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本的书”阅读教学策略例谈以《水浒传》为例

合集下载

项目式学习下的名著整本书阅读——以《水浒传》为例

项目式学习下的名著整本书阅读——以《水浒传》为例

项目式学习下的名著整本书阅读——以《水浒传》为例【摘要】2017年版新课标要求学生在阅读上做到真读书、多读书、读整本书。

为促进学生真正深入阅读名著,教师可以应用项目学习理论开展初中名著阅读教学探究。

本文以《水浒传》教学为例,探究项目式学习下的名著整本书阅读,希望为初中名著阅读教学提供一个切实可行的教学参考。

【关键词】初中语文;项目式学习;整本书阅读;《水浒传》初中名著阅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旨在拓展学生阅读视野和思维发展,提升学生语文综合素养。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注重“整本书阅读”的教学设计,帮助学生构建语文阅读经验。

在整本书阅读中,教师需要注重项目化学习,有规划、有组织、有评价地让学生掌握整本书阅读的方法,进行阅读实践。

一、制定教学目标在实施阅读计划之前,教学目标的制定能够帮助教师及学生明确阅读的目的与方向,便于阅读计划的顺利开展,高效地完成阅读任务,因此在实施《水浒传》阅读计划之前,教师可制定如下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通读作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2.引导学生积累知识、培养语感,发展学生编剧、表演、口才方面的能力,能够鲜明准确地表达观点看法,会写小论文,促进其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3.引导学生以现代的眼光看待《水浒传》,思考社会现实问题,形成一定的社会眼光。

二、制定阅读期限和进度《水浒传》虽然章节回目明晰,情节走向明确。

但是作为一篇长篇白话小说,有96万字,100章回,其篇幅较长,情节复杂,人物繁多,而且有些地方半文半白,学生要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阅读较困难。

因此教师在制定阅读计划时,必须对阅读期限及进度做一个限定,如一个月,并在每周具体细化阅读进度。

三、阅读计划的实施(一)积累性阅读阶段,制作人物梳理卡片本阶段要求师生统一《水浒传》版本,共读《水浒传》。

教师可在寒假前布置阅读任务,以便完成整本书阅读的任务,如:引导学生做人物梳理卡片,每位学生整理出自己感兴趣的不少于10位人物。

卡片正面是人物姓名、绰号、外貌、性格等,背面是摘抄和批注人物的经典细节。

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水浒传

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水浒传

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水浒传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水浒传》第一部分:引言《水浒传》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它以英雄豪杰、忠义情怀为主题,以山东梁山泊起义为背景,描绘了一群好汉的抗争故事。

阅读《水浒传》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历史事件以及人性的复杂性。

本篇文章将介绍一种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旨在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并激发他们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第二部分: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水浒传》的兴趣和阅读意愿。

2.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表达能力。

4. 增进学生对中国文化和历史的理解。

第三部分:教学步骤1. 探索背景知识在开始阅读《水浒传》之前,介绍《水浒传》的作者施耐庵、书籍的起源和历史背景。

学生可以通过阅读相关资料、观看视频或听取教师讲解的方式来获取背景知识。

2. 激发学生的兴趣利用图片、视频、音频等多媒体资源展示精彩的情节和角色,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可以选择一些与学生生活相关的片段进行展示,引发学生对故事情节的好奇心。

3. 确定阅读目标在阅读之前,帮助学生了解整本书的结构和主要内容,明确阅读目标。

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简短的概览,包括主要角色、情节发展以及与中国历史相关的背景。

4. 阅读指导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阅读《水浒传》。

可以使用预读、精读和泛读等阅读策略,帮助学生掌握关键信息、理解复杂情节和角色之间的关系。

及时解答学生的问题,并与他们展开有针对性的讨论。

5. 讨论和分析在阅读过程中,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他们的理解和观点。

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鼓励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分析。

同时,也要引导学生尊重他人的观点,学会换位思考。

6. 写作任务鼓励学生进行书评、角色分析或故事情节改写等写作任务。

通过写作,学生可以进一步巩固对《水浒传》的理解,并提升自己的表达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7. 演绎和表达分组进行剧本演绎或角色扮演,让学生亲身体验故事中的情节和角色。

这种互动形式可以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情感共鸣,增强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如何有效的阅读整本书籍——以《水浒传》为例

如何有效的阅读整本书籍——以《水浒传》为例

如何有效的阅读整本书籍——以《水浒传》为例引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思想已经成为许多人心中的一个人生目标,而书籍就成为了首选。

但是怎样高效率的阅读一本书,还是很多人心中的一个疑问。

那么本文就以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中的《水浒传》作为例子,浅显的介绍几个阅读方法给大家,以作探讨。

根据书中主要人物的描写来阅读整本书籍众所周知,《水浒传》是一部小说。

既是小说,那么肯定就有故事情节的发展,也就会有推动故事发展的角色。

而与其它小说不太相同的是,《水浒传》的出场角色,着实多了一些,单单水泊梁山里的大小头目就有一百零八个。

这里挑两个书里性格最突出的两个人,宋江和李逵进行描写分析。

先说宋江,作为梁山众好汉中后期的领袖,他的人物特点可以用梁山精神里忠义二字中的忠来概括,从第十八回中出场便是私放当时的梁山领袖晁盖的忠于朋友,到小说中段打败官军(两赢童贯、三败高太尉)后对朝廷命官的谦卑的忠于朝廷,再到最后一回中哪怕已经知道喝的是毒药的情况下也不报复统治者的忠于皇帝。

小说中将宋江的忠贯穿在了各个主要情节当中。

而由其“忠”的延伸,也正是本书对于宋江做的种种事情的探讨的一种结合。

比如书中七十一回中,梁山一百单八首领已经聚齐,此时又恰逢重阳,宋江便大宴众人,席间做一首《满江红》,宣传的就是希望朝廷招安的思想,而且在大多数人都反对的情况下仍不放弃,并且各个说服。

所有这些,都是他想要表达这支队伍,或者说他自己接受招安以报效国家的这种思想。

在宋江看来,不管这个水泊梁山发展得多么壮大,最终都要接受招安报效国家的,这实际上也反映出了宋江其实上梁山造反只是反贪官,不反皇帝的这个态度。

这种态度,宋江从上梁山起就在宣扬,而且是一有机会就表达出来,他盼望着“改邪为正,为国家臣子”,让众弟兄们同心报国,是宋江“忠”的反映。

但是他其实忽略了,众位好汉当中,像林冲、秦明等本身就是从官军中出身的,他们上梁山就是不想当朝为官,而现在让他们重新又入朝,心里肯定是一百个不愿意的。

“整本的书”阅读教学策略例谈以《水浒传》为例

“整本的书”阅读教学策略例谈以《水浒传》为例

“整本的书”阅读教学策略例谈——以《水浒传》为例颜维奇,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第四中学教师。

?“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

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整本的书”怎样引导学生读?教学实践中有哪些较为成功的做法值得借鉴?笔者以名著《水浒传》教学为例,谈谈“整本书阅读”三种基本课型的做法,以期引起更多一线教师的实践与思考。

