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美术下册 第1课 文明之光(第2课时)教案 湘美版

合集下载

2015湘教版八年级美术下册第一课文明之光第二课时青铜器.docx

2015湘教版八年级美术下册第一课文明之光第二课时青铜器.docx

兴仁县第六中学教学设计方案单元第一课文明之光课程设计人贾老师主题第二课时青铜器适合年级八年级知识与技能:能够辨识青铜器的主要纹饰。

过程与方法:教学目标能够联系时代与社会生活 , 运用相关美术知识和历史知识赏析青铜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够比较、归纳青铜器纹饰的特点, 并大胆表述自己的感受。

通过对青铜器的欣赏,引导学生初步了解中国青铜器工艺美术发展重点、难不同时期的现象、历史源流以及审美特点,在学习活动中获得初步点的审美经验和鉴赏能力 ; 培养学生学习祖国传统文化艺术的兴趣,增强弘扬民族文化的意识。

教具准备课件,视频、图片资料等。

组织阶段(备注或反学与教活思)动设计引导阶段学与教活依据或引用历史资料介绍青铜器。

?媒体运动设计用: ??青铜是红铜加锡或铅制作的合金,色相为青,故称青铜。

?视频短片?早在夏初 , 华夏先民就开始制作青铜器 , 进入中国历课件展示相史上长达 16 个世纪的青铜时代。

青铜器的造型、纹关知识。

饰、铭文体现了高度的艺术成就。

发展阶段一、青铜与青铜器青铜,古称金或吉金,是红铜与其它化学元素(锡、镍(ni è)、铅、磷等)的合金,其铜锈呈青绿色,因而得名。

青铜器是指以青铜为基本原料加工而制成的器皿、用器等。

中国的青铜时代从公元前二千年前左右形成,在商的晚期和西周早期,达到高峰。

春秋晚期进入铁器时代,至战国晚期,青铜铸造业由于冶铁工业的突飞猛进而基本完成了历史所赋予的使命。

秦汉呈现出一段美丽课件展示彩陶《旋纹尖底瓶》新石器时代课件展示《涡旋纹彩陶瓶》播放《司母戊方鼎》视频短片余辉后,青铜时代彻底结束。

课件展示相1、夏商周三代青铜器的发展过程及各阶段的风格特关知识。

征播放《四羊2、青铜器分类方尊》视频短片我国青铜器到商代晚期已经形成了教完备的青铜器种类,分为:礼器、乐器、兵器、工具和车马器等四大类。

课件展示相关知识。

礼器是统治阶级用以区别尊卑等级的器物,煮器、食器、酒器、水器。

第1课 文明之光-湘美版八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第1课 文明之光-湘美版八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第1课文明之光-湘美版八年级美术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建筑文化和装饰文化;•了解陶瓷艺术的历史和基本知识;•掌握基本的陶瓷制作技巧;•培养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中国传统文化的建筑文化和装饰文化;•陶瓷艺术的历史和基本知识;•基本的陶瓷制作技巧。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中国传统文化的建筑文化和装饰文化;•陶瓷艺术的历史和基本知识;•基本的陶瓷制作技巧。

2.教学难点:•如何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到作品中;•如何运用陶瓷制作技巧完成作品。

四、教学准备•教师制作好教学课件和教学设计;•学生参考书《湘美版八年级美术下册》。

1. 绪论(5分钟)介绍本课程教学目标、内容、重点、难点和准备工作。

2. 陶瓷制作基础知识(15分钟)介绍陶瓷的历史和基本知识,包括陶瓷的种类、颜色、材质等。

3.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建筑和装饰(20分钟)介绍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建筑和装饰,包括建筑风格、装饰图案、色彩等,让学生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美。

4. 陶瓷制作技巧(45分钟)具体讲解陶瓷制作技巧,包括制作工具、制作过程、要点和注意事项等。

5. 制作陶瓷作品(60分钟)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和技巧,制作陶瓷作品,体验制作的乐趣和成果带来的满足感。

6. 作品展示和点评(15分钟)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展示出来,并相互点评、交流。

7. 总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体会,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

六、教学评估1.学生听课笔记;2.作品展示和点评;3.课后作业。

本课程注重将传统文化融入到美术学习中,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和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和美妙,同时,通过实践,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能力。

最新【24页精品】湘教初中美术八年级下册教案

最新【24页精品】湘教初中美术八年级下册教案

第1课文明之光(第一课时)知识和能力目标:1.能够联系时代及社会生活认识彩陶。

方法与过程目标:2、能够从时代、造型、纹饰、质地、工艺等方面描述彩陶得特点。

情感与态度目标:3、能够运用比较、归纳等方法分析彩陶,并运用相关美术知识和历史知识。

本课重点难点分析:通过对彩陶、青铜器、瓷器得欣赏,引导学生初步了解中国工艺美术发展不同时期得现象、历史源流以及审美特点,在学习活动中获得初步得审美经验和鉴赏能力;培养学生学习祖国传统文化艺术得兴趣,增强弘扬民族文化得意识。

教具准备:课件,视频、图片资料等。

课堂教学活动设计教学程序课时一:彩陶教学过程课堂导入:1.彩陶大致出现在什么时代?2.你能描述那个时代人们得生活场景吗?3.彩陶艺术记录了我们祖先得生产生活,也体现了他们得精神价值审美趣味。

4.关于彩陶得联想,想象舞蹈纹盆中这组人物得装扮,说明他们为什么跳舞。

5.这个彩陶罐得装饰纹样会让你联想到什么?6.你能尝试根据彩陶器物得造型和纹样装饰推断其用途,并由此想想、象原始人类得生活情景吗?媒体运用:彩陶纹盆;船形网纹瓶第1 页思考练习:1.说一说人面纹盆是由哪几种图形构成得。

