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阅读”教学例谈
融合阅读教学设计案例及分析
融合阅读教学设计案例及分析教学设计案例一:《小王子》的融合阅读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的综合阅读能力,包括理解、分析、推理和解释等;- 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
2. 教学内容:- 文学作品《小王子》的阅读与分析;- 与其他文学作品的比较和对比。
3. 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 引导学生回忆之前学习的文学作品,比如《小狗教爸爸读报》;- 向学生介绍《小王子》的基本情节和作者的背景。
步骤二:分析与解读- 学生阅读《小王子》的相关章节,然后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 引导学生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形象、主题和隐含的寓意;- 引导学生发表对于小说中某个主题的看法,鼓励学生展开深入的探讨。
步骤三:融合与比较- 学生选择另一部文学作品,并与《小王子》进行比较;- 引导学生分析两部作品在主题、人物塑造、叙事风格等方面的异同;- 鼓励学生进行创意写作,结合两部作品的元素,创作一篇短篇小说。
步骤四:分享与展示- 学生进行小组报告,分享他们对于《小王子》和另一部作品的分析和比较结果;- 学生展示自己创作的短篇小说,互相欣赏和评价。
4. 教学评估:- 学生小组讨论和报告的表现,包括对《小王子》的分析和对比的深度;- 学生创作的短篇小说的创意和文学素养。
教学设计案例二:科学读物的融合阅读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综合阅读能力;- 培养学生对科学现象与实践的观察能力;- 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教学内容:- 科学读物《探索自然的奇迹》的阅读与理解;- 科学实验和观察的设计与实施。
3. 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 引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通过展示有趣的科学实验视频或图片;- 让学生思考,为什么科学与阅读是互相关联的。
步骤二:阅读与分析- 学生阅读《探索自然的奇迹》,提前给学生一些问题,引导他们思考;- 学生个人或小组分析书中的实例和数据,以及作者的观点与推理。
“整合阅读”教学例谈
“整合阅读”教学例谈整合阅读是指通过整合不同的阅读材料和阅读技巧,帮助学生全面提升阅读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
整合阅读教学旨在帮助学生建立扎实的阅读基础,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和阅读策略,以便他们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能够更好地应对各种复杂的阅读任务。
下面将介绍一些关于整合阅读的教学例谈,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教学方法。
整合阅读的教学例谈一:多媒体整合阅读在传统的阅读教学中,学生通常只接触纸质书籍或文档,而在现代的整合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整合图像、音频、视频等多种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阅读材料。
在学习一篇关于动物习性的文章时,可以配备相关的动物图片和录音,让学生通过观看图片和听录音的方式来全面了解动物的习性,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对阅读内容的理解和记忆,并且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跨学科整合阅读是指将不同学科的阅读材料整合在一起,让学生通过阅读不同学科的文章来全面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
在学习一篇有关地理知识的文章时,可以通过整合相关的历史、生物、物理等学科的阅读材料,让学生在阅读地理文章的过程中,逐步了解相关的历史背景、自然环境、物理原理等知识,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更为全面的知识体系,提高他们的综合阅读能力。
在整合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掌握各种有效的阅读策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不同类型的阅读材料。
在阅读一篇较为复杂的科技文章时,教师可以通过整合速读、扫读、精读、归纳、总结等多种阅读策略,帮助学生逐步解决理解文章内容的难题,提高他们的阅读效率和准确性,这样可以促进学生的阅读能力全面提升。
在整合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合作学习,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和积极的学习态度。
这种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整合各种资源和策略,帮助学生全面提升阅读能力,培养他们的综合素养,是当前教育教学中的一种重要发展趋势。
希望通过以上的教学例谈,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整合阅读教学,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提高教学质量。
小学语文高年级单元主题整合的阅读教学分析
小学语文高年级单元主题整合的阅读教学分析小学语文高年级是学生语文学习的重要阶段,也是语文阅读能力逐渐提升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老师需要通过主题整合的阅读教学,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对文本的理解和解读能力。
本文将对小学语文高年级单元主题整合的阅读教学进行分析,探讨如何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主题整合的阅读。
一、阅读教学的目的二、主题整合的阅读教学内容1. 文本选择在进行主题整合的阅读教学时,教师需要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文学作品或散文,通过这些文本来让学生理解主题,并进行主题整合的阅读。
可以选择一些富有教育意义的文学作品或者具有启发性的散文,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感受到作者的思想和情感,理解文章的主题。
2. 阅读活动设计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主题整合的阅读活动,让学生参与通过阅读理解综合训练,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和阅读理解技能。
可以设计一些导读问题,让学生在阅读前先思考一些问题,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主题思考;也可以设计一些课堂讨论环节,让学生交流彼此的阅读体验和观点,帮助他们理解文章的主题。
3. 课外拓展除了课堂教学,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课外拓展阅读,让学生通过阅读一些有关主题的相关书籍,进一步拓展对主题的理解,提高阅读能力和综合素养。
