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建德江教学设计
三年级语文《宿建德江》教学设计范文(通用3篇)
三年级语文《宿建德江》教学设计范文(通用3篇)三年级语文《宿建德江》教学设计范文(通用3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编写教学设计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三年级语文《宿建德江》教学设计范文(通用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三年级语文《宿建德江》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会写“德”这个生字。
2.学习古诗《宿建德江》,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理解这首古诗的大意,用自己的话讲述诗句的意思。
4.通过对诗句的诵读感悟,想象诗中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人抒发的感情,感受诗歌美的意境。
教学重难点1.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歌美的意境,获得审美愉悦。
2.通过对诗句的诵读感悟,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体会诗歌的意境,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谈话导入,激发兴趣,自然过渡到课文学习。
导语:同学们,在之前的学习中,我们游览了辽阔的大草原,欣赏了丁香独特的美,而在今天的学习中,我们将去古典诗词里欣赏一幅幅意境隽永的水墨画。
我们将随同诗人孟浩然夜宿建德江,去感受夜的静谧与原野的空旷,还将陪诗人苏轼共同经历一场夏日的暴雨,感受大自然的瞬息万变。
同学们要充分调动想象力,这样才能入诗、入画,感受自然之美、诗歌之美。
2.播放朗读音频,学生听读两首古诗,观赏插图,进入古诗情境。
3.课件出示《宿建德江》。
齐读诗歌,理解诗题。
(“宿”是“住宿;留宿”的意思;建德江是新安江流经今属浙江省建德的一段江水。
诗题合起来就是“在建德江留宿”的意思,结合课本插图,作者“宿”的地方是小船。
)二、学习古诗,掌握方法。
1.学习《宿建德江》一诗,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故事激趣。
(1)作者简介。
孟浩然(689—740)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主要作家之一。
其诗多写山水田园的清幽境界,清淡简朴,生活气息浓厚,富有超妙自得之趣。
2023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宿建德江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宿建德江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宿建德江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会写生字“德”,通过字形了解“德”的内涵。
2、借助注释抓住关键词理解诗意,想象秋江暮色中诗人孤身一人停宿于建德江的画面,体会诗人客居异乡的孤寂愁苦之情,初步了解羁旅之思。
3、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在脑海中再现景色的美,并分析感悟景色的特点, 初步了解借景抒情。
4、背诵全诗。
重难点重点: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在脑海中再现景色的美,并分析感悟景色的特点, 初步了解借景抒情。
难点:借助注释抓住关键词理解诗意,想象秋江暮色中诗人孤身一人停宿于建德江的画面,体会诗人客居异乡的孤寂愁苦之情,初步了解羁旅之思。
教学过程一、诗文回顾,情境导入师简介羁旅诗后展示相关诗句,全班齐读,而后师创设情景导入。
PPT展示: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唐】李白《静夜思》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唐】杜甫《月夜忆舍弟》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宋】王安石《泊船瓜洲》师引入《宿建德江》:唐代诗人孟浩然孤身一人,漫游吴越途径建德江的时候也写下了一首流传至今的羁旅诗《宿建德江》,我们今天一起来感受感受孟浩然的情思吧。
设计意图:让学生对羁旅诗有个初步认识,初步了解羁旅诗大多抒发思乡思亲之情,便于体会诗人在《宿建德江》抒发的客居异乡的孤寂愁苦之情。
二、解读诗题,初读感知1、学生字:齐读课题,师指导书写“德”, 通过字形讲解“德”的内涵2、解诗题:读了诗题后,你读懂了什么?预设:“宿”的意思,“宿”住宿、留宿。
“建德江”是一个地名。
诗人正在建德江留宿。
师生对话中点出理解诗意的方法:借助注释3、初读诗歌,疏通字词,读出节奏(1)个人读师点评,指导读音:“烟渚”的“渚”,多音字“宿”“泊”(2)自由读(3)点名读,点名学生评价(4)PPT展示节奏,师生合作读,全班齐读设计意图:多种方式朗读,把握朗读节奏,体会诗歌的味道。
三、再读古诗,明意悟情1、借助创作背景悟情介绍诗人写作背景,PPT展示,全班齐读师:你们觉得求官不成、仕途失意的孟浩然是什么心情呢?预设:“愁”“愁苦”……(板书:仕途失意)设计意图:联系写作背景有助于帮助理解诗情,是学诗的重要方法。
《宿建德江》教案
《宿建德江》教案一、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烟渚、日暮、客愁、野旷、天低、江清”等词语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诗人所描写的景色,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诗句的意思。
2.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难点1.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体会古诗的韵味和语言特点。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学挂图或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预习课文,了解诗人背景。
