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第一二单元历史知识点汇总

合集下载

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二单元必背知识清单

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二单元必背知识清单

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二单元必背知识清单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一、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的古人类。

二、北京人的发现、特征2.外形特征:北京人依然保留着猿的某些特征,上肢与现代人相似,下肢能直立行走;6.发现的意义: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

三、山顶洞人距今约3万年,生活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顶部,脑容量及头骨形态与现代人类接近。

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一、半坡居民、河姆渡人的生活二、原始农业的发展3.兴起意义:原始农业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第3课远古的传说一、炎黄联盟的形成二、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发明4.影响:远古传说,反映出当时社会发展水平,一些考古发现也印证了我国原始社会晚期的社会发展水平。

3.实质:原始社会时期的一种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

4.特点:民主推选、部落首领没有特权。

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一、夏、商、周的更替二、夏商西周的重要事件1.夏朝重要事件:3.西周重要事件:三、西周的分封制★★★(必考)特点:层层分封,等级森严。

立性。

诸侯义务:需要向周王进纳贡物,并服从周王调兵。

作用:①保证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稳定政局,扩大统治范围。

②维护了西周王朝严格的等级制度。

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一、青铜器的高超工艺于饮食、祭祀及军事等方面功能由食器发展为礼器。

二、甲骨文记事、造字方法2.地位: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对①象形:最原始的造字方法。

②指事:是用一种指示性符号表示某一事物或概念。

③会意: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字结合起来表示新的意义④形声:最为进步,用声符来注音,用一个字表示类别,组成新字。

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一、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有所发展。

二、王室衰微、诸侯争霸1.原因:一些诸侯国不再把土地分封给卿大夫,而是设置县、郡,委派官员管理,争夺霸主地位。

4.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的影响: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一、战国七雄4.著名战役:桂陵之战(围魏救赵)、马陵之战(减灶计)、长平之战(纸上谈兵)。

七年级历史第一二单元知识点归纳

七年级历史第一二单元知识点归纳

七年级历史第一二单元知识点归纳如下:
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
1. 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原始人类:元谋人,距今约170
万年。

2. 北京人距今约70万—20万年,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
早的原始人类。

3. 山顶洞人距今约3万年,生活在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
山山顶洞穴里。

4.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距今约7000年的
河姆渡聚落遗址中发现了成堆的稻谷和稻草。

5. 半坡聚落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的粟粒。

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和春秋战国时期
1. 夏朝的建立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

启死后,王
位继承实行世袭制。

2. 商朝时,出现了甲骨文。

3. 西周时社会等级分为贵族、平民、奴隶。

宗法制规定,周王为天下的大宗,可以命令和约束小宗,小宗必须服从大宗。

婚姻关系方面,同姓不婚。

4.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史称“东周”。


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5. 商鞅变法发生于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主持
变法。

七年级历史上册中国历史知识点总结归纳(第1-2单元)新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上册中国历史知识点总结归纳(第1-2单元)新人教版

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一、元谋人1、发现地点:云南省元谋县;2、生活年代:距今约170万年;3、生活情况:能制造工具,知道用火;4、发现意义:元谋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二、北京人1、发现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上;2、生活年代:距今约70万—20万年;3、体貌特征: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4会使用天然火,会保存火种;5、社会组织:群居生活,原始社会。

6、地位:北京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之一;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

三、山顶洞人1、遗址:位于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顶部,距今约三万年;2、体貌特征:已经具有现代人类的特征;3、生产工具:磨已掌握钻孔光技术和磨制技术(骨针);4、观念:已经有了审美的观念。

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我国古代关于农耕的传说:(1)伏羲氏:结网捕鱼,创立八卦;(2)神农氏:教民播种,尝遍百草。

一、半坡人的生活和河姆渡人的生活:二、原始农业的发展1、兴起时间:约公元前7000年至公元前5000年。

2、兴起地区:黄河、长江、淮河等流域;3、标志: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聚落、磨制工具的发展;4、意义: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比较河姆渡人和半坡人的异同:★★看图:课本第6页半坡居民原始复原图和第8页河姆渡居民复原图:(1)河姆渡原始居民为什么要建造干栏式房屋呢?姆渡人生活在长江流域,因为南方地区潮湿温热,既能通风防潮,又可防蛇虫之害。

(2)半坡原始居民为什么要建造半地穴式房屋?半坡人生活在黄河流域,气候干旱寒冷,风沙大,居住半地穴式房屋,既可以抵风挡雨,又可以保暖。

(3)两种房屋结构的不同,是由什么决定的,说明了什么?是由不同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决定的。

说明当时的人们已经能够与自然协调发展,已经能够适应自然环境。

(4)从中得到什么启示?人类的生产生活必须要顺应大自然的规律,做到因地适宜、科学合理。

七年级上册全册历史知识总结

七年级上册全册历史知识总结

七年级上册全册历史知识总结本册历史知识总结旨在帮助学生系统地梳理七年级上册的历史知识点,加深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和记忆。

