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六策看张謇的政治抱负

合集下载

论张謇的“实业救国”思想

论张謇的“实业救国”思想

论张謇的“实业救国”思想论张謇的“实业救国”思想1895年春《马关条约》签订以后,刚刚考中状元大魁天下,丁忧在籍的“通州才子”张謇,一反封建社会的传统习惯,不往官场谋求高官厚禄,以公卿宰相揆一天下,反而提出了“实业救国”的思想主张,并奔走呼号,身体力行,后来成为著名的实业家。

人们不禁要问,张謇当时为什么要提出“实业救国”的思想主张?他的“实业救国”思想的内容、性质如何?在中国近代史上又起了什么样的作用和影响?本文拟就这些方面发表一些个人的粗浅见解,以与学界同仁商讨。

一张謇(1853—1926),字季直,号啬庵,江苏南通人(张謇出生时,其父已迁居海门常乐镇),出生于一个富裕的农民家庭。

早年深受开封知府孙云锦和淮军统领吴长庆的赏识,先后被招致入幕。

后又得光绪帝的老师翁同龢的青睐,先后中顺天乡试南元和1894年甲午恩科殿试的状元。

但是,在张謇年轻的时候,正是帝国主义国家大举入侵,中华民族日益危机的时代。

1 9世纪70年代先后发生了帝国主义支持下的阿古柏在新疆的叛乱、沙俄侵占伊犁、英国侵犯云南的马嘉理事件和美、日侵犯台湾的事件。

八、九十年代,又先后爆发法国侵略中国的中法战争,日本侵略中国的中日甲午战争。

张謇对帝国主义的侵略表示了强烈的反对,主张坚决抵抗。

1882年,张謇随吴长庆庆军去帮助朝鲜平定“壬午兵变”时,目睹了日本在并吞琉球群岛以后,又积极向朝鲜扩张侵略势力的野心,回国以后立即写了《乘时规复琉球策》和《朝鲜善后六策》,建议及时扼制日本对朝鲜和中国侵略的野心。

甲午战争中,张謇又单独弹劾李鸿章一贯奉行退让妥协的对外政策,说日本向外扩张时,“日之所欲,鸿章与之,日之所忌,鸿章去之,如纵骄子,不至于败不已,如饲饿狼,至于饱而犹不已”,指责他“但1能漫为大言,胁制朝野,曾无一端立于可战之地”,最后终于导致甲午战争的一败涂地,被迫签订割地赔款,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马关条约》规定清朝开放苏州、杭州、重庆、沙市为通商口岸,帝国主义国家可以在中国各通商口岸开办工厂,开采矿山。

张謇的政治人格分析:秩序与稳定的终极追求

张謇的政治人格分析:秩序与稳定的终极追求

张謇的政治人格分析:秩序与稳定的终极追求张謇是中国清朝末年至民国初年的著名政治家和改革家,他主张以中西合璧的方式推进中国近代化,并为此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张謇的政治人格反映出他对于国家秩序和社会稳定的高度重视,他认为只有在秩序稳定的基础上才能进行现代化的建设和改革。

首先,张謇是一位强调法制和秩序的政治人物。

他在担任湖北布政使的时候,积极推行法制建设,注重整治社会治安,推进了公安机构的建立和改进。

同时,他认为国家法制建设是实现社会稳定所必须的基础,不断强调“法制不严,社会不安”的道理。

他的这种法制观念也体现在他的政治活动中,他不断呼吁政府依法治国,避免一切非法行为,保证社会的秩序。

其次,张謇对于国家整体利益的把握也体现出他对于秩序和稳定的重视。

他在倡导民族振起和进行国家建设的同时,也强调了国家的整体利益,认为要尊重人民的意愿和民族智慧,不断完善国家制度,保证国家发展和人民福祉。

他在和其他改革派的交流和互动中,也经常强调整体利益,提醒各方不要为了争夺个人或小团体的利益而牺牲了整个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最后,张謇在处理政治问题的时候,总是以稳定为先。

他在处理革命政权与清朝政府的关系时,先后主张联合、拥护和反对,总是以稳定为重要目标。

在抗日战争期间,他也坚定支持政府的决策,积极参加了各种活动,为国家兴起和民族解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他的这种政治处理方式也反映出他追求秩序和稳定的意志。

总之,张謇是一位秩序和稳定的追求者,他的政治人格充满了法制观念、整体利益和稳定追求。

正是这种追求,让张謇在中国近现代史上留下了光辉的篇章。

论张謇的“实业救国”思想

论张謇的“实业救国”思想

论张謇的“实业救国”思想论张謇的“实业救国”思想1895年春《马关条约》签订以后,刚刚考中状元大魁天下,丁忧在籍的“通州才子”张謇,一反封建社会的传统习惯,不往官场谋求高官厚禄,以公卿宰相揆一天下,反而提出了“实业救国”的思想主张,并奔走呼号,身体力行,后来成为著名的实业家。

人们不禁要问,张謇当时为什么要提出“实业救国”的思想主张?他的“实业救国”思想的内容、性质如何?在中国近代史上又起了什么样的作用和影响?本文拟就这些方面发表一些个人的粗浅见解,以与学界同仁商讨。

一张謇(1853—1926),字季直,号啬庵,江苏南通人(张謇出生时,其父已迁居海门常乐镇),出生于一个富裕的农民家庭。

早年深受开封知府孙云锦和淮军统领吴长庆的赏识,先后被招致入幕。

后又得光绪帝的老师翁同龢的青睐,先后中顺天乡试南元和1894年甲午恩科殿试的状元。

但是,在张謇年轻的时候,正是帝国主义国家大举入侵,中华民族日益危机的时代。

1 9世纪70年代先后发生了帝国主义支持下的阿古柏在新疆的叛乱、沙俄侵占伊犁、英国侵犯云南的马嘉理事件和美、日侵犯台湾的事件。

八、九十年代,又先后爆发法国侵略中国的中法战争,日本侵略中国的中日甲午战争。

张謇对帝国主义的侵略表示了强烈的反对,主张坚决抵抗。

1882年,张謇随吴长庆庆军去帮助朝鲜平定“壬午兵变”时,目睹了日本在并吞琉球群岛以后,又积极向朝鲜扩张侵略势力的野心,回国以后立即写了《乘时规复琉球策》和《朝鲜善后六策》,建议及时扼制日本对朝鲜和中国侵略的野心。

甲午战争中,张謇又单独弹劾李鸿章一贯奉行退让妥协的对外政策,说日本向外扩张时,“日之所欲,鸿章与之,日之所忌,鸿章去之,如纵骄子,不至于败不已,如饲饿狼,至于饱而犹不已”,指责他“但1能漫为大言,胁制朝野,曾无一端立于可战之地”,最后终于导致甲午战争的一败涂地,被迫签订割地赔款,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马关条约》规定清朝开放苏州、杭州、重庆、沙市为通商口岸,帝国主义国家可以在中国各通商口岸开办工厂,开采矿山。