三、教学方法与策略1. 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在进行主题整合的阅读教学时,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让他们首先通过自己的观察和理解去感知文章的主题,然后再进行主题整合的阅读。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文章的主题,提高他们的理解能力。
2. 鼓励学生表达观点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鼓励学生表达自己对文章主题的观点,可以设计一些小组讨论或课堂演讲等活动,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观点,扩大学生的阅读视野,启发他们的思维,提高表达能力。
四、评价方法在主题整合的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不同形式的评价方法,对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行全面评价。
可以采用口头评价、书面评价等形式,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本解读能力,帮助他们不断提高。
五个精选的阅读教学案例分析与解读
五个精选的阅读教学案例分析与解读案例一:提高学生阅读理解的策略背景:这是一堂初中英语阅读课,涉及到一篇关于环保的文章。
目标:通过这个案例,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并学会运用策略来解决阅读中的难题。
解析:老师在引入文章时,先进行整体预测,让学生对文章的主题和内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接着,老师带领学生一起读文章,并解释生词和难句。
在阅读过程中,老师引导学生找出关键信息,并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和讨论。
最后,老师进行总结,帮助学生归纳和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
案例二: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背景:这是一堂小学语文课,教授一篇有趣的童话故事。
目标:通过这个案例,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并培养他们的阅读习惯。
解析:老师在引入故事时,采用故事导读的方式,简要介绍故事的背景和主要人物。
然后,老师逐段朗读故事,并让学生跟读。
在朗读过程中,老师注重语调和情感的表达,让学生真正融入故事情境。
接着,老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故事中的情节。
最后,老师开展小组活动,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增加阅读的趣味性。
案例三: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结构背景:这是一堂高中历史课,教授一篇关于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文章。
目标:通过这个案例,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结构,并学会运用结构分析来提升阅读理解能力。
解析:老师在开始时,给学生展示文章的结构图,并简要介绍各个部分的内容。
然后,老师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整体阅读,找出每个部分的主要观点和论据。
接着,老师带领学生分组讨论并填写结构图,强化学生对文章结构的理解。
最后,老师进行个别指导,帮助学生分析每个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提高阅读的深度。
案例四:培养学生的阅读策略背景:这是一堂小学语文课,教授一篇有关动物保护的文章。
目标:通过这个案例,教导学生掌握一些阅读策略,并提高他们解决阅读难题的能力。
解析:老师在引入文章时,先进行整体预测,让学生根据文章标题和图片推测文章内容。
接着,老师引导学生进行快速阅读,找出关键信息。
然后,老师教授学生一些常用的阅读策略,例如查词典、理解上下文等。
“整合阅读”教学例谈
“整合阅读”教学例谈在当今日新月异的时代中,我们不得不承认,文本阅读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中必不可少的一种能力。
而对于中小学生来说,阅读能力的提升也是至关重要的。
为了帮助学生提高阅读水平,教育工作者们不断地寻求新的教学模式,其中一种较为新颖的模式便是“整合阅读”教学模式。
那么,什么是整合阅读?下面我们来详细探究一下。
整合阅读,顾名思义,就是将多种不同切入点、角度的文本材料进行整合,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从而达到在多种阅读场景下,提高学生的阅读效能和能力的教学模式。
这种教学模式是一种高度符合社会发展潮流的、创新、有效果的教育形式。
整合阅读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综合性:整合阅读将多种文本材料进行了整合,不仅包括课内的文本材料,还可以涉及到课外的文本材料,例如报纸、杂志、网页等等。
2. 多元性:整合阅读可以从多种角度来阅读一篇文章,提供了更多的阅读切入点,从而丰富了阅读的内容。
3. 系统性:整合阅读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模式,更是一种综合性的教学流程。
这个流程可以包括资源的搜集、选取、整合、筛选等步骤,涵盖的面非常广。
二、整合阅读的教学目标1. 提高学生对多样化阅读材料的接受能力以及对多种阅读方法的掌握2. 培养学生探究问题、联想思维和批判思维能力3.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与文学素养4. 提高学生的的语文应用能力和跨学科素养,特别是与其他事务性学科相结合。
整合阅读模式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 搜集资源:首先,教师可以从多种渠道搜集文本材料,包括学校图书馆、网络、各种教育资源网站等等。
2. 选取材料:将搜集到的材料进行初步筛选,确定要用到的各个阅读材料。
3. 整合材料:将筛选出的各类阅读材料进行整合,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文本,方便学生阅读和理解。
4. 提供问题:根据整合出来的文本材料,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探究问题,让学生从多个角度出发,尝试去解答这些问题。
5. 进行课堂教学:在课堂上,老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整合阅读。
“整合阅读”教学例谈
“整合阅读”教学例谈“整合阅读”是指将多个阅读材料综合起来进行阅读、理解和分析的一种阅读策略。
它能够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思考能力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下面就来具体谈谈在中文教学中如何实施“整合阅读”教学。
教师可以选取一些主题相关的文章、课文或故事作为阅读材料。
这些材料可以是不同类型的文本,比如新闻报道、科普文章、文学作品等。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级和水平进行选择,确保材料既能够挑战学生的阅读能力,又能够引发学生的兴趣。
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全面的阅读和分析。
在学生开始阅读之前,教师可以先给学生提供一些问题,引导学生对文本的内容和结构进行推测和预测。
学生在阅读时要注重整体的把握,了解文章的主旨和要点,并根据需要进行重点阅读。
