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化学元素周期表知识点小结 (1)
高中化学元素周期表知识点
高中化学元素周期表知识点高中化学元素周期表知识点在平常学习中,大家一定都或多或少地接触过一些化学知识,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收集的有关高中化学元素周期表知识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中化学元素周期表知识1.元素周期表的结构(1)周期(1)电子层数=周期数(2)最外层电子数=主族序数=最高正化合价(除F、O)(3)质子数=原子序数(4)∣最高正价∣+∣最低负价∣=8(对非金属元素而言,但对H不适用)注意:O无最高正价,F无正价3.元素周期表中之最原子半径最小的原子:H单质质量最轻的元素:H宇宙中含量最多的元素:H最不活泼的元素:He最轻的金属单质:Li形成化合物最多的元素:C含H质量分数最高的气态氢化物:CH4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N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O,其次是Si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Al,其次是Fe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F金属性最强的元素:Cs(不考虑Fr)与水反应最剧烈的金属单质:Cs(不考虑Fr)与水反应最剧烈的非金属单质:F2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最强的酸:HClO4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碱性最强的碱:CsOH(不考虑FrOH) 所含元素种类最多的族:ⅢB常温下呈液态的非金属单质是Br2,金属单质是Hg4.元素、核素、同位素5.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1.在含有多个电子的原子里,电子依能量的不同是分层排布的,其主要规律是:核外电子总是尽先排布在能量较低的电子层,然后由里向外,依次排布在能量逐步升高的电子层。
2.原子核外各电子层最多容纳2n2个电子。
3.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目不超过8个(K层为最外层时不能超过2个电子)。
4.次外层电子数目不能超过18个(K层为次外层时不能超过2个),倒数第三层电子数目不能超过32个。
注意:以上规律既相互联系,又互相制约,不能孤立片面的理解。
如M层为最外层的时候,最多为8个,而不是18个。
高一化学基础知识一、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
高中化学元素周期律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元素周期律知识点总结-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第一节课时1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一、元素周期表的发展历程二、现行元素周期表的编排与结构1.原子序数(1)含义:按照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顺序给元素编号,得到原子序数。
(2)原子序数与原子结构的关系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2.元素周期表的编排原则(1)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目相同的元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成横行,称为周期。
(2)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由上而下排成纵行,称为族。
3.元素周期表的结构(1)周期(横行)①个数:元素周期表中有7个周期。
②特点:每一周期中元素的电子层数相同。
③分类(3短4长)短周期:包括第一、二、三周期(3短)。
长周期:包括第四、五、六、七周期(4长)。
(2)族(纵行)①个数:元素周期表中有18个纵行,但只有16个族。
②特点:元素周期表中主族元素的族序数等于其最外层电子数。
③分类④常见族的特别名称 第ⅠA 族(除H):碱金属元素;第ⅦA 族:卤族元素;0族:稀有气体元素;ⅣA 族:碳族元素;ⅥA 族:氧族元素。
课时2 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一、碱金属元素——锂(Li)、钠(Na)、钾(K)、铷(Rb)、铯(Cs)、钫(Fr) 1.原子结构(1)相似性:最外层电子数都是__1__。
(2)递变性:Li ―→Cs ,核电荷数增加,电子层数增多,原子半径增大。
2.碱金属单质的物理性质3.碱金属元素单质化学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1)相似性(用R 表示碱金属元素)单质R —⎩⎪⎨⎪⎧与非金属单质反应:如Cl 2+2R===2RCl 与水反应:如2R +2H 2O===2ROH +H 2↑与酸溶液反应:如2R +2H +===2R ++H 2↑化合物: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为ROH ,且均呈碱性。
(2)递变性具体表现如下(按从Li→Cs 的顺序)①与O 2的反应越来越剧烈,产物越来越复杂,如Li 与O 2反应只能生成Li 2O ,Na 与O 2反应还可以生成Na 2O 2,而K 与O 2反应能够生成KO 2等。
2017高考化学知识点之元素周期律
2017高考化学知识点之元素周期律
考纲解读
(1)了解元素、核素和同位素的含义。
(2)了解原子构成。
了解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3)了解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4)掌握元素周期律的实质。
了解元素周期表(长式)的结构(周期、族)及其应用。
(5)以第3周期为例,掌握同一周期内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6)以IA和VIIA族为例,掌握同一主族内元素性质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7)了解金属、非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递变的规律。
(8)了解化学键的定义。
了解离子键、共价键的形成。
考点透视
