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淀_4课时案
《荷花淀》教案四篇
《荷花淀》教案四篇《荷花淀》教案篇1教学设想:《荷花淀》是传统名篇,被赞誉为“诗体小说”。
相对于主题美、景物美和细节美,作品中简洁传神、富有个性的人物语言是更大的亮点。
但是,作品所反映的时空背景离现代的学生毕竟较为久远了,如何在一教时内让学生走入文本,品味人物语言?最快捷有效的方法是朗读。
因为文字的静默无声天然使学生与文本之间产生隔阂,而朗读的声情并茂本身就有利于沟通。
因此,本课将把朗读作为探究人物的主要方法,为学生营造一个用文字、声音、情感和想象构筑起来的诗意的语文世界。
教学目标:1.朗读个性化的语言,领会水生嫂及其他荷花淀妇女形象。
2.通过赏析人物,陶冶学生性情,涵养学生心灵。
3.尊重学生在阅读欣赏中的独特体验,提高学生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与定向昨天请大家阅读了一篇小说《荷花淀》,大家都读过了吗?给你留下什么深刻的印象呢?引导学生畅谈,如果学生能谈到人物对话的精彩就直接定向研读。
如果学生没有谈到的,就引导学生思考课文的主人公。
分析和理解小说的人物,有多把钥匙,如,外貌、语言、神态、动作等,今天我们就锁住语言描写。
言为心声,语言最能反映人物的内心。
文中有很多处人物对话。
那么,把握人物语言的最便捷最有效方法是什么?结合语境,诵读品味,比较揣摩。
二、学生自由诵读,选取对话语段,分组揣摩。
三、交流鉴赏,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并尝试演读。
请同学们分角色朗读自己所选取的对话语段,找一句自己认为最传神,最动人的话,何大家交流自己的赏析和感受。
教师在组织过程中注意以下几点1、引导学生注意对话中的神态细节描写2、设计语言变式引导学生进行比较揣摩3、引导学生将语言鉴赏深入到人物思想和形象鉴赏上4、组织学生演读(一)夫妻话别具体语言鉴赏点:1、怎么了,你?(你怎么了?)倒装句式急切,关心2、你总是很积极的。
(低着头说 / 斜着眼说;就你积极)心态真诚,羞涩、无奈、自豪顺带可以引导学生注意水生的“脸红”“气喘”和避闪拖延的态度,体会他想说又怕说不知道怎样说的矛盾心理,水生嫂察言观色、急于求知的心态,都体现在人物语言中。
2023年荷花淀的教案设计荷花淀的教学设计(8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教案呢?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教案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荷花淀的教案设计荷花淀的教学设计篇一
1、学习通过人物对话、景物烘托、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和感情的手法
2、整体领略小说充满诗情画意的意境美和人物形象的人情美
3、领会小说体现的乐观主义精神和朴素的爱国主义精神
1.重点:水生女人等妇女形象的分析。
2.难点:通过景物描写、语言描写、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感情。
课内自读课文两课时。
高一课文《荷花淀》教案(优秀4篇)
高一课文《荷花淀》教案(优秀4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资料、求职资料、报告大全、方案大全、合同协议、条据文书、教学资料、教案设计、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model essays, such as work materials, job search materials, report encyclopedia, scheme encyclopedia,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s, teaching materials, teaching plan design, composition encyclopedia, other model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understand different model essay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高一课文《荷花淀》教案(优秀4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高中高一语文《荷花淀》教案四篇
高中高一语文《荷花淀》教案四篇《荷花淀》的语言质朴简明,丰富。
小说中有不少人物对话,有很强的生活气息和个性色彩。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中高一语文《荷花淀》教案四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语文《荷花淀》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学习抗战军民深明大义、舍家卫国、积极乐观的民族精神。
2.学习、赏析名家通过传神的对话描写把人物写活的本领。
教学重难点:重点:把握人物形象难点:人物对话的分析教学课时:1课时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一定看过不少描写战争的小说和影视剧,下面请大家说一说描写战争场面的成语。
如:枪林弹雨、硝烟弥漫、刀光剑影。
能再说几个吗?能残酷点的。
如:炮火连天、血肉横飞等。
“血肉横飞”“刀光剑影”充满血腥味的战争场面描写的确让人惊心动魄,而今天我们要学的孙犁的《荷花淀》,也是描写抗战最艰苦阶段白洋淀人民的战斗生活的。
大家看过课文了,小说中有没有“血肉横飞”“刀光剑影”的战争场面?2、那么主要描写了什么?景物。
还有人物对话。
小说共四千余字,我统计了一下,有将近一半的篇幅是人物的对话描写,很显然这篇小说刻画人物形象主要的手法是--人物的对话描写。
3、中国文学长篇古典小说对人物的对话描写都极为出色,极为精彩,大家能说出几部这样的作品吗?《三国演义》。
《红楼梦》。
好像还有《水浒》。
孙犁先生十分推崇《水浒》和《红楼梦》这两部小说,说这两部小说的人物对话读起来“叫人就像看见了说话人的神情,听见了说话人的声调”。
也就是说这两部小说通过人物的对话描写把人物写活了。
孙犁的《荷花淀》汲取了传统经典小说的精华,把对话写得简洁朴素,读后让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窥见了人物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
这节课我和大家一起来赏析这部小说高超精妙的人物对话艺术。
4、:小说的人物对话部分分布在故事的哪些情节里?“*话别”“探夫遇敌”“助夫杀敌”。
二、分析小说传神的对话描写:|A、分析小说“*话别”中三处对话描写:师:小说写到由于白洋淀抗日形势的变化,小苇庄游击组长水生和同村的几名年轻人参加了地区队,明天就要上前线打日本鬼子去了,大家推选水生回家和家人说一说,尽管水生嫂还是个开明的人,但水生还是担心妻子一下子承受不了,水生吞吞吐吐、想方设法地寻找着的开口时机,但细心、温柔的女人还是觉察到水生今天的反常,经过再三追问,水生终于小声说了句“明天我就要到大部队上去了”,于是就引出了下面这段十分精彩的*对话。
