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精神教育是提高整体国民素

合集下载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教育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1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教育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1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教育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1(总分:7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6,分数:32.00)1.【2014.四川泸州】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这是毛泽东在( )年提出的。

A.1949B.1956C.1957 √D.1970解析:解析:毛泽东在1957年2月《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2.【2011.福建】我国现阶段的教育目的指出,教育应培养( )。

A.又红又专的社会主义新人B.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C.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D.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解析:解析:我国现阶段教育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与此相符的应是D项。

3.【2014.四川】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教育目的虽然在文字表达方面几经变化,但是其基本精神一以贯之,这就是( )。

A.坚持社会为本B.始终弘扬个性C.强调人的全面发展√D.培养专业人才解析:解析:我国的教育目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4.【2010.江西】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不同历史时期对教育目的的表述不一样,但其基本精神是一致的。

以下不属于我国教育目的基本精神的是( )。

A.社会主义是我国教育性质的根本所在.要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B.使受教育者在道德、才智、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C.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D.突出教育要为政治经济制度服务√解析:解析: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有:(1)我们要求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要坚持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2)我们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要求坚持脑力与体力两方面的和谐发展;(3)适应时代要求,强调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理论精讲第一节教育观

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理论精讲第一节教育观

第一章职业理念•第一节 教育观素质教育的内涵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单选材料分析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新课程改革的教学观教学从“以教育者为中心”转向“以学习者为中心”单选材料分析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教学从“重结论轻过程”转向“重结论更重过程教学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第一节 教育观一、素质教育的内涵(单选+材料分析)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素质教育的内涵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一、素质教育的内涵1.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单选)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即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素质、审美素质和劳动素质等。

素质教育不仅适用于基础教育,而且适用于高等教育,还适用于社会教育和终身教育。

【2019下中学】下列关于素质教育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素质教育更要重视德育B. 素质教育主要适用于基础教育C. 素质教育应遵循教育规律D. 素质教育不要求学生平均发展一、素质教育的内涵2.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单选+材料分析)在教育中使每个人都得到发展,而不是只注重一部分人,更不是只注重少数人的发展。

面向全体学生,也就是要热爱所有的学生,只爱“金凤凰”不爱“丑小鸭”,不是真正的爱学生。

【2019上中学】小明成绩不太好,但上课时总爱举手回答问题,有时老师提问问题,小明把手高高地举了起来,让他回答他又不会,不时被其他同学讥笑,老师知道原因后给予鼓励。

老师的做法( )。

A. 正确,不得罪每一个学生B. 正确,不放弃每一个学生C. 不正确,损伤了其他同学的主动性D. 不正确,伤害了其他同学的正义感一、素质教育的内涵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单选+材料分析)通过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的有机融合,来实现学生的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提高国民素质作文

提高国民素质作文

提高国民素质作文提高国民素质是一个国家长久发展的基础。

国民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社会和谐稳定以及经济发展水平。

因此,提高国民素质是每个国家都非常重视的问题。

那么,如何提高国民素质呢?首先,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的关键。

优质的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他们的道德水平和文化修养。

学校应该注重学生的品德教育,让学生懂得尊重他人、守规矩、诚实守信等基本道德规范。

同时,学校还应该注重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此外,学校还应该注重学生的文化教育,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科学素养。

只有通过优质的教育,才能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其次,社会环境也是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因素。

一个和谐、文明的社会环境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行为举止。

因此,我们要共同营造一个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

政府应该加大对文明城市建设的力度,加强对市容市貌的管理和维护,提高市民的文明素质。

同时,媒体也应该加强对文明礼仪的宣传教育,引导人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规范。

只有在一个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中,国民素质才能得到有效提升。

再次,个人自身的修养和提升也是提高国民素质的关键。

每个人都应该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自觉维护社会公共秩序,增强社会责任感。

同时,每个人还应该注重自身的文化修养和道德素质,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只有每个人都自觉维护社会文明,自觉提升自身素质,才能真正实现国民素质的整体提升。

总之,提高国民素质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只有通过教育、社会环境的改善以及个人自身的努力,才能真正实现国民素质的整体提升。

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为提高国民素质贡献自己的力量,共同建设一个文明、和谐的社会。

提高国民素质的方法

提高国民素质的方法

提高国民素质的方法
1.加强教育。

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的基础,应该加强教育的质量和普及率,使更多的人接受优质教育。

2. 推广文化。

通过推广文化,可以提高国民对历史、文化、传统等方面的认知和理解,增强文化自信。

3. 加强体育锻炼。

体育锻炼不仅能提高身体素质,还能促进健康生活方式和精神素质。

4. 建立道德规范。

建立和完善道德规范,培养国民的道德情操和道德素质,提高全社会的道德素质。

5. 加强职业素养。

通过加强职业素养的培养和提高,可以提高国民的职业技能和职场素质。

6. 推广科学知识。

科学知识是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加强科普教育,提高国民的科学素质和科学技能。

7. 增强文化自信。

增强文化自信是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方法之一,应该加强文化教育,推动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总之,提高国民素质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需要政府、教育机构、社会组织等各方面的参与和支持。

只有通过不断努力,才能实现国民素质的全面提升。

- 1 -。

提高国民素质的方法

提高国民素质的方法

提高国民素质的方法
国民素质是一个国家的重要指标之一,它关系到国家的文化水平、经济发展以及社会进步。

因此,提高国民素质是每一个国家都应该重视的问题。

下面是一些提高国民素质的方法:
1.教育: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的基础。

政府应该投入更多的资源和精力来改善教育体制和教育质量,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使每一个人都有机会接受优质的教育。