在阅读完材料后,教师可以提问学生关于文章的主题、观点和论证等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和讨论。
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比较和对比。
学生可以将不同材料中的相同或类似的观点、论证方法、论据等进行比较,并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
通过对比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文本的内容和结构,培养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综合应用。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任务或项目,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实际情境中。
学生可以根据所读材料写一篇综合性的文章,或者进行一场辩论或演讲。
通过实际应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并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通过“整合阅读”教学,学生能够在更广泛的语篇和内容中进行阅读和理解,培养综合思考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中文教学中应该注重“整合阅读”教学的实施。
教师可以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引导学生进行全面的阅读和分析,并组织学生进行比较和对比,最后引导学生进行综合应用。
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将得到有效提高。
学科整合阅读教学设计案例
展望:未来学科 整合阅读的发展 方向
学科整合阅读的教学实践
语文与历史整合阅读教学案例
案例背景:语文 与历史学科之间 的联系紧密,通 过整合阅读教学 可以提高学生的 综合素质。
案例目标:通过 阅读经典文学作 品,了解历史背 景,培养学生的 文学素养和历史 意识。
案例内容:选取 具有代表性的文 学作品,结合历 史背景进行讲解, 引导学生深入理 解文学作品所表 达的思想和情感。
案例实施:采用 多种教学方法, 如小组讨论、角 色扮演、写作练 习等,激发学生 的学习兴趣和主 动性。
语文与地理整合阅读教学案例
案例背景:语文和地理学科的关联性 案例目标:提高学生跨学科阅读能力和综合素质 案例实施:选取语文和地理相关的阅读材料,进行整合教学 案例效果:提升学生阅读兴趣,增强跨学科知识应用能力
YOUR LO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汇报人:XXX
汇报时间:20X-XX-XX
学科整合阅读的 教学理念
学科整合阅读的 教学策略
学科整合阅读的 教学实践
学科整合阅读的 教学效果
学科整合阅读的 教学建议
学科整合阅读的教学理念
跨学科学习的意义
培养综合素质:通过跨学科学习,学生可以获得更广泛的知识和技能,提高综合素质。
增强创新能力:跨学科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高学习效率:跨学科学习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相互借鉴,提高学习效率。 促进全面发展:跨学科学习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中得到全面发展,提高个人竞争力。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在教材编写中,应注重跨学科知 识的整合,将不同学科的内容有 机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一种综合 性的阅读材料。
“整合阅读”教学例谈
“整合阅读”教学例谈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日益多样化,阅读材料的种类也愈加丰富。
传统的课堂阅读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对于多种文本的理解和应用需求,因此“整合阅读”教学模式应运而生。
整合阅读是指将不同领域的文本融合在一起,通过对比、联系和分析等方法,将其相互联系,形成一个整体,以实现对多种文本的深入理解和应用。
本文将结合实际教学案例,探讨如何在中文课堂中开展“整合阅读”教学。
一、整合阅读的理论基础整合阅读的理论基础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跨学科理论,二是认知学习理论。
跨学科理论认为,不同学科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和相互作用。
文本是学科知识的传递者和承载者,通过整合不同学科的文本,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起全面、系统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
认知学习理论强调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整合阅读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
二、整合阅读的教学设计1. 确定整合内容整合阅读的第一步是确定整合的内容。
教师可以从不同的学科领域中选择相关的文本,如语文、历史、地理、科学等,确保整合内容具有一定的话题相关性和知识内在性,能够形成有机的联系。
2. 设计整合任务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整合任务,引导学生对不同文本进行比较、联系和分析。
通过对比语文课文和历史课本上的相关内容,让学生发现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差异,进一步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3. 提供整合指导教师在整合阅读的过程中,需要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和支持,可以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发现文本之间的联系和内在规律。
教师还可以提供相关的背景知识和信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整合内容。
4. 进行整合讨论在整合阅读的过程中,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整合讨论,让他们分享自己的看法和理解,促进彼此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加深对整合内容的理解和应用。
5. 开展整合实践整合阅读不仅仅是停留在文本的理解和分析上,还需要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实际实践中,例如写作、研究性学习和项目实施等。
融合阅读教学设计案例分析
融合阅读教学设计案例分析融合阅读教学是指将不同学科领域的知识与阅读技能相结合,通过多元化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本文将分析一个融合阅读教学设计案例,并对其进行细致探讨。
引言融合阅读教学在现代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将不同学科中的知识与阅读技能相融合,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在本文中,将以一个中学教师设计的融合阅读教学案例为例,展开深入的分析和探讨。
案例分析本案例是一个关于环保主题的融合阅读教学设计。
教师首先选择了一篇有关环保的科普文章,并让学生们在阅读之前进行一个小组讨论,了解他们对环保的认识以及他们对环保的看法。
