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群训练理论向项群理论的拓展

合集下载

我国中小学体育课程内容开发新探——以项群训练理论为切入点

我国中小学体育课程内容开发新探——以项群训练理论为切入点

我国中小学体育课程内容开发新探——以项群训练理论为切
入点
易炳奎;王科
【期刊名称】《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年(卷),期】2010(000)024
【摘要】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归纳法和逻辑分析法,提出现行体育课程内容开发存在的问题,并以项群训练理论为切入点,总结各项群的教学功能,为广大体育教育工作者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五个学习领域目标的统领下进行体育课程内容开发寻求一个新的切入点.
【总页数】2页(P238-239)
【作者】易炳奎;王科
【作者单位】宜宾学院体育系,四川宜宾,644007;广州体育学院,广州,510075【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22
【相关文献】
1.我国项群训练理论应用现状的思考 [J], 胡玉利
2.我国单板U型场地滑雪项目的发展与项群训练理论的应用 [J], 李淑媛
3.我国体育项群训练理论的研究与应用分析 [J], 胡玉利;李岩;林勇
4.项群训练理论与我国竞技运动项目的分群管理 [J], 熊焰;张册
5.项群训练理论向项群理论的拓展 [J], 田麦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第二章项群训练理论

第二章项群训练理论

在保持高度发展的耐力水平的同时,明显地提高速度水平; 在保持高度发展的专项竞技能力的同时,注意提高全面的 身体素质 明显提高运动员的力量素质以及快速反应和快速动员能力 在最大力量的基础上重视发展快速力量,突出力量与速度 技术的结合,单一技术进一步精雕细刻 继续突出动作难度的(价值增加翻转的周数和度数减少高难 动作前的预备动作,发展新动作类型等) ,同时强调动作质 量,提高艺术修养 心理训练的重要性更加突出,场地器械进一步改进 全攻全守继续发展,良好的形态条件与娴熟的技巧相结合
格斗
摔跤,柔道,拳击,击剑,武术(散打)
2、按动作结构对竞技项目的分类
大类 单一 动作 结构 多元 动作 结构 亚类 周期性 非周期性 混合性 固定组合 主要项目 跑、竞走、游泳、自行车、射击、射箭、速度 滑雪、速度滑冰、划船 铁饼、铅球、链球、举重 跳高、跳远、标枪、三级跳远、撑杆跳高 体操单项、武术套路单项、艺术体操单项、技 巧、花样滑冰、马术、自由式滑雪 篮球、手球、足球、水球、曲棍球、冰球、乒 乓球、羽毛球、网球、排球、拳击、摔跤、柔 道、跆拳道 田径男十项全能和女七项全能、速滑全能、体 操全能、艺术体操全能、武术全能 现代五项、冬季两项、铁人三项
各项群运动成绩决定因素的系统分析
各项群训练的基本特点(负荷内容与 量度,训练的组织与控制)
1、各个项群的形成与发展
网球上桌
足球下水
= 水球
= 乒乓球
各个项群内部所含有的许多竞技项目都有着密切 的亲缘关系。在一些古老的基础运动项目的发展及演 变中不断地衍生出一批新的运动项目。
2、各项群竞技能力决定因素的系统分析
同场 对抗性
决定性作用
主导作用
战术的基础,突破防守而得分
战术的基础,突破防守而得分

(完整版)第二章项群训练理论

(完整版)第二章项群训练理论

第二章项群训练理论班级:09院队人数:69 时间:3月1、3日教学任务与要求:了解项群训练理论的建立及科学意义,理解项群训练在实践中的应用,掌握项群训练概念、规律及竞技体育项目的分类和应用。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什么是项群及项群训练理论?项群训练理论的基本内容是什么?难点:如何正确理解竞技运动项目的分类及项群训练理论的构成?如何正确理解各项群训练的基本特征以及在实践中正确应用项群训练理论。

教学步骤第一节项群训练理论总论一、项群训练理论的建立及其科学意义(一)项群训练理论的构思与命名运动训练的理论源于运动训练的实践。

通常认为,自1964 年前民主德国哈雷博士等人的《训练学》(TrainingSlehre)一书作为莱比锡体育学院函授教材问世以来,运动训练的理论体系即由一般训练学和专项训练学两个层次所构成。

一般和专项这两个层次的训练理论各有着自己的研究领域和适用范畴。

一般训练理论研究普遍适用于众多运动项目的共同规律,是在高层次上指导运动训练实践活动的理论体系; 专项训练理论密切结合专项训练实践,研究适用于专项训练活动需要的指导性的理论问题以及具体的可应用的训练方法。

但随着运动训练实践的发展,这一体系己日益表现出其明显的不足,即一般训练学在力求概括适宜于所有项目的共同规律时遇到巨大的困难;同时专项训练学受到视野的局限而难脱狭窄并难以深化和提高;以及这两个层次中间所出现的明显断裂。

田麦久和他的同事将运动项目的类属聚合命名为“项群”,揭示项群训练基本规律的理论命名为“项群训练理论”(1983)。

(二)项群训练理论的基本内容运动训练理论的研究主要针对“为何练、练什么、练多少、怎样练”,即训练目标、训练内容、负荷量度及训练的组织这样四个问题而进行。

不同层次的训练理论都担负着在各自层次上回答上述问题的任务。

除此之外,各项群的形成与发展也应作为项群训练理论研究的内容。

因此,可以把项群训练理论的基本内容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各项群的形成与发展;——各项群竞技能力决定因素的系统分析;——各项群运动成绩决定因素的系统分析;——各项群训练的基本特点(负荷内容与量度,训练的组织与控制)。