课文《荷花淀》教案
课文《荷花淀》精品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理解课文《荷花淀》的主题和深层含义。
分析并欣赏作者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
提高阅读理解和文学鉴赏能力。
培养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1.2 教学内容课文《荷花淀》的背景介绍。
课文的主要情节和人物介绍。
课文中的重要段落和语句解析。
第二章:课文分析2.1 课文背景分析介绍作者莫言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分析《荷花淀》创作的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ontext。
2.2 课文情节分析梳理课文的主要情节和结构。
分析课文中的冲突和人物关系。
2.3 人物形象分析分析主人公的形象特点和心理变化。
分析其他重要人物的形象和作用。
第三章:写作技巧分析3.1 语言风格分析分析课文中的语言特色和修辞手法。
讨论作者如何通过语言表达情感和形象。
3.2 叙事技巧分析分析课文中的叙事视角和叙事节奏。
讨论作者如何通过叙事构建情节和主题。
第四章:主题探讨4.1 主要主题分析探讨课文《荷花淀》的主要主题。
分析课文中的象征和隐喻。
4.2 深层含义探讨引导学生思考课文背后的深层含义。
讨论课文对人性、历史和社会的反映和启示。
第五章:教学活动设计5.1 课前活动让学生预习课文,了解作者和背景。
让学生阅读相关的文学评论和分析文章。
5.2 课中活动分组讨论课文情节和人物形象。
让学生朗读重要段落,感受语言和情感。
5.3 课后活动让学生写一篇关于课文主题的短文。
组织学生进行课堂展示和讨论。
第六章:教学评价设计6.1 学生评价标准设定学生课堂参与、作业完成、课文理解和分析、主题探讨等方面的评价标准。
制定量化的评价指标,以便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评估。
6.2 评价方法采用课堂观察、学生作业、小组讨论、学生自我评价等多种评价方法。
结合定性和定量评价,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第七章:教学资源与材料7.1 课文文本提供《荷花淀》的原文文本,确保版本准确无误。
准备课文的相关资料,如作者的创作笔记、采访等。
《荷花淀》教案设计
荷花淀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荷花淀的基本情况和生态特点;2.掌握荷花的生长环境和生命周期;3.学会观察和描述荷花的特征;4.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对自然的热爱。
二、教学内容1.荷花淀的基本情况介绍;2.荷花的生长环境和生命周期;3.观察荷花的特征;4.环境保护意识的培养。
三、教学准备1.讲台或黑板;2.PPT或图片资料;3.荷花模型或真实的荷花;4.相关生态书籍。
四、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5分钟)1.利用图片或PPT介绍荷花淀的位置、面积和生态特点,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步骤二:讲授荷花的生长环境和生命周期(15分钟)1.使用图片或PPT介绍荷花生长的环境要求,如水质、光照等;2.通过图片或PPT展示荷花的生命周期,包括种子发芽、幼苗生长、开花结实等阶段,让学生了解荷花的生态过程。
步骤三:观察荷花的特征(15分钟)1.给每组学生分发一朵荷花模型或真实的荷花,让学生仔细观察荷花的外形、颜色、花瓣数目等特征;2.引导学生互相交流观察结果,然后请几名学生上台分享观察到的特征。
步骤四:讨论荷花对环境的意义(10分钟)1.引导学生思考荷花对环境的重要作用,如净化水质、保护水生生物等;2.让学生分组讨论,提出不同的意见和观点。
步骤五:展示学生的成果(10分钟)1.让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上台汇报他们的观察结果和讨论成果;2.整理学生的意见和观点,形成课堂总结。
步骤六:延伸活动(15分钟)1.给学生发放绿化植物的种子,引导他们栽种并记录生长的过程;2.鼓励学生每天观察植物的生长情况,并记录在观察日记中;3.在下节课时,学生可以分享他们种植植物的心得和成果。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设计,学生能够了解荷花淀的基本情况和生态特点,了解荷花的生长环境和生命周期,并熟悉荷花的特征。
同时,通过讨论和延伸活动,培养了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对自然的热爱。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和参与讨论,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
课文《荷花淀》教案
课文《荷花淀》教案课文《荷花淀》教案「篇一」【设计理念】阅读教学的紧要任务是引导学生学习语言,发展语感。
因此,阅读教学的整体构架必须以培养学生的语感为核心,以指导读书活动为“经”,以字词句的训练为“纬”;阅读教学的基本策略必须坚持“重感悟、重积累、重运用”。
《荷花》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力图落实和体现上述教学理念。
【设计特色】以“读”为经,以“练”为纬,培养学生的语感。
【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一、设境激趣,触发语感创设语境。
学生齐读课题后,教师问:“哪些同学看过荷花?请你用一个词来形容自己看过的荷花。
”(亭亭玉立的荷花、婀娜多姿的荷花、千姿百态的荷花)教师引入:“这样的荷花,同学们还想看吗?请大家边看边想,你看到了什么。
看的时候,同桌之间可以交头接耳、指指点点。
”随后用课件呈现多幅荷花照片并伴随播放背景音乐。
教师作随机点评,并相机教学部分生字新词。
二、充分诵读,激活语感在读中揣摩思路。
学生交流后,教师引入:“同学们是这样看荷花的,作者又是怎样看荷花的呢?请大家自由读课文。
边读边想,作者是怎样看荷花的,你是从哪儿体会到这一点的。
”学生读完全文后,教师组织全班交流。
(例如:作者迫不及待地看荷花、作者津津有味地看荷花)在读中整体感知。
当学生体会到作者是这样看荷花时,教师要趁势引导学生说出自己是从哪段课文中体会到这一点的。
然后组织学生反复诵读相应的段落。
课文第2段可组织学生进行发散性诵读,鼓励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出不同的感受和情味;课文第3段可组织学生进行竞赛性诵读,鼓励学生一个比一个读得好;课文第4段可组织学生进行示范性诵读,以优生的朗读为样板,鼓励学生向优生学习朗读。
在学生的诵读过程中,教师随机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闻到清香——观察形状——欣赏姿势——想象情景——回到现实)进行整体感知。