接下来,教师引入多媒体素材,让学生们通过观看相关的视频和图片,对环保问题有更直观的了解。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巧妙地引导学生们进行课堂互动,提出一系列问题,引发学生们对环保的思考。
通过与学生们的互动,教师帮助他们建立起对环保的兴趣,使得学生们在阅读文章时能更积极地参与其中。
在阅读环节,教师采用了多种策略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例如,教师为学生提供了一些专业术语的解释,同时也让学生们进行文本标注和摘要写作,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
此外,教师还设计了一个小组合作任务。
学生们被分为小组,每个小组的成员具有不同的专长,例如,有的小组成员擅长语文,有的擅长科学等。
小组合作任务要求学生们充分利用各自的专长,共同解决一个与环保相关的问题。
通过合作与交流,学生们不仅加深了对环保的理解,还培养了团队合作的能力。
结论通过分析这个融合阅读教学设计案例,我们可以看到融合阅读教学的优势。
教师通过选择与学科内容相关的文章,融入多媒体资源和互动讨论,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同时,教师还设计了针对学生不同能力层次的策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
小组合作任务则进一步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
融合阅读教学设计案例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还能培养其综合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作为教育领域的一项创新教学方法,融合阅读教学将在未来的教育实践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阅读教学“整合策略”运用探析
阅读教学“整合策略”运用探析统编教材从中年级开始以单元页呈现人文主题、语文要素。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从培养核心素养的要求出发,对单元内容进行重组。
根据学生的学情,这种重组适宜采用“1+X”模式,将教材中的课文以叙事、写景、状物、诗词为主题进行整合,提高阅读教学效果。
一、在整合中明确叙事主旨叙事是课文中经常出现的内容。
从表达的角度看就是以写事为主的课文,文章中经常出现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结果等因素是学生学习时需要关注的对象。
如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安排学习的《麻雀》《爬天都峰》《我家的杏熟了》《小木船》都属于叙事类课文,并以“了解作者是怎样把事情写清楚的”为单元语文要素。
对此,教师可以用“写清楚一件事”为主题整合单元学习,开展教学活动。
如教学《爬天都峰》,教师让学生默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通过梳理记叙文六要素理解课文按照什么顺序写了一件什么事;在此基础上,学生重点品读“我”与老爷爷的对话、动作、内心活动,也就是抓住所见、所说与所想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
二、在整合中描绘景物画面小学课文中,写景类的文章很多,众多的景物组成了美丽的风景画卷,是学生喜欢阅读的重要内容。
如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秋天的雨》等。
教学此类课文,教师可以设计“知晓描写景色”“明确表达顺序”“品读景色美感”“拓展类文阅读”等学习步骤,开展写景类文本的学习。
如教学《观潮》,教师先播放钱塘江潮水的小视频,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学生朗读课文,想象潮水形成的画面,梳理课文以“潮来之前”“潮来之时”“潮退之后”为“观潮”的表达顺序,重点突出“潮來之时”的壮观景象;接着,教师引导学生品读“潮来之时”的表达,注意从声音、形状去感受大潮的壮美。
之后,教师指导学生拓展阅读《浙江潮》一文,按照上述步骤与方法进行阅读。
三、在整合中显现事物特点状物类课文往往在对事物风貌的描写中突出特点,体现作者的思想感情。
这类课文分散在教材中的各个单元,如三年级《搭船的鸟》《燕子》《昆虫备忘录》《蜜蜂》《小虾》《蟋蟀的住宅》《牛和鹅》等,集中在一个单元学习的如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猫》《母鸡》《白鹅》等。
融合阅读教学设计案例
融合阅读教学设计案例在融合阅读教学设计案例中,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综合运用不同的阅读教学策略,以帮助学生在阅读中获得更好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本文将以一个小学英语课堂的案例为例,介绍如何进行融合阅读教学设计。
案例背景:小学三年级的英语课上,教师选择了一篇名为《My Best Friend》的短文作为教学材料,目标是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在阅读中运用所学语言知识进行意义表达的能力。
设计步骤:1. 课前准备:在教学前,教师需要对教材进行彻底的了解,包括文本内容、词汇和语法知识的难易程度。
对于《My Best Friend》这篇短文,教师需要提前准备相关的教学资源,如幻灯片、图片或词卡等,以便在教学中使用。
2. 导入活动:教师可以通过与学生互动的方式,导入本节课的主题。
比如,教师可以以“友谊”为话题,与学生一起分享自己与朋友之间的故事,引发学生对友谊的思考。
3. 教学重难点:在教学中,教师需要明确本节课的重难点,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针对《My Best Friend》这篇短文,教师可以将以下内容设定为重难点:- 学习并掌握短文中的关键词汇和短语;- 理解主要情节和细节,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运用所学语言知识描述自己的最好朋友。
4. 阅读活动:在进行阅读活动时,教师可以采用多种策略,如分角色阅读、合作阅读等,以增加学生对文本的兴趣和参与度。
在学生熟悉短文内容后,教师可以提问学生相关问题,帮助他们加深对短文的理解。
5. 语言拓展:为了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与短文主题相关的语言拓展活动,如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可以更好地运用所学语言知识来描述自己的朋友,并与同学分享。
6. 拓展阅读:在拓展阅读环节,教师可以选择一些与主题相关的其他阅读材料,如相关的故事、文章、诗歌等。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扩大视野,增加对主题的理解。
7. 总结活动:在课堂即将结束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总结活动,帮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
浅议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有效整合的教学策略
浅议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有效整合的教学策略一、引言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阅读是语文学习的核心能力之一,也是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内外阅读之间的整合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阅读内容选取不合理、教学策略过于单一等。
