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5 2.1.1学案

合集下载

选修5第二章 烃和卤代烃 第一节 脂肪烃学案 第1课时

选修5第二章 烃和卤代烃 第一节 脂肪烃学案 第1课时

选修5第二章 烃和卤代烃 第一节 脂肪烃学案 第1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烷烃、烯烃、炔烃物理性质的变化与分子中碳原子数目的关系。

2能以典型代表物为例,理解烷烃、烯烃、炔烃等有机化合物的化学性质。

【重点难点】烷烃 烯烃的结构特点和主要化学性质 【知识回顾】1、烷烃:仅含 键和C —H 键的饱和链烃。

通式: (n≥1)2、烯烃:分子里含有一个 的不饱和链烃叫做烯烃。

通式: (n≥2)(分子里含有两个双键的链烃叫做二烯烃)3、写名称或结构简式CH 3Cl 一氯乙烷 CH 3CH 2Cl 2CH 3CH 2CH 2Cl CH 3CHClCH 3 CH 3CHClCH 2ClCH 3CCl 2CH 3 CH 2=CH —CH=CH 2【教学过程】一、烷烃和烯烃1、物理性质递变规律[思考与交流]P28表2—1和表2—2: 绘制碳原子数与沸点或相对密度变化曲线图:(1)熔、沸点和密度:随着分子里碳原子数的增加,熔、沸点逐渐 。

相对密度逐渐 ,但都比水的密度 。

(2)状态: 由气态(分子中碳原子数n≤ )逐渐过渡到液态(5≤n ≤16)、固态(17≤n)。

(新戊烷在常温下为气态)(3)溶解性: 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练习】:下面是我们已经学过的烷烃或烯烃的化学反应,请写出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乙烷与氯气生成一氯乙烷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2)乙烯与溴的反应:_________(3)乙烯与水的反应:___________; (4)乙烯生成聚乙烯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

★ 自主学习,先学后教,当堂消化。

学案组编人: 张文奇 审核人: 孙文军 编号:GEHXXA5301H u a X u e X u e A n高二化学2、有机基本反应类型(1) 取代反应:有机物分子里的某些 或 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取代的反应。

如烃的卤代反应。

(2) 加成反应:有机物分子中 (三键)两端的碳原子与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直接结合生成新的化合物的反应。

2021-2022高二地理湘教版选修5学案:第一章 第一节 自然灾害的概念与特点 Word版含答案

2021-2022高二地理湘教版选修5学案:第一章 第一节 自然灾害的概念与特点 Word版含答案
(6)据民政部网站2022年消息,截至7月7日10时,黑龙江、浙江、安徽等11省(自治区)591.4万人受灾,15人死亡,8人失踪,直接经济损失34亿元。
(7)1986年4月26日,切尔诺贝利核电站4号反应堆发生爆炸,当场炸死31人,大量强辐射物质泄露,13000多平方千米土地上的100万人处于核辐射的危急中,数以百万计的居民得了严峻的放射病。
二、自然灾难的特点
1.广泛性和区域性
(1)⑥分布范围很广。
(2)⑦自然地理环境的区域性打算了自然灾难的区域性。
2.频繁性和⑧不确定性。
3.肯定的⑨周期性和不重复性。⑩灾难过程及⑪损害结果具有不行重复性。
4.联系性:表现为⑫区域之间、灾难之间。
5.危害严峻性。
6.不行避开性和⑬可减轻性。
思维活动
3.为什么日本多地质灾难?
(3)1996年8月10日,菲律宾的坎拉翁火山突然向空中喷出1500多米高的黑色烟柱,致使当时正在攀登此山的一支国际登山队的4名队员死亡。
(4)2021年7月22日凌晨4时,京珠高速信阳明港四周一辆大客车发生燃烧,41人死亡。
(5)202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里氏9.0级地震,震中位于宫城县以东太平洋海疆,震源深度20公里。地震引发大规模海啸,造成重大人员伤亡。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答案C
解析①山东旱情是由于降水少造成了人畜饮水困难,农业等生产受损,符合自然灾难的内涵。②中的火山喷发发生在无人荒岛,并未导致生命财产受损,属于自然异变。③山洪这种自然异变使桥梁这一财产受损,符合自然灾难的内涵。④虽导致受灾体的损害,但其致灾因子为人类特别活动,属于人为灾难。
答案案例1:自然灾难具有广泛性,频繁性和不确定性,所造成的危害具有严峻性;

2020-2021学年化学苏教版选修5学案:2.1.1有机物中碳原子的成键特点

2020-2021学年化学苏教版选修5学案:2.1.1有机物中碳原子的成键特点

专题2有机物的结构与分类本专题由两个单元组成,第一单元“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突出了碳原子的成键特点,即有机化合物中碳原子成键的三种空间取向——四面体、平面三角形和直线形,并用杂化轨道理论对其作了简单解释;有机化合物结构的三种表示方法(结构式、结构简式和键线式);最后介绍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现象和同分异构体。

在第二单元“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和命名”中,关于有机化合物的分类,重点介绍的是以官能团为依据的分类方法,简单介绍了其他两种分类方法;关于有机化合物的系统命名法,同时简单介绍了习惯命名法的基本原则。

本专题介绍了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分类和命名等知识,是学习以后各专题的基础和工具。

本专题知识比较抽象,有些内容对空间想象能力要求较高,对模仿、操作能力要求也较高。

通过本专题学习,要求同学能根据结构构建结构模型,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初步学会科学抽象、归纳的方法。

