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儿》教学设计3
《枣儿》教学设计
《枣儿》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语文教材第十章第二节,主要讲述了《枣儿》这篇文章。
文章通过讲述一个关于枣儿的故事,反映了我国农村社会的变迁和人们生活的变化。
文章内容丰富,语言朴实,富有感染力,旨在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把握文章的主旨思想。
2. 能够领会作者通过故事表达的对农村生活的感悟,提高学生的情感素养。
3. 能够运用文章中的表达技巧,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把握文章的主旨思想。
难点:领会作者通过故事表达的对农村生活的感悟,运用文章中的表达技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学具:课本、笔记本、文具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通过播放一段关于农村生活的视频,引起学生对农村生活的关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读文章,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标记出自己不理解的部分。
3. 课堂讲解:针对学生不理解的部分,进行详细的讲解,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主旨思想。
4. 例题讲解:选取文章中的典型句子,讲解句子中的表达技巧,引导学生学会欣赏文学作品。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文章内容,运用所学表达技巧,进行小练笔。
6. 课堂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和感悟,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8. 课后作业: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写一篇关于农村生活的作文。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枣儿》作者:X主旨:反映农村社会变迁,表现人们生活变化表达技巧:X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农村生活”为主题,写一篇作文。
2. 作业要求:结合自己的生活,运用所学表达技巧,展现农村生活的变化。
3. 作业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枣儿》这篇文章,让学生了解了我国农村社会的变迁和人们生活的变化。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但部分学生对文章主旨的理解仍有待提高。
《枣儿》教学设计
《枣儿》教学设计《枣儿》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 学生能够了解戏剧的基本知识和特点。
- 学生能够理解《枣儿》的剧情和主题。
- 学生能够分析剧中人物的形象和性格特点。
- 学生能够提高戏剧表演的能力和技巧。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 通过观看视频、阅读剧本等方式,让学生了解戏剧的基本知识和特点。
- 通过教师讲解、学生讨论等方式,让学生理解《枣儿》的剧情和主题。
- 通过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分析剧中人物的形象和性格特点。
- 通过戏剧表演、教师指导等方式,让学生提高戏剧表演的能力和技巧。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 培养学生对戏剧艺术的兴趣和爱好。
- 培养学生对亲情、友情的珍惜和感恩之情。
-培养学生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思考能力。
教学难点:提高戏剧表演的教学重点:理解《枣儿》的剧情和主题,分析剧中人物的形象和性格特点。
2. 教学难点二、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能力和技巧,培养学生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思考能力。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角色扮演法、戏剧表演法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 播放一段关于戏剧的视频,让学生了解戏剧的基本知识和特点。
- 提问:你们看过戏剧吗?你们喜欢戏剧吗?为什么? - 引出课题:《枣儿》。
2. 讲授新课 - 作者简介 - 介绍作者孙鸿的生平、创作风格和主要作品。
- 强调《枣儿》是孙鸿的代表作之一,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和艺术价值。
- 作品简介 - 介绍《枣儿》的剧情和主题。
- 强调《枣儿》是一部反映农村生活和农民命运的现实主义戏剧,通过描写老人和男孩之间的故事,表达了对亲情、友情的珍惜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
- 戏剧知识 - 介绍戏剧的基本知识和特点,如戏剧的定义、分类、构成要素、表演形式等。
- 强调戏剧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形式,它融合了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多种艺术元素,通过演员的表演来展现剧情和主题。
- 阅读剧本 - 让学生阅读《枣儿》的剧本,了解剧情和人物关系。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枣儿教案3含反思
19 枣儿1.梳理故事情节,掌握故事内容。
2.解析剧中的人物形象,理解其中反响的社会现实。
3.解析本文运用的象征手法,培养学生对戏剧的评论鉴赏能力。
一、导入新课童年往事,如同一颗灿烂的明珠镶嵌在我们记忆的长河里。
有人说,它像一幅画,充满各样灿烂的色彩;有人说,它像一首歌,闪烁着串串快乐的音符;它天真灿烂,时时给我们带来美好的联想。
可是,《枣儿》中的小男孩却有自己独到的童年经历。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孙鸿的戏剧——《枣儿》。
二、授课新课目标导学一:认识作者,认识写作背景作者简介:孙鸿,今世剧作家。
他所写的话剧小品《枣儿》,公布于《剧本》1999 年第1 期,曾荣获“1999年中国曹禺戏剧奖”小品小戏奖一等奖。
作品背景:在激烈深刻的社会改革中,人们的思想看法、生活方式面对着严重的考验。
日益激烈的现代化浪潮却无可阻截地席卷着所有与之不相适应的思想和看法,迫使好多人不得不放弃他们熟悉的生活。
《枣儿》等靖江戏剧小品以呼喊的方式对现代化带来的人性变异和感情冷漠提出了好意的责怪。
目标导学二:通读文章,掌握故事内容通读话剧,概括剧情。
明确:在乡间一棵挂满红枣的老树下,一位老人遇到了一个捡枣儿的男孩,这一老一少发言起来,十分亲热。
在发言中,老人回忆有关“枣儿”的往事,显露出自己对儿子的想念;男孩要把“枣儿”留给父亲吃,显露出自己对父亲的希望。
他们满怀亲情,呼喊各自的亲人回归故土,回到自己身边,来吃这家乡的“枣儿”。
目标导学三:解析人物形象,理解社会现实1.怎样认识本文中的老人和男孩的人物形象?明确:剧中的老人是一个农民形象:他满怀亲情,富饶爱心。
他念旧而又传统,面对生活的变化不失爱心、不失希望而又有所失落。
剧中的男孩是年幼的再生一代的形象:他想念父亲,喜欢喜爱自己的老人,天真而又懂事,在他身上各处表现了儿童纯真可爱的天性,他的这种天性又带有鲜亮的时代特色。
2.你对剧中未出场的两个人物怎么看?这反响了怎样的社会现实?明确:老人的儿子,不再像老一辈那样,平生不离乡土,而是远离故土和亲人,闯荡于外面的世界;男孩的父亲,走开农村而定居于城里,抛弃了旧家而另成新家。
