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最新K12八年级物理全册 第6章 熟悉而陌生的力学案 (新版)沪科版
八年级物理全册第6章熟悉而陌生的力第1节力导学案(新版)沪科版
第一节力【学习目标】1.形成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的认识。
2.知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知道力所产生的效果: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和改变物体的形状。
行为提示:1.认真阅读学习目标,用双色笔将行为动词标出来。
2.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友情提醒:1.不要以为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才能产生力的作用,没有接触的物体间也能产生力的作用,如磁铁对铁钉的吸引力。
2.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不一定有力的作用。
方法指导:同一物理现象包含的物理知识往往是多角度、多层次的,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得出的结论可能是不同的。
如手拉弹簧,弹簧伸长,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手拉弹簧,感觉弹簧拉手,是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归纳总结: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和物体的运动状态。
①物体的运动状态不同于物体的状态。
②物体运动速度和方向的改变,物体由静止变为运动,或由运动变为静止,都叫做运动状态的改变。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自学互研生成能力知识板块一力的概念自主阅读教材P101~102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1.工农业生产中:汽车拉拖车、起重机吊起货物…(学生举例)。
(1)人用力推小车,人对车施加了力,施力物体是人,受力物体是车;(2)人用力拉弹簧,人对弹簧施加了力,施力物体是人,受力物体是弹簧;(3)起重机提重物,起重机对重物施加了力,施力物体是起重机,受力物体是重物。
以上现象说明力的特点是:要有推、拉、提、压、击、打、拍、吸等作用,所以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即推或拉的作用)。
2.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前面一个物体称为施力物体,后面一个物体称为受力物体。
单独一个物体不能(选填“能”或“不能”)产生力的作用。
3.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能产生力的作用,不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会不会产生力的作用呢?你认为能(选填“能”或“不能”)产生力的作用。
请你列举出生活中不相互接触的物体也能产生力的作用的例子:磁铁靠近铁块对铁块的吸引力。
知识板块二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自主阅读教材P102~103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4.观察图中情景可以得到的结论是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熟悉而陌生的力教案
第六章熟悉而陌生的力第一节力教学目标1.经历从许多与力相关的日常生活现象中归纳出力的基本概念的进程,并了解力的概念。
2.通过实验感受力作用的相互性。
3.通过常见事例和实验认识力的作用效果。
教学重、难点1.重点(1)1±学生经历和体验归纳力的初步概念的过程。
(2)力的初步概念。
2.难点⑴学会科学归纳。
(2)利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道理,解释一些简单的力的现象。
教具准备演示实验:铁架台、两根磁棒、细线、绸布、玻璃棒、小纸屑、铁块、磁块、表面涂有一层蜡的两个软木塞、水槽学生分组实验:橡皮筋。
教学过程一、课题引入师:我们这一章中要学习一个新的物理概念一一力。
力是生活中常用的一个词,用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含义。
你能说出多少个关于力的词语?生甲:力量、力气、身强力壮、力争、力行、说服力、生产力、力图......师:说服力、生产力、战斗力,这里的力是表示事物的效能;力争、力行、力图,这里的力是表示尽力:身强力壮、这里的力是表示力量......可见,力这个问含义丰富。
在物理学中研究的力含义要狭窄得多,但有确切的含义,物理学中力的概念, 是从大量与力相关的自然、生活、生产现象中归纳。
概括出来的。
板书:第五章熟悉而陌生的力第一节力二、新课教学1.力是什么?师:在生产、生活中时常需要用力,请举例说明。
生中:人推车需要用力;人把水桶提起来需要用力;生乙:人用脚踢足球用了力;人拉锯锯木头用了力。
生丙:运动员将杠铃举起来用了力;推土机将泥土推走用了力;生丁:渔民捕鱼拉起鱼网时用了力;大象将跷跷板压下去时用了力;演示实验:磁铁吸引铁钉、用细布摩擦过的玻璃棒吸引纸屑、同名磁极互相排斥、异名磁极互相吸引。
师:以上的实例与演示实验说明了什么?或你得出什么结论?生甲:当人对物体推、拉、举时存在力的作用。
生乙:两个物体不接触,也存在着引力与斥力的作用。
生丙:物体对物体推、拉、挤、压时也存在力的作用。
师:请大家阅读课本P76交流与讨论。
八年级物理全册 6 熟悉而陌生的力复习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沪科版