学习重点:1.碳原子的成键特点2.有机化合物的分类标准及类别3.烷烃的命名及其他简单有机物的命名4.常见有机物的空间结构学习难点:1.同分异构体的书写2.用杂化轨道理论解释有机物的空间构型本专题概念、理论多,较为抽象,有些内容对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要求较高,因此学习中要注意温故知新,积极参与动手搭建模型、观察与思考、交流与讨论。

加强自立学习与合作探究。

对概念和重要的规律方法要注重理解,强化记忆。

第一单元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中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是有机物中碳原子的成键特点和同分异构体。

学习有机物中碳原子的成键特点时,应以结构特点为中心,以典型的有机化合物为出发点,运用几何知识进行分析推理,得出碳原子价键的空间构型。

在学习同分异构体时,借助分子结构模型探讨同分异构现象产生的原因(包括顺反异构和对映异构)。

在理解同分异构体概念的基础上,结合典型例题和习题,掌握有关题目的特点,形成正确的解题思路。

第二单元有机物的分类和命名中,有机物的分类是学习的一个重点。

学习中要注重对分类依据的理解,宜采用对比的方法掌握这部分知识。

2.1.1离散型随机变量(学生学案)

2.1.1离散型随机变量(学生学案)

2.1.1离散型随机变量(学生学案)例1 判断下列各个量,哪些是随机变量,哪些不是随机变量,并说明理由。

(1)昨天我校办公室接到的电话的个数.(2)标准大气压下,水沸腾的温度.(3)在一次比赛中,设一二三等奖,你的作品获得的奖次.(4)体积64立方米的正方体的棱长.(5)抛掷两次骰子,两次结果的和.(6)袋中装有6个红球,4个白球,从中任取5个球,其中所含白球的个数.函数与随机变量的异同点:例2:下列变量中是离散型随机变量的________.(1)下期《星光大道》节目中冠军的人数;(2)某加工厂加工的一批某种钢管的外径与规定的外径尺寸之差;(3)在泉州至福州的高速铁路线上,每隔50 m有一电线铁塔,从泉州至福州的高速铁路线上将电线铁塔进行编号,其中某一电线铁塔的编号;(4)福州市闽江水位监测站所测水位在(0,29]这一范围内变化,该水位站所测水位.课堂练习1:(课本P45练习NO:1)课堂练习2:1、袋中有大小相同的5个小球,分别标有1、2、3、4、5五个号码,现在在有放回的条件下取出两个小球,设两个小球号码之和为ξ,则ξ所有可能值的个数是____ 个;{ }表示.2、抛掷两枚骰子各一次,记第一枚骰子掷出的点数与第二枚骰子掷出的点数的差为ξ,试问:(1) {ξ>4}表示的试验结果是什么? (2) P (ξ>4)=?3、写出下列各随机变量可能的取值.(1)从10张已编号的卡片(从1号到10号)中任取1张,被取出的卡片的号数ξ.(2)一个袋中装有5个白球和5个黑球,从中任取3个,其中所含白球数ξ.(3)抛掷两个骰子,所得点数之和ξ.(4)接连不断地射击,首次命中目标需要的射击次数ξ.4、写出下列随机变量可能取的值,并说明随机变量所取的值表示的随机试验的结果一袋中装有5只同样大小的白球,编号为1,2,3,4,5 现从该袋内随机取出3只球,被取出的球的最大号码数ξ;5、(1)某座大桥一天经过的中华轿车的辆数为ξ;(2)某网站中歌曲《爱我中华》一天内被点击的次数为ξ;(3)一天内的温度为ξ;(4)射手对目标进行射击,击中目标得1分,未击中目标得0分,用ξ表示该射手在一次射击中的得分。

化学:2.1.1 有机化学反应的主要类型——加成反应、取代反应 学案2(鲁科版选修5)

化学:2.1.1 有机化学反应的主要类型——加成反应、取代反应 学案2(鲁科版选修5)

第1节 有机化学反应类型第1课时 有机化学反应的主要类型——加成反应、取代反应[学习目标定位] 会根据有机物的组成和结构特点,分析加成反应、取代反应的原理,会书写常见有机物发生加成反应或取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有着密切关系。

根据结构预测性质的方法是首先找出官能团,然后从键的极性,碳原子的饱和程度等进一步分析预测有机化合物的性质,当有机物分子中含有不同基团时,邻近基团间往往存在相互影响,会使有机化合物表现出一些特性。

2.“人文奥运、科技奥运、绿色奥运”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重要特征。

其中禁止运动员服用兴奋剂是重要举措之一。

某兴奋剂的结构简式为请写出该结构简式含有的官能团:—OH 、、—Cl 。

3.完成下列化学反应方程式并回答问题。

(1)CH2===CH2+Br2―→CH2Br—CH2Br ; (2)CH2===CH2+H2O ――→催化剂CH3—CH2OH ; (3)CH≡CH +HCl ――→催化剂CH2===CHCl ; (4)CH3—CH3+Cl2――→光CH3CH2Cl +HCl ;(6)CH3CH2CH3+5O2――→点燃3CO2+4H2O ; (7)2CH3CH2OH +O2――→催化剂2CH3CHO +2H2O ;在以上反应中(1)、(2)、(3)属于加成反应,(4)、(5)属于取代反应,(6)、(7)属于氧化反应。