论“张謇精神”

论“张謇精神”

论“张謇精神”内容摘要:身处市风日下,道德沦丧的腐朽风气之中,他却能依然坚持重人格尊人道作为他的精神的核心思想、立身之本。

尊重他人人格,尊重自己人格,作为自己的道德追求。

尊重人格、为人为己,他是一位执着的追求者……于乱世之中,国家存亡之际,看大厦之将倾,他忧国忧民、主张改良,拳拳爱国之忱使张謇的心中忧愤难平。

“救亡、雪耻、强国”成了张謇的人生抱负,弃官从商、热忱爱国,他是一位永远与命运抗争的人……一个处于近代社会大变动的历史条件下,面对大厦之将倾,出色的把握了时代潮流,百折不饶始终不渝的追求“实业救国”、”教育救国”、“地方自治”三大目标,经过他与南通人民的不懈努力,形成了国内仅见的通海地区教育网。

为南通、为江苏、也为全中国留下了一份丰厚的现代化成果。

地方自治、实业救国,他是一位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人……张謇的精神,让他成为了中国近代历史上一位伟大而成功的英雄,他做了三十年的开路先锋,用他的精神,唤醒了全中国四万万人,造福于中国,影响于全世界。

我们无缘分享他所积累的财富,却有幸取得他以一生的坎坷、智慧、毅力、胆识、谋略所锤炼出来的经验与精神。

我们也必会经受一次又一次的锻炼,迈开沉着而坚定的步伐,向光辉的未来继续前进。

关键字:尊重人格;爱国情怀;救国理念一、尊重人格的道德追求“法治治人,先各自治。

自治之要,重人格尊人道而已。

”尊重人格的道德追求是”张謇精神“的核心,是他一生的立身之本,也是他的为人处世的警示格言。

自律、自立、自强、自信、自尊,成就了他健全而高尚的人格,不仅尊重他人的人格,也尊重自己的人格。

在荣华富贵的诱惑之下,张謇的回答是:“吾辈如处女,岂可不择媒约,草草字人!”成就了“南不投张,北不投李”的自重人格的奇闻。

张謇也非常关心穷苦青少年的成长,对积极办学的人极其尊重。

其实,张謇重人格、尊人道的道德精神,在1918年一次演说中解释得最为透彻。

这一年张謇在南通创立《尊孔会》,在第一次会议上,他发表演说:“自国体改革后,道德凌夷,纲纪废坠,士大夫寡廉鲜耻,唯以利禄膺心,一切经书,不复寓目,而诈伪诡谲之恶习,因是充塞于宇宙。

近代实业救国先驱—张謇

近代实业救国先驱—张謇

近代实业救国先驱—张謇近代实业救国先驱——张謇⾃古以来长江以南地区多半是不能作为天⼦长期落脚的地⽅的——或许是对历史了解还太少的缘故吧,我不知道温暖湿润的⽓候是否有碍皇帝的统治,也不知道秦岭之南是否真的少了那么点⼉所谓的“王⽓”。

但是远离皇帝也未尝不是件好事。

长期以来的政治地位缺失使得这⾥的⼈似乎更热衷于做点⽣意来振兴⼀⽅⽽不是依赖于领导阶级的优惠政策。

张謇先⽣似乎也是这样的⼀个⼈,只不过他把理想定位在了“救国”这⼀⾼度,于是这个弃官的状元没有像史上诸状元那样⿊着头踌躇满志⾛进朝堂、⽩了发领了俸禄回家养⽼。

张謇(1853年5⽉25⽇-1926年7⽉17⽇),字季直,号啬庵,江苏海门⼈。

1853年出⽣于常乐镇。

清末状元。

中国近代实业家、政治家、教育家。

中学课本上对张謇挂的最⾼的⼀个头衔就是“状元”了,因此对他的认识⼀直停留在“⼀个办⼚的状元”。

纵观他的⼈⽣历程,也许他花费多年登上的⼋股取⼠之巅峰其实并不算他⼈⽣中浓墨重彩的⼀笔,但是为了这个头衔他着实浪费了不少时间。

张謇天资聪慧,4岁开始随其⽗学习《千字⽂》,5岁便能背诵没有错误。

16岁时,由于祖上是三代没有功名的冷籍,为了⾛上科举正道,经宋琛安排,謇冒⽤如皋县⼈张铨⼉⼦张育才的名义报名注籍,经县、州、院三试胜出,得⾪名如皋县学为⽣员。

同治⼋年(1869年)张謇考中秀才。

其后如皋张⽒贪得⽆厌、索酬⽆已,后竟控诉于如皋官府,意在借官勒索,于是“冒籍案”发。

⾃此连年缠讼,使张謇吃⾜了苦头,家道也转⼊困顿。

幸赖孙云锦、江苏学政彭久余怜⼠惜才、曲为援护,屡费周折,才得以撤诉。

光绪⼋年(1882年),朝鲜发⽣“壬午兵变”,⽇本乘机派遣军舰进抵仁川,吴长庆奉命督师⽀援朝鲜平定叛乱,以阻⽌⽇本借机发动侵略战争。

张謇随庆军从海上奔赴汉城,为吴长庆起草《条陈朝鲜事宜疏》,并撰写《壬午事略》、《善后六策》等政论⽂章,主张反抗侵略,对外持强硬政策,由此受到南派“清流”⾸领潘祖荫、翁同龢等的赏识。

近代儒者:张謇的政治思想转变

近代儒者:张謇的政治思想转变

近代儒者:张謇的政治思想转变作者:何巧来源:《文教资料》2020年第36期摘要:张謇接受的是封建社会传统儒家政治思想教育,但由于不断适应时代的变化,其思想转变为资产阶级的政治思想。