1.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掌握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中各族的排列顺序,结合惰性气体的原子序数,我们可以推断任意一种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记住各周期元素数目,我们可以快速确定惰性气体的原子序数。
各周期元素数目依次为2、8、8、18、18、32、32(如果第七周期排满),则惰性气体原子序数依次为2、2+8=10、10+8=18、18+18=36、36+18=54、54+32=86、86+32=108。
2.元素周期律
3.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4、简单微粒半径的比较方法
5、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方法。
高考化学常识类知识点总结
高考化学常识类知识点总结1.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是由元素按照原子序数的大小排列而成的表格,通常分为7个周期和18个族。
元素周期表可以用来确定元素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2.元素周期表中的分区:-主族元素:包括1A到8A族元素,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与族号相同。
-过渡金属元素:包括3B到12B族元素,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不一定等于族号。
-镧系和锕系元素:它们分别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f区和d区。
3.元素的周期性:元素周期表的排列使得具有相似性质的元素位于相邻位置,具有下列周期性规律-原子半径:随着周期数的增加,原子半径逐渐减小;随着族数的增加,原子半径逐渐增加。
-电离能:随着周期数的增加,原子的电离能逐渐增加;随着族数的增加,原子的电离能逐渐减小。
-电负性:随着周期数的增加,原子的电负性逐渐增加;随着族数的增加,原子的电负性逐渐减小。
4.化学键:化学键是由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形成的。
常见的化学键包括:-离子键:通过电子的转移形成的,常见于金属与非金属之间的化合物。
-共价键:通过电子的共享形成的,常见于非金属之间的化合物。
-金属键:由金属原子之间的电子云形成的,常见于金属之间的化合物。
5.共价键的性质:-极性共价键:当两个非金属原子形成共价键时,如果原子的电负性有差异,就会形成极性共价键。
-非极性共价键:当两个非金属原子形成共价键时,如果原子的电性相等,就会形成非极性共价键。
6.化学平衡: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会发生变化,最终达到一种状态,称为化学平衡。
化学平衡可以通过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来描述。
7.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反应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消耗或生成物产生的量。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包括反应物浓度、温度、催化剂等。
8.酸碱中和反应:酸和碱在适当的条件下反应,产生相应的盐和水的反应称为酸碱中和反应。
9.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是指物质中的电子从一个物种转移到另一个物种,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包括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酸和金属的反应等。
高考化学元素周期表知识点总结
高考化学元素周期表知识点总结元素周期表是化学中的一个重要工具,根据元素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以及元素的原子结构,将元素按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
元素周期表可以提供大量的化学信息,对于深入理解和学习化学知识非常重要。
以下是高考化学中与元素周期表相关的知识点总结。
1.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元素周期表的结构由7个“周期”和18个“族”组成。
周期是一横行,代表原子核周围电子层的数量;族是一竖行,代表元素的性质和化学反应的特点。
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按从左到右及从上到下的顺序排列。
2. 主族元素和过渡元素元素周期表可以分为主族元素和过渡元素两大类。
主族元素指1A、2A和13A到18A族元素,它们化合价数和氧化态的变化规律比较明显;过渡元素指3B到12B族元素,它们的价态和氧化态变化规律比较复杂。
3. 周期性规律元素周期表的排列使得元素的性质和周期性规律更加明显。
(1) 原子半径:原子半径随着周期数增加而减小,随着族数增加而增大。
(2) 电离能和电负性:电离能随着周期数增加而增大,随着族数增加而减小;电负性随着周期数增加而增大,随着族数增加而减小。
(3) 金属性和非金属性:依据周期表可以将元素大致分为金属性元素和非金属性元素。
金属性元素位于周期表左下角和中间区域,非金属性元素位于周期表右上角和边缘位置。
4. 周期性规律的解释(1) 周期性规律的解释——原子核电荷数增加:周期表的排列可以解释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
原子核的电荷数随着周期数增加而增加,增加的正电荷吸引外层电子,导致原子半径减小,电离能增大,电负性增大,金属性减小。
(2) 周期性规律的解释——屏蔽效应:原子核外还有一些电子,这些电子对外层电子的吸引力较小,被称为屏蔽效应。
原子核电荷数一定的条件下,屏蔽效应增加,原子半径增大,电离能减小,电负性减小,金属性增加。
5. 周期表中的异常规律(1) 周期表中的异常规律——过渡元素:过渡元素中的某些元素的电子构型不符合一般规律,具有较大的半径,较小的电离能等异常性质。
化学元素周期表的知识点
化学元素周期表的知识点化学元素周期表是化学中的重要工具,用于组织和分类元素。
它是由俄罗斯化学家门捷列夫于1869年首次提出的,现在已经成为化学领域中不可或缺的基础知识。
本文将介绍一些关于元素周期表的重要知识点。
1. 元素周期表的基本结构元素周期表按照元素的原子序数(即元素的核中所含的质子数)从小到大排列。
每个元素都有一个唯一的原子序数,用来标识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周期表通常分为若干个水平排列的横行,称为周期,以及若干个垂直排列的竖列,称为族。
