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动体系教学模式改革论文
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3篇)
第1篇摘要:实践教学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我国实践教学存在着诸多问题,如实践教学体系不完善、实践教学内容单一、实践教学师资力量不足等。
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措施,以期为我国高等教育实践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一、引言实践教学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实践教学取得了显著成果,但仍存在诸多问题。
为了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有必要对实践教学模式进行改革。
二、我国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1. 实践教学体系不完善目前,我国实践教学体系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实践教学内容与专业培养目标不够匹配,实践教学的层次和水平参差不齐。
2. 实践教学内容单一实践教学内容主要集中在对理论知识的应用上,缺乏对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3. 实践教学师资力量不足实践教学师资队伍普遍存在实践经验不足、教学水平不高的问题,难以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
4. 实践教学经费投入不足实践教学经费投入不足,导致实践教学设施和设备陈旧,难以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
三、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措施1. 建立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1)优化实践教学课程设置。
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合理设置实践教学课程,确保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辅相成。
(2)明确实践教学目标。
实践教学目标应包括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加强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融合。
将实践教学融入理论教学过程中,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2. 丰富实践教学内容(1)拓展实践教学领域。
结合专业特点,开展多元化的实践教学活动,如实验、实习、实训、社会调查等。
(2)创新实践教学形式。
采用项目式、案例式、探究式等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3)加强实践教学与实际需求的结合。
关注行业发展趋势,将实践教学与实际需求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3. 加强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1)提高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的实践教学能力。
课题研究论文:基于行动导向教学模式下高职《管理学基础》教学方法改革
职业教育论文基于行动导向教学模式下高职《管理学基础》教学方法改革一、高职《管理学基础》教学现状分析(一)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缺位”。
我国高等教育按其性能可分为普通高等教育、职业教育两个维度,各自彰显不一样的社会职能,然在我国高等教育体制中存在的职业教育“低人一等”的价值导向影响下,高职教育忘却了自身的存在使命,片面向普通高等教育靠拢,注重“理论说教惯性”,实践教学却显得“肌无力”。
此种情形在《管理学基础》课程中也有所体现,毋庸置疑,《管理学基础》为学生提供了具有实用性的管理理论、原则和方法,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然一些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仅注重理论讲解,案例、实践教学环节薄弱,导致高职生职业道路拓展的受阻,更是高职院校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缺位”。
(二)学生主体、能力本位教学模式的“失位”。
在2006年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明确指出:“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
”不仅为高职院校进行“产学研”模式的探索和实践指明了方向,更是为各门课程改革的探索和创新提出了全新的课题。
然在当前《管理学基础》教学中,仍然存留着传统“灌输式”、“填鸭式”、“一言堂式”教学模式的惯性,“以学生为主体”教学理念未能凸显,课堂缺乏互动,导致学生缺乏实践能力,未能贯彻“能力本位”高职教育改革的要求。
(三)教学内容与学生能力培养的“错位”。
诚然,当前高职院校所使用之《管理学基础》教材是针对于高职生而开发设计的,然从其出版到使用的过程中,难免存在“时滞性”,更为重要的是,管理学理论会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企业管理的变化而不断变迁,具有很强的“时代性”。
对此,呼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不断对教材进行取舍、整合,以保证对学生教学的实效性,无疑是实现学生能力培养的关键所在,然在当前情形下,仍然存在把教材当“圣经”来开展课堂教学的不良状况,不利于学生兴趣的激发及学生的成长与发展。
实践行动导向教学(3篇)
第1篇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行动导向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关注。
行动导向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实践和行动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教学效果。
本文将从行动导向教学的理论基础、实践策略以及具体案例分析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为构建高效课堂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行动导向教学的理论基础1. 系统论行动导向教学认为,教学是一个系统性的过程,包括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多个要素。
这些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影响着教学效果。
2. 学生中心论行动导向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学生通过实践和行动来学习。
3. 综合能力培养论行动导向教学不仅关注学生的知识学习,更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如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
二、行动导向教学的实践策略1.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数学教学中,可以通过实际问题引入,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学习数学知识。