以下是对本册历史知识点的详细总结:第一单元:人类的形成与早期文明1.1 人类的形成- 人类的起源和进化- 早期人类的生活方式和工具使用1.2 古代埃及- 尼罗河流域的农业文明- 埃及的王朝和法老- 金字塔和木乃伊1.3 古代印度- 印度河流域的农业文明- 印度的种姓制度和佛教的兴起1.4 古代巴比伦- 两河流域的农业文明- 汉摩拉比法典第二单元:古代中国的辉煌2.1 夏商周- 夏朝的建立和衰落- 商朝的甲骨文和青铜器- 周朝的分封制和春秋战国时期2.2 秦汉- 秦朝的统一和灭亡- 汉朝的兴衰和丝绸之路2.3 魏晋南北朝- 三国鼎立和晋朝的建立- 南北朝的更替和文化发展第三单元:古代世界的繁荣与变革3.1 古希腊- 希腊的城邦制度和文化成就- 雅典的民主制度3.2 古罗马- 罗马的扩张和共和国制度- 罗马法的影响3.3 古代中东- 以色列和犹太教的兴起- 伊斯兰教的创立和阿拉伯帝国3.4 中世纪欧洲- 欧洲的封建制度和骑士文化- 大学的兴起和文艺复兴第四单元:近代历史的转折4.1 近代早期的探索- 欧洲的探险和殖民扩张- 美国的独立战争和宪法制定4.2 工业革命- 英国的工业革命和工人运动- 工业革命对全球的影响4.3 资产阶级革命- 法国大革命和人权宣言- 英国的工业革命和工人运动4.4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著作- 社会主义运动的兴起第五单元:现代历史的演进5.1 两次世界大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和影响-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结果5.2 冷战与两极格局- 冷战时期的美国与苏联- 柏林墙的建立和倒塌5.3 现代科技革命- 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发明- 航天技术的突破5.4 全球化与多元文化- 全球化进程中的经济合作与冲突- 多元文化的交流与融合通过以上对本册历史知识点的总结,学生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人类历史的发展脉络,培养对历史的兴趣和思考能力。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中国历史知识点总结归纳(第1-2单元)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中国历史知识点总结归纳(第1-2单元)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中国历史知识点归纳总结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一、元谋人1、发现地点:云南省元谋县;2、生活年代:距今约170万年;3、生活情况:能制造工具,知道用火;4、发现意义:元谋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二、北京人1、发现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上;2、生活年代:距今约70万—20万年;3、体貌特征: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4打制石器、木棒;(生产工具)5、社会组织:群居生活,原始社会。

6、地位:北京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之一;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

三、山顶洞人1、遗址:位于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顶部,距今约三万年;2、体貌特征:已经具有现代人类的特征;3、生产工具:磨已掌握钻孔光技术和磨制技术(骨针);4、观念:已经有了审美的观念。

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我国古代关于农耕的传说:(1)伏羲氏:结网捕鱼,创立八卦;(2)神农氏:教民播种,尝遍百草。

二、原始农业的发展1、兴起时间:约公元前7000年至公元前5000年。

2、兴起地区:黄河、长江、淮河等流域;3、标志: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聚落、磨制工具的发展;4、意义: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看图:课本第6页半坡居民原始复原图和第8页河姆渡居民复原图:(1)河姆渡原始居民为什么要建造干栏式房屋呢?姆渡人生活在长江流域,因为南方地区潮湿温热,既能通风防潮,又可防蛇虫之害。

(2)半坡原始居民为什么要建造半地穴式房屋?半坡人生活在黄河流域,气候干旱寒冷,风沙大,居住半地穴式房屋,既可以抵风挡雨,又可以保暖。

(3)两种房屋结构的不同,是由什么决定的,说明了什么?是由不同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决定的。

说明当时的人们已经能够与自然协调发展,已经能够适应自然环境。

(4)从中得到什么启示?人类的生产生活必须要顺应大自然的规律,做到因地适宜、科学合理。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二单元重点知识梳理汇总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二单元重点知识梳理汇总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二单元重点知识梳理汇总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人类是由古猿进化而来的,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

一、元谋人:1.发现地点:云南省元谋县;2.生活年代:距今约170万年;3.生活情况:能制造工具,知道用火;4.发现意义:元谋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二、北京人:1发现地点:北京周口店龙骨山上;2.生活年代:距今约70万—20万年;3.生产生活状况:使用打制石器;会使用天然火,会保存火种;5.地位: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

6.山顶洞人:已掌握钻孔技术和磨制技术,穿孔骨针是在中国发现的最早的旧石器时代的缝纫工具。

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一、半坡人的生活和河姆渡人的生活:二、原始农业的发展:1.长江流域是世界最早栽培人工稻的起源地,黄河流域是栽培粟的最早起源地。

2.原始农业起源于中国黄河、长江、淮河等流域。

3.原始农业耕种方式:由“刀耕火种”到耒耜翻土。

4.原始农业的重要标志: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聚落、磨制工具发展。

第3课远古的传说一、炎黄联盟:1.阪泉之战:黄帝打败炎帝,炎黄联盟形成。

2.涿鹿之战:炎黄部落打败蚩尤部落。

3.影响:华夏族逐渐形成,炎帝、黄帝被尊崇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二、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发明——反映了我国原始社会晚期的社会发展水平。

1.炎帝——教民开垦耕种,制作生产工具,种植五谷和蔬菜;制作陶器,发明纺织,会煮盐,教人们通商交换。

制作乐器琴瑟,有最早的图文和历法知识。

2.黄帝——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挖掘水井,制造船只,教人炼銅,发明了弓箭和指南车。

3.黄帝时期:仓颉创造文字,伶伦制作音律,隶首发明算盘,嫘祖擅长纺织并会缫丝。

三、尧、舜、禹的禅让1.禅让制的含义:将部落首领位子传给贤德之人(德才兼备,以身作则);2.继黄帝之后,用“禅让制”推举出的首领有尧、舜、禹。

3.尧舜禹的政绩:尧——鼓励人们开垦农田,适时耕种。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单元知识点(1-10课)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单元知识点(1-10课)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单元知识点(1-10课)第一单元史前阶段: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第一单元内容要点:一具制度:禅让制(是指原始社会末期实行的把部降联盟领袖之位传给贤德之人的制度。

)两种原始农耕文明的代表:南方的河姆渡人和北方的半坡人。

两位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炎帝和黄帝三个原始人类的代表: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

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一、我国境内早期的人类1.我国的古人类遗址:(1)地位:中国是世界上发觉古人类遗址最多国家之一(2)代表:元谋人、北京人和山顶洞人(我国远古人类遗址要紧分布在长江、黄河等大江、大河流域,这些地区土地胖沃、水源充脚,适合人类生存。

)2.元谋人(1)发觉地方:云南省元谋县;(2)日子年代:距今约170万年;(3)日子事情:能创造工具,懂用火;(4)发觉意义:元谋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二、北京人1.发觉地方: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上;2.日子年代:距今约70万—20万年;3.发觉:1929年,中国的少年学者裴文中发觉第一具北京人头盖骨化石。

