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数学中考专题复习课精 折叠问题PPT课件
合集下载
【中考数学考点复习】微专题图形的折叠课件
微专题 图形的折叠 折法一 折痕为对角线
1.图,在矩形 ABCD 中,AB=12,AD=18,将矩形沿对角线 AC 折叠, 点 D 的对应点为 D′,AD′交 BC 于点 E,则 (1)BE 的长为 5 ; (2)△CD′E 的面积为 30 .
第1题图
微专题 图形的折叠 如图,点 P 是矩形 ABCD 边 AD 上一点,当点 P 与点 D 重合时,将△ABP 沿 BP 折叠得到△EBP,BE 交 CD 于点 H.
图⑤
微专题 图形的折叠
结论: 图④,连接 BE,△ABE≌△A′B′E;过点 E 作 EG⊥BC, 则△EFG∽△BB′C;四边形 BEB′F 为菱形; 图⑤,过点 E 作 EG⊥BC,则△EFG∽△BB′C; △A ′ E P∽△DB′ P∽△CF B ′ .
图④
图⑤
结论:△BCH≌△DEH,PH=BH,DE2+EH2=DH2.
微专题 图形的折叠 折法二 折痕的一端过顶点
2.已知矩形 ABCD,AB=6,AD=8,点 E 是 BC 上一点,P 是 CD 上一 点. (1)如图①,将△DCE 沿 DE 折叠得到△DC′E,若点 C′恰好落在对角 线 BD 上,则 DE 的长为 3 5 ;
图③ 第2题图
微专题 图形的折叠
(4)如图④,将△PBC 沿 PB 折叠得到△PBC′,若点 C 落在 AD 上的点 C′ 处,连接 CC′,则 CC′的长为 4 7-4 ;
图④ 第2题图
微专题 图形的折叠
(5)如图⑤,F 为线段 AB 上一点,将矩形 ABCD 沿 DF 翻折,点 B、C 的
对应点分别为点 B′、C′.若 B′C′恰好经过点 A,连接 C′F,则线段
第 2 题图⑦
微专题 图形的折叠 如图①,点 P 是矩形 ABCD 边 AD 上一点,将△ABP 沿 BP 折叠得到 △EBP,点 E 恰好在 CD 边上.
初三数学中考专题复习课件:矩形中的折叠问题
折叠后面积的求解
折叠后,矩形的面积可能 发生变化,需要求解新的 面积。
折叠问题的解题思路与技巧
分析图形特点
分析题目中给出的图形特点,确定折叠轴和 关键点。
利用勾股定理和三角函数
在解题过程中,可以利用勾股定理和三角函 数等数学知识进行计算。
建立数学模型
根据题目要求,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如角 度、边长、面积等。
矩形的性质
对角都是直角
矩形的每个角都是直角,即90度。
对边平行且相等
矩形的两组对边平行且长度相等。
矩形的判定方法
01
02
03
定义法
根据矩形的定义,有一个 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 矩形。
对角线判定法
如果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 相等且互相平分,则它是 矩形。
技巧。
THANKS
感谢观看
GH的长为 _______.
02
答案
$frac{5}{2}$
03
练习题二
在矩形ABCD中,AB=4, BC=5,将矩形折叠,使点A 与点C重合,折痕为EF,则
△DEF的面积为 _______.
04
答案
$10$
05
总结与反思
本节课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
掌握矩形折叠问题的基本解题思路和方法,理解折叠前后图形的对应关系。
模拟试题解析
模拟题一
在矩形ABCD中,AB=4,BC=6,将 矩形折叠,使点B与点D重合,折痕 为EF,则△DEF的面积为 _______.
模拟题二
在矩形ABCD中,AB=3,BC=4,将 矩形折叠,使点A与点C重合,折痕为 EF,则△DEF的周长为 _______.
练习题与答案
01
中考数学专题复习图形的折叠型题PPT课件
(2)请你通过操作和猜想,将第3、第4和第n次裁剪后
所得扇形的总个数(S)填入下表.
等分圆及扇形面的次数(n) 1 2 3 4 **** n
所得扇形的总个数(S)
47
***
(3)请你推断,能不能按上述操作过程,将本来的圆形 纸板剪成33个扇形?为什么?
例26、如图,若把边长为1的正方形ABCD的四个
例25、如图,⊙O表示一圆形纸板,根
O
据要求,需通过多次剪裁,把它剪成若 干个扇形面,操作过程如下:第1次剪,
第25题图
将圆形纸板等分为4个扇形;第2次剪裁,将上次得的
扇形面中的一个再等分成4个扇形;以后按第2次剪裁
的作法进行下去.(1)请你在⊙O中,用尺规作出第2次
剪裁后得到的7个扇形(保留痕迹不写作法).
