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榆林市绥德县绥德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检测试题

合集下载

陕西省榆林市绥德县绥德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阶段性测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陕西省榆林市绥德县绥德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阶段性测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绥德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阶段性测试历史试卷第I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小题包括2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50分)1.据学者考订,商朝产生了17代30位王,多为兄终弟及;而西周产生了1l代12位王。

这反映出()A.禅让制度的长期影响B.王位继承方式的变化C.君主寿命的时代差异D.血缘纽带关系的弱化2.“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

”这一思想产生的制度渊源是()A.宗法制B.禅让制C.郡县制D.察举制3.据《史记》记载,商汤见野外有人捕猎鸟兽,张设的罗网四面密实,认为这样便将鸟兽杀绝了,“乃去其三面”,因此获得诸侯的拥护,最终推翻夏桀,创立商朝。

这一记载意在说明()A.商汤成功缘于他的仁德之心B.捕猎是夏商时主要经济活动C.商朝已经注重生态环境保护D.资源争夺是夏商更替的主因4.战国后期,秦国建造了一批大型水利工程,如郑国渠、都江堰等,一些至今仍在发挥作用。

这些工程能够在秦国完成,主要是因为()A.公田制度逐渐完善B.铁制生产工具普及C.交通运输网络通畅D.国家组织能力强大5.先秦时期,官方颁布的月令体著作中,将一年中每月的物候列出,表明动植物的生长情况,然后要求人们按照时令合理安排采集渔猎活动和农业生产。

这反映出当时()A.自然科学有了长足进步B.官方重视发展农业经济C.争霸战争推动农业发展D.耕作技术取得重大突破6.西周在行分封之时分同姓以珍玉、重器,分异姓只有远方职贡,而庶姓根据史籍记载根本得不到封赐。

这表明,西周时期(A.分封制以血缘关系为基础B.彻底否定商代的政治制度C.同姓诸侯享有的特权更多D.分封制促使等级观念生产7.战国时期,某一学派前期重视社会政治、伦理及认识论问题的探讨,关注现世战乱,在科学研究领域和逻辑学研究领域有重要贡献,主张人与人之间平等相爱。

这一派别()A.具有强烈的实践精神B.要求超然于社会之外C.主张重建起礼乐制度D.提出严刑峻法的理念8.春秋时期,一些诸侯国不再把新得到的土地分给贵族作为封地,而是直接派行政官员去管理。

2019-2020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I).doc

2019-2020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I).doc

2019-2020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I) (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注意事项: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

第I卷为选择题,将答案直接涂在答题卡上;第II卷为非选择题,用钢笔或圆珠笔答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框内。

)第I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

)1.《三字经》中写道:“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

”周朝最长久的制度保障是①禅让制②分封制③宗法制④中央集权制度A.①② B.②③ C. ③④ D. ②④2.2008年11月1日,浙江卫视用了整整6个小时的时间直播“寻亲大会”。

来自全国的成千上万的寻亲者满怀信心,更有寻到亲人者悲喜交集。

因为无论你身在何处,你的根仍归老祖宗。

这与我国古代哪一政治制度有关A.分封制B.宗法制C.郡县制D.刺史制3. 唐中宗不经中书省和门下省而径自封拜官职,因心怯,故他装置诏敕的封袋,不敢照常式封发,而改用斜封,所书“敕”字也不敢用朱笔,而改用墨笔,当时称为“斜封墨敕”,这表明A.中书省和门下省的权力高于皇权B.唐朝中枢机构的行政决策具有民主性质C.唐中宗时期皇权有所弱化D.国家制度对皇权具有一定的约束力4. 唐代和宋代都有谏官。

唐代谏官由宰相荐举,主要评议皇帝得失;宋代谏官由皇帝选拔,主要评议宰相是非。

这说明A. 唐代君主的权力不受制约B. 唐代以谏官削弱宰相的权力C. 宋代谏官向宰相和皇帝负责D. 宋代君主专制的程度高于唐代5.电视剧《雍正王朝》的播出使人们开始关注了这位特殊的皇帝。

下列的重大事件属于这位皇帝开创的是A.三省六部制 B.内阁制 C.军机处 D.议政王大臣会议制度6. 明朝永乐帝时设立了内阁制,以内阁作为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

英国“光荣革命”之后,国王威廉三世逐渐以内阁代替枢密院,成为国王直辖的高行政机关。

下面关于两国内阁制的叙述,正确的是A.内阁制的形成标志着两国的皇权(王权)得到空前强化B.内阁已经成为两国最高权力的象征C.明朝的内阁长官称丞相,英国的内阁长官称首相D.明朝内阁是君主专制加强的结果,英国内阁是君主立宪制的体现7. 某同学在撰写研究性学习论文时,在“参考文献”中列出了以下篇文章(书籍):①《地理与文明之间的关系》②《希腊城邦制度与民主政治》③《宽松自由的社会环境与古希腊文明》④《独特的自然环境孕育了古希腊文化》据此判断,该研究论文的题目应该是: A.有利的地理环境孕育了古希腊的政治文明B.古希腊城邦制孕育了平等互利的观念C.希腊政治文明与近代文明之间的关系D.古希腊民主政治文明产生的条件8. 悉尼·胡克:《历史中的英雄》:“假如我们给英雄下这样一个定义:英雄就是具有事变创造性并且能够重新决定历史进程的某些人,那么,紧跟着下一步的推论应该是:一个民主的社会对于英雄人物必须永远加以提防……因为天才和能力时常会被滥用。

