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上册 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两步式题 苏教版
《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教学反思
《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教学反思《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教学反思1本节课是计算课,如何在平凡的计算中表达老师的新意,进展同学的力量,是设计中的一个重点。
在开头的例题中,我为同学供应了沟通展现的平台,通过商量、互动、板演、充分暴露同学的思维,在合作沟通中探究出先乘除后加减的规律,在汇报沟通中老师非常敬重同学的思维方法,并学会赏识他人,完善自己,不断获得主动的数学学习的情感和体验。
要把握计算的算理并不难,可是真正让同学明白其中的算理却是难事。
因此从情境中提炼数学学问并通过自己的生活阅历来解决,从而得出算理是再自然不过的事了。
这样的教学自然、贴切、同学乐于接受,学习的效果也比同学死记硬背强多了。
本节课教得轻松,但从作业反馈来看,不是很抱负。
有的同学竟然连65+120也不会做了。
《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教学反思2今日开头教学三步混合运算,在设计中重点引导同学理解运算挨次,还特意设计了:12×3+15×4=36+15×4=51×4=204元的错例分析,然而在课堂上,却没有消失这样的状况,反而在如何解决例题时消失了两种不同的方法:方法一:12×3+15×4;方法二:〔12+15〕×〔3+4〕。
为了明确同学对数量关系的理解,就重新调整了教学环节,重点引导同学对两种解题方法进行辨析。
第一步:了解同学对两种算法的看法,通过统计发觉大部分同学赞同第一种解法,有部分同学不置可否,还有3个同学坚持其次种方法也是正确的。
其次步:分析每一步计算的意义。
第一种方法很快就被全体同学认可。
其次种方法还是有不少同学表示困惑。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就借助了简图关心同学理解。
〔△+○〕表示一副象棋和一副围棋的价钱,〔△+○〕×〔3+4〕=〔△+○〕×7,这时表示的是什么?同学经过思索得出这样计算得到的结果表示7副象棋和7副围棋的总价,和题意不相符,所以是错误的。
四年级数学上册 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两步式题 苏教版
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两步式题教学内容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两步式题第30页~第31页例题及想想做做共几课时 6课型新授第几课时 1三维目标1.让学生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列综合算式,掌握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正确地脱式计算。
2.让学生经历由分步列式到综合算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会可以列综合算式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感受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
3.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的价值,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让学生初步理解综合算式的含义,掌握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含有乘法与加、减法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难点:帮助学生理解算式中有乘法和加、减法,应先算乘法及递等式书写格式。
教学资源学生已经初步理解整数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整数四则运算的方法,会列分步式解答两步计算实际问题。
这部分内容以小朋友购买文具用品为素材,在现实情境中分别提出问题让学生解决,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把两个一步计算的算式合成综合算式,体会综合算式的含义。
教师准备:教学挂图。
预习设计1.书包20元1个,水彩笔18元1盒。
(1)小军买3本笔记本和1个书包,一共用去多少钱?(2)小晴买2盒水彩笔,付了50元,应找回多少元?2.你能试着把两个一步计算的算式合成综合算式吗?试一试。
学程设计导航策略调正与反思一、揭示课题,明确目标。
(预设3分钟)谈话导入二、目标驱动,自主学习。
(预设14分钟)1.出示例题:(情境图)小军买3本笔记本和1个书包,一共用去多少钱?学生分析获取数学信息。
2.汇报预习情况。
(1)5×3=15(元)15+20=35(元)(2)5×3+20=35(元)3.学生讲解第2种方法的算理。
了解综合算式与分步算式的区别。
【板块一】谈话: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来研究“混合运算”,感受数学的简洁美。
【板块二】1.引导看情境图。
同学们,你们到文具店买过学习用品吗?现在,老师就带大家一起逛逛这家文具店,你都看到哪些商品,每种商品的标价各是多少元?同学们看,来了一位小顾客小军,他买了什么呢?2.看看预习作业,讲讲你现在的解答方法。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 七 整数四则混合运算_《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 教案
《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70~71页的练一练。
一、教材分析《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是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一课时,教材安排了例1、试一试、练一练两道题。
本课时的重点是掌握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熟练地进行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
难点是运用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二、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具备两步混合运算的基础,所以在新知学习过程中,通过创设学生熟知的生活情境,充分让学生独立尝试、自主探索。
再引导学生联系实际情境,理解运算顺序。
学生通过理解例题中的数量关系,自主探索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通过比较计算,得出简便算法。
最后通过“试一试”的教学,放手让学生独立计算,集体讨论,进一步强化运算顺序和书写规范。
着重引导学生自主归纳《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法则:先乘除后加减。
最后设计层次分明,形式多样的练习促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在算与用的过程中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1、使学生联系生活中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理解、掌握不含括号的三步计算式题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使学生在按顺序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四则混合运算顺序规定的合理性,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数学思考。
3、使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数学的价值,培养认真、严谨的学习习惯。
四、教学过程:1、激趣导入师;喜欢玩吗?课件动感出示2、4、10三张扑克牌师:赌王向我们飞来三张牌,谁能猜出牌的正面,分别是数字几?师:知道我们要玩什么吗?预设:24点师:没错就是24点,谁有答案了?待学生列出:2 × 10 + 4和4 + 2 × 10后,指明孩子口头检验(计算过程)。
