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认知视野下的大学教学改革

合集下载

应用型本科院校教育理念与教学改革研究

应用型本科院校教育理念与教学改革研究

应用型本科院校教育理念与教学改革研究一、引言应用型本科院校是指以应用为导向,培养应用型、技术型、专业型人才为主要目标的专科和本科教育机构。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革,应用型本科院校在我国教育体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和推动教育改革,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也在不断地探索和改革中。

本文将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改革进行研究,探讨如何更好地培养应用型、技术型、专业型人才,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二、应用型本科院校教育理念1. 实用性导向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育理念是以实用性为导向,旨在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与传统大学强调知识传授和理论研究不同,应用型本科院校更加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该类院校的课程设置、实习实训等教学模式都更加注重实用性和针对性,以确保学生毕业后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

2. 实践教学应用型本科院校注重实践教学的特点,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学生在校期间将会进行大量的实践操作和工程实训,通过实际项目学习和实践操作,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实践能力。

这种教学模式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还可以加强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小班教学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应用型本科院校往往采用小班教学的教学模式。

小班教学可以更好地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情况,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有利于教师和学生的互动和交流,提高教学质量。

三、教学改革研究1. 课程改革应用型本科院校在课程设置和内容上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更加注重与行业需求和市场需求相结合。

针对不同专业的特点和发展趋势,调整和修订相关课程,确保学生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与市场需求相匹配。

也加入了一些前沿的技术和知识,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革。

实践教学一直是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育特色,但在实践教学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为了更好地发挥实践教学的作用,一些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实践教学的组织和管理上进行了改革。

会计信息系统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研究——基于情境认知的实验教学法

会计信息系统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研究——基于情境认知的实验教学法

础教育 、 高等教育 以及成人教育。 当前西方对情境认知理论的研究
非常深入 , 在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视野中 , 情境认 知理论 已经成为认 知心理学的一个 重要分 支。 “ 境” 1 ot t原 意为上下文 、 情  ̄C ne , 1 x 文章脉络之意 , 即教学 应让
知识成为可循之 脉络 , 以改善学习效果 。 情境认 知已理论是一种能
系统》 课程作为会计专业的 主干 必修 课。 ] , 课程 的实验教学 f前 i 亥
大 多 以按 部 就 班 的顺 序 讲 述 和 “ 填鸭 式 ” 学 进 行 , 有 针 对 该 课 教 没

理 论基 础 — — 情 境 认 知 理 论
情境认 知理论 是2 世 纪8 年 代中后期 形成 的重要 的学 习理 0 0 论 。9 7年 , 18 瑞兹尼克在美国教育杂志 《 教育研究 》 上发表了《 学校 内外 的学 习》 的论 文 。 开始 了对情 境认知理论 的研究 。9 9年 , 18 约
方 法 , 发学 生 的 主 动 性 和 创 造 性 。 激 由上 述 文献 可 以 总 结 , 育 工 教
翰- 西利 ・ 布朗 、 阿伦 ・ 柯林斯与保尔 ・ 吉德发表 了论文《 杜 情境认知
与学习文化》 系统 、 , 完整地论 述了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0 2 世纪9 0 年代之后 , 情境认知理论开始渗透到教育研究 的各个领域 , 包括基
文化实践 。 学习包含 着建立一个对 “ 他们在其 中使 用工具的世界 ,
和对工具本 身进行 日益丰富的 内在的理解”情境认知理论具有情 。 境性 、 真实性 、 实践性等特点 。
农 村承包责任制和惠农政策下 , 以农 户为主体的会计核算 , 先 , 首 必须反映农 户持有土地承包经营权无形资 产,进行 自身耕种经 营 农 地并 获得农业经济收益 的经济业务内容 ; 其次 , 确认 和计量农户 把 土地使 用权转包让渡流转 ,而获得资产 陡用权流转让渡 收益 内

基于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的教学改革

基于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的教学改革
夫教费 0 ̄Y 中 刊 料299号 旬 0 1
基 于 情 境 认 知 与 学 习 理 论 的 教 学 改 革
程 佳 1 段 志 强2
20 4 ) 1 0 6
(南 京 理 工 大 学 紫 金 学 院 ;南 京 理 工 大 学 经 济 管 理 学 院 , 苏 南 京 1 2 江 摘 要 : 文从 介 绍情 境 认 知 与 学 习理 论 的 相 关 概 本
在 传 统 的学 习 和 教 学 模 式 中 ,学 生 接 受 的是 一 种
步 的 帮 助 。 商 和 理 解 的 质 量 和 深 度 只 能 在 社 会 环 境 中 协
决定 。 在 传 统 的 教 学 观 念 中 , 师 和 学 生 是 主 动 与 被 动 的 教 关 系 , 师 灌 输 给 学 生 知 识 . 生 是 知 识 的 容 器 。 现 代 教 学 在
灌 输 式 的 教 育 , 师 是 知 识 的 拥 有 者 . 生 是 知识 的 接 教 学
领 域并 发 现 问题 、 析 问题 和 解决 问 题 。 次 , 习具 有 分 其 学
主 动 探究 性 。学 习不 仅 仅 是 解 决 特 定 的 问题 . 应 该 通 还 过 一定 的 引导 , 学 习者 自己 主动 去 发 现 问题 。对 于 发 让 现 的 问题 , 习者 不 应 该 只 从 教 师 那 里 获 得 答 案 或 者 解 学 决 问 题 的方 法 , 应 通 过 自 己 的探 究 和 分 析 . 成 问 题 而 形 和 解 决 的 思 维 过 程 ,从 而 发 展 出 不 同 的 论 证 或 更 好 的 解 决 方 法 。再 次 , 习 具 有 反 思 性 。在 完 成 一 定 的 学 习 学
论 的 审 视 下 ,情 境 认 知 与 学 习 理 论 提 出 了 新 的 学 习 和 教

