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六省会城市科技综合竞争力分析

合集下载

中部六省会城市科技综合竞争力研究(2010年度)

中部六省会城市科技综合竞争力研究(2010年度)

是中部六省会城市科技综合竞争力 以及适合 中部六省会城市科技竞争力对 比的指标体系研究。本研究将有
助于 中部 六省创 新 型城市 的准 确定 位 。
携 缘官 竞 争力 评价

递 体 掏建 为 了客观 地分 析 中部六 省 会城 市科 技竞 争力 的整 体水 平 ,笔 者一 方 面借 鉴其 他省 科 技工 作部 门在评 价



要 : 中部六省会城市 2 0  ̄2 l 年的主要 科技 指标— 一科技 投入 、科 技产 出、科技 与经 济和 社会 协调 发展 、 从 08 Oo
与杖策 、 文 献舔 恙码 : 氏 - -- 。 。
科技潜力等几个方面进行 比较分析 全 面反映太原 市近 年来科技 工作成就 、发展优 势和差距 ,并对存在 的差距提 出
俭指 尥 究左法 三级指标的研究首先是采用按照数据大小 的降序排列 ,比较出数量上的先后顺序 ,然后 由高到低打分 , 排序第一得 6 ,排序第二得 5 ,依此类推 。二级指标和一级指标是在三级指标的基础上根据权重比例 分 分 进行计算得出,进而计算 出各个城市 的综合指标分值。
中部 六 省会 城 市 科技 竞 争 力评 价 体 系 的选 取 遵 循 科 学性 、全 面 性 与简 洁 性 、可操 作 性 及规 范 性 原 则 。
科技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宏观上分为三级 ,一级指标 4 、二级指标 9 、三级指标 3 项。一级 项 项 8 指标包括科技投入 、科技产 出、科技与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 、 科技潜力 ;二级指标包括人力投入 、财力投 入 、基础 设施 、专 利 、科技 成 果 、科 技 英才 、经 济增 长 、环境 保护 、科 技 发 展 ;三级 指标 包 括从 事科 技 活

2012年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

2012年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

中国社科院发布《2012年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5月21号,中国社科院发布《2012年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以下简称蓝皮书)。

根据蓝皮书统计排名,北京城市竞争力居内地城市首位。

跟往年排名对比,北京综合竞争力首次超过上海。

数说报告北京竞争力排名第3蓝皮书指出,2011年城市综合竞争力前10名的城市依次是,香港、台北、北京、上海、深圳、广州、天津、杭州、青岛、长沙。

北京位居香港、台北之后。

与往年相比,今年的城市竞争力PK中,北京首次超越上海,紧随台北之后,位居第3。

上海退居第4位,青岛取代大连的位置跻身前10。

东部沿海城市占七成2011年城市综合竞争力排名前50位格局中,东部沿海占据七成,三成多为地级城市。

佛山、苏州和无锡居地级市前3名。

2011年相比2010年,前50名中部城市数量增加,地级城市提升较快。

副省级城市中2011年相比2010年提升位次最多的是成都,上升了8位。

省会城市中,南昌提升位次最多,为10位;地级市中,南通提升位次最多,为7位。

城市人口10年增2亿多2011年城市竞争力的总体格局中,东部城市整体强,西部城市个别强。

东南地区城市整体竞争力排名较高,多集中在前100强,城市间差距进一步缩小。

本次报告是《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的第10次,报告发现,过去10年中国城市人口规模和增速异常迅猛。

2000年居住在城镇的人口4.5594亿人,2010年增加到了6.6557亿人,10年城市人口总量增加2亿多。

此外,城市用地规模和增速更为迅猛,城市体系和空间分布急剧变化。

报告特别指出,过去10年城市化的模式不可持续。

城市化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人口不完全城市化,按照常住人口城市化率已达50%,但城市户籍人口仅仅达到33%;二是土地过度的城市化,10年城市人口增长0.5倍,建成区面积相应增加了接近1倍;三是城市体系的偏颇,大量人口向行政级别高的中心城市聚集,中等城市发展相对缓慢,小城镇功能不完善、比较分散。