第6章熟悉而陌生的力【中考分析】近几年来,对本章考查的侧重点是联系生活实际,加强对同学们科学探究能力、创新意识、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的培养.探究实验、联系生活实际的题目较多.考点: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力的作用效果、增大和减小摩擦力的方法(联系生活实际);重力与质量的关系、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重力应用及作图.热点:力的作用效果、增大和减小摩擦力的方法、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重力的作图.【考点聚焦】考点1、力力是__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有力存在,必有施力物体与物体。
力的作用是________,力的作用效果是:(1)力可以改变________________(2)力可以改变__________________。
力的三要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力的单位是______。
跟踪练习:1.以下所给出的现象中,物体运动不发生改变的是()A 在弯曲的路上汽车匀速转弯B 小孩沿笔直的滑梯匀速滑下C 熟透的苹果从树上下落D 行使的火车开始进站2.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人推车时,人也受到车给的推力B 两个物体不接触,就一定不会发生力的作用C 用手捏一个易拉罐,易拉罐变瘪了,表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D 排球运动员扣球使球的运动方向发生了改变,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3.用绳子提水,水桶受到的拉力的施力物体是。
4.小明在溜冰场上,当他用力推栏杆时会发生什么现象?为什么?5.下列数据是小明对身边的一些物理量值的估计,其中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 教室地面到天花板的高度大约是30MB 成人正常步行的速度为1、2M/SC 一般中学生的质量是大约是200千克D 用手托住两个鸡蛋的力约为10N 考点2、弹力物体由于而产生的力叫做弹力。
通常所说的_____、_____实质就是弹力,弹簧测力计是根据原理制成的。
弹簧测力计的正确使用方法(1)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导学案:第六章熟悉而陌生的力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导学案:第六章熟悉而陌生的力我设计这节课的初衷是为了让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力的概念,以及力的作用效果。
我希望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和实验,让学生能够亲身感受力的存在,并能够运用力的知识来解释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能够理解力的概念,力的作用效果,以及如何测量力的大小。
我还希望学生能够通过实践活动,培养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是让学生理解力的作用效果,以及如何测量力的大小。
教学重点是让学生能够通过实践活动,理解和掌握力的概念。
为了上好这节课,我准备了一些简单的实验器材,如弹簧测力计、气球等。
我还准备了一些实践活动,让学生能够在实验中感受力的存在,并能够运用力的知识来解释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然后,我会引导学生思考,力的作用效果有哪些。
我会让学生观察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如拉开抽屉、抛掷物体等,让学生思考这些现象背后的力。
接着,我会让学生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一些物体受到的力的大小。
我会引导学生如何正确使用测力计,并让学生通过实验,了解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运动状态之间的关系。
在活动的过程中,我会引导学生思考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和大小之间的关系。
我会让学生进行一些实验,如改变力的方向和大小,观察物体的运动状态的变化,从而让学生理解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和大小之间的关系。
这节课的重难点是让学生理解力的作用效果,以及如何测量力的大小。
我会通过一些实践活动,让学生能够在实验中感受力的存在,并能够运用力的知识来解释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上完这节课之后,我会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如果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有遇到困难,我会考虑如何改进教学方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力的知识。
我还会考虑如何拓展延伸这节课的内容。
例如,我可以让学生在家中进行一些力的实验,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力的知识。
我还可以让学生观察一些与力有关的现象,并写观察日记,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八年级物理全册第6章《熟悉而陌生的力》复习 精品导学案 沪科版
