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章 综合复习学案

合集下载

第一章总复习教学设计高中地理中图版选择性必修一

第一章总复习教学设计高中地理中图版选择性必修一
4.培养学生的全球观念,使其关注世界地理现象,了解不同国家、地区的文化差异,增进国际理解和尊重。
5.培养学生积极向上、勤奋好学的精神风貌,使其具备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
二、学情分析
针对本章“第一章总复习教学设计”的内容,学情分析如下:高中阶段的学生在地理学科方面已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掌握了基本的地理概念和原理。然而,在选择性必修一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可能会面临以下问题:
2.注重地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其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加强空间分析和综合分析能力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地理学科素养。
4.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在地理学习中找到自信。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
2.探究式学习: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假设、验证,培养其探究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小组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交流,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意识。
4.实践操作: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5.自主学习:鼓励学生进行课后自主复习,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和习惯。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四)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环节旨在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1.设计练习题:根据教学目标和重难点,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
2.练习形式:包括填空、选择、简答等,覆盖本章重点知识。
3.练习过程: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评价反馈:对学生的练习成果进行评价,及时给予反馈,指导学生改进。
4.合作学习类作业:
-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完成一份关于世界地理格局的调研报告,分析各大洲的地理特征及其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第一章复习》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第一章复习》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第一章复习》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第一章复习》主要是对八年级上册的知识进行复习,包括实数、不等式、函数、几何等知识点。

本章的目的是使学生对已学的知识有一个全面、深入的理解,并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材通过大量的例题和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提高解题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实数、不等式、函数、几何等知识点,对数学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理解。

但是,由于学习时间的推移,部分学生可能对一些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有所遗忘。

因此,在复习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对实数、不等式、函数、几何等知识点有一个全面、深入的理解,提高解题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复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实数的性质和运算2.不等式的解法和应用3.函数的性质和图像4.几何图形的性质和计算五. 教学方法采用讲练结合的教学方法,通过讲解、示范、练习、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和教学参考书2.PPT和教学课件3.练习题和测试题4.板书和教学工具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的方式,了解学生对已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然后,教师简要介绍本章的复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5分钟)教师利用PPT和教学课件,呈现本章的主要知识点,包括实数的性质和运算、不等式的解法和应用、函数的性质和图像、几何图形的性质和计算。

在呈现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提出问题和观点。

3.操练(2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然后,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作业进行讲解和示范,引导学生掌握解题方法和技巧。

对于学生的错误,教师要及时指出并给予纠正。

4.巩固(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测试题,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第一章 复习学案

第一章     复习学案

第一章复习学案【学习目标】1、理解人口增长的主要模式及产生的人口和社会问题2、把握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及影响3、理解环境承载力和合理人口容量的差异及影响因素课前预习案【构建知识体系】理清思路宏观把握【重点知识再现】1、人口增长转变具有的特点,人口增长转变根本原因是人口增长转变是从开始的。

2、改革开放后,我国人口迁移流向主要表现为;。

3、合理人口容量具有的特点。

4、人口增长模式有哪几种?各有什么样的特点?5、不同人口增长转变会产生怎样的人口和社会问题?应采取怎样的措施?6、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有哪些?考虑经济因素哪些地区更吸引人口迁入?7、人口迁移对迁入地的影响有哪些?8、人口迁移对迁出地的影响有哪些?9、影响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有哪些?课内探究案【学始于疑】——我思考,我收获!【探究一】目前中国的主要人口问题及人口政策【探究二】结合合理人口容量的影响因素以及我国的国情,针对人口问题,我们应如何做?【课堂检测】下图为“某地人口迁移与年龄关系示意图”。

读图回答1~2题。

1. 从图中判断,影响该地区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最有可能的是 ( )A .人口的老龄化B .婚姻家庭C .政治因素D .经济因素2.图中甲、乙、丙、丁不同年龄段的人口迁移,有明显相关的是 ( )A .甲、乙B .甲、丙C .乙、丙D .乙、丁下表为“世界、中国、印度、德国人口年龄构成和抚养比统计表”。