城镇化与技术创新的关系研究——基于1990—2011年中部六省的实证分析

城镇化与技术创新的关系研究——基于1990—2011年中部六省的实证分析
关键 词 :城 镇 化 ; 中部 地 区 ;技 术 创 新 能 力
1 . 引 言
பைடு நூலகம்
( 1 . 5 0 9 8 5 3 )
( 0 . 4 4 3 5 0 2)
( O . 0 8 1 0 1 5)
( 0 . 1 4 2 0 5 4 ) ( 2 )
城镇 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实现经济发展 、技术进步 的必 由之路 ,也 是2 1世纪全球经济社会 发展进 步的重 要主题之 一 。现有 的众 多研 究 表 明,城镇 化进 程通过集聚要 素 ,促进分 工 ,降低 信息交 流成本 等方式 , 加快城市 技术 创 新 的产 生 与 发展 ,是 促 进技 术 创 新 的 重要 因素 之 一 ( S e g a l ,1 9 7 6 ;姜磊 、季民河 , 2 0 1 1 ;仇怡 ,2 0 1 3 ) 。国内现有关 于 城镇化对技术创 新影 响的研 究 ,可归为两类 :一是 ,将 中国作为一个 整 体来研究其发展 过程 中城 镇化 的技术 创新 外溢 效果 ( 柴志 贤 ( 2 0 0 8 ) , 程开 明 ( 2 0 0 9 ) ) 。二是 ,对 比分析 中国各 区域间城镇化水平对技 术 创新能力 的影 响 ( 魏下海 ,王岳龙 ( 2 0 1 0 ) 、仇怡 ( 2 0 1 3 ) ) 。 通过 以上分 析知 ,整体而言 中国城镇 化对技术 创新具 有积 极影 响。 但 中国区域发展存 在内部不平衡 ,也由于区域创新具有路径 依赖和锁 定 特征 ] ,使得不同地区城镇化的技术溢 出效应会有差异 ,因此 需针对某 区域 的研究也 就非常 必要 。2 0 1 3年 中国步人 新一轮 的城 镇化 发展 浪 潮 ,作为 中国的腹地—— 中部六省城镇化进程的 良好发展对 缓解 区域 不 平衡 、实现 “ 中部崛起 ”具有重要 战略意义。技 术创 新是经济发展和社 会进步 的重要原动力 ,探究 中部地 区城镇 化发展与技术创新 的关系 ,对 中国政府 因地制 宜地制定城 市化发展政策意义重大。

中部六省会城市科技竞争力研究报告(2009年度)

中部六省会城市科技竞争力研究报告(2009年度)

50
农 业 新 品 种 新 技 术 覆 盖 率 科技潜 力 01 .0 科技发展 10 . 0 高新 技 术 产 业 增 加 值 规 模 以上
工 业 增 加 值
0O . 2 00 . 3
0 0 . 3
0000 . 2 0000 . 3
00 00 . 3
经认 定的 高新 企 业 数
科 技 观
文 章 编 号 :64 9 4 (0 0 1 — 0 3 0 17 — 16 2 1 )2 0 4 — 5
中部六省会城市科技竞争力研究报告
( 0 9年 度 ) 20
太原 生产 力促进 中心 张玉平 红 串 张 国钧 田丽红 吴景 红 贾国柱 太原 转移促 进 中 心 任 东澜
协 调 发展 程度 、科 技 潜力 等可 全 面代 表地 区科 技综 合 实力 的 4个方 面 作为 一级 指 标 ;在 确定 一 级指 标 的基
础上 ,为方便数据的采集和比较 ,又对一级指标分解设置 9 个二级指标 ,同时,在二级指标 中。按照便于 收集、有代表性地分为 3 个 三级指标作为科技竞争力的全部指标 ,并对每项指标按照对本地区科技工作主 9 要贡献 比重 ,设定了对应的权重 ,进而建立 了一套既能结合我国中部六省会城市的实 际情况 ,又能客观 、 全面地反映各城市科技竞争力水平差距的科技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详见表 1 。
政府统计局信息 网站及电话问询 、核实等多种方式收集 、整理。在该课题 中,我们共采集到 20 年全部数 09
据 20项 ,还补 充完 善 了 2 0 年 、20 5 08 0 7年 的部分 数据 ,有效率 达 9 .%以上 。 76
0 2 . 40 0 0 1 . 8O 0
0 2 . 40 0

中部地区发展现状

中部地区发展现状

中部地区发展现状中部地区是指中国的河南、湖北、湖南和江西四个省份。

作为中国的中心地带,中部地区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同时也面临着一些发展挑战。

以下是中部地区发展的现状。

首先是经济发展。

中部地区相对于东部沿海地区而言,起步较晚,但在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中部地区的经济主要依托于制造业、农业和服务业。

例如,河南省的豫东地区以制造业为主,湖北省的武汉市以汽车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支柱,湖南省的长沙市以电子信息和装备制造为主要产业,江西省的南昌市以机械制造和电子信息为主要产业。

这些地区的GDP和民生水平都在不断提升。

其次是基础设施建设。

中部地区在交通、教育、医疗等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例如,河南省的郑州新郑国际机场和郑阜高铁等交通设施的建设,湖北省的武汉长江二桥和武汉天河机场等交通设施的建设,湖南省的长沙国际会展中心和湖南大学等教育设施的建设,江西省的南昌香江公园和江西省人民医院等医疗设施的建设。