三、潜心品读,领悟语感在读中有所感悟。
在学生充分诵读,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教师引入:“作者是这样看荷花的,作者又是怎样写荷花的呢?请同学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第2段课文。
关于《荷花淀》教案4篇
关于《荷花淀》教案4篇《荷花淀》教案篇1教学目的品味散文式的格调和诗歌般的意境/体味人物对话教学重点1.景语和情语。
2.人物对话和景物描写。
教学难点1.散文式的格调。
2.诗歌般的意境。
教学方法研读、品味、思考教学过程一、点拨《荷花淀》不侧重战争场面的描写。
从青年妇女这一侧面去表现时代的重大主题——以人民战争抗击日本侵略者。
小说塑造了以水生嫂为代表的一群勤劳纯朴、真挚多情而又勇敢机智、积极向上的农村妇女形象, 表现了她们的热爱生活, 热爱祖国的精神。
二、分析__中几处对话描写及其作用①夫妻对话。
妻子追问: “今天怎么回来得这么晚”, 这里蕴含着妻子对丈夫的忧虑、关切和责备, 也表现出人物的体贴、温柔、机敏和稳重。
妻子赞同丈夫参军, 说明水生嫂识大局、明大义。
妻子应诺承担家里的千斤重担, 说明她爱丈夫、爱祖国, 把对丈夫的爱融注入爱国的高尚的民族气节中。
②探夫时的对话。
她们想去而不明说, 骂、恨、惦念和找借口探夫一样, 都是对丈夫的爱。
③伏击战后妇女们在回家路上的对话。
她们商量回去也成立队伍, 她们要和丈夫比赛打敌人, 看“谁比谁落后多少呢”, 表现她们在战斗中受到教育, 不甘落后, 想和丈夫比个高低的自尊心理和勇敢好强的性格。
三、分析__中的景物描写及其作用①渲染气氛, 为人物活动提供特定环境以烘托人物形象。
“月亮升起来”至“带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 渲染了一种清新宁静的气氛, 烘托了水生嫂勤劳纯朴、温顺善良的形象。
②借景抒情, 展示人物心理和精神风貌。
如几个女人在探望丈夫未遇的归途上, 有点失望, 也有点伤心。
可是她们很快地就忘记了那些不痛快。
这自然与她们爽朗、乐观的性格分不开, 但这时淀上万里无云的开阔、明朗的风光, 也会使她们受到感染, 从而增强扫除伤心情绪的力量。
又如作者写荷叶像铜墙铁壁, 写粉红色荷花箭高高地挺出来, 是监视白洋淀的哨兵。
作者驰骋想象, 把景物写得逼真、形象、传神、充满寓意。
《荷花淀》教案4篇
《荷花淀》教案4篇《荷花淀》教案篇1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孙犁及其作品的基本特点。
2、分析水生嫂的性格特点。
3、分析小说的景物描写,体会它在刻画人物、表达主题上的作用。
4、分析抗战中妇女的成长。
教学重点:1、目标22、目标3教学难点:目标4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我们大家都喜欢看战争题材的小说或影视作品,如:《地道战》、《地雷战》、《铁道游击队》等,那么这些作品有那些共同特点呢?学生回答:……我给大家归纳一下:第一、作品中往往塑造了英雄形象,他们要么是机智、勇敢的战士,要么是运筹帷幄的将军。
第二、作家在描写战争时,往往不惜笔墨叙写硝烟弥漫、尸陈荒野的景象。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有别于以上风格的战斗作品,那就是现代著名作家孙犁的代表作《荷花淀》。
二、整体感知,理清思路学生浏览课文,要求大家为这三个小片段各加一个小标题。
明确:夫妻话别→探夫遇敌→助夫杀敌三、研读课文请大家默读课文,在默读过程中,要求大家思考以下三个问题,并从中挑选一个来进行研究。
(前后桌可以作为一个小组)1、小说的环境描写;2、水生嫂的性格;3、抗战中妇女的成长。
四、鉴赏课文(一)、小说的环境描写1、找出环境描写的有关句段,学生自由发言。
师总结:__是在抗日战争的大背景下来刻画人物形象的,一提到战争,我们脑海中便不觉闪现出断壁残垣、烈火硝烟、血污泪痕。
主要的环境描写有三处,以第一处为例:皎洁的月光、洁白的芦苇、银白的淀水、薄雾清风、荷花飘香,充满了诗情画意,一切都是那么清新、明朗、美丽、宁静,而这些氛围,正烘托了水生嫂勤劳、善良、温顺、淳朴的形象。
2、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1——3)段。
(二)、水生嫂的性格1、__的环境描写与众不同,__人物的刻画更是栩栩如生。
学生自由谈谈水生嫂的性格。
师总结:白洋淀妇女的代表人物——水生嫂,她的性格既有中国妇女的传统美德——勤劳、善良、温柔、体贴,又有解放区妇女进步的特点——深明大义、坚贞勇敢。
2、让水生嫂用另外一种口吻与丈夫对话,表现的是另一种个性:(很晚丈夫才回来……)女人抬头瞪着他说:“死到哪里去了,这么晚回来!没你的饭了。
2023最新-《荷花淀》教案(最新4篇)
《荷花淀》教案(最新4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美丽的编辑为家人们收集的《荷花淀》教案(最新4篇),仅供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荷花淀》教案篇一教学目的1.认识白洋淀地区人民的抗日斗争生活,激发学生的爱国热忱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2.理解充满诗情画意的景物描写和传神的对话对刻画人物性格和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
3.培养学生运用联想和想象阅读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教学设想1.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理解景物描写和人物对话的作用。
难点:以充分运用联想和想象为突破口,提高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2.本文是课内自读课,要求学生掌握学习小说的一般方法,即根据小说的特点,从环境描写、故事情节和典型人物三要素入手,进而理解小说所揭示的主题。
3.本文确定为“文学鉴赏课”,采用“引疑——议疑——释疑”的基本方式进行师生双向交流。
4.因教学时间限制,仅就“夫妻话别”前的景物描写和“夫妻话别”时的对话描写进行鉴赏讨论。
其他景物描写和对话描写,只能靠以练代讲,“举一反三”。
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布置课前预习简要概述本文的故事情节,并用小标题概括。
二、上课开始时提示本课主要教学目标:1.认识白洋淀地区人民的抗日斗争生活和他们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精神。
2.掌握学习小说的一般方法。
3.理解景物描写和人物对话的作用。
4.充分运用联想和想象的方法,提高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三、检查预习简要概述本文的故事情节:水生嫂探知丈夫参军,跟丈夫话别。
她和几个青年妇女去马庄探夫未遇,在回家的路上遇到敌船,她们躲进荷花淀,无意中把敌人引进伏击圈,为游击队伏击敌人的胜利创造条件,她们从此迅速成长起来,成为抗日游击战士。