因此,我们有必要深入研究如何有效整合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综合素养。
二、课内外阅读整合的必要性1. 增强学生对课内知识的理解。
通过课内外阅读的整合,学生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和理解教材中的知识点,进一步提升语文学习的效果。
2. 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
课内外阅读整合可以引导学生接触到更多的文学作品和非文学作品,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广度和深度。
3. 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通过课内外阅读的整合,学生可以培养批判性思维、文化素养、道德品质等方面的能力,全面提升综合素质。
三、有效整合课内外阅读的教学策略1. 合理选取阅读材料。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阅读水平和兴趣爱好,选择适合的课外阅读材料。
同时,要注重引导学生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培养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
2. 设计有效的教学活动。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讲解、讨论、问答、写作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书本内容,同时引导学生运用课内知识分析和解读课外阅读材料,培养他们的阅读思维能力。
3. 提供适当的指导和反馈。
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帮助他们解决阅读中的问题。
同时,要及时给予学生反馈,鼓励他们继续努力,提高阅读能力。
4. 建立良好的阅读环境。
学校可以建设丰富多样的阅读资源,包括书库、图书馆等,为学生提供广阔的阅读空间。
同时,家长也应该为孩子提供良好的阅读环境,鼓励他们多读书。
四、应对困难和挑战在整合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和挑战。
首先,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兴趣存在差异,因此需要针对不同的学生提供个别化的指导和教学。
其次,教师在整合课内外阅读时可能会面临教材内容与课外阅读材料的衔接问题,需要教师提前规划,协调好教学进度。
浅谈经典课文阅读教学中的主题整合策略
浅谈经典课文阅读教学中的主题整合策略随着教育教学方式的不断更新和改进,经典课文阅读教学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在不断地进行改革和探索。
经典课文所蕴含的深刻主题和价值观念,对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性格塑造具有重要意义。
在课文阅读教学中,如何更好地整合主题,引导学生认识课文的内涵和深层次意义,成为了教师们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主题整合策略的角度,探讨经典课文阅读教学中如何更好地引导学生理解和体会主题整合。
一、引导学生全面深入地理解主题主题是一部文学作品所要表达的核心思想和意义。
在经典课文中,主题往往是作者所要传达的深层次的情感与思想,是值得学生深入体会与思考的。
教师在进行课文阅读教学时,首先要引导学生全面深入地理解课文的主题,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表面的文字和情节。
通过思想引导、讨论与解读,让学生深刻感知课文所反映的人生观、价值观、情感表达等方面的主题,进而激发学生的思想共鸣和情感共鸣。
二、跨学科整合主题有些经典课文所反映的主题涉及到多方面的内容,这时就需要进行跨学科整合的教学。
中学语文课程中常涉及古诗文、古典小说、近现代小说等文学形式,在课文中所反映的主题也涉及到历史、哲学、思想品德等内容。
对于这些课文,教师可以根据文本内容进行跨学科的讲解和引导,引入历史、哲学、伦理道德等相关知识,使学生对主题有更加全面深入的理解。
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对课文主题的把握,还可以拓宽学生的学科视野,使学生在阅读中获得更为全面的知识积累。
三、打破传统教学模式,注重学生主体地位在传统的课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往往扮演着主导者的角色,学生则是被动地接受和理解。
这种教学方式难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主动性,也难以培养学生对主题的主动理解和思考能力。
教师在进行课文阅读教学时,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成为主体,通过启发式的引导,引发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他们对主题的自主思考和认知。
四、引导学生进行主题整合性思维活动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主题整合性思维活动,帮助学生对课文中的主题进行深入综合的思考。
“整合阅读”教学例谈
“整合阅读”教学例谈整合阅读是指将不同的文本、材料或知识进行整合,形成对学生有益的阅读教学。
整合阅读教学的目的是通过整合多种资源,创造一个更具深度和广度的阅读体验,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在教学实践中,整合阅读可以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扩展知识面、提升学习兴趣。
以下将通过阐述整合阅读的定义、原则、方法等方面,来谈一谈整合阅读的教学例子。
整合阅读的定义是指将不同的阅读资源整合起来,帮助学生构建更为全面和深入的阅读体验。
整合阅读可以包括不同类型的文本,比如文章、课文、图书、文学作品等;也可以包括不同领域的知识,比如科学、历史、文化等。
通过整合这些资源,学生可以得到更多的知识和阅读经验,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和文化素养。
整合阅读的原则是要注重多样性和深度。
多样性意味着整合不同类型和领域的阅读资源,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深度则是指整合资源要有一定的深度和延展性,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
在整合阅读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多样化的阅读任务和活动,以帮助他们建立更为全面和深入的阅读体验。
接下来,整合阅读的方法包括多种途径,比如课堂教学、课外阅读、网络资源等。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合作阅读、导读、讨论等形式,引导学生整合不同的阅读资源,帮助他们建立更为全面和深入的理解;在课外阅读方面,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种阅读活动,扩展他们的阅读范围和深度;在利用网络资源方面,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文献检索、在线课程、讨论平台等途径,引导学生获取和整合丰富的阅读资源。
通过以上对整合阅读的定义、原则、方法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到整合阅读的重要性和价值。
接下来,我们将通过一个具体的教学例子来进一步探讨整合阅读的教学实践。
在一堂英语阅读课中,教师设计了一个整合阅读的教学活动。
教师准备了一篇有关美国文化的短文,内容涵盖了美国的历史、政治、文化、习俗等方面的知识。