第六章熟悉而又陌生的力导学目标1.会对力的现象进行判断和分析.2.知道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及力的示意图的应用.3.知道弹力及弹簧测力计的应用.4.知道重力的三要素.5.知道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实验及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知识再现1.力是_____对_____的作用,力的作用是_____的。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也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2.力的三要素是_____、_____、_____。
力的单位是_____.3.物体由于发生_____而产生的力叫做弹力.弹簧测力计的工作原理是__________.4.地面附近的一切物体,由于地球的_____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物体受到的重力与它的质量的关系式是_____.重力的方向总是_____.5.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是_____、_____,增大摩擦的方法有_____、_____.减小摩擦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等.典例精析【例1】如右图所示,A、B两个物体并排放在一起,但它们之间无形变,此时,A、B两个物体之间有无力的作用?【方法显屏】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没有物体或只有一个物体不会有力存在,判断一个力是否存在的方法就是看能否找到该力的施力物体;而其外部表现是:一是分析物体间有无形变;二是分析物体间是否发生运动状态的改变,二者之中具备之一即可判断物体间有力的作用.【变式练习】1.“鸡蛋碰石头”,鸡蛋被碰破,而石头却完好。
对这个现象正确的解释是()A.鸡蛋受到较大的力的作用,而石头受到较小的力的作用B.鸡蛋受到力的作用,而石头没有受到力的作用C.它们相互作用力的大小一样,只是石头比鸡蛋硬D.用鸡蛋碰石头,鸡蛋会破;如果用石头碰鸡蛋,则石头会破【例2】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放置的物体,在F=4N的水平向右的拉力作用下向右运动,物体同时受到3N的阻力,画出物体在水平方向受的力的示意图.【方法显屏】画力的示意图的一般方法:①确定受力物体、力的作用点和力的方向;②从力的作用点沿力的方向画力的作用线,用箭头表示力的方向;③在线段旁边注明力的大小.【变式练习】2.在右图中画出漂浮在水面上的物体A 静止时所受重力的示意图.【例3】在“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做运动,这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才等于木块受到的.某同学实验时记录的数据如表.实验次数接触面压力摩擦力1 木块与木板3N 0.6N2 木块与木板5N 1.0N3 木块与毛巾5N 1.2N分析比较序号____和____的实验数据结论是: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_____.【方法显屏】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有关因素实验中,利用二力平衡的知识间接测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利用控制变量法的思路,分别探究与物体表面粗糙程度的关系和压力大小的关系.【变式练习】3.在“探究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同学们提出了以下几种猜想:A.与物体的质量大小有关;B.与物体运动速度有关;C.与物体间的接触面积大小有关;D.与物体间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实验中有一较长的水平粗糙桌面、一个带构的长方体木块和一支弹簧测力计可供使用.(1)小方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匀速拉动木块在桌面上进行了三次实验,实验数据如表格所示:次数木块运动快慢弹簧测力计示数/N1 较快 1.82 慢 1.83 较慢 1.8表中数据可以验证猜想_______(填序号),实验中采用控制变量法,则该实验注意保持木块与桌面间的________不变,可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利用上述器材还可验证猜想______(填序号),实验中要水平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是因为____________,若实验中再提供一块长玻璃板,利用上述器材还可以验证猜想______(填序号).1.在画力的示意图时,力的作用点一定要画在()A.施力物体上B.受力物体上C.施力或受力物体都行D.以上说法都不对2.使用弹簧测力计时,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弹簧测力计必须竖直放置,不得倾斜达标检测B.使用前必须检查指针是否在零刻度处C.使用前,弹簧、指针、挂钩不能与外壳摩擦D.使用前要注意,所测的力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3.(2014临沂)小华在做“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时,其中一步的操作如图所示,这样操作的错误是:物体不在______上运动.纠正错误后,若使木块由铺有毛巾的木板运动到光滑的木板上,则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将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4.物体受到的重力大小跟它的质量成________比,比值g=________,这个比值也可以理解为质量是1kg的物体受到的重力大小是________N.教师个人研修总结在新课改的形式下,如何激发教师的教研热情,提升教师的教研能力和学校整体的教研实效,是摆在每一个学校面前的一项重要的“校本工程”。
八年级物理全册 第6章 熟悉而陌生的力 第4节 来自地球的力教案 (新版)沪科版-(新版)沪科版初中