2.文化活动:通过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如音乐会、展览、戏剧表演等,可以增强人们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提高国民素质。

3.培养爱国主义情感:通过宣传和教育,培养人们的爱国主义情感,增强国家意识和集体荣誉感,提高国民素质。

4.加强体育锻炼:体育锻炼可以提高身体素质,增强人们的体魄和免疫力,同时也可以培养人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提高国民素质。

5.科技创新:科技创新可以推动社会进步,提高国民素质。

政府应该加大对科技领域的投入,鼓励科学家和企业家进行科技创新。

综上所述,提高国民素质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和投入,政府、社会各界和每一个人都需要共同参与。

只有通过不断的努力,才能实现国民素质的持续提高。

- 1 -。

教师考编 教育综合知识简答

教师考编 教育综合知识简答

一、教育的终身化。

强调青少年教育与成人教育一体化,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一体化,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与家庭教育一体化。

二、教育的全民化。

让所有人都受教育,特别是适龄儿童和中青年。

三、教育的民主化。

教育机会均等,包括入学机会、教育过程中享有教育资源机会的均等和教育结果的均等;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民主化,教育活动、教育方式、教育内容等方面民主化。

四、教育多元化。

教育观念、教育目标、办学模式、教学形式以及评价标准多元化。

五、教学技术的现代化。

教育设备、教育手段以及工艺、程序、方法等方面现代化。

一、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二、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受教育的权利。

三、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决定着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

四、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作用是有条件的,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

一、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

二、教育可以促进社会民主化进程。

三、教育通过影响社会舆论、道德风尚为政治经济制度服务。

一、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二、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

三、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四、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发展水平。

一、教育再生产劳动力。

二、教育再生产科学技术。

一、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

抓住关键期进行适当教育。

二、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

循序渐进。

三、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针对不同阶段的学生选择不同的内容,采用不同的方法。

四、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

培养个体自信和努力的品质是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

五、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因材施教。

一、教育要适应个体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循序渐进,针对不同阶段的学生选择不同的内容,采用不同的方法。

二、教育要适应个体发展的不平衡性,抓住关键期进行适当的教育。

三、教育要适应个体发展的稳定性和可变性,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进行适当的教育。

四、教育要适应个体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因材施教。

五、教育还要适应个体发展的互补性,促进人的个性发展。

提高国民素质

提高国民素质

提高国民素质近年来,鉴于我国的快速发展和经济的增长,社会对于国民素质的要求也日益提升。

然而,国民素质不仅仅是指一个人的个人素质,同时也涉及到一个国家的文化、经济、教育及政治等多个领域。

提升国民素质不仅是有形的建设,更是我们应该追求的文化价值。

首先,提高国民素质需要的是教育体系的不断完善。

教育是提升人才素质、培养人才、推动社会发展的关键。

教育应该培养学生的思考、判断、归纳、推理能力等多种综合素质;应该使学生接触并了解国内外的文化和知识,通过多样化的教学和课程,推动学生发展自己的潜力和性格特点。

此外,教育还应该与社会需求相结合,为改善待遇和社会地位较低的职业群体,设立专业手艺学校以及实习机会。

我们应该更加关注教育对于国民素质提升的作用,教育才是人才的大海,发掘人才就是构建新时代的唯一途径。

其次,提高国民素质需要的是舆论环境和传媒的不断健康发展。

舆论环境和传媒在社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因为它们是沟通政策和国家的橋樑。

而舆论环境和传媒的健康发展也决定了其在社会上的影响力。

传媒应该凭借自身的技术手段和社会背景,通过传媒的力量弘扬中华民族传播正能量,让全民了解其自身的社会价值和文化根源,提高民众对于爱国、守法、诚信、敬业的道德水准。

因此,我们应该不断加强对于舆论环境和传媒的监管和规范,使其能够尽最大程度地做到传递正能量、消除负面影响。

再次,提高国民素质需要的是社会文化体系的建立。

文化是国家和人民灵魂的表现,也是体现国家核心价值观的基础。

国家应该发掘和弘扬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培养全民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认知和尊重,弘扬中华民族对于生命的敬畏、对于思想的尊崇;同时,要适应时代和社会的需要,不断拓宽文化领域,培育艺术、文学、电影等各类文化人才,形成多元化的文化格局。

最后,提高国民素质需要的也是个体意识的提升。

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每个人都应该立足自身、扩大自身价值,通过自身的努力推动社会的进步。

社会文化本身就是由一个个个体构成的,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社会责任和义务,倡导诚实、尊重规则和法律,重视参与社会公益、环境保护,以及提高个人文化素养。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升国民素质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升国民素质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升国民素质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精神文明建设已经成为我国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精神文明建设是指通过道德教育、文化宣传、文化遗产保护等手段,提升国民素质,改善人民的精神生活。

在这篇文章中,将探讨如何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升国民素质的重要性,以及应该采取的措施。

一、加强道德教育道德教育是提升国民素质的重要手段之一。

道德教育要始终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培养公民的责任感、社会责任感和法治意识。

学校应该加强对学生的道德教育,通过课堂教育、校园文化建设等方式,让学生懂得尊重他人、遵守社会规范,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此外,社会也应该加强对成人的道德教育。

通过举办道德讲座、开展志愿者活动等方式,让成年人了解道德的重要性,从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二、提升文化素质文化素质是国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应该加强对国内外优秀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并加强对本国传统文化的推广。