课件出示4、4、7三张扑克牌。
师:谁来?预设: 4 × 7 - 4师:孩子们一起口头检验。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是本册教材中关于混合运算的一个重要内容。
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掌握了加减法和乘除法的运算规律,但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对混合运算的顺序感到困惑。
因此,本节课旨在让学生理解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学会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并能够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在数学学习方面有了一定的基础,对加减法和乘除法有一定的了解。
然而,他们在面对复杂一些的混合运算问题时,常常会忘记运算顺序,导致计算错误。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理解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通过大量的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掌握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
2.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掌握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熟练运用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采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和理解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采用游戏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课件和教学素材。
2.准备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进行练习。
3.准备一些游戏道具,用于游戏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情境教学法,创设一个具体的情境,让学生感受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重要性。
例如,小明买了一支铅笔花了5元,又买了一块橡皮花了3元,请问小明一共花了多少钱?让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2.呈现(10分钟)通过讲解和示范,向学生讲解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以及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规则。
同时,给出一些例子,让学生进行观察和理解。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一些实际的运算练习,巩固所学的知识。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优质课教学设计和反思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优质课教学设计和反思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节《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P30-P31作者及工作单位黄树彩蒙山县蒙山镇第二小学教材分析1.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的四则计算,能进行连加、连减、加减混合以及连乘、连除、乘除混合等同级的两步运算的基础上来学习本节课的算式中没有括号只有乘法和加、减法的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和列综合算式解答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这两部分的内容是相辅相成、有机结合的。
2.计算工具在当今社会和现实生活中已经普及了,人们已经不大需要使用纸笔进行大数目、多步数的计算。
但是四则计算的原理与方法、混合运算的顺序、步骤仍然是本节课的重要教学内容。
同时在学习中感受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
学情分析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的四则计算,能进行连加、连减、加减混合以及连乘、连除、乘除混合等同级的两步运算的基础上来学习本节课的算式中没有括号只有乘法和加、减法的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和列综合算式解答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在教学中学生比较难掌握的是列综合算式解答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通过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路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来突破含有乘法和加、减法的两步的运算顺序与书写格式,在学生交流中根据题意来理解和明确运算的顺序。
教学目标理解综合算式的含义,掌握含有乘法和加、减法的两步的运算顺序与书写格式。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掌握含有乘法和加、减法的两步的运算顺序与书写格式。
教学难点:列综合算式解答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教学过程1. 出示例题情境图。
2. 观察场景图:(1)图中讲的是一件什么事情?(2)途中有哪些商品?(3)每种商品的标价是多少?(4)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只要是合理的问题,我都要肯定。
1. 学生观察情境图。
2. 回答问题:图中讲的是小军和小晴一起去商店买一些学习用品。
一个书包:20元一本练习本:5元一盒水彩笔:18元学生可能会提出很多问题。
创设生活中的情境,让学生感受到生活处处要用到数学知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
扬州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不含括号的三步计算式题》教案
扬州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不含括号的三步计算式题》教案一. 教材分析《不含括号的三步计算式题》是扬州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的一章内容。
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掌握不含括号的三步计算式题的解题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章节内容包括加减乘除的混合运算,以及简单的应用题。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加减乘除的基本运算,但对复杂一些的计算题还不太熟悉,需要通过大量的练习来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性。
学生对应用题的兴趣较高,可以通过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不含括号的三步计算式题的解题方法。
2.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不含括号的三步计算式题的解题方法。
2.难点:对于较复杂的三步计算式题,能够迅速找到解题思路,准确计算。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小组合作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案例和题目。