然后,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导读、讨论等形式,了解和理解这篇短文的内容。
“整合阅读”教学例谈
“整合阅读”教学例谈“整合阅读”是指将多种不同形式的文本材料整合在一起进行阅读和分析的教学方法。
这种教学方法能够帮助学生拓展知识面,提高综合阅读和理解能力。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一些关于“整合阅读”教学的例子,并分析其在教学实践中的作用。
我们可以以一个教学案例作为例子来说明“整合阅读”教学的具体实施。
假设我们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红楼梦》中的几个经典章节,同时了解中国古典文学的发展历程和文学风格。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将古典文学作品《红楼梦》和相关的历史背景材料、批评性文章、以及其他文学作品等整合在一起进行教学。
通过多种形式的文本材料的整合阅读,学生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红楼梦》的内涵和意义,同时也能够了解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可以设计一些课堂活动和作业来促进“整合阅读”的教学。
在课堂上,我们可以让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合作阅读,每个小组负责阅读不同形式的文本材料,然后进行交流和讨论。
对于批评性文章和历史材料,我们可以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进行分析和思考,以此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古典文学作品的内涵和意义。
我们还可以设计一些写作作业,让学生通过整合不同形式的文本材料来展开深入的思考和论证。
通过上述教学活动和作业,学生可以在实践中逐步提高综合阅读和理解能力,同时也能够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文学鉴赏能力。
相比于传统的单一文本阅读教学,通过“整合阅读”的教学方法,学生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文学作品和相关的文化背景,从而使得他们的阅读和理解能力得到更好的提升。
除了在文学教育中的应用,整合阅读教学方法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
比如在历史学科中,我们可以整合不同的史料、历史文学作品和历史影视作品进行教学,以此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和社会变迁。
在科学学科中,我们也可以整合科学文献、科普读物和科学实验等进行教学,以此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方法。
在英语学科中,我们可以整合英文原著小说、英语报刊杂志和英文影视作品进行教学,以此来帮助学生更好地提高英语阅读和理解能力。
“整合阅读”教学例谈
“整合阅读”教学例谈“整合阅读”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它旨在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本文将以英语学科为例,探讨如何在英语阅读教学中运用“整合阅读”教学方式,以期为教师提供一些指导和思路。
一、什么是整合阅读整合阅读又称交叉阅读、跨学科阅读、综合素养阅读等,是一种将不同学科的阅读材料结合起来,使学生在阅读中掌握多种语言技能和知识的教学方式。
例如,一个整合阅读课程可能会让学生阅读一篇关于全球变暖的科普文章,然后再阅读一篇描述全球变暖影响巨大的文化社论,此外还可能加入相关的历史、地理、政治等学科内容。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全面了解全球变暖问题,并掌握多种语言技能和知识。
二、整合阅读教学的意义(一)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整合阅读在阅读材料的选择上,不仅涉及到语言领域的文章,也涉及到其他学科,能够使学生掌握多种语言技能和知识。
这样学生就能够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和工作需要。
(二)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整合阅读涉及到不同领域的文章,因此,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需要跨越不同学科的知识界限,尝试把它们联系起来。
这使得学生必须掌握透彻的阅读技能,包括理解语言上下文、确定文章中重要信息等。
(三)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整合阅读涉及到不同领域的知识,能够帮助学生拓展视野,提高创造性思维能力。
学生可以从不同的学科中获取信息,进行组合和比较,在解决问题时提供更多方法和思路。
(四)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
整合阅读课程将不同的文化和语言学科结合在一起,培养学生跨文化沟通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国际视野。
三、如何运用整合阅读教学方式(一)选择适当的阅读材料。
整合阅读涉及到不同学科的文章,教师需要在选择文章的时候尽可能的选择那些具有代表性和权威性的文章。
同时,文章的难度和内容也需要与学生的阅读水平相匹配。
(二)设定教学目标和步骤。
在整合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设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和步骤。
例如,在全球变暖的整合阅读课程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阅读一篇主要介绍全球变暖的科普文章,然后用另一篇文化社论来增强学生对该问题的认识。
整合英语阅读与写作教学案例
整合英语阅读与写作教学案例在英语教学中,阅读和写作是两个密不可分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英语阅读和写作技能,教师可以采用整合英语阅读与写作教学的方法,以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一、案例介绍本案例以初中英语教材为基础,选取了一篇阅读文章和一篇写作任务作为整合的切入点。
阅读文章是一篇关于健康饮食的文章,而写作任务则是要求学生写一篇介绍自己最喜欢的食物的短文。
二、案例实施过程1. 阅读文章分析在开始阅读文章之前,教师先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主题和背景知识,帮助学生了解文章的内容和结构。
然后,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文章,并回答与文章内容相关的问题。
这些问题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同时也可以训练学生的阅读技能。
2. 写作任务引导在完成阅读文章之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自己最喜欢的食物是什么,并要求他们从营养、口感、文化背景等方面进行思考和讨论。
然后,教师给出写作任务的具体要求,包括文章主题、结构、重点内容等,并引导学生开始写作。
3. 整合阅读与写作在写作过程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参考阅读文章的结构和语言表达方式,以增加写作任务的难度和深度。
