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与哲学地三单元第七课第二框
高二政治课件必修生活与哲学第三单元第七课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第二十页,共26页。
对点训练3、“苹果之父”乔布斯认为,产 品应该能够“改变世界”,产品设计和制造的每 个环节都要追求完美无瑕。这体现了
A.能力卓越是实现个人价值的必要条件
B.主观唯心主义的倾向
C.实现改造世界向产品改变世界的转变
(zhuǎnbiàn)
D.系统优化的方法
第二十一页,共26页。
总结 二、掌握(zhǎngwò)系统优化的方法
1.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在一定意义就是系统和要素的关系
2.系统(xìtǒng)和要素的含义及基本特征
(1)系统(xìtǒng)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 统一整体
整体性、有序性、内部结构的优化倾向
3.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的要求
①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②要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
③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离开(lí kāi)人体的手,还具有手的功
第五页,共26页。
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含义 地位
整体
部分
全局(quánjú)、 局部(júbù)、各阶
全过程
段
作用 功能
第六页,共26页。
整体 (zhěngtǐ)
静 态
(jì ngt
ài) 事 物
动
态 发
人的
展
一生
部分(bù fen)
幼年
中年
老年
第七页,共26页。
第二十四页,共26页。
第二十五页,共26页。
内容(nèiróng)总结
知识回顾。②哲学启示:要求(yāoqiú)我们要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 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部分是整体的部分,离开了整
生活与哲学 第七课第二框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第七课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高密五中 赵长荣
黄筌为什么无法 改动吴道子的画?
这个故事中给 我们什么启示?
1、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
(1)相互区别 含义不同
整体是事物的全局和发展的全过程, 从数量上看它是一; 部分是事物的局部和发展的各阶段, 从数量上看它是多。
生活中的原理 方法论要求 典型例证
全国一盘棋; 做事要通盘考虑 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 树立全局观念 着部分,具有部分不具备 立足整体 的功能,部分离开了整体, 统筹全局 就不成其为部分,整体的 功能状态及变化会影响到 部分。 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 重视部分,搞好局 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 部,用局部的发展 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 推动整体发展 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整体离不开部分,部 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 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 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 “一着不慎,全盘皆输。” 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部分 制约
整体
(2)相互联系
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具有部 分不具备的功能,部分离开了整体,就不 成其为部分,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变化会影 响到部分。 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 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 能起决定作用。
(2)相互联系
“国兴则家昌,国破则家亡。”
整体 影响
部分
古代有个人,在林中见到一张捕 雀的大网,发现捕获的雀都是雀头钻 进一个个网眼里去的。
于是,他回家后,用一截截短绳结 成许多个互不关联的像网眼一样的小绳 圈,并拿到林中去捕雀。
别人感到奇怪,他说:“去捕 雀呀!反正一个雀头只钻一个洞。 ”结果,一个也没有捕到。
单个网眼为什么捕不到雀而整张网 能捕到呢?这说明了什么哲理呢?