据此完成3~4题。

世界 和国家 年龄构成抚养比(0~14岁和65岁及以上人口与15~64岁人口之比)0~14岁人口占总人口比重(%)15~64岁人口占总人口比重(%)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① 27.7 64.9 7.4 0.6 ② 20.9 71.3 7.8 0.4 ③ 32.2 63.1 4.7 0.6 ④13.966.519.70.53. ①代表的是 ( ) A .世界 B .中国 C .印度D .德国4.②国抚养比低的原因是 ( ) A .老年人口比重大 B .青壮年人口比重大 C .儿童人口比重大 D .社会保障体系完善 5.近年来,中国人口老龄化的进程明显加快,其主要原因是( )A .经济迅速发展和城市化水平高B .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和生活水平提高C .平均寿命延长和人口自然增长率上升D .环境质量改善和人口素质提高 人口金字塔结构图是反映人口年龄和性别结构的示意图。

部编《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一章 复习教案

部编《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一章 复习教案

部编《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一章复习教案教学目标1. 复第一章的重点知识点和概念。

2. 提高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的理解和意识。

3. 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法律意识。

4. 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1. 复第一章的基本概念,包括法律、道德、法治等。

2. 复第一章的重要知识点,包括法律的特点、道德的特点、法治的作用等。

3. 分析并讨论第一章中的案例,引导学生思考道德与法律的关系。

4. 进行小组讨论和展示,加深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的理解。

教学步骤1. 复概念:教师提问,让学生回答法律、道德和法治的概念及其区别。

2. 复知识点:教师梳理重点知识点,让学生进行回顾和总结。

3. 分析案例:教师给出一个道德问题的案例,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并给出自己的见解。

4. 小组展示:每个小组从案例中选取一个问题进行展示,其他小组进行评议。

5. 总结讨论:教师对学生的展示和讨论进行总结,引导学生理解道德与法律的联系和区别。

教学评估1. 小组讨论和展示的评估。

2. 学生对重点概念和知识点的理解和回答能力评估。

3. 教师对学生参与和表达的评估。

拓展延伸1. 邀请专业人士或相关机构的代表到班级进行讲座,增加学生对法律和道德知识的了解。

2. 开展法律知识竞赛和道德观念宣传活动,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3. 组织学生参观法庭或法律机构,让学生亲身感受法律与道德的实践。

参考资料1. 《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教材。

2. 教师备课资料和课本辅助资料。

3. 相关案例和教学资源。

以上为《部编《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一章复习教案》的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如有任何问题,请随时向我提问。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复习课》导学案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复习课》导学案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复习课》导学案我的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复习课》导学案如下:一、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方式采用了回顾和巩固的方式,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复习,检验学生对第一章知识的掌握情况。

活动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巩固第一章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二、教学目标1. 掌握第一章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

2. 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第一章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

难点:如何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

学具:笔记本、导学案、练习题。

五、活动过程1. 回顾导入:通过PPT展示第一章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回顾所学知识。

2. 自主学习:学生根据导学案,自主复习第一章的内容,巩固基本概念、基本规律。

3. 课堂讲解:针对学生在自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讲解,解答学生的疑惑。

4. 实例分析:通过分析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

5. 课堂练习:发放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六、活动重难点重点:第一章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

难点:如何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复习,希望大家能够扎实掌握第一章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提高自己的综合应用能力。

让我们一起加油吧!重点和难点解析在设计这节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复习课》导学案时,我有几个关键的细节需要重点关注。

这些细节不仅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提高能力的关键。

在课堂讲解环节,我会针对学生在自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讲解,解答学生的疑惑。

这个环节对我来说是一个挑战,因为我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准确、清晰地解答学生的问题。

我会特别注意讲解的逻辑性和条理性,力求让学生听得明白,理解透彻。

同时,我也会注重引导学生参与讲解过程,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以此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第一章复习第一章复习教案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数学 第一章复习第一章复习教案3

第一章复习第一章复习教案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数学      第一章复习第一章复习教案3

第一章特殊平行四边形【教学目标】1、理解平行四边形与各种特殊平行四边形的联系与区别,构建知识体系;2、掌握各种特殊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判定方法;3、通过例题的实践,形成某种问题的规律。

【教学重点】掌握各种特殊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判定方法,形成解决问题的基本规律。

【教学难点】各种特殊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判定的综合运用。

【课前准备】(时间5分钟)1、根据条件判定它是什么图形,并在括号内填出,在四边形ABCD 中,对角线AC和BD相交于点O:(1) AB=CD,AD=BC ()(2)∠A=∠B=∠C=90°()(3)AB=BC,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4)OA=OC=OB=OD ,AC⊥BD ()2、菱形的两条对角线长分别是6厘米和8厘米,则菱形的边长为厘米。

