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政治制度

合集下载

比较政治制度

比较政治制度

一、政治制度:政治制度是规范人类生活的规则体系,主要涉及政治权利如何分配以及社会秩序如何维护等问题。

二、政治制度的研究对象:1、国家政权的根本性质。

2、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

3、国家结构形式。

4、国家机关体系。

5、其他具体的政治制度。

(选举制度、公务员制度、政党制度)三、第一部不成文的宪法:英国1215年《自由大宪章》;第一部成文宪法:美国1787年《美利坚合众国宪法》。

四、宪法的基本原则:1、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原则。

2、“主权在民”原则。

3、“法治”原则。

4、分权与制衡原则。

5、保障公民权利和自由的原则。

五、民主制经历的三个发展阶段:1、代议民主制。

其主要特点是公民普选制和候选人竞选制,就其形式来看,体现了平等和自由的政治理念。

2、行政集权民主制。

它是以行政集权、行政首脑专权为特点的。

3、共同参与民主制。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文明程度的提高以及个人独立意识和权利意识的觉醒,当代社会的人们越来越要求以民主的分配方式分配政治资源,采用以民主参与为主要特征的新型民主制。

六、国家元首:在形式上是最高国家权力的执掌者和国家在对外关系中的最高代表。

七、国家元首的权限:1、公布法律权。

2、发布命令权。

3、召集和解散议会权。

4、外交权。

5、任免权。

6、军事权。

7、司法权。

8、国家荣典权。

八、美国总统的主要权力:1、广泛的行政权 2、握有事实上的立法权 3、司法权 4、军事权 5、外交权 6、以政党领袖身份握有的权力。

九、法国总统的权力超过美国总统,拥有更大的权力,除以上六个,还有三个特殊权力,即 1、解散国民议会权 2、举行全民公决的权力 3、紧急状态权。

十、选举制度的含义和作用:含义:选举国家各级代表机关的代表(议员)和其他公职人员的原则和制度的总称。

选举制度的作用:1、有助于国家政治生活民主化 2、有助于提高公民政治素质 3、有助于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十一、直接选举原则:由选民以直接投票的方式产生议员或国家公职人员的一种选举方式。