2.准备计算器等教学工具。
3.准备教学PPT。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简单的应用题引入本节课的内容,例如:“小明有2个苹果,妈妈给了他3个苹果,他又吃掉了1个苹果,请问小明现在有几个苹果?”引导学生思考并解答这个问题。
2. 呈现(10分钟)在PPT上展示一些不含括号的三步计算式题,例如:5 + 3 × 2 = ?,6 ÷ 2 + 7 = ?等,让学生尝试解答。
同时,引导学生发现这些题目的特点和解题规律。
3. 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成小组,互相出题并解答。
教师在旁边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并给予鼓励和表扬。
4. 巩固(1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较复杂的不含括号的三步计算式题,让学生独立解答。
解答完毕后,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答案进行讲解和分析,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解题方法。
苏教最新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七、整数四则混合运算 1、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_14
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70~71页例1、“试一试”和“练一练”,第72页练习十一第1~4题。
教材简析:这一课内容是在学生已经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了两步混合运算顺序的基础上,教学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材安排了一道例题和一道“试一试”,教学三种不同结构的三步混合运算。
例1提供的是一个求两个乘积之和的实际问题。
我还让学生提了一个求两个乘积之差的实际问题。
这样的问题,由于学生对例题的结构和数量关系都比较熟悉,在提出问题后,没有做任何提示,而是直接让学生列式解答,同时讨论列综合算式的方法。
自然地引起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运算顺序的心理需求。
对于所列出的算式的运算顺序,我设计了能提示运算顺序的填空,启发学生先同时算出两边的乘除法,在算出中间的加减法。
算式变变变的环节变出的算式的结构与例题不同,同时启发他们想到:在计算时,暂时不算的按原位移下。
再变,变出了12+2×15-3,探索了运算顺序并计算。
在例题和“试一试”和12+2×15-3教学的基础上,教材引导学生思考“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什么”,归纳出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随后的练习题安排了辨一辨、算一算、比一比,分别是要求学生说说运算顺序再计算和,加深学生对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理解,初步感知一些运算规律。
最后是一道三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有利于学生练习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理解运算顺序的合理性,体会混合运算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目标:1.使学生联系具体的问题情境,理解并掌握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说明算式的运算顺序,能正确地进行计算;初步学会列综合算式解决三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能联系实际问题说明解决问题的计算过程,联系计算过程归纳运算顺序,发展归纳思维,在题组的比较过程中,优化计算方法,提高运算能力。
3.使学生再按顺序进行计算的过程中,梳理数学规则意识,发展认真严谨、细致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在运用学过的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增强策略意识,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教学设计及反思
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教学设计及反思教学内容:p.35、36教材简析:这部分内容主要是结合具体的问题情境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学会正确地进行计算。
例题提供的是一个求两积之和的实际问题。
这样的问题学生已经会分步列式解答。
教材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适时地提出“这道题先算什么”“你能列出综合算式吗”这两个问题,引导学生列出三步计算的综合算式,并自然地引起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运算顺序的心理需求。
教材没有直接告诉学生所列算式的运算顺序,而是让学生按运算顺序填空,引导学生联系对实际问题中数量关系的分析和理解,自主掌握运算顺序。
同时,填空的过程也能启发学生先同时算出两个积,再相加,从而使计算过程简便一些。
教学目标:1、让学生联系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过程感悟、理解并掌握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地进行计算,并能用以解决三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2、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增强类比迁移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获得成功体验,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三步计算运算顺序;运用三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光盘教学过程:一、学习例题:1、很多同学都喜欢下棋,我们一起去看看王老师买棋时遇到了什么数学问题:演示例题,指名说说图上的信息:买3副中国象棋和4副围棋。
象棋的单价是12元,围棋的单价是15元读问题:她一共要付多少元?这是一道购物的实际问题,遇到这类问题你马上会想到哪个基本数量关系式?复习:单价×数量=总价2、学生尝试列式,并交流:(1)分步列式:12×3=36元 15×4=60元 36+60=96元(2)综合:12×3+15×4(可能还有):(12+15)×(3+4)讲评:指着分步列式,让学生明确每一步算式的意思。
比较两个综合算式,让学生说说下面的算式为什么是错的?它这样算出的结果表示什么?明确:要用象棋的单价乘象棋的数量等于象棋的总价,围棋的单价乘围棋的数量等于围棋的总价;分别算出两样棋的总价加起来就是一共要付的钱。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不含括号的散步计算式题》教案(校级公开课)
《不含括号的三步计算式题》教案教学内容:新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70—71页。
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学会并能正确计算三步混合运算式题。
2.使学生联系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理解、掌握不含括号的三步计算式题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3.使所有学生明确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法则。