五、教学时间: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教师出示挂图或多媒体课件,展示江边月夜图景,引导学生观察:图中有什么?你能感受到什么?2.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图中是江水、明月、孤舟,这是一个寂寞的夜晚,只有诗人一人站在江边,欣赏着这美丽的景色。
这正是诗人孟浩然所描绘的景象,他写下了脍炙人口的古诗《宿建德江》。
3.揭示课题,板书课题。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检查朗读情况,指名朗读,正音正字。
3.教师范读,学生再次朗读,要求边听边思考:诗人站在江边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4.学生交流思考结果,教师板书:江水、明月、旷野、天空、树木、孤舟。
5.学生根据板书和课文内容,简单说说诗句的意思。
教师随即指导“日暮”、“客愁”等词语的意思。
6.教师总结初读课文的收获:通过朗读和思考,我们初步了解了古诗的内容和表达的情感。
接下来我们深入学习课文,理解诗句的含义和意境。
(三)细读古诗,理解诗句含义和意境1.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诗人站在江边看到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学生分组讨论,交流看法。
教师巡视指导。
3.指名学生汇报讨论结果,教师随即点拨、总结。
江水:清澈、平静;明月:皎洁、明亮;旷野:空旷、辽阔;天空:高远、深邃;树木:疏疏朗朗;孤舟:漂泊无依。
这些景物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传达出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忧愁。
宿建德江教学设计教案
宿建德江教学设计教案第一章:导入【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了解《宿建德江》的背景和意义。
2. 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和热情。
【教学内容】1. 教师简要介绍诗人孟浩然及其创作背景。
2. 教师朗读《宿建德江》全文,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和情感。
【教学活动】1. 学生跟随教师朗读诗歌,体会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2. 学生分享自己对诗歌的感受和理解。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朗读时的表现,了解他们对诗歌的兴趣和热情。
2. 收集学生的分享,了解他们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感受。
第二章:新课导入【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宿建德江》的诗意和主题。
2. 引导学生掌握诗歌中的意象和表达手法。
【教学内容】1. 教师详细讲解《宿建德江》的诗意和主题。
2. 教师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和表达手法。
【教学活动】1. 学生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2. 学生跟随教师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和表达手法。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诗意的理解和主题的把握。
2. 收集学生的分析,了解他们对诗歌意象和表达手法的掌握情况。
第三章:诗歌解析【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宿建德江》的意象和表达手法。
2. 培养学生的诗歌解析能力。
【教学内容】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和表达手法。
2. 教师带领学生解读诗歌中的隐喻和象征。
【教学活动】1. 学生积极参与诗歌解析,提出自己的见解。
2. 学生与同学进行讨论,共同探讨诗歌的意象和表达手法。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诗歌解析过程中的表现,了解他们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 收集学生的解析和讨论结果,了解他们对诗歌意象和表达手法的掌握情况。
第四章:诗歌创作【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诗歌创作能力。
2.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意象和表达手法进行诗歌创作。
【教学内容】1.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所学意象和表达手法进行诗歌创作。
2. 教师提供诗歌创作的指导和反馈。
【教学活动】1. 学生进行诗歌创作,运用所学意象和表达手法。
《宿建德江》的教学设计3篇
《宿建德江》的教学设计3篇《宿建德江》的教学设计3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
你知道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我们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宿建德江》的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宿建德江》的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2、学习鉴赏山水田园诗的方法。
3、通过对诗歌的学习,加深对诗人的了解,感悟诗人的高尚情怀。
教学重点:1、品味诗歌意境美。
2、领会评价重点词语,主旨的理解。