周期表的左侧是金属元素,右侧是非金属元素,而中间则是位于两者之间的过渡金属元素。
2. 元素的周期性元素周期表的设计基于元素的周期性。
周期表中的元素按照一定规律重复出现,这种重复性被称为元素的周期性。
元素的周期性是由元素的电子结构所决定的。
每个元素都有一定数量的电子,这些电子分布在不同的能级和轨道上。
元素的周期性取决于电子在这些能级和轨道中的排布。
3. 元素周期表的分组和命名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根据其化学性质和电子结构分为不同的族和周期。
族是指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元素的集合,周期是指元素的电子壳层数。
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按照原子序数的增加顺序排列,同时也按照周期和族的规律进行分组。
元素周期表中的每个元素都有一个化学符号,用来简洁地表示该元素的名称。
化学符号通常由元素的英文名称的首字母组成,有时也会使用元素名称的拉丁文缩写。
4. 元素周期表中的主要族元素周期表中的主要族包括碱金属族、碱土金属族、过渡金属族、卤素族和稀有气体族。
碱金属族包括锂、钠、钾等元素,它们具有较低的电离能和较强的还原性。
碱土金属族包括镁、钙、锶等元素,它们的化合物常用于建筑材料和肥料。
过渡金属族包括铁、铜、银等元素,它们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催化性能。
卤素族包括氯、溴、碘等元素,它们常用于消毒和荧光材料。
稀有气体族包括氦、氖、氪等元素,它们具有稳定的电子结构,很少与其他元素发生化学反应。
5. 元素周期表中的周期趋势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具有一些周期性的趋势。
元素周期表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第一节 元素周期表一、原子结构1. 原子核的构成核电荷数(Z) == 核内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 == 原子序数 2、质量数将原子核内所有的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取近似整数值加起来,所得的数值,叫质量数。
质量数(A )= 质子数(Z )+ 中子数(N )==近似原子量 原子 A Z X3、阳离子 aW m+ :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外电子数=a -m 阴离子 b Y n-: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外电子数=b +n 二、核素、同位素 1、定义核素:人们把具有一定数目质子和一定数目中子的一种原子称为核素。
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互为同位素。
3、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2、同位素的特点① 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②天然存在的某种元素,不论是游离态还是化合态,其各种同位素所占的原子个数百分比(即丰度)一般是不变的。
三、核外电子排布1、电子云:我们只能指出它在原子核外空间某处出现的机会大小——几率 电子云密度大小反映电子在该区域(单位体积)出现的机会(几率)大小2、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1.电子是在原子核外距核由近及远、能量由低至高的不同电子层上分层排布;2.每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为2n 2(n 代表电子层数);3.电子一般总是尽先排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即最先排第一层,当第一层排满后,再排第二层,等等。
4.最外层电子数则不超过8个(第一层为最外层时,电子数不超过2个)。
3、元素性质与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关系①稀有气体的不活泼性: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最外层有8个电子(He为2)处于稳定结构,因此化学性质稳定,一般不跟其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②非金属性与金属性(一般规律)电外层电子数得失电子趋势元素性质金属元素<4 易失金属性非金属元素>4 易得非金属性一、元素周期表的结构1.周期:周期序数=电子层数七个周期(1、2、3短周期;4、5、6长周期;7不完全周期)2.族:主族元素的族序数=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或: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 18个纵行(7个主族;7个副族;一个零族;一个Ⅷ族(8、9、10三个纵行))二、元素性质与原子结构1、碱金属元素(1) 在结构上:结构异同:异:核电荷数:由小→大;电子层数:由少→多;同:最外层电子数均为1个。
2017年高考化学元素周期表知识点小结
2017年高考化学元素周期表知识点总结元素周期表共分18纵行,其中第1、2、13、14、15、16、17七个纵行依次为ⅠA族、ⅡA族、ⅢA族、ⅣA族、ⅤA族、ⅥA族、ⅦA 族(纵行序号的个位数与主族序数相等);第3、4、5、6、7、11、12七个纵行依次为ⅢB族、ⅣB族、ⅤB族、ⅥB族、ⅦB族、ⅠB族、ⅡB族(纵行序号个位数与副族序数相等);第8、9、10三个纵行为合称为Ⅷ族;第18纵行称为0族。
ⅠA族称为碱金属元素(氢除外);ⅡA族称为碱土金属元素;ⅢA族称为铝族元素;ⅣA族称为碳族元素;ⅤA族称为氮族元素;ⅥA 族称为氧族元素;ⅦA族称为卤族元素。
元素周期表共有七个横行,称为七个周期,其中第一(2种元素)、二(8种元素)、三(8种元素)周期为短周期(只有主族元素);第四(18种元素)、五(18种元素)、六(32种元素)周期为长周期(既有主族元素,又有过渡元素);第七周期(目前已排26种元素)为不完全周期。
在元素周期表中,越在左下部的元素,其金属性越强;越在右上部的元素(惰性气体除外),其非金属性越强。
金属性最强的稳定性元素是铯,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氟。
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金属与非金属分界处的金属元素,其氧化物或氢氧化物一般具有两性,如Be、Al等。
主族元素的价电子是指其最外层电子;过渡元素的价电子是指其最外层电子和次外层的部分电子;镧系、锕系元素的价电子是指其最外层电子和倒数第三层的部分电子。