2. 强调实践,注重体验行动导向教学强调实践,教师应设计多样化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体验知识、掌握技能。
例如,在英语教学中,可以通过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在实际语境中运用英语。
3.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应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例如,在语文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自主查找资料、撰写作文,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4. 注重评价,激励进步教师应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评价过程中,既要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也要关注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
同时,要注重激励学生,让学生在评价中找到自己的不足,不断进步。
三、行动导向教学的具体案例分析1. 案例一:语文教学中的行动导向教学教师以《草原》一文为例,首先让学生观看草原风光的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
高职教育“行动导向”课程改革实践总结论文
高职教育“行动导向”的课程改革实践总结摘要:高职教育改革日渐深入,主要在两个方面: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国家示范高职高专的课程改革的成绩显著,不同等级的精品课程就是最好的结果。
本文从课程改革的理念导出教学改革的方式与方法,对于课改中的基于行动导向的思路做一个阐述。
关键词:高职教育;教学改革;行动导向中图分类号:g7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1-00-02一、行动导向概述在行动导向理论中,“行动”是达到给定或自己设定目标的意识行为,学习者能从多种可能性中选择行动方式。
在行动前,他能对可能的行动后果进行预测,通过“有计划的行动”。
教师设计行动导向的教学时就要学习者的个体活动和学习过程,学习内容以学习的外界环境条件结合起来,让学习者充分参与,对学习的内容进行反馈,以到达良好的效果。
在基于行动导向的教学改革中,笔者认为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教学目标改革和教学组织改革。
二、行动导向的教学目标改革改革的发起者首先是教师,在教的问题上转变思路与方式,职业技术教育的改革要教出实践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不仅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而且要深度参与,要能发现问题,对于第一次出项的疑难杂症我们很难顺利解决,如果问题出现是第二次的话,顺应第一次的解决方法,问题就相应的容易多了。
在行动导向的教学目标中根据实际的问题出发,这样在要解决问题的驱动下,学生学习也有一定的趣味性。
(一)在教学目标的确定上要有场景分析(即:实现这样一个教学目标上能够解决专业技术中的哪些问题)传统的教学时学生对理论的学习倾向性较大,对于书面作业完成较好,而对于实际对于本专业的很多实际问题缺乏深入了解,在教案设计上使用场景分析不仅能够让学生了解当前专业的实用技术,而且能够拓展本专业的基础常识问题。
在教师这方面准备教学资源的时候会紧紧围绕解决场景上出现的“问题”为根本目标,而不是为了学习某一知识点而学习知识点。
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就打破了传统的知识点的单纯性,而解决问题遇到的诸多问题,将为学生专业知识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对实施行动导向教学改革的探讨
静z
06 0 ;朝 阳 县 大平 房 高 中 , 宁 朝 阳 1 20 ) 6002 辽 2 6 0
的职 业 能 力 。
教 师 的 主要 职 能从 “ ” 为 “ ” 教 师 与 学 生 是 平 等 的 , 授 变 导 ; 是 学 生 良好学 习环 境 的策 划 者 与 创 意 者 。 教 学 中 , 师 负 责 在 教 组 织 教 学 工作 , 造 出带 有 社 会 性 学 习 氛 围 的 教 学 环 境 , 密 创 并 切 注 意 学 生完 成 工 作 的 方 式 、 法 , 方 同时 将 观 察 结 果 反 映 给学 生 .鼓励 他们 从 中 总 结 相 应 的 经 验 教 训 ;教 师 为 学 生 提 供 咨 询, 为其 运 用 资 料 提 供 信 息 来 源 ; 师 不 断 激 励 学 生 的学 习积 教 极 性 , 其 合 理 有 效 地 参 与 到 教 学过 程 中 。 体 现 了 真正 意义 使 这 上 的 教 师 的 主导 作 用 和 学 生 的主 体 地 位 。 四 、 破 学 科 体 系 。 发 行 动 导 向的 学 习领 域 打 开 首先 . 展 调 研 . 确 职 业 岗 位 与 能 力 要 求 。对 行 业 甚 至 开 明 全 国 典 型企 业 的实 际情 况进 行 分 析 ,总 结 提 炼 出学 生 能 够 从 事 的 典 型 的工 作 岗位 和 通 过 行 动 导 向 教 学 能 够 培 养 和 提 高 的 能力。 其 次 . 发 学 习 领 域 课 程 。 以能 力 本 位 为 基 础 、 业 活 动 开 职 为 核 心 。 合 理 论 知 识 和 实 践 技 能 , 按 照 学 生 职 业 能 力 的形 整 并 成规 律对 典 型 的职 业 活 动进 行 系 统 化 处 理 ,形 成 某 一 专 业 的 学 习领 域 课 程 。 一个 专 业 的学 习领 域 的个 数 , 由该 职 业 的具 是 体任 务 和 活动 特 点 确 定 的 , 般 没 有 特 定 的数 量 规 定 。 学 习 一 在 领域 课 程 计 划 中 , 个 学 习 领 域 的规 定 内容 包 括 : 习 目标 表 每 学 述 、 力 描 述 和 学 习 内 容说 明等 。 一 个学 习领 域 是 一 个 学 习 能 每 课 题 。 过 一个 学 习领 域 的学 习 , 生 可 以完 成 某 一 职 业 的一 通 学 个典 型 的综 合 型 任 务 。通 过 若 干个 和 职业 相关 联 的 所 有 学 习 领域 的学 习 . 生 可 以获 得 某 一 职 业 的从 业 能 力 和 资格 。 学 五 、 变 师 资 结构 , 养 “ 师 型 ” 师 改 培 双 教 目前 , 职 院 校 的 师 资 队 伍 , 统 的 “ 科 型 ” 师 还 占相 高 传 学 教 当 比 重 , 能 适 应 行 动 导 向教 学 模 式 , 实 现 由教 师 向 “ 师 不 要 双 型 ” 师 的 转 变 。 为 确 保 实 现 行 动 导 向教 学 , 到 职 业 教 育 目 教 达 标 . 职 院 校 可 以 通 过 多 种 途 径 , : 教 师 送 到 企 业 挂 职 锻 高 如 将 炼 , 企 业 引 进具 有 岗 位 实 践 经 验 的 人 才 进 入 教 师 队伍 , 业 从 企 技 术 人 员 带 教 师 、 向进 修 等 培 养 教 师 。 我 院 的报 关 与 国际 定 如 货 运 专 业 ,从 报 关 行 引 进 一 些 有 实践 经验 的报 关 员 充 实 到 教 师 队伍 中来 , 充分 利 用 他 们 丰 富 的 实 践 经 验 进 行 教 学 ; 时 利 同 用 假 期 将 现 有 的教 师 送 到 企 业 进 行 锻 炼 ,以 弥 补他 们 实 践 不 足 的缺 陷 . 终提 高教 师 队伍 的职 业 教 学 能 力 。 最 六 、 施 多 元化 教 学 。 发 学 生 学 习 兴趣 实 激 单 一 的教 学 方 法 . 法 激 发 学 生 的学 习 兴 趣 。 且 不 同专 无 况 业各有特点 , 教学 模 式 也 应 该 多 样 化 。 动 导 向教 学 的基 本 教 行 学 方 法 有 模 拟 教 学 法 、 例 教 学 法 、 目教 学 法 、 色 扮 演 教 案 项 角 学法和引导课文教学法 . 等。教师可根据课程特点不 同, 等 单 独 或 综 合 运 用 不 同 的 方 法 。 成 教 学 任 务 。 物 流 管 理 专 业 中 完 如 的“ 仓储 与配 送 管 理 ” 程 中 的“ 库 保 管 作 业 过 程 ” 课 仓 等都 可 以 将 模 拟 教 学 法 、 目教 学 法 、 色 扮 演 教 学 法 等 结 合 起 来 综 合 项 角 运 用 。 到职 业 教 学 培 养 目标 。 达 七 、 用 多元 考 核 方 式 , 养 学 生关 键 能 力 采 培