运动训练学 第二章 项群训练理论

运动训练学 第二章 项群训练理论
第二章 项群训练理论
2/13/2019
运动训练学
1
主要结构与知识点分析 主要阐述了项群训练理论的发展过程,通过学习让 学生了解 项群训练理论的发展过程,掌握其划分依据,对 自己从事的专项和所属于的项群有清醒的认识,并能分析 其特征,为自己的训练实践作理论指导。 学习重点 项群训练理论 各项群训练的基本特征 学习难点 各项群竞技能力决定因素的系统分析 各项群训练的基本特征
按运动项目的动作结构分
按动作技术的确定性分 按人与器械的关系分
按比赛成绩的评定方法分
2/13/2019
运动训练学
9
大分类体系的内在联系
标准 竞技能力主导因素 动作结构特点 成绩评定方法
快速力量类 体能主导类
速度类 耐力类 项群划分 技能主导类 表现准确类 表现难美类 同场对抗类 隔网对抗类 格斗对抗类
七、体能主导类速度性项群训练特点
八、体能主导类耐力练学
13
课后复习题
运动训练的概念、特点 运动成绩的概念及影响因素 竞技能力的概念、内容及结构特点
2/13/2019
运动训练学
14
本章结束,谢谢!
2/13/2019
运动训练学
15
(2)各项群竞技能力决定因素的系统分析
任何一个项目运动员的竞 技能力的发展,都有运动员的心 理、技术、战术、体能、智能五 个方面的能力所决定。其中体能 有包括形态、技能和素质三方面 的能力。 每一类项目的不同项目在 具体的训练阶段和不同的比赛场 合,其表现也不同。
2/13/2019 运动训练学 5
(3)各项群运动成绩决定因素的系统分析
运动成绩就是比赛的结果,即比赛的名次和运动员在比赛中所表现出 来的竞技水平。 影响运动员运动成绩的因素有: A. 运动员所具有的竞技能力和他们在比赛中的发挥。 B. 对手所具有的竞技能力及其在比赛中的发挥。 C. 比赛结果的评定:裁判、规则、观众、气候、地点、时差等。

项群认知视域下高校难美性项群课程思政建设探究

项群认知视域下高校难美性项群课程思政建设探究

项群认知视域下高校难美性项群课程思政建设探究摘要:本文分析了项群认知融入体育课程思政的价值与可行性,对难美性项群的思政元素进行了发掘,并以健美操课程思政为例,从实施基础、实施路径、评价反馈三个层面构建难美性项群课程思政的推进路径。

关键词:难美性项群;健美操;课程思政前言我国高校体育课程项目多、内容杂,如何精准把握思政元素,让思政主题符合体育项目特征,是提高课程思政育人效果的关键。

我国体育教育理论长期徘徊于二元模式之中,导致宏观与微观之间存在理论和实践的罅隙,因此,构建一个承上启下的中观层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项群训练理论是田麦久教授及同事在运动训练学领域建立的基础理论,其中蕴涵的“聚类”分析思想为体育学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思维进路[1]。

一、项群认知融入体育课程思政的价值与可行性(一)项群认知融入体育课程思政的价值首先,为体育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中观路径。

在项群认知启示下,将具有同一思政元素的项目“聚类”,在中观层面上对同一项群进行体育课程思政建设。

既解决了宏观上课程思政难以落地的窘境,又化解了微观上不便推广的困局;其次,项群认知给体育教师教学提供了新思路。

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将同项群项目的教学方法进行迁移,也可依照现有教学方法,实现不同项群之间教学形式的互补,使高校体育教学更为科学和精准;最后,有利于构建体育课程思政教学体系。

从项群认知的角度去挖掘某一项目,有利于丰富该项目的思政内涵,形成系统的组织、教学、评价方法,推进该项群体育课程思政教学体系的构建。

(二)项群认知融入体育课程思政的可行性首先,项群认知为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提供方法指导。

在项群认知视角下可以更加清晰地辨别不同体育项目的思政特征,进而把握教学规律;其次,同项群的体育课程思政教学方法具有迁移性。

同项群体育项目之间的教学规律具有相似的特征,可以将该规律迁移到该项群的其他项目中去,缩短学习新项目的时间;最后,同项群运动员的心理和认知能力具有共通之处。

运动训练学 教案(第2次课)

运动训练学 教案(第2次课)
2、技能与战术能力特征:技能表现为,完整的技术由若干相同的动作周期构成;要保持身体重心的平稳性和直线性,合理的动作结构。战术方面,科学地分配及运用体力。
3、心理和智能特征:反应迅速、思维敏捷,较高的文化修养。
(二)比赛成绩决定因素特征分析
运动员自身的体能水平,对手比赛成绩和裁判行为。
(三)运动员的训练特点
(一)竞技运动项目分类标准的择定
首先,选定决定运动员竞技能力的主导因素作为分类的一个重要标准;
其次,选择运动项目的动作结构作为分类的另一个重要标准;
第三,选择运动成绩的评定方法作为分类的第三个重要标准。
(二)竞技运动项目主要分类体系的建立
1.依决定竞技能力的主导因素分类
分为体能主导类和技能主导类,继而以各项目体能或技能的主要表现形式或特征作为二级分类标准,把体能类项目分为快速力量性、速度性、耐力性三个亚类;技能类分为表现难美性、表现准确性、同场对抗性、隔网对抗性及格斗对抗性五个亚类。
(二)比赛成绩决定因素特征分析
主观因素:本队竞技水平,教练员临场指挥水平。
客观因素:对手水平,竞赛办法,比赛环境,比赛时间,裁判行为。
(三)运动员的训练特点
1、身体训练:发展速度和耐力能素质是身体训练重要任务。
2、技术训练:强调整体攻防效能,注重攻守训练内容的同步化,个体特长更为突出。
3、心理训练:高度的自我心理控制能力和稳定的情绪。
(二)比赛成绩决定因素特征分析
运动员自身技术的发挥和心理状态的控制,枪弹,弓箭质量的好坏。
(三)运动员的训练特点
采用非专项的运动项目练习促进健康水平,同时十分重视专项身体素质训练。
1、技术训练:注重基本功训练,巧妙安排空射和实射。
2、心理训练:侧重于意志品质和心理自控能力的提高。