角(阴影部分)剪掉,得一四边形A1B1C1D1.试问怎 样剪,才能使剩下的图形仍为正方形,且剩下图
形的面积为原正方形面积的 5 ,请说明理由(写
出证明及计算过程).
9
E
A M DA M
例22、电脑CPU蕊片由一种叫“单晶硅”的材料制
成,未切割前的单晶硅材料是一种薄型圆片,叫 “晶圆片”。现为了生产某种CPU蕊片,需要长、 宽都是1cm 的正方形小硅片若干。如果晶圆片的直 径为10.05cm。问一张这种晶圆片能否切割出所需尺 寸的小硅片66张?请说明你的方法和理由。(不计 切割损耗)
典例精析
一.折叠后求度数 例1、将一张长方形纸片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折 叠,BC、BD为折痕,则∠CBD的度数为( ) A.600 B.750 C.900 D.950
例2、如图,把一个长方形纸片沿EF折叠后,点D、C
分别落在D′、C′的位置,若∠EFB=65°,则 ∠AED′等于( ) A.50° B.55° C.60° D.65°
初三数学中考专题复习课折叠问题》ppt课件讲义
OE 4 5
k 1
H
O
探究型问题之“折叠问题”
例4:已知扇形 AOB 的半径为︵ 6,圆心角为 90°,E E 是半径 OA 上一点,F 是AB 上一点.将扇形 A AOB 沿 EF 对折,使得折叠后的图形恰好与半径 OB 相切于点 G.
求:点 E 可移动的最大距离是多少? 3
O(G) O
G B
探究型问题之“折叠问题”
将边长为2a的正方形ABCD折叠,使顶点C与AB边 上的点P重合,折痕交BC于E,交AD于F, 边CD折叠 后与AD边交于点H.
(1)如果P为AB边的中点,探究△ PBE的三边之比.
解x得 3a,所2a 以 x5a
4
4
可得△ PBE的三边之比3:4:5.
2ax
a
x 2ax
探究型问题之“折叠问题”
2.点的对称性:对称点连线被对称轴(折痕)垂直平分.
探究型问题之“折叠问题”
例1:已知:在矩形AOBC中,OB=4,OA=3.分别以OB,OA
所在直线为x轴和y轴,建立如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F是
边BC上的一个动点(不与B,C重合),过F点的反y比例k 函(k数 0)
的图象与AC边交于点E.
x
请探索:是否存在这样的点
O
OE 15
4
E A
G M
N
B
F
O'
探究型问题之“折叠问题”
变式3:已知扇形 AOB 的︵ 半径为 6,圆心角为 90°,E 是半径 OA 上一点,F 是AB 上一点.将扇形 AOB 沿 EF 对折,使得折叠后的图形恰好与半径 OB 相切于点 G. (3)若 G 是 OB 中点,求 OE 和折痕 EF 的长;
x 2a y
k 1
H
O
探究型问题之“折叠问题”
例4:已知扇形 AOB 的半径为︵ 6,圆心角为 90°,E E 是半径 OA 上一点,F 是AB 上一点.将扇形 A AOB 沿 EF 对折,使得折叠后的图形恰好与半径 OB 相切于点 G.
求:点 E 可移动的最大距离是多少? 3
O(G) O
G B
探究型问题之“折叠问题”
将边长为2a的正方形ABCD折叠,使顶点C与AB边 上的点P重合,折痕交BC于E,交AD于F, 边CD折叠 后与AD边交于点H.
(1)如果P为AB边的中点,探究△ PBE的三边之比.
解x得 3a,所2a 以 x5a
4
4
可得△ PBE的三边之比3:4:5.
2ax
a
x 2ax
探究型问题之“折叠问题”
2.点的对称性:对称点连线被对称轴(折痕)垂直平分.