高等教学改革应以行动为导向-模板
高等教学改革应以行动为导向”论文关键词:行动导向教学改革思考论文摘要:以行动为导向的教学改革涉及观念创新、教师素质、课程设计、教材开发、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考核等方面,只有按其逻辑关系依次解决好这几个方面的问题,以行动为导向的教学改革才能取得成功。
以行动为导向的教学涉及多个方面,它们及其之间的逻辑关系是:观念创新→教师素质→课程设计→教材开发→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考核。
这一逻辑顺序是不可逆的。
只有依次解决好每个方面的问题,才能实施严格意义上的行动导向教学。
一、观念创新德国是世界上最为重视职业教育的国家,也是职业教育比较发达的国家。
德国职业教育界于上世纪80年代起,开展了行动导向教学(Handlungsorientierter Unterricht)的讨论,这对德国职业教育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成为德国职业教育改革的方向。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迅速发展后,各高职院校纷纷借鉴其行动导向教学,进行行动导向的教学改革,探索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
其探索和运用符合行动导向教学方法主要有:谈话教学法、四阶段教学法、六阶段教学法、角色扮演法、模拟教学法、项目教学法、引导课文教学法、张贴板教学法、头脑风暴法、思维导图法、案例教学法等。
以上方法的探索与运用,对于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但是,这种建立在行动导向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层面上的教学改革,其作用的发挥是相当有限的,不能从根本上改变高职教育的现状。
笔者认为,严格意义上的行动导向教学,不仅仅是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层面上的改革,而应是全方位的成龙配套的教学创新,而创新的前提条件是观念的创新。
1.高职院校的院校长们要创新观念。
一般来讲,目前高职院校的院校长们是会支持行动导向教学改革的。
但是,一般意义上的支持是不够的,而要在深刻理解行动导向的教学的真正意义的基础上进行具体的支持。
要为行动导向教学改革创造有利条件,扫除行动导向教学改革过程中的一切障碍,解决行动导向教学改革中的具体问题。
国培论文,谈如何实施以行动为导向的创新教学模式
谈如何实施以行动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前言:本人从事职业教育工作至今已有九年的时间。
虽然工作上兢兢业业,业务能力也有所提高,但在教学方面一直以知识为本位传统式的教学模式,强调学习是为了获取知识和技能,而忽视如何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采取怎样的教学模式及方法进行教学等问题都欠缺考虑。
如今全国职业学校都掀起一股教学改革春风,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
本人有幸今年暑期间前往德国进行为期一个多月的进修,学习了德国职业教育的先进理念——以职业行动为导向的教学模式。
摘要:改变传统的“讲授—接受”式的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职业能力为目标。
从教学方法、采用媒体、课程模块开发三方面来阐述实施以行动为导向实现创新教学模式的做法。
以茶为例如何对这一内容进行细分模块及在子模块里确定学习目标,采用方法及媒体等实施以职业行动为导向的教学。
在课程模块开发及单位模块构架中提供了教学计划。
对旅游教学研究与改革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行动导向;媒体;模块开发我们知道传统的职业教育是“讲授—接受”式的教学模式。
在课程中学生只能被动的学习、机械的完成老师交给的任务,这样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只单纯地接受知识(也有传授一些技能,但只是单纯模仿,使学生机械地掌握但不具备一定的职业能力)。
在学习过程中失去学习的自主权、选择权,学生的学习兴趣完全被扼杀。
再说进入职校的学生学习积极性就不高,只凭着知识的记忆和积累一毕业走出校门就忘记了,培养出来的毕业生根本达不到企业的要求。
而行动导向教学注重从教学方法的创新、学习动机的焕发和兴趣的激发入手,改变学生被动的学习现状。
下面本人从教学方法、采用媒体、课程模块开发三方面来谈谈怎样实施以行动为导向实现创新教学模式。
第一、实现创新教学模式需采用职业行动引导教学法,也称行为导向教学。
之所以以行动为导向教学的理由是:1、行动更贴进实际,虽然我们在教学中也强调理论联系实际,但出发点也还是理论。
2、通过“做”可以掌握90%的知识点和技能(有助于记忆),实践证明动手机会越多学习效果越好。
行动导向教学法实践(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都在不断地创新和发展。
行动导向教学法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以其注重实践、注重学生主体地位、注重学生能力培养的特点,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本文将从行动导向教学法的理论基础、实践策略以及实施效果等方面进行探讨。
二、行动导向教学法的理论基础1.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学习者的知识建构受到其原有知识、经验、兴趣、动机等因素的影响。
行动导向教学法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在实践中主动探索、发现和建构知识。
2.多元智能理论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智能优势,教育应关注学生的多元智能发展。
行动导向教学法强调学生个体差异,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合作能力等多元智能。
3.情境认知理论情境认知理论认为,知识存在于具体情境中,学习者在情境中通过实践活动建构知识。
行动导向教学法强调情境教学,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三、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实践策略1.项目教学项目教学是行动导向教学法的一种重要形式,通过设计具有实际意义的项目,让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培养能力。
具体实施策略如下:(1)项目设计:根据课程内容和教学目标,设计具有实际意义的项目,确保项目难度适中,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2)项目实施:引导学生参与项目,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3)项目评价:对项目成果进行评价,关注学生在项目过程中的表现,如团队合作、创新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
2.案例教学案例教学是行动导向教学法的一种重要形式,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在案例情境中学习知识、培养能力。