通过文化教育和文化活动,让国民了解和热爱自己的文化,培养对文化的认同感和自信心。

同时,我们也应该加强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

通过与其他国家的文化交流,学习其他国家的优秀文化,提高自己的国际文化素养。

三、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健康生活方式对于提升国民素质同样至关重要。

我们应该倡导科学饮食、定期锻炼、保持良好的作息等健康生活习惯。

政府应该加大对健康教育的投入,通过开展健康知识宣传活动,提高国民的健康意识,让健康生活方式成为每个人的自觉选择。

四、建设文明城市文明城市的建设对于提升国民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应该倡导文明行为,如尊老爱幼、礼让他人、遵守交通规则等。

同时,政府也应该加大城市管理的力度,打击乱扔垃圾、公共设施破坏等行为,提高城市的整体文明素质。

总之,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是提升国民素质的重要途径。

通过加强道德教育、提升文化素质、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和建设文明城市,我们可以培养更多有道德情操、文化修养和健康意识的国民。

这将有助于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国家的繁荣稳定打下坚实基础。

四川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模拟7

四川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模拟7

四川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模拟7一、判断题(总题数:27,分数:27.00)1.教育心理学的具体研究范畴是围绕学与教的相互作用过程而展开的,由学习和教学这两个过程交织在一起。

A.正确B.错误√解析:教育心理学的具体研究范畴是围绕学与教的相互作用过程而展开的。

学与教的相互作用过程是系统过程,由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评价—反思过程这三个过程交织在一起。

2.教育在个体身心发展中起的作用是无条件的。

A.正确B.错误√解析:教育在个体身心发展中起的作用是有条件的,它不能超越所依存的社会条件,也不能违背人身心的发展规律和年龄特征。

因此题干表述错误。

3.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A.正确√B.错误解析:《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4.学生是教育的对象,教师可以随意对待学生。

A.正确B.错误√解析:学生与教师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因此教师不可以随意对待学生。

5.教师在编写教案时,应避免将教案写成烦琐的演讲稿,只写成提纲形式即可,以便教师灵活地把握教学进程。

A.正确B.错误√解析:编写教案的重点应是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的设计。

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应避免两种倾向,一种是教案写得过于简单,只写成提纲形式,这样不利于教师的课前准备和具体教学过程的实施;另一种是将教案写成烦琐的讲稿,造成上课时照本宣科,不利于灵活地把握教学进程。

6.不同学科因其性质和特点的不同,常常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的选择与应用往往会受到专业特点、学科特点以及教学内容的限制。

A.正确√B.错误解析:教学方法通常受到专业特点、学科特点、教学内容以及具体的教学组织形式的制约。

论培养大学生团队精神的意义

论培养大学生团队精神的意义

论培养大学生团队精神的意义文:李海峰,张铭钟来源:《民办教育研究》——版权所有,未经同意,不得转载点击:147李海峰,张铭钟(西安外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陕西西安710077;西安科技大学社会科学系,陕西西安710054)摘要:培养大学生的团队精神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对那些属于独生子女的大学生,更是具有特殊的意义;是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既有利于塑造大学生良好的个性人格,又有利于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还有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对大学生进行团体精神的教育,可以殊途同归地实现集体主义教育的效果。

关键词:团队精神;集体主义;大学生;素质教育中图分类号:G40-012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03-9-30作者简介:李海峰(1975-),男,江西九江人,法学硕士,原西安科技大学2000级硕士研究生,现为西安外事学院教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方面的研究与教学。

张铭钟(1974-),男,甘肃民勤人,西安科技大学在读法学硕士研究生。

*本文获2003年陕西省第四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大赛三等奖。

一、问题的提出2001年10月,中共中央在《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指出,“要积极营造有利于公民道德建设的社会氛围”,“激发人们的团队精神和爱国热情”。

[1]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王选院士,在国家授奖大会、北京大学奖励大会及中央电视台国家科技奖论坛等许多场合的讲话中都谈到了团队精神。

我国教育界最先积极关注和明确倡导“知识经济”新观念的知名人士———杨福家院士也提出:在知识经济的大背景下,要训练学生与人共事,要讲究团队精神。

只会孤军作战的人已不适应今天的形势。

”[2]进入互联网,随意打开一个人才招聘广告,都会发现,团队精神已被列在用人单位对人才的基本要求之中甚至是首要要求。

几乎所有的跨国公司以自己的方式高度重视团队精神:[3]联邦快递亚太区副总裁陈嘉良先生说:“团队精神至关重要,只有握紧的拳头出手才有力”。

提高国民素质的建议

提高国民素质的建议

提高国民素质的建议随着我国经济的蓬勃发展和全球化的加速,提高国民素质成为了我们面临的一大重要问题。

高素质的国民不仅能够更好地适应和引领社会发展,而且更有可能走向世界舞台,展示自己的风采。

在此,我将阐述几个关键建议,旨在提高我们的国民素质。

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是提高国民素质的一大关键。

阅读能够帮助我们开阔视野,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提倡学生和大众多读书籍,从各种类型的书籍中提取不同的经验和思考。

例如,历史书籍可以让我们了解国家文化的演变和各领域的发展历程;科学书籍则可以让我们了解自然科学的最新发展;文学类书籍可以让我们感受到人生的不同情感和风景。

同时,我们也要尝试读英文书籍,学习外语的同时了解外国文化,不断扩大自己的全球视野。

强化技能学习技能是提高国民素质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技能包括语言技能、技术技能、金融技能、建筑技能等等。