第二章项群训练理论

第二章项群训练理论
步探讨他们影响运动训练的共同因素,为运动训练成绩的 提高服务。
10/15/2017 运动训练学 9
L Viren (Finland)

滑雪 长跑 1972、1976年奥运会 5000m、10000m 冠军
体能主导类耐力性项群
10/15/2017 运动训练学 10
技能主导类 表现难美性项群
10/15/2017 运动训练学 11
发展 项群
体.速度力量性
体.耐力性
短跑(男)、举重(重) 高山滑雪 帆船、中跑(男)、障碍跑、越野滑 雪、速滑、自行车、马拉松 足球、棒球、曲棍球 柔道(男)、摔跤
体.同场对抗(男)
技.格斗对抗性综合性
开发 技.格斗对抗性 项群 技.表现准确性 10/15/2017
21
中国夏季奥运会200金分布 跳水领衔六大梦之队
10/15/2017 运动训练学 24
热门项目寻求突破 除了姚明和李娜,中国至今都没有产生过具有 世界影响力的运动员。而这二人都不是奥运冠军。 当博尔特成为全世界瞩目的焦点,当科比、詹姆 斯被无数孩子捧为心中偶像,中国在热门项目上 的惨淡成绩不免令人尴尬。田径、游泳、足球、 篮球等都是生产明星的地方,也是最受瞩目的运 动项目。在热门项目上寻求突破将是中国竞技体 育接下来要解决的。
10/15/2017
运动训练学
22
优势项目隐患多
在奥运“瘦身计划”的威胁下,中国乒乓球 队和羽毛球队还是兵不血刃地包揽了全部金牌。 一边是中国队在欢呼,一边却是对手的叹息:想 赢一局都难。在乒羽等优势项目上,中国队的垄 断危机越来越明显,这也使得别的国家几乎放弃 了这些原本就比较小众的项目。而一旦某个项目 沦为少数几个国家的运动,那么就很有可能被踢 出奥运大家庭。 此外,一些优势项目的隐患还在于群众参与度 太低。在国际大赛上每每囊括金牌的跳水项目, 全国却只有约一千名注册运动员。举重、体操、 射击等优势项目的群众基础更几乎为零。

第二章 项群训练理论

第二章 项群训练理论

第二章项群训练理论班级:09院队人数:69 时间:3月1、3日教学任务与要求:了解项群训练理论的建立及科学意义,理解项群训练在实践中的应用,掌握项群训练概念、规律及竞技体育项目的分类和应用。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什么是项群及项群训练理论?项群训练理论的基本内容是什么?难点:如何正确理解竞技运动项目的分类及项群训练理论的构成?如何正确理解各项群训练的基本特征以及在实践中正确应用项群训练理论。

教学步骤第一节项群训练理论总论一、项群训练理论的建立及其科学意义(一)项群训练理论的构思与命名运动训练的理论源于运动训练的实践。

通常认为,自1964 年前民主德国哈雷博士等人的《训练学》(TrainingSlehre)一书作为莱比锡体育学院函授教材问世以来,运动训练的理论体系即由一般训练学和专项训练学两个层次所构成。

一般和专项这两个层次的训练理论各有着自己的研究领域和适用范畴。

一般训练理论研究普遍适用于众多运动项目的共同规律,是在高层次上指导运动训练实践活动的理论体系; 专项训练理论密切结合专项训练实践,研究适用于专项训练活动需要的指导性的理论问题以及具体的可应用的训练方法。

但随着运动训练实践的发展,这一体系己日益表现出其明显的不足,即一般训练学在力求概括适宜于所有项目的共同规律时遇到巨大的困难;同时专项训练学受到视野的局限而难脱狭窄并难以深化和提高;以及这两个层次中间所出现的明显断裂。

田麦久和他的同事将运动项目的类属聚合命名为“项群”,揭示项群训练基本规律的理论命名为“项群训练理论”(1983)。

(二)项群训练理论的基本内容运动训练理论的研究主要针对“为何练、练什么、练多少、怎样练”,即训练目标、训练内容、负荷量度及训练的组织这样四个问题而进行。

不同层次的训练理论都担负着在各自层次上回答上述问题的任务。

除此之外,各项群的形成与发展也应作为项群训练理论研究的内容。

因此,可以把项群训练理论的基本内容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各项群的形成与发展;——各项群竞技能力决定因素的系统分析;——各项群运动成绩决定因素的系统分析;——各项群训练的基本特点(负荷内容与量度,训练的组织与控制)。

项群训练理论发展若干问题思考

项群训练理论发展若干问题思考

中国体育教练员2019年第27卷第1期项群训练理论讲座项群训练理论发展若干问题思考熊焰(广州大学体育学院,广东广州510006)摘要项群训练理论是关于运动项目本质特征的知识系统,其 理论视角、方法和成果广泛应用于运动训练与竞赛过程控制、后备人才培养、转项训练、竞技体育发展战略等领域,成为中国特色 的体育学理论。