在目前的112种元素中,只有22种非金属元素(包括6种稀有气体元素),其余90种都是金属元素;过渡元素全部是金属元素。
在元素周期表中,位置靠近的元素性质相近。
一般在周期表的右上部的元素用于合成新农药;金属与非金属分界处的元素用于制造半导体材料;过渡元素用于制造催化剂和耐高温、耐腐蚀的合金材料等等。
从原子序数为104号往后的元素,其原子序数的个位数与其所在的副族序数、Ⅷ族(包括108、109、110三号元素)、主族序数分别相等。
高中化学元素周期律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元素周期律知识点总结一、元素周期律概述元素周期律是化学中描述元素性质随原子序数变化的基本规律。
这一规律由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首次提出,并据此发明了元素周期表。
元素周期律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呈现出周期性变化;二是元素的电子排布决定了其化学性质。
二、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元素周期表是按照元素周期律排列元素的表格,它将所有已知的化学元素按照原子序数和电子排布规律进行分类。
周期表由若干行(周期)和列(族或组)组成,每一周期代表一个电子能级,每一族代表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元素。
1. 周期:周期表中的水平行称为周期,从上到下依次为1周期、2周期……7周期。
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反映了其电子排布的能级。
2. 族或组:周期表中的垂直列称为族或组,从左到右依次为第1A族至第8A族(主族元素),以及第1B族至第2B族(过渡金属),还有第3B族至第12B族(后过渡金属),以及第8B族(镧系元素)和第9B族(锕系元素)。
三、元素周期律的具体表现1. 原子半径的周期性变化:同一周期内,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同一族内,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
2. 主要化合价的周期性变化:同一周期内,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从左到右逐渐增加;同一族内,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基本相同。
3. 电负性的周期性变化:同一周期内,电负性从左到右逐渐增加;同一族内,电负性从上到下逐渐减小。
4. 离子半径的周期性变化:同一周期内,阳离子半径小于阴离子半径;同一族内,阳离子半径小于上一族的阳离子半径,阴离子半径大于下一族的阴离子半径。
四、元素周期律的应用1. 预测元素性质:通过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以预测其化学性质、反应性和化合物类型。
2. 指导化学实验:元素周期律有助于选择合适的试剂和条件进行化学反应,预测反应产物。
3. 材料科学:元素周期律在新材料的开发和性能预测中发挥重要作用,如半导体材料、超导材料等。
五、结语元素周期律是化学学科的基石之一,它不仅揭示了元素性质的内在联系,而且为化学研究和应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元素周期表高三知识点总结
元素周期表高三知识点总结元素周期表是化学中重要的基础知识,它由一系列化学元素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而成。
本文将对高三学生需要掌握的元素周期表知识点进行总结。
1. 元素周期表的组成元素周期表由一系列的化学元素组成。
每个元素都有自己的原子序数(元素的序号)和原子量(元素的质量)。
元素周期表按照原子序数的增大顺序排列,相邻元素的原子序数差为1。
同时,元素周期表根据原子量的大小也呈现出一定的规律。
2. 元素周期表的分组元素周期表可以根据元素的性质进行分组。
目前,元素周期表一般按照元素的外层电子排布特征分为“主族元素”和“过渡元素”。
主族元素包括1A至8A族元素,这些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目决定了它们的化学性质。
过渡元素则是在元素周期表中出现在B族的元素,它们的化学性质会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发生变化。
3. 元素周期表的周期性规律元素周期表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周期性规律。
这一规律表明,元素的性质和其所处的位置有一定的关系。
一个周期通常包括一行元素,而一列元素则通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这种周期性规律可以用来预测元素的性质,推测元素的化学反应以及帮助系统地学习元素的性质和特点。
4. 元素周期表中的主要分区元素周期表可以进一步分为不同的分区。
其中,A族元素是位于元素周期表的两侧,具有较明显的周期性规律。
B族元素则是位于A族元素之下,其性质会因为原子序数的变化而有所改变。
另外,元素周期表的最下方还有两行分别为L区和F区。
其中,L 区包括稀土和锕系两个区域,而F区是内过渡金属区域。
5. 元素周期表中的重要元素元素周期表中有一些元素具有重要的地位,特别是一些常见元素。
氢元素是宇宙中最丰富的元素之一,它在化学反应和能源转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氧元素是生命中必不可少的元素,它参与许多生物和化学反应。
碳元素是有机化合物的基础,也是生物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还有其他重要元素如金、铜、铁等,它们在工业生产和生活中都有着广泛应用。
总结:元素周期表是化学中的重要基础知识,掌握元素周期表的性质和规律对于化学学习至关重要。
元素周期表知识点总结
元素周期表知识点总结元素周期表是化学学科中至关重要的工具,它的出现被视为化学科学的里程碑。
那么,元素周期表到底是什么呢?它的来源、构成以及周期规律等知识点对于化学学习者来说都是必须了解的内容。
一、元素周期表的来源与构成元素周期表是由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提出的。
他根据元素的原子序数和性质的周期规律,将元素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排列,形成了今天我们所熟知的元素周期表。
元素周期表是由一系列的元素符号和数字组成的。
每个元素符号代表一个元素,而数字则代表该元素的原子序数。
元素的原子序数是指元素原子核中的质子数目,也是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依据。
二、元素周期表的周期规律元素周期表的最大特点就是周期规律。
这个规律表明了元素之间性质的变化趋势。