生活与哲学 第三单元第七课教案
生活与哲学第三单元(唯物辩证法)注: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第七课复习教案一、构建体系二、考点梳理考点一、联系的含义和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1.联系的含义: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_________和相互作用。
2.联系的普遍性(1)含义: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_____________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
(2)表现:任何事物都处在联系之中;每一事物内部的_______________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___________。
(3)要求: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不能孤立地看问题。
3.联系的客观性(1)含义: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______为转移。
(2)表现:①自在事物的联系:与人类活动无关,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②人为事物的联系:只有通过实践,这一客观的物质活动才能够形成,形成之后便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
(3)方法论要求: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反对诡辩论。
4.联系的多样性(1)表现: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等。
(2)方法论要求: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做到一切以__________________为转移。
5、联系具有条件性(1)含义: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有条件的。
(2)方法论要求: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具体分析事物之间联系的条件性。
(既要注重客观条件,又要恰当运用自身的主观条件;既要把握事物的内部条件,又要关注事物的_____条件;既要认识事物的_____条件,又要重视事物的不利条件。
)【判断】1、联系就是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2、自在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主观的3、任何事物之间都相互联系着4、联系是客观的,所以事物的联系是不可改变的5、任何事物之间的联系都是必然的6、联系的多样性要求我们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7、联系是客观的,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是无能为力【实战演练】1.我国每年生成的8亿多吨秸秆的综合利用率不高,绝大部分被废弃。
高考政治 第三单元 第7课 生活与哲学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4
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既是联系多样性的要 求,也是物质与意识辩证关系、实践和认识辩证关系的要 求,它与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统一的。
第7课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课标要求 1.观察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领会世界是普遍联 系的,学会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2.解析事物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尝试用系统优化 的方法安排工作
考纲呈现 1.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2.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3.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 4.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5.系统优化方法
相互作用 。
(2)联系的普遍性 联系是 普遍 的。 ①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 周围其他事物 或那样的联系。任何事物都处在联系之中。 ②每一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 的。 ③世界是一个 普遍联系 物是孤立存在的。 的有机整体,没有一个事 有着这样
联系具有普遍性, 并不意味着任何事物之间都有联系, 因为具体联系是有条件的, 条件存在, 才会产生某种联系。
真题操练 1 关于运动有几种看法: 甲说“太阳每天 都是新的”;乙说“方生方死,方死方生”;丙说“飞 鸟之景未尝动也”。这些观点按照顺序分别是( A.辩证法、相对主义、形而上学 B.二元论、形而上学、辩证法 C.辩证法、相对主义、两点论 D.辩证法、形而上学、相对主义 )
答案
A
解析
“太阳每天都是新的 ”体现了运动与静止的
考点一、二 【考点梳理】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唯物辩证法
1.总特征: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 的两个总特征。
2.实质和核心 (1) 矛盾的观点 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 世界是 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联系的根本内容是矛盾,发展 的根本动力也是矛盾,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 (2)矛盾规律即 对立统一规律 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 和核心。
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知识点考点总结归纳概括
《生活与哲学》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唯物辩证法部分)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考点19: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 (b)(1)联系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2)普遍性:任何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
每一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之间也是相互联系的。
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
方法论意义(要求):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
(3)客观性:联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方法论意义(要求):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4)联系的多样性:事物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
方法论意义(要求):要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要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考点20: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及其意义 (c)(1)整体与部分是相互区别的。
①含义不同:整体是事物的全局和发展的全过程,从数量上看它是一;部分是事物的局部或发展的各阶段,从数量上看它是多。
②地位、作用和功能不同:整体居于指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部分在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处于被支配的地位,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
(2)整体和部分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
①相互依赖: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
部分是整体的部分,离开了整体,部分就不成其为部分。
②相互影响: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部分。