《枣儿》教案
《枣儿》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枣儿》的作者、作品背景和主要内容。
(2)学习并掌握作品中的重点词汇、成语和表达方式。
(3)分析作品的结构和写作手法,提高写作能力。
2.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讨论和写作,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2)运用对比、分析等思维方法,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和情感,培养关爱他人、珍惜生活的情感态度。
(2)认识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作品背景:《枣儿》是我国著名作家鲁迅的散文作品,创作于1925年。
作品以鲁迅童年时期的亲身经历为背景,描绘了一个温馨、感人的亲情故事。
2.主要内容:作品讲述了鲁迅童年时,母亲为他摘枣儿的故事。
枣儿成熟时,母亲为了让孩子吃到新鲜的枣儿,不顾自己的劳累,攀爬到树上摘枣儿。
鲁迅在树下看着母亲的身影,感受到了母爱的伟大和无私。
3.写作手法:作品运用了生动的细节描写、对比手法和抒情方式,展现了母爱的伟大和童年的美好。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理解作品的主要内容,感受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和情感。
(2)学习并掌握作品中的重点词汇、成语和表达方式。
2.教学难点:(1)分析作品的结构和写作手法,提高写作能力。
(2)运用对比、分析等思维方法,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四、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关注作品的主题和情感。
2.阅读理解:让学生自主阅读作品,理解作品的主要内容,感受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和情感。
3.词汇学习:引导学生学习并掌握作品中的重点词汇、成语和表达方式。
4.写作分析:分析作品的结构和写作手法,提高写作能力。
5.思维训练:运用对比、分析等思维方法,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6.情感教育:引导学生感受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和情感,培养关爱他人、珍惜生活的情感态度。
7.作业布置: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写一篇关于亲情的作文。
五、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积极性和表达能力。
枣儿教学设计一等奖省级4篇
第1篇《枣儿》教学设计一、教材简析《枣儿》是九年级下册第四元第三篇文章,它是一个话剧小品。
全剧运用象征手法,围绕“枣儿”展开情节,描写了老人和男孩之间的一段亲切交往,表现了老人对儿子、男孩对父亲的深切亲情,反映了我国在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变迁。
全剧的主要艺术特点是它的象征性。
因此,教读这个话剧小品,重在领悟其中蕴含的象征意义,体会作品的象征手法,理解作品的主题。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剧情,了解我国在现代化进程中人们生存状态的变化。
2.把握文中枣儿的象征意义。
能力目标1,熟悉剧情,领悟剧中人物矛盾冲突。
2.揣摩情节、语言,理解作品的象征意义。
德育目标了解我国社会转型期人们的生存状况,正确认识和适应时代发展带来的变化,走出封闭,走出传统,迈进现代社会的新生活。
教学重点1.把握剧中矛盾冲突。
2.体会作品的象征手法。
教学难点领悟剧本所蕴含的象征意义,理解剧本的主题。
课时安排1课时三、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父亲或者母亲在外地工作的请举手。
2、你的同学和朋友中有没有父母在外地工作的?(这类孩子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做“留守儿童”,其实在广大的农村还有一种人群,他们也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做“留守老人”,今天孙鸿把这两类人都请进了他的话剧《枣儿》中来了。
)(二)、整体感知,把握剧情1、速读课文,把握剧情。
2、概括剧情。
3、为这场话剧拟一张海报(“编剧剧情主要人物精彩看点上演时间导演”)(三)、读课文,明冲突1、介绍有关“矛盾冲突”的理论知识。
2、文章里的矛盾冲突是什么呢?冲突的双方是谁呢?矛盾的焦点是什么呢?(小组讨论)(四)、赏读片段1、分角色读“走与留”“等待与不归”的片段,注意语气语调。
2、巧克力象征什么呢?枣儿又象征什么?3、介绍作品的创作背景。
五、拓展延伸1、一种是守着枣儿,清贫而温馨;一种是追寻巧克力,而与亲人分别,大家更喜欢哪一种?谈谈自己的看法。
2、剧本的结尾写老人和小孩爬到土坡上使劲喊,请你写下他们呼喊的内容。
《枣儿》教案(精选5篇)
《枣儿》教案《枣儿》教案(精选5篇)作为一名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枣儿》教案(精选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枣儿》教案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剧情,了解我国在现代化进程中人们生存状态的变化。
2.了解现代戏剧艺术中常用的象征手法。
能力目标1,熟悉剧情,领悟剧本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2.揣摩情节、语言,理解作品的象征意义,培养学生对戏剧的品评鉴赏能力。
德育目标了解我国社会转型期人们的生存状况,正确认识和适应时代发展带来的变化,走出封闭,走出传统,迈进现代社会的新生活。
教学重点、难点1.把握剧中老人和男孩两个人物形象,理解他们的思想情感。
2.体会作品的象征手法。
3.领悟剧本所蕴含的象征意义,理解剧本的主题。
课时安排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数不清的枣儿,爹喊自己的娃来吃,别人的娃却来了;娃喊自己的爹吃,身边却只是别人的爹。
他们使劲喊,娃不应,爹也不应。
漫山遍野无人应。
田野里只回荡着祖孙二人无比热烈却又近乎无望的呼喊。
为什么这饱含着爹娘生命的人性和人情果竟唤不回从小也是由它奶大养大的儿孙?这枣儿啊。
到底是苦涩还是香甜?二、分角色朗读,整体感知,把握剧情1.学生自荐朗读课文,一人读老人,一人读男孩。
其余同学点评。
提示:男孩的语言应读出纯真、活泼、稚嫩、可爱的情调来;老人的语言应读得亲切一些,读出长者的风范,读出较强的人生沧桑感和浓浓的乡土气息。
2.选一位同学概括剧情。
明确:在乡间一棵挂满红枣的老树下。
一位老人遇到了一个捡枣儿的男孩,这一老一少交谈起来,十分亲热。
在谈话中,老人回忆有关“枣。
儿”的往事,流露出自己对儿子的思念;男孩要把“枣儿”留给父亲吃,流露出自己对父亲的盼望。
他们满怀亲情,呼唤各自的亲人回归故乡,回到自己身边,来吃这家乡的“枣儿”。
三、引读提高,理解剧中人物的思想感情教师设计相关问题,引导学生揣摩剧情,把握人物形象。
《枣儿》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枣儿》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九年级上册一、教学内容《枣儿》选自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第四单元。
本课详细内容为:通过描写主人公小力和枣儿之间的故事,展现了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现状,以及他们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的困境与挑战。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语,能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文章的节奏美。