比较政治制度概念

比较政治制度概念

一、比较政治制度概念186个1.政治制度2.雅典政制3.比较政治制度4.国家形式5.政体6.国家结构形式7.单一制8.联邦制9.宪法10.宪政11.人权宣言12.独立宣言13.大宪章14.行政集权民主制15.共同参与民主制16.钢性宪法17.柔性宪法18.成文宪法19.分成文宪法20.钦定宪法21.民定宪法22.协定宪法23.宪法性惯例24.宪法性判例25.政治文化26.比较政治体系27.公民文化28.“村民型政治文化”29.“臣民型政治文化”30.“参与型政治文化”31.历史继承性32.“新”的政治文化33.过程34.政治过程35.政治制度的结果36.政治制度运作37.儒家伦理38.亚洲式民主39.庇护关系40.主权41.人民主权42.卢梭43.代议民主制44.代议制政府45.保护少数原则46.人民代表制47.巴黎公社48.分权制衡49.波里比50.议会主权51.三权分立52.第五共和国53.“议行合一”54.民主集中制55.法治56.汉谟拉比法典57.摩奴法典58.宪法精义59.直接民主60.间接民主61.选举制度62.普选制63.差别选举制度64.复数投票制65.强制投票66.秘密投票选举67.选区划分68.大选区制69.小选区制70.选民登记71.候选人提名72.竞选73.直接投票选举74.间接投票选举75.公开投票选举76.当选制度77.多数代表制78.相对多数代表制79.绝对多数代表制80.一轮多数联盟制81.两轮多数联盟制82.多轮多数选举制83.比例代表制84.选举监督85.选举诉讼86.选举人团制度87.混合选举制88.政党89.托利党90.辉格党91.“和谐时期”92.执政党93.在野党94.体制内政党95.体制外政党96.政党政治97.政治制度98.一党制99.两党制100.多党制101.一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102.合法政党103.非法政党104.执政方式105.保卫新共和联盟106.基督教民主联盟107.绿党108.自民党109.人民行动党110.专业集团111.国大党112.“大会议”113.“小会议”114.西门国会115.三级会议116.两院制117.一院制118.议长119.非平衡的两院制120.平衡的两院制121.常设委员会122.特别委员会123.两院联合委员会124.议会党团125.立法权126.道阁权127.质询权128.财政权129.调查权130.弹劾权131.法定人数原则132.一事不再议原则133.“三读”程序134.搁置否决权135.“口袋否决”136.国家元首137.贵族院138.终身贵族139.实位元首140.国家元首141.元首制度142.个体元首143.集体元首制144.虚位元首145.二元君主制146.内阁制147.1955体制148.总统制政府149.超级总统制150.半总统制151.委员会制152.行政权力153.政府企业机构154.政府155.企业型政府156.政府决策157.独裁制158.相容与不相容原则159.文官原则160.总理原则161.威权政治162.法系163.大陆法系164.英美法系165.印度法系166.中华法系167.伊斯兰法系168.司法169.司法独立170.司法监督171.审判机关172.检查机关173.诉讼制度174.庭审制度175.陪审制度176.陪审团177.法官制度178.律师制度179.司法审查制度180.行政裁判制度181.巴黎公社型182.苏维埃制183.代表团制184.人民代表大会制185.议会共和制186.总统共和制比较政治制度概念答案1.政治制度政治制度就是一定的统治阶级围绕国家权力的运用、分配和调控而形成的规范与组织体系,它是社会政治领域中各项制度的总称2.雅典政制为古希腊政治思想家亚里士多德对158个城邦宪史搞的调查和研究,是西方最早的一个比较政治制度着作.3.比较政治制度就是运用比较的方法对古今中外不同类型政治制度的个性进行对比,借此,发现不同政治制度的个性和共性.4.国家形式即统治阶级用来组织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分为国家政体形式和国家结构形式.前者是解决的是国家权力在法律上或形式上的归属问题,国家结构形式是指国家整体与部分之间特别是全国性政府与区域性政府之间相互关系的构成形式.5.政体见国家形式6.国家结构形式见国家形式7.单一制是指国家权力的最终归属权属于全国性政府中央政府.8.联邦制是指国家权力的最终归属权由全国性政府和区域性政府根据宪法分享,双方均不是单方面改变宪定权利分享格局的一种国家结构形式类型.9.宪法宪法是法律的组成部分,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它是一定政治斗争的终点和起点,规定国家的根本任务和根本制度即社会制度、国家制度的根本原则和国家政权的组织以及公民的基本权利义务等内容,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10.宪政存在各种观点,实质上就是宪法和政治制度的一种关系.11.人权宣言人权宣言是法国大革命时期颁布的宪法性文件.其中提出了自由、平等、博爱等人权原则,构成了法国宪法的原则基础,并对现代西方国家宪法原则构成了重要影响.12.独立宣言17776年7月4日美国独立战争期间,由美国政治家杰弗逊等人撰写,并由美国第二届大陆会议通过的政治纲领,其中宣布了民主共和原则,被马克思称之为“第一个人权宣言”. 13.大宪章又叫自由大宪章,1215年6月15日颁布,英国最早的一个宪法性文件.是贵族与国王斗争的产物.中心原则是限制王权.其中不少原则依然作为宪法原则而被沿用.被看作是英国宪法之母.14.行政集权民主制是保留民主基本形式外衣下的行政首脑的权力扩张和权力的集中的一种体制.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构成了当代西方国家政治制度变化的主要特征之一.15.共同参与民主制当代西方国家出现的一种直接民主制,即由人民直接参与公共事务的管理,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以后,是挽救代议政治危机的一种补救办法.16.钢性宪法刚性宪法即需要特殊机构和特殊程序才能创制和修改的宪法.采用刚性宪法的目的是体现宪法的神圣性和保证宪法的权威性.17.柔性宪法柔性宪法是指创制和修改宪法的形式和程序不需要特殊的规定,只按一般法律程序即可,由此产生的宪法在法律效力上与普通法律的效力相同.18.成文宪法成为宪法是指一个国际用名称为“宪法”的成为法典来表现各种不同的宪法.如美国宪法,法国宪法等.19.分成文宪法不成文宪法是指一个国家没有名称为“宪法”的成文法典,其具有宪法效力的法律规范通过一般法律文件表现出来,英国属于不成文宪法的国家.20.钦定宪法钦定宪法即由君主自上而下的钦赐的宪法.君主通过制定宪法主动地将部分主权赐给臣民分享.21.民定宪法是基于人民主权思想,由民选代表制定的宪法,如目前不少民主国家的宪法.22.协定宪法由君主与民选代表协商制定的宪法,如瑞士1809年宪法.23.宪法性惯例指没有书面的成文法律规定,而是经过历史长期形成的,包含宪法原则的习惯成规. 24.宪法性判例是英国法院,特别是英国高等法院对某些案件的判例和解释.这些判例或结实具有宪法性的意义,对后来的各级法院法官的判决具有宪法性原则的知道和约束作用.25.政治文化政治文化是政治群体在历史与当前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发展进程中,逐步形成的一套特定的政治态度、政治信仰和政治情感;它属于人类政治生活的主观意识范畴,反映的是政治心理层面的内容,这些心理层面的内容聚集、凝结,形成一定的政治文化,并具体体现为人们对政治生活各个方面的态度、情感、认识和评价.26.比较政治体系为美国政治学家阿尔蒙德与他的同时共同合作撰写的着作.该书对政治文化进行了系统研究,分别就政治体系的“体系文化”、“过程文化”和“政策文化”进行了深入分析. 27.公民文化.该书对英国、德国、意大利美国和墨西哥公民进行心理倾向进行了实证研究,指出了政治文化和政治制度之间的关系.28.“村民型政治文化”一种对部落和村庄高度认同且结构分散的政治文化,属于一种传统的政治文化. 29.“臣民型政治文化”是一种被动地接受和认同于一种高度民主中央集权的政治文化.30.“参与型政治文化”是一种认知和主动的政治文化,公民主动参与到政治生活中去,形成了民主制度. 31.历史继承性是指人们在前一代人的经济、文化环境条件下所进行的新的历史活动.32.“新”的政治文化是指在政治制度的变迁过程中,与后继的相对先进的政治制度相适应的一种政治心理取向模式.33.过程一连串的相关行动或操作.过程是指活动、运动和急剧的变化,它与较平稳或较缓慢的结构变化因素不同.34.政治过程即一连串具有一定前后逻辑联系的政治活动,有前后顺序.35.政治制度的结果所谓政治制度结果是指政治制度在个人或组织的政治行为中得到遵守或排斥的状态. 36.政治制度运作政治制度运作是指政治制度作用于个人和组织,对合乎规范或不合规范的行为予以支持或限制的过程.一般通过信息的获取、传送、处理、利用和控制.37.政治转型,只指发展中国国家权威政体向民主政体的转化过程.这种过程一般也称为“民主化”进程.38.亚洲式民主亚洲式民主主要是指保留亚洲传统文化精华为基础,以一定的社会庇护关系和新权威主义为内容的威权民主,主演流行于东亚和东南亚国家,新加坡为代表.39.庇护关系庇护关系是东亚国家政治制度中的重要内容.庇护关系以权威对被庇护人的保护和被保护人对庇护主人的忠诚和服从,形成了一种人际之间的、非制度化的和互惠的关系.40.主权.即国家的最高的统治权力,表现为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军队统帅权、货币铸造权、税收权、财政权、文化领导权等诸多方面.国家主权是不可分割的.国家具体权力上具有不同的分工.41.人民主权.人民主权是近代国家的一种政治理论,同时也是现代国家创建的基本原则.作为理论,主要由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创立.主张人民主权至高无上、统一不可分割,由人民集体行使.作为原则,构成了国家权力与政府权力合法性的基础,同时也是监督政府和限制政府权力的依据.42.卢梭18世纪法国重要启蒙思想家.提出人民主权学说.其学说对近代国家宪法原则和近代国家制度的建设具有重要的影响.43.代议民主制作为一种理论主要产生于19世纪密尔思想中.强调民选议会的统治地位,有三个原则:人民主权原则;少数服从多数原则;会议和公务公开原则.作为一种政治体制,体现为议会由民选代表构成,政府由议会产生并对议会负责,为西方议会制国家一种体制.44.代议制政府为19世纪英国自由主义思想家密尔的代表作.在该书中,作者发挥了英国法学家边沁的自由主义和功利主义原则,以“好政府”为中心,提出好政府一要促进公民的美德,另一是依法行政.建立好政府的标准就是建立议会民主制度,即议会代表由人民选举,采取少数民族原则和政务公开原则.其思想对英国议会改革具有重要影响.45.保护少数原则为现代民主政治的重要原则.产生于法国大革命时代.基本内容为,少数人的意见或建议被否决后,少数人的权利依然应该得到法律保护.后密尔进一步发展了这种思想.不仅主张少数人的权利要受到保护,而且议会中也应该具有少数人应该有他的代表.46.人民代表制是无产阶级国家的理论和组织原则.作为理论为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作为原则强调了议会既是立法机关,同时也是行政机关.来源于巴黎公社的实践.47.巴黎公社1871年法国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推翻了法国巴黎的资产阶级统治,建立了无产阶级的政权组织—巴黎公社,确立了议行合一、撤换制、普选制、廉价政府、地方自治等原则,体现了无产阶级国家的“发展方向”.48.分权制衡分权制衡为西方政治思想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近代资产阶级国家组织政权的一项重要原则.所谓分权是指国家权力被合理地分割成若干部分由宪法授予不同的国家机构部门和不同的人们所掌握.各部门平等.所谓制衡是指不同部门的权力之间彼此制约,任何一个部门都不能独占权力.49.波里比古希腊历史学家,在总结古罗马政体的稳定性基础上提出了分权制衡思想.认为权力集中于一个力量集团往往导致政治不稳定.提出罗马整体的优越性在于元老院、公民大会和执政官三种权力在分立的基础上相互牵制,从而保持整体的平衡.波里比的思想对西方分权传统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50.“议会主权”理论.为英国自由主义思想家洛克所创立.认为议会为立法机关,具有最高权力.其基本精神是“王在法下”“王在议会中”.不是国王选择议会而是议会选择国王,国王根据议会的意志社会同意登上王位,而王位的保有取决于国王是否服从议会的法律.议会主权下的行政权归国王,但要隶属于议会.该理论成为议会制国家的理论基础.51.三权分立学说.为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所创.提出,国家权力分为一立法权;二行政权;三司法权.三中权力彼此平行,相互牵制.其理论对美国宪法和政治制度的形成构成重要影响. 52.第五共和国.为1958年法国建立的一种政体形式.基本特征是:1,总统是国家权力的中心;2,政府权力获得提升;3,议会地位和作用受到削弱;4建立了完备的监督和咨询体系.53.“议行合一”.是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国家机构设置的基本原则.主要内容是行政机关和立法机关之间不存在分立和制衡的关系;国家权力机关是代议机关;国家下属机构是国家权力机关意志的严格的执行者,对代表机关负责;议行最后要合于人民,体现人民主权和国家权力分割. 54.民主集中制.既是社会主义国家的组织原则,也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活动规则.作为活动原则在国家机关表现为不同的形式,在国家权力机关那里表现为集体负责制,在国家行政机关那里表现为首长负责制.作为组织原则,1,体现为人民是主权者,国家权力机关不过是人民委托的权力机构;2,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其它一切权力的来源;3,中央和地方关系中,地方在中央的领导下工作.55.法治主要包括三层意义.1,法律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2,法律面前的人人平等;3,法治表现为一种公式:即宪法的法律、属于宪法法典组成部分的法规,在由法院加以界定并实施时,它们不是个人权利的来源而是个人权利的结果.56.汉谟拉比法典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第6代国王汉穆拉比颁布的法律,内容涉及刑事、婚姻、财产、商业等内容,是古代两河流域及其邻近地区楔型文字法中具有代表性的一部法典. 57.摩奴法典公元前4世纪印度孔雀王朝时期最具有代表性法律,假传该法典由天神之子摩奴制定,内含实际生活中的习惯和宗教戒律.58.宪法精义英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杰出宪政治主义思想家戴雪代表作.该作对英国议会主权提出了批判分析,提出了法律主权观点.59.直接民主直接民主制是指任何公民都有权利和义务直接参与国家事务的决策和管理.60.间接民主间接民主制是指公民通过特定的形式指定特定人员代表自己管理国家事务.61.选举制度选举制度是国家民主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产生国家各级代表机关和某些公职人员的原则、方法、组织和程序的总合.62.普选制是指公民不受性别、民族、信仰、受教育程度、居住年龄、职业、财产状况的限制,都享有选举权.普遍、平等、直接、秘密的选举制度叫普选制.63.差额选举即候选人名额多于应选名额的一种选举.64.复数投票即同一选民拥有不止投一票的权利.65.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直接选举即代表或议员或国家公职人员由选民以直接投票的方式产生的一种选举方式.间接选举是由选民选举产生的代表或选举人的投票选举产生议员或国家公职人员的方式. 66.秘密投票选民按照法律的规定,根据自己的意愿秘密填写选票和投票,其选举意愿向所有人保密. 67.选区划分选区划分是指选举单位的组成,分为以地域为单位,以职业团体为单位等.68.大选区制是指每个选区可以选出两个以上的代表.69.小选区制每个选区只选出一个代表.70.选民登记是指选民资格的法律确认行为,是确认合格选民的必经法律手续.71.候选人提名是指具有候选人资格的人当中提出候选对象.72.竞选竞选是候选人争取选票的活动,选民了解候选人的过程.73.直接投票选举指议员或某些公职人员由选民按选区直接投票产生的一种选举方式.74.间接投票选举指议员或某些国家公职人员,先由选民选出候选人,再由候选人选举产生的一种选举方式.75.公开投票选举是指投票时公开其意向的投票方式.76.当选制度也叫选票计算制度,指选举人投票后,如何计算选票来确定候选人是否当选的一种制度. 77.多数代表制指候选人只要在一个选区内获得多数选票就可以当选的制度.78.相对多数代表制是指在一个选区,候选人或候选人代表的政党只要取得较多的选票,无须超过半数或达到一定比例,即可当选和取得该选区得当全部议席.79.绝对多数代表制也叫过半数选举制、两轮选举制,指候选人或候选人所代表的政党所获得的选票必须超过本选区全部有效投票选票数的半数以上方可当选.80.一轮多数联盟制指若干政党可以联盟或联盟参加竞选,在仅有的一轮选举中,获得选区过半数的政党联盟或政党独占该选区的全部议席.81.两轮多数联盟制是指在某选区中第一轮投票采绝对半数制,过半数者当选.82.多轮多数选举制只指在选举中要进行两轮以上的投票,前几轮投票均采绝对多数制,最后一轮由前一轮得票最多的两名候选人竞选,以相对多数者当选.83.比例代表制是指根据参加竞选的各政党候选人所得选票数,按比例分配议席的一种当选制度. 84.选举监督是指依法检查选举活动是否公正合法,以防止选举舞弊.85.选举诉讼是指对选举过程中出现的名册问题,选举效力,当选效力等问题,向法院或议会提出的上诉.86.选举人团制度是间接选举的一种形式,指选民首先选举选举人,再有选举人选举总统的一种制度. 87.混合选举制即在选举中分别采取多数代表制和比例代表制度.88.政党指一定阶级、阶层或集团中的活动分子,基于共同的意志,为了共同利益,采取共同的行动,以期获得或维持政权,或影响政治权力的运作而建立起来的政治组织.89.托利党英国议会内产生的政党.托利党主要维护君主特权.90.辉格党英国议会内产生的政党.主张维护议会主权.91.“和谐时期”从1816年到1824年期间,美国民主党获得优势地位,原来联邦党衰落,这一时期叫“和谐时期”.92.执政党指执掌国家最高权力的政党.93.在野党指非掌握国家政权,但可以通过政党竞争可以再度获得执掌权力的政党.94.体制内政党是指那些在一个国家政党政治运作中起主导或重要影响作用的一个或多个政党. 95.体制外政党是指可以合法存在,但由于其在政党竞争和国家政治生活中只能起非常微小的影响作用.96.政党政治是指一个国家通过政党行使国家政权的形式.97.政治制度是指国家法律规定或实际生活形成的有关政党的社会地位和作用,特别是政党执掌、参与或影响国家政权的具体制度和运作机制.98.一党制指一个国家长期由一个政党执掌政权的政党制度,有各种不同的形式.99.两党制指在一个多党存在的国家中,有两个居于垄断地位的政党,通过定期选举,长期有组织地轮流控制国家政权,其中一个政党为执政党,另一个为反对党或在野党.100.多党制多党制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两个以上的政党联合轮流执政,或几个政党联盟轮流执政的制度.101.一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同各民主党派在社会主义制度下,“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为基本方针的政治制度.102.体制内政党指在异国政党政治中、在议会中具有一定影响的政党.103.体制外政党指一国中的一些小党,它们虽然合法存在,但在该国政党政治和议会政治中影响很小甚至不能进入议会.104.执政方式指政党控制公共权力的体制、机制、途径、手段和方法的总和.105.保卫新共和联盟又称戴高乐党,法兰西联盟前身,该党为干部党.主要成员为行政管理人员、地方上层着名人士、医生、工程师、技术人员、青年、工人和专业人员.主要代表法国大垄断集团利益.,目前该党领袖为希拉克.106.基督教民主联盟-基督教社会联盟简称基民盟-基社盟.前者为魏玛共和国时期的天主教中央党,为资产阶级右翼政党.后者所代表阶级与前者相同,活动范围主要在巴伐利亚州,两者构成联盟.目前联盟领袖为墨克尔.107.绿党由环境保护主义者、和平主义者、核武器反对者、激进的左翼分子组成,为德国左翼政党,该党没有统一而明确的政治纲领.108.日本自民党1955年由自由党与民主党合并构成,自成立以来,基本保持长期执政地位,目前领袖安倍晋三.109.新加坡人民行动党新加坡人民行动党成立于1954年11月.主要成员为知识分子,一些民主人士和工会成员.1959年11月大选获胜,上台执政,开创新加坡一党独大政治格局.该党重要代表人物李光耀,吴作栋,李显龙.110.印尼专业集团印尼专业集团成立于最初是由印尼陆军组建的职业集团,人员构成由国家公务人员、军人、知识分子、教师、工人、农民、合作社社员,商人、妇女等.1971年7月17日成为由苏哈托控制、以强大的军人为基础的政治团体.苏哈托倒台后,该团体正式名为“专业集团党,”曾一度在印尼占统治地位.111.印度国大党又叫印度国民大会党.1885年由退休的印度文官.休谟建立.印度独立后,在英国政坛上曾在相当时期中处统治地位.主要代表人物有尼赫鲁、英·甘地、拉·甘地等.112.“大会议”是英国封建社会时期,英国国王用来履行司法审判,处理贵族与国王以及贵族与贵族之间利益关系,并兼有咨询、行政、立法等功能的综合性机构.但大会议人员多,比较规范召开时间、地点比较固定,重大活动多通过大会议.113.“小会议”小会议又是“贤人会议”.由国王指派的主教、贵族和宫庭大臣组成御前会议,协助国王处理立法、行政上的重大事项.114.“西门国会”是指1265年,以西门为代表的贵族在平民的支持下,在威斯敏斯特召开了着名的“西门国会”,该会议成为英国议会的开端.115.三级会议1302年,法国国王召开的有僧侣等级为第一等级,世俗贵族为第二等级,城市市民为第三等级代表的会议.此次会议奠定了法国议会的开端.116.两院制两院制是指议会有两个议院并由两院共同行使议会职权的制度.117.一院制一院制则是指议会只拥有一个议院并由它行使议会全部职权的制度.118.议长议长是议会的主持人和议会的对外代表,是议会组织结构的核心要件.两院制国家下院议长一般由多数党提名选出产生.上院议长产生或经过选举,或由政府高官兼任的.119.非平衡的两院制非平衡的两院制是指两院的职权大小不对称,强弱不均匀,以当代英国两院为代表. 120.平衡的两院制指的是两院具有同等的地位和权力.一院通过的法案必须由另一院通过才能生效. 121.常设委员会常设委员会是议会或国会中树木最多也是最主要的委员会,各会员均有其专门的管辖的领域.下设若干小组委员会,各自负责更具有专门性领域的事务.122.特别委员会是议会为调查、处理某一具体议题或案件而成立的机构,一般是临时性的,在完成调查工作并提交结果报告后即告解散.123.两院联合委员会是议会两院为做出设计两院有关的决定,或审议与处理两院意见不一致的议案时,成立的两院联合委员会.涉及前一种情况时,委员会是常设的,涉及后一种状况时是临时的.。