探究点一加成反应1.有机化学反应常涉及到参加反应的主要有机物(结构特点)、与之反应的试剂、反应条件、反应产物及反应类型等。

从反应类型上看主要的有机化学反应类型有加成反应、取代反应、消去反应等。

此外还有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2.加成反应是有机化合物分子中的不饱和键两端的原子与其他原子或原子团结合,生成饱和的或比较饱和的有机化合物的反应。

(1)发生加成反应的有机物结构中必须具有不饱和键,常见的不饱和键有碳碳双键、碳碳叁键和碳氧双键,一定条件下苯环也可发生加成反应。

高中语文选修五教案

高中语文选修五教案

高中语文选修五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文本的基本内容和结构。

2. 分析作者的写作手法和语言特色。

3.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4. 引导学生探讨文学作品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5. 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教学内容本次教案选取的是《古诗十九首》中的几首经典诗作。

《古诗十九首》是中国古代诗歌的瑰宝,其内容丰富,情感真挚,语言精炼,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通过对这些诗作的学习,学生不仅能够感受到古代诗人的情感世界,还能够学习到优秀的诗歌创作技巧。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 通过展示一段关于《古诗十九首》的背景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

- 提问学生对古诗的了解,以及他们对诗歌的个人感受。

新课讲解- 详细解读选定的几首诗作,分析诗歌的主题、情感、意象等元素。

- 讨论诗人的生平背景,以及这些背景如何影响他们的创作。

- 举例说明古代诗歌中常用的修辞手法和节奏韵律。

互动探究- 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首诗歌,进行深入分析和讨论。

- 小组展示分析结果,其他同学提出意见和建议。

- 教师点评,总结每个小组的分析亮点和不足之处。

拓展延伸- 邀请学生尝试仿写一首风格相近的诗歌,表达自己的情感或观点。

- 分享学生的作品,并进行点评,鼓励创新和个性化表达。

作业布置- 要求学生背诵本次课程中学习的诗歌。

- 完成一篇关于《古诗十九首》的感悟或评论文章。

教学反思在本次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反应和参与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

同时,教师应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尊重不同的意见和感受,营造一个开放和包容的学习氛围。

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学生不仅能够学习到诗歌知识,还能够锻炼自己的思辨能力和创造力,从而全面提升语文素养。

结语。

2021-2022学年高二化学人教版选修5学案:第一章 第四节 第1课时 有机化合物的分离、提纯

2021-2022学年高二化学人教版选修5学案:第一章  第四节  第1课时 有机化合物的分离、提纯

第四节争辩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第1课时有机化合物的分别、提纯[学习目标定位]熟知蒸馏法、萃取法、重结晶法提纯有机物的原理,能够依据有机物的性质、特点选择其分别方法。

1.物质的分别是把混合物的各种成分物质分开的过程,分开以后的各物质应当尽量削减损失,而且是比较纯洁的。

(1)物理方法:过滤、重结晶、升华、蒸发、蒸馏、分馏、液化、分液、萃取、渗析、溶解、盐析、汽化、物理方法洗气等。

(2)化学方法:加热分解、氧化还原转化、生成沉淀、酸碱溶解或中和、络合、水解、化学方法洗气等。

(3)依据成分物质性质的差异,确定下列混合物的分别方法:①饱和食盐水和沙子过滤;②从KNO3、NaCl的混合溶液中获得KNO3结晶;③水和汽油的混合物分液;④从碘水中提取碘萃取。

2.物质的提纯是将某物质中的杂质,接受物理或化学方法除掉的过程。

它和分别的主要区分在于除掉后的杂质可以不进行恢复。

常用的方法有(1)将要除去的杂质变为被提纯物,这是提纯物质的最佳方案。

如除去Na2CO3中混有的NaHCO3,可将混合物加热使NaHCO3全部转化为Na2CO3。

(2)加入一种试剂将要除去的杂质变成沉淀,最终用过滤的方法除去沉淀。

如食盐水中混有BaCl2,可加适量的Na2SO4,把Ba2+转化为BaSO4沉淀。

(3)加热或加入一种试剂使杂质变为气体逸出。

如食盐水中混有Na2CO3,可加盐酸使CO2-3变为CO2逸出。

探究点一含有杂质的工业乙醇的蒸馏1.蒸馏原理(1)蒸馏的原理是在确定温度和压强下加热液态混合物,沸点低的物质或组分首先汽化,将其蒸气导出后再进行冷凝,从而达到与沸点高的物质或组分相分别的目的。

(2)工业乙醇中含有水、甲醇等杂质,经蒸馏收集77~79 ℃的馏分。

2.仪器装置(1)仪器A的名称是温度计。

(2)仪器B的名称是蒸馏烧瓶。

(3)仪器C的名称是冷凝管。

(4)仪器D的名称是锥形瓶。

3.试验步骤在250 mL蒸馏烧瓶中加入100 mL工业乙醇,再在烧瓶中投入少量碎瓷片,安装好蒸馏装置,向冷凝器中通入冷却水,加热蒸馏。

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选修5学案:第二章 第一节 中国自然灾害的特点

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选修5学案:第二章 第一节 中国自然灾害的特点

第一节中国自然灾害的特点学习目标明目标、知重点了解自然灾害种类多样的原因,掌握中国自然灾害的地域分异的表现和特征。

了解我国成灾人口严重的原因,知道我国成灾人口主要集中区。

理解中国农业灾情严重的原因并掌握农业灾情的地域分布。

掌握中国6个灾害带和每个灾害带的地域分布及其主要自然灾种。

灾害种类多样且灾次频发【自主学习】1.我国自然灾害多发我国自然灾害类型多样,发生频率高、强度大,与其特有的自然地理环境有关,具体如下表所示:项目内容解读灾害特征灾种多我国自然灾害类型多样,尤其以地震、干旱、洪涝、台风、风暴潮的危害最为严重灾次频、强度大我国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高、强度大。