本文分析张謇立宪政治思想的形成和为之努力的过程,发现他政治思想的主要体现是:在士大夫和资产阶级思想中寻求平衡点,立宪政治主张具有温和性和渐进性。

关键词:张謇宪政思想江苏谘议局国会请愿运动张謇受传统士绅文化教育成长,成年于大变革时代,身份、思想、能力伴随着时代转变。

因此,有必要了解他在士大夫和民族资产阶级之间的犹豫抉择、政治思想的不断转变及其意义。

一、儒者的大转变——立宪思想形成张謇出生于晚清普通士绅家庭,由其父教习“四书五经”等书籍启蒙思想,深受儒家士绅上升仕途的固化阶层思想影响。

甲午战前张謇的政治思想尚属传统士大夫思想范畴,那时他受到了不少磨难,四十二岁才中殿试第一名状元,对于清廷考试制度的腐败渐生不满。

张謇高中后成为吴长庆的幕僚,结识袁世凯,从朝鲜回来之后,与清流派来往甚密,多次用传统意识方法批判清政府的腐败。

张謇认为中国领土流失多为清政府官员一味求和的结果。

对于涉世未深的张謇而言,政治思想和举措还是相对偏激的,对李鸿章的评论稍显偏颇,在弹劾的奏疏中称:“日之所欲,鸿章与之;日之所忌,鸿章去之。

”完全将李鸿章与日交涉的退让归罪于李鸿章个人,认为李鸿章提出与日本议和签订条约是“李鸿章既自负善和,必且幸中国之败,以实其所言之中;必且冀中国之败,而仍须由其主和,以暴其所挟之尊”①(25-28)。

他决定不成为任何人的幕僚,甚至多年困苦求学走上仕途也无法改变他对清廷腐败的认知。

高中状元后,他无意于做官,1905年“辞农工商大臣见招答友函”更坚决地申明不做官,只关心自己创办的实业②。

为寻求挽救民族危亡的方案,张謇选择回乡办厂,试图以实业的成功挽救贫弱中国日趋衰弱的现状。

从士大夫到经商的民族资本家,他的政治思想开始适应现实,在办实业的过程中走上了一条与传统士大夫决然不同的道路,中国传统社会的士农工商阶级观念,“贵义贱利”的价值观影响中国思想近两千年之久。

张謇:落空的抱负

张謇:落空的抱负

张謇:落空的抱负作者:暂无来源:《领导文萃》 2015年第3期黄旻旻北洋政府农商总长张謇动了重新下海经商的念头,这是1914年,棉纺织业的生意形势极佳。

进入民国政府之前,他已经是名满天下“状元实业家”,他的大生集团设厂棉产区南通,以此为圆心,生意越做越大。

这位咸丰二年(1852年)出生江苏海门的农家孩子对实业救国情有独钟。

1896年初,从清流派转入洋务派的地方大员张之洞奏派蛰居家乡的状元张謇在通州设立商务局,并在南通创办了大生纱厂。

从1901年至1907年,围绕大生纱厂,张謇先后创办了19家企业,建成了大生资本集团。

他努力突破传统小门小户的作坊生意,使自己的实业版图覆盖了工业、垦牧、交通运输、金融商贸众多领域。

张謇做过前清的江苏两淮盐总理,一个与市场、资本家联系最紧密的政府职位;也曾主持发动了3次国会请愿活动,希望能立宪来实现想法。

他考察过“东洋”经济格局,深受震撼。

1903年,张謇去日本考察,待了2个多月。

他看到了对岸国家如何在保留皇室的同时,发展工商业。

日本政体从君主制到君主立宪制的稳定过渡使张謇深受鼓舞,他更坚定了自己的设想——实业兴国加立宪。

回国之后,他把日本的成功模式总结为“圣王之道加机器之学”。

1911年,武昌起义第一枪打响前8天,张謇还在武昌,他受到了湖北巡抚的欢迎。

因与湖北官员熟悉,他签订由自己垄断湖北此后棉纱等四项产品销售的合同。

刚刚签完合同的张謇正做着“实业梦”,武昌起义叫醒了他。

张謇的日记里说,当时他在船上,目睹了暴乱中的大火,他极为“震骇”——刚签订大单就碰上战事,生意怎么办?张謇找到了江苏总督,希望他出兵镇压革命。

企业家天生讨厌一切破坏秩序的暴力行为,实业家十年的心血只需要一把火就可以毁之一旦。

这是他今后决定站在哪一队的评判标准——实业家们需要稳定的时局。

这也是1913年二次革命时张謇的态度,他认为革命党的起事不利于社会稳定和实业发展,他选择了袁世凯。

辛亥革命胜利后,广东商人团体曾武装反抗过革命党。

状元实业家张謇的爱国情操

状元实业家张謇的爱国情操

状元实业家张謇的爱国情操作者:暂无来源:《中外企业家》 2010年第8期张謇(1853—1926),字季直,晚年号啬翁,原籍江南常熟,是大魁天下的清末状元;是晚清时期立宪运动的领袖;担任过实业总长及农商总长;他创办了中国近代第一所民办师范学校;张謇更是实业巨子,一生创办了几十家企业,形成了农工商俱全的大生资本集团。

张謇对我国民族工业的振兴有着巨大的、特殊的贡献。

一、金榜题名天下知“首膺实业开新纪,独占琼林第一枝”,这是对清朝末年实业家、教育家张謇贴切的写照,他从一个农家子弟高登状元榜首,又从封建王朝的命官走上资产阶级实业家的道路。

张謇祖上世代农民,祖父张朝彦入赘南通金沙镇上开店铺的吴家为婿,家道渐富,其父张彭年继承家业。

张謇是张彭年的第四个儿子,清咸丰三年(1853)生,天资聪颖,四岁即能将《千字文》朗读成诵。

5岁入私塾,15岁已修完传统的四书五经。

张謇的父母,饱尝生活辛酸,指望儿子读书做官改换门庭,积极张罗他参加科举考试。

张謇读书非常用功,睡觉时用两个青竹筒将辫子夹住。

睡熟之后,只要头一偏,竹筒一滚,辫子便牵动头皮,一疼就醒了。

醒来之后,以冷水洗面,重整衣冠,发奋苦读,常常耗油两盏,始得天亮。

入夏时分,天气炎热,中午他从不打盹儿。

晚上蚊虫叮咬他就把两腿伸进空坛子里,坛口上用围裙一围,仍然全神贯注地读书、练字。

功夫不负有心人,张謇不仅中了秀才,而且学业日进,见识日增,在世人口中,获取了“江南才子”的美称。

19岁时因债务问题,张謇被革除功名打入囚牢,经过一番周折终于在好友白蒲才子顾延卿的帮助下逃了出来。

在这样的打击之下,张謇并未因此沉沦,相反以此为动力,重新振作精神,继续奋进。

与一班好友相互切磋,张謇进步更快,不久移居南通。

21岁时,经礼部核批,准予回南通直隶州注册入籍。

从此,张謇心境宽畅,精力集中,攻读更为刻苦,学业尤是大进。

25岁时,他正式改用今名“謇”,取字“季直”。

“謇”的本意是口吃,也有着忠诚、正直的含义。

张謇事迹心得体会感悟(3篇)

张謇事迹心得体会感悟(3篇)

第1篇一、张謇先生的爱国情怀张謇先生生于清朝末年,正值国家多事之秋。

面对列强的侵略和国内的腐败,他毅然投身民族工业,以实业救国为己任。

他曾说:“我国民族工业之所以落后,是因为缺乏实业家。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他放弃了高官厚禄,回到家乡创办了大生纱厂,为民族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张謇先生始终怀揣着强烈的爱国情怀,他认为:“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在他看来,实业救国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必由之路。