1. 周期性质: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根据周期性质的不同,可以分为主族元素和过渡元素。
主族元素位于周期表的1A、2A、3A、4A、5A、6A、7A族,它们的原子结构和化学性质都具有相似之处。
过渡元素位于周期表的3B至2B族,它们的性质则因为内壳电子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2. 周期趋势: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逐渐增加,随之而来的是一系列周期趋势。
例如,原子半径的趋势是从左到右逐渐减小,而由上到下逐渐增大。
电离能、电负性等性质也有类似的变化趋势。
三、元素周期表的应用元素周期表的应用众多,不仅在化学领域相当重要,同时也深入到其他学科中。
1. 元素的命名规则:通过元素周期表,我们可以了解到每个元素的命名规则。
元素名称通常由拉丁文或同位素的发现者命名,例如铂(Pt)元素就是由西班牙人拉丁名"plumbum"演变而来。
通过这些规则,我们可以很容易地给新发现的元素命名。
2. 物质分析与合成:元素周期表也被广泛用于物质的分析与合成。
化学实验室常常使用元素周期表来确定样品的组成以及各种化合物的形成反应条件。
3. 元素的性质预测:元素周期表提供了一种预测元素性质的方法。
我们可以根据周期表中元素的位置以及周期规律,推测元素的化学性质,比如金属性、非金属性等。
元素周期表知识点总结
元素周期表知识点总结导语:化学元素周期表是根据原子序数从小至大排序的化学元素列表。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元素周期表知识点总结,希望对你有帮助!1、原子结构(1).所有元素的原子核都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正例:612C、613C、614C三原子质子数相同都是6,中子数不同,分别为6、7、8。
反例1:只有氕(11H)原子中没有中子,中子数为0。
(2).所有原子的中子数都大于质子数。
正例1:613C、614C、13H等大多数原子的中子数大于质子数。
正例2:绝大多数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近似等于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都大于质子数的2倍。
反例1:氕(11H)没有中子,中子数小于质子数。
反例2:氘(11H)、氦(24He)、硼(510B)、碳(612C)、氮(714N)、氧(816O)、氖(1020Ne)、镁(1224Mg)、硅(1428Si)、硫(1632S)、钙(2040Ca)中子数等于质子数,中子数不大于质子数。
(3).具有相同质子数的微粒一定属于同一种元素。
正例:同一元素的不同微粒质子数相同:H+、H-、H等。
反例1:不同的中性分子可以质子数相同,如:Ne、HF、H2O、NH3、CH4。
反例2:不同的阳离子可以质子数相同,如:Na+、H3O+、NH4+。
反例3:不同的阴离子可以质子数相同,如:NH4+、OH-和F-、Cl和HS。
2、电子云(4).氢原子电子云图中,一个小黑点就表示有一个电子。
含义纠错:小黑点只表示电子在核外该处空间出现的机会。
3、元素周期律(5).元素周期律是指元素的性质随着相对原子质量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的规律。
概念纠错:元素周期律是指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的规律。
(6).难失电子的元素一定得电子能力强。
反例1:稀有气体元素很少与其它元素反应,即便和氟气反应也生成共价化合物,不会失电子,得电子能力也不强。
反例2:IVA的非金属元素,既不容易失电子,也不容易得电子,主要形成共价化合物,也不会得失电子。
高中化学元素周期律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元素周期律知识点总结1.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和排列规律元素周期表是按照元素原子序数(即元素的核中质子数)的递增顺序排列的表格。
它由水平行(周期)和垂直列(族)组成。
在元素周期表中,分别按照氢、锂、钠等元素的原子序数逐个排列,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元素通常出现在同一个垂直列中。
2. 周期表的周期元素周期表的周期是指水平排列的行,共有7个周期。
在周期表的每个周期中,元素的电子层依次增加。
第一周期元素只有1个电子层,第二周期元素有2个电子层,以此类推。
3. 周期表的族元素周期表的族是指垂直排列的列,共有18个族。
不同的族表示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元素。
例如,第一族元素都是碱金属,第十六族元素都是卤素。
4. 主族元素和过渡元素主族元素是指元素周期表中1A至8A族元素,它们位于周期表的1至8周期。
这些元素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适用于很多化学反应。
过渡元素是指周期表中的3B至2B族元素,它们位于周期表的4至12周期。
这些元素一般具有较高的熔点和沸点,并且能形成合金。
5. 元素的周期性趋势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序数(核中质子数)的增加而发生规律性的变化。
有以下几个周期性趋势:(1) 原子半径原子半径是指元素原子中心到最外层电子轨道的距离。
原子半径在周期表中通常呈现下降趋势,即从左到右越来越小,从上到下越来越大。
(2) 电离能电离能是指将单个电子从原子中移除所需的能量。
电离能通常在周期表中从左至右趋势递增,即元素原子核对电子的束缚力逐渐增强。
(3) 电负性电负性是指原子吸引和共享电子的能力,描述了元素与其他元素形成化学键的倾向性。
电负性通常在周期表中从左至右递增,从上至下递减。
非金属元素的电负性较高,而金属元素的电负性较低。
(4) 金属活性金属活性指元素形成阳离子的倾向性,即失去电子的能力。
金属活性在周期表中从上至下递增,从左至右递减。
6. 周期表的扩展应用元素周期表不仅仅是元素性质的简单排列和分类工具,还可以用于预测元素的性质和特点,指导化学实验和合成化合物。
高考化学元素周期表知识点
高考化学元素周期表知识点元素周期表是化学学科中重要的基础知识,对于高考化学的学习和考试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对高考化学中与元素周期表相关的知识点进行详细介绍。
一、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和特点元素周期表是将元素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的表格,其结构和特点如下:1. 表格结构:元素周期表可以分为横行(周期)和竖列(族)两个维度。
横行称为周期,竖列称为族。