2019-2020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试题 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试题 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注意事项: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号、科目填涂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题目标号涂黑。

答在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监考人员将试卷II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4.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计60分。

下列各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1.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

特别是许多台湾同胞,根据家谱记载到祖国大陆原籍地认祖归宗,认识到了自己是真正的中国人,而不是“台独”分子所说的“台湾人”。

这种“认祖归宗”的情结源于古代的( )A.分封制B.宗法制C.郡县制D.井田制2.某地边疆危机,消息上报朝廷后,皇帝一方面交待兵部尽速调兵迎敌;另一方面责成户部尽速调度粮草,备部队急用。

幕僚根据皇帝旨意,草拟诏书,经皇帝确认无误后,直接送至兵部、户部等单位执行。

这一现象发生在( )A.秦朝B.唐朝C.宋朝D.明朝3.中国古代有一位大臣向皇帝进言:“臣闻殷、周之王千馀岁,封子弟功臣,自为枝辅。

今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卒有田常、六卿之臣,无辅拂,何以相救哉?事不归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

”此大臣的主张A.反对郡县制B.主张郡县制C.反对宗法制D.主张宗法制4.“陛下”本是对人的尊称,“陛”是台阶,称人“陛下”表示谦卑,意思是我不敢直接靠近你,只能站在台阶下和你说话;但秦以后,“陛下”一词只能专称皇帝。

这体现了皇帝制度的哪一特点A.皇位世袭B.皇帝独尊C.君权神授D.家天下色彩5.下列历史论文的标题中,出现明显科学性错误的一项是A.《浅议我国世袭制度的创立者——黄帝》B.《趣谈周武王与分封制》C.《论隋唐三省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D.《谈谈清雍正帝与军机处的设置》6.下列关于右图所示制度作用的各项表述中,不正确的是A.保证了皇权独尊B.调整了地方与中央关系C.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此后历朝基本沿袭D.削弱了相权7.清代一位军机大臣用一首诗来形容自己的工作:“依样胡芦画不难,胡芦变化有千端。

2019-2020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 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 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含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小题,共60分)1、“苟无事迹,虽圣人不能作《春秋》,苟不知其事迹,虽以圣人读《春秋》,不知所以褒贬。

”《四库全书总目》中这段话体现的史学原则是①秉笔直书②言必有据③论从史出④以小见大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2、据《史记》载:一日,魏太子下车,向一位新贵——宫廷文士田子方致意,竟未得到回礼。

太子问:“究竟富贵者还是贫贱者应当骄傲?”田子方答:“贫贱者。

”并解释,他随时都能在别国宫廷上被派上用场。

这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A士人为诸侯国所重用B士人轻视功名利禄C诸侯国内部等级森严D忠君思想已经形成3、秦汉的三公九卿、隋唐的三省六部、明朝的内阁和清朝军机处的设置,反映了我国古代中央机构的官制改革中存在着一个一以贯之的理念,那就是A强干弱枝是政治改革之魂B加强君权是政治变革之重C提高行政效率是改革之本D弥合君相矛盾是稳定之基4、(某种制度)用意是在政府和社会间打通一条路,好让社会在某种条件某种方式下掌握政治,预闻政治和运用政治,这才是中国政治制度根本问题之所在。

在中国古代,最能体现“在政府和社会间打通一条路”的“某种制度”是A世卿世禄制度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唐宋明清河南15 16 2 1江苏7 8 17 49A理学的影响力不断扩大B经济发展促进文化兴盛C中原地区经济急剧衰退D政治重心南移趋势明显6、唐代长安的商业店铺主要集中在东西两市,按规定,“诸行自有正铺者,不得于铺前更造偏铺。

”南宋都城中的商业店铺散布于城内各处,据记载约有“四百四十行”,上述材料可以佐证,南宋时期A私营商业已居主导地位B坊市制度已经瓦解C商业发展已超过农业D资本主义萌芽已出现7、北宋仁宗年间,贩卖婺州罗帛的沈赞沿路偷税,在富阳境内被县民蒋泽等人捉到。

经杭州官府裁决,没收其货物182匹,蒋泽等人因此获得赏钱。

这说明A官府重视商税收入B杭州丝织业比婺州发达C江南商业环境恶劣D宋朝对外贸易发达8、“自宋以降,仗义死节之士远轶前古,论者以为程朱讲学之效”。

陕西省榆林市绥德县绥德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二次阶段性测试试题[含答案]