夫妻话别(开端)敌我遭遇——探夫遇敌(发展)助夫杀敌(高潮、结局)成立队伍(尾声)四、重点探讨1.鉴赏景物描写的作用:提示:景物描写是整个小说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小说三要素之一。
高中高一语文《荷花淀》教案
高中高一语文《荷花淀》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荷花淀》的情节及内容,把握它所表达的深层含义。
2.对文学创作方式和创作技巧有一定的了解,理解文学作品中的象征手法、寓言手法以及隐喻手法。
3.通过学习本篇文章,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让学生对中华古代文学有个更深刻的认识。
二、教学内容1.文本阅读:–阅读《荷花淀》,理解全文的情节、主题、人物、环境等方面。
–总结文中的象征手法、隐喻手法等文学技巧。
2.口头表达:–利用所学到的文学知识,对于全文的内容进行个人解读。
三、教学重难点1.文学创作原理和技巧:–学生需要对文学创作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了解作者在《荷花淀》中使用的汉语文字、寓言手法、象征手法等等文学技巧和手法,以此来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2.对于中华古代文学有更深层次的认识:–由于《荷花淀》是一篇中古小说,学生需要了解其中的文化背景、历史特点、流派等等文化知识,来加深对中国古代文学的认识。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对于《荷花淀》文本中的情节、人物、环境和寓意进行全面的分析和深入研究,让学生更好的了解和认识文本。
2.合作探究法:学生情侣间进行互动,通过交流和讨论相互理解和学习。
五、教学过程1.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组两人,每组负责解读文章中的一部分,包括情节、人物、环境和寓意等等方面。
2.教师讲解示范,让学生了解学习的规范和实际的标准。
3.学生小组之间进行交流和讨论,相互解释共享彼此的观点和知识。
4.教师在学生小组之间,进行总结并指导大家对于全文的理解和学习。
5.学生交流完毕后,教师进行总回顾和总结,对于全文进行深入分析和讲解,让学生对中古小说《荷花淀》有一个更全面的认识和了解。
六、教学评价1.学习效果:–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针对小组之间的互动进行认真分析、讲解、解释和回顾。
–教师对学习成果进行详细的评估,并且进行必要的反馈和指导,让学生在学步过程中掌握必要的技能和知识。
2.学习评估:–通过不同的评估手段和方法,对于学生掌握情况进行评估,给学生相应的奖惩和反馈。
2023最新-《荷花淀》教案 [转【优秀4篇】
《荷花淀》教案[转【优秀4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牛牛范文为朋友们精心整理了4篇《荷花淀》教案[转,亲的肯定与分享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
课文《荷花淀》教案篇一从学生写的续文看,有关水生参军的,学生写得较拘谨,展不开,而有关归途遇敌的,则一般写得生动有趣,有的还挥洒自如,出奇见新,这说明前一个猜读点不如第二个选得好。
学生们对青年夫妇间的感情关系体验和了解不深,写起来自然受到限制。
这说明猜读续写点必须选择恰当,必须符合学生的实际。
第四步对照原文,寻找差距。
续文完成后还要拿来和原文对照,总结成绩,寻找差距。
原文都是经过时间考验的典范文章,学生写的续文自然和它存在着种种差距,找出这些差距,在以后作文时加以改进,这样就可使作文水平提高一步。
学生说这种对照,标准具体,目的明确,效果好。
通过对照有的学生认识到把水生嫂一开始就写得很完美或很落后都不合乎作品实际,不能显现水生嫂由普通农村妇女到游击战士的成长过程;有的学生则发现自己有关归途遇敌续文的种种漏洞和破绽。
总之通过对照,学生看到原作的精妙之处,作者的良苦用心。
从阅读的角度说,这对照阅读已具鉴赏的性质了。
当然在对照中学生也发现了自己的闪光点,自己的写作实力,增强了写好作文的信心。
猜读续写的优点是:一、以读带写,以写促读,读写紧密结合。
在平常的语文教学中,读和写不易结合紧密,读是读,写是写,形成两张皮。
而在猜读续写活动中,读的目的是写,读孕育写,带动写;写是读的继续和深化,写促进了读,二者紧密结合在一起。
从读始,以写续,又以读(对照)结,读写读就是猜读续写的全过程。
从思维训练的角度说,读,是感受别人的形象思维成果(局部),又是自己形象思维的触发点以及进一步展开的起点,而写则是自己形象思维成果的外化。
二、提高自学能力。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任何功课,最终目的都在于达到不需要教,假如学生都能达到这样境界:能够自己去探索,自己去辨析,自己去体会,从而获得正确的知识和熟练的能力岂不是就不要教了吗?叶老在这里强调了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而猜读续写正有助于这种能力的形成和提高,能引导学生进入叶老所说的那种境界。
语文课文荷花淀教案
语文课文《荷花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荷花淀》的基本内容,把握故事情节的发展。
(2)学习并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
(3)了解作者孙犁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中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2)学会从不同角度解读文学作品,提高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荷花淀美好景色的描绘,培养对自然环境的热爱。
(2)体会课文中表现出的抗日根据地人民的英勇顽强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1. 课文《荷花淀》的基本内容及其主题思想。
2. 课文中重点词语和句式的学习和运用。
三、教学难点1. 分析课文中的艺术特色和表现手法。
2. 从不同角度解读文学作品,提高审美情趣。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介作者孙犁及其作品《荷花淀》。
(2)提问:课文《荷花淀》讲述了哪个时期的故事?主要人物是谁?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故事情节。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2)邀请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4. 情感体验:(1)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对荷花淀美好景色的描绘,培养对自然环境的热爱。
(2)通过课文中表现出的抗日根据地人民的英勇顽强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词语和句式的掌握。
五、课后作业1. 复习课文《荷花淀》,巩固重点词语和句式。
