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网络事件中的受众心理
从网民心理因素看网络非理性舆论的调控
在传播的历史上,英国人格兰威尔曾经提出“以太”的观念。
“以太”是一种心理物质和物理物质的结合体。
他认为一切进行传播的事物都以“以太”为载体。
人类大脑的活动激活“以太”,心理作用和物理机制借助“以太”实现融合。
人们就是通过这种“液态媒介”,释放了自身的心理需要。
①且不谈格兰威尔思想中的唯心主义倾向,我们今天的确在科技进步的意义上以“以太”为载体构建了把地球缩小为村庄的因特网。
网络世界中“以太”满足了人类的心理寄托,网络舆论借助“以太”的无限承载性使人类的心理感受得以无限延伸。
美国著名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曾把人类的需要分为三大类别、七个层次②A、基础性需要包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B、心理性需要包括:归属和爱的需要、自尊需要、认知需要、审美需要;C、自我实现的需要。
根据这样的理解我们可以把当今网民使用网络主要分为满足心理性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并以此构成了“以太”承载的主要内容。
网民借助虚拟身份畅所欲言,显示着“以太”巨大的包容性,这其中有理性的、建设性的看法和观点,同时也充斥着非理性的个人情感宣泄。
“铜须事件”中,参与者集体狙击被设定为“非法”的猎物,甚至殃及人家无辜的女友和可怜的父母,这意味着猎杀不仅出于某种道德渴望,同时也是集体娱乐的需要。
郭敬明抄袭案败诉,“粉丝”们“抄袭有理”的声音理直气壮。
好象侵犯别人权益的人反而成了受害者,被侵权者反而成了罪人。
网络中弥漫的这种看不见、说不出的“戾气”,显示我们社会心理的脆弱,而不具有公民社会的“民意”的理性认识。
如果任由非理性言论发展,不加引导与控制,理性的声音则可能消沉下去,导致社会舆论的混乱。
网络非理性舆论产生的心理机制网民是有着特定需求的个人,他们基于特定的需求动机来“使用”媒介,从而使这些需求得到“满足”。
网民的需求除与他的社会因素(政治经济文化背景、社会地位、价值观等)有关,还和心理因素有关。
1.大多数网民在接受信息时有“先入为主”的心理认知心理学有关注意的信息选择性原理告诉我们,人的大脑皮层上有一种特殊类型的神经元,即“注意神经元”,也叫“新异特探测器”。
网络受众心理特征分析——以华南虎照片事件为例
推进创新理论探索创新实践O N G N A N C H U A N B O学术平台一网络传播教师,硕士,主要研究向:理论新闻学。
(责任编辑:林水钊);一、主体意识l受众研究的起源地伯明翰大学当代文化研究k。
;。
一…。
一。
…。
……。
;,,,。
2008年第3期(总第43期)l爨匆馋越60i 要研究成果之一是摒弃了传统传播研究模式主张的线性两亚如老一代新闻工作者所说,“红糖就是红糖,白糖就是白;步传播模式(s enderm es s ager ecei ver ,传播者一信息一糖,不能搞红糖、白糖都是糖”。
同时,报道要有分寸,要研究;受众),提出了环行(c i 『c ui t )传播模式,其中信息首先被编码受众的逆反心理,牢牢把握新闻报道的准确性、“度”和艺术;(如使用电视形式),然后受众对之进行解码活动(H a 扎性。
;1980}。
学曾经出现的假新闻事件,如j E 京“纸馅包子”事件等也使}在网络传播时代,受众由被动接受传媒信息转化为具有受众对主流媒体的典型宣传不再像以前那样笃信不疑,而是l 主体意识的受众和媒介信患消费权利人。
网络时代使受众主产生怀疑、厌烦甚至排斥的心埋。
匹在诚信缺失成为我国社会}体意识不断加强,网络受众成长为独立的具有自主思考意识一大公害、人们楣互闻的信任变得日益困难时,仅凭几张数;的理性个体。
码照片、开几场新闻发布会已不足以“服众”。
要让越来越“不i传统媒体以组织的形式出现在受众面前,给入以高高在好糊弄”的受众相信真相,除了老实、虚心的态度,还要有求;上的权威感,受众在接受他们所传播的信息的同时,也被信真务实的精神。
§息背后的观点所影响,从而使媒体完成引导舆论的职责。
而在多个网络论坛,动物爱好者们针对已经发表的“野生!在网络中,平民化色彩被大大突出,组织权威弱化。
网民重视华南虎”照片提出7自己的看法。
老虎的位置、姿态、光线的i 的是那些有价值的信息,而菲传统意义上的新闻。
浅谈网络舆论中的群体动力与规避措施——以“小学老师被举报体罚学生”事件为例
传播力研究 RESEARCH ON TRANSMISSION COMPETENCE130 传播力研究 2020年29期一、事件发展中受众的多元心理立场(一)信息感知固有的社会图式造成受众的倾向性解读:在社会认知中,人们的头脑里存在各种不同的社会图式。
这些社会图式可能是从长期的生活经验中提炼的,也可能由拟态环境所致。
[1]当人们接触到新的信息,固有的社会图式就会影响人们对信息的感知、记忆和推理。
近年来,由于校园安全事件频发,很多人都会抵触老师体罚学生的事情发生。
这种话题只要出现在网络上就被很多网民讨论,引起网友之间极端的交流。
甚至很多自媒体如营销号都会利用这些话题来骗取流量,该事件中,家长刘某在微博发布一则消息:广州市方圆实验小学一名教师涉嫌体罚学生,称其孩子从小患有哮喘,今年6岁,孩子病情事先已告知班主任,但当日班主任不顾孩子身体疾病,罚孩子在操场跑了10圈,致使孩子吐血住院,生命都受到威胁。
消息一出,舆论哗然,矛头纷纷指向该名班主任。
此事件一经微博爆出,人们鲜少用理性的思维框架来解读,而是倾向于以“体罚”“学生”“没有师德”的标签来接收与传播。
(二)观点传播:网络匿名化带来人性的放纵匿名化是在网民看来可以随意发表言论的一个极大优点,人们在使用手机上各个软件,进行信息交流与传播互动时,处于一种不被他人知道身份与地位,年龄与姓名的状态,这就打破了现实生活中的血缘、地缘和业缘限制。
一些在现实生活中不敢宣泄的情绪,或是由于真相不明说出来会降低自身道德水准的言论,在网络匿名的掩护下都可以得到宣泄与满足。
整体来说,在网络环境中,人们的行为呈现出“去抑制性”的特点,自我约束水平降低,自我揭露水平升高,更容易表露出自己的人格特征和相应的弱点。
除了匿名性以外,法不责众的心态也是导致网络暴力的重要原因。
在网络暴力事件中,“人肉搜索”等行为都需要众多的人一同完成,这会给参与者造成一种感觉,即使出现问题,也会是众多的人一同承担,那么每个人应承担的责任则会大为减少。
网络媒体的受众心理分析