比较政治制度复习资料要点

比较政治制度复习资料要点

比较政治制度复习资料1、名词解释(1)政治制度:是指“在特定社会中,统治阶级通过组织政权以实现其政治统治的原则和方式的总和,它包括一个国家的阶级本质、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和管理形式、国家结构形式和公民在国家中的地位。

狭义主要指政体,即政权的组织形式。

”(2)比较政治制度:就是运用比较的方法对古今中外不同类型政治制度的个性进行对比,借此,发现不同政治制度的个性和共性。

(3)宪政:宪政是以良宪为前提,民主为基石,法治为载体,人权实现为宗旨的一种政治理念、政治形态或政治过程。

宪政即有限政治,即以宪法规定政治权力、国家政府、公共领域与社会生活、公民、私人领域各自的权利和义务,宪政的主要内容是限制国家公共权力和保护公民个人权利。

(4)政治文化:是人们“对于政治体系及其各个部分的态度,对于在该系统中自我角色的态度。

”(5)直接民主制:是指任何公民都有权利和义务直接参与国家事务的决策和管理。

(6)间接民主制:是指公民通过特定的形式指定特定人员代表自己管理国家事务,公民的代表或其代表的代表是国家事务的直接管理者,而公民则凭借自身对其代表的监督、罢免等权利间接参与国家事务的决策和管理。

(7)代议民主制:代议民主制是一种间接民主制,它是指人民根据主权在民的原则,按照一定的程序选举代表组成代议机关来行使国家最高权力的政治制度。

(8)法治:就是宪法明确规定国家完全受法的约束,政府机关的一切活动都要以宪法和法律为依据;一切公民都是权利的主体,并受法律的保障。

(9)国家结构制度:国家整体与其组成部分之间相互关系的制度安排。

国家结构制度则不仅包括国家整体与部分及中央与地方关系的调处的基本原则和规范,也包括这种关系模式的制度安排及具体形式。

(10)国家元首:在形式上是最高国家权力的执掌者和国家在对外关系中的最高代表。

(11)司法:司法,简而言之,就是法的适用或执行,也是司法活动的简称。

具体而言,是法定的国家机关依照特定的职权和程序应用法律处理案件的专门性活动。

比较政治制度期末复习重点

比较政治制度期末复习重点

比较政治制度名词解释:联邦制:是国家结构形式的基本类型之一。

是指国家权力的最终归属权由全国性政府和区域性根据宪法分享,双方均不得单方面改变宪定权力分享格局的一种国家结构形式类型。

政治制度:所谓政治制度,是指“在特定社会中,统治阶级通过组织政权以实现其政治统治的原则和方式的总和,它包括一个国家的阶级本质、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和管理形式、国家结构形式和公民在国家中的地位。