3. 选择一部类似题材的文学作品进行阅读,并与《荷花淀》进行比较,感受不同作品的艺术特色。
六、教学策略1. 利用多媒体展示荷花淀的自然风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描述。
2. 通过分角色朗读,增强学生对课文情节的感受。
3. 采用问题驱动教学法,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课文内容。
七、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2. 课堂讨论的参与度,评价学生的合作与沟通能力。
(2024年)《荷花淀》的优秀教案设计(通用)
进行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等活动。
23
06
检测与反馈
2024/3/26
24
课堂检测
1 2
基础知识测试
通过选择题、填空题等形式,检测学生对《荷花 淀》中生字词、文学常识等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
阅读理解测试
选取文章中关键段落或语句,设计阅读理解题目 ,检测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程度。
3
课堂表现评价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听讲、发言、小 组讨论等方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参与度。
5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引导学生感受小说中的人物情感 和人性光辉,培养其人文情怀。
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 感,增强其文化自信。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 生观,培养其健全的人格和品质
。
2024/3/26
6
02
教学内容与重点难点
2024/3/26
7
教学内容0102Fra bibliotek0304
作家孙犁及其作品《荷花淀》 的简介
18
05
教学过程设计
2024/3/26
19
导入新课
2024/3/26
情境导入
播放与荷花淀相关的视频或展示 图片,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背景介绍
简要介绍作者孙犁及《荷花淀》 的创作背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 解课文。
20
整体感知
朗读课文
教师范读课文或播放录音 ,学生跟读,整体感知课 文内容。
2024/3/26
梳理情节
引导学生梳理故事情节, 理清文章脉络,把握故事 发展。
分析人物
指导学生分析人物形象, 了解人物性格特点和内心 世界。
21
《荷花淀》教学教案
《荷花淀》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荷花淀》的故事情节,把握主要人物形象。
2. 分析作品中的景物描写,感受作者运用景物表达情感的手法。
3. 领悟作品所表现的家国情怀和民族精神。
4. 提高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和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朗读:让学生熟读课文,感受语言魅力。
2. 故事情节梳理:总结课文中的重要事件,把握作品结构。
3. 人物形象分析:分析主人公水生及其妻子的性格特点。
4. 景物描写欣赏:品味作者如何运用景物烘托氛围,表达情感。
5. 主题探讨:讨论作品所展现的家国情怀和民族精神。
三、教学重点、难点1. 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分析人物形象,欣赏景物描写。
2. 难点:领悟作品所表现的家国情怀和民族精神。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课文内容,分析人物形象。
2. 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对主题的理解。
3. 欣赏法:引导学生品味优美的景物描写。
五、教学准备1. 课文朗读音频:方便学生跟读、欣赏。
2. 相关资料:关于作者孙犁的背景介绍,以及其他相关作品。
3. 投影仪:展示景物描写图片,增强直观感受。
六、教学进程1. 课堂导入(5分钟)a. 简要介绍作者孙犁及其作品《荷花淀》。
b. 引导学生关注课文,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2. 课文朗读与分析(15分钟)a. 学生跟读课文,感受语言魅力。
b.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结构,总结故事情节。
3. 人物形象分析(10分钟)a.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主人公水生及其妻子的性格特点的理解。
b. 教师总结人物形象,强调其在家国情怀和民族精神方面的表现。
4. 景物描写欣赏(10分钟)a. 教师展示课文中精美的景物描写图片,引导学生欣赏。
b. 学生分享对景物描写的感受,讨论其作用和意义。
5. 主题探讨(10分钟)a.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作品所展现的家国情怀和民族精神的理解。
b. 教师总结讨论成果,强调作品的主题思想。
6. 课堂小结(5分钟)a.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点。
《荷花淀》(课件案)高二语文教学练“四案”大课堂(选择性必修中册)
深入研读
1
2
3
情节方面:①暗示或推动情节的发展;②为后面情节的发展作铺垫;③照应开头或上文;
4
5
深入研读
“夫妻话别”情节
(1——31段)结合上下文语境,分析水生嫂的语言,这些对话表现了水生嫂怎样的内心情感和性格特点。
①(6段)“今天怎么回来得这么晚?”站起来要去端饭。
明确::对丈夫的忧虑和关切,温柔体贴;
明确:生动地表现了战士打捞战利品时乐观的精神状态,也形象地表现出夫妻间似嗔实喜、似怨实爱的小儿女心态,富有生活气息。
小结:结合对话描写和细节描写,分析小说情感。
小说以以水生嫂为代表的白洋淀妇女为切入点,描写一群勤劳善良的劳动妇女,他们深爱着自己的丈夫,当自己的家园遭到日本侵略者的践踏时,他们又积极支持丈夫参军,同时他们自身也不甘于落后,勇敢地投入到保家卫国的战斗中。这是根据地人民的精神风貌,也是抗战胜利的精神源泉。
11.女人们顺手从水里“捞”上一棵菱角来,顺手又“丢”到水里去。
明确:刻画出了女人们去探望丈夫却没遇上后失落而又百无聊赖的心情。
12.水生将漂在水上的装着饼干的精致纸盒“捞”出来,“丢”在女人们的船上。(73段)
深入研读
“临别嘱咐”:“鸡叫的时候……女人流着眼泪答应了他。”
几个青年妇女把掉进水里又捞出来的小包裹丢给了他们。(75段)
深入研读
1.第1-3段描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构成了什么样的典型环境?
