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医学科关于无效中止康复训练的制度与流程

合集下载

无效终止康复训练的程序

无效终止康复训练的程序

无效终止康复训练的程序
1、对患者按计划进行康复治疗,有短期及长期康复目标、训练计划及治疗记录。

2、对患者定期进行康复评定,以确定是否完成短期及长期康复目标。

①在恢复早期或最佳恢复期内,治疗师或主管医师发现患者治疗无进展时→终止训练计划→报告上级医师→讨论并制定新的训练计划;
②恢复后期,疗效已维持不变超过两个疗程时→终止康复训练计划→报告上级医师→讨论并制定新的训练计划→按新计划进行康复训练;
③患者功能退步时→终止训练计划→报告上级医师→讨论并制定新的训练计划→按新计划进行康复训练;
④患者主管不接受康复治疗时→终止训练计划→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沟通。

⑤按新修改的训练计划治疗后效果仍不理想→终止训练计划→报告科主任→科内会诊→制定新的训练计划或转上级医院。

3、患者受限的功能已恢复到最大限度,患者能重返家庭、回归社会,其生活已接近正常水平,继续康复已不显著时,考虑终止康复训练计划。

4、患者的功能已达到患者自身期望的目标和要求时,考虑终止康复训练。

康复训练流程

康复训练流程

康复治疗训练过程中的记录规范、诊断标准与流程以《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常用康复治疗技术操作规范(2012版)》、《临床诊疗指南——物理医学与康复分册》,康复医学科管理制度为依据;为保证康复训练记录的真实性、完整性,保障患者的康复质量和效果,制度规范如下:1.康复医师接待门诊患者,确定患者门诊或住院治疗,以及由临床各科转来的患者。

2.临观察、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对患者进行功能和能力评定,拟定康复治疗计划,康复医师或护士填写康复治疗技术单。

3.康复治疗技术单必须填写患者姓名、科室、疾病诊断(治疗部位)、治疗项目、患者首次治疗日期,住院患者必须注明住院号。

康复医师或护士完整填写患者需要治疗项目,并告知患者治疗地点。

4.患者和家属持治疗记录单到各治疗室治疗,治疗师(士)接到治疗记录单后,对患者身份和疾病诊断、治疗部位进行仔细核对,确认无误后方可进行治疗,并由治疗师(士)签名或做记号。

5.每日治疗记录单必须返回到医护办公室,康复治疗师根据记录单作为对患者再次评定和修正康复治疗计划的根据之一,并且在病历中记录。

康复科病员主要来源于临床其他科室↓康复医学科会诊并转入本科室↓临床诊断、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及有关专科的会诊↓由康复医师及及时对患者进行功能和能力评定↓据此与家属沟通制定康复治疗计划,实施康复计划↓治疗中期再次的康复评定(中期评定)↓期间取消无效康复添加有效康复及计划的修订↓进一步的康复治疗↓治疗后期的康复评定和结局评定(后期评定)↓出院后的安排(可继续门诊治疗或社区康复治疗)康复因意外紧急处理流程康复患者出现不适↓治疗师对病情进行初步判断↓通知康复医师↓治疗师对患者进行正确的体位摆放,减少搬动患者↓康复医师对患者进行检查及评估↓康复医师对患者进行抢救或对症处理↓主管医师了解病情与家属谈话↓科主任组织科内事故讨论会,对意外进行调查及处理意外发生↙↘监测生命体征通知主管医生↓开静脉通道进行紧急处理↓请相关科室会诊↓转入相关科室治疗。

康复医学科室管理制度

康复医学科室管理制度

康复医学科室管理制度一、科室概述康复医学科室是医院中负责康复治疗、康复护理以及康复管理的专业科室,其主要目标是帮助患者恢复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为了更好地管理康复医学科室,制定科室管理制度显得尤为重要。

