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轮文言文复习必修三离骚 烛之武退秦师

合集下载

《烛之武退秦师》-2023年新高考语文文言文复习之课内精选篇目梳理

《烛之武退秦师》-2023年新高考语文文言文复习之课内精选篇目梳理

2.通假字
例句 ①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②夫晋,何厌之有 ③秦伯说,与郑人盟 ④失其所与,不知
本字及意义 同“供”,供给 同“餍”,满足 同“悦”,高兴 同“智”,明智
3.古今异义词
词语
例句
解析(古今义)
①越国
古义:_越__过__别__国__ 越国以鄙远
今义:中国古代的一个国家名
古义:__外_交__使__者__ ②行李 行李之往来
①既东封郑
使动用法,使…… 成为疆界
②又欲肆其西封
疆界
封 ③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六国论》) 封赏
④籍吏民,封府库(《鸿门宴》)
封闭、查封
⑤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密封
(《荆轲刺秦王》)
5.词类活用
例句 ①与郑人盟 ②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③君亦无所害 ④越国以鄙远 ⑤共其乏困 ⑥邻之厚,君之薄也
烛之武退秦师
复习重点
1.积累并记牢120个实词中的“许”“鄙”“微”三字及次常用字“封”。 2.翻译重点句子。 3.梳理文化常识和理解性默写。
(第1段)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 秦军氾南。
1.翻译画线的句子 译文:_因__为__它__对__晋__国__国__君__无__礼__,__且__依__附__于__晋__的__同__时___又__亲__附__于__楚__。__(得__分__ _点__:__以__、__贰__)_
解析:“秦师轻而无礼”是“必败”的依据,“轻而无礼”后面应断开, 排除B、C两项。 “又”是连词,一般用于句首,前面应断开,排除D项。故选A。
参考译文: 三十三年春天,秦军经过周都城的北门,(兵车上)左右两边 的战士都脱下战盔,下车(致敬)。接着有三百辆兵车的战士刚下 车又一跃而上。王孙满这时还小,看到这种情形,向周王说: “秦国的军队轻狂而不讲礼貌,一定会失败。轻狂就少谋略, 没礼貌就纪律不严。进入险境而纪律不严,又缺少谋略,能不 失败吗?”

高考语文文言文知识点烛之武退秦师

高考语文文言文知识点烛之武退秦师

高考语文文言文知识点烛之武退秦师本文是对于高考语文文言文知识点烛之武退秦师,感谢您的阅读!一、要点词语解说1、今老矣,无能为也己 ( 为:做 )2、吾不可以早用子 ( 子:古代对人的尊称 )3、朝济而夕设版焉 ( 济:渡河 ; 版:筑土墙用的夹版 )4、将焉取之 ( 焉:哪里 )5、焉用亡郑以陪邻 ( 焉:何 )6、因人之力而敝之 ( 敝:伤害 )二、本文出现的通假字1、今老矣,无为也已 ( 已:矣 )2、共其乏困 ( 共:供 )3、秦伯说 ( 说:悦 )4、失其所与,不知 ( 知:智 )三、一词多义1、若:山有小口,忧如如有光( 仿佛,好象 )若舍郑认为东道主 ( 假如,若是 )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 你)2、说:及郡下,诣太守,说这样( 陈述 )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杂说,一种文体 )秦伯说,与郑人盟 ( 通悦快乐 )3、辞: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推却 )停多日,辞去 ( 辞别 )任劳任怨 ( 推托 )4、鄙: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边远的地方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把看作边疆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 浅陋,见解少,目光短 )5、微:则名微而众寡 ( 渺小稍微 )微闻有鼠作作索索 ( 暗暗自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稍微,稍微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 假如不是,没有 )6、之:辍耕之垄上 ( 走,往 )子犯请击之 ( 他,代秦师 )是寡人之过也 ( 的)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 助词,不译 )四、词类活用1、晋军函陵,秦军汜南 ( 军:名作动,驻扎 )2、越国以鄙远 ( 鄙:名作动,把看作是边邑)3、既东封郑 ( 东:名作状,向东 )4、夜缒而出 ( 夜:名作状,在夜里 )5、若不阙秦 ( 阙:使动,使减少,减少,侵损)6、邻之厚,君之薄也 ( 厚:形作动,增添 ; 薄:形作动,削弱 )五、古今异义词1、若舍郑认为东道主 ( 东道主:古:东边道路上的主人。

今:主人)2、行李之来往,共其乏困 ( 行李:古:出使的人 ; 今:出门时带的平时用品 )六、特别句式1、夫晋,何厌之有 ( 宾语前置 )2、以其无礼于晋 ( 介宾短语后置 )3、晋军函陵 ( 省略句 )4、是寡人之过也 ( 判断句 )七、要点句翻译1、是寡人之过也译:这是我的过失啊。

教材文言文考点化复习(必修1-5)(学生版)

教材文言文考点化复习(必修1-5)(学生版)

教材文言文考点化复习(必修1-5)(学生版)必修1--5教材文言文考点化复习必修1 《烛之武退秦师》《荆轲刺秦王》《鸿门宴》必修2 《兰亭集序》《赤壁赋》《游褒禅山记》必修3 《寡人之于国也》《劝学》《过秦论》《师说》必修4《廉颇蔺相如列传》《苏武传》《张衡传》必修5 《归去来兮辞并序》《滕王阁序》《逍遥游》《陈情表》必修1《烛之武退秦师》《荆轲刺秦王》《鸿门宴》一、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1.《左传》: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为后世叙事散文树立了典范。

“传”意为注释,《左传》即是给儒家经典《春秋》所作的注释。

《左传》也称《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2.晋侯.、秦伯.围郑:春秋时期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中的两种。

爵位、爵号,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

后代爵称和爵位制度往往因时而异。

3.敢以烦执事..:在古代有多种意思,①从事工作,主管其事;②有职守之人,即官员;③指供役使者,仆从;④对对方的敬称;⑤侍从。

本文指对办事的官吏的敬称。

4.《战国策》:中国古代的一部历史学名著。

它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又称《国策》。

由西汉刘向所整理编写,共33卷,分为12策。

《国语》是第一部国别体史书。

5.至易水..上,既祖.。

.易水:也称易河,河流名,位于河北省易县境内,分南易水、中易水、北易水。

因燕太子丹送荆轲刺秦于此作别,高渐离击筑,荆轲合着音乐高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而名扬天下。