探究型问题之“折叠问题”
例1:已知:在矩形AOBC中,OB=4,OA=3.分别以OB,OA
所在直线为x轴和y轴,建立如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F是
边BC上的一个动点(不与B,C重合),过F点的反y比例k 函(k数 0)
的图象与AC边交于点E.
x
请探索:是否存在这样的点
O
OE 15
4
E A
G M
N
B
F
O'
探究型问题之“折叠问题”
变式3:已知扇形 AOB 的︵ 半径为 6,圆心角为 90°,E 是半径 OA 上一点,F 是AB 上一点.将扇形 AOB 沿 EF 对折,使得折叠后的图形恰好与半径 OB 相切于点 G. (3)若 G 是 OB 中点,求 OE 和折痕 EF 的长;
x 2a y
中考复习:折叠问题专题讲座(51PPT)
•
小练习—学以致用 1、如图,矩形纸片ABCD中, AB=2cm,点E在BC上,且
AE=EC。若将纸片沿AE折叠,点B恰好与AC上的点B/重合,
则AC= 4 cm。
A
D
2
2
B/ 2
B
E
C
2、把一张平行四边形纸片ABCD沿BD对折,使点C落
在点E处,BE与AD相交于点O,若∠DBC=15°,则
∠BOD= 150° 。
C/
x=5.8
答:DE长5.8cm。
〖例3〗将矩形一角沿AE翻折交AC边于F点,AB=3, BC=4,求BE的长。
解:设BE=x, 则EF=BE=x
,EC=4-x
由翻折可知: 则AF=AB=3 在Rt△ABC中,
AC2=32+42 ∴ AC=5
A
D
F
3
2
x
B x E 4-x C
∴ FC=5-3=2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 。21.8.921.8.900:13:4200:13:42August 9, 2021
•
14、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 育好, 他就不 能发展 培养和 教育别 人。2021年8月 9日星 期一上 午12时13分42秒00:13:4221.8.9
•
1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 ,莫如 树木; 终身之 计,莫 如树人 。2021年8月上 午12时 13分21.8.900:13August 9, 2021
•
16、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更 重要。 因为解 决问题 也许仅 是一个 数学上 或实验 上的技 能而已 ,而提 出新的 问题, 却需要 有创造 性的想 像力, 而且标 志着科 学的真 正进步 。2021年8月9日星期 一12时13分42秒00:13:429 August 2021
浙教版初中数学中考复习-折叠问题 (共46张PPT)
7
解析:
• 【例】如图,矩形ABCD中,AB=3,BC=5,点P是BC边上的一个动点(点P与点B,C都不 重合),现将△PCD沿直线PD折叠,使点C落到点F处;过点P作∠BPF的角平分线交AB于点 E.设BP=x,BE=y,则下列图象中,能表示y与x的函数关系的图象大致是( C )
• 【点拨】利用折叠的性质,说明△BEP与△CPD相似,得出y与x的关系式.
(2)外角
(3)三角函数
26
考向五:求面积
• 【例】如图,已知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12,BE=EC,将正方形边CD沿DE折叠到DF,延 长EF交AB于点G,连结DG,求△BEF的面积.
27
解析:
28
考向六:折叠综合问题
29
解析:
30
考向六:折叠综合问题
• 【例】如图,在矩形ABCD中,E是AB边的中点,沿EC对折矩形ABCD,使B点落在点P处 ,折痕为EC,连结AP并延长AP交CD于点F,
• 【分析】(2)由折叠的性质及邻补角定义得到一对角相等,根据同角的余角相等得到一对角 相
•
等,再由AP=EB,利用AAS即可得证;
34
考向六:折叠综合问题
• 【例】如图,在矩形ABCD中,E是AB边的中点,沿EC对折矩形ABCD,使B点落在点P处 ,折痕为EC,连结AP并延长AP交CD于点F,
• (3)若矩形ABCD的边AB=6,BC=4,求△CPF的面积.
44
浙教版初中数学中考复习-:折折叠叠问问题题 ((共共4466张张PPPTT))
解析:
浙教版初中数学中考复习-:折折叠叠问问题题 ((共共4466张张PPPTT))
45
浙教版初中数学中考复习-:折折叠叠问问题题 ((共共4466张张PPPTT))
解析:
• 【例】如图,矩形ABCD中,AB=3,BC=5,点P是BC边上的一个动点(点P与点B,C都不 重合),现将△PCD沿直线PD折叠,使点C落到点F处;过点P作∠BPF的角平分线交AB于点 E.设BP=x,BE=y,则下列图象中,能表示y与x的函数关系的图象大致是( C )
• 【点拨】利用折叠的性质,说明△BEP与△CPD相似,得出y与x的关系式.
(2)外角
(3)三角函数
26
考向五:求面积
• 【例】如图,已知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12,BE=EC,将正方形边CD沿DE折叠到DF,延 长EF交AB于点G,连结DG,求△BEF的面积.