目前常用的元素周期表为18个竖列,其中1-2族为s族,13-18族为p族。
周期数(横行)表示元素的电子层次,族数(竖列)表示元素的电子外层排布规律。
2. 周期性规律: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按照一定的周期性规律排列。
周期性规律主要体现在原子半径、电离能、电负性和金属性等性质上。
基本上,周期表中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递减,电离能递增,电负性递增,金属性递减。
3. 主族元素和过渡元素: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可以分为主族元素和过渡元素。
主族元素是周期表中1A-8A族的元素,其化合物的性质较为明确,易于预测。
过渡元素是周期表中3B-2B族的元素和内层电子填满的金属元素,具有多种不同价态和复杂的化合物。
二、元素周期表中的重要区块元素周期表中有一些重要的区块,这些区块包括:1. s区块:s区块位于周期表的左侧,包含着1-2族元素。
这些元素的外层电子排布为ns1-2,它们通常是电子亲和能低、活泼的金属。
其中,1A族元素是碱金属,2A族元素是碱土金属。
2. p区块:p区块位于周期表的右上角,包含着13-18族元素。
这些元素的外层电子排布为ns2np1-6,它们既包含金属又包含非金属,化合物性质复杂多样。
3. d区块:d区块位于周期表的中间,包含着3B-2B族元素。
这些元素的外层电子排布为(n-1)d1-10ns0-2,它们是过渡金属,具有多种不同价态。
4. f区块:f区块位于周期表的最下方,包含着稀土元素和锕系元素。
这些元素的外层电子排布为(n-2)f1-14(n-1)d0-1ns2。
三、常见的元素周期表应用元素周期表在化学学科中应用广泛,常见的应用有:1. 元素的命名和符号:元素周期表给每个元素都赋予了唯一的名称和符号,使得化学家们可以准确地命名和表示各种物质。
《元素周期表》知识点小结
《元素周期表》知识点小结元素周期表知识是高中学习化学的一个重点,该知识全面系统的将常见元素通过元素周期表的形式展现给大家,充分体现了知识的系统性和连贯性。
因此我们掌握好元素周期表的内容对以后的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习有着重要的作用,简单的将元素周期表中知识点进行小结如下:1. 元素周期表中对族的认识(1)族:具有相同价电子数的元素按照电子层数依次递增的顺序排列成的纵行。
(2)主族:由短周期元素和长周期元素共同构成的族,7个主族。
(3)副族:完全由长周期元素构成的族,7个副族。
(4)0族:将稀有气体元素按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顺序排列成的一个纵行。
由于在通常状况下它们很难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把它们的化合价看作0价,因而叫做0族。
(5)一个第VIII族:包括3个纵行(8,9,10)2.元素周期表中对周期的认识周期: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数的元素按照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排列成的横行。
1——3周期短周期,4——6周期长周期,7周期不完全周期。
(其中在6,7周期中还包含了鑭系和锕系)3.元素性质与元素周期表(1)碱金属元素的性质递变规律:从上到下,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碱金属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逐渐增多,原子核对外层电子的吸引力逐渐减弱,失电子能力逐渐增加,还原性逐渐增强。
(2)卤族元素的性质递变规律:从上到下,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卤族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逐渐增多,原子核对外层电子的吸引力逐渐减弱,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氧化性逐渐减弱。
(3)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非金属性逐渐增强的电子能力逐渐增强。
主要化合价+1到+7非金属的负价等于-(8-主族序数)4. 核素(具有一定质子数和中子数的一种原子)(1)质子:构成原子的基本粒子,它和中子一起构成原子核。
质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电量为,和电子所带电量相等,电性相反。
(2)中子:构成原子的基本粒子,它和质子一起构成原子核。
中子是不带电的中性粒子,它的质量比质子略大。
(3)电子:构成原子的基本粒子,它在原子核外高速运动。
高考化学元素周期表常见考点总结
高考化学元素周期表常见考点总结在高考化学中,元素周期表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知识点,几乎贯穿了化学学习的各个方面。
下面就为大家详细总结一下高考中关于元素周期表的常见考点。
一、元素周期表的结构首先要清楚元素周期表的排列原则。
元素周期表是按照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排列的,将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排成一个横行,称为周期;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从上到下排成纵行,称为族。
周期分为短周期(第一、二、三周期)、长周期(第四、五、六、七周期)。
短周期元素相对较为常见,需要重点掌握。
族分为主族(ⅠA 族ⅦA 族)、副族(ⅠB 族ⅦB 族)、第Ⅷ族(包含三个纵行)和 0 族(稀有气体元素)。
主族元素的化学性质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二、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的关系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
元素所在的周期数等于其原子的电子层数,主族元素所在的族序数等于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同一主族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三、元素周期律1、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递变规律金属性: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其单质与水或酸反应置换出氢气越容易,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碱性越强。
