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九篇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九篇《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3个生字,认识3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新词。
2.借助汉语拼音初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3.培养学生边读书边思考的能力,能明确提出不懂的问题。
4.继续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学习的能力,感受合作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点: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1.正确掌握本课生字新词,并学会应用。
2.培养学生明确提出问题、筛选问题的能力。
教具准备:词语卡片、青蛙、蝌蚪、鲤鱼、乌龟的图片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教师用彩色粉笔板书汉字:“找”,请学生来认字。
说说生活中是怎样用的。
(如:找人、找东西、找麻烦等)电脑出示小蝌蚪的画面,让学生说说这是什么,是什么样子的?小蝌蚪要找什么呢?板书:小蝌蚪、妈妈。
今天我们来学习第5课《小蝌蚪找妈妈》。
大家齐读课题。
二.学习新知:(一)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学生自由读课文,边读书边在书中把生字画出来,借助汉语拼音读一读。
同伴之间互相读读生字,对照生字表检查读音是不是正确,如果正确,同伴就在书中画一颗红色的五星表示奖励。
再读课文:指名读课文,重点听听生字的字音。
大家进行评议,鼓励读得正确的同学、读书有进步的同学。
(二)学习生字新词:1.学生对照书中的生字表,自己读读生字,把不认识的汉字做好记号。
2.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学习,小组长带领组员做好以下几件事情:1)让每名同学说说哪些字不认识。
2)把不认识的汉字集中起来。
3)认识汉字的同学说说自己是怎样记忆字形的。
4)小组长指汉字,同学读,巩固记忆。
3.教师用电脑出示词语卡片,学生自己读读卡片上的词语。
不认识可以询问他人。
4.以小组为单位选派代表指名读词语,比一比谁读的正确、反应灵敏。
5.练习书写:1)请大家先认真观察生字在田格中的位置,然后独立写一个。
(书上田格中的字)2)学生明确提出认为难写的字,师问:你们认为哪个字难写?教师电脑出示带田格的生字,让学生仔细观察生字每一笔在田格中的位置。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关于《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通用5篇)《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1教材简析:这是一篇富有童趣的经典童话故事。
内容生动有趣,以对话为主,深受低年级学生的喜爱,是进行朗读训练的好材料。
教材以童话故事的形式呈现了青蛙生长过程的科学知识,蕴含了从小能独立生活、遇事主动探索的道理。
设计理念:读中观、读中练、读中思、读中悟,读中表情,读中达意,读中明理。
教学目标:1、认识“蝌、蚪、迎”等13个生字,初步理解“甩、迎、追、蹲、披、露、鼓、蹬、跳、蹦”表达的意思。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小蝌蚪的成长过程,知道青蛙是有益的动物。
3、分角色朗读课文,试背自己喜欢的段落。
教学重点:1、了解小蝌蚪在生长过程中形体上的变化。
2、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重点词句的意思。
教学难点:1、青蛙生长过程以及在不同阶段的形态变化。
2、品悟小蝌蚪身上体现出来的人性优点。
教具准备:小蝌蚪各个时期形态图画五幅,词条卡五张,字卡四张。
(注:本课是最最常规的家常课,未使用cai课件)画有小蝌蚪的卡片。
教学时间:三课时,本课为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复习巩固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小蝌蚪找妈妈》,跟着活泼可爱的小蝌蚪走进了一个童话的世界。
这里有坚持不懈找妈妈的小蝌蚪,这里有温柔慈爱的鲤鱼妈妈,这里有热心善良的乌龟大叔,最后小蝌蚪们成长为想妈妈一样的田园卫士。
同学们,你们喜欢他们吗?1、板书课题,生谈看到这个题目你想到了什么?2、带着问题自由读文。
3、拆换伙伴,巩固读词。
a、上节课我们已经认识许多生字,接下来我要考考大家,有信心吗?b、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呢?(生答)c、自己试着读(课后“读一读”)d、开火车读e、对游来游去进行扩词。
如:跑来跑去f、用“你追我赶”说句话。
4、课文分了几个自然段,用手势告诉老师。
二、走进正文,各有侧重(一)、启(第一自然段):想象画面,步入佳境。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其他同学注意欣赏描写小蝌蚪外貌的词语。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优秀8篇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优秀8篇教学要激趣延伸,突出学习方式的革新,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读书是学习,摘抄是整理,写作是创造,下面是漂亮的小编为大伙儿找到的《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优秀8篇,欢迎借鉴。
二年级语文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学会“塘、群、灰、捕、迎、龟、裳、碧、鼓”这9个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这些生字组成的新词。
2、能联系课文内容辨析“迎上去”“追上去”“游过去”等三个词语及所处句子的意思。
3、理解课文中描写青蛙样子的句子,及句子中的动词如“披”“露”“鼓”。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1、学会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1、了解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
2、了解“迎上去”“追上去”“游过去”的不同用法。
3、理解小青蛙在寻找妈妈过程中心情及身体上的变化。
4、通过教师引导学习第二段,掌握自学三、四段的方法。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一课时教学要求: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认识生字和一段。
教学重、难点:了解课文内容,认识本课生字。