陕西省榆林市绥德县绥德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二次阶段性测试试题[含答案]

陕西省榆林市绥德县绥德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二次阶段性测试试题第I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小题包括2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50分)1.据学者考订,商朝产生了17代30位王,多为兄终弟及;而西周产生了1l代12位王。

这反映出()A.禅让制度的长期影响B.王位继承方式的变化C.君主寿命的时代差异D.血缘纽带关系的弱化2.“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

”这一思想产生的制度渊源是()A.宗法制B.禅让制C.郡县制D.察举制3.据《史记》记载,商汤见野外有人捕猎鸟兽,张设的罗网四面密实,认为这样便将鸟兽杀绝了,“乃去其三面”,因此获得诸侯的拥护,最终推翻夏桀,创立商朝。

这一记载意在说明()A.商汤成功缘于他的仁德之心B.捕猎是夏商时主要经济活动C.商朝已经注重生态环境保护D.资源争夺是夏商更替的主因4.战国后期,秦国建造了一批大型水利工程,如郑国渠、都江堰等,一些至今仍在发挥作用。

这些工程能够在秦国完成,主要是因为()A.公田制度逐渐完善B.铁制生产工具普及C.交通运输网络通畅D.国家组织能力强大5.先秦时期,官方颁布的月令体著作中,将一年中每月的物候列出,表明动植物的生长情况,然后要求人们按照时令合理安排采集渔猎活动和农业生产。

这反映出当时()A.自然科学有了长足进步B.官方重视发展农业经济C.争霸战争推动农业发展D.耕作技术取得重大突破6.西周在行分封之时分同姓以珍玉、重器,分异姓只有远方职贡,而庶姓根据史籍记载根本得不到封赐。

这表明,西周时期()A.分封制以血缘关系为基础B.彻底否定商代的政治制度C.同姓诸侯享有的特权更多D.分封制促使等级观念生产7.战国时期,某一学派前期重视社会政治、伦理及认识论问题的探讨,关注现世战乱,在科学研究领域和逻辑学研究领域有重要贡献,主张人与人之间平等相爱。

2019-2020学年度最新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2019-2020学年度最新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A. 秦朝中央机构的决策更科学B. 都通过分权维护了皇帝集权C. 唐朝缺乏监察更易出现权臣D. 都防止了地方剖据势力出现【答案】B【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秦朝的三公九卿和唐代的三省六部制都削弱了相权维护了君主集权,故B项正确;三省六部制通过程序性分权比秦朝的三公九卿更为科学一些,故A项错误;唐朝中央有掌管监察的御史台,故C项错误;两者都是中央官制,故D项错误。

3. 据统计,魏晋南北朝时期官绅的墓志多数署郡望(世家大族的籍贯族源地),而唐代官绅墓葬中,80%的墓志署名只写官衔,仅有8%的以郡望署名。

出现这种变化表明A. 民族融合淡化了族群间的差异B. 唐代旧的门阀政治逐渐走向衰落C. 宗法制是维持家族郡望的关键D. 唐代由门第社会向平民社会转变【答案】B【解析】材料信息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官绅的墓志多数署郡望,而唐代官绅墓葬中较少以郡望署名。

这说明唐代的门阀士族势力逐渐衰落,故B项正确;材料和民族融合无关,故A项错误;材料未体现出宗法制和家族郡望的关系,故C项错误;宋代由门第社会向平民社会转变,故D项错误。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简化材料信息,本题材料可简化为;魏晋南北朝时期官绅的墓志多数署郡望,而唐代官绅墓葬中较少以郡望署名。

由此结合所学知识排除即可。

4. 下表为唐代宰相出身变化表(注:门荫,指门阀士族阶层凭借门第获得官职)。

这种变化产生的主要原因是A. 科举制度的影响B. 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C. 分散相权的需要D. 社会文化水平的提升【答案】A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认真阅读材料,提炼出图表的信息即可。

图表信息是通过科举进士入仕者越来越多,而门阀士族阶层凭借门第入仕者越来越少,由此结合所学知识判断。

不断加强,地方势力不断削弱;选官趋势逐渐由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

10. 在清政府看来,《南京条约》是永保和平的“万年和约”,而英国人则把《南京条约》称作“外国对华贸易的大宪章”。

两者对《南京条约》的不同认识说明A. 中英达成协议从此停止战争B. 清政府被迫放弃了闭关锁国政策C. 中英实现了国际贸易的接轨D. 中英对条约的本质认识角度不同【答案】D...........................11.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部分官员认为中外冲突的根源在于外国人的嗜利.因此,可以全免关税,让列强放弃公使驻京、赔偿军费、长江通商等条款。