教学难点:仔细品味诗歌所创造的意境。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都知道哪些山水田园诗呢?二、介绍山水田园诗的特点。
山水田园诗:山水诗源于南朝(宋)谢灵运,田园诗源于晋代陶渊明,以唐代王维、孟浩然为代表。
这类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
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多用白描手法。
三、明确鉴赏中常用到的术语。
1.思想内容——热爱自然向往自由归(退)隐闲适淡泊悠然自得2.表现手法——借景抒情白描3.语言特点——清新自然质朴自然清新洗练四、赏析《宿建德江》。
(一)作者及写作背景简介(二)赏析诗歌1、初读诗歌,读准节奏,读准字音。
如:渚zhǔ2、再读诗歌,理解诗意,品味诗句。
(1)词语解释(2)基本解读:先解释每句话地意思,再解释整体的诗意。
(3)思考讨论:①诗中点题兼写环境的诗句是什么?有什么作用?②“日暮客愁新”中“新”的内涵?③写出诗中的对偶句,并作赏析。
3、诵读全诗,感悟诗情。
(三)艺术特色此诗写羁旅愁思,情景相生,风韵天成,富有艺术美。
五、作业设计有感情地背诵全诗《宿建德江》的教学设计篇2一古乐入境,直入课题一段优美的民乐为教室增添了古香古色,也把我们带到了“古诗诵读”天地。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新诗《宿建德江》,(板书:宿建德江)我们一起读一读。
(齐读)。
宿是住宿、留宿的意思。
谁留宿建德江?孟浩然留宿建德江。
《宿建德江》教学设计(详细版)
2、《宿建德江》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2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
掌握一个多音字。
2、能够正确、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并默写《宿建德江》。
3、理解诗人所描写的景色,体会诗人忧愁的情感。
教学重点:理解诗人所描写的景色,体会诗人忧愁的情感。
教学过程:一、知诗风,解诗题。
1、我们先来猜一位诗人,这位诗人是唐朝诗人,家住襄阳城,世称孟襄阳,请问他是?孟浩然,孟浩然的古诗,你们会背吗?(春晓过故人庄……)我们不难发现,孟浩然,他的大部分诗都是写山水田园,所以他被成为哪个派别的诗人?山水田园派。
今天我们来学习孟浩然的另外一首古诗,举起手跟老师一起写课题。
强调:“德”字,不要忘记中间的这一横2、会读课题吗?我表示怀疑,请一位同学读一读,我的怀疑是有根据的。
再请一位同学读一读,老师给你们一个小的提示,建德江,是浙江省一条江水的名字,你来读,会读了吗?一起读一读,对了,再读一读。
我们划分节奏的时候,可以根据内容来划分,对吗?读懂题目了吗?我依然表示怀疑你读懂了什么信息?苏轼住宿的意思,诗人的身份是什么?游子二、读全诗,悟诗情。
1、(1)想读一读这首诗吗?PPT出示整首诗,谁来试一试?你可以读得字正腔圆吗?一生读。
师评价:确实是字正腔圆,特别是有一个非常难读的词,他读得很对,这个词语是“烟渚”,谁知道“烟渚”是什么意思?你是怎么知道的?你掌握了一种学古诗的重要方法。
诗经里面是这样说的:“江有渚,之子归。
”“渚”是指水中间的小块陆地。
我们一起来读一读书上的注释,“渚”的意思是预备起!看一看图片,那“烟渚”就是,烟雾蒙蒙的水中的小块陆地。
(2)谁还想再读一读。
你能读出节奏吗?确实有节奏,谁还想再读一读?你对自己的读有什么要求吗?谁对自己有更高的要求?你的要求是?有感情,有节奏,字正腔圆。
学生读,果然名不虚传,掌声送给他!(3)你想表现出什么感情呀?孤独,谁还想再读一读,我想请咱们班同学平常读书,有一点点困难的同学来读。
《宿建德江》教学设计
《宿建德江》教学设计(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合同协议、演讲稿、策划方案、报告大全、条据文书、公文素材、教育资料、散文诗歌、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texts for everyone,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s, speech drafts, planning plans, report summaries, documentary documents, official document materials, educational materials, prose and poetry,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宿建德江》教学设计《宿建德江》教学设计《宿建德江》由孟浩然创作,被选入《唐诗三百首》。
小学四年级语文《宿建德江》优秀教案模板(精选7篇)
小学四年级语文《宿建德江》优秀教案模板(精选7篇)小学四年级语文《宿建德江》优秀模板篇1教学目标:1、认识2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
掌握一个多音字。
2、能够正确、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并默写《宿建德江》。
3、理解诗人所描写的景色,体会诗人忧愁的情感。
教学重点:理解诗人所描写的景色,体会诗人忧愁的情感。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教学或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一、引入揭题这节课我们学习古诗《宿建德江》(板书课题),作者孟浩然。
二、自学古诗1.范读全诗。
(整体感知内容)2.指名让学生读,检查学生的读音及断句。
3.自学理解诗句的意思。
自学提示:(1)根据课文注释,结合诗句理解词语。
(2)小组讨论,议一议如何理解这首古诗。
(3)提出问题。
三、检查自学1.结合诗句理解词句的意思。
移舟:划船离岸的意思。
泊:划船靠岸。
烟渚:渚,水中的小块陆地。
烟渚,雾气笼罩下的江中陆地。
愁新:即新愁,由落日到黄昏,引起诗人新的愁苦。
野旷:野,野外。
旷,空旷。
天低树:天比树还低。
2.出示课文插图,让学生结合图意理解诗歌的后两句。
在一个江中的孤岛上,几棵高高的树被风吹得东倒西歪,远远望去由于是在空旷的野外感觉天比树还低。
清幽的月光照在水面,感觉月亮离人是那么的近。
引导体会作者心情:此时作者远在异地,举目无亲,孤苦无援,身处这空旷的野外,一种思乡之情幽然而生。