基于情境认知与学习的教学模式研究

基于情境认知与学习的教学模式研究

基于情境认知与学习的教学模式研究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基于情境认知与学习的教学模式研究。

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强调知识与情境之间的紧密联系,认为学习是个体在特定情境中,通过与环境的交互,积极构建知识的过程。

本文将首先介绍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的基本概念和核心观点,为后续的教学模式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接下来,本文将详细阐述基于情境认知与学习的教学模式的构建原则和实施步骤。

我们将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深入探讨如何构建符合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的教学模式,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兴趣。

本文还将通过具体的教学案例,分析基于情境认知与学习的教学模式的实际应用效果。

我们将通过对比分析不同教学模式下的学生学习成果,进一步验证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在教学实践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本文将总结基于情境认知与学习的教学模式的优势与局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我们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一种新的视角和思路,推动教学改革和创新,提高教育质量和效果。

二、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框架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是一种强调知识在特定情境中获得与应用的教学理论。

该理论认为,知识并非抽象独立的存在,而是与具体情境紧密相连,通过个体与环境的交互作用而产生和发展。

因此,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强调在真实或模拟的情境中进行教学,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知识。

在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框架中,教学活动被视为学生与学习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

这个过程包括学生对情境的感知、对信息的加工、对问题的解决以及对知识的建构等多个环节。

教学环境不仅要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还要设计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框架强调情境的真实性、问题的复杂性和解决方案的多样性。

真实的情境能够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知识,复杂的问题能够锻炼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多样的解决方案则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合作精神。

在实施情境认知与学习的教学模式时,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而非学习结果,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认知发展。

大学教育的教学改革与创新方法

大学教育的教学改革与创新方法

大学教育的教学改革与创新方法引言:大学教育是培养人才、传承文明的重要阶段,而如何进行教学改革与创新,不仅关系到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的提升,也对社会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大学教育中的教学改革与创新方法,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求。

一、多元化教学方式多元化教学方式是大学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

传统的教学方法主要以讲授为主,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空间较小。

而多元化教学方式则可以提供不同的学习途径和资源,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比如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实践实习等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问题解决能力。

此外,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在线教育、远程教学等,可以打破时空限制,为学生提供更广泛、便捷的学习机会。

二、实践性教学实践性教学是大学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实践性教学,学生可以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和实践经验。

例如实验课程、实习实训、社会实践等,可以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专业知识和实际工作情况,提高实际操作和问题解决能力。

同时,实践性教学也可以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进行科学研究和创新实践,从而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三、个性化辅导与评价个性化辅导与评价是大学教育中的教学改革与创新的重要方向之一。

传统教学模式往往只注重知识传授和普遍性要求,而忽略了学生个体差异的存在。

而个性化辅导和评价则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与特点,发现和培养学生的潜能。

通过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特长,并根据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学习计划和辅导方案,帮助学生更好地发展和成长。

同时,在评价方面,也应该注重学生整体素质和能力的培养,而不仅局限于传统的成绩评价,鼓励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发展。

四、跨学科教学与学科融合跨学科教学与学科融合是大学教育中的一种创新方法。

传统的学科分割模式导致学生知识的碎片化和学科之间的割裂,而跨学科教学则强调不同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综合应用。

情境认知视野中的学习观及其教学模式

情境认知视野中的学习观及其教学模式
知识 的社会 性 、 境 性 , 知 识视 为个 人 和社会 情 把
的 , 要 有 基 于 心 理 学 和人 类 学 的 两 大 研 究 流 派 。 主
情 境 之 间 联 系 的 属 性 及 互 动 的 产 物 ,参 与 基 于 社 会 情 境 的一 般 文 化 实 践 是 个 人 知 识 结 构 形 成 的 源 泉 。 知 识 的 复 杂 性 和 默 会 性 。 前 者 认 为 知 识 是 主 观 的 、 稳 定 的 、 构 不 良 的 , 与 其 形 成 的 情 境 脉 络 紧 不 结 是
维普资讯 http://wwΒιβλιοθήκη
} 1兰 圭 i 玷曳 ;璺 : = 塑型 垒 釜I 童;垃里 . 一 豆 话Q = : 璺塑
: 旦
■ ■张伟胜 [ 浙江师范大学。 浙江 杭州 3 19】 2 04 楼广赤 [ 浙江师范大学。 浙江 杭州 3 10】 2 04
0 0 a’
真 实 的 学 习 情 境 来 帮 助 学 习 者 达 到 特 定 的 学 习 目标 。 实 习 场 是 它 的 一 个 核 心 概 念 , 的 是 为 学 习 者 创 设 的 指 真 实 化 的 学 习 情 境 。 在 实 习 场 中 , 习 者 遇 到 的 问题 学
性 , 阐 释 了 与 之 内接 的三 种 教 学 模 式 : 锚 式 教 学 , 机进 入 教 学 , 知 学徒 制 教 学 。 并 抛 随 认
关 键 词 : 境 认 知 ; 识 观 ; 习 观 ; 学 模 式 情 知 学 教
从 行 为 主 义 到 认 知 发 展 心 理 学 , 类 对 知 识 和 人 学 习 的 本 质 有 了 更 加 深 刻 的 理 解 , 0世 纪 9 年 代 2 0 兴 起 的 情 境 认 知 的 观 点 , 出 了 人 类 所 处 的 物 理 情 突