【2019-2020】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2019-2020】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2019-2020】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撰写人:__________________部门: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高二历史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共40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1.1.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说:“然所谓‘立子以贵不以长,立嫡以贤’,乃传子法之精髓,当时虽未必有此语,固已用此意矣。

盖天下之大利莫如定,其大害莫如争。

任天者定,任人者争。

”这表明A. 宗法传子有利于社会的稳定 B. 贵族统治有利于政治垄断C. 立嫡以长加强了对地方控制D. 宗法制有利于选拔优秀官员【答案】A【解析】材料信息“然所谓‘立子以贵不以长,立嫡以贤’,乃传子法之精髓……盖天下之大利莫如定,其大害莫如争。

任天者定,任人者争”说明了宗法传子制度有利于社会的稳定,故A项正确;材料信息未涉及政治垄断,故B项错误;宗法制是继承制度,和地方控制、选拔官吏都无关,故C、D项错误。

2.2.历史典故“周幽王烽火戏诸侯”讲述的是西周时期诸侯因义务所在,看见烽火,蜂拥而至勤王。

这一典故所反映的政治制度是A. 郡县制B. 禅让制C. 分封制D. 宗法制【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和分封制度有关,因为分封制度规定了诸侯的具体的义务,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周幽王时期还没有郡县制,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周幽王时期不再推行禅让制,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和分封制度有关,而和宗法制没有直接的联系,选项D 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分封制3.3.有学者指出:战国时代晚期,国家已是由君主与专业官吏治理,秦汉后经过逐渐改革,专业的文官构成统治机构的主体。

这反映了A. 中央集权制度已经形成B. 皇帝制度确立C. 官僚政治逐步确立D. 科举制度形成【答案】C【解析】材料未涉及中央控制地方的问题,不能说明中央集权制度已经形成,故A错误;皇帝制度的特征是皇权至高无上、皇位世袭,材料并未涉及皇帝制度,故B错误;材料“专业的文官构成统治机构的主体”反映了官僚政治的确立,故C正确;秦汉时期没有科举制度,故D错误。

2019-2020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含答案(II)

2019-2020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含答案(II)

2019-2020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II)注意事项: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准考证号、考试科目、试卷类型填涂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题目标号涂黑,答在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监考人员将试卷II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40题,60分)一.单项选择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下列各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1.从社会历史看,魏晋南北朝的社会还是应被称为“世袭社会”,而唐以后的历史则形成了一个稳定的“选举社会”。

这“选举社会”是指A.唐朝民主推举官员制度B.三省六部制C.察举制度D.科举制度2. 我国历代王朝为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辖,先后推行了各种地方行政管理制度。

按照时序排列,以下选项正确的是①行省制②州郡县制③郡县制④道州县制A.①②③④ B.③②④① C.③④②①D.②④①③3. 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礼崩乐坏。

春秋五霸中的首霸齐桓公在葵丘会盟诸侯,盟约的第一条是:“毋以妾为妻”,其目的是A.提倡一夫一妻B.维护母系家长的地位C.维护宗法制度D.规范诸侯们的婚姻4. 假如你是中国秦朝的丞相,当你与同时代罗马元老院成员相遇,在治国原则上最大的分歧是A.“秦法”与“十二铜表法” B.“郡县制”与“元首制”C.“皇权至上”与“政事共商” D.“三公九卿”与“公民大会”5. 自秦以后,君权逐步加强,曾有一些大臣说:“昭代本无相名,吾侪止供票拟。

上委之圣哉,下委之六部”。

这些大臣应是A.秦代的三公B.唐代的三省长官C.明代的内阁大学士D.清代的军机大臣6. 钱穆在《中国历史政治得失》一书中说:“皇室的权,总是逐步升,政府的权,总是逐步降。

这也是中国传统政治上的大毛病。

”以下各项表述中,最能体现钱穆这一观点的是A.秦朝创立皇帝制度和郡县制B.汉武帝颁布推恩令,解决王国问题C.隋唐时期实行三省六部制D.清朝雍正时期军机处的设置7. 侯外庐在回忆录中说:“抗战年代的西南大城市,聚集着中国那个年代大多数的学者和文化人。

2019-2020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I)

2019-2020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I)

2019-2020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I)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计60分,每小题只有一项最佳答案)1.梭伦在当选执政官之前,曾经赋诗说:“我注目凝视,悲哀充溢着我的心,这爱奥尼亚最古老的地方,竟至陷于绝境”。

梭伦说雅典“陷于绝境”主要是指()A.奴隶的反抗斗争B.奴隶主内部争权夺利斗争C.工商业奴隶主的挑战D.贵族与平民的矛盾斗争2.之所以说雅典的财产等级制度重新分配了国家的政治权利,依据是()A.为后来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开辟了道路B.平民逐渐跻身于统治阶层行列C.新兴工商业奴隶主逐渐跻身于统治阶层的行列D.贵族阶层被排挤出国家政权之外3.梭伦改革并没有实现雅典公民的完全平等,主要是因为()A.用财产的不平等代替了出身的不平等B.不同等级的公民享有不同的政治权力利C.不同等级的公民承担的义务也不相同D.梭伦改革仅适应了奴隶主阶级的需要4.《史记.商君列传》载:“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族多怨望”。