2.据学者考证人面鱼纹盆是一个小孩葬具得盖。

据此你能推断人面鱼纹得用意吗?3.分析彩陶中具象纹样与抽象纹样得联系。

彩陶纹样有具象纹样与抽象纹样之分,两者之间又有着紧密得联系1.辨识具象纹样表现得内容。

2.分析抽象纹样表现得内容(鱼纹、鸟纹)。

3.归纳:从具象纹样到抽象纹样都有哪些改变?鱼纹、鸟纹得变化都有哪些共同规律?4.感受:谈谈具象与抽象得彩陶装饰纹样给你得不同视觉感受。

尝试:以彩陶蛙纹为参照,用抽象得方式设计两个与之不同得蛙纹图形。

总结:通过学习活动我们对彩陶艺术有了什么新得了解和认识。

彩陶与我们今天得生活用品得造型装饰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通过对古代工艺美术继续深入得了解,我们还会有更多新得发现。

课后作业:建议按照不同时期、不同题材收集、归类整理彩陶纹样。

湘教版美术 八年级下册 1文明之光 教案设计

湘教版美术 八年级下册   1文明之光 教案设计

文明之光知识和能力目标:1.能够联系时代及社会生活认识彩陶。

方法与过程目标:2、能够从时代、造型、纹饰、质地、工艺等方面描述彩陶的特点。

情感与态度目标:3、能够运用比较、归纳等方法分析彩陶,并运用相关美术知识和历史知识。

教学重点在学习活动中获得初步的审美经验和鉴赏能力;培养学生学习祖国传统文化艺术的兴趣,增强弘扬民族文化的意识。

教学难点:通过对彩陶、青铜器、瓷器的欣赏,引导学生初步了解中国工艺美术发展不同时期的现象、历史源流以及审美特点,教具准备:课件,视频、图片资料等。

课堂教学活动设计教学程序课时一:彩陶教学过程课堂导入:1.彩陶大致出现在什么时代?2.你能描述那个时代人们的生活场景吗?3.彩陶艺术记录了我们祖先的生产生活,也体现了他们的精神价值审美趣味。

讲授新课:首先了解一、陶器发展阶段及特点●(一)原始陶器艺术●1、陶器及陶器的装饰手段●早期:以实用为目的。

特点:简单粗劣、种类少。

●第二个时期:既有实用价值又有作为艺术品存在的价值。

特点:采用了彩绘、纹饰等装饰手段●第三个时期:种类繁多,造型丰富,技法丰富:刻、雕、镂、印纹、彩绘等第二个了解一下二、新石器时代出土陶器类型及特点⏹半坡类型⏹庙地沟类型⏹马家窑文化(分马家窑、半山、马厂三个类型)1、半坡类型具有代表性的:彩陶人面纹钵•半坡类型彩陶纹样的造型特点:将虚实、疏密、正反、阴阳等关系较好地协调组织在一个空间平面之中。

•图样的多次重复,使看上去简单的图样显得丰富多彩,富有魅力。

2、马家窑文化最有特点的是长颈(短颈、或无颈而有折沿)小口宽肩大腹双耳罐。

形象丰富浑厚,稳重大方,是我国早期陶器工艺史最成功的造型之一。

利用了纹样和底子相互成型的手法,获得阴阳双关、虚实相生的奇异美妙效果。

彩陶漩涡尖底瓶3、庙地沟类型装饰风格由半坡的写实转向变形,而且是几何花纹居多,通常用圆点、弧型线构成的新月型、叶形、花瓣形等纹饰,以及弧线与直线相交而成三角形纹饰图样接下来:说一说人面纹盆是由哪几种图形构成的。

新湘美版八年级下册初中美术全册教案

新湘美版八年级下册初中美术全册教案

湘美版八年级下册初中美术全册教案《文明之光》教案教学目标:能够比较、归纳青铜器纹饰的特点,并大胆表述自己的感受。

重难点分析:培养学生学习祖国传统文化艺术的兴趣,增强弘扬民族文化的意识。

教学过程:一、导入板书课题《文明之光》。

二、赏析1、彩陶(1)、基本知识彩陶最早于1912年在河南渑池仰韶村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中发现,其后在甘肃、青海、陕西、宁夏、河南、河北、山西、山东、江苏、四川、湖北等地陆续发现。