夜幕降临,水中月,船中人又似乎离得那么近,有了一丝喜悦,也带来一些慰藉。
待到明天诗人又会想什么呢?(又是一些新愁。
)四、指导朗读1.理解了这首诗的含义和所要表达的情感,我们该用怎样的语气去读呢?2.指导朗读,注意停顿,仔细体会诗中表达的情感。
3.配乐朗读板书设计: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小学四年级语文《宿建德江》优秀教案模板篇2教学目标:1、理解诗句的内容,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的朗读古诗,并背诵古诗。
3、简单了解山水田园诗。
教学重点:1、理解词、句,明确内容。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宿建德江创新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宿建德江创新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宿建德江创新教案第【1】篇〗教材分析:《宿建德江》是唐朝诗人孟浩然所写,这首诗写了诗人停船夜宿江心洲时的愁苦心情。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意思是远望苍茫空旷的野外,天幕下降,似乎比树还低,笼罩一切。
倒映在清清江水中的一轮明月却是那么亲近船上的客人。
在夜幕中,诗人看到黑漆漆的天空低垂着,体现了诗人郁闷孤寂的心情,在孤寂中,近处的明月与诗人相伴,它给诗人带来一点慰籍与亲近的感觉。
诗人以舟泊暮宿为背景,触景生情,把写景同自己的真实感受结合在一起,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以及感慨人生的复杂心情。
教学目标:1、认识2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
掌握一个多音字。
2、能够正确、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并默写《宿建德江》。
3、理解诗人所描写的景色,体会诗人忧愁的情感。
教学重点:理解诗人所描写的景色,体会诗人忧愁的情感。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教学课件或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一、引入揭题这节课我们学习古诗《宿建德江》(板书课题),作者孟浩然。
二、自学古诗1.范读全诗。
(整体感知内容)2.指名让学生读,检查学生的读音及断句。
3.自学理解诗句的意思。
自学提示:(1)根据课文注释,结合诗句理解词语。
(2)小组讨论,议一议如何理解这首古诗。
(3)提出问题。
三、检查自学1.结合诗句理解词句的意思。
移舟:划船离岸的意思。
泊:划船靠岸。
烟渚:渚,水中的小块陆地。
烟渚,雾气笼罩下的江中陆地。
愁新:即新愁,由落日到黄昏,引起诗人新的愁苦。
野旷:野,野外。
旷,空旷。
天低树:天比树还低。
2.出示课文插图,让学生结合图意理解诗歌的后两句。
在一个江中的孤岛上,几棵高高的树被风吹得东倒西歪,远远望去由于是在空旷的野外感觉天比树还低。
清幽的月光照在水面,感觉月亮离人是那么的近。
引导体会作者心情:此时作者远在异地,举目无亲,孤苦无援,身处这空旷的野外,一种思乡之情幽然而生。
夜幕降临,水中月,船中人又似乎离得那么近,有了一丝喜悦,也带来一些慰藉。
宿建德江教案
宿建德江教案宿建德江教案一、活动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学习本节课的内容,使学生了解江地貌的形成原因和特征,掌握江的分类及特点。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等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合作协作、思维探究和自主学习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尊重和保护意识,增强学生的环境意识。
二、活动过程:1. 热身与导入(15分钟)(1)学生观看一段介绍江地貌的视频,激发学生对江的兴趣。
(2)教师通过与学生的互动,引导学生回忆江的定义和特点。
2. 问题引导(20分钟)(1)教师给学生出示一张世界地图,引导学生观察地图,找出地球表面最长的河流,了解它的长度和流域范围。
(2)教师提出问题:为什么江的长度和流域范围那么大,我们该如何解释这个现象?(3)组织学生小组讨论,搜集和整理相关资料及观点。
(4)学生代表汇报小组讨论结果,并进行展示和讨论。
3. 知识讲解(15分钟)(1)教师就刚才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补充和讲解,介绍江地貌的形成原因和特征。
(2)教师通过图片和图表,给学生呈现不同类型的江及其特点。
4. 小组合作探究(20分钟)(1)学生分组,小组成员互帮互助,合作开展本节课的探究任务。
(2)教师提供一些实地考察的资料,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地球表面上的不同江,并记录下观察结果和感受。
(3)学生根据观察结果,就不同的江类型进行比较,总结各种江的特点。
5. 拓展与应用(15分钟)(1)教师出示一张中国地图,指导学生找到我国的三大河流,了解它们的地理位置和流域范围。
(2)学生根据前面所学的知识,写出对江的分类及特点的总结,通过口头交流和书面表达,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6. 总结与评价(15分钟)(1)教师与学生共同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梳理重点和难点,解答学生的疑问。
(2)学生互评或自评本节课的学习情况,并针对问题进行反思和改进。
三、教学手段:1. 多媒体教学:通过观看视频和查阅资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3古诗词三首宿建德江(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授课内容
授课时数
授课班级
授课人数
授课地点
