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证明题辅助线典型做法训练一

合集下载

人教版初二数学8年级下册 第18章(平行四边形)含辅助线证明题训练(含答案)

人教版初二数学8年级下册 第18章(平行四边形)含辅助线证明题训练(含答案)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期第十八章平行四边形含辅助线证明题训练1.已知边长为2的正方形ABCD中,P是对角线AC上的一个动点(与点A,C不重合),过点P作PE⊥PB,PE交DC于点E,过点E作EF⊥AC,垂足为点F.(1)求证:PB=PE;(2)在点P的运动过程中,PF的长度是否发生变化?若不变,求出这个不变的值;若变化,试说明理由.2.在▱ABCD中,BE平分∠ABC交AD于点E.(1)如图1,若∠D=30°,AB=6,求△ABE的面积;(2)如图2,过点A作AF⊥DC,交DC的延长线于点F,分别交BE,BC于点G,H,且AB=AF.求证:ED-AG=FC.3.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C,BD交于点O,且AO=BO,∠ADB的平分线DE交AB于点E.(1)求证:四边形ABCD是矩形.(2)若AB=8,OC=5,求AE的长.4.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E是边AB上一动点(不与点A,B重合),连接DE,点A关于直线DE的对称点为F,连接EF并延长交BC于点G,连接DG,过点E 作EH⊥DE交DG的延长线于点H,连接BH.(1)求证:GF=GC;(2)用等式表示线段BH与AE的数量关系,并证明.5.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BAD的平分线交BC于点E,交DC的延长线于F,以EC,CF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ECFG.(1)证明平行四边形ECFG是菱形;(2)若∠ABC=120°,连接BG,CG,DG,①求证:△DGC≌△BGE;②求∠BDG的度数;(3)若∠ABC=90°,AB=8,AD=14,M是EF的中点,求DM的长.6.已知正方形ABCD如图所示,连接其对角线AC,∠BCA的平分线CF交AB于点F,过点B作BM⊥CF于点N,交AC于点M,过点C作CP⊥CF,交AD延长线于点P.(1)求证:DP=BF;(2)若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4,求DP的长;(3)求证:CP=BM+2FN.7.如图,四边形ABCD是菱形,E是AB的中点,AC的垂线EF交AD于点M,交CD的延长线于点F.(1)求证:AM=AE;(2)连接CM,DF=2.①求菱形ABCD的周长;②若∠ADC=2∠MCF,求ME的长.8.在菱形ABCD中,AB=4,∠ABC=60°,E是对角线AC上一点,F是线段BC延长线上一点.且CF=AE,连接BE、EF.(1)如图1,若E是线段AC的中点,求EF的长;(2)如图2.若E是线段AC延长线上的任意一点,求证:BE=EF.AC,将菱形ABCD绕着点B (3)如图3,若E是线段AC延长线上的一点,CE=12顺时针旋转α°(0≤α≤360),请直接写出在旋转过程中DE的最大值.9.如图所示,在边长为1的菱形ABCD中,∠DAB=60°,M是AD上不同于A,D两点的一动点,N是CD上一动点,且AM+CN=1.(1)证明:无论M,N怎样移动,△BMN总是等边三角形;(2)求△BMN面积的最小值.10.如图,正方形ABCD中,F在CD上,AE平分∠BAF,E为BC的中点.求证:AF=BC+CF.11.已知:如图(1),点E、F分别为正方形ABCD的边BC、DC上的点,线段AE和AF分别交BD于点M和点N,连接MF,MF⊥AE于点M.(1)求证:∠EAF=45°;(2)如图(2),连接EF,当AD=5,DF=1时,求线段EF的长度;BD.(3)如图(3),作FR⊥BD于R.求证:RM=12BC,CE⊥AB于点E,F是AD的中点,连接12.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B=12EF,CF.求证:(1)EF=CF;(2)∠EFD=3∠AEF.13.如图1,点E为正方形ABCD的边AB上一点,EF⊥EC,且EF=EC,连接AF.(1)求∠EAF的度数;(2)如图2,连接FC交BD于M,交AD于N.求证:BD=AF+2DM.14.已知:如图,G为平行四边形ABCD中BC边的中点,点E在AD边上,且∠1=∠2.(1)求证:E是AD的中点;(2)若F为CD延长线上一点,连接BF,得∠3=∠2,求证:CD=BF+DF.15.如图,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D=AC,AD⊥AC,E是AB的中点,F是AC延长线上一点.(1)若ED⊥EF,求证:ED=EF:(2)在(1)的条件下,若DC的延长线与FB交于点P,试判断四边形ACPE是否为平行四边形.并证明你的结论(请先补全图形,再解答):(3)若ED=EF,则ED与EF垂直吗?若垂直给出证明,若不垂直说明理由.16.在▱ABCD中,∠BAD的平分线交直线BC于点E,交直线DC于点F。

全等三角形常见五种辅助线添法专训(学生版)

全等三角形常见五种辅助线添法专训(学生版)