二、科室人员管理1. 人员配备康复医学科室应根据患者数量和科室工作需要,合理安排医生、护士、物理治疗师、职能治疗师等人员的配备。

人员的招聘、培训和考核应符合医院的相关规定。

2. 岗位职责每位科室人员应明确自己的岗位职责,并严格按照医院的规定履行职责。

医生要制定康复治疗方案并监督康复过程,护士要提供细致的护理服务,物理治疗师和职能治疗师要执行康复计划并提供专业治疗。

3. 培训和学术交流科室应定期组织医疗技术培训和学术交流,提高科室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技能。

同时,鼓励科室人员积极参加学术会议和研讨会,不断学习和更新康复医学知识。

三、患者管理1. 就诊流程康复医学科室应有明确的患者就诊流程,包括接诊、录入病历、初步评估、制定康复计划、治疗过程记录等环节。

流程应规范、高效,确保患者能够及时得到合理有效的治疗。

2. 个案管理康复医学科室应为每位患者建立个案档案,记录患者的基本信息、病史、诊断结果、治疗方案、治疗过程记录以及康复效果评估等内容。

定期对患者的康复情况进行评估,不断调整治疗方案。

3. 治疗安全康复医学科室要保证治疗设备的安全运行,并进行定期维护和检查。

同时,科室人员要切实落实好卫生消毒措施,确保治疗环境卫生,降低交叉感染的风险。

四、设备管理1. 采购和维护康复医学科室的设备采购应根据临床需求和质量要求进行选择,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

科室要制定设备的日常维护计划,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2. 使用指南康复医学科室应制定设备使用指南,明确设备的使用方法、注意事项以及操作流程。

科室人员必须经过相应的培训,掌握设备的正确使用方法,保证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五、质量管理1. 认证和评估康复医学科室可以根据需要进行相关的认证和评估,如ISO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医疗机构评审等。

康复科管理制度与工作流程图

康复科管理制度与工作流程图

康复科管理标准化质量管理一标准化管理的含义(一)质量是一切工作成败之关键,要想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标准化管理是必要条件之一,是指制定管理标准,贯彻执行标准以及在执行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不断修订和完善标准的整个过程,使管理有据可依,实现管理上的程序化统一,以期获取做好的效果。

(二)八项质量管理原则1 以病患为关注焦点2 领导作用3 全员参与4 过程方法5 管理的系统方法6 持续改进的意识7 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8 供方互利的关系以上八项原则为实施标准提供了普遍适用的原则(三)康复医学管理是医院管理的一个新的领域,在临床实践中逐步学习和完善相应的管理方法。

二管理是学科充分发挥正常功能的保障1 康复医学科要想正常发挥其功能作用,良好的管理是先决条件,其中康复医学科的日常治疗活动,人员的素质培养和提高,及各相关人员科内的日常行为规范都要在科室理念指导下,以科室各项制度为保障在人性化管理指导下积极向上、精益求精、认真负责、不断前进。

我们的科室理念是“积极、认真、主动、和气、厚德载物”“一丝不苟”“大医精诚”2 康复医学科应紧密合作形成一定的组织形式,医护就是组织中的要素,各要素之间有机的相互作用,才能产生整体的工作效果,实现科室的整体功能。

三康复管理作用表现在实现整体目标上(1 康复治疗是有目标的,只有通过有效的管理才能有效实现组织整体的治疗目标。

2 有效的管理能使组织整体更快更好的实现目标,它发挥的作用远远大于整体中各个部分所起到的作用,起到扩大整体功能的作用。

3 有效的管理,能使有关的组织要素、各个环节、各项管理制度和措施、各项政策法规及各种治疗方法最佳的有机结合,进行最有效的组合。

通过合理的组合,产生新的功能,可以充分发挥这些要素的最大潜能,使之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4 康复医学科的制度建设是否完善是康复管理是否正规化的体现,5 《JCI标准》按照医院重要职能将内容分为“以患者为中心的标准”和“医疗机构管理的标准”两个部分。

康复医学科康复教育和培训管理制度

康复医学科康复教育和培训管理制度

康复医学科康复教育和培训管理制度一、引言在康复医学科的发展中,康复教育和培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确保康复医学科的专业素质和发展,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康复教育和培训管理制度是必要的。