具体实施策略如下:(1)案例选择: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案例,确保案例与课程内容相关,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2)案例解析:引导学生分析案例,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3)案例讨论:组织学生进行案例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行动导向教学法论文
浅谈行动导向教学法摘要:随着高职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比重日益加大,以及日益下降的生源质量,采用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把高职高专学生培养成合格的高素质技能型应用人才尤为重要,而行动导向教学法正是顺应了这一要求,使学生通过在做中学这一途径尽可能多地掌握了专业知识。
关键词:行动导向教学法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4-141-001随着教育体制改革和规模的扩大,我国高等教育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也极大地促进了高职教育的兴旺发达,使高职高专在整个高等教育中的比重越来越大。
面对良好的发展态势,高职教育仍然存在着许多错综复杂问题,其中随着高校扩招,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逐年下降,给高职教学带来一定困难。
同时由于传统教学方法重理论轻实践,学生在实际工作中遇到很多困难,因此寻求一种更为科学的教学方法将学生培养成为当前社会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尤为重要,行动导向教学法正是满足了这一需求。
目前,遵循行动导向教学法的教学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不同教学方法的共同点是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能力,但是结合不同课程的特点所选用的教学方法又不同。
一、引导文教学法引导文就是工作指导性文件,学生通过引导文字,独立地分析教师布置的任务和设置的问题,它的工作程序大概分为六个步骤,分别为: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验—评估。
在整个实施过程中学生通过引导文独自制定计划,执行计划,对结果进行检查,从而明确学习目标,清楚地了解应该完成什么工作、学会什么知识、掌握什么技能。
在引导文的指导下,学生必须积极主动地查阅资料,获取有意义信息,解答引导问题并制订出工作计划、实施工作计划、评估工作计划,避免了传统教学方法理论与实践脱节、难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弊端。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自主控制学习过程,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解决难题,采用此种方法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案例分析法案例分析法是在针对解决问题和决策的行为环境中,形成职业行为能力的一种方法,它特别适合在课堂上对实际工作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
基于行动导向教学法的教学改革与创新
基于行动导向教学法的教学改革与创新行动导向教学法是德国乃至世界职业教育改革的方向。
该教学法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求学生通过实施某项行动掌握知识、技能与职业能力。
以实际教学案例介绍了对该教学理念的实践应用,阐述如何创新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行动,以达到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的目标。
标签:行动导向教学法;主体;创新一、德国职业教育行动导向教学法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密集的社会,教师很难把知识储备通过课堂教学全部传授给学生,学生也不可能在学校教育中学到从事职业所需的全部知识,更无法受用终身。
所以掌握不断挖掘自身能力以便适应劳动力市场变化,这是学生在校学习的重要目标。
技工型人才的技能结构呈金字塔式,技工型人才职业发展的根基是核心能力,即交流沟通能力、合作能力、学习能力等。
它是一种隐性能力,是获取整个职业生涯所必需的专业技能的基础,而在学校学到的专业技能只是职业生涯的冰山一角。
只有具备核心能力,才可能从蓝领晋升到灰领、白领的职业岗位跨越。
“行动导向”一词来源于德语,是一种创新的职业教学理念。
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学习圈外充当学习伴随者和观察者,学生在学习圈内充当学习的行动者。
教师在教学中与学生互动,使其在“做”的实践中掌握职业技能、习得专业知识,提高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与参与度,从而构建属于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体系。
关注点不在于教师教了多少,而是学生学了多少,这种方法对于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能力起着十分重要和有效的作用。
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仅靠培训是远远不够的,其主阵地应该在每一个课堂,每堂课的教学都应有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应建立以各种课程教学为主、针对性培训为辅的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机制。
笔者于2011年4月参加了教育部新世纪教育研究所主办的“德国职业教育教学”培训班,收获颇多。
将学习成果及时应用于实际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职业能力的形成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但在行动导向教学实践中还存在诸多障碍,值得进一步思考,需要结合教学实际继续探索并逐步完善,走出符合自身特色的教学改革之路。
教学方式实践化改革(3篇)
第1篇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更新,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教育的需求。
实践化改革成为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趋势。
本文旨在探讨教学方式实践化改革的必要性、实施策略以及预期效果,以期为我国教育改革提供参考。
一、引言教学方式实践化改革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发展为导向,通过实践、体验、探究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近年来,我国教育领域对实践化改革给予了高度重视,许多学校和教育工作者纷纷投身于实践化改革的实践探索。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论述。
二、教学方式实践化改革的必要性1. 适应时代发展需求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发生了深刻变化。
实践化改革有助于培养学生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满足新时代人才需求。