?一、导读课——引发阅读期待导读课,是以教师为主导,引导学生自己阅读为主要目的的阅读教学课型。

“导”的主角是老师,而“读”者是学生。

导读课,导引学生读“整本的书”,侧重点不在于让学生读懂、读透一本厚厚的作品,主要目的是引起学生的阅读期待,体验到审美和发现的乐趣,获得愉悦和满足的情感体验,进而形成持久的读书兴趣,养成主动阅读、终身阅读的良好习惯。

下面是名著《水浒传》导读课的教学案例片段:三、泛读全书,概述水浒故事。

1.你知道《水浒传》中写了多少人物形象吗?你能说出多少个人物名称?你能说出某个人物在《水浒传》中的哪些事迹?提示:讲清主要人物、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起因、经过、结果,突出主要情节。

2.投影出示吴用、宋江、林冲、鲁智深、武松五位英雄的画像,抢答与他们有关的主要故事。

四、精读片段,分析人物形象。

(一)人物形象之绰号1水浒英雄各有绰号,有些绰号深刻地概括了其人的本质特点,读者很容易记住,例如黑旋风李逵﹑智多星吴用等等。

请再说出几个好汉的绰号。

2.抢答,说出下列人物的绰号。

九纹龙花和尚豹子头青面兽托塔天王神行太保行者母夜叉智多星黑旋风鼓上蚤及时雨(呼保义)(二)人物形象之性格 1.《水浒传》中塑造了大批生动的人物形象,众多英雄人物有共同的特性吗?2.精彩片段欣赏:《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鲁提辖是《水浒传》中塑造得最好的形象之一,作者写出了他性格的丰富性,并且是通过具体的细节来表现的。

试举例具体说说鲁提辖的性格特点。

3.说说“东京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林冲的性格特点。

基于主题学习的整本书阅读策略探究——以《水浒传》中的鲁智深形象为例

基于主题学习的整本书阅读策略探究——以《水浒传》中的鲁智深形象为例

2019.07“语文主题学习”提倡学生进行大量阅读,它的理念与整本书阅读高度契合。

主题学习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整合,而整本书有着众多的线索可供整合;“主题学习的特点是围绕某个相对集中、独立的主题开展学习”[1],整本书内容包罗万象,在阅读中,必然要抓住它的核心价值,一书一得,在“得”中适当兼顾其他。

每本书的核心价值是不同的。

怎样抓住整本书的核心价值进行主题式学习呢?本文选择《水浒传》中的鲁智深形象作为主题式学习内容进行一些有益的尝试。

《水浒传》中的鲁智深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学生即使没有读过原著,也知道鲁智深曾经拳打镇关西、大闹五台山、倒拔垂杨柳等。

学生熟悉这些故事情节,益处在于更有兴趣阅读自己熟悉的情节;但也会因为先入为主的一些观念,妨碍对人物进行理性的判断和深入的思考。

在这样的学情下,教师不能简单地重复学生已知的知识,而应在他们已知处探寻未知,发现作者隐含在书中的深层意义。

一、筛选与整合:充分利用回目的作用访问与检索是指在整本书中“查找一条或多条信息”[2]。

《水浒传》是章回体小说,它的回目是最有效的访问与检索的工具。

回目是中国古典章回小说独有的艺术形式,讲求对仗、精练,概括了小说每一章节的内容,蕴含着作者欲说而未说的信息,既有预叙作用,又有画外音的效果,具有很高的审美和教学价值。

先让学生翻阅回目页,找主要写鲁智深的回目,他们很容易找到三至八回和十七、九十九回。

因为在这八个回目中,不是有鲁智深的名字,就是有鲁智深的绰号。

第五十八和第五十九回目中没有关于鲁智深的显性信息,学生从回目很难筛选出来。

这时,教师可让学生速读这两章,按照其他八个回目的特点,修改回目,如“鲁智深助打青州,众兄弟同归水泊”“智深救人陷囹圄,宋江率兵闹华山”等。

通过筛选和修改回目,学生对鲁智深在整本书中的地位和影响就有了大致了解。

他是书中的重要人物,全书一百回,以他为主的就占了十回。

他又是线索式的人物,原著开头最精彩处是由他拳打镇关西开始的,接着其他英雄人物纷纷出场;中间救桃花山,斗呼延灼,打青州城,带领众兄弟上梁山,壮大梁山的实力;结尾处他一禅杖打翻方腊,梁山伟业就此建立,最后就是英雄人物凄惨收场。

初中语文名著水浒传阅读教学策略

初中语文名著水浒传阅读教学策略

初中语文名著《水浒传》是我国古典文学的经典之作,是一部关于义薄云天、忠义之士的故事。

对于初中生来说,能够理解和欣赏《水浒传》是一次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体验。

在初中语文课堂的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引导学生阅读和理解《水浒传》,成为了一项重要的任务。

本文将探讨一些关于初中语文名著《水浒传》阅读教学的策略,以期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理解能力。

一、引导学生了解《水浒传》的社会背景和作者背景1. 通过讲解《水浒传》的作者施耐庵,学生可以了解到施耐庵在著作《水浒传》时所处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这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小说中所描述的历史背景和人物形象。

2. 介绍《水浒传》所反映的社会现象和价值观念,让学生从《水浒传》中了解到我国古代的社会制度和道德观念,对于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

二、注重学生对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的理解1. 给予学生一定的背景知识,解释书中的一些历史典故和成语的意义,使学生对人物形象有更深刻的理解。

2. 引导学生深入分析小说中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命运遭遇,从中提炼出人物的价值观念和情感世界,加深学生对人物形象的理解。

3. 引导学生分析小说的情节结构和主要事件,帮助学生理清小说情节,增加对故事的理解和记忆。

三、启发学生思考《水浒传》对现代社会的影响1. 引导学生从《水浒传》中汲取正能量,理解其中蕴含的忠义仁爱等传统美德,并将这些美德引导到现实生活中,培养学生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 让学生学会通过小说中的故事和人物形象,思考现代社会中的道德问题和价值取向,引导学生用独立的思维去分析和解决问题。

四、利用多媒介手段丰富教学内容1. 利用图片、视瓶等多媒体手段向学生展示《水浒传》的书籍文化和历史文化,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 利用课堂互动、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水浒传》的记忆。

通过以上教学策略,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对《水浒传》的阅读兴趣,并提高学生对《水浒传》的理解能力。

如何运用多种策略促进整本书阅读——以《水浒传》为例

如何运用多种策略促进整本书阅读——以《水浒传》为例

如何运用多种策略促进整本书阅读——以《水浒传》为例摘要】本文旨在整本书阅读过程中,运用“导读——跟进——汇总”阅读环节对整本书阅读进行分阶段指导阅读,通过“画、猜、填、演、比”等一系列的阅读手段和策略对《水浒传》进行促进阅读,力求把阅读整本古典小说的单调形式化为形式多样的阅读汇报与分享活动,从而有效地引导学生阅读整本书。

【关键词】策略整本书阅读《水浒传》近年来,关于整本书阅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以下称“课标”)已经明确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