3、若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长10厘米,那么它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4、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中,轴对称图形有:,中心对称图形的有:,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5、性质判定,列表归纳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性质边()平行且相等同平行四边形()相等( ) 角()相等()都是直角同平行四边形( ) 对角线互相()互相()互相(),且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 )判定1、两组对边分别();2、两组对边分别();3、一组对边()4、两组对角分别();5、两条对角线互相().1、有()角是直角的四边形;2、有()角是直角的();3、()相等的().1、四边()的四边形;2、对角线互相()的平行四边形;3、有一组邻边()的平行四边形。

4、每条对角线()一组对角的四边形。

1、有一个角是()的菱形;2、对角线()的菱形;3、有一组邻边()的矩形;4、对角线互相()的矩形;对称性只是()图形既是()图形,又是()图形面积S= ()S=()S=()S= ()6、在下边形成你认为的知识网络图:【基础练习】:(时间5分钟)(1)矩形、菱形、正方形都具有的性质是()A.对角线相等 B. 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C .对角线互相平分 D. 对角线互相垂直 (2)、正方形具有,矩形也具有的性质是( )A .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B. 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垂直C. 对角线互相垂直且互相平分D. 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且相等 (3)、如果一个四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那么这个四边形一定( ) A .正方形 B .菱形 C .矩形 D .平行四边形 (4)、矩形具有,而菱形不一定具有的性质是( )A. 对角线互相平分B. 对角线相等C. 对边平行且相等D. 内角和为3600(5)、正方形具有而矩形不具有的特征是( )A. 内角为3600B. 四个角都是直角C. 两组对边分别相等D. 对角线平分对角【能力提高】(时间21分钟)例题1:已知:如图1,□ABCD 的对角线AC 、BD 交于点O ,EF 过点O 与AB 、CD 分别交于点E 、F .求证:OE=OF . (时间3分钟)变式1.在图1中,连结哪些线段可以构成新的平行四边形?为什么? (时间1分钟)变式2.在图1中,若直线EF 可以饶着点O 旋转,当EF 旋转到什么位置时可以出现新的平行四边形?为什么?(时间1分钟) 变式3.在图1中,若EF 与AB 、CD 的延长线分别交于点E 、F ,这时仍有OE=OF 吗? 你还能构造出几个新的平行四边形?(时间2分钟)变式4.在图1中,若改为过A 作AH ⊥BC ,垂足为H ,连结HO 并延长交AD 于G ,连结GC ,则四边形AHCG 是什么四边形?为什么?(时间1分钟)变式5.在图1中,若GH ⊥BD ,GH 分别交AD 、BC 于G 、H ,则四边形BGDH 是什么四边形?为什么?(时间1分钟)变式6.在变式5中,若将“□ABCD ”改为“矩形ABCD ”,GH 分别交AD 、BC 于G 、H ,则四边形BGDH 是什么四边形?若AB=6,BC=8,你能求出GH 的长吗?(时间5分钟)图1A B C D O EF A B D C O HG 变式4变式3 A B C DOGH 变式5 OB变式6 HCA G DA B C DO E F变式7.把矩形纸片ABCD沿FH折叠,使点B恰好落在点D处,点A落在点E处,若AB=6,BC=8,你能求出折痕的长度吗?(时间5分钟)归纳:从上述例题中你能总结出什么规律和经验?(时间3分钟)G DCHBA变式7E。

高中化学第一章复习教案

高中化学第一章复习教案

高中化学第一章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巩固和深化学生对化学基本概念的理解。

2.提高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化学基本概念复习2.化学反应类型及能量变化复习3.原子结构及元素周期律复习4.化学用语及化学计算复习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化学基本概念、化学反应类型、原子结构及元素周期律、化学用语及化学计算。

2.教学难点:化学用语及化学计算。

四、教学过程1.导入同学们,我们今天来复习一下高中化学第一章的内容。

这一章主要包括化学基本概念、化学反应类型及能量变化、原子结构及元素周期律、化学用语及化学计算。

我们先来回顾一下这些内容,然后再做一些练习。

2.复习化学基本概念(1)物质及其变化:物质是构成世界的基本实体,它具有质量和体积。

物质的变化包括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是指物质在形态、状态等方面的变化,而化学变化是指物质在化学性质方面的变化。

(2)物质的组成和结构:物质由元素组成,元素是由原子组成的。

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3)物质的性质和变化:物质的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是指物质在不发生化学变化的情况下所表现出的性质,如颜色、状态、密度等。