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为《宿建德江》,出自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3课。本首诗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创作,通过对建德江上夜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孤寂、思乡之情。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主要体现在: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这个操作将演示《宿建德江》的基本原理。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宿建德江》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例题3:请解释《宿建德江》中“移舟泊烟渚”这句话的意思。
答案:这句话的意思是诗人将船停泊在烟雾弥漫的小洲上。这里通过“移舟”和“泊烟渚”两个动作,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孤独、无助的心情。
例题4:请分析《宿建德江》中诗人的情感变化。
答案:这首诗中,诗人的情感经历了从孤独到思乡的变化。一开始,诗人感受到孤独和无助,通过对江水、孤舟等景物的描绘来表达这种情感。后来,诗人又感受到了思乡之情,通过对远山、天低树等景物的描绘来表达这种情感。
1.学生已经学习过一些古诗词,对古诗词的格式和特点有一定的了解。本节课通过对《宿建德江》的解读,可以加深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
2.学生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有一定的认识,通过学习本首诗,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言描绘自然景物。
3.学生对思乡之情有一定的体会,本节课通过对《宿建德江》的解读,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表达思乡之情。
答案:这首诗通过描绘建德江上夜景,表达了诗人的孤寂、思乡之情。意境上,诗中的江水、孤舟、远山等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孤寂的氛围。情感上,诗人通过对这些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孤独、思乡的情感。
《古诗词三首 《宿建德江》》精品教案(第一课时)
3 古诗词三首第一课时《宿建德江》/《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课时目标1.会写“德”这个生字。
2.学习古诗《宿建德江》《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理解两首古诗的大意,用自己的话讲述诗句的意思。
4.通过对诗句的诵读感悟,想象诗中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人抒发的感情,感受诗歌美的意境。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谈话导入,激发兴趣,自然过渡到课文学习。
导语:同学们,在之前的学习中,我们游览了辽阔的大草原,欣赏了丁香独特的美,而在今天的学习中,我们将去古典诗词里欣赏一幅幅意境隽永的水墨画。
我们将随同诗人孟浩然夜宿建德江,去感受夜的静谧与原野的空旷,还将陪诗人苏轼共同经历一场夏日的暴雨,感受大自然的瞬息万变。
二、学习古诗,掌握方法1.齐读诗歌,理解诗题。
明确:“宿”是“住宿;留宿”的意思;建德江是新安江流经今属浙江省建德的一段江水。
诗题合起来就是“在建德江留宿”的意思,结合课本插图,诗人“宿”的地方是小船。
2.学习《宿建德江》一诗,了解诗人和写作背景,以故事激趣。
(1)教师课件出示“作者简介”,学生自主交流有关孟浩然的知识。
(2)教师简介写作背景。
师:《宿建德江》一诗写于诗人因求仕失败而漫游于吴越之时。
此前,孟浩然一直在鹿门山一带隐居,希望走以隐求仕的道路,但未成功。
730年,诗人告别隐居生活,踌躇满志地来到长安参加科举考试,想实现为国效力的政治抱负,结果科举未中。
他孤身一人失意东归,开始了漫游吴越的生活。
面对迷蒙的江中小洲,诗人又难免产生理想幻灭之痛、前途暗淡之忧。
3.初读古诗,疏通诗句,明确节奏。
(1)学生借助拼音学习生难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争取读出古诗的节奏与韵律。
(2)教师检查朗读情况,教学生字、易读错字。
提示:“泊”是一个多音字,通过读诗句可知这里指的是“停泊”,所以要读成“bó”。
(3)教师朗读古诗,学生边听朗读边划分节奏,模仿读,读出停顿、节奏、韵律。
孟浩然《宿建德江》教学设计(优秀3篇)
孟浩然《宿建德江》教学设计(优秀3篇)孟浩然《宿建德江》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会认“移”、“渚”等5个二类生字,背诵古诗,了解古诗主要内容。
2、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朗读能力过程与方法创设情景,使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而领悟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淡淡的哀愁。
教学重点:通过品词赏句,了解诗歌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品析感悟,了解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哀愁。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同学们,你们了解孟浩然吗?(生介绍自己了解到的资料)2、今天,我们又将学习孟浩然的一首诗,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释题:从诗题中,你知道了什么?4、师小结:对,这首诗就是描写的作者在建德江边看到的景色。
究竟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呢?请同学们听老师吟诵这首古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学习生字新词。
