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学期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苏教版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比阅读—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文言文比较阅读测试㈠命题人:梦在他乡班级: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_____一.阅读下面两则短文,完成1-5题。
(18分)【甲】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
王曰:“缚者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
”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于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回:“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乙】景公①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②。
公被③狐白之裘,坐堂侧陛④。
妻子入见,立有间。
公日:“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
”晏子对曰:“天不寒乎?”公笑。
晏子曰:“婴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
今君不知也。
”公曰:“善。
寡人闻命矣。
”乃令出裘发粟以与饥寒者。
孔子闻之曰:“晏子能明其所欲,景公能行其所善也。
”(节选自《晏子春秋》)【注】①景公:齐国国君。
③霁(jì):天放晴。
③被:同“披”。
④陛:皇宫的台阶。
1.用“/”标出下面句子朗读时应有的两处停顿。
(2分)其实味不同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6分)①吏二缚.一人诣王________________ ②晏子避席.对曰________________③齐人固善盗.乎________________ ④叶徒.相似________________⑤晏子入见,立有间.________________ ⑥逸.而知人之劳________________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①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乃令出裘发粟以与饥寒者。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甲文中的“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现象说明了什么?请简要回答。
苏教版八年级上语文四单元文言文练习
文言文阅读专训七、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下面题目。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停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乙】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⑴属引..差互:..凄异属引:⑵犬牙差互2、下列语句中加点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 其.间千二百里不可知其.源B. 清.荣峻茂以其境过清.C. 猿鸣.三声泪沾裳如鸣.佩环D. 故渔者.歌曰似与游者.相乐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语句。
⑴略无阙处⑵凄神寒骨4、【甲】文以“回清倒影”写出江水的清澈,【乙】文“”一句则借鱼表现潭水的清澈。
两处景物描写的不同在于:【甲】文处为,【乙】文处为。
八、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下面题目。
小石潭记柳宗元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苏教版八年级(上)古文训练
治水必躬亲钱泳治水之法,既不可执一,泥于掌故,亦不可妄意轻信人言。
盖地有高低,流有缓急,潴有浅深,势有曲直,非相度不得其情,非咨询不穷其致,是以必得躬历山川,亲劳胼胝。
昔海忠介治河,布袍缓带,冒雨冲风,往来于荒村野水之间,亲给钱粮,不扣一厘,而随官人役亦未尝横索一钱。
必如是而后事可举也。
如好逸而恶劳,计利而忘义,远嫌而避怨,则事不举而水利不兴也。
7.解释加点的字词。
(4分)①既不可执一..()..()②泥于掌故③亦不可妄意..轻信人言()④潴.有浅深()8.翻译下列句子。
(4分)①亦不可妄意轻信人言②是以必得躬历山川9.第二段介绍了海瑞的什么事?这与第一段有什麽关系?(2分)10.末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2分)11.本文对您有哪些有益的人生启示,请简要谈谈。