2.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践化改革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有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实践化改革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鼓励学生参与各种实践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4. 改善教师教学水平实践化改革要求教师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提升教育教学能力,有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三、教学方式实践化改革的实施策略1. 改革课程设置学校应根据社会需求和学生发展需求,调整课程设置,增加实践性课程,如实验课、实习课、社会实践活动等。
2. 创设实践环境学校应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环境,如实验室、实习基地、社会实践基地等,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
3. 改进教学方法教师应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探究式教学、案例教学、项目式教学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4. 强化师资培训学校应加强对教师的实践能力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实践教学水平。
5. 营造实践氛围学校应积极营造实践氛围,鼓励学生参与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成长。
四、教学方式实践化改革的预期效果1.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通过实践化改革,学生将具备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浅析行动导向教学法对中职课堂的变革
浅析行动导向教学法对中职课堂的变革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对教育的需求越来越高,中职教育也面临着对课堂教学模式的变革和创新。
行动导向教学法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给中职课堂教学带来了新的思考方式和操作方式,为中职教育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支持。
一、浅析行动导向教学法行动导向教学法是以实践、动手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实际需要为导向,强调教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和实际应用,以教育性实践为指导,以问题为核心,发展学生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与传统的教育模式相比,行动导向教学法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和实践能力,更加贴近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现实生活,更具有创造性和灵活性。
二、行动导向教学法的优势1. 学习氛围轻松活泼:参与性强,可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水平和学习兴趣。
2. 重视实践能力培养:强调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更有助于学生的职业定向和特长的发现。
3. 精神积极向上:支持学生自由选择学习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现实生活,更具有创造性和灵活性。
4. 强化创造性思维:强化学生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学生对课堂学习的理解和积极性。
以上优势可以为中职教育提供更广泛的发展空间,更有效地满足学生方面的教育需求,推动中职教育向着更加生动有趣、实践性更强的新方向发展。
三、行动导向教学法对中职课堂的变革1. 从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中职课堂的教学方法也倾向于这种方式,但是随着行动导向教育模式的推进,中职教育将会从以教师和课本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推动学生个性化学习和自主探究。
2. 从注重知识传授到多元化的实践应用:传统的中职教育主注重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实践应用的重要性。
随着行动导向教育模式的推进,中职教育将会在实践应用方面注重多元化探究,发展学生的多种技能和实践经验。
3. 从重视考试成绩到注重学生能力的发展:中职教育过于注重考试成绩,带有一定的功利性。
浅析行动导向教学法对中职课堂的变革
浅析行动导向教学法对中职课堂的变革标题:行动导向教学法对中职课堂的变革引言:随着社会的不断变革和教育观念的更新,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中职教育的需求。
行动导向教学法作为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从理论基础、实施方法和教学效果三个方面,浅析行动导向教学法对中职课堂的变革。
一、理论基础行动导向教学法是基于社会认知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教学方法。
社会认知理论认为学习是通过认知活动来建立和应用知识,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则强调学生主动构建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行动导向教学法将这两种理论有机结合,强调学生在实践中主动思考、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
二、实施方法1. 设计具体问题:教师通过设立具体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动力。
2. 培养合作学习:学生分小组合作探讨问题,互相协助、共同解决。
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又提高了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提供资源支持:教师提供相关资源和工具,帮助学生更好地展开实际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4. 进行评价反馈:教师通过观察和记录学生的行动和思考过程,及时给予评价和反馈,并指导学生进一步完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三、教学效果行动导向教学法对中职课堂具有以下几方面的变革影响: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行动导向教学法通过设计具体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对课程内容更加感兴趣。
2. 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行动导向教学法强调学生在实践中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分析和判断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行动导向教学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增强学生的社交能力。