第四节来自地球的力教学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了解物体所受重力和物体质量的关系。
2.知道g=9.8N/kg和它所表示的物理意义。
3.知道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以及重垂线的广泛应用。
教学重、难点1.重点实验探究重力大小和质量的关系。
2.难点(1)实验探究重力大小和质量的关系。
(2)重力的方向。
教具准备学生分组实验:弹簧测力计、若干个钩码。
演示实验:重垂线、汤匙、木球。
教学过程一、复习1.力的三要素是什么?力的大小用什么测量?2.如何画力的示意图。
二、导入新课让学生观察以下三种不同情况木球运动:1.把一只木球举到一定高度放手让其自由下落。
2.把一只木球斜面向上抛出,观察其运动路线。
3.让一只木球在讲台上沿直线滚动,滚到讲台边后落向地面。
师:以上三种木球运动有什么共同之处?生:都是落向地面。
师: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生:这是由于地面上的物体受到地球的吸引力。
师:你讲得很好,说明你很善于观察、思考。
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这种来自地球的力。
板书:第四节来自地球的力三、新课内容师: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111重力,图6—19的配文。
生:阅读。
师:通过以上阅读,你知道了什么?生甲: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叫重力。
生乙:由于受到重力的作用,水往低处流,抛出去的物体都会落回地面。
生丙:由于受到重力作用,成熟的苹果会竖直下落。
师:大家阅读很认真,而且抓住了要点,讲得很好。
据说正是下落的苹果打在牛顿的头上,激发了他的灵感,打开了揭示引力迷宫的大门。
希望以后下落的桔子、梨子打在你们的头上,你们也能产生灵感,再打开一个个科学迷宫。
人们对自然界事物的认识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对重力的认识也一样,下面请同学们阅读“信息窗”。
师:重力的施力物体是什么?生: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师:对,地球是否也受到地面上物体的吸引力?根据是什么?生:根据物体作用是相互的,所以地球也受到地面上物体的吸引力。
师:有疑问吗?生:地球受到地面上物体的吸引力,怎么不会向地面上的物体方向运动?师:因为墙球的质量很大,受到的力很小,所以感觉不到地球向地面上的物体方向运动。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第六章《熟悉而陌生的力》6.1力课程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八年级物理沪科版第六章《熟悉而陌生的力》第一节力一、教材分析本节在具体讨论重力、弹力、摩擦力之前让学生初步建立力的概念,了解力的相互性和力的作用效果;本节引导学生跨入力学世界的大门,直接为后面力的作用效果和力的示意图,以及弹力、重力、摩擦力做好知识铺垫,也是后面学习力学的基础。
本节教材首先从学生熟悉的一些涉及力的生活情景、自然情景中归纳出力的概念,然后引导学生通过一些简易的实验,体验和感受里的相互作用和力的作用效果。
本节教材的特点:(1)通过课本图中的与力相关的图景,通过对各种不同事物进行认真的观察和比较,通过交流讨论,找出它们中间的相关性、共性以形成概念和发现规律。
利用“加油站”关于“作用”的定义,归纳出力就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
一是要学生通过交流、讨论、归纳,二是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
(2)关于力的作用效果这部分内容是通过人人都可做的小实验或大家都很熟悉的现象,让学生自己去体验,自己去得到结论。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2)知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过程与方法(1)经历许多与力相关的日常生活现象及学生实验归纳出力的基本概念的过程,学习归纳概括的方法;(2)通过常见事例和实验认识,体验力作用的相互性和里的作用效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力的认识和探索,增强对大自然的感情;(2)从身边的事物中获得探索科学规律的乐趣;(3)多动手、多体验,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物理的习惯。
三、教学重点让学生经历和体验归纳力的初步概念的过程。
四、教学难点从物理现象和实验、体验中归纳简单的物理规律。
五、教学方法讲授法、实验法、归纳法六、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力对我们来说既是熟悉的又是陌生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大家生活中经常会用力。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列举生活、生产中用力的例子。
但是同学们知道什么是力吗?物理学中如何表示力呢?所以力对我们来说又是陌生的。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六章《熟悉而陌生的力》教学教案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六章《熟悉而陌生的力》教学教案6.1力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形成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的认识。
(2)知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知道力所产生的效果: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和改变物体的形状。