他以实际行动践行了这一理念,为我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二、张謇先生的创新精神张謇先生是一位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

他深知,要使民族工业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不断创新。

因此,他提出了“以科学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的经营理念,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推动企业技术进步。

在大生纱厂,张謇先生大胆改革,实行股份制,引进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使企业逐渐走向现代化。

他还创办了南通学院,培养了一大批技术人才,为民族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

三、张謇先生的民生情怀张謇先生关心民生,关注社会问题。

他深知,民族工业的发展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

因此,他积极投身社会公益事业,为民生福祉而努力。

在大生纱厂,张謇先生实行“以工养农”的政策,降低工人工资,提高农民收入,使工人和农民共同受益。

他还投资兴办教育、医疗、交通等基础设施,改善了当地民众的生活条件。

四、张謇先生的事迹对我们的启示1. 爱国主义精神是我们前进的动力。

张謇先生的事迹告诉我们,一个国家的繁荣富强离不开每一个公民的共同努力。

我们要时刻牢记爱国情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2. 创新精神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关键。

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我们要勇于创新,不断学习先进技术,提高自身竞争力。

只有这样,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3. 民生问题关乎国家发展。

我们要关注民生,关心人民群众的利益,努力改善人民生活条件,实现共同富裕。

4. 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张謇的政治人格分析:秩序与稳定的终极追求

张謇的政治人格分析:秩序与稳定的终极追求

张謇的政治人格分析:秩序与稳定的终极追求张謇是中国现代政治家和社会活动家,他的政治人格在当时是非常独特的,被认为是中国现代化道路上的重要人物之一。

张謇的政治人格主要表现为对稳定和秩序的追求,其关注的焦点一直是中国社会的现代化、现代化的道路和稳定秩序。

首先,张謇秩序与稳定的追求来源于他的家庭背景和个人经历。

他的父亲是一个知名的官员,在清朝末期和民国初年,他曾经担任过多个重要职务。

这使得张謇在非常年轻的时候就接触到了政治和官场。

同时,张謇也亲身经历了辛亥革命、护国战争等历史事件,这些事件的发生使他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稳定和秩序对于国家的重要性。

因此,他在政治活动中,一直将稳定和秩序作为最基本的价值。

其次,张謇的稳定和秩序信仰不仅是出于理论考虑,更是出于实践经验。

在中国近代史上,战乱和混乱是极为普遍的,这给社会带来了极大的破坏和动荡。

尤其是在他年轻时,亲身经历了战争的种种不幸和社会的不稳定,因此强调社会的稳定和秩序成为了他一生的理念。

他曾经说过:“一个没有秩序的社会,就像一座没有房屋的城市,无法为人们提供安全和舒适的环境。

”最后,张謇对于秩序与稳定的追求反映在他的政治实践上。

他长期担任各种政府职务,不断推进现代化建设,致力于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例如,他曾经在秦汉煤铁公司、汉阳铸管厂等国营企业中担任要职,通过引进技术、加强管理、提高效益等措施来推进企业的现代化进程。

他还致力于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为国家财政的稳定和飞速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综上所述,张謇的政治人格分析表明:张謇在中国政治史上拥有着重要的地位,他的政治追求主要集中在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

这一信念不仅影响他的个人经历,也反映在他的政治实践中,推动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为国家的繁荣稳定做出了卓越贡献。

张謇的政治人格分析:秩序与稳定的终极追求

张謇的政治人格分析:秩序与稳定的终极追求

张謇的政治人格分析:秩序与稳定的终极追求
张謇是清朝末年的政治家和改革家,他在政治上追求秩序和稳定的价值观,这也是他的终极目标。

下面我将对他的政治人格进行分析。

张謇对秩序的追求可以从他的政治立场和行为中看出。

他是一个反对太平天国的政治家,坚定支持清朝政府的立场。

他认为太平天国的运动破坏了社会秩序,对社会稳定与国家统一产生了威胁。

他积极参与抗击太平天国军队的战斗,以维护国家秩序和社会的稳定。

张謇在任职期间致力于改革的种种举措也彰显了他对秩序的追求。

他在担任两江总督期间,采取了一系列行动来加强政府的管理和社会的秩序。

他加强了赋税的征收和经济的管理,减少了财政赤字。

他还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提高人民的素质和道德觉悟,以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

张謇具有稳定的政治倾向。

在他的政治生涯中,他一贯主张稳定的政策和做法。

他反对激进的改革和革命行动,主张循序渐进的改良。

他坚信,只有维护现有的社会秩序和政府的权威,才能实现国家的稳定和繁荣。

张謇的政治人格中还体现了对稳定的追求。

他在官场中一直保持低调和稳重的形象,不追求个人的名利和地位。

他注重政治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以保持社会的和谐和稳定。

张謇是一个追求秩序和稳定的政治家。

他在政治上反对混乱和革命,坚持维护社会秩序和政府的权威。

他的政治行动和政策都以维护和增强社会稳定为出发点和目标。

这种追求秩序与稳定的政治人格,使得他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重要的影响。

张謇的政治人格分析:秩序与稳定的终极追求

张謇的政治人格分析:秩序与稳定的终极追求

张謇的政治人格分析:秩序与稳定的终极追求
张謇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思想家。

他一生致力于中国的社会改革和政治建设,其政治人格的核心特点是对秩序和稳定的追求。

张謇对社会秩序的追求体现在坚持以法治社会。

他认为,法律是稳定社会秩序和保护个人权益的重要工具,只有依法治国才能确保社会的稳定和公正。

在清朝末年,他撰写了《法科学说》一书,提出了“以法为宗,守法为本,法律之制定与执行永远是社会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要求”的观点,对中国的法律体系和法治意识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

张謇对政治稳定的追求反映在他对政治制度的思考和努力。

他深知政治制度的稳定与否对一个国家的发展至关重要。

在晚清政治动荡和社会危机的背景下,他不仅致力于推动改革,主张实行君主立宪政体,实行选举制度,更倡导社会各界的合作与协调,以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秩序。

他的一系列政治主张和努力,为中国的政治制度改革和现代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张謇的政治人格还体现在他的勇气和坚定。

他敢于直言不讳,敢于批评现状,致力于改变困境。

他在《两报告书》中对清朝政权的腐败和不足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批评;在辛亥革命爆发前,他公开提出了“在以外紧急改进的全盘规划立国之大计”的主张,为中国的革命势力提供了理论和思路。