情景模拟教学法在临床医学本科教学中的应用

情景模拟教学法在临床医学本科教学中的应用

情景模拟教学法在临床医学本科教学中的应用随着医学领域不断发展和完善,临床医学本科教育也正在经历一场革新和改进。

而情景模拟教学法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手段,正在逐渐受到广泛关注和应用。

本文将从情景模拟教学法的定义、特点和优势出发,探讨其在临床医学本科教学中的应用,以及对学生临床技能和综合素质的提升作用。

一、情景模拟教学法的定义和特点情景模拟教学法是一种通过逼真的模拟场景,让学生在模拟环境中体验真实情境,并进行实际操作和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法。

其特点包括真实性、情境性、参与性和互动性。

通过情景模拟教学法,学生可以在模拟环境中模拟实际临床操作,感受真实患者的情况,提高自己的决策和操作能力。

二、情景模拟教学法在临床医学本科教学中的应用1.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情景模拟教学法可以通过模拟真实场景,让学生亲身体验各种临床操作和应对不同情况的技能。

在模拟环境中,学生可以练习急救技能、医疗操作等,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临床技能。

2.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在模拟场景中,学生需要与同学一起协作,共同解决问题。

这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技巧,提高他们在团队工作中的协作效率。

3.提升学生的应变能力:在真实的情景模拟中,学生需要根据患者病情做出及时准确的决策和操作。

这可以训练学生的应变能力和临床思维,提高他们在实际临床中的应变能力。

4.促进学生的自我反思和提升:通过情景模拟教学,学生可以实时感知自己的问题和不足,进而对自己的表现进行反思和提升。

这可以帮助学生不断改进自己的临床技能和职业素养。

三、情景模拟教学法对学生的临床技能和综合素质的提升作用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情景模拟教学法在临床医学本科教学中有诸多优势和应用价值。

首先,情景模拟教学法能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临床技能,使他们更好地适应未来的临床工作。

其次,情景模拟教学法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技巧,促进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有效性。

再次,情景模拟教学法能够提升学生的应变能力和临床思维,使他们在实际工作中更加游刃有余。

情境认知理论视域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

情境认知理论视域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

供 了理 论 依 据 。
地创建心理健康 教育学习的环境和场景对心理健康教育学 习有很大 2 心 理 健 康 教 育 实 施 情 境 认 知 教 学 的 基 础 的意 义 。 21认知元是一个在联想过程 或符号操作中起作用 的心理反应 . 32 学生对课程 的学 习的 目的是运用 , _ 因此 , 心理健康教育 的教 的单 位 。 学 就 必 须 保 证 学 生获 得 以 下学 习机 会 : 既跟 真 实 的社 会 境 域 相 整合 , 它具有完整性、 一致性 、 稳定 性, 以把复杂的输入综合 处理 , 可 以 又能十分贴切地 满足社会 实践 的需求。 因此在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和 决定是否需要引起反应。 它可 以保 证 知 觉 及 时 辨 认 。 知 元 一 经 形 成 认 学 习中 , 提供给学生具有真实 目的任 务很 重要 。 后 , 成 为 物 体 、 间 关 系 、 孔 或 其 他 知 觉 单 位 的相 对 固 定 的 神 经 就 空 面 33 心理健康教育学 习和认知有一个渐进的过程。因此 , 心理 . 在 符 号 , 为我 们 进 一步 学 习 的基 础 。 国 的认 知 心理 学 者 在 吸 收 国 外 成 我 健康教育情境认 知与学习中学 生必须获得对各种“ 理论知识” 进行反 研 究 的基 础 上 , 提 出 了类 似 的观 点 。 认 为 : 于 遗 传 的认 知 元 的 形 也 基 思 的 机 会 ,因 为 正 是 在 这 些假 设 的基 础 上 形 成 生 活 实 践 活动 中 的 问 成是与客观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题 发 现 与 问题 解 决 , 而 加 深 对 所 学 心理 健 康 教育 知 识 的整 固。 心 从 在 22 心 理 健 康 课 程 的 两 个 属性 。 . 理健康教育教学和学习中 , 树立 以学生为中心 , 培养学生的 自主学 习 第一 , 心理健康 教育的工具性 。 情境认知理 论认 为知识是一整套 反 指 工具。 工具和知识共享着若 干重要特征 : 它们都 只能通过运用 才能完 能 力 、 思 、 导 实 践 的 能 力是 心理 健 康 教 育 教 学 中的 重 中 之重 。究 其 实 , 是 心理 健 康 教 育 教 学 的 目的 所 在 。 也 全被把握和理解 ; 它们 的运 用既必须 改变使用者对世界 的看法 , 必 又 4 大 学 生 心 理 健 康 教 育 情 境 学 习 与情 境 认 知 的基 本 特 征 须适用 它们所赖 以存在 的文化信念体 系。因此 , 知识既是情境性的 , 心 理 健 康 教 育 的 情 境 学 习 与情 境 认 知 的教 学 模 式 的 提 出 ,源于 又 是 通 过 活 动 和 运 用 不 断 发 展 , 断 充 实和 丰 富 的。 现 实 生 活 中人 不 在 对 心理健康教育学 习情境的观察 。当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融入了让 们 总 是 积 极 地 使 用 工 具 , 不仅 仅 是 满足 于 获 取 工 具 。 且人 们 在 使 而 而

应用型本科院校教育理念与教学改革研究

应用型本科院校教育理念与教学改革研究

应用型本科院校教育理念与教学改革研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也在不断地进行改革与创新。

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的改革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围绕应用型本科院校教育理念与教学改革展开研究,并提出一些改革建议。

一、应用型本科院校教育理念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育理念是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宗旨,注重学生的实际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培养。

