现:共有 12 个数,1---12。
板书:认识钟表 (二)提出问题 师:一天,下着大雨,下午放学,老师把同学们护送到学校门口,看到同学们远去的背影, 还是放心不下,于是发生了下面的故事: (课件出示主题画面,教师给学生打电话的场面)。 仔细观察画面,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先自己想一想,再在小组内说一说。 师:同学们提了这么多问题,真了不起!要想知道他们是什么时候到家的,我们就要学会 看钟表。 二、自主学习,小组探究 师:我们先来解决“小力是什么时候到家的?” a.在你们的桌上有一个漂亮的钟面,拿起来仔细看看钟面上有些什么?把你的发现说给小 伙伴听听。(学生玩学具,教师指导。) b.你们观察的真仔细,现在请小朋友们放下手中的小钟面,来看看我的超级大钟面。谁来 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出示钟面) 师:有哪些数字?我们能不能从小到大一起数一遍呀?一共有几个数字?从几到几? 学生观察、发现:共有 12 个数,1---12。 师:又短又粗的针叫时针,又细又长的针叫分针。 师:请你在自己的钟表上找一找哪根是分针、哪根是时针。小朋友之间互相说一说。 通过刚才的学习,同学们已经认识了钟面上的数字和时针、分针。那么怎么利用它们知道 同学们到家的时间呢? 下面请同学们把你的钟表模型拿出来调出小力到家的时间。 师:小力是什么时间到家的?先自己想一想,再在小组内交流。 (学生小组合作探究,教师参与部分小组的交流) 师:哪个小组先来介绍一下小力是什么时间到家的?你是怎么知道的? 全班交流、质疑: 师:你们说的很好分针指着 12,时针指着 5,就是 5 点,在数学上通常叫做 5 时。 师:通过看小力到家的时间,你有什么发现?谁能用一句话告诉大家,我们以后怎么看时 间呀?同桌之间互相讨论、交流。 3、认识半时 你能知道小云的到家时间吗?为什么? 四、课外知识补充: 用课件的形式向学生介绍中国古代的钟表,让学生知道:古代中国曾占据世界计时技术冠 军宝座千余年,钟表是我国古代重大的发明之一。 五、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1.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知识?有什么收获? 2.通过学习“时间”你明白了什么
第二单元第一课时《认识钟表》(教案)-一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1
《认识钟表》教学设计青岛版教材一年级下册第18—22页。
知识与能力:结合生活经验学生初步认识钟面,学会看钟表上的整时、几时半、大约几时。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认识、对比和归纳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逐步分清整时、半时和接近整时的特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建立初步的时间概念,学会合理安排时间,培养学生遵守时间、珍惜时间良好生活和学习习惯。
重点:“整时”和“半时”的认读方法。
难点:认识“半时”、“几时刚过”和“快到几时”。
课件、钟表模型。
教学过程一、谜语导入。
师:老师给大家出个谜语,请听:“弟弟长,哥哥短,两人赛跑大家看,弟弟跑了十二圈,哥哥一圈才跑完。
”仔细想想谜底是什么?(课件出示谜语。
)生:钟表。
师:你真棒!你们见过钟表吗?生:见过。
师:生活中我们离不开钟表,今天这节课咱们一起来认识钟表。
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课件出示信息窗——老师的关爱。
1.认识钟表。
师:瞧,王老师正在做什么?生:王老师在打电话。
生:下雨了,王老师给小力、小云、小青和小林打电话,问他们是“什么时候到家的”。
师:据王老师所知,这四位孩子都是坐公交车回家的,下雨了,王老师非常担心他们的安全,一一给他们打去电话确认到家了才放心。
我们再看,在每一个小朋友的旁边都显示的是他们到家时间的钟表,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生:小力是什么时间到家的?生:小云是什么时间到家的?生:小青是什么时间到家的?生:小林是什么时间到家的?师:看来啊,同学们和老师的心情是一样的,都特别关心这四位同学是什么时间到家的?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就要学会看钟表。
下面我们一起学习看钟表。
出示钟表模型。
师:仔细观察,你知道钟表面上都有什么吗?生:有十二个数字,1、2、3、4......12。
生:我还知道钟面上短针是时针,长针是分针,短针走得慢,长针长得快。
生:钟面上一共有12个大格,一个大格里面有5个小格。
生:分针走一圈时针才走一大格。
生:时针走一大格是1时,走一圈是12时。
《认识钟表》教案(精选5篇
《认识钟表》教案(精选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材《认识钟表》章节,详细内容包括:钟表的构造及功能,时针、分针、秒针的认识,时间的基本表示方法,以及时间读法的掌握。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钟表的构造,认识时针、分针、秒针,学会读取时间。
2. 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读取时间,特别是分钟的表达。
重点:认识钟表的构造,掌握时针、分针、秒针的使用,学会读取时间。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钟表模型,挂图,多媒体课件。