4.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增强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的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认真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难点:理解不含括号的三步计算式题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师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生活中如此,数学上也是如此,当算式中包含加、减、乘、除四种运算时就需要按一定的运算顺序来计算。
师:在三年级时,我们已经学习了两步计算式题,让我们借助下面4道题回顾一下它们的运算顺序。
课件出示:分别说说它们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①10+50-20 ②49÷7×3③ 16+4×7 ④ 40-20÷5提问:第一道题是按怎样的顺序算的?生:先算10+50师:怎么不先算50-20,生:只有加法和减法时候要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
师:那第二道题呢?生:先算49÷7师:那怎么不先算7×3生:只有乘法和除法也要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
师:第三题应该先算什么?生:先算4×7师:16+4在前面,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怎么不先算它呢?生:当算式有乘法和加法的时候,应该优先算乘法。
师:最后一题呢?生:应该先算20÷5师:这时候是(引导学生说)算式有减法有除法,应该优先算除法。
师:那么请同学们总结一下:当算式中有加减法和乘除法的时候,应该优先?生:先乘除后加减!(板书先乘除后加减)师:大家总结的很棒!今天我们就运用“先乘除后加减”这一知识经验,继续学习混合运算。
(板书课题混合运算)二、创设情境,开始探究1.创设情境,引出问题师: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其中中国象棋和围棋作为主流的棋类活动深受大家的喜爱。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7.1 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7.1 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7.1 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这一节主要让学生掌握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材通过例题和练习题的形式,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掌握运算顺序,提高学生的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一节之前,已经学习了整数的四则混合运算,对运算顺序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可能会对运算顺序产生困惑,特别是在三步混合运算中,不知道先算哪一步。
因此,在教学这一节时,需要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运算顺序,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2.教学难点: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能够正确地运用运算顺序。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实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设置具体的情境,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运算顺序;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能够正确地运用运算顺序;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讨论和交流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例题和练习题。
2.准备教学课件和黑板。
3.准备小组合作学习的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具体的情境,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运算顺序。
如:“小明买了一支铅笔花了5元,买了一块橡皮花了3元,请问小明一共花了多少钱?”让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2.呈现(10分钟)呈现相关的例题和练习题,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掌握运算顺序。
如:“计算下列算式:8 + 3 × 2 ÷ 4”、“计算下列算式:10 - 4 + 2 × 3 ÷ 2”等。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相关的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 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 苏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 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掌握运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四则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数学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3.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强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 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概念及运算顺序。
2. 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方法。
3. 解决实际问题,运用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运算方法。
2. 教学难点:解决实际问题,运用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教具、练习题。
2. 学生准备:课本、练习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复习两步混合运算,引导学生发现三步混合运算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探究新知(1)讲解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概念及运算顺序。
(2)通过实例演示,引导学生总结运算方法。
(3)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的学习心得。
3. 实践应用(1)布置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3)组织学生进行课堂小结,巩固所学知识。
4.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运算顺序和运算方法,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
5. 课后作业(1)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2)要求学生按时完成作业,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六、教学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的问题。
2. 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七、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评价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合作意识和数学思维能力。