本文将围绕康复医学科康复教育和培训的管理制度进行探讨。

二、康复教育管理制度1. 培训计划制定和调整康复医学科应制定详细的康复教育培训计划,明确培训的目标、内容、方式和时长等。

同时,应定期进行培训计划的评估和调整,以保持与时俱进的教育内容和方法。

2. 培训资源的整合与保障康复医学科应全面整合各类培训资源,包括教学设施、教材、师资队伍等。

同时,还应确保培训资源的充足,并进行有效的分配,以保证康复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3. 培训师资队伍建设康复医学科应建立一支专业素质过硬的师资队伍。

培训师资应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教育教学能力,并定期进行培训和评估,以提升其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4. 培训效果评估与反馈康复医学科应建立科学的培训效果评估体系,通过考试、问卷调查等方式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

同时,应及时收集和反馈培训结果,以便对培训内容和方法进行调整和优化。

三、康复教育培训管理制度1. 培训需求的调查与分析康复医学科应定期进行康复教育培训需求的调查与分析,了解教育培训的实际需求。

根据需求结果,进行培训计划的制定和调整,确保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 培训活动的组织与实施康复医学科应合理组织和安排培训活动,包括讲座、研讨会、实践操作等,同时确保培训活动的顺利进行,并提供必要的资源支持。

3. 培训管理与监督康复医学科应建立健全的培训管理和监督机制,明确培训的管理责任和流程,加强对培训过程的监督和评估,以确保培训的规范性和有效性。

4. 培训成果的激励与奖励康复医学科应对参加培训并取得良好成绩的人员给予适当的激励和奖励,包括表彰、晋升等,以激发教育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康复教育和培训管理制度的监督与评估1. 监督机制的建立康复医学科应建立科学完善的康复教育和培训管理制度的监督机制,明确监督的目标和方式,加强对培训的监督和评估。

康复科工作制度和康复治疗流程

康复科工作制度和康复治疗流程

一、凡需运动治疗患者,由康复科医生和康复治疗师填写治疗申请单.二、运动治疗室的工作人员根据患者疾病的特点和患者的具体情况,制订合适的运动治疗方案。

三、对患者的功能状况进行定期评估,并做好详细记录,以确定患者的问题,拟定治疗目标修正及治疗方案.四、在治疗过程中要密切观察、了解患者的情况和反应 ,并向患者交待注意事项和自我观察的方法,取得患者的合作.五、治疗室工作人员管理好运动治疗室的普通装备及功能训练器械,时常维修、保养、确保治疗安全.六、运动治疗室工作人员要不断吸取国内外先进的治疗技术和方法,以提高我们的治疗水平.七、保持治疗室清洁,不得在治疗室内吸烟、喧哗。

1、凡需理疗患者,由接诊医生填写治疗申请单,经医生检查后,确定理疗种类与疗程.2、理疗室工作人员应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治疗前交待注意事项,治疗中细心观察,发现异常及时处理,治疗后认真记录。

3、疗程结束后,应及时作出小结,填好治疗卡并妥善保管,供临床观察总结疗效。

需继续治疗时应与医生联系、确定,因故中断治疗应及时通知医生。

4、进行高频治疗时,应除去病员身上的金属物(如手表等),注意地面与病员的隔离。

病员和操作者,在进行治疗时,切勿与砖墙、水管或者潮湿地板接触。

超高频治疗器械前必须检查导线接触是否良好、极板有无裂纹、破损,否则不能使用。

大型超声波禁用单极法,治疗中病员不得触摸机器。

下班时,所有理疗器械一律切断电源。

5、爱护理疗仪器,使用前检查,使用后擦拭,定期维修。

要避免震动损坏电子管或者紫外线灯管。

理疗机器每次治疗后应有数分钟的歇息.6、康复医师应时常到治疗室观察治疗过程,并与理疗室工作人员时常研究理疗方案及方法,不断改进理疗方法,探索理疗机器的新用途,发掘理疗新的应用范围. 7、理疗工作人员要坚持自觉及重点进修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定期重点分析总结本科前本五位病种的临床疗效,定期开展学术交流活动,提高理疗效果.1、严格无菌操作,针具必须严密消毒,防止交叉感染。