27
解析:
28
考向六:折叠综合问题
29
解析:
30
考向六:折叠综合问题
• 【例】如图,在矩形ABCD中,E是AB边的中点,沿EC对折矩形ABCD,使B点落在点P处 ,折痕为EC,连结AP并延长AP交CD于点F,
• 【分析】(2)由折叠的性质及邻补角定义得到一对角相等,根据同角的余角相等得到一对角 相
•
等,再由AP=EB,利用AAS即可得证;
34
考向六:折叠综合问题
• 【例】如图,在矩形ABCD中,E是AB边的中点,沿EC对折矩形ABCD,使B点落在点P处 ,折痕为EC,连结AP并延长AP交CD于点F,
• (3)若矩形ABCD的边AB=6,BC=4,求△CPF的面积.
44
浙教版初中数学中考复习-:折折叠叠问问题题 ((共共4466张张PPPTT))
解析:
浙教版初中数学中考复习-:折折叠叠问问题题 ((共共4466张张PPPTT))
45
浙教版初中数学中考复习-:折折叠叠问问题题 ((共共4466张张PPPTT))
九年级数学图形的折叠问题课件
图形折叠问题只所以这么受追捧,是因为这些图形在折叠过程中,
会产生很不错的性质,值得研究,出题人利用研究这些性质也可以进 而考查学生的一些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动手能力,采用运动变化的观 点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鉴于此,我们有理由相信今后的中考数学 试卷中还会产生很多有关图形折叠的问题.
山东省中考 考试说明要求
图形的折叠问题
(复习课)
图形折叠问题,是一个非常好的题型,历年来深受中考数学出题
者的青睐.近年来很多城市的中考都在积极探索有关图形折叠题目的 思考与研究.在所有折叠图形的题目中,最受欢迎的还是矩形的折叠, 因为这种图形的性质特别好,便于折叠,折叠时也产生了很多很好的 性质,所以也便于出题人寻找出题的点.因此矩形折叠的题目最多, 考的也最多.还有对正方形的折叠、菱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等, 甚至现在连圆形也开始折叠.产生了很多不错的题目.
掌握轴对称图形的性质. 学会在运动变化中寻求不 变的图形性质. 培养学生运用运动变化的 观点分析和解决问题.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中考中常见的题型:
(1)求角度 (2)求线段长度 (3)求周长
(4)求面积
(5)确定点的位置(分类讨论)
知识导引
折叠操作就是将图形的一部分沿着一条直线翻折180°,使 它与另一部分图形在这条直线的同旁与其重叠或不重叠,其中 “折”是过程,“叠”是结果.折叠的问题的实质是图形的轴 对称变换,折叠更突出了轴对称知识的应用.
考向4、平行四边形的折叠:
典例5、(2019 江苏省徐州市)如图,将平行四边形 纸片 沿一条直线折叠,使点 与点 重合,点 落在 点 处,折痕为 .求证: (1)ECB FCG ; (2)EBC FGC .
【自主作答】
考向5、圆折叠:
会产生很不错的性质,值得研究,出题人利用研究这些性质也可以进 而考查学生的一些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动手能力,采用运动变化的观 点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鉴于此,我们有理由相信今后的中考数学 试卷中还会产生很多有关图形折叠的问题.
山东省中考 考试说明要求
图形的折叠问题
(复习课)
图形折叠问题,是一个非常好的题型,历年来深受中考数学出题
者的青睐.近年来很多城市的中考都在积极探索有关图形折叠题目的 思考与研究.在所有折叠图形的题目中,最受欢迎的还是矩形的折叠, 因为这种图形的性质特别好,便于折叠,折叠时也产生了很多很好的 性质,所以也便于出题人寻找出题的点.因此矩形折叠的题目最多, 考的也最多.还有对正方形的折叠、菱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等, 甚至现在连圆形也开始折叠.产生了很多不错的题目.
掌握轴对称图形的性质. 学会在运动变化中寻求不 变的图形性质. 培养学生运用运动变化的 观点分析和解决问题.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中考中常见的题型:
(1)求角度 (2)求线段长度 (3)求周长
(4)求面积
(5)确定点的位置(分类讨论)
知识导引
折叠操作就是将图形的一部分沿着一条直线翻折180°,使 它与另一部分图形在这条直线的同旁与其重叠或不重叠,其中 “折”是过程,“叠”是结果.折叠的问题的实质是图形的轴 对称变换,折叠更突出了轴对称知识的应用.
考向4、平行四边形的折叠:
典例5、(2019 江苏省徐州市)如图,将平行四边形 纸片 沿一条直线折叠,使点 与点 重合,点 落在 点 处,折痕为 .求证: (1)ECB FCG ; (2)EBC FGC .