政府:政府是指国家进行统治和社会管理的机关,是国家表示意志、发布命令和处理事务的机关,实际上是国家代理组织和官吏的总称。

政府的概念一般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政府是指行使国家权力的所有机关,包括立法、行政和司法机关; 狭义的政府是指国家权力的执行机关,即国家行政机关。

英美法系:英美法系又称普通法系,是以英格兰普通法为基础,在英国对外贸易、军事征服和殖民统治过程中,随着英国法的域外传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世界性法律传统之一,因其以英国法、美国法最具代表性,故称英美法系。

在英美法系中,司法制度处于核心地位,甚至从某种意义上讲,英国法就是在司法实践中产生、发展和完善起来的。

单一制:是国家结构形式的基本类型之一。

是指国家权力的最终归属权属于全国性政府(中央政府),区域性政府(地方政府)所行使的国家权力完全由中央政府赋予的一种国家结构形式类型。

政治文化:政治文化是政治群体在历史与当前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发展进程中,逐步形成的一套特定的政治态度、政治信仰和政治情感;它属于人类政治生活的主观意识范畴,反映的是政治心理层面的内容,这些心理层面的内容聚集、凝结,形成一定社会的政治文化,开具体表现为人们对政治生活各个方面的态度、情感、认识和评价;它既是现实的政治关系在精神领域内的投影,同时,又对人们的政治行为模式以及对政治系统的要求产生潜在而深远的影响。

国家元首:国家元首指主权国家形式上或实际上对内对外的最高代表,是国家机构的组成部分,即首脑部分,国家元首通常是君主或总统。

比较政治制度复习资料

比较政治制度复习资料

比较政治制度复习资料政治制度作为国家的组织形式,影响着国家的方向与未来。

各个国家或地区都有不同的政治制度,而比较政治制度是人们了解不同国家政治制度以及其对国家发展影响的一个重要方式。

一、比较政治制度的重要性比较政治制度的目的是为了更深入地了解各个国家的政治制度,从而找出其优点与不足点,并借鉴有益之处,以此来进一步完善自己国家的政治制度,提升其竞争力。

对于普通人来说,通过比较政治制度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不同国家的政治文化和思维方式,进而更好地了解他们的社会环境、文化传统和治理方式,并从中汲取自己的启示。

同时,比较政治制度也有助于提高自己对政治的认识水平和政治智慧。

二、比较政治制度的方法1.分析制度框架政治制度的制度框架包括立法、行政、司法三部分,以及宪法、政党体系、选举与政治参与等,这些框架的设置往往会在不同国家、地区中有所差异。

比较各国制度框架可以发现不同制度的优劣处,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推进政治制度的改革与完善。

2.比较政权运行机制政府的运行机制影响着国家的发展。

比较各国政权的运行机制,可以研究不同制度对治理能力、权力分配等方面的影响。

比如,分析中国和美国的政治体制,可以看出两国分别采用的“一党制”和“两党制”对国家的治理方式产生了哪些影响和区别。

3.比较政治文化政治文化是各个国家/地区政治制度的基础。

通过比较各国的政治文化,可以发现其对制度的影响,以及如何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来提升自己的政治文化。

比如,通过比较中国和日本的政治文化,可以了解到东亚文化传统对两国政治制度产生了哪些影响。

三、比较政治制度的局限性1.受到国别和区域影响比较政治制度的时候需要考虑所比较的对象所处的区域和国别等因素的影响,因为地域、民族、宗教等因素会影响一个国家政治制度的形成和运行。

同时,也需要注意不同文化、语言、价值体系的影响。

2.固化思维比较政治制度的时候可能会因为个人的固定思维模式,而忽略掉某些影响因素,不能领会到真正的意义或者观点,因此需要多方面地比较、分析,多角度地进行思考。

比较政治制度

比较政治制度

1比较行政制度的研究对象的核心内容是国家的政治制度,比较则是指研究视角,方法和范围2政治制度是指在特定社会中,统治阶级通过组织政权以实现其政治统治的原则和方式的总和,狭义主要指政体,即政权的组织形式3比较政治制度的研究意义:1能够加深对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科学认识,更加自觉地坚持社会主义2不仅可以在提高对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认识的基础上增加其自觉性,减少盲目性,而且可以客观地认识资本主义制度为什么“腐而不朽”3人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当代世界各国的政治制度是非常纷繁复杂的4不仅可以揭示出政治文明,而且会在比较中鉴别什么是有益的政治文明成果4比较政治制度的研究方法:1国别比较研究2专题或专项比较研究3综合分析比较研究5国家是指一种政治联合的形式或日政治共同体6政权组织形式是在国家机构体制中横向配置国家权力并规范其运行的制度模式7国家结构形式是政治制度的纵向权力关系8宪法:宪法与政治制度的高度结合9宪法原为建立组织构造的意思10美国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英国至今没有成文宪法11近代以前的宪法概念:1古希腊时期将宪法等同于政治制度2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另一观点将宪法看作国家的最高法律3罗马帝国时期用宪法表示皇帝的各种建制和诏令4中世纪欧洲将君主,教会和封建领主关系的法律称作宪法12古希腊的城邦制:设防的中心居住地加上周围的农业区域构成了古希腊的城邦13城邦制度的特点:1城邦直接从部落或部落联盟演化而来2城邦实行集体剥削3小国寡民14为什么会产生雅典奴隶民主制度:1由当时的阶级力量对比状况所决定2梭伦和克里斯提及个人的作用不可忽视3希波战争的胜利和雅典海上霸主的地位的确定15雅典的政治家通过哪些手段影响民众:1凭借地位2履行“公益捐助“3演说才能4拉帮结派16雅典民主制度的缺陷:1几乎所有的公职都未规定有专门技艺的要求2无法防止极端化的发生17西欧封建制国家的产生:1日耳曼人进入西欧后的封建贵族民主制2西欧封建国家的发展变化的历史18王权通过什么途径加强:1教会和市民阶级的支援2王室势力的扩大3对封建割据的干涉4捐税,军队个司法制度的改革19国家主权的特点及内容:1从时间上来说,国家主权是一种永久的权力2从空间上说,它在整个国家范围内是不受任何限制的权力3它不受法律的约束,主权高于法律,法律来源于主权20主权的内容:立法权,宣战权。

比较政治制度

比较政治制度

比较政治制度一、名词解释1、国体:即国家性质,是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

具体地说,就是国家政权掌握在哪一个阶级手中;哪一个是统治阶级,哪一个是被统治阶级。

统治阶级的阶级性质决定着国家性质。

2、政体:所谓政体,也即是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它指的是国家权力如风配置、如何构成的方式。

3、三、三制参议会制:所谓“三三制”,就是在抗日民主政权中,共产党员、左派进步分子、中间分子及其他分子各占三分之一。

[1940年3月,毛泽东为中共中央起草的党内指示《抗日根据地的政权问题》,正式提出“三三制”原则,要求革命根据地按照“三三制”原则建立各级参议会制政权,并在陕甘宁边区部分区县首先试行。

(抗日战争时期)]4、代议制:代议制是指公民通过选举代表,组成行使的制度,是的形式。

[现代国家普遍实行代议制。

民主国家的代议机关是,所以代议制又称。

中国的是代议制,人民选举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国家权力。

]5、比例代表制:?又称比例选举制,按各政党所获选票数在总票数中所占比例分配议员席位的制度。

6、单名选区制:又称小选区制,指在每个选区只选出 1名代表。

7、国家元首:指依照宪法规定履行职能的人格化的国家机关,是一个政权组织的首脑部分或者国家的最高代表者。

8、总统制:它是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一种政权组织形式,与议会内阁制相对称,指由选民分别选举行政和立法机关,由总统担任国家元首,同时担任政府首脑的制度。

9、内阁制:内阁制又称议会制,是内阁总揽国家行政权力并对议会负责的政体形式,与总统制相对。

(由于内阁制政府具有对议会全权负责的特征,故又称责任内阁制。

)10、委员会制:它是指在一个行政组织或单位的领导机关,其法定最高决策权力由两个以上负责人来行使,按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决定问题的。

11、首长负责制:是指各级政府及其部门的首长在民主讨论的基础上,对本行政组织所管辖的重要事务具有最后决策权,并对此全面负责。

12、地方立法权:是指、、、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的权利。

比较政治制度

比较政治制度

比较政治制度1、政治制度:在特定的社会中,统治阶级通过组织政权以实现其政治统治的原则和方法的总和,它包括一个国家的阶级本质,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和管理形式、国家结构形式和公民在国家中的地位。