1、闭眼,师配乐吟诵全诗。
2、整体感知:你们的眼前出现了怎样的情景? (生谈,师相机在黑板上板画)3、自己读读吗?来,打开书,自己试着读一读,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生自读)4、生字都读准了吗?(开火车读带拼音的生字---去掉拼音,男女生赛读)5、谁有勇气把整首诗读给咱们听听?(指名)三、明诗意,悟诗情1、整首诗中,有没有不明白的地方呢?(生质疑)2、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疑惑,现在小组里讨论讨论,看看你能解决哪个问题?(四人小组交流)3、反馈:第一句: (1)、生读句子,说诗意重点理解:移舟:移动的小船泊:停船靠岸烟渚:江中雾气笼罩的小沙州。
日幕:黄昏时分客愁新:又增添了新的哀愁。
(2)、指导朗读(指名读,引导学生读出诗人淡淡的哀愁。
) 第二句: (1)、生读句子,谈感受。
(2)、你有过这样的感受吗?(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 (3)、指导朗读(自由读—指名读)4、指导吟诵全诗(吟诵比赛)-——-相机指导背诵四、总结1、用自己的话简要说说诗中描写的情景。
第1课《古诗词三首宿建德江》教案
一、教学内容
《古诗词三首宿建德江》教案,选自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本节课主要教学内容包括:
1.诗歌朗诵: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宿建德江》一诗,感受古诗词的音韵美。
2.词语解析:学习并掌握诗中的生字词,如“宿”、“建德江”等,理解词语在句子中的含义。
3.诗句解析:分析诗句的意境,感悟诗人通过描绘江景抒发的情感。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诗句意境的理解和诗歌朗诵技巧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如“天低树”、“月近人”的抽象意境,我会通过图片展示、情景再现等方式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诗歌意境相关的自然景观,并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古诗词的基本概念。《宿建德江》是一首描绘江景的诗歌,它体现了诗人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这种手法是古代文人表达情感的重要途径,也是我们欣赏古诗词的关键。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深入分析《宿建德江》这首诗。通过具体诗句的解读,体会诗人如何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和精准的语言描绘出江边的夜景。
其次,在新课讲授环节,我注重对诗句意境和诗歌朗诵技巧的讲解,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实际效果表明,大部分学生能够跟随我的讲解,逐步领会诗歌的意境。然而,也有部分学生在这方面存在困难,他们对于抽象意境的理解仍有待提高。针对这个问题,我计划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增加一些生动形象的教学辅助手段,如图片、视频等,帮助学生更好地感悟诗歌意境。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古诗词三首宿建德江》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欣赏自然风景时,有没有过被某一处景色深深打动的经历?”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诗歌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诗人如何通过文字捕捉自然之美。
《宿建德江》课文教案
《宿建德江》课文教案宿建德江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希望达到以下几个方面的目标:1. 了解宿建德江的地理位置和重要性,培养学生对中国长江的认知;2. 学习阅读并理解《宿建德江》这篇文章,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3. 学习描述景色和人物的汉字词汇,提高学生的词汇量;4. 培养学生珍爱河流环境的意识,倡导爱护环境的行动。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学习阅读《宿建德江》课文;2. 难点:理解文章中的意境和情感,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
三、教学准备投影仪、课文教材、生词卡片、图片资料等。
四、教学过程【导入】1. 通过展示一幅长江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地理知识,引出长江的重要性和宿建德江的特殊地位。
2. 学生观看长江的图片,并集体讨论长江的重要性、对当地居民的影响以及长江的特点。
【阅读与理解】1. 教师板书文章标题《宿建德江》,并帮助学生读出标题中的每个字的拼音及意思。
2. 教师导读课文,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大意。
(教师可以提问: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什么?作者是如何描述宿建德江的?)3. 让学生小组合作阅读《宿建德江》课文,并根据自己的理解完成相关问题的答案。
【情感教育】1. 通过学生小组的讨论,引导学生关注宿建德江的河流环境,并让学生意识到保护河流的重要性。
2. 结合课文内容,帮助学生认识到长江的美丽景色和与人物的故事,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
【词汇学习】1. 教师呈现课文中出现的生词,让学生快速阅读并理解这些生词的意思。
(教师可以使用图片或示意图来辅助学生对生词的理解)2. 学生分角色出示所学词汇,并进行默写和猜词游戏。
【拓展活动】1. 学生就自己所居住的城市或附近的河流进行调查和研究,写一篇类似《宿建德江》的文章,描述该河流的美景和当地故事,并提出保护河流环境的建议。