学具:每人一个练习本,钟表玩具,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组同学们在不同时间进行活动的图片,让学生感受时间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关注时间。
2. 新课导入(10分钟)(1)展示钟表模型,引导学生观察钟表的构造,认识时针、分针、秒针。
(2)讲解时针、分针、秒针的作用,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3. 例题讲解(15分钟)(1)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例题,引导学生学会读取时间。
(2)讲解读取时间的方法,重点强调分钟的表示方法。
4. 随堂练习(15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练习,互相提问,共同解答,巩固所学知识。
教师对学生的练习情况进行点评,针对共性问题进行讲解。
六、板书设计1. 钟表的构造:时针、分针、秒针。
2. 时间表示方法:时、分、秒。
3. 时间读法:整点、半点、一刻、二刻。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在钟表上画出上午9点30分的时间。
2. 答案:(1)时针指向9,分针指向6。
(2)12:00 整点;3:45 3点45分;6:30 6点30分;8:158点15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钟表的基本知识,但还需关注学生对于时间观念的培养。
2. 拓展延伸: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钟表,学会在不同场合下使用钟表,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青岛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 认识钟表
师:这是小明一天的生活安排,(出示书上90页的图。)仔细观察这些图,请你在小组里试着说一说小明什么时间在做什么,你是怎样看钟面上的时间的。
学生分组交流、讨论、在同伴的合作中学会看整时和半点。
2、师在黑板上贴出相应的六个钟面。
师:哪些组的同学愿意当小老师,给全班同学说一说,你们是怎样认这些钟面上的时间的?
设计思路
大部分孩子在学前教育或家庭教育中多多少少都接受过一些关于时间的知识,他们每天起床、吃饭、上课、下课都要按照一定的时间来进行,这样在生活中潜移默化的就感知到了时间这一抽象概念的存在,而且每个家庭都有挂钟或手表,钟面、表面对于他们来说也并不陌生。但时间比较抽象,因此教学时要把时间的认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并结合大量的操作活动,才让学生容易掌握。
个性修改
教后札记
与本单元相关知识学生的学习情况分析
在课前的了解中,我发现有好多孩子都有漂亮的小手表,有的是有分针和时针的,也有的是电子表。虽然一部分学生不能迅速准确地看时间,但基本上都能说出钟面上的要素,认识整时,有着基本的时间观念。
7时半可以怎样表示呢?(板书7时半,7:30)
2、找朋友游戏
师:每个同学都有一张表示时刻的卡片,你的卡片跟黑板上哪一个钟面是好朋友呢?你就把他站在这个钟面下。(开始吧!)
全班到黑板上找朋友。(放找朋友的音乐)大家找到了朋友,高兴地回到座位上,只有一个同学找不到朋友。
师:你怎么啦?(生找不到这张卡片的朋友。)
(设计意图:这一层次安排了观察、操作、讨论、交流等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在感性经验的支撑下建立起钟表面的直观模型,符合儿童的思维特点,使学生在交流中互相借鉴、互相补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了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 认识钟表教案
《认识钟表》教案教学目标1、结合现实情境初步认识钟表,能正确认读“整时”和“半时”,能正确认读“整时”和“半时”。
2、在认识钟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建立初步的时间观念,养成按时作息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能正确认读“整时”和“半时”。
教学难点能正确认读“整时”和“半时”,会辨认“大约几时”。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钟表模型。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师:老师给大家讲个故事。
一天,下着大雨,下午放学,老师把同学们护送到学校门口,看到同学们远去的背影,还是放心不下,于是发生了下面的故事(课件出示主题画面,教师给学生打电话的场面)。
仔细观察画面,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先自己想一想,再在小组内说一说。
1、老师什么时间给小朋友打电话的?2、小力是什么时候到家的?3、小云是什么时候到家的?4、小青、小林是什么时候到家的?5、谁到家最早呢?(教师有选择地板书有价值的问题)师:同学们提了这么多问题,真了不起!要想知道他们是什么时候到家的,我们就要学会看钟表。
(板书课题:认识钟表)二、自主探究1、说说自己对钟表的认识,交流自己的关于钟表、时间的生活经验。