未来项群训练理论应在多学科引领下,采用新技 术、新方法,对概念体系、内容体系、方法体系进行多维度、更深 入、更全面地研究,以维护与保持这一特色理论的持续健康发展,以期更好地服务于体育学学科建设和竞技体育实践的发展。

关键词竞技项目;项群;项群训练;项群训练理论自20世纪&0年代田麦久等人创立项群训练理论 至今已逾30年。

竞技运动项目的多层多维排列,使人 们更清晰地了解与认识到不同竞技项目之间的内在联 系和外部特征。

对不同项群训练学机制的揭示,加强了 人们对不同层次的项群及专项特征的更深入认识。

对 不同项群训练内容与方法的设计,为运动训练实践拓宽 了空间。

项群训练理论体现的朴素思想与方法,极大地 拓展运动训练学理论研究和竞技体育学理论研究的视 野。

诚然,项群训练理论也需要不断发展与完善。

本文 拟从学科建构和多学科研究的视角,提出对项群训练理 论发展的几点思考。

1加深对项群训练理论学理与学术价值的认识项群训练理论是运动训练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运动训练三层次理论的桥梁,在单项训练理论和一 般训练理论研究中,发挥了重要的理论视角、理念方法 创新的学理价值和学术价值。

1#项群训练理论的科学原理30多年来,项群训练理论创立者及其团队通过对 运动项目的分类标准、项目体系、项目特征的探索,建立 了该理论基本的概念体系和方法体系,并以运动训练为 指向,揭示了各项群间多个项目的内在联系和项群与单 项的关系,凝练出同一项群的共性特征。

这一理论关于 各层次项群训练理念、方法、内容和设计组织的思考和 应对,从另一个角度回答了运动训练“为何练、练什么、练多少、怎么练”的基本问题。

项群训练理论

项群训练理论

项群训练理论时代在不断的进步,而我们也不能总拘泥在过去的认知中,知识也需要更新,知识也需要不断完善,知识也需要紧随时代的步伐。

而我们也不能总拿过去不全面的定律、框架去认识未来的某些东西,我们也需要去不断学习。

一组具有相似竞技特征及训练要求的竞技项目称为一个项群。

项群训练理论就是揭示不同项群竞技规律与训练规律的理论。

这个理论是由20世纪80年代我国学者田麦久等人提出并创建,这个理论的确填补了我国运动训练学中一块很大的空白。

可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项目被国家所承认。

而项群训练理论就显得力不从心了,在对某个体育项目进行分类时,不能很好的、准确的分属到它所在的类别中。

例如,电子竞技。

2003年,国家体育总局将电子竞技列入了正式的体育运动项目。

2018年,雅加达亚运会电子体育表演项目首次登场。

无可厚非,电子竞技已经是一种体育项目。

可是面对它时,我们用现有的项群训练理论进行分类却又无可奈何。

按项群训练理论中第一类分类法,以运动员竞技能力的主导决定因素进行分类,分别为体能主导类、技能主导类、技心能主导类、技战能主导类四大类,以及九亚类。

可是,电子竞技这个运动项目并不是以这四大类为主导。

所以,我认为我们是不是应该再增加一个大类,才能对这些项目进行更好的分类,像电子竞技这样模糊定位的运动项目不在少数,象棋、围棋、国际象棋等棋牌类比比皆是。

我个人认为我们应该增加智能主导类或者智体能主导类更为合适,这些运动项目都需要精神高度集中,脑力高速同时也需要一定的体力为基础。

电子竞技是时代的产物,我们确定不了未来会不会再增加许多未知的体育项目,而我们能做的只有不断完善知识,完善理论体系。

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有疑问,有猜想,才会去行动,才会进步,我们要多想、多问、多求知。

希望我的想法能给大家一些启迪。

人教版运动训练-第二章-项群训练理论题库完整

人教版运动训练-第二章-项群训练理论题库完整

第二章项群训练理论第一节项群训练理论总论1.项群训练理论的根本容:1、各个项群的形成与开展;主要反映各项群在形成和开展过程中,其部各个项目间产生与开展的关联性。

2、各项群竞技能力决定因素的系统分析,主要反映各项群竞技能力构成要素对于取得专项运动成绩的倾向,与项群部项目之间竞技能力的差异。

3、各项群运动成绩决定因素的系统分析,主要反映不同项群与同项群各项目之间决定运动成绩的因素不同。

4、各项群训练的根本特点。

主要反映各个项群在负荷容与量度、训练的组织与控制等方面的规定性。

2.项群训练理论的科学意义:1、鲜明地概括了同一项群不同根底上的共同规律;2、加强了运动训练理论与实践的联系;。

3、实现了训练学理论原有两个层次之间的有机过渡。

它既是一般训练理论的延伸又是专项训练理论的拓展。

综上所述,运动训练理论体系中这一新层次的建立,使得运动训练理论的容更加丰富,体系更加完善,并且将会有力地推动运动训练实践的开展。

3.竞技运动项目分类标准的择定:答:1、首先选定决定运动员竞技能力的主导因素作为分类的一个重要标准。

2、选择运动项目的动作结构作为另一个重要的分类标准。

3、选择运动成绩的评定方法,作为竞技项目分类的第三个标准。

4.项群训练理论的应用:1、项群训练理论与竞技体育开展战略的制定;2、项群训练理论与竞技运动项目的宏观管理;3、同群根底上训练规律的探讨和揭示;4、项群训练理论与竞技人才的流动;5、项群训练理论与运动训练方法的移植、创新与开展。