全等三角形常见五种辅助线添法专训【目录】辅助线添法一 倍长中线法辅助线添法二 截长补短法辅助线添法三 旋转法辅助线添法四 作平行线法辅助线添法五 作垂线法【经典例题一倍长中线法】【模型解读】中线是三角形中的重要线段之一,在利用中线解决几何问题时,常常采用“倍长中线法”添加辅助线.所谓倍长中线法,就是将三角形的中线延长一倍,以便构造出全等三角形,从而运用全等三角形的有关知识来解决问题的方法.【常见模型】1(2023春·吉林·八年级校考阶段练习)【阅读理解】数学兴趣小组活动时,老师提出如下问题:如图1,在△ABC中,若AB=8,AC=6,求BC边上的中线AD的取值范围.小明提出了如下解决方法,延长线段AD至点E,使DE=AD,连接BE.请根据小明的方法回答下列问题.(1)由已知和作图能得到△ADC≌△EDB的理由是.A.SSSB.SASC.AASD.HL(2)探究得出AD的取值范围.A.6<AD<8B.6≤AD≤8C.1<AD<7D.1≤AD≤7【问题解决】(3)如图2,在△ABC中,CD=AB,∠BDA=∠BAD,AE是△ABD的中线,求证:∠C=∠BAE.【变式训练】1(2022秋·甘肃庆阳·八年级校考期末)小明遇到这样一个问题,如图1,△ABC中,AB=7,AC=5,点D为BC的中点,求AD的取值范围.小明发现老师讲过的“倍长中线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所谓倍长中线法,就是将三角形的中线延长一倍,以便构造出全等三角形,从而运用全等三角形的有关知识来解决问题的方法,他的做法是:如图2,延长AD到E,使DE=AD,连接BE,构造△BED≅△CAD,经过推理和计算使问题得到解决.请回答:(1)小明证明△BED≅△CAD用到的判定定理是:(用字母表示);(2)AD的取值范围是;(3)小明还发现:倍长中线法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延长中线一倍,完成全等三角形模型的构造.参考小明思考问题的方法,解决问题:如图3,在△ABC中,AD为BC边上的中线,且AD平分∠BAC,求证:AB= AC.2(2023·江苏·八年级假期作业)(1)如图1,AD是△ABC的中线,延长AD至点E,使ED=AD,连接CE.①证明△ABD≌△ECD;②若AB=5,AC=3,设AD=x,可得x的取值范围是;(2)如图2,在△ABC中,D是BC边上的中点,DE⊥DF,DE交AB于点E,DF交AC于点F,连接EF,求证:BE+CF>EF.3(2023·江苏·八年级假期作业)【观察发现】如图①,△ABC 中,AB =7,AC =5,点D 为BC 的中点,求AD 的取值范围.小明的解法如下:延长AD 到点E ,使DE =AD ,连接CE .在△ABD 与△ECD 中BD =DC∠ADB =∠EDCAD =DE∴△ABD ≅△ECD (SAS )∴AB =.又∵在△AEC 中EC -AC <AE <EC +AC ,而AB =EC =7,AC =5,∴<AE <.又∵AE =2AD .∴<AD <.【探索应用】如图②,AB ∥CD ,AB =25,CD =8,点E 为BC 的中点,∠DFE =∠BAE ,求DF 的长为.(直接写答案)【应用拓展】如图③,∠BAC =60°,∠CDE =120°,AB =AC ,DC =DE ,连接BE ,P 为BE 的中点,求证:AP ⊥DP .【经典例题二截长补短法】【模型分析】截长补短的方法适用于求证线段的和差倍分关系.截长:指在长线段中截取一段等于已知线段;补短:指将短线段延长,延长部分等于已知线段.该类题目中常出现等腰三角形、角平分线等关键词句,可以采用截长补短法构造全等三角形来完成证明过程,截长补短法(往往需证2次全等).【模型图示】(1)截长:在较长线段上截取一段等于某一短线段,再证剩下的那一段等于另一短线段.例:如图,求证BE+DC=AD方法:①在AD上取一点F,使得AF=BE,证DF=DC;②在AD上取一点F,使DF=DC,证AF=BE (2)补短:将短线段延长,证与长线段相等例:如图,求证BE+DC=AD方法:①延长DC至点M处,使CM=BE,证DM=AD;②延长DC至点M处,使DM=AD,证CM=BE1(2023·江苏·八年级假期作业)把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重合,组成一个四边形ACBD以D为顶点作∠MDN,交边AC、BC于M、N.(1)若∠ACD=30°,∠MDN=60°,∠MDN两边分别交AC、BC于点M、N,AM、MN、BN三条线段之间有何种数量关系?证明你的结论;(2)当∠ACD+∠MDN=90°时,AM、MN、BN三条线段之间有何数量关系?证明你的结论;(3)如图③,在(2)的条件下,若将M、N改在CA、BC的延长线上,完成图3,其余条件不变,则AM、MN、BN之间有何数量关系(直接写出结论,不必证明)【变式训练】1(2023·江苏·八年级假期作业)已知:如图,在△ABC中,∠B=60°,D、E分别为AB、BC上的点,且AE、CD交于点F.若AE、CD为△ABC的角平分线.(1)求∠AFC的度数;(2)若AD=6,CE=4,求AC的长.2(2023·江苏·八年级假期作业)在△ABC中,∠ACB=2∠B,如图①,当∠C=90°,AD为∠BAC的平分线时,在AB上截取AE=AC,连接DE,易证AB=AC+CD.(1)如图②,当∠C≠90°,AD为△ABC的角平分线时,线段AB,AC,CD之间又有怎样的数量关系?不需要说明理由,请直接写出你的猜想.(2)如图③,当∠ACB≠90°,AD为△ABC的外角平分线时,线段AB,AC,CD之间又有怎样的数量关系?请写出你的猜想,并对你的猜想进行说明.3(2023·江苏·八年级假期作业)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AD,∠B+∠ADC=180°,点E、F分别在直线BC、CD上,且∠EAF=12∠BAD.(1)当点E、F分别在边BC、CD上时(如图1),请说明EF=BE+FD的理由.(2)当点E、F分别在边BC、CD延长线上时(如图2),(1)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请说明理由;若不成立,请写出EF、BE、FD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经典例题三旋转法】【模型分析】旋转:将包含一条短边的图形旋转,使两短边构成一条边,证与长边相等.注:旋转需要特定条件(两个图形的短边共线),该方法常在半角模型中使用.【模型图示】例:如图,已知AB=AC,∠ABM=∠CAN=90°,求证BM+CN=MN方法:旋转△ABM至△ACF处,证NE=MN1(2022秋·湖北孝感·八年级统考期中)已知:△ABC≌△DEC,∠ACB=90°,∠B=32°.(1)如图1当点D在AB上,∠ACD.(2)如图2猜想△BDC与△ACE的面积有何关系?请说明理由.(温馨提示:两三角形可以看成是等底的)【变式训练】1(2023春·全国·八年级专题练习)(1)如图①,在正方形ABCD中,E、F分别是BC、DC上的点,且∠EAF=45°,连接EF,探究BE、DF、EF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2)如图②,在四边形ABCD中,AB=AD,∠B+∠D=180°,E、F分别是BC、DC上的点,且∠EAF= 1∠BAD,此时(1)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请说明理由.22(2021秋·天津和平·八年级校考期中)在△BAC中,∠BAC=90°,AB=AC,AE是过A的一条直线,BD⊥AE于点D,CE⊥AE于E,(1)如图(1)所示,若B,C在AE的异侧,易得BD与DE,CE的关系是DE=;(2)若直线AE绕点A旋转到图(2)位置时,(BD<CE),其余条件不变,问BD与DE,CE的关系如何?请予以证明;(3)若直AE绕点A旋转到图(3)的位置,(BD>CE),问BD与DE,CE的关系如何?请直接写出结果,不需证明.3(2021秋·河南周口·八年级统考期末)在Rt△ABC中,∠ACB=90°,CA=CB,点D是直线AB上的一点,连接CD,将线段CD绕点C逆时针旋转90°,得到线段CE,连接EB.(1)操作发现如图1,当点D在线段AB上时,请你直接写出AB与BE的位置关系为;线段BD、AB、EB的数量关系为;(2)猜想论证当点D在直线AB上运动时,如图2,是点D在射线AB上,如图3,是点D在射线BA上,请你写出这两种情况下,线段BD、AB、EB的数量关系,并对图2的结论进行证明;(3)拓展延伸若AB=5,BD=7,请你直接写出△ADE的面积.【经典例题四作平行线法】2(2022秋·江苏·八年级专题练习)如图所示:△ABC是等边三角形,D、E分别是AB及AC延长线上的一点,且BD=CE,连接DE交BC于点M.求让:MD=ME【变式训练】4(2022秋·江苏·八年级专题练习)P为等边△ABC的边AB上一点,Q为BC延长线上一点,且PA =CQ,连PQ交AC边于D.(1)证明:PD=DQ.(2)如图2,过P作PE⊥AC于E,若AB=6,求DE的长.5(2022秋·八年级课时练习)读下面的题目及分析过程,并按要求进行证明.已知:如图,E是BC的中点,点A在DB上,且∠BAE=∠CDE,求证:AB=CD分析:证明两条线段相等,常用的一般方法是应用全等三角形或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观察本题中要证明的两条线段,它们不在同一个三角形中,且它们分别所在的两个三角形也不全等.因此,要证明AB =CD,必须添加适当的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或等腰三角形.现给出如下三种添加辅助线的方法,请任意选择其中两种对原题进行证明.图(1):延长DE到F使得EF=DE图(2):作CG⊥DE于G,BF⊥DE于F交DE的延长线于F图(3):过C点作CF∥AB交DE的延长线于F.6(2023春·全国·七年级专题练习)已知在等腰△ABC中,AB=AC,在射线CA上截取线段CE,在射线AB上截取线段BD,连接DE,DE所在直线交直线BC与点M.请探究:(1)如图(1),当点E在线段AC上,点D在AB延长线上时,若BD=CE,请判断线段MD和线段ME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2)如图(2),当点E在CA的延长线上,点D在AB的延长线上时,若BD=CE,则(1)中的结论还成立吗?如果成立,请证明;如果不成立,说明理由;(3)如图(3),当点E在CA的延长线上,点D在线段AB上(点D不与A,B重合),DE所在直线与直线BC交于点M,若CE=2BD,请直接写出线段MD与线段ME的数量关系.【经典例题五作垂直法】1(2022秋·湖北武汉·八年级统考期中)我们定义:三角形一个内角的平分线所在的直线与另一个内角相邻的外角的平分线相交所成的锐角称为该三角形第三个内角的遥望角.(1)如图1,∠E是△ABC中∠A的遥望角.①直接写出∠E与∠A的数量关系;②连接AE,猜想∠BAE与∠CAE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2)如图2,四边形ABCD中,∠ABC=∠ADC=90°,点E在BD的延长线上,连CE,若已知DE=DC =AD,求证:∠BEC是△ABC中∠BAC的遥望角.【变式训练】1(2022秋·八年级课时练习)如图1,已知四边形ABCD,连接AC,其中AD⊥AC,BC⊥AC,AC =BC,延长CA到点E,使得AE=AD,点F为AB上一点,连接FE、FD,FD交AC于点G.(1)求证:△EAF≌△DAF;(2)如图2,连接CF,若EF=FC,求∠DCF的度数.已知:如图,点E是BC的中点,点A在DE上,且∠BAE=∠CDE.求证:AB=CD.分析:证明两条线段相等,常用的方法是应用全等三角形或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观察本题中要证明的两条线段,它们不在同一个三角形中,且它们分别所在的两个三角形也不全等,因此,要证AB=CD,必须添加适当的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或等腰三角形.(1)现给出如下两种添加辅助线的方法,请任意选出其中一种,对原题进行证明.①如图1,延长DE到点F,使EF=DE,连接BF;②如图2,分别过点B、C作BF⊥DE,CG⊥DE,垂足分别为点F,G.(2)请你在图3中添加不同于上述的辅助线,并对原题进行证明.已知:如图,E是BC的中点,点A在DE上,且∠BAE=∠CDE.求证:AB=CD.分析:证明两条线段相等,常用的一般方法是应用全等三角形或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观察本题中要证AB=CD,必须添加适当的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或等腰三角形请用二种不同的方法证明.【重难点训练】4(2023·江苏·八年级假期作业)如图,AD为△ABC中BC边上的中线(AB>AC).(1)求证:AB-AC<2AD<AB+AC;(2)若AB=8cm,AC=5cm,求AD的取值范围.5(2023·江苏·八年级假期作业)如图1,在△ABC中,若AB=10,BC=8,求AC边上的中线BD的取值范围.(1)小聪同学是这样思考的:延长BD至E,使DE=BD,连接CE,可证得△CED≌△ABD.①请证明△CED≌△ABD;②中线BD的取值范围是.(2)问题拓展:如图2,在△ABC中,点D是AC的中点,分别以AB,BC为直角边向△ABC外作等腰直角三角形ABM和等腰直角三角形BCN,其中,AB=BM,BC=BN,∠ABM=∠NBC=∠90°,连接MN.请写出BD与MN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6(2023春·全国·七年级专题练习)【阅读理解】课外兴趣小组活动时,老师提出了如下问题:如图1,△ABC中,若AB=8,AC=6,求BC边上的中线AD的取值范围.小明在组内经过合作交流,得到了如下的解决方法:如图2,延长AD到点E,使DE=AD,连接BE.请根据小明的方法思考:(1)如图2,由已知和作图能得到△ADC≌△EDB的理由是.A.SSSB.SASC.AASD.ASA(2)如图2,AD长的取值范围是.A.6<AD<8B.6≤AD≤8C.1<AD<7D.1≤AD≤7【感悟】解题时,条件中若出现“中点”、“中线”字样,可以考虑延长中线构造全等三角形,把分散的已知条件和所求证的结论转化到同一个三角形中.【问题解决】(3)如图3,AD是△ABC的中线,BE交AC于点E,交AD于F,且AE=EF.求证:AC=BF.7(2023·江苏·八年级假期作业)(1)如图1,已知△ABC中,AD是中线,求证:AB+AC>2AD;(2)如图2,在△ABC中,D,E是BC的三等分点,求证:AB+AC>AD+AE;(3)如图3,在△ABC中,D,E在边BC上,且BD=CE.求证:AB+AC>AD+AE.8(2023·江苏·八年级假期作业)课堂上,老师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如图1,在△ABC中,AD平分∠BAC交BC于点D,且AB+BD=AC,求证:∠ABC=2∠ACB,小明的方法是:如图2,在AC上截取AE,使AE=AB,连接DE,构造全等三角形来证明.(1)小天提出,如果把小明的方法叫做“截长法”,那么还可以用“补短法”通过延长线段AB构造全等三角形进行证明.辅助线的画法是:延长AB至F,使BF=,连接DF请补全小天提出的辅助线的画法,并在图1中画出相应的辅助线;(2)小芸通过探究,将老师所给的问题做了进一步的拓展,给同学们提出了如下的问题:如图3,点D在△ABC的内部,AD,BD,CD分别平分∠BAC,∠ABC,∠ACB,且AB+BD=AC.求证:∠ABC=2∠ACB.请你解答小芸提出的这个问题(书写证明过程);(3)小东将老师所给问题中的一个条件和结论进行交换,得到的命题如下:如果在△ABC中,∠ABC=2∠ACB,点D在边BC上,AB+BD=AC,那么AD平分∠BAC小东判断这个命题也是真命题,老师说小东的判断是正确的.请你利用图4对这个命题进行证明.9(2023春·江苏·八年级专题练习)如图,在锐角ΔABC中,∠A=60°,点D,E分别是边AB,AC上一动点,连接BE交直线CD于点F.(1)如图1,若AB>AC,且BD=CE,∠BCD=∠CBE,求∠CFE的度数;(2)如图2,若AB=AC,且BD=AE,在平面内将线段AC绕点C顺时针方向旋转60°得到线段CM,连接MF,点N是MF的中点,连接CN.在点D,E运动过程中,猜想线段BF,CF,CN之间存在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猜想.10(2023·江苏·八年级假期作业)问题背景:如图1:在四边形ABCD中,AB=AD.∠BAD=120°.∠B=∠ADC=90°.E,F分别是BC.CD上的点,且∠EAF=60°,探究图中线段BE,EF,FD之间的数量关系.(1)小王同学探究此问题的方法是:延长FD到点G.使DG=BE.连接AG,先证明△ABE≌△ADG,再证明△AEF≌△AGF,可得出结论,他的结论应是;(直接写结论,不需证明)探索延伸:(2)如图2,若在四边形ABCD中,AB=AD,∠B+∠ADF=180°.E,F分别是BC,CD上的点,且∠EAF=12∠BAD,(1)中结论是否仍然成立,并说明理由;(3)如图3,在四边形ABCD中,AB=AD,∠B+∠ADC=180°,E、F分别是边BC、CD延长线上的点,且∠EAF=12∠BAD,(1)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请证明:若不成立,请直接写出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11(2023·全国·九年级专题练习)(1)如图1,在四边形ABCD中,AB=AD,∠B=∠D=90°,E、F分别是边BC、CD上的点,且∠EAF=12∠BAD,线段EF、BE、FD之间的关系是;(不需要证明)(2)如图2,在四边形ABCD中,AB=AD,∠B+∠D=180°,E、F分别是边BC、CD上的点,且∠EAF=12∠BAD,(1)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请证明.若不成立,请写出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3)如图3,在四边形ABCD中,AB=AD,∠B+∠D=180°,E、F分别是边BC、CD延长线上的点,且∠EAF=12∠BAD,(1)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请证明.若不成立,请写出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12(2023春·全国·七年级期末)(1)问题引入:如图1,点F是正方形ABCD边CD上一点,连接AF,将△ADF绕点A顺时针旋转90°与△ABG重合(D与B重合,F与G重合,此时点G,B,C在一条直线上),∠GAF的平分线交BC于点E,连接EF,判断线段EF与GE之间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2)知识迁移:如图2,在四边形ABCD中,∠ADC+∠B=180°,AB=AD,E,F分别是边BC,CD延长线上的点,连接AE,AF,且∠BAD=2∠EAF,试写出线段BE,EF,DF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3)实践创新:如图3,在四边形ABCD中,∠ABC=90°,AC平分∠DAB,点E在AB上,连接DE,CE,且∠DAB=∠DCE=60°,若DE=a,AD=b,AE=c,求BE的长.(用含a,b,c的式子表示)13(2022秋·八年级课时练习)如图,点P为等边△ABC的边AB上一点,Q为BC延长线上一点,AP=CQ,PQ交AC于D,(1)求证:DP=DQ;(2)过P作PE⊥AC于E,若BC=4,求DE的长.14(2022秋·全国·八年级专题练习)如图,在△ABC中,AC=BC,AD平分∠CAB.(1)如图1,若ACB=90°,求证:AB=AC+CD;(2)如图2,若AB=AC+BD,求∠ACB的度数;(3)如图3,若∠ACB=100°,求证:AB=AD+CD.15(2023·全国·九年级专题练习)通过类比联想、引申拓展典型题目,可达到解一题知一类的目的.下面是一个案例,请补充完整.【解决问题】如图,点E 、F 分别在正方形ABCD 的边BC 、CD 上,∠EAF =45°,连接EF ,则EF =BE +DF ,试说明理由.证明:延长CD 到G ,使DG =BE ,在△ABE 与△ADG 中,AB =AD∠B =∠ADG =90°BE =DG∴△ABE ≌△ADG 理由:(SAS )进而证出:△AFE ≌__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进而得EF =BE +DF .【变式探究】如图,四边形ABCD 中,AB =AD ,∠BAD =90°点E 、F 分别在边BC 、CD 上,∠EAF =45°.若∠B 、∠D 都不是直角,则当∠B 与∠D 满足等量关系________________时,仍有EF =BE +DF .请证明你的猜想.【拓展延伸】如图,若AB =AD ,∠BAD ≠90°,∠EAF ≠45°,但∠EAF =12∠BAD ,∠B =∠D =90°,连接EF ,请直接写出EF 、BE 、DF 之间的数量关系.。

初二数学辅助线常用做法及例题(含答案)

初二数学辅助线常用做法及例题(含答案)

DCB A常见的辅助线的作法总论:全等三角形问题最主要的是构造全等三角形,构造二条边之间的相等,构造二个角之间的相等【三角形辅助线做法】图中有角平分线,可向两边作垂线。

也可将图对折看,对称以后关系现。

角平分线平行线,等腰三角形来添。

角平分线加垂线,三线合一试试看。

线段垂直平分线,常向两端把线连。

要证线段倍与半,延长缩短可试验。

三角形中两中点,连接则成中位线。

三角形中有中线,延长中线等中线。

1.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法:遇到等腰三角形,可作底边上的高,利用“三线合一”的性质解题2.倍长中线:倍长中线,使延长线段与原中线长相等,构造全等三角形3.角平分线在三种添辅助线4.垂直平分线联结线段两端5.用“截长法”或“补短法”: 遇到有二条线段长之和等于第三条线段的长,6.图形补全法:有一个角为60度或120度的把该角添线后构成等边三角形7.角度数为30、60度的作垂线法:遇到三角形中的一个角为30度或60度,可以从角一边上一点向角的另一边作垂线,目的是构成30-60-90的特殊直角三角形,然后计算边的长度与角的度数,这样可以得到在数值上相等的二条边或二个角。

从而为证明全等三角形创造边、角之间的相等条件。

8.计算数值法:遇到等腰直角三角形,正方形时,或30-60-90的特殊直角三角形,或40-60-80的特殊直角三角形,常计算边的长度与角的度数,这样可以得到在数值上相等的二条边或二个角,从而为证明全等三角形创造边、角之间的相等条件。

常见辅助线的作法有以下几种:最主要的是构造全等三角形,构造二条边之间的相等,二个角之间的相等。

1) 遇到等腰三角形,可作底边上的高,利用“三线合一”的性质解题,思维模式是全等变换中的“对折”法构造全等三角形.2) 遇到三角形的中线,倍长中线,使延长线段与原中线长相等,构造全等三角形,利用的思维模式是全等变换中的“旋转” 法构造全等三角形.3) 遇到角平分线在三种添辅助线的方法,(1)可以自角平分线上的某一点向角的两边作垂线,利用的思维模式是三角形全等变换中的“对折”,所考知识点常常是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或逆定理.(2)可以在角平分线上的一点作该角平分线的垂线与角的两边相交,形成一对全等三角形。