【自主作答】
考向5、圆折叠:
2020年九年级数学中考复习专题:对称性质在折叠问题中的应用 课件(共17张PPT)
练习1题图
练习2 如图,四边形OABC是矩形,点A的坐标为(8,0),点C的坐标为(0,4), 把矩形OABC沿OB折叠,点C落在点D处,则点D的坐标为__(1_56_,__-__1_52_)__.
练习2题图
折法二 如图,点P在AD上,将△ABP沿BP折叠至△EBP,点A落在CD边的点E处.
图形分析 ①一线三垂直(构造相似三角形求解) ②△PDE∽△ECB(利用相似求解)
拓展类型 图形分析 图①:△PDE∽△DBC或△PDE∽△BDA 图②:△PDF∽△GEF∽△GCB 图③:①△DPE为等腰三角形;②DE∥BP;③连接AE,△APE为等腰三角形, △ADE为直角三角形;④P、A、B、E四点共圆(构造直角三角形求解);⑤ △PDE∽△BAE
练习3 如图,将矩形ABCD沿直线AE折叠,顶点D恰好落在BC边上的点F 处,若DE=5,AB=8,则S△ABF∶S△FCE=___4_____.
35
___1_2__,点E、F分别在AD、BC上,沿EF将四边形ABFE 折叠至A′B′FE后,B′落在AD上.
图形分析 连接BE,四边形EBFB′是菱形.(得到等 腰三角形,利用线段或角相等求解)
练习6 如图,将长16 cm,宽8 cm的矩形纸片ABCD折叠,使点A与点C重合, 则折痕EF的长为__4___5___cm.
练习3题图
练习4 如图,正方形ABCD中,AB=6,E是CD的中点,将△ADE沿AE翻折 65
至△AFE,连接CF,则CF的长为____5____.
练习4题图
练习5 如图,矩形ABCD中,AB=5,BC=8,点P在AB上,AP=1.将矩形 ABCD沿CP折叠,点B落在点B′处.B′P、B′C分别与AD交于点E、F,则EF=
练习2 如图,四边形OABC是矩形,点A的坐标为(8,0),点C的坐标为(0,4), 把矩形OABC沿OB折叠,点C落在点D处,则点D的坐标为__(1_56_,__-__1_52_)__.
练习2题图
折法二 如图,点P在AD上,将△ABP沿BP折叠至△EBP,点A落在CD边的点E处.
图形分析 ①一线三垂直(构造相似三角形求解) ②△PDE∽△ECB(利用相似求解)
拓展类型 图形分析 图①:△PDE∽△DBC或△PDE∽△BDA 图②:△PDF∽△GEF∽△GCB 图③:①△DPE为等腰三角形;②DE∥BP;③连接AE,△APE为等腰三角形, △ADE为直角三角形;④P、A、B、E四点共圆(构造直角三角形求解);⑤ △PDE∽△BAE
练习3 如图,将矩形ABCD沿直线AE折叠,顶点D恰好落在BC边上的点F 处,若DE=5,AB=8,则S△ABF∶S△FCE=___4_____.
35
___1_2__,点E、F分别在AD、BC上,沿EF将四边形ABFE 折叠至A′B′FE后,B′落在AD上.
图形分析 连接BE,四边形EBFB′是菱形.(得到等 腰三角形,利用线段或角相等求解)
练习6 如图,将长16 cm,宽8 cm的矩形纸片ABCD折叠,使点A与点C重合, 则折痕EF的长为__4___5___cm.
练习3题图
练习4 如图,正方形ABCD中,AB=6,E是CD的中点,将△ADE沿AE翻折 65
至△AFE,连接CF,则CF的长为____5____.
练习4题图
练习5 如图,矩形ABCD中,AB=5,BC=8,点P在AB上,AP=1.将矩形 ABCD沿CP折叠,点B落在点B′处.B′P、B′C分别与AD交于点E、F,则EF=
2020年九年级数学中考复习专题:对称性质在折叠问题中的应用 课件(共17张PPT)
以矩形折叠为例,列举以下几种类型: 折法一 如图,点P为矩形ABCD边AD上一点,当点P与点D重合时,沿BP将 △ABP折叠至△EBP,BE交CD于点H.
图形分析 ①PH=BH(构造等△PBH) ②△PEH≌△BCH(可利用对应边,对应 角相等转化条件,表示线段长,利用勾 股定理列方程求解)
练习1 如图,在矩形ABCD中,AB=4,BC=8,若将该矩形沿对角线BD折叠, 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___1_0____.
练习3题图
练习4 如图,正方形ABCD中,AB=6,E是CD的中点,将△ADE沿AE翻折 65
至△AFE,连接CF,则CF的长为____5____.