然而,中部地区也面临一些发展挑战。

首先是产业结构升级的问题。

中部地区的经济结构仍然以传统产业为主,缺乏创新和高技术产业的支撑。

这导致中部地区在面临竞争时缺乏竞争力。

其次是人才流失的问题。

由于地区发展相对滞后,中部地区的优秀人才普遍会选择去东部沿海地区或国外发展,这也加大了中部地区人才培养和吸引的难度。

再者是环境污染问题。

由于大量的制造业和农业活动,中部地区的环境污染严重,对人民的健康和生活质量产生了影响。

为解决这些问题,中部地区的政府和相关部门已经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例如,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和创新产业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进行技术研发和创新,推动产业结构的升级;加大对教育和科技人才的培养和吸引力度,吸引更多优秀人才留在中部地区发展;加大对环境保护的投入和力度,推动绿色发展,减少环境污染。

综上所述,中部地区在经济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仍面临产业结构升级、人才流失和环境污染等挑战。

《2020中国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报告》发布

《2020中国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报告》发布

《2020中国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报告》发布
作者:
来源:《新西部》2020年第10期
中国社会科学院与经济日报社近日共同发布《2020中国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报告》,对中国内地和港澳台地区291个城市的综合经济竞争力进行了排名。

2020年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10强依次为:深圳、香港、上海、北京、广州、苏州、台北、南京、武汉和无锡。

分析指出,从总体格局看,大都市圈格局主导全国。

综合经济竞争力较强的城市主要分布在京津冀城市群、山东半岛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海峡西岸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成渝城市群以及中部的中心城市,特別是中心城市引领周边城市形成的大都市圈格局,成为主导中国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的中坚力量。

《报告》同时分析了上榜城市的区域分布特征,指出经济竞争力总体呈现“东高西低,南高北低,东升西稳,南升北降”。

从南北方来看——北方有60%的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排名处于下降状态,南方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排名处于上升状态的占比高达83%。

从东部、中部、东北、西部来看——中部城市普遍上升,总体排名平均上升15.5名。

提升郑州国家中心城市综合竞争力分析

提升郑州国家中心城市综合竞争力分析

提升郑州国家中心城市综合竞争力分析一、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城市空间布局是综合竞争力提升的基础,不仅关系着城市形象和发展格局,也影响着城市的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

为此,郑州必须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实现城市功能明确、结构合理、协调发展的目标。

首先,加快城市治理制度的改革,推动城市社会、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协调发展。

其次,加强社区建设,建立健全社区管理机制,提高城市居民居住和生活的幸福指数。

最后,提升文化软实力,推动文化、旅游、体育产业同步发展,扩大城市影响力。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是城市综合竞争力提升的重要保障,包括城市道路、桥梁、地铁、公园、绿化带等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可以提高城市的交通、安全、环保等能力,促进城市发展和城市竞争力的提升。

首先,加强城市交通网络建设,如加强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建设,提高轨交的覆盖面和运输效率。

其次,加强城市绿化建设,打造优美的城市公园和绿化带,改善城市人居环境。

最后,提高城市交通管理水平,如采用智慧化交通管理,提高城市交通管理效率。

三、发展优势产业优势产业是城市综合竞争力提升的重要支撑,在国际竞争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因此,合理发展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加强市场规范化和产业链的整合,提高郑州的产业竞争力,就成为了城市综合竞争力提升的重要因素。

首先,大力发展服务业,如推动金融、商贸、物流等服务业发展,发挥郑州作为中部地区商贸、物流中心的优势。

其次,发展现代制造业,如集约化、智能化、优质化的高端制造业,提高郑州的产业水平。

最后,发展科技创新型企业,推动创新技术在市场上的应用。

四、促进人才集聚人才是城市综合竞争力提升的核心,没有人才的支持,城市的其他综合竞争力是难以提升的。

因此,促进人才集聚提高了城市的人才安居和生活水平,也提升了城市综合竞争力。

首先,加强人才的政策支持,建立健全人才引进机制,扶持优质人才在郑州生活和创新创业。

其次,留住优质人才,实现人才的留得住、用得好和发展得快,提高人才的获得成就和幸福指数。

武汉科技竞争力:中部崛起的有力杠杆

武汉科技竞争力:中部崛起的有力杠杆
代就 明确提出了“ 科教兴市 ” 的发展战略。 武汉实现科教兴市
角色, 以举足轻重的科技竞争力构建 中部经 济发展 的有 如何 力杠杆 。 从而促进 中部崛起 , 是从历 史 , 是从 现实来 无论 还 看, 都是值得我们深思 的问题。