良好的技能能够使我们在职场和社会中更有竞争力。

在学校教育和社会培训过程中,我们应该注重提高学生和大众的各项技能水平。

例如,在语言技能方面,我们应该鼓励学生学习多种语言,强化英语教育;在技术技能方面,可以设置各种实践课程,设置技能赛事等等。

掌握一定的技能也可以帮助我们快速适应社会和科技变革,更好地发挥主动的作用。

注重体育和健康教育体育和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也不言而喻。

体育能够提高学生和大众的体质和健康水平,同时培养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比赛精神。

健康教育则可以让人们了解健康的重要性,同时提高人们保健的意识和保健技能。

我们应该注重加强体育教育和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和大众的身心素质,同时也能够降低医疗和养老方面的负担,实现“健康中国”的美好愿景。

加强文化熏陶文化在某种程度上是衡量国家素质的标志,因为文化是某一个社会最宝贵的财富之一,也是影响国家形象的关键元素之一。

文化是一国生产力水平的表现,也是社会发展水平的表现。

所以我们应该加强文化熏陶。

教育部门应该加大对各种文化活动的支持,如博物馆参观、文化展览、文化节等等,丰富公民文化生活。

弘扬体育精神提高国民素质

弘扬体育精神提高国民素质

弘扬体育精神提高国民素质弘扬体育精神提高国民素质体育精神是指通过参与体育活动,培养团队精神、拼搏精神、坚韧不拔的毅力和顽强的意志,以及追求卓越的信念和追求完美的态度。

在现代社会中,弘扬体育精神对提高国民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弘扬体育精神对提高国民素质的积极作用,并提出相应的措施。

首先,弘扬体育精神对于塑造健康的身心非常重要。

体育锻炼不仅能够增强身体素质,提高抵抗力,还能够缓解压力,调节情绪,提升个人的心理素质。

通过参与体育活动,人们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增强自信心,提高自尊心,从而在生活和工作中表现出更好的状态。

其次,弘扬体育精神能够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体育项目多数需要团队的配合和协作,例如篮球、足球、乒乓球等。

在这些团队项目中,个人的力量显得微不足道,只有团队的力量才能取得胜利。

通过参与团队体育活动,人们能够学会主动配合他人,学会欣赏他人的优点,培养团结互助的精神。

同时,团队的成功也会带来集体的荣誉,激发每个人为集体做出更大贡献的动力。

此外,弘扬体育精神有助于培养拼搏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

体育活动往往需要经历较长时间的训练和不断的努力才能取得突破。

从初学者到专业运动员,都需要进行艰苦的训练和不断克服困难的过程。

这样的经历培养了人们的拼搏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让他们在面对生活和工作中的困难时能够坚持不懈,迎难而上。

为了进一步弘扬体育精神,提高国民素质,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首先,加大对体育事业的投入和支持。

政府应当加大对体育设施的建设和维护力度,提供更多的场地和器材供人们参与体育活动。

同时,也应当加大对体育教育的力度,推动体育教育纳入学校课程,让更多的学生从小就接触和参与体育活动,培养体育习惯。

其次,加强体育精神的宣传和引导。

媒体是宣传体育精神的重要渠道,各级媒体应当加大对优秀体育人物和体育精神的报道力度,倡导健康向上的价值观,引导社会公众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念。

最后,组织各类体育活动,鼓励社会大众积极参与。

关于教育重要的心得体会

关于教育重要的心得体会

一、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一个国家的繁荣昌盛,离不开人才的支撑。

而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教育。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教育兴国”的理念。

从孔子到现代,无数先贤都强调了教育在民族振兴中的重要作用。

一个国家要想在世界舞台上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拥有强大的教育体系,培养出大量优秀人才。

1. 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途径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的关键。

一个国家的国民素质,包括道德素质、文化素质、科学素质、身心健康素质等方面。

通过教育,可以培养国民的道德品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提高科学文化水平,促进身心健康。

一个国民素质较高的国家,才能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 教育是培养人才的重要手段人才是一个国家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教育是培养人才的重要手段。

通过教育,可以发掘和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为国家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一个国家要想在科技创新、经济建设等方面取得突破,就必须依靠教育培养出大量优秀人才。

二、教育是个人成长的关键1. 教育助力个人成长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个人成长的过程。

在教育的熏陶下,我们可以学会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教育让我们懂得了如何做人、做事,培养了我们的道德品质和责任感。

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人,无论是在工作还是生活中,都更容易取得成功。

2. 教育提高个人竞争力在当今社会,竞争日益激烈。

教育成为提高个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通过教育,我们可以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技能,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人,更容易在职场中脱颖而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三、教育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1. 教育促进社会公平教育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保障。

一个公平的教育体系,可以确保每个孩子都有接受教育的机会,无论出身贫富,都有可能通过教育改变自己的命运。

教育公平,有助于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2. 教育推动社会进步教育是社会进步的基石。

通过教育,我们可以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推动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

2023年全国教育精神心得体会四篇

2023年全国教育精神心得体会四篇

2023年全国教育精神心得体会四篇全国教育精神心得体会篇1通过这次学习,对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有了具体的了解,对我国现阶段的教育需求有了明确的认识,更进一步体会到: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强国必先强教”的道理。

深刻的认识到:一、教育是国家和民族发展最根本的事业,必须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明确政府发展和管理教育的责任,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实现教育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充分发挥教育在党和国家事业中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

二、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三、教育事业发展的生机活力在改革开放,必须始终按照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坚持继承和创新相结合,不断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和教育教学此文转自改革。

四、教育是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途径,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促进教育公平,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