2、认识钟面学生拿钟面看一看,拨一拨,玩一玩。
3、交流发现,说说钟表的作用。
4、教师小结。
三、合作交流,解决问题师:小力是什么时间到家的?小云是什么时间到家的?你是怎么知道的?先自己想一想,再在小组内交流。
(学生小组讨论,教师参与部分小组的交流)小组汇报:师:哪个小组先来介绍一下小力是什么时间到家的?你是怎么知道的?师(小结):同学们刚才的想法很对,长针指着12,短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在钟面上长针叫分针,短针叫时针。
(课件分别闪动分针和时针)小力到家的时候钟表的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5,所以是5点,在数学上通常叫5时。
师:小云是时间到的?你们是怎么知道的?生:小云是5点半到家的;因为分针指着6,时针在5和6中间,就是5点半。
师:刚才有的组说是5时半,有的组说是6时半,到底哪个组说得对?请利用你们手中的学具表拨一拨,研究一下,到底是5时半还是6时半。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1《认识钟表》 ︳青岛版
《认识钟表》教学设计设计理念:有意义的数学学习必须建立在学生的主观愿望和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该是现实的、有趣的、富有挑战性的。
本课教学在新理念的指导下主要设计了“创设情境、初步感知、合作探究、深化理解、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全课小结”的数学学习过程,让学生在平等、民主、和谐的课堂上,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达到“享受学习”境界。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84-85页及练习教材分析:《认识钟表》是选自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的内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学生认识整时的情境题材,教材在这一情境中根据小朋友生活与学习的习惯安排时间,以供学生认识钟面。
编写这部分内容的目的有两个:一是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让学生学会看钟表,并会认读整时的时间;二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
适当的渗透珍惜时间的教育,使学生初步形成什么时间该做什么事的习惯。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入学前在平时生活中已经积累了看钟表上时间的经验,电视节目时间的显示、家里的挂钟等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因此,在教学时就不能把认识钟表、整时作为新知识去教学,所以本课的教学应充分唤起学生的已有经验,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利用学具加强观察、比较及操作活动。
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钟面,知道时针、分针及钟面上的数字。
学会认读整时,知道整时的两种表示方法。
2.通过观察、比较、讨论交流等活动,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建立整时的概念3.沟通生活与数学的联系,引导学生感受时间的宝贵,教育学生要珍惜时间、按时作息。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认识整时、记录整时。
教学难点:建立时间观念,会看钟表上的时间。
教学准备:课件、钟表实物。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过渡:同学们,你们看过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吗?我们都知道懒洋洋很懒,上课经常迟到,今天早上他又迟到了。
1、观看情境图(课件出示懒洋洋迟到的图片),并思考:懒洋洋为什么会迟到?过渡:村长为了帮懒洋洋改掉上课迟到这个不良的习惯,于是送给了懒洋洋一件礼物,从那以后它再也不迟到了,你们想不想知道是什么礼物呀?我们先来听一首歌,听完后你就知道村长送的是什么了,好不好?2、课件出示一个礼盒,听歌曲《这是什么》,猜一猜(闹钟)过渡:同学们,知道是什么了吗?谁猜到了?(闹钟)过渡:有了闹钟啊,我们上学就不会迟到了过渡:闹钟也是钟表王国里的一员,让我们一起到钟表王国去瞧一瞧吧,人们用它来干什么的?那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认识它吧(板书:认识钟表)。
一年级下数学教案-学看钟表-青岛版
教学设计
(1)图中讲的是什么内容?
(2)小力几点到家的?
(3)学生交流,教师小结。
你能
指着钟面上的数字说出是几时整
吗?
3、认识几时半。
(1)看图,小云是几点到家的?
(2)时针走一圈是一时,当走半
圈时就是半时。
(3)教师指导学生认识几时半。
自己看书,弄懂本节课的知识点。
三、体验感悟,内化生成学生游戏,实际应用。
师生互动
(1)看表说时间。
(2)动手拨表说时间。
(3)教师说时间,学生拨钟表。
学生说时间,教师拨钟表。
四、巩固
拓展,综
合应用
自主练习第一题
练习第二题
学生认识钟表上的时间,说说这是
几点?
从上课到现在,时间过去多少分?