张謇透过他的思想和行动,展现了一位真正政治家的勇气和担当。

张謇是一位信仰秩序和稳定的政治家,他的政治人格在对法治社会的追求、对政治制度的思考和努力以及在勇气和坚定中体现出来。

他对秩序和稳定的追求为中国的现代化构建奠定了重要基础,对中国的政治文明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

张謇的政治人格分析:秩序与稳定的终极追求

张謇的政治人格分析:秩序与稳定的终极追求

张謇的政治人格分析:秩序与稳定的终极追求
张謇是中国近代史上的杰出政治家之一,其政治人格具有强烈的秩序与稳定的追求。

他出生于清朝末年,经历了中国的政治动荡和社会变革,因此深刻理解了民族危急和社会
的矛盾与挑战,坚信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定是国家和人民最基本的需要和追求。

从张謇的政治理念和实践来看,他一直坚持把秩序和稳定摆在政治议程的首位,认为
只有建立稳定、有序的政治环境,才能保障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与安全。

他相信,稳定和秩
序不仅是一个国家的基础,也是其发展的前提和保证。

张謇主张建设一个强有力的政府,
维护社会的稳定和秩序,加强国家的国防实力,促进经济发展,以此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
大复兴。

张謇在岗位上的表现也印证了他对秩序和稳定的追求。

他曾担任过民国时期的财政部
长和江苏省督办等重要职务,始终坚持以维护财政稳定和社会秩序为己任,提出了许多稳定、促进发展的政策和举措。

例如,在大清银行面临破产的危机时,他采取果断措施,稳
定了金融市场;在地方财政困难时,他提出了“贷款股”政策,成功拉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在军队建设方面,他提出了“新军改革”,增强了国家的军事实力。

总之,张謇的政治人格中体现了秩序和稳定的追求,他在实践中也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他的理念和实践,对于中国近代史的发展和中国的未来也有重要的启示和影响。

他让大家
了解了一个政治家所应当具备的积极品质和态度,这对于我们现在的政治事业也具有深远
的意义。

理想主义者张謇

理想主义者张謇

理想主义者张謇
作者:暂无
来源:《投资与理财》 2010年第9期
文|敖玉琴
历史总是冷峻地看着每一个人的出场,却又为他们描上戏剧的色彩。

张謇进入历史的身份是晚清状元。

因为出众的才华,这位状元的中榜颇有几分“保送生”
的意味。

然而不久以后,张謇又以状元的身份投身商海,他个人命运与官场、商场的复杂关系,也从一开始就埋下了“剪不断、理还乱”的伏笔。

在今天,弃官从商的现象已经十分普遍:而在当时,在中国士大夫阶层“学而优则仕”的
观念中,放弃仕途从商的张謇让人刮目相看。

一方面他背离了儒家传统,但是在经商之后,他
的种种行为似乎又表明:他的内心仍保持着儒家的情结,做出了不少从商人角度看比较感情用
事的决定。

他内心的纠结和挣扎,谁人知?这是理想主义者张謇的历史叹息。

这样的理想主义情结,终于在一个地方被放大——在20世纪整个中国处于风雨飘摇之中时,张謇几乎完全凭借着自己和家族的力量,在他的家乡南通建设了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极为特殊
的城市范本。

在这里,他培养他对美好社会的理想,而其结果,也如同那个时代所有的理想主
义者一样,随着个人的离去而没落。

他是有诗人气质的人。

因此,他的失败,是一个典型的理想主义者的失败,充满了优美和
忧伤。

没有人能走出自己的时代,在那个新旧交替的时代里,一个像他这样充满了理想甚至梦想
的人,虽然失败了,也仍有自己的风格。

因为,失去理想,比失败更可怕。

张謇在辛亥革命期间的政治转向与积极贡献

张謇在辛亥革命期间的政治转向与积极贡献

刺激,决心走实业救国的道路,回到家乡南通州,兴办 骏。张人骏是个一直反对立宪的顽固派,“大诋立宪,
近代工商企业,随之发展交通、农垦、文教等项事业,奋 不援鄂,谓瑞(澂)能首祸,能自了,不须人援”。张謇指
斗十数年,成果斐然,成为近代中国著名的实业家与经 出:“武昌地处上游,若敌顺流而下,安庆又有应之者,
革命的浪潮迅速冲击到江苏地区。11 月 4 日上海 宣布光复;11 月 5 日苏州府宣布光复;同日,浙江杭州 府宣布光复;11 月 6 日常州府宣布光复;同日太仓州宣 布光复;11 月 7 日扬州府宣布光复;11 月 8 日镇江府宣 布光复;11 月 8 日张謇的家乡南通州宣布光复。
11 月 6 日,张謇在南通“知上海为民军所据,苏州 宣告独立,浙江同”。11 月 10 日,张謇在上海,在日记 中记:“计自八月十九日至今三十二日,独立之省已十 有四,何其速耶?”
1911 年 10 月底至 11 月初,全国革命形势迅速发 展,继湖北、湖南光复后,陕西、山西、云南、江西、贵州、 浙江、广西、安徽、广东、福建等地相继宣布独立。11 月 2 日,驻滦州的北洋新军第二十镇统制张绍曾、混成协 协统蓝天蔚发起兵谏,奏请改组内阁,由议会制定宪 法。同一天,驻石家庄的第六镇统制吴禄贞,截留运往 湖北前线的军火,电请清廷明降谕旨,大赦革命党,速 停对湖北革命党人的战事。张謇 10 月 30 日日记:“各 处 兵 变 之 讯 日 紧 ”,北 方 的“ 滦 州 、保 定 、天 津 皆 有 所 闻”。
射,殆枪门火也,而隔江不闻何声。十时舟行,舟行二十 枚,“新军乃人人自危”,“谣言大起”。张謇于 10 月 19
余里,犹见火光,熊熊上烛天也”。张謇当时以为武昌革 日急访江宁布政使樊增祥,请其劝张人骏,“言其不