4.12.4.1康复医学科有中止康复治疗的制度与流程

4.12.4.1康复医学科有中止康复治疗的制度与流程

康复医学科有无效中止康复训练的程序
为保障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提高康复治疗的服务水平,针对以下患者应及时中止康复治疗:
1. 患者病情加重或病情不稳定;
2. 患者病情变化,出现治疗禁忌征;
3. 患者不接受康复治疗,经解释后仍不同意;
4. 患者行为异常,可能危及自身及他人安全;
5. 患者已经受限或丧失的功能和能力恢复到最大限度,患者能重返家庭、回归社会,其生活尽可能接近正常,继续康复的效果不显著时;
6. 患者功能达到患者自身期望和要求时;
7. 经两个疗程的正规治疗后,无任何功能改善,经讨论后确认本部门无有效治疗手段时。

康复医学科管理制度范本

康复医学科管理制度范本

康复医学科管理制度范本一、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康复医学科的管理,提高康复医疗服务质量,保障患者安全,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和医院管理制度,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康复医学科的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等各项工作。

第三条康复医学科应坚持“以患者为中心”,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宗旨,遵循科学、规范、严谨、创新的原则,不断提高康复医疗水平。

第四条康复医学科应建立健全管理制度,明确各级职责,确保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二、组织结构第五条康复医学科实行科主任负责制,科主任全面负责本科室的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等工作。

第六条康复医学科设副主任、护士长、治疗组组长等职务,协助科主任开展各项工作。

第七条康复医学科设立治疗组、康复治疗组、康复评定组、康复护理组、康复治疗师组等,明确各组职责,确保工作有序进行。

第八条康复医学科应设立医疗质量控制小组,负责本科室的医疗质量控制工作。

三、医疗管理第九条康复医学科应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遵守医疗行业规范,确保医疗安全。

第十条康复医学科应制定完善的医疗流程,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康复治疗。

第十一条康复医学科应建立健全患者病历管理制度,确保病历资料完整、准确。

第十二条康复医学科应加强医疗质量管理,定期进行医疗质量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制定整改措施。

第十三条康复医学科应加强医患沟通,及时了解患者需求,提高患者满意度。

第十四条康复医学科应积极开展康复科研,促进康复医学发展。

四、教学管理第十五条康复医学科应承担康复医学专业人才培养任务,开展康复医学教学和培训。

第十六条康复医学科应制定教学计划,组织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确保教学质量。

第十七条康复医学科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第十八条康复医学科应加强与兄弟学科的交流与合作,促进学科发展。

五、科研管理第十九条康复医学科应积极开展康复医学科学研究,提高科研水平。

第二十条康复医学科应制定科研计划,鼓励医护人员参与科研项目。

康复医学科管理规范

康复医学科管理规范

康复医学科管理规范一、引言康复医学科是以康复医学为基础,以康复治疗为主要手段,针对患者的功能障碍、残疾和社会参与问题进行综合性治疗的医学科室。

为了规范康复医学科的管理,提高康复治疗的质量和效果,制定本管理规范。

二、组织架构1. 康复医学科应设立科室主任、副主任和科室护士长等管理人员,负责科室的日常管理和工作安排。

2. 康复医学科应配备一支合理的医疗团队,包括康复医师、物理治疗师、职业治疗师、言语治疗师、康复护士等,根据患者的需要提供相应的康复治疗服务。

3. 康复医学科应与其他相关科室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如神经科、骨科、内科等,以便进行疾病诊断和综合治疗。

三、工作流程1. 接诊与评估(1) 康复医学科接诊患者后,应及时进行初步评估,了解患者的病史、症状和功能障碍情况。

(2) 康复医学科医师应根据患者的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治疗方案,并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沟通和解释。

2. 康复治疗(1) 康复医学科应根据患者的康复治疗方案,安排相应的康复治疗师进行康复训练,包括物理治疗、职业治疗、言语治疗等。

(2) 康复治疗师应根据患者的康复需求,制定详细的治疗计划,并定期评估患者的康复进展,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3. 康复评估与记录(1) 康复医学科应定期对患者进行康复评估,以评估康复治疗的效果和患者的功能改善情况。