后人常用“易水”指代“荆轲”或“易水歌”。

祖:临行祭路神,引申为饯行和送别。

6.为变徵..之声复为慷慨羽.声。

变徵、羽:古时音乐七音中的两种声调。

古时音乐分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音。

变徵是徵音的变调,声调悲凉。

7.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管理国君的车马之类的官。

8.乃朝服,设九宾..:九宾之礼,是我国古代外交上最为隆重的礼节,有九个迎宾赞礼的官员司仪施礼,并延引上殿。

2024年烛之武退秦师文言知识总结

2024年烛之武退秦师文言知识总结

2024年烛之武退秦师文言知识总结
2024年,烛之武退秦师,在文言知识方面的总结如下:
1. 忠诚与奸诈:这是《论语》中常被提及的主题之一。

烛之武退秦师的行为可以看作是忠诚和坚持原则的表现,与奸诈行为形成鲜明对比。

2. 义理与权谋:《墨子》中强调了以义理为基础的行为,反对权谋的手段。

烛之武退秦师可以被视为一个追求义理的典范,抛弃了权谋手段,更倾向于道义之行。

3. 君臣关系:《左传》中强调了君臣间的忠诚、尊敬和合作。

烛之武退秦师表现出对君主的忠诚和对秦朝的不满,体现了古代君臣关系中的复杂性和矛盾。

4.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大学》中强调的核心思想,强调个人修养、家庭和谐以及国家的治理。

烛之武退秦师的行为可以看作是对这一思想的积极践行。

5. 士人风范:烛之武退秦师所展现的品质和行动,可以看作是士人风范的体现。

士人在古代社会中担负着学问传承和社会道德的责任,他们追求的是高尚的品德和精神境界。

总之,烛之武退秦师的行为体现了对传统文化、道义准则和士人风范的尊重和追求,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思考。

第 1 页共 1 页。

苏教版必修三文言文《烛之武退秦师》一一对应翻译

苏教版必修三文言文《烛之武退秦师》一一对应翻译

苏教版必修三文言文《烛之武退秦师》一一对应翻译-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烛之武退秦师《左传》九月甲午,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僖公三十年)九月十日,晋文公和秦穆公联合围攻郑国,因为郑国曾对文公无礼,并且从属于晋的同于楚也。

晋军函陵,秦军泛南。

时又从属于楚。

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泛水的南面。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公佚之狐对郑伯说:“郑国处于危险之中了!假如让烛之武去见秦伯,(秦国的)军队一定会撤退。

”郑伯同从之。

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公曰:“吾不能早意了。

烛之武推辞说:“我年轻时,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也不能有什么作为了。

”郑文公说:“我早先没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有重用您,现在危急之中求您,这是我的过错。

然而郑国灭亡了,对您也不利啊!”烛之武就答应了这件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夜晚(有人)用绳子(将烛之武)从城上放下去,见到了秦伯,烛之武说:“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国既知亡矣。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越国已经知道要灭亡了。

假如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怎敢冒昧的拿这件事情来麻烦您手下的人。

越过别国把远方的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邑,您知道这是困难的,(您)为什么要灭掉郑国而给邻国增加土地呢邻国的势厚,君之薄也。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力雄厚了,您秦国的势力也就相对削弱了。

如果您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当做东方道路上接待过客的主人,出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使的人来来往往,(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缺少的东西,对您也没有什么害处。

而且您曾经给予晋惠公恩惠,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惠公曾经答应给您焦、瑕二座城池。

(然而)惠公早上渡过黄河回国,晚上就修筑防御工事,这是您知道的。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5文学常识专题复习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5文学常识专题复习

高中语文必修1-5文学常识专题复习(一)必修一1.《烛之武退秦师》《左传》,相传为春秋末年答因史官左丘明所作。

“传”意为注释,《左传》是给儒家经典《春秋》所作的注释性文字,所以它又被称为《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同时也是杰出的散文巨著。

它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二百四五十年间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在一定程度上真实地反映了那个时代的风貌,是研究我国先秦历史很有价值的文献,同时又有极高的文学价值。

2.《荆轲刺秦王》《战国策》,是一部战国时代的史料汇编,也是一部重要的散文集。

作者已不可考。

最初有《国策》《国事》《短长》《事语》《长书》《修书》等名称,经汉代刘向整理编辑,始定名为《战国策》。

全书共三十三卷,分国别编辑,依次是:东周一卷,西周一卷,秦五卷,齐六卷,楚四卷,赵四卷,魏四卷,韩三卷,燕三卷,宋、卫合一卷,中山一卷。

箕踞,两脚张开,两膝微曲地坐着,形似箕,叫作“箕踞”。

这种姿势是表示傲视对方的意思。

跪,与坐不同,往往在有急事或表示谢罪之时,直身,两股也离开了脚跟。

所以前人指出跪与坐二者的区别是“跪危而坐安”。

如《史记•刺客列传》:“荆轲遂见太子,言田光已死,致光之言。

太子再拜而跪,膝行流涕。

”跪也表示对长者的尊敬。

如《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田蚡)往来侍酒魏其,跪起如子侄。

”3.《鸿门宴》《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我帝元狩元年(前122)三千年左右的历史。

鲁迅评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古代“座次”问题(1)官职:古代以右为尊。

如“位在廉颇之右”。

(朝代不同有変化)(2)车骑:以左为尊。

如信陵君屋左以待侯生:“坐定,公子从车骑,虚左。

”(3)室内:室内座位以坐西朝东的方向为最尊,其左手位为次,右手位更次,对面为最次。

(4)堂上座位:北为帝(尊),南为臣(卑)。

2024年烛之武退秦师文言知识总结

2024年烛之武退秦师文言知识总结

2024年烛之武退秦师文言知识总结烛之武退秦师是中国历史上一段著名的故事,发生在公元前208年的秦朝末年。

烛之武作为一名杰出的军事将领,在这场战役中成功击退了强大的秦朝军队。

以下是关于这段历史事件的文言知识总结,共____字。

第一部分:背景介绍(____字)烛之武退秦师所发生的时期是秦朝末年,这是一个国家内外交困的时期。

秦朝虽然统一了六国,但在统一过程中采取了严酷的法家政策,导致了社会农民的疾苦。

同时,秦朝的统治机构腐败,民不聊生的状况日益加剧。

这种内外交困的状况下,各地的反秦力量开始崛起。

第二部分:烛之武的崛起(____字)烛之武是一个出身于农民家庭的将领。

他年轻时就展现出了过人的军事才能。

由于国家内乱,烛之武立志要为百姓除害,所以他与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组织起了抵抗秦朝的力量。