网络媒体的受众心理分析【摘要】:网络媒体作为一种媒体就必须拥有公信力,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为广大的网络受众提供权威的信息和正确的舆论导向。
网络媒体引导受众一方面:要引导网络受众确定高层的,完全实用的心理态度,一定的审美欣赏能力和理性的思考能力。
另一方面引导网络受众改变偏颇的需求结构,抑制不合理的社会规范需要。
建立合理的受众需求层次。
【关键词】:网络媒体;网络受众;心理分析网络媒体作为一种新兴的媒体所蕴含的能量也正在被释放出来,并对我国社会生活各个领域产生重大影响。
但由于网络媒体自身有着与传统媒体不同的新特征,提供给了受众从未有过的自由和信息自由的权利,决定了网络媒体的受众心理与传统媒体受众心理有很大不同。
因此要发挥网络媒体传播的积极作用,消除网络受众的不良心理状态和行为,进一步加强网络受众的伦理道德建设;发挥权威媒体网站的舆论导向作用。
健全网络管理的法律法规,遵循正确的角色扮演规则,培养受众视听态度,建立合理的受众需求结构。
1. 网络媒体与网络媒体的受众网络媒体的受众与传统受众一样,在传播过程扮演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他们既是传播活动的参与者,又是传播效果的反馈者,按媒介接触行为分有积极选择者,纯粹受众,介质受众,预期潜在受众和现实受众等。
而从总体而言网络媒体的受众有以下几个特点:⑴人数众多。
⑵分布广泛。
网络媒体受众分布人数十分广泛,据上述数字显示35岁以下网民所占比例为大多数。
⑶素质较高。
据中国互联网报告显示:网民受教育高中最多29.3%,其次为本科28%和大专27%。
2. 网络媒体影响下的受众心理行为和受众心理需求特征⑴网络媒体受众心理需求从总体上来讲,网络媒体的受众心理特征符合一般传媒受众的心理特征,也具有网络传媒的特性。
网民上网既是具有某种目的的动机体现出一定的心理过程,也表现出一定的心理行为特征,从根本上分析,心理需求是内在的根本,心理行为是外在的表现。
构成了网络受众的心理行为层次。
而这种层次分析对网络媒体的受众心理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从传播心理学角度分析网络事件
参考 文献
相对于传播主体 的差异 , 载体的差异 可以看成是 “ 客观原 因” 。 电视作为媒介 , 其 播 出时间 的有 限性 和制作过 程 的复杂 程度 , 必然 限制 《 百》 的 内容量 。 那么在有
群体中的人 , 如果 一个人的意见不 同 于其他人 ,多数情况下这个人会被 孤立 。 为 了避免被孤立 ,大众会产生从众 心理 , 呈现 “ 沉 默的螺旋 ”的现象 。 即 当 自己 的 意见属于多数 , 他就会敢于表达 自己的意 见 ,当 自己的意见与 多数 意见 不同时 , 他 会趋 向沉默转而 附和大多数人 的意见。 社 会 心理学认 为从众 行为是 个体在 群体一
【 关键 词】 传播心理学 网络事件
“ 芙 蓉 姐 姐 ”、“ 干 露 露 ”、“ 郭 美
据调查显示 , 受 众喜欢选择批评性新
闻。 在 日常生活 中 , 诸如升学 、 就业 、 住 房、
不 良的影响。
美 ”、 “ 复旦大 学投毒案 ” , 这些 网络 事件
的火爆 , 其 中很大部分原 因是传播 者的推
2 、 传播 者作 为 “ 把 关人”, 进行议 程
设 置
调资等等问题 出现 了障碍 , 引起人们的不
满, 批 评报道 则引起 受众共 鸣 。 针对 此类 事件 进行讨论或者批判 , 给受众提供 了宣 泄不 良隋感 的机会 。
动作 用 ,受众作 为接受 者 同时也是传播 者, 也对 信息进行二级甚至多级传播 。 在 传播者 和受众的传播活动 中, 都 有传 播学
学 子 论 文 选 登 l N E W S W O R L D
结合具体的网络事件分析网络受众心理
结合具体的网络事件分析网络受众心理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互联网使用范围的不断扩大,我国的上网用户达到了空前的规模,在现如今网络传播环境的大背景下,越来越多的网络事件充斥着现实生活。
受众心理研究是传播学界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领域,顺应受众心理,积极引导受众心理等能加强传媒传播效果。
面对频发的网络事件,由于受众心理的不同,网络受众表现出不同的态度。
本文将通过具体的网络事件来分析网络受众心理。
一、主体意识在现代化的网络传播时代,受众既可以是受者也可以是传者。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受众逐渐由被动接受信息者转化为具有主体意识的受众以及媒介信息消费权利人。
网络时代使受众主体意识不断加强,网络受众成长为独立的具有自主思考意识的理性个体。
传统媒体以组织的形式出现在受众面前, 给人以高高在上的权威感, 受众在接受他们所传播的信息的同时,也被信息背后的观点所影响,从而使媒体完成引导舆论的职责。
然而,网络传播技术的迅速发展与普及,打破了传统媒体垄断新闻传播权的现状,使人们更加敢于大胆地表露自己的想法。
因此, 在充斥着不同声音和观点的网络中,受众在接受海量信息的同时, 逐渐学会了思考, 作为一个理性个体来判断每条信息的真伪和价值的大小, 从而确定自己的意见并发布, 而不再被动地接受媒体安排好的“议程设置”。
例如:2007 年10 月12 日, 陕西省林业厅在西安召开新闻发布会, 对外宣布陕西安康镇坪发现野生华南虎的消息,从而宣告失踪20 多年的野生华南虎重现“庐山真面目”,有关专家称这一发现足以令国人振奋、世界震惊。
当多家比较有权威性的媒体发布这则消息时,然而网络受众在接受信息的同时不断对照片进行质疑,一则质疑虎照真伪的帖子便首先出现在色影无忌论坛, 网友们从专业角度对虎照提出一系列疑问: 为什么不同时间、不同机位拍摄的老虎, 斑纹却几乎完全重合? 老虎身上的色调为什么与四周的环境不协调?“照片明显是计算机合成的”、“拍的恐怕是‘纸’老虎吧? ”一时间, 质疑之声迅速升级。
网络低俗文化传播中的受众心理探析_以_小月月事件_为例
2011年第2期(总第78期)2011年第二期著名的CBS 评论员埃里克·塞瓦赖德曾说过,任何一个低级趣味的人都不会有高级趣味,但是每一个自称趣味高级的人都有相当份量的低级趣味。
意思就是说,低俗文化是人性中与生俱来的一种真实存在的反映。
“文化有雅俗之分,但雅与俗既是相对的,并有各自的受众群体。