(3分)3.按课文原文填空。
(6分,每小题1分,错漏一字扣1分)(1)落红不是无情物,。
(《己亥杂诗》)(2),天涯若比邻。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3)《过零丁洋》中作者用比喻来描写国家和个人的命运的句子是:“,。
”(4)橘生淮南则为橘,。
(《晏子使楚》)(5),家书抵万金。
(《春望》)(6),大渡桥横铁索寒。
(《七律长征》)3.默写。
(9分)(1)感时花溅泪,。
(杜甫《春望》)(2),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3)海内存知己,。
(《送杜少甫之任蜀川》)(4) ,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夜雨寄北》)(5)乱花渐欲迷人眼,。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6),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登飞来峰》)(7),甲光向日金鳞开。
(李贺《》)4.对下列两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过零丁洋别云间文天祥夏完淳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文言文阅读自测题三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文言文阅读自测题㈢命题人:梦在他乡课时两课时年级_____班级______姓名_________得分_______ 一.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11~14题。
(16分)【甲】治水必躬亲治水之法,既不可执一,泥于掌故,亦不可妄意轻信人言。
盖地有高低,流有缓急,潴有浅深,势有曲直,非相度不得其情,非咨询不穷其致,是以必得躬历山川,亲劳胼胝。
昔海忠介治河,布袍缓带,冒雨冲风,往来于荒村野水之间,亲给钱粮,不扣一厘,而随官人役亦未尝横索一钱。
必如是而后事可举也。
如好逸而恶劳,计利而忘义,远嫌而避怨,则事不举而水利不兴矣。
【乙】一举而三役祥符中,禁中火,时丁晋公主营复宫室,患取远土。
公乃令凿通衢取土,不日皆成巨堑。
乃决汴水入堑,引诸道竹木排筏及船运杂材,尽自堑中入至宫门。
事毕,却以斥弃瓦砾灰壤实于堑中,复为街衢。
一举而三役济,计省费以亿万计。
【注释】①祥符:宋真宗的年号。
②禁中火:皇宫失火。
③主营:主管。
④通衢:大路⑤决:疏通水道。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4分)①非相度不得其情 _____________ ②则事不举而水利不兴矣_____________③患取远土_____________ ④尽自堑中入至宫门_____________2.给下列句子划分停顿。
(每句划分二处)(4分)(1)必如是而后事可举也(2)时丁晋公主营复宫室3.翻译下列句子。
(4分)(1)非咨询不穷其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一举而三役济,计省费以亿万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结合文本,说说【甲】文中的海瑞和【乙】文中的丁晋公分别是一个怎样的人。
(4分)————————————————————————————————————————————————————————————————————————————————二.阅读《治水必躬亲》和《大禹治水》两篇文章,回答问题。
苏教版八年级上古文练习
八年级上古文练习(二)州官放火田登作郡①,自讳②其名。
触者必怒,吏卒多被榜笞。
于是举州皆谓‚灯‛为‚火‛。
上元③放灯,吏人书榜揭於市曰:‚本州依例放火三日。
‛(陆游《老学庵笔记》)注:①作郡,治理郡县。
②讳,避讳,畏忌人家直称的名字。
③上元,阴历正月十五。
20.解释下面加点词。
(4分)⑴触.者必怒()⑵于是举.州皆谓“灯”为“火”()21.翻译:吏人书榜揭於市曰:“本州依例放火三日。
”(3分)22.这则故事后来衍化为俗语,这个俗语是:(2分)(三)《小石潭记》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1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3分)⑴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⑵潭中鱼可百许.头()⑶俶尔..远逝()⑷乃.记之而去()⑸其岸势犬牙..差互()⑹以.其境过清()19、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分)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20、理解填空(4分)课文多角度描写景物,其艺术手法主要有:①点面结合。
如写石:“”是面,“为坻,为屿,为嵁,为岩”是点。
②远近交错。
如写潭:“闻水声”是远,“下见小潭”是近。
③动静结合。
如写鱼:“影布石上”是静,“”是动。
④虚实相生。
如“潭中鱼可百许头”表面写,实为写,以实写虚,虚实相映成趣。