练习4题图
练习5 如图,矩形ABCD中,AB=5,BC=8,点P在AB上,AP=1.将矩形 ABCD沿CP折叠,点B落在点B′处.B′P、B′C分别与AD交于点E、F,则EF=
图形分析 ①连接BB′,EF = AB (过点E作EG⊥BC,
BB ' BC
可证△GEF∽△CBB′) ②△A′EP∽△DB′P∽CFB′(利用相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三角形性质求解)
拓展类型
图形分析 △A′EP∽△DNP∽△CFQ∽△B′NQ (利用相似三角形性质求解)
练习8 如图,将边长为12 cm的正方形ABCD折叠,使得A点落在边CD上的E 点处,折痕为GF,若GF的长为13 cm,则线段CE的长为____7____cm.
练习6题图
练习7 如图,在矩形ABCD中,点F在AD上,点E在BC上,把这个矩形沿 EF折叠后,使点D恰好落在BC边上的G点处,若矩形面积为43 ,且∠AFG =60°,GE=2BG,则折痕EF的长为__2______.
练习7题图
折法四 如图,矩形ABCD中,点E、F分别在AD、BC上,沿EF将四边形 ABFE折叠至A′B′FE′后,B′落在DC上.
中考复习专题:与折叠有关的探究问题(共27张PPT)
①判断 B′G 与 D′H 的数量关系与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②直接写出此时点 H,G 之间的距离.
图3
B 题:①结论:B′G=D′H,B′G∥D′H.
由 A 题易证∠GB′C=∠HD′A.
∵MN∥BC,∴MN∥BC∥AD, ∴∠AD′M=∠DAD′=2∠FAD,
∠CB′N=∠BCB′=2∠ECB.
图1
图2
图1
(一)填一填,做一做: (1)图 2 中,∠CMD= 75°
图2
,NF= 4-2 3 ;
(2)图2中,试判断△AND的形状,并给出证明;
解:△AND是等边三角形.理由如下: 由折叠及正方形可知DN=CD=AD,AN=DN,
∴=DN=AD.
∴△AND是等边三角形.
剪一剪、折一折:将图2中的△AND剪下来,将其沿直线GH折叠, 使点A落在点A′处,分别得到图3、图4.
∴∠AD′M=∠CB′N. ∴∠AD′M+∠HD′A=∠CB′N+∠GB′C, 即∠HD′M=∠GB′N. ∴B′G∥D′H. ②4 3-4.
例3.问题情境: 已知在正方形纸片ABCD中,AB=4,点E是AB边上的一点,点G 是CE的中点,将正方形纸片沿CE所在直线折叠,点B的对应点为点B′. (1)如图1,当∠BCE=30°时,连接BG,B′G,求证:四边形 BEB′G是菱形.
图1
证明:∵四边形 ABCD 是正方形,∴∠ABC=90°. 由折叠可知 BE=BE′,∠CB′E=∠ABC=90°. 在 Rt△BCE 和 Rt△ECB′中,∵EG=GC,
式表示).
【提示】设AA′′ND=mn =a,则 A′N=am,A′D=an. ∵∠N=∠D=∠A=∠GA′H=60°, ∴∠NA′G+∠A′GN=∠NA′G+∠DA′H=120°. ∴∠A′GN=∠DA′H.
图3
B 题:①结论:B′G=D′H,B′G∥D′H.
由 A 题易证∠GB′C=∠HD′A.
∵MN∥BC,∴MN∥BC∥AD, ∴∠AD′M=∠DAD′=2∠FAD,
∠CB′N=∠BCB′=2∠ECB.
图1
图2
图1
(一)填一填,做一做: (1)图 2 中,∠CMD= 75°
图2
,NF= 4-2 3 ;
(2)图2中,试判断△AND的形状,并给出证明;
解:△AND是等边三角形.理由如下: 由折叠及正方形可知DN=CD=AD,AN=DN,
∴=DN=AD.
∴△AND是等边三角形.
剪一剪、折一折:将图2中的△AND剪下来,将其沿直线GH折叠, 使点A落在点A′处,分别得到图3、图4.
∴∠AD′M=∠CB′N. ∴∠AD′M+∠HD′A=∠CB′N+∠GB′C, 即∠HD′M=∠GB′N. ∴B′G∥D′H. ②4 3-4.
例3.问题情境: 已知在正方形纸片ABCD中,AB=4,点E是AB边上的一点,点G 是CE的中点,将正方形纸片沿CE所在直线折叠,点B的对应点为点B′. (1)如图1,当∠BCE=30°时,连接BG,B′G,求证:四边形 BEB′G是菱形.