2. 学生通过手机或相机拍摄自己周围的美丽河流景色,并制作相册或海报展示。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长江的地理位置、重要性和宿建德江的特殊地位有了初步的认识。
3古诗词三首宿建德江(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课后拓展
1.拓展内容:
为了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宿建德江》这首诗,我推荐他们阅读一些与孟浩然其他作品相关的诗歌,如《春晓》、《过故人庄》等。此外,可以让学生观看一些关于古诗词朗诵和赏析的视频,帮助他们更好地感受古诗词的韵律美和意境美。同时,我还建议学生可以尝试自己写一首小诗,描绘自己喜欢的自然景色,以此来锻炼自己的语文表达能力。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本课《古诗词三首宿建德江》的重点是理解诗文内容,体会作者情感,感受诗词意境。难点在于分析诗中的意象和表达技巧,以及理解诗中蕴含的哲理。
为解决这一重点,教师可以通过朗读、默写等方式,帮助学生熟悉诗文,理解字面意思。通过图片、音乐等辅助手段,让学生直观感受诗中的自然景观,从而更好地体会作者的情感。
首先,让我感到欣慰的是,学生在我的引导下,能够积极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来。通过朗读、默写、小组合作等方式,他们能够熟悉并理解诗文内容,对诗中的自然景观和作者的心情有了较为深刻的体会。在分析诗中的意象和表达技巧时,学生们能够积极思考,主动分享自己的观点,这让我感到非常高兴。
然而,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在讲解诗中的意象和表达技巧时,我发现有些学生对于一些生僻的词语和表达方式理解起来有些困难。这可能是因为我对这些词语的解释不够详细,或者是对学生的理解程度估计过高。此外,课堂上的时间分配也有待改进。我在讲解课文的时候可能用时过多,导致后面的实践环节时间有些紧张,学生们没有足够的时间来进行创作和展示。
2.作业反馈:
学生们交上来作业后,我会及时进行批改和反馈。对于作业中的错误,我会指出并给出改正建议,帮助学生明白错误的原因,并指导他们如何进行改进。同时,我还会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肯定和鼓励,以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
宿建德江(孟浩然)教案
宿建德江(孟浩然)教案孟浩然是唐朝时期的一位著名诗人,他的诗作以描写山水田园、表达情感为主题,被誉为"诗中有画"。
其中,他的诗作《宿建德江》描绘了他在建德江畔夜宿时的所见所感。
本教案将以宿建德江(孟浩然)的诗词为基础,通过多种方式进行教学,使学生从中了解孟浩然的诗歌风格和艺术特色。
教案一:朗读诗歌活动目标:通过朗读诗歌,感受孟浩然的诗意,理解诗中的意境。
步骤:1. 教师首先向学生简要介绍孟浩然的背景和他的代表作品。
2. 分发《宿建德江》的诗词给学生,并进行解读,向学生讲解诗中的背景故事和情感表达。
3. 引导学生朗读诗歌,注意节奏和抑扬顿挫,体会诗歌的意境和感情。
教案二:欣赏名家朗诵活动目标:通过欣赏名家朗诵孟浩然的诗词,培养学生对诗歌的鉴赏能力。
步骤:1. 教师选择一位名家的朗诵作品,引导学生欣赏。
2. 学生在欣赏过程中,注意诗歌的语调、节奏以及情感的表达。
3. 欣赏完毕后,学生可以简单地描述一下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教案三:写作欣赏活动目标:通过欣赏其他学生的写作作品,培养学生对孟浩然诗歌的理解和创作能力。
步骤:1. 分发孟浩然其他诗歌的文本给学生,让他们阅读并理解。
2. 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创作一篇与孟浩然诗歌相关的故事、文章或其他形式的作品。
3. 学生作品完成后,教师可以选取一些优秀的作品进行分享,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教案四:小组探究活动目标: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深入研究孟浩然的诗词用词、修辞和意象,提升学生对文学的分析能力。
步骤:1. 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首孟浩然的诗歌进行分析研究。
2. 学生需对诗歌的用词、句式、修辞手法和意象进行解读和分析,并结合背景、作者的写作意图等进行探讨。
3. 每个小组选择代表作品进行汇报和分享,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
教案五:创作演绎活动目标:通过创作演绎,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表达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表达能力。
步骤:1. 设计一个创作演绎的任务,要求学生以《宿建德江》的情境为背景,自行创作一段对话、故事情节或其他形式的表演材料。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3《古诗词三首:宿建德江》教学设计
《古诗词三首:宿建德江》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1 核心素养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并背诵《宿建德江》。
•学生能够理解诗中的意象和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想象等方式,引导学生感受古诗词的韵律美和意境美。
•培养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和热爱,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意识。
•引导学生体会诗中所表达的对自然美的赞美和人生哲理的感悟。
二、教学重点•朗读和背诵《宿建德江》。
•理解诗中的意象和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中的意象和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四、教学资源•《宿建德江》的诗词文本。