应用型本科院校注重教学和实践相结合,强调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在教育理念上,应用型本科院校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育理念是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实践、注重应用、注重创新。

二、教学改革的必要性1. 社会需求的变化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地变化。

传统的教学模式难以满足社会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

应用型本科院校需要更加注重实际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以适应社会的需求。

2. 教育教学理念的更新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教育的需求。

应用型本科院校需要进行教学改革,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际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

3. 学生个体差异的尊重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都需要得到尊重和重视,而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是一刀切的。

需要进行教学改革,注重个性化教学,满足学生的个体发展需求。

三、教学改革的路径与途径1. 实践教学模式的推广应用型本科院校应该加大对实践教学模式的推广力度,构建实践教学基地,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

可以通过与企业合作、实习实训、科研项目等方式,让学生更多地接触实际工作,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2. 课程体系的更新应用型本科院校应该对课程体系进行更新,更加注重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

可以增加实践课程的比重,增加实际操作环节,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

3. 创新创业教育应用型本科院校应该注重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

可以设置创新创业课程,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潜力。

新媒介语境下大学语文教育的变革与应对

新媒介语境下大学语文教育的变革与应对

新媒介语境下大学语文教育的变革与应对作者:姚志松来源:《新闻爱好者》2020年第01期语文是我国母语教学学科,也是我国整体国民素质教育教学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培育学生个体文化素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上述语境下,语文学科的教育教学历来备受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

当前我国正处于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历史时期,持续推进改革实际上已经成为我国新时期教育教学的基本命题和核心观念,其中改革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在一定意义上是由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状况所决定的。

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对人才结构需求的变化要求相应的教育教学要做必要的结构更新,这是实现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的客观需要,同时也是教育实现其本身经济功能的实际需要。

尽管改革是与教育教学始终相伴随的宏观命题,但实际上不同历史时期的教育改革所面临的具体内容是有差异的,紧密围绕特定历史时期的实际情况,具体推进教育改革是保证改革科学性和有效性的重要前提。

当前依托现代互联网科技的新媒体强化了对社会经济各领域的渗透,如何实现与现代新媒体的有机融合已经成为社会经济各领域的重要时代命题,其本身构成了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高等教育语文学科教育自然也不例外。

通过查阅相关的专业资料可以发现,就现代新媒体时代语境下的大学语文学科教育教学改革这一特定命题而言,已经受到了国内学者的高度重视和深入探究,相关主题的期刊论文、专业著作等相继面世,这些既有的主题研究成果从各自不同的视角进行了相应的阐述和剖析,具有重要的意义,而我们要重点进行评析的是其中的《大学语文教育学》一书。

从宏观层面上而言,大学语文教育是一个内涵广泛的教育系统,它包括社会、生命以及学科、文化、修养等诸多内容,是这些诸要素协调统一、不断运作的过程,兼具学理性、实践性的基本特征,因此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大学语文学科教育教学是一个复杂的内在机体,而这实际上意味着相应主题探究的挑战性,是所有主题探究必须要面临并且要实现重大突破的难题。

高校教学改革实践案例

高校教学改革实践案例

高校教学改革实践案例近年来,高校教学改革已成为教育界的热门话题。

为了适应时代发展和提高教学质量,许多高校纷纷进行教学改革实践。

本文将以几个典型的高校教学改革实践案例为例,探讨教学改革的策略和成果。

1. XX大学“探索性学习”项目XX大学通过推行“探索性学习”项目,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该项目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采用探索性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从实践中掌握知识。

教师们组织实践活动,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自主解决,培养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经过几年的实践,该项目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意识明显提高。

这一案例表明,通过探索性学习,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2. XX高校虚拟现实技术应用案例虚拟现实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日益普及,为高校教学改革提供了新思路。

在某高校的实践中,他们引入了虚拟现实技术,为学生创造了更加真实的学习环境。

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学生可以身临其境地体验各种场景,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例如,在历史课上,学生可以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参观历史遗迹;在生物课上,可以观察微观生物的细节。

这种教学模式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提高了他们的学习效果。

3. XX大学个性化教学实践案例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各不相同,因此,个性化教学成为高校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

XX大学在教学实践中引入个性化教学模式,将学生分为小组进行课程学习,根据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兴趣,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

教师们也通过定期与学生的互动和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该模式得到了学生和教师的普遍认可,并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

4. XX高校跨学科教学实践案例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某高校探索了跨学科教学的实践模式。

他们将不同学科的课程内容进行整合,开设了一系列跨学科的课程。

通过跨学科的教学,学生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各个学科之间的联系,提升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一教学实践案例极大地拓展了学生的知识边界,为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从情境学习的视角谈高职教育的实践教学改革

从情境学习的视角谈高职教育的实践教学改革

从情境学习的视角谈高职教育的实践教学改革高职教育的实践教学改革是当前高职教育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

情境学习是一种基于实践和体验的教学模式,强调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进行学习和实践,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从情境学习的视角来谈高职教育的实践教学改革。

高职教育的实践教学改革要求教师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转变为指导式教学。

教师应该负责设计和组织学习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在实践教学中,教师扮演的是学生学习的导师和指导者的角色,鼓励学生主动实践和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实践教学改革要求高职院校与企业、社会进行深度合作,提供真实的实践机会给学生。

学生可以在实践中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

这种与实际情境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可以提供更好的培养环境,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和就业。

实践教学改革要求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在实践中可以接触到各种实际问题,通过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践教学注重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实际工作中的挑战。

实践教学改革要求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道德。

学生在实践中既要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培养自己的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综合素质。

学校应该向学生灌输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培养学生的职业操守和社会责任感。

高职教育的实践教学改革从情境学习的视角来看,是一种基于实践和体验的教学模式。

实践教学改革要求学校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校也应该与企业、社会进行深度合作,提供真实的实践机会给学生。