全世界20世纪发生的54起重大自然灾害事件中,我国占了8起形成原因特殊的地理位置、多山的地貌以及强烈的地壳运动,加上处于不稳定的季风环流控制下灾害种类集中多发区旱灾黄淮海平原、东北平原洪涝黄淮海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地震台湾省以及华北、西北、西南地区滑坡、泥石流西南地区低温冷害东北地区台风东南沿海地区[图表导读]读教材P25图2.2“中国重大自然灾害点位图(1900~2000年)”,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分布最广泛的灾害是什么?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之间为什么少洪涝灾害?(2)西北地区、青藏地区主要的气象灾害是什么?(3)西南地区是我国滑坡、泥石流多发的地区,这与当地的哪些地质、气候条件有关?(4)中国自然灾害的地域分异有何特征?为什么?提示:(1)旱涝灾害。

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之间为分水岭,海拔较高,排水条件好。

(2)雪灾。

(3)西南地区地质构造复杂,多地震活动,岩石易破碎;西南地区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易引发滑坡、泥石流灾害。

(4)特征:以黑河—腾冲为界,此线东南部自然灾害不仅种类多而且分布面积广;该线的西北部自然灾害种类少,分布比较稀疏。

主要原因:由受灾体地域分异控制,我国东南部是人口稠密,农业、城市密集,经济相对发达的区域;受孕灾环境和致灾因子的制约,东南部季风影响显著,受海洋影响大,而且多山,各种自然灾害频发。

选修5第2章第1节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与分布学案

选修5第2章第1节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与分布学案

选修5第2章第1节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与分布学案课前温故知新【课标要求】运用地图,指出我国主要自然灾害的区域分布。

【学习目标】1、掌握并理解我国自然灾害的四大特点——种类多、频率高、分布范围广、地域差异大。

2、掌握我国三大自然灾害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各灾害带主要的灾害种类。

【学习重点】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

【学习难点】各地自然灾害成因。

【自主学习】一、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1、灾害种类多。

世界上各种自然灾害,在我国都有分布,其中以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的危害最大。

2、发生频率高。

近半个世纪以来,我国平均每年出现较大的气象灾害________世界各国的平均频率。

3、分布范围广。

西北、华北地区春秋多________;东部季风区夏季多________和________灾害;东北和西南地区,冬春多________,森林火灾也时有发生;西南、西北和华北的活动构造带多________;青藏高原多低温冻害和________灾害;东南沿海多________和________等。

4、地域差异大。

东部地区灾害________多,强度大,________高,损失大;中部次之;西部________脆弱,自然灾害类型多样,但________较小。

二、我国自然灾害的分布1、我国自然灾害的时空分布特征。

我国自然灾害在时间上分布具有________性;在空间分布上,在自然灾害集中的地带往往形成________。

2、我国三大自然灾害带(1)沿海灾害带: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自然灾害。

(2)沿江灾害带: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自然灾害。

(3)山前灾害带: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________等自然灾害。

课堂探究学习【问题探究】1、试分析我国三大自然灾害带灾害多发的原因。

选修5第2章第2节我国的干旱、洪涝、寒潮与台风学案

选修5第2章第2节我国的干旱、洪涝、寒潮与台风学案

选修5第2章第2节我国的干旱、洪涝、寒潮与台风学案课前温故知新【课标要求】分析干旱、洪涝、寒潮、台风等气象灾害的形成原因。

【学习目标】1、理解干旱、洪涝、寒潮、台风等气象灾害的形成原因。

2、掌握干旱、洪涝、寒潮、台风等气象灾害的分布及特点。

【学习重点】每种气象灾害的特点、分布及成因。

【学习难点】每种气象灾害的成因分析。

【学习流程】课前:1、回顾旧知,预习新课2、课前朗读,订正学案课堂:1、新课导入,明确目标(5min)2、小组讨论,合作探究(10min)3、分组展示,相互纠错(10min)4、相互评价,归纳总结(15min)5、当堂检测,巩固训练(10min)【自主学习】一、我国的干旱灾害1、我国干旱的主要特征:一是________多。

平均每________年发生一次。

二是________长,经常出现________,时间长达数月,极少数旱灾甚至长达几年。

三是________________广。

一般来说,我国北方地区平均________、________高于南方地区。

2、我国旱灾的成因(1)降水方面的因素。

我国季风气候区内,不同地区的降水的________变化是形成全国季节性易旱地区分布的基础。

长江以南地区在7月和8月降水较少,易形成________;华北、东北地区,易形成________和________;西南地区________比较严重。

(2)水资源方面的因素。

我国南方________、耕地少,北方________、耕地多。

这种地区之间________的不平衡状况,是造成我国干旱灾害的重要因素。

(3)社会经济因素。

其一是我国耕地________的增加,灌溉面积的扩大,造成农田需水量的增加;其二是我国北方地区________播种面积的增加,北方受________威胁的农田面积进一步扩大;其三是我国人口增加,导致________持续增大,工业的发展,又造成工业用水量、需水量不断增多。