教学准备:挂图、生字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解题:同学们,你们见过小蝌蚪吗?它长得什么样?(投影出示,认识小蝌蚪),小蝌蚪是怎样长大的?它的妈妈是谁?学习了这一课我们就知道了。
(板书课题)二、看图,了解图意:1、出示挂图,学生从左至右观察,边看边想:这几幅图向我们讲述了一件什么事?2、利用投影出示,看图说说:图上画了谁在干什么?看一幅图着重观察小蝌蚪是什么样的?看第二幅图说说小蝌蚪遇见了谁?会说些什么?它的身体有什么变化?用观察第二幅图的方法自己观察三、四幅图,自由说说图意,适当进行想象,教师予以指导点拨。
三、借助拼音,结合图画,初读课文,大致了解课文内容:1、借助拼音认识生字,标出自然段,用“”在文中画出生字新词,练习读并读准字音。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精选16篇)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精选16篇)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在经过一个多学期的学习,能够借助拼音读课文,大致了解课文的梗概。
特别是有关童话故事,更能吸引学生。
这篇看图学文以浅显的文字生动地描写了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同时向学生叙述了小蝌蚪是怎样变成青蛙的。
课文中人物角色较多,语言生动趣味性强。
当学生朗读这篇课文的时候,一定会受到感染,在有声有色的朗读中一定会体会人物心情,读准相应语气,增强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教学内容:人教版《语文》第二册34课学习目标:1、会认“灰”、“迎”等8个生字,会写“有”、“在”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青蛙成长的变化,增强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田字格、生字卡片和有关青蛙的知识2、小蝌蚪、鲤鱼、乌龟等头饰。
教学重点: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熟练书写8个生字。
2、了解青蛙成长的变化,增强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教学难点:了解青蛙成长的变化,增强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猜谜激趣引入1、猜谜语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个朋友,你们猜猜他是谁?“大大的脑袋黑黝黝,长长的尾巴水中游,长大是庄稼的好朋友。
”谁呀?(课件出示小蝌蚪的画面)2、揭示课题小蝌蚪的妈妈是谁呢?让我们一起去找找吧——(出示板书课题)3、生齐读课题二、整体感知1、播放多媒体课件,教师以解说的形式读课文。
学生带着任务听读课文:边看插图,边听老师朗读课文,想想:1、青蛙的妈妈是谁?2、青蛙的生长过程有什么变化?)三、自学课文小朋友,小蝌蚪找妈妈这个故事你们喜欢吗?想不想自己去读读这个故事, 那就赶快打开书读读吧。
要求:自由读课文,圈出生字,用借助拼音,问一问等方法,与生字交上朋友,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四、汇报自学成果生字检查看小朋友们读得这么认真,生字宝宝非常高兴,看,它们都想与你们交朋友呢。
(课件展示生字)①请小朋友跟它们打声招呼吧!(自己读一读)②开火车读,指名读。
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
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这是一篇由网络搜集整理的关于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精选8篇)的文档,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知道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正确分辩:迎上去追上去游过去;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的能力;培养学生大胆表演、质疑、想像、表达的能力;3、情感目标:了解青蛙是益虫,懂得保护青蛙。
重点难点:重点是了解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难点是分角色朗读和表演。
教具准备:头饰、课中操音乐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亲爱的同学们,上课之前,老师先请大家猜一个谜语:1、小黑鱼,滑溜溜,圆圆脑袋长尾巴,池塘里面游呀游。
板书:小蝌蚪2、绿衣小英雄,田里捉害虫,冬天它休息,夏天它捉虫。
板书:青蛙3、小蝌蚪和青蛙之间是什么关系呢?板书:妈妈4、今天,我们就来学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
板书:找齐读课题:第33课小蝌蚪找妈妈二、观看动画,理清思路:1、先请大家看这篇文章的动画片。
2、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1)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小蝌蚪去找她的妈妈,先碰到了鲤鱼,又碰到了乌龟,最后才找到了他们的妈妈青蛙。
(2)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小蝌蚪怎样变成青蛙的故事。
随机板书:找鲤鱼乌龟变并在田字格里指导学生写“变”字三、配乐朗读,初步感知:1、师配乐范读,学生回答:这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在书上标出。
2、学生配乐按自然段接读课文后,认读二类字。
灰黑色迎上去阿姨头顶披着鼓着3、小蝌蚪是怎样变成青蛙的?板书:长出后退长出前腿尾巴变短四、研读课文,理解内容:1、那蝌蚪是什么样?学习第一段帯动作表演读,突出小蝌蚪的特点,增加趣味性,加深对蝌蚪外形的认识。
2、青蛙什么样?学习第四段:采用换角色自述的方式,让孩子们进一步加深对青蛙外形的认识。
如——例:我是一只大青蛙,我头上鼓着一对大眼睛,披着碧绿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四条腿,宽嘴巴。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优秀8篇)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优秀8篇)中班小蝌蚪找妈妈教案篇一【学习目标】1、会认“灰、迎”等8个生字,会写“河、姐”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青蛙一生的变化,培养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教具准备】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1、或多()媒体课件,有关青蛙的知识。
2、小蝌蚪、青蛙、鲤鱼、乌龟等头饰。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激趣引入我们每个人都有妈妈,可小蝌蚪的妈妈是谁呀?揭示新课,板课题:小蝌蚪找妈妈生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课文播放多媒体课件,教师范读课文。