(2) 康复医学科应建立完善的患者康复记录系统,记录患者的病历、康复评估结果、治疗方案、治疗过程和康复效果等信息。

4. 出院与追踪(1) 康复医学科应根据患者的康复进展和治疗效果,判断是否可以出院,并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沟通和解释。

(2) 出院后,康复医学科应进行患者的追踪随访,了解患者的康复情况,提供必要的康复指导和支持。

四、设备与设施1. 康复医学科应配备必要的康复治疗设备和设施,如理疗仪器、康复训练器材、辅助器具等,以满足患者的康复治疗需求。

2. 康复医学科应保持设备和设施的正常运转和维护,定期进行检修和保养,确保其安全可靠。

康复科管理制度及工作流程图

康复科管理制度及工作流程图

康复科管理标准化质量管理一标准化管理的含义(一)质量是一切工作成败之关键,要想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标准化管理是必要条件之一,是指制定管理标准,贯彻执行标准以及在执行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不断修订和完善标准的整个过程,使管理有据可依,实现管理上的程序化统一,以期获取做好的效果。

(二)八项质量管理原则1 以病患为关注焦点2 领导作用3 全员参与4 过程方法5 管理的系统方法6 持续改进的意识7 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8 供方互利的关系以上八项原则为实施标准提供了普遍适用的原则(三)康复医学管理是医院管理的一个新的领域,在临床实践中逐步学习和完善相应的管理方法。

二管理是学科充分发挥正常功能的保障1 康复医学科要想正常发挥其功能作用,良好的管理是先决条件,其中康复医学科的日常治疗活动,人员的素质培养和提高,及各相关人员科内的日常行为规范都要在科室理念指导下,以科室各项制度为保障在人性化管理指导下积极向上、精益求精、认真负责、不断前进。

我们的科室理念是“积极、认真、主动、和气、厚德载物”“一丝不苟”“大医精诚”2 康复医学科应紧密合作形成一定的组织形式,医护就是组织中的要素,各要素之间有机的相互作用,才能产生整体的工作效果,实现科室的整体功能。

三康复管理作用表现在实现整体目标上1 康复治疗是有目标的,只有通过有效的管理才能有效实现组织整体的治疗目标。

2 有效的管理能使组织整体更快更好的实现目标,它发挥的作用远远大于整体中各个部分所起到的作用,起到扩大整体功能的作用。

3 有效的管理,能使有关的组织要素、各个环节、各项管理制度和措施、各项政策法规及各种治疗方法最佳的有机结合,进行最有效的组合。

通过合理的组合,产生新的功能,可以充分发挥这些要素的最大潜能,使之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4 康复医学科的制度建设是否完善是康复管理是否正规化的体现,5 《JCI标准》按照医院重要职能将内容分为“以患者为中心的标准”和“医疗机构管理的标准”两个部分。

康复医学科组织和管理制度

康复医学科组织和管理制度

康复医学科组织和管理制度康复医学科作为医学中的一个重要领域,致力于提供全面和个性化的康复服务,帮助个体恢复功能并改善生活质量。

为了有效组织和管理康复医学科,建立科学的制度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将介绍康复医学科组织和管理制度的重要性,并分析其中的几个关键要素。

一、组织架构康复医学科组织架构扮演着协调各项工作的重要角色。

一个合理的组织架构可以确保任务的顺利执行和高效的沟通。

在康复医学科的组织架构中,应至少包括以下几个部门:医疗服务部门,康复治疗部门,病案管理部门,人力资源部门等。

这些部门应互相协作,形成一个紧密的工作团队。

二、工作流程康复医学科的高效运作离不开科学的工作流程。

工作流程的合理设计可以确保康复治疗的连续性和有效性。

在康复医学科的工作流程中,应考虑以下几个因素:初诊评估,治疗计划制定,治疗执行,治疗评估等。

每个环节的工作应相互衔接,并有相应的记录和反馈机制,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三、标准化指南康复医学科的标准化指南对于提高康复治疗的质量和效果至关重要。