种种迹象表明,低俗文化呈现出低级趣味的功用和影响,它会使人萎靡和颓废,不利于社会健康运行;是与超凡脱俗、高尚情趣、积极奋进等具有社会进步价值的内容背道而驰的。
低俗文化之所以备受指责,根本不在其‘俗’,而在于‘低俗’,即‘跌破’了‘通俗’的界限,它迎合了人性中丑恶的东西,违背了道德的基本底线。
”[1]鉴于对网络低俗文化还没有统一的定义,笔者在此尝试着把网络低俗文化定义为出现在网络上的低级趣味、背离社会传统文化、道德的非常态现象。
我们知道,任何一种文化的产生和兴盛,都离不开特定的社会背景和市场选择。
网络低俗文化是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逐渐壮大起来的,是互联网的发展为网络低俗文化的生存提供了沃土。
近些年来,综观普通大众媒体、网络,与低俗文化有关的事情接二连三:电视相亲节目以其低俗内容被叫停,“伪娘”和“凤姐”以其反传统审美形象相继走红……在人们目不暇接这些低俗文化现象之时,国庆长假期间的又一网络红人———“小月月”走红。
此类被公认为低俗的文化现象在网络上大行其道,得到网络受众的热捧。
那么网络受众在传播此类低俗文化事件的过程中呈现出了什么样的心理特征?如何能更有效地对网络受众予以正确引导,则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本文以“小月月事件”为例,试图对此类问题予以探讨。
一、“小月月事件”2010年10月5日,天涯社区网友“蓉荣”的帖子———《感谢小月月这样一个极品的朋友给我带来了这样一个悲情的国庆,深度八做留恋》得到众网民的热捧,其中的新人物———“小月月”更是以其让人近乎抓狂的举止行为得到了众网民的传诵与膜拜,大有抢占“雷人女”第一称号的气势。
大学生参与网络集群行为的社会心理机制和风险管控途径分析
大学生参与网络集群行为的社会心理机制和风险管控途径分析发布时间:2021-02-26T10:01:50.023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31期作者:张瑞焕[导读] 网络构建起人们数字化的生存状态,在这样的状态下,变成为了一种特殊形式张瑞焕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浙江杭州 311231摘要:网络构建起人们数字化的生存状态,在这样的状态下,变成为了一种特殊形式,它叫做网络集群行为,每一个网络集群阶段背后都存在着社会心理机制。
对这一社会心理因素进行剖析,能够有效地处理这种行为模式,信息时代对大学生参与网络集群行为的社会心理机制和风险管控途径,对此进行研究,能够在了解的基础上,针对存在的问题展开管控,帮助大学生群体更好地适应现代网络化社会的发展需要。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集群行为;社会心理机制;风险管控;策略在社会转型发展的时期,社会矛盾主体多元化类型多样化,各种利益关系面临深刻调整,就导致各种社会矛盾冲突的不断出现。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也给政府的治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挑战,这些事件直接影响了政府的形象和公信力,网民会对政府的作为产生一定的质疑。
大学生作为网络空间的主要群体,是网络集群行为的参与者和推动者,网络信息传播虚拟性、互动性、开放性等诸多特点,所以网民们会利用网络虚拟空间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张扬自己个性,发扬自己的不满。
需要结合网民话语体系与受众心理展开分析监管,对网络集群行为进行预警,做好有效的风险管控,只有这样才能够对网络空间进行有效的监管。
一、网络集群行为形成的群体心理理论(一)去个性化理论社会心理学家费斯廷格提出了去个性化,它指的是在群体活动中个体的性别年龄职业社会地位等身份特征消失后,个体淹没在群体中,丧失个性自觉的现象。
去个性化原因出现主要是因为群体成员匿名性,他们在群体中演去了自己真实身份状态之后,就会在匿名的形式下出现各种偏激冲动的行为,在网络虚拟环境中,人们缺乏社会准则伦理道德,对自我的约束导致自我感知能力社会责任感降低,甚至会出现法不责众的心理,这会导致人们会在网络虚拟环境中做出各种偏激行为。
新媒体时代受众心理特征变迁_陈业雷
调查与研究青年记者·2011年1月下播要延伸辉煌,关键要不断创新。
江苏省泰州交通广播开播以来,在做强“内涵”建设的同时,积极通过各种活动变“无形广播”为“有形展示”,打造品牌的立体形象,以此来提升品牌的公信力和号召力。
近年来,泰州交通广播不断提高经营创收能力,以主流传播媒体的社会价值和市场价值为自身目标,努力开拓市场,营收结构日趋优化和合理。
先后成功举办了欧亚国际花园楼盘推介会、“华林丰田之夜”泰州交通台主持人见面会暨后弦歌友会、 “奇瑞之夜”七夕情人节假面舞会、游鸿明歌友会,三泰啤酒之夜阿牛歌友会、泰州交通台开播周年庆暨游鸿明歌友会、动感地带音乐动力营第三季音乐PK 赛和街舞挑战赛、车博会、家装节等大型活动,在泰州市场及周边地区产生轰动效应,不仅扩大了频率的社会反响,提高了市场影响力,也有效拉动了交通频率在年轻时尚群体中的影响力。
在一系列品牌活动的带动下,泰州交通广播变“节目销售”为“销售节目”,电台经营出现了几个显著的变化。
一是广播广告结构明显改善。
与部分电台广告药品唱主角、品牌广告引进难状况不同的是,交通广播品牌广告异军突起,药品广告仅占不到5%,特别是随着交通广播影响的逐步扩大,频率对汽车、房产、通讯、金融等行业广告的吸纳能力明显增强,成为频率广告的主体。
二是节目对广告的吸纳能力明显增强。
如由移动特约赞助播出的《马路精灵》,由娃哈哈特约赞助播出的《下班万岁》节目,由东风日产先后特约播出的《车行天下》和《非常早报》节目,相继由天安达、玉成置业、东润第一城等房产冠名播出的整点报时,体现出优良平台对广告的吸纳能力。
三是广告散户群明显扩大。
除整点报时、59分提醒报时、半点资讯、主打节目继续实现冠名/特约播出外,还开发了天气预报特约、主持人冠名、植入式小专题等广告新产品。
在整体广告市场波动大而广告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复杂环境下,交通频率的广告收入平稳增长。
与以往广播广告常年无人问津不同的是,交通广播成立以来经常会接到客户关于价格等方面的咨询电话,亦有客户慕名而来,投放中长期广告。
互联网舆情揭示的社会心理