3. 评价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探究新知”部分,特别是讲解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概念及运算顺序,以及通过实例演示引导学生总结运算方法。
小学数学苏教版四年级上册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_习题附答案
小学数学苏教版四年级上册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一、口算400×6=300×32=57÷3=50×100=840÷40=36×3=11×800=28×3=60×50=42×3=600÷20= 15×6=360÷30=78÷6=25×8=100÷4=二、脱式计算450-120×8÷6180-40×4+26245÷5-12×335×40+4320÷938+62-759÷33592-168÷28+125三、照样子画线表示运算顺序。
48÷6+2×1537+420÷70×832+18×25-12 36+135÷9+6840÷7-16×7400-120÷5+28四、下面的运算对吗?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96-80÷16×3 450+50×2+18=16÷16×3 =500×20=1×3 =10000=3五、解决问题1、花圃里有15行海棠,每行25棵,月季的棵数是它的2倍。
菊花的棵数比月季少20棵,菊花有多少棵?2、某超市有一天共卖出252千克苹果,卖出的梨比苹果的2倍还多40千克。
这一天卖出的梨比苹果多多少千克?3、果园里运送水果,4辆卡车可运480箱,照这样计算,再增加5辆这样的卡车,一共可以运多少箱水果?4、甲乙两个工程队合修一条路,甲队每天修55米,乙队每天修48米,两队合修了25天,这样正好把这条路修好。
这条路全长多少米?完成时,甲队比乙队多修多少米?5、加工厂一次共加工960千克大米,每袋装30千克。
已经装了15袋,还需要这样的袋子多少个才能装完?部分答案:一、略二、290 46 13 1880 77 711三、略四、96-80÷16×3 450+50×2+18=96—5×3 =450+100+18=96-15 =550+18=81 =573五、1、15×25×2-20=730(棵)答:菊花有730棵。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7单元 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2)∣苏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7单元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2)∣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 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3. 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和运用运算顺序进行计算。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练习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复习导入,让学生回顾已学的混合运算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讲解新课(1)讲解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① 引导学生观察算式,发现运算顺序。
② 讲解运算顺序:先算乘除,后算加减。
(2)讲解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① 通过例题,展示计算方法。
② 引导学生总结计算方法:从左到右依次计算。
3. 练习巩固(1)出示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教师点评,强调易错点。
4. 解决实际问题出示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5. 课堂小结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收获。
6.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发现问题,调整教学策略。
2. 注重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课后及时批改作业,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本节课通过讲解、练习、解决实际问题等环节,让学生掌握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问题,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教学效果。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讲解新课”部分,特别是对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的讲解。
这部分内容是学生理解和掌握新知识的关键,也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
详细补充和说明:讲解新课(1)讲解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练习试题共三套
四(上)第七单元《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练习一一、计算 1. 直接写得数。
14×6= 450÷50= 3×32= 70÷5= 3×600= 270÷9= 180÷30= 25×4= 360÷6= 125×8= 2.3. 用递等式计算。
440-200÷5×8 110-20×5+25 270-70÷14+6 935-360÷12×15720÷60+30×15 120+480÷6×8 12×50-310÷5 450+450-9×54. 先在综合算式:综合算式: 二、填空150 +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法,后算()法。
2.把下面每组算式合并成一道综合算式。
240÷6=40,2×17=34,40-34=6. 综合算式:36÷3=12,51-12=39,39+25=64. 综合算式:3.28+132×4÷6的运算顺序是:先算()法,再算()法,最后算()法,结果是()。
4.34+147÷7-10的运算顺序是:先算()法,再算()法,最后算()法,结果是()。
5.6本《新华字典》摞在一起高168毫米,15本这样的字典摞在一起的高度是()毫米;()本这样的字典摞在一起的高度是504毫米。
6.学校栽了一些盆花,如果每个教室放3盆,可以放24个教室。
如果每个教室放4盆,可以放()个教室。
7.小东在计算□-40÷4时,先算减法,后算除法,得到的结果是5,那么正确的结果应该是()。
8.根据下面的算式在横线上补上问题。
甲、乙两城相距630千米,一列火车以平均每小时90千米的速度从甲城开往乙城,已经行驶了5小时,?算式:630÷90-5三、选择1.下列算式计算正确的是().A. 44+26÷2-25B. 186-5×16-80C. 780-78×10÷780=70÷2-25 =186-80-80 =780-780÷780=35-25 =186-0 =780-1=10 =186 =7792.15×2÷15×2的结果是().A. 1B. 4C. 2253.计算82×3-95+5时,最后一步算().A. 加法B. 减法C. 乘法1. 兵兵家有3口人,原来居住面积是75平方米,搬入新居后,居住面积是120平方米。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及反思-7.1 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 丨苏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及反思-7.1 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丨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够正确进行计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掌握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认真、细心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内容1. 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 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 教学难点:正确进行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计算。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问题中都涉及到了哪些数学运算?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2. 探究新知(1)引导学生回顾两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让学生尝试解决一个不含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的问题。