通过实践教学,学生可以在真实的情境中进行学习和实践,培养综合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校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道德,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和就业。

教学改革促进学生的全球视野和跨文化交流

教学改革促进学生的全球视野和跨文化交流

教学改革促进学生的全球视野和跨文化交流教育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如今,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和跨文化交流已经成为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

通过教学改革,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世界各地的文化差异,增强其国际交流能力,并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做好准备。

本文将探讨教学改革如何促进学生的全球视野和跨文化交流。

一、引入跨文化教育为了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教学改革需要引入跨文化教育。

跨文化教育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实现:1. 增加跨文化课程的设置:学校可以增设跨文化课程,如国际交流与文化研究、国际商务等,帮助学生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特点,以及跨文化交流的重要性。

2. 引入国际教材:教师可以引入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教材,让学生接触到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知识和观点,从而拓宽学生的视野。

3. 组织国际交流活动:学校可以与国外学校建立合作关系,组织学生进行跨文化交流活动,如学生交换项目、国际游学等,让学生亲身体验不同文化并进行互动交流。

二、创建国际化的学习环境教学改革应当致力于创造国际化的学习环境,以促进学生的全球视野和跨文化交流。

具体做法如下:1. 多语言教学:学校可以提供多语种的教学环境,开设外语角、语言沙龙等活动,鼓励学生学习多种语言,提高他们的语言交流能力。

2. 多元化的师资队伍:学校可以聘请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教师,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教学资源和观点。

3. 国际化的学习资源:学校可以采购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学习资源,如图书、音频、视频等,让学生接触到世界各地的知识。

三、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教学改革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使他们能够胜任国际交流和合作的任务。

以下是一些培养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的方法:1. 跨文化沟通技巧的培养:通过情境模拟、角色扮演等方式,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掌握跨文化沟通的技巧,如尊重他人的文化差异、善于倾听和理解对方的观点等。

2. 跨文化交流项目的开展:学校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跨文化交流项目,如国际学生合作研究、国际志愿者服务等,让学生通过实际参与跨文化交流活动来提高他们的交流能力。

论情境认知理论视野下的课堂情境

论情境认知理论视野下的课堂情境

摘要:课堂教学情境的真实性与虚拟性、预设性与生成性、个体性与社会性、科学性与人文性、即时性与连续性,透视出课堂情境表征形式的复杂性。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创设尽可能逼真的、反映知识生成和应用的学习情境,创建良好的实践场,注重课堂文化的生成,关注课堂情境的细节,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意义进行协商与建构。

关键词:情境认知;课堂情境;表征课堂是由一系列情境构成的,这些情境可以是围绕某一教学目标而展开的一幕、一个片断,可以是由教师安排的教与学的活动;这些情境既有教师教的情境,又有学生学的情境,还有师生互动的情境;既有前景,又有背景;既有反映知识应用的真实情境,又有教师创设的虚拟情境。

课程改革最终发生在课堂上,教师的真功夫体现在课堂上,教与学的理论扎根在课堂上。

在实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践中,从某种意义上说,课堂教学的成败关系到课程改革的成败。

因而,关注课堂教学就具有了特别的意义。

课堂是由情境构成的,对情境进行“解剖麻雀式”的分析,就是对课堂进行微观的、全面的研究。

一、情境认知理论解析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研究发现,个体的、独立的学习方式存在着缺陷,“因为人是社会的产物,因而,缺乏了社会的互动,他就永远不可能发展起人类进化中所形成的属性和特征”。

社会互动和文化境脉是构成认知过程整体所必须的。

相应地,学习不是独立存在的,我们必须把学习解释为“与中介工具和活动模式的社会文化演进相一致的理解的协作建构过程”[1]。

基于维果茨基的心理学理论和其他人类学、社会学和认知科学理论,在上个世纪80年代产生了情境认知理论。

(一)知识的特征:情境性、协商性(二)学习的特征:情境性、社会性“情境学习就是在情境脉络中学习知识与技能,这种境脉反映了知识在真实生活情境中的应用方式。

”[5]“学习既是个体性的建构意义的心理过程,也是社会性的、工具中介的知识合作建构过程。

有意义的学习是有意图的、复杂的,是处于它所发生的情境脉络之中的。

”[2](1)只有将学习镶嵌在它所进行的社会的和物理的境脉中时,有意义的学习才会发生,“学习与认知基本上是情境性的”。

情景化教学,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学模式

情景化教学,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学模式

情景化教学,新课程改革背景下
的教学模式
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学模式--情境教学。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教材内容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教材不再简单罗列知识,而是注重问题探究,设置各种情境供学生思考和讨论。

新课标特别强调学生的核心素养,不同学科的核心素养有共性也有个性。

课堂教学要围绕学科的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在课堂教学中,采用情境教学模式具有重要的价值,学生可以将学习的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这不同于单纯的传授知识。

情境教学,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通过实验、学科活动、社会实践等真实情境体验生活、感受生活,建立课本知识与生活的联系,通过体验学习知识。

情境教学是教学的发展,是新课程改革倡导的教学模式。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学会运用这种模式,学会设计和主动引导,通过设置各种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和思考,从而提高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能力,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情境学习理论及其对教学改革的启示