一、网民感兴趣的事件,引起大量回应的共鸣点1.社会敏感问题经常成为网络舆论焦点网民是一个极为庞杂的社群,网上的议论从最正统的政治理论学习心得,到最前卫的个人感情和性交往的私密感受,七嘴八舌,五彩缤纷。
面对如此纷繁的网上声音,我们的做法是三个集中:一是集中于那些网民普遍关注的BBS论坛,二是在特定BBS论坛中集中于那些网民普遍关注的事件/话题,三是在特定事件/话题中集中于那些浏览数和跟帖数较多的帖子。
2007年最受网民关注的10个事件的发帖量进行统计,结果如下:2009年最受网民关注的10个事件的发帖量进行统计,结果如下:这说明,互联网舆情有较大的传染性,各大BBS虽然受众和定位有较大区隔,但网友对社会敏感问题的关注点、价值取向呈现惊人的相似和趋同。
在某种程度上,上述事件/话题主导了公众对中国社会的基本印象和情绪感受,折射出公众对党和政府公权力行使状况的基本评价。
2.民众维权意识空前增强随着经济发展,居民消费与商家、商贩与城管、拆迁户与开发商之间产生了一系列矛盾,已成为影响社会稳定与社会和谐的突出问题。
一些具体问题往往使网民迅速联想和延伸到改革过程中出现的贫富差距扩大、弱势群体利益得不到有效保护、政商勾结等深层次背景。
特别是城建中的暴力拆迁、不公平补偿等现象让民众深恶痛绝。
2007年2月26日,网上出现一张图片,很快在各大论坛流传开来。
一个被挖成10米深大坑的楼盘地基正中央,孤零零地立着一栋二层小楼,犹如大海中的一叶孤舟。
重庆九龙坡区居民杨武和吴苹夫妇因拒绝开发商的拆迁安置方案誓死留守。
新华网论坛率先发难,新华网友给此图片取名为“史上最牛钉子户”,随后各论坛和门户网站新闻跟帖都有网友的激烈讨论。
2007年3月19日,九龙坡区法院做出“强制拆迁”的裁决,该房屋女主人吴苹和丈夫觉得判决不公,拒绝服从,事情至此发展到高潮,成为全国乃至国际舆论关注的焦点。
先后有100多家主要网站论坛以专题、图文、视频等方式进行报道,相关评论文章近千家,截至3月26日,网民点击超过2000万次,成为一场网民群情激昂的“舆论嘉年华”。
浅析中国网络受众
浅析中国网络受众摘要当今社会受众在网络传播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他们是构成网络社会的基础单元,更是网络社会的参与者、使用者。
中国的网络受众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接受信息,而是慢慢由被动变得主动。
中国的网络受众呈现出大众化和多元化的现状,受一定受众心理的影响,现在中国网络受众呈现出一些新的趋势。
关键字网络受众受众心理网络受众发展新趋势目前,中国已经成为网民第一大国,并且每年以一定的随率增长着,所以研究中国网络受众是非常必要的。
网络受众是带着各种特定目的和诉求的网络使用者,是网络社会构成的基础。
现阶段,已经进入了信息社会,三网融合以及网络社会的迅猛发展已经势不可挡,中国的网络受众不同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受众,拥有自己的现状和趋势。
作为网络社会的基体和主体,十分有必要研究中国网络受众的现状,影响网络受众的心理因素以及网络受众发展趋势。
一、中国网络受众现状1、网络受众绝对数量快速增长,相对数量与他国有一定差距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一次公布《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是在1997年,截止到1997年10月31日,中国互联网用户人数是62万到2001年6月30日,我国互联网用户人数达到2650万,比2001年1月的2250万增长了400万人。
目前中国网民的人数还处在不断增长的情况下。
所以中国网民的绝对数量在高速增长中。
虽然如此,但中国网络受众的相对数量(网民占人口的比例)与发达国家还是有很大的差距。
“据信息研究机构日前公布的统计数字报道,挪威的全国人口中每个月都上网的人数比例已达到63%,丹麦上网人数比例达36%,美国上网率超过50%,瑞典29%,英国25%,德国18%,法国14%,意大利13%,西班牙9%。
整体而言,2000年全球约有4亿人每天在使用互联网,预料到2005年将超过10亿人。
华盛顿的Strategis公司经过调查,在美国,互联网用户人数已达到一亿,现在美国有半数的成人在使用互联网。
据日本2001年06月30日发表的《2001年因特网白皮书》提供的统计,截止2001年2月底,日本共有网民3263.6万人,比去年增加1937.9万人。
网民的从众心理例子
网民的从众心理例子【篇一:网民的从众心理例子】很黄很暴力——一名13岁女学生在去年央视《新闻联播》的一则新闻中说的五个字,短短十几天内,竟成了2008年网上第一流行语。
不少网民以此来命名自己的msn昵称和qq个性签名,还有人在论坛上不断灌水,发表各种很黄很暴力的联想原创。
更令人费解的是这个女孩竟从此陷入了被网民恶搞的厄运:关于她的视频、图片、恶搞漫画、帖子一夜之间泛滥成灾,甚至以她为主角,恶搞出大量色情漫画、打油诗、诅咒信等,这位可怜的女孩正在招受着极大的心灵伤害和名誉侵权。
你可以去批评一个人,但不可以侮辱一个人;你可以宣泄自己的情绪,但是不能影响到他人的合法利益。
如果网友们是纯属娱乐,或者仅仅是追求流行语的心态来频频使用这句话,尚可以理解与原谅,但如果用它去伤害别人的自尊,甚至盲目跟风,参与一场专门针对一个幼小心灵的网络暴力的炮制却是道德的沦丧,让有良知的人心寒。
自虐猫事件后,铜须门事件、史上最毒后妈事件等又接踵而至,网络暴力现象似乎愈演愈烈。
那此类的网络暴力事件到底为何屡屡得逞?这固然与外部的网络环境有关:一些网络媒体一味的追求点击率与人气,对暴力事件煽风点火;另外,有些传统媒体为了吸引眼球,事件未经调查核实就加以报道,更是火上浇油;加上网络监管的缺位与监督的乏力导致了网络暴力事件的泛滥。
但笔者认为外因还需要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网络暴力的现实存在,除了与日益恶化的网络生态环境有关外,还与部分网民缺乏理性的、独立思考的能力和缺乏最起码的社会责任感密切相关。
这点上可以透过他们的多种心态折射出来,诸如道德审判、狂欢凑热闹、喜欢恶搞等心理,而其中起着支配和统帅作用的就是网民严重的从众心理。
一、网民在网络暴力中的从众心理社会心理学认为,从众是由于真实的或想象的群体压力而导致的行为或态度的变化。
现实生活中,存在的或想象到的压力会促使个人产生符合社会或者群体要求的行为与态度,尤其是当个人缺乏自信或冷静判断时,往往会产生追随多数人没有错的心理,甚至在根本信念上改变原来的观点,放弃原有的意见,最终产生了从众的行为。