这主要是因为商鞅变法()A.废井田,开阡陌B.奖励军功C.建立县制D.禁止弃农经商5.商鞅在秦国变法,“商君死,秦法未败”。

造成这种现象的最根本因素是()A.变法得到新兴地主阶级的支持和拥护B.变法顺应了封建制代替奴隶制的历史潮流C.变法顺应了从诸侯割据走向全国统一的需要D.变法促进了封建社会经济的发展6. 商鞅变法的措施中,对后世政治体制影响最为深远的是()A.废井田开阡陌B.奖励耕织C.奖励军功,按军功授爵D.建立县制7.商鞅变法中直接保障地主阶级根本利益的是:( )A.推行重农抑制商政策B.按功授爵C.以法律形式确立土地私有制 D .建立县制8.《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

事末利及怠而举以为收孥。

”这反映了商鞅变法()A.“为田开阡陌封疆”B.重农抑商,奖励耕织C.统一度量衡D.奖励军功9.史书曾称颂孝文帝时代“肃明纲纪,赏罚必行,肇革旧轨,时多奉法”(《魏书·良吏传序》)。

2019-2020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2019-2020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2019-2020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9.史学家钱穆曾评价中国古代某一土地政策:“用意并不在求田亩之绝对均给,只求富者稍有一限度,贫者亦有一最低之水准。

”符合此评价的是A.井田制B. 土地私有制C. 均田制D.方田均税法10.下列体现“汉化风气下南北民族交融”的历史事件是A.商鞅变法B.孝文帝改革C.唐蕃联盟D.清军入关11.读右图,判断发生在下列各地的历史事件,搭配正确的是A. ①西安:秦始皇统一货币度量衡B. ②开封:宋神宗任用王安石变法C. ③北京: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D. ④上海:康有为创办“万木草堂”12.从关注民生的角度看,王安石推行方田均税法的目的是A.加强百姓的户籍管理B.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C.减轻农民的赋税负担 D.增加农民的劳作时间13.王安石制定的“强兵”之法有①设明法科②保马法③设军器监④将兵法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4.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的相似之处有A.改革取士之法B.改变土地所有制C.重视农业生产D.限制旧贵族权力15.被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誉为“1596年的百科全书”的是A.《黄帝内经》B. 《千金方》C. 《本草纲目》D.《四库全书》16.以下评价,适合康熙帝的是A. 从谏如流,完善科举制B. 巩固统一,维护主权C. 缔造统一,创立新制D. 述而不作,万世师表17.中国历史上,有位皇帝最早修建长城作为防范游牧民族南进的屏障,另一位皇帝却不再维修长城,而与蒙古各部结盟。

以上做法分别出自A. 秦始皇唐太宗 B.秦始皇康熙帝C. 孝文帝唐太宗 D.孝文帝康熙帝18.下列与康熙帝有关的史实及其评价,搭配正确的是A.亲征噶尔丹——解决了中国和俄国东段边界问题B.多伦会盟——巩固了清朝对天山南北地区的统治C.智除鳌拜——增进了台湾与大陆的联系,巩固海防D.册封活佛——加强了清朝对蒙藏地区的有效管辖19.以下疆域示意图中,其范围最接近康熙帝统治时期的是A B C D20.“一个人所以发家致富,不在于他的品德、智慧或勤劳,而完全靠上帝恩赐。

2019-2020学年陕西省榆林市绥德县绥德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检测历史试卷

2019-2020学年陕西省榆林市绥德县绥德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检测历史试卷

陕西省榆林市绥德县绥德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检测试卷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小题,合计60分)1.商周时期,以祭祀先祖的宗庙为中心,国(族)人聚集而居,以全族中辈分最高、与直系祖先的血统关系最亲近的子弟构成王族,聚居于宗庙近旁的王宫区。

所有同族人均居住在城邑之内,依照亲疏等级由宗庙中心散布到外围区域。

这反映出()A.宗法观念影响社会生活B.城邑布局体现皇权至上C.古代城市功能划分明显D.家族经济决定政治地位2.在井田制下,土地是不能随便买卖、转让的。

然而,西周中后期五祀卫鼎、九年卫鼎等铭文中却有了贵族间进行土地买卖、转让的记载。

这一变化反映了()A.土地私有制的确立B.礼乐制度的动摇C.地权出现下移趋势D.王室对土地失控3.《国语》主要记载各国公卿之“语”,《战国策》则主要记载游士之“策”。

这从侧面反映了()A.史书编写体例的创新B.法家富国强兵之术C.社会阶层的变动D.各国的历史风貌4.老子谴责“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的现象;墨子怒斥“今王公大人至其国家之乱,社稷之危”;孟子认定推翻暴君是正义行动;韩非子则对“上无道揆,下无法守”的现实给予抨击。