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化学变化中所表现出的性质,如可燃性、氧化性等。

3.复习化学反应类型及能量变化(1)化学反应类型:化学反应分为四大类型,分别是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

(2)能量变化:化学反应过程中,能量会发生变化,表现为吸热或放热。

吸热反应是指反应过程中吸收热量的反应,放热反应是指反应过程中释放热量的反应。

4.复习原子结构及元素周期律(1)原子结构: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质子带正电荷,中子不带电。

核外电子带负电荷,它们在原子核外运动。

(2)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律的体现。

元素周期表按照原子序数排列,原子序数等于原子核中的质子数。

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性质呈周期性变化。

第一单元复习导学案(语文版七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整理

第一单元复习导学案(语文版七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整理

让知识带有温度。

第一单元复习导学案(语文版七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整理整体要求:一、本单元四篇课文都是叙事性记叙文,要弄清它们的“六要素”。

那么记叙文“六要素”指的是二、了解每篇课文的及其主要代表作。

三、把握每篇课文注解中及课后“字词积累”中词语的音形义。

四、课后“思索与练习”中的内容,要逐一过关。

详细内容:《忆读书》1.冰心说:“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那么,读书有何好呢,要多读怎样的书,怎样才能读到好书呢?2.冰心是爱读书的,从文中哪些地方能看出“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欢乐”?3.冰心是按什么挨次来回忆自己的读书经受的?4.四大古典名著的名称、及其生活年月。

《我的第一次文学尝试》第1页/共2页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1.我的第一次文学尝试,做了哪些事?有怎样的反响?2.文中哪些地方能体现幽默诙谐的语言特点?《山中避雨》1.文章主要写了什么事?是怎样变化进展的?2.在避雨的过程中,两个女孩的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三家村”的气氛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缘由分别是什么?3.把胡琴与钢琴、小提琴作比较的目的是什么?4.“乐以教和”的含义是什么?5.文中主旨是什么?《风筝》1.作品中的我,年青时为什么不让自己的兄弟放风筝,后来态度又为什么发生变化呢?他能弥补自己的过失吗,为什么?2.课文第一段和最终一段都写到天气,这在文中有何含义和作用?3.文中两次消失“我可是毫不怪你呀”这句话,有何用意?[第一单元复习导学案(语文版七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文档内容到此结束,欢迎大家下载、修改、丰富并分享给更多有需要的人。

第2页/共2页。

第一章有理数综合复习学案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

第一章有理数综合复习学案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

课题:第一章有理教综合复习一、复习目标:1、能正确掌握数的分类,理解有理数、数轴、相反数、绝对值、倒数五个重要概念。

2、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的运算法那么,能进行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的运算和简单的混合运算。

二、重、难点:重点:绝对值的概念和有理数的运算(包括法那么、运算律、运算顺序、混合运算)。

难点:绝对值的概念及有关计算,有理数的大小比拟,及有理数的运算。

三、知识梳理厂1、正数和负数:____ 0的数叫做正数, ____ 0的数叫做负数,—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有理数的分类:_______ 和 _______ 统称为有理数。

正有理数有理数<0负有理数3、数轴:规定了_______ 、_______ 、_______ 的_______ 叫做数轴。

4、相反数:像2与-2这样,只有_______ 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

有理数分数5、绝对值:数轴上表示数&的点与原点的________ 叫做数a的绝对值。

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 _______ ;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_____ ;0的绝对值是o艮"当a>0 时,| a | = _____ ;当a<0 时,| a | = ____ ;当a=0 时,| a | = ____________________ .6、有理数比拟大小:(1)正数______ 0, 0 _______ 负数,正数_______ 负数;(2)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_________ o7、有理数加法法那么:(1)同号两数相加,取_______ 的符号,并把 _______ 相加;(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______ 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的绝对值减去 _______ 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_____ ;(3)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______ o8、有理数减法法那么:减去一个数等于______ 这个数的_________ o9、有理数乘法法那么:(1)两数相乘,同号得______ ,异号得______ ,并把__________ 相乘。

第一单元复习课学案

第一单元复习课学案

临沂六中化学课堂学习设计设计人:范广荣时间:2013-9-3 编号:1 总第:2 第一单元复习课设计人:范广荣2013/9/3一、自主复习(寄语:路在脚下,事在人为)1、复习任务一: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定义特征物质的外形和状态发生改变,但没有生成新的物质生成了新的物质,变化过程中常伴有发光、发热、生成沉淀等现象发生。