明确:①月亮升起来,院子里凉爽得很,干净得很。白天破好的苇眉子湿润润的,正好编席。女人坐在小院当中,手指上缠绞着柔滑修长的苇眉子。苇眉子又薄又细,在她怀里跳跃着。②这女人编着席。不久,在她的身子下面就编成了一大片。她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她有时望望淀里,淀里也是一片银白世界。水面笼起一层薄薄透明的雾,风吹过来,带新鲜的荷叶荷花香。
《荷花淀》教案
《荷花淀》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荷花淀》,使学生了解作品背景,理解作品的主题和人物形象。
2. 分析作品中描绘的自然风光和民俗风情,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3. 学习作者独特的写作技巧,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4.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作品背景介绍:《荷花淀》是一部以我国抗日战争时期为背景的小说,讲述了农村妇女在日本侵略者的压迫下,勇敢抵抗、保卫家乡的故事。
2. 人物形象分析:重点分析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如水生、妇女们等,了解他们的性格特点和成长历程。
3. 作品中的自然风光和民俗风情:分析作品中对荷花淀美景的描绘,以及对当地民俗风情的展示。
4. 写作技巧探讨:学习作者如何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人物心理、展现人物性格,以及如何运用象征、暗示等手法。
三、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通过分析人物形象,了解作品的主题思想。
2. 教学难点:欣赏作品中的自然风光和民俗风情,体会作者的写作技巧。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讨问题。
2. 运用案例分析法,对作品中的典型情节进行深入剖析。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 运用启发式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荷花淀》的背景及作者。
2. 让学生通读全文,感受作品的艺术魅力。
3. 分组讨论:分析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了解他们的性格特点和成长历程。
4. 案例分析:挑选具有代表性的段落,深入剖析作者的写作技巧。
5. 小组汇报: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交流分享。
6. 总结课程,强调作品中的主题思想和教育意义。
7. 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家乡,写一篇关于家乡风光和民俗风情的短文。
六、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推荐同类题材的小说、散文等作品,拓宽视野,增强文化底蕴。
2. 邀请当地的老一辈讲述荷花淀地区的抗战故事,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那段历史。
《荷花淀》课教案模板
《荷花淀》优质课教案模板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荷花淀》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分析作品中的象征意义和主题思想。
(3)掌握文学作品的鉴赏方法,提高文学素养。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文本。
(2)运用比较分析法,分析作品中的象征手法和人物塑造。
(3)结合生活实际,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荷花淀美丽景色的描绘,培养对自然环境的热爱。
(2)体会作品中的人物情感,学会关爱他人。
(3)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珍惜美好生活。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荷花淀》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分析作品中的象征意义和主题思想。
(3)掌握文学作品的鉴赏方法。
2. 教学难点:(1)作品中的象征手法和人物塑造。
(2)如何运用比较分析法进行文本解读。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荷花淀的图片,引导学生欣赏美丽的自然景色。
(2)简要介绍《荷花淀》的作者及作品背景。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结合课文内容,完成相关练习题。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作品中的象征意义和主题思想。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鉴赏训练(1)让学生运用比较分析法,分析作品中的象征手法和人物塑造。
(2)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5. 课堂小结(2)鼓励学生课后深入阅读作品,提高文学素养。
四、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整理笔记。
2. 选择一部自己喜欢的文学作品,运用比较分析法进行文本解读。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作品中的象征意义和主题思想的理解程度。
3. 学生运用比较分析法和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
4. 学生对自然环境的美感认知和关爱他人的价值观。
六、教学准备1. 教材:《荷花淀》文本2. 参考资料:有关《荷花淀》的背景资料、评论文章、相关文学作品等3. 教学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音响等4. 教学道具:荷花淀图片、相关物品等七、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荷花淀的图片、播放音乐等,引导学生进入作品情境。
《荷花淀》教案设计
《荷花淀》教案设计(人民教育出版社2021年10月第二版试验修订本·必修)第四册第一单元第4课[教学目标]一、学习本文对话描写和细节描写对刻画人物性格及心理的作用,领会小说纯朴简明却又内涵丰富的语言特色,从而提高学生文学观赏和写作能力。
二、感受抗日战争时期白洋淀地区人民的抗日斗争热情,激发学生的爱国之心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透过小说人物对话描写和细节描写分析人物性格及心理,赏析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在分析感悟的基础上实现小说人物形象的再制造。
[教学设想]高二的学生差不多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对本文基础知识的积存,背景知识的了解,故情况节的把握,他们能够在课前自学完成,在课堂上不必占用专门多时刻。
本堂课的目的是要在理清故情况节的基础上,通过摹拟、比较等赏析方法,利用“分析——综合——分析”的思维方式,借助小说人物对话和细节描写来引导学生深入品味小说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分析人物性格特点,赏析人物形象,从而达到进一步提高学生观赏能力和激发学生创作爱好以及培养学生爱国情感的教学目标。
[教学媒体]利用校园网搜集教学资源,利用电脑平台编辑并展现教学内容,播放相关内容的音像。
[新课导入]一提起战争,我们的脑海便不觉出现出炮声隆隆,硝烟四起,刀光闪闪,鲜血淋漓的悲壮场面;一提起战争,我们便不觉联想起那些驰骋疆场,奋勇杀敌,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英雄领导。
然而,这不是战争的全部,孙犁的小说《荷花淀》为我们展现的是抗日战争时期白洋淀人民斗争生活的另一面,在那个地点同样不泛紧张的斗争场面,却充满了细腻的情感交流,充满着浓郁的生活气息。
这节课,就让我们进入他们的生活,用心去感受他们的真情。
(在文雅的音乐声中,相伴教师激情充满的导语,将学生带入新课。