2. 分析课文内容,了解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现状,培养关爱他人的情感。
3. 通过学习课文,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分析课文内容,理解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现状。
教学重点: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语,能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文章的节奏美。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图片、视频等展示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场景,引导学生关注这一特殊群体。
2. 自主学习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语,了解课文大意。
3. 课堂讲解(1)教师带领学生分析课文内容,讲解生字、词语。
(2)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感受文章的节奏美。
4. 例题讲解分析课文中的难点句子,引导学生理解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现状。
5. 随堂练习(1)请学生列举课文中描写农村留守儿童生活现状的句子。
(2)学生互相交流,谈谈自己对农村留守儿童的认识。
6. 小组讨论六、板书设计1. 课文《枣儿》2. 生字、词语:留守儿童、枣儿、困境、挑战等。
3. 课文结构:起因、经过、结果。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关爱农村留守儿童”为主题,写一篇作文。
答案要求:围绕主题,内容充实,表达真情实感。
2. 课后阅读:推荐阅读《草房子》,了解农村孩子的成长故事。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现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但在关爱他人的实践行动上还需加强引导。
2. 拓展延伸:组织学生参加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公益活动,将爱心付诸实践。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目标中关于理解农村留守儿童生活现状的要求。
《枣儿》教学设计(精选5篇)
《枣儿》教学设计(精选5篇)《枣儿》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对“枣儿”这一具体事物及剧中情节,语言加以泛化、深化、理解象征意义。
2、体会有象征意味的台词3、理解剧中人物的亲情,思考现代人的生活追求。
【教学重点】揣摩情节、语言。
【教学难点】理解剧中象征意义。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现实社会中,人们迈步奔小康,在农村不少家庭主要劳动力涌入城市生活,为城市建设作出贡献,同时也使自家走上富裕之路,然而进步的同时也产生了新的现象,留守家园的老人和孩子,在无尽的思念中生活,他们怎样寄托这种思念呢?让我们一同走进戏剧小品《枣儿》。
二、整体感知1、概述古诗情节:在乡间一棵挂满了红枣的老树下,一位老人遇到一个捡枣的男子,一老一少的交谈,吐露了老人对儿子的思念,也表露了儿子对父亲的盼望,他们满怀亲情呼唤各自的亲人回归故乡,反映社会变迁。
2、__把时空集中在什么地方?“枣儿”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红枣儿树下,老人思念亲人的场景交待,枣树为背景,“枣儿”是全剧的标题,并以“枣儿”贯彻全文,老人和孩子以“枣儿”进行对话,展开情节。
3、老人有几次回忆起枣儿小时候的事?他对男孩又是什么态度?他的这些回忆和态度反映出一种什么样的心态?作者借“枣儿”表达什么思想?⑴儿子“枣儿”一名的来历;儿子摘枣儿竟然尿了老人一脖子;儿子在枣儿树下尿尿。
⑵老人十分疼爱男孩。
⑶老人思念儿子,在男孩身上折射对儿子的爱。
⑷作者是借“枣儿”传达亲情,表现对亲人的思念。
4、剧中人物各是什么样的人?老人:老一辈农民满怀亲情,富有爱心,念旧而传统,有希望有失落。
男孩:新生一代(农村)思念亲人,好奇懂事、纯真可爱。
5、“枣儿有什么象征意义?“枣儿”是亲情的象征,是故乡的传统生活和精神家园的象征。
三、课堂小结四、布置作业【板书】背景:枣树下童谣声亲情人物:老人:老一辈农民、亲情、爱心男孩:新生一代好奇懂事枣儿:象征亲情、故乡、精神家园《枣儿》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1、了解剧情,了解我国在现代化进程中人们生存状态的变化。
九年级下册语文《枣儿》教案【】
九年级下册语文《枣儿》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第四单元《枣儿》。
详细内容包括:课文阅读理解,分析作者通过对比、讽刺手法对现实生活的反映,以及探讨作品中的深层含义。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课文中的生词、短语和句式。
2. 分析作者的创作背景,理解其通过对比、讽刺手法表达的思想感情。
3.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激发他们对生活的观察与思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课文中的深层含义,分析作者的创作手法。
重点:掌握课文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关于枣儿的图片,引发学生对枣儿的关注,为新课的学习营造氛围。
2. 课文阅读: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详细过程:学生阅读课文,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3. 精讲:分析课文中的生词、短语、句式,讲解作者的创作背景。
详细过程:教师讲解,学生做好笔记。
4. 例题讲解:分析课文中的对比、讽刺手法。
详细过程:教师分析,学生思考,共同讨论。
5. 随堂练习:针对例题,设计相关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详细过程:学生完成练习,教师批改并讲解。
六、板书设计1. 课文主题:《枣儿》2. 重点词语:对比、讽刺3. 作者背景:创作手法、作品特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课文内容,谈谈你对生活中对比、讽刺现象的看法。
答案要求:观点明确,论述合理,不少于200字。
2. 课后阅读:推荐阅读同类文学作品,拓展阅读视野。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学反思: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对比、讽刺现象,学会观察和思考。
组织课后阅读活动,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目标中关于理解并掌握课文中的生词、短语和句式的细节。
2. 教学难点与重点中关于理解课文中的深层含义,分析作者的创作手法的细节。
《枣儿》(人教版九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枣儿》(人教版九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枣儿》(人教版九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1《枣儿》(人教版九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这是一堂中学语文课,学生学习的教材为人教版九年级必修选修材料《枣儿》。