举例①水变成冰②铁水铸铁锅①钢铁生锈②木材燃烧判别方法根据有无其他物质(新物质)生成来判断联系在化学变化的过程中同时发生物理变化2、复习任务二: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⑴物理性质是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熔沸点、溶解性、导热性、导电性等。

⑵化学性质是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稳定性等。

3、复习任务三:化学的研究对象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科学。

4、复习任务四:化学实验(1)量筒用于量取一定量体积液体的仪器。

不能①在量筒内稀释或配制溶液,决不能对量筒加热也不能②在量筒里进行化学反应注意:在量液体时,要根据所量的体积来选择大小恰当的量筒(否则会造成较大的误差),读数时应将量筒垂直平稳放在桌面上,并使量筒的刻度与量筒内的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在同一水平面。

(2)托盘天平是一种称量仪器,一般精确到0.1克。

注意:称量物放在左盘,砝码按由大到小的顺序放在右盘,取用砝码要用镊子,不能直接用手,天平不能称量热的物体, 被称物体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要在两边先放上等质量的纸,易潮解的药品或有腐蚀性的药品(如氢氧化钠固体)必须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

(3)药剂的取用:“三不准”①不准用手接触药品②不准用口尝药品的味道③不准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气味注意:已经取出或用剩后的药品不能再倒回原试剂瓶,应交回实验室。

(4)物质的加热A: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试管一般与桌面成45°角,先预热后集中试管底部加热,加热时切不可对着任何人B: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试管口应略向下(防止产生的水倒流到试管底,使试管破裂)先预热后集中药品加热注意点:被加热的仪器外壁不能有水,加热前擦干,以免容器炸裂;加热时玻璃仪器的底部不能触及酒精灯的灯心,以免容器破裂。

九年级化学第一章复习教案5篇

九年级化学第一章复习教案5篇

九年级化学第一章复习教案5篇全面贯彻“三个面向”战略指导思想,渗透和灌输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

以素质教育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和自学能力。

那么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有哪些教案会比较好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5篇九年级化学第一章复习教案内容,感谢大家阅读,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九年级化学第一章复习教案11.物质的量浓度概念的理解n(B)在公式c(B)=中V(B)(1)溶质是用物质的量表示而不是质量表示;体积表示溶液的体积,而不表示溶剂的体积,并且体积单位为L。

(2)带结晶水的物质溶于水后,溶质是不含结晶水的化合物,溶剂中的水包括结晶水。

(3)从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中取出任意体积的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不变,但随溶液体积的变化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同。

(4)气体溶于一定体积的水中,溶液的体积不等于溶剂的体积而应根据溶液密度和溶液质量求算。

(5)若浓溶液稀释或浓度差别较大的溶液混合,混合后溶液的总体积比原来的体积之和小。

2.辨析比较物质的量浓度与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1)按所配溶液的体积选择合适规格的容量瓶选择容量瓶必须指明规格,其规格应与所配溶液的体积相等。

如果不等,应选择略大于此体积的容量瓶,如配制500mL1mol·L-1的NaCl溶液应选择500mL容量瓶,若需要480mL上述溶液,因无480mL容量瓶,也选择500mL容量瓶,配500mL溶液所需溶质的物质的量应按配制500mL溶液计算。

(2)容量瓶使用前一定要检验是否漏液方法是:向容量瓶中注入少量水,塞紧玻璃塞,用手指按住瓶塞,另一只手按住瓶底倒转容量瓶,一段时间后观察瓶塞处是否有液体渗出,若无液体渗出,将其放正,把玻璃塞旋转180°,再倒转观察。

(3)不能将固体或浓溶液直接在容量瓶中溶解或稀释,容量瓶不能作反应器,不能加热,也不能久贮溶液。

(4)配制好的溶液应及时转移到试剂瓶中,并贴上标签。

第一单元复习教案六年级下册综合实践通用版

第一单元复习教案六年级下册综合实践通用版

《第一单元复习教案六年级下册综合实践通用版》一、教学目标1. 巩固和深化学生对第一单元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

二、教学内容1. 复习第一单元的知识点,包括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

2. 通过实际操作和实践活动,巩固和运用所学知识。

3. 开展团队合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巩固和深化学生对第一单元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2. 教学难点:如何通过实际操作和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和问题解决能力。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 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2.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

3.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回顾第一单元所学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内容:通过实际操作和实践活动,巩固和运用所学知识。

3. 小组活动:开展团队合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

4. 总结和反思: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方法。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表现和实践活动,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态度。