五、教育事业发展的关键在我们教师,我们必须不断提高教师政治和业务素质,用自身的人格魅力赢得社会的尊重。

全国教育精神心得体会篇2经过认真学习教育部部长__x以及几位知名大学校长在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的系列讲话,我深刻地认识到“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对于我国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一流本科教育而言,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我们高校老师需要认真领会和积极贯彻。

从历史、现实和未来看,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本质职能,本科教育是大学的根和本。

本科教育在高等教育中是具有战略地位的教育、是纲举目张的教育。

作为高校教师,我们应排除万难、聚心聚力、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力求我们的产学研工作紧密围绕本科教育开展,做到以本为本,并通过努力使得我们的教书育人工作回归常识、回归本分、回归初心、回归梦想。

教师扎根教育心得体会

教师扎根教育心得体会

时光荏苒,转眼间,我从事教育事业已有数载。

在这段时间里,我深切地体会到了教育的伟大与神圣,也更加坚定了我扎根教育、奉献教育的信念。

在此,我想分享一下我的心得体会。

一、教育事业的伟大与神圣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教师作为教育事业的中坚力量,肩负着为国家培养合格人才的重任。

在教育这片沃土上,我深刻体会到了教育的伟大与神圣。

1. 教育是传递文明、传承文化的桥梁。

教师通过教书育人,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道德观念、科学知识等传递给学生,使他们成为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一代。

2. 教育是培养人才、服务社会的舞台。

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还要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培养他们成为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3. 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实现民族复兴的基石。

教师通过教育教学,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坚实基础。

二、教师的责任与担当作为一名教师,我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重大。

以下是我对教师责任与担当的一些体会:1. 爱岗敬业。

教师是教育事业的中坚力量,要热爱教育事业,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把教书育人作为自己的神圣使命。

2. 严谨治学。

教师要以严谨的治学态度,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

3. 爱生如子。

教师要以爱心、耐心、责任心对待每一位学生,关心他们的成长,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4. 模范带头。

教师要以身作则,言行一致,成为学生的楷模,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

三、扎根教育的信念与行动1. 深入学习教育理论。

我深知,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必须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因此,我积极参加各类培训,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

2. 丰富教育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创新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特点,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国家教育讲话心得体会

国家教育讲话心得体会

近期,我国国家领导人就国家教育问题发表了重要讲话,强调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通过学习这次讲话,我深感国家对于教育事业的重视和期望,同时也对教育改革和发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以下是我对这次讲话的心得体会。

一、教育的重要性国家领导人指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

这一论断充分体现了我国对教育事业的重视。

教育不仅是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更是传承文明、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

一个国家的繁荣昌盛,离不开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一个民族的进步发展,离不开优秀的文化传承。

因此,教育对于国家、民族和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培养人才,为国家发展提供动力。

教育是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只有培养出大批优秀人才,才能为国家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对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

2. 传承文明,弘扬民族精神。

教育是传承文明的重要途径,通过教育,可以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

一个民族的精神风貌,关系到国家的形象和民族的未来。

3.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高国民素质。

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通过教育,可以使人民群众获得知识、技能和道德素养,从而提高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

二、教育改革与发展国家领导人强调,要深化教育改革,推动教育事业发展。

这一要求为我们指明了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

1. 优化教育结构,提高教育质量。

要调整教育结构,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教育质量。

具体来说,要加大对基础教育的投入,提高义务教育的普及程度;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支持力度,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改革力度,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2. 深化课程改革,创新教育方法。

要深化课程改革,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同时,要创新教育方法,注重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

3. 推进教育公平,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要加大对农村、贫困地区教育的支持力度,缩小城乡、区域教育差距,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教师_五个认同心得体会

教师_五个认同心得体会

一、认同教育事业的崇高使命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肩负着培养下一代、传承文明的重任。

我深刻认同教育事业的高尚使命,认为教育是推动社会进步、提高国民素质的关键。

作为一名教师,我时刻牢记自己的责任,努力为学生们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帮助他们成长为有用之才。

二、认同教师角色的多重性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

我认同教师角色的多重性,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又要关心他们的身心健康。

在教学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努力使他们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

三、认同终身学习的理念教师是一个不断成长的职业,终身学习是教师必备的品质。

我认同终身学习的理念,始终保持对新知识、新技能的渴望。

通过参加各类培训、阅读专业书籍、关注教育前沿动态,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四、认同师生关系的和谐共进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的基础。

我认同师生关系的和谐共进,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关心学生的生活,倾听他们的心声。

在教学中,我注重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努力营造一个宽松、民主、充满爱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关爱中成长。

五、认同团队合作的力量教师工作离不开团队的支持。

我认同团队合作的力量,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与同事们共同探讨教育教学问题,分享教学经验。

在团队中,我学会了倾听、尊重和包容,不断提升自己的团队协作能力。

总之,作为一名教师,我深刻认同教育事业的神圣使命、教师角色的多重性、终身学习的理念、师生关系的和谐共进以及团队合作的力量。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为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为学生们创造一个美好的未来。

素质教育为我们带来了什么

素质教育为我们带来了什么

素质教育为我们带来了什么素质教育是一种能够提升国民整体素质和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一种教育方式。

是一种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学生素质教育和品德教育的一种教育模式。

那素质教育为我们带来了什么呢?让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讲述。

1、提高整体国民素质素质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让学生具有更多的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在社会中更加适应,能够为国家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

国家需要的不仅仅是一批能够掌握技能的人才,更需要一批品德高尚、有独立思考能力、有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