非金属性: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单质与氢气化合越容易,气态氢化物越稳定,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越强。
例如,在第三周期中,钠、镁、铝的金属性逐渐减弱,硅、磷、硫、氯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2、化合价规律主族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等于其族序数(O、F 除外),最低负化合价=最高正化合价 8。
四、常见元素的性质1、碱金属元素(Li、Na、K、Rb、Cs)碱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都是 1,化学性质活泼,具有强还原性。
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碱金属元素的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单质的密度逐渐增大(钾除外),熔沸点逐渐降低。
2、卤族元素(F、Cl、Br、I)卤族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都是 7,具有强氧化性。
化学元素周期表知识点精选总结
化学元素周期表知识点精选总结化学元素周期表是化学领域中最重要的工具之一,它以一种系统的方式把化学元素组织起来,使我们能够更加清楚地了解元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性质。
下面列举三个化学元素周期表的知识点精选总结。
1. 元素周期表的基本结构元素周期表是一种层次结构,包含若干行和若干列。
行称为周期,每个周期共有七个主量子数,其号码分别是1至7;列称为族,从左至右分别为1至18。
元素周期表的左侧为金属元素,右侧为非金属元素,中间为半金属元素。
元素周期表上,周期数的增加意味着原子中电子的主量子数增加,并增加了一个电子壳层,而族数的增加意味着原子中最外层电子数增加。
2. 周期、族数对元素化学性质的影响原子的周期和族数决定了它的化学性质。
第1周期只包含两个元素——氢和氦,它们是最轻和最简单的元素。
其余的周期和族数中的元素,都具有较完整的电子结构,包括完整的电子能级(内层电子)和不完整的电子能级(外层电子)。
这些电子能级有利于元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并决定其化学性质。
3. 元素周期表里的重要元素元素周期表中有许多重要的元素,其中三种是:(1)氢元素(符号:H):它是最简单和最轻的元素之一,是所有元素中最丰富的元素之一,也是宇宙中存在的最丰富的元素之一。
氢元素是化学反应和生命过程中必需的元素之一。
(2)碳元素(符号:C):它是地球上最丰富的元素之一,是生物体中最重要的元素之一,是所有有机物质的基础。
碳元素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因此它可以在许多化学反应中参与,并且在生物体内发挥重要的作用。
(3)氧元素(符号:O):氧元素是地球上最常见的元素之一,是空气中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
它也是生命过程中必需的元素之一,因为它是呼吸过程中必需的。
此外,氧元素也是火焰和许多化学反应中必须的元素之一。
此外,还有许多其他重要的元素,例如金属元素铁(Fe)、钾(K)和钙(Ca),非金属元素氮(N)和硫(S),以及稀有气体(Neon)等。
这些元素都在不同的领域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从生命科学到工业和制造业都具有广泛的应用。
元素周期表知识点总结
元素周期表知识点总结元素周期表是揭示元素性质和规律的重要工具,包含了所有已知元素。
它被分为横排和竖排来组织,横排被称为周期,竖排被称为族。
元素周期表包含了大量的信息,下面我将总结一些重要的知识点。
首先,元素周期表的构成。
元素周期表由118个元素组成,按照原子序数大小排列。
每个元素由一个原子核和围绕核心的电子组成。
元素周期表的核心是一系列基本粒子,包括质子和中子。
质子带正电荷,中子不带电荷,它们一起构成了原子核。
电子带负电荷,围绕在原子核外部的能级上。
其次是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元素周期表由七个横排(周期)和十八个竖排(族)组成。
横排从左到右代表了原子序数的增加,竖排按照元素的相似性进行分类。
周期表中的元素呈现周期性的性质变化,这是由于电子壳层的排布和充满规律造成的。
周期表的左侧是金属,右侧是非金属,而中间是过渡金属。
元素周期表中的每个元素都有一些基本信息,包括元素名称(用拉丁字母或词根表示)、元素符号(一个或两个字母的缩写形式)、原子序数(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原子量(元素原子质量的平均值)以及元素的电子排布。
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还有一些重要的分类。
首先是金属、非金属和半金属的分类。
金属是具有良好的导电性、热导性和延展性的元素,占据周期表的左侧。
非金属是不良导电的元素,占据周期表的右上方。
半金属具有介于金属和非金属的特性,位于周期表中间的斜线上。
另外一个重要的分类是主族元素和过渡元素。
主族元素是周期表中一些竖排的元素,它们的外层电子数目相同,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过渡元素是周期表中一些竖排的元素,它们的外层电子数目在变化,具有不同的化学性质。
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还可以根据其化学性质进行分类。
例如,气态元素包括氢、氮、氧和气体,它们在常温常压下是气体状态。
固态元素是在常温常压下为固体状态的元素,包括大部分的金属。
液态元素是在常温常压下为液体状态的元素,包括溴。
元素周期表中还有一些重要的规律和趋势。
例如,原子半径趋势表示相邻元素的原子半径的变化关系。
元素周期表知识点总结(终极版)[1]
元素周期表知识点总结(终极版)(word版可编辑修改)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元素周期表知识点总结(终极版)(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元素周期表知识点总结(终极版)(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元素周期表的高中化学问题终极总结一、最外层电子数规律1.最外层电子数为1的元素:主族(IA族)、副族(IB、VIII族部分等).2.最外层电子数为2的元素:主族(IIA族)、副族(IIB、IIIB、IVB、VIIB族)、0族(He)、VIII族(26Fe、27Co等)。
3。