(3)方法论:我们应当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同时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考点21:系统的基本特征 (a)系统的基本特征:整体性、有序性、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生活与哲学7.2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教学设计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教学设计一、课标要求新课标对与该课题相关内容的要求是描述世界是普遍联系的,领会全面得看问题的意义。
一是学会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二是解析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尝试用系统优化的方法安排工作。
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整体与部分的含义及系统的基本特征。
2.过程与方法目标:解析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把握整体与部分的统一。
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尝试用系统优化的方法安排工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结合学习和生活中的事例,运用联系的观点分析解决现实问题。
二、教材内容分析本课是人教版《生活与哲学》第三单元第七课第二框框题。
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第一个总特征,也是我们认识和观察事物的基本方法,本框题通过学生对由普遍的、客观的、多样的联系和作用交织起来的物质世界的壮丽画面的观察和理解,旨在让学生领悟联系的观点,学会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解析事物整体和部分的关系,也是联系普遍性的重要表现,尝试用系统优化的方法安排工作与学习。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一框犹如相邻教材内容间的“桥梁”,它顺承了教材第一框题“世界是普遍联系的”,继而进一步介绍联系观的方法论,即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本框题设计了两目:第一目,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
这一目的逻辑结构是: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整体与部分相互区别——整体与部分相互联系——学习整体与部分辩证关系的重要意义。
第二目,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
这一目的逻辑结构是:系统的概念——系统优化的方法的内容和意义——用综合性思维方式认识事物。
本目的重点是让学生懂得着眼于事物的整体,处理好整体和部分、系统和要素的关系,统筹考虑,优化组合,选择最佳方案,运用综合性思维方式,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
三、教学目标1.围绕议题“用联系的观点看准车主的困惑和迷茫”,开展序列探究活动,理解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明确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的意义,把握世界规律,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信。
2.通过辨析“国家应调动一切资源优先发展汽车产业”的观点,提炼出整体与部分辩证关系原理的方法论;通过剖析潮汐式停车的成功经验,阐释系统的基本特征,坚持系统优化的方法,统筹考虑,优化组合,培养学生的综合性思维及科学精神。
《生活与哲学》思维导图(人教版)
《生活与哲学》-【口袋书】2022年高考政治思维导图
全册
《生活与哲学》-【口袋书】2022年高考政治思维导图
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哲学一般概论
第一至三课哲学基本思想
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
[构建网络]
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
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
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构建网络]
第八课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第十课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
第四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第十一课寻觅社会的真谛
第十二课实现人生的价值。
《生活与哲学》知识结构图
返回>>
辩证的唯物论
哲学的一般知识 第一单元
辩证唯 物主义
二、三单元
第四、五课
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
第六课
唯物的辩证法
第七至十 课
哲学
马克思 主义哲学
社会历史观
第十一课
历史唯 物主义
价值观
第十二课
一般到个别
第四单元
人生观
整本书知识构架
1、哲学的起源、本义、功能、任务 2、三大关系:哲学与世界观,世界观与方法论, 哲学与具体科学
联 系
整体和部分
系统优化的 方法
两者的区别和联系
系统的含义和特征
唯 物 辩 证 法
发展的普遍性,发展的实质
发 发展的趋势 展 发展的状态
矛盾的普遍性
前进性与曲折性 量变与质变
方法论要求 方法论要求 一分为二,全面的的看问题 承认、分析、揭露、解决矛盾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含义:对立统一原理
矛 矛盾的特殊性 盾 主次矛盾、矛盾的主次方法
《生活与哲学》
【全书基本框架图说明】
1、哲学思考的是人与世界的终极问题,即世界的本原 是什么(从何处来)?世界的状态怎么样(向何处去)?如 何处理人与世界(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关系?对这些终 极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不同的哲学派别,而其中只有马 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完整地、科学地回答了上述问题,能够 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各个部分是有机统一的。如唯 物论中渗透着辩证法思想,辩证法中渗透着唯物论思想,认 识论中又渗透着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世界观决定历史观, 世界观、历史观又决定着价值观和人生观,人生观又内在地 包含着价值观(人生价值观) 。
高二《生活与哲学》学习第七课(2)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PPT课件
28
第一座庙三个小和尚分工协作把水缸挑满,这说 明整体与部分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当部分 以合理、有序、优化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功 能就会大于局部功能之和。
第二座庙制定严格的奖惩制度,促使三个小和尚 很快把水缸挑满,这说明适宜的规则(或正确的 思想意识)对事物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24
2.如何合理安排烧水沏茶?
妈妈让小明给客人烧水沏茶。洗水壶用1分钟,烧开 水用15分钟,洗茶壶用1分钟,洗茶杯用1分钟,拿 茶叶用2分钟。小明估算了一下,完成这些工作用20 分钟。为了使客人早点喝上茶,按你认为最合理的 安排,多少分钟就能沏茶了?
方案1:洗水壶1分钟-烧开水15分钟-洗茶壶-洗茶 杯-拿茶叶-沏茶。
部分会影响整体。重视部分,搞好局 画龙点睛;一着
关键部分对整体 部,用局部的发展 不慎、满盘皆输;
功能起决定作用。推动整体发展
牵一发而动全身。
21
提纲: 1.系统的含义 2.系统的基本特征 3.要求
22
二、掌握系统优化的法方法 1.系统和要素的含义及基本特征
(1)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 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
第一,整体性原则。 第二,有序性原则。 第三,优化原则。 (2)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用综合的 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
26
一个和尚担水吃
两个和尚抬水吃
三个和尚没水吃
27
如今,有三座庙,离河边都比较远,但他们的观念变了,做法变 了:每座庙里水多得吃不完。
第一座庙:三个小和尚商量后把路分成三段,三个人接力挑水, 水缸就满了。
2.任何一个队员离开了这个团队就 不能够参与团体比赛,也不可能获 得奖牌,这说明了什么?