烛之武非常有组织能力,他尽力为士兵们提供训练和装备。

烛之武同时也非常注重政治宣传,他通过各种渠道向士兵们宣传秦朝的罪恶和他们的抵抗意义,以激发士兵们的斗志。

第三部分:秦朝对抗(____字)在烛之武的领导下,反秦力量逐渐壮大。

他们采取了游击战的战略,避免与秦朝正面交锋。

烛之武深知自己实力不足,所以他采取了灵活的战术,以出其不意而取得胜利。

他指挥士兵们利用地形优势,进行伏击和偷袭,打乱了秦朝军队的阵型。

烛之武还采取了打破精神阻力的策略,他制定了严苛的纪律要求,并且不断宣扬胜利的信念,以鼓舞士兵的士气。

第四部分:关键战役(____字)关键战役发生在公元前208年的冬天。

烛之武得到了秦朝大将冯总的情报,得知秦朝军队的一支重要部队正在前往一处孤立无援的地方。

烛之武决定利用这个机会给予秦朝致命一击。

他亲自带领士兵们埋伏在途中的山谷里,等待秦朝军队的到来。

当秦朝军队走进伏击圈时,烛之武突然发出号令,士兵们如释重负地展开了攻击。

由于秦朝军队没有做好防备,不久就被烛之武军队打得溃不成军。

烛之武抓住机会,率领士兵们展开了全面反攻。

秦朝军队在混乱中被追击了数十里,伤亡惨重。

2019-2020年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第04课烛之武退秦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

2019-2020年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第04课烛之武退秦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

2019-2020年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第04课烛之武退秦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知识概览·【作者简介】左丘明(约前502—前422),姓左,名丘明,春秋末期鲁国人。

左丘明知识渊博,品德高尚,汉代太史令司马迁称其为“鲁君子”。

他根据有关鲁国以及其他诸侯国的大量史料,依《春秋》的顺序著成了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完整的编年体史书——《左传》。

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二百四五十年间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等方面的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

是杰出的历史散文巨著。

主要作品有《左氏春秋》和《国语》两部史学巨著。

《春秋三传》《春秋三传》:是《左氏春秋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的合称。

《春秋》经文言简义深,如无注释,则很难理解。

注释《春秋》的书,有左氏、公羊、谷梁三家,另有邹氏、夹氏二家,早在汉朝即已失传。

所以自汉至今,学者仅仅凭借“三传”研读《春秋》。

《春秋》是记事的,后多散佚,仅留下孔子整理的鲁国《春秋》,汉代有重新编撰整理的“春秋三传”,即《公羊传》《谷梁传》《左传》,且都是编年体史书。

史书体例通史:不间断地记叙自古及今的历史事件,如《史记》。

断代史:记录某一时期或某一朝代的历史,如《汉书》。

编年体:以年代为线索编排的有关历史事件,如《左传》。

国别体: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的历史,如《战国策》。

纪传体:通过记叙人物活动反映历史事件,如《史记》。

纪事本末体:以事件为主线,将有关专题材料集中在一起,首创于南宋的袁枢,如袁枢的《通鉴纪事本末》。

【重点理解】通假字(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已,通)(2)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共,通)(3)秦伯说,与郑人盟(说,通)(4)失其所与,不知(知,通)参考答案(1)“已”同“矣”,了。

(2)共,通“供”,供给。

(3)说,通“悦”,高兴。

(4)知,同“智”,明智。

古今异义①行李之往来②若舍郑以为东道主③微夫人之力不及此④亦去之⑤无能为也矣词类活用①晋军.函陵,秦军氾南②越国以鄙.远③夜.缒而出④朝.济而夕.设版焉⑤因人之力而敝.之参考答案:①军,名词作动词,驻军。

烛之武退秦师知识点总结归纳

烛之武退秦师知识点总结归纳

烛之武退秦师知识点总结归纳1500字《烛之武退秦师》是1936年出版的一本历史小说,作者是梁实秋。

该小说以战国时期的历史为背景,主要讲述了楚国将领烛之武在与秦国的战斗中战死的故事。

小说以烛之武的形象展现了楚国的忠诚与英勇,并探讨了个人信仰与命运的关系。

下面是《烛之武退秦师》的知识点总结归纳:一、战国时期的历史背景:1. 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21年,中国历史上一个封建社会到封建社会转变的过渡时期。

2. 战国七雄:战国时期的七个主要国家,即秦、齐、楚、燕、赵、魏、韩。

二、主要人物:1. 烛之武:楚国将领,以忠诚与勇敢而著名,最终在与秦军的战斗中献身。

2. 铁齿强:楚军将领,烛之武的战友,与烛之武一同抗击秦军。

3. 孟明:楚军将领,烛之武的战友,与烛之武一起为国家奋战。

三、主要情节:1. 烛之武的成长:烛之武从小就展现出忠诚和勇敢的品质,后来成为楚国的将军。

2. 秦楚之战:楚国与秦国展开了一系列战斗,烛之武和其他楚国将领率领军队抵抗秦军。

3. 烛之武的死亡:烛之武最终在一次与秦军的战斗中壮烈牺牲,为国家的安宁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4. 烛之武的遗言:烛之武临终前留下了“烛之武退秦师”的遗言,表达了他对国家和人民的爱。