本堂课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对短文的阅读、理解和分析,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1.语言能力目标:通过对短文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一些基本的汉字、词汇和句型,理解文章中的词汇和语言运用,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思维能力目标:从本文中发现表达方式、使用的修辞手法、人物形象等来加深理解,考虑故事内涵等方面,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3.情感态度目标:通过短文中的故事和人物描写,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感受爱国者的忠诚和坚守精神。
三、教学过程1.课前准备:教师先通过试听环节,引导学生识别文章中的生僻汉字、熟悉文章中的语言运用等。
2.阅读分析:教师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就读《枣儿》的大意,然后就故事背景、人物性格、故事的主要情节、冲突及其他问题进行讨论、阐释。
提出一些扩展式的问题,以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例如:(1)武王的出仕以及感恩报答散(2)王季的生命境界和人格魅力(3)枣儿的感受和成长过程3.表达讲解:教师通过教学幻灯片介绍以及对文本语言、修辞运用及其他问题的解答,引导学生对文章内容加深理解。
4.扩展练习:教师准备一些与文章内容相关的练习题,例如:完形填空、选择题、阅读理解等,并及时对学生的答案进行解答。
5.语言实操:引导学生根据《枣儿》文本内容创作一篇“我的收获”小作文,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作文写作方法和能力。
6.课后作业:学生应根据“我的收获”小作文的写作轮廓,结合实际经历,再次深度感受《枣儿》的情感和智慧,并自主完成一篇作文。
四、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通过启发式教学的方式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思考,进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枣儿》教案5篇
《枣儿》教案(精选5篇一、教学内容《枣儿》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第四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
本课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课文朗读、生字词学习、句子解析、课文理解、主题探讨等。
详细内容涉及课文第一至四段,重点分析作者通过对枣儿的描写,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目标1. 学会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枣儿的喜爱之情。
2.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通过课文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农村的传统文化。
3. 教育学生珍惜家乡的特产,关爱大自然,树立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词,朗读课文,分析课文内容,探讨课文主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课文朗读录音带或音响设备。
2. 生字词卡片。
3. 课文挂图。
4. 学生准备课文预习笔记、字典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物展示或图片引入,让学生认识枣儿,了解枣儿的生长环境和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预习课文,查找生字词,记录疑问,准备课堂分享。
3. 课堂讲解:教师讲解生字词,引导学生朗读课文,分析课文内容,讲解关键词语和句子,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4. 例题讲解:针对课文中的难点,设计例题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掌握解题方法。
5. 随堂练习:设计课堂练习,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及时反馈学习效果。
6. 主题探讨:引导学生从课文中体会作者对枣儿的喜爱之情,联系生活实际,讨论如何珍惜家乡的特产,关爱大自然。
六、板书设计1. 《枣儿》2. 主要内容:生字词课文段落大意课文主题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抄写生字词,并组词造句。
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写一篇关于“我心中的枣儿”的短文。
思考课后习题,结合课文内容进行回答。
2. 答案:生字词抄写略。
短文示例:我心中的枣儿,红彤彤的,甜滋滋的,它象征着家乡的味道,让我倍感亲切。
课后习题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教师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5课《枣儿》教案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5课《枣儿》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5课《枣儿》,主要围绕小说的情节、人物形象、主题思想等方面进行教学。
具体内容包括:1. 分析小说的情节结构,理解故事发展脉络;2. 分析主要人物形象,体会作者塑造人物的方法;3. 探讨小说的主题思想,感悟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现实。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小说的基本情节,能够概括故事的主要环节;2. 分析并评价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3. 感悟小说所反映的社会现实,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分析人物形象及主题思想;2. 教学重点:理解小说情节,掌握人物形象分析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2. 学具:课本、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枣儿的图片,引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 初读课文: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故事情节。
3. 精读课文:(1)分析情节:引导学生概括故事的主要环节,理解情节发展的脉络。
(2)分析人物形象:通过小组讨论,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体会作者塑造人物的方法。
(3)探讨主题思想:引导学生从小说中挖掘社会现实,感悟作品所反映的问题。
4. 例题讲解:结合课文内容,讲解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方法,分析其他文学作品的人物形象。