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 在这里, 高校与科研院所云集, 科教产
的重要动力 。而我们 的问题恰恰在 于应该如何扩 大这种优
639 。 国 于第 4 。20 年全省 高等学校( 66 人 在全 处 位 04 机构 ) 招收普通本 、 学生 250 人 , 国排位第 3 专科 97 1 在全 。更为重 要的是 , 湖北高等教育规模 的维持有着较厚实 的教师队伍基 础 , 20 年 , 到 04 湖北高等教 育领 域共 有专 任教师 563 , 58 人
全国著名科教 中心之一 的武汉, 如何在 中部扮演科技龙头 的
略, 进而拉开了依靠科学技术与教育 的发展来实现中华 民 族 伟大复兴的序幕。各地方相继提 出了 “ 科教兴省”“ 、科教兴
市” 的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政策。可以说这正是我们提出 论题 的实践依据。
同样 , 作为我 国科教 中心之一的武汉市 , 在上世纪 9 年 o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7 4・
众化进程中 , 于全国前列。到 2 0 , 处 0 4年 湖北高等学校( 机 构) 招收研究生 2 1 1人 , 60 在全 国处 于第 3位 , 校研究 生 在
还不顺 畅、 转化能力还不够 强等诸 多因素的限制 , 武汉科技
竞争力暂 时还不足 以真正成为 中部地 区的经济 和社会发展
充分发挥 自身优势, 一 积极主动地把科技竞争力培育成为中部崛起的有力杠杆。武汉科技竞争力要成为中部崛

中部六省会城市科技进步比较研究

中部六省会城市科技进步比较研究
c 一-+ ,

机 制包括科技政策和科技管理 。
为 了能 正 确评 价 中部 六省 会 科 技进 步 的现 状 .在 指 标设 置 时 遵循 ( 】全 面性 原 则 科技 进 步 是 一个 系 统 选 择 的 指标 尽 可 1
{- ( t I k1 i k  ̄
l 一 一 ~
区 域 经 i 斋
中部六省会城市科技进步 比较研究
_ 董秋仙 刘卫 东 刘汝 良 南 昌大 学
基金项 目 :南 昌科技局软科学研究项 目:中部六省会城市科技进步比较研究
[ 摘 要]以质量管理 学中过程 管理的原理设 置中部六省会城市科技进 步比较指标体 系,采用主观赋权 法中的相对比较
法和 层 次 分析 法 结合 的方 法确 定指 标权 重 , 以每 年 六省 会 城 市 各 三 级 指 标 的 最 大值 作 为标 准 值 , 将各 三 级 指 标 数据 除 以相

科 技 进 步 评价 指 标 依 据 指标 体 系 的 建立 原 则 城 市 科 技进 步 指 标体 系的 总体 框

引言
中部 六省 会 城 市 是 指 南 昌 、 沙 、 汉 、 州 太 原 和 合肥 。 架 应 当 包括 反 映 研 究 与开 发 资源 的科 技 基 础指 标 体 系 , 映 研究 长 武 郑 反 科 技 进 步 是 指 影 响 经 济 增 长 的诸 因 素 中 剔 除 了 资 本 品 和 劳 动 力 自然 条 件 的 变 化等 内容 。在 现 今 经 济 全 球 化 不 断 加剧 的 条件 下 ,
应 的标 准值 再 乘 以 10 为三 级指 标 的监 测 值 ,即三 级指 标 相 应 的指 数 ,由下 级指 标 监 测 值加 权 综合 得到 上 级指 标 指 数 ,直 作 O 至得 到各 省 会 城 市 每 年 的 科技 进 步指 数 ,从 而得 到各 省 会 城 市 排名 为 :武 汉 、 长 沙 、太 原 、 郑 州 、 南昌和 合 肥 。 [ 关键 词] 中部 六省 会 城 市