21、下列解说有误的一项是()(3分)A.作者把地处幽僻的小石潭作为描写对象,意在借荒远之景,寓贬谪之怨,倾抑郁之情。
B.作者善于捕捉景物的特征。
如鸣佩环的水声、参差披拂的枝头蔓、空游无依的鱼儿、斗折蛇行的小溪、竹树环合的四周,把小石潭绘就成一幅美妙的图画。
2021—2022学年江苏省各市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文言文阅读汇编
2021—2022学年江苏省各市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文言文阅读汇编2021-2022学年江苏省各市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文言文阅读汇编一、课外阅读(2022•江苏扬州广陵区,八年级期末)周亚夫直谏(亚夫)归,复置太尉官。
五岁迁为丞相景帝甚重之。
景帝废栗太子,丞相固争之,不得。
景帝由此疏之。
而梁孝王每朝,常与太后言僚侯(周亚夫曾被封为"脩侯")之短。
窦太后曰:"皇后兄王信可侯也。
"景帝曰:“请得与丞相议之。
"丞相议之。
亚夫日:“高皇帝约‘非刘氏不得王①,非有功不得侯。
不如"勺,天下共击之'。
今信虽皇后兄,无功,侯之,非约也。
"景帝默然而止。
其后匈奴王唯徐卢等五人降,景帝欲侯之以劝后。
丞相亚夫日:"彼背其主降陛下,陛下侯之,则何以责人臣不守节者乎?”景帝日:"丞相议不可用。
"乃悉封唯徐卢等为列侯。
亚夫因谢病。
景帝中三年,以病兔相。
(选自《史记・绛侯周勃世家》,有删改)注:①王,动词,称王。
②如,遵守。
2.用"/"为文中画浪线的句子断句。
(限两处)五岁迁为丞相景帝甚重之3.翻译句子。
(1)非刘氏不得王,非有功不得侯。
(2)则何以责人臣不守节者乎?4.本文记叙了周亚夫哪几件直谏之事。
(2022•江苏扬州江都区•八年级期末)李将军广者,陇西成纪人也。
及孝景初立广为陇西都尉徙为骑郎将。
吴楚军时,广为骁崎都尉,从太尉亚夫击吴楚军,取旗,显功名昌邑下。
徙为上谷太守,匈奴日以合战。
公孙昆邪为上泣曰:"李广才气,天下无双,自负其能,数与虏敌战,恐亡之。
"于是乃徙为上郡太守。
居久之,孝景崩,武帝立,左右以为广名将也,于是广以上郡太守为未央卫尉,而程不识亦为长乐卫尉。
程不识故与李广俱以边太守将军屯叫及出击胡,而广无部伍行陈3,人人自便,不击刀斗6以自卫,英府3省约文书籍事,然亦远斥候®,未尝遇害。
【2023-2024秋统编八上语文期中专题复习(江苏专用)】专题11 文言文课外阅读(附解析)
【2023-2024秋统编八上语文期中专题复习(江苏专用)】专题11 文言文课外阅读(附解析) 专题11 课外阅读(2022秋·江苏盐城·八年级统考期中)阅读下面文言文,按要求各题。
①出阊门外三里而近,有刘氏寒碧庄焉,而问寒碧庄无知者,问有刘园乎,则皆曰有。
盖是园也,在嘉庆初为刘君蓉峰所有,故即以其姓姓其园而曰刘园也。
咸丰中,其泉石之胜、花木之美,亭榭之幽深,诚足为吴中名园之冠。
②及庚申,辛酉间,大乱臶至①,吴下名园半为墟莽。
而所谓刘园者则岿然独存。
光绪二年,为毗陵②人方伯所得,乃始修之,嘉树荣而佳卉茁,奇石显而清流通,凉台燠馆,风亭月榭,高高下下,迤逦相属。
春秋佳日,方伯与宾容觞咏其中,都人士女连袂而往游焉,于是出阊门者又无不曰刘园刘园云。
③方伯求余文为之记,曰:“人曰刘园,吾则曰留园,不易其音而易其字,即以其故名而为吾之新名。
"余叹曰:“美矣哉斯名乎,称其实矣!夫大乱之后,高台倾而曲池平,不知凡几,而此园乃幸而无恙,岂非造物者留此名园以待贤者乎?吾知留园之名常留于天地间矣!”(《留园记》,有删改)【注】①臶(jiàn)至:相继而至。
②毗(pī)陵:今江苏常州市。
1.用“∕"标出文中划线句的朗读节奏(限两处)方伯求余文为之记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
(1)盖是园也___(2)诚足为吴下名园之冠(3)嘉树荣而佳卉茁(4)迤逦相属3.与例句“泉石之胜”中“之"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方伯求余文为之记B.菊之爱C.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D.山川之美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美矣哉斯名乎,称其实矣!(2)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三峡》)5.请结合文段,说说“留园”一名的含义有哪些。
(2022秋·江苏南通·八年级统考期中)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极乐寺纪游袁宗道高梁桥水,从西山深涧中来,道此入玉河。
苏教版八上语文第一学期初二期末复习专题《课外文言文》(3)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初二语文期末复习专题《课外文言文》(3)(一)为学①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蜀之鄙②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贫者语③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④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