素质教育的实施,能够提高整体国民素质,让国民在拥有更多知识的同时,更加注重品德和社会责任,让国民拥有更高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从而推动国家的发展。

2、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素质教育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科学实验、文化课程、社会实践等方式,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立体人格和创新思维能力。

通过创新活动、创新项目和创新实践,学生能够逐渐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规律和方法,学会创新并将其具体转化为实践成果,成为未来社会创新的主力军。

3、强化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素质教育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而综合素质又包括德育素质,教育学生协调人际关系、推崇诚信、尊重科学、积累经验、树立责任感等。

让学生们了解世界,了解社会、了解自我,从而进一步掌握人际交往的基本技巧,培养良好的社交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增强民族和社会认同感。

这样,对于学生成为一个完整并有意义的成年人而言,就能够更好地适应不同的社交场合,与人不同,共创美好社会。

4、培养优秀人才素质教育的理念和实践是培养优秀的综合素质的人才。

素质教育强调学生发展的全方位与多层次性,强调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创新和实践能力等品质。

从这个意义上说,素质教育的实施使学生们不仅能够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而且能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了解社会动态和管理新经济,学会批判性思维和创新精神,实现自我价值和卓越展现,成为有品德、有素质、能力全面和有社会活力的人才。

实施教育兴国心得体会总结(3篇)

实施教育兴国心得体会总结(3篇)

第1篇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教育作为国家发展的基石,越来越受到重视。

近年来,我国政府提出了“实施教育兴国战略”,旨在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推动国家实现现代化。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有幸参与了这一伟大事业,现将我的心得体会总结如下:一、深刻认识教育兴国战略的重要意义1. 提高国民素质:教育兴国战略的核心是提高国民素质,使全体人民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

这对于实现国家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2. 培养创新型人才: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实施教育兴国战略,有利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国家科技创新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3.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教育是经济发展的基础。

实施教育兴国战略,有助于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4. 提升国家综合实力:教育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实施教育兴国战略,有利于提升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增强国家综合实力。

二、教育兴国战略的实施路径1. 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加大对教育事业的投入,提高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益。

重点支持中西部地区、农村地区和贫困地区教育发展,缩小地区间、城乡间教育差距。

2. 深化教育改革:推进教育体制改革,优化教育结构,提高教育质量。

深化课程改革,创新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待遇,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培养高素质教师。

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

4. 推进教育信息化: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实现教育资源共享。

利用信息技术,创新教育教学模式,提高教育质量。

5. 强化教育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提升我国教育国际化水平。

三、教育工作者应如何践行教育兴国战略1. 爱岗敬业,树立崇高师德:教育工作者要热爱教育事业,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坚守教育岗位,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良好榜样。

2. 严谨治学,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教育工作者要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国防教育:国家安全的基石

国防教育:国家安全的基石

国防教育:国家安全的基石国防,国家的防务,是一个国家安全与稳定的根本保障。

一个强大的国防力量,不仅关乎国家的生存与发展,更是民族尊严和人民安居乐业的坚实后盾。

国防教育,作为国家安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全民国防意识、培养国防人才的重要途径。

国防教育的核心目标是增强国民的国家安全意识,提高全民的国防素养。

通过国防教育的普及,使广大民众了解国家安全面临的威胁与挑战,明确自身在国家安全中的责任与使命,树立正确的国家安全观。

国防教育的内容涵盖广泛,既包括国家安全形势、军事战略、国防法规等理论知识的学习,也包括军事技能、体能训练等实践活动的锻炼。

通过这些学习与训练,使国民具备基本的国防技能,增强国家安全防范意识,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国防教育的意义深远。

首先,它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

只有全民具备强烈的国防意识,才能形成强大的国家安全屏障,确保国家的长治久安。

其次,国防教育有助于培养青少年的爱国情怀。

通过学习国家历史、民族英雄事迹等,激发青少年的民族自豪感和国家荣誉感,树立为国家安全奋斗的远大理想。

此外,国防教育还有助于提升国民综合素质。

在军事训练和体能锻炼中,培养国民的纪律性、团队协作精神、自我保护能力等,从而提升整体国民素质。

为了更好地推进国防教育,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要加强国防教育的宣传力度,提高全民对国防教育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其次,要完善国防教育课程体系,将国防教育纳入各级学校的教学计划,确保教育的系统性和连贯性。

此外,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养一批专业素质高、教学经验丰富的国防教育教师。

同时,要创新教育方式方法,结合时代特点和学生需求,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提高国防教育的吸引力和实效性。

总之,国防教育是关乎国家安全与民族未来的大事。

我们要深刻认识到国防教育的重要性,积极推进全民国防教育普及工作,努力培养具有强烈国家安全意识、良好国防素养的新时代公民。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共同守护国家的和平与繁荣,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团队精神教育是提高整体国民素质及实现“中国梦”的重要举措——期末教师“行动导向教学法”培训小结黄剑鸣本学期期末学校安排了全体教师参加为期几天的教育教学方法的培训活动,我参加的是“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培训班,有50多名学员。

本次培训我感觉收获并使我灵魂受到触动最大的是听了第五讲徐伟教授“引导文教学法”的讲座,因为徐教除深入浅出地讲授讲了来自德国的“引导文教学法”的应用外,还阐述了一个重要的、引人深思及令人振奋的观点,就是引进德国的“小组学习法”,不单纯只是某种教学方法的借鉴运用,而是一种重要的教育观念更新,还关乎到到提高整体国民素质的及实现“中国梦”的问题。