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

”笔者也就整本书阅读申申请了一个课题,抱着以“名著导读”的形式开启学生读整本书的阅读欲望,用“班级读书会”的形式让学生交流分享读完整本书的感受。

在开始操作的时候,笔者增加了一个环节:关注学生阅读推进本身。

因此,笔者综合教学实践与经验,形成了“导读——推进——总结”的三步走整本书阅读指导过程。

对有着复杂的人物关系或者错综复杂的情节的古典名著,如果没有有效的持续的跟进,学生就会陷入“轰轰烈烈的开始,悄无声息的熄火”的状态,故而“推进”这一过程在整本书阅读环节中,最为重要。

那么,在现实教学中,如何将整本书阅读进行到底?笔者在九年级1、2班的学生中开展了为期一个学期的《水浒传》整本书阅读活动,运用多种策略的阅读来推进整本书阅读,取得了较为好的阅读效果。

一、画一画,手绘群雄图笔者对本班学生进行了初步调查,发现学生们(特别是男生)关于“梁山好汉”们的绰号、经典情节等内容多多少少还是可以讲一二的,有的学生能讲武松打虎,鲁智深大闹五台山,林冲火烧草料场等等故事。

于是,笔者在考查学生水浒知识之多少的情况下,确定了第一阶段整本书阅读的实施方式:以4人小组为单位,全班分14小组,每组分配好任务,一起共同画出《水浒传》108好汉人物图。

1、导读课在梁山108好汉中,我班学生对杨志、武松等人物比较熟悉,因此,第一阶段的导读课,笔者向学生展示了武松和杨志的经典情节,武松打虎和杨志卖刀的情节,并推荐关于武松和杨志的的相关的章回片段,初步感受水浒人物的形象。

浅谈《水浒传》整本书阅读的策略

浅谈《水浒传》整本书阅读的策略

浅谈《水浒传》整本书阅读的策略【摘要】整本书阅读是语文课程教学的重要研究对象,本文从“引读”“推读”“提读”三阶段出发,探究《水浒传》的阅读策略,“引读”是为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推读”进阶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提读”重在成果展示。

【关键词】《水浒传》引读推读提读《水浒传》是我国古代长篇白话文小说,也是中考名著阅读的考察书目之一。

因此,如何将《水浒传》纳入语文教学,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是探寻整本书导读的一线教师所致力于研究的。

一、引读----以任务为导向,激发学生阅读兴趣1.抓准学生的阅读起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学生的阅读起点往往不是从零基础开始的,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前,应抓准学生的阅读起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例如《水浒传》,很多学生在阅读名著前,已经通过影视、故事书、漫画等途径对这本小说有了一定的了解,但真正阅读原著的同学很少,很多学生觉得原著篇幅较长,复杂的人物关系和大段的场景描写让人应接不暇,无心阅读,因此,在了解学生的状况后,笔者没有按照旧的教学模式,而是换了新的方式--说书和吟诵,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例如《水浒传》第十二回中杨志要去投奔东京亲眷,途中遇到落草梁山的林冲等好汉,当时杨志的自我介绍就颇有诗词曲赋韵味,可用吟诵的方式吸引学生注意力,在杨志被逼上梁山这一故事中,总共有三个波折:押送花岗石在黄河里翻了船、汴京卖宝刀杀波皮牛二、黄泥岗丢失生辰纲,故事情节环环相扣、循序渐进,可采用说书的形式,渐进高潮,抓住学生的眼球,激发兴趣。

2.梳理文章脉络结构,把握作品内容学生的阅读兴趣被激发后,教师要及时指导学生对作品的结构内容进行梳理,帮助学生从整体上准确把握内容。

1《水浒传》虽然篇幅过长,但可以根据书中的一些重要情节理清名著的结构,如上梁山前,武松、林冲、鲁智深的个人经历;宋江上梁山的曲折故事;众虎同心归水泊的故事;卢俊义的故事;梁山接受招安;征讨田虎、王庆的故事;平方腊并死伤大半等,当学生对作品的重要情节、结构布局有了大致的了解后,可以有针对性地对一些重点情节精读,例如:鲁智深拳打镇关西;武松打虎、斗杀西门庆;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等。

课外阅读《水浒传》教学设计方案[精选五篇]

课外阅读《水浒传》教学设计方案[精选五篇]

课外阅读《水浒传》教学设计方案[精选五篇]第一篇:课外阅读《水浒传》教学设计方案【设计说明】课外阅读是拓展阅读教学的重要途径,但长期以来,我们存在一个思维误区,认为课外阅读的时间只能在课外,课堂上对这一问题连有效的指导都没有,使得学生的课外阅读往往处于自发、盲目的状态,学习效率低下。

这种情况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能否利用课堂上的时间进行有效的课外阅读指导?如果可行,又该如何去上阅读指导课?在这方面,我进行了一些思考,也进行了一些尝试。

我首先选择了《水浒传》这部长篇小说,因为多数高年级学生对这部作品是比较感兴趣的,语文教材也选择了其中一个片段:《景阳冈》,这样由课内拓展到课外显得更自然。

我先安排学生在课下自读这部作品,然后准备利用课堂时间组织学生讨论关于阅读《水浒传》的感受,了解其阅读的收获,检测其思考的深度。

《水浒传》作为一部经典的长篇小说,人物众多,情节曲折而又繁杂,对其主题思想的评价更是众说纷纭,对于学生来说,要想真正读懂这部经典名著,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学生读《水浒传》,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只去关注紧张的情节和感兴趣的人物,而忽视对其文学性和思想性的探究,使得自己的阅读只停留在作品的表面,而没有深入分析,没有读懂作品的精髓。

因此,组织学生讨论关于阅读《水浒传》的感受,要为解决上述问题而努力,通过较为合理的教学设计,让学生深入思考,读出自己独到的感受,读出精彩,读出收获。

【教学目标】1.学习从自己的角度理解和分析小说中的人物,表达自己的思考和发现。

2.尝试创造性阅读,读出自己独到的感受,学习合作探究,敢于表达不同的见解。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以画像激趣。

用多媒体显示戴敦邦所画的水浒人物,重点展示宋江、武松、鲁智深、林冲、李逵等主要人物,同时说明:戴敦邦是当代著名的人物画家,他所画的水浒人物,造型生动而又略有夸张,表现了水浒好汉的个性和英雄气,在电视剧《水浒传》(央视版)片尾出现的水浒人物画像,就是他的作品。

以《水浒传》为例的初中名著整部阅读指导心得

以《水浒传》为例的初中名著整部阅读指导心得

摘要:倡导整本书阅读是初中语文阅读指导的发展趋势,也是课程建设趋于系统化与规范化的必然选择,但整本书阅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具有典型的长周期性特点,时间跨度大、学习任务重,如果缺少有效的指导,势必会成为学生的负累,将会使其产生劳而无功之感。

本文以中国古典名著《水浒传》为例,分析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过程中行之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整本书阅读寻线索跨文本活动法整本书阅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具有典型的长周期性特点,时间跨度大、学习任务重,如果缺少行之有效的指导,势必会成为学生的负累,将会使其产生劳而无功之感。