4.体貌特征:(1)北京人的头骨,前额低平,眉骨粗大,颧骨突出,鼻骨扁平,嘴部前伸。

(2)上肢与现代人相似,下肢较上肢略长,可以直立行走,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

5.生产日子:(1)使用打制石器(使用打制石器的时代叫做旧石器时代)、木棒;(生产工具)(2)采集、狩猎;(3)会使用天然火,会保存火种。

(注:①火的功能:用火烧烤食防寒、防寒、照明、驱兽,从而改善了生存条件。

②学会用火的意义:学会用火是人类进化史上的里程碑,增强了人类习惯自然的能力。

)6.社会组织:过群居日子,原始社会。

7.地位:北京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之一;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

8.意义:经过对北京人的研究,为人类起源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证据。

三、山顶洞人1.发觉地方: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顶部的洞穴;2.日子年代:距今约3万年;3.体貌特征:差不多具有现代人类的特征;4.生产日子:打制石器,但已掌握钻孔技术和磨制技术(骨针);人工取火,靠采集、狩猎为生,还会捕鱼,缝制衣服。

七年级历史一二单元知识点

七年级历史一二单元知识点

七年级历史一二单元知识点七年级历史一二单元涉及到的知识点主要包括中国古代文明和中国的封建社会。

本文将从两方面,分别讲述相关的知识点。

一、中国古代文明1. 夏、商、周三代:夏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王朝,商代是中国历史上黄河流域的一个重要时期,周代则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开端。

三代期间的社会制度、农业技术、文化艺术等方方面面都对后来的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选拔人才的考试制度,自唐代开始实行,一直延续到清朝灭亡。

科举制度为推进各级文官选拔提供了制度基础和形式保障。

3. 中国古代科技发展:中国古代在农业、医学、制造业等领域都有着卓越的成就。

如古代农业的耕作技术和水利工程、中药与针灸、以及造纸、火药、指南针和印刷术等发明及制造技术。

二、中国的封建社会1. 封建制度的基本特征:中国封建社会是以封建制度为基础的社会形态,主要特征是皇权至上、封建分封、奉行宗法、等级森严、家族结构以及社会等级固定。

2. 封建经济的基本特征:封建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形态,主要特征是“自给自足的封建农业经济”和“手工业为主,商业为辅的封建手工业经济”。

此外还有对铁、石炭、盐等资源的开采和加工。

3. 封建文化的基本特征:中国封建社会的文化受到宗法制度的影响,强调个体在家庭和社会关系中的地位、角色和责任,强调忠、孝、立身、修德等。

在学习和掌握以上知识点的时候,可以参考相关的历史书籍、历史课本和文献资料。

同时,了解和掌握中国古代文明和封建社会的知识,有助于我们更加全面地认识中国历史、理解中国文化和传统,尤其是对于中国历史与中国现代的关系,更加有系统的认识,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

全册历史知识梳理:七年级上册

全册历史知识梳理:七年级上册

全册历史知识梳理: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人类的形成与古代文明
1.1 人类的形成
- 人类的起源和进化
- 早期人类文明的发展
- 人类社会的形成
1.2 古代文明
- 古代埃及文明
- 古代巴比伦文明
- 古代印度文明
- 古代中国文明
第二单元:封建社会的形成与发展
2.1 封建社会的形成
- 罗马帝国的分裂与封建制度的建立- 封建社会的特点
2.2 封建社会的发展
- 欧洲封建社会的形成与发展
- 亚洲封建社会的形成与发展
- 非洲封建社会的形成与发展
第三单元:近代化的探索与实践
3.1 近代化的探索
- 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
- 欧洲的宗教改革运动
- 英国的工业革命
3.2 实践中的近代化
- 美国的独立战争
- 法国大革命
- 日本的明治维新
第四单元:现代社会的发展与变革4.1 现代社会的发展
- 第二次工业革命
- 现代科技革命
4.2 社会的变革
- 俄国十月革命
- 中国的改革开放
- 欧洲的联合与欧洲一体化进程
第五单元:历史的反思与启示
5.1 历史的反思
- 第一次世界大战
- 第二次世界大战
5.2 历史的启示
-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以上就是对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的全面梳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历史七年级一、二单元知识点总结

历史七年级一、二单元知识点总结

历史七年级一、二单元知识点总结一、古代史概述在历史的长河中,古代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篇章。

它包含了从人类社会诞生开始到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为止的广阔时期,涵盖了古代文明的诞生、发展和衰落。

古代史的研究,不仅能够让我们了解古代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宗教等各个方面,也能够帮助我们认识并理解当今世界的形成和演变。

二、古代史的主要内容1. 古代人类社会的诞生和发展古代人类社会的诞生,标志着人类社会从原始采集-狩猎社会向农业社会的转变。

农业的兴起改变了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也为城市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在古代史的发展过程中,诸多古代文明如埃及文明、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印度河流域文明、我国古代文明等相继兴起,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2. 古代世界的交流和互动古代世界的交流和互动是古代史的重要内容之一。

古代世界各大文明之间的交流,不仅促进了经济和文化的交流,也带来了不少变革。

古代世界的交往之路,不仅是丝绸之路、茶马古道等贸易通道,也包括了东西文明的交流和互动,这种跨文明的交流也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带来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3. 古代世界的政治和军事古代世界的政治和军事也是古代史的重要内容。

古代各大文明之间的政治和军事争斗,成为了古代史的一大看点。

诸如古埃及帝国、古巴比伦王国、古印度和古代我国的政权更迭和军事冲突等,都是古代史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4. 古代世界的科技和文化古代世界的科技和文化则是古代史中最为重要和精彩的内容之一。

古代世界的科技和文化在医学、数学、天文学、文学、艺术等方面都有着独特的成就。

包括巴比伦的日晷、古印度的零、古埃及的金字塔、我国的鲁班七子等众多科技成就,以及希腊罗马的文学、哲学和艺术等,都堪称古代世界的瑰宝。

三、对古代史的个人理解古代史作为人类社会发展史的一部分,不仅包含了丰富的历史资料和文明遗产,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历史见证。

通过对古代史的深入研究和学习,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和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轨迹,从中汲取智慧和经验,也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建设当今社会。

七年级上册历史全册要点

七年级上册历史全册要点

七年级上册历史全册要点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1.1 夏商西周的更迭- 夏朝(约2070-1600年):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建立于公元前2070年,由大禹建立。