”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
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南海还以告富者富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
人之立志,顾⑤不如蜀鄙之僧哉?是故聪与敏,可恃而不可恃也;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自败者也。
昏与庸,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其昏与庸而力学不倦者,自力者也。
(选自清·彭端淑《白鹤堂文集》) 【注释】①为学:做学问。
②鄙:边远的地方。
③语:告诉。
④恃:凭借,倚仗。
⑤顾:难道。
【阅读指津】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有立下了目标,努力去实现,才会获得成功。
主观努力是成功的关键。
人贵立志,事在人为。
人要立长志,不要常立志。
人之为学,贵在立志,无论客观条件的好坏,天资的高低,关键在于主观努力。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为.字共三十有四B.蜀之鄙.有二僧/肉食者鄙.,未能远谋C.西蜀之去.南海/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D.顾.不如蜀鄙之僧哉/顾.野有麦场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吾欲之南海,何如?(2)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自败者也。
3.你从这篇文章中领悟到了什么道理?(二)僻性畏热冯梦龙①一贫亲赴富亲之席,冬日无裘②而服葛③,恐人见笑,故意挥一扇对众宾曰:“某性畏热,虽冬月亦好取凉。
”酒散,主人觉其伪,故作逢迎之意,单衾④凉枕,延宿池亭之上。
夜半不胜寒,乃负床⑤芘体⑥而走,失脚堕池中。
主人环视之,惊问其故,贫亲曰:“只缘僻性畏热之甚,虽冬月宿凉亭,还欲洗一水浴耳。
”(选自冯梦龙《广笑府》)【注释】①冯梦龙(1575-1646):明末文学家、戏曲家。
八年级上册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
八年级上册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一、文言文阅读知识要点。
1. 实词积累。
- 古今异义:文言文里有很多字词的意义和用法与现代不同。
例如“交通”在古文中常指“交错相通”(如“阡陌交通”),而现代指运输业等。
- 一词多义:像“之”字,可作代词(“下车引之”中的“之”指代元方)、助词(“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中的“之”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结构助词“的”(“水陆草木之花”)等。
- 词类活用:名词作动词、形容词作名词等情况。
如“狼不敢前”中的“前”是名词作动词,意为“上前”。
2. 虚词理解。
- 常见虚词有“而”“其”“以”“于”等。
- “而”的用法:表并列(“黑质而白章”)、表承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表转折(“人不知而不愠”)等。
- “其”可作代词(指代人、事、物等,如“其不善者而改之”)、表示揣测语气(“其真无马邪”)等。
3. 文言文句式。
- 判断句:一般有“……者,……也”(“陈胜者,阳城人也”)或者“……也”(“夫战,勇气也”)的形式来表示判断。
- 省略句:句子中省略主语、宾语或介词等成分。
如“(渔人)便舍船,从口入”省略了主语“渔人”。
- 倒装句:有宾语前置(“何陋之有”应为“有何陋”)、状语后置(“战于长勺”应为“于长勺战”)等情况。
二、阅读训练方法。
1. 初读文章。
- 借助课下注释,尝试通读文言文,了解大致内容。
对于不认识的字,先根据字形结构或上下文推测读音和意义。
- 标记出难以理解的字词和句子。
2. 字词分析。
- 对照课下注释和工具书,准确理解实词、虚词的含义。
对于一词多义的情况,要结合句子语境判断。
- 注意特殊句式,调整语序后再理解句子的准确意义。
3. 内容概括。
- 在理解字词和句子的基础上,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可以从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等方面进行概括。
- 分析文章中的人物形象,通过人物的言行举止来判断人物的性格特点。
4. 主题探究。
- 思考文章所表达的主题思想。
可以从作者的写作目的、当时的社会背景等方面入手。
八年级语文上学期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 苏教版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1)(一)答苏迈书①辱书勤恳千万②,观所自道③从学就仕,而知病之所在。
窃窥公学问之意甚美,顾④既在官,则难得师友,又少读书之光阴,然人生竟何时得自在,饱闲散耶?“三人行,必有我师”,此居一州一县求师之法。