情境学习理论及其对教学改革的启示

THANKS
感谢观看
模拟真实情境
为了更好地促进学习,教学改革应尽可能地模拟真实情境,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 感受到知识的实际应用价值,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倡导多元化的教学方式
多元化的教学方式
情境学习理论提倡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以适应不同学习风格和需求的学生。在教学改革中,应尝试引入多种教 学方法和技术,如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情境学习理论及其对教学改 革的启示
2023-11-04
目 录
• 情境学习理论概述 • 情境学习的主要观点 • 情境学习对教学改革的启示 • 情境学习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 • 情境学习理论的价值与挑战 • 结论与展望
01 情境学习理论概 述
情境学习的定义
情境学习是一种基于情境的、以参与者为中心的学习方式, 它认为学习是在实践活动中进行的,与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 和现实问题紧密相连。
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和教育技术的不断 发展,情境学习理论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
广泛。
情境学习的理论基础
社会建构主义
认为知识是由社会和文化建构的,而不是由个体独立建构的。学习者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与他人互动和合作,逐渐形成 和发展自己的认知结构和知识体系。
认知学徒制
认为学习是一种认知过程,需要学习者通过实践和反思不断进行探索和发现。在认知学徒制中,学习者通过观察、模仿和 实践,逐渐掌握知识和技能。
学习是参与的过程
情境学习理论强调,学习不是简单的信息输入和存储,而是学习者主动参与 其中的过程。教学改革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发挥他们的主体性,培养 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强调真实实践的重要性
实践是学习的关键
情境学习理论认为,实践是有效学习的关键。在教学改革中,应增加实践环节, 让学生有机会亲身参与和体验知识的应用,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

教育中的情境教学理念与实践研究

教育中的情境教学理念与实践研究

教育中的情境教学理念与实践研究引言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发展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而教学方法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

情境教学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理念和实践方式,注重在真实的情境中进行学习,已经在教育领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本文将深入探讨情境教学的理念和实践,并分别从教育理论、教学设计、教学评价以及教师角色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教育理论视角下的情境教学情境教学理念的提出源于建构主义学派,该学派认为学习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强调学习者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重要性。

情境教学是在真实情境中进行学习,将学习和实际问题解决相结合,通过学生在情境中的体验、观察、实践和思考等活动,实现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情境教学强调学习者的参与度和积极性,并通过创设情境、提供任务和资源等方式促使学生主动学习。

二、教学设计中的情境教学在教学设计中,情境教学要求教师把学习任务设置在真实的情境中,通过情境中的问题和挑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知识水平和兴趣特点来选择适合的情境,并构建情境中的角色和情境谱写情节,使学生能够自主参与和体验。

此外,教师还需要合理安排教学组织形式,例如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以便学生在情境中进行合作探究和交流。

三、教学评价与情境教学情境教学的评价同样具有其特点。

传统的评价方法主要以考试为主,重点关注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而情境教学强调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评价过程中应注重学生在真实情境中的表现,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和解决问题的策略。

因此,教师需要多种评价手段,例如观察记录、成果展示、小组讨论等,来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成长变化。

四、教师角色与情境教学情境教学要求教师转变传统的教师角色,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引导者。

教师不再是传递知识的源泉,而是在情境中充当导演的角色,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和思考。

教师需要提供合适的问题和挑战,鼓励学生去发现并解决问题。

同时,教师还需要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以促使学生在情境中取得学习的成果。

关于佩里的大学生认知发展理论对教学改革的启示

关于佩里的大学生认知发展理论对教学改革的启示

关于佩里的大学生认知发展理论对教学改革的启示[论文关键词]佩里大学生认知发展大学教学[论文摘要]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威廉·佩里的大学生认知发展理论对我国大学教学的改革有着重要的启发意义,主要体现在教学过程中大学教师角色的转变,重视大学生的参与和体验,创造民主的学习环境,鼓励多样化和个性化的发展。

认知发展理论是大学教学的心理学基础,但是我国大学教学中对大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关注较少,这不利于大学教学有效性的发挥。

哈佛大学的威廉·佩里(William )是较早研究大学生认知发展规律的心理学家,他关于大学生认知发展的相关研究对我国大学教学改革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佩里的大学生认知发展理论佩里(William )在皮亚杰认知结构理论的基础上,对大学生的认知发展进行了实证研究,他通过对哈佛大学学生发展的开放式研究,最终形成了自己关于大学生认知发展的理论。

他的理论与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有所不同,他侧重于学生如何从普遍的二元性思维向相对主义思维的转变,以及在相对主义的世界里,如何发展承诺。

他将学生的认知发展分成三种水平、九个阶段。

(一)水平一是二元性思维模式二元性思维模式看待问题的方式是二元论的,即对与错、黑与白、好与坏等,不确定性是不被接受的。

在这种思维模式下,又分成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即基础二元性,学生看待世界的方式是二元性的,教师作为权威主要是教授学生正确的答案,努力学习和服从将被奖励,而对权威进行质疑被认为是错误的,但是当大学生面对课堂和宿舍生活时,其认知发展遇到了不平衡,于是就向第二个阶段过渡,即多样性的前合理性;在这个阶段,学生仍然以二元性的观点看待世界,但是他们已经感觉到了多样性的存在,虽然这种转变是非常小的,但是学生基本上承认了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的存在;第三个阶段是多样性思维的早期阶段,在这个阶段,学生仍然认为只有一个正确答案,但是他们已经意识到,在有些领域,权威也不知道答案是什么,知识是未知的,需要进一步去发现。

智慧教室环境下高校情景教学模式的变革路径探究——以郑州工程技术学院为例

智慧教室环境下高校情景教学模式的变革路径探究——以郑州工程技术学院为例

智慧教室环境下高校情景教学模式的变革路径探究——以郑州工程技术学院为例胡钰【期刊名称】《《中州大学学报》》【年(卷),期】2019(036)005【总页数】5页(P95-99)【关键词】高校; 智慧教室; 情景教学【作者】胡钰【作者单位】郑州工程技术学院经济贸易学院河南郑州 45004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43一、高校情景教学模式现状(一)现状情景教学法(也称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1],其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