考虑到《水浒传》是初三语文教材的推荐阅读书目,针对上述情况,现以《水浒传》阅读为例,提出包括以寻线索统摄全局等在内的指导心得。

一、以寻线索统摄全局在对待名著整部阅读任务时,学生一定要建立起信息的深层次联系,特别是要从教材思维中跳出来,进入到统摄全局的状态。

为此,初中语文教师需要指导学生产生由点成线和由表至里的两种意识。

首先,教师要让学生根据一条线索把多个事件联结起来,实现名著整部阅读的完整性要求,例如在要求学生阅读经典的“武十回”时,即可以要求学生边读边设计武松人生经历线索图,或者事件发展脉络图等,学生在此要求的引领下,便会主动提取有价值的信息点,也就是分析并概括重要的人物、事件等,其中若以人物为线索,则可包括寄人篱下的武松、打虎的武松、身为都头的武松……直至行者武松等,接下来学生则可以把这些信息点按照时间的推移进行联结,以线索图的形式表现出来。

其次,教师要让学生在线索或脉络中发现人物与事件的本质,也就是前述由表至里,比如要让学生在前面所绘制的武松人生线索图中,发现故事结构的特点,学生将会看到整个故事包括了两次比较大的起伏,其中两次“起”,均源于武松的能“打”,这可充分说明武松的本领高超,而两次“伏”,均源于他人的情欲、贪欲,源于吏治的腐败,最终逼得武松逞勇使气、落草为寇。

在这样的由表至里分析中,学生将准确读出人物性格特征,并窥见作品的深层次思想。

开展《水浒传》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意义及策略

开展《水浒传》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意义及策略

在平时的教学和生活中,语文教师都非常关注学生阅读整本书的情况。

我们都知道,教师开展整本书阅读教学,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他们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增加阅读量,培养综合素养。

《水浒传》作为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经典,是教师开展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好材料。

下面,笔者就谈谈开展《水浒传》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意义及其策略。

一、开展《水浒传》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意义《水浒传》是中国的四大古典名著之一,一经问世便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成为后世小说创作的典范。

它是一部描述农民反抗朝廷的史诗级作品,作者通过生动的艺术描写,再现了北宋末年农民起义发生、发展直至失败的全过程,深刻揭示了农民揭竿而起的原因,讲述了梁山好汉们的战斗过程,同时也揭示了起义失败的根本原因。

《水浒传》的主题非常深刻,展现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腐朽,揭示了农民起义的原因是“官逼民反”。

起义的英雄们无法在黑暗的社会中生存下去,最终被逼上梁山。

作者给予这些英雄人物以充分的肯定和高度的赞扬,热情歌颂了他们不畏强权、大胆反抗、伸张正义的精神,也赞美了他们崇高的品格和高超的武艺。

梁山反抗军提出的“杀富济贫”“替天行道”的口号,是对封建思想以及封建权威的宣战,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

《水浒传》一书向封建皇权思想发出了挑战。

施耐庵有着强烈的民本主义思想。

以前,“替天行道”的人是君主,是天子,而在施耐庵的书中,“替天行道”的人变成了梁山泊的英雄们,他们既是反抗者,也是备受压迫的人。

封建统治者编织了一张铺天盖地的黑暗大网,这张网网住了百姓,束缚得人们喘不过气来。

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梁山好汉们不得已走上了反抗的道路。

此外,《水浒传》中出现了许多个性鲜明的典型形象,这些人物形象有血有肉,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作者善于把人物置身于真实的历史环境中,扣紧人物的身份、经历和遭遇来刻画他们的性格。

每一位英雄都有自己的性格特点。

作者还善于在比较中写人,从而使人物的性格更加鲜明生动。

比如,在武松斗杀西门庆的事件中,何九叔与郓哥两个人物形象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方法指导的策略探寻——以《水浒传》整本书阅读指导教学为例

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方法指导的策略探寻——以《水浒传》整本书阅读指导教学为例

LIBERAL ARTS FANS2021年第18期教育教学3随着语文课程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也对学生从课内阅读链接课外阅读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提倡学生要读好书、多读书、读名著、读经典文学,更要学会读整本书。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立足课本内容链接整本书阅读,特别是一些节选于小说的课文内容。

要让学生通过整本小说的课外阅读,深入领略作者的写作脉络、表达的主题思想等,理解全书的艺术思想与人文精神[1]。

在九年级下册语文课文《水浒传》的选篇文本阅读中,教师就要让学生链接整本书阅读,给予学生有效的阅读指导。

一、采用多元方式,在导读中生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教师要思考学生在阅读《水浒传》时的兴趣点在哪儿?是对英雄人物的崇拜,还是对语篇中精彩语言的流连忘返?教师再针对这些兴趣点采用多种导读方式,让学生在阅读前有明确目标,做到阅读中有思考、思考中有阅读,从而深入理解文本。

(一)借助资料考证激趣导读每一本小说中的人物大多都有创作原型。

作者借助一定的情节,将当时的社会面貌、人物形象进行生动刻画,塑造出一个个动人的故事。

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往往是作者付诸一定的情感与思想创作出来的,与现实中的原型人物存在一定差异。

因而,指导学生阅读一部小说时,教师要搜集一些小说人物原型的资料,进行一定的对比分析,激发学生阅读整本书的兴趣,让学生的阅读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借助名家评价激趣导读经典名著的价值就在于其味经久不衰、其形永远存在;不同的人能读出不同的味道,对名著中不同人物与事物的形象感受不同;每一次品读,会有不同的感受。

《水浒传》一书也给很多名人大家留下了各异的心灵震撼。

基于此,教师可搜集一些名人大家对《水浒传》一书的独到评价,激发学生对整本书的阅读兴趣。

笔者搜集了不同名家对《水浒传》的一些评价,并让学生反复朗读,从名家独到的评价中感知名著的文学价值。

如金圣叹感叹说:“《水浒传》所叙,叙一百八人,人有其性情,人有其气质,人有其形状,人有其声口。

整本书阅读:专题性、多样化促进阅读深入——以《水浒传》阅读推进为例

整本书阅读:专题性、多样化促进阅读深入——以《水浒传》阅读推进为例

整本书阅读:专题性、多样化促进阅读深入——以《水浒传》阅读推进为例董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读整本的书”的教学建议,统编本语文教材将整本书阅读纳入课程计划,如今整本书阅读的课程价值已逐步得到很多老师的认可。

在四月份的语文教学中,我也着重和学生一起阅读古典名著《水浒传》,而其中体现的问题也让我反思整本书的教学,并试图借用名家的教学案例、理论来改善我的教学。

1 体察学情:激发阅读兴趣虽然《水浒传》为中考指定必读书目之一,学生也知道它为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但论起对基本的故事情节却鲜有人知道一二。

以某次质量检测为例,提到“豹子头”和“英雄”的关键词,很多学生竟然回答是“武松”,也“一丝不苟”的将武松打虎的故事描写一番,让人哭笑不得,同时,也能看到,小学课本有武松的故事,但是已经进入到初中两年的他们,关于“水浒”的知识、内容知之甚少,更谈不上去细读了。