2. 通过小组活动,评价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

3. 通过课后作业,评价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和创新能力。

七、教学建议1.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个性化的指导和帮助。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3. 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4. 合理安排课堂教学时间,保证教学效果。

5. 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合作,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八、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际操作和实践活动,巩固和深化了学生对第一单元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培养了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第一单元综合学习及复习学案(新人教版)

第一单元综合学习及复习学案(新人教版)

综合性学习成长的烦恼(第一单元)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审视自己的烦恼,重新评价自我,大胆写出自己的心里话,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2、围绕中心,有主题。

写出自己独特的认识。

一、知识回顾,激情导入同学们,青少年时期是人生的一个美好阶段,这一阶段是一个人日趋成熟与完善的阶段。

我们大家就生活在这样一个特殊的阶段,童年的幼稚已逐渐退却,大人们所谓的成熟离我们还太远,于是,花季走来,雨季走来,我们心中的烦恼也就随之而来。

今天,我们就上一节写作课──《成长的烦恼》在这一节综合性学习课,会让我们了解到处在人生美好阶段的我们也有不少烦恼,我们也曾哭过、恨过、生过气、心烦过……如果把这些烦恼分类整理一下的话,不外乎以下几类。

1、感觉父母或老师对自己不公平,或者感觉自己受到冷落。

2、与伙伴发生矛盾。

3、父母不民主,不能理解孩子,致使合理要求被拒绝,自己的愿望达不到。

4、学习成绩不好或者做错了事情而被父母或老师责骂。

5、被别人冤枉。

6、失去自己喜欢的人或者物。

7、因失败而懊恼。

8、做错事说错话而后悔不已。

9、因自身的缺陷或身体的变化而烦恼。

10、遇见不讲理的人而受委屈。

二、新课自学提纲,小组讨论完成以下问题。

下面请同学们根据老师的提示筛选出一件你记忆最深刻的事,再认真回忆这件事的具体情节:你为什么烦恼?哪些情景至今都让你无法忘怀?想好了之后,就将这些最重要的环节整理成一个片段。

这个片段要交待清楚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以及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也就是要交待清楚事件的六要素。

三、合作探究文章的主体部分有了,怎样才能给文章设计一个吸引人的开头呢?作文开头的方法⑴欲扬先抑法:唉,老师怎么让我和她坐一个桌呢?她可是我班最凶的女生啦!就因为这,大伙都叫她“虎妞”。

⑵开门见山法:我和阿敏的交情可不一般——小学时我们就是同桌。

对她,我有一肚子的话要说。

⑶歌词开头法:“明天你是否会想起/昨天你写的日记/明天你是否还惦记/曾经最爱哭的你……”一曲悠扬的《同桌的你》传入了我的耳中,那带着绵绵情思的乐曲,把我的思绪带回到了三年前……⑷排比反复法:朋友,就是我可以为他献出真挚情感的人;朋友,就是我可以对他付出全部信任的人;朋友,欢乐时与我分享,危难时与我同行。