读书光阴,亦取诸鞍乘之间耳。
(选自宋·黄庭坚《山谷全集》) 【注释】①答苏迈书:这是北宋著名文学家黄庭坚给苏迈的回信摘录。
苏迈是苏轼的长子。
②辱书勤恳千万:意为你在来信中恳切地说了许多求学的感觉。
③自道:自己所说。
④顾:只是。
【阅读指津】在文中,黄庭坚以一个长辈的身份告诫苏迈“学无止境”的道理。
学习要勤奋,要珍惜时间,做事要集中精力,方可有所成就。
言之凿凿,其情感人。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1)而知病之.所在( )(2)窃窥公学问之意甚.美( )(3)顾既.在官( )(4)又少.读书之光阴(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人生竟何时得自在,饱闲散耶?(2)读书光阴,亦取诸鞍乘之间耳。
3. 名言“三人行,必有我师”出自《》,是门人所编写的。
4.从文中内容来看,黄庭坚希望苏迈如何去做?(二)海鱼马嘉海有鱼曰马嘉,银肤燕尾,大者视晬儿①。
脔②,用火薰之,可致远。
常潜渊③不可捕,春夏乳子,则随潮出波上,渔者用此时帘而取之。
帘为疏目,广袤数十寻④,两舟引张之,缒⑤以铁,下垂水底。
鱼过者,必钻触求进,愈触愈束愈怒,则颊张鬣⑥舒,钩著其目,致不可脱。
向使触网而能退却,则悠然逝矣。
知进而不知退,用罹烹醢⑦之酷,悲夫!(摘自《南宋文录录》) 【注释】①晬儿:婴儿满百日或满一周岁者称晬儿。
②裔(luán):切成碎块的肉。
③潜渊:潜进深水。
④寻:古代长度单位。
八尺为一寻。
⑤缒:用绳子拴着从上面往下送。
⑥鬣:兽颈上的长毛,这里指鱼鳍。
⑦醢(hǎi):切成肉泥、肉酱。
【阅读指津】当马嘉鱼遇到阻拦的时候,不会转弯,越受阻越往前冲,所以一条条“前赴后继”地陷入网孔中,网孔随之紧缩。
苏教版八年级课外文言文
苏教版八年级课外文言文〔X考试试题〕阮孝绪传〔节选〕孝绪七岁,出继①从伯胤之。
胤之母周氏卒,有遗财百余万,应归孝绪,孝绪一无所纳,尽以归胤之姊,琅邪王晏②之母,闻者咸叹异之。
年十六,父丧不服绵纩③,虽蔬菜有味亦吐之。
外兄王晏贵显,屡至其门,孝绪度之必至颠覆,闻其笳管④,穿篱逃匿,不与相见。
曾食酱美,问之,云是王家所得,便吐餐覆酱。
及晏诛,亲戚咸为之惧。
孝绪曰:“亲而不党,何坐之及。
〞竟获免。
[注释]①出继:此处指把孝绪送给堂伯阮胤之做儿子。
②王晏:南朝齐尚令。
后因贪财专权被杀。
③绵纩〔kuàng〕:指丝织品。
绵:丝绵。
纩:絮。
④笳管:即胡笳,一种乐器,比喻王晏的仪仗。
9、解释以下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4分〕①胤之母周氏卒.②不服.绵纩③孝绪度.之必至颠覆④云.是王家所得10、以下句子中“以〞的用法与例句中“以〞的用法相同的是〔〕〔2分〕例句:尽以.归胤之姊A.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B.吾欲辱之,何以也?C.何以都不闻消息?D.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11、翻译句子。
〔2分〕闻者咸叹异之。
12、选文中的阮孝绪具有哪些品质?〔2分〕〔二〕〔12分〕援兄子严、敦,并喜讥议,而轻通侠客。
援前在交趾①,书.诫之曰:“吾欲汝曹闻人过失,如闻父母之名,耳可得闻,口不可得言也。
好议论人长短,此吾所大恶也。
宁死不愿闻子孙有此行也。
汝曹知吾恶之甚矣,所以复言者,施衿结缡②,申父母之戒,欲使汝曹不忘之耳。
“龙伯高敦厚周慎,口无择言,谦约节俭,廉公有威。
吾爱之、重.之,愿汝曹效之。
杜季良豪侠好义,忧.人之忧,乐人之乐,清浊无所失。
父丧致客,数郡毕至。
吾爱之,重之,不愿汝曹效也。
效伯高不得,犹为谨敕③之士,所谓刻鹄不成尚类鹜者也;效季良不得,陷为天下轻薄子,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犬者也。
讫.今季良尚未可知,郡将下车辄切齿④,州郡以为言,吾常为寒心,是以不愿子孙效矣。
〞【注释】①交趾:汉郡,相当于越南北部。
②衿:佩带。
缡:佩巾。
江苏省大丰市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6讲文言文阅读——复习方法的指导课后练习苏教版
题一:世有伯乐,尔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食或尽粟—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能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够尽其材,鸣之而不能够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以下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好相同的一组是()A.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B.且欲常马等不能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C.其真无马邪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D.只辱于奴隶人之.手执策而临之.2、将以下文言文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策之不以其道②食之不能够尽其材3、文中揭穿千里马被淹没的根根源因的句子是。