三、学生自读课文1、标出不认识的字。
2、读准字音。
四、检查学习生字的情况1、课件展示生字。
指名读,正音。
2、教读,齐读,开火车读生字。
3、指名介绍记字的方法。
4、组词练习。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五、检查学生初读课文的情况分段读课文,自己喜欢读哪段就读哪段。
结合图学习:1、指读第1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小蝌蚪的样子),理解“甩着”。
学生齐读这一段,体会蝌蚪的快活的心情。
(可以加上动作)2、读第2自然段,看图比较。
思考:小蝌蚪找到了谁?结果怎样?⑴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第一、二幅图,比较后,说说几天后小蝌蚪发生了哪些变化。
并在课文中画出相关语句。
板书:长出两条后腿。
课件展示理解“迎上去”,用做动作的方式帮助理解。
分角色读。
⑴ 从鲤鱼阿姨的回答中,小蝌蚪知道了什么?(自己的妈妈是四条腿,宽嘴巴)板书:四条腿宽嘴巴。
3、用学习第2自然段的方法自学第3自然段。
⑴ 学生汇报学习情况,多媒体或做动作帮助理解“追上去”。
⑴ 交流:为什么小蝌蚪会错把乌龟当妈妈呢?⑴ 分角色读。
六、小结第二课时一、自读课文二、图文结合,理解内容1、自读第4、5自然段。
讨论交流:小蝌蚪找到妈妈了吗?它们的妈妈是谁?是什么样的?2、小蝌蚪又有什么变化?3、课件出示青蛙妈妈的话,结合课后“读读说说”的练习,用“已经”说话。
4、齐读课文最后一段。
画出小蝌蚪最后变化的'词句。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精选6篇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精选6篇《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能借助拼音认读“袋、腿、摆、连、忙、睛、追、披”,认识部首“目”字旁。
在教师的指导下描写“连、忙、睛、追”。
2、朗读课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改字,按标点停顿。
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能背诵课文最后两小节。
能说说小蝌蚪的生长过程。
3、看图画照样子说一二句完整的话。
教学重点和难点1能在语言环境中认读“袋、腿、摆、连、忙、睛、追、披”,认识部首“目”字旁。
在教师的指导下描写“连、忙、睛、追”。
2了解小蝌蚪变青蛙的生长过程。
教学媒体生字卡片媒体课件课前学生准备1、听录音读通课文,圈出本课生字。
2、理解蝌蚪的`生活习性及生长特点教学流程一。
猜谜语,揭课题1.猜谜语“大脑袋,黑身子,甩着长尾巴,住在池塘里。
”这是什么?2.板书:小蝌蚪完成板书:找妈妈(学生齐读课题)二。
感知课文,学习生字1.听课文录音。
学生边听边根据提示记住课文有关内容。
学生交流,师板书:小蝌蚪长着( ),( ),甩着( )。
2.自学生字(1)师提出自学要求:自由轻声读课文,边读边圈出生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再读课文,标上小节号。
(3)小组合作,读读课后的生字、词语。
选择交流自己的识字好办法。
披、摆:为什么都用提手旁。
追:书空。
睛:可用换部首的方法来识记。
3.游戏巩固生字词语。
(1)开火车认读生字。
(2)叫号游戏认读词语。
三。
再读课文,指导读句1.轻声读课文,做到读准字音,按标点停顿。
想想,小蝌蚪找了几次妈妈?分别遇见了谁?交流板书:鲤鱼乌龟妈妈2.分节学习课文。
(1)交流并出示第二小节。
A、鲤鱼妈妈在干什么?小蝌蚪看见了会怎么想?指导朗读,小蝌蚪的话,指导读出急切的语气。
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B、鲤鱼妈妈告诉小蝌蚪什么?板书:四条腿宽嘴巴指导朗读,鲤鱼妈妈的话用亲切的语气读。
(2)交流并出示第三小节。
A、小蝌蚪为什么会把乌龟当妈妈?B、指导朗读第三小节,抓重点词语:“连忙、追、叫”等,读出小蝌蚪即高兴又着急的语气。
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优秀8篇
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优秀8篇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小蝌蚪找妈妈》教案篇一设计意图:经过前面三个课时,孩子们对《小蝌蚪找妈妈》这个故事更加的理解与充满了表演的兴趣,本次活动中增加了荷花、池塘花草及音乐,使游戏多样化、创新性地开展提供了的保障,游戏过程中以集体、分组、个体活动相结合的形式交叉进行,为了让孩子们充分投入游戏,激活孩子们的表演欲望,将游戏推向了高潮。
我设计了本次活动。
活动内容:《小蝌蚪找妈妈》(四)活动目标:1、利用周围的材料合理布置游戏场地。
2、大胆的利用肢体语言,连贯有序的进行游戏。
3、进一步学习正确地评价自己和同伴的表演。
活动重点:能根据音乐大胆的用肢体语言,连贯有序的进行表演游戏。
活动难点:在活动结束时能正确地评价自己和同伴的表演。
活动准备:继续丰富游戏环境,增添一些荷花,水草等辅助材料。
活动过程:一、听音乐入场,激发幼儿表演兴趣。
二、回顾上次游戏,提出要求。
(一)小朋友们,上次我们表演了《小蝌蚪找妈妈》,在故事中你喜欢扮演什么角色?这次你想扮演什么角色?表演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鼓励幼儿从表情、动作、合作等方面提出要求)。
(二)小朋友们上次表演的都非常的棒,今天凯红老师还请小朋友来表演,在表演之前凯红老师有几个要求:1、能按顺序进行表演,没有轮到自己表演的时候能耐心的等待。
2、在表演时能大声的进行对话及大胆的运用肢体语言进行表演。
3、遇到问题不急躁,耐性地和同伴进行(☆)协商解决。
4、表演完的小朋友能安静的观看别人表演。
三、引导幼儿利用周围的材料合理布置游戏场地,指导幼儿进行角色表演,感受表演游戏的乐趣。
(一)按照幼儿的意愿选择角色,进行故事表演。
(二)师幼共同布置场地。
(三)幼儿开始表演。
四、评价游戏,结束活动:(一)在这次表演中你觉得谁表演的比较好?为什么?(二)你觉得还存在哪些不足的地方?可以怎么把它变得更好?延伸活动:将头饰等材料放到表演区,供幼儿继续表演。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最新8篇)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最新8篇)小蝌蚪找妈妈教案篇一【活动目标】1、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练习向指定的方向跑。
2、理解并遵守游戏规则,体验户外游戏活动的快乐。
3、发展走、跑、跳等基本动作及动作的灵敏性、协调性。
4、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学会团结、谦让。
【活动准备】1、头饰卡1张(见幼儿活动资源包)。
2、提前熟悉儿歌《小蝌蚪》。
3、活动前场地、器械、幼儿衣着及情绪身体检查,确保幼儿会户外活动的安全【活动建议】一、准备活动:组织幼儿在场地上学小蝌蚪游、小青蛙跳。
二、情境导入,引起幼儿兴趣。