•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用于创设情境。
•多媒体课件,用于展示诗词内容和相关知识点。
五、第一课时教学设计1. 复习创设情境引入课题•复习上节课学习的古诗词,引导学生回顾古诗词的朗读和鉴赏方法。
•利用图片或视频资料展示建德江的美景,创设情境,引入课题《宿建德江》。
•简要介绍诗人孟浩然及其创作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初读课文识记生字•学生自由朗读《宿建德江》,注意字音、字义和停顿。
•教师示范朗读,指导学生注意语调和节奏。
•学生跟读、自读、互读,确保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诗词。
•圈出生词和难词,教师讲解词义和用法,帮助学生识记。
3. 整体感知理清层次•教师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诗词内容,理解诗词的主题和意境。
•分段讲解诗词内容,分析每句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第一段(首联):“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引导学生感受诗人泊舟的孤独和日暮时分的客愁。
•第二段(颔联):“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引导学生想象野旷天低、江清月近的画面,体会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和人生哲理的感悟。
•学生根据教师的讲解,再次朗读诗词,加深对诗词内容的理解。
•教师总结诗词的层次结构和情感表达,帮助学生理清思路。
4. 板书设计•课题:《宿建德江》•作者:孟浩然•诗词内容(分段展示)•意象分析(列出关键意象)•情感表达(简要概括)5. 作业设计•要求学生回家后继续朗读并背诵《宿建德江》。
孟浩然《宿建德江》教学设计
孟浩然《宿建德江》教学设计孟浩然《宿建德江》教学设计【导读】《宿建德江》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代表作之一。
这是一首刻画秋江暮色的诗,是唐人五绝中的写景名篇。
作者把小船停靠在烟雾迷蒙的江边想起了以往的事情,因而以舟泊暮宿作为自己的抒发感情的归宿,写出了作者旅之思。
教学目标:1、认识2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
掌握一个多音字。
2、能够正确、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并默写《宿建德江》。
3、理解诗人所描写的景色,体会诗人忧愁的情感。
教学重点:理解诗人所描写的景色,体会诗人忧愁的情感。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一、引入揭题这节课我们学习古诗《宿建德江》(板书课题),作者孟浩然。
二、自学古诗1.范读全诗。
(整体感知内容)2.指名让学生读,检查学生的读音及断句。
3.自学理解诗句的意思。
自学提示:(1)根据课文注释,结合诗句理解词语。
(2)小组讨论,议一议如何理解这首古诗。
(3)提出问题。
三、检查自学1.结合诗句理解词句的.意思。
移舟:划船离岸的意思。
泊:划船靠岸。
烟渚:渚,水中的小块陆地。
烟渚,雾气笼罩下的江中陆地。
愁新:即新愁,由落日到黄昏,引起诗人新的愁苦。
野旷:野,野外。
旷,空旷。
天低树:天比树还低。
2.出示课文插图,让学生结合图意理解诗歌的后两句。
在一个江中的孤岛上,几棵高高的树被风吹得东倒西歪,远远望去由于是在空旷的野外感觉天比树还低。
清幽的月光照在水面,感觉月亮离人是那么的近。
引导体会作者心情:此时作者远在异地,举目无亲,孤苦无援,身处这空旷的野外,一种思乡之情幽然而生。
夜幕降临,水中月,船中人又似乎离得那么近,有了一丝喜悦,也带来一些慰藉。
待到明天诗人又会想什么呢?(又是一些新愁。
)四、指导朗读1.理解了这首诗的含义和所要表达的情感,我们该用怎样的语气去读呢?2.指导朗读,注意停顿,仔细体会诗中表达的情感。
3.配乐朗读板书设计: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宿建德江教学设计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宿建德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2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
掌握一个多音字。
2、能够正确、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并默写《宿建德江》。
3、理解诗人所描写的景色,体会诗人忧愁的情感。
教学重点:
理解诗人所描写的景色,体会诗人忧愁的情感。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一、引入揭题
这节课我们学习古诗《宿建德江》(板书课题),作者孟浩然。
二、自学古诗
1.范读全诗。
(整体感知内容)
2.指名让学生读,检查学生的读音及断句。
3.自学理解诗句的意思。
自学提示:
(1)根据课文注释,结合诗句理解词语。
(2)小组讨论,议一议如何理解这首古诗。
(3)提出问题。
三、检查自学
1.结合诗句理解词句的意思。
移舟:划船离岸的意思。
泊:划船靠岸。
烟渚:渚,水中的小块陆地。
烟渚,雾气笼罩下的江中陆地。
愁新:即新愁,由落日到黄昏,引起诗人新的愁苦。
野旷:野,野外。
旷,空旷。
天低树:天比树还低。
2.出示课文插图,让学生结合图意理解诗歌的后两句。
在一个江中的孤岛上,几棵高高的树被风吹得东倒西歪,远远望去由于是在空旷的野外感觉天比树还低。
清幽的月光照在水面,感觉月亮离人是那么的近。
引导体会作者心情:此时作者远在异地,举目无亲,孤苦无援,身处这空旷的野外,一种思乡之情幽然而生。
夜幕降临,水中月,船中人又似乎离得那么近,有了一丝喜悦,也带来一些慰藉。
待到明天诗人又会想什么呢?
(又是一些新愁。
)
四、指导朗读
1.理解了这首诗的含义和所要表达的情感,我们该用怎样的语气去读呢?
2.指导朗读,注意停顿,仔细体会诗中表达的情感。
3.配乐朗读
板书设计:
宿建德江
移舟/泊/烟渚,
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