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二则
18 寓言二则_生字词学习
词 语
句 子
wǎn
日部 左右结构 夜晚 晚上
夜晚,星星在天空中眨着眼睛。
拼 音
结 构
部 首
笔 顺
词 语
句 子
bǔ
衤部 左右结构 修补 补充
农夫把羊圈修补好了。
拼 音
结 构
部 首
笔 顺
词 语
句 子
wā
虫部 左右结构 青蛙 蛙泳
青蛙是捉害虫的能手。
拼 音
结 构
部 首
笔 顺
词 语
句 子
tiào
⻊部 左右结构 跳高 跳舞
她最拿手的体育运动是跳高。
拼 音
结 构
部 首
笔 顺
词 语
句 子
láo
宀部
上下结构 牢房 亡羊补牢
《亡羊补牢》告诉我们:任何时 候发现问题都应该想办法去补救。
拼 音
结 构
部 首
笔 顺
词 语
句 子
yǎnɡ
丷部
上下结构 养育 抚养
黄河奔流不息,养育了一代代的 华夏儿女。
牢固
牢房
爷爷做的小木凳十分牢固。
拼 音
词 语
句 子
juàn
羊圈 圈养
牧羊人把羊圈修补得十分结实牢 固。
拼 音
词 语
句 子
diāo
叼着
叼走
骗过乌鸦后,狐狸叼着肉飞快地 跑了。
拼 音பைடு நூலகம்
词