中部六省高科技产业扩散效应分析

中部六省高科技产业扩散效应分析
2  ̄ 1] 0 4 1 0 J  ̄ t
s…aT c n。 i d 麓 e
e h n 眦 l R
文 章 编 号 :10 7 9 (00 1 0 9 0 0— 65 2 1 ) 4— 0 3—0 4
中部六省高科技产业扩散效应分析
苏喜 军
( 华北水利水 电学院 ,河南郑 州 4 0 1 ) 5 0 1
A n yss o h i u i n Efe to al i n t e D f so f c f
Hi h —t e nd t y i he Ce r lRe i n g e h I usr n t nt a g O
S in U Xj u
( o hC i nvr t o t osrac n l tcP w r hnzo 50 ,H nn N a hn U i s y f e C nevnyadEe r o e 。Z egh u40 1 a e i Wa r ci 1 ea )
Ab ta t Hih—tc d sr ,w ih i te man d v ro c n lgc lp o rs ,h s ad c sv oe i h r g e so sr c : g e hi u t n y h c s h i r e f e h oo ia r ge s a e iie r l te p o r s f i t n tc n lg d afcs t en t n lo go a c n mi go t .I d s il i u i ne e t S o eo e man e e t whc e h oo y a f t ai a r e in e o o c rw h n u t a f so f c n f h i f cs ih n e h o r l r df i t h i h—tc n u t e r mo e e o o c g o t . I r e o u g a e r go a c n mi rw h,t i p p r a ay e tehg e h id sr s p o t c n mi r w h n o d r t p d e i n e o o c go i r l t h s a e l zd n t e d t f e e n a i r vn e d d sg e ed so h a ao e  ̄ sx p o i c s a e i n d t i in— a c p a c d l f ih—tc n u t h c ay e h t l n h c e t n e mo e g oh e h i d sr w ih a l z d y n

南昌市城市竞争力综合评价及其对策分析——基于中部六省中心城市的比较

南昌市城市竞争力综合评价及其对策分析——基于中部六省中心城市的比较

社会 品销 售收入 利 税 总额 出口值 占 GP比重 D 国际旅 前收入
人均 城 市建成 区面积 人均 铺装 道路 面积 城 市生话 人均 用水 量 人均 园林 绿地 面积
支撑 力
内外开 放程 度
城 市基 础设 施
冈此笔者认为城在系统综合评价中主成分分析方法是一个重要的多元统市竞争力主要是指一个城市在竞争和发展过程中与其他城市相计方法它可以实现对即时性多维平面数据作最佳的综合与简比较所具有的吸引争夺拥有控制和转化资本争夺占领和化进行综合评价
技 经 济市 场
南 昌市城市竞争 力综合评价及其对策分析
— —
基 于 中部 六省 中心城 市的 比较
2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中部六 中心城市竞争力的测算 在系统综合评价 中,主成分分 析方法是一个重要的多元统 计方法,它可 以实现对即时性多维平 面数据作最佳的综合 与简 化, 进行综合评价 。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城市综合竞争力和单项竞 争 力 分值 的定 量 测算 步 骤 及 公式 如 下 : 21 . 建立指标体系和原始数据矩 阵。原始数据来源于《 中国 统 计 年 鉴 ( 0 、0 32 0 、0 5年 )、 中 国城 市 统 计 年鉴 2 22 0 、04 2 0 0 》《 (0 22 0 、0 4 》 2 0 、0 32 0 年)。 2 . 2原始数据标准化 , 准化数据矩阵。由于原始指标 的 得标 量纲不同, 有的是实物, 有的是价值量, 有的是人均量, 的是百分 有 比, 不能直接计算, 了解决各 指标不 同量纲难以综合 问题, 为 需要 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 23 .单项竞争力模型。运用 S S 1. PS3 0统计分析软件, 构建城 市竞争力评价模型, 并进行数据处理。各单项竞争力在进行因子 分析 时, 由于第一主成分方差贡献率均比较高, 故直接采用第一 主成分计算得分 。 综合竞争力在进行因子分析时, 了主成分 考虑

中国120个城市竞争力报告

中国120个城市竞争力报告

报告编号 No. 37759-CN中国政府治理、投资环境与和谐社会: 中国120个城市竞争力的提高2006年10月8日减贫与经济管理部金融和私营发展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世界银行文件货币兑换(截至 2006年10月8日)货币单位 = 人民币(元)(人民币元) = 0.126465418美元1.001.00美元 = 7.9073(人民币元)缩略词语表CCIQ 中国海关检验检疫局CEO 首席执行官、总经理FDI 外国直接投资FIAS 外国投资咨询服务机构FIE 外资企业GDP 国内生产总值GDPPC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HR 人力资源IC 投资环境IT 信息技术NDRC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NICE 最佳投资环境R&D 研究开发RMB 人民币SEZs 经济特区SME 中小企业SOE 国有企业TFP 全要素生产率TVE 乡镇企业VAT 增值税WTO 世界贸易组织执行副行长: Jeffrey Gutman国家局长: David Dollar(杜大伟)部门主任: Homi Kharas项目经理: William Mako致谢本报告的项目经理和第一作者是高伟彦(William Mako)。

徐立新负责开发调查工具、调查统筹、数据分析和调查结果的初步展示。

时安卿辅助做了数据分析,协助制作各种表格。

张秀珍负责协调。

国家统计局调查服务中心的雷平静先生负责指导本次调查。

此次调查得到了英国国际发展署(DFID)的资金支持。

杜大伟和Homi Kharas监督本次工作的开展。

本报告得到了Joseph Battat (外国投资咨询服务机构),Gary Fine (世界银行欧洲和中亚地区),Holger Grundel (英国国际发展署), 和张军扩(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评论。