你能说出现在的时刻吗?教师巡视,纠正答案
五、全课总结,目标检测时间对每个人来说十分宝贵,我们应该珍惜时间
板书设计二下雨了——学看钟表几时整几时半
分层作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认识钟表》学案
一、学习目标
1.结合现实情境初步认识钟表,能正确认读“整时”和“半时”,能正确认读“整时”
和“半时”。
2.在认识钟表的过程中,培养观察能力。
3.建立初步的时间观念,养成按时作息的良好习惯。
二、重点难点
1.重点
能正确认读“整时”和“半时”。
2.难点
能正确认读“整时”和“半时”,会辨认“大约几时”。
三、导学问题
1.
仔细观察情境图,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2.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3.小力是什么时间到家的?
4.小云是什么时候到家的?
5.小青、小林是什么时候到家的?
四、参考资料
1.钟表的历史
钟和表的统称。
钟和表都是计量和指示时间的精密仪器。
钟和表通常是以内机的大小来区别的。
按国际惯例,机心直径超过80毫米、厚度超过30毫米的为钟;直径37~50毫米、厚度4~6毫米者,称为怀表;直径37毫米以下为手表;直径不大于20毫米或机心面积不大于314平方毫米的,称为女表。
手表是人类所发明的最小、最坚固、最精密的机械之一。
中国古代有日晷、水钟、火钟、铜壶滴漏等,这只能算是古人的计时器。
没有嘀嗒嘀嗒的钟表声,都不能称作钟表。
到了1090年,北宋宰相苏颂主持建造了一台水运仪象台,能报时打钟,它的结构已近似于现代钟表的结构,可称为钟表的鼻祖。
每天仅有一秒的误差。
而且,它有擒纵器,正是擒纵器工作时能发出嘀嗒嘀嗒的声音。
这就是钟表与计时器的区别。
国际钟表界都把擒纵器视为钟表的心脏。
在瑞士,有一本世界钟表界的权威书刊上写到:“现代机械钟表中使用的擒纵器源自中国古代苏颂的发明。
”宋代,科学家苏颂又发明了“天球仪”,英国著名科技史家李约瑟的书中,记载:“苏颂把钟表机械和天文观察仪器结合以来,在原理上已经完全成功,他比罗伯特·胡克先行了六个世纪,比方和斐与胡克同被西方认为是天文钟表的发明人先行七个半世纪。
”12世纪以后,中国钟表技术传入欧洲,欧洲人才造出钟表,可以说是中国人开创了人类钟表史,并影响了后来西方钟表的进展。
1283年在英格兰的修道院出现史上首座以砝码带动的机械钟。
13世纪意大利北部的僧侣开始建立钟塔(或称钟楼),其目的是提醒人祷告的时间。
16世纪中在德国开始有桌上的钟。
那些钟只有一支针,钟面分成四部分,使时间准确至最近的15分钟。
17世纪,逐渐出现了钟摆和法条。
它运转的精度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乔万尼·德·丹第被誉为欧洲的钟表之父。
他用了16年的时间制造出一台功能齐全的钟,被称为宇宙浑天仪,它能够表示出天空中一些行星的运行轨迹,还可以对宗教节日和每天的时间有所反映,它于1364年开始被使用。
丹第制造的钟并不是欧洲的第一台钟。
据说,欧洲第一台能报时的钟是1335年于米兰制成的。
1657年,惠更斯发现摆的频率可以计算时间,造出了第一个摆钟。
1670年英国人威廉·克莱门特(William Clement)发明锚形擒纵器。
1695年,英国汤姆平发明了工字轮擒纵机构。
后来,同国的格雷厄姆发明了静止式擒纵机构。
1728到1759年,航海钟问世。
1765年,自由锚式擒纵机构诞生。
1797年,美国人伊莱·特里(Eli Terry)获得一个钟的专利权。
他被视为美国钟表业的始祖。
1840年,英国的钟表匠贝恩发明了电钟。
1946年,美国的物理学家利比博士弄清楚了原子钟的原理。
于两年后,创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座原子钟,原子钟至今也是最先进的钟。
它的运转是借助铯、氨原子的天然振动而完成的,它可以在300年内都能准确运转,误差十分小。
18到19世纪,钟表制造业逐步实行了工业化生产。
20世纪,开始进入石英化时期。
21世纪,根据原子钟原理而研制的能自动对时的电波钟表技术逐渐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