四、主题与意义:1. 忠诚与勇敢的品质:小说通过烛之武的形象,展示了一个忠诚与勇敢的将领应具备的品质,以及这种品质对国家和人民的重要性。

2. 命运与个人信仰:小说探讨了个人信仰与命运之间的关系。

烛之武相信自己是为国家而战,甘愿为国家献身,体现了他对自己命运的决定。

3. 国家与个人的关系:小说通过烛之武的故事,呼吁人们要有国家的意识,并将个人的利益置于国家的利益之上。

五、主要思想:1. 忠诚:作为一个将领,烛之武对国家的忠诚是他最重要的品质之一。

他始终为国家而战,即使知道自己可能会面临死亡。

2. 勇敢:烛之武在战斗中展现出了无畏的勇气和顽强的意志。

他不畏艰险,勇往直前,为国家的胜利而奋斗。

精品干货2022届高三一轮复习精品资料—必修一《烛之武退秦师》

精品干货2022届高三一轮复习精品资料—必修一《烛之武退秦师》

精品干货2022届高三一轮复习精品资料—必修一《烛之武退秦师》一轮复习‖必修一《烛之武退秦师》一、挖空练习请解释加点的字,翻译划线的句子,注意活用和句式。

然后结合教材的注释和课堂笔记,用红笔进行订正,不懂之处做出标志。

4 烛之武退秦师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公从之。

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秦伯说(),与郑人盟()。

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

公曰:“不可。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吾其()还也。

”亦去()之。

二、文化常识1.《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体史书,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全称《春秋左氏传》,别称《左氏春秋》,和《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2.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

春秋初期,周天子分封天下,一般就是功劳大的,分得土地多,爵位就高,就可以分封为公爵,比如晋文公、秦穆公、齐桓公等。

3.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

4.寡人,即为寡德之人,是古代君主、诸侯王对自己的谦称,意为“在道德方面做得不足的人”。

中国古代讲究“以德治国”,“以德配天”,就是说君主、诸侯王的权位是上天赋予的,但上天只会把天下给有德的人,君主、诸侯王如果失德就会失去尊贵的权位,所以君主、诸侯王就谦称自己是“寡人”。

《烛之武退秦师》必背文言知识分类汇编(文学常识+文言词语释义+文言知识归纳)

《烛之武退秦师》必背文言知识分类汇编(文学常识+文言词语释义+文言知识归纳)

《烛之武退秦师》必背文言知识分类汇编(文学常识+文言词语释义+文言知识归纳)一、文学常识左丘明:《左传》的作者,相传是鲁国的史官左丘明。

因其家世代为左史官,所以人们尊其为左丘明。

左丘明知识渊博,品德高尚,孔子言与其同耻。

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太史司马迁称其为“鲁之君子”,尊称其“左丘”。

后世或称其为“文宗史圣”“经臣史祖”,或誉其为“百家文字之宗、万世古文之祖”。

《左传》:《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详细完整的编年体历史著作,亦称《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为“十三经”之一,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二百四五十年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重要事件,也较为具体地描绘了重要人物的生活琐事,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政治状况和社会面貌。

其和《公羊传》《谷梁传》一起被称作“春秋三传”。

二、重要词语释义九月甲午,晋侯、秦伯围郑,以(因为)其无礼于晋,且贰(从属二主)于楚也。

晋军(驻扎)函陵,秦军(驻扎)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假如)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军队)必退。

”公从之。

辞(推辞)曰:“臣之壮也,犹(尚且)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同“矣”)。

”公曰:“吾不能早用子(对人尊称),今急而求子,是(这)寡人之过(过错)也。

然(然而)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答应)之。

夜缒(用绳子拴着从城墙上往下吊)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已经)知亡矣。

若亡(使……灭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拿)烦执事(不敢称呼对方的名字,相当于“您”)。

越国以鄙(当作边邑)远(远地),君知其难也,焉(哪里)用亡郑以陪(增加)邻?邻之厚(变厚),君之薄(变薄)也。

若舍郑以为(把……当作)东道主,行李(外交使节)之往来,共(同“供”)其乏困(缺少的物资),君亦无所害(不利之处)。

且君尝为(给与)晋君赐(恩惠)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筑墙)焉,君之所知也。

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使……成为疆界)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侵损)秦,将焉(哪里)取之?阙秦以利(使……得利)晋,唯(语气词,表希望)君图之。

《烛之武退秦师》知识点总结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烛之武退秦师》知识点总结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第二课《烛之武退秦师》知识点总结一、文学文化常识1、《左传》和“春秋三传”《左传》,旧传为春秋时期左丘明著,近人认为是战国时人所编,是中国古代第一部叙事完备的编年体史书,作品原名为《左氏春秋》,汉代改称《春秋左氏传》、《春秋内传》、《左氏》,汉朝以后多称《左传》。

它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是历代儒客学子重要研习史书,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左传》以《春秋》为本,通过记述春秋时期的具体史实来说明《春秋》的纲目。

2、《国语》《国语》相传是春秋时期左丘明所撰的一部国别体著作。

他的编纂方法是以国分类,以语为主,故名“国语”。

《国语》是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

3、十三经《十三经》,南宋形成的十三部儒家经典,为历代儒客文人推崇。

分别是《易经》《尚书》《诗经》《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榖梁传》《孝经》《论语》《孟子》《尔雅》。

4、爵位爵是古代君主对贵戚功臣的封赐。

在中国周代有公、侯、伯、子、男五爵,后代爵位制度往往因时而异,不尽相同。

各诸侯国内,置卿、大夫、士等爵位,楚国等置执圭、执帛等爵。

卿、大夫有封邑,对封邑也可以行使统治权、唯受命于诸侯。

汉初,始置王爵。

5、君王的谦称和自称古代帝王的自谦词有:孤(小国之君)、寡人(少德之人)、不谷(不善)“朕”,先秦时,为第一人称代词;秦以后,是皇帝的专称,但不是谦称。

6、春秋五霸春秋五霸,一般是指春秋时期参与争霸的最具代表性的五人。

“春秋五霸”并不是势力、地位完全等同的五人。

最普遍的说法有两种,一是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宋襄公;一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二、通假字1、共其乏困,共,同“供”,供给。