从这些现象可以看出,学生的兴趣缺乏、阅读时间计划不足、阅读期待值不高等,造成了他们疏离这部皇皇巨著,他们似乎也没到“老不读水浒”,而是“少该读水浒”的年龄。

(1)激发兴趣:面对这种情况,首要做的是“激趣”——导读课成为必需。

导读课,导引学生读“整本的书”,侧重点不在于让学生读懂、读透一本厚厚的作品,主要目的是引起学生的阅读期待,体验到审美和发现的乐趣,获得愉悦和满足的情感体验,进而形成持久的读书兴趣,就如一部电影的开场能否吸引观众继续观看下去,前期的导引至关重要。

如何去导呢?(2)调查了解:除了激发兴趣,还需要深入了解学生的阅读期待,我想在此环节上,设计一些调查小问卷,包括学生既有的阅读积累、阅读期待、人物的熟悉程度、其他媒介的观看收获等,深圳对于名著改编的态度问答,这样拉近了现实生活与名著的距离,也为学生阅读做出铺垫——这些名著内容离我们生活非常之近。

而这些问题的答案将作为阅读引导的“靶子”,让其有的放矢。

2 延续阅读:主题、主线统领自发的阅读行为是兴趣使然,但是持续的阅读过程需要老师去跟踪和引导。

九年级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研究——以《水浒传》为例

九年级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研究——以《水浒传》为例

九年级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研究——以《水浒传》为例摘要:自核心素养推行以来,为了提升农村初中生的语文学习素养,对初中整本书阅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

但由于整本书阅读工作量大、时间长,在实际推行过程中问题显著,农村地区问题更是突出。

本文尝试以农村九年级学生为对象,以名著《水浒传》为例,对九年级语文整本书阅读现状及成因进行分析,并提出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

关键词:九年级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引言:教育改革所要迭代更新的内容是全方位的,其中更加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缩小城乡学生差距是重要趋势。

自部编本语文教材推行以来,整本书阅读也更加受到语文教学的重视,要求在农村地区更高质量地开展名著阅读,培养农村初中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提升民族自信。

因此,本文通过分析农村九年级学生整本书阅读现状,提出相关策略,以此促进整本书阅读的有效落实。

一、农村九年级学生语文整本书阅读现状及原因分析从整体来看,农村九年级学生语文整本书阅读现状,并不乐观。

一方面,九年级学生学习压力大,课业任务重,阅读整本书籍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另一方面,学生在“应试教育”模式下,对语文阅读早已形成一套解读模式,对名著阅读也容易做模式化、套路化解读,而非结合自身思考,去真正揣摩和解读名著思想。

造成这些现状的原因主要可从以下三方面原因做分析。

首先,从区域发展来看,相较城市地区的学生,农村地区由于经济等原因,没有足够的硬件设备支撑学生很好的开展整本书阅读,图书室、书籍等资源匮乏。

其次,由于整本书阅读需要极高的注意力和专注度,需要学生对整本书有系统认识,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出了较高要求。

而且,名著阅读相较于受学生感兴趣的“快餐式阅读”、“碎片化阅读”来说,情节多、人物关系复杂、铺垫长,需要学生带着思考去阅读,而这种“烧脑式”阅读很难快速抓住学生感兴趣的点。

最后,九年级的学生即将面临升学,对于农村地区的学生来说,能否考上高中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未来人生走向。

水浒传整本书阅读教学案例设计

水浒传整本书阅读教学案例设计

水浒传整本书阅读教学案例设计一、引言《水浒传》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为了促进学生对中国古典文学的了解和阅读兴趣的培养,我们设计了一套水浒传整本书的阅读教学案例,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部杰出的文学作品。

二、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中国古典文学的兴趣和热爱;2.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分析和批判性思维能力;3. 增强学生对于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的理解;4.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5. 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和团队合作意识。

三、教学内容和活动设计1. 熟悉《水浒传》的背景知识在开始阅读之前,学生应该了解《水浒传》的作者、出版背景、故事情节等基本背景知识。

设计一系列小组活动,让学生自主搜索、整理资料,然后进行小组讨论和分享,并由每个小组提供一个简短的介绍。

2. 阅读《水浒传》鼓励学生使用每日阅读计划,每天分配一定的阅读量,并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引导和辅导。

学生可以在阅读过程中记录重要事件、角色关系和主题等内容,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故事。

3. 学习和分析文学技巧引导学生分析和探讨《水浒传》中作者使用的各种文学技巧,如形象描写、比喻、象征等。

学生可以形成小组,选择一段经典的文学描写,进行解读和分享,以增加对文学技巧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4. 角色扮演与创作安排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活动,要求他们选择一个角色并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和创作。

学生可以通过将角色放入不同情境中,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表演和讨论角色的内在动机、价值观和心理变化。

5. 作品比较和批判性分析引导学生比较《水浒传》与其他文学作品的异同之处,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可以选择其他古典作品,如《红楼梦》或《西游记》,进行比较分析,学生需要从情节、人物、主题等方面进行对比,并提出自己的分析和见解。

6. 作品演绎和创意表达鼓励学生运用多种艺术形式,如音乐、绘画、舞蹈或短剧等来表达对《水浒传》的理解和情感。

可以组织作品展示或演出,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水浒传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及反思

水浒传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及反思

水浒传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及反思一、引言水浒传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是一部描写北宋末年群雄混战的长篇小说。

作为经典之作,水浒传的教学设计至关重要。

本文将就水浒传整本书的阅读教学设计以及对教学设计的反思进行讨论,以期提高学生对该名著的理解和欣赏。

二、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a) 知识目标:学生了解水浒传的背景、主要人物以及故事情节;b) 技能目标:学生通过阅读水浒传,提高阅读、理解、分析、归纳概括等能力;c)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化、英雄精神的兴趣和理解。

2. 教学内容a) 水浒传的作者、创作背景和主要内容简介;b) 水浒传的人物形象及传统文化内涵;c) 水浒传的故事情节和主题。

3. 教学方法a) 阅读导入:通过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等来激发学生对水浒传的兴趣;b) 向导式阅读: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阅读整本水浒传,辅助学生理解和分析;c) 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就水浒传的主题、人物、故事情节等展开小组讨论,促进学生思维的碰撞和交流;d) 阅读输出:设计相应的阅读题目,引导学生培养对水浒传的深入理解和思考;e) 补充资料欣赏:给予学生相关的水浒传衍生作品、音乐、电影等形式的欣赏,扩大对水浒传的全面了解。

4. 教学评价a) 考察学生的阅读理解、分析和归纳概括能力;b) 通过小测验、课堂讨论、个别演讲等形式进行综合评价;c) 鼓励学生写作水浒传读后感,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三、教学反思1. 优点通过向导式阅读,学生逐步深入了解水浒传的背景和故事情节,提高了阅读理解的能力。

小组讨论激发了学生的思考和交流,培养了合作意识。

补充资料欣赏扩充了学生对水浒传的视野,提升了兴趣和欣赏水平。

2. 不足教学设计中缺乏针对不同学生的个性化教学策略。

教学评价部分可以增加更多的形式,提供更全面的学生表现评价。

3. 改进a) 引入个性化教学策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阅读能力差异,针对性地安排不同形式的学习任务;b) 增加课堂互动环节,如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的热情;c) 提供更多的扩展阅读材料,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和层面理解水浒传,进一步培养综合素养。