4、文中“世有伯乐,尔后有千里马”一句重申了作用。
在今天,若是你的才华不被人发现,完好能够( 填相关成语 ) ,把自己的才华积极主动地展现出来;而在位者也应( 填相关成语 ) 正确鉴别、选拔和任用人才。
题二:《爱莲说》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能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荣华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下面各句中“之”字用法不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A.水陆草木之花B.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C.花之隐逸者也D.花之君子者也2、讲解加点的词。
11 / 3( 1)出淤泥而不染.( 2)可远观而不能亵.玩焉( 3)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4)陶后鲜有闻.3、翻译下面的句子。
可远观而不能亵玩焉。
4、作者在第一段中,从、、等方面描述了莲花的形象,用、衬托了莲花的形象,赐予莲花美好的质量,同时也表达了作者、的崇敬节操。
苏教版八上语文第一学期初二期末复习专题《课外文言文》(1)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初二语文期末复习专题《课外文言文》(1)(一)板桥家书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①。
眼中了了,心下匆匆,方寸②无多,往来应接不暇,如看场中美色,一眼即过,与我何与③也?千古过目成诵,孰有如孔子者乎?读《易》至韦编三绝④,不知翻阅过几千百遍来,微言精义⑤,愈探愈出,愈研愈入,愈往而不知其所穷。
虽生知安行⑥之圣,不废困勉下学⑦之功也。
东坡读书不用两遍,然其在翰林⑧读《阿房宫赋》至四鼓⑨,老吏苦之,坡洒然不倦。
岂以一过即记,遂了其事乎!惟虞世南、张睢阳、张方平,平生书不再读,迄无佳文。
(节选自《板桥家书》) 【注释】①济事:能成事,中用。
济,对事情有益。
②方寸:指人的内心。
③与:相关④韦编三绝:相传孔子晚年很爱读《周易》翻来覆去地读,使穿连《周易》竹简的支茶断了好几次。
韦,皮革。
③微言精义:精微的语言,深刻的道理⑥生知安行:即“生而知之”(不用学习而懂得道理)、“安而行之”(发于本愿从容不迫地实行)。
这是古人以为圣人方能具有的资质。
生,出生。
知,懂得。
安,从容不迫。
行,实行。
⑦困勉下学:刻苦勤奋地学习人情事理的基本常识。
⑧翰林:皇帝的文学侍从官。
这里指翰林院,翰林学士供职之所。
⑨四鼓:四更,凌晨1~3时。
【阅读指津】这封家书实际上是对“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的批驳,从而引导家中子弟树立读书必须深入研究的正确态度。
第一段:作者便提出过目成诵“最是不济事”,表明了鲜明的态度。
第二段:作者先是指出匆匆而读其实什么收获也没有,接着又以孔子、苏东坡、虞世南等人为事实论据,从正反两面论证,强调只有深入研读才能真正读懂书中真谛的道理。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孰.有如孔子者乎( ) (2)愈往而不知其所穷.( )(3)虽.生知安行之圣( ) (4)不废困勉下学之功.也(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
(2)岂以一过即记,遂了其事乎!3.作者认为“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不济事”的原因是什么?(用文中原句回答)4.本文在批驳“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时,举了正反两方面的事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1)(一)答苏迈书①辱书勤恳千万②,观所自道③从学就仕,而知病之所在。
窃窥公学问之意甚美,顾④既在官,则难得师友,又少读书之光阴,然人生竟何时得自在,饱闲散耶?“三人行,必有我师”,此居一州一县求师之法。
读书光阴,亦取诸鞍乘之间耳。
(选自宋·黄庭坚《山谷全集》) 【注释】①答苏迈书:这是北宋著名文学家黄庭坚给苏迈的回信摘录。
苏迈是苏轼的长子。
②辱书勤恳千万:意为你在来信中恳切地说了许多求学的感觉。
③自道:自己所说。
④顾:只是。
【阅读指津】在文中,黄庭坚以一个长辈的身份告诫苏迈“学无止境”的道理。
学习要勤奋,要珍惜时间,做事要集中精力,方可有所成就。
言之凿凿,其情感人。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1)而知病之.所在( )(2)窃窥公学问之意甚.美( )(3)顾既.在官( )(4)又少.读书之光阴(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人生竟何时得自在,饱闲散耶?(2)读书光阴,亦取诸鞍乘之间耳。
3. 名言“三人行,必有我师”出自《》,是门人所编写的。
4.从文中内容来看,黄庭坚希望苏迈如何去做?(二)海鱼马嘉海有鱼曰马嘉,银肤燕尾,大者视晬儿①。