2.过程与方法(1)经历从许多与力相关的日常生活现象中归纳出力的基本概念的过程。
(2)通过学生亲自实验,体验并认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通过常见事例和实验认识力所产生的效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经历从许多与力相关的日常生活现象中归纳出力的基本概念的过程中,培养分析和归纳能力。
(2)体会透过众多的物理现象分析和归纳出本质的认识论的观点。
教学重点1、让学生经历和体验归纳力的初步概念的过程。
2、力的初步概念。
教学难点利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道理,解释一些简单的力的现象。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阅读、讲授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请一位学生到教室前面表演举哑铃。
从肌肉的紧张引出力的概念。
让学生利用身边的器材演示一些力的现象。
二、进行新课力的概念教师给学生要探究的下列几个问题:人们在什么情况下会用力?其他物体对物体是否施加力?两物体之间不相互接触是否也能产生力的作用?这里所说的作用应怎样理解?教师要学生列举事例进行回答,找出这些问题的共性,进行概括、归纳、总结出力的概念。
师生评估、交流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教材中的图片,找出其共同点。
教师点评。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1、创设情景:用一个皮球去挤压另一个皮球。
提问:根据这一现象你可以提出什么问题?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的猜想。
2、指导学生实验。
实验可参照教材p77图5-2所示进行,也可用别的物体来做。
3、教师引导学生得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4、演示实验:请一位穿溜冰鞋的同学推墙。
让学生解释所发生的现象,进一步加深对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理解。
5、让学生列举生活及生产中人们利用力的相互作用的实例。
6、让学生列举力的作用相互的危害性。
三、力的作用效果提出问题:力的作用可以产生哪些效果?1、学生拉弹簧。
八年级物理(沪科版)全一册导学案:第6章熟悉而陌生的力(复习)
八年级物理(沪科版)全一册导学案:第6章熟悉而陌生的力(复习)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幼儿园教师,我始终坚信,幼儿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全面发展,而不仅仅是知识的灌输。
因此,在设计本节课成时,我采用了游戏化的教学方式,以孩子们的日常生活中的经验为出发点,引导他们通过观察、体验、探究和动手操作,来认识和理解力的概念,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一、教学目标本节课成的教学目标有三:1. 让孩子们了解力的概念,知道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和运动状态。
2. 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培养孩子们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成的教学难点是让孩子们理解力的概念,以及力与物体运动状态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则是让孩子们通过观察、体验和动手操作,来认识和理解力的概念。
三、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开展本节课成,我准备了一些简单的教具和学具,包括气球、小车、弹簧测力计、绳子、木块等。
四、活动过程1. 情景引入我会向孩子们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比如吹气球、拉绳子等,引导他们观察并思考这些现象背后的原因。
2. 观察与探究我会让孩子们用弹簧测力计来测量不同力度下的气球膨胀程度,从而让他们感受力的作用效果。
同时,我还会组织孩子们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他们的观察和发现。
3. 动手操作我会让孩子们分组进行小车拉力实验,让他们通过实际操作来观察和理解力的作用。
在这个过程中,我会引导他们注意观察小车的运动状态变化,以及拉力的大小与小车运动速度的关系。
5. 课后拓展延伸我会给孩子们布置一些简单的课后作业,让他们在家长的帮助下,继续观察和思考生活中力的作用现象,并将他们的发现和感悟记录下来。
五、活动重难点本节课成的活动重难点在于让孩子们通过观察、体验和动手操作,来认识和理解力的概念,以及力与物体运动状态之间的关系。
六、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认真反思本节课成的教学效果,并根据孩子们的反馈和表现,调整和完善今后的教学设计。
八年级物理全册第6章熟悉而陌生的力第2节怎样描述力教案新版沪科版
6.2怎样描述力【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力的单位是牛顿。
2.知道力的三要素是大小、方向、作用点。
3.能用示意图的方法表示力。
过程与方法:1. 通过活动和生活经验感受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几个因素。
2.体验用控制变量法进行研究力的三要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初步具有用不同的方法描述力的作用效果。
2.保持对科学知识的探索欲望。
【教学重点】力的三要素和力的示意图。
【教学难点】三要素中作用点对力的作用效果的影响。