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探微——以《水浒传》为例

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探微——以《水浒传》为例

22阅读NEW WRITING2020.6 语文教学研究整本书阅读的教学意义重大,全国上下的一线教育工作者、教育专家纷纷实践、研究、探索,指导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

教师是整本书阅读的主导者,应该努力成为学生整本书阅读的引领者和推动者。

在具体过程中,教师要比学生站得更高、更远,或亲自阅读、悦读引领,或巧妙导入、激发兴趣,或跟踪推进、全程引导,将整本书阅读落到实处,让学生诗意地栖居于经典阅读。

“整本书阅读”已经成为当下语文教育关注的热点。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做了这样的表述:“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浙江省很多地市中考语文试题整本书阅读测评题目,也释放出积极导向,引导学生由浅层次的信息分辨到深层次的内容和形式的理解、诠释和运用,由浅阅读到深阅读,形成读、教、考的良性互动。

2019年浙江金华市中考考语文第4题就透出这样积极的价值导向:4.文学世界,万物有灵。

下列作家笔下的哪种植物可以用来比喻简·爱?请结合相关内容,简析两者的相似之处。

(4分)A.白杨树(茅盾)B.小树(贾平凹)C.木棉树(舒婷《致橡树》)然而,如何开展整本书阅读教学,许多一线教师一头雾水。

郑桂华教授认为在语文课程中实施有效的整本书阅读教学,教师可以从阅读共同体的培养、阅读任务的设计、阅读过程的监控、阅读成果的强化四个方面努力。

江苏南通陆艳老师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教师角色定位》一文中写到,教师是整本书阅读研究者、唤醒者、对话者、思考者。

这些专家的观点为一线语文教师提供了很好的示范和借鉴。

笔者认为在整本书的阅读中,让学生踏踏实实地读好整本书,实现阅读教学的有序、高效,语文教师不能做“甩手掌柜”,必须有所为。

教师应该努力成为学生整本书阅读的引领者和推动者。

一、读懂读透 ,悦读引领重视整本书阅读,教师不能以“读书监控者”形象出现,要先把书读懂。

“读懂”,是说教师对整本书有透彻的了解。

初中语文名著整本书阅读的指导方法——以《水浒传》为例

初中语文名著整本书阅读的指导方法——以《水浒传》为例

LIBERAL ARTS FANS2022年第6期教育教学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了“学生要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的观点。

在此背景下,教育领域对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整本书阅读作为一种能够有效提高学生阅读能力与阅读效率的阅读方法,也逐渐被应用到了初中语文教学中。

《水浒传》作为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是绝大多数人都耳熟能详的一本古典小说,具备一定的文学鉴赏价值,值得深入品读。

本文以该作品为例,详细介绍了整本书阅读方法在阅读该作品中的实际应用,对初中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具备一定的参考 价值。

一、通过目录预测整本书的内容目录是一本书的总结与提纲,通读目录能够使学生对整本书的内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因此在阅读一本书之前,有必要先阅读它的目录。

《水浒传》作为一部章回体小说,每个章节几乎都是一个独立的故事,并且章节的篇幅也相对较长,这就导致部分学生无法在阅读后精准把握章节的内容。

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可以传授学生根据目录进行预测的方法来帮助他们读懂整本书的内容。

如在“花和尚倒拔垂杨柳,豹子头误入白虎堂”这一回中,通过章节名,学生就可以在脑海中大致勾勒出花和尚鲁智深是如何倒拔垂杨柳的,而豹子头林冲又是如何被人诱骗进了白虎堂的,之后再有针对性地对这一章节进行阅读,就能够轻易地把握本章节的内容,进而联系上下文将整本书的故事脉络梳理清楚。

二、在跳读中掌握整本书的关键信息在阅读一本书的过程中,最为关键的就是时刻保持对这本书的兴趣,《水浒传》所运用的语言与现代白话文存在较大的差异,初中生在阅读时可能会存在一定的理解上的障碍,这会对他们的阅读体验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甚至会导致他们对阅读这部作品失去兴趣。

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跳读的策略,跳过那些与作品主题无关或自己暂时读不明白的部分,用最快的速度将整本作品略读一遍。

那么应当跳过哪些部分呢?《水浒传》中有大量对人物的外貌与当地景色的描写,这些部分完全可以跳过不读,只需要记住不同人物的大致特征就可以了。

巧用“三步”法激发学生整本书阅读兴趣——以《水浒传》为例

巧用“三步”法激发学生整本书阅读兴趣——以《水浒传》为例

巧用“三步”法激发学生整本书阅读兴趣——以《水浒传》为例摘要:加强整本书阅读是提高学生语文积累的一条有效途径,如何激发九年级学生阅读的兴趣,为深层阅读打基础?本文以《水浒传》为例谈整本书阅读指导的激趣“三步”法:统一版本,制定计划;自主阅读,获取初感;丰富活动,快乐阅读。

关键词:初中生;《水浒传》;阅读;兴趣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搜集整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1]。

名著阅读是有益的阅读方式之一。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安排了《水浒传》的导读,教师应从培养兴趣着手,才能进一步指导学生有效的深层阅读,理清脉络,准确把握人物性格,理解主题思想,吸取优秀文化营养,树立热爱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信念。

《水浒传》篇幅较长、情节较复杂、人物关系纷乱复杂,学生缺乏定力和耐心,阅读兴趣普遍较低,所以在导读上更需费一些功夫。

笔者以九年级学生为指导对象进行“三步”走阅读激趣指导,颇有成效。

一、第一步:统一版本,制定计划经过七、八年级循序渐进的阅读指导,九年级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已经达到一定水平,为了让他们真正领会名著文字的精妙,内涵的深刻,我推荐他们读正版原著而不是青少年简版,例如:《傅雷家书》(三联出版社),《红星照耀中国》(人民出版社),《昆虫记》(作家出版社修订本),《水浒传》(岳麓书社)。

统一版本也是为了方便师生、生生一起翻页交流、思考、探究。

读书不能毫无目的乱读一气,有条不紊、持之以恒,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制订一个切实可行的阅读规划,对引导学生读书很有导向作用。

班级制定班级阅读计划,教师还要指导学生制定个人读书计划,既包括阶段计划,又包括整本书阅读计划。

可从目标、时间安排、方法等几个方面制定,可用文章式、时间轴式,表格等方式。

计划制定完成后,贴于桌角、床头等等,随时起提醒作用,认真实行,养成“今日事,今日毕”的良好习惯。

二、第二步:自主阅读,获取初感新课标下的阅读教学就是要让学生主动与文章作者形成对话、交流的关系,以引起共鸣。

《水浒传》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

《水浒传》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

《水浒传》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文学名著篇幅长,容量大,内涵深,是学生阅读的最佳语言素材和精神食粮。

但是,初中生整本书的阅读现状并不乐观,语文教师如能对学生进行细致导读,那么对发展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必将大有裨益。

本文以《水浒传》名著阅读为例,就如何进行整本书阅读指导,提出几点建议。

标签:名著阅读《水浒传》教学策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会制定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