六、板书设计1. 情节结构:起因、发展、高潮、结局;2. 人物形象:枣儿、母亲、父亲;3. 主题思想:亲情、成长、社会现实。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结合课文,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特点;(2)谈谈你对小说主题思想的理解。
2. 答案:(1)人物形象特点:枣儿勤劳、善良、纯真;母亲慈爱、坚强;父亲严厉、关爱。
(2)主题思想:小说通过讲述枣儿一家的故事,展现了亲情、成长、社会现实等方面的内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枣儿》教学设计
《枣儿》教学设计〔精选5篇〕《枣儿》教学设计1教学过程注:因教学目标等大体相同,故略去,仅提供过程设计与反思。
〔一〕导入新课童年往事,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我们记忆的长河里。
有人说,它象一幅画,充满种种绚丽的色彩;有人说,它象一首歌,闪烁着串串快乐的音符;它天真烂漫纯洁,时时给我们带来美好的遐想。
然而,《枣》中的小男孩却有自己独特的童年经历。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孙鸿的戏剧──《枣儿》。
〔二〕学生初读,老师指导。
概括剧情。
枣儿课后练习解题指导1、问题导引:说说写了什么事?老人和孩子各有怎样的心情。
2、学生读文讨论后,教师引导概括剧情。
〔在乡间一棵挂满红枣的老树下,一位老人遇到了一个捡枣儿的小男孩,他们交谈起来,十分亲热。
在谈话中,老人回忆有关“枣儿〞的往事,充满了对自己儿子的思念;男孩要把“枣儿〞留给父亲吃,表露了自己对父亲的盼望。
他们满怀亲情,呼唤各自的亲人回归故土,来吃这家乡的“枣儿〞。
〕〔三〕理清情节枣儿根底训练1、浏览剧本,从老人和孩子的交谈中,你感觉文章主要写了那些有关枣儿的往事?提示:从老人的角度,从孩子的角度。
〔明确:儿子名字的由来。
“枣儿〞尿老人一脖子尿。
“枣儿〞到枣树下撒尿、枣树的来历落枣吓跑了鬼子、靠枣活命〕2、分角色阅读这些情节,体会人物形象〔品味人物〕枣儿原文〔1〕生三人分角色读剧本《枣儿》:生1读老人,生2读男孩,生3读舞台提示〔2〕评价三人读文情况,深入体会人物形象的特点提示:从语气语调情感等方面明确:生1读出老人孤独寂寞的心情,生2读出了男孩天真而又无奈的心情,生3将人物的动作神态读得惟妙惟肖。
从他们盛情并茂的朗读中我们看到他们对亲情的渴望,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3〕有需要改良的地方吗?〔读老人的时候,语气应该慢些,表达一种沧桑感。
孩台词的时候,声音要亮些,适当的时候要快些〕3、再读舞台提示从人物的动作神态中你看到老人和孩子怎样的性格特点?老人:善良和蔼饱经沧桑、孤单无助孩子:天真可爱又可怜4、师小结:看来无论是从人物对白,还是从舞台提示,都可以认识剧本中的人物。
《枣儿》教案(精选5篇
《枣儿》教案(精选5篇一、教学内容《枣儿》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第四单元。
本课教学内容包括:课文阅读、生字词学习、句子解析、主题探讨。
具体章节为第四单元第二篇。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掌握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分析课文结构,体会作者情感。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和思辨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对家乡的热爱和怀念之情,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课文朗读、生字词掌握、句子解析、主题探讨。
难点:理解作者通过对比手法表达对家乡的怀念之情。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文朗读录音、生字词卡片、课文分析表格。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课文朗读录音,让学生初步感受课文的意境,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变迁。
3. 小组合作(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结构,探讨课文主题。
4.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针对课文难点进行讲解,如对比手法的运用。
5.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完成课文分析表格,巩固所学知识。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家乡的作文。
答案:略。
2. 作业题目:用思维导图形式,展示课文结构。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较为深入,但在分析课文结构时,部分学生存在困难。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强学生对课文结构的认识。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变化,结合课文学习,进行实地考察,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实践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明确;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3. 教学过程中的例题讲解;4. 作业设计;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明确教学难点与重点是教学过程中的关键环节。
在本教案中,教学重点包括课文朗读、生字词掌握、句子解析、主题探讨。
而教学难点则集中在理解作者通过对比手法表达对家乡的怀念之情。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枣儿》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枣儿》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课文《枣儿》的主题思想,感受作者对故乡、亲情的深沉情感。
学习并运用课文中的优美语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掌握剧本的基本结构,尝试进行简单的剧本创作。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情感体验等环节,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家乡、亲人的感情,增强民族认同感。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二、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主题,感受作者情感。
2.学习剧本的基本结构。
三、教学难点1.体会课文中的象征意义。
2.分析剧本中的人物性格特点。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师简要介绍课文背景,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主题。
2.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感受作者情感。
3.合作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象征意义,探讨作者对故乡、亲情的表达。
4.情感体验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验角色情感。
教师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家乡故事,感受家乡的美好。