本报告还得到了Louis Kuijs,蒲宇飞(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信息中心),Hiroaki Suzuki, 申晓方和王丽虹的书面评价。

此外,Mats Andersson,Sudarshan Gooptu,Bert Hofman, Chris Athayde (英国国际发展署),孟炜中和金科也提供了有益的评论。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_城市科技竞争力_基金支持热词逐年推荐_【万方软件创新助手】_20140808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_城市科技竞争力_基金支持热词逐年推荐_【万方软件创新助手】_20140808

推荐指数 2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2013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科研热词 非结构法 西安 结构法 旅游目的地 文化产业 政策建议 形象感知 城市竞争力 创意产业 郑州 豫籍会展企业家 经济竞争力 等级划分 突变级数法 科技竞争力 江西省 森林公园 枢纽 机制模型 旅游发展 旅游产业 总部经济环境 总部经济区r&d能力 态势政策建议 张家界 展会项目 层次分析法 对策 城市科技竞争力 城市 同步均衡异化 发展质量 发展态势 发展 匹配度 动态ssm分析 创新中心城市 全球城市 全球人才 体育产业 人才流动 人才发展 中心城市 三力模型
推荐指数 2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2009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科研热词 竞争力 长三角 综合竞争力 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空间竞争力 知识产权 生态文明 生态区域 沿海城市群 比较分析 武汉城市圈 服务业 文化力 徐州市 对比分析 城镇密集区 城市竞争力 城市化水平 和谐发展 发展路径 发展经验 区域发展模式 创新 产业集群竞争力 产业集群 主成分分析 世界典型城市群
推荐指数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2011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中部六省科教资源比较分析

中部六省科教资源比较分析

中部六省科教资源比较分析刘骅; 谢科范【期刊名称】《《科技管理研究》》【年(卷),期】2009(029)008【总页数】3页(P141-143)【关键词】科教资源; 系统聚类法; 数据包络分析【作者】刘骅; 谢科范【作者单位】武汉理工大学管理学院湖北武汉43007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061.5在“东部率先,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的国家宏观政策背景下,中部六省分别开始挖掘地域特色,提出各自的战略发展目标,各省都将形成自己的经济中心[1]。

而采用什么样的区域开发模式,强化各中心间的合作,把中部地区凝结成为一个整体,用够、用活地域内各类科教资源及国家中部倾斜政策,使该地区成为一个具有较强活力的经济地域综合体,真正把中部地区打造成为承东启西的科技高地,是经济、科技理论界和实践界必须认真思索的问题。

结合区域经济的发展可以发现,一个地区经济功能的提升,科教资源禀赋的杠杆作用必须发挥,通过科教资源投入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是调整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支撑,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中心环节[2]。

将“科教振兴”与“中部崛起”紧密结合,在科教资源地域聚合过程中统筹中部经济和科技发展,是推动中部六省共同发展的关键。

本文对中部六省科教资源进行系统聚类分析时,由于原始数据不同指标有各自不同的量纲和数量级单位,首先对数据进行变换处理,这里采用标准化变换,即xij(xij -)/Sj,其中。

使用标准差作标准化处理后,在抽样样本改变时仍保持相对稳定性。

其次研究样本间亲疏程度,计算距离系数。

国外学者Mocre曾列出40多种相似系数和距离,而我国学者徐振帮等专家提出:卡方距离比欧式距离等常用距离系数具有更强的分辨能力,本文采用卡方距离,计算公式为数据包络分析 (DEA)是著名运筹学家A.Charnes和W.W.Cooper等人以相对绩效概念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一种处理复杂系统的绩效评估方法。

它是使用数学规划模型比较决策单元 (简记为DMU)之间的相对绩效,并做出评估。

中部六大城市群,谁能扛起“中部崛起”的大旗

中部六大城市群,谁能扛起“中部崛起”的大旗

中部六大城市群,谁能扛起“中部崛起”的大旗我国的湖北、安徽、江西、山西、湖南、河南被称为是中部地区,合肥、郑州、太原、南昌、长沙、武汉是中部六省省会。

这里水陆空交通都发达,拥有迎东接西、贯南通北的地理优势。

但是因为历史和现实的各种因素,使得中部地区目前的发展状况还不如东部地区的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形成中部塌陷区。