第二节各项群训练根本特征概述1.技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项群训练特征概述:〔一〕技能主导类表现难美项群优秀选手竞技能力决定因素特征分析:1、体能特征:要求运动员具有优美的形体,表现出动作敏捷而灵巧。

神经过程的均衡性和灵活性高,视.听.触觉与本体感觉准确,灵敏。

在素质方面,力量,柔韧,灵敏,动作速度和专项耐力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2、技能与战术能力特征:技能主要表现为时空判断准确,对身体姿态控制的能力强,能够熟练掌握各种专门器械,以与与同伴的协调配合。

运动训练学复习题

运动训练学复习题

运动训练学复习题第一章竞技体育与运动训练一、名词解释1、竞技体育:是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体育竞赛为主要特征,以创造优异运动成绩、夺取比赛优胜为主要目标的社会体育活动。

2、运动训练:是竞技体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提高运动员竞技能力和运动成绩,在教练员的指导下,专门组织的有计划的体育活动。

3、运动竞赛:是在裁判员主持下,按统一的规则要求,组织与实施的运动员个体或运动队之间的竞技较量,是竞技体育与社会发生关联,并作用于社会的媒介。

4、运动训练学:是研究和阐明运动训练规律的综合应用性学科。

二、填空题1、竞技体育形成的基本动因可以归纳为:生物学因素;个性心理因素;社会学因素2、竞技体育包括运动员选材,运动训练,运动竞赛和竞技体育管理四个有机组成部分。

3、竞技体育的基本特点有竞争性;规范性;公平性、集群性;公开性和观赏性。

4、竞技运动的现代社会价值表象在:激励人类的自我奋斗精神;满足社会生活的观赏需要;促进社会大众的体育参与;显示国家和社会团体的综合实力;促进社会和经济的迅速发展;排解社会成员的不良心绪等六个方面。

5、运动训练活动的目的是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和运动成绩。

6、现代运动训练的基本特点表象在:训练目标的专一性与实现途径的多元性;竞技能力结构的整体性与各子能力之间的互补性;运动训练过程的连续性与组织实施的阶段性;不同训练负荷影响下机体的适应性及裂变性;训练调控的必要性及应变性;现代科技支持的全面性及导向性等六个方面。

7、在运动训练的三个理论层次中,一般运动训练理论研究适用于所有运动项目的规律性问题;项群训练理论研究适用于不同项群的规律性问题;专项训练理论研究不同专项的规律性问题。

三、判断题1、运动员从事专项训练的目标是夺取比赛胜利,具有专一性,因此训练方法和手段也必然相同。

(错)2、高水平运动员之所以能够取得优异的运动成绩,是因为他们竞技能力的各个构成部分都得到了均衡发展。

(错)3、对于高水平运动员来说,只有进行大负荷训练,才能提高运动成绩。

项群训练理论新思考

项群训练理论新思考

项群训练理论新思考自运动训练学建立以来,德国、俄罗斯等国家便一直延承着一般训练学和专项训练学两个层次的理论研究体系。

随着运动训练实践的发展,这一体系的缺陷与不足日益明显。

专项训练学受到视野的局限而难脱狭窄并难以深化和提高,一般训练学在力求概括适宜于所有项目的共同规律时遇到了巨大的困难。

田麦久等学者敏锐地觉察到了这一体系中两个层次之间的断裂现象,提出并建立了项群训练理论。

项群训练理论在一般训练学和专项训练理论之间架起了沟通的桥梁,它既是一般训练理论的延伸,又是专项训练理论的拓展。

项群思想的提出是我国体育理论界的一大创举,并为训练理论研究开拓了新路,同时也正在纠正着某些习惯性的认知谬误。

自此以后,运动训练学三层次理论体系得到确立,即一般训练学、项群训练学、专项训练学这样三个层次,适用所有的运动项目的运动训练学的理论,称作“一般训练学”,适用于部分运动项目的运动训练学理论,称作“项群训练学”,而适用于一个运动专项的运动训练学理论,则被叫做“专项训练学”。

项群训练理论源自于一个朴素的分类构想,1984年,田麦久提出了建立“分类训练学”的构想,1987年在学术刊物上发表了题为《项群训练理论的构思与命名》的论文,1990年在北京亚科会上发表了论文《项群训练理论的建立与应用》,1998年正式出版了《项群训练理论》专著。

2000年出版的《运动训练学》全国体育院校通用教材中,把《项群训练理论》列为重要的一章,这表明项群训练理论已经得到训练学界的认可,达成共识。

田麦久和他的同事将运动项目的类属聚合命名为“项群”,揭示项群训练基本规律的理论命名为“项群训练理论”。

项群训练理论依运动项目所需竞技能力的主导因素,将所有的运动项目分为体能主导类和技能主导类(简称体能类及技能类),继而以一个项目体能或技能的主要表现形式或特征作为二级分类标准,把体能主导类项目分为快速力量性、速度性及耐力性三个亚类,把技能主导类项目分为表现难美性、表现准确性、同场对抗性、隔网对抗性及格斗对抗性五个亚类。