第13章轴对称含辅助线证明题专题训练1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

第13章轴对称含辅助线证明题专题训练1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十三章轴对称含辅助线证明题专题训练11.如图所示,等边△ABC中,AD⊥BC于D,点P是AB边上的任意一点(点P可以与点A重合,但不与点B重合),过点P作PE⊥BC,垂足为点E,过点E作EF⊥AC,垂足为点F.(1)求证:2BD=2CF+BE;(2)若AB=4,过F作FQ⊥AB,垂足为Q,PQ=1,求BP的长.2.如图,等腰直角△ABC中,CA=CB,点E为△ABC外一点,CE=CA,且CD平分∠ACB交AE于D,且∠CDE=60°.(1)求证:△CBE为等边三角形;(2)若AD=5,DE=7,求CD的长.3.已知等边△ABC的边长为4cm,点P,Q分别是直线AB,BC上的动点.(1)如图,当点P从顶点A沿AB向B点运动,点Q同时从顶点B沿BC向C点运动时,它们的速度都为1cm/s,到达终点时停止运动.设它们的运动时间为t秒,连接AQ,PQ.(i)当t=2时,求∠AQP的度数;(ii)当t为何值时,△PBQ是直角三角形?(2)如图,当点P在BA的延长线上,Q在BC上时,若PQ=PC,请探究AP,CQ和AC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4.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ABC的三个顶点都在坐标轴上,A,B两点关于y轴对称,点C是y轴正半轴上一个动点,AD是角平分线.(1)如图1,若∠ACB=90°,直接写出线段AB,CD,AC之间数量关系;(2)如图2,若AB=AC+BD,求∠ACB的度数;(3)如图2,若∠ACB=100°,求证:AB=AD+CD.5.如图,∠ABC=∠BCD=90°,AB=BD,BD平分∠ABC,AE⊥BD于E,P为线段AD上一动点.(1)求∠DAE;(2)当P到BD的距离为1,到AB的距离为2时,求AE的长;(3)当P运动至CE延长线上时,连结BP,求证:BP⊥AD.6.如图,在△ABC中,AB=AC,点D在△ABC内,BD=BC,∠DBC=60°,点E在△ABC外,∠BCE=150°,∠ABE=60°.(1)求∠ADB的度数;(2)判断△ABE的形状并加以证明;(3)连接DE,若DE⊥BD,DE=8,求AD的长.7.如图,△ABC中,AB=AC,点D为△ABC外一点,DC与AB交于点O,且∠BDC=∠BAC.(1)求证:∠ABD=∠ACD;(2)作AM⊥CD于M,求证:BD+DM=CM.8.如图,△ABC是等边三角形,D、E为AC上两点,且AE=CD,延长BC至点F,使CF=CD,连接BD.(1)如图1,当D、E两点重合时,求证:BD=DF;(2)延长BD与EF交于点G.①如图2,求证:∠BGE=60°;②如图3,连接BE,CG.若∠EBD=30°,BG=4,则△BCG的面积为______.9.已知:如图,在△ABC中,∠ABC的平分线BP与AC边的垂直平分线PQ交于点P,过点P分别作PD⊥AB于点D,PE⊥BC于点E,若BE=10cm,AB=6cm,求CE的长.10.(12分)在ΔABC中,∠B=60∘,D是BC上一点,且AD=AC.(1)如图1,延长BC至E,使CE=BD,连接AE.求证:AB=AE;(2)如图2,在AB边上取一点F,使DF=DB,求证:AF=BC;(3)如图3,在(2)的条件下,P为BC延长线上一点,连接PA,PF,若PA=PF,猜想PC与BD的数量关系并证明.11.(1)老师在课上给出了这样一道题目:如图1,等边△ABC边长为2,过AB边上一点P作PE⊥AC于E,Q为BC延长线上一点,且AP=CQ,连接PQ交AC于D,求DE的长.小明同学经过认真思考后认为,可以通过过点P作平行线构造等边三角形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请根据小明同学的思路直接写出DE的长.(2)【类比探究】老师引导同学继续研究:1)等边△ABC边长为2,当P为BA的延长线上一点时,作PE⊥CA的延长线于点E,Q为边BC上一点,且AP=CQ,连接PQ交AC于D.请你在图2中补全图形并求DE的长.2)已知等边△ABC,当P为AB的延长线上一点时,作PE⊥射线AC于点E,Q为___(①BC边上;②BC的延长线上;③CB的延长线上)一点,且AP=CQ,连接PQ 交直线AC于点D,能使得DE的长度保持不变.(将答案的编号填在横线上)12.如图,在△ABC中,AB边的垂直平分线l1交BC于点D,AC边的垂直平分线l2交BC于点E,l1与l2相交于点O,连结OB,OC,若△ADE的周长为6cm,△OBC的周长为16cm.(1)求线段BC的长;(2)连结OA,求线段OA的长;(3)若∠BAC=120°,求∠DAE的度数.13.已知,在等边△ABC中,E为BC上一点,连接AE并延长,在AE的延长线取一点D,连接BD、CD,使得∠BDC=120°.(1)如图1,求证:DA平分∠BDC;(2)如图2,在AC上取点F,使得CE=AF,连接BF交AD于点G,点M为GD 的中点,当ME=FG时,BD=8,求AD的长.14.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BAD=α,∠BCD=180∘−α,BD平分∠ABC.(1)如图,若α=90∘,根据教材中一个重要性质直接可得DA=CD,这个性质是_______(2)问题解决:如图,求证AD=CD;(3)问题拓展:如图,在等腰ΔABC中,∠BAC=100∘,BD平分∠ABC,求证:BD+AD=BC.15.如图,在等腰三角形△ABC中,AC=BC,D、E分别为AB、BC上一点,∠CDE=∠A.(1)如图,若BC=BD,求证:CD=DE;(2)如图,过点C作CH⊥DE,垂足为H,若CD=BD,EH=1,求DE-BE的值.16.已知,如图AD为△ABC的中线,分别以AB和AC为一边在△ABC的外部作等腰三角形ABE和等腰三角形ACF,且AE=AB,AF=AC,连接EF,∠EAF+∠BAC=180°(1)如图1,若∠ABE=63°,∠BAC=45°,求∠FAC的度数;(2)如图1请探究线段EF和线段AD有何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3)如图2,设EF交AB于点G,交AC于点R,延长FC,EB交于点M,若点G 为线段EF的中点,且∠BAE=70°,请探究∠ACB和∠CAF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第10页,共1页。

初中几何全等三角形常见辅助线作法

初中几何全等三角形常见辅助线作法

全等三角形常见辅助线作法【例1】.已知:如图6, 4BCE、△ACO分别是以8E、为斜边的直角三角形,且= ACDE是等边三角形.求证:△ A3c是等边三角形.【例2】、如图,已知BC>AB, AD=DCo BD 平分NABC。

求证:ZA+ZC=180°.线段的数量关系: 通过添加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转移线段到一个三角形中证明线段相等。

1、倍长中线法【例.3]如图,己知在△ABC中,ZC = 90°, ZB = 30°, A。

平分NB4C,交BC于点D.求证:BD = 2CD证明:延长DC到E,使得CE=CD,联结AEZC=90°A AC ± CDVCD=CEAD=AEVZB=30° ZC=90°ZBAC=60°YAD 平分NBACJ ZBAD=30°A DB=DA ZADE=60°VDB=DA:.BD=DE/. BD=2DC4B D笫3题•/ ZADE=60° AD=AEA △ ADE为等边三角形,AD=DE【例4.】如图,。

是AABC的边上的点,且CD = AB, ZADB = ZBAD, AE是AARD的中线。

求证:AC = 2AEo 证明:延长AE至IJ点F,使得EF=AE联结DF在4ABE和4FDE中BE=DEZAEB=ZFEDAE=FE/.△ABE 也AFDE (SAS) A AB=FD ZABE=ZFDE VAB=DCJ FD = DCZADC=ZABD+ZBAD ZADB = ZBAD,ZADC=ZABD+ZBDA VZABE=ZFDE・・・NADONADB+NFDE即ZADC= ZADF ffiAADF 和AADC 中AD=AD< ZADF= ZADC、DF =DC・•・△ ADF也ADC(SAS) AAF=ACAC=2AE【变式练习】、如图,AABC中,BD二DOAC, E是DC的中点,求证:AD平分NBAE.【小结】熟悉法一、法三“倍长中线”的辅助线包含的基本图形“八字型”和“倍长中线”两种基本操作方法, 倍长中线,或者倍长过中点的一条线段以后的对于解决含有过中点线段有很好的效果。

初中数学几何辅助线经典100题

初中数学几何辅助线经典100题

初中数学几何辅助线经典100题摘要:初中数学几何辅助线经典100题一、几何辅助线的概念和作用1.几何辅助线的定义2.几何辅助线在解题中的作用二、几何辅助线的常见类型及应用1.角平分线2.线段和差3.中点定理4.倍长中线5.相似三角形6.判定条件7.证明定理三、初中数学几何辅助线经典100题1.题目1-102.题目11-203.题目21-304.题目31-405.题目41-506.题目51-607.题目61-708.题目71-809.题目81-9010.题目91-100正文:初中数学几何辅助线经典100题一、几何辅助线的概念和作用几何辅助线是在解决几何问题时,通过在图形上添加一些特殊的线段,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解题的一种工具。

它可以将复杂的几何问题简化为更简单的形式,使问题更容易解决。

几何辅助线在解题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揭示图形中隐含的性质:通过添加辅助线,将条件中隐含的有关图形的性质充分揭示出来,以便取得过渡性的推论,达到推导出结论的目的。