4.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行动导向教学法鼓励学生主动探究和发现知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加独立和自信。
教育行动中教育模式的完善
教育行动中教育模式的完善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教育模式的完善已成为教育行动的重要方向。
教育模式的完善可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创造良好的教育生态环境,促进人才培养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协调与共赢。
首先,教育模式的完善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传统的教育模式注重教师讲解,而学生则被动接受,教学内容相对单一,难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降低。
然而,教育模式的完善可以使得教育更加开放,更注重学生主体性,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通过多元化的教育方式,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需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使其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其次,教育模式的完善可以创造良好的教育生态环境。
大力开展教育改革,优化教育模式,构建务实、创新和富有活力的教育环境,不仅可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同时也可以促进学生成长,增强学生的自主性和创新意识,培养拥有广泛视野和综合素质的现代人才。
教育模式的完善是教育变革的重要内容,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升。
最后,教育模式的完善可以促进人才培养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协调与共赢。
教育是人才培养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通过教育模式的完善,可以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而教育模式的优化也能够促进和推动经济发展,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有力引擎。
综上所述,教育模式的完善不仅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创造良好的教育生态环境,还能促进人才培养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协调与共赢。
教育专家和从业者需要结合当前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不断加强改革和创新,不断完善教育模式,推动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行动导向教学体系的运用分析
行动导向教学体系的运用分析摘要:行动导向教学体系起源于德国,并被广泛运用于职业教育中,收到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笔者也尝试着把行动导向教学体系引入到政治教育和初等教育专业课的教学中,并首先在班级管理课中进行了全面的运用。
本文从课程改革的整体思路入手,着重分析了以三大项目为主线,围绕六大环节展开的具体教学过程,并就任务驱动、过程导向、合作探究、情境创设等教学方法对学生岗位能力培养的效果及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以期促进行动导向教学体系在政治教育和初等教育课程教学中的全面推行。
关键词:行动导向;教学体系;课程改革行动导向教学强调在行动中学习的理念,具有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目标特征,以工作任务为导向的教学内容特征,“知行并进”的教学方法特征,真实和模拟相结合的教学环境特征,以及标准参照为主的教学评价特征。
[1](P.54)其中,能力本位教学理念控制着行动导向教学体系的方向,行动型师生关系是行动导向教学体系构建的重点,项目课程、合作探究的教学组织方式、任务导向的教学方法和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环境为行动导向教学体系提供支持与保障,质量控制的评价过程则对行动导向教学体系的运行实施控制并进行反馈。
[1](P.230)行动导向教学体系起源于德国,广泛运用于职业教育中,引入我国后,因为比较契合我国高职教育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高技能型应用人才的标准,所以在相关的课程改革中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鉴于此,笔者在实际教学中也尝试着将这一教学体系引入到政治教育和初等教育的专业课中,并首先在班级管理课的教学中做了全面的运用。
一、运用行动导向教学体系重新设计课程政治教育和初等教育专业学生的就业岗位主要为中小学的教师,而做班主任是每一位教师都可能承担的工作。
班主任是一个集管理和教育双重任务于一身的特殊管理者,所以要求学生既要具备一定的管理能力,同时还要具备对中小学生的综合发展进行教育引导的能力。
高职的学生具有一定的自主性,思想比较活跃,而且在多年的学习生活中,对班级的环境比较熟悉,对班主任这一角色也并不陌生。
浅析基于行动导向的中职教学改革
浅析基于行动导向的中职教学改革摘要:在中职教育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已经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无法满足实际教学需求。
为了能够培养出社会需要的职业人才,需要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
基于行动导向教学的中职教学改革,是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主,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仅起启发引导作用。
本文主要就行动导向的中职教学改革进行分析,探讨行动导向教学在中职教学中的意义及实施过程。
关键词:行动导向中职教学教学改革中等职业教育是以培养高素质、专业技术型人才为主,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而进行的教育教学活动。
但在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教学理念和人才培养方法存在着不能同步的现象,这严重制约着中职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难以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行动导向教学方法在中职教学中的应用,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思维和动手能力,让学生学会思考和自主学习。
加强行动导向的中职教学改革有助于提升中职学生素质,培养专业的技术型人才。
一、中职学校传统教学的现状和改革方向1.中职教学现状。
中职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社会专业型人才的培养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但是,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现状有待加强,一方面中职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的基本素质和技术技能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另一方面企业又有大量的人才需求缺口。