第二课时1.复习导入教师提问: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对课文有什么感悟?2.学习剧本结构教师简要介绍剧本的基本结构,引导学生关注剧本的特点。
3.分析人物性格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主要人物性格特点。
4.剧本创作实践教师给出创作主题,学生分组进行简单的剧本创作。
各组展示创作成果,教师点评、指导。
第三课时教师提问: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剧本的哪些内容?你对自己的创作有什么想法?2.剧本表演学生分组进行剧本表演,展示自己的创作成果。
教师点评表演,给予鼓励和指导。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交流创作体会。
4.课后作业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情感体验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枣儿》,感受作者对故乡、亲情的深沉情感。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剧本创作的基本技巧。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枣儿》教学方案设计
《枣儿》教学方案设计
教学目标:
1. 了解《枣儿》这首古诗的背景和诗意。
2. 学习诗歌的朗诵技巧和表达方式。
3. 培养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掌握《枣儿》的意境表达和诗意。
2. 培养学生对古诗的理解和感悟能力。
教学准备:
1. 教材:古代诗词选集;
2. 展示材料:《枣儿》古诗的全文和注释。
教学过程:
Step 1 引入
通过赏析中国古代的诗词作品,介绍《枣儿》这首古诗的背景和作者。
Step 2 诗意讲解
向学生解释《枣儿》这首古诗所表达的意境和情感,并让学生理解诗中所蕴含的作者的思想和情感。
Step 3 诗歌朗诵
教师示范朗诵《枣儿》这首古诗,并指导学生掌握朗诵的技巧和表达方式。
Step 4 学生演绎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自行演绎《枣儿》这首古诗的表演,选择适合的朗诵方式和表达方法。
Step 5 学生讨论分享
让学生分享他们对《枣儿》这首古诗的理解和感悟,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讨论,并互相学习和交流。
Step 6 诗歌创作
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创作一首与《枣儿》类似主题的诗歌,并在课堂上分享。
Step 7 总结
教师对本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并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评价和肯定。
Step 8 作业布置
布置学生以《枣儿》为题材,写一篇读后感或写一首写真诗的作业。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枣儿》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枣儿》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文学作品阅读与欣赏》中的《枣儿》。
全文共五个自然段,通过描述作者童年时与祖父一起摘枣、吃枣的情景,展现了祖孙二人深厚的感情。
详细内容涉及课文朗读、生字词学习、段落分析、主题探讨等。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分析课文结构,体会作者情感。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祖孙之间的深厚感情,学会关爱家人,珍惜亲情。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分析课文结构,理解作者情感。
2.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学习生字词,体会祖孙之间的深厚感情。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笔记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关于亲情的故事,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2. 自主学习:学生朗读课文,学习生字词,了解课文大意。
3. 讲解:教师针对课文内容、结构、主题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4. 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段落,交流心得。
5. 例题讲解:教师选取具有代表性的问题进行讲解,指导学生掌握解题方法。
6. 随堂练习: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枣儿》2. 内容:a. 生字词b. 课文结构c. 情感主题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概括祖孙之间的感情。
b. 选取课文中的一个段落,分析其写作手法和表达效果。
2. 答案:a. 祖孙之间有着深厚的感情,相互关爱、陪伴成长。
b. 示例:第二段。
通过动作、语言、神态等描写手法,表现了祖父对作者的关爱和耐心。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述亲情故事、小组合作等方式,使学生深入理解课文,达到了教学目标。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采访家人,了解他们的童年故事,体会家庭亲情,提高写作水平。
《枣儿》九年级语文教案
《枣儿》九年级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枣儿》故事背景,掌握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2.分析小说主题,理解《枣儿》所表达的人生哲理;3.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掌握《枣儿》的情节和人物形象;2.分析小说主题,理解人生哲理;3.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难点:1.分析小说的主题;2.探究作者的写作意图。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教师简单介绍小说《枣儿》的背景,引导学生进入阅读情境。
2. 阅读环节1.学生自主阅读小说,读后完成相关思考题:–你喜欢故事中哪个人物?为什么?–故事中有什么寓意或人生哲理?–如果你是主人公,你会怎么做?为什么?2.小组讨论思考题,并与全班分享思考结果。
3. 分析环节1.讨论小组的回答,并整合输出《枣儿》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2.分析小说的主题、作者的写作意图和人生哲理。
4. 总结环节1.教师对小说主题作总结;2.学生上传各自对《枣儿》主题的理解笔记,并进行交流讨论。
四、教学评估1.教师对学生阅读笔记和思考题的答案进行评估;2.学生上传自拍视频,表述自己对《枣儿》主题的思考。
五、拓展练习1.阅读与《枣儿》类似的故事,比较主题和人物形象的异同;2.写一篇《枣儿》读后感,谈谈自己的感受和思考;3.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故事情节并进行转述。
六、教学后记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旨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思考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并与其他同学分享自己的思考结果。