这些言论反映了当时()A.民众渴望统一的强烈愿望B.诸子思想日益趋向于统一C.诸子的政治立场各不相同D.政治及思想权威尚未树立5.下表是秦朝九卿的名称和职能,据此可知秦朝()A.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B.官僚政治逐步取代了贵族政治C.确立了强干弱枝的中央集权制度D.政治体制有明显家国同构色彩6.秦朝建立后,陆续修建了以咸阳为中心的三种道路交通网络:一是向东直通燕齐地区、向南直达吴楚地区的驰道;二是从咸阳至九原郡的直道;三是北起今四川宜宾、南抵今云南曲靖的五尺道。

这些道路的修建客观上()A.促进了国家从分裂走向统一B.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武力控制C.有利于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D.不利于统一民族国家的形成7.两汉时期全国设有十三州,三国时魏有十二州,吴有三州,而蜀只有一州。

2020年陕西省榆林市历史高二下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2020年陕西省榆林市历史高二下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2020年陕西省榆林市历史高二下期末质量检测试题一、单选题(本题包括3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江泽民指出:“(这种制度)从根本上克服了西方资本主文国家两党制或多党制互相攻讦、互相倾轧的弊病,能够保证集中领导与广泛民主、充满活力与富有效率的有机统一。

”“这种制度”是指中国的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民主集中制度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从根本上克服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两党制或多党制互相攻讦、互相倾轧的弊病”可知材料所说的是中国的政党制度优势,选项D正确;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根本政治制度,是政权组织形式,材料未涉及,排除选项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民族制度,有利于民族的团结和发展,材料未涉及,排除选项B;民主集中制是原则不是制度,选项C排除。

【点睛】本题考查中国的政党制度,解题关键在于明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建立了三大基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2.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中对考生的籍贯有严格的规定,要求报名时应当如实填报姓名、年龄、籍贯及父祖三代履历。

以外州县籍冒充本州县籍,称为“冒籍”。

“冒籍”现象几乎存在于科举制度实施的各朝代。

这在客观上反映了古代中国A.地区间发展不平衡B.科举制的弊端难以革除C.户籍制度不合理D.移民制度的僵化【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虽然“对考生的籍贯有严格的规定”,却是“冒籍现象几乎存在于科举制度实施的各朝代”,政策的制定和违反都说明了地区间发展不平衡,故A项正确;材料反映了对科举制政策的违反,而不是客观上反映了科举制本身的“弊端”,故B项错误;户籍制度是古代有效的管理措施,科举考试中出现“冒籍”,主要与科举制度实施有关,不能以此否定户籍制度,偷换概念,故C项错误;“冒籍”不等于“移民制度”,故D项错误。

所以答案选A。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陕西省榆林市绥德县绥德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检测试题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小题,合计60分)1.商周时期,以祭祀先祖的宗庙为中心,国(族)人聚集而居,以全族中辈分最高、与直系祖先的血统关系最亲近的子弟构成王族,聚居于宗庙近旁的王宫区。

所有同族人均居住在城邑之内,依照亲疏等级由宗庙中心散布到外围区域。

这反映出()A.宗法观念影响社会生活B.城邑布局体现皇权至上C.古代城市功能划分明显D.家族经济决定政治地位2.在井田制下,土地是不能随便买卖、转让的。

然而,西周中后期五祀卫鼎、九年卫鼎等铭文中却有了贵族间进行土地买卖、转让的记载。

这一变化反映了()A.土地私有制的确立B.礼乐制度的动摇C.地权出现下移趋势D.王室对土地失控3.《国语》主要记载各国公卿之“语”,《战国策》则主要记载游士之“策”。

这从侧面反映了()A.史书编写体例的创新B.法家富国强兵之术C.社会阶层的变动D.各国的历史风貌4.老子谴责“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的现象;墨子怒斥“今王公大人至其国家之乱,社稷之危”;孟子认定推翻暴君是正义行动;韩非子则对“上无道揆,下无法守”的现实给予抨击。

这些言论反映了当时()A.民众渴望统一的强烈愿望B.诸子思想日益趋向于统一C.诸子的政治立场各不相同D.政治及思想权威尚未树立5.A.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B.官僚政治逐步取代了贵族政治C.确立了强干弱枝的中央集权制度D.政治体制有明显家国同构色彩6.秦朝建立后,陆续修建了以咸阳为中心的三种道路交通网络:一是向东直通燕齐地区、向南直达吴楚地区的驰道;二是从咸阳至九原郡的直道;三是北起今四川宜宾、南抵今云南曲靖的五尺道。

这些道路的修建客观上()A.促进了国家从分裂走向统一B.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武力控制C.有利于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D.不利于统一民族国家的形成7.两汉时期全国设有十三州,三国时魏有十二州,吴有三州,而蜀只有一州。