创设情境:“现在老师是青蛙妈妈,你们是小蝌蚪,让我们一起做操吧!”“跟着妈妈点点头,转圈游一游,向前跳一跳,和妈妈抱一抱。
”二、学做游戏。
1、教师讲解游戏的玩法。
教师扮青蛙,幼儿扮小蝌蚪,“小蝌蚪”跟着“青蛙”四散地边游边念儿歌:“小蝌蚪,游呀游,圆圆脑袋黑黝黝,细细尾巴扭呀扭,小河里面游呀游,游来游去想一想,妈妈、妈妈您在哪儿?”当儿歌念到“游来游去想一想”时,幼儿要闭上眼睛蹲下,教师立即跑到场地一端。
当儿歌念完时,“小蝌蚪”睁开眼睛寻找“青蛙妈妈”。
“青蛙妈妈”边招手边说:“孩子,我在这里。
”“小蝌蚪”们迅速跑到“青蛙妈妈”的身边。
2、教师带领幼儿做游戏,提醒幼儿遵守游戏规则,当念到“游来游去想一想”时,小蝌蚪要闭上眼睛蹲下。
3、游戏熟练后,可请幼儿扮青蛙妈妈继续玩。
三、放松整理。
幼儿跟着教师边念儿歌边做动作:“请你跟我伸伸臂,请你跟我甩甩手,请你跟我踢踢腿。
”活动延伸:可改变动物角色,让各种动物去寻找自己的妈妈,增加游戏的兴趣。
教学反思:从这个活动中,我认识到幼儿园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要以孩子为主体,同时要有驾驭课堂的能力,在引导孩子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地发现问题,不断地变换教学手段和方法,从而让每个幼儿都参与到活动中,准确地掌握知识。
带领幼儿游戏时,要顾及到绝大多数的孩子,将个别示范与分组游戏、集体游戏相结合,可以根据幼儿的课堂情况不断地变换游戏形式,从而提高每个幼儿的学习积极性。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通用7篇)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通用7篇)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1活动目标:1.会听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能理解故事情节。
2.宝宝回忆小蝌蚪找妈妈故事情节的基础上,感受小蝌蚪找妈妈的心情,,知道请别人帮忙时可以使用礼貌用语。
3.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体验添画小蝌蚪的快乐。
活动准备:图片、青蛙、虾、乌龟、螃蟹,小蝌蚪找妈妈添画的纸、黑色墨汁,黑色彩笔等。
活动重点(或难点):理解故事内容,知道要学会帮助别人,并能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过程:一、引导语:1、现在是春天了,动物们都要出来活动了,小朋友们都见过小蝌蚪吧,现在小蝌蚪长大了,它们要去寻找自己的妈妈。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小蝌蚪是如何找到自己的妈妈的。
2、青蛙妈妈的宝宝是谁呢?(小蝌蚪、青蛙)3、小蝌蚪长的怎样,大大的脑袋,黑黑的身体,细小的尾巴扭一扭。
教师又指着小蝌蚪说,小蝌蚪正在找妈妈。
二、展示图片,故事小蝌蚪找妈妈1、教师展示图片一,引导幼儿谈谈想想小蝌蚪遇到谁?他们会说些什么龙虾公公是怎么回答它们的?2、图二,小蝌蚪又游啊游啊,遇到了谁?大螃蟹又是怎么回答它们的呢?3、图三,之后小蝌蚪继续找妈妈,它们是不是找到妈妈了呢?原来是大乌龟,大乌龟又是怎么说的呢?4、图四,最后,小蝌蚪们找没找到妈妈?它们的妈妈到底是谁?三、完故事后教师提问教师设1、小蝌蚪为了找妈妈,向谁去打听?2、小蝌蚪看到龙虾公公、大螃蟹、大乌龟是怎么询问?故事中的小蝌蚪和妈妈们的对话时都使用了哪些礼貌用语?这有什么好处?3、小蝌蚪找不到妈妈心情是怎么样的?你如果找不到妈妈会怎么做?4、最后小蝌蚪在哪儿找到了妈妈?你能说说它们的妈妈是什么样儿的?有什么本领。
5、完整的再听一遍故事。
四、让我们一起动手画画小蝌蚪1、在老师画好的图片上,添画一些小蝌蚪,使画面更完整。
2、评价幼儿作品,鼓励添画添的好的宝宝。
3、最后,青蛙妈妈来了,带着蝌蚪宝宝们一起去田里捉害虫去了。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1.认识“塘、脑”等1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教”,会写“两、就”等10个字,会写“快活、哪里”等8个词语。
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6篇)
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6篇)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小蝌蚪找妈妈》教案篇一一、教材简析:《小蝌蚪找妈妈》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一篇富有童趣的课文,一群天真活泼的小蝌蚪在寻找妈妈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变成了小青蛙,并帮助妈妈一起捉害虫。
教材以童话故事的形式呈现了青蛙生长过程的科学知识,蕴含了从小独立生活、遇事主动探索的道理。
二、教学目标:1、认识“灰、迎”等8个生字,会写“有、在”等6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通过朗读感知青蛙的变化。
3、增强学生对科学童话的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了解小蝌蚪在生长过程中形体上的变化。
2.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重点词句的意思。
教学难点:1、青蛙生长过程以及在不同阶段的形态变化。
2.品悟小蝌蚪身上体现出来的人性优点。
四、教学准备:ppt词卡头饰五、教学课时:第二课时六、课堂实录(一)、复习导入,巩固旧知师:小朋友们,昨天我们已经学习了《小蝌蚪找妈妈》,请小朋友大声把课题齐读一次。
生:17,小蝌蚪找妈妈师:读的真好,那小朋友还记得小蝌蚪的妈妈是谁吗?生:(齐)青蛙(师贴青蛙图)师:你们觉得它们是一家人吗?为什么长相相差这么大呢,难怪小蝌蚪连自己妈妈都不认识,今天我们就跟着小蝌蚪一起去找妈妈吧!瞧,我们的小蝌蚪太调皮了,把我们的生字宝宝都藏在荷叶下,我们一起去看看吧!生:(跃跃欲试)行!(师操作,生根据出现的生字读词语)(学生活动:1、抽查2、齐读)【评析:用挂图展示蝌蚪与青蛙的不同,更够更好的激发学生一探究竟,走进课文语言的欲望】(二)、视频展示,形象感知师:读的真好,那小朋友你们想不想知道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都遇见了谁?生:想!(一探究竟的愿望再一次并激起)生:那我们一起来欣赏一则视频!边欣赏边思考,小蝌蚪找妈妈的时候遇见了谁?(评析:通过看视频,学生不仅形象的感知了小蝌蚪找妈妈过程中身体发生的变化,也直观的了解到了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中遇见了谁。
小蝌蚪找妈妈中班语言教案最新7篇
小蝌蚪找妈妈中班语言教案最新7篇《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认识8个二类字,指导美观书写“变”“披”两个一类字;知道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正确分辩“迎上去追上去游过去“三个词的意思;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的能力;培养学生大胆表演、想像、表达的能力;3、情感目标:了解青蛙是益虫,懂得保护青蛙。