狭义上主要是指政权组织形式,即政体。

2、政党,就是代表一定阶级、阶层或集团根本利益的一部分最积极分子,为了通过执掌或参与国家权力,以实现其政治理想、维护其政治利益而结合成的政治组织。

现代意义上的政党最早产生于英国,而且是在资产阶级革命并建立了代议制政府之后在比较广泛推行普选权的基础上才逐渐形成的政党。

3、政党政治,是指政党掌握或参与国家政权,并在国家政治社会生活和国家事务及体制的运行中处于中心地位的政治现象。

4、政党制度:是指国家法律规定或实际生活中形成的有关政党的社会地位和作用,特别是政党执掌、参与或影响国家政权的具体体制和运行机制。

5、议会党团:是由议会中属于同一政党的议员或几个利益观点相同的政党组成的政党集团,也有一个政党的议员分别组成几个议会党团的。

6、选举制度:是作为国家政治制度组成部分的选举制度,是指选举国家代表机关的代表和国家公职人员的主体、客体、原则、程序等规定的总和。

7、司法:是法定的国家机关依照特定的职权和程序应用法律处理案件的专门性活动。

8、司法审判权:司法机关以中立的第三者身份对各种法律纠纷依法裁决的权力,为司法审判权。

主要审理各种民、刑事案件,有些国家还包括审理行政案件。

9、司法审查权:司法审查亦称违宪审查,是通过司法程度审查和裁决立法和行政是否违宪的一种基本制度,是司法、立法、行政三机关“制约与平衡”原则的体现。

10、行政裁判权:指对行政机关及其官员在履行职务中,因行政行为违法或侵权、失职等引起的诉讼案件,以及各种行政机关之间的权限冲突等进行裁判的权力。

11、多数代表制——候选人只要在一个选区获得多数选票就可以当选的制度。

12、相对多数代表制(简单多数):候选人或者候选人所代表的政党只需要取得相对多数的选票,即可当选或者取得该选区的全部议席的选票计算制度。

比较政治制度(1)

比较政治制度(1)

一、国体与政体:政体:1、政权组织形式,是政治制度的横向权力关系。

2、政体解决国家权力在法律上或形式上的归属问题(机关设立与机关之间的关系,君主制、寡头制、共和制)国体:1、国家结构形式,是政治制度的纵向权力关系。

2、反映国家权力在政治上或实质上的归属状况。

(奴隶制、封建制、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二、经济基础与政治上层建筑关系1、经济基础决定政治上层建筑(1)经济基础的发展解决上层建筑的产生和消亡(2)一定经济基础决定一定社会的政治上层建筑的性质(3)一定经济基础决定一定社会的政治上层建筑的发展2、政治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1)政治上层建筑具有相对独立性(2)同方向作用——促进(3)反方向作用——对抗性与非对抗性质3、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互动关系(1)二者的发展未必是同步的(2)政治上层建筑服务于生产力发展,但不是立刻、直接反映变化(3)政治上层建筑在一定条件下表现为主要的决定性反作用(4)二者的互动关系具有多层次性三、无产阶级专政革命与资产阶级革命的模式区别:(1)社会结构状态:资产阶级革命爆发于资本主义结构较为现成的形式具备时,无产阶级革命则爆发于社会主义的结构没有或不成熟时期。

(2)对待经济基础:资产阶级革命夺取政权调整生产关系适应自我,无产阶级在于夺取政权后建立新的社会主义经济基础(3)革命过程:资产阶级夺取政权宣告胜利,对无产阶级夺取政权是开始,还要改造旧经济,发展新经济四、政治文化:(1)政治文化是政治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治群体在历史与当前社会、经济、政治发展中,逐渐形成的一套特定政治态度、政治信仰和政治情感。

(2)属于人类政治生活的主观意识范畴,反映政治心理层面的内容,内容聚集凝结为政治文化表现为人对政治生活各个方面的态度、价值、认知、评价。

(3)是现实政治关系在精神领域的投影,又对人的政治行为、政治系统提出要求。

(4)决定于人的社会存在状况、与国家其他政治生活领域相联系卢梭的人民主权原则:(1)主权是至高无上的。

比较政治制度考试重点(名词解释,论述,简答)-

比较政治制度考试重点(名词解释,论述,简答)-

一、名词解释1、政治制度:在特定社会中,统治阶级通过组织政权以实现其政治统治的原则和方式的总和2、国家:政治联合的方式,是政治共同体,阶级统治的工具。

3、政治文化:是一个民族在特定时期形成的一种政治态度、信仰和情感,是政治关系在人们精神领域内的投射形式。

4、政治变迁:指政治体系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可能是向着某种被认为是“进步”的价值目标的,那么,政治变迁就是政治发展。

5、集权制:指行政组织的一切事务的决定权力集中于上级,下级处于被动受控地位,凡事都依据上级命令或秉承上级指示办理的组织体制。

6、代议制:由选举产生的代议机关行使国家权力的制度。

7、分权制衡:被西方国家普遍运用在政治体制和其他国家管理活动中的重要法理。

8、选举制度:规定公民与国家政权之间关系的、由公民通过选择国家公职人员的方式,而赋予国家政权合法性的一系列制度和规范。

9、选举:指公民按照特定的方式选择国家公职人员的行为。

10、政党制度:指国家通过政党行使国家权力、干预政治、进行政治活动的方式、方法和程序的总和。

11、主权:即国家主权,是国家的最重要属性,是国家在国际法上所固有的独立处理对内对外事务的权力。

12、民主政治制度包括选举制度、政党制度、议会制度、行政制度、司法制度二、1、国家的观念:国家是阶级社会的政治组织形式;国家是实现阶级统治的重要力量;国家是实现阶级专政和维持社会运转的机器。

国家是阶级社会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为了维护和实现自己的阶级利益,按照区域划分原则而组织起来的,以暴力为后盾的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组织。

2、国家的形式:所谓国家形式是指统治阶级为实现本阶级的统治而组织国家的形式,是组织、管理和控制国家机器的制度和体制的总和。

纵向结构: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即政体。

横向机构:.国家政权整合形式,即国家结构。

3、政治文化与政治关系的两重性三、简答、1、国家与社会的6种模式:a古代城邦,国家与社会是一体化。

B西欧中世纪,国家与社会若即若离,国家对社会的控制软弱无力。

比较政治制度

比较政治制度

●名词解释政治制度是关于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及其运作以及有关国家政治过程的一系列规则和安排,它包括国家的政体形式、国家结构,包括依据国家宪法和法律建立的国家权力机构及其运作规程,包括与国家政权相联系的组织以及社会一切政治参与行为规则,如政党制度、选举制度、政治决策过程等。

政党制度是现代国家政治制度体系中的重要部分,是民主政治的一种形式和体现。

中外政党制度在性质、功能、作用、特征和运作规律等方面,存在着诸多的异同,并在政党与政权、政党与军队、政党与社团和政党与政党的关系等方面显现出来。

科学地比较研究中外政党制度,对于扩大我们的政治视野,吸收人类政治文明成果,借鉴、参考国外政党制度的成功经验,以促进中国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完善与创新,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发展,将获得有益的启迪和帮助。

选举制度是国家民主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选举国家代表机关的代表和国家公职人员的原则、方法、组织、程序的总和。

其内容主要包括选举原则、选举权和被选举权、选举组织、选举程序、选民与代表的关系、选举经费的开支以及处理选举诉讼等等。

选举制度是各种选举法律规则的总称。

宪法、选举法、组织法、选举习惯与惯例行政制度(即政府制度)是以一定的行政思想和观念作指导的、由国家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有关国家行政机关的产生、职能、权限、组织结构、领导体制、活动规程等方面的准则体系以及政府体制内务权力主体的关系形态。

代议制度作为一个特定的术语,是指代议在国家的政治生活领域中具体运用后形成的一种国家政治制度,又称“代议制”。

●简答一、西方国家代议制度的基本特征代议制度在发展中形成的基本特征主要体现在它的具体运作形态——代议机关上:第一,行使国家权力。

在议行合一体制下,代议机关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第二,由有选举权的人民选举产生。

(选举权资格在不同国家不同时代有不同规定)第三,有一定的任期。

各国代议机关任期不同,但都有法律明确规定的时限,到时必须重新选举,组成新的代议机关。

比较政治制度

比较政治制度

比较政治制度政治制度是一个国家的组织形式和管理方式,包括政治组织、法律制度和政治文化等方面。

不同国家的政治制度存在差异,这些差异主要体现在政治体制、政治权力结构、政治管理和公民权利等方面。

民主制度民主制度是以人民为主体,实行代议制和普选制的政治制度。

这种政治制度下,政治权力分散于各级政治组织和政治代表之间,并通过选举机制来产生政治代表,维护公民参与执政的权利。

在民主制度中,政治权力的分配和行使受到法律和宪法的限制,公民拥有广泛的基本权利和自由,政治权力运作的透明度高,政治文化氛围和睦、民主、法治、平等等特点鲜明。

世界上比较典型的民主制度国家有美国、法国、德国、英国、日本等。

集权制度集权制度是一种政治制度,政治权力集中在国家政府或国家领导人手中,政治决策权力高度集中。

这种制度下,国家政府管理驰命、具有高度的权利,而一些资产阶级民主、系统对反对意见的残酷打压和镇压也可能会出现。

在集权制度下,政治结构复杂、政治机构多样而复杂,而国家政党通常是非常强大的,以至于它们基本上可以控制政治结构,政府官员的选拔和任命也往往是由政治领导人或者政府官员自行协商确定。