”可是,初中生整本书的阅读现状并不乐观,呈现出阅读的碎片化态势,浮光掠影,浅尝辄止,贪多求快。

学生们在阅读经典名著时往往抱着功利心理,只为应对考试而背记知识点,以求分数为主要目的;再者就是在阅读中追求情节的热闹有趣,抱着图乐心理,阅读浅显化。

而教师在对读“整本书”的阅读指导方面也存在着放任自流和缺乏方法等诸多问题。

基于此,本文以《水浒传》为例,积极探索,设计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让学生爱读名著,善读名著,从而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水浒传》是以北宋末年宋江起义为题材的长篇白话小说,是中国文学史上一座巍然屹立的丰碑。

全书通过描写众多的草莽英雄不同的人生经历和反抗道路,鲜明表现“官逼民反”的主题,揭示当时社会矛盾和统治者的残暴腐朽,歌颂人民的反抗精神,其艺术成就极高,名列中国古代四大小说名著之一。

清代文学批评家金圣叹曾这样评论《水浒传》:“不读《水浒》,不知天下之奇。

”在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水浒传》被列为必读名著。

一、制定阅读计划整本书阅读如何开展?最好的方法就是通读,从头到尾、一页不落地读下去。

学生一目十行也可以,一知半解也可以,教师要放开手脚让学生自己联系上下文的语境猜测词义,获得阅读名著的原始感受。

没有这种硬啃的功夫,就无法获得整本书阅读的巨大红利。

暑假期间,笔者给学生布置了《水浒传》的整本书阅读任务,让学生制订阅读计划,具体到每天的阅读目标和阅读时间,让他们通读整本书来了解小说的情节内容,明晰小说的结构以及感知人物的形象,并能用简洁的语言概述故事情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整本的书”阅读教学策略例谈——以《水浒传》为例颜维奇,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第四中学教师。

“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

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整本的书”怎样引导学生读教学实践中有哪些较为成功的做法值得借鉴笔者以名著《水浒传》教学为例,谈谈“整本书阅读”三种基本课型的做法,以期引起更多一线教师的实践与思考。

一、导读课——引发阅读期待导读课,是以教师为主导,引导学生自己阅读为主要目的的阅读教学课型。

“导”的主角是老师,而“读”者是学生。

导读课,导引学生读“整本的书”,侧重点不在于让学生读懂、读透一本厚厚的作品,主要目的是引起学生的阅读期待,体验到审美和发现的乐趣,获得愉悦和满足的情感体验,进而形成持久的读书兴趣,养成主动阅读、终身阅读的良好习惯。

下面是名著《水浒传》导读课的教学案例片段:三、泛读全书,概述水浒故事。

1.你知道《水浒传》中写了多少人物形象吗你能说出多少个人物名称你能说出某个人物在《水浒传》中的哪些事迹提示:讲清主要人物、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起因、经过、结果,突出主要情节。

2.投影出示吴用、宋江、林冲、鲁智深、武松五位英雄的画像,抢答与他们有关的主要故事。

四、精读片段,分析人物形象。

(一)人物形象之绰号 1 水浒英雄各有绰号,有些绰号深刻地概括了其人的本质特点,读者很容易记住,例如黑旋风李逵、智多星吴用等等。

请再说出几个好汉的绰号。

2.抢答,说出下列人物的绰号。

九纹龙花和尚豹子头青面兽托塔天王神行太保行者母夜叉智多星黑旋风鼓上蚤及时雨(呼保义)(二)人物形象之性格 1.《水浒传》中塑造了大批生动的人物形象,众多英雄人物有共同的特性吗 2.精彩片段欣赏:《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鲁提辖是《水浒传》中塑造得最好的形象之一,作者写出了他性格的丰富性,并且是通过具体的细节来表现的。

试举例具体说说鲁提辖的性格特点。

3.说说“东京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林冲的性格特点。

林冲本是军官,待遇相当优厚、家庭相当美满,他也上了梁山。

从他身上你看到了小说揭示的农民起义的原因是什么 4.宋江是梁山上的第一把手,这是一个相当复杂的人物。

试分析宋江的性格特点。

上面这个教学案例是比较典型的导读课模式,也是一线教师最常用的教学方案。

教学环节主要包括简介作者,概述故事,精读片段,总结写法等。

这类导读课,教师在阅读方法上做适当指导,学生在导读的基础上能大致了解“整本书”的故事梗概和主要人物性格。

这样的导读不能说不好,但是这样的导,学生是被动的,离学生“爱读”“整本的书”、“期待读整本书”还相差甚远。

因为在教学实践中,存在着两种明显的不良倾向:以讲代导。

导读课上,老师把作者简介、故事情节、主要人物等一股脑全“灌输给学生”。

名著导读课变成了自己的讲坛。

这种教法肯定起不到激发学生“整本书阅读”的兴趣,有时倒有可能产生反作用、副作用!以练代导。

部分老师把“整本书阅读”混同于“阅读训练”,作家作品、主要人物、故事情节等常识编印成讲义或练习,让学生反复训练,使充满活力的“整本书阅读”变成学生的死记硬背。

这种做法显然与新课程标准背道而驰。

所以“导读课”要以“唤起期待”为导读意图,精心设计导读的内容,方式,激发学生阅读整本书的浓厚兴趣。

二、赏读课一一提高鉴赏能力“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只有教给学生“整本书阅读”的方法,才能真正引领学生走进“阅读整本书”,学会“整本书阅读”,爱上“整本书阅读”。

当前学生“整本书阅读”的主要障碍是“不会阅读”。

学生的“整本书阅读”大多只是停留在主要故事人物和故事情节的了解和记忆上,读过一遍之后很难有再读的兴趣。

至于这部作品“好在哪里”“为什么好”,却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这就需要培养学生“整本书”的鉴赏方法。

鉴赏一部文学作品,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作品的思想性,一是作品的艺术性。

因此,“整本书阅读”要开设赏读课。

赏读课重在教会学生“赏”的方法,重在组织学生对作品重要情节进行细读,品味立意构思,揣摩布局谋篇,欣赏妙词佳句等,进而把握名著内容、艺术特点和作者情感,获到美的熏陶,提高鉴赏能力。

下面是《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赏读教学案例片段:师:语段中更为精彩的是三拳的动作描写,这三拳描写的角度一致吗不同角度的描写好在哪里生:分别从味觉、视觉、听觉来写,既写出感觉的苦痛、外形的狼狈、又写出精神的昏厥。

师:我们先看第一拳,大家齐声朗读:“扑的只一拳,正打在鼻子上,打得鲜血迸流,鼻子歪在一边,却便似开了个油酱铺,咸的,酸的、辣的一发滚都出来。

”师:作者运用什么修辞生:比喻。

师:油酱铺里有咸的酱油,酸的醋,好辣好辣的火锅调料,请问这个“油酱铺”开在哪儿生:开在郑屠的鼻子上、嘴巴里。

师:请大家齐读第二拳:“提起拳头就眼眶际眉梢只一拳,打得眼棱缝裂,乌珠迸出,也似开了个彩帛铺,红的,黑的,紫的都绽出来。

” 师:“彩”字用得好在哪里生:与下句的“红、黑、紫”相呼应!师:这“彩帛铺”开在哪里生:开在他的脸上,变成了大花脸,挂了彩。

师:请问“红的,黑的,紫的”各指什么生:红的是血,黑的是乌珠,紫的是脸上被打得青一块、紫一块! 师:齐声朗读最后一拳:“又只一拳太阳穴上正着,却似做了一个全堂水陆道场 ................. ”师:大家看过道士做法事吗生:各种法器齐鸣,嘈杂喧闹。