2、秦伯说,说,同“悦”,高兴。

3、失其所与,不知。

知,同“智”,明智。

三、古今异义词1、若舍郑以为东道主2、行李之往来3、共其乏困4、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四、一词多义1、之①子犯请击之代词,秦国②是寡人之过也结构助词,的③臣之壮也,犹不如人结构助词,取独2、而①今急而求子表转折②夜缒而出表修饰③若亡郑而有益于君表顺承④因人之力而敝之表转折3、为①无能为也已动词,干②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动词,作为③且君常为晋军赐矣动词,给予4、焉①子亦有不利焉句末语气词,啊②焉用亡郑以陪邻疑问代词,怎么,哪里③若不阙秦,将焉取之兼词,从哪里5、其①以其无礼于晋代词,指郑国②君知其难也代词,这③吾其还也句中语气词,表祈使语气五、词类活用1、名词作状语①夜缒而出②朝济而夕设版焉③既东封郑2、名词作动词①越国以鄙远(方位名词的意动用法)(课本上的注释为:越过别国而把远地当做边邑。

《烛之武退秦师》高一语文复习要点

《烛之武退秦师》高一语文复习要点

《烛之武退秦师》高一语文复习要点一、通假字④约数 (例:《小石潭记》:“潭中鱼可百许头。

”)⑤表处所 (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4.阙①què 古代宫殿前两边的高建筑物。

(虢君闻之大惊,出见扁鹊于中阙《史记・扁鹊传》)②què 城楼③què 皇宫,引申为朝廷 (诣阙上书,书久不报《汉书・朱买臣传》)④quē 通“缺” ,缺少,空缺(去年米贵缺军粮,今年米贱大伤农。

杜甫《岁宴行》)⑤quē,缺点,过错(有驰慢之阙。

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⑥ué侵损,削减。

(本文:若不阙秦)⑦ué 挖掘(若阙地及泉《左传・昭公二十年》)5.微①细小,轻微(同现义)②衰败 (国势衰微)③卑贱 (例:《史记・曹相国世家》:“参如微时,与萧何善。

”)④幽微,精妙。

微言大义(成语)⑤隐蔽,不显露。

见微知著(成语)⑥假如没有。

(例:《岳阳楼记》:“微斯人,吾谁与归?”)(本文:微夫人之力不及此)6.敝①坏,破旧。

(例:方苞《左忠毅公逸事》:“使史更敝衣草屦。

”)②谦词敝人③疲惫 (例:《资治通鉴》:“曹操之众,远来疲敝。

”)④损害,衰败。

(本文:因人之力以敝之。

)二、重要虚词1.以①以其无礼于晋 (因为,连词)②敢以烦执事 (拿,用,介词)③越国以鄙远 (表顺承,连词)④焉用亡郑以陪邻? (表顺承,连词)⑤若舍郑以为东道主(把,介词)2.而①今急而求子 (才,连词,表顺承)②夜缒而出 (表修饰,连词)③若亡郑而有利于君 (表顺承,连词)④朝济而夕设版焉。

(表转折,连词)3.焉①子亦有不利焉。

(啊,句末语气词,表感叹)②焉用亡郑以陪邻? (疑问代词,为什么)③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疑问代词,哪里)④且焉置土石 (疑问代词,哪里)⑤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代词,之)⑥永之人争奔走焉 (兼词,于此)⑦朝济而夕设版焉(兼词,于之)4.其①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代词,指代“行李”)②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代词,指代“那件事”)③失其所与,不知 (代词,自己的`)④吾其还也 (语气词,还是,表商量)5.之①子犯请击之(代词,他们,指秦军)②是寡人之过也(结构助词,的)③臣之壮也(主谓间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④夫晋,何厌之有(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⑤辍耕之垄上(动词,往、到)三、特殊句式(一)判断句1.是寡人之过也(用“也”表判断)2.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 失其所与,不知 / 以乱易整,不武(通过语意直接表判断)(二)倒装句1.宾语前置句夫晋,何厌之有(“之”作宾语前置的标志,正常语序:有何厌)2.状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① 以其无礼于晋②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③ 佚之狐言于郑伯(三)省略句1.省主语①(晋惠公)许君焦、瑕②(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③(烛之武)夜缒而出④(烛之武)许之⑤(秦伯)使杞子、逢孙、扬孙戍之2.省宾语① 敢以(之)烦执事(省略介词宾语,指灭郑之事或退兵之事)② 若舍郑以(之)为东道主(之:指郑国)3.省介词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汜南 (省略介词“于”)四、固定句式夫晋,何厌之有(何之有:表反问的句式,译为:有的呢)五、课外自己补充一词多义:“之、夫、以、而、焉、其、若、说、辞、鄙、微”。

《烛之武退秦师》-高中语文课内文言文挖空训练与重点知识归类(新教材)

《烛之武退秦师》-高中语文课内文言文挖空训练与重点知识归类(新教材)

必修下教材文言文挖空训练及重点知识梳理烛之武退秦师一基础夯实课文挖空训练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晋侯、秦伯围郑,以.(因为)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指郑国依附于晋的同时又亲附于楚。

贰,从属二主)也。

晋军.(驻扎)函陵,秦军氾(fán)南。

佚(yì)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公从之。

辞曰:“臣之壮.(壮年。

古时男子三十为“壮”)也,犹.(尚且)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语气助词,表示确定)。

”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许.(答应)之。

夜缒.(zhuì)(用绳子拴着人或物从上往下送)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已经)知亡矣。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自言冒昧的谦辞)以烦执事..(把..(办事的官员,代指对方(秦穆公),表示恭敬)。

越国以鄙远远地当作边邑。

鄙,边邑,这里用作动词。

远,指郑国),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增加)邻.(邻国,指晋国)?邻之厚,君之薄也。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供..(外交使者)之往来,共其乏困...(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行李给他们缺少的资粮。

共,同“供”,供给),君亦无所害。

且君尝为.(给予)晋君赐.(恩惠)矣,许君焦、瑕,朝济.(渡河)而夕设版..(修筑防御工事。

版,指版筑的工事)焉,君之所知也。

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疆界,这里用作动词,把……当作疆界)郑,又欲肆.(延伸、扩张)其西封,若不阙.(quē)(侵损、削减)秦,将焉.(从哪里)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希望您考虑这件事。