2.聚拢集中原则:通过添置适当的辅助线,将图形中分散、远离的元素相对集中、聚拢到有关图形上来,使题设条件与结论建立逻辑关系,从而推导出要求的结论。

3.化繁为简原则:对一类几何命题,其题设条件与结论之间在已知条件所给的图形中,通过添加辅助线,将复杂图形转化为简单图形,从而简化问题,使解题更加顺利。

二、几何辅助线的常见类型及应用几何辅助线有很多种,这里我们列举几种常见的类型及其应用:1.角平分线:角平分线是将一个角平分成两个相等的角的线段。

在解题中,我们常常利用角平分线的性质来证明两个角相等或求解某个角的度数。

2.线段和差:线段和差是指通过两个线段的和与差来求解几何问题。

在解题过程中,我们通常利用线段和差的性质来证明线段相等或求解线段的长度。

3.中点定理:中点定理是指在一个线段上,如果有一个点是线段中点,那么这个点到线段两端的距离相等。

在解题中,我们常常利用中点定理来证明线段相等或求解线段的长度。

全等三角形提高证明题含辅助线(六种类型)(解析版)--初中数学专项训练

全等三角形提高证明题含辅助线(六种类型)(解析版)--初中数学专项训练

拓展全等三角形提高证明题含辅助线(六种类型)【类型一】利用角平分线构造全等1如图,在△ABC 中,AD 是角平分线,E ,F 分别为AC ,AB 上的点,且∠AED +∠AFD =180°.(1)求证:∠AFD =∠CED ;(2)求证:DE =DF.【答案】(1)见解析;(2)见解析【分析】(1)根据同角的补角相等即可得解;(2)过D 作DM ⊥AB 于M ,DN ⊥AC 于N ,根据角平分线性质求出DM =DN ,由(1)知∠MFD =∠DEN ,证出△FMD ≌△END 即可.【详解】(1)证明:∵∠AED +∠AFD =180°,∠AED +∠CED =180°,∴∠AFD =∠CED ;(2)证明:过D 作DM ⊥AB 于M ,DN ⊥AC 于N ,∵AD 平分∠BAC ,∴DM =DN ,∠FMD =∠END =90°,∵∠AED +∠AFD =180°,∠AED +∠DEN =180°,∴∠MFD =∠DEN ,在△FMD 和△END 中,∠MFD =∠DEN∠FMD =∠END DM =DN,∴△FMD ≌△END (AAS ),∴DE =DF .【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角平分线性质的应用,解题关键是利用AAS 推出△FMD ≌△END .2如图,在ΔABC 中,∠C =90°,AD 是∠BAC 的角平分线交BC 于D ,过D 作DE ⊥BA 于点E ,点F 在AC 上,且BD =DF.(1)求证:AC =AE ;(2)求证:∠BAC +∠FDB =180°;(3)若AB =9.5,AF =1.5,求线段BE 的长,【答案】(1)证明见解析;(2)证明见解析;(3)BE 的长为4.【分析】(1)根据已知条件,利用AAS 证明△ACD ≌△AED 即可;(2)设∠1=∠2=α,在AB 上截取AM =AF ,连接MD ,证明△FAD ≌△MAD ,进而证明Rt ΔMDE ≌Rt ΔBDE ,再证明ΔCFD ≌ΔEBD ,根据∠FDB +∠BAC 即可求证;(3)由(2)可得EB =EM ,AF =AM ,根据BE =AB -AM -ME 即可求得BE 的长.【详解】证明:(1)∵AD 平分∠BAC ,∴∠1=∠2,∵DE ⊥BA ,∴∠DEA =∠DEB =90°,∵∠C =90°,∴∠C =∠DEA =90°,在ΔACD 和ΔAED 中,∠DCA =∠DEA∠1=∠2AD =AD,∴ΔACD ≌ΔAED (AAS ),∴AC =AE ,(2)设∠1=∠2=α,∵∠C =∠DEA =90°,在ΔADC 中,∠ADC =90°-α,在ΔADE 中,∠ADE =90°-α,∵∠FDB =∠FCD +∠CFD =90°+∠CFD ,在AB 上截取AM =AF ,连接MD ,在ΔFAD 和ΔMAD 中,FA =MA∠1=∠2AD =AD∴ΔFAD ≌ΔMAD (SAS ),∴FD =MD ,∠5=∠6,∵BD =DF ,∴BD =MD ,在Rt ΔMDE 和Rt ΔBDE 中,MD =BDDE =DE∴Rt ΔMDE ≌Rt ΔBDE (HL ),∴∠3=∠4,设∠5=∠6=β,∵∠1=∠2=α,∴∠1+∠5=∠2+∠6=α+β,在ΔFAD 中,∠1+∠5=∠DFC在ΔAMD 中,∠2+∠6=∠3,∴∠DFC =∠3,∴∠DFC =∠4,在ΔCFD 和ΔEBD 中,∠DCF =∠DEB ∠CFD =∠EBD FD =BD,∴ΔCFD ≌ΔEBD (AAS ),∴∠CFD =∠4,∵∠C =90°,在ΔABC 中,∠4=90°-2α,∴∠CFD =90°-2α,∴∠FDB =90°+90°-2α=180°-2α,∵∠BAC =∠1+∠2=2α,∴∠FDB +∠BAC =180°-2α+2α=180°,(3)∵AF =AM ,且AF =1.5,∴AM =1.5,∵AB =9.5,∴MB =AB -AM =9.5-1.5=8,∵MB =BE ,且ME +BE =BM ,∴BE =12BM =4【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全等的性质与判定,角平分线的定义,掌握以上知识是解题的关键.3如图,AD 是△ABC 的角平分线,H ,G 分别在AC ,AB 上,且HD =BD .(1)求证:∠B 与∠AHD 互补;(2)若∠B +2∠DGA =180°,请探究线段AG 与线段AH 、HD 之间满足的等量关系,并加以证明.【答案】(1)见解析;(2)AG =AH +HD ,证明见解析【分析】(1)在AB 上取一点M ,使得AM =AH ,连接DM ,则利用SAS 可得出ΔAHD ≌ΔAMD ,从而得出HD =MD =DB ,即有∠DMB =∠B ,通过这样的转化可证明∠B 与∠AHD 互补.(2)由(1)的结论中得出的∠AHD =∠AMD ,结合三角形的外角可得∠DGM =∠GDM ,可将HD 转化为MG ,从而在线段AG 上可解决问题.【详解】证明:(1)在AB 上取一点M ,使得AM =AH ,连接DM∵AH =AM∠CAD =∠BADAD =AD∴ΔAHD ≌ΔAMD ∴HD =MD ,∠AHD =∠AMD∵HD =DB∴DB =MD∴∠DMB =∠B∵∠AMD +∠DMB =180°∴∠AHD +∠B =180°即∠B 与∠AHD 互补.(2)由(1)∠AHD=∠AMD,HD=MD,∠AHD+∠B=180°,∵∠B+2∠DGA=180°,∠AHD=2∠DGA∴∠AMD=2∠DGM又∵∠AMD=∠DGM+∠GDM∴2∠DGM=∠DGM+∠GDM即∠DGM=∠GDM∴MD=MG∴HD=MG∵AG=AM+MG∴AG=AH+HD.【点睛】本题考查角平分线的性质,应用角平分线构造全等是常用的构造全等的方法,遇到角平分线常有“翻折构造全等”“作角边的垂线段”两种辅助线方法.4已知:如图,BD为△ABC的角平分线,且BD=BC,E为BD延长线上的一点,BE=BA,过E作EF⊥AB,F为垂足.求证:(1)AD=AE=EC.(2)BA+BC=2BF.【答案】证明详见解析【详解】分析:(1)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得到∠ABD=∠CBD,然后根据SAS证得△ABD≌△EBC,然后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的外角得到等腰△ACE,由此可证;(2)过点E作EG⊥BC于点G,根据三角形全等的判定“HL”证得Rt△BEG≌Rt△BEF和Rt△CEG≌Rt△AFE,然后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等量代换求解.详解:证明:(1)∵BD为△ABC的角平分线,∴∠ABD=∠CBD,∴在△ABD和△EBC中,BD=BC∠ABD=∠CBD BE=BA,∴△ABD≌△EBC(SAS),∴∠BCE=∠BDA,∵∠BCE=∠BCD+∠DCE,∠BDA=∠DAE+∠BEA,∠BCD=∠BEA,∴∠DCE=∠DAE,∴△ACE为等腰三角形,∴AE=EC,∵△ABD≌△EBC,∴AD=EC,∴AD=EC=AE.(2)过点E作EG⊥BC于点G,∵E是BD上的点,EF⊥AB,EG⊥BC,∴EF=EG,∵在Rt△BEG和Rt△BEF中,BE=BE EF=EG,∴Rt△BEG≌Rt△BEF(HL),∴BG=BF,∵在Rt△CEG和Rt△AFE中,EF=EG AE=CE,Rt△CEG≌Rt△AFE,∴AF=CG,∴BA+BC=BF+FA+BG-CG,=BF+BG=∠BF,∴BA+BC=2BF.点睛:此题考查了角平分线定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以及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利用了转化及等量代换的数学思想,熟练掌握判定与性质是解本题的关键.【类型二】倍长中线5如图,AB=CD,E为BC的中点,∠BAC=∠BCA,求证:AD=2AE.【答案】见解析.【分析】延长AE至点F,使得EF=AE,连接BF,易证△AEC≌△FEB(SAS),得到BF=AC,∠FBE=∠ACE=∠BAC,可得∠ABF=∠DCA,然后通过SAS证明△ABF≌△△DCA即可.【详解】证明:延长AE至点F,使得EF=AE,连接BF,∵∠BEF=∠CEA,BE=CE,∴△AEC≌△FEB(SAS),∴BF=AC,∠FBE=∠ACE=∠BAC,∴∠ABF=∠FBE+∠ABE=∠BAC+∠ABC=∠DCA,在△ABF和△DCA中,AB=CD∠ABF=∠DCA BF=AC,∴△ABF≌△△DCA(SAS),∴AD=FA=2AE.【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和性质,正确作出辅助线是解题关键,一般的中线辅助线都是用的倍长中线.6如图,已知ΔABC中,点M是BC边长的中点,过M作∠BAC的角平分线AD的平行线交AB于E,交CA的延长线于F,求证:(1)AE=AF.(2)BE=CF.【答案】见详解.【分析】(1)要证AE=AF,利用等角对等边只需证出∠AFE=∠AEF,利用平行不难发现这两个角和角平分线分成的两角是内错角和同位角;(2)利用倍长中线法构造出全等三角形即可.【详解】证明:(1)∵MF∥DA∴∠AFE=∠CAD,∠AEF=∠DAE又∵AD平分∠CAB∴∠CAD=∠DAE∴∠AFE=∠AEF∴AE=AF(2)将FM延长至N使FM=MN,连接BN.∵M 为CB 中点∴CM =MB在△FMC 和△NMB 中CM =MB∠FMC =∠NMBFM =MN∴△FMC ≌△NMB (SAS )∴CF =BN ,∠F =∠N又∵∠AFE =∠AEF ,∠AEF =∠BEN∴∠N =∠BEN∴BE =BN∴BE =CF【点睛】此题考查的(1)平行线的性质和等角对等边;(2)倍长中线法构造全等三角形.7在△ABC 中,∠ABC =45°,AM ⊥MB ,垂足为M ,点C 是BM 延长线上一点,连接AC .(1)如图1,点D 在线段AM 上,且DM =CM .求证:△BDM ≌△ACM ;(2)如图2,在(1)的条件下,点E 是△ABC 外一点,且满足EC =AC ,连接ED 并延长交BC 于点F ,且F 为线段BC 的中点,求证:∠BDF =∠CEF.【答案】(1)见解析;(2)见解析.【分析】(1)根据已知条件,利用(SAS )即可证明三角形全等;(2)延长EF 至点G ,使FG =EF ,由上题中△BDM ≌△ACM ,得出AC =BD ,再证△BFG ≌△CFE ,可得BG =CE ,∠G =∠CEF ,从而得BD =CE =BG ,即可得∠BDF =∠G =∠CEF .【详解】解:(1)如图,∵∠ABC =45°,AM ⊥MB∴BM =AM在△BMD 和△AMC 中∵DM =CM ∠BDM =∠AMC BM =AM∴△BDM ≌△ACM (SAS ).(2)如图,延长EF 至点G ,使FG =EF ,连接BG∵△BDM ≌△ACM∴BD =AC又∵CE =AC∴BD =CE在△BFG 和△CFE 中∵BF =FC ∠BFG =∠EFC FG =FE∴△BFG ≌△CFE (SAS )∴BG =CE ,∠G =∠CEF∴BD =CE =BG∴∠BDF =∠G =∠CEF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等知识点,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是解题的关键.8规定:有两组边相等,且它们所夹的角互补的两个三角形叫兄弟三角形.如图,OA =OB ,OC =OD ,∠AOB =∠COD =90°,回答下列问题:(1)求证:△OAC 和△OBD 是兄弟三角形.(2)取BD 的中点P ,连接OP ,请证明AC =2OP .【答案】(1)证明见解析(2)证明见解析【分析】(1)根据OA =OB ,OC =OD ,∠AOC +∠BOD =180°即可证明;(2)延长OP 至E ,使PE =OP ,先证△BPE ≌△DPO ,推出BE =OD ,∠E =∠DOP ,进而推出BE ∥OD ,再证△EBO ≌△COA ,即可推出OE =AC ,由此可证AC =2OP .【详解】(1)证明:∵∠AOB =∠COD =90°,∴∠AOC +∠BOD =360°-∠AOB -∠COD =360°-90°-90°=180°,又∵AO =OB ,OC =OD ,∴△OAC 和△OBD 是兄弟三角形.(2)证明:延长OP 至E ,使PE =OP,∵P 为BD 的中点,∴BP =PD ,∵在△BPE 和△DPO 中,PE =PO∠BPE =∠DPO BP =DP,∴△BPE ≌△DPO SAS ,∴BE =OD ,∠E =∠DOP ,∴BE ∥OD ,∴∠EBO +∠BOD =180°,又∵∠BOD +∠AOC =180°,∴∠EBO =∠AOC ,∵BE =OD ,OD =OC ,∴BE =OC ,在△EBO 和△COA 中,OB =AO∠EBO =∠AOCBE =OC∴△EBO ≌△COA SAS ,∴OE =AC ,又∵OE =2OP ,∴AC =2OP .【点睛】本题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正确作出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类型三】截长补短9如图,在△ABC 中,AB =AC ,∠A =108°,BD 平分∠ABC 交AC 于D ,试说明:BC =AB +CD.【答案】见解析【分析】在线段BC 上截取BE =BA ,连接DE .则只需证明CD =CE 即可.结合角度证明∠CDE =∠CED .【详解】解:证明:在线段BC 上截取BE =BA ,连接DE .∵BD 平分∠ABC ,∴∠ABD =∠EBD =12∠ABC .在△ABD 和△EBD 中,BE =BA∠ABD =∠EBD BD =BD,∴△ABD ≌△EBD .(SAS )∴∠BED =∠A =108°,∠ADB =∠EDB .又∵AB=AC,∠A=108°,∠ACB=∠ABC=12×(180°-108°)=36°,∴∠ABD=∠EBD=18°.∴∠ADB=∠EDB=180°-18°-108°=54°.∴∠CDE=180°-∠ADB-∠EDB=180°-54°-54°=72°.∴∠DEC=180°-∠DEB=180°-108°=72°.∴∠CDE=∠DEC.∴CD=CE.∴BC=BE+EC=AB+CD.【点睛】此题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及等腰三角形的判定,综合性较强.10如图,在△ABC中,∠B=60°,△ABC的角平分线AD、CE相交于点O,求证:AE+CD=AC.【答案】证明见解析【分析】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和角平分线的定义,得到∠AOC=120°,∠AOE=∠COD=60°,在AC上截取AF=AE,连接OF,分别证明△AOE≌△AOF SAS,△COD≌△COF ASA,得到CD=CF,即可证明结论.【详解】证明:∵∠B=60°,∴∠BAC+∠ACB=180°-∠B=120°,∵AD、CE分别平分∠BAC、∠ACB,∴∠OAC=∠OAB=12∠BAC,∠OCA=∠OCB=12∠ACB,∴∠OAC+∠OCA=12∠BAC+12∠ACB=12∠BAC+∠ACB=60°,∴∠AOC=120°,∴∠AOE=∠COD=180°-∠AOC=60°,如图,在AC上截取AF=AE,连接OF,在△AOE和△AOF中,AE=AF∠OAE=∠OAF AO=AO,∴△AOE≌△AOF SAS,∴∠AOE=∠AOF=60°,∴∠COF=∠AOC-∠AOF=120°-60°=60°,∵∠COD=60°,∴∠COD=∠COF,在△COD和△COF中,∠OCD=∠OCF CO=CO∠COD=∠COF,∴△COD≌△COF ASA,∴CD=CF,∵AF=AE,∴AF+CF=AE+CD=AC.【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角平分线的定义,做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是解题关键.11在△ABC中,∠ABC=60°,点D、E分别在AC、BC上,连接BD、DE和AE;并且有AB=BE,∠AED=∠C.(1)求∠CDE的度数;(2)求证:AD+DE=BD.【答案】(1)60°;(2)见解析【分析】(1)由AB=BE,∠ABC=60°,可得△ABE为等边三角形,由∠AEB=∠EAC+∠C,∠CDE=∠EAC+∠AED,∠AED=∠C,可证∠CDE=∠AEB=60°(2)延长DA至F,使AF=DE,连接FB,由∠BED=60°+∠AED,∠BAF=60°+∠C,且∠C=∠AED,可证△FBA≌△DBE(SAS)由DB=FB,可证△FBD为等边三角形,可得BD=FD,可推出结论,【详解】解:(1)∵AB=BE,∠ABC=60°,∴△ABE为等边三角形,∴∠BAE=∠AEB=60°,∵∠AEB=∠EAC+∠C,∠CDE=∠EAC+∠AED,∵∠AED=∠C,∴∠CDE=∠AEB=60°(2)如图,延长DA至F,使AF=DE,连接FB,由(1)得△ABE为等边三角形,∴∠AEB=∠ABE=60°,∵∠BED=∠AEB+∠AED=60°+∠AED,又∵∠BAF=∠ABE+∠C=60°+∠C,且∠C=∠AED,∴∠BED=∠BAF,在△FBA与△DBE中,AB=BE∠BAF=∠BED AF=DE∴△FBA≌△DBE(SAS)∴DB=FB,∠DBE=∠FBA∴∠DBE+∠ABD=∠FBA+∠ABD,∴∠ABE=∠FBD=60°又∵DB=FB,∴△FBD为等边三角形∴BD=FD,又∵FD=AF+AD,且AF=DE,∴FD=DE+AD=BD,【点睛】本题考查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三角形全等判定与性质,线段和差,三角形外角性质,关键是引辅助线构造三角形全等证明等边三角形.12(1)如图1,射线OP平分∠MON,在射线OM,ON上分别截取线段OA,OB,使OA=OB,在射线OP上任取一点D,连接AD,BD.求证:AD=BD.(2)如图2,在Rt△ABC中,∠ACB=90°,∠A=60°,CD平分∠ACB,求证:BC=AC+AD.(3)如图3,在四边形ABDE中,AB=9,DE=1,BD=6,C为BD边中点,若AC平分∠BAE,EC平分∠AED,∠ACE=120°,求AE的值.【答案】(1)见详解;(2)见详解;(3)AE=13【分析】(1)由题意易得∠AOD=∠BOD,然后易证△AOD≌△BOD,进而问题可求证;(2)在BC上截取CE=CA,连接DE,由题意易得∠ACD=∠ECD,∠B=30°,则有△ACD≌△ECD,然后可得∠A=∠CED=60°,则根据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可得∠EDB=∠B=30°,然后可得DE=BE,进而问题可求证;(3)在AE上分别截取AF=AB,EG=ED,连接CF、CG,同理(2)可证△ABC≌△AFC,△CDE≌△CGE,则有∠ACB=∠ACF,∠DCE=∠GCE,然后可得∠ACF+∠GCE=60°,进而可得△CFG是等边三角形,最后问题可求解.【详解】证明:(1)∵射线OP平分∠MON,∴∠AOD=∠BOD,∵OD=OD,OA=OB,∴△AOD≌△BOD(SAS),∴AD=BD.(2)在BC上截取CE=CA,连接DE,如图所示:∵∠ACB=90°,∠A=60°,CD平分∠ACB,∴∠ACD=∠ECD,∠B=30°,∵CD=CD,∴△ACD≌△ECD(SAS),∴∠A=∠CED=60°,AD=DE,∵∠B+∠EDB=∠CED,∴∠EDB=∠B=30°,∴DE=BE,∴AD=BE,∵BC=CE+BE,∴BC=AC+AD.(3)在AE 上分别截取AF =AB =9,EG =ED =1,连接CF 、CG ,如图所示:同理(1)(2)可得:△ABC ≌△AFC ,△CDE ≌△CGE ,∴∠ACB =∠ACF ,∠DCE =∠GCE ,BC =CF ,CD =CG ,DE =GE =1,∵C 为BD 边中点,∴BC =CD =CF =CG =3,∵∠ACE =120°,∴∠ACB +∠DCE =60°,∴∠ACF +∠GCE =60°,∴∠FCG =60°,∴△CFG 是等边三角形,∴FG =CF =CG =3,∴AE =AF +FG +GE =9+3+1=13.【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形全等的性质与判定、角平分线的定义、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及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解题的关键是构造辅助线证明三角形全等.【类型四】直接连接13如图,在Rt △ABC 中,AB =AC ,∠A =90°,点D 为BC 中点,过点D 作DM ⊥DN ,分别交BA ,AC 延长线于点M 、N ,求证:DM =DN.【答案】见解析【分析】连接AD ,可得∠ADM =∠CDN ,可证△AMD ≌△CND ,可得DM =DN .【详解】解:连接AD ,∵D 为BC 中点,∴AD =BD ,∠BAD =∠C ,∵∠ADM +∠MDC =90°,∠MDC +∠CDN =90°,∴∠ADM =∠CDN ,∵∠MAD =MAC +DAC =135°,∠NCD =180°-∠ACD =135°在ΔAMD 和ΔCND 中,∠ADM =∠CDNAD =CD ∠MAD =∠NCD,∴ΔAMD ≅ΔCND (ASA ),∴DM =DN .【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考查了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的性质,本题中求证△AMD ≌△CND 是解题的关键.14△ABC 中,∠A =90°,AB =AC ,D 为BC 中点,E 、F 分别在AC 、AB 上,且DE ⊥DF ,试判断DE 、DF 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答案】DE =DF ,理由见解析【分析】连接AD ,则有AD =CD ,∠DAF =∠C =45°,且AD ⊥CD ,可得∠CDE +∠EDA =∠ADF +∠EDA =90°,所以∠CDE =∠ADF ,可证△CDE ≌△ADF ,可得结论.