【教具准备】三角板、弹簧拉力器、弹簧、皮球。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复习力的作用效果。
提出问题,力的作用效果和哪些因素有关呢?(二)进行新课一、力的三要素在排球运动中,二传手用力向上托球,球就向上运动,主攻手用力向下扣球,球就改变运动方向,急速下落.可见,力的方向能够影响它的作用效果.找一名学生到教室的门口,推门.提问:当推力作用在离门轴不同点时,作用效果有什么不同?另找一名学生握住扳手的不同位置去拧螺母,提问该学生有什么感觉.总结该学生的回答指出:推力作用在离门轴较远的点,比作用到离门轴较近的点,易于把门推开.用扳手拧螺母的时候,手握在把的末端比握在把的中间,易于把螺母拧紧.可见,力的作用点也能够影响它的作用效果.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称为是力的三要素。
二、力的单位力的单位用牛顿表示,简称牛,符号N。
1N是一个很小的单位。
力的单位是为了纪念牛顿在物理学上的突出贡献而设立的,要学习科学家的创新精神,不断攀登高峰。
日常生活中还有许多事例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三要素有关,同学们应认真观察、认真分析.力的三要素对研究有关力的问题十分重要,用作图的方法来表示力的三要素是研究有关力的问题的重要方法——力的示意图.三、力的示意图力的图示可以直观、准确地表示物体的受力情况,但是也可以对力的图示加以简化,只用一个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不必严格准确地画出力的大小,突出力的方向即可.例如上题,从力的作用点开始,沿力的方向画一个线段,在线段末端画上箭头.同学讲完后,教师完成如图所示的示意图.请同学们完成下面这些物体受到的拉力的图示.用投影打出如下内容的例题1.用60N的力竖直向上提着一个物体.2.沿着与水平方向成30°角的方向向右提一个物体.学生练习,教师在同学中间巡视,进行指导,最后用投影打出正确的图示进行讲评,指出同学们作图中的问题.【课堂小结】今天我们研究了力的三要素和力的图示,以及力的示意图.用作图的方法研究物理问题在物理学习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通过作图可以帮助同学们建立起物理模型,使抽象问题变得更加形象,有利于加深对物理现象的理解.希望同学们予以足够重视,并养成认真细致,规范作图的良好习惯.【板书设计】第二节怎样描述力一、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二、力的单位三、力的示意图【布置作业】1.第84页练习1、2、3、42.完成同步探究本节部分。
配套K12八年级物理全册 第6章 熟悉而陌生的力学案 (新版)沪科版
第六章熟悉而陌生的力一、知识梳理1.力的概念;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力的作用相互性.2.力的单位是牛顿;力的三要素是大小、方向、作用点;3.弹力是由于物体发生形变而产生的力;弹簧测力计的构造和使用方法。
4.重力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重力的大小与质量成正比,公式G=mg计算有关问题;5.滑动摩擦力的概念、摩擦力的产生条件及方向,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
二、题型、技巧归纳1.能够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物理道理的事实是()A.抛出去的粉笔头,最终会落回地面B.重物压在海绵上,海绵形状发生改变C.磁悬浮列车能以很高的速度运行D.游泳时手向后划水,人向前运动2.对于力的示意图()A.只能表示力的方向B.只能表示力的大小C.只能表示力的作用点D.可以表示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3.在一弹簧测力计的两端用绳子各挂10N的重物后处于静止,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一组是()21①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零②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10N ③每根绳子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都是20N ④两重物受到的两个重力是平衡的⑤弹簧测力计受到的两个拉力是平衡的A.①③ B.②④ C.②⑤ D.②③4.放开吹足气的气球嘴,气球内的气体由嘴喷出,气球向相反的方向运动说明().A.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B.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C.力的作用效果与大小有关D.接触的物体才能产生力5.游泳时手和脚向后划水的力和水向前推手和脚的力,在力的三要素上()A.大小、方向都相同,作用点不同B.完全相同C.大小相同,方向和作用点都不同D.作用点相同,大小、方向都不同归纳小结1、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力的符号:F;物体之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即:甲对乙物体施力时,乙物体同时也对甲物体施力;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力可以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力也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2.力的单位:牛顿,简称牛,用符号N表示;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有三个:它们是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熟悉而陌生的力
一、知识梳理
1.力的概念;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力的作用相互性.