- 商朝(约1600-1046年):因水患和政治动荡,商朝曾多次迁都,其中盘庚迁都至殷,商朝才稳定下来。

- 西周(约1046-771年):周武王灭商后建立,实行分封制,开发边远地区,形成对周边民族的辐射和影响。

1.2 春秋战国时期的纷争与变法- 春秋时期(770-476年):周王权威下降,诸侯争霸,战争频繁。

- 战国时期(475-221年):诸侯国数量减少,各国进行社会改革,寻求富国强兵之道。

1.3 秦统一中国- 秦国实行商鞅变法,成为最强大的国家,最终在秦始皇嬴政的领导下统一六国,建立秦朝(前221年)。

第二单元: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2.1 三国鼎立- 赤壁之战后,曹操、孙权、刘备三家各自控制一方,形成三国鼎立局面。

2.2 两晋南北朝- 西晋统一后迅速衰落,内迁的少数民族与汉族矛盾加剧,导致八王之乱和西晋灭亡。

- 北方进入十六国时期,南方则处于东晋统治下。

- 南北朝时期(420-589年):南朝历经宋、齐、梁、陈四个王朝,北朝则有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五个王朝。

2.3 隋的统一与大运河- 隋文帝杨坚统一北方,隋炀帝时期(605年)开凿大运河,促进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

第三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3.1 唐朝的繁荣- 唐朝(618-907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强盛时期,开创了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

- 唐朝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与周边国家和地区有广泛的交流。

3.2 五代十国- 唐朝灭亡后,北方出现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的更替,南方则有十多个政权并立。

3.3 北宋与辽、西夏、金的并立- 北宋(960-1127年)建立后,与辽、西夏、金等民族政权并立,战争和和平交替出现。

第四单元: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4.1 科学技术-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包括农业技术、手工业技术、医药学、天文学、数学、地理学、物理学等领域。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二单元知识点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二单元知识点

.中华文明的起源元谋人,流域,距今约年。

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北京人,流域,距今约年。

模样了猿的某些特征。

使用工具,生产活动主要有过着生活。

山顶洞人,流域,距今约年。

模样和现代人没有什么区别。

使用工具,生产活动主要有过着氏族社会的生活。

河姆渡居民,流域,距今约年。

使用磨制石器,耒耜工具,种植,过着定居生活,住着房屋,他们已经会挖掘水井,他们饲养家畜,还会制作简单的玉器、陶器和原始乐器。

半坡居民,流域距今约年。

使用磨制石器和木制的耒耜、石刀。

种植,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的国家。

住着房屋,饲养猪狗等动物、使用骨制箭头、渔叉、钩打猎捕鱼。

他们能制造色彩鲜丽的彩陶,陶器上还出现一些刻画符号,有些学者认为这是我国最早的文学雏形。

还会纺线、织布、制衣。

大汶口居民,流域,距今约,生产工具有磨制石镰、石锄。

有了黑陶、白陶。

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出现了。

氏族的定义:山顶洞人的生活比北京人有哪些进步?半坡原始居民和河姆渡原始居民生活的异同点?距今约四五千年,炎帝和黄帝是我国古老传说中黄河流域的著名部落首领。

炎黄在逐鹿一战中大败蚩尤。

从此,炎黄部落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日后的华夏族。

“黄帝”——人文初祖:相传,黄帝建造宫室、制作衣裳,还教人们挖井,发明舟车,为后世的衣食住行奠定了基础。

他的妻子嫘祖发明了养蚕剿丝,伶伦编出了乐谱。

禅让制:杰出部落首领:约公元前2070年,建立夏朝,这是我国历史中第一个王朝。

我国漫长的原始社会到此结束,奴隶社会开始。

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朝代时间都城建立者灭亡者统治区域夏商西周,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

的建立,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

夏桀暴政的表现:商朝曾多次迁都,一直到迁都到,都城才稳定下来。

周武王联合各部落向商纣进攻,在公元前年,双方在大战。

商纣逃到鹿台自焚而死,商朝灭亡。

分封制目的:分封对象:内容:权利义务作用(影响)西周后期,政局混乱,终于发生国人暴动。

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 第一二单元复习重点内容梳理

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 第一二单元复习重点内容梳理

一、二单元复习的重点内容(结合教材复习)注意::粟就是小米,注意写法。

房屋样式看图片,是重点。

3.炎黄部落联盟后逐渐形成华夏族,“人文初祖”指的是炎帝和黄帝,海内外华人自称“炎黄子孙”。

4.夏商西周的更迭。

★5.西周分封制:(1)目的: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为了巩固统治)(2)内容:周王根据血缘关系的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

诸侯具有较大的独立性,但需向周王进纳贡物,并服从周王调兵。

受封者可以在自己的封地内进行再分封。

(3)作用:1.保证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同时稳定政局,扩大统治范围。

2.确立了西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社会等级制度,6. 迄今世界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我国现存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青铜器是司母戊鼎;造型奇特、做工精美的青铜器是四羊方尊。

注意:看课本上的图片,能够认识,以及会写。

7.甲骨文。

发现意义:甲骨文是中国发现的古代文字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8.春秋时期,强大的诸侯以“尊王攘夷”的名义争夺霸主地位,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等先后称霸中原。

9. 战国初期,三家分晋,田氏代齐后,齐、楚、秦、燕、韩、赵、魏七国实力最强,史称“战国七雄”。

10.战国时期著名战役有桂陵之战、马陵之战和长平之战,其中规模最大、最激烈的是长平之战。

★★★(1)目的:富国强兵,在兼并战争中获胜。

(2)时间: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公元前356年商鞅变法开始。

(3)内容:(4)作用: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为以后秦统一全国奠定基础。

12. 战国时期,蜀郡太守李冰在成都平原上修建了著名水利工程都江堰,发挥防洪、灌溉、水运等作用,成都平原成为沃野,被称为“天府之国”。

百家争鸣的影响:促进了学术和思想的繁荣,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为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世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人教七上历史知识点第一二单元

人教七上历史知识点第一二单元

七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第1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一、人类是由类人猿进化而来的,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