同时,本课也可以扩大阅读材料的范围,让学生更好地领悟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初三下册语文《枣儿》教案
初三下册语文《枣儿》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初三下册语文教材第六单元《枣儿》一篇。
文章通过讲述枣儿和养蜂人的故事,反映了我国农村在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变革和人性的光辉。
详细内容包括:阅读课文,分析课文结构,品味语言,理解课文主题,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意图。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体会作者的情感表达。
2.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3.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实,培养关爱他人、珍惜友情的价值观。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分析课文中的象征手法,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
重点:把握课文情节,分析人物形象,品味语言,体会作者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枣儿的图片,引发学生对枣儿的兴趣,进而引入课文。
2. 阅读课文: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故事情节,体会作者情感。
3. 分析课文: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结构,讨论人物形象,理解课文主题。
4. 品味语言:挑选课文中的精彩语句,进行朗读和品味,体会作者的语言魅力。
5. 例题讲解:针对课文内容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进行解答。
6.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练习题,检验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7.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课文中的难点和重点,分享学习心得。
六、板书设计1. 课文《枣儿》2. 人物关系图:枣儿、养蜂人、母亲、邻居等。
3. 课文结构:起承转合。
4. 重点词语:象征、人性、友情、社会变革。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课文内容,谈谈你对枣儿和养蜂人之间友情的理解。
答案要点:友情是相互关爱、扶持、陪伴的过程,枣儿和养蜂人之间的友情体现了人性的美好。
2. 作业题目:分析课文中象征手法的运用,举例说明。
答案要点:如枣儿象征着纯洁的友谊,蜜蜂象征着勤劳、奉献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较为深入,但在分析象征手法方面还有待提高。
2024年枣儿的教学设计课件教案
2024年枣儿的教学设计课件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枣儿》教材第三章“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详细内容主要包括:光合作用的基本原理、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区别与联系、枣树光合作用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光合作用的基本原理,了解枣树光合作用的特点。
2. 使学生理解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区别与联系,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素养。
3.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区别与联系。
教学重点:光合作用的基本原理及枣树光合作用的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示意图。
学具:笔记本、教材、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枣园中枣树的生长状况,引导学生关注枣树的生长过程。
2. 知识讲解(15分钟)(1)光合作用的基本原理(2)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区别与联系(3)枣树光合作用的特点及影响因素3. 例题讲解(10分钟)讲解一道关于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题。
4. 随堂练习(10分钟)发放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及时反馈学习效果。
5. 小组讨论(1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六、板书设计1. 光合作用基本原理2.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区别与联系3. 枣树光合作用的特点及影响因素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光合作用的基本原理。
(2)分析枣树光合作用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3)举例说明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在生活中的应用。
2. 答案:(1)光合作用是植物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和氧气的过程。
(2)枣树光合作用的特点:光能利用效率高,对水分、温度、光照等环境因素敏感。
影响因素:光照强度、温度、水分、矿质元素等。
(3)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在生活中的应用:粮食作物生长、新能源开发、环保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掌握程度,以及对枣树光合作用特点的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枣儿》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我国农村在现代化进程中人们的生活状态的变化。
2、领会象征手法在剧中的运用。
过程与方法1、通过品读老人与男孩的对话,感悟人物复杂的思想感情。
2、通过联想、想象体会“枣儿”的象征含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并正确认识社会转型期,我国农村人们的生活状态的变化(包括家庭关系的变化、情感和精神状态的变化等),弘扬亲情和乡情。
教学重点1、品味语言,理解人物的思想感情。
2、体会作品的象征手法。
教学难点领悟剧本所蕴含的象征意义,理解剧本的主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播放幻灯片,呈现剧本开头童谣描述的情景,播放童谣,营造气氛,然后引入:同学们,聆听着朗朗的童谣,我们仿佛回到了童年。
在那高大的枣树下,爹娘打下片片枣儿,娃娃仰着笑脸,吃着枣儿,甜在口中,香在心头。
虽然爹娘没有吃,可这乐融融的情景比枣儿的味道更香甜!然而,假如娃娃想吃枣,爹爹常常没回家,或者爹妈打下片片枣儿,娃娃常年没回家,即使吃到了枣儿又会是什么味道呢?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品味枣儿,看它到底是苦涩还是香甜?(板书课题)二、朗读课文,整合感知,把握剧情1、以四人小组为单位,一人读老人的台词,一人读男孩的台词,二人读舞台提示,读后作点评。