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传统教学模式下培养的中职学生,其技能和思维模式难以满足新时期社会发展的需求,不利于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基层技术人才。
现行中职教育教学中,教师仍然占据课堂的主体地位,学生被动地在教师的引导下机械地学习,学生的主动性未得到充分地发挥,不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2.中职教学改革方向。
中职教育要培养出适合社会需求的人才,就要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培养,制定出符合市场预期和需求的人才培养计划,把素质能力、思考和自主学习能力、职业能力、适应力等放在培养的第一位,摒弃传统单一陈旧的教学模式,创新教学理念,完善教学机制,突出专业特色,加强专业型师资队伍建设,根据学校实际情况进行合理教学规划,从而有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职业教育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研究论文
职业教育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研究论文职业教育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研究论文摘要:德国职业教育为“工业4.0”战略实施提供了大量人才,其职业教育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获得关键能力和创新能力,基于行动导向理念的职业教育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有效地习得这两方面能力。
德国职业教育行动导向教学模式既可为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提供思路,又能为教师课堂教学方法的选取提供借鉴。
关键词:职业教育;关键能力;创新能力;行动导向;教学模式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是“德国制造”享誉全球的基石,旨在培养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职业教育在德国经济腾飞中承担着重要角色。
在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领域,职业学校依据各州制定的《框架教学计划》组织教学活动,企业和跨企业培训中心则根据联邦政府颁布的《职业教育条例》进行实践教学。
德国劳动和社会学家梅尔滕斯(DMertens)于1974年在对劳动力市场与劳动者的职业适应性进行研究时提出了“关键能力”(SchluesselQualifikation)的概念,又称为职业核心能力,包括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
德国文教部长联席会议(KultusministerKonferenz,简称KMK)于1996年宣布决定在职业学校使用“学习领域”课程,此课程方案由实际职业工作过程导出“行动领域”,再与课堂教学经验融合设计成“学习领域”,最终通过具体的“学习情境”加以实施,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关键能力。
一、基本内涵(一)概念起源于德国改革教育学学派的行动导向教学以“行动导向”作为设计课堂教学的指导思想,将学生的学习认知过程与社会实践活动结合在一起,培养学生获得职业关键能力和创新能力。
行动导向教学是学生主动参与、教师与学生通过缔结“行动产品”引导教学过程,以达到学生手脑并用效果的教学形式[1]。
上世纪90年代,德国职业教育界学者杨克和迈尔(Jank&Meyer)将行动导向教学定义为:行动导向教学是学生主动且全面参与的教学活动,它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作为组织教学的出发点,要求学生全程参与教学过程的设计、实施和评价环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行动体系教学模式改革论文
摘要:职业教育发展迅速,态势良好,在办学理念、办学规模、办学质量和改革创新等方面都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然而,还存在教育层次单一化、企业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不高、资格认证体系不完善、师资队伍的结构和素质无法满足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等问题。
2011年,国家启动了1000所“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这是加强职业教育内涵建设、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所实施的一个重大项目。
作为该建设计划的核心内容,要求入选立项建设的所有学校,都必须致力于“四项改革、一个创新”——即改革办学模式、改革培养模式、改革教学模式、改革评价模式和创新教育内容。
“四项改革、一个创新”,凝聚了当前职业教育的改革创新理念,其本质要求,是促成职业教育与产业的“五个对接”。
这就是,专业与产业、企业、岗位对接,加快校企一体化建设;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构建新的专业课程体系;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建立健全“双证书”制度;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构建人才培养立交桥。
笔者结合自己担任国家示范校重点专业建设项目组组长的工作实践,简单的谈一下我校行动体系教学模式改革实践的一些尝试。
1、开发贴近岗位技能标准的学习领域
我们充分利用福州电子信息职业教育集团和福州交通职业教育集团的企业资源,成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校企合作共同开发贴近岗位技能标准的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学习领域。
例如计算机动漫与
游戏制作专业在校企合作开发学习领域时采用了合作企业的典型商业项目相关资源,包括:二维动画领域的有《福建省数字科技馆科普资源建设项目》、《怒发冲冠》二维动画片、《乌龙小子》系列手机动画;三维动画领域的有《诺丁阳光》三维动画;影视后期领域的有《茶和天下》系列电视纪录片;平面设计领域的有《乌龙小子》系列动漫衍生产品设计等。
根据专业相应工作岗位及岗位群分析筛选工作任务,根据能力复杂程度整合典型工作任务形成行动领域,然后再根据职业成长及认知规律递进重构行动领域转换为课程。
我们走访了爱普生、飞毛腿、省三家电维修等当地知名电子企业,将电子电器的生产流程转化为典型工作过程,通过上述程序开发相关专业的学习领域,例如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学习领域包括了:电子技术入门、电子线路调试技术、电子元器件基础应用、模拟电路装配与调试、数字电路装配与调试、家用电热电动器具检修等。
2、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专业课程体系及配套资源
我们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目标是人才培养服务于区域产业经济,毕业生能实现“零距离”的上岗就业。
学校重点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都是在经过了大量的市场调研、校企双方充分研讨论证的基础上进行的,其核心内容就是所有的课程内容设计都由将来学生就业所需的岗位技能和素养要求来决定和衡量,形成了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