新媒体事件的受众参与浅析
新媒体事件的受众参与浅析摘要:在当今社会,新媒体事件不断成为被关注的焦点。
依托于新媒体技术的进步,受众的能动性不断增强,借助新媒体提供的多种方式参与到新媒体事件的传播中,并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新媒体事件的传播过程,可以说是受众不断实现自身在事件传播中参与性的过程。
本文通过对新媒体事件受众参与的内涵、参与度、原因和影响的分析,以引导大众传媒尤其是新媒体更加重视受众参与的实现,发挥其正面效应。
关键词:新媒体事件受众受众参与近年来,新媒体事件频发,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并成为学者们研究的一个热门话题。
对于“新媒体事件”(New Media Event)的定义,众说纷纭,尚未形成统一的观点。
本文对这一概念做如下界定:“新媒体事件”(New Media Event)脱胎于美国著名传播学者丹尼尔・戴扬和伊莱休・卡茨提出的“媒体事件”(Media Event)的概念,是指依托开放互动式新媒体技术的发展,通过以互联网、手机等为代表的新媒体重点参与传播,从而产生重大社会影响力的媒体事件。
“相对于传统的社会事件,新媒体事件具有传播速度快、受众参与程度高、社会轰动效应强等方面的特点。
”①本文基于新媒体事件广泛的受众参与特点,以分析新媒体事件受众参与的内涵、参与度、原因以及受众参与新媒体事件传播所产生的影响。
新媒体事件受众参与的内涵受众参与是受众作为传播过程中的一个独立要素参加到传播活动中的观念和行动。
受众参与理论概念源于社会参与理论,又称受众介入理论。
由美国学者J ・A・巴伦在1967年发表的《对报纸的参与权利》一文中最早明确提出,渊源于美国宪法中有关公民权利的一种受众理论。
20世纪80年代以后,受众参与媒介的观念迅速扩散;从90年代开始,特别是互联网被广泛应用以来,传播渠道迅速增长,传媒与受众的互动性空前加强;进入21世纪,随着新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传媒环境更是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2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4.2亿,互联网普及率攀升至31.8%;手机网民规模达到2.77亿。
“人肉搜索”的受众心理探析
新闻三昧﹒观察与思考﹒人肉搜索是一个形象的说法,它是相对于依赖网络数据库的智能搜索引擎如google 、b a id u 等而言的,它主要依靠人工提纯信息,“是一个依托来自五湖四海的网民,利用现代信息科技,变传统的网络信息搜索为人找人、人问人、人碰人、人挤人、人挨人的关系型网络社区活动,变枯燥乏味的查询过程为‘一人提问、八方回应,一石激起千层浪,一声呼唤惊醒万颗真心’的人性化搜索体验”。
人肉搜索得以运行和发展,在奇虎公司总裁齐向东看来,关键因素是网民的需求和现有搜索引擎不足之间的巨大矛盾。
同时,智能搜索引擎是机械的,只能就现有的信息资源进行提取,而人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加工、重新组合信息,有着极大的灵活性和能动性。
本文拟从受众心理层面对“人肉搜索”现象做一探析。
一、由非理性到理性——“合众”响应“集结号”透过人肉搜索现象本身,我们可以窥视到受众由非理性走向理性的心理轨迹,在这一过程中,受众由“分众”走向“合众”,由各自为战到集体作战,这一历史性的转变,对人肉搜索而言,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1、恪守伦理,催生意识觉醒由于网络的个性化特点,网民在网上的行为全由自己做主,选择什么、发表什么观点全凭个人兴趣、喜好,不由任何人说了算,导致网上议题比较分散,很难有统一的议题,这样一来,网民相互之间较多呈现出一种各自为战、散兵游勇的离散状态,网民给人的印象往往是一群“乌合之众”,成不了什么气候。
后来,网上出“人肉搜索”的受众心理探析现的一系列道德事件,如发生在人肉搜索早期、被称为“人肉搜索史上最引人关注的一次事件”——“虐猫事件”,网民的表现让人们惊呼其力量的强大,网民自然也感受到了这点,并逐渐意识到了力量聚合的必要性,人性普遍具有的伦理——道德感、正义感,便成为了聚合网民力量的一面大旗,当有人在网上擎起这面大旗时,就像“圣火令”的发出、“集结号”的吹响,网民便不约而同纷纷集合在道德感、正义感的旗帜下。
道德感、正义感使网民的目标日益趋同,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网民之间逐渐达成一种默契、认同,乃至相互支持、鼓励,这与以往网民之间针锋相对、相互谩骂、相互诋毁的非理性行为大相径庭,网民由分散走向联合,要求用一种声音说话,并且其行为由自发到自觉,反映了其意识的觉醒。
后真相时代网络暴力中的受众心理机制——以“女子取快递被造谣出轨”事件为例
074法制时空后真相时代网络暴力中的受众心理机制“网络暴力”是社会暴力在网络上的延伸,主要包括借助语言文字对他人进行谩骂与污蔑,通过人肉搜索对他人的隐私进行侵犯的行为。
参与者的心理动因娱乐风暴与群体感染。
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指出电视时代是一个娱乐化的时代,“一切公众话语日益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
与波兹曼生活的20世纪相比,21世纪由科学技术依托的网络时代的迅速发展更是将娱乐发挥到极致。
只要一部手机在手,人们的各种情绪在虚拟世界中都可以得到充分的发泄,对他人隐私的窥视和好奇心也会得到前所未有的满足。
许多备受瞩目的事件发生后,一些网友在对事情全貌并没有充分了解的情况下,就会以急切地态度参与其中,盲目跟风,四处谩骂。
看起来是要打抱不平、传播真相,实际上是借着对他人隐私的挖掘满足自己的娱乐诉求。
“女子取快递被造谣出轨”事件一经爆出,短时间内公众号阅读量量便超过一万次。
网上关于此事的评论很多,却多是调侃、攻击性的话语,真正客观公正的评论却相对较少。
因此网络暴力事件从刚开始对当事者的道德审判和跟风谴责,越来越呈现出网民娱乐消遣、自我满足、盲目跟风的倾向。
虚无主义与情绪宣泄。