这个观点令我倍感新意和深意,同时令我眼前一亮,精神感到少有的振奋、灵魂受到莫大的触动。

徐教授博征旁引,分析两次大战的的战败国德国,为什么能在短短的二、三十年迅速崛起成为强国,除基本的国民素质(可以说世界上所有任何民族的素质都有优秀的部分),更重要的是他们在学校教育全面实行的“小组学习法”令德意志民族血液里流淌着很好的“团队精神”,整体国民素异常优秀。

的确,单从教学效果看,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有一定的效果和优缺点,就拿最传统的讲授法来说,当一个准备充分、才华横溢且充满激情的老师讲完一堂课后,除会令学生学到应有的知识,好的讲课同样令人享受其中,但说到培育团队精神,“小组学习法”则是其他教学方法无法替代的。

说到国民素质,拥有五千年文明的中华民族当然是优秀的民族,但我们同样不能回避我们伟大民族曾经受的灾难及耻辱。

我们的传统文化在教育方面有非常优秀的成分,教育重点主要侧重人们对自己的个人修养与个人素质提升,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纵观我们的历史才长河,这方面的优秀代表可谓有如天上的繁星,从尧舜禹到姜子牙、管仲、孔子、诸葛亮、魏征、范仲淹……;数不胜数。

但我们的传统教育却较忽视团队精神的培育,当谈到中国人的国民素质,有“一个中国人是条龙,一群中国人是堆虫”的说法。

当然,任何观点都不可能绝对正确,但争论归争论,我们中华民族要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必须加强团队精神以提高整体国民素是重要举措之一。

因此,在此非常赞同讲徐伟教授认为“引进德国的‘行动导向教学法’(尤其是当中的‘小组学习法’),不单纯只是某种教学方法的借鉴运用,而是一种重要的教育观念更新,还关乎到到提高整体国民素质的及实现‘中国梦’的重要举措”这一富有深意的教学观。

这一观点给我们对认真学习、借鉴、学习德国的“行动导向教学法”(尤其是当中的“小组学习法”)带来了全新的动力和有比一般的只是为提高教学效果更深远的意义。

纵观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有非常多的团队精神的事迹与典范,如“大禹治水”,又如被后世称为圣人的孔子,虽然他的众多观点特别是教育观点甚少谈到团队精神(孔子的教育观也是较侧重个人修养,如他的名言“十五而学,三十而立,……”),但他的“周游列国”这一人生重大事迹就是对“团队精神”很好的实践诠释与典范。

试想下家境并不十分富裕的孔子,要不是有一支由他和他的学生组成的各方面合作都非常好的团队如何能在春秋战国的乱世坚持周游列国十数载。

在他的团队里有善学的颜回、善战的子路、善商的子贡……他们精诚合作,一路扶助孔子完成周游列国的壮举。

在悠长的中华民族历朝历代中,许多帝皇特别是开国皇帝、领袖,个人本事并不十分厉害,但却能很好的带领团队完成伟业。

如汉高祖刘邦,在成功登上皇帝宝座后有次与众大臣聊天问,我带兵打仗不如韩信,出谋划策不如张良,管理国家不如萧何,但为什么你们这些能人都当不了皇帝唯独是我各方面都不如你们的人当了皇帝呢,当时众大臣被问至面面相觑不敢作答,于是刘邦哈哈大笑自己回答说那是因为我“善将将”,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善于“用人和带领团队”。

又如刘邦的后代刘备,文不如诸葛,武不及关张,却深受众人拥戴成就三国鼎立的霸业,也是因为他甚会用人和带领团队。

再如北宋末年的宋江,身无长物,却被个个本领高强的108名好汉拥戴为梁山水泊的头领。

反观一些本领高强的能人尽管再某一方面出类拔萃,但因为缺乏用人和带领团队的能力终归功败垂成,如刘邦的劲敌项羽等。

我们的伟大领袖毛泽东带领中国共产党及全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从秋收起义、红军长征、到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从弱到强、以少胜多等等每走一步都是发挥团队精神得到的丰硕成果。

因此,人类历史的发展表明,任何国家、任何民族要在历史的长河中发展进步时刻都离不开团队精神的作用。

当今我们中国人民在新一届中央领导人的带领下正朝着实现伟大的民族复兴“中国梦”的目标迈步前进,提高整体国民素质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举措,而团队精神的培育是提高整体国民素质的当务之急。

因此,积极学习、借鉴、引进德国的“以学生为中心的行动导向教学法”特别是当中的“小组学习法”除有利于我们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还是培育团队精神以提高整体国民素质的及实现伟大的“中国梦”的重要举措,义意深远,必须大力推广、加快引进、着力实施。

还有,“以学生为中心的行动导向教学法”强调对学生的能力培养,这类方法有利于改变传统的单纯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育教学,解决学生毕业后“高分低能”的弊端。

谈到高分低能的问题,在我们职业学校也存在类似问题,我在这方面有很深的体会,在我最近带的09市场营销班中,有一位女班长,各方面表现都非常好,中考成绩完全可以读较好的高中,因家庭困难选择读了中职,在我校除了表现好被同学们选为班长,学习上也是每学期名列前茅,多次是本班学习成绩的第一名和奖学金一等奖的获得者,还获得了2011学年“广州市三好学生”的光荣称号。

但就是老师眼中这样一名各方面都非常优秀的学生,毕业出来后却工作不稳定,短时间内换过好几次工作,我在巡视实习工作中与她的几任上司了解情况,得到的回答几乎都是一致的认为她的人品不错,就是工作能力不能让企业满意,这真让我大跌眼镜,可见学校对学生的能力培养还有欠缺。