罗一民:清末民初最杰出的政治家张謇

罗一民:清末民初最杰出的政治家张謇

罗⼀民:清末民初最杰出的政治家张謇 中国古代的国家有很多,要把这部分知识记住很难,但是虽然难,在考试当中会出现的题⽬⼤家还是需要努⼒记下来。

⼩编在这⾥整理了相关资料,希望能帮助到您。

罗⼀民:清末民初最杰出的政治家张謇 我认为,张謇之所以是⼀名政治家,要从以下四个⽅⾯说: ⾸先,张謇的“状元”⾝份就是⼀个政治⾝份。

过去,我们认为状元是⽂⼈,是儒⽣。

实际上在中国古代,从隋唐开始搞的科举考试,主要⽬的就是开科取⼠,为了选拔培养各级官员,也就是培养政治⼈物。

“状元”作为最⾼级的“⼠”,实际上是最有发展潜⼒的政治⼈物。

特别到了明清以后,⼜在进⼠和状元之外,设了⼀个翰林院,是为了进⼀步培养⾼层领导⼲部。

考中进⼠以后,⼀般的还要通过过去的⽼进⼠、⽼翰林进⾏辅导,然后经过见习、考核合格了再送进翰林。

但是,状元却可以直接进翰林。

翰林相当于宰相培训班。

过去有种说法:“⾮翰林不得⼊阁。

”我们经常说“状元宰相”,就是因为⼤部分的宰相或中央⾼层都是从状元中产⽣的。

张謇中了状元以后,清廷给了他⼀个翰林修撰的官衔,简单地说,就是皇帝的宫廷秘书,可以记录宫廷的事情,帮助朝廷起草⼀些⽂稿、⽂告,甚⾄帮皇帝和太⼦讲学等等。

虽然没有实权,但是他可以借助这个台阶,眼观全局,学习朝廷的政治运作,把握整个政治的全局。

同时,他还可以直接参政议政,发表看法。

举个例⼦,1894年甲午战争那年,当时的政局复杂,所谓的主战派和主和派争⽃的很厉害。

张謇刚考上状元,很快就向朝廷上奏批评李鸿章,认为李鸿章“主和”的主张耽误了国家的战备、影响了和⽇本⼈的战争,应该受到弹劾。

这篇奏章当时震动朝野。

满朝⽂武那么多有资历的,有威望的,有实权的官员都没有这个举动。

张謇的勤政廉政思想与实践

张謇的勤政廉政思想与实践
张謇发现地方官员乘 公司注册之机,刁难勒索之事,时有发生。 他深恶 痛绝,果断地加以制止和惩办。1915 年 2 月 27 日, 发表 “关于制止各级政府对商人注册刁难勒索致 各 省 区 咨 文 ”, 规 定 :“ 公 司 禀 请 注 册 , 应 依 公 司 种 类并资本或股本之总额,照所定数目,缴钠册费, 县知事署注册所需办公费, 即由应缴册费内扣留 五元,以资应用。 ”明文规定了标准,堵塞了借机敲 榨勒索的现象。 继而又限定注册时间:“复恐县知 事因事延搁或置不理,故特明定日期,限于五日内 必须详转。”[13]73 对于“故意耽延,不遵照法定日期详 转。或在投禀领照时,于法定应缴册费之外,另加勒
1913 年 9 月 11 日,由 临时大总统令“特任张謇为工商总长兼农林总长” [8]1。张謇到任在 1913 年 10 有 21 日,他到任不到二 个月, 于是年 12 月 18 日向国务院报告,“查农林 工商原设两部,今并为一部,其中各司职掌,一一 变更,即部之名称,也宜重定。 今以林属农,工又不 能离商而独立,故名农商部。 至各司组织,则原农 林工商各设四司,两部共八司。 今改农商部,则设 三司,而为注重矿政起见,专设一局,共设三司一 局 ,此 必 须 修 改 之 理 由 也 ”[9]1-2。
苏 古 籍 出 版 社 ,1994. [7] 张 謇.在 国 务 会 议 上 发 表 实 业 政 见 宣 言 书[G]//张 謇 农 商
总 长 任 期 经 济 资 料 选 编 .南 京 :南 京 大 学 出 版 社 ,1987. [8] 袁世凯. 临时大总统特任张謇为工商农林总长令[G]//张
謇农商总长任期经济资料选编.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1987. [9] 张謇. 解散农林工商两部组合农商部象国务院文[G]//张 謇农商总长任期经济资料选编.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1987. [10] 张謇.关于工商农林两部用人原则的通告[G]//张謇农商 总 长 任 期 经 济 资 料 选 编 .南 京 : 南 京 大 学 出 版 社 ,1987. [11] 张謇. 请解除农商总长职专任全国水利局总裁给 大 总 统 呈 文[G]//张 謇 农 商 总 长 任 期 经 济 资 料 选 编.南 京 :南 京 大 学 出 版 社 ,1987. [12] 张謇.关于设立矿务监督署理由给大总统呈文[G]//张謇 农商总长任期经济资料选编.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1987. [13] 张謇. 关于制止各级政府对商人注册刁难勒索致 各 省 区 咨 文[G]//张 謇 农 商 总 长 任 期 经 济 资 料 选 编.南 京 :南 京 大 学 出 版 社 ,1987. [14] 张謇.向部员宣布农林工商政策的通告[G]//张謇农商总 长 任 期 经 济 资 料 选 编 .南 京 : 南 京 大 学 出 版 社 ,1987.

张謇变法评议

张謇变法评议

张謇变法评议张謇是清朝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和改革家,在中国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他在政治事务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并在晚清时期推动了一系列的变革。

但是,他的变法尽管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也面临了很多的困难和挑战。

本文将对张謇变法进行评议。

首先,张謇变法在思想观念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他提出了“引进洋务,输出中国”、“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理念,主张学习和吸收西方的先进科学知识和技术,以推动国家的现代化进程。

这种思想观念改变了清朝保守的封建传统,有力地推动了国家的现代化进程。

其次,张謇变法在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他致力于推动农业、工业、商业等各个领域的改革与发展。

他鼓励民间创业,并逐步引进西方先进的设备和技术。

他还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和政策,保护民间企业家的利益,促进经济的繁荣和发展。

在他的领导下,中国的产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国家的工业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

然而,张謇变法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他要面对来自封建守旧势力的阻碍。

封建保守的思想观念和既得利益的维护者对变法持有强烈的抵制态度,甚至使用各种手段来破坏他的改革工作。

其次,变法的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一些管理和执行的问题。

由于政府机构的腐败和官僚主义,一些政策和法规并未能有效执行,影响了变法的成效。

此外,张謇变法还存在一些局限性。

他侧重于经济的发展,却忽视了政治体制的改革。

他未能有效地提出有效的政治改革方案,导致封建统治仍然广泛存在,国家民主化的进程受到了限制。

综上所述,张謇变法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他的变法思想和实践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尽管面临了诸多困难和挑战,其变法成果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张謇的开拓精神和创新思维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奠定了基础,对后来的变革有着积极的启示作用。

张謇变法评议

张謇变法评议

张謇变法评议
张謇变法是指晚清政府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进行的一系列改革措施,以应对当时中国面临的外部压力和内部问题。