生活与哲学第7课 第二框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人只要不失去方向,就不会失去自己。
高密五中高二政治新授课教学案 生活与哲学第三单元 思想方法和创新意识 No.13336 3337.右面漫画《三个和尚抬水喝》体现的哲学寓意是 A.整体与部分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B.当部分以有序、合理、优化的结构来构成整体时,整体功能才会大于部分功能之和C.整体的性能状态及其变化影响到部分的性能状态D.关键部分的性能状态会对整体的性能状态起决定作用 8.“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做法A.符合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观点B.违背了从整体上把握事物之间联系的观点, 割裂了局部与整体的关系C.搞好局部就能好D.割裂了头与脚的关系9.有人把不同的人对“English ”读音的略有区别和结局联系起来:读为“应给利息”的当了银行行长;读为“阴沟里洗”的成来小菜贩子;读为“因果联系”的成了哲学家。
对此,你认为这种说法违背了联系的A.多样性B.客观性C.普遍性D.统一性10.一头狮子带领的一群绵羊,准能战胜一只绵羊带领的一群狮子。
这句名言蕴含的哲学道理是A.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对整体起决定作用B.整体的性能对部分的状态起决定作用C.领袖人物对历史的发展起决定作用D.关键部分的功能有时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B )11.《中国的环境保护》白皮书指出,中国政府高度重视保护环境,认为保护环境关系到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和长远发展,是造福当代、惠及子孙的事业。
多年来,中国政府将环境保护确立为一项基本国策,把可持续发展作为一项重大战略,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在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环境保护。
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的?班级:_________学号: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第七课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编写:赵长荣 审核:邰杰 课时:1课时 使用时间:2014.1.4【预习案】【学习目标】识记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系统的含义和特征。
高中政治教学课例《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们的区别与联系。 我们学习原理的目的是为了指导实践,那么这个原
理给我们提供了怎样的方法论? 出示:原理、方法论 (1)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
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 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
整体与部分
区别 ⑴含义不同 ⑵地位、作用、功能不同: 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部分;部分处于被支配地 位,服从和服务于整体。
获的雀都是雀头钻进一个个网眼里去的。于是,他回家
后,用一截截短绳结成许多个互不关联的像网眼一样的 小绳圈,并拿到林中去捕雀。别人感到奇怪,他说:“去 捕雀呀!反正一个雀头只钻一个洞。”结果,一个也没 有捕到。
探究:这个故事给我们什么哲学启示? 网是由一个个网眼组成的,而且组成网的各个网眼 是相互制约相互联结在一起的,从而使网具备了单个网 眼所不具备的功能,所以,网能捕到雀而脱离网这个整 体的单个网眼却不能捕到雀。即整体具有部分所没有的 功能 (2)地位、作用、功能不同 整体:主导地位,统率部分,具有部分不具备的功 能 部分:被支配地位,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 出示钟和各个零部件,让学生思考:钟表是由各个 零部件组成,但任何一个零部件都不具有计时的功能。 这说明了那些哲学道理? 2.整体和部分相互联系 (1)两者密不可分 整体由部分组成,整体功能的形成离不开部分原有 的功能;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部分离开整体就不再具 有部分的功能。
注重优化趋向,用综合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统筹考虑, 优化组合。
教师引导: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系统论中讲的层次性、有序 性原则等,在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中是没有强调的。所以, 整体和部分的关系与系统和要素的关系不完全等同,还 是有区别的,我们只能说两者在在一定意义上是等同 的。 师:当然,以上我们谈到的优化趋向在现实生活中 就未必都能做到,比如就有个这样的故事(展示图片)。 三个和尚的故事(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 喝,三个和尚没水喝),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呢?