重点难点:重点是了解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难点是分角色朗读和表演。
教具准备:头饰、课中操音乐多媒体课件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亲爱的同学们,上课之前,老师先请大家猜一个谜语:1、小黑鱼,滑溜溜,圆圆脑袋长尾巴,池塘里面游呀游。
板书:小蝌蚪2、绿衣小英雄,田里捉害虫,冬天它休息,夏天它捉虫。
板书:青蛙3、小蝌蚪和青蛙之间是什么关系呢?板书:妈妈4、今天,我们就来学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
板书:找齐读课题:第34课小蝌蚪找妈妈二、观看动画,理清思路:1、先请大家看这篇文章的动画片,边看边思考: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学生回答:(1)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小蝌蚪去找她的妈妈,先碰到了鲤鱼,又碰到了乌龟,最后才找到了他们的妈妈青蛙。
(2)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小蝌蚪怎样变成青蛙的过程。
随机板书:找鲤鱼乌龟变(3)在田字格里指导学生写“变”字(强调撇点的方向要往外)。
三、配乐朗读,初步感知:1、师配乐范读,学生回答:这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在书上标出,给不认识的字注音。
2、学生配乐按自然段接读课文。
3、出示课件:认读二类字。
(先认读,再组词读)灰迎阿姨顶披鼓4、指导写“披”字(强调右边的皮,横勾别丢掉)5、小蝌蚪是怎样变成青蛙的?(看课件演示青蛙的生长过程)板书:长后退长前腿尾巴变短四、研读课文,理解内容:1、那蝌蚪长什么样呢?(出示课件)学习第一段帯动作表演读,突出快活的语气。
2、长成后的青蛙又是什么样呢?学习第四段:采用换角色自述的方式,让孩子们进一步加深对青蛙外形的认识。
二年级语文《小蝌蚪找妈妈》教案5篇
二年级语文《小蝌蚪找妈妈》教案精选篇1教学目标:一、基础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能正确读写生字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经过学习了解小蝌蚪在长成青蛙的过程中,身体发生的变化。
3、经过学生课文增强学生对科学童话的学习兴趣。
二、发展目标:1、经过学习使学生明白从小就要独立生活,遇事主动探索的道理。
2、体验语言文字的生动形象和准确性,培养语感。
3、树立环保意识,教育学生要保护有益的动物。
教学重点:1、学习生字词2、了解小蝌蚪在长成青蛙的过程中,身体发生的变化。
3、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教师指导学生区别迎上去、追上去和游过去的不一样,体会语言文字的生动形象和准确性,培养语感。
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练习法读书指导法教学准备:蝌蚪、青蛙头饰教学过程:一、趣味导课1、猜谜语:身子像个小逗点,摇着一根小尾巴,长大吃虫叫呱呱。
(蝌蚪)(教师出示幻灯片1—2张)2、谈话引入小蝌蚪的妈妈是谁为什么它要去找妈妈呢今日我们就一齐随着小蝌蚪去找它的妈妈吧!3、板书课题。
二、整体感知1、同学们明白小蝌蚪去哪找妈妈吗怎样找的找到了没有请你们带着这些问题自由读课文。
温馨提示:(1)自读课文,发现不认识的生字圈起来。
(2)用自我喜欢的方式识记8个生字。
2、指导学生识记重点字和难点字(教师在巡视时发现各组同学普遍识记有困难的字)3、教师课件出现本课要认的灰、迎、阿、姨、追、顶、披、鼓8个生字,检查识字效果。
(教师出示幻灯片第3张)三、精读领悟1、了解小蝌蚪的外形特点:(1)看课件,提问:小蝌蚪是什么样的他们游的怎样样(教师出示幻灯片第4张)(2)朗读第一自然段。
(指导读出快活的语气)(教师出示幻灯片第5张)过渡:小蝌蚪虽然生活的很快活,可是没有妈妈,总觉得生活中缺少了什么。
它们多么期望也能和自我的妈妈生活在一齐呀!瞧,它们正商量着一齐去找妈妈呢。
它们找啊找,最终找到了自我的妈妈,原先就是一只可爱的大青蛙。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小蝌蚪找妈妈教案设计(通用13篇)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小蝌蚪找妈妈教案设计(通用13篇)教材分析:《小蝌蚪找妈妈》这是一篇童话故事,讲的是几只天真活泼的小蝌蚪在寻找妈妈的过程中,了解了妈妈的样子特点,在不知不觉中自己的身体也发生了变化,最后变成了小青蛙,并和妈妈一起捉害虫。
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我会认”中的一三个生字,会写“两、就、哪”等9个字。
2.通过细读课文,了解小蝌蚪在找妈妈的历程中,逐渐发育成青蛙的几次形体变化和几经曲折最后找到青蛙妈妈的经历。
3.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了解小蝌蚪在生长过程中的几次形体变化,和小蝌蚪在鲤鱼妈妈和乌龟的帮助下,怎样找到青蛙妈妈的经历,并从中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想象力,这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
教学时应通过多种方法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自主感悟,积累和运用语言。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出示课题:小蝌蚪找妈妈1.读题2.质疑:①小蝌蚪长什么样?②它的妈妈是谁?长什么样?③小蝌蚪是怎么找到妈妈的?(二)读通课文1.自由读。
(碰到不认识的字可以请教同学或生字表二中的拼音老师)2.读给同桌听,互相正音。
3.看连环画,找到相应的小节,一起读一读。
4.自由选择文中的一个小节读给大家听。
(三)学习生字会认字塘、脑、袋、灰、捕、迎、阿、姨、宽、龟、顶、披、鼓会写字两、就、哪、宽、顶、肚、皮、孩、跳(四)学习课文第一节1.小蝌蚪长什么样的呢?出示第一节课文,自由读、指名读读。
2.根据课文内容同桌合作画一幅画。
3.对照课文,评一评画得对不对,为什么?(检测学生理解句子的能力)4.朗读课文,表现小蝌蚪的活泼可爱。
5.仿照《小蜻蜓》的曲调,学唱歌曲《小蝌蚪》(小蝌蚪真可爱,黑灰身子大脑袋,甩着长尾水中游,游来游去多快活!)(五)课后延伸1.你们知道小蝌蚪的妈妈是谁吗?(大青蛙)2.小蝌蚪是怎么找妈妈的,我们下节课再学。
课后请去搜集关于青蛙方面的知识。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引出问题1.鼓励学生用不同形式展示上节课的学习成果。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9篇】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9篇】中班小蝌蚪找妈妈教案篇一教学目标:·喜欢听故事,了解故事内容。
·知道小蝌蚪的妈妈是青蛙。
教学准备:(认知准备)看过小蝌蚪;(材料准备)图片、故事录音。
活动重难点:知道青蛙是小蝌蚪的妈妈。
活动过程:一.宝宝和妈妈1、提问:小鸡的妈妈是谁?那小鸭的妈妈又是谁呢??小结:每个宝宝都有一位喜欢自己的妈妈。