最新运动训练与运动生理考研资料

最新运动训练与运动生理考研资料

运动训练与运动生理考研资料《运动训练学》习题一、填空:1.我国第一本《运动训练学》专著诞生于()年。

2.运动训练的发展历程分为()、()、()、()。

3.从过程来看,竞技运动包括()、()和()。

4.现代竞技运动发展的趋势表现为()、()、()、()、()和()。

5.按竞技能力主导因素可将竞技运动项目分为()、()。

6.按运动项目动作结构可将竞技运动项目分为()、()和()。

7.训练适应的特性有()、()、()、()。

8.运动负荷由()和()构成。

9.运动负荷的大小可以通过()和()来表示。

10.恢复过程包括()、()、()和()。

11.恢复的类型有()、()和()。

12.恢复的手段主要有()、()、()。

13.训练周期的类型有()、()、()、()、()、()。

14.竞技状态形成和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

15.从训练学角度看,耐力可分为()和()。

16.从生理学角度将,耐力可分为()和()。

17.从技术结构分析,每一个动作都是由()、()、和()三方面组成。

18.构成重复训练法的要素是()、()、()、()。

19.构成持续训练法的要素是()、()。

20.重复训练法的基本类型主要包括()、()、()。

21.间歇训练法的基本类型主要包括()、()、()。

22.持续训练法的基本类型主要包括()、()、()。

23.循环训练法的基本类型主要包括()、()、()。

24.比赛训练法的基本类型主要包括()、()、()、()。

25.高原训练法的基本类型主要包括()、()、()。

26.运用重复训练法设计方案其构成要素一般有()、()、()、()和休息方式。

27.训练方案构成要素一般有()、()、()、()和休息方式。

28.身体练习是由()、()、()、()、()、()六要素组成。

29.运动训练的内容分为()、()、()、()、()和思想品质训练。

30.速度素质分为()、()和()。

31.心血管耐力可分为()和()。

从项群理论的视角看体育舞蹈运动的项目特征

从项群理论的视角看体育舞蹈运动的项目特征
体育舞 蹈训练的 核心构成 是 技 术 训练。在 技 术 动 作训练中应 从动 作结 构、动 作组合 和 动 作 运 用这 3 方 面着手,注重结构的稳定性练习,加强动作的连贯性训 练,更强调动作运动的准确性与应变性。同时,在强化 巩固基本动作技术的前提下兼顾特长技术的发展,形 成自我技术风格,技术训练呈现全面综合化的特点。体 育舞蹈项目中技术的稳定性、难度性、审美性及创新性 等都是影响运动员技术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目前,体 育舞蹈技术的训练趋势体现为:技术不断加难加稳; 重视技术创新;加强艺术美感;强调技术细节等。 6.3 心理训练
心理训练对于竞技运动项目的重要性越来越得到 人们的重视。体育舞蹈心理训练要把握运动员运动感 知的准 确性,在 赛 场上能 够 准 确 感 知到 各种 变化。同
(下转232页)
logy)
229
2020年(第10卷)第35期
探索与争鸣
现[J].现代电子技术,2017,40(5):70-73. [7] 陈曦.体育训练中的运动视频分析系统设计与实现
文章编号:2095-2813(2020)12(b)-0228-03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ance Spor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vent Group Theory
SUN Lihong (Sanmenxia Polytechnic, Sanmenxia, Henan Province, 472000 China) Abstract: Event group theory is a theory that studies the training rules of various groups. The paper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ports dan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vent group theory and studies the above problems with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observation and logical induction.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analyz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ports dance, and to explore the attribution and training methods of sports dance under the orientation of sports competitive value, so as to provide personal suggestions and theoretical reference for the improvement of sports training system of sports dance in our country, better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sports dance in China. Key Words: Event group theory; Dance sport; Project; Characteristics

项群训练理论

项群训练理论

项群训练理论项群训练理论项群训练理论揭示具有共同特点的项目群组训练规律的科学理论。

项群训练理论的提出和建立,在一般训练理论和专项训练理论之间架起了沟通的桥梁。

他既是一般训练理论的延伸,又是专项训练理论的拓展。

通过项群训练理论这一新的层次把运动训练理论体系中原有的两个层次紧密地联接了起来。

对众多的竞技项目予以科学的分类,是构筑项群体系,进行项群训练理论研究的重要先决条件。

田麦久等于1983年根据不同分类体系在运动训练理论研究和训练实践中的适用范畴和应用价值,选择了决定运动员竞技能力的主导因素,运动项目的动作结构以及运动成绩的评定方法这样三个主要分类标准,建立了三个各自独立而又紧密联系的分类体系,而且在各个体系中所划分的项群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对应关系。

例如,技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项目的技术动作都属固定组合多元动作结构,又都是通过裁判员给分的方式而评定其运动成绩的高低的。

椐此又选定了决定竞技能力的主要因素为首要的分类标准,将以奥运会项目为主的众多竞技项目分为八个项群,并进而对各项群的训练理论进行了专门的研究,于1998年出版了《项群训练理论》专著。

体能主导类项群以运动员的体能为竞技能力主导因素的项目群组,按竞技能力主导因素对竞技项目划分的分类体系中的一个大类,包括快速力量性项群,速度性项群和耐力性项群三个亚类。

快速力量想项群以运动员体能中的快速力量能力为竞技能力的主要决定因素的项目群组,按竞技能力主导因素对竞技项目划分的分类体系中体能主导类里的一个亚类。

主要包括田径运动中的众多跳跃、投掷项目和举重运动项目。

速度性项群以运动员体能中的速度能力为竞技的主要决定因素的项目群组,按竞技能力主导因素对竞技项目划分的分类体系中体能主导类里的一个亚类,主要包括短距离跑(100米、200米、400米),短距离游泳(50米、100米),短距离速度滑冰(500米)和短距离赛场自行车等项目。