彩陶因时间的不同,分别属于不同的文化类型。

(2)、回归课本半坡彩陶——最早发现于西安半坡,距今有七千年的历史。

是我国彩陶文化历史较早、特点突出、影响较大的一个类型。

纹饰形象主要描绘了当时人们接触的动物,有奔跑的鹿、鱼纹、人面纹、蛙纹、鸟纹、猪纹以及由以上纹样两种或三种组合的纹样。

也有一些单纯的任何纹样如折线纹、三角纹、网纹等。

庙底沟期——主要有盆、碗、罐等。

早期和中期也有类似半坡的葫芦形瓶。

庙底沟彩陶比半坡成熟得多。

点、线、面搭配得当,空间疏朗明快。

曲面之间,穿插活泼的点和线,使纹样节奏鲜明,韵律感很强。

二方连续的组织结构,是节拍的具象化,更使之有较强的音乐效果。

这反映了原始的恬淡、闲静的心态。

马家窑期——陶器大多以泥条盘筑法成型,陶质呈橙黄色,器表打磨得非常细腻。

许多马家窑文化遗存中,还发现有窑场和陶窑、颜料以及研磨颜料的石板、调色陶碟等。

马家窑文化的彩陶,早期以纯黑彩绘花纹为主;中期使用纯黑彩和黑、红二彩相间绘制花纹;晚期多以黑、红二彩并用绘制花纹。

马家窑文化的制陶工艺已开始使用慢轮修坯,并利用转轮绘制同心圆纹、弦纹和平行线等纹饰,表现出了娴熟的绘画技巧。

(3)、欣赏深入欣赏课本提供的图例《彩绘龙纹陶盆》、《彩陶旋纹尖底瓶》、《语文才陶盆》和《人面鱼纹彩陶盆》等器具,说说你最喜欢哪一个,并从花纹和造型上进行解说。

完成课本上的思考·练习和活动一内容。

2、青铜器(1)、基本知识中国青铜器制作精美,在世界青铜器中享有极高的声誉和艺术价值,代表着中国在先秦时期高超的技术与文化。

新湘美版八年级下册初中美术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新湘美版八年级下册初中美术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湘美版八年级下册初中美术全册教案《文明之光》教案教学目标:能够联系时代及社会生活认识彩陶、青铜器和瓷器。

能够从时代、造型、纹饰、质地、工艺等方面描述彩陶、青铜器和瓷器的特点。

重点难点:通过对彩陶、青铜器、瓷器的欣赏,引导学生初步了解中国工艺美术发展不同时期的现象、历史源流以及审美特点。

教学过程:一、彩陶1、彩陶是指在打磨光滑的橙红色陶坯上,以天然的矿物质颜料进行描绘,用赭石和氧化锰作呈色元素,然后入窑烧制。

在橙红色的胎地上呈现出赭红、黑、白、诸种颜色的美丽图案,形成纹样与器物造型高度统一,达到装饰美化效果的陶器。

彩陶制作精美,以泥质陶为主,质地细腻,因之既是实用器皿,又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由于色彩绘于烧制前,故和陶器一起焙烧后,色彩和陶胎结合紧密,不易发生脱落。

欣赏教材上的彩陶器皿,思考下列问题:(1)、彩陶大致出现在什么时代?(2)、你能描述那个时代人们的生活场景吗?(3)、彩陶艺术记录了我们祖先的生产生活,也体现了他们的精神价值审美趣味。

(4)、关于彩陶的联想,想象舞蹈纹盆中这组人物的装扮,说明他们为什么跳舞。

(5)、这个彩陶罐的装饰纹样会让你联想到什么?(6)、你能尝试根据彩陶器物的造型和纹样装饰推断其用途,并由此想象原始人类的生活情景吗?2、思考练习。

(1)、说一说人面纹盆是由哪几种图形构成的。

(2)、分析彩陶中具象纹样与抽象纹样的联系。

二、青铜器1、赏析后母戊方鼎,亦称司母戊鼎,出土于河南安阳,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母亲戊而作的祭器,是商周时期青铜器的代表作,国家一级文物,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原称“司母戊鼎”“司母戊大方鼎”。

是世界迄今出土最大最重的青铜器,享有“镇国之宝”的美誉。

鼎通体高133厘米、口长112厘米、口宽79.2厘米,重达832.84公斤,是已发现的中国古代最重的单体青铜礼器,因鼎腹内壁上铸有“后母戊”三个字而得名后母戊鼎。

发现于1939年,1959年开始作为镇馆之宝收藏于国家博物馆。

2015湘教版八年级美术下册第一课文明之光第二课时青铜器

2015湘教版八年级美术下册第一课文明之光第二课时青铜器
厘米,79.2口宽厘米、鼎通体高133口长112厘米、是已发现的中国古代最重的单体青铜875重达公斤,因鼎腹内壁上铸有“后母戊”三个字而得名后礼器,年开始作为镇馆之宝年,19591939母戊鼎。发现于收藏于国家博物馆。
鼎腹内壁铭文“后母戊”是商王武丁通过研究考证,后母戊鼎是用陶范法铸ngj的后妃妇妌(ǐ)的庙号。公斤的后母戊鼎至875造而成的,在商后期铸造重达公斤以上的原料,且在大约二三百名工1000少需要.
教具准备
课件,视频、图片资料等。
学与教活动设计
组织阶段引导阶段
(备注或反思)
学与教活动设计
依据或引用历史资料介绍青铜器。?故色相为青,青铜是红铜加锡或铅制作的合金,称青铜。?
早在夏初,华夏先民就开始制作青铜器,进入中国历史上长达16个世纪的青铜时代。青铜器的造型、纹饰、铭文体现了高度的艺术成就。发展阶段一、青铜与青铜器青铜,古称金或吉金,是红铜与其它化学元素(锡、、铅、磷等)的合金,其铜锈呈青绿色,因è)镍(ni而得名。青铜器是指以青铜为基本原料加工而制成的器皿、用器等。在商的中国的青铜时代从公元前二千年前左右形成,晚期和西周早期,达到高峰。春秋晚期进入铁器时代,至战国晚期,青铜铸造业由于冶铁工业的突飞猛进而基本完成了历史所赋予的使命。秦汉呈现出一段美丽余辉后,青铜时代彻底结束。1、夏商周三代青铜器的发展过程及各阶段的风格特征2、青铜器分类我国青铜器到商代晚期已经形成了教完备的青铜器.
兴仁县第六中学教学设计方案
单元
第一课文明之光
课程设计人贾老师
主题
第二课时青铜器
适合年级
八年级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能够辨识青铜器的主要纹饰。
过程与方法:能够联系时代与社会生活,运用相关美术知识和历史知识赏析青铜器。