他们长得真想象。
那小蝌蚪的妈妈又是谁呢?2、师:我们都快乐地和妈妈生活在一起,可是小蝌蚪却从来没见过自己的妈妈,不知道妈妈长什么样子。
这一天,他们决定去找妈妈。
二、故事:小蝌蚪找妈妈(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并讲述故事)1、插问:小蝌蚪长得什么样子?小蝌蚪遇到了谁?是怎么问的?青蛙妈妈到底长的怎么样?2、玩表演游戏幼儿扮演小蝌蚪,教师依次扮演其他角色,玩小蝌蚪找妈妈的游戏。
表演中鼓励幼儿发问:妈妈在哪里?你是我们的妈妈吗?三、活动延伸:区角活动中,鼓励幼儿进行故事表演。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篇二【备课构想】本课选自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小蝌蚪的妈妈这是一篇童话,全文共六个自然段,六幅图分别与第1~6幅图对应(六幅图用投影)。
为了使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产生兴趣,提高学生素质,我注意了下面几点:1、针对一年级学生心理特点,在语文课中培养他们动脑、动手的素质。
在学完每幅图之后,让学生自己动手用粘贴纸粘贴出与这幅图有关的小动物粘贴画,这样便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2、在课堂教学中要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全面发展。
3、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对他们进行口语交际训练,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发展他们的基本素质。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小蝌蚪的妈妈》。
【教学要求】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青蛙在生长过程中形体上的变化。
教育学生要保护青蛙。
2、在理解课文基础上,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结合插图和课文,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和动手能力,讲讲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优秀5篇)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优秀5篇)本课设计特点篇一1、读中感悟。
整堂课,始终让学生直接面对文本,开展个性化阅读。
让学生主动地去读,读懂意思;兴致勃勃地去读,读出情感。
教师根据学生的理解程度和质疑情况,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学生的思维和情感活动始终是积极的。
2、演中理解。
一年级学生对表演特别感兴趣。
通过小蝌蚪找妈妈过程的表演,学生不但了解了青蛙的变化过程,而且对语言文字也有了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在兴趣盎然中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3、实践中积累。
教师和学生一起开发大量的教学资源,解除学生的困惑,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主动探究精神,并在实践活动中积累语言。
小蝌蚪教案篇二教学过程:一、复习生字,导入新课。
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学生认读,口头组词。
2、听写字词。
3、快速批改,更正。
2、指名学生分自然段读课文。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2、学生试说自己听懂了些什么?三、精读课文,感悟课文大意。
1、学习第1-4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思考:孩子们从哪里弄来的蝌蚪?(2)自由读2-4自然段,思考:蝌蚪在脸盆里怎么活动?我们是怎么做的?2、学习第5-8自然段。
(1)学生以不同方式读课文。
(2)找出孩子们喜欢蝌蚪的句子,用“——”画出,读一读。
(3)多种方式读第七自然段。
四、背诵指导:先弄清楚有几句话?每句说什么?整段话是什么意思?(4)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初步明白具体描写。
3、学生试背第7自然段。
4、同桌赛背5、指名背诵课文。
五。
拓展课后了解青蛙对我们的帮助。
六。
作业不改变句子的意思,将下列句子换一种说法。
1、盆底淡蓝色的图案被泥土遮住了。
2、把句子改写成被字句,把字句孩子们送它们回家。
板书设计:小蝌蚪寻找泥土可爱{孩子们捧来泥土《小蝌蚪找妈妈》教案篇三活动目标:1、幼儿产生喜欢创作的欲望。
2、会区分故事中不同的情节内容,知道其先后顺序,并能通过绘画表现出来,制作成连环画。
二年级语文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7篇
二年级语文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7篇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同学们,大自然中有许多神秘的事物等待着我们去探索,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将一起走进自然的奥秘去了解动物植物,去观察自然现象、这节课我们先来走进动物的世界,首先我们来才一个出示:大脑袋,长尾巴,儿时无腿水中游、后腿伸,前腿到,跳来跳去找妈妈、谜底是:蝌下面我们来听一首好听的儿歌,看看小蝌蚪是怎样成长的、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1、出示自读要求、(1)听范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画出生字、词语,多读几遍、画出不理解的地方、2、小组学习、(1)组长检查生字读音、(2)交流识字方法、重点识记“塘”“鼓”两个汉字、出谜语:“唐朝土地、”“支援十粒(3)接读课文、3、检查小组学习情况、(1)课件出示生字、词语、①指名开火车朗读,师生正音、②齐读、③去掉拼音朗读、4、小蝌蚪吐泡泡,看看这些词语你都认识了吗?引导学生学习一字多词、三、自读课文,感知内容:1、认真读课文,边读边想,看谁填得准、出示题目:课文共有()个自然段、写的是()找妈妈的故事,他们分别向()、()打听最后,他们发现自己的妈妈是()、2、试着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四、情景朗读,把握内容与情感:1、分段朗读、(1)池塘里有一群小蝌蚪,大大的脑袋,黑灰色的身子,甩着长长的尾巴,快活地游来游去问:小蝌蚪长得什么样子?请你画出来,然后读一读,注意读出小蝌蚪的可爱哦!(2)他们看见鲤鱼妈妈在教小鲤鱼捕食,就迎上去,问:“鲤鱼阿姨,我们的妈妈在哪里?说:“你们的妈妈四条腿,宽嘴巴、你们到那边去找吧!”问:你能感受到小蝌蚪的礼貌和鲤鱼阿姨的亲切吗?读出来吧!(3)他们看见一只乌龟摆动着四条腿在水里游,连忙追上去,叫着:“妈妈,妈妈!”