)[预习检查]课前,相信每位同学都预习了课文,了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和小说差不多故情况节,接下来,让我先检查一下大伙儿预习的成效。
一、依照小说情节的差不多要素,简要概括全文的故情况节。
高二语文《荷花淀》教案
高二语文《荷花淀》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小说的时代背景,把握作品的主题思想。
2.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体会人物性格特点。
3.领悟小说的艺术特色,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1.理解小说的主题思想。
2.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
3.领悟小说的艺术特色。
三、教学难点1.理解小说的象征意义。
2.分析小说的叙事结构。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向学生介绍《荷花淀》的作者孙犁及其作品背景。
2.引导学生关注小说的,思考“荷花淀”在小说中的意义。
二、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小说,感知故事情节。
2.学生分享阅读感受,教师点评。
三、课堂讲解1.讲解小说的时代背景,帮助学生理解作品的主题思想。
2.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如主人公水生的性格特点。
四、课堂讨论1.学生分组讨论,探讨小说的主题思想。
2.各组代表发言,教师点评。
第二课时一、课堂复习1.复习上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对小说的理解程度。
2.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感悟。
二、课堂讲解1.讲解小说的叙事结构,如插叙的运用。
2.分析小说的艺术特色,如语言的美感。
三、课堂讨论1.学生分组讨论,探讨小说的艺术特色。
2.各组代表发言,教师点评。
四、作业布置2.学生预习下一课《芦花荡》。
第三课时一、课堂复习1.复习上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对小说的理解程度。
2.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感悟。
二、课堂讲解1.讲解小说的象征意义,如荷花、淀泊的象征意义。
2.分析小说的结尾,探讨小说的深远意义。
三、课堂讨论1.学生分组讨论,探讨小说的象征意义。
2.各组代表发言,教师点评。
四、课堂小结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
第四课时一、课堂复习1.复习本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对小说的理解程度。
2.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感悟。
二、拓展阅读1.学生阅读《芦花荡》,比较两部作品的艺术特色。
2.学生分享阅读感悟,教师点评。
三、课堂讨论1.学生分组讨论,探讨两部作品的异同。
2.各组代表发言,教师点评。
四、作业布置2.学生预习下一课《百合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情节
读课文,为小说三个片断各拟一个小标题。
第一部分
水生参军,夫妻话别 (开端) 月夜编席 夫妻话别 水生离家
第二部分 探望丈夫,归途遇敌 (发展) 探望丈夫 扑空归来 淀上遇险 第三部分 伏击歼敌,战斗中成长 (高潮、结局、尾声) 伏击歼敌 船中议论 组织起来
段落 标题 段落 标题
作品:长篇小说《风云初记》,中篇小说 《铁木前传》,短篇小说集《白洋淀》、《荷花 淀》、《采蒲台》、《嘱咐》,小说散文集《白 洋淀纪事》等。 风格:淡雅疏朗的诗情画意与朴素清新的泥 土气息的完美统一。这一独特风格形成一个数量 相当可观的河北作家群,被誉为“荷花淀派”, 与“山药蛋派”(赵树理风格)齐名。由于他这一 独特的艺术风格,他的小说又被称为“诗体小 说”。
新课导入
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一个中秋节的晚上,嫦娥偷吃了仙药后不由自
主地往上飘,就在她离月宫还差一步的时候,随身佩戴的宝镜却掉了下来,
这块宝镜摔成了大大小小的99个碎片,于是地上便有了大大小小99个水淀。 荷花淀便是其中的一个淀泊,它属白洋淀水域,白洋淀又名西淀,属河北 省安新、伍丘、高阳、雄县等县(市)所辖。这是一片面积为五百平方公 里的水域,淀周堤埝环绕,淀内地形复杂,纵横交织着3700条沟壕,把淀 面分割成43个大大小小的淀泊,形成淀内有淀、淀间大小沟壕相通的水网 泽国景观。
嫦
娥
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 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
碧海青天夜夜心!
白洋淀
荷 花 淀
孙 犁
教学流程
作者介绍
情节概括
景物描写
人物形象
对话描写
细节描写 同步练习
作者简介
孙犁原名孙树勋,河北安平县人。年轻时就 读于保定育德中学,中学毕业后流浪北京,当过 店员。1936年在白洋淀边的安新县同口镇做小学 教员。抗日战争爆发后,在晋察冀根据地从事革 命文化工作。曾任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委员、 中国作家协会理事。
对话赏析
很晚丈夫才回来…… 女人抬头瞪着他说:“死到哪里去了,这么晚才回来?没你的饭了!” 说着拍着手要往灶间走。 “吃过饭了, 你不要去拿。” 女人望着丈夫红涨的脸,“有事快说,我知道,回来晚 了,一准没好事!” 水生咧嘴笑了,“你看你,尽瞎猜。”四下里看看又说,“爹呢。” “你还有爹啊,早睡了。” “小 华呢?” “你甭跟 我打岔,到底有什么事,给我痛快点!” 水生小声说: “明天我就到大部队上去了。” 女人停下手里的活 ,怔了一下,并不看丈夫的脸,“不就是这么点事嘛, 还又是问爹问小华的。婆婆妈妈不直说,我给你热点饭去。”水生一把 拉住她,“我吃过了,今天在县里开会,会上决定成立一个地区队我第 一个举手报了名的。” 女人的眼睛闪闪发 光,“这才是我的好丈夫,爹的好儿子,你要是不积极,爹和我都不依 你。 ” 问题: 比较原文和改写后的女人性格及心理的不同?
紧承上文“大门还没有关,丈夫还 这是主谓倒装的句式。由于水生笑得不平 没有回来。”“很晚丈夫才回来”。还 常,水生嫂猜不透,一下子迸出这短促的问 表现了水生嫂久候亲人的焦急和以丈夫 句,反映了她心情的急切。出于对丈夫的关 表示支持丈夫参加大部队。但水生嫂毕竟是个女 “今天怎么回来得这么晚?” 的关心。同时又暗写水生以工作为重的 心,她急于要知道底细。表现了中国女性传 人,丈夫是要去参军打仗,这一去说不定就是生离死 品质。这句话又可说是情节的开端,说 这是对丈夫的体谅、理解和支持,这是他们 统的温柔、贤淑、羞怯、质朴的品性。 “怎么了,你?” 别,而家里上有老,下有小,摆在她面前的担子是多 明“今天”非同往常,回来得晚是事出 这一句包含着复杂的思想感情,本来“你 在牺牲个人利益卫国保家的认识上的心灵相通。 么沉重啊!这又表现了对丈夫的依恋。 总是”多用于责怪,这里却用于对丈夫的称赞。 有因。 虽然不是豪言壮语,却是农村妇女爱国主义思想 “你总是很积极的。” 她爱丈夫,爱自己的家,更恨鬼子,丈夫第一 具体的表现。 个报名参军,她为自己有这样一个丈夫而感到 “你走,我不拦你。家里怎么办? ” 自豪,所以,对丈夫责怪中含有赞扬。 写出了 她对丈夫的依依不舍,也写出了她识大局、明 “你明白家里的难处就好了。” 大义,积极支持丈夫参军的崇高品格。 为下文伏击埋下一笔,是她和几个青年妇 女去马庄看望丈夫的思想基础。
孙 犁
(1913─2002) 当代作家
孙犁与白洋淀
• 孙犁纪念馆
缠 吮 奔 凫 淀 撅 涨 横 泅 垛
chá n shǔn bè n fú dià n juē zhà ng hè ng qiú duò
打点 气喘 耦断 菱角 梭鱼 扑棱棱 扒着 围剿 晌午
dian chuǎn ǒu lí ng suō lēng bā jiǎo shǎng
提 示
情节结构
水生嫂月夜编席,等待丈夫归来。 送夫参军 水生夫妻话别。 水生嫂和众乡亲送水生参军。 水生嫂和几个青年妇女去马庄探望丈夫。 探夫遇敌 她们探夫未遇,在归途中的心情。 她们遇上敌船后,巧妙地摆脱敌人的追击。 妇女们与丈夫巧遇,游击队员伏击歼敌。 战火洗礼 妇女们经受战火洗礼后的感受和打算。 概述妇女们在斗争中迅速成长的情况。
冒失性急。探夫心切,不顾一
切,心存侥幸。 “听他说,鬼子要在同口安据点……”
腼腆羞涩。这位大嫂羞羞答答,推说 婆婆要她去,“犹抱琵琶半遮面”, “哪里就碰得那么巧?我们快去快回来。” “有什么看头”的假话里寓有真情。
“我本来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 ──有什么看头啊!”