二、我国的洪涝灾害1、洪涝灾害的成因:我国绝大多数河流的洪水是由降雨尤其是_________所形成的,我国夏季的________和________是直接引发暴雨的重要天气因素。

高中化学选修五第全套教案

高中化学选修五第全套教案

高中化学选修五第全套教案第一课:元素的周期律教学目标:1. 理解元素周期表的基本构成和周期律规律;2. 掌握元素周期性规律对元素特性的影响;3. 理解元素周期表中新兴元素的特点和应用。

教学内容:1. 元素周期表的构成和分类;2. 周期性规律的基本概念;3. 元素周期表中新兴元素的特点和应用。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介绍元素周期表的历史背景和构成,引入元素周期性规律的概念;2. 概念讲解:讲解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周期性规律对元素性质的影响;3. 案例分析:分析元素周期表中新兴元素如锗、铷等的特点和应用;4. 活动实践:进行元素周期表的应用实验,观察周期性规律对元素性质的影响;5. 总结反思:总结元素周期表的基本构成和周期律规律,探讨元素周期性规律的应用意义。

教学评估:1. 参与讨论和分析案例的情况;2. 实验操作和结果记录的准确性;3. 总结反思的深度和广度。

第二课:化学键的类型和性质教学目标:1. 理解化学键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 掌握化学键的形成机理和性质;3. 了解化学键在物质性质和化学反应中的作用。

教学内容:1. 化学键的定义和分类;2. 化学键的形成机理和性质;3. 化学键在物质性质和反应中的作用。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例子引入化学键的概念和分类;2. 概念讲解:讲解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的形成机理和性质;3. 案例分析:分析化学键在物质性质和化学反应中的作用;4. 活动实践:进行化学键形成机理的模拟实验,观察化学键的特点;5. 总结反思:总结化学键的类型和性质,探讨化学键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

教学评估:1. 参与实验和活动的程度和积极性;2. 理解化学键概念和性质的掌握情况;3. 个人总结和反思的深度和广度。

第三课:分子几何构型和立体化学教学目标:1. 掌握分子几何构型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 理解分子几何结构对分子性质和反应的影响;3. 探索立体化学在药物设计和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数学选修4-5学案 §2.1.2不等式的证明(2)

数学选修4-5学案 §2.1.2不等式的证明(2)

§2.1.2不等式的证明(2)综合法与分析法学案 姓名☆学习目标: 1. 理解并掌握综合法与分析法;2. 会利用综合法和分析法证明不等式☻知识情景:1. 基本不等式:10. 如果,a b R ∈, 那么222a b ab +≥. 当且仅当a b =时, 等号成立.20. 如果,a b R +∈, 那么2a b +≥. 当且仅当a b =时, 等号成立.30. 如果,,a b c R +∈, 那么3a b c++≥, 当且仅当a b c ==时, 等号成立.2.均值不等式:如果,a b R +∈,那么 22ab a ba b++≤≤≤常用推论:10. 20a ≥; 0;a ≥ 12(0)a a a+≥>;20.2(0)a b ab b a +≥>; 30.a cb bac ++≥(,,a b c R +∈).3.不等式证明的基本方法:10. 作差法与作商法(两正数时). 20. 综合法和分析法.30. 反证法、换元法、放缩法☆案例学习:综合法:从①已知条件、②不等式的性质、③基本不等式等出发,通过逻辑推理, 推导出所要证明的结论. 这种证明方法叫做综合法.又叫由 导 法. 用综合法证明不等式的逻辑关系:12n A B B B B ⇒⇒⇒⇒⇒ 例1 ,,0,,a b c >已知且不全相等222222()()()6a b c b c a c a b abc +++++>求证:例2分析法:从要证的结论出发, 逐步寻求使它成立的充分条件, 直至所需条件为已知条件或一个明显成立的事实(定义、公理或已证的定理、性质等),从而得出要证的命题成立,这种证明方法叫做分析法. 这是一种执 索 的思考和证明方法. 用分析法证明不等式的逻辑关系:例3例4例5 证明:.)())((22222bd ac d c b a +≥++12n 12n 12,,,R ,1,(1)(1)(1)2n n a a a a a a a a a +∈=+++≥ 已知且求证:12 ( ) n B B B B A ⇐⇐⇐⇐⇐ 结步步寻求不等式已论成立的充分条件知<求证222222,,0,a b b c c a a b c abca b c++>≥++已知求证:§2.1.2不等式的证明(2) 练习 姓名1、已知,,0,0y x y x ≠>>求证.411yx yx+>+2、已知,0>>b a 求证.b a b a ->-3、已知.0,0>>b a 求证:(1).4))((11≥++--b a b a (2).8))()((333322b a b a b a b a ≥+++4、已知d c b a ,,,都是正数。

高中化学教案选修5教案ppt怎么写

高中化学教案选修5教案ppt怎么写

高中化学教案选修5教案ppt怎么写
第一部分:引入导入
1. 展示化学实验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

2. 提出问题或情境,激发学生思考和探究的欲望。

第二部分:知识讲解
1. 概述本节课要讲解的内容和重点。

2. 通过图表、实验展示、动画等方式讲解知识点。

3.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或分析案例。

第三部分:课堂活动
1. 分组讨论或合作实验,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实践能力。