八年级美术下册第1课文明之光教案湘美版

八年级美术下册第1课文明之光教案湘美版

《文明之光》教案
教学目标:
能够运用比较、归纳等方法分析彩陶,青铜器,瓷器并运用相关美术知识和历史知识。

教学重难点:
在学习活动中获得初步的审美经验和鉴赏能力;培养学生学习祖国传统文化艺术的兴趣,增强弘扬民族文化的意识。

教具准备:
课件,视频、图片资料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的先民在数千年不绝的窑火中,烧造了粗朴的彩陶,发明了晶莹光洁的瓷器;而熊熊的炉火也曾铸造出庄严的青铜器。

这些精美的器物,既是日用器具,也是古代中国的礼器。

它们的形制丰富多样,制作的技艺十分高超,装饰精美多变,凝聚和传承着中华文明的审美
价值和精神气度。

板书课题《文明之光》。

二、知识点解析
1、彩陶
彩陶发源于距今约10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

人类在新石器时代伴随着相对定居的农耕
文化一起发明了烧陶技术。

彩陶所绘纹饰是当时各氏族或部落特定的氏族标志。

如西安半坡彩陶主要绘人面纹、鱼纹、变形鸟纹;马家窑彩陶主要绘旋涡纹、神人纹、网络纹;辛店彩
陶主要绘双钩纹,太阳纹、鹿文、鸟纹;大汶口彩陶主要绘八角纹、变形花卉纹。

(1)、欣赏彩陶
教师带领学生欣赏《彩绘龙纹陶盆》、《彩陶旋纹尖底瓶》、《彩陶罐》等器皿,提问:这三件彩陶器皿的造型有什么差异?颜色有什么异同?
(2)、学习活动
仔细观察课本第三页三件“鱼纹彩陶盆”,比较这几件器皿纹络的变化区别,并仔细观察,说一说“人面鱼纹彩陶盆”中的纹络是由哪几种图形构成的。

2、青铜器
青铜器是由青铜合金(红铜与锡的合金)制成的器具,诞生于人类文明时期的青铜时代。

1。

湘美版美术八年级下册《文明之光》教案2

湘美版美术八年级下册《文明之光》教案2

《文明之光》教案教学目标:能够比较、归纳青铜器纹饰的特点,并大胆表述自己的感受。

重难点分析:培养学生学习祖国传统文化艺术的兴趣,增强弘扬民族文化的意识。

教学过程:一、导入板书课题《文明之光》。

二、赏析1、彩陶(1)、基本知识彩陶最早于1912年在河南渑池仰韶村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中发现,其后在甘肃、青海、陕西、宁夏、河南、河北、山西、山东、江苏、四川、湖北等地陆续发现。

彩陶因时间的不同,分别属于不同的文化类型。

(2)、回归课本半坡彩陶——最早发现于西安半坡,距今有七千年的历史。

是我国彩陶文化历史较早、特点突出、影响较大的一个类型。

纹饰形象主要描绘了当时人们接触的动物,有奔跑的鹿、鱼纹、人面纹、蛙纹、鸟纹、猪纹以及由以上纹样两种或三种组合的纹样。

也有一些单纯的任何纹样如折线纹、三角纹、网纹等。

庙底沟期——主要有盆、碗、罐等。

早期和中期也有类似半坡的葫芦形瓶。

庙底沟彩陶比半坡成熟得多。

点、线、面搭配得当,空间疏朗明快。

曲面之间,穿插活泼的点和线,使纹样节奏鲜明,韵律感很强。

二方连续的组织结构,是节拍的具象化,更使之有较强的音乐效果。

这反映了原始的恬淡、闲静的心态。

马家窑期——陶器大多以泥条盘筑法成型,陶质呈橙黄色,器表打磨得非常细腻。

许多马家窑文化遗存中,还发现有窑场和陶窑、颜料以及研磨颜料的石板、调色陶碟等。

马家窑文化的彩陶,早期以纯黑彩绘花纹为主;中期使用纯黑彩和黑、红二彩相间绘制花纹;晚期多以黑、红二彩并用绘制花纹。

马家窑文化的制陶工艺已开始使用慢轮修坯,并利用转轮绘制同心圆纹、弦纹和平行线等纹饰,表现出了娴熟的绘画技巧。

(3)、欣赏深入欣赏课本提供的图例《彩绘龙纹陶盆》、《彩陶旋纹尖底瓶》、《语文才陶盆》和《人面鱼纹彩陶盆》等器具,说说你最喜欢哪一个,并从花纹和造型上进行解说。

完成课本上的思考·练习和活动一内容。

2、青铜器(1)、基本知识中国青铜器制作精美,在世界青铜器中享有极高的声誉和艺术价值,代表着中国在先秦时期高超的技术与文化。

八年级美术下册 第1课 文明之光(第2课时)教案 湘美版

八年级美术下册 第1课 文明之光(第2课时)教案 湘美版

第1课文明之光(第二课时)知识与能力目标:1.能够辨识青铜器的主要纹饰。

方法与过程目标:2.能够联系时代与社会生活,运用相关美术知识和历史知识赏析青铜器。

情感与态度目标:3.能够比较、归纳青铜器纹饰的特点,并大胆表述自己的感受。

本课重点、难点分析:通过对彩陶、青铜器、瓷器的欣赏,引导学生初步了解中国工艺美术发展不同时期的现象、历史源流以及审美特点,在学习活动中获得初步的审美经验和鉴赏能力;培养学生学习祖国传统文化艺术的兴趣,增强弘扬民族文化的意识。