二、元谋人——我国境内目前发现的最早的远古人类。

时间:距今170万年地点:云南省元谋县地位:是我国境内已知最早人类。

三、北京人。

时间:距今约70万至20万年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洞里体貌特征: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

北京人生产生活情况:1、能够制造和使用劳动工具,打制粗糙的石器。

2、北京人过群居生活。

3、使用天然火,能保存火种。

四、山顶洞人。

时间:距今约3万年。

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顶部洞穴里体貌特征:模样与现代人基本相同。

山顶洞人生产生活情况:1、山顶洞人使用打制石器,已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

2、会人工取火,靠采集、狩猎、捕鱼为生。

3、用骨针缝制衣服,懂得爱美,死后埋葬。

4、山顶洞人生活在按血缘结合起来的氏族。

列举山顶洞人与北京人的异同点:答:相同点:①、生活地区相同②、都使用打制石器不同点:①、体质特征:北京人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而山顶洞人和现代人基本相同。

②、工具制造:北京人使用打制石器,山顶洞人已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

③、取火方式:北京人使用天然火,山顶洞人人工取火。

④、观念上:山顶洞人已懂得爱美。

⑤、北京人过群生活,山顶洞人已进入氏族公社时期。

第2 课原始的农耕生活一、河姆渡原始居民时间:距今约七千年地点:长江流域的浙江余姚市生产生活情况:1、种植水稻饲养家畜。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2、磨制石器用耒耜耕地。

3、居住干栏式房屋,挖水井。

4、制造陶器玉器等乐器。

二、半坡原始居民时间:距今约五六千年地点:陕西西安的半坡村生产生活情况:1、普遍使用磨制石器,用耒耜耕地,石刀收割庄稼。

2、种植粟和蔬菜,饲养猪狗;进行渔猎。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蔬菜的国家)3、居住半地穴式房屋,屋内有灶坑。

4、他们能制造彩陶。

5、半坡原始居民已会纺线、织布、制衣。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二单元知识整理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二单元知识整理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第1课 远古时期的人类活动第2课 原始农业与史前社会第3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形成【难点突破】1.我国古人类遗址分布特点?数量多,分布范围广,多沿江、沿河分布(集中于黄河、长江流域。

)2.人和动物的区别是什么?会制造并使用工具。

3.化石在历史研究中具有什么作用?①是研究远古人类历史的重要依据②是研究历史的第一手资料。

4.北京人的进化特征?前额低平,眉骨粗大,颧骨突出,鼻骨扁平,吻部前伸,脑容量比现代人小。

(保留了猿的特征)5.归纳中国新石器时代主要遗址的分布特点及其原因①分布范围广泛,多集中于长江、黄河流域;②水源充足、地形平坦、土地肥沃,利于原始农业的发展。

6.河姆渡人和半坡人建造房屋样式不同的原因是什么?体现了人类怎样的智慧?①南北方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不同,南方气候温暖湿润,雨水充沛,采取干栏式可通风防潮;防虫蛇猛兽;北方气候寒冷、干燥,半地穴式房屋有利于防寒保暖;②适应自然,因地制宜。

7.仰韶文化的重要特征?彩陶8.中华文明的特征?多元一体9.举例说明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国具备了国家初始形态的历史依据。

良渚古城遗址和陶寺都城遗址都出现了宫殿等大型公共建筑。

同时根据遗址墓葬区的随葬品可知已产生了明显的阶级分化。

10.华夏民族形成有什么特点?是众多民族在不断交往、交流过程中逐渐融合形成。

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奴隶制王朝的更替和向封建社会的过渡第4课夏商西周王朝的更替第5课动荡变化中的春秋时期1.分封制有何特点?①周王是最高统治者,天下共主。

②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层层分封。

③等级森严,臣属关系明确。

2.礼乐制度的作用?它是维护分封制的工具,体现了严格等级制度,有利于维护西周政治稳定。

3.分封制有何消极影响?地方诸侯具有较大独立性,易形成割据势力,威胁中央。

4.夏、商、周三代的亡国之君分别是谁?他们的灭亡有何相似之处?从中我们能得到什么启示?都是因统治者实施暴政而亡;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七年级历史第一二单元知识点

七年级历史第一二单元知识点

七年级历史第一二单元知识点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第 1 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一、元谋人1. 发现地点:云南省元谋县。

2. 生活年代:距今约 170 万年。

3. 生产生活状况:能够制作工具,知道使用火。

二、北京人1. 发现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上。

2. 生活年代:距今约 70 万—20 万年。

3. 身体特征: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上肢与现代人相似,下肢较上肢略长,能够直立行走。

4. 生产生活状况:使用打制石器(旧石器)。

过群居生活。

会使用天然火,还会保存火种。

三、山顶洞人1. 发现地点: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顶部的洞穴。

2. 生活年代:距今约 3 万年。

3. 生产生活状况: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

懂得人工取火。

有爱美意识,会缝制衣服。

第 2 课原始农耕生活一、半坡居民的生活1. 地点:陕西西安东部半坡村一带。

2. 时间:距今约 6000 年。

3. 生产生活状况:房屋:半地穴式圆形房屋。

农作物:主要种植粟。

生产工具:磨制石器,还制造骨器、角器等。

生活用具:彩陶(人面鱼纹彩陶盆等)。

二、河姆渡居民的生活1. 地点:浙江余姚河姆渡。

2. 时间:距今约 7000 年。

3. 生产生活状况:房屋:干栏式建筑。

农作物:主要种植水稻。

生产工具:磨制石器,如骨耜。

三、原始农业的发展1. 兴起时间:约 7000 年前。

2. 兴起地区:黄河、长江、淮河等流域。

3. 标志: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聚落、磨制石器的发展。

第 3 课远古的传说一、炎黄联盟1. 阪泉之战:黄帝打败炎帝,炎黄部落结成联盟。

2. 涿鹿之战:炎黄部落与蚩尤部落大战,蚩尤战败。

二、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发明1. 炎帝:教民开垦耕种,制作生产工具,种植五谷和蔬菜;制作陶器,发明纺织,会煮盐,教人们通商交换。