提示:男孩的语言应读出纯真、活泼、稚嫩、可爱的情调来;老人的语言应读得亲切一些,读出长者的风范,读出人生的沧桑感。
2、请学生思考:(1)剧本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2)这个故事围绕着什么展开情节?明确:(1)剧本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在乡间一棵挂满红枣的老树下,一位老人遇到了一个捡枣儿的男孩,这一老一少交谈起来,十分亲热。
在谈话中,老人回忆有关“枣儿”的往事,流露了自己对儿子的思念;男孩要把“枣儿”留给父亲吃,表露了自己对父亲的盼望。
他们满怀亲情,呼唤各自的亲人回归故乡,回到自己身边,来吃这家乡的“枣儿”。
(2)学生可能会回答:等人,枣儿,亲情等。
教师给与积极的肯定,并表明自己的看法:假如要以一个具体的物品名称来回答,我会答“枣儿”(板书:枣儿)。
三、梳理情节,品味语言,体会对话的深层含义,理解人物的思想感情教师设计相关问题,引导学生揣摩剧情,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这一环节以师生谈话的方式进行。
(一)关于老人1、老人在与男孩的谈话中,回忆了那些事情?这些事情都与什么有关?2、老人在讲述这些事情时,心情是怎样的?3、文中有这么一个片段,让我们一起来体会老人的感情(放幻灯片):老人(捏捏男孩的脸)爷爷小时候,还不跟你一样?脸皮儿像这青枣,嫩白光滑呢,唉!眨眼工夫,六十年过去了----快吃枣儿吧。
(从匾子里挑了颗熟透晒干的枣儿)你吃这颗。
男孩(拿起熟枣儿放进嘴里)还是皱巴巴的甜呢。
老人甜是甜,不中看,谁要啊。
(1)学生先自己朗读,体会老人话语中的情感。
(2)讨论话语中包含怎样的情感,并明确该以怎样的语调来朗读。
(3)请学生自荐表演,师生作评点。
(4)集体朗读。
4、老人对男孩的态度如何?他为什么会这样对待小男孩?5、“枣儿”包含着老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明确:天域苍穹/read_1730/1、老人在与男孩的谈话中,回忆了枣儿小时候的事:“枣儿”的来历,尿脖子,尿树。
回忆了“枣树”的来历,以及一颗枣儿落到鬼子的钢盔上吓跑鬼子、闹灾荒时爷儿俩靠枣儿活命的故事,这些事情都与枣儿有关,枣儿是文章的线索。
2、老人在回忆儿子时,心情是愉快的、自豪的,又夹杂着眷恋和伤感。
在回忆自己的经历时,流露着一种对过往岁月的怀念,对故土的热爱,对故土和老伴儿的感恩。
3、老人的第一句台词中包含着对年轻岁月、年轻生命的珍爱和怀念,对时光匆匆的唏嘘感慨。
第二句台词中“甜”的可能是自己,虽然自己对儿子满怀深情,但儿子还是把自己忽视、遗忘,心中有无限的失落和伤感。
“甜”的可能是故乡,虽然它曾经盛着这么多美好的回忆,儿子还是把他给遗忘了,老人的心中有无限的遗憾。
“甜”的可能是亲情,虽然它香甜,然而儿子繁忙的生活未必非常需要它,老人的心中有些许迷惘。
4、老人对男孩是十分疼爱的。
剧中对老人的语言描写和动作表情描写都表现了老人对男孩的疼爱。
特别是舞台提示,对表现人物的感情也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这些舞台提示大都是人物动作、表情的简要说明,例如,写老人“威严地”“命令”“蓦然温和”“将枣儿擦干净”“掸去男孩身上的灰尘”“清清嗓子”“心事重重”“愣住,继而激动不已”“紧紧搂住男孩”“将枣儿塞进男孩嘴里,自己也拿起枣儿咀嚼”,等等,都传神地写出老人对男孩的疼爱,以及他在与男孩交谈过程中的感情变化。
剧中男孩几次要离开,都被老人叫住,更可以看出老人将亲情投射到小男孩身上。
5、小结:对于老人来说,枣儿既包含亲情的甜蜜又包含着思念的苦涩,以及被亲人忽略的孤独和伤感。
(二)关于男孩1、文中通过哪些事情来表现小男孩这个人物形象?2、小男孩为什么要藏着枣儿给父亲?3、文中有一个片段,我们分角色来朗读,揣摩男孩的心理。
男孩爹回来会带巧克力,巧克力你吃过吗?可好吃了!老人(心事重重)你有了巧克力,就不会来了。
男孩来呢,你的枣儿甜!老人怕是你嘴甜吧?那我问你,我树上的枣儿全光了,你还来不来?男孩也来。
老人不骗我?男孩骗人是小狗。
老人我们拉勾。
4、对于小男孩来说,枣儿包含、寄托着怎样的感情?讨论、明确:1、剧中写了男孩捡枣,留枣儿等爹爹回来吃,盼爹爹带回巧克力,搀扶老人,听老人讲故事等。
2、因为他思念父亲,企盼父亲回来,相信父亲回来。
3、在这个片段,我们可以看到男孩是一个善解人意的、懂事的孩子。
他体会到了老人对他的疼爱,也体会到了老人的寂寞,想安慰老人。
这种类似于亲情的情感慰藉了两颗苦苦等待的心。
4、对于男孩来说,枣儿是香甜的,因为有一位长辈通过枣儿表达了对他的疼爱:枣儿也是苦涩的,因为他几乎要被父亲遗弃了。
(三)关于老人的儿子和男孩的父亲1、剧中的两个人物都在等待,他们等待的亲人在哪里呢?请联系时代背景,设想一下。
2、在男孩的理解中,枣儿叔叔为什么没回来?引导学生品味片段,体会“迷路”的深刻含义。
男孩:枣儿叔叔啥时候回来?老人:不知道。
男孩:迷路了吧?(见老人沉默,自语)不会的。
这棵树好大好大,会老远就瞧见了,枣儿叔叔哪儿会看不见?(见老人不语)爷爷,你怎么了?3、剧本结束部分告诉我们如果他们真的不认识回家的路,该怎么办呢?引导学生品味片段。
4、作品首尾都用了同一首童谣,有怎样的表达效果?提问、明确:1、本文写于1999年,当时的农村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改革开放的浪潮,将许多农村青年带离故土,到城里谋求发展,只剩下老人和小孩留守家园。
走进城市的人们,或因为繁忙,或因为迷失,大都不怀念乡村,在他们的心中,枣儿被遗忘了,故乡被遗忘了,甚至一部分的亲情也被忽略、遗弃了。
这使留守的亲人倍感痛苦。
2、男孩认为枣儿叔叔迷路了,事实上,枣树好大,家乡好熟悉,叔叔是不可能迷路的,只是他忘了亲人、忘了家乡、忘了亲情和乡情,“迷路”喻指种情感的迷失,人生的迷失。
欣赏文学作品,词语的含义是多重的,得细细地咀嚼、品味。
3、该“天天喊”。
“只要家里人天天喊,他早晚会回来的。
”“天天喊”包含着思念的深情,“早晚会回来”包含着无限的企盼和坚定的信念。
4、课文开头和结尾都用了同一首童谣。
这首童谣表达了在“枣儿”中所融入的父母疼爱子女的亲情。
课文以这种富有民间特色的童谣形式开头,隐含了全剧与“枣儿”有关、与亲情有关的特定内容。
结尾也用了这首童谣,但情境有所变化,由幕后换为前台,由哼唱变成呼喊,由没人回应转为“响起无数个童声呼唤的声音”,既与开头相呼应,又强化了剧中的情境和内容,深化了全剧的思想感情。
5、小结:无论对老人来讲,还是对小孩来讲,枣儿都是既香甜又苦涩的。
四、探究1、枣儿寄托着主人公复杂而深刻的思想感情,品读文章至此,重新看这个标题,让我们联想到许多东西,比如亲情,枣儿象征亲情(板书)。
除此之外,枣儿还象征什么呢?2、怎样理解作品的主题?学生小组讨论,记录要点,教师请各组派代表汇报结果,其他小组补充,教师在引导学生体会的象征“枣儿”意义,作品的主旨时,应充分尊重学生,让学生从他们的认识水平和生活体验的层次出发各抒己见,不要生搬教参中那些深刻而透彻的评析。
讨论、明确:阴阳师笔记黑岩/read_6796/1、也可以象征故乡,中国许多村落的村头都有一棵老树,伫立遥望着她走出的孩子,企盼着孩子的探望。
还可以象征精神家园,那背弃了妻儿的男子,那忽视了父亲的青年,始终会在故乡的胸怀中感受灵魂的安宁和温暖。
2、不可简单理解为对走出的人的批评(在剧烈深刻的社会变革中,日益强劲的现代化浪潮无可阻挡地席卷着一切与之不相适应的思想和观念,迫使许多人不得不放弃他们熟悉的生活,他们或许有很多的无奈),可以理解为表现亲情和乡情,反映社会家庭的关系的变化,呼唤人们的温暖亲情和心灵的沟通等。
教师小结:优秀的剧本,往往在精练的台词中寄寓着丰富、深刻的思想内涵。
正如老人所说的,“慢慢吃才能吃出个甜味”,细细品,才能品出其中意蕴之美,语言之美。
五、延伸拓展,深化认识联系现实生活,关注自己周围孤独的老人和孩子,思考这种现象存在的原因,想一想,你能为他们做点什么。
学生畅谈见闻、感受。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和社会问题,关心自己周围的老人和儿童。
六、布置作业1、从写作手法的角度,针对《枣儿》写一篇短评。
2、以亲情为话题,编写一个话剧,注意对白要口语化,要符合人物的身份和性格特点,舞台提示要对动作、表情作简要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