教具准备:课件,视频、图片资料等。

课堂教学活动设计教学程序课时二:青铜器教学过程:导入:依据或引用历史资料介绍青铜器。

青铜是红铜加锡或铅制作的合金,色相为青,故称青铜。

早在夏初,华夏先民就开始制作青铜器,进入中国历史上长达16个世纪的青铜时代。

青铜器的造型、纹饰、铭文体现了高度的艺术成就。

媒体运用:视频短片二、赏析:后母戊方鼎。

用途猜想赏析:四羊方尊青铜器的主要纹饰收集资料方法讨论简要介绍:后母戊方鼎是中国商代后期王室祭祀用的青铜方鼎,因其腹部著有"后母戊"三字而得名,是商王为祭祀其母"戊"所铸。

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

后母戊方鼎器型高大厚重,是中国目前已发现的最重的青铜器,表明商代冶金技术已达到很高的水平。

用途:煮或盛放鱼肉用,也作为祭祀用的礼器。

"鼎"的结构部位:口、腹、耳、足。

造型感受:方正、厚重、庄严。

装饰规律:龙纹组成的兽面纹(饕餮纹)、鼎耳双虎纹饰均为对称图形。

四羊方尊(商代)器身腹部的四羊圆雕与綫刻纹饰和谐地结为一体形成丰富精细的视觉效果。

器物的造型十分生动。

边缘棱脊的粗线条增强了器物造型的气势。

利簋(音轨)利簋内底部4行32字铭文记载了武王伐纣“牧野之战”的具体时间。

云雷纹为地。

分别再饰兽面纹夔纹双兽头耳;夔纹组成的兽面文;方座饰兽面纹。

青铜器的主要纹饰:1、青铜器的主要纹饰。

2.尝试描述兽面纹、夔纹、龙纹、凤纹的造型特点。

湘美版八年级美术下册《文明之光》说课稿

湘美版八年级美术下册《文明之光》说课稿

湘美版八年级美术下册《文明之光》说课稿一、教材背景和选题意义•湘美版八年级美术下册《文明之光》是根据新课标要求编写的教材,旨在培养学生发展创造力、审美能力和综合能力,提升他们的文化素养。

•本册教材选取的题材涉及文明、和谐、自然等方面,通过不同材料形式的表现,培养学生的综合艺术素养,提升其文化素质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不同文明创造的艺术作品,并能描述其特点;•掌握不同材料、工具和技法的基本使用方法;•能够根据所学的艺术原理和技巧进行创作,表达个人的审美意识和情感。

过程与方法:•学会观察、思考和分析艺术作品;•学会与他人分享和交流艺术作品,并形成自己的审美见解;•学会运用不同的手段和方法进行艺术创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艺术的兴趣和热爱;•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对美的追求以及对社会、自然的关怀和尊重。

三、教学内容概述1. 文明与艺术•通过学习不同文明创造的艺术作品,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艺术表现形式和价值观念,并探讨艺术对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影响。

2. 和谐与艺术•通过观察大自然中的和谐之美,学习绘画的基本技法和构图原理,以及色彩运用等,培养学生的构图能力和审美能力,表达对和谐美的理解。

3. 艺术与生活•通过学习生活中的艺术装饰和设计,了解艺术与生活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激发其对美的追求,并能够将艺术运用于自己的生活中。

4. 创造与艺术•学习不同材料、工具和技法的基本使用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鼓励他们进行艺术创作,表达个人的审美意识和情感。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学习不同文明创造的艺术作品,并能描述其特点;•掌握不同材料、工具和技法的基本使用方法,进行艺术创作。

难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作能力,使他们能够运用所学的艺术原理和技巧进行艺术创作;•引导学生思考和表达自己对艺术的理解和感受,形成独立的审美见解和创作风格。

五、教学策略和方法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观察、思考和实践艺术创作,培养学生的艺术综合能力。

文明之光美术教案

文明之光美术教案

文明之光美术教案篇一:湘教版_初中美术八年级下册_第1课_文明之光_备课教案初中美术备课(湘教版)八年级下册备课人:金锦达备课时间 2015年月日课题1、文明之光授课时间第二周课型欣赏?评述课时总共3课时授课班级教学内容设计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能够联系时代及社会生活认识彩陶。

方法与过程目标能够从时代、造型、纹饰、质地、工艺等方面描述彩陶的特点。

情感与态度目标能够运用比较、归纳等方法分析彩陶,并运用相关美术知识和历史知识。

本课难点通过对彩陶、青铜器、瓷器的欣赏,引导学生初步了解中国工艺美术发展不同时期的现象、历史源流以及审美特点,在学习活动中获得初步的审美经验和鉴赏能力;培养学生学习祖国传统文化艺术的兴趣,增强弘扬民族文化的意识。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视频、图片资料等。

第1课时(彩陶)课堂教学设计过程教学程序教学过程媒体运用一、导入1.彩陶大致出现在什么时代,2.你能描述那个时代人们的生活场景吗?3.彩陶艺术记录了我们祖先的生产生活,也体现了他们的精神价值审美趣味。

4.关于彩陶的联想,想象舞蹈纹盆中这组人物的装扮,说明他们为什么跳舞。

5.这个彩陶罐的装饰纹样会让你联想到什么?6.你能尝试根据彩陶器物的造型和纹样装饰推断其用途,并由此想想、象原始人类的生活情景吗?媒体运用:彩陶纹盆;船形网纹瓶二、思考练习:1.说一说人面纹盆是由哪几种图形构成的。