第一章复习学案.doc

第一章复习学案.doc

第一章复习学案1、宇宙中的最基本天体是:星云和恒星2、天体系统的层次性:总星系…•星系…••恒星系统…••行星系统3、太阳系八大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火星和木星之间有小行星带4、距地球最近的恒星是:太阳行星:金星天体:月球5、地球上有生命存在的条件:有适宜的温度液态水-------- 日地距离适中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质量和体积适中安全的宇宙环境——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稳定的光照----- 日地距离适中6、太阳辐射的能量来源: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影响因素:纬度、海拔、日照时间、天气状况、大气透明度等太阳辐射的纬度分布规律: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7、青藏高原太阳辐射丰富的原因:地势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降水时间少,晴天多,日照时间长;纬度较低四川盆地太阳辐射少的原因:盆地地形多阴雨天气,云雾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8、太阳外部大气由内而外分为: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太阳活动:黑子——光球层强弱的标志耀斑——色球层最激烈的显示二者周期均是11年9、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影响气候(黑子对降水);影响电离层(耀斑干扰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影响磁场(磁暴、极光)10、根据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地球内部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层(陆壳35KM,洋壳7KM)上地幔上部有软流层,是岩浆的发源地地壳和软流层以上的上地幔合称岩石圈界面:莫霍面——纵波、横波波速明显加快古登堡面——横波消失,纵波波速急剧变慢纵波波速快,可以在固、液、气三态物质中传播横波波速慢,只能在固态物质中传播11、大气的垂直分层对流层(低:17-18,中:12高:8-9)特点:对流运动显著——上冷下热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降低——地面辐射是对流层的主要热源天气现象复杂多变——对流运动显著;水汽和固体杂质多平流层特点:平流运动为主——上热下冷气温随高度升高而升高——量来自顶部的臭氧层天气晴朗——大气平稳;水汽和固体杂质少高层大气:中间层(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降低),热层(气温随高度升高而升高)电离层(反射无线电波,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拓展练习】图4为“公转轨道相邻的三大行星相对位置示意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章复习学案
1.会求集合的交、并、补运算问题.
2.能根据函数的解析式求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
3.掌握分段函数求值、分段函数方程的解法.
4.能综合运用函数的单调性和奇偶性解决相关问题.
专题一 集合的关系与集合的运算
1.对于两个集合A ,B ,如果集合A 中任意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 中的元素,我们就说这两个集合有包含关系,称集合A 为集合B 的子集,记作A ⊆B (或B ⊇A ).
2.如果集合A ⊆B ,但存在元素x ∈B ,且x ∉A ,我们称集合A 是集合B 的真子集,记作A B (或B A ).
3.一般地,由所有属于集合A 或属于集合B 的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集合A 与B 的并集,记作A ∪B . 数学语言表示为A ∪B ={}B x A x x ∈∈或,| .
4. 一般地,由属于集合A 且属于集合B 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A 与B 的交集,记作A ∩B .数学语言表示为A ∩B ={}B x A x x ∈∈且,| .
5.对于一个集合A ,由全集U 中不属于集合A 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集合A 相对于全集U 的补集,简称为集合A 的补集,记作C U A , 数学语言表示为C U A ={}A x U x x ∉∈且,| .
例1:设全集U =R ,A ={x |x ≤2},B ={x |x >-1}.
(1)求A ∩B 及A ∪B ;
(2)求C U (A ∩B )及C U (A ∪B ).
提出问题:
1、涉及连续数集的交、并、补运算时,一般思路是什么?
结论:在数轴上把数集表示出来,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直观形象得出结论,并写出过程。

2、请同学们在数轴上把集合A ,B 表示出来,数形结合,依据集合运算的定义写出解题过程. 结论:例1:(1)如图1.4-1-1,利用数轴可直观地得到结果:
A ∩B={}21|≤<-x x ; A ∪B=R
(2)C U (A ∩B )={}2,1|>-≤x x x ; C U (A ∪B )=Ø
例2:设全集U =R ,集合A ={}1|>x x ,B ={}0|<+a x x ,且B (C U A ),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 提出问题:
1、C U A 如何表示?集合B 的最简形式是什么?
结论:1、C U A={}1|≤x x ;B={}a x x -<|
2、B (C U A )的含义是什么?请写出本题的解题过程.
结论:
2、B (C U A )的含义集合B 是集合C U A 的子集,即集合B 中的每一个数都是集合C U A 中的数。