网民群体所表现出的虚无主义以反权威、反中心、反主流、反传统的非理性方式所传播,在现实生活中受到条条框框的束缚,时常遭遇一些挫折与不遂人意之事,现实生活中情绪无处宣泄,无人理会。
在相对宽松的网络环境中,可能会因某种触发性事件形成反叛心理,拥有一种先入为主、对峙强势的思维。
在任一事件中,不自觉地将两方划分强弱之分。
而在网民群体所自我代入的强弱对抗中,绝大多数人会不自觉地站在穷人、势弱或利益受损的一方。
因此众多网友在真相悬而未定的情况下迅速在情绪上与“受害者”取得共鸣,对小吴发起网络谩骂与人身攻击。
恶毒偏激的话语并不完全针对此事件,也是网民长期在现实生活中积压的怨气和不满的宣泄。
自我表现与英雄情结。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曾将人类的需要明国华(武汉体育学院新闻传播学院 湖北武汉 430000)摘 要:2020年8月,“杭州女子取快递被造谣”事件在网络爆发,从事发初期对女子充斥调侃言词的“一边倒”局面,到在第十五次全国检察工作会议上,最高检察长张军点到此案并披露详情。
网络暴力事件中的受众心理机制
网络暴力事件中的受众心理机制网络暴力事件中的受众心理机制随着网络时代的发展,网络在给我们带来很多便利的同时,也出现了许多负面影响。
近年来,网络暴力事件频频发生,从“铜须门事件”、“虐猫事件”、“很黄很暴力”到“艳照门”、“范跑跑”等轰动一时的网络事件,每一个事件几乎都以一个或真或假、或实或虚的争议话题为由头,先是在网络上引起注意,继而发起排山倒海的“正义”讨伐,给当事人的现实生活造成一定的伤害,给受众也带来一定的影响。
如今,网络暴力已经引起学界和业界的重视。
关于网络暴力的产生,不外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的原因。
从外部方面来说,科技的发展带动了网络技术的不断提高,信息的制造、传播、扩散也随之更加方便、快捷。
网络已经由最初的边缘性媒体越来越成为一种主流的传播途径。
但是,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一样,网络在带给人们空前便利的同时,在发展的过程中其负面影响也随之而来,近年来频繁发生的网络暴力事件可以说是网络这种新的传播方式产生的最大负面影响。
但归根结底,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透过技术,真正在传播中起决定作用的还是人。
所以有人说:“网络本没有暴力,网络的暴力来源于网络后面的人和人性。
”因此,网络暴力事件产生的主观原因,主要在于网民自身的特征。
本文拟从近年来发生的几起典型的网络暴力事件入手,从传播学、心理学、社会学等理论角度,分析网络暴力事件中的受众心理机制,探讨网络暴力事件的成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网络中的“群体极化”在网络中,志同道合的网民群体很容易出现严重的“群体极化”倾向。
这种倾向表现为:网民一开始即有某些偏向,在网上通过交往后,人们朝偏向的方向继续移动,最后形成极端的观点。
网民群体中非理性、易激动的特点极易导致群体认同的现象。
他们彼此推波助澜,通过网络讨论获得群体认同,并走向更极端的地方。
这就是为什么有的人会在网络上发现不道德的事件的时候,一个个都是群起而攻之,但在现实社会中发生类似事件的时候却乏人问津。
网络悬疑剧的受众心理及其人物形象的建构策略
第41卷第2期2021年4月湖北科技学院学报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Vol.41,No.2Apr.2021文章编号:2095-4654(2021)02-0056-04网络悬疑剧的受众心理及其人物形象的建构策略陈筲1,徐羽茜2(1•中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湖北武汉430074;2.武汉理工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湖北武汉430074)摘要:互联网的发展使海量的信息可以轻易地呈现在人们眼前,这让人们对网络悬疑剧的要求越来越高。
近期,《隐秘的角落》将网络悬疑剧的发展推向高潮。
在这之后,《摩天大楼》《白色月光》多部悬疑剧紧跟其上,不少优质的悬疑剧也破土而出。
本文将探讨观众在观看网络悬疑剧时获得的亲身体验感以及对自身“猎奇”感的满足,从而得出网络悬疑剧在进行人物建构时要注意镜像呈现社会真实,人物个性要注重自我矛盾的设定以及多种元素的融合创新。
关键词:网络悬疑剧;受众心理;人物个性;镜像呈现中图分类号:J905文献标识码:A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伴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影视作品越来越多样化,网络文学与影视剧的相互融合成了常态。
2020年悬疑剧可谓是处于一个发展的高峰期,视频播放平台爱奇艺于同年5月22日推出了悬疑剧的专题“迷雾剧场”,同期,优酷也推出了同样类型的“悬疑剧场”。
不少品质高像《隐秘的角落》《白色月光》和《沉默的真相》等悬疑剧脱颖而出,吸引了大量的观众关注,其中《隐秘的角落》更是得到了豆瓣8.9的评分,虽然其播放量没有公布出来,但是82.7万的点赞可见其播放量之大,主演秦昊更是因此名声更胜。
网络悬疑剧整体呈现出可持续发展状态,本文就观众在收看这类型剧时,获得了何种满足,以及网络悬疑剧的人物形象该如何构建进行了讨论。
一、网络悬疑剧中的受众心理分析在飞速发展的互联网时代,观众对影视剧的需求越来越精细化,单一狗血的偶像剧和冗长的家庭伦理剧已经不再能吸引观众的注意,剧情跌宕起伏具有神秘感的悬疑剧开始给观众留下印象。
浅析中国网络受众
浅析中国网络受众摘要当今社会受众在网络传播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他们是构成网络社会的基础单元,更是网络社会的参与者、使用者。
中国的网络受众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接受信息,而是慢慢由被动变得主动。
中国的网络受众呈现出大众化和多元化的现状,受一定受众心理的影响,现在中国网络受众呈现出一些新的趋势。
关键字网络受众受众心理网络受众发展新趋势目前,中国已经成为网民第一大国,并且每年以一定的随率增长着,所以研究中国网络受众是非常必要的。
网络受众是带着各种特定目的和诉求的网络使用者,是网络社会构成的基础。