情景教学法是20世纪30年代由英国应用语言学家提出,刚开始主要应用于幼儿学习和教学过程中,后来发现这种方法在中小学教学过程中效果也非常好,慢慢扩展到大学和其他很多培训机构。

到上个世纪末,使用情景教学的范围越来越广,基本上已经形成了自成体系的情景教学模式,一般来说,采用“情景教学”,可以通过“感知——理解——深化”三个教学阶段来进行[2]。

感知阶段,创设画面,引入情景,形成表象;理解阶段,深入情景,理解内容,领会感情;深化阶段,再现情境,丰富想象,深化内容理解。

目前公认的情景教学六大创设途径也即情境教学的六大要素,即生活展现情境、实物演示情境、图画再现情境、音乐渲染情境、表演体会情境和语言描述情境[3]。

我国高校的目前情景教学主要应用在某一门具体的课程之中,比如排球课、音乐课、心理学课程等等;或者使用某一个情境教学途径,很少能够全面使用,而且也不具备全面和立体使用的条件。

(二)存在的问题目前我们使用的情景教学法最多的是语言描述情境,表演体会情境偶尔会用,其他的都比较少。

其他情境创设的方法都很好,可是在高校情景教学中使用起来成本太高,有些根本不具备实施条件。

科技的进步带来科技产品的快速迭代和更新,智能手机的普及和移动互联网的使用,学生已经被深深吸引。

情境认知学习理论与情境认知教学模式简析-最新教育文档

情境认知学习理论与情境认知教学模式简析-最新教育文档

情境认知学习理论与情境认知教学模式简析情境认知理论是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形成的重要的学习理论。

1987年瑞兹尼克在美国教育杂志《教育研究》上发表了《学校内外的学习》的论文。

该论文的发表对情境认知研究具有里程碑式的作用。

1989年约翰•西利•布朗、阿伦•柯林斯与保尔•杜吉德联合发表了论文《情境认知与学习文化》。

这篇论文系统、完整地论述了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1]。

上世纪90年代之后,情境认知理论开始渗透到教育研究的各个领域,包括基础教育、高等教育以及成人教育。

当前西方对情境认知理论的研究非常深入,在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视野中,情境认知理论已经成为认知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一、情境认知理论的学习观情境认知理论认为,学习的实质是个体参与实践并与他人、环境等相互作用的过程,是个体形成实践活动的能力、提高社会水平的过程。

该理论认为学习具有如下一些特征:1.情境性。

情境认知理论强调情境是学习发生与进行的必要条件,而且情境具有线索指引的功能,有助于学习知识的保留。

2.真实性。

情境认知理论强调学习发生在真实的事件中。

布朗等人将学习活动的真实性分为物理真实性与认知真实性两类。

物理真实性指在实际的情境中进行学习,如在工厂或到银行实习认知真实性系指专家或专业人员从事其专业活动的真实过程。

3.实践性。

情境认知理论强调学习者必须积极从事与专业领域相关的实践,而不是听听课本或教师对他人的经验或发现的总结。

学习者应当关注与专业领域相关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以便真实理解详细内容,不是单纯关注学习成绩。

4.探究性。

情境认知理论强调必须赋予学习者探究的权利,即获得置身于真实困境中的权利和行使在真实困境中寻找解决方法的权利。

学习者必须感到对解决方法负有责任,而不只是从教师那里得到方法或是提出教师想要的方法,否则就难以形成专业的思维方式。

5.主动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情境认知视野下的大学教学改革
摘要:情境认知理论的兴起,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在情境认知理论指导下形成了三种情境认知教学模式:抛锚式教学模式、随机进入教学模式和认知学徒制教学模式。

情境认知教学模式所具有的特性主要是:基于问题的、构建性的学习;丰富的、有意义的情境供应;创设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环境和突出教师的“支架”作用。

情境认知视野下的教学改革策略是:创设合理的情境;转换教师的角色;转变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心理。

关键词:情境认知理论;教学模式;教学改革
情境认知理论是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形成的重要的学习理论。

1989年约翰·西利·布朗、阿伦·柯林斯与保尔·杜吉德联合发表的论文《情境认知与学习文化》系统、完整地论述了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1]。

90年代之后,情境认知理论开始渗透到教育研究的各个领域。

当前西方对于情境认知的研究非常深入,在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视野中,情境认知理论已经成为认知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一、情境认知理论学习观的特征
1.情境性
情境认知理论强调情境是学习发生与进行的必要条件,而且情境具有线索指引的功能,有助于学习知识的保留。

布朗、柯林斯主张情境具有线索指引的功能,情境可以协助我们在记忆时,形成具有线索指引的内在表征。

2.真实性
情境认知理论强调学习发生在真实的事件中。

布朗等人将学习活动的真实性分为物理真实性与认知真实性两类。

物理真实性指在实际的情境中进行学习,如在工厂或到银行实习。

认知真实性系指专家或专业人员从事其专业活动的真实过程。

3.实践性
情境认知理论强调学习者必须积极从事与专业领域相关的实践活动,而不是听听课,不是听听教师总结他人的经验或发现。

学习者应当关注与专业领域相关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以便真实理解详细的内容,不是单纯关注学习的成绩。