教材目录(单元—课—框—目)
唯物主义、唯心主义
第三课:时代精神的精华
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时代精神的总结和升华、社会变革的先导
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
世界的物质性
自然界的物质性、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必修四:《生活与哲学》教材知识结构
单元
课
框题
目
课:美好生活的向导
生活处处有哲学
哲学就在我们身边、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哲学史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
哲学的基本问题
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真理是客观的、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第三单元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第七课: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联系的普遍性、联系的客观性、联系的多样性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
第八课: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发展的普遍性、发展的实质
第十二课:
实现人生的价值
价值与价值观
人的价值、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价值的创造与实现
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在个人与社会统一中实现价值、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
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
政治必修四 生活与哲学 课本背诵内容电子版
辩证唯物论1.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物质决定意识【原理】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其物质性。
物质决定意识。
【方法论】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使主观符合客观。
2.物质和运动的辩证关系【原理】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割。
【方法论】要用运动变化的眼光看问题,善于在运动中把握事物,不能静止地看问题,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3.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原理】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暂时的,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
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方法论】既要用变化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又要看到事物相对静止的存在,坚持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4.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原理【原理】规律是普遍的,事物在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
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方法论】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一旦违背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
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
5.意识的能动作用原理【原理】①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主动创造性、自主选择性。
②人能够能动地认识和改造世界,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现象,而且能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③意识对人体的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
④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和改造世界,错误的意识则阻碍事物的发展。
【方法论】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6.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规律的必要条件。
生活与哲学》第七课
和发展的各个阶段②整体处于统率地位,部分处于被支配 的地位③整体是由部分组成的,没有部分就没有整体④部 分是整体中的部分,部分不能离开整体 •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随堂练习
•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 为建设生态文明,我国把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循环
随堂练习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中国梦是民族的 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每个中国人都在 追逐自己的梦想,这构成了中国梦的一块块 基石。中国梦的建构,又为个人放飞自己的 梦想提供了平台和土壤。只要每个中国人 万众一心,为实现共同梦想而奋斗,实现梦想 的力量就无比强大,每个人为实现自己梦想 的努力就拥有广阔的空间。运用整体性的 观点简要回答,怎样正确处理“中国梦”和 “个人梦”的关系。
• A.整体与部分相互区别 • B.整体具有部分根本没有的功能 • C.整体功能决定部分功能 • D.整体的功能是部分功能的总和
随堂练习
• 8. 唐代文学家韩愈读书用的是“提要钩玄”法,他 说“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读一部 书,要善于把握各部分的内在逻辑,从而提出纲要, 钩出精义。这体现了( )
的意志为转移 • ★②分类:自在事物的联系和人为事物的
联系(都是客观的) • ③要求:要从事物的固有联系中把握事物,
切忌主观随意性
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 一、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 2.联系的特征(特点)及其要求 • (3)联系是多样的(具有多样性) • ①联系多样性的含义: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
转化
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 二、用联系观点看问题(普遍联系的方法论要求) • 1.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 • (2)整体与部分辩证关系的方法论意义 • ①树立全局观念或大局意识,立足整体,统筹全
3生活与哲学第三单元教案
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地位作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辩证法,它是按照世界的本来面貌如实地反映世界的状况。
唯物辩证法是科学的世界观,又是指导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重要思想方法。
联的观点、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矛盾分析法是我们认识问题的根本方法。
唯物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
勇于批判,不断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因此,本单元在全书中处于特别重要的地位.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两种根本对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我们学习唯物辩证法原理就是分清什么是唯物辩证法,什么是形而上学,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形成辩证的思想方法,树立创新意识。