现阶段,已经进入了信息社会,三网融合以及网络社会的迅猛发展已经势不可挡,中国的网络受众不同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受众,拥有自己的现状和趋势。
作为网络社会的基体和主体,十分有必要研究中国网络受众的现状,影响网络受众的心理因素以及网络受众发展趋势。
一、中国网络受众现状1、网络受众绝对数量快速增长,相对数量与他国有一定差距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一次公布《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是在1997年,截止到1997年10月31日,中国互联网用户人数是62万到2001年6月30日,我国互联网用户人数达到2650万,比2001年1月的2250万增长了400万人。
目前中国网民的人数还处在不断增长的情况下。
所以中国网民的绝对数量在高速增长中。
虽然如此,但中国网络受众的相对数量(网民占人口的比例)与发达国家还是有很大的差距。
“据信息研究机构日前公布的统计数字报道,挪威的全国人口中每个月都上网的人数比例已达到63%,丹麦上网人数比例达36%,美国上网率超过50%,瑞典29%,英国25%,德国18%,法国14%,意大利13%,西班牙9%。
整体而言,2000年全球约有4亿人每天在使用互联网,预料到2005年将超过10亿人。
华盛顿的Strategis公司经过调查,在美国,互联网用户人数已达到一亿,现在美国有半数的成人在使用互联网。
据日本2001年06月30日发表的《2001年因特网白皮书》提供的统计,截止2001年2月底,日本共有网民3263.6万人,比去年增加1937.9万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论网络事件中的受众心理作者:朱颖华来源:《新闻爱好者》2010年第22期摘要:网络传播环境下的受众,在传播过程中的表现与传统媒体下的表现有相似的部分,也有很大不同,有着信息时代鲜明的印记。
面对频发的网络事件,网络受众表现出不同的态度,这些态度体现出鲜明的特点,网络受众也更加值得研究和分析。
本文通过分析网络事件,来研究受众心理。
关键词:受众网络事件心理随着互联网使用范围的不断扩大,我国的上网用户达到了空前的规模。
根据2010年1月15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2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的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已达3.84亿,互联网普及率进一步提升,达到28.9%。
①网络为人们的生活、学习提供了很大的方便,但也存在很多问题,比如说网络中的侵犯隐私权的行为、道德水平降低的现象、人际之间变得冷漠,等等。
不同阶层的人构成了网民群体,数量庞大、构成复杂是这个群体的特色。
这种特色也决定了网民对待同一网络事件的不同态度。
网络传播成为信息交换的新平台,研究网络受众心理不但具有学术价值,而且具有实际的应用价值。
那么,网络受众的心理到底是什么样?与传统传播环境下的受众相比,有什么样的特点?本文通过对网络受众的心理表现进行梳理,来回答这些问题。
受众人们习惯上把网络中的受众称为网民或网友,这里依然沿用传播学中的称呼“受众”。
所谓受众,简单地说就是传播过程中信息的接收者,在传统的媒介中,有“读者”“听众”“观众”之分。
同传播者一样,受众是传播过程中最基本的构成,是信息的消费者。
由此引申出网络受众的意义,网络受众就应该是互联网信息的接收者。
较之传统媒体,都是信息的接收者,不同的是接收方式不同,获取信息的载体也不同。
这也决定了网络受众的特点,由于网络具有数字化、多媒体、实用性和交互性的独特优势,不受时间和空间的制约,相应的,网络受众也有较大的选择空间和灵活度、更大的发言自由。
网络受众心理网络受众的心理表现和传统大众媒体受众有相似的一面,但他们的主体性和能动性更高,因此,他们又有着和传统大众媒体受众不同的心理表现。
在网络活动中,受众多样性的选择取决于“自我满足,尽我所需”的多样性心理需求,由于受众的复杂化、多元化,其心理特征的表现是多层次的。
通过对当前网络受众的心理特征分析归纳,主要有求知求新心理、逆反心理、变动性和匿名性心理、自我认可和他人认可等心理。
这些不同的心理支配着受众在网络活动中不同的心理和行为表现,结合近期发生的网络事件,分析网络受众的具体表现并总结,可以看到与传统媒介环境下有很大的不同。
网络事件受众的心理表现有异于传统媒体的思维方式——“日记门”。
2010年2月28日,有网友在天涯社区发了一篇题为“局长日记”的帖子,包括从2007年9月24日到2008年1月31日的日记,以及之后的5篇,共计145篇。
日记内容以喝酒应酬、和女人发生关系为主,被网友公认为是“香艳日记”,这条消息在各大网站上疯传。
日记的主人,被网友“人肉”出系广西来宾市烟草专卖局原局长韩峰。
消息在网上出现后,广西烟草专卖局召开会议,对其进行了停职检查,并由纪检监察部门进行了初查。
2010年3月9日,该案由广西烟草系统纪检部门移交南宁市检察院正式进行司法立案调查。
2010年3月13日韩峰被广西壮族自治区检察院依法批准逮捕。
这条消息,在网上引起了很大的波动。
很多网民参与到留言跟帖中来,一时间各种各样的言论在各大网站论坛里满天飞。
有的网友认为韩峰是个贪官,应该尽快绳之以法;有的认为他的做法只是官场现状的“冰山一角”,见怪不怪;有人讨论这种“人肉”行为是否侵犯了隐私权,这种民愤是可以想象到的,对贪官一直有一种“人见人恨”的态度。
但是,还有这样的评论,认为韩峰是个好干部,韩寒在其博客中的一篇文章更是激起了不少网友的兴趣,博文标题为《韩峰是个好干部》,以不无反讽意味的口吻,一一列举相关理由,其后还跟上了一个调查,在6万多人参与的调查中,有97%以上的网友赞成韩峰是个“好干部”,认为应该留在岗位上,只有3%的人认为其是个坏干部,“希望依法严加处置”。
②还有网友评价日记“非常简练,但真实生动,文笔流畅,充分刻画人物内心世界,尤其是细节描述得较好”。
也有人提出质疑:“这个是好干部,我们的道德底线是不是太低了点。
这个有点像矮子中选高个,败类中选好人。
不管怎么选,都改变不了是矮子是垃圾的角色。
”针对同一事件网友的不同反应,可以看到在网络传播环境下受众的不同心理状况。
相比传统的传播环境,网络是各种言论的“集散地”。
“日记门”引发的言论就是这种集散的表现。