(2)提出问题:如果在一个算式中再增加一步运算,如何确定运算顺序呢?(3)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总结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先算乘除,再算加减,从左到右依次进行。
3. 巩固练习设计一些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并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4. 课堂小结通过提问方式,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
五、课后作业1. 完成课本练习题。
2. 尝试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运用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
六、教学反思1. 本节课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掌握了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培养了学生的运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2.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 课后作业的设计要注重联系实际,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在以上教案中,需要重点关注的是“探究新知”环节,因为这是学生理解和掌握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运算顺序的关键步骤。
苏教版数学小学四年级上册电子教案.doc
第(三)单元教学设计课时教案首页共()课时总计第()课时教学流程课堂调控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创设情境你们到商店买过东西吗?-般买东西的时候你会考虑哪几个问题?出示图:看图:说说看上面告诉我们哪几个信息?二、认识“综合算式”1、提问题:谁能根据这些信息来提个问题呢?引导学生解答后,问:谁能提需要两步计算才能解决的问题呢?a解决:请大家解答这个问题,写在自备本上讨论交流:(1)说说第一种算法每一步分别表示什么音中、?心。
(2)说说第2个算式先算的是什么?再算的是什么?(3)再说说第3个算式的计算顺序&综合算式:比较这3个算式,它们有什么不同?指出:第1个算式是一个算式解决一个问题,分两步来完成的,我们把它叫做分步列式。
而后面的做法是把上面的两个算式合并在…起写的,我们叫它综合算式自占带了多少钱?东西的单价?准备购买的数量……看图一一说说几样东西的单价。
1、可能会提一步计算的问题。
买3本笔记本和一•个书包,一共用去多少钱?2.交流:(1) 3X 5=15 元,15 + 20=35元(2)3X 5+ 20=35元(3)20+ 3X 5=35元学生分别说出三个算式的意思和计算顺序。
&第1个算式是一个算式解决一个问题,分两步来完成的,而后面的做法是把上面的两个算式合并在一起写的。
综合算式在解答时,其实是有它的格式。
比如:3X 5+ 20(边说边板书计算格式,注意说清楚:先算什么,没算的移下来,2 个“宣号要对齐……)这种等式叫递等式最后别忘了单位名称和答语4刚才我们用综合算式解决了一个问题,谁再能提一个可以用综合算式解决的问题呢?教师巡视,注意发现不规范的地方,提醒大家。
请学生解答后,与刚才的算式比一比。
两个算式在计算顺序上,你发现了什么?指出:计算的时候,我们并不是太讲究“先来后到”,而是更注意“论资排辈”。
乘法一遇到加或减,就要充老大,都是轮到它先算。
三、练习:1、完成第1题,老师巡视,注意发现问题及时给予指导。
小学数学苏教版四年级上册《不含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习题
小学数学苏教版四年级上册《不含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习题
小学数学苏教版四年级上册
《不含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习题
一、基础题
1.直接写出得数
10+12×3=(33+67)×20=
10-125÷25=(21-15÷3)÷4=
39÷3-7=6×(30+45÷9)=
2、填空。
(1)38×50-24÷3可以同时先算()法和()法,再算()法。
(2)已知6+15=21,400-43=357,357÷21=17,把这三个算式列成一个综合算式是:()。
(3)两数相乘的积是260,如果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5倍,那么积是()。
二、综合题
1.选择
(1)算式38+615÷41,可以读作()
A、38加上615除以41,得多少;
B、38与615的和除以41,商是多少;
C、38加上41除615的商,和是多少;
(2)420÷70=6,错误的说法是()
A、70不能除尽420;
B、70能除尽420;
C、420能被70除尽;
(3)203减去170除以19,求商的算式是()
A、203-170÷19
B、(203-170)÷19。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两步式题
教学内容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两步式题
第30页~第31页例题及想想做做
共几课时 6
课型
新
授
第几课时 1
三维目标1.让学生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列综合算式,掌握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正确地脱式计算。
2.让学生经历由分步列式到综合算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会可以列综合算式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感受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
3.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的价值,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让学生初步理解综合算式的含义,掌握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含有乘法与加、减法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难点:帮助学生理解算式中有乘法和加、减法,应先算乘法及递等式书写格式。
教学资源学生已经初步理解整数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整数四则运算的方法,会列分步式解答两步计算实际问题。
这部分内容以小朋友购买文具用品为素材,在现实情境中分别提出问题让学生解决,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把两个一步计算的算式合成综合算式,体会综合算式的含义。
教师准备:教学挂图。
预习设计1.书包20元1个,水彩笔18元1盒。
(1)小军买3本笔记本和1个书包,
一共用去多少钱?(2)小晴买2盒水彩笔,付了50元,应找回多少元?