世界上比较典型的集权制度国家有中国、古巴、朝鲜等。

半总统制和议会制度半总统制是介于总统制和议会制之间的一种政治制度,政治权力由国家政府、国家议会和国家元首等共同行使。

国家元首在该制度下通常视为国家象征、道德规范和解决政治冲突的机构,仅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有行使实权的可能性。

议会制度是政治权力归属于议会、由议会代表行使,而在此体制中,国家元首通常仅仅对于海外政策和国家象征位高权重地位。

在半总统制和议会制度下,在政治体制和政治文化等方面都具有比较明显的特点,比较典型的半总统制和议会制度国家有俄罗斯、法国、印度等。

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制度是指公有制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为基础的政治制度,重视公平、公正、互利、共同发展等社会主义价值观念,保障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同时,社会主义政党也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核心。

比较政治制度

比较政治制度

比较政治制度政治制度是国家社会制度的一部分,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政治上组织和管理国家事务的体制和方式。

不同国家的政治制度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可以从政权形式、权力关系和权力分配、政治参与等方面进行比较。

首先,政权形式是衡量政治制度不同的重要指标之一。

世界上常见的政权形式有民主制度和专制制度两种。

民主制度强调公民的普遍参与和人权的保障,政权的合法性来自公民的选举。

而专制制度则强调国家、政党或领导人的权威和集中化决策权,政权的合法性来自精英的授权。

在民主制度中,国家权力受到法律的限制,政府与公民之间的关系更加平等,政府的决策也需要广泛的讨论和协商;在专制制度中,国家权力相对集中,政府对公民的控制较为严格,政策决策常由少数精英来决策,公民的参与度较低。

其次,权力关系和权力分配也是政治制度比较的重要方面。

在民主制度中,权力关系是相对平衡的,政府与公民、政府与政府之间都存在着相互制约的关系,实现了权力的分散和权力的制衡。

而在专制制度中,权力通常高度集中于领导人或政府,政府对公民的控制比较强,公民权利相对较为受限。

再次,政治参与也是比较政治制度的重点。

在民主制度中,公民具有广泛的政治参与权利,例如选举权、表达意见的自由等,政府会鼓励公民的积极参与和表达。

而在专制制度中,政府对公民的政治参与有更多的限制,例如限制言论自由、限制组织权等。

公民的政治权利和参与度比较有限。

总体来看,不同国家的政治制度差异很大,但民主制度和专制制度可以看作两个极端。

民主制度侧重于保障公民的权利和自由,并通过公民的广泛参与来实现政权的合法性;而专制制度则较为注重权威和集中化决策权,对公民的控制较高。

当然,实际情况中的政治制度可能会介于两者之间,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

比较政治制度

比较政治制度
政治体系的核心是政府,同时还包括政府运行的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机构和部门的全部整体;
政治制度只是政治体系和政治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
政治制度的相关概念
三、政治制度的构成
比较政治制度主要探究以国家为首、以政府为主的政治制度;
如何理解国家政治制度?国家政治制度如何构成?包括哪些组成部分?有着什么样的特征?
国家的复杂性
3.政治制度与政府
政府是最为重要的政治制度;
政府由负责为社会制定公共政策的机构组成,从更狭义的意义上,政府意指这些决策机构的最高政治层级;
政府是国家的“大脑”,是国家权威付诸实施的手段;
国家是持久的,而政府则是短暂的;
政府的功能
有效的政府:
共同体建设和国家建设;
提供安全和秩序;
保护财产权和其他权利;
国体与政体:问题
这种理解政治制度的范式是怎么形成的?
国家政治制度是否可以从这两个方面来理解?
政体的英文?
Regime;Form of Government;
国体的英文?
林来梵:《国体概念史:跨国移植与演变》
国体概念的演变史
“国体”这个语词最早出自我国古代文献,但作为具有特定法政内涵的“国体”概念,乃是清末时期从日本移植过来的;
二、《比较政治制度》的课程内容
对政治制度的跨国比较研究可以采用两种不同的方式:
一是个案研究:
选取代表性的国家作为典型个案进行研究;
如美国政治制度、英国政治制度……
二是集中比较:
选取特定维度和变量,对不同国家的政治制度进行类型化分析;
如立法制度比较、司法制度比较、行政制度比较
本课程内容
以个案的国别分析为基础,进行集中比较和理论概括;

导论:比较政治制度概述

导论:比较政治制度概述

共和民主宪政—探索市场秩序的政治框架 国家与社会(市场或社会) 文明的冲突
3.3实践比较环节
欧洲国家 美洲国家 1、立法制度
元首制度 选举制度
亚洲国家
.
2、政党制度 3、议会制度 4、行政制度
中央政府 地方政府 文官制度
5、司法制度
案例组织和讨论安排


全班26人分成5组 每组在案例比较环节,选取具体国别,详 细把握具体的政治制度内容,提出问题, 引导讨论 形式可多样:模拟形式、研讨形式、录音 或录像形式等
什么是比较政治制度
怎么去学比较政治制度
1.为什么要学?
从亨廷顿的《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 建》谈起 当今世界“人们正在寻求并迫切的需要一个 关于世界政治的思维框架”。 “随着冷战结束,意识形态不再重要,各国 开始发展新的对抗和协调模式。为此,人 们需要一个新的框架来理解世界政治”

从王浦劬的《民主、政治秩序与社会变革》谈 起 中国政治体制改和与政府创新 “中国的渐进改革模式是客观条件和理性选择的 主观努力相结合的结果。”客观原因:原有体 制的困境和体制外的增量改革;主观努力:特 殊的社会心理——人心思定;受到对改革抱不 同态度的力量牵制。 “政府创新的本质是力求实现其公共性。”
2.2基本概念

比较政治制度研究对象的核心是政治制度。 政治制度:是指“在特定社会中,统治阶级 通过组织政权以实现其政治统治的原则和方 式的总和,它包括一个国家的阶级本质、国 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和管理形式、国家结构形 式和公民在国家中的地位。狭义主要指政体, 即政权的组织形式。”(《中国大百科全书 政治卷》,1992年,第514页)
2.3研究目的



通过学习,能够比较系统地了解世界不同类型政 治制度的基本特点以及有关外国政治制度的一些 基础理论,掌握政治制度的基本内容及其在国家 政治生活中的地位、作用和职能。 通过加深对外国政治制度的了解,掌握各国政治 制度发展变革的规律,从中吸取经验教训,探讨 出可供我们借鉴的管理模式和制度模式。 通过学习,提高在理论和实践方面的分析能力, 积极对一些国外较流行的政治理论及政治研究方 法进行理论上的剖析,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

比较政治制度重点

比较政治制度重点

1、比较政治制度的相关概念和理论政治政治是指在特定人群中、特定领土内,与能够得到权威和强制工具支持的公共决策控制相关的种种活动政治决策的特征(公共性和权威性):①政治决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即有关国家和社会整体利益的重大决定和一般决定的形成和实施的过程。

②政治决策的主体是国家机关、政党等及与其相联系的个人决策者或决策参与人。

③政治决策是根据统治阶级的指导思想和政治理论原则制定的,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④政治决策的目的是为了形成和实现阶级、政党和国家的意志。

⑤政治决策所形成的决定以国家的强制力为后盾,带有普遍的、强制的性质。

政府(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政府是那些代表特定共同体、获得法律授权以制定约束性决策的个人的组织。

广义的政府泛指依法行使国家权力的一切机关,包括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

狭义的政府专指执行和贯彻法律,负责组织国家事务的行政机关。

守夜人国家政府仅提供基本的法律和秩序、国防、保护财产权等,除此之外,很少履行其他职能。

警察国家:政府认为自己是人民的监护者,有法定权力,可以在缺乏法律程序的前提下,直接违反人民意愿,以行政力量控制人民,指导人民如何生活。

福利国家国家提供福利服务,如社会福利援助、失业救济、意外伤害和疾病保险、养老金、公共教育之类。

俾斯麦的“国家社会主义管制国家自然状态存在任何政府的状态比较霍布斯、洛克、卢梭关于政府和自然状态的观点霍:既提出了一些基本的启蒙思想,又还带有明显的封建落后意识。

他认为国家不是根据神的意志而是人们通过社会契约创造的。

君权也不是神授的而是人民给予的。

他并不反对君主专制,甚至承认专制政权有干涉臣民财产的权力。

他认为宗教有助于维持社会秩序。

洛克:他的思想迎合了当时英国资产阶级的需要。

他对霍布斯的思想进行了一些修改,认为人们按契约成立的国家的目的应该保护私有财产,反对国家政权干涉臣民财产。

在政权组织形式上,他赞成君主立宪制,主张国家立法权、行政权和处理外交事务的权力应该分属议会和君主。

政治制度比较

政治制度比较

政治制度比较专题之:西方国家政治制度比较研究基础知识:一、用比较的方法研究西方政治制度用比较的方法研究西方政治制度,可以从两个维度予以展开:◆按时间维度进行纵向的即不同时代之间的比较;◆按空间维度进行横向的即不同国家之间的比较;二、什么是政治制度?在《中国大百科全书·政治学卷》中,比较政治制度的研究内容包括:各国的政治制度的模式、政治形式、一些主要国家的政治制度史和现行政府体制、政党制度、政治过程、政治文化、精英人物,一些国家特别是第三世界国家的政治发展、政治稳定、政治变迁及其各种模式以及地区研究和国家研究等。