脔②,用火薰之,可致远。
常潜渊③不可捕,春夏乳子,则随潮出波上,渔者用此时帘而取之。
帘为疏目,广袤数十寻④,两舟引张之,缒⑤以铁,下垂水底。
鱼过者,必钻触求进,愈触愈束愈怒,则颊张鬣⑥舒,钩著其目,致不可脱。
向使触网而能退却,则悠然逝矣。
知进而不知退,用罹烹醢⑦之酷,悲夫!(摘自《南宋文录录》) 【注释】①晬儿:婴儿满百日或满一周岁者称晬儿。
②裔(luán):切成碎块的肉。
③潜渊:潜进深水。
④寻:古代长度单位。
八尺为一寻。
⑤缒:用绳子拴着从上面往下送。
⑥鬣:兽颈上的长毛,这里指鱼鳍。
⑦醢(hǎi):切成肉泥、肉酱。
【阅读指津】当马嘉鱼遇到阻拦的时候,不会转弯,越受阻越往前冲,所以一条条“前赴后继”地陷入网孔中,网孔随之紧缩。
孔愈紧,马嘉鱼愈是愤怒,更加拼命地往前冲,结果一条条“坚强”的马嘉鱼被网孔牢牢地卡死,为渔人所获。
当我们想勇往直前的时候,也不妨想想马嘉鱼的故事。
不看清所处的环境和形势,一味地往前冲,这样莽撞的行为,受伤害的也只能是自己。
所以生活中,给自己一个回环的余地,未尝不是明智的选择。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春夏乳.子( ) (2)两舟引.张之( )(3)必钻触求进.( ) (4)致不可脱.( )2.下列句子中“之”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用火薰之B.渔者用此时帘而取之C.两舟引张之D.用罹烹醢之酷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向使触网而能退却,则悠然逝矣。
(2)知进而不知退,用罹烹醢之酷,悲夫!5.文章最后一段用了什么样的表达方式?该段有什么作用?(三)孙膑赛马孙膑①尝与庞涓②俱学兵法。
庞涓既事魏,得为惠王将军,而自以为能不及孙膑,乃阴使召孙膑。
膑至,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则以法刑断其两足而黥③之,欲隐勿见。
齐使者如梁,孙膑以刑徒阴见,说齐使。
齐使以为奇,窃载与之齐。
齐将田忌④善而客待之。
忌数与齐诸公子驰逐重射⑤。
孙子见其马足不甚相远,马有上、中、下辈。
于是孙子谓忌曰:“君第⑥重射,臣能令君胜。
”田忌信然之,与王及诸公子逐射千金。
及临质,孙子曰:“今以君之下驷⑦与彼上驷;取君上驷与彼中驷;取君中驷与彼下驷。
”既驰三辈毕,而田忌一不胜而再胜,卒得王千金。
于是忌进孙子于威王。
威王问兵法,遂以为师。
(选自司马迁《史记·孙子吴起列传》)【注释】①孙膑:战国时著名军事家。
②庞涓:战国时著名军事家。
③黥 ( qíng):在脸上刺记号或文字并涂上墨。
用作刑罚或防止逃跑。
④田忌:齐王的宗族。
③驰逐重射:赛马赌博。
⑥第:只,只管。
⑦下驷:下等马。
【阅读指津】文章告诉人们的道理是:避实就虚,牵制敌方的主要力量,使用智力去求取胜利,此种方法远较以蛮力强行取胜来得高明。
孙膑关于“上驷”“中驷”“下驷”的推理和议论,正是其智慧的体现,因此,他最后能成为威王之师也是顺理成章的。
1.《史记》是中国第一部史书,《史记》与、、并称“前四史”。
2.解释下列加点字。
(1)君第.重射( ) (2)窃.载与之齐(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齐使以为奇,窃载与之齐。
(2)今以君之下驷与彼上驷。
4.指出下列句子中与“田忌信然之”中“然”词类活用相同的一项是( )A.从数骑.出,微行入古寺B.我妻死之年手.植也C.不耻.下问D.无案犊之劳.形5.庞涓为什么要加害孙膑?孙膑得到重用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四)戴高帽俗以喜人面谀①者曰:“喜戴高帽。
”有京朝官出仕于外者,往别其师。
师曰:“外官不易为,宜慎之。
”其人曰:“某备有高帽一百,适人辄②送其一,当不至有所龃龉③。
”师怒曰:“吾辈直道事人④,何须如此!”其人曰:“天下不喜戴高帽如吾师者,能有几人欤⑤?”师颔其首⑥曰:“汝言亦不为无见。
”其人出,语人曰:“吾高帽一百,今止存九十九矣。
”(选自俞樾《春在堂全书》) 【注释】①谀:奉承。
②辄:就。
③龃龉(jǔ yǔ):下牙齿不齐。
比喻意见不合,产生子盾。
④直途:正直的方式。
事:对待。
⑤欤:呢。
句末疑问语气词。
⑥颔首:点头。
⑦止:同“只”。
【阅读指津】戴高帽也叫扣高帽,从字面上理解就是抬高别人,不管是故意的还是实在的。
通常把当面奉承让人高兴的话叫作“喜欢戴高帽”。
后人用“好戴高帽”来比喻喜欢别人吹捧,喜欢听奉承讨好的话语。
文中的老师被京官几句恭维的话迷惑了,失去了自己的原则。
文章借此讽刺了那些所谓的“师者”对阿诀奉承也难以抵御的社会现实。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我们能否在局中也保持一颗清醒的心呢?希望本文能给你有益的启示。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俗以喜人面.谀者曰( ) (2)外官.不易为( )(3)汝言.亦不为无见( ) (4)语.人曰(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吾辈直道事人,何须如此!(2)吾高帽一百,今止存九十九矣。
3.文中“高帽”一词的意思是,其修辞方法是。
4.本文就人性的弱点进行了透视。
读了以后,你悟出了什么道理?(五)双清溪水数日阴雨。
苦甚。