例如,动画专业的核心课程很多都是从实际工作流程转化而来,比如:《动画过程绘制》、《三维模型制作实践》、《影视动漫特效
合成》、《角色造型设计》、《描线上色》等,它们来源于企业商业项目,符合教学规律和学生认知特点。
企业提供专业核心课程的典型企业工作项目案例,学校教师负责具体将这些企业案例和商业项目教学化,以学校教师为主,校企双方共同开发校本教材,确保校本教材配套资源与企业商业项目对接,改变了以往教材空洞脱离实战的状况,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显著提高,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乐学、爱学,并且学有所成、学有所用。
3、改革形成逐步增强职业能力的课堂教学模式与方法
以行动导向的教学理念为指导,教学设计要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应完成由简单到复杂的企业实际工程案例的学习性工作任务,切实把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作为教学设计的目标。
比如在数字传媒组的信息化课程教学中,我们提供给学生自主学习所需要的各种资源,包括网络资源、教学课件、案例库、动漫素材资源库、关键操作提升和视频录像、有关参考理论等,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同时还可填写《任务单》、《工作单》,内容涉及工作过程进度安排、完成任务时遇到的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等。
这样既方便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又帮助他们形成了良好的职业习惯和素养。
部分专业核心课程采用学校专业教师与企业专家同堂教学、指导实训的教学模式,模拟完整的职业工作过程,按照“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价”这六个相对固定的步骤实施行动导向教学。
以计算机动漫与游戏制作专业的《影视动漫特效合成》教学为例,其课堂实施过程大致如下:首先老师向学生展示视频特效样片,师生共
同分析、讨论素材、样片等相关资讯,特别是分析视频特效动画的构成、关键元素以及可能的制作方法与技巧,明确完成任务拟采用的方式、方法、步骤等,并形成决策意见确定最终的工作计划;然后同学们参考学习资源包进行任务实施,老师巡查指导,对共性的问题要针对性的统一讲解示范,项目完成后学生结合《工作单》的作品评定标准检查作品并修改;最后是作品展示与评价环节,学生自评、互评与企业老师点评相结合,学校老师进行最后的课堂小结。
在不同的课程实施阶段可分别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比如“计划”阶段采用小组合作法、思维导图法,“实施”阶段可采用角色扮演法、任务驱动法、实验教学法、引导文教学法、项目教学法等。
但是不论采用什么具体的教学方法,都要贯彻启发式,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启发式教学不是一个具体的教学方法,而是一个基本的教学思想。
启发式教学是指在教学活动中学生的知识的获得不是被动地由教师直接注入而来,而是主动地在教师(或教师们)的启发引导下,通过自己的思考或联想而来的,在这样的多次的学习中,学生养成了勤于思考的习惯,学到了活的知识,提高了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动画过程绘制》教学方式上主要由经典案例观摩和操作实践两部分组成,反复练习自然现象及各种物体运动规律及不同表现形态的过程是相对枯燥的,而经典案例观摩不仅能够培养学生对于运动形态正确技法的认识,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兴趣、启发学生的思维。
这种教学方式保证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主导,发挥了两个积极性。
正如第斯多惠的名言:一个坏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教师
教人发现真理。
4、创新以人为本的整体能力评价模式
在学生评价上,我校采取与解决实践问题直接相关的学习过程评价、体现差异与特色的特质性评价以及关于各个学习阶段发展趋势的发展性评价等方式,评价学生的体验、经验、主意、策略等过程性知识的内化程度,评价学生对涵盖职业实践所需要的技能与知识的专业能力,评价学生善于学习、善于工作的技巧性、策略性的方法能力,评价学生参与性、批判性的与环境和人打交道的社会能力。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应注意,学生自评、组内互评都是主观评价,容易给自己或本小组打高分。
解决方法:学生自评以“反思”的形式进行,写出收获与不足,老师通过“自评”了解学生学习情况,技能和理论掌握情况。
互评采取组内排序,增加竞争和有效性,通过“互评”了解学生的差距。
对于结果评价可以根据校企双方议定的可参照的行业标准尽可能量化,例如《动画过程绘制》课程每个单元任务就是通过具体量化的《质量检查表》来进行动画项目作品的专业评价,而《摄影技术应用》课程是通过《任务单》进行作品的评价。
5、建设与企业生产相对接的教学环境
学校以福州电子信息职业教育集团和福州交通职业教育集团为基础,完善以“政府主导、行业引领、企业参与、学校实施”的校企合作运行机制,与两个职业教育集团内的成员企业建立更加紧密配合、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合作关系,共建满足专业发展需求的校内外实训基地。
注重校企合作开发仿真教学软件,不断扩充和完善学校
信息化教学资源库。
同时,以数字化校园电视台和学校网站为支撑,积极拓展教学空间,进一步改善生产性实训教学的环境。
为了更好地与企业无缝对接,学校加大投入建设校内外实训基地。
现拥有电子、电气、计算机、汽车运用与维修共四个实训基地,其中电子电工实训基地和汽车维修实训基地获教育部、财政部重点支持建设的中央职业教育专业实训基地,各专业均建立了3个以上相对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
这些实训场所大都模拟真实的企业生产环境,有的甚至可以直接开展对外服务。
另外,学校还有一个校办工厂、一个驾校、一个汽车美容工作室、一个影视动画工作室及动漫综合实训室。
学生在这些实训场所实习、实训,能最大限度的熟悉真实的生产环境,能进行具有实际商业价值的“来料加工”、“产品生产”和“对外服务”,能接受企业文化的熏陶、适应企业的“6S”管理。
值得一提的是数字传媒教研组利用影视动画工作室及动漫综合实训室率先开展工作室产教结合的教学模式,既完成了包括《学校国家示范校申报专题片》、《建阳在榕同乡会19年发展专题片》、《清正廉洁幸福一生》二维动画片、《追随》公益短片等在内的系列实践项目,又为师生在校内进行专业技能强化提供实践机会,为我校影视动画项目技能大赛训练作出了贡献,迄今从影视动画工作室走出的国赛选手已经拿到全国一等奖一人次、二等奖二人次、三等奖三人次的优异成绩。
当前,职业教育发展迅速,态势良好,在办学理念、办学规模、办学质量和改革创新等方面都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然而,还存在教育层次单一化、企业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不高、资格认证体系不完善、
师资队伍的结构和素质无法满足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等问题。
参考文献:
[1]《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课程开发探索与实践——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课程开发案例汇编》,姜大源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12月。
[2]《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的理性追问》,姜大源,《教育研究》2011年第11期。
[3]《职业教育学——原理与应用》,黄尧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