师: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生:郑屠被打得耳朵嗡嗡直响。

师:请问作者为何以“法事”作喻生:暗示郑屠离死期不远。

师:郑屠结果死了,课文用了哪个动词生:挺。

师:这个动词用得好,好在哪里生:写尽了郑屠的死相,与下文的“没入的气,动弹不得”相呼应。

师:作者为什么如此详写三拳生:主要是突出人物疾恶如仇的性格。

生:郑屠是一个恶霸,人们对他敢怒不敢言。

鲁达拳打实在是代表人们的心愿,打得越厉害,人们就越解恨,如果略写,难解人们心头之恨。

生:这里的详写突出作恶者狼狈的下场,是对作恶者敲的警钟、丧钟!上面这段教学实录,教者从修辞手法的妙用、词语的形象生动、多种描写角度等方面引导学生赏析拳打镇关西的精彩片段,学生在老师的启发引导下,品味到了作品语言文字的妙处,感悟到了文学名著的魅力。

三、比较阅读课一一辨别差异奥妙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

”王尚荣先生也说过:“阅读教学就是学习课文言语的精确妥帖,比较是极为有效的方法。

”因此,在我们的语文阅读教学中,采用比较阅读的方式,帮助学生发现文体的特征,体会用词的准确,捕捉情感表达的关键,以觅得文本语言的奥秘。

那么,我们在“整本书阅读”中如何来进行比较阅读呢同一个文本内,可以从典型篇章、重点句段、关键词语、特殊标点等方面进行比较阅读;不同的文本,可以根据不同的文体特征,不同的阅读材料进行互文式比较阅读,还可通过小说与电影、电视剧来进行比较鉴赏等。

比如,从人物形象上选取对比点。

《水浒传》中林冲、鲁智深、武松,都武艺高强,却不尽相同。

在杀威棒下,林冲上下使银子,免了杀威棒;而武松面对差役的索贿:“打便打,给你银子,不坏了大宋的律例!”两人性格明显不同。

林冲妻子遭高衙内调戏,他觉得受了奇耻大辱,非常气愤地去了,“当时林冲扳将过来,扳着他的肩胛,却认得是本官高衙内,先自手软了”,但是“怒气未消,一双眼睁着瞅那高衙内”。

他敢怒而不敢言,敢怒而不敢打,是忍辱怕事的形象。

鲁智深呢,他说“你却怕他本官太尉,洒家怕他甚”,“俺若撞见那撮鸟时,且教他吃洒家三百禅杖去了” ,这是疾恶如仇的形象。

又如,从表现手法上选择对比点。

在《水浒传》中,“拳打镇关西”和“大闹野猪林”两个情节,表现手法就有所不同:前者有直接描写,还有侧面烘托,后者只有直接描写;前者运用了语言、动作、心理描写,后者用了语言、动作描写。

再如,从小说与电影、电视剧等形式选择对比点。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传播媒体产生了大量可以被名著教学所使用的新型资源,一些经典作品被拍成电视剧,如《西游记》《水浒传》等影视作品,还有类似《百家讲坛》等综艺节目能够使学生多角度、多渠道,全方位对文学作品进行解读鉴赏,并能通过比较,体会原著的魅力所在。

笔者在教学“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这个片段时,布置学生先认真阅读原著,然后集中收看电视剧片段,要求学生比较小说和电视剧有哪些不同。

下面是部分教学实录:师:同学们已经看过了小说《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和电视剧《拳打镇关西》,你们是喜欢小说《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还是喜欢电视剧《拳打镇关西》呢生:喜欢电视剧《拳打镇关西》。

(少许同学喜欢小说《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师:为什么呢生:电视剧情节精彩,人物形象生动,有意思,吸引人,看得过瘾。

(七嘴八舌)师:那你们有没有思考:小说《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和电视剧《拳打镇关西》有什么异同各有什么妙处生:讲述的都是同一个内容,就是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的过程,故事情节大致相同。

生:电视剧是根据小说改编的,内容没多少明显的变化。

师:电视剧中情节与小说完全一样吗生:不太一样,有些地方改了。

师:你们看出了电视剧与小说中有哪些不同之处吗生:电视剧中开头部分只出现了两个人物,和小说中三个人物不一样。

师:嗯,你看得真仔细,你说具体一点。

生:电视剧中只有鲁达和史进两个人物,而小说中有鲁达、史进和李忠三个人物。

师:电视剧中怎么少了一个人呢是电视剧导演的疏漏吗生:我认为不是。

梁山好汉有108 个,李忠这个人物在梁山好汉中感觉并不是十分重要的人物,我想可能是导演从减少演员的角度考虑的吧。

(生笑)师:应该说感觉是有道理的。

那小说中是怎样描写李忠这样一个人物的生:“鲁达看着李忠道:’你也借些出来与洒家。

’李忠去身边摸出二两来银子。

” 师:从这段文字中,可以看出李忠是个怎样的人这里采用了怎样的写法生:李忠小气,不大方,吝啬。

这里采用了对比的手法,把李忠与史进对比,突出了史进的豪爽、义气。

师:具体说说怎么对比的生: 动词的对比。

写李忠时,“李忠去身边摸出二两来银子”,用了个“摸”字,说明是有选择地取,舍不得都拿出来,写出了李忠的小气;写史进时,“去包裹里取出一锭十两银子,放在桌上。

”一个是“取”字,说明是史进没有犹豫,显示了史进的爽气。

师:这个同学很善于思考,分析得有理有据。

这就告诉我们,文学作品中,要写活一个人,有时只需要一个动词就够了。

这就是文学的魅力所在。

同学们今后写作时一定要注意准确用词,要选择最能表现人物性格的那个词,最准确的唯一的那个词。

师:同学们,还发现有哪些不同的地方生:我发现“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这一部分有许多不同的地方。

师:哦,请你给我们介绍一下,具体有哪些不同生:小说中把鲁提辖打的三拳写得很详尽,写得很精彩;而电视剧中似乎并没表现出来,只是动作性效果很好。

师:其他同学有补充的吗生:小说中,鲁提辖第一拳打的是鼻子,而电视剧中,鲁提辖打的第一拳是眼眶,打的位置不同;小说中,鲁提辖第二拳打的位置是眼眶际眉梢,而电视上是鲁提辖一拳打穿郑屠掀起的桌子后,一直打到郑屠的胸脯上;小说中,鲁提辖第三拳打的是郑屠的太阳穴,而电视剧上,鲁提辖是一手提起郑屠后,然后一拳打在郑屠的胸口上,郑屠一下子跌倒在大街上,一命呜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