图1
证明:∵四边形 ABCD 是正方形,∴∠ABC=90°. 由折叠可知 BE=BE′,∠CB′E=∠ABC=90°. 在 Rt△BCE 和 Rt△ECB′中,∵EG=GC,
式表示).
【提示】设AA′′ND=mn =a,则 A′N=am,A′D=an. ∵∠N=∠D=∠A=∠GA′H=60°, ∴∠NA′G+∠A′GN=∠NA′G+∠DA′H=120°. ∴∠A′GN=∠DA′H.
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专题复习课件 图形的折叠问题(共23张PPT)
T
在Rt△BTC中,,
A
B
D
B2 TB2 CTC 2 5
即,(1 0 x )2 120 (1 0 x )2E
解得 ,
x2.5
5
即. AT2.5--------14分
O
10
Cx
图③
还有其他方法吗?
相似 总结
九年级 数学
图形的折叠
一题多变 知识拓展,引向深刻
变式三(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折叠):将边长OA=8,OC=10的矩形OABC 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顶点O为原点,顶点C、A分别在轴和y轴上.在OA边 上选取适当的点E,连接CE,将△EOC 沿CE折叠。 (4)如图③,将矩形OABC 变为正方形,OC=10,当点E为AO中点时,点O 落 在正方形OABC内部的点D处,延长CD交AB于点T,求此时AT的:(选做)如图, 矩形 中,AB=8,BC=6,P 为AD上一点, 将△ABP 沿BP翻折至△EBP, PE与 CD相交于点O,且OE=OD,则AP的长为__________
6 8
九年级 数学
图形的折叠
一题多变 知识拓展,引向深刻
变式三(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折叠):(2013南沙一模24题)
Cx
O
Cx
图①
图②
图③
九年级 数学
图形的折叠
一题多变 知识拓展,引向深刻
变式三(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折叠):
将边长OA=8,OC=10的矩形OABC 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顶点O为原点, 顶点C、A分别在x轴和y 轴上.在OA 边上选取适当的点E,连接CE,将△EOC 沿CE 折叠。 (1)如图①,当点O 落在AB 边上的点D 处时,点E 的坐标为
位置改变带来特殊性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BE∽△HAP
x 2ay
P A 2axPA P H A HC APH BEy PB P E BE xy2ay
.
探究型问题之“折叠问题”
将边长为2a的正方形ABCD折叠,使顶点C与AB边 上的点P重合,折痕交BC于E,交AD于F, 边CD折叠 后与AD边交于点H.
(1)如果P为AB边的中点,探究△ PBE的三边之比.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解x得 3a,所2以 ax5a
4
4
可得△ PBE的三边之比3:4:5.
2ax a
x 2ax
aa
M 2a
S梯形DCEF 3
S梯形BAEF 5
.
a5 a N 4
探究型问题之“折叠问题”
将边长为2a的正方形ABCD折叠,使顶点C与AB边 上的点P重合,折痕交BC于E,交AD于F, 边CD折叠 后与AD边交于点H.(3)若P为AB边上任意一点,还 能求得△ PBE的三边之比吗?
解得y4a2 x2 .不能求得三边2a之x比 4a
.
探究型问题之“折叠问题”
将边长为2a的正方形ABCD折叠,使顶点C与AB边
上的点P重合,折痕交BC于E,交AD于F, 边CD折叠
后与AD边交于点H.
(2)如果P为AB边的中点,还有哪些结论呢?
△PBE∽△HAP∽△HQF
1a
4
可求出梯形DCEF的面积:
由△CME∽△CBP 由△FNE≌ △CBP
化?说明理由.
AM
G
连接BM交EF于Q,
过F作FH⊥AB于
H,∵EF⊥BM , ∴
∠ABM=∠EFH,∴△
Q
EFH∽ΔMBA
H
B ECF EH H F1
AM AMAB2
∴
BE CF AM
的值不发
生变化.
延长PM交EA延长线于G,则△PDM≌△GAM,
△EMP≌△EMG.∴EP=EG=EA+AG=EA+DP.
.
AP
D
探究型问题之“折叠问题”
E
操作:如图,将矩形ABCD沿PE折叠B ,使点D落F在 C
边BC上的F处,当点F在BC边上移动时,折痕两端
点也随之移动,若限定点P,E分别在AD,CD边上移
动,且AB=3,AD=5,则F点可移动的最大2距离为
____A___. P
D
(P)
5
3
3
5
B
F3
C (E)
.
4
E A
G M
N
B
F
O'
.