乌龟“我不是你们的妈妈、你们的妈妈头顶上有两只大眼睛,披着绿衣裳、你们到那边去找吧!”问:你能感受到小蝌蚪的急切和乌龟的和蔼可亲吗?读出来吧!(4)小蝌蚪游哇游,过了几天,尾巴变短了、他们游到荷花旁边,看见荷叶上蹲着一只大青绿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鼓着一对大眼睛、提示:可以边朗读边表演、(5)小蝌蚪游过去,叫着:“妈妈,妈妈!”青蛙妈妈低头一看,笑着说:“好孩子,你们蛙了,快跳上来吧!”他们后腿一蹬,向前一跳,蹦到了荷叶上、提示:引导学生注意动词的连用、五、生字指导,学习书写:1、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方法自主认字,说说哪些字是自己已经认识的,是从什么渠道或通过识的、重点讲解“两”“哪”两个字,区分“俩和两”,区分“哪和那”、谜语学习“就”和“宽进京城少一撇、”“宝盖底下看见草、”学生在猜谜中掌握两个汉字的写法、2、打开“优教学生字”,逐个学习,可以让学生先展示,再学习、检验对错、3、巩固生字:抄写今天学的10个生字、六、板书设计第二课时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1、课件出示词语、袋鼠、袋子、口袋、脑袋、迎风、迎面、迎接、欢迎、荷塘、鱼塘、池塘、水塘学生明确一字多词的学习方法、2、课件出示词语、池塘、脑袋、灰色、捕食、阿姨、欢迎、头顶、乌龟、披着、打鼓(1)指名开火车领读词语、(2)齐读、(3)选择最喜欢的一个词语说一句话二、学生自学,初步理解课文内容:1、学生自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提示:谁?干了什么?怎么干的?2、读了这篇课文你学到了什么?有什么疑问?标注在课本上、3、课堂交流,汇报自学成果、引导学生带着自信,用“读了课文,我知道了”句式汇报自学的成果、三、研读课文,探究感悟:1、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自己发生了什么变化?他们是怎么变成青蛙的?提示:自学要求(1)带着问题自己读课文并勾画、(2)想好后先和同桌说一说、2、全班交流,教师相机点拨,引导探究和感悟:(注意说话的条理性)看图片排顺序,把顺序号标注在课本上、四、品读课文,训练语言:1、读了课文,你能不能告诉小蝌蚪青蛙妈妈长得什么样子?出示:鼓着大大的眼睛,披着碧绿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小蝌蚪什么样子?出示:甩着长长的尾巴、请勾画出动词、“鼓、披、露、甩”请选择一个你认为最有趣的,说一个句子、2、池塘里有一群小蝌蚪,大大的脑袋,黑灰色的身子,甩着长长的尾巴,快活地游来游去、画出这段话中描写小蝌蚪的句子、你能照样子写一下这只小猪吗?3、小蝌蚪游过去,叫着:“妈妈,妈妈!”青蛙妈妈低头一看,笑着说:“好孩子,你们已了,快跳上来吧!”他们后腿一蹬,向前一跳,蹦到了荷叶上、你能用连续的动词写一个活动吗?五、体验反思:小蝌蚪找不到妈妈了有没有哭鼻子?从小蝌蚪找妈妈的经历中你体会到了什么?你想对小蝌出示回答格式:从小蝌蚪找妈妈的经历中我体会到了、我想对小蝌蚪说:、六、拓展延伸,培养学生语文综合实践的能力:青蛙是一种*发育的动物,小时候和长大后有很大的区别、像这样的小动物还有很多、你还知图片中的小动物和他们长大后的样子连起来吧、七、巩固练习:1、打开“阅读训练-《小蝌蚪找妈妈》”,一起来闯关吧!2、完成相关配套练习、板书设计:小蝌蚪找妈妈中班教案篇二【设计意图】大班的幼儿活泼好动,喜欢户外运动,在孩子熟知了《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后,结合幼儿点,进行了户外活动游戏创编,意在培养孩子在活动中的合作意识,锻炼孩子的合作能力,使孩中体验游戏的快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要求:1.学会13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认识3个新字。
完成课后有关词句练习。
能说出趋向动词的不同用法。
2.理解课文内容,回答课后问题。
初步了解小蝌蚪变青蛙的过程。
3.仔细看图,讲述图意,培养学生观察、思维和表态能力。
知道青蛙是捕捉害虫的能手,要保护青蛙。
4.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小蝌蚪变青蛙的过程。
正确理解动词。
课前准备:教学挂图(或幻灯片)、蝌蚪贴图、生字卡片、小黑板教学时数: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1.昨天,老师捡到了一张“寻人启事”,你们想看看吗?2.(出示寻人启示)读:我是小蝌蚪,当我看到别的小动物们欢快地和自己的妈妈一起玩耍时,我多羡慕呀!可我不知道我的妈妈是谁?它在哪?听说一(1)班的小朋友是最聪明的,请你们帮我找找妈妈吧!你们愿意帮这个忙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小蝌蚪找妈妈》。
(板书:小蝌蚪找妈妈)二、引导看图1.图片中,哪些是小蝌蚪?小蝌蚪在什么地方?(指名看图)说说小蝌蚪的样子。
(学生试说:小蝌蚪大大的脑袋,黑黑的,长着长尾巴。
)2.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遇见了谁?(鲤鱼乌龟)教师相机板书:乌龟三、自学课文老师提出要求,对生字新词注意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义,一句一句、一段一段地读懂。
读后想一想:课文是怎样写小蝌蚪找妈妈的?在找妈妈的过程中,它有什么变化?四、检查、交流自学情况1.学习生字新词。
(1)在课文里找出生字,画下来,读一读,相互正音。
(2)同桌相互说说生字的结构特点,然后写一写。
(3)教师重点指导:蝌蚪,kēdǒu,都是左右结构,虫字旁。
群,qún,13笔,左右结构。
灰,huī,6笔,半包围结构,右下是“火”。
腿,tuǐ,13笔,左右结构,右边是退。
姨,yí,9笔,左右结构,左边女字旁,右边夷字边。
注意“女”作偏旁时,横不要出头。
宽,kuān,三拼音,10笔。
嘴,zuǐ,要读准平舌音,注意写好右边的笔画。
龟,guī,7笔,注意下边的写法。
摆,bǎi,左右结构,13笔,追,zhuī,翘舌音,9笔。
要写好右边。
肚,dù,左右结构,7笔。
鼓,gǔ,左右结构,13笔,注意写好右边的笔画。
2.试着回答问题:小蝌蚪是什么样的?小蝌蚪怎样长成青蛙的?青蛙长得什么样?五、课堂练习认记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一、复习检查1.认读生字新词。
2.听写:蝌蚪一群灰色乌龟宽嘴巴鼓眼睛3.说说小蝌蚪和青蛙的样子。
二、导学课文1.导读第1自然段(1)课文里是怎么描写小蝌蚪的呢?(一群小蝌蚪,长着大大的脑袋,黑灰色的身子,甩着长长的尾巴,快活地在池塘里游来游去。
)教师一边讲评一边板书:池塘一群黑灰色(2)小蝌蚪现在在做什么呀?(快活地游来游去)(3)小蝌蚪在池塘里快活地游来游去,我们也来快活地读读书,请齐读第一段。
小蝌蚪游啊游,过了几天——怎么了?(长出了两条后腿。
)(师贴长后腿的画于黑板上)(4)小蝌蚪太想念自己的妈妈了,于是鲤鱼妈妈决定帮助它们找妈妈,它是怎样回答的呢?课文又是怎样写的呢?我们就是这群小蝌蚪,再来读读他们的话。
(生读蝌蚪的话)(5)(出示——鲤鱼)老师现在来当鲤鱼妈妈,谁来当小蝌蚪,向我打听?(请学生当小蝌蚪来练习)(6)交换,学生念鲤鱼妈妈,教师念小蝌蚪。
理解“迎上去”在句子中的作用。
师生对读,边读边做动作)(7)从鲤鱼妈妈的回答中,我们可以知道蝌蚪妈妈的特点是什么?(四条腿,宽嘴巴。