二、知识结构:思 想 方 法与 创 新 意识辩证法的联系观辩证法的发展观 联系的特点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联系的多样性整体与部分的统一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世界是永恒发展的确发展的普遍性自然界是发展的 人类社会是发展的人的认识是发展的发展的实质唯物辩证法从事物的前进性和方向性出发理解发展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做好量变的准备,促进事物的质变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矛盾的含义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含义矛盾普遍性原理及其方法论 矛盾特殊性原理 矛盾普遍性与矛盾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矛盾分析法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主、次矛盾辩证关系原理矛盾主、次方面辩证关系原理 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含义、地位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重要意义 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辩证否定观与创新意识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识记:(1)联系的含义(2)联系的特点及其方法论要求(3)整体与部分的含义(4)系统的含义及其基本特征(5)系统优化方法的要求◇理解:(1)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2)整体与部分的关系(3)整体与部分、系统与要素之间的关系◇分析:(1)运用联系的观点分析人与自然的关系(2)联系自己学习的实际.说明怎样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2、能力目标:(1)通过阅读材料归纳基本观点的能力(2)培养同学们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观察、说明问题的能力,培养同学们用联系的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学会把握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和多样性,会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自觉地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二、【重点、难点】:1、世界是普遍联系的;2、学会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3、整体与部分是辩证统一的关系;4、掌握系统优化的思维方法;三、【整体感知】: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同学们了解联系的相关知识和要求,把握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和多样性,学会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自觉地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 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 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的理想效果(提示:重视整体) ;同 时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 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提示: 搞好局部)。
二.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 世界观认识:唯物辩证法认为,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在一定意义上就是系统和要素的关系。 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 构成的统一整体(提示:要素是组成一 个整体并相互作用的部分) 。系统的基 本特征是整体性(提示:系统作为一个 整体具有它的每一个要素都不能单独具 有的功能) 、有序性(提示:要注意遵 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系统的各个 要素总是按照一定的顺序和方向发生作 用的)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提示: 整体的功能不是部分的简单相加,整体 大于部分之和)。
联系: 系统与要素的关系,是事物的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的一种典型的表现形式。 区别: 事物的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没有部分就没有整体。但是,一般情况下,整 体中的若干部分可多可少,可有可无;一些部分的丧失,不至于影响整体的存 在和发展。比如,在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上,中国现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其实 海南省、重庆直辖市只是近20年里才设立的。又如,13亿中国人,都是中国这 个大家庭的一分子,其中少了哪个人中国也照样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再如, 一所学校可以有100个班,90个、80个班也未尝不可。 但是,当我们用系统与要素的关系去审视一些事物的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时, 就有了深层次的含义,强调构成系统的各个要素缺一不可,系统内部的各个要 素都具有独特的、其它要素不可替代的功能(提示:可以参看词典中“要素” 一词的含义)。比如,一支军队既要有战斗员,也要有指挥员。一个高等动物 体,既要有运动等具体的功能系统,也要有神经中枢这个指挥系统。现代国家 的人口可多可少,但是得有国家机构去管理各项社会公共事务,执政党的领导 也是不可缺少的。学校的班数可多可少,但是校长、教务处、总务处等常规管 理部门不可或缺。 正是因为系统内部各个要素各司其职、不可代替,就需要更加注重系统的整 体性,构成一个协调、高效的有机系统。 同时,我们还可以这么理解:一般所说的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体现的主要 是事物在相对静止的条件下呈现的静态的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而系统和要素之 间的关系体现为一种动态过程中的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强调部分之间分工运作 的过程构成一个整体。
田忌赛马
田 忌 负 齐威王
下等马
上等马
上等马 胜 胜
中等马 胜
整体
中等马 下等马 整体
田忌不在意一匹马的比赛结果 ,而是统筹全局,注重整体目标
着眼整体性
根据对方的部署,调整马匹的 出场次序
遵循有序性
通过合理安排次序,使整体结 构出现优化调整
注重结构优化趋向
结果: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系统和要素与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第二框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从本框的题目上看是方法论要求。但从内 容上看,实际是从联系的多样性的角度,分析 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环节
互动探究环节
一.坚持整体和部分的统一(提示: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 世界观认识
区别:整体是事物的全局和发展的全过程,从数量上看它是 一;部分是事物的局部和发展的各阶段,从数量上看 它是多(提示: 内涵不同)。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 体统帅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部分在事 物的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处于被支配的地位,部分服从 和服务于整体(提示:地位、功能不同)。
二.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 世界观认识 方法论要求:(1)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要着眼于事 物的整体性,要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 的有序性,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 趋向(提示:掌握系统优化方法)。 (2)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用综合 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既要着眼于事 物的整体,从整体出发认识事物和系统, 又要把事物和系统的各个部分、各个要 素联系起来进行考察,统筹考虑,优化 组合,形成关于这一事物的完整准确的 认识(提示:学会运用综合的思维方 式) 。
联系:整体由部分构成的,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 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 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部分是 整体中的部分,离开了整体,部分就不成其为部分。 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到部分(提示:相 互依赖、相互影响)。
一.坚持整体和部分的统一(提示:整体和部分的辩证 关系)
反馈练习
什么联系 联系的普遍性
联系的特点 联系的客观性
联系的观点
联系的多样性
坚持整体和部分的统一(提示:整体和部分的辩 证关系)
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