【详解】DE =DF ,理由如下:连接AD ,因为∠A =90°,AB =AC ,D 为BC 中点,∴CD =AD ,∠C =∠DAF =45°,AD ⊥CD ,∴∠CDE +∠EDA =∠ADF +∠EDA =90°,∴∠CDE =∠ADF ,在△CDE 和△ADF 中,∠C =∠DAFCD =AD ∠CDE =∠ADF,∴△CDE ≌△ADF (ASA ),∴DE =DF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和性质,正确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是解题的关键.15如图所示,在△ABC 中,D 为BC 的中点,DE ⊥BC ,交∠BAC 的平分线AE 于点E ,EF ⊥AB 于点F ,EG ⊥AC 交AC 延长线于点G .求证:BF =CG.【答案】见解析.【分析】连接EB 、EC ,利用已知条件证明Rt △BEF ≌Rt △CEG ,即可得到BF =CG .【详解】证明:连接BE 、EC ,∵ED ⊥BC ,D 为BC 中点,∴BE =EC ,∵EF ⊥AB ,EG ⊥AG ,且AE 平分∠FAG ,∴FE =EG,在Rt △BEF 和Rt △CEG 中,BE =CE EF =EG ,∴Rt △BEF ≌Rt △CEG (HL ),∴BF =CG .【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解题的关键是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是结合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证明线段和角相等的重要工具.在判定三角形全等时,关键是选择恰当的判定条件.16如图,在ΔABC 中,∠ABC =90°,AB =BC ,CD 平分∠ACB 交AB 于D 点,过A 作AE ⊥CD 交CD 延长线于E 点,交CB 延长线于F 点,取FC 中点G ,连接DG ,过C 作CH ⊥AC 交DG 延长线于H ,(1)求证:AF =CD ;(2)求证:AC =CH +2BD.【答案】(1)见解析;(2)见解析【分析】(1)根据垂直推出∠ABF =∠ABC =90°与∠FAB =∠BCD ,则可证明ΔABF ≌ΔCBD ,即可有AF =CD ;(2)连接FD 根据CE ⊥AF ,AB ⊥CF ,推出FD ⊥AC ,即可证明CH ⎳FD ,可有∠HCG =∠DFG ,然后证明ΔFGD ≌ΔCGH 推出CH =FD ,根据已知条件即可有AD =DF ,由(1)知FB =BD ,即可证明AC =CH +2BD .【详解】证:(1)∵∠ABC =90°,CE ⊥AF∴∠ABF =∠ABC =90°∴∠AFB +∠FAB =90°,∠EFC +∠BCD =90°∴∠FAB =∠BCD在ΔABF 与ΔCBD 中,∠ABF =∠CBDAB =CB∠FAB =∠DCB∴ΔABF ≌ΔCBD∴AF =CD (2)连接FD∵CE ⊥AF ,AB ⊥CF∴FD ⊥AC∵CH ⊥AC∴CH ⎳FD∴∠HCG =∠DFG∵G 是FC 中点∴FG =CG在ΔFGD 与ΔCGH 中,∠DFG =∠HCGFG =CG∠FGD =∠CGH∴ΔFGD ≌ΔCGH∴CH =FD ∵CE ⊥AF ,CE 平分∠FCA∴AC =CF∴AD =DF由(1)可知ΔABF ≌ΔCBD∴FB =BD∴CF =CB +BF =AB +BF =AD +DB +BF =CH +2DB即AC =CH +2B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全等的性质与判定,角平分线的性质,在(1)中找出条件证明ΔABF ≌ΔCBD 是关键,在(2)中作出辅助线是解题的关键.【类型五】延长交于一点17如图,△ABC 中,CD 平分∠ACB ,过点A 作AD ⊥CD 于点D ,点E 是AB 的中点,连接DE ,若AC =20,BC =14,求DE的长.【答案】DE 的长为3.【分析】先添加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利用性质求出AD =DF ,最后用中位线定理即可求解.【详解】解:如图,延长AD ,CB 交于点F ,∵CD 平分∠ACB ,∴∠ACD =∠FCD ,∵AD ⊥CD ,∴∠ADC =∠FDC =90°,在△ACD 和△FCD 中,∠ACD =∠FCDCD =CD ∠ADC =∠FDC,∴△ACD ≌△FCD ASA ,∴AD =DF ,AC =CF =20,∴BF =CF -BC =20-14=6,∵点D 为AF 中点,点E 为AB 中点,∴DE 为△ABF 的中位线,∴DF =12BF =3,答:DE 的长为3.【点睛】此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和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三角形中位线定理,解题的关键是延长CB 交AD 延长线于F ,证明DE 是△ABF 的中位线.18已知,Rt△ABC 中,∠ACB =90°,AC =BC ,∠ABC 的角平分线交AC 于E ,AD ⊥BE 于D ,求证:AD =12BE .【答案】见解析【详解】试题分析:延长AD 和BC 交于F ,求出∠CBE =∠CAF ,AC =BC ,证△EBC ≌△FAC ,△ABD ≌△FBD ,推出BE =AF ,AD =DF ,即可得出答案.解:如图延长AD 和BC 交于F ,∵Rt △ABC 中,∠ACB =90°,∠BAC =45°,∴∠ABC =45°=∠BAC ,∴AC =BC ,∵∠ACB =90°,∴∠BCE =∠ACF =90°,∵BE 平分∠ABC ,∴∠ABD =∠EBC ,∵BD ⊥AD ,∴∠BCE =∠ADE =90°,∵∠BEC =∠AED ,∴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得:∠DAE =∠CBE ,在△BCE 和△ACF 中,∠FAC =∠CBE AC =BC ∠ACF =∠BCE,∴△BCE ≌△ACF (SAS ),∴BE =AF ,在△ABD 和△FBD 中,∠ABD =∠FDN BD =BD ∠ADB =∠FDB,∴△ABD≌△FBD (ASA ),∴AD =DF ,即AF =2AD ,∴AD =12AF ,∴AD =12BE .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19如图,在Rt △ABC 中,∠ACB =90°,∠BAC 的角平分线AD 交BC 于D ,交∠ABC 的角平分线于E ,过点E 作EF ⊥AE ,交AC 于点F ,求证:AF +BD =AB.【答案】见解析【分析】延长EF ,BC 相交于点M ,分别证明△AEB ≌△MEB 和△AEF ≌△MED 即可得解.【详解】证明:延长EF ,BC 相交于点M ,∵∠ACB =90°,∴∠CAB +∠CBA =90°,∵AE 平分∠BAC ,BE 平分∠ABC ,∴∠EAB +∠EBA =45°,∴∠AEB =180°-45°=135°,∴∠DEB =180°-135°=45°,∵AE ⊥EF ,∴∠MEB =∠MED +∠DEB =90°+45°=135°=∠AEB ,在△AEB 和△MEB 中,∠AEB =∠MEBEB =EB ∠ABE =∠MBE,∴△AEB ≌△MEB ASA ,∴∠EAB =∠M ,AE =ME ,AB =MB ,∵AE 平分∠BAC ,∴∠FAE =∠EAB ,∴∠FAE =∠M ,在△AEF 和△MED 中,∠FAE =∠MAE =ME ∠AEF =∠MED =90°,∴△AEF ≌△MED ASA ,∴AF =MD ,∴AF +BD =MD +BD =MB =AB .【点睛】本题考查角平分线的定义和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熟练掌握角平分线的定义,通过添加辅助线证明三角形全等是解题的关键.20如图,在△ABC 中,AB =AC ,∠C =45°,点D 为AC 中点,AE ⊥BD 交BC 于点E ,交BD 于点F.求证:(1)∠CAE=∠ABD;(2)BD=AE+ED.【答案】(1)见解析(2)见解析【分析】(1)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得出∠BAC=90°,再根据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得出∠CAE+∠BAF=∠ABD+∠BAF=90°,即可求证;(2)过点C作CA的垂线交AE延长线于点M,先证明△ACM≌△BAD ASA,得出AD=CM,BD= AM,则CM=CD,再证明△MCE≌△DCE SAS,得出EM=ED,即可求证.【详解】(1)证明:∵AB=AC,∠C=45°,∴∠CBA=45°,∴∠BAC=90°,∵AE⊥BD,∴∠AFB=90°∴∠CAE+∠BAF=∠ABD+∠BAF=90°,∴∠CAE=∠ABD.(2)证明:过点C作CA的垂线交AE延长线于点M∵CM⊥CA,∴∠MCA=90°即∠MCA=∠CAB,在△ACM和△BAD中,∠CAE=∠ABD AB=AC∠MCA=∠CAB∴△ACM≌△BAD ASA,∴AD=CM,∵D为AC中点,∴AD=CD,∴CM=CD∵∠MCA=90°,∠ACB=45°,∴∠ACB=∠MCB,在△MCE和△DCE中,CM=CD∠ACB=∠MCB CE=CE,∴△MCE≌△DCE SAS∴EM=ED,∴AM=AE+EM=AE+ED,∴BD=AE+E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以及正确画出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进行证明.【类型六】半角模型21如图,△ABC中,AB=AC,∠BAC+∠BDC=180°.(1)求证:AD为∠BDC的平分线;(2)若∠DAE=12∠BAC,且点E在BD上,直接写出BE、DE、DC三条线段之间的等量关系.【答案】(1)见解析;(2)DE=B E+DC.【分析】(1)过A作AG⊥BD于G,AF⊥DC于F,先证明∠BAG=∠CAF,然后证明△BAG≌△CAF得到AG=AF,最后由角平分线的判定定理即可得到结论;(2)过A作∠CAH=∠BAE,证明△EAD≌△HAD,得到AE=AH,再证明△EAB≌△HAC中,即可得出BE、DE、DC三条线段之间的等量关系.【详解】证明:(1)如图1,过A作AG⊥BD于G,AF⊥DC于F,∵AG⊥BD,AF⊥DC,∴∠AGD=∠F=90°,∴∠GAF+∠BDC=180°,∵∠BAC+∠BDC=180°,∴∠GAF=∠BAC,∴∠GAF-∠GAC=∠BAC-∠GAC,∴∠BAG=∠CAF,在△BAG和△CAF中,∠AGB=∠F=90°∠BAG=∠CAF AB=AC∴△BAG≌△CAF(AAS),∴AG=AF,∴∠BDA=∠CDA,(2)BE、DE、DC三条线段之间的等量关系是DE=B E+DC,理由如下:如图2,过A作∠CAH=∠BAE交DC的延长线于H,∵∠DAE=12∠BAC,∴∠DAE=∠BAE+∠CAD,∵∠CAH=∠BAE,∴∠DAE=∠CAH+∠CAD=∠DAH,在△EAD和△HAD中,∠EAD=∠HAD AD=AD∠ADE=∠ADH ,∴△EAD≌△HAD(ASA),∴DE=DH,AE=AH,在△EAB和△HAC中,AB=AC∠BAE=∠CAH AE=AH,∴△EAB≌△HAC(SAS),∴BE=CH,∴DE=DH=DC+CH=DC+BE,∴DE=DC+BE.故答案是:DE=DC+BE.【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角平分线的判定定理,线段和差的证明,掌握截长法和补短法是解答此题的突破口.22(1)如图1,在四边形ABCD中,AB=AD,∠B=∠D=90°,E、F分别是边BC、CD上的点,若∠EAF=12∠BAD,可求得EF、BE、FD之间的数量关系为.(只思考解题思路,完成填空即可,不必书写证明过程)(2)如图2,在四边形ABCD中,AB=AD,∠B+∠ADC=180°,E、F分别是边BC、CD延长线上的点,若∠EAF=12∠BAD,判断EF、BE、FD之间的数量关系还成立吗,若成立,请完成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答案】(1)BE+DF=EF;(2)EF+DF=BE.理由见解析.【分析】(1)线段EF、BE、FD之间的数量关系是BE+DF=EF.如图,延长CB至M,使BM=DF,连接AM,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解决问题即可.(2)结论:EF+DF=BE.如图中,在BE上截取BM=DF,连接AM,证明△ABM≌△ADF SAS,推出AM=AF,∠BAM=∠DAF,再证明△AEM≌△AEF SAS,可得结论.【详解】(1)解:线段EF、BE、FD之间的数量关系是BE+DF=EF.如图,延长CB至M,使BM=DF,连接AM,∵∠ABC=∠D=90°,∠ABC+∠1=180°,即:∠ABC+∠D=180°,∴∠1=∠D,在△ABM 和△ADF 中,AB =AD∠1=∠D BM =DF,∴△ABM ≌△ADF SAS ,∴AM =AF ,∠3=∠2,∵∠EAF =12∠BAD ,∠EAF +∠2+∠4=∠BAD ,∴∠2+∠4=∠EAF ,∴∠EAM =∠3+∠4=∠2+∠4=∠EAF ,在△MAE 和△FAE 中,AM =AF∠MAE =∠FAE AE =AE,∴△MAE ≌△FAE SAS ,∴EF =EM ,∵EM =BM +BE =BE +DF ,∴EF =BE +FD ;故答案为:BE +DF =EF .(2)结论:EF +DF =BE .理由:在BE 上截取BM =DF ,连接AM ,∵∠B +∠ADC =180°,∠ADC +∠ADE =180°,∴∠B =∠ADF ,在△ABM 与△ADF 中,BM =DF∠ABM =∠ADF AB =AD,∴△ABM ≌△ADF SAS ,∴AM =AF ,∠BAM =∠DAF ,则∠BAM +∠MAD =∠DAF +∠MAD ,∴∠BAD =∠MAF∵∠EAF =12∠BAD ,∠EAF +∠EAM =∠MAF ,∴∠EAF =∠EAM ,在△AEM 与△AEF 中,AM =AF∠EAF =∠EAM AE =AE,∴△AEM ≌△AEF SAS ,∴EM =EF ,即BE -BM =EF ,即BE -DF =EF ,∴EF +DF =BE .【点睛】本题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解题的关键是学会添加常用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23问题背景:如图1:在四边形ABCD 中,AB =AD .∠BAD =120°.∠B =∠ADC =90°.E ,F 分别是BC .CD 上的点,且∠EAF =60°,探究图中线段BE ,EF ,FD 之间的数量关系.(1)小王同学探究此问题的方法是:延长FD到点G.使DG=BE.连接AG,先证明△ABE≌△ADG,再证明△AEF≌△AGF,可得出结论,他的结论应是;(直接写结论,不需证明)探索延伸:(2)如图2,若在四边形ABCD中,AB=AD,∠B+∠ADF=180°.E,F分别是BC,CD上的点,且∠EAF=12∠BAD,(1)中结论是否仍然成立,并说明理由;(3)如图3,在四边形ABCD中,AB=AD,∠B+∠ADC=180°,E、F分别是边BC、CD延长线上的点,且∠EAF=12∠BAD,(1)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请证明:若不成立,请直接写出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答案】(1)EF=BE+FD(2)(1)中的结论EF=BE+FD仍然成立.证明见解析;(3)结论EF=BE+FD不成立,结论是:EF=BE-FD.证明见解析.【分析】(1)延长FD到点G.使DG=BE.连接AG,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解决问题即可;(2)延长CB至M,使BM=DF,连接AM.证明△ABM≌△ADF(SAS),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出AF= AM,∠2=∠3.△AME≌△AFE(SAS),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出EF=ME,即EF=BE+BM,则可得出结论;(3)在BE上截取BG,使BG=DF,连接AG.证明△ABG≌△ADF(SAS).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出∠BAG=∠DAF,AG=AF.证明△AEG≌△AEF(SAS),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出结论.【详解】(1)解:EF=BE+FD.延长FD到点G.使DG=BE.连接AG,∵∠ABE=∠ADG=∠ADC=90°,AB=AD,∴△ABE≌△ADG(SAS).∴AE=AG,∠BAE=∠DAG.∴∠BAE+∠DAF=∠DAG+∠DAF=∠EAF=60°.∴∠GAF=∠EAF=60°.又∵AF=AF,∴△AGF≌△AEF(SAS).∴FG=EF.∵FG=DF+DG.∴EF=BE+FD.故答案为:EF=BE+FD;(2)解:(1)中的结论EF=BE+FD仍然成立.证明:如图②中,延长CB至M,使BM=DF,连接AM.∵∠ABC +∠D =180°,∠1+∠ABC =180°,∴∠1=∠D ,在△ABM 与△ADF 中,AB =AD∠1=∠D BM =DF,∴△ABM ≌△ADF (SAS ).∴AF =AM ,∠2=∠3.∵∠EAF =12∠BAD ,∴∠2+∠4=12∠BAD =∠EAF .∴∠3+∠4=∠EAF ,即∠MAE =∠EAF .在△AME 与△AFE 中,AM =AF∠MAE =∠EAF AE =AE,∴△AME ≌△AFE (SAS ).∴EF =ME ,即EF =BE +BM ,∴EF =BE +DF ;(3)解:结论EF =BE +FD 不成立,结论:EF =BE -FD .证明:如图③中,在BE 上截取BG ,使BG =DF ,连接AG .∵∠B +∠ADC =180°,∠ADF +∠ADC =180°,∴∠B =∠ADF .在△ABG 与△ADF 中,AB =AD∠ABG =∠ADF BG =DF,∴△ABG ≌△ADF (SAS ).∴∠BAG =∠DAF ,AG =AF .∴∠BAG +∠EAD =∠DAF +∠EAD =∠EAF =12∠BAD .∴∠GAE =∠EAF .∵AE =AE ,∴△AEG ≌△AEF (SAS ),∴EG =EF ,∵EG =BE -BG ,∴EF =BE -FD .【点睛】本题是三角形综合题,考查了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和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添加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解决问题.24【问题引领】问题1:如图1.在四边形ABCD 中,CB =CD ,∠B =∠ADC =90°,∠BCD =120°.E ,F 分别是AB ,AD 上的点.且∠ECF =60°.探究图中线段BE ,EF ,FD 之间的数量关系.小王祠学探究此问题的方法是,延长FD 到点G .使DG =BE .连接CG .先证明△CBE ≌△CDG ,再证明△CEF ≌△CGF .他得出的正确结论是.【探究思考】问题2:如图2,若将问题Ⅰ的条件改为:四边形ABCD 中,CB =CD ,∠ABC +∠ADC =180°,∠ECF =12∠BCD,问题1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请说明理由.【拓展延伸】问题3:如图3在问题2的条件下,若点E在AB的延长线上,点F在DA的延长线上,则问题2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若不成立,猜测此时线段BE,EF,FD之间存在的等量关系是.【答案】问题1:BE+FD=EF;问题2:问题1中结论仍然成立,理由见解析;问题3:结论:DF=EF+BE.【分析】问题1,先证明△CBE≌△CDG,得到CE=CG,∠BCE=∠DCG,再证明△CEF≌△CGF,得到EF=GF,即可得到EF=DG+DF=BE+DF;问题2,延长FD到点G.使DG=BE.连接CG,先判断出∠ABC=∠GDC,进而判断出△CBE≌△CDG,再证明△CEF≌△CGF,最后用线段的和差即可得出结论;问题3,在DF上取一点G.使DG=BE.连接CG,然后同问题2的方法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问题1,如图1,延长FD到点G.使DG=BE.连接CG,∵∠ADC=∠B=90°,∴∠CDG=180°-∠ADC=90°,∴∠CBE=∠CDG=90°,在△CBE和△CDG中,BE=DG∠CBE=∠CDG BC=DC,∴△CBE≌△CDG SAS,∴CE=CG,∠BCE=∠DCG,∴∠BCE+∠ECD=∠DCG+∠ECD,即∠ECG=∠BCD=120°,∵∠ECF=60°,∴∠GCF=∠ECG-∠ECF=60°,∴∠ECF=∠GCF,在△CEF和△CGF中,CE=CG∠ECF=∠GCF CF=CF,∴△CEF≌△CGF SAS,∴EF=GF,∴EF=DG+DF=BE+DF;故他得到的正确结论是:EF=BE+DF;问题2,问题1中结论仍然成立,如图2,理由:延长FD到点G.使DG=BE.连接CG,∵∠ABC+∠ADC=180°,∠CDG+∠ADC=180°,∴∠ABC=∠GDC,在△CBE和△CDG中,BE=DG∠CBE=∠CDGBC=DC,∴△CBE≌△CDG SAS,∴CE=CG,∠BCE=∠DCG,∴∠BCE+∠ECD=∠DCG+∠ECD,即∠ECG=∠BCD,∵∠ECF=12∠BCD,∴∠ECF=12∠ECG,∴∠ECF=∠GCF,在△CEF和△CGF中,CE=CG∠ECF=∠GCFCF=CF,∴△CEF≌△CGF SAS,∴EF=GF,∴EF=DG+DF=BE+DF;即EF=BE+DF;问题3.结论:DF=BE+EF,理由如下:如图3,在DF上取一点G.使DG=BE.连接CG,∵∠ABC+∠ADC=180°,∠ABC+∠CBE=180°,∴∠ADC=∠CBE,即∠CDG=∠CBE,在△CBE和△CDG中,BE=DG∠CBE=∠CDG BC=DC,∴△CBE≌△CDG SAS,∴CE=CG,∠BCE=∠DCG,∴∠BCE+∠BCG=∠DCG+∠BCG,即∠ECG=∠BCD,∵∠ECF=12∠BCD,∴∠ECF=12∠ECG,∴∠ECF=∠GCF,在△CEF和△CGF中,CE=CG∠ECF=∠GCF CF=CF,∴△CEF≌△CGF SAS,∴EF=GF,∴EF=GF=DF-DG=DF-BE.即DF=BE+EF.【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解题的关键在于能够正确作出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