西晋初年全国分为十九个州,末年增至二十一个州。

南北朝时,州的范围逐渐缩小,南北方合计有五六十个州。

这种现象体现了()A.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B.中国领土疆域的扩大C.地方监察制度的完善D.国家治理方式的演变8.尚书令原是少府的属官,为皇帝管章奏文书。

汉武帝即位后,重用身边的人员,于是尚书令一职日益重要。

此时,大臣们的章奏不能直接进呈皇帝,要先送至尚书台(尚书令的官署)。

材料所述现象有利于()A.加强中央集权B.制衡内朝势力C.限制丞相职权D.维护国家统一9.汉代《贼律》中规定:“诸食脯肉,脯肉毒杀、伤、病人者,亟尽孰(熟)燔(意为焚烧)其余。

其县官脯肉也,亦燔之。

当燔弗燔,及吏主者,皆坐脯肉臧(赃),与盗同法。

”这反映出汉代政府()A.官营手工业弊端逐渐显露B.对官营手工业进行严格管控C.注重规范市场秩序D.推行严厉的抑商政策10.据《汉书》载,海昏侯刘贺不学无术、不尊礼仪、掠取女子,终被霍光所废;近年对刘贺墓考古出土了《论语》《礼记》等儒家简书,及绘有孔子图像、载其传记的矩形铜镜。

有人据此判断,刘贺是一个有着深厚文化素养的宗室贵胄,《汉书》中对刘贺的记载不足为信。

据此可知()A.出土文物最接近于真实的历史B.文献记载具有主观性不足为信C.史料实证需要科学严谨的态度D.历史叙述相互印证可还原真相11.有学者认为:“自汉武以后,名虽尊儒,然以帝王之利便为本位以解释儒书,以官家解释为楷模而禁人自由思索。

后人所研读的儒家经典不是经典本身,只是经典的疏注……儒家的精神,孔子的精神,透过后代注疏的凸凹镜后是已经歪变了的。

”该观点意在强调()A.儒学价值遭到了普遍质疑B.汉以后儒学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C.专制政策摧残了社会文化D.儒学成为封建专制统治的工具12.南朝刘宋时期,乡邑百姓出身的沈庆之官至侍中,都督南兖、徐、兖三州军事;小贩出身的戴法成了宋孝武帝的南台侍御史兼中书通事舍人,专管朝廷内务;萧齐也任用寒人掌机要。

这反映出当时()A.君主专制得到强化B.世家大族退出政治舞台C.门阀政治受到冲击D.中枢机构运作机制改变13.南朝梁武帝崇奉道教,重用炼丹师陶弘景等人;同时,他又推崇佛教,在全国各地广建佛教寺庙;他还撰写了《周易讲疏》《春秋答问》等儒学著作二百余卷。

这说明梁武帝时期()A.佛道儒三教并列为统治思想B.社会的主流思想受到了挑战C.开始出现“三教合一”趋势D.统治政策随国情变化而调整14.下图是唐代三省位置分布情况,这一分布反映出三省()A.性质不同B.职能差异C.有官无吏D.分权制衡15.有学者指出,从唐朝到宋朝,控制中国社会的中坚力量,由隋唐之初的世家大族到北宋时期的科举文官。

再到南宋时期的地方人士精英,这种转变历程不可谓不深刻。

这反映出唐宋时期()A.世家大族丧失科举选官资格B.政治局面相对稳定C.制度创新影响社会力量变迁D.社会经济快速发展16.均田制是北魏至唐朝前期实行的一种按人口分配土地的制度,部分土地在耕作一定年限后归农民所有,部分土地在其死后归还给官府。

到了唐朝中期,土地兼并日益严重,至天宝年间,土地还授根本无法实行。

由此可知,均田制实行的重要前提是()A.出现大量无主荒地B.土地私有制的发展C.政府控制部分土地D.租庸调制度的推行17.出处叙述内容《清异录》有刁萧者携一镜……背有字旧碧金仙,大中九年十二月铜坊长老白九峰造。

《三水小牍》钜鹿郡南和县街北有纸坊,长垣悉晒纸。

《乐府杂录》文宗朝有内人郑中丞,善琵琶……郑尝弹小忽雷,偶匙头脱,送崇仁坊南赵家修理,大约造乐器悉在此坊,其中二赵家最妙A.手工业分工越来越细密B.官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C.城市中坊市界限已被打破D.一些城市出现私人手工业作坊18.律学是中国古代对法律注释讲解的学问。

唐朝律学的学习内容是“律、令、格、式”和儒家经典,宋代的学习内容除当朝律令、断案外还有儒家经义。

这表明唐宋律学()A.体现了三教合流的特点B.延续了“以礼入法”的传统C.凸显律学哲理化的趋势D.适应了中央集权的需要19.有学者经研究发现,宋代经常出现县官职位空缺,无人愿意履职的现象,即使在江南富庶之地也同样如此。