标准化指南应包括康复评估、治疗方法、康复计划等方面的规定。

这些指南可以帮助医务人员确保康复治疗的一致性,并提供明确的治疗目标和方法。

定期更新和审查标准化指南是必要的,以确保其与最新的科学研究和实践相符合。

四、人员培训康复医学科的人员培训是保证康复治疗质量的关键环节。

医务人员应接受专业的培训,了解最新的医学知识和康复治疗技术。

培训内容应包括康复评估工具的使用、治疗方法的选择和病例管理等。

此外,医务人员还应时刻关注自身的职业发展,参加相关学术会议和研讨会,不断提升专业素养。

五、质量管理康复医学科的质量管理是确保康复治疗效果的重要手段。

质量管理的目标是通过有效的监测和评估,提供高质量的康复服务。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可采取以下几个措施:建立和完善康复医学科的质量评估指标,确保治疗质量和效果的可控性;建立病例管理和质量反馈机制,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提高康复效果。

康复中心康复训练工作制度

康复中心康复训练工作制度

康复中心康复训练工作制度一、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工作时间不离岗、不吸烟、不喝酒、不迟到、不早退,严格按照时间表做好各项康复训练工作。

二、严格遵守康复训练各项操作规程,注意防范肌肉拉伤、神经损伤、骨折、跌摔等伤害事件的发生。

三、严格遵守各种仪器设备的操作方法,避免烫伤、电击伤等事件的发生。

康复对象参加康复训练时,应服从康复师及相关人员管理,爱护公物、保持安静、注意卫生。

四、康复儿童监护人对康复儿童训练以外的时间的安全负责,避免烫伤、电击伤、跌摔伤等事件的发生。

五、在要求有监护人参与的康复训练活动中,监护人对康复儿童的人身安全负责。

康复对象参加康复训练应注意安全,各类康复器材须在工作人员指导下使用,必须有家人陪同。

六、监护人负责康复儿童按时到达各康复训练室,不迟到、不旷课,迟到、旷课者不予补课。

康复对象应按照康复师的指令完成各项康复训练计划,树立信心,坚持训练。

七、各室定期卫生消毒,要定期消毒,对发热或传染病儿童接触的物品要及时消毒,康复师要勤洗手,避免疾病的交叉感染。

八、在康复训练中发现康复儿童有发热或其他疾病的发生,要立即停止康复工作,并及时去医院治疗。

康复对象在康复训练时,如有问题,应及时与康复师沟通,如有不适则应暂停训练,待查清原因后再定是否恢复训练。

九、积极开展康复训练、教学、科研工作。

对在训康复儿童要认真检查,准确评估,科学训练。

训练技巧要精益求精,康复计划实施要认真及时。

认真书写康复训练档案,评价记录全面齐全。

十、定期组织召开康复评估会议,康复老师负责特殊儿童进行功能评估。

制定康复训练计划;定期召开一次小结会,检查康复训练计划的实施情况与效果,修正训练方案拟定家庭康复训练方案,约定指导时间。

十一、工作人员要遵守工作纪律,不得存在以任何形式收取在训儿童及家长的训练费、加班费、销售或代购商品等行为。

十二、着装要整齐,优质服务,规范操作,并收集反馈信息,总结经验,互相交流,团结协作,共同促进康复训练整体水平的提高。

康复科工作制度流程 -

康复科工作制度流程 -

康复科工作制度(一)严格遵守医院各项规章制度和各项操作规程,执行医院休、请假、奖金发放等制度,工作时间不准擅自离岗、吸烟、打闹、喧哗。

(二)对伤残病人,行动困难或卧床患者,应坚持床边会诊及治疗,一、康复医院各医护人员应本着以人为本、认真负责、全心全意的态度为伤残患者服务。

二、接诊后,要认真进行初期评估,确定远期目标、近期目标,并制定准确的康复处方。

有不符,查明原因。

一、康复医院各医护人员应本著以人为本、认真负责、个心全意的态度为伤残患者服务。

二、接诊后,要认真进行初期评估,确定远期目标、近期日标,并制定准确的康复处方。

增加患者主动参与的积极性,提高疗效。

康复医学科言语治疗室工作制度一、认真负贵地对听力、语言障碍患者进行初期评估,制定准确的治疗处方。

并与PT、OT的治疗师保持联系。

二、每日语言课时为30分钟,期间不得离开治疗室或因故终止训练,必须终山时,要向病人或家属解释清楚。