2.力的单位是牛顿;力的三要素是大小、方向、作用点;
3.弹力是由于物体发生形变而产生的力;弹簧测力计的构造和使用方法。
4.重力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重力的大小与质量成正比,公式G=mg计算有关问题;
5.滑动摩擦力的概念、摩擦力的产生条件及方向,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
二、题型、技巧归纳
1.能够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物理道理的事实是()
A.抛出去的粉笔头,最终会落回地面
B.重物压在海绵上,海绵形状发生改变
C.磁悬浮列车能以很高的速度运行
D.游泳时手向后划水,人向前运动
2.对于力的示意图()
A.只能表示力的方向
B.只能表示力的大小
C.只能表示力的作用点
D.可以表示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3.在一弹簧测力计的两端用绳子各挂10N的重物后处于静止,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一组是()
21
①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零②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10N ③每根绳子对弹簧测力
计的拉力都是20N ④两重物受到的两个重力是平衡的⑤弹簧测力计受到的两个拉
力是平衡的
A.①③ B.②④ C.②⑤ D.②③
4.放开吹足气的气球嘴,气球内的气体由嘴喷出,气球向相反的方向运动说明().
A.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B.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C.力的作用效果与大小有关
D.接触的物体才能产生力
5.游泳时手和脚向后划水的力和水向前推手和脚的力,在力的三要素上()
A.大小、方向都相同,作用点不同
B.完全相同
C.大小相同,方向和作用点都不同
D.作用点相同,大小、方向都不同
归纳小结
1、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力的符号:F;物体之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即:甲对乙物体施力时,乙物体同时也对甲物体施力;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力可以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力也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2.力的单位:牛顿,简称牛,用符号N表示;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有三个:它们是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在物理学中,把它们称为力的三要素;力的示意图:在受力物体上沿力的方向画一根带箭头的线段,表示物体在这个方向上受到的力。
线的起点或终点代表力的作用点。
同时可标注出力的大小.
3、物体受力时会发生形变,不受力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这种特性叫弹性;弹力:物体由于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弹力产生的条件:相互接触, 发生弹性形变, (形变越大,弹力越大),弹力的表现:压力支持力拉力推力;弹力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构造:拉环、弹簧、秤钩、指针、刻度板,原理: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就越长。
正确的使用方法:a、了解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量程),不要测量超过它量程的力;b、明确分度值:了解弹簧测力计的刻度。
每一大格表示多少牛,每一小格表示多少牛;c、校零:测力前要使指针对准零刻度线,如果有偏差,要调节到两者对准为止;d、测力时,要使测力计内的弹簧轴线方向跟所测力的方向一致,弹簧不要靠到刻度盘上。
4、重力的概念: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简称为物重用G表示;如果用 G 示物体受到的重力,m 表示物体的质量,g 表示比值
9.8N/kg,重力跟质量的关系可以写作公式:G = mg,计算时m的单位一定要用kg;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重力的作用点:在物体的重心上。
5、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滑动时所受到的阻碍物体相对滑动的力叫做滑动摩擦力;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滑动摩擦力与哪些因素有关: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②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有关。
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增大摩擦的方法:,减小摩擦的方法:
接触面光滑③变滑动为滚动.
参考答案预习案
1、D
2、D
3、C
4、A
5、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