耐力性项群以运动员体能中的耐力素质为竞技能力的主要决定因素的项目群组,按竞技能力主导因素对竞技项目划分的分类体系中体能主导类里的一个亚类,主要包括中长距离走、跑、速滑、游泳、越野滑雪、长距离公路自行车、划船及铁人三项等项目。

运动训练学——项群训练理论

运动训练学——项群训练理论

一般训练学 项群训练学 专项训练学
运动训练学的三层次理论体系
按竞技能力的主导因素对竞技项目的分类
大类 体 能 主 导 类


力量性
速度性
耐力性
技 表现性


导 类
对抗性
准确性
难美性 隔网 同场 格斗
项目
跳跃、投掷、举重
短距离跑(100米、200米、400米) 短游(100米) 短距离速度滑冰(500米) 短距离赛场自行车
理论层次
战术研究内容
一般训练理论
战术,战术思想,战术意识,战术能力,战术行为,
战术训练的定义、原则、方法
体能主导类耐力性项群
同道竞速中的领先与跟随,体力分配,队友配合,
站位选择
体能主导类快速力量性项群 试跳、试掷、试举的力量分配,高度、重量的选择

体能主导类速度性项群
不同赛次的体力分配,注意力导向
群 技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项群 成套动作的布局及编排,出场顺序的排定、临赛前
需要更高层次 上进行理论概括
一、项群训练理论的建立
(一)项群训练理论的构思与命名 基本依据: --理论源于实践; --运动训练理论源于运动训练实践; --专项训练理论源于专项运动实践; --一般训练理论源于个专项训练理论。
代表性专著:
1964年前民主德国哈雷博士等人《训练学》 (Trainingslehre)作为莱比锡体育学院函授教材,奠 定了训练学的基石,同时也勾画出一般训练学和专项训 练学两个层次。
格斗对抗性
鼓励主动进攻,绝对胜利的比例减少,相持能力(技术 与体力)的作用加大,重视全面发展和突出绝招
四、项群训练理论的科学意义
• 1.鲜明地概括了同一项群不同项目的共同规律 • 以项群为基本单位去认识和概况同类属竞技项目的共同特点,

项群训练理论新思考

项群训练理论新思考

项群训练理论新思考自运动训练学建立以来,德国、俄罗斯等国家便一直延承着一般训练学和专项训练学两个层次的理论研究体系。

随着运动训练实践的发展,这一体系的缺陷与不足日益明显。

专项训练学受到视野的局限而难脱狭窄并难以深化和提高,一般训练学在力求概括适宜于所有项目的共同规律时遇到了巨大的困难。

田麦久等学者敏锐地觉察到了这一体系中两个层次之间的断裂现象,提出并建立了项群训练理论。

项群训练理论在一般训练学和专项训练理论之间架起了沟通的桥梁,它既是一般训练理论的延伸,又是专项训练理论的拓展。

项群思想的提出是我国体育理论界的一大创举,并为训练理论研究开拓了新路,同时也正在纠正着某些习惯性的认知谬误。

自此以后,运动训练学三层次理论体系得到确立,即一般训练学、项群训练学、专项训练学这样三个层次,适用所有的运动项目的运动训练学的理论,称作“一般训练学”,适用于部分运动项目的运动训练学理论,称作“项群训练学”,而适用于一个运动专项的运动训练学理论,则被叫做“专项训练学”。

项群训练理论源自于一个朴素的分类构想,1984年,田麦久提出了建立“分类训练学”的构想,1987年在学术刊物上发表了题为《项群训练理论的构思与命名》的论文,1990年在北京亚科会上发表了论文《项群训练理论的建立与应用》,1998年正式出版了《项群训练理论》专著。