传说炎帝还制作乐器琴瑟,并具有最早的天文和历法知识。

2. 黄帝: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挖掘水井,制造船只,会炼铜,并发明了弓箭和指南车。

七年级上册第一二单元历史知识点汇总

七年级上册第一二单元历史知识点汇总

第一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1、元谋人:生活在(云南的元谋县),距今约(170万年)。

历史地位: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

元谋人生产生活状况:会制造工具,知道用火。

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代表文化距今时间体质形态工具制造生产活动观念社会组织用火北京人约70万-20万年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山洞里。

保留猿的某些特征打制石器采集、狩猎原始人群天然火,还会保存火种山顶洞人时间:至今约三万年. 地点: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顶和现代人基本相同仍使用打制石器但掌握了磨光、钻孔技术,使用骨针。

采集、狩猎、捕鱼,过群居生活,最早进入到氏族公社懂得爱美用骨针把兽皮制作成衣服有衣服,有装饰品,懂得爱美。

氏族懂得人工取火。

2、北京人和山顶洞人对比3、我国是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

4、氏族:是由血缘关系结合起来的,由一个共同的祖先繁衍下来他们居住在一起,共同劳动、共同生活,没有贫富贵贱的差别的这样一种集体。

第二课原始农耕生活(P7-11)1、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

(也是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河姆渡人半坡人大汶口人发现地点长江流域(浙江余姚河姆渡)黄河流域(陕西西安半坡村)山东大汶口距今时间约七千年约五六千年约四五千年生产工具磨制石器和木器(耒耜、石镰)普遍使用磨制石器,用磨光的石器和木制的耒耜耕地,用石刀收割庄稼。

磨制石镰、石锄等生产情况饲养家畜、出现了原始农耕景象,种植水稻原始农耕种植栗(小米),饲养猪、狗,主食有栗,副食有鱼、肉、蔬菜等。

农耕经济有了更大发展,具有磨制石器,原始手工业有了更朋的进步,能够制造陶器有黑陶、白陶生活情况居住干栏式的房子,过着定居生活,挖掘水井,饲养家畜,会制造陶器居住在半地穴式的房子里,屋里有灶炕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私有财产和贫富化出现了文化还制造简单的玉器和原始乐器。

会制造彩陶,已会纺线、织布、制衣制造精美的玉器等工业品世界之最他们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居民他们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栗的居民第三课、华夏之祖1、涿鹿之战:时间:距今约四五千年双方:黄河流域的部落首领炎帝和黄帝联合与蚩尤大战地点:涿鹿结果:蚩尤战败影响:炎帝黄帝部落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日后的华夏族(汉族)2、黄帝————人文初祖:黄帝: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教人们挖井,发明舟车,为后世衣食住行奠定基础嫘祖:发明养蚕、缫丝仓颉:发明文字伶伦:编出了乐谱后世称黄帝为人文初祖,海外华人称自己为炎黄子孙3、尧舜禹的禅让:尧:生活俭朴,克己爱民舜:宽厚待人,以身作则禹:治理洪水,同甘共苦禅让:这种推举部落首领的办法,叫做禅让制4、原始社会的终结:原因:社会生产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私有财产更多了5、夏朝的建立时间:约公元前2070年人物:禹(从部落首领转变为奴隶制国家的国王)地位: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影响:我国漫长的原始社会到此结束,国家产生,奴隶社会开始了6、炎帝和黄帝是我国传说中黄河流域著名的部落首领,涿鹿之战中两部落联合起来,大败蚩尤,随后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了日后的华夏族。

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知识要点(1、2单元)

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知识要点(1、2单元)

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知识要点(1、2单元)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一、我国境内早期的人类1、中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

3、元谋人—— 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时间:距今170万年地点:云南省元谋县地位:是我国境内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特点:能够制作工具,知道用火。

二、北京人的发现1、时间:至今70万-20万年发现时间:1921年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地位:北京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之一。

2、中国境内主要古人类遗址主要分布在大河流域,其中长江流域、黄河流域是远古人类遗址分布较多的区域。

三、北京人的特征1、北京人的特征:①体质特征: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前额低平,眉骨粗大,颧骨突出,鼻骨扁平,嘴部前伸,脑容量小,身高平均157厘米,上肢与现代人相似,下肢较上肢略长,能直立行走。

(或北京人保留猿的某些特征,但手脚分工明显,能直立行走。

);②生产特征:能够制造和使用劳动工具,打制粗糙的石器使用这种石器的时代称为旧石器时代;③生活特征:北京人过群居生活,一起获取食物;学会使用天然火,能保存火种。

2、早期人类为何生活在大河流域?答:①生命离不开水,大河流域水源充沛;②气候温暖,适宜居住;③水草丰美,常有动物出没,便于获取食物。

3、北京人历史地位(或影响)①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之一,它的发现对于研究古人类进化的历史具有重要的意义;②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③为人类起源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四、山顶洞人:已掌握钻孔技术和磨制技术,穿孔骨针是在中国发现的最早的旧石器时代的缝纫工具。

第2 课原始农耕生活一、半坡居民的生活1、中国农业起源于距今1万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早期。

2、有了房屋,说明人们过着定居生活,那么使他们定居下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答:原始农业生产的出现与发展。

七年级历史1到2单元知识点

七年级历史1到2单元知识点

一、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云南的“元谋直立人”简称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

是劳动创造了人类,人和动物根本区别是会不会制造工具。

2、北京人生活的时间距今约70万年至20万年,最早使用天然火。

火可以取暖、驱赶野兽、扩大活动范围,还可以熟食,促进了体质,增强了他们适应抵抗自然的能力,促进了大脑的进化。

(火的作用)北京人的体质特征是已能直立行走,上肢接近现代人,双手灵活,能够打制用途不同的石器。

3、旧石器时代的时间是大约在距今200多万年到1万多年,使用打制石器。

4、山顶洞人距今约30000年,会人工取火,并且掌握了磨制和钻孔技术。

(具体表现在发现有针眼的骨针)二、1、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河姆渡遗址:距今约7000年的河姆渡聚落位于浙江余姚河姆渡村,是长江流域氏族聚落的代表。