反观一些在校学习成绩一般甚至较差的学生由于自身能注重能力的提升,到了社会反而工作起来比较顺利,我班发生的事例让我感慨良多。

所以加强培养能力是当今学校特别是职业学校必须强调的第一要任。

另外,关于此次培训出现的一些问题本人也在此发表一些看法,主要是这几天的缺勤问题(尤以第二天较严重),主观上有些老师可能对自己的纪律要求还不够严格,客观上是前面四讲“角色扮演法、小组学习法、项目教学法及案例教学法”的教学针对性不够强。

当然这主要责任不在讲课老师,因为讲课老师对学员的情况并不了解。

此次为期三天的讲座,可以说第三天的“引导文教学法”和“探索性教学法”较有新意,而前面两天的“角色扮演法、小组学习法、项目教学法及案例教学法”是老师们比较熟悉的,虽然这些老师的讲课肯定对大家都有一定的启发,但本质上对许多老师如何在本专业、本课程开展、实施这些方法帮助不大。

“以学生为中心的行动导向教学法”的推广普及已有好些年份,前面几个学期学校已组织过不少这方面的普及性学习,因此,“角色扮演法、小组学习法、项目教学法及案例教学法”这些学生为中心的行动导向教学方法的培训今后重点应不再以扫盲、入门等方式进行,应该开始侧重各专业应该如何开展、实施行动导向教学方法的研究与培训,已解决各专业在开展、实施以行动为导向的教学方法的重点、难点问题,使以行动为导向的教学方法的开展、实施落到实处,建议今后分班应以专业归属为主,使以行动为导向的教学方法的培训更有针对性,使老师在如何结合本专业、本课程开展、实施这些方法得到切实的帮助,任何工作但凡缺乏针对性就容易流于形式。

以上意见供参考。

关于如何推进“以学生为中心、以行动为导向的教学方法”涉及许多方面,这里谈一点改变课堂结构的看法。

中国有句古话叫“天时、地利、人和”,“以学生为中心、以行动为导向的教学方法”天时方面现在已到了非常需要开展的时候,人和方面也普遍有了共识,地利则是指客观环境与物质条件,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应该营造一种有利于“以学生为中心、以行动为导向的教学方法”的课堂环境,其中最简单最直接的一个改革就是把现在的学生桌椅由并排放改为岛屿式,以方便小组学习的开展,这个改革基本无需任何成本。

传统的并排式学生桌椅摆放当学生一进入课堂马上产生一个心理暗示,我来上课学习就是来听老师讲课的;反之,当学生进入到岛屿式课堂时,第一反应变成了明确知道来上课是要进行小组活动而不是单纯听老师讲课的,这样从“地利”环境方面为行动导向教学提供了便利,一来易使学生提高进行行动导向教学的思想准备,二来节省了每堂课因要整理桌椅和动员工作的时间,提高开展行动导向教学的效率。

最后,在此还想谈一个关于提高职业教育地位的观点。

最近有位广东省的政协委员发表了一个提案,建议中国的学制缩短,仍为九年义务教育,具体做法是小学减至5年,初中、高中都减至2年,九年义务教育后即达到高中毕业,然后大学4年毕业后19岁左右便可进入社会参加工作,早点与社会接轨。

这位委员提这个议案的出发点主要一是鉴于目前众多高学历单身“剩男”、“剩女”的现象,认为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之一是学校学制过长导致学子们进入社会过迟而不利于婚恋;二是认为学习是一个人的终身事业,无需在学校学得太多,早点接触社会更有益,学校把原来12年的教学内容(主要指知识层面)减至9年对学生成长并没有什么不好,学校的主要教学任务不要只重视知识的传授,更要重视能力的培养,而能力培养除九年义务教育再加3~4年高等教育也已具备足够时间(因已培养学生至成年人)。

这位委员的提案一出,第一个观点遭到很多人反对,而第二个观点则有不少人赞同。

我也是不同意这位委员认为“剩男”、“剩女”的现象是学校学制过长造成的观点,但很赞同12、3年的学校教育对学生能力培养时间足够和缩短学制的观点,同时由这个观点引发出另外的意义。

因为一旦实施了九年义务教育是完成高中层次的学业,那么全体学生毕业后再接受的必将是高等教育,现行的所有中职学校就自然应升格为属高等教育层次的职业学院,这样一来一是有利于提高职业教育的地位,二是更有利于全体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有利于义务教育阶段切实做到减负。

因为这样缩短学制后我国将普及全民高等教育,所有学生都能接受高等教育,必将减少义务教育阶段及学生的升学压力,有利于所有学生充分根据自己的特点、长处选择学习的方向和升学的途径。

学生中擅长科研的九年义务教育后将升入研究性的综合大学继续深造,而擅长实干的则进入以培养技能为主的职业学院学习职业技能。

这样所有学生都能够个抒所长、各取所需,且使人格上感觉更加平等。

因为现行的九年义务教育结束时要进行决定学生将来命运的中考,并呈现一个分水岭现象,即一般中考成绩好的学生将升入高中,往考大学的道路迈进;反之中考成绩差的只能无奈地选择就读中职,给人低人一等的感觉,将来中职毕业后要升读大学也通常只能选择参加成人高考继续这种感觉,社会观念往往给就读中职的广大这部分初中毕业生贴上“读书差”、“学习差”、“考试差”、“不是读书的料”等等这些令人沮丧的标签,易使他们在今后的继续求学的道路是背上沉重的包袱而一蹶不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