)2.导读第3自然段(1)小蝌蚪听了鲤鱼妈妈的话,继续游啊游,过了几天,小蝌蚪又发生了什么变化?(又长出了两条前腿。
)(师贴长前腿的画于黑板上)小蝌蚪又错把乌龟当妈妈。
(乌龟同青蛙一样是四条腿,宽嘴巴)理解“追上去”在句子中的作用。
(从背后赶上去打招呼)表演动作。
3.导读第4自然段。
(1)指名朗读本段。
青蛙妈妈什么样?找出描写大青蛙的句子。
板书:四条腿(蹲)宽嘴巴大眼睛(鼓)绿衣裳(披)白肚皮(露)理解“游过去”在句子中的作用。
(小蝌蚪找到了真正的妈妈,心里很高兴、很踏实)表演动作。
4.齐读第5自然段。
(1)小蝌蚪象我们同学一样聪明,认定了青蛙就是自己的妈妈,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又会发生什么变化昵?(小蝌蚪尾巴变短了)(师贴出小蝌蚪尾巴变短的图片)小青蛙以后跟着妈妈做什么?(捉害虫)5.小结:教育学生要保护青蛙。
(青蛙是庄稼的好朋友,专门吃害虫。
青蛙善于捕捉害虫,一只青蛙一天要吃害虫40~50只,多的达到200多只。
一只青蛙一年能吃15000多只害虫。
所以,我们要保护青蛙)三、课堂练习1.读写生字新词。
2.仿写句子。
地点有什么样子干什么池塘里有一群小蝌蚪大脑袋,黑灰色身子,甩着长长的尾巴快活地游来游去有一群鹅有一群小鸡有一只猴子第三课时一、复习检查1.看拼音,写汉字。
Qīngwāmāmayǒusìtiáotuǐ,kuānkuāndezuǐba,gǔzhedàyǎnjing,pīzhebìlǜdeyīshang,lîuzhexuěbáidedùpī。
2.说说小蝌蚪是怎样一步一步变成青蛙的——开始什么样?后来呢?教师板书:大脑袋黑灰色长尾巴→长两条后腿长两条前腿尾巴变短尾巴不见了→脱掉了尾巴→换上了绿衣裳。
二、分角色朗读课文三、把课文内容讲一讲老师提示线索:池塘里……小蝌蚪游呀游……小蝌蚪游呀游……小蝌蚪游呀游……,不知什么时候……四、总结课文里通过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讲述了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
每一段的写法都是一样的:先写小蝌蚪的变化,再写小蝌蚪看见了谁,最后用对话来结束。
通过本课学习,我们不但掌握了生字、新词,而且知道了小蝌蚪是怎样变成青蛙的。
作者根据图画的主要内容,合理想象,按顺序写出了这样一篇好文章,对我们今后的看图作文会有帮助。
五、课堂练习1.说说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好青蛙和蝌蚪。
2.完成课后习题3。
板书:小蝌蚪找妈妈小蝌蚪→变→青蛙大脑袋→长了两→长了两→尾巴→不见黑灰的身子条后腿条前腿变短尾巴长尾巴↓↓↓找妈妈→鲤鱼→乌龟→大青蛙→捉害虫《小蝌蚪找妈妈》教学反思《小蝌蚪找妈妈》是一篇传统课文,因其内容生动、有趣而深受低年级学生的喜爱。
在课堂中我力求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改变学生上课被动和机械训练的弊端。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有以下几个特点:一、寻人启事导入,激发学生兴趣兴趣是一个人对某件事所表现出来的喜爱的情绪。
课堂中,学生对课文的兴趣有无,直接影响着课的质量。
上课伊始,老师神秘地告诉学生,刚才在校门口看到了一张寻人启事,想看看吗?在同学们诧异声中,教师用幻灯打出《寻人启事》:大家好!我是小蝌蚪,当我看到别的小动物们欢快地和自己的妈妈一起玩耍时,我多羡慕呀!可我不知道我的妈妈在哪里?听说一(1)班的小朋友是最聪明的,请你们帮我找找妈妈吧!同学们恍然大悟,不一会儿小脸上个个绽出灿烂的笑容,原来是可爱的小蝌蚪找他们帮忙来了。
这时,教师不失时机地问:“你们愿意帮这个忙吗?”孩子们一边齐声响亮地喊愿意,一边迫不及待地打开课本读课文。
没有大费周折的导入语,也没有颇费时间的练习题,学生就这么自然而然地进入了课文,进入了角色。
二、读、说、贴、讨论学文,丰富语言的积累1.读——分层朗读,读出感情(1)初读。
教师有趣导入课文以后,随即抛出问题。
a.课件播放全文,学生思考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
b.小蝌蚪的妈妈是谁,从文中找出它妈妈的特征。
学生在读中了解内容梗概,获得整体感知。
带着问题读,使读不再是漫无目的,提高了读的质量。
(2)精读。
在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
教师精心导学,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同时注重对学生进行多种能力的培养。
课文第二、第三两小节,是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是全文的重点,处理如下:a.读这两小节,回答小蝌蚪先碰到了(),又碰到了()。
b.比较句子。
(小蝌蚪看见鲤鱼妈妈在教小鲤鱼捉食,就迎上去。
小蝌蚪一看见乌龟在水里游,就追上去。
c.朗读指导。
重点指导小蝌蚪与鲤鱼、乌龟之间的对话。
d.分角色朗读并表演。
2.说——以读促说,说中理解(1)说顺序。
要求学生用上先、再、接着、最后,说小蝌蚪的生长过程。
通过学生的说来完成填空题。
(2)说内容。
在学生知道青蛙的样子以后,要求他们在寻人启事中加入青蛙的特征。
把学到的内容及时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3.贴——据文贴画,贴中取乐教师准备好五幅画,分别为小蝌蚪、长了两条前腿的蝌蚪、长了前腿和后腿的蝌蚪、尾巴变短的青蛙、小青蛙。
通过学生看图引导学生说出小蝌蚪的变化过程,教师相机贴出对应的图片。
这样学生掌握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时就轻松自如,毫不吃力。
4.讨论——形式多样,深入引导新基础教育理论认为:“任何学校教育活动都会对人的身心产生多方面或积极,或消极的影响。
所以,每一项学校教育活动都应顾及学生多方面的发展。
”课堂教学尤需如此。
鲤鱼妈妈说蝌蚪妈妈四条腿,宽嘴巴,乌龟却说蝌蚪妈妈长着大眼睛,披着绿衣裳,到底蝌蚪妈妈长什么样昵?他们俩谁说的对呢?问题一抛出,立即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他们积极讨论,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变被动为主动。
在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再引导学生说出蝌蚪妈妈的样子,并加以引申。
通过学生课前资料的寻找以及课上资料的交流,学生知道青蛙是庄稼的好朋友并且开动脑筋说出了许多保护的措施。
增强了学生保护有益动物的意识,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体现出育人的本质和实现育人的功能。
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本节课也有许多遗憾。
比如:学生读懂了课文,但对学生理解课文的方法总结的不及时、不明确。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将坚持把读的权利留给学生;把问的权利交给学生;把讲的机会让给学生;把评的自由还给学生。
通过感悟、联想两个支点,尽可能让全体学生参与,人人动脑、动口、动手,全员活动,全程活动,成为学习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