那里的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还用动物骨骼制作工具。

河姆渡居民主要种植水稻,还饲养猪、狗、水牛等家畜。

河姆渡聚落的房屋是干栏式房屋。

2、半坡遗址:距今约6000年的半坡聚落位于陕西西安半坡村。

半坡居民种植粟、白菜和芥菜,饲养猪、狗等家畜,还打猎、捕鱼。

普遍使用磨制石器。

陶器是那时人们日常生活的主要用具。

出土了大量陶器,陶器的底色一般为红色,上面多绘有人、动物和几何花纹等图案,称为彩陶。

这个时代开始称为新石器时代。

三、1、传说炎帝的功绩,教人播种五谷,改进农具,遍尝百草,发明医药,还发明了陶器,开辟集市。

号“神农氏”,和黄帝并称人文始祖。

2、传说黄帝的功绩,建造宫殿,发明车船,制作衣裳,教人打井,还让仓颉发明文字、嫘祖发明养蚕抽丝技术。

号“轩辕氏”,被称为人文初祖。

3、传说尧根据日月星辰的运行,制定了历法,尧把王位传给了舜,舜把王位传给了禹,(尧—舜—禹)这种公共推举、首领让贤的方式被称为“禅让制”。

四、1、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黄河流域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

他的儿子启集成父位,这表明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1、元谋人:生活在(云南的元谋县),距今约(170万年)。

历史地位: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

元谋人生产生活状况:会制造工具,知道用火。

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2、北京人和山顶洞人对比4、氏族:是由血缘关系结合起来的,由一个共同的祖先繁衍下来他们居住在一起,共同劳动、共同生活,没有贫富贵贱的差别的这样一种集体。

第二课原始农耕生活(P7-11)1、涿鹿之战:时间:距今约四五千年双方:黄河流域的部落首领炎帝和黄帝联合与蚩尤大战地点:涿鹿结果:蚩尤战败影响:炎帝黄帝部落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日后的华夏族(汉族)2、黄帝————人文初祖:黄帝: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教人们挖井,发明舟车,为后世衣食住行奠定基础嫘祖:发明养蚕、缫丝仓颉:发明文字伶伦:编出了乐谱后世称黄帝为人文初祖,海外华人称自己为炎黄子孙3、尧舜禹的禅让:尧:生活俭朴,克己爱民舜:宽厚待人,以身作则禹:治理洪水,同甘共苦禅让:这种推举部落首领的办法,叫做禅让制4、原始社会的终结:原因:社会生产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私有财产更多了5、夏朝的建立时间:约公元前2070年人物:禹(从部落首领转变为奴隶制国家的国王)地位: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影响:我国漫长的原始社会到此结束,国家产生,奴隶社会开始了6、炎帝和黄帝是我国传说中黄河流域著名的部落首领,涿鹿之战中两部落联合起来,大败蚩尤,随后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了日后的华夏族。

7、部落是指在原始社会中许多近亲的氏族共同组成部落,若干部落又组成部落联盟。

8、继黄帝之后,我国黄河流域杰出的部落联盟首领是尧舜禹。

他们采用“禅让”的方法推举部落联盟首领。

第四课、夏、商、西周的兴亡1、夏:标志: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

建立者:禹都城:阳城时间:公元前2070年性质:奴隶主统治压迫平民和奴隶的工具统治中心:河南西部、山西南部政策:组建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狱灭亡:暴君桀的暴政约公元前1600年,商的首领成汤发动推翻夏朝的战争,夏朝灭亡2、商:时间:公元前1600年地点:黄河下游建立者:汤措施:1、任用有才干的伊尹等人做大臣2、要求臣下勤恳办事,有功于民3、关心百姓迁都:盘庚把都城殷(原因:水患和政治动乱)灭亡:暴君纣的暴政(炮烙)3、西周:公元前1046年,商周在牧野大战。

商灭,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又称镐京,历史上叫西周。

性质:是统治阶级内部争夺最高统治权的斗争4、分封制:1、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

2、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缴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代并随天子作战。

目的:为巩固周朝的统治影响: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国王、诸侯、卿大夫、士、平民、奴隶金字塔式)暴君:周历王(国人暴动)亡国之君:周幽王灭亡时间:公元前771年5、渭水流域的周国君周文王重视农业生产,任用贤人姜尚,使国力逐步强大起来。

公元前1046年,文王的儿子周武王伐纣,经牧野之战灭亡商朝建立西周,定都镐京。

第五课、灿烂的青铜文明一、青铜器的高超工艺1、青铜铸造业:(1)发展过程:原始社会末期开始出现----夏朝时种类繁多----商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西周时种类更加丰富,大量用于祭祀。

(2)特点:规模大,品种多,工艺精美。

(3)代表作品:司母戊鼎(现存世界最大的青铜器)、四羊方尊、青铜面具、青铜立人像、青铜神树。

(4)“三星堆”文化:盛行于成都平原的一种独特的青铜文化,与商周同期。

2、陶瓷业: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

商朝有青瓷。

3、玉器制造业:玉器雕刻工艺达到很高水平,代表作品有玉虎和玉象。

二、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1、农业的发展:商周时期,五谷齐备。

知道选种、施肥、治虫害。

西周已用青铜农具进行农业生产。

2、畜牧业的发展:今天的家畜家禽的主要品种,商朝都已经有了,还建有牲畜栏。

商王室和贵族还有专门牧场。

3、人们所创造的农业、畜牧业、手工业、商业的繁荣,构成了夏商西周灿烂的青铜文化。

三、奴隶的悲惨生活奴隶牛马不如,奴隶没有人身自由,可以随意买卖或转让,地位低下。

奴隶可以被任意杀死或活埋,作奴隶主的殉葬品,地位和猪狗一样,命运悲惨。

第六课、春秋战国的纷争1:东周建立:公元前770周平王把都城从镐京迁到洛邑(今河南洛阳)。

史称“东周”。

东周分为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和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