唯,表示希望、祈请。

之,指“阙秦以利晋”这件事)。

”秦伯说,与郑人盟。

使杞子、逢(pánɡ)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

公曰:“不可。

微.(没有)夫人..(那个人,指秦穆公)之力不及此。

因.(依靠)人之力而敝.(损害)之,不仁;失其所与.(结交、同盟),不知.(zhì)(同“智”);以乱易整..(这是不....(用混乱相攻取代和谐一致),不武符合武德的。

(完整word版)高二年级语文必修三文言文及翻译

(完整word版)高二年级语文必修三文言文及翻译

高二年级语文必修三文言文及翻译【导语】高二一年,强人将浮出水面,鸟人将沉入海底。

高二重点解决三个问题:一,吃透课本;二,找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三,总结自己考试技巧,形成习惯。

为了帮助你的学习更上一层楼,无忧考网高二频道为你准备了《高二年级语文必修三文言文及翻译》希望可以帮到你!《烛之武退秦师》原文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晋军函陵,秦军�锬稀X�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公从之。

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

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秦伯说,与郑人盟。

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

公曰:“不可。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吾其还也。

”亦去之。

《烛之武退秦师》译文(僖公三十年)晋文公和秦穆公联合围攻郑国,因为郑国曾对文公无礼,并且郑国同时依附于楚国与晋国。

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锼�的南面。

佚之狐对郑伯说:“郑国处于危险之中了!假如让烛之武去见秦伯,(秦国的)军队一定会撤退。

”郑伯同意了。

烛之武推辞说:“我年轻时,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也不能有什么作为了。

”郑文公说:“我早先没有重用您,现在由于情况危急因而求您,这是我的过错。

然而郑国灭亡了,对您也不利啊!”烛之武就答应了这件事。

在夜晚(有人)用绳子(将烛之武)从城上放下去,见到了秦伯,烛之武说:“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要灭亡了。

假如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怎敢冒昧地拿这件事情来麻烦您。

【高中语文】2021年高考文言文知识归纳 《烛之武退秦师》

【高中语文】2021年高考文言文知识归纳  《烛之武退秦师》

【高中语文】2021年高考文言文知识归纳《烛之武退秦师》【高中语文】2021年高考文言文知识归纳--《烛之武退秦师》[编者按]高考在中文书评中,古诗文占了很大的比例,但由于古人的说话方式与我们有很大的不同,所以古诗文并不容易。

为了帮助学生记忆,我特别整理了文言文的要点供大家参考!2021年高考一轮复习文言文知识归纳--《烛之武退秦师》一、常见的假话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已,通“矣”,语气词,了。

)2.共同的困难(共同供应,共同供应)3.夫晋,何厌之有(厌,通“餍”,满足。

)4.如果没有阙琴,我们怎么能接受呢5.秦伯说,与郑人盟(说,通“悦”,高兴。

)6.失去他们所拥有的和不知道的(知道,知道“智慧”并变得聪明。

)二、古今异义1.《楚业谷》中的两个:从属于两个主人,动词;今天,“Er”是大写和数字。

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古:东方道路上的主人;今:泛指设宴请客的主人。

3.缺少行李:信使和使节;今天:指外出人员携带的物品。

4.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古:那个人;今:尊称一般人的妻子。

三、灵活使用词类(例句)(一)名词活用1.名词作状语①夜缒而出(表时间,在晚上)② 在早上和晚上设置一个版本(看时间,早上和晚上)③既东封郑(表处所,在东边)2.名词作动词①晋军函陵/秦军汜南(名词用作动词,驻扎)② 与郑仁孟结盟3.名词的使动与意动① 自郑封东(印:界。

名著使……成为界)②阙秦以利晋(利:利益、好处。

名词作使动,使……得利)③ 越国重视。

作为一个边境小镇(二)动词的活用1.动词作为名词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赐,动词作名词,恩惠)2.动词使役①若不阙秦(使动用法,使……削减)② 如果郑的死对国王有利(移动,摧毁…)③烛之武退秦师(使动,使……退却(撤兵))(三)形容词的灵活使用1.形容词作名词① 越国是卑鄙的(远,远)②臣之壮也(壮,壮年人)③ 我现在老了(老了,老了)④邻之厚,君之薄也(厚,雄厚的势力;薄,单薄的力量)⑤ 分享他们缺乏睡意(缺乏睡意,缺少东西)2.形容词作动词因为人的力量而谦逊是不仁慈的(四)数词活用楚辞中的二(数字“二”作为动词灵活使用,从属于两位大师)编辑推荐:。

高一语文基础知识总结:《烛之武退秦师》

高一语文基础知识总结:《烛之武退秦师》

高一语文基础知识总结:《烛之武退秦师》《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册,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又称《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

由于《左传》、《公羊传》、《谷梁传》都是为讲解《春秋》而作,因此它们又被称作“春秋三传”。

通假字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已同矣 )行李之来往,共其乏困( 共通供 )秦伯说,与郑人盟( 说通悦 )失其所与,不知( 知通智 )一词多义辞辞曰 : 臣之壮也 , 犹不如人 ( 推却 )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言辞,词句 )《回去来兮辞》( 一种文体 )若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若是)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及,比得上 )山有小口,忧如如有光( 仿佛,仿佛 )微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没有,用来表示一种否认的假或条件 )其矢十中八九,但微之(稍微,稍微 )其文,其辞微,其志,其行廉(高深,奇妙 )刀甚微 ( 微 )周室低微,侯相并( 衰,虚弱 )鄙越国以鄙 ( 邑,以⋯⋯邑 )肉食者鄙,未能( 浅陋 )蜀之鄙有二僧 ( 境 )我而不假道,鄙我也 ( ,看不起 )鄙臣不敢以死我( 辞,称自己 )古今异若舍以道主古:方道路上 ( 款待客 ) 的主人。

今:客的主人。

行李之来往,共其乏困古:出使的人。

今:出所的包裹、箱子等。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古:那人。

今:老婆。

活用名做状夜而出,秦伯( 在夜里 )既封,又欲肆其西封( 在面)名做晋函陵,秦氾南 ()做名且君晋君矣( 恩泽 )形容活用做之厚,君之薄也(加,削弱)使用法若不秦,将焉取之 ( 使⋯⋯消减 )若亡而有利于君( 使⋯⋯亡 )意用法既封,又欲肆其西封(以⋯⋯疆界 )越国以鄙,君知其也(以⋯⋯界 )特别句式判断句是寡人之也省略句 ( 之武 ) 辞曰:臣之壮也若舍以 ( 之) 道主敢以 ( 之) 烦执事倒装句以其无礼于晋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夫晋,何厌之有。