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将阅读文章中的重点内容与自己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以增加写作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4. 反馈与评价完成写作任务后,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反馈和评价。
在反馈过程中,教师可以从文章结构、语言表达、内容深度等方面进行评价,并给出具体的建议和指导。
在评价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互相评价和交流,以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互动性。
三、案例效果通过整合英语阅读与写作教学的方式,本案例取得了以下效果:1. 提高了学生的阅读技能和理解能力。
通过深入分析阅读文章和回答相关问题,学生的阅读技能和理解能力得到了提高。
2. 促进了学生的英语写作技能的发展。
通过参考阅读文章的结构和语言表达方式,学生的英语写作技能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3. 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通过将阅读与写作整合起来进行教学,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得到了增强。
浅谈初中语文主题单元整合阅读教学模式的实施方法
浅谈初中语文主题单元整合阅读教学模式的实施方法初中语文主题单元整合阅读教学模式是指将一定主题的多个课文进行整合教学,通过语文内容的互通和交流,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阅读能力、思考能力和综合能力。
然而,该教学模式的实施需要具备以下方法:一、设计教学方案在实施整合阅读教学模式之前,首先需要设计出相应的教学方案。
这个方案需要根据所教授的主题、课程、学生实际情况以及教师自身经验来确定。
具体来说,可以采用四步教学法,即吸引、导入、展开和收尾。
同时,教学方案也需要注意重点把握、形式多样性和实用性等。
二、搭建教学平台整合阅读教学模式需要搭建一个“平台”,以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该平台可以采用多种手段来实现,如图书馆、网络学习平台、变废为宝教学等。
借助这个平台,教师可以将多个课文组合在一起,发挥“串连”的效果;同时,学生也可以通过该平台获取更多的信息和知识,并掌握实用的操作技巧和方法。
三、注重阅读策略的讲解和应用对于教师而言,整合阅读教学模式需要注重阅读策略的讲解和应用。
阅读策略即针对特定的阅读任务,采用不同的阅读技巧和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帮助学生理解各种阅读策略的原理和应用,如预测、描绘、判断、推理、分析等。
然后,教师可以通过互动、小组讨论等形式让学生自主运用这些策略,提高他们的阅读水平和阅读效率。
四、强化语文知识的教学除了注重阅读策略的讲解和应用,教师也需要在教学中强化语文知识的教学。
这其中包括基础知识、重点词语和语句结构等,以加强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思考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教授这些知识,如例句分析、语言比较、古代文学作品鉴赏等。
五、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最后,教师需要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以确保教学目标的达成。
评估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如期末考试、作业质量、参与课堂讨论等。
教师也可以通过有针对性的调查问卷来得到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以进一步完善整合阅读教学模式。
综上所述,初中语文主题单元整合阅读教学模式需要通过设计教学方案、搭建教学平台、注重阅读策略的应用、强化语文知识教学以及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等方法来实施。
浅析小学语文阅读和写作整合教学的方法探究
浅析小学语文阅读和写作整合教学的方法探究随着教育教学的不断发展和改革,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意识到语文阅读和写作整合教学的重要性。
语文教学既要注重学生的阅读能力,又要注重学生的写作能力,这样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本文将就小学语文阅读和写作整合教学的方法进行一些探究和分析。
一、整合教学方法1. 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在教学中,需要选择适合学生阅读的材料。
可以选择一些富有趣味性和启发性的文学作品、自然科普读物或者是有益于增长见识的历史故事等作为阅读材料,引导学生进行阅读。
2. 引导学生进行深度阅读在进行阅读教学时,需要引导学生进行深度阅读。
通过导读和提问等方式,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引导他们进行深入思考和探究,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 写作与阅读相结合在阅读后,可以进行写作训练。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写作活动,让学生进行写作练习,如写读后感、写作文、写读书笔记等。
这样既可以巩固学生的阅读知识,又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教学实施策略1. 创设情境引发兴趣在整合阅读和写作教学中,可以通过创设情境和引发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对阅读和写作的热情。
可以利用课外活动、实地考察、多媒体展示等方式,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阅读和写作训练。
2. 多样化的教学策略在教学中,可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策略,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互动问答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参与性,提高他们对语文学习的热情。
3. 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在整合阅读和写作教学中,需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教师可以将课堂打造成一个宽松、民主、平等、和谐的学习环境,支持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创意,激励学生勇于表达和积极思考。
三、策略效果评估1. 反馈和评价在整合阅读和写作教学中,需要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反馈和评价。
通过教师的评价和同学间的互评,让学生进行思虑和总结,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改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2. 督促和帮助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督促和帮助,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自主思考,在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的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和学习动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整合阅读”教学例谈