2:春秋争霸的原因:周平王东迁后,王室开始衰微,诸侯不再听从天子的命令,周天子反而依附于强大的诸侯。

3、主要霸主: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史称为“春秋五霸”)。

4:齐桓公首霸条件:①:任用政治家官仲为相,发展生产,改革内政,整顿军队,使国力强盛。

②: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号。

③:是东方的一个大国。

5:公元前7世纪中期,齐桓公在葵丘以霸主的身份会盟,当上了春秋历史上的第一个霸主。

6:晋楚争霸。

公元前7世纪后期,晋楚军队在城濮进行决战,晋军战胜楚军,晋文公称霸,后来,楚国强大起来,楚庄王北进中原,在铋打败晋军。

楚庄王称霸。

7:春秋末期,南方的吴国和越国加入了争霸的行列。

吴王阖闾任用著名的军事家孙武为将军。

进攻楚国,五战五胜,吴王阖闾称霸。

经过长期努力。

越王勾践北上会盟诸侯,成为春秋的最后的一个霸主。

8、春秋争霸的影响:积极方面:在争霸过程中,诸侯国的数量不断减少,出现一些疆域较大的国家,加快了统一的步伐,促进了民族融合。

消极方面:争霸战争给社会带来种种灾难。

9、战国七雄⑴、三家分晋和田氏伐齐:战国初期,晋国卿大夫中的韩赵魏三家,瓜分了晋国。

后来齐国大夫田氏,取代了原来的国君,建立了田氏齐国。

⑵: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国,历史上称为“战国七雄”。

⑶:兼并战争:①:桂陵之战(围魏救赵)。

②:马陵之战(减灶诱敌)③长平之战(纸上谈兵):公元前260年,秦赵交战,秦胜赵败。

影响:经过长平之战后,秦国的军事实力大大增强,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国的进攻。

10、战国时期出现孙膑、白起等著名军事家。

第七课、大变革的时代一、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1)春秋时期,铁农具开始出现,战国时期,使用范围扩大。

(2)春秋末年已使用牛耕,战国时期进一步推广。

牛耕是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革命(3)影响: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使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显著提高。

二、著名的都江堰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在岷江中游修建都江堰。

作用:消除了岷江水患,灌溉了大片农田,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它是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两千多年来,一直造福于人民。

三、商鞅变法1、背景: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私田出现,使封建的剥削方式得以出现。

2、目的: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

3、时间: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开始变法。

4、内容: 1、国家承认私有,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2,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免除徭役。

3,奖励军功,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特权。

4,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5、性质:是战国时期一次重要的政治和社会改革。

6、影响: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的战斗力不断增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7、各国变法的影响:经过变法,各国的封建制度逐步确立起来,地主阶级的统治代替了奴隶主贵族统治,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

我国封建社会形成了。

8、商鞅变法成功原因:1、顺应历史发展潮流;2、有一定的社会基础,新兴的广大地主阶级支持变法;3、变法措施得当,内容恰当,进行比较彻底;4、得到秦国君的支持。

5、符合百姓心愿,得到人民支持6、商鞅的决心和才能9、商鞅变法的启示:改革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只有改革国家才能富强;我们要像商鞅那样,顺应历史潮流,勇于改革,勇于创新。

第八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一)一、文字的演变:1、刻画符号(半坡原始居民)→甲骨文(商朝)→金文(商周时期)→大篆(西周晚期)→小篆(秦朝)→隶书→楷书→草书→行书(王羲之)。

2、甲骨文:含义:商朝人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出土地点:商的殷墟概况: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意义:是的种比较成熟的文字,我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从商朝开始;同时也是研究商朝历史的珍贵资料(反映了商朝的政治、经济、军事和风俗等情况)3、金文(铭文、钟鼎文):含义:商朝的青铜器上铸刻的文字概况:金文比甲骨文规范代表:西周时的毛公鼎(500多字)意义:是研究商、周时期历史的珍贵资料,对研究汉字的发展和书法艺术也有重要价值。

4、大篆:西周晚期,有人将文字统一整理成一种样式,这种字体称为“大篆”战国时期,人们用毛笔蘸墨,在竹简或丝帛上书写,出现了竹书和帛书秦统一后,全国通用小篆,后又流行书写方便的隶书二、天文、历法和医学的成就1、天文成就:(1)夏朝,我国古书记载了最早的一次日食。

(2)商朝:甲骨文有许多日食、月食的记载,经现代科学家验证,都很可靠。

(3)周朝:《诗经》中关于日食的记录,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有确切日期日食记录。

(4)战国时期:公元前613年,鲁国天文学家观测并记下了一颗彗星扫过北斗,这是世界上关于哈雷彗星最早的确切记载。

(5)近年来,我国科学家根据古书中“周懿王元年天再旦于郑”的记载猜想“天再旦”是天亮了两次,即是发生在早晨的日全食。

2、历法成就:(1)夏朝:就有了历法,今天的农历,又叫夏历。

(2)商朝“历法逐渐完备,一年分为十二个月,大月三十天,小月二十九天,闰年增加一个月。

(3)战国时期:人们测定出一年二十四个节气,是历法上的重大成就。

3、医学成就:(1)名医扁鹊,生活在春秋战国之际。

(2)扁鹊的主要贡献:能用针刺、按摩、汤药治疗疾病,总结出望闻问切四种诊断疾病的方法,一直被中医沿用。

三、屈原和”钟鼓之乐”1、屈原:生活在战国末期,他创造了一种新体诗歌,代表作是《离骚》。

2、钟鼓之乐:一种以编钟和鼓为主要乐器演奏的音乐。

在春秋战国时期盛行,湖北随州出土的钟鼓乐器,其中以整套编钟最为珍贵。

反映了我国古代音乐发展的较高水平。

第九课、中华民族的勃兴(二)一、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1、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晚期鲁国人,儒家学派创始人、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2、思想主张:(1)内容:提出“仁”的学说,“仁”包含一切美德。

他主张“爱人”,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爱惜民力“为政以德”。

反对苟政和任意刑杀。

(2)作用:孔子学说成为封建文化的正统思想。

3、教育成就:(1)创办私学,广收门徒。

(2)注意因材施教,善于启发学生思考问题。

(3)教育学生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要谦虚好学。

(4)传授有效的学习方法,要求学生经常复习学过的知识,“温故而知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