三、比较政治制度的研究对象国家政权的根本性质——国体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政体国家结构形式——中央政府机关与地方政权机关之间的关系国家机关体系其他具体的政治制度——选举制度、公务员制度、政党制度等四、比较政治制度的研究目的●通过学习,能够比较系统地了解世界不同类型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以及有关外国政治制度的一些基础理论,掌握政治制度的基本内容及其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作用和职能;●通过加深对外国政治制度的了解,掌握各国政治制度发展变化的规律,可以从中总结经验教训,从中探索出一些可供我们借鉴的管理模式和制度模式,有助于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发展和完善;●通过学习,提高在理论和实践方面的分析能力;五、西方国家政治制度的发展西方国家政治制度的发展从19世纪中叶至今,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1、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这是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巩固完善的阶段;其标志是:以资产阶级两党制、多党制轮流执政为特征的政党制度最终形成;文官制度的形成;法制与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制度的建立;2、从20世纪初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这是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加强军事官僚国家机器的阶段,也是德、意、日等国走向法西斯化的阶段;法西斯化的特点是大资产阶级的独裁统治,他们取消了议会民主制、选举制、政党制、法制等一切资产阶级民主政制的形式;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今是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制度进一步改革与完善的阶段。

比较政治制度和比较政治学

比较政治制度和比较政治学

比较政治制度和比较政治学
题目
比较政治制度和比较政治学的区别?
答案解析
在研究对象上,比较政治学的内容和范围同样极为广泛,它包括:
①对各种政治体系的比较研究,即在宏观上对各种各样的政治制度进行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

横向比较是比较当代不同的政治体系;纵向比较是比较不同历史阶段的政治体系或同一政治体系的历史演变过程。

②对各国政府机构的比较研究,即在微观上对各种各样的立法、行政、司法机构,以及能够影响政府机构行为的政党、利益集团等组织进行比较。

③对其他与政府机构没有直接联系的组织形式的比较研究,如对部族、共同体、社团、工会等进行比较,以分析这些组织形式对于政治的影响。

而比较政治制度是对各种政治制度的横向和纵向比较,包含在比较政治学研究的内容中。

总体而言,比较政治学是对不同国家、不同政治体系的政治现象的比较研究,而比较政治制度是对不同制度的比较研究。

比较政治制度(2)

比较政治制度(2)

比较政治制度(2)第一章绪论一、政治制度与政治体制(一)政治制度的涵义政治制度(political institution)是指统治阶级为实现其阶级专政而采取的统治方式、方法的总和,它包括国家政权的阶级实质、政权的组织形式、国家结构形式以及保证国家机器正常运转和国家政治生活有序运行的一系列制度。

鲜明的阶级性是政治制度的最根本特点。

政治制度通常由一国的法律尤其是宪法(包括宪法性文件及宪法惯例)来反映和确认,它受法律强有力的保护。

(二)政治体制政治体制(political system)是指以国家政权组织为中心的各种具体政治制度和政治行为规范的总和。

政治制度决定政治体制,又由政治体制表现出来。

二、西方国家政治制度的产生和发展(一)西方国家政治制度的产生14世纪末——16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17世纪资产阶级的思想启蒙运动(二)西方国家政治制度的发展1、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是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巩固完善的阶段(1)以资产阶级两党制、多党制轮流执政为特征的政党制度最终形成(2)文官制度的形成(3)法制与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建立2、从20世纪初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是德、意、日等国走向法西斯的阶段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今是资本主义政治制度进一步变革与完善的阶段三、西方国家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一)“主权在民”原则君主主权论——议会主权论——人民主权论(二)实行代议民主制(三)国家权力机关实行分权制衡原则(四)政治统治和管理方式实行法治(五)人权原则四、西方国家政治制度的类型(一)西方政治制度的共同性和多样性共同性:1.经济基础 2.思想理论和文化渊源 3.民主制多样性决定因素:1.阶级力量对比因素的影响2.政治文化因素的影响3.国家经济结构的影响4.国际环境因素的影响(二)西方国家政治制度的类型以政治权力主体的设置为标准:1.二元君主制2.议会君主立宪制3.议会共和制4.总统共和制5.半总统共和制6.委员共和制(也称委员会制)五、比较政治制度的研究方法(一)比较政治制度研究目的(二)比较研究的原则(三)比较政治制度的研究方法第二章代议制度比较一、代议制度的概念(一)间接民主形式与代议制实现直接民主形式必须具备以下条件(1)小国寡民。

比较政治制度笔记

比较政治制度笔记

比较政治制度笔记一、基本范畴普选制:公民依照和享有和被选举权。

实行公民普遍参加国家代表机关选举的制度,就是普选制。

在选举中,由选民直接投票选出国家权力机关代表,或由选民选出代表,选举人或代表团,尔后由他们去投票选出国家权利机关代表。

一党霸权制:一党霸权制是指那种允许合法存在多个政党,却通过立法来限制其他政党的生存和活动空间,禁止其他政党挑战执政党的执政地位的政党制度。

一党霸权制属于非竞争性的政党制度,在政党制度分类中是一党制的亚类型,表现为以一个党为中心而围绕着若干个次级小党的状况。

居于中心的政党被称为“霸权党”,霸权党不容许正式的或事实上的权力竞争,其他政党只被允许以次级的、经特许的资格生存。

一党优势制:在竞争性的政党制度里一党长期执政、其他合法存在的政党难以撼动其执政地位的情况称为一党优势制(或译作一党优位制)。

它并不是一党制,而是多党制的一种,与只允许一党合法存在或者法律规定单一政党执政地位的真正的一党制有着制度性的差别。

后者属于非竞争性的政党制度。

一党优势制在本质上属于竞争性的政党制度,几乎所有国家和地区的一党优势制都只是在历史上某一个相对长的时期存在,在法律和理论上,也都存在向多党制转型的可能,并且这种转型在意大利、印度等国家已经成为现实。

选举制度:选举制度,是一国通过法律规定的关于选举机关的代表和国家公职人员的、程序与方法等各项制度的总称,它包括选举的基本原则、选举的确定,组织选举的程序和方法,以及选民和代表之间的关系。

政权党:“政权党”起源于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政坛,一个十分突出的现象是强总统、弱政党,没有执政党与在野党的对峙,只存在以是否支持总统、支持政权为划分标准的“政权党”和非“政权党”。

这种以政权党为显著特征的政党政治,其特点如下:总统具有不受任何党派约束的巨大权威无论是当代俄罗斯还是中华民初的政治活动,总统都具有不受任何党派约束的巨大权威,可谓名副其实的政治强人。

执政党:执政党是指通过制度性选举或而执掌一国政权的政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政治文化政治文化:公众对政治的态度和他们在政治体系中的角色。

1.体系层面:公民和领导人对构成政治体系的价值观和组织的看法。

(1)体系体现了对政体和国家的基本忠诚。

民族自豪感是政治文化的突出例子。

(2)政治合法性为成功的政治过程奠定了基础。

合法性高的政治体系和政府,在制定和执行政策方面将更为有效,更有可能克服困难2.过程层面:对政治应当如何运转的期望及个人与政治过程的关系。

(1)公民在政治过程中所扮演角色有三种模式:参与者 政治消息灵通并提出政治要求,基于绩效而给予政治领袖支持。

顺从者:消极地服从政府官员和法律,但是他们不投票也不积极参加政治。

政治盲:几乎不知道政治是什么(文盲,偏远山区的农民,忽视政治的人)(2)现代工业民主国家:大规模的参与者:提供了足够的政治积极分子,以确保政党竞争和投票率。

也为各政党、候选人和压力集团关于公共问题的辩论提供了有鉴别力的听众。

威权工业国:大部分是顺从者,被政党,官僚部门和政府控制下的大众媒体等政治机构动员起来,人们被鼓励甚至被强迫象征性投票威权转型国:反体制和体制内的政治参与,大部分是顺从者前工业民主国:最大的群体是政治盲,培养公民意识是巨大的挑战。

3.政策层面:公民和领导人对政府的政策期望。

(1)在民主国家里,正在进行的关于“大政府”和“小政府”、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的争论,反映了对政府规模的不同设想(2)政策期望包括具体的政策要求,涉及政府的运行2.政治社会化媒介(影响政治态度的机构和组织)1家庭家庭是第一个社会化的来源。

参与家庭决策制定能够增强儿童的政治能力感,锻炼政治互动的技巧,并鼓励他像成人一样积极参与政治体系。

通过确立种族,语言,阶级,宗教关系,通过承认文化价值观,通过指导职业和经济目标来影响未来的政治态度。

2 学校学校向儿童和青少年传授关于政治世界及他们在这个世界中的角色的知识,提供关于政治制度和政治关系的更为具体的信息。

传播社会的价值观和态度。

加强学生对政治体系的感情,并提供诸如旗帜和效忠宣誓之类的共同象征3 宗教机构教会可能系统的传授同主导政治体系不一致的价值观,宗教亚文化可能反对国家政策,甚至国家本身许多类型的宗教机构也提供了有价值的道德和伦理指导,而个人往往必须在复杂的社会中对它们作出选择宗教联系往往还是政党偏好的来源,而且也能够引导人们做出其他的政治选择。