八年级上册数学几何辅助线经典题

八年级上册数学几何辅助线经典题

八年级上册数学几何辅助线经典题一、概述在数学几何学科中,辅助线是解决问题的重要方法之一。

在八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中,有许多经典的数学几何辅助线题目,通过这些题目的练习,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辅助线的运用方法,提高解题能力。

本文将针对八年级上册数学几何辅助线经典题进行详细介绍和解析。

二、题目一:相似三角形的辅助线应用题目描述:如图所示,∠ABC=∠ACD=90°,AB=4cm,AC=6cm,CD=9cm,求AD的长度。

解析:根据题目给出的信息,我们可以通过绘制辅助线来解决这道题。

连接BD并延长至E点,使得BE=BC。

接下来,连接AE,可得到相似三角形ABE与ACD。

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等式:AB/AC=BE/AD,即4/6=4/(4+AD)。

通过解方程,可以求得AD=8cm。

三、题目二:三角形中的中位线问题题目描述:如图所示,△ABC中,D为AB的中点,E为AC的中点,连接DE,求证:DE//BC。

解析:这道题目考察了中位线的性质和应用。

根据△ABC的性质,可以得出AD=DC,AE=EB,通过连接DE可以得到四边形ADBE。

根据四边形的性质,可以得出ADBE是一个平行四边形,而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因此DE//BC。

四、题目三:正方形中的选点问题题目描述:如图所示,ABCD为正方形,E为BC的中点,连接AE,求证:AE⊥CD。

解析:这道题目是典型的正方形中的选点问题。

首先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可以得出AB⊥BC,BC⊥CD,AD⊥DC,因此AD//BC。

接下来连接AE,并可得到△ADE与△CDE,由△ADE≌△CDE,可得出AE⊥CD。

五、结语通过以上三道典型的数学几何辅助线经典题目的解析,我们可以看到辅助线在解决问题中的重要作用。

通过练习和掌握这些经典题目,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还可以加深对数学几何知识的理解。

希望学生能够在课堂上认真学习,多加练习,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取得好成绩。

初中数学】几何题,辅助线的添加方法和典型例题

初中数学】几何题,辅助线的添加方法和典型例题

初中数学】几何题,辅助线的添加方法和典型例题初中数学:几何题型,辅助线的画法和典型例题1.倍长中线法已知在△ABC中,D是BC中点,DE⊥DF,需要判断BE+CF与EF的大小关系,并证明结论。

思路点拨:利用倍长中线法,倍长过中点的线段DF使DG=DF,再证明△XXX≌△EDF,△FDC≌△GDB,将BE、CF与EF线段转化到△BEG中,利用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证明。

解析:连接BG、EG,因为D是BC中点,所以BD=CD。

又因为DE⊥DF,在△XXX和△EDF中,ED=ED,∠XXX∠EDF,DG=DF,因此△XXX≌△EDF(SAS),所以EG=EF。

在△XXX与△GDB中,CD=BD,∠1=∠2,DF=DG,因此△FDC≌△GDB(SAS),所以CF=BG。

因为BG+BE>EG,所以BE+CF>EF。

结论得证。

总结升华:有中点的时候作辅助线可以考虑倍长中线法(或倍长过中点的线段)。

变式:已知CE、CB分别是△ABC与△ADC的中线,且∠ACB=∠ABC,需要证明CD=2CE。

解析:连接BF,延长CE至F使EF=CE。

因为EC为中线,所以AE=BE。

在△AEC与△BEF中,AE=BE,∠AEC =∠BEF,CE=EF,因此△AEC≌△BEF(SAS)。

所以AC =BF,∠A=∠FBE。

又因为∠ACB=∠ABC,∠XXX∠ACB+∠A,∠XXX∠ABC+∠A,所以AC=AB,∠XXX∠XXX。

因此AB=BF,BC为△ADC的中线,所以AB=BD,即BF=BD。

在△FCB与△DCB中,∠XXX∠DBC,BC=BC,因此△FCB≌△DCB(SAS),所以CF=CD。

结论得证。

2.以角平分线为对称轴的翻折变换构造全等三角形已知在△ABC中,∠C=2∠B,∠1=∠2,需要证明XXX。

解析:在AB上截取AE=AC,连接CE,作角ACE的平分线交AB于D,连接CD。

因为∠C=2∠B,所以∠ACE=∠XXX∠B,∠XXX∠A=∠1=∠2,所以△AED≌△ACD (SAS),因此ED=CD。

初中数学证明三角形全等添加辅助线的6道精选经典考题

初中数学证明三角形全等添加辅助线的6道精选经典考题

初中数学证明三角形全等添加辅助线的6道精选经典考题!第1题,连接AC和AD,构造两个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得到一个等
腰三角形。