高中《烛之武退秦师》知识点

高中《烛之武退秦师》知识点

高中《烛之武退秦师》知识点【导语】下面是作者为大家推荐的高中《烛之武退秦师》知识点(共5篇),欢迎大家分享。

篇1:高中《烛之武退秦师》知识点一、《左传》简介《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它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著作,相传它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它与公羊高的《春秋公羊传》、谷梁赤的《春秋谷梁传》合称为“春秋三传”。

《左传》的记事,起于鲁隐公元年(722),迄于鲁哀公二十七年(468),充分反映了这250多年里,各诸侯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外交、军事状况。

《左传》以《春秋》的记事为纲领,善于对人物形象进行刻画和对战争的描摹,因此,《左传》既是宝贵的先秦历史文献,也是著名的散文作品。

二、正音氾(fán)南佚(yì)之狐夜缒(zhuì)而出若不阙(quē)秦逢(páng)孙夫晋(fú),何厌之有微夫(fú)人之力不及此三、通假字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已”通“矣”,句末语气助词,相当于“了”2.秦伯说“说”通“悦”,高兴3.失其所与,不知“知”通“智”,明智4.共其乏困“共”通“供”,供给四、古今异义词1.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以为”,古意:“把……当做”,今意:认为。

“东道主”,古意“东方道路上的主人,今意:请客的主人。

2.行李之往来。

“行李“,古意:出使的人,今意:出行时带的包裹。

3.共其乏困。

“乏困”,古意:缺少的东西,今意:精神不佳。

4.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夫人”,古意:那个人,今意:成年男子的配偶。

5.亦去之。

“去”,古意:离开,今意:往。

五、特殊文言句式(一)省略句1.晋军函陵省略介词--于2.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 省略主语--烛之武3.许之。

省略主语--烛之武4.夜缒而出。

省略宾语--烛之武5.敢以烦执事。

省略宾语--这件事情6.许君焦、瑕。

省略主语--晋惠公(二)倒装句宾语前置句1.夫晋,何厌之有?有何厌?状语后置句1.以其无礼于晋于晋无礼2.且贰于楚也且于楚贰也3.佚之狐言于郑伯于郑伯言4.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于君有益六、重要虚词总结归纳1.以①以其无礼于晋 (因为,连词)②敢以烦执事 (拿,用,介词)③越国以鄙远 (表顺承,连词)④焉用亡郑以陪邻? (表顺承,连词)⑤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把,介词)2.而①今急而求子 (才,连词,表顺承)②夜缒而出 (表修饰,连词)③若亡郑而有利于君 (表顺承,连词)④朝济而夕设版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徐州七中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教学案必修三文言文复习(二)第一课时【复习目标】1、掌握《离骚》中的重要实词意义与用法、特殊句式等文言知识点。

2、背诵并默写《离骚》《爱莲说》【复习过程】一、解释文中的加点词语或翻译加横线的句子。

《离骚》屈原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 )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 ) 扈.( )江离与辟芷兮,纫.( )秋兰以为佩。

汩.( )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

朝搴.( )阰之木兰兮,夕揽.( )洲.( )之宿莽。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惟.()草木之零落..()。

..()之迟暮..()兮,恐美人不抚.( )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 )?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 ) 二、背诵《三峡》郦道元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徐州七中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教学案必修三文言文复习(二)第二课时【复习目标】1、掌握《烛之武退秦师》中的重要实词意义与用法、特殊句式等文言知识点。

2、默写《离骚》、《三峡》,背诵周敦颐的《爱莲说》。

【复习过程】默写1、(1)帝高阳之苗裔兮,______________。

摄提贞于孟___兮,__________________。

皇览____余初度兮,________________ 。

名余曰正则兮,________________。

(2)纷吾既有此内美兮,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秋兰以为佩。

汩余若将不及兮,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夕_______之宿___。

(3)日月忽其不淹兮,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恐美人之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乘骐___以______兮,______________。

2、(1)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

,。

自非亭午夜分,。

(2)春冬之时,,。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良多趣味。

(3)每至晴初霜旦,,常有高猿长啸,,,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二、解释文中的加点词语或翻译加横线的句子。

九月甲午,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公从之。

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公曰:“吾不能早用子.( ),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

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 )之。

夜缒.( )而出。

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

越国以鄙.远.( ),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 )之往来,共.( )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且君尝为.( )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夫晋,何厌之有?( )既东封.( )郑,又欲肆.( )其西封.( ),若不阙.( )秦,将焉.( )取之?阙秦以利晋,唯.( )君图之。

”秦伯说.( ),与郑人盟。

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

公曰:“不可。

微.( )夫人之力不及此。

因.( )人之力而敝.( )之,不仁;失其所与.( ),不知.( );以乱易整,不武。

吾其.( )还也。

”亦去之。

三、背诵《爱莲说》欧阳修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徐州七中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教学案必修三文言文复习(二)第三、四课时【复习目标】1、默写《爱莲说》。

2、掌握课外文言文中的重要实词意义与用法、特殊句式等文言知识点。

【复习过程】一、默写:1、水陆草木之花,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2、予独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通外直,__________,香远益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予谓菊,_________ _____;牡丹,_______________;莲,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宜城县开国伯柳公行状柳宗元公字惟深,其先河东人。