至双清庄,天稍霁①。
庄在山脚,诸僧留宿庄中,僧房甚精②。
溪流激石作声,彻夜到枕上。
石篑③梦中误以为雨,愁极,遂不能寐。
次早,山僧供茗糜④,邀石篑起。
石篑叹曰:“暴雨如此,将安归乎?有卧游耳!”僧曰:“天已晴,风日甚美,响者乃溪声,非雨声也。
”石篑大笑,急披衣起,啜⑤茗数碗,即同行。
(选自袁宏道《初至天目双清庄记》) 【注释】①霁(jì):雨雪停止,天放晴。
②精:精致讲究。
③石篑:作者的朋友,陶石篑。
④茗糜:茶与粥。
⑤啜:喝。
【阅读指津】袁宏道(1568-1610),明代文学家,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
荆州公安(今属湖北)人。
“公安派”主帅,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都有文学成就,被称为“公安三袁”。
选文是一篇游记,作品的写作目的是描写双清庄的溪水。
文中既没有生动的画面、鲜明的色彩,也没有逼真的形象,作者只描写溪水的响声,而且是通过石篑听觉上的感受从侧面介绍给读者的。
作者落笔于人物,却实于景物,写得清新自然、别有情趣。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1)数日阴雨,苦甚.( ) (2)遂不能寐.( )(3)邀.石篑起( ) (4)响者乃.溪声(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溪流激石作声,彻夜到枕上。
(2)暴雨如此,将安归乎?有卧游耳!3.文中“石篑大笑”的“笑”非常传神,试分析石篑笑的原因。
4.作者为什么要极力刻画友人石篑的情绪变化?(六)勉谕儿辈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饮食衣服,若思得之艰难,不敢轻易费用①。
酒肉一餐,可办粗饭几日;纱绢②一匹,可办粗衣几件。
不馋③不寒足矣,何必图好吃好着?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则子子孙孙常享温饱矣。
(选自周怡《尺牍·精华》) 【注释】①费用:花费钱财。
②纱绢:一种细薄的丝织品。
③馋:这里是饥饿的意思。
【阅读指津】中国人非常注重家庭教育,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古人积累了大量的治家经验,希望子孙们世代遵守,以保长久的幸福安宁。
周怡在这里所谈的是“奢”与“俭”的关系问题。
古人常说“勤俭持家”,不知道衣食得之不易,很容易犯铺张浪费的毛病,所以作者要对他的子侄说明俭朴的重要。
最后作者语重心长地告诫儿侄要“居安思危”,必须“未雨绸缪”,切不可到穷途末路时才知追悔。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何必图.好吃好着( )(2)莫.待无时思有时(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2)不馋不寒足矣,何必图好吃好着?3.此文对你有什么启示?(七)鲁恭治中牟鲁恭为中牟①令,重德化②,不任刑罚。
袁安③闻之,疑其不实,阴④使人往视之。
其人随恭行阡陌⑤,俱坐桑下。
有雉⑥过,止其旁,旁有儿童。
其人曰:“儿何不捕之?”儿言雉方雏,不得捕。
其人讶而起,与恭决曰:“所以来者,欲察君之政也。
今蝗不犯境,一异也;爱及鸟兽,二异也;童有仁心,三异也。
久留徒扰贤者耳,吾将速反,以状⑦白⑧安。
”(选自《后汉书》)【注释】①中牟:地名,今河南省境内。
②德化:用道德来教化。
③袁安:河南郡大守,是鲁恭的上司。
④阴:暗中。
⑤阡陌:田间小路。
⑥雉(zhì):野鸡。
⑦状:报告。
⑧白:给。
【阅读指津】鲁恭(32年一113年),字仲康。
他的祖先是鲁顷公,被楚国灭亡后,迁居到下邑,因此就姓鲁。
鲁恭于东汉章帝建初年间(76年一84年)任中牟县令,他着重以道德风尚感化人,不依靠刑罚命令惩治人,遇有讼争,尽量说服,使犯法者自感愧悔,深受人民爱戴,有“鲁恭三异”(蝗不入境,化及禽兽,竖子有仁心)的传说。
本文所记的就是他任中牟县令时,他的上级袁安因怀疑他的道德教化而派人视察时发生的“鲁恭三异”之事。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疑.其不实( ) (2)儿言雉方.雏( )(3)久留徒.扰贤者耳( ) (4)吾将速反.(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其人曰:“儿何不捕之?”(2)所以来者,欲察君之政也。
3.鲁恭任中牟时,上司袁安“使人往视之”,官差此行目的何在: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回答。
4.选文结尾处,官差认为“久留徒扰贤者”,决定“速反”,其原因是什么?联系选文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八)郑板桥知潍县郑板桥,乾隆间知①山东潍县。
值岁连歉,板桥乃大兴工役,招远近饥民,修城凿池,以工代赈,复劝邑中大户,开厂煮粥,轮饲之。
尽封积粟之家,责其平粜②,有讼事,则右窭子而左富商③。
监生④以事上谒,辄坐大堂,召之入,瞋目大骂曰:“驼钱骡⑤有何陈乞?”或命皂卒⑥脱其帽,足踏之,或捽⑦头黥面⑧,逐之出。
一时豪富咸惮之,而贫民赖以存活者则无算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