根据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的性质,证明出结论。

第2题,
等腰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点,一般连接斜边的中线,得到三条边相等,得几个45°角相等。

这是这一类题型的辅助线添加的方法。

第3题,这个辅助线的作法和倍长法有点类似,但若只是倍长,就找不到角相等。

那么做平行线,就有内错角相等,再根据题意的其他条件,得出两个三角形全等。

第4题,要求证明BD平分∠ABC,第一想到的是角平分线的性质的逆定理。

过点D做角两边的垂线,构造两个三角形全等,得到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

第5题,这类证明一条线段等于几条线段之和的题型,就是想办法添加辅助线,进行相等的线段进行代换,把几条线段放到一条线段上。

那么线段相等,一般就是需要构造三角形全等。

第6题,就是我们最常见的倍长中线法,构造三角形全等。

这个倍长中线的辅助线添加方法,在很多的题型中,都用得到。

数学辅助线常用做法(八年级学生适用)

数学辅助线常用做法(八年级学生适用)

规律1.当两直线平行时,同位角的角平分线互相平行,内错角的角平分线互相平行,同旁内角的角平分线互相垂直.例:如图,以下三种情况请同学们自己证明.规律2. 有以线段中点为端点的线段时,常加倍延长此线段构造全等三角形.例:已知,如图,AD 为△ABC 的中线,且∠1 = ∠2,∠3 =∠4,求证:BE +CF >EF规律3. 在三角形中有中线时,常等倍延长中线构造全等三角形. 例:已知,如图,AD 为△ABC 的中线,求证:AB +AC >2AD规律4. 当已知或求证中涉及到线段a 、b 、c 、d 有下列情况之一时用截长补智短法: ①a>b ②a±b = c ③a±b = c±d截长法:在较长的线段上截取一条线段等于较短线段;补短法:延长较短线段和较长线段相等. 这两种方法统称截长补短法. 例:已知,如图,在△ABC 中,AB >AC ,∠1 = ∠2,P 为AD 上任一点,求证:AB -AC >PB -PCMABC D E F12345 12E DC B AP12NCBAA B21PH G FE D B C A H GFE D B C A H GFE D BC AE F D C B A 练习:1.已知,在△ABC 中,∠B = 60o,AD 、CE 是△ABC 的角平分线,并且它们交于点O求证:AC = AE +CD 2.已知,如图,AB ∥CD ∠1 = ∠2 ,∠3 = ∠4.求证:BC = AB +CD规律5.在一个图形中,有多个垂直关系时,常用同角(等角)的余角相等来证明两个角相等.例:已知,如图Rt △ABC 中,AB = AC ,∠BAC = 90o,过A 作任一条直线AN ,作BD ⊥AN 于D ,CE ⊥AN 于E ,求证:DE = BD -CE规律6.连接四边形的对角线,把四边形问题转化成三角形来解决问题. 例:已知,如图,AB ∥CD ,AD ∥BC 求证:AB = CD练习:已知,如图,AB = DC ,AD = BC ,DE = BF ,求证:BE = DF规律7.有和角平分线垂直的线段时,通常把这条线段延长。

三角形全等证明,10道考试真题,6种常用辅助线添加的方法和技巧

三角形全等证明,10道考试真题,6种常用辅助线添加的方法和技巧

三角形全等证明,10道考试真题,6种常用辅助线添加的方法和技巧在手机的这一端,我真诚的问候,此刻正在手机那一端的,最亲爱的你。

在这天下繁华的小长假,祝你开心和快乐。

有时候,好想和大家一起,聊聊数学之外的东西。

用我们特有的数学语言、数学公式来表达,属于我们在奋斗路上的情怀和浪漫。

初中数学,三角形全等证明题,常常需要用到添加辅助线。

方老师汇总了,以下六种常用的辅助线添加方法和技巧。

相互学习,一起进步。

方法一、双垂直构造三角形全等。

遇见角平分线,角平分线上的点向角两边做垂直,必出三角形全等。

例题1,是最基础,最简单的题型。

有些,需要我们证明角平分线的时候,同样可以向角两边做垂直,那么只要两个垂线段相等,到角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角平分线上。

例题2,过点P做MN平行BC,则出现在AB边和CD边上,双垂直。

根据题意,证明三角形QNP全等于三角形PMB,结论得证。

方法二,倍长中线。

三角形中,遇见中点,很容易想到倍长中线。

例题3,倍长中线后,得出三角形ACE全等于三角形ACM。

例题4,延长AD至E,使DE=AD。

得出三角形ADC全等于三角形EDB。

第2小题,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等量代换,即可求出AD的取值范围。

方法三、截长补短法。

求证两个线段和等于一个线段的时候,很容易想到截长补短的辅助线添加方法。

截长补短法,包括了截长法和补短法,两种方法。

一般来说,一道题,既可以用截长法,也可以用补短法。

例题6、解析中用了延长AD至M,使MD=FD。

请认真看解答过程。

再请按照图3的辅助线,自行练习推理,举一反三,得出结论。

方法四、平行线发或者平移法。

解题方法1,过点O做OD平行BC。

还有两个方法,请自行推理,如图3和图4.方法五,旋转法。

把一个三角形,经过旋转,旋转后必出三角形全等,得出结论。

例8和例9,其实也就是,最近经典的半角模型。

之前也专门讲过,这个几何模型。

请认真参考,这个两个例题。

从中总结规律和解题方法。

方法六、翻折法,或者叫对称法。

(完整版)初二数学辅助线常用做法及例题(含答案)

(完整版)初二数学辅助线常用做法及例题(含答案)

DCB A常见的辅助线的作法总论:全等三角形问题最主要的是构造全等三角形,构造二条边之间的相等,构造二个角之间的相等【三角形辅助线做法】图中有角平分线,可向两边作垂线。

也可将图对折看,对称以后关系现。

角平分线平行线,等腰三角形来添。

角平分线加垂线,三线合一试试看。

线段垂直平分线,常向两端把线连。

要证线段倍与半,延长缩短可试验。

三角形中两中点,连接则成中位线。

三角形中有中线,延长中线等中线。

1.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法:遇到等腰三角形,可作底边上的高,利用“三线合一”的性质解题2.倍长中线:倍长中线,使延长线段与原中线长相等,构造全等三角形3.角平分线在三种添辅助线4.垂直平分线联结线段两端5.用“截长法”或“补短法”: 遇到有二条线段长之和等于第三条线段的长,6.图形补全法:有一个角为60度或120度的把该角添线后构成等边三角形7.角度数为30、60度的作垂线法:遇到三角形中的一个角为30度或60度,可以从角一边上一点向角的另一边作垂线,目的是构成30-60-90的特殊直角三角形,然后计算边的长度与角的度数,这样可以得到在数值上相等的二条边或二个角。

从而为证明全等三角形创造边、角之间的相等条件。

8.计算数值法:遇到等腰直角三角形,正方形时,或30-60-90的特殊直角三角形,或40-60-80的特殊直角三角形,常计算边的长度与角的度数,这样可以得到在数值上相等的二条边或二个角,从而为证明全等三角形创造边、角之间的相等条件。

常见辅助线的作法有以下几种:最主要的是构造全等三角形,构造二条边之间的相等,二个角之间的相等。

1) 遇到等腰三角形,可作底边上的高,利用“三线合一”的性质解题,思维模式是全等变换中的“对折”法构造全等三角形.2) 遇到三角形的中线,倍长中线,使延长线段与原中线长相等,构造全等三角形,利用的思维模式是全等变换中的“旋转” 法构造全等三角形.3) 遇到角平分线在三种添辅助线的方法,(1)可以自角平分线上的某一点向角的两边作垂线,利用的思维模式是三角形全等变换中的“对折”,所考知识点常常是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或逆定理.(2)可以在角平分线上的一点作该角平分线的垂线与角的两边相交,形成一对全等三角形。

初中七年级下册平面几何证明之全等三角形之辅助线习题(含答案发))

初中七年级下册平面几何证明之全等三角形之辅助线习题(含答案发))

学霸数学全等三角形之辅助线(导学案)知识过关1.为了解决几何问题,在原图的基础上另外添加的直线或线段称为辅助线.辅助线通常画成辅助线的原则:添加辅助线,构造新图形,形成新关系,建立________ 和之间的桥梁把问题转化成自己已经会解的情况.辅助线的作用: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添加辅助线的注意事项:明确目的,多次尝试.2.要证明边相等(或角相等),可以考虑证明它们所在的三角形;要证全等,需要找_组条件.精讲精练1.已知:如图,AB=CD,AC与BD 相交于点O,且AC=BD.求证:∠ ABO=∠DCO.2.已知: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CD,AD∥BC.求证:AB=CD且AD=BC.3. 已知:如图, AB=AE ,BC=ED ,∠B=∠E ,F 是 CD 的中点. 求证: AF ⊥CD .4. 已知:在 △ABC 中,∠ B=∠C .求证: AB=AC .5. 已知:如图,在 △ABC 中,点 D ,E 在 AC 上,∠ ABD=∠ CBE ,∠A=∠C .求证: BD=BE .6. 已知:如图,在 △ABD中, F .求证: AF ⊥BD .7. 已知:如图, BD ,CE 是△ABC 的高,点 P 在BD 的延长线上, BP=AC ,点Q 在CE上,CQ=AB .判 断线段 AP 和 AQ的数量和位置关系,并加以证明.E延长 AE 交 BDADEQ【参考答案】知识过关1. 虚线已知;未知① 把分散的条件转为集中;② 把复杂的图形转化为基本图形.2. 全等; 3? 精讲精练1. 证明:如图,连接AD在△ ABD和△ DCA中AB DC(已知)BD CA(已知)AD DA(公共边)∴△ABD≌△DCA(SSS)∴∠ABO=∠DCO(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2. 证明:如图,连接AC∵AB∥CD ∴∠CAB=∠ACD∵AD∥BC∴∠DAC=∠BCA 在△ABC和△CDA中CAB ACD(已证)AC CA(公共边)BCA DAC(已证)∴△ ABC≌△ CDA(ASA)∴AB=CD,BC=DA(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3.证明:如图,连接AC,AD在△ABC和△AED中,AB AE(已知)B E(已知)BC ED(已知)∴△ ABC≌△ AED(SAS)∴AC=AD(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F是CD的中点∴CF=DF 在△ACF和△ADF中,AC AD(已证)AF AF(公共边)CF DF(已证)∴△ ACF≌△ ADF(SSS)∴∠CFA=∠DFA(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CFA+∠DFA=180°∴∠CFA=90°∴AF⊥CD4.证明:如图,过点A作AD⊥BC于点 D∵AD⊥BC∴∠ADB=∠ADC=90°在△ ADB和△ ADC中,B C(已知)ADB ADC(已证)AD AD(公共边)∴△ADB≌△ADC(AAS)∴AB=AC(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5.证明:如图,过点B作BF⊥AC于点 F∵BF⊥AC∴∠BFA=∠BFC=90°在△ABF和△CBF中,A C(已知)BFA BFC(已证)C BF BF(公共边)∴△ ABF≌△ CBF(AAS)∴AB=CB(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学霸数学在△ ABD和△ CBE中,AA C(已知)AB CB(已证)ABD CBE(已知)∴△ABD≌△CBE(ASA)∴BD=BE(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6.证明:如图,∵BC⊥AD∴∠ACE=∠BCD=90°在Rt△ ACE和Rt△BCD中AE BD (已知)CE CD (已知)∴Rt△ACE≌Rt△BCD(HL)∴∠CAE=∠CBD(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ACE=90°∴∠CAE+∠AEC=90° ∵∠AEC=∠BEF∴∠CBD+∠BEF=90° ∴∠BFE=90° ∴AF⊥BD7.解:AP=AQ且AP⊥AQ,理由如下:P如图,5 D ∵BD⊥AC,CE⊥AB∴∠ BEQ=∠BDC=∠ADP=90°E 3 4∴∠ 1+∠3=90° 1 Q2∠2+∠4=90° B C∵∠3=∠4∴∠1=∠2 在△ABP和△QCA中AB QC (已知)1 2 (已证)BP CA (已知)∴△ ABP≌△ QCA(SAS)∴AP=AQ(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P=∠5(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ADP=90°∴∠P+∠PAD=90°∴∠5+∠PAD=90°学霸数学即∠QAP=90° ∴AP=AQ 且AP⊥AQ1.已知:如图,∠ B=∠ D,求证:全等三角形之辅助线(随堂测试)AB=CD,AD∥BC,E,F 分别是AD,BC 的中过程规划:【参考答案】1. 证明:如图,连接AC∵AD∥BC∴∠DAC=∠BCA 在△ABC和△CDA 中,BCA DAC(已证)B D(已知)AB CD(公共边)∴△ ABC≌△ CDA(AAS )∴BC=DA(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11∴ BF BC, DE AD22 ∴BF=DE 在△ABF和△ CDE 中,过程规划:1.描述辅助线:连接AC 2.为第一次全等准备条件:∠ DAC =∠BCA 证明:△ ABC ≌△ CDA 3.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BC=DA 4.利用中点为第二次全等准备条件:BF=DE 第二次全等:△ ABF≌△ CDE 5.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AF=CEAB CD (已知) B D (已知)BF DE (公共边) ∴△ABF ≌△CDE (SAS ) ∴AF=CE (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全等三角形之辅助线(习题)? 例题示范例 1:已知:如图,在△ ABC 中,∠ C=90°,D 是 AB 边上 点 E . 求证: CE=DE . 【思路分析】 ① 读题标注:② 梳理思路:要证 CE=DE ,考虑把这两条线段放在两个三角形中证全等,利用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来证明. 观察图形,发现不存在全等的三角形.结合条件, AC=AD ,∠C=∠ADE=90°,考虑连接 AE ,证明△ ACE ≌△ ADE . 【过程书写】 证明:如图,连接 AE ∵ DE ⊥ AB ∴∠ ADE=90°∵∠ C=90°∴∠ C=∠ ADE在 Rt △ ACE 和 Rt △ADE 中 AE AE (公共边)AC AD (已知) ∴Rt △ACE ≌Rt △ADE (HL ) ∴CE=DE (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过程规划:1.描述辅助线:连接 AE 2.准备条件:∠C=∠ADE=90° 3.证明△ ACE ≌△ ADE 4.由全等性质得, CE=DE? 巩固练习1. 已知:如图, B ,C ,F ,E 在同一条直线上, AB ,DE 相交于点 G ,且 BC=EF ,GB=GE ,∠A=∠D .求 证:DC=AF .3. 已知:如图, AB ∥CD ,AD ∥BC ,E ,F 分别是 AD ,BC 的中点.求证: BE=DF .2. 过程规划:已知:如图,∠ C=∠ F ,AB=DE , 求证: AB ∥DE .DC=AF ,BC=EF .过程规划:学霸数学4. 已知:如图,在正方形 ABCD 中,AD=AB ,∠DAB=∠ B=90°,点 E ,F 分别在 AB ,BC上,且 AE=BF , AF 交 DE 于点 G . 求证: DE ⊥AF .5. 已知:如图,在四边形 ABCD 中,AB ∥CD ,AD ∥BC ,AC 与 BD 相交于点 O ,过 O 作EF 交AD 于 点 E ,交 BC 于点 F ,则图中的全等三角形共有( )A .5 对B .6对C .7对D .8 对6. 如图,C 为线段 AB 上一点,△MAC 和△NBC 均是等边三角形,连接AN ,交CM 于点E ,连接 BM , 交 CN 于点F .有下列结论:①∠ AMB=∠ANB ;②△ ACE ≌△ MCF ;③ CE=CF ;④ EN=FB .其中正确 结论的序号是 .?思考小结般三角形全等判定:直角三角形全等判定:判定1. 根据本章知识结构图回答下列问题:(1)补全知识结构图.(2)要证明两条边相等或者两个角相等,可以考虑它们所在的三角形____ ;如果所在的三角形不全等或者不在三角形中,则可以把一条边转移或者重新整合条件去构造全等三角形.(3)要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需要准备组条件,这三组条件里面必须有__ ;然后依据判定进行证明,其中AAA,SSA不能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请举出对应的反例.(4)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知:全等三角形_ 相等,___________ 相等,所以全等关系是转移边和角的有力工具【参考答案】? 巩固练习1. 证明:如图,过点G 作GH⊥BE于点H∵GH⊥BE∴∠GHB=∠GHE=90°在Rt△ GHB和Rt△ GHE中,GB GE(已知)GH GH(公共边)∴Rt△GHB≌Rt△GHE(HL)∴∠B=∠E(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BC=EF∴BC+CF=EF+CF即BF=EC 在△ABF和△DEC中,A D(已知)B E(已证)BF EC(已证)∴△ ABF≌△ DEC(AAS)∴DC=AF2.证明:如图,连接BE ED∴△ AEF≌△ DBC(SAS)∴AE=DB(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在△ABE和△DEB中,AB在△AEF和△DBC中,AF DC(已知)F C(已知)EF BC(已知)AE DB(已证)AB DE(已知)EB BE(公共边)∴△ ABE≌△ DEB(SSS)∴∠ABE=∠DEB(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AB∥DE3.证明:如图,连接BD AEDBFC∵AB∥CD,AD∥BC ∴∠ABD=∠CDB,∠ADB=∠CBD 在△ ABD和△ CDB中,ABD CDB(已证)BD DB(公共边)ADB CBD(已证)∴△ABD≌△CDB(ASA)∴AD=CB(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E,F 分别是AD,BC的中点∴DE=BF 在△BED和△DFB中,DE BF(已证)ADB CBD(已证)BD DB(公共边)∴△ BED≌△ DFB(SAS)∴BE=DF(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4.证明:如图,A D在△DAE第和7△题图ABF中AD BA (已知)∠DAE ∠ B (已知)AE BF (已知)∴△ DAE≌△ ABF(SAS)∴∠1=∠2(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DAB=90°∴∠2+∠3=90°∴∠1+∠3=90°∴∠AGD=90°∴DE⊥AF5. B6.②③④? 思考小结1. (1)SAS,SSS,ASA,AAS SAS,SSS,ASA,AAS,HL 相等;相等.学霸数学(2)全等(3)3,边;AAA反例:大小三角板;SSA反例:作图略(4)对应边,对应角.。