2. 完成课堂任务或小组作业,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3. 提出思考题或探究性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探索。

第四部分:总结反思
1.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和学习收获。

2. 回顾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表现,给予肯定和指导。

3. 提出下节课的预习内容和学习建议。

第五部分:课后作业
1. 布置作业或练习题,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2. 提出挑战性问题或拓展性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并主动参与,提升学习效果。

通过以上五个部分的设计,可以使化学选修5教案PPT更具有系统性和层次感,能够有效引导学生学习,提升教学效果。

2020-2021学年化学苏教版选修5学案:2.1.2同分异构体

2020-2021学年化学苏教版选修5学案:2.1.2同分异构体

第2课时同分异构体1.同分异构体化合物具有相同的分子式,但具有不同结构式的现象,叫做同分异构现象。

具有同分异构现象的化合物互称为同分异构体。

同分异构现象普遍存在于有机化合物中,它是有机物种类繁多的重要原因之一。

同分异构体之间的转化是化学变化。

在有机化合物中,当碳原子数目增多时,同分异构体的数目也就越多。

2.同分异构现象的类别(1)碳链异构,是由于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产生的异构现象。

烷烃中的同分异构体均为碳链异构,如C5H12有三种同分异构体,即正戊烷、异戊烷、新戊烷。

(2)位置异构,是由于官能团位置不同产生的异构现象,如CH3CH===CHCH3和CH2===CH—CH2—CH3。

(3)官能团异构,是由于具有不同的官能团而产生的异构现象。

如CH≡C—CH2—CH3与CH2===CH—CH===CH2、丙烯与环丙烷、乙醇与甲醚、丙醛与丙酮、乙酸与甲酸甲酯、葡萄糖与果糖、蔗糖与麦芽糖、硝基乙烷与甘氨酸等。

(4)立体异构,有机化合物具有相同的组成和相同的结构,而原子在分子中的空间排列情况不同,这种异构称为立体异构。

立体异构又分为顺反异构和对映异构。

CH3—CH===CH—CH3存在顺反异构,甲基在双键同一侧的,称为顺-2-丁烯;甲基在双键两侧的,称为反-2-丁烯。

乳酸存在对映异构,两种分子互为镜像。

立体异构现象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立体异构和生命现象有着紧密的联系。

如某些昆虫的信息素具有一个或多个碳碳双键,它们通常存在顺反异构。

同样,生命体对手性分子也有着神奇的识别能力。

探究点一同分异构现象和同分异构体一、同分异构现象产生的原因同分异构现象产生的原因是有机化合物分子内部通常含有较多的原子,分子内部原子结合的顺序和成键方式不同。

但并不是所有分子都有同分异构体,例如CH4、C2H6等就没有同分异构体。

同分异构体的性质有较大差异,这是因为结构不同所导致的结果。

二、对同分异构体的理解(1)分子结构式的写法与分子真实结构的差别。

最新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5全册学案(附详细解析)

最新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5全册学案(附详细解析)

最新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5全册学案(附
详细解析)
本文档是关于最新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5全册学案的详细解析,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该教材内容。

学案一共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单元概述
每个单元开始时,我们将提供该单元的概述,介绍本单元所涉
及的主题和重点内容。

研究目标
在学案中,我们将列出本单元的研究目标,以帮助学生明确他
们需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

阅读指导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阅读教材中的文章和文本,我们将提供一
些阅读指导。

这些指导包括阅读前的思考问题、关键词解释和后续
讨论的问题等。

课文解析
学案中将详细解析每篇课文的内容和主题。

我们将阐述作者的意图、文学特点以及背景知识等,以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分析课文。

练活动
为了巩固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学案将提供一些练活动。

这些活动包括阅读理解、写作练、讨论和小组活动等,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总结反思
每个单元结束时,我们将提供一个总结反思部分,帮助学生回顾所学内容,总结经验并提出问题。

通过这份学案,我们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最新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5全册的内容,提高他们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并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和综合素养。

天津市第二南开中学高中化学《1.2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5

天津市第二南开中学高中化学《1.2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5

天津市第二南开中学高中化学《1.2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学案新人教版选修52、芳香化合物、芳香烃、苯的同系物三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1)芳香化合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芳香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苯的同系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芳香醇和酚的区别:【学习过程】一、有机化合物中碳原子的成键特点:1、碳原子位于周期表第族第周期,碳原子最外层有个电子,碳原子既不易电子、也不易电子。

2、碳原子既可与其它原子形成共价键,碳原子之间也可相互成键,既可以形成_________键,也可以形成______________键或_________________键。

)多个碳原子可以相互结合成长短不一的,碳链也可以带有__________还可以结合成_________________,碳链和碳环还可以相互结合。

二、有机化合物结构的表示方法——结构式、结构简式、键线式、电子式写出丁烷的结构式结构简式键线式电子式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写出乙醛的结构式结构简式键线式电子式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三、四个典型分子的结构1、甲烷:⑴写出甲烷的电子式:____________,结构式:_______________⑵甲烷分子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画出示意图:___________________【练习】下列事实中,能证明甲烷分子是以碳原子为中心的正四面体结构的是()A.CHCl3只代表一种物质 B.CH2Cl2只代表一种物质C .CH 3Cl 只代表一种物质D .CCl 4只代表一种物质⑶甲烷分子中的共面原子:两种情况:任意3个氢原子共面,更重要的是碳原子与_____________________共面。