中部六省武汉城市圈。

以武汉为中心,包括黄石、鄂州、黄冈、孝感、咸宁、仙桃、天门、潜江周边个城市所组成的城市圈。

位于长江经济带的中心地位,是全国综合交通运输枢纽。

武汉是六省会中的唯一的国家中心城市,也是唯一的副省级城市,在国家定位上,武汉高出其余五城一级。

六大城市群中原城市群。

以郑州为中心,洛阳为次中心,辐射范围包括开封、平顶山、新乡、焦作、许昌、漯河、新郑、堰师、荣阳、登封、舞钢、汝州、辉县、卫辉、沁阳、孟州、长葛、济源、巩义、新密、禹州等个城市,是我国中部地区城镇最为密集的地区,“陇海一兰新”地带经济重心区。

长株潭城市群。

以长株潭复合城市为中心,包括岳阳、常德、益阳、娄底、衡阳、江西萍乡在内的空间区域。

核心区域是长沙、株洲、湘潭个地级市,三市沿湘江呈“品”字形分布,长株潭城市群是我国京广经济带、泛珠三角经济区、长江经济带的接合部,区位和交通条件十分优越。

皖江城市带皖江城市带。

以合肥为中心,包括安庆、池州、铜陵、巢湖、芜湖、宣城、马鞍山、滁州等城市。

皖江城市带是最靠近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中部城市群,以合肥为中心,半径公里可以覆盖上海、江苏、浙江、河南、江西、湖北、山东、安徽七省一市。

城市群环鄱阳湖城市群。

以南昌为核心,以昌九工业走廊为轴线。

包括九江市、景德镇市、上饶市、鹰潭市、抚州市6 市,是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海峡西岸经济区等重要经济板块的直接腹地,这些优势可强化其在长江中下游的经济纽带作用。

太原都市圈。

以太原为中心,包括阳泉市、晋中市,忻州市、吕梁市等城市组成的空间区域。

介休、汾阳、孝义、忻州、阳泉、原平、离石、柳林、中阳等城镇密集区为外圈层。

基于DEA的中部省会城市科技创新效率研究

基于DEA的中部省会城市科技创新效率研究

文 献 标 识 码: A
1 . 6  ̄js. 0 — 9 72 1.205 03 9 . n1 7 0 0 . 00 .3 9 s 0 0
文章 编 号 : 0 — 9 72 1)2 0 7 - 3 1 7 0 0 (0 00 - 0 2 0 0
S in ea d Te h oo y I n v to f ce c fCa i lCi e ce c n c n lg n o a i n Ef in y o pt t s i a i
b y DEA. o cu in n ia e t e ef in y o ce t c a d t c n l gc li n v t n h v e ti e e it b t na d C n l s s id c t h f ce c f s in i n e h o o ia n o a i a e a c r n lv lo dsr ui ,n o i i f o a f i o
Ab t a t h f ce c fs i ni c a d t c n l gc lin v t n o e sx c pt l i e n c n rla e c mp r d a d e au td sr c : e e i in y o c e t n e h oo ia n o ai f h i a i t s i e ta r o ae n v l ae T i f o t aci
i n r l e fChi a wh c s d o DEA n Ce t a Ar a o n i h Ba e n
LU Qn— i I i - n gp g (o eeo R sucs n n i n n S i c, u a o l nvrt,h nsa 4 0 8 ,hn) C l g f eore dE v omet c ne H nnN r iesyC agh 10 1 ia l a r e ma U i C

我国中部地区工业发展的战略定位

我国中部地区工业发展的战略定位

我国中部地区工业发展的战略定位摘要:在当今国际国内经济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的形势下,中部地区工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应该是:发挥中部地区的区位和资源优势,抓住国际产业转移和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历史机遇,以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为动力,以推进新型工业化为突破口,以武汉城市圈、中原城市群、长株潭城市群和皖江城市带四大城市群建设为重点,加快中部地区的经济一体化,将中部地区建设为全国重要的粮食和优势农副产品生产加工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技术产业基地,又好又快地实现中部地区经济的崛起。

关键词:中部地区;工业基础;战略定位近年来,国际国内经济环境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这将对中部地区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使中部地区的工业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从国际来看,世界经济将持续增长,发展中国家经济继续较快增长,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大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推动效应进一步显现。

世界经济贸易总体继续向好,新一轮跨国并购方兴未艾,国际直接投资规模继续扩大,这将有利于中部地区进一步扩大开放和承接国际产业转移。

从国内来看,中部地区最大的发展机遇莫过于国家开始正式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战略,国家会相应出台一系列的优惠政策予以适当扶持,这必将给中部地区的发展产生前所未有的影响。

一、中部地区现有的工业基础与竞争力分析由于优越的区位条件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中部地区曾经是我国几个五年计划的重点建设区域。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部地区已形成了一批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优势产业和产业基地。