2.据学者考证人面鱼纹盆是一个小孩葬具的盖。

据此你能推断人面鱼纹的用意吗?3.分析彩陶中具象纹样与抽象纹样的联系。

彩陶纹样有具象纹样与抽象纹样之分,两者之间又有着紧密的联系1.辨识具象纹样表现的内容。

2.分析抽象纹样表现的内容(鱼纹、鸟纹)。

3.归纳:从具象纹样到抽象纹样都有哪些改变?鱼纹、鸟纹的变化都有哪些共同规律?4.感受:谈谈具象与抽象的彩陶装饰纹样给你的不同视觉感受。

媒体运用:具象纹样与抽象纹样的彩陶装饰;鱼纹具象、抽象变化;鸟纹具象、抽象变化。

三、尝试以彩陶蛙纹为参照,用抽象的方式设计两个与之不同的蛙纹图形。

湘教版_初中美术八年级下册_第1课_文明之光_备课教案【优质】

湘教版_初中美术八年级下册_第1课_文明之光_备课教案【优质】

初中美术备课(湘教版)八年级下册初中美术备课(湘教版)八年级下册初中美术备课(湘教版)八年级下册以下是附加文档,不需要的朋友下载后删除,谢谢顶岗实习总结专题13篇第一篇:顶岗实习总结为了进一步巩固理论知识,将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按照学校的计划要求,本人进行了为期个月的顶岗实习。

这个月里的时间里,经过我个人的实践和努力学习,在同事们的指导和帮助下,对村的概况和村委会有了一定的了解,对村村委会的日常工作及内部制度有了初步的认识,同时,在与其他工作人员交谈过程中学到了许多难能可贵经验和知识。

通过这次实践,使我对村委会实务有所了解,也为我今后的顺利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一、实习工作情况村是一个(此处可添加一些你实习的那个村和村委会的介绍)我到村村委会后,先了解了村的发展史以及村委会各个机构的设置情况,村委会的规模、人员数量等,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帮忙清理卫生,做一些后勤工作;再了解村的文化历史,认识了一些同事,村委会给我安排了一个特定的指导人;然后在村委会学习了解其他人员工作情况,实习期间我努力将自己在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向实践方面转化,尽量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在实习期间我遵守了工作纪律,不迟到、不早退,认真完成领导交办的工作。

我在村委会主要是负责管理日常信件的工作,这个工作看似轻松,却是责任重大,来不得办点马虎。

一封信件没有及时收发,很有可能造成工作的失误、严重的甚至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很感谢村委会对我这个实习生的信任,委派了如此重要的工作给我。

在实习过程中,在信件收发管理上,我一直亲力亲为,片刻都不敢马虎。

为了做好信件的管理工作,我请教村委会的老同事、上网查阅相关资料,整理出了一套信函管理的具体方法。

每次邮递员送来的信件,我都要亲自检查有无开封、损坏的函件,如果发现有损坏的函件,我马上联络接收人亲自来查收。

需要到邮局领取的函件,我都亲自到邮局领取,并把信函分别发放到每个收件人的手里。

对于收到的所有信函,我都分门别类的登记,标注好收发人的单位、姓名还有来函日期等等。

湘美2024版初中美术八年级下册《文明之光》教学设计

湘美2024版初中美术八年级下册《文明之光》教学设计
3.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探讨达芬奇、米开朗基罗等艺术大师的作品,理解文艺复兴对现代美术的影响。
4.现代艺术的崛起:介绍印象派、立体派、抽象表现主义等现代艺术流派,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教学内容紧密结合教材,旨在帮助学生了解人类文明进程中的美术发展,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艺术素养。
二、核心素养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文明之光》,让学生掌握不同历史时期美术作品的基本知识和艺术特点,提高对美术作品的鉴赏能力。
湘美2024版初中美术八年级下册《文明之光》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湘美2024版初中美术八年级下册《文明之光》单元,主要包括以下章节内容:
1.古代文明的艺术瑰宝:介绍古代埃及、两河流域、古印度等地的美术作品及艺术特点,领略古代文明的辉煌。
2.中国古代美术的传承:分析青铜器、瓷器、书画等艺术形式,感悟中华民族的美术成就。
-培养学生从历史、文化、社会背景出发,分析美术作品的综合能力。
举例解释:在古代文明艺术瑰宝的学习中,重点在于让学生认识象形文字和壁画中的象征意义,例如埃及金字塔内的壁画如何体现生死观念。
2.教学难点
-对古代美术作品中宗教、神话等文化内涵的理解,如印度教艺术中的多头多臂神像。
-中国古代美术中书画艺术的表现手法,如水墨画中的笔法和构图,以及书法的笔势和气韵。
在讲授重点和难点时,我注意到有些学生对古代艺术的象征意义和中国书画的表现手法理解起来有些困难。于是,我及时调整了教学方法,通过展示更多的图片和实物模型,以及进行现场演示,帮助他们更好地把握这些知识点。在实践活动中,学生们分组讨论和动手操作的积极性很高,这也证明了实践活动对于提高学生参与度和加深理解的重要性。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湘美版八年级下册美术《文明之光》教案1

湘美版八年级下册美术《文明之光》教案1

湘美版八年级下册美术《文明之光》教案教学目标:能够联系时代及社会生活认识彩陶、青铜器和瓷器。

能够从时代、造型、纹饰、质地、工艺等方面描述彩陶、青铜器和瓷器的特点。

重点难点:通过对彩陶、青铜器、瓷器的欣赏,引导学生初步了解中国工艺美术发展不同时期的现象、历史源流以及审美特点。

教学过程:一、彩陶1、彩陶是指在打磨光滑的橙红色陶坯上,以天然的矿物质颜料进行描绘,用赭石和氧化锰作呈色元素,然后入窑烧制。

在橙红色的胎地上呈现出赭红、黑、白、诸种颜色的美丽图案,形成纹样与器物造型高度统一,达到装饰美化效果的陶器。

彩陶制作精美,以泥质陶为主,质地细腻,因之既是实用器皿,又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由于色彩绘于烧制前,故和陶器一起焙烧后,色彩和陶胎结合紧密,不易发生脱落。