有谴责的,这和传统的观念是一致的;表示赞同的,就与常理不太一致,这种想法,不能说是受众的素质降低了,而是受众的道德预期、心理底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这与社会的现状有关,原本非常严肃的理念被冲击,受众在心理上逐渐接受了以前不可能接受的现象,在各种言论夹杂的情形下,不能准确判断消息的性质。
可以用“手表效应”来解释,其原义是说,一个人有一只手表时,可以知道现在是几点,而当他同时拥有两只手表时却无法确定时间了。
两只表并不能转告一个人更准确的时间,反而会使看表的人失去对准确时间的信心。
在这里,传统的道德观念是一只表,网络上新的观点是另一只表,无论是持有哪块表来对照另一块表,都会认为另一块表说的也有道理。
所以,我们得出的结论就是,在网络传播环境下,受众传统的道德预期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受到现实的重要影响,表现为道德观念的多样化,可以总结为“有异于传统媒体思维方式”。
夸张的娱乐心理——对“犀利哥”“凤姐”的追捧。
继网络红人“芙蓉姐姐”后,又出现了“犀利哥”“凤姐”等网络人物。
“犀利哥”是一名精神上有问题的乞丐,因为穿着和所谓的流行风接近,受到极度的追捧。
“凤姐”是一个超级自信的人,喊出极高的征男友的条件。
这些人物的走红,相似点都是通过网络的炒作,把一些草根阶层的人变成了网络上大名鼎鼎的红人。
网络红人的共同特点是原本是普通的人,把某一点夸张到极致,在网友的热捧下,有的甚至是商业炒作,通过网络跟帖等行为、正反两方面的言论,使之迅速在网络上“火起来”。
我们把商业炒作等因素放在一边,单从受众的角度来分析这种现象。
第一,好奇心理。
对突然出现的网络新词或者网络红人充满了好奇的心理,在虚拟的环境下寻找现实中不常见的事物。
第二,“看客”心理。
有的网友本身并不关心网络红人的命运到底如何,只是带着“审美”或者“审丑”的观者态度,来满足自己的猎奇心理,这些网友并不发表意见,只是浏览,通过增加点击率的形式参与。
第三,“共鸣”心理,这些网络红人有极端的特质,又来自民间,既有炒作的卖点,又拉近了和网民的心理距离。
他们夸张的行为或表现,正好反映了一些网友内心世界的东西,那些敢想却不敢做的东西,处于“共鸣”的驱动下,网民极力地参与。
这三点都反映了网络传播环境下受众夸张的娱乐心理,娱乐类的新闻火爆,反映的是受众的需求,但是,这种需求往往和庸俗有很大的联系。
浮躁的心理状态——“兽兽门”等。
浮躁,用来解释性情浮躁。
在社会现实中,表现为急功近利,盲目急躁。
导致浮躁的原因主要有转型的社会、高科技和信息产业的发展、激烈的竞争与工作压力、畸形的快餐文化等。
体现在网络传播环境下,就是在所谓的“非主流”思想的引导下,把道德、良心等抛开,不惜一切代价博取点击量和关注度。
“点击率是万恶之源”,受巨大的经济利益驱使,只要能够换取点击率,以各种各样的手段制造看点,对社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不言自明。
比如,“兽兽门”事件,其不雅照片在网上大肆流传,甚至还有人刻录出光盘来出售。
有的网友以有不雅照片为荣,这对社会产生的都是负面影响,尤其是对未成年人来说,更是一种毒害。
受众产生浮躁心理的原因之一是在向市场经济过渡的时期,物质的巨大发展把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实用理性发挥到了登峰造极的状态:没有什么比抓在手里的物质来得更实际。
雅斯贝尔斯说:“人除了追求一些有实际效用的具体目标外,不想去发掘自己的能力;他没有耐心去等待事物的成熟,每件事情都必须立即使他满意,即使是精神生活也必须服务于他短暂的快乐”。
③在这种“快餐式”的过程完成之后,人们感到的是一种精神的失落,从而积蓄着新的不安、焦虑和躁动。
“满足感”在相当程度上是心灵的追求,仅仅追求物质并不能真正获得满足,所以,在这种畸形追求的刺激下,产生了一种追求低俗精神的需求,来暂时缓解浮躁。
网络传播环境下受众的这种浮躁心理,给类似“兽兽门”这样的网络事件提供了生存的空间,一时间各种“自拍”门大量出现,还有炫富门等跟风而上。
把非常态的东西演变成为网络上司空见惯的东西,浮躁的心理不但没有缓解反而愈演愈烈。
“本我、自我、超我”的心理表现——“网友拉横幅呼吁1200万大奖得主捐钱救人”。
据《华龙网——重庆晚报》2010年4月14日的消息,为了给广东省电白县患尿毒症的女孩蔡燕梅募捐,3月26日,数个网友戴着口罩和鸭舌帽,来到一投注站,手拉“救救蔡燕梅吧!!伸出援助之手,让18岁的生命延续”的求助横幅,呼吁当地刚中了1200万元的大奖得主捐资救人。
网友的行为,得到了部分人的支持,他们认为中了大奖的人理应拿出钱来治病救人,帮助有困难的人是理所应当的事情。
有的网友认为如果大奖得主不捐款的话就是没有道德良心的体现。
然而,这种做法也遭到不少人质疑,有人认为得奖者买福利彩票已经是支持了福利事业,捐不捐款不能是衡量社会公德心的标准;也有人认为如此做法有道德绑架的嫌疑,让人很不舒服。
这在网络上引起很大的争议。
假定你是中奖者,是捐还是不捐?到底怎么办?这里涉及弗洛伊德的“本我、自我、超我”理论。
本我即原我,是指原始的自己,包含生存所需的基本欲望、冲动和生命力。
它不理会社会道德、外在的行为规范,它唯一的要求是获得快乐。
在这个网络事件中,受众表现出来的支持捐或不支持捐的态度,有一部分是发自内心说的,不管别人怎么议论,都要按照最“我”的想法来做;还有网友意识到要保护自己不受伤害,会提出捐的建议,这就是“自我”的表现,防止被网上“人肉”,这是比较现实的做法。
还有的受众鉴于社会舆论的压力做出违心的选择,这就是“超我”的表现了。
由于在网络传播环境中有匿名的特点,有的网民敢于表达自我,有的则表现“超我”,并不按照真实的想法来做,戒备心还是很强。
如果现实中自己真的遇到这样一笔横财,就会表现“本我”了。
这个事件说明,网络受众的网络行为,也不一定是其心理的原本表现,而是“本我、自我、超我”博弈的结果。
这与传统传播环境下受众的表现有一定的相似之处。
结语笔者从网络事件入手,分析了网络受众的心理表现:超传统媒体的思维方式、夸张的娱乐心理、浮躁的心理状态以及“本我、自我、超我”的心理。
这几种表现有异于传统传播环境,它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从而也为进一步研究受众心理提供了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