例3:若集合A ={}
72,4,223+--a a a B = ⎭
⎬⎫⎩⎨⎧+++---
+-+62),83(21,22,1,12322a a a a a a a a ,且A ∩B ={}5,2 ,则a = . 提出问题: 1、.A ∩B ={}5,2 ,根据集合交集运算的定义,722
3+--a a a 的值是什么?如何解这一方程? 结论:
2、由上面的问题,我们得出A ={}5,4,2,由题意知,2和5这两个元素也一定在集合B 中,那么集合B 中的哪个元素等于2?哪个元素等于5?本题怎么求解比较方便?请给出解答过程.
结论:
例4:设集合A ={a |a =3n +2,n ∈Z },集合B ={b |b =3k -1,k ∈Z },试判断集合A ,B 的关系.
提出问题:
1、两个集合A 与B 间的关系有哪些情况?
结论:
2、如何说明两个集合A ,B 相等?
结论:
3、3n +2,n ∈Z 与3k -1,k ∈Z 有什么关系?请写出本题的解题过程.
结论:
专题二 函数的定义
1. 一般地,设A ,B 是非空的数集,如果按照某个确定的对应关系f ,使对于集合A 中的任意一个数x ,在集合B 中都有唯一确定的数f (x )和它对应,那么就称f :A →B 为从集合A 到集合B 的一个函数,记作y =f (x ),x ∈A .其中x 叫做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A 叫做函数的定义域,函数值的集合{f (x )|x ∈A }叫做函数的值域.显然,{f (x )|x ∈A }⊆B .
2.已知函数的解析式求定义域时,常涉及的解题依据有:①分式的分母不为零;②偶次方根的被开方数为非负数;③实际问题要考虑实际意义;④如果f (x )是由几个数学式子构成的,其定义域为使每个数学式子都有意义的x 的取值集合;⑤对数的真数大于0,底数大于0且不等于1;⑥零指数幂的底数不为0.⑤⑥在本书后面即将学习.
3.如果两个函数的定义域相同,并且对应关系完全一致,我们就称这两个函数相等.
例5: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
(1)y =2
11x -+4+x ;(2)y =.|3|5--x 提出问题:本例中求函数定义域要满足哪些条件?结果有什么要求?请写出本题的解答过程. 结论:
例6:(1)已知函数f (x )的定义域为(-1,0),则函数f (2x +1)的定义域为( )
A.(-1,1)
B.(-1-21)
C.(-1,0)
D.(2
1,1) (2)已知函数y =f (2x -1)的定义域为[-1,1],则函数y =f (x )的定义域为 .
提出问题:求抽象函数的定义域有什么依据?请据此写出题目的解析过程.
结论:
例7:求函数y =x +1-x 的值域.
提出问题:1.函数y =x +1-x 的定义域是什么?
结论:
提出问题:2.函数y =x ,y =1-x 和函数y =x +1-x 在[1,+∞)上的单调性如何?
结论:
提出问题:3.如果一个函数f (x )在区间[a,b]上单调递增,它的值域如何确定?据此写出本题结果. 结论:
例8:判断下列函数是否表示同一函数?
(1)f (x )=1与g (x )=
x
x ;(2)f (x )=2x 与g (t )=|t |. 提出问题:
1、要判断两个函数是否表示同一函数,需要分析哪几个方面?
结论:
2、这两组函数的定义域分别是什么?如何观察对应关系是否一致?你能对两组函数作出判断吗? 结论:
专题三 分段函数
有些函数,在它的定义域中,对于自变量x 的不同取值范围,对应关系不同,这样的函数通常称为分段函数.
例9:求函数f (x )=⎪⎪⎩
⎪⎪⎨⎧≤≤<≤<-)21( ,2)10 ( ,)0(
,11x x x x x 的定义域和值域.
提出问题:
1、分段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如何确定?
结论:
2、根据上面的问题,请给出本题的解答过程.
结论:
例10:已知函数f (x )=⎪⎩⎪⎨⎧≤-<-)0(
,4)0( ,32x x x x ,则f (f (6))= .
提出问题:
1、求分段函数的函数值的思路和方法是什么?
结论:
2、对于多重函数求值的问题,解决的顺序是什么?请写出本题的解析过程.
结论:
例11:设f (x )=⎪⎩⎪⎨⎧≤-<)0( ,12
1)0(
,1x x x x ,若f (a )>a ,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 提出问题:
1、如何写出f (a )的表达式?
结论:
2、由f (a )>a 可以建立关于a 的不等式,求解的结果要注意什么问题?
结论:
3、请给出本题的解析过程.
结论:
例12:作出函数y =|x -2|(x +1)的图象.
提出问题:
1、含有绝对值的函数式,一般要去掉绝对值符号,本例中去绝对值符号的分类标准是什么? 结论:
2、将函数的绝对值符号去掉并化简,可得到什么形式?
结论:
3、如何画分段函数的图象,据此解答本题.
结论:
专题四函数的性质
1.一般地,如果对于函数f(x)的定义域内任意一个x,都有f(-x)=f(x),那么函数f(x)就叫做偶函数.
2.一般地,如是要对于函数f(x)的定义域内任意一个x,都有f(-x)=-f(x),那么函数f(x)就叫做奇函数.
3.偶函数的图象关于y轴对称,在两个对称的区间上单调性相反;奇函数的图象关于坐标原点对称,在两个对称的区间上单调性相同.
例13:设定义在[-2,2]上的偶函数f(x)在区间[0,2]上单调递减,若f(1-m)<f(1),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提出问题:
1、f(x)是偶函数,且在区间[0,2]上单调递减,那么f(x)在它的对称区间上有什么样的单调性?结论:
2、1-m有什么范围限制?x=1-m与x=1一定在同一个单调区间内吗?
结论:
3、如果1-m∈[0,2],此时可得到什么结论?如果1-m∈[-2,0] 呢?由此写出本题的解答过程.
结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