欣赏教材上的彩陶器皿,思考下列问题:(1)、彩陶大致出现在什么时代?(2)、你能描述那个时代人们的生活场景吗?(3)、彩陶艺术记录了我们祖先的生产生活,也体现了他们的精神价值审美趣味。

(4)、关于彩陶的联想,想象舞蹈纹盆中这组人物的装扮,说明他们为什么跳舞。

(5)、这个彩陶罐的装饰纹样会让你联想到什么?(6)、你能尝试根据彩陶器物的造型和纹样装饰推断其用途,并由此想象原始人类的生活情景吗?2、思考练习。

(1)、说一说人面纹盆是由哪几种图形构成的。

(2)、分析彩陶中具象纹样与抽象纹样的联系。

二、青铜器1、赏析后母戊方鼎,亦称司母戊鼎,出土于河南安阳,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母亲戊而作的祭器,是商周时期青铜器的代表作,国家一级文物,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原称“司母戊鼎”“司母戊大方鼎”。

是世界迄今出土最大最重的青铜器,享有“镇国之宝”的美誉。

鼎通体高133厘米、口长112厘米、口宽79.2厘米,重达832.84公斤,是已发现的中国古代最重的单体青铜礼器,因鼎腹内壁上铸有“后母戊”三个字而得名后母戊鼎。

发现于1939年,1959年开始作为镇馆之宝收藏于国家博物馆。

湘教版_初中美术八年级下册_第1课_文明之光_备课教案

湘教版_初中美术八年级下册_第1课_文明之光_备课教案

初中美术备课(湘教版)八年级下册备课人:金锦达备课时间2015年月日课题1、文明之光授课时间第二周课型欣赏·评述课时总共3课时授课班级教学内容设计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能够联系时代及社会生活认识彩陶。

方法与过程目标能够从时代、造型、纹饰、质地、工艺等方面描述彩陶的特点。

情感与态度目标能够运用比较、归纳等方法分析彩陶,并运用相关美术知识和历史知识。

本课难点通过对彩陶、青铜器、瓷器的欣赏,引导学生初步了解中国工艺美术发展不同时期的现象、历史源流以及审美特点,在学习活动中获得初步的审美经验和鉴赏能力;培养学生学习祖国传统文化艺术的兴趣,增强弘扬民族文化的意识。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视频、图片资料等。

第1课时(彩陶)课堂教学设计过程教学程序教学过程媒体运用一、导入1.彩陶大致出现在什么时代?2.你能描述那个时代人们的生活场景吗?3.彩陶艺术记录了我们祖先的生产生活,也体现了他们的精神价值审美趣味。

4.关于彩陶的联想,想象舞蹈纹盆中这组人物的装扮,说明他们为什么跳舞。

5.这个彩陶罐的装饰纹样会让你联想到什么?6.你能尝试根据彩陶器物的造型和纹样装饰推断其用途,并由此想想、象原始人类的生活情景吗?媒体运用:彩陶纹盆;船形网纹瓶二、思考练习:1.说一说人面纹盆是由哪几种图形构成的。

2.据学者考证人面鱼纹盆是一个小孩葬具的盖。

据此你能推断人面鱼纹的用意吗?3.分析彩陶中具象纹样与抽象纹样的联系。

彩陶纹样有具象纹样与抽象纹样之分,两者之间又有着紧密的联系1.辨识具象纹样表现的内容。

2.分析抽象纹样表现的内容(鱼纹、鸟纹)。

3.归纳:从具象纹样到抽象纹样都有哪些改变?鱼纹、鸟纹的变化都有哪些共同规律?4.感受:谈谈具象与抽象的彩陶装饰纹样给你的不同视觉感受。

媒体运用:具象纹样与抽象纹样的彩陶装饰;鱼纹具象、抽象变化;鸟纹具象、抽象变化。

三、尝试以彩陶蛙纹为参照,用抽象的方式设计两个与之不同的蛙纹图形。

四、总结通过学习活动我们对彩陶艺术有了什么新的了解和认识。

八年级美术下册 第1课《文明之光》教案1 湘美版

八年级美术下册 第1课《文明之光》教案1 湘美版

第1课《文明之光》1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能够联系时代及社会生活认识彩陶。

方法与过程目标:能够从时代、造型、纹饰、质地、工艺等方面描述彩陶的特点。

情感与态度目标:能够运用比较、归纳等方法分析彩陶,并运用相关美术知识和历史知识。

2学情分析早期文明历史的发展,自然也包括了艺术的发展,要了解彩陶,青铜器以及瓷器各自的特点,就离不开对各时期文明程度的了解,反之,也能从各时期的艺术品也能让我们了解到文明的发展情况,做为初二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同时也具备表述找我观点的能力。

3重点难点通过对彩陶、青铜器、瓷器的欣赏,引导学生初步了解中国工艺美术发展不同时期的现象、历史源流以及审美特点,在学习活动中获得初步的审美经验和鉴赏能力;培养学生学习祖国传统文化艺术的兴趣,增强弘扬民族文化的意识。

4教学过程4.1 第一学时4.1.1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问题导入1、彩陶大致出现在什么时代?2、你能描述那个时代人们的生活场景吗?彩陶艺术记录了我们祖先的生产生活,也体现了他们的精神价值和审美趣味。