目前,中部地区重要的原材料基地有武汉、太原的钢铁基地,山西的铝基地,江西、湖南、安徽的铜基地,山西、豫西的煤化工基地,湖北的磷化工基地等。

改革开放以来,中部地区的轻工业虽然有了很大的发展,工业结构也有所调整,但重工业的比重仍然很高,以能源和原料工业为重心的重化工业主导型产业结构特征明显。

中部地区的主导产业仍主要集中于能源、原材料以及农产品加工业等传统产业。

江门市制造业发展竞争力SWOT分析

江门市制造业发展竞争力SWOT分析

江门市制造业发展竞争力SWOT分析江门市位于广东省珠江三角洲中部,是中国南部的一个重要制造业城市。

江门市拥有发达的制造业,其中包括电子、家电、陶瓷、塑料等多个领域。

随着制造业的发展,江门市的制造业发展竞争力也在不断提升。

本文将对江门市的制造业发展竞争力进行SWOT分析,以期找到其竞争优势和不足之处,并提出可改进的措施。

一、江门市制造业发展竞争力的优势1. 产业链完整:江门市的制造业产业链非常完整,涵盖了从原材料到成品的整个生产过程。

家电、陶瓷等行业具有一定的产业集聚效应,形成了一定的产业优势。

2. 技术创新:江门市的一些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做得非常不错,例如推出了一些领先的家电产品,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认可。

3. 交通便利:江门市地处珠江三角洲核心区域,交通非常便利,便于原材料的采购和成品的运输。

4. 劳动力资源充足:江门市拥有充足的劳动力资源,能够满足制造业的发展需求。

二、江门市制造业发展竞争力的劣势1. 缺乏自主知识产权:江门市的一些制造业企业在产品技术和知识产权方面存在不足,产品附加值不高,竞争力不够强。

2. 环保压力大: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江门市的制造业面临着环保压力,一些传统产业在环保方面存在短板。

3. 人才短缺:虽然江门市的劳动力资源充足,但在制造业高端人才方面还存在短缺的问题,制约了制造业的发展。

4. 产业升级难度大:一些传统产业在面临市场变化时难以进行产业升级,缺乏技术和市场的支持。

三、江门市制造业发展竞争力的机会1. 产业升级:江门市可以加大科技投入,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加快制造业的产业升级步伐,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2. 一带一路战略:江门市可以借助一带一路战略的机遇,拓展国际市场,加强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合作,推动制造业的国际化发展。

3. 政策支持:江门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制造业发展,包括技术研发资金、税收优惠等,为制造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四、江门市制造业发展竞争力的威胁1. 市场竞争激烈:江门市的制造业市场竞争非常激烈,一些低端产品面临着价格战的压力,行业利润空间受到挤压。

城市科技竞争力的生态位评价研究——以浙江省11市为例

城市科技竞争力的生态位评价研究——以浙江省11市为例
第2 卷 第 1 期 9 2
科 技 进
步 与 对 策
V_129N o. 2 0. 1
J n.01 u 2 2
2 1 年6 02 月
S i n e T c n l g r g e s n o i y ce c & e h o o yP o r s dP l a c
城 市 科 技 竞争 力 的生 态 位评 价 研 究
r ] ADAMSJ 5 AMESD.S in e R&D, n vn inp tnil c c, e a di e t oe t n o a
[ 0 匡爱 民. 于数据 包络 法 的我 国 区域 创 新绩 效 地 区差 异 动 1] 基 态分析 [] 江西社 会科 学,O o 6 : l7 . J. 2 1 ( ) 7 一4 [ ] 刘玉 芬, 目. 于 DE 的西部 地 区 高技 术产 业技 术 创新 ¨ 张 基 A 绩效评 价[ ] 科技 管理研 究 ,0 0,0 1 ) 1 2 1 91 1 J. 2 1 3 ( 3 : 1 , 1 2 .
争 力 评 价 , 单 一 时 间 尺 度 的 多 个 城 市 科 技 竞 争 力 评 或
为 科 技 活 动 提供 各 种 资 源 要 素 、 场 环 境 和 服 务 条 件 , 市
而 且 还 为科 技 创 新 者 提 供 了 知 识 交 流 和 互 动 学 习 的绝 佳 科 技 环 境 。 随着 知识 经 济 的 兴 起 和 城 市 化 进 程 的 不 断 加 快 , 技 创 新 逐 渐 成 为 一 个 城 市 经 济 增 长 和 产 业 科 升 级 的 引 擎 , 家 和 区 域 之 间 的 竞 争 日益 表 现 在 其 城 国 市 之 间 的 科 技 竞 争 上 。倪 鹏 飞 等 … 在 最 新 的一 项 研 究 成 果《 球 城 市 竞 争 力 报 告 ( 0 9 2 l )・创 新 : 市 全 20 ~ O O 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