高中数学选修2一1教案

高中数学选修2一1教案

高中数学选修2一1教案
教学目标:
1. 掌握数列的定义和基本性质,理解数列的概念和实质。

2. 学习并掌握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能够熟练应用。

3. 能够解决实际问题中的数列应用题。

教学重点:
1. 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定义和性质。

2. 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和应用。

3. 实际应用中的数列问题解决。

教学难点:
1. 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应用题目解决。

2. 能够灵活运用求和公式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通过一个生活中的例子引入数列的概念,让学生理解数列的定义和基本性质。

二、讲解:
1. 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概念和基本性质。

2.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和求和公式。

3. 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和求和公式。

三、练习:
1. 让学生完成一些基础的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题目。

2. 练习应用题目,让学生灵活运用求和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四、拓展:
引导学生思考更复杂的数列问题,如特殊数列、递归数列等,拓展数列应用的范围。

五、总结: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化学生对数列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六、作业:
布置相关的数列练习题作为课后作业,以巩固学生对数列的掌握。

七、反馈:
下节课开始前对上节课的内容进行复习和总结,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和提出问题。

以上为本教案的主要内容,希望老师们在教学过程中能灵活运用,使学生真正理解数列的概念和应用。

选修五2-1导学案模式

选修五2-1导学案模式

专题二2 -1、2《认真对待权利和义务积极维护人身权》导学案学习目标:理解相关民事法律关系的相关知识点,理解到民事权利与民事义务的关系。

重点难点:理解民事权利与民事义务,自觉维护人身权。

学习方法:“诱思探究-----五环教学法”课时安排:1课时一、梳理知识,夯实基础(一)、民事法律关系就在身边1、民事法律关系,是由民法调整的关系和关系。

2、民事法律关系包含三个要素:、和。

3、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就是民事主体享有的和承担的。

(二)、积极维护自己的权利1、民事权利的实现,除了必须具备外,很大水准上取决于人们的。

2、人们必须自觉使用来协调和解决冲突。

所有社会成员既要积极维护自己的,又要尊重他人的,使社会健康和谐地发展。

(三)、违反义务须承担法律责任1、民法通则规定,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有:停止,排除,消除,返还,恢复,修理、重作、更换,赔偿,支付,消除影响、恢复声誉,赔礼道歉。

2、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能够适用,也能够适用。

3、权利人在实现自己的权利,向他人追究法律责任的过程中,要注意民法规定的制度。

(四)、生命健康俱可贵1、地位:生命健康权是一个人的权利。

2、重要性:身体和健康是每个人从事一切活动必不可缺的条件。

3、法律规定:(1)、公民享有权。

(2)、侵害公民身体体造成伤害的,理应赔偿、因减少的收入、残废者费等费用;造成死亡的,并理应支付费、死者生前扶养的人必要的生活费等费用。

(五)、姓名肖像受保护1、姓名权(1)、姓名是我们用来表现自我、区别他人的符号,很大水准上表达了个人在的基本特征。

(2)、民法通则规定:公民享有姓名权,有权、和按照规定自己的姓名,禁止他人、、。

2、肖像权(1)、含义:肖像权是人们对其外部形象所享有的利益。

(2)、内容:公民对自己的肖像享有、和排除他人的权利。

(3)、法律规定:民法通则规定,公民享有肖像权,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以为目的的使用公民的肖像。

(六)、声誉隐私不可侵1、声誉权(1)、含义:对于的社会评价,在法律上被称为声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选修5 第二章烃和卤代烃
第一节脂肪烃预习案(第1课时)
※明确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1.了解烷烃、烯烃的物理性质的规律性变化
2.了解烷烃、烯烃的结构特点和化学性质
过程与方法:注意不同类型脂肪烃的结构和性质的对比,善于运用形象生动的实物模型等手段理解概念、掌握概念、学会方法、形成能力
情感与价值观:根据有机物的结果和性质,培养学习有机物的基本方法“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的思想
学习重点:烯烃的结构特点和化学性质
学习难点:烯烃的顺反异构
※课前学法指导※
1.依据预习案通读教材第28-32页,有疑惑的用红笔做好疑难标记。

了解烯烃和烷烃的性质。

2.复习已经学过的有机化学的知识;
3.完成预习案,限时15分钟。

【复习回顾】回忆甲烷、乙烯的结构和性质,引导学生讨论甲烷、乙烯的结构和性质的相似点和不同点,列表小结。

一、烷烃(又可称饱和烃)
1.分子式通式:
2.物理性质:(1)熔沸点:①碳原子数越多,相对分子质量越,熔沸点越;(如:甲烷乙烷丙烷正丁烷)
②碳原子数相同时,支链数越多,熔沸点越。