公应机能断而遇节必立。

年十余岁,有称神巫来告曰:“若相法当夭且贱,幸而为释,可以缓而死耳,位禄非若事也。

”公诸父素加抚爱,尤所信异,遽命夺.去其业,从巫之言也。

公不可,且曰:“夫性命之理,圣人所罕言,缙绅者所不道,巫何为而能尽之也?且令从之而生,去圣人之教而为异术,不若速死之愈也。

”开元中,举汝州进士,计偕百数,公为之冠。

江南西道连帅闻其名,辟至公府。

以信州都邑,人罹.凶害,靡弊残耗,假守永丰令。

公于是用重典以威奸暴,溥太和以惠鳏嫠,殴除物害,消去人隐,吏无招权乾没之患,政无犯令尨茸之蠹,宰制听断,渐于讼息.。

耕夫复于封疆,商旅交于关市。

既庶而富,廉耻兴焉;既富而教,庠塾列焉。

泾卒之乱,公以变起卒遽,尽室奔匿于终南山。

贼徒访公所在,追以相印。

既及公而问焉,公变名氏以绐之,捐家属以委之。

贼遂执公爱子,榜棰讯问,折其右肱,而公不之顾。

即步入穷谷,披草径,逾秦岭,由褒骆朝于行宫。

上嘉其诚节,不时召见。

公顿首流涕,累陈计画。

贼平策勋,赐轻车都尉,封宜城县开国伯,拜尚书兵部侍郎。

是岁,盗据淮浒,方议讨戮,宰相以大理评事李元平者有名,以为才堪攘寇,拜为汝州。

群臣望声徇利者皆曰德举,公独慷慨言于朝曰:“是夫喋喋,炫玉而贾石者也。

华而不实,异代同德,往且见获,何寇之攘?”时人不之信也。

未几,盗袭汝州,以元平归,凡百莫不嗟服焉。

贞元五年二月五日,薨于昌化里。

公累更重任,禄秩之厚,布于宗姻,无一廛之土以处.其子孙,无一亩之宫以聚其族属。

有一于此,尚宜旌褒,矧兹备体,焉可以已:固当饰以荣号,章示后来。

(选自《柳宗元文集》,有删改)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遽命夺.去其业夺:改变。

B、人罹.凶害罹:遭受。

C、渐于讼息.息:停止。

D、无一廛之土以处.其子孙处:与……相处。

6、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柳公“应机能断”的一组是(3分)①缙绅者所不道,巫何为而能尽之也②去圣人之教而为异术,不若速死之愈也③计偕百数,公为之冠④是夫喋喋,炫玉而贾石者也⑤往且见获,何寇之攘⑥公累更重任,禄秩之厚,布于宗姻A、①②⑤B、①③⑥C、②④⑥D、③④⑤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有一个自称神巫的人给年少的柳惟深看相,认为他会早死,并且享不了高官厚禄,解决的办法就是出家为僧。

B、柳惟深代理永丰县令时,采用严刑峻法打击奸恶横暴势力,并且出台宽和政策救助无依无靠的人,百姓富裕,教化得以推行。

C、泾州士卒发生叛乱,柳公带着全家藏匿进终南山,贼徒用相印来引诱他,他不为所动,受到严刑拷打,也不屈服。

D、柳公善于识人,当群臣都认为宰相为朝廷举荐的攘寇之人很得当时,只有他认为不合适,后来事实果然如他所料。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⑴既及公而问焉,公变名氏以绐之,捐家属以委之。

(4分)⑵公顿首流涕,累陈计画。

(3分)⑶固当饰以荣号,章示后来。

(3分)参考答案:(一)、课内注释翻译见课本(二)、课外5.D(处:安排,处置。

)6.A(③是学业优秀;⑥是不积资财。

)7.C(受到严刑拷打的不是柳公。

)8.⑴等到找到柳公并且询问他的时候(1分),柳公改变自己的姓名来欺骗贼寇(1分,“绐”),并且抛弃家人来把他们交付给贼寇(2分,“捐”、“委”)。

⑵柳公磕头流泪(1分),多次向朝廷陈述平定贼寇的计策(2分,“累陈”、“计画”)。

⑶本来就应该用荣耀的谥号来赞扬他(2分,“以荣号”、“饰”),彰显给后来人看(1分)。

参考译文:柳公字惟深,他的祖先是河东人。

柳公应对重要事件能做出清晰准确的决断,遇到与气节相关的事情一定有所建树。

十多岁的时候,有一个自称是神巫的人来说:“根据相法你应该是将会早亡并且微贱,幸好如果成为佛教徒,就可以延迟死亡的时间,官位仕途不是你的事情。

”柳公的父辈们一向厚加爱抚他,更是相信他的特别,就想强令他改变去除他的学业,听从神巫的话。

柳公认为不能这样,并且说:“人生死的道理,圣人都很少去讲,士大夫也不去谈论,神巫为什么反而能全部说出呢?况且让我听从了神巫的话而活下来,去除圣人的教化而学习不同的技艺,不如快速死去更好。

”开元中期,汝州举荐学子进京参加进士考试,一起共计有百余人,柳公是这些人中的第一名。

江南西道观察使听说了他的名声,征召他到府衙。

因为信州城邑,百姓遭受残害,损害耗费残破凋敝,于是让柳公代理永丰县令。

柳公于是采用严厉的刑律来威慑奸恶横暴的人,分布容和之气(就是采取宽和的政策)来施加恩惠给鳏寡孤独无依无靠的人,驱除外物的害处,消除百姓的痛苦,官吏没有卖弄权势得利失利的祸患,政策没有违犯法令杂乱无章的弊病,统辖所属的百姓,听诉讼断案件,慢慢的打官司的就停息了。

农夫重新回到田地里耕种,商人可以正常地在集市上交易。

人口众多了之后就使他们富裕起来,廉耻之心于是就产生了;百姓富裕起来之后就对他们加以教化,学校于是就建立起来了。

泾州的士兵发动叛乱,柳公因为变乱发生的太仓促突然,于是就带着全家逃到终南山藏匿。

贼寇寻访柳公藏匿的地方,想拿宰相的印信来诱降他。

等到找到柳公并且询问他的时候,柳公改变自己的姓名来欺骗贼寇,并且抛弃家人来把他们交付给贼寇。

贼寇于是捉住他的爱子,严刑拷打审讯查问,折断了他儿子的右胳膊,然而柳公并不顾恤他儿子。

就步行进入荒无人烟的山谷,拨开厚密的丛草寻找路径,翻越秦岭,经过褒骆到行宫朝见皇帝。

皇帝赞赏他忠诚有气节,时时召见。

柳公磕头流泪,多次向朝廷陈述平定贼寇的计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