2000年出版的《运动训练学》全国体育院校通用教材中,把《项群训练理论》列为重要的一章,这表明项群训练理论已经得到训练学界的认可,达成共识。

田麦久和他的同事将运动项目的类属聚合命名为“项群”,揭示项群训练基本规律的理论命名为“项群训练理论”。

项群训练理论依运动项目所需竞技能力的主导因素,将所有的运动项目分为体能主导类和技能主导类(简称体能类及技能类),继而以一个项目体能或技能的主要表现形式或特征作为二级分类标准,把体能主导类项目分为快速力量性、速度性及耐力性三个亚类,把技能主导类项目分为表现难美性、表现准确性、同场对抗性、隔网对抗性及格斗对抗性五个亚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田麦久等在《运动训练科学化探索》第 1 2 个专题 中首次从项群的视角提出了 “不同项群运动员的体能选 材 ”[1],认为由于运动员选材针对的是运动员的先天遗 传 性 竞 技 能 力 ,因 此 ,按 竞 技 能 力 主 导 因 素 划 分 的 同 一 项 群 内 部 ,不同项目竞技能力结构的特点具有 很 高 的 相 似度。例 如 ,在耐力性项群中,跑 、游 、骑 、滑都对运动员 以耐力为主的运动素质和以心血管系统为主的身体机 能有很高的要求;而在格斗对抗性项群中,柔 道 、摔 跤 、 拳击都要求运动员具有高度发展的力量和专项耐力素
坚 毅 、情 绪 稳 定 、沉着冷静的参训者'技战能主导类格斗 对抗性项群选材的基本要求包括-性情勇敢、这就为运用项群理论
进行选材提供了现实的可能。同时还认为,体能特征是
运动员早期选材的重点。
蔡 睿 等 论 述 了 “不 同 项 群 科 学 选 材 的 特 点 与 要
图 1 竞技体育学理论体系的主体构成
求 &[2]。例如-体能主导类快速力量性与速度性项群选 材 时 ,要选择快肌纤维比例高、神经活动强度高的少年
1 项群认知在竞技体育学友邻学科中的拓展
项 群 认 知 的 拓 展 ,首 先 从 竞 技 体 育 学 中 起 步 。在人 类 竞 技 体 育 活 动 中 ,运 动 训 练 活 动 毫 无 疑 问 占 有 重 要 的 地 位 ,但在竞技体育完整的活动链条上,还有运动员选 材 、竞 技 参 赛 、竞 技 体 育 管 理 等 其 他 重 要 的 组 成 部 分 ( 图 1)。%项群”的 划 分 ,同样存在于竞技体育活动链 条上的其他重要组成部分之中。3
常难以确定;但可以较早地确定被选少年儿童竞技潜力 的 项 群 指 向 。 因 此 ,项 群 选 材 常 常 可 以 早 于 专 项 选 材 组 织实施。
例 如 ,身材精干、机灵轻 巧 的 少 年 儿 童 ,可以体操、 跳水、蹦 床 、技巧等技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项群为培养 方 向 ;预期高身材的少年儿童,可以篮球、排 球和跳高、 跨栏等对身高有明确要求的项群为培养方向;肌肉中红 肌 纤 维 比 例 较 高 、心 血 管 系 统 机 能 突 出 的 少 年 儿 童 ,可 以 中 长 跑 、长 距 离 速 度 滑 冰 、公 路 自 行 车 等 耐 力 性 项 群 为培养方向,进行初级的基础训练。随着其先天性竞技 潜能进一步显现,即可逐渐转入特定专项的训练。
三维空间定位准确,艺术表现力、乐 感 、美 感 较 好 ,动作 多个运动项目(表 1)。应该说,国家级运动项目管理中
速 度 、爆 发 力 、协 调 性 等 素 质 有 良 好 发 展 前 景 的 儿 童 少 年 ;技心能主导类表现准确性项群选材时,要选择性格
心的主体设置与项群的主流划分是非常吻合的。 表1 我国14个夏季奥运项目管理中心运动项目的项群归属
项群训练理论是应运动训练问题研究的需要而创 立 的 。在 按 照 特 定 属 性 对 众 多 竞 技 运 动 项 目 进 行 科 学 分 类 的 基 础 上 ,建 构 了 项 群 训 练 理 论 体 系 ,并展 开 了 各 个分群训练理论的研究。
项群训练理论的创立丰富了运动训练学理论体系。 但 是 ,“项群”认知却不仅仅适用于竞技运动训练,凡有 运动项目的地方,就有项群的存在。无 论 是 运 动 训 练 , 还 是 体 育 教 学 ;无 论 是 体 育 场 馆 ,还 是 体 育 服 装 ;无论是 运 动 健 身 ,还 是 体 育 管 理 ;无 论 是 运 动 生 化 ,还是体育心 理 ,处处都表现着项群特征,处处都可以进行项群分析。 大 量 的 案 例 展 示 ,项 群 训 练 理 论 已 经 超 越 了 运 动 训 练 学 的 边 界 ,逐 渐 拓 展 为 项 群 理 论 。
中国体育教练员2019年 第 27卷 第 1 期
项群训练理论讲座
项群训练理论向项群理论的拓展
田麦久 (北京体育大学,北 京 100084)
摘 要 项 群 训 练 理 论 的 创 立 丰 富 了 运 动 训 练 学 理 论 体 系 ,但 是 ,“项 群 ”认 知 却 不 仅 仅 只 适 用 于 竞 技 运 动 训 练 。无论是在竞技 体 育 学 的 友 邻 学 科 中 ,还 是 在 体 育 学 理 论 的 多 个 学 科 中 ,“项 群 ” 认知都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和应用。项群训练理论已经展现出向 项群理论拓展的明显趋势。项群认知与项目分类在体育运动中 的 普 适 性 价 值 ,以 及 项 群 训 练 理 论 的 示 范 性 ,使 得 项 群 训 练 理 论 从一个狭小的学科概念发展成为在宏大体育学领域中得到普遍 应 用 的 科 学 概 念 ,这 一 拓 展 具 有 积 极 的 科 学 价 值 。 关 键 词 项 群 训 练 理 论 ;项 群 认 知 ;项群理论
3 CHINA SPORTS 'cOACHES
田 麦 久 :项 群 训 练 理 论 向 项 群 理 论 的 拓 展
儿 童 ,重视受选者磷酸原能量代谢、高肌肉活动强度的 径 、游泳、手 曲 棒 垒 球 5 个管 理 中 心 ,由于场地、历史传
发 展潜力;技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项群选材时,要选择 统等原因,所管理的运动项目包含了归属于不同项群的
与运动训练类似,在竞技体育理论与实践的其他领 域 ,同样会遇到整体研究难以概括,分项表述不易深入 的弊端。因此,运用“项 群 ”思 想 ,自觉或不自觉地展开 分 群 研 究 ,已 体 现 在 竞 技 体 育 学 多 学 科 体 系 之 中 。 1 # 项群认知在运动员选材理论研究中的应用
运动员选材的目的是挑选适合特定专项竞技需要、 具 有 突 出 专 项 竞 技 潜 力 的 少 年 儿 童 加 以 培 养 。 由于在 少 年 儿 童 阶 段 ,运 动 员 的 发 育 还 远 未 成 熟 ,许 多先天性 遗传性状难以充分表现出来,其竞技潜力的专项指向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