探究型问题之“折叠问题”
变是式半3径:O已A知上扇一形点A,OFB是的︵A半B 径上为一点6,.圆将心扇角形为A9O0B°沿,EEF 对折,使得折叠后的图形恰好与半径 OB 相切于点 G. (3)若 G 是 OB 中点,求 OE 和折痕 EF 的长;
O
OE 15
4
E
M
G
4
1
探究型问题之“折叠问题”
☞透过现象看本质:
A
A
D 折
E叠
实质
轴 对 称F
D
B
FC
E
轴对称性质:
由折叠可得: 1.△AFE≌△ADE
2.AE是DF的中垂 线
1.图形的全等性:折叠前后的图形是全等形.
2.点的对称性:对称点连线被对称轴(折痕)垂直平分.
.
探究型问题之“折叠问题”
例1:已知:在矩形AOBC中,OB=4,OA=3.分别以OB,OA
所在直线为x轴和y轴,建立如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F是
边BC上的一个动点(不与B,C重合),过F点的反y比例k 函(k 数 0)
的图象与AC边交于点E.
x
请探索:是否存在这样的点
F,使得将△CEF沿EF对折 后,C把点条恰件好集落中在到O一BR上t?△中, 若存在根,据求勾出股点定F理的得坐方标程;。
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k
( 3 ,3)
4 k 3 3 k 4
k (4, 4 )
寻找相似三角形,根 据相似比得方程。
MN
.
F (4, 21 ) 32
探究型问题之“折叠问题”
例2:如图1,在长方形纸片ABCD中A ,BmAD ,其中 m≥1,将它沿EF折叠
(点E、F分别在边AB、CD上),使点B落在AD边上的点M处,点C落
(E)
(F)
BA
B (G)
F
变式1:若沿EF向上翻折,折叠后 的弧恰好过点O,则E点移. 动的最
大距离是多少?
O ' 2 33
O
探究型问题之“折叠问题”
变式2:已知扇形 AOB 的半︵径为 6,圆心角为 90°E , E 是半径 OA 上一点,F 是AB 上一点.将扇形 A AOB 沿 EF 对折,使得折叠后的图形恰好与半径 OB 相切于点 G.若 OE=4,求折痕 EF 的长;
OE 4 5
k 1
H
.
O
探究型问题之“折叠问题”
例E 是4:半已径知O扇A形上A一O点B,的F半是径A︵为B
6,圆心角为 90°,E 上一点.将扇形 A
AOB 沿 EF 对折,使得折叠后的图形恰好与半径
OB 相切于点 G.
求:点 E 可移动的最大距离是多少? 3
O(G) O
G B
F
E A(O )'
O 22 6
G B
F
E A
G M
N
B
F
.
O'
探究型问题之“折叠问题”
变是式半3径:O已A知上扇一形点A,OFB是的A半︵B 径上为一点6,.圆将心扇角形为A9O0B°沿,EEF 对折,使得折叠后的图形恰好与半径 OB 相切于点 G. 若 G 是 OB 中点,求 OE 和折痕 EF 的长;
O
OE 15
.
探究型问题之“折叠问题” 例3:如图,已知直线l:y=kx+2,k<0 ,与y轴交于点 A,与x轴交于点B,以OA为直径的⊙P交AB于另一点D, 把弧AD沿直线AB翻转后与OA交于点E。 (1)当k=-2时,求OE的长 (2)是否存在实数k,k<0 ,使沿直线AB把弧AD翻转 后所得的弧与OA相切?若存在,请求出此时k的值,若 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EF3 53 11 42
A
N
B
H
F
O'
.
探究型问题之“折叠问题”
将边长为2a的正方形ABCD折叠,使顶点C与AB边 上的点P重合,折痕交BC于E,交AD于F, 边CD折叠 后与AD边交于点H.
(1)如果P为AB边的中点,探究△ PBE的三边之比. (2)如果P为AB边的中点,还有哪些结论呢? (3)若P为AB边上任意一点,还能求得△ PBE的三边 之比吗? (4)若P为AB边上任意一点,四边 形PEFQ的面积为S,PB为x,试探究 S与x的函数关系,关求S的最小值.
在点N处,MN与CD相交于点P,连接AMEP.设n
AD
,其中0<n≤1.
5
BE
(1)如图2,当n (2)如图3,当 n
((11 即即M M点为与ADD的点中重点合)),,m m的=值2时发,生则变化A E时= ,求证3:;
EP=AE+DP;2
(3)如图1,当m (2AB=2AD),n 的值发生变化时, B E C的F 值是否发生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