康复医学科档案管理规章制度一、在康复中心专家技术指导组领导下工作。

二、工作人员必须坚守岗位,不得随意脱岗,存好档案,防止丢失。

三、严格遵守档案查补制度,热情接待外米查访人员,不许利用康复中心评价制度一、初次康复评定初次康复评定应在患者入院初期完成(最迟不超过入院后5天),目的是全面了解患者功能状况和障碍程度、致残原因、康复潜力,根据入院采集检查结果。

制定康复目标和制定康复治疗三、阶段评定阶段评定一般每2周一次,月的是了解上一阶段的康复治疗效果,患者功能变化的情况,分析其原因,并据此调整康复治疗计划,制定下一个康复目标。

四、末期评定末期评定在康复治疗结束前一周进行。

目的是经过康复治疗后,评定患者总的功能状况,提出重返家庭和社会,进一步康复治疗的建议。

一般工伤患者,应已达到预期康复目标,各项功能经康复治疗后恢复到一定水平并基本稳定,生活自理能力明显提康复器材管理制度一、有专人负责器材的管理和保养。

二、器材应安置在干燥、通风、无腐蚀性物质、环境清洁室内,注意定期维护。

医院康复训练日常管理制度

医院康复训练日常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医院康复训练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提高康复训练质量,确保患者康复效果,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康复训练科、康复病房及康复治疗室等康复训练场所。

第三条康复训练工作应遵循以下原则:(一)以人为本,关爱患者,尊重患者隐私;(二)科学规范,注重实效,确保康复训练质量;(三)团结协作,密切配合,提高康复训练效率;(四)持续改进,不断完善,提高康复训练水平。

第二章组织机构与职责第四条医院设立康复训练科,负责康复训练工作的组织、协调、管理和监督。

第五条康复训练科职责:(一)制定康复训练工作计划,组织实施康复训练工作;(二)组织康复治疗师、康复护士等人员的业务培训和技术交流;(三)监督康复训练场所的设施设备维护与管理;(四)定期对康复训练工作进行质量评估,确保康复训练效果;(五)加强与临床科室、护理部的沟通与协作,提高康复训练质量。

第六条康复治疗师职责:(一)按照康复治疗计划,对患者进行康复训练;(二)观察患者康复训练过程中的反应,及时调整训练方案;(三)做好康复训练记录,及时向患者及家属反馈康复训练进展;(四)参与康复治疗师的业务培训和交流,提高自身业务水平。

第七条康复护士职责:(一)协助康复治疗师进行康复训练;(二)负责康复训练场所的清洁、消毒和安全管理;(三)做好康复训练患者的护理工作,保障患者安全;(四)参与康复治疗师的业务培训和交流,提高自身业务水平。

第三章康复训练场所管理第八条康复训练场所应具备以下条件:(一)符合国家相关卫生标准和规定;(二)设施设备齐全,功能完善;(三)环境整洁,安全舒适;(四)配备必要的工作人员。

第九条康复训练场所应遵守以下规定:(一)保持场所清洁、整洁,定期消毒;(二)合理布局,确保康复训练区域安全、宽敞;(三)加强设施设备维护与管理,确保正常运行;(四)严格康复训练场所的安全管理制度,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第四章康复训练工作流程第十条康复训练工作流程:(一)患者入院后,由康复科医生进行康复评估,制定康复治疗计划;(二)康复治疗师根据康复治疗计划,对患者进行康复训练;(三)康复护士协助康复治疗师进行康复训练,并做好护理工作;(四)康复治疗师定期对康复训练效果进行评估,调整训练方案;(五)康复科医生对康复训练效果进行审核,确保康复训练质量。

康复锻炼管理制度

康复锻炼管理制度

康复锻炼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促进康复患者康复锻炼的有效管理和落实,制定本管理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所有需要进行康复锻炼的患者,旨在加强康复锻炼管理,全面提升患者的康复效果和生活质量。