2.你能试着把两个一步计算的算式合成综合算式吗?试一试。
学程设计导航策略
调正
与反
思
一、揭示课题,明确目标。
(预设3分钟)
谈话导入
二、目标驱动,自主学习。
(预设14分钟)
1.出示例题:(情境图)小军买3本笔记本和1个书包,一共用去多少钱?学生分析获取数学信息。
2.汇报预习情况。
(1)5×3=15(元)
15+20=35(元)
(2)5×3+20=35(元)
3.学生讲解第2种方法的算理。
了解综合算式与分步算式的区别。
【板块一】
谈话: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来研究“混合运算”,感受数学的简洁美。
【板块二】
1.引导看情境图。
同学们,你们到文具店买过学习用品吗?现在,老师就带大家一起逛逛这家文具店,你都看到哪些商品,每种商品的标价各是多少元?
同学们看,来了一位小顾客小军,他买了什么呢?
2.看看预习作业,讲讲你现在的解答方法。
3. 第一种方法,大家都能理解,这第二种方法5×3+20表示什么意思?
4.学习递等式的书写格式。
5. 出示例题:(情境图)小晴买2盒水彩笔,付了50元,应找回多少元? 汇报预习情况(估计两种)。
6.学生分析综合算式50-18×2
讨论:算式应先算什么?
三、全班交流,提炼建模。
(预设3分钟)
1.学生小组比较发现5×3+20与50
-18×2有什么共同点。
2.共同小结含有乘法和加、减法的混
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3.完善课题含有乘法和加、减法的混
合运算。
四、分层练习,巩固内化。
(预设10分钟)
1.做“想想做做”第1题。
学生说说每道题的运算顺序,再独立写出计算过程。
2.做“想想做做”第2题。
3.做“想想做做”第4题。
介绍:同学们列的两个一步计算的算式,在数学上叫分步解答。
把两个一步算式合成一个算式,在数学上叫综合算式。
4.由于综合算式不只是乘法,也不单纯是加法,它进行的是混合运算,混合运算有自己的书写格式。
教师讲解书写格式:对齐算式的左端画“=”,需要算几步就画几个“=”。
同时板书示范。
5.根据学生的汇报情况提问:哪种方法是分步列式?哪种方法是综合列式?
6.请学生讲解 50-18×2的含义。
50-18×2应先算什么?为什么?同桌讨论后,指名汇报。
【板块三】
1.请同学们看黑板上的这两道算式,你能发现有什么共同点吗?
引导学生发现:算式中都有两种计算,其中一种是乘法,另一种是加法或减法,都是先算乘法。
2.谁来说一说含有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让学生看书P30,读教科书的结论。
【板块四】
1.先让学生说说每道题的运算顺序,再独立写出计算过程。
2.学生独立找出错误之处,然后集体汇报。
3.(1)和同桌说一说每组题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各自脱式计算,指定三人板演。
(3)集体校对。
(4)提问:32+3-20和56÷7×8这两题的运算顺序和今天学习的混合运算有什么不同?
作业设计1.课堂作业:(预设10分钟)补充习题第31页第2题,第3题,第4题,
第5题。
2.家庭作业:《一课一练》第24页的第2题、第3题、第5题及智力冲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