4.探究性
情境认知理论强调必须赋予学习者探究的权利,即获得置身于真实困境的权利和行使在真实困境中寻找解决方法的权利。

学习者必须感到对解决方法负有责
任,而不只是从教师那里得到方法或是提出教师想要的方法,否则就难以形成专业的思维方式。

二、几种典型的情境认知教学模式
1.抛锚式教学模式
抛锚式教学模式是由布兰斯福特教授带领的温特贝尔大学认知与技术小组提出的。

注重利用多媒体技术呈现一个真实、有趣的故事情境,来吸引学习者,将其带入一个复杂的问题情境脉络中。

确定情境中的问题被形象地比喻为“抛锚”,因为,一旦问题被确定了,整个教学内容和教学进程也就被确定了下来,基于问题求解的情境学习活动围绕“锚点”展开了。

抛锚式教学模式的主要目标是,创建能够使学生和教师进行持续探索的有助于问题解决的情境。

帮助学习者理解问题的种类,体验某一领域中专家们在不同的情况下可能遇到的问题,观察专家如何把知识作为工具来明确、表征和解决问题,进而帮助学习者通过从多个不同视角识别、发现、解决同一个情境中的问题,进而整合他们的知识。

2.随机进入教学模式
随机进入教学模式基于斯皮若等人的认知弹性理论,适用于如何在结构不良领域中获得高级知识。

随机进入教学模式,主张运用各种多媒体交互技术,为学生提供一个复杂而结构不良的情境,并鼓励学习者对知识进行积极探索与建构。

学员可以在不同的时间、从不同的角度、经由不同情境去研究同一教学内容,从而获得对同一事物或同一问题多方面的、超越现有信息的认识与理解上的飞跃。

随机进入教学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首先是呈现基本情境;其次是学习者随机进入学习;再次是意义构建,为学习者提供思维的指导与支持;最后是效果评价。

3.认知学徒制教学模式
认知学徒制教学模式包括四大要素:内容、方法、序列和社会性[2]。

其中内容包括学科领域知识、问题解决策略、认知管理策略和学习策略;教学方法应该给学生创造进行观察、参与、发明或发现的机会;序列指学习是分阶段进行的,学习者应该遵循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多样、由全局到局部的序列,不断构建专家在实践操作中所必需的多项技能并发现技能应用的条件;社会性则要求学习环境应该再现运用所学知识的真实世界的特征。

该种模式主张通过在真实的现场活动中获取、发展和使用认知工具,来进行特定的领域的学习,强调要把学习者和现实世界联系起来。

从当代认知学徒模式的发展范型来看,这一教学模式是基于情境认知理论所建立起来的当代教学模式中的主要范型。

以认知学徒制模式对现行学校教育进行改造,进而构建新型的学校教育模式,被称为是“人类有史以来的第二次教育革命”[3]。

三、情境认知教学模式的特性
1.基于问题的、构建性的学习
基于问题的、构建性的学习不仅是当前所关注的各种探索性学习活动的主要特征,而且是情境认知教学模式的核心要素与特征。

基于问题的学习指的是在学习过程中,设置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让学习者通过在问题情境中合作性地解决问题,主动构建与问题相关的知识,掌握解决各种问题的技能,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构建性学习则强调学习是学习者运用已有的经验,以自己的方式,主动地构建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

基于问题的学习和建构性学习本身是相伴共生的,二者在不同程度上的深化、整合,构成了基于情境认知的教学模式特征的不同表现形式。

2.丰富的、有意义的情境供应
“情境”是基于情境认知理论的教学模式的核心要素,因此,这一类教学模式的实施不仅需要教学的场所与空间,而且这一教学场所与空间必须具有“丰富的情境供应”[4]。

在各种各样的教学模式中,丰富的情境可以是物理的、自然的;也可以是功能性的、虚拟的。

丰富的情境供应不仅可以反映知识在真实生活中的应用方式,保持真实生活情境的复杂性,而且能为学习者提供反映不同观点的信息源,能够合成既不分散也不过于简化的“情境场”,进而使该类教学模式有“情境性”的特色。

当然,丰富的情境供应也不是无原则的,在实践操作中,也不是情境越丰富越好,只有有意义的情境供应,才是教学过程中的必需。

3.创设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环境
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环境是情境认知教学模式的核心特征与基本要素。

它表明,无论在哪类基于情境认知的教学模式中,学习者已有的经验和背景知识都是有意义学习的主要基础。

学习者积极进行意义的自我构建,并始终处于学习环境的中心地位。

因此,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环境的创设应成为基于情境认知教学模式实施的主要任务。

4.突出教师的“支架”作用
在基于情境理论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在不同的学习任务、不同的教学环节中所扮演的角色是不同的。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监控者、指导者、促进者和帮助者,应该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各种形式的支持,而在所有的这些支持中,教师的“支架”作用是尤为突出的。

在教学中“支架”的重要功能是帮助学生顺利穿越“最近发展区”以获得更进一步的发展,通过支架的帮助,把管理学习的任务逐渐由教师转移给学习者自己,最后撤去“支架”。

四、情境认知视野下教学改革的策略
1.创设合理的情境
运用情境认知教学模式的关键是创设合理的情境,而且必须基于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教学目标。

这种情境能够使学生有机会生成问题和提出各种假设,并在解决结构不良的、真实的问题过程中获取丰富的资源,同时,该情境还应提供其他丰富的例证或类似问题以使得学习者产生概括化与迁移。

情境创设要善于创新,富有变化,既要让情境与学生的生活经验有一定的联系,又要有新的信息的刺激,在学生意想不到的地方出现新的情境,提出新的问题,对情境的内容、媒体的运用、组合的方式都应该富有新意,让学生感到进入一种情境就获得一种新的体验,得到一种新的发现。

教师要想运用好情境认知教学模式,首先,要提高学术研究水平,其次,要多接触实际工作,亲身体验真实的情境。

教师的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水平,对于情境认知教学模式的实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