出现这一现象最可能的原因是()A.中央集权过度,地方权力衰弱B.文化教育落后,官僚人才缺乏C.商品经济发达,弃官从商普遍D.经济重心南移,文人弃北趋南20.宋朝在立国之初实行“不立田制”“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这一政策进一步加速了土地转移的频率。

与上述变化相适应,宋代农村()A.草市迅速发展B.租佃关系兴盛C.小农经济瓦解D.自耕小农壮大21.《宋史》载:宰相薛居正之子薛惟吉之嫠妇(寡妇)柴氏欲携资再嫁,士大夫向敏中、张齐贤都争相求娶。

这反映出,北宋时()A.封建等级秩序遭到破坏B.男尊女卑的观念发生改变C.理学倡导个性自由发展D.婚姻观受到商品经济影响22.北宋时,在边境地区设置的贸易场所——榷场里面,书画交易只是偶然出现,并未形成气候。

到了南宋时期,宋金边境的榷场成为书画文物由北向南回流的渠道,书画交易兴盛起来。

据此可知()A.两宋时期中国文化呈现多元化特征B.书画回流蕴含宋人对故国依恋之情C.南宋时期南方的书画水平很高D.南宋时期南方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23.土司制度是元朝时期开始在西南、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实施的地方管理制度。

其长官土司既是由中央政府任命和分封的地方官,又拥有辖区土地的世袭所有权及对附着在土地上的农民的世袭统治权。

土司制度的实施()A.吸引了周边国家归顺元朝B.是对行省制度的灵活运用C.必然会威胁中央集权制度D.促进了各民族的和谐共生24.宋明理学家普遍倡导“存理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齐家平天下”的功名论,其根本出发点是()A.修身养性,提高个人修养B.培养经世致用的人才C.树立理学的统治地位D.规范社会秩序,实现社会和谐25.据统计,明代监察御史共209人,其中进士出身者180人,非进士者只有29人。

实际充任给事中之职者,一般都是“在各衙门办事进士,及历俸二年以上行人、博士,并推官、知县三年考满到部者”。

这表明当时()A.科举是官员的主要来源B.君主专制空前强化C.注重考察监察官员素质D.监察机构日益膨胀26.《明史》指出:“内阁之拟票,不得不决于内监之批红,而相权转归之寺人(宦官)。

”清代学者赵翼说:“明代首辅(内阁大学士中的首席)权虽重,而司礼监之权又在首辅上。

”这反映了()A.内阁成为司礼监下属机构B.宦官操纵政治,内阁制度趋向瓦解C.监阁制衡保证了皇权至上D.内阁成为皇权与相权斗争的牺牲品27.清代乡试考官中,房考官(亦称同考官)是实际的阅卷官,除顺天乡试外,例由该省进士、举人出身的现任知县担任,雍正五年始修订成例,同考官以邻省举人、进士出身的在家候选官员充任。

这一变化()A.扩大了统治的社会基础B.促进官僚体制进一步成熟C.促进了科考的公平公正D.体现了君主专制集权加强28.从商鞅变法到隋唐,政府重视对户口的清查和统计。

然而明清时期,政府却重视土地的清丈。

这一变化说明政府()A.主动适应商品经济发展B.对农业经济的依赖减弱C.国家治理能力逐渐衰退D.赋税征收标准发生变化29.雍正五年废除南洋贸易禁令,但仍规定从前逗留外洋之人,不准回籍。

乾隆二十九年,弛禁生丝及丝织品出口(实只准出口少量粗丝),国内商人可以东洋办铜的名义搭配少量绸缎出口。

嘉庆年间又在透过行商卖给外国人的名义下取消茶叶出口禁令。

材料实质上反映了清代在康乾以后()A.坚持闭关锁国政策B.海禁松驰但有诸多限制C.官府仍然垄断外贸D.正缓慢地走向对外开放30.中国许多大学的校训与古代文化典籍有关。

如清华大学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出自《易经》;中国农业大学校训“解民生之多艰,育天下之英才”受《离骚》的启发;复旦大学校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是受《论语》启发。

这表明()A.传统价值追求具有旺盛生命力B.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史源远流长C.高等教育致力于复兴传统文化D.儒家思想传统影响着教育发展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二、非选择题(31题16分,32题12分,33题12分,共40分)31.(16分)平遥古城拥有2700多年的历史,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关于平遥古城的城市布局,有两种认识可供讨论:①平遥古城是一座依据中国汉民族传统的规划思想和建筑风格建设起来的城市,是汉民族文化的历史载体。

②明清平遥城的建设在遵循中国古代城市建设的基本规则和形制的基础上,处处体现着强烈的商业色彩和烙印。

平遥城城内“干”字形街道上货栈旅店、票号钱庄、木行车铺一类的店铺鳞次栉比,集市贸易繁荣活跃,大量的人流、车流、物流熙熙攘攘,络绎不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