这些改革主要由清朝官员张謇等人提出并实施,被称为“张謇变法”。

张謇变法的主要内容包括政治、军事、经济等多个领域的改革,旨在加强国家实力、提高民生福祉和改善社会状况。

其中一些重要的改革措施包括:
建立新军制:改革清朝军队组织和装备,引进现代化军事制度。

推进政治改革:尝试建立宪政体制,设立议会和行政机构,试图加强国家的政治体制。

推行经济改革:推动工商业的发展,提倡民族工业和国家工业,改善税收制度等。

加强教育改革:推进现代教育制度,提倡科学、普及教育。

然而,张謇变法在当时并未得到成功,主要是因为受到了保守势力的反对,以及外部和内部的各种挑战。

最终,这些改革措施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成效,清朝政府在短时间内便宣告失败。

总的来说,张謇变法虽然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一定的重要性,但其影响并不深远,也未能为清朝带来持久的改革和振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六策看张謇的政治抱负周荣华张謇小有志向,五岁即曰:“我踏金鳌海上来。

”金鳌者,何也?乃神话里海中金色巨龟。

王建《宫词》曰:“蓬莱正殿压金鼇,红日初生碧海涛。

”金鳌是大厦之基,国家之柱。

张謇从小不同凡响。

张謇在亘古以来750多位状元中也是不同凡响的,是唯一靠自己打拼成为实业家的。

他的孙女对他的评价即是:实业家、教育家。

张謇毕生的政治理想就是成为一位实业家?可能不能这样说。

状元张謇的才华,不只是表现在乡试、会试、殿试上,而是在高中状元前就名满天下。

朝廷科举主考官翁同龢、潘祖荫等连续三届内定张謇为状元。

何也?非行私舞弊,而是令人信服的才干。

不然,翁同龢、潘祖荫等在清末的党争中早就被对手以科举舞弊的杀头之罪拿下。

张謇是党争双方认可的奇才。

张謇之才表现在哪里?朝鲜壬午兵变的平定上。

朝鲜壬午兵变的平定,虽然朝廷可能有不同声音,但没有人不佩服。

朝鲜壬午兵变的当事人,一个以后成了大总统,一个后来成了头名状元;这大概不是偶然的;朝鲜壬午兵变的处理,大概是有清一朝外交上军事上最成功的案例:不战而屈人之兵,摆平了朝鲜,挫败了日本。

当事人袁世凯,壬午兵变为他提供了献身手的机会。

他的带兵能力、他的机智勇敢、他的精明干练,充分展示于世人,为他日后组建近代化北洋军队、篡权谋国垫定了基础。

当事人张謇,壬午兵变同样为他提供了政治舞台。

张謇以幕僚身份,韬晦谋略,决策指挥,疏文布告:无不显现他的才智,无不显现他出神入化的管理能力、超常卓越的组织能力,无不显现他是智勇双全、德才兼备、儒雅稳重的青年才俊。

这在当时,天下俊才无出其右;在朝野有识之士的心目中,这才是状元的理想人选。

在张謇,最为当时人津津乐道的,是他的《朝鲜善后六策》,也许张謇未及第就获得广泛赞誉是因此文。

可惜的是,《朝鲜善后六策》只是普通疏文,当时没有报刊杂志可发表,张謇又没有留底稿,不久就散轶了。

散轶了,就给后人留下了想象的空间,有各种不同说法,最为典型的是刘培林、张德义的《张謇传》。

《张謇传》说:张謇检讨了朝鲜问题的来龙去脉,提出根本解决朝鲜半岛危机的多种策略计划,提出彻底解决朝鲜问题有以下几种选择:一是按照汉朝的方式,建置玄菟、乐浪郡;二是按照后周的方式,设置监国;三是驻扎重兵于各海口,改革内政,除旧布新;四是让其自行改革,为其训练新军,增强其防卫能力;五是与东三省联为一气,互相声援;六是分路出兵、规复琉球,打击日本的侵略气焰,使其不敢对朝鲜轻举妄动。

于是在极短的时间内草就了《朝鲜善后六策》,希望张树声在代理北洋大臣、直隶总督期间,能够选择几个方案,让政府批准执行,定为中国对朝鲜永不变更的政策。

《张謇传》的说法,今天看来,最为痛快淋漓,说出了全国人民的心声;但细分析,这和当时的形势是不吻合的。

朝鲜壬午兵变时,清政府正处于衰败期,距第一次鸦片战争40多年,距天平天国运动,距第二次鸦片战争20多年;清王朝对洋人,可说是闻声色变,步步惊心,犹如惊弓之鸟,以致对朝鲜壬午兵变顺利而平和的解决,也不敢相信是事实,担心会有不良后果。

在此种情况下,张謇决不会有《张謇传》所言的如此激进的主张,有也不会贸然上疏,上疏了也不会被看好。

因此,此六策,与张謇的身份、处境、思想、语言,不符。

那么,真正的《朝鲜善后六策》在哪里呢?欣喜地看到了《张謇研究》2014年第4期刊的《藏身韩国130多年的<朝鲜善后六策>回国略记》一文,原来在韩国,不过说回国并不妥,因为此文就是给朝鲜的,藏身韩国不足为怪。

《张謇研究》2014年第4期同时全文刊出《朝鲜善后六策》,令人惊喜不已。

此文不同凡响,朴实无华,文气清疏,璧坐玑驰,沉博绝丽,有笔扫千军之力;仅二千余言,言简意赅,不蔓不支,理念明确,见解独特,笔酣墨饱,波澜老成;就像翁同龢评其状元卷:“文气甚老,字亦雅,非常手也!”一看,非张謇莫属。

文以载道,《朝鲜善后六策》反映了张謇治国安邦的理念。

《朝鲜善后六策》可断为七段,全文为总分式。

第一段,总写求诸壬午兵变本原、善后次第标本六条。

张謇乃文章高手,巧妙地以设喻阐述求诸本原的意义,不露痕迹地用典论述治国当自强的道理。

然后水到渠成地呈现出六条。

张謇为文高妙,要言不繁,设下悬念,提出“本原”“六条”,只字未写内容,带着读者一起进入分述。

二至七段是分述,具体按“标本”写六策,内含壬午兵变“本原”。

这样写的妙处是:不露痕迹,不动声色,又不容置疑,令当政者心领口服地接受批评和对策。

第二段是善后第一策:通人心以固国脉。

这很了不起,是对儒家民本主义的发展,表达了人心向背是国家治理、战争胜负的第一要素的思想;同时也是根据朝鲜兵变前的实际情况得出的结论。

兵变善后就要杜绝“便议开矿”、“尽改服制”、“借债兴利”、“另设机务衙门”等伤害百姓的“苦人”、“炫人”、“愚人”、“视人以私”等事件的发生。

更为可贵的是,提出了不搞扩大化的思想:“概加以罪,立国者将何从易民而治也”。

这里,张謇青年政治家的形象跃然纸上。

他深谋远虑地指出:不如此,“远而五六年,近而三四年,祸且踵至,何治之可图!”当然,张謇这第一策,也是基于对中国近40年外忧(两次鸦片战争)内患(太平天国运动)的思考:如果通人心,老百姓怎么就冒死揭竿而起了呢?如果通人心,堂堂第一大国怎么就败于区区数千、数万人的外国联军了呢?这实际也是救中国的第一策,根本之策。