4 朋辈群体朋辈群体是影响政治态度的重要社会单位。

在这些群体里,成员身份地位相对平等,关系密切通过激励或迫使其成员遵守该群体所公认的态度和行为,朋辈群体使其成员得以社会化。

5. 社会阶级和性别绝大多数社会都存在着基于阶级和职业的重大社会分化。

个体生活在由其阶级地位所决定的不同的社会圈子当中。

性别是社会和政治认知的另一种重要的模式。

在许多欠发达国家里,性别角色仍然存在,在许多工业国家里,性别角色正在发生变化。

6.大众媒体大众媒体提供关于政治事件的具体而直接的消息,在使人们的态度和价值观的国际化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大众媒体还直接或间接地传播一个社会所接受的主要价值观。

7. 利益集团利益集团通过捍卫成员的经济和职业利益确保他们的忠诚,对那些有可能认同集团利益或政治意识形态的非成员,也能够提供有价值的政治示范。

8. 政党政党影响人们对各种问题的偏好,发现新问题动员人们的支持。

政党领导人和政党发言人向公众提供关于当前政治问题的可靠信息。

9. 与政府结构直接接触与政府结构的直接接触的个人经验是社会化强有力的媒介,它强化或削弱了其他媒介所进行的陈述。

4.利益集团与个体公民的行动相比,利益集团通常拥有持久的组织基础,通常拥有专职人员为集团寻找专家和代表。

利益集团通常参与到政治过程中,充当政府的顾问团体,并在议会的听证会上作证。

利益集团的结构、风格、资金和支持基础各不相同,这些差别可能会影响一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

1.非常规集团(1)非常规集团通常是自发形成集团,(2)当许多人同时表现出挫折、失望或其他强烈感情时,就会突然形成非常规集团,其特点是出现快平息快。

(3)有时候,非常规集团是从较大的社会集团中分离出来,由自发的个体做组成的子集团(4)不要把有组织的集团精心筹划的结果当作非常规的政治行动。

2.非社团性集团(1)非社团性集团很少是组织完善的,活动也是偶发的。

(2)以种族、地区、职业或亲属关系等共同利益和身份为基础的(3)由于持久的经济和文化联系,非社团性集团比非常规集团更富于连续性(4)有两类非社团性利益集团1)非常大的集团,成员对他们的利益有隐约感知,但并未组织起来2)小村庄或经济、种族小集团,集团成员彼此熟识,通过求助于集团关系和集团利益,个人的利益表达常常会得到更合理的对待,并能被置于更加持久的基础之上。

3.机构性集团(1)机构性集团是正式的集团,除了利益表达之外,还拥有其他的政治或社会功能。

(2)政党、工商企业、立法机关、军队、官僚机构及教会常常支持各自的政治集团,并拥有可代表集团利益之特别责任的成员。

(3)机构性集团的影响力源于组织基础的力量。

(4)基于政府机构的集团则拥有直接接近政策制定者的机会。

4社团性集团(1)社团性集团是为了明确代表某一特殊群体的利益而成立的,包括工会、工商业协会、种族协会、宗教协会等。

(2)有一套有条不紊的程序来表达利益和要求,而且通常雇佣一些专职人员。

(3)在政策过程中代表其成员利益时往往非常积极。

(4)组织基础赋予其超过非社团性集团的优势,而且社会上通常认为它们的策略和目标是合法的。

5.利益集团体系利益集团和政府各政策制定机构之间的全面联系,联系类型的差异产生了不同的利益集团体系,可分为三大类:多元主义的;民主法团主义的;受控制的。

1.多元主义的利益集团体系特征包括各种利益如何被组织起来以及利益集团如何参与政治过程:(1)多种集团可能代表单一社会利益;(2)集团成员是自愿的且有限的;(3)集团通常拥有松散或者分散的结构;(4)利益集团和政府之间存在明显的分野2. 民主法团主义的利益集团体系以更加组织化的利益代表为特征:(1)单一性超级社团通常代表各自的社团利益;(2)超级社团中的成员往往是义务性的,且几乎遍布各地;(3)超级社团的组织非常集中,且指导其成员的行动;(4)各集团往往全面参与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法团主义体系中的利益集团,往往定期、合法地同政府机构和/或政党一起工作,从而成为政策问题解决办法的协商伙伴。

3. 在受控制的利益集团体系中,利益集团模式是完全不同的:(1)每个社会部门只有一个单一性集团;(2)成员往往是义务的;(3)各集团受到政府或政府代理人的控制,目的是为政府政策争取支持。

最重要的要素是最后一个:集团的存在是为了方便政府对社会的控制。

6.利益集团表达渠道利益集团若要有效,就必须通过政治接近渠道接触关键的政策制定者。

不同的政治体系对政治利益的反应不同,不同的利益集团所使用的接近政策制定者的策略也各不相同。

在某种程度上,它们的策略受政策制定结构所提供的机会的影响,同时也受自身价值观和偏好的影响。

1 合法的接近渠道(1)在所有社会中接近精英的重要手段之一是个人联系,面对面的接触是影响态度和传递信息最有效的方式之一。

在民主国家也不例外。

(2)在民主国家里,大众传媒是另一种重要的接近渠道,大众传媒为利益集团争取支持,带来时间和金钱的捐助,同样激发支持者的类似要求,由于消息的杂多及缺乏明确的焦点,对许多不太重要的集团,大众媒体的效力被削弱了。

(3)政党,民主的政党往往依靠利益集团寻求财政和选票的支持,而且充当这些利益在政府内部的机构性代表。

(4)立法机关,一般的院外活动策略包括列席议会的委员会,向个别议员提供信息以及诸如此类活动。

(5)在多数政治体系中,政府官僚机构都是主要的接近渠道。

如果官僚机构被授予政策制定权,或者利益只直接涉及少数公民,那么与政府机构的接触就尤为重要。

(6)抗议示威、罢工及各种非暴力形式,会对政府施以重大和直接的压力,可能被当局视为合法也可能是非法,取决于政治体系。

合法的抗议可能成为社会中无权无势者的一种策略,对于意识形态信仰集中于挑战已确立的社会和政治秩序的集团,抗议也已经成为受欢迎的策略。

2 强制性的接近渠道(1)集体暴力行动:1)与一个社会的性格及该社会的大环境密切相关的,2)相对剥夺感导致挫折和怨愤,挑衅性的暴力则释放这些情感,这种不满和怨愤持续越久,集体暴力发生的可能性越大,3)政府及其各机构之责任,就在于提供可以代替暴力的和平变革方式。

(2)政治恐怖策略:包括蓄谋的暗杀,武装攻击其他集团等8.政党利益综合在许多现代政治体系中,政党是主要的利益综合结构,竞争性政党体系主要试图获得选举支持来实现利益综合。

在利益综合中,竞争性政党的作用不仅取决于单个政党,而且取决于政党结构、全体选民、选举法和相互影响的政策制定机构。

通常情况下,竞争性政党体系中的利益综合发生在以下3个阶段:政党内,遴选候选人并采纳政策建议时,选举中选民对不同政党给予不同数量支持时,当立法机关或行政机关的谈判和联盟形成时1.竞争性政党和选举(1)在第一阶段,各政党要提出政策立场。

一般而言,政党都相信自己的立场能获得庞大的、或具有凝聚力的选民群体的支持。

在提出政策建议时,政党所期望的方式是选举竞争能够把政党承诺和选民的选择结合起来。

(2)选举法决定了选民的选择如何转化为选举结果。

(3)在提出政策立场程序方面,不同国家的政党之间,同一国家的政党之间有极大差异,政党的最终立场通常是竞选策略与党内利益的混合物。

(4)各政党把自己选出的候选人和制定的政策提供给全国选民,争取选民支持,通过投票和综合这些选票公民能够对他们未来的领导人和公共政策作出集体决定。

(5)投票是综合具体利益的最好方法,公民通过他们在选择精英过程中的作用,来影响利益综合和政策制定。

2.政府中的竞争性政党(1)如果一个有竞争力的政党赢得了对立法机关的控制,它就能通过和执行它的政策。

(2)多党选举未能产生一党多数,但是选举前组成的政党联盟,仍然能够为选民提供关于未来政府的直接选择,选民有能力通过选择政党来选择政府政策的方向。

(3)选举没有产生多数党,那么新政府就要通过各政党及领导人的选举后协商来组成,通过政治协商组成执政联盟的话,利益综合没有发生在选举层面,反而发生在政府层面。

(4)利益综合发生在政府层面既有成本,也有收益,人们难以清晰地确定政府政策的责任,所有的政党的选民在政策制定中得到代表11.议会功能(1)大多数重要政策在得到法律效力之前需要得到议会通过或形式上的批准(2)议会往往控制着公共开支的决策,对预算的控制是其重要功能之一,有些议会还拥有重大的任免权。

(3)民主体系中的议会都与立法有重大关系,但是立法未必就是它最重要的职能,议会的政治重要性不仅基于立法功能,而且基于它们履行的大量其他政治功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