二、管理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各级医疗机构的康复科室,包括但不限于康复医院、康复中心、康复科室等。

三、管理目标1. 提高患者康复锻炼的自觉性和主动性;2. 规范康复锻炼的内容和程序,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效果;3. 加强对康复锻炼师的培训和患者的宣传教育,确保患者的积极性和信心;4. 完善康复锻炼管理的流程和制度,提升医疗服务的整体水平。

四、管理内容1. 康复锻炼需求评估康复医生应对患者的康复需求进行全面评估,包括患者的病情状况、身体功能状态、康复目标等方面,为其制定个性化的康复锻炼方案。

2. 康复锻炼方案制定根据患者的康复需求评估结果,康复医生和康复锻炼师联合制定患者的康复锻炼方案,确定锻炼内容、频率、持续时间等细节。

3. 康复锻炼师培训康复锻炼师应接受系统的培训和考核,具备执业资格和丰富的临床经验,能够独立制定和实施患者的康复锻炼方案。

4. 康复锻炼师指导康复锻炼师应对患者进行详细的康复锻炼指导,包括具体的动作要求、锻炼技巧、注意事项等,确保患者能够正确、有效地进行康复锻炼。

5. 康复锻炼效果评估康复医生和康复锻炼师应对患者进行定期的康复锻炼效果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和优化患者的康复锻炼方案。

6. 康复锻炼管理流程制定完善的康复锻炼管理流程,包括患者的登记、评估、方案制定、锻炼指导、效果评估等环节,确保康复锻炼的全程管理和监控。

五、管理措施1. 加强对康复锻炼师的培训和考核,确保其具备执业资格和丰富的临床经验;2. 建立健全的康复锻炼档案管理制度,记录患者的康复锻炼过程和效果,定期进行复核和总结;3. 加强康复锻炼宣传教育,提升患者的康复锻炼意识和信心;4. 配备先进的康复锻炼设备和工具,确保患者能够进行安全、有效的康复锻炼。

康复医学科管理制度

康复医学科管理制度

康复医学科管理制度
是指在医疗机构内部,为了规范康复医学科的管理和运行,制定的一系列制度和规定。

它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 组织架构:明确康复医学科的组织结构、职责分工和人员配备。

确保科室正常运转,保障病人的康复治疗。

2. 工作流程:制定科室的工作流程和标准操作规程,明确康复医学科的工作流程,确保康复治疗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3. 人员管理:包括人员招聘、培训和考核。

确保科室有合适的人员,具备专业水平,并且定期进行培训和评估,提高人员的素质和能力。

4. 设备与设施管理:维护和管理康复医学科的设备与设施,确保设备正常运行,提供优质的康复治疗服务。

5. 资源管理:按照科室需求,合理配置和管理康复医学科的各类资源,确保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科室的正常运转。

6. 质量管理与质控:建立康复医学科的质量管理体系,包括制定质量标准、开展质量评估和提升等活动,提高康复治疗服务的专业水平和质量。

7. 知识管理与学术交流:建立康复医学科的知识管理制度,包括搜集、整理和传播科室的知识和经验,定期组织学术交流和科研活动,提升科室的学术水平。

通过建立和执行康复医学科管理制度,能够有效提高康复医学科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康复治疗服务。

第 1 页共 1 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康复医学科关于无效中止康复训练的制度与流程
一、制度
1.对患者按计划进行康复治疗,有下列明确记录:
1)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
2)训练计划
3)治疗记录
2.对患者定期进行康复治疗,是否完成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
1)进步且超过计划更改目标和计划
2)进步但低于计划更改目标和计划
3)维持不变超过两个疗程中止康复训练
4)退步中止康复训练
5)患者主观不接受康复治疗中止康复训练
3. 患者已经受限或丧失的功能和能力恢复到最大限度,患者能重返家庭、回归社会,其生活尽可能接近正常,继续康复的效果不显著时,可考虑中止康复训练。

4. 患者功能达到患者自身期望和要求时,可考虑中止康复训练。

二、流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