对话赏析
“你看,说走就走了。”
“水生嫂,回去我们也成立队伍,不然以后能出门吗?”
“刚当上兵就小看我们,过二年,更把我们看得一钱不值了。谁比 谁落后多少呢!”
细节描写
“震动”表现她对丈夫要离开感到突然和震 惊,刻画性格中的“柔”的一面。 “吮”是为
了掩饰失态,控制情绪,不让丈夫看出自己心里 1、划船的水声节奏舒缓,表现她们想开后轻松 的震动,表现了她的性格中“刚”的一面, 细节一:女人的手指震动了一下,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她把一个手 悠闲的心情。 指放嘴里吮了一下。 2、“顺手捞起”、“顺手一丢”写出女人们悠 闲的神态,传神地写出了内心深处的伤心、失望和无 奈。 细节二:她们轻轻划着船,船两边的水哗,哗,哗。顺手从水里捞上一 3、用不经意的动作写出了她们对美丽富饶的家 棵菱角来,菱角还很嫩很小,乳白色。顺手又丢到水里去。那棵菱角就又 从水声可知划船快速却不失节 乡的热爱。 安安稳稳浮在水面上生长去了。 奏,这表现青年妇女们遇敌时紧张、 急迫而不慌乱的心理。 细节三:那明明白白是鬼子!这几个青年妇女咬紧牙制止住心跳,摇橹 的手并没有慌,水在两旁大声哗哗,哗哗,哗哗哗!
总 体 风 格
孙犁的小说具有独特的 艺术风格,这就是:淡雅疏 朗的诗情画意与朴素清新的 生活气息完美统一。《荷花 淀》集中体现了这种风格, 享有“诗体小说”的美称。
上一页
下一干净得很 白天 破好的 苇眉子,湿润润的 正好编席 女人 坐在 小院当中 手指上 缠绞着 柔滑修长的 苇眉子 苇眉子 又薄又细 在她怀里 跳跃着
她们表面上是埋怨丈夫,实际上 是赞扬、夸奖丈夫,从话中可以看出
有的人俏皮风趣,有的人爽朗乐观, “可慌哩!比什么也慌,比过新年,娶新也没见他这么慌 有的人泼辣,但都真心实意爱着丈夫, 过!。” 支持着他们。 “拴马桩也不顶事了。” “不行了,脱了缰了。” “一到军队里,一准得忘了家里的人。” “那是真的,我们家里住过一些年轻的队伍,一天到晚仰着
几个青年妇女把掉在水里又捞出来的小包裹,丢给了他们。
景 物 描 写
小说中的景物描写主要有三处:
一、对小院及白洋淀夜景等的描写; 二、对正午淀上风光的描写; 三、对荷花淀的描写。
上一页
下一页
回目录页
景物描写
1、渲染一种宁静清新的气氛。
2、为人物活动提供背景,烘 片段一: 月亮升起来,院子里凉爽得很,干净得很,白天破好的苇眉 托水生嫂勤劳纯朴。 这两个片段的景物描写有如下作用: 子潮润润的,正好编席。苇眉子又薄又细,在她怀里跳跃着。要问白洋淀 1、交代伏击战的环境特点。 有多少苇地?不知道。每年出多少苇子?不知道。只晓得,每年芦花飘飞 2、情景相生,展现人物精神面貌。因为水生 苇叶黄的时候,全淀的芦苇收割,垛起垛来,在白洋淀周围的广场上,就 嫂正出于对祖国美好河山的热爱,对幸福生活的 成了一条苇子的长城。 两个比喻将劳动场面诗意化, 热爱,才激起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无比仇恨,毅然 用美景烘托人物美的情操。 片段二: 这女人编着席。不久在她的身子下面,就编成了一大片。她 送夫参军,毅然组织队伍,参加战斗,这样使得 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她有时望望淀里, 作品的意境更加广阔而深邃。 淀里也是一片银白世界。水面笼起一层薄薄透明的雾,风吹过来,带着新 3、为情节展开作铺垫。引出后文荷花淀的伏 鲜的荷叶荷花香。 击战。
脖子出来唱,进去唱, 我们一辈子也没那么乐过。等他们闲下
来没有事了,我就傻想:该低下头了吧。你猜人 家干什么?用 白粉子在我家影壁上画上许多圆圈圈,一个一个蹲在院子里,
托着枪瞄那 个,又唱起来了!”
对话赏析
表现水生嫂等青年妇女
面对危险的敏感和机警。
“唉呀!那边过来一只船。”
“唉呀!日本鬼子,你看那衣裳!” 1、她们临危不乱,善于利用熟悉的环境保护自
比较鉴赏
原文中的女人:
温顺、体贴、依恋、含蓄、刚强,明大理、识大局。(水)
改编后的女人:
泼辣、外露。用表面的不经意、轻描淡写掩饰内心的不舍之情, 让丈夫放心。 (火)
同:
都对丈夫的举动敏感,爱丈夫,支持丈夫,有金子般的爱国心。
对话 “寻脉” ——性格诊断
“听说他们还在这里没走。我不 拖尾巴,可是忘了一件衣裳。” “我有句要紧的话,得和他说 说。”
忸怩含蓄 机智伶俐 性急冒失
“听他说,鬼子要在同口安据 点……”水生的女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