关于彩陶的联想,想象舞蹈纹盆中这组人物的装扮,说明他们为什么跳舞。

3、这个彩陶罐的装饰纹样会让你联想到什么?4、你能尝试根据彩陶器物的造型和纹样装饰推断其用途,并由此想想、象原始人类的生活情景吗?(媒体运用)活动2【练习】自由畅想思考练习 :说一说人面纹盆是由哪几种图形构成的。

据学者考证人面鱼纹盆是一个小孩葬具的盖。

据此你能推断人面鱼纹的用意吗?分析彩陶中具象纹样与抽象纹样的联系。

彩陶纹样有具象纹样与抽象纹样之分,两者之间又有着紧密的联系?[新湘教版八下第1课《文明之光》教案第1课时(有反思) - 安 - 有教无类]1、辨识具象纹样表现的内容。

2、分析抽象纹样表现的内容(鱼纹、鸟纹)。

3、归纳:从具象纹样到抽象纹样都有哪些改变?鱼纹、鸟纹的变化都有哪些共同规律?4、感受:谈谈具象与抽象的彩陶装饰纹样给你的不同视觉感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课文明之光
(第二课时)
知识与能力目标:
1.能够辨识青铜器的主要纹饰。

方法与过程目标:
2.能够联系时代与社会生活,运用相关美术知识和历史知识赏析青铜器。

情感与态度目标:
3.能够比较、归纳青铜器纹饰的特点,并大胆表述自己的感受。

本课重点、难点分析:
通过对彩陶、青铜器、瓷器的欣赏,引导学生初步了解中国工艺美术发展不同时期的现象、历史源流以及审美特点,在学习活动中获得初步的审美经验和鉴赏能力;培养学生学习祖国传统文化艺术的兴趣,增强弘扬民族文化的意识。

教具准备:
课件,视频、图片资料等。

课堂教学活动设计
教学程序课时二:青铜器
教学过程:
导入:依据或引用历史资料介绍青铜器。

青铜是红铜加锡或铅制作的合金,色相为青,故称青铜。

早在夏初,华夏先民就开始制作青铜器,进入中国历史上长达16个世纪的青铜时代。

青铜器的造型、纹饰、铭文体现了高度的艺术成就。

媒体运用:视频短片
二、赏析:后母戊方鼎。

用途猜想赏析:四羊方尊
青铜器的主要纹饰
收集资料方法讨论
简要介绍:
后母戊方鼎是中国商代后期王室祭祀用的青铜方鼎,因其腹部著有"后母戊"三字而得名,是商王为祭祀其母"戊"所铸。

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

后母戊方鼎器型高大厚重,是中国目前
已发现的最重的青铜器,表明商代冶金技术已达到很高的水平。

用途:煮或盛放鱼肉用,也作为祭祀用的礼器。

"鼎"的结构部位:口、腹、耳、足。

造型感受:方正、厚重、庄严。

装饰规律:龙纹组成的兽面纹(饕餮纹)、鼎耳双虎纹饰均为对称图形。

四羊方尊(商代)器身腹部的四羊圆雕与綫刻纹饰和谐地结为一体形成丰富精细的视觉效果。

器物的造型十分生动。

边缘棱脊的粗线条增强了器物造型的气势。

利簋(音轨)利簋内底部4行32字铭文记载了武王伐纣“牧野之战”的具体时间。

云雷纹为地。

分别再饰兽面纹夔纹双兽头耳;夔纹组成的兽面文;方座饰兽面纹。

青铜器的主要纹饰:
1、青铜器的主要纹饰。

2.尝试描述兽面纹、夔纹、龙纹、凤纹的造型特点。

3.云雷纹、蟠蝙纹作为底纹使器物形成怎样的效果?
莲鹤方壶:识别蟠躏纹:传说中的一种没有角的龙,张口、卷尾、蟠曲。

连续排列纹样,一般都作主纹应用,盛行于春秋战国时期。

赏析引导:壶身腹部至颈部逐渐收紧,在口部花瓣处展开,烘托立鹤;怪兽、飞龙攀缘向上,形成轻盈升腾的势态。

后母戊方鼎与莲鹤方壶比较两件器物,归纳其不同特点和感受。

提示:分别从时代、器形、纹饰和对比感受几个方面人手。

收集资料方法讨论:如果你要了解青铜器风格的发展变化,需要查阅、收集青铜器的资料,你会怎么做?
提示:按时代、类型、器物名称、尺寸、出土地点、收藏者(单位)等等。

作业与课堂评价:作业及活动建议:尝试用几何形绘制或对折剪贴兽面纹图形。

小组或个人为校园网站编辑介绍青铜器的网页。

总结·思考:你对青铜器有什么新的了解?青铜器的出现为社会进步带来了哪些变化? 为瓷器欣赏作课前准备,通过博物馆网站收集你喜爱的瓷器资料(图片、介绍文字),分小组按不同时代各选一件,或者发到老师的邮箱。

板书设计:第一课:《文明之光》2
1、青铜器时代:
2、赏析《后母戊方鼎》
3、赏析《四羊方尊(商代)》资料收集方法讨论:总结思考:造型·表现
百度文库是百度发布的供网友在线分享文档的平台。

百度文库的文档由百度用户上传,需要经过百度的审核才能发布,百度自身不编辑或修改用户上传的文档内容。

网友可以在线阅读和下载这些文档。

百度文库的文档包括教学资料、考试题库、专业资料、公文写作、法律文件等多个领域的资料。

百度用户上传文档可以得到一定的积分,下载有标价的文档则需要
消耗积分。

当前平台支持主流的doc(.docx)、.ppt(.pptx)、.xls(.xlsx)、.pot、.pps、.vsd、.rtf、.wps、.et、.dps、.pdf、.txt 文件格式。

本文档仅用于百度文库的上传使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