第三段是善后第二策:破资格以用人才。

这也是很有见地的,是关键之策。

中国六朝士族政治,带来了300多年的天下大乱,令人不堪回首。

朝鲜门地之见甚于六朝,只得献策采取临时措施,不拘一格选人才:“令八道布告士庶,各得条陈近日救时良策,封进以抉择之;其武者,则设为事以考其方略,验其胆力......随时甄引其优者任用之”。

这一策,实质是据良谋择优任官吏,设擂台加考核选将才;说起来简单,实行起来偏差性很大,完全取决于国王以及宰相大臣、观察使。

换句话说,只要国王、大臣真心选贤,就容易发现人才。

其关键之点在于:打破了门地之见,人才会源源不断地涌现。

不拘一格选人才,张謇之所以认为重要,还在于他的感同身受。

他与袁世凯,一个寒门书生,一是落魄公子,受淮军将领吴长庆重用,在朝鲜的舞台上得以崭露头角,建立奇功。

第四段至第七段是善后的吏治、财政、练兵、国防四策,及四大举措。

严澄叙以课吏治,是在分析朝鲜吏治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国少财贫,闾阎窘蹙”“外任结交朝官者,苞苴干谒,亦复相习成风”等“民何由奠“的国情,当是“朝鲜门地之见”的恶果。

怎么能通人心呢?所以张謇认为“澄叙之方,莫亟于汰冗员、惩墨吏”。

用今天的话说,就是精减机构,惩治腐败。

这一改革措施,我们今天不还在实行吗?由此可见张謇政治目光的远大和谋略意义的重大。

更难能可贵的是,张謇还提出“以所裁冗员之俸,量给于奉入校啬之官司”,发展公益事业。

张謇是具有全局性眼光的政治家。

谋生聚以足财用,是增加国家财力之策。

张謇不同于其他政治家之处,是他的实业家特色。

他说:“赋税既必不可加,骤以借债开矿设关为兴利之图,其势又必至违众而召乱。

古人理财,只有因利”。

他考虑民众利益,不主张增加税收以及扰民的做法,而是开垦荒地:“招募就近人民次第垦辟,恩以抚之,勤以督之,必使国获其利而民遂其生,官任其劳而民欣其便”。

这一策,张謇后来身体力行,在朝廷危乱、军阀纷争之际,毅然辞官回乡办实业,到海边“废灶兴垦”。

可见,他的实业救国思想由来已久;实业救国,是他的理想之一。

改行阵以练兵卒,是张謇关于军队革新的谋策。

张謇军事思想,与时俱进,认为“国一日无备则弱,兵一日不练则疲”;他认为,变府兵之制为戚继光行阵法,是当时的进步,仿中国湘、淮军制,是形势的需要。

张謇的练兵之策,是朝鲜的当务之急,强国之道;这一策,应该为当时的清朝统治者所接受。

火器时代,行阵法变成了成批送死;鸦片战争的惨败,令清政府惊醒。

1895年,清政府开始小站练兵,中国开始由传统军事制度向近代军事制度的转变,袁世凯因而组建了中国第一支近代化军队。

由此可见,张謇的练兵之策,是对中国近代军事制度的一大贡献。

谨防圉以固边陲,是张謇关于国防的谋策。

张謇根据朝鲜“海口及腹地皆重冈叠巘,峻岭崇山,无处不可设防,即无处不可扼要”的地形特点,提出了“量财度势,因利乘便”的守策,并就兵力部署、武器配备、扼守地点等发表了排兵布阵的见解,俨然是位军事统帅,坐收“边陲固”“一夫当关之效”,充满稳操“战守之权”的胜利信心。

无怪乎,朝鲜把它视为珍品,收藏于《杂考》。

张謇这一国防要策,应该说也为清王朝部分采纳,清王朝建立了虎门、镇海、吴淞、大沽等诸多炮台,配以北洋舰队,构成了近代化系列防御体系。

读完张謇《朝鲜善后六策》全文,意犹未了,虽是善后之策,却是治国安邦方略,放在今天仍然不失现实意义。

此文,表现了张謇29岁时的治国能力和他治国安邦的大志。

有文章说张謇献策,李鸿章看后认为是多事,把它扔在一旁。

这可能是真的,国家大事,岂能就听一介书生的;即使采纳了,也不会明说,而是大臣英明、皇上圣断。

客观分析,李鸿章等还是重视六策的。

小站练兵、构建近代化系列防御体系,不就说明清王朝部分采纳了张謇的第五第六策?只不过不说而已。

其它四策,由清王朝没落期的本质决定,决无实行可能。

至于令朝鲜实行善后六策,也不可能。

清王朝自顾不暇,处于收缩期,根本不想再多管朝鲜的事,能把善后六策交给朝鲜王室就已很不错了。

朝鲜王朝,也不会认真按六策善后,它不可能“通人心以固国脉”,也不可能“破资格以用人才”。

“朝鲜门地之见”是那么容易破掉的吗?中国魏晋的士族政治,血战了300多年才得以改变;今日之北朝鲜,金家不是传至三代了吗?其它几策,实行也有一定难度,但肯定部分得到实行。

不然,朝鲜内乱更甚。

读完张謇《朝鲜善后六策》全文,感到深为可惜。

善后六策,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六条互为作用。

善后六策,明说是献给朝鲜的善后之策,实际上是献给清王朝的兴国之策。

如果清王朝、朝鲜王朝真正全面实行善后六策,很可能就没有甲午战争;即使有也不会是失败的结局。

如果中国、朝鲜真正全面实行了善后六策,清王朝可能会中兴,再度称雄于世界。

可是,清王朝仅实行了其中第五第六策,因而12年后,清王朝甲午战争惨败,完全失去朝鲜,29年后,清王朝终于灭亡。

读完张謇《朝鲜善后六策》全文,感到它还缺什么。

细想,大概作为疏策,应该还有开头结尾。

不过,大致完整,不失反映张謇治国安邦能力与大志的原貌。

张謇具有治国能力,辅国之才。

如不是在那个动乱转折年代,历史会选择他的,会给他一个舞台。

但历史偏偏和他开了玩笑,历史到了革命的关头。

张謇没有沉沦,而是与时代共进。

辛亥革命前,张謇呼唤君主立宪制,组织议会。

君主立宪制,是把君王的权关进笼子里,与共和制并没有多大的区别,只不过省下了革命的代价。

英国、日本都是君主立宪制,并不比共和制差。

可惜清王朝太不识时务,搞假立宪,而且一拖再拖,从而失去了复兴的机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