作者:孙霁蔚
来源:《七彩语文·中学语文论坛》2019年第03期
整合教学跟“课标”提出的学习任务群教学精神是一致的。
其核心思想是跳出单篇教学的限制,立足于大单元,创设情境,布置任务,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平台,并引导学生进一步深度学习。
下面以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五中“此情可待成追忆”专题为例,谈谈在整合教学中的一些思考和实践。
专题中的四篇文章都是经典,有文言的奏章、散文,有东西方的戏曲戏剧。
此外,配套《读本》上有两个相关专题:“爱情的绝唱”,一组西方经典爱情诗;“永不褪色的友情”,一组因人生聚散而写给友人的诗词。
教材和读本共同呈现出一个由文质兼美的经典文本构成的阅读场,围绕一个“情”字展现了丰富内容:有散文、诗歌、戏剧等不同的文学样式;有亲情、爱情、友情等不同的情感类型;有东方、西方不同表达方式,折射出不同的文化内涵和审美心理。
这些文本就构成了阅读群,给学生学习和老师教学提供了巨大的空间,可以从不同的维度加以整合。
整合阅读一:动人心魄的爱情,比较阅读《长亭送别》《罗密欧与朱丽叶》。
两篇都是戏剧大师的爱情名篇,主题相近。
教材中节选了《西厢记》中长亭外张生崔莺莺依依惜别的章节,和《罗密欧与朱丽叶》中凯普莱特花园里罗密欧、朱丽叶难舍难分的章节。
选文都用诗化的语言写主人公对真挚、自由爱情的向往和追求。
任务活动一:读剧本,看剧情,品语言;欣赏戏曲《长亭送别》,观看《罗密欧与朱丽叶》;学生分角色表演。
任务活动二:比较阅读,探究问题。
教师提供三个比较的维度:女主人公“叛逆精神”的比较分析;东西方诗化语言的比较鉴赏,分析语言对塑造人物所起的作用;东西方抒情内容的差异比较,并探索规律。
活动以分组讨论的形式展开,全班8个小组,每组选一个问题研究,教师负责协调均衡。
学生先自读文章,然后小组讨论,由代表反馈,小组之间互相补充;教师整理、总结、引导。
活动结果呈现:
叛逆精神比较:女主人公都追求爱情的纯粹和自由。
《长亭送别》表现主人公冲破观念、制度、礼教对人的束缚,私定终身以后依依惜别的深情。
张生进京赶考,看起来是迎合世俗,其实也是捍卫爱情的方式。
《罗密欧与朱丽叶》反抗的是家族门第观念,主人公不惜抛弃姓氏,摆脱一切束缚,追求人性的解放,体现了文艺复兴时期莎士比亚的人文主义思想。
探究思路:反叛的对象—反叛的形式—时代背景—时代意义。
诗化语言的比较。
《长亭送别》有两类曲词:一类语言典雅,表现为情景交融、化用古诗、运用典故、用词凝练、化虚为实、渲染氛围、点染环境等方法的运用;一类通俗但朗朗上口,表现为双声叠韵、衬字、多种修辞、口语入词。
曲词体现了王实甫灵活驾驭语言的能力;也体现出元杂剧的特征:从古诗词演变而来,又需要面向大众。
《罗密欧与朱丽叶》中莎士比亚的语言丰富华美,表现为:用隐喻、夸张、双关、拟人等修辞,用绮丽的意象,用狂热的幻想,矛盾性的修饰表现内心世界。
莎士比亚的诗歌化的语言也体现了时代精神,文艺复兴的鼎盛时期,文学觉醒,语言充满创造力。
人物语言的差异表现了人物形象的差异。
崔莺莺诉说她的不忍离别,含蓄蕴藉,还体现出东方少女的矜持含蓄。
而朱丽叶表达爱慕思念,直白大胆,体现出西方少女的热情奔放。
探究思路:语言表现形式—个人风格—时代精神—人物塑造。
抒情内容的差异:“慕与怨”。
借用读本上朱光潜说的一段话:西方爱情诗大半写于婚媾前,所以称赞容貌诉申爱意者最多,中国爱情诗大半写于婚媾之后,所以最佳者往往是惜别悼亡。
西方爱情诗最长于“慕”,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是“慕”的胜境;中国爱情诗最善于“怨”。
节选部分的两部戏剧也是如此,朱丽叶大胆热烈地表达倾慕,崔莺莺含蓄委婉地表达思念。
任务活动三:延伸到教材之外,搜索资料,了解两部戏剧的全貌,探究中西方戏剧结构的差异,以及传达出的不同审美心理。
学生梳理出情节结构——《长亭送别》:悲—欢—离—合。
《罗密欧与朱丽叶》:悲—欢—离—亡。
两部戏剧的结尾不同。
西方悲剧的价值是“崇高感”,把美好的东西毁灭,让人获得精神的震撼,从而净化心灵。
中国传统戏剧中的大团圆,其价值是“安慰”,是人们弥补现实不圆满的良药,获得心灵的慰藉。
这种不同体现了民族审美心理的差异。
这部分的深入探讨以教师引导为主。
任务活动四:延伸阅读,阅读《读本》“爱情的绝唱”专题。
《读本》里的这組西方爱情诗都是名家经典:有白朗宁夫人对爱情的讴歌,聂鲁达对爱情的憧憬,裴多菲无怨无悔的追求,普希金的美丽忧伤,阿赫马托娃的生死不渝,叶芝的凝望与祝福。
第一步,这组诗中的爱情有不同的模样,表达有各自的特点,学生挑选最欣赏的一首跟大家交流(从语言、手法、情感、构思四个角度鉴赏)。
选择同一类型诗歌的同学组成小组交流各自的看法,讨论完善,教师也参与其中。
例如:喜欢热情讴歌的诗歌。
白朗宁夫人把爱比作火、光明,是上帝赐予,不分贵贱;聂鲁达把爱比作玫瑰、喷泉,赋予人力量;裴多菲愿意是急流、荒林,只为带给爱人快乐、自由、成长。
这几首诗通过各种修辞、意象的选择,讴歌爱情的特质。
喜欢忧伤期盼的诗歌。
从普希金的《致
凯恩》中学生能读出诗中的绝望、忧伤、狂喜,遇到爱情前后有强烈的对比。
阿赫马托娃这个被誉为“俄罗斯的月亮”的女诗人,《我们不善于告别》这首诗里有对生死不渝的爱情的渴求,但诗中又忧伤迷茫,诗中有现实与理想的对比。
叶芝《当你老了》通过假设、想象,对一个妙龄女子说出红颜易老的真理,诗人孤独地、远远地,却执着地注视着众星捧月的姑娘,诗人的爱情超越了时光和外在的美丽。
凝望与祝福,这样的爱情很动人。
第二步,仿写诗歌。
学生寻找合适的意象,模仿巧妙的构思,运用合适的手法。
这一设计打通了审美鉴赏与创造,打通了文学阅读与写作。
对于这个任务学生兴致勃勃,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对爱情充满憧憬、忧伤,所以给他们一个私密空间,他们很愿意表达,这个空间就是他们的随笔本,大部分学生也很大方地愿意拿出来交流。
整合阅读二:感人肺腑的亲情,比较阅读《陈情表》《项脊轩志》。
两篇文言经典,一篇是蜀汉旧臣向君主司马炎陈述孝情,婉言拒绝君主的文章。
怎么陈情,何以打动君主?一篇是震川先生怀念亲情的文章,何以“长号不自禁”?两篇文章都打动了世代读者,如何打动人,需要进行深刻体悟。
任务活动一:比较阅读,从语言这一载体入手,知人论世,探讨表达情感的艺术。
经过小组讨论探究、整合完善,呈现活动结果:两篇文章都以情动人,一篇委婉讳饰,迂回渐进,因为作者特殊的处境,面对特殊的陈情对象,有忌惮、有苦衷;一篇含蓄节制,质朴深情,因为作者悲苦的身世,睹物思人,沉浸在一个人的回忆中,茫然若失,他面对的是夜深人静的自己,表达了苦涩和感伤的生命体验。
任务活动二:延伸阅读《读本》,“永不褪色的友情”专题。
这一专题的诗歌围绕友情展开。
友情也有不同的内涵,不同的形式:分别时的叮嘱劝慰,身处异地的绵绵思念,痛失友人后的哀伤悼念都是常见内容。
所以诗歌大致有送别、怀远、追悼三种。
研读这组诗歌,教师也提供给学生几个比较的维度:
从类型或手法的角度。
有送别诗:王维把深情寄托于春色,化无形为有形。
有怀远诗:围绕“夜郎”这一贬所,李白怀念左迁龙标的王昌龄,将深情托付明月;杜甫听闻李白在流放夜郎的途中遇赦,急盼友人来信。
或借助于景物,或借助于想象,或直抒胸臆。
可以侧重语言、手法探究。
从理解内容的角度。
柳宗元的《衡阳与梦得分路赠别》,有生死不渝的友情,同病相怜的悲叹,学生需要通过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去体味。
将白居易的《寄元九》和元稹的《得乐天书》结合起来阅读,体会元白二人在困境中的互相扶持。
教师可建议学生从情感角度結合创作背景去鉴赏。
从探寻典故的角度。
通过对三首《金缕曲》的研读,让学生查阅资料,了解顾贞观、吴兆骞、纳兰性德关于友情的荡气回肠的故事。
这组《金缕曲》大量使用典故,可以让学生从查找资料,从探寻典故的角度去研读。
在整合教学中值得思考的是教师如何创设情境,设计问题,制定活动计划、实践活动中的指导和评价。
教师通过布置任务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去探究、体验,但是教师也要参与其中,能适时收回课堂,引导学生去深思、感悟,这样才是一个收放自如的课堂。
(作者单位:南京市第九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