最外层电子数在3~7之间的元素一定是主族元素。
4.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元素:0族(He除外)。
二、数目规律1.元素种类最多的是第IIIB族(32种)。
2。
同周期第IIA族与第IIIA族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差有以下三种情况:(1)第2、3周期(短周期)相差1;(2)第4、5周期相差11;(3)第6、7周期相差25。
3。
设n为周期序数,每一周期排布元素的数目为:奇数周期为;偶数周期为。
如第3周期为种,第4周期为种.4。
同主族相邻元素的原子序数:第IA、IIA族,下一周期元素的原子序数=上一周期元素的原子序数+上一周期元素的数目;第IIIA~VIIA族,下一周期元素的原子序数=上一周期元素的原子序数+下一周期元素的数目。
三、化合价规律1。
同周期元素主要化合价:最高正价由+1+7(稀有气体为0价)递变、最低负价由—4—1递变。
2。
关系式:(1)最高正化合价+|最低负化合价|=8;(2)最高正化合价=主族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主族价电子数。
元素周期表知识点总结
考纲要求:①了解元素、核素和同位素的含义。
②了解原子的构成。
了解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③了解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④掌握元素周期律的实质。
了解元素周期表(长式)的结构(周期、族)及其应用。
⑤以第3周期为例,掌握同一周期内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⑥以ⅠA 和ⅦA 族为例,掌握同一主族内元素性质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⑦了解金属、非金属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递变规律。
⑧了解化学键的定义。
了解离子键、共价键的形成。
知识点总结:中子N(核素)原子核质子Z → 元素符号原子结构 : 决定原子呈电中性 电子数(Z 个):化学性质及最高正价和族序数核外电子 运动特征:体积小,运动速率高(近光速)排布规律 → 电子层数 周期序数及原子半径 表示方法 → 原子(离子)的电子式、原子结构示意图1.原子结构[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及核外电子数的关系]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原子核外电子数注意: (1) 阴离子:核外电子数=质子数+所带的电荷数阳离子:核外电子数=质子数-所带的电荷数(2)“核电荷数”与“电荷数”是不同的,Cl -的核电荷数为17,电荷数为1.[质量数] 用符号A 表示.将某元素原子核内的所有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取近似整数决定X)(A Z值相加所得的整数值,叫做该原子的质量数.说明(1)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的关系:A=Z + N.(2)符号A Z X的意义:表示元素符号为X,质量数为A,核电荷数(质子数)为Z的一个原子.例如,2311Na中,Na原子的质量数为23、质子数为11、中子数为12.[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的特征](1)当电子在原子核外很小的空间内作高速运动时,没有确定的轨道,不能同时准确地测定电子在某一时刻所处的位置和运动的速度,也不能描绘出它的运动轨迹.在描述核外电子的运动时,只能指出它在原子核外空间某处出现机会的多少.(2)描述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某处出现几率多少的图像,叫做电子云.电子云图中的小黑点不表示电子数,只表示电子在核外空间出现的几率.电子云密度的大小,表明了电子在核外空间单位体积内出现几率的多少.(3)在通常状况下,氢原子的电子云呈球形对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高考化学元素周期表知识点总结
元素周期表共分18纵行,其中第1、2、13、14、15、16、17七个纵行依次为ⅠA族、ⅡA族、ⅢA族、ⅣA族、ⅤA族、ⅥA族、ⅦA 族(纵行序号的个位数与主族序数相等);第3、4、5、6、7、11、12七个纵行依次为ⅢB族、ⅣB族、ⅤB族、ⅥB族、ⅦB族、ⅠB族、
ⅡB族(纵行序号个位数与副族序数相等);第8、9、10三个纵行为合称为Ⅷ族;第18纵行称为0族。
ⅠA族称为碱金属元素(氢除外);ⅡA族称为碱土金属元素;ⅢA族称为铝族元素;ⅣA族称为碳族元素;ⅤA族称为氮族元素;ⅥA 族称为氧族元素;ⅦA族称为卤族元素。
元素周期表共有七个横行,称为七个周期,其中第一(2种元素)、二(8种元素)、三(8种元素)周期为短周期(只有主族元素);第四(18种元素)、五(18种元素)、六(32种元素)周期为长周期(既有主族元素,又有过渡元素);第七周期(目前已排26种元素)为不完全周期。
在元素周期表中,越在左下部的元素,其金属性越强;越在右上部的元素(惰性气体除外),其非金属性越强。
金属性最强的稳定性元素是铯,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氟。
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金属与非金属分界处的金属元素,其氧化物或氢氧化物一般具有两性,如Be、Al等。
主族元素的价电子是指其最外层电子;过渡元素的价电子是指其最外层电子和次外层的部分电子;镧系、锕系元素的价电子是指其最外层电子和倒数第三层的部分电子。
在目前的112种元素中,只有22种非金属元素(包括6种稀有气体元素),其余90种都是金属元素;过渡元素全部是金属元素。
在元素周期表中,位置靠近的元素性质相近。
一般在周期表的右上部的元素用于合成新农药;金属与非金属分界处的元素用于制造半导体材料;过渡元素用于制造催化剂和耐高温、耐腐蚀的合金材料等等。
从原子序数为104号往后的元素,其原子序数的个位数与其所在的副族序数、Ⅷ族(包括108、109、110三号元素)、主族序数分别相等。
第七周期若排满,最后0族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18号。
同周期第ⅡA族和第ⅢA族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差可能为1(第二、三两周期)或11(第四、五两周期)或25(第六周期)。
若主族元素xA所在的第n周期有a种元素,同主族的yB元素所在的第n+1周期有b种元素,当xA、yB位于第IA族、ⅡA族时,则有:y=x+a;当xA、yB位于第ⅢA~ⅦA族时,则有:
y=x+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