(如:正丁烷异丁烷;正戊烷异戊烷新戊烷)
③常温常压下是气体的烷烃,其碳原子数,此外,新戊烷常温常压下也是气体。

(2)密度:碳原子数越多,密度越大;液态烷烃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

(3)溶解性: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有的液态烷烃本身就是有机溶剂,如己烷。

二、烯烃
1.烯烃概念:
2.单烯烃的通式及组成特点
(1)通式:(2)结构特点:
3.物理性质:(认真观察分析P28表2-2)【递变性】
小结:
※预习自测※
A级1.下列烷烃的一氯取代物中没有同分异构体的是()A.丙烷 B.丁烷 C.异丁烷 D.新戊烷
2.乙烷中混有少量乙烯气体, 欲除去乙烯可选用的试剂是 ( ) A.氢氧化钠溶液B.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C.溴水D.碳酸钠溶液3.与丙烯具有相同的碳、氢百分含量,但既不是同系物又不是同分异构体的是()A.环丙烷B.环丁烷C.乙烯D.丙烷
B级4.有一类组成最简单的有机硅化合物叫硅烷,它的分子组成与烷烃相似。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硅烷的分子通式可表示为Si n H2n+2B.甲硅烷燃烧生成SiO2和H2O
C.甲硅烷的密度小于甲烷D.甲硅烷的热稳定性强于甲烷
5.甲烷分子中的四个氢原子都可以被取代。

若甲烷分子中的四个氢原子被苯基取代得到的物质结构如右所示,对所得分子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分子式为C25H 20B.其一氯代物共有三种
C.所有碳原子一定都在同一平面内D.此物质属于芳香烃类物质
第一节脂肪烃(第1课时)探究案
Ⅰ.知识准备-我思考,我收获
Ⅱ.质疑探究---质疑解疑、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烷烃的化学性质
一般比较稳定。

与酸、碱、氧化剂都不发生反应,也难与其它物质化合。

(1)取代反应
写出CH
4光照下与Cl
2
反应的方程式
(2)氧化反应( 使酸性KMnO 4溶液褪色)
燃烧的通式: 甲烷燃烧的现象:
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加,往往燃烧越来越不充分,火焰明亮,并伴有黑烟。

(3)高温分解反应:
甲烷隔绝空气高温下可分解成碳和氢气,方程式: 长链烷烃高温下可分解成短链烷烃和烯烃,这在石油化工上有很重要的应用,称为_________________。

【探究点二】烯烃的化学性质(分子中含有 的不饱和烃) 1.加成反应(与H 2、X 2、HX 、H 2O 、HCN 等) 例: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乙烯通入溴水中: 乙烯与水的反应: 乙烯与溴化氢反应: 乙烯与氢气反应: 1,3-丁二烯与溴单质可能发生的两种加成反应,试写出反应方程式。

1,2-加成: 1,4-加成: 2.氧化反应( 使酸性KMnO 4溶液褪色)
用通式表示烯烃的燃烧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烯燃烧的现象:
【例题:】 烯烃可使
酸性KMnO 4溶液褪色,烯烃被氧化的产物的对应关系为:
现已知某烯烃的化学式为C 5H 10,它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后得到的产物为乙酸和丙酸,推测出此烯烃的结构简式为 。

若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后得到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丁酮,则此烯烃的结构简式为 。

3.加聚反应
单烯烃加聚的通式为: 【思考】1,3-丁二烯的加聚方程式为: 【探究点三】:烯烃的顺反异构
观察下列两组有机物结构特点:
它们都是互为同分异构体吗?
【阅读】课本第31页,请回答什么是烯烃的顺反异构?举例说明什么是顺式结构?什么是反式结构?
【例题】1. 下列有机化合物有顺反异构体的是 ( ) A .CH 3CH 3 B .CH 2=CH 2 C .CH 3CH =CH 2 D .CH 3CH =CHCH 3 2、写出上题中是顺反异构体的结构式
Ⅲ. 我的知识网络
Ⅳ. 当堂检测
A 级1. 下列反应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 )
A.由乙烯制乙醇
B.由甲烷制四氯化碳
C.乙烯能使溴水褪色
D.由乙醇制乙烯
2. 烯烃在一定条件下发生氧化反应时C = C 键发生断裂, RCH = CHR ', 可以氧化成RCHO 和R 'CHO, 在该条件下烯烃分别被氧化后产物可能有乙醛的是 ( ) A .CH 3CH = CH(CH 2)2CH 3 B .CH 2 = CH(CH 2)2CH 3 C .CH 3CH = CH -CH = CHCH 3 D .CH 3CH 2CH = CHCH 2CH 3
3.有七种物质:①甲烷、②苯、③聚乙烯、④聚异戊二烯、⑤2-丁炔、⑥环己烷、⑦环已烯,既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又能使溴水因反应而褪色的是 ( ) A .③④⑤ B .④⑤⑦ C .④⑤ D.③④⑤⑦
B 级4.制取一氯乙烷最好采用的方法是 ( ) A.乙烷和氯气反应 B.乙烯跟氯气反应 C.乙烯跟氢气氯气反应 D.乙烯跟氯化氢反应 5.已知 和 互为同分异构体,则化学式为
C 3H 5Cl 的链状的同分异构体共有
A .3种
B .4种
C .5种
D .6种 ( ) C 级6.1mol 某烃A 完全燃烧生成5molCO 2和5molH 2O 。

A 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加聚反应,生成高聚物B 。

—C —C —H
H H H
CH 3 CH 3
—C —C —H
H
H H
CH 3
CH 3
第一组
C C =
H
H
H 3C
CH 3 C C =
H H
H 3C
CH 3
第二组
(1)烃A分子中的碳原子能否都在同一平面上(填“能”或“否”)(2)若B的主链上接有两种不同支链,则B的结构简式为。

(3)若B的主链上所接的支链都为甲基,则A的结构简式为,A与等物质的量的H2完全加成后,得到烃C,用系统命名法给C命名_______________。

课后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