八上数学辅助线专项练习

八上数学辅助线专项练习

八上数学辅助线专项练习一、 选择题1. 如图,△ABC是边长为4的等边三角形, 点P 在AB 上,过点P 作PE⊥AC, 垂足为E,延长BC 至点Q, 使 CQ=PA,连接PQ 交AC 于点D, 则DE 的长为( )A. 1B. 1.8C. 2D. 2.52. 如图,△ABC是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 点P 在AB 上,过点P 作PE⊥AC, 垂足为E,延长BC 到点 Q,使 CQ=PA,连接PQ 交AC 于点D, 则DE 的长为( )A. 0.5B. 0.9C. 1三、解答题4. P 为等边△ABC的边AB 上一点,Q 为BC 延长线上一点, 且PA=CQ,连PQ 交AC 边于D.(1)证明: PD=DQ.(2)如图2, 过P 作PE⊥AC于E, 若AB=6, 求DE 的长.求让: MD=ME5.如图所示:△ABC是等边三角形, D 、E 分别是AB 及AC 延长线上的一点, 且BD=CE,连接DE 交BC 于点M.6. 读下面的题目及分析过程,并按要求进行证明. 已知:如图,E 是 BC 的中点,点A 在DB 上,且∠BAE=∠CDE,求证:AB=CD分析:证明两条线段相等,常用的一般方法是应用全等三角形或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观察本题中要证明的两条线段,它们不在同一个三角形中,且它们分别所在的两个三角形也不全等. 因此,要证明AB=CD ,必须添加适当的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或等腰三角形. 现给出如下三种添加辅助线的方法,请任意选择其中两种对原题进行证明.图(1):延长DE 到F 使得EF=DE图(2):作 CG⊥DE 于 G,BF⊥DE 于F 交DE 的延长线于F图(3):过C 点作CF∥AB 交DE 的延长线于 F.(1)求证: DP=DQ;7. 如图, 点 P 为等边△ABC的边AB 上一点, Q 为BC 延长线上一点, AP=CQ,PQ 交AC 于D,(2)过P作PE⊥AC于E, 若BC=4, 求DE的长.8.如图,△ABC中, 点D,E在边AB上, 点F在边BC上, 且AD=AC, EF=EC, ∠CEF=∠A, 连接 DF.(1)在图1中找出与∠ACE相等的角,并证明;(2)求证: ∠BDF=∠EFC;的值(用含k(3)如图2, 延长FD, CA交于点G, 连接EG, 若 EG=AG, DE=kAE, 求DGDF的代数式表示).9. P为等边△ABC的边AB上一点, Q为BC延长线上一点, 且PA=CQ, 连PQ交AC边于D.(1)证明: PD=DQ.(2)如图2, 过P作PE⊥AC于E, 若AB=6, 求DE的长.。

初中数学证明题辅助线典型做法训练一(共4页)

初中数学证明题辅助线典型做法训练一(共4页)

八年级数学培优训练题补形法的应用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一些几何题的证明或求解,由原图形分析探究,有时显得十分繁难,若通过适当的“补形”来进行,即添置适当的辅助线,将原图形填补成一个完整的、特殊的、简单的新图形,则能使原问题的本质得到充分的显示,通过对新图形的分析,使原问题顺利获解。

这种方法,我们称之为补形法,它能培养思维能力和解题技巧。

我们学过的三角形、特殊四边形、圆等都可以作为“补形”的对象。

现就常见的添补的图形举例如下,以供参考。

一、补成三角形1.补成三角形例1.如图1,已知E为梯形ABCD的腰CD的中点;证明:△ABE的面积等于梯形ABCD面积的一半。

分析:过一顶点和一腰中点作直线,交底的延长线于一点,构造等面积的三角形。

这也是梯形中常用的辅助线添法之一。

略证:2.补成等腰三角形例2 如图2.已知∠A=90°,AB=AC,∠1=∠2,CE⊥BD,求证:BD=2CE分析:因为角是轴对称图形,角平分线是对称轴,故根据对称性作出辅助线,不难发现CF=2CE,再证BD=CF即可。

略证:3.补成直角三角形例3.如图3,在梯形ABCD中,AD∥BC,∠B+∠C=90°,F、G分别是AD、BC的中点,若BC=18,AD=8,求FG的长。

分析:从∠B、∠C互余,考虑将它们变为直角三角形的角,故延长BA、CD,要求FG,需求PF、PG。

略解:图34.补成等边三角形例4.图4,△ABC 是等边三角形,延长BC 至D ,延长BA 至E ,使AE =BD ,连结CE 、ED 。

证明:EC =ED分析:要证明EC =ED ,通常要证∠ECD =∠EDC ,但难以实现。

这样可采用补形法即延长BD 到F ,使BF =BE ,连结EF 。

略证:二、补成特殊的四边形 1.补成平行四边形例5.如图5,四边形ABCD 中,E 、F 、G 、H 分别是AB 、CD 、AC 、BD 的中点,并且E 、F 、G 、H 不在同一条直线上,求证:EF 和GH 互相平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数学培优训练题
补形法的应用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一些几何题的证明或求解,由原图形分析探究,有时显得十分繁难,若通过适当的“补形”来进行,即添置适当的辅助线,将原图形填补成一个完整的、特殊的、简单的新图形,则能使原问题的本质得到充分的显示,通过对新图形的分析,使原问题顺利获解。

这种方法,我们称之为补形法,它能培养思维能力和解题技巧。

我们学过的三角形、特殊四边形、圆等都可以作为“补形”的对象。

现就常见的添补的图形举例如下,以供参考。

一、补成三角形
1.补成三角形
例1.如图1,已知E为梯形ABCD的腰CD的中点;
证明:△ABE的面积等于梯形ABCD面积的一半。

分析:过一顶点和一腰中点作直线,交底的延长线于一点,构造等面积的
三角形。

这也是梯形中常用的辅助线添法之一。

略证:
2.补成等腰三角形
例2 如图2.已知∠A=90°,AB=AC,∠1=∠2,CE⊥BD,求证:BD=2CE
分析:因为角是轴对称图形,角平分线是对称轴,故根据对称性作出辅助线,不难发现CF=2CE,再证BD=CF即可。

略证:
3.补成直角三角形
例3.如图3,在梯形ABCD中,AD∥BC,∠B+∠C=90°,F、G分别是AD、BC的中点,若BC=18,AD=8,求FG的长。

分析:从∠B、∠C互余,考虑将它们变为直角三角形的角,故延长BA、CD,要求FG,需求PF、PG。

略解:
图3
4.补成等边三角形
例4.图4,△ABC 是等边三角形,延长BC 至D ,延长BA 至E ,使AE =BD ,连结CE 、ED 。

证明:EC =ED
分析:要证明EC =ED ,通常要证∠ECD =∠EDC ,但难以实现。

这样可采用补形法即延长BD 到F ,使BF =BE ,连结EF 。

略证:
二、补成特殊的四边形 1.补成平行四边形
例5.如图5,四边形ABCD 中,E 、F 、G 、H 分别是AB 、CD 、AC 、BD 的中点,并且E 、F 、G 、H 不在同一条直线上,求证:EF 和GH 互相平分。

分析:因为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故要证结论,需考虑四边形GEHF 是平行四边形。

略证:
2.补成矩形
例6.如图6,四边形ABCD 中,∠A =60°,∠B =∠D =90°,AB =200m ,CD =100m ,求AD 、BC 的长。

分析:矩形具有许多特殊的性质,巧妙地构造矩形,可使问题转化为解直角三角形,于是一些四边形中较难的计算题不难获解。

略解:
图6
3.补成菱形
例7.如图7,凸五边形ABCDE 中,∠A=∠B =120°,EA =AB =BC =2,CD =DE =4,求其面积
分析:延长EA 、CB 交于P ,根据题意易证四边形PCDE 为菱形。

略解:
4.补成正方形
例8.如图8,在△ABC 中,AD ⊥BC 于D ,∠BAC =45°,BD =3,DC =2。

求△ABC 的面积。

分析:本题要想从已知条件直接求出此三角形的面积确实有些困难,如果从题设∠BAC =45°,AD ⊥BC 出发,可以捕捉到利用轴对称性质构造一个正方形的信息,那么问题立即可以获解。

略解:
5.补成梯形
例9.如图9,已知: G 是△ABC 中BC 边上的中线的中点,L 是△ABC 外的一条直线,自A 、B 、
C 、G 向L 作垂线,垂足分别为A 1、B 1、C 1、G 1。

求证:GG 1=41
(2AA 1+BB 1
+CC 1)。

分析:本题从已知条件可知,中点多、垂线多特点,联想到构造直角梯形来加以解决比较恰当,故过D 作DD 1⊥L 于D 1,则DD 1既是梯形BB 1C 1C 的中位线,又是梯形DD 1A 1A 的一条底边,因而,可想到运用梯形中位线定理突破,使要证的结论明显地显示出来,从而使问题快速获证。

略证:
图7
图8
图9
1、在△ABC 中,AC=BC ,D 是AC 上一点,且AE 垂直BD 的延长线于E ,又AE=1
2
BD ,求证:BE 平分∠ABC 。

2、如图,已知:在△ABC 内,∠BAC=60°,∠ACB=40°,P 、Q 分别在BC 、CA 上,并且AP 、BQ 分别是∠BAC 、∠ABC 的角平分线,求证:BQ+AQ=AB+BP
3、已知:∠BAC=90°,AB=AC ,AD=DC ,AE ⊥BD ,求证:∠ADB=∠CDE
4、设正三角形ABC 的边长为2,M 是AB 边上的中点,P 是BC 边上的任意一点,PA+PM 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记为S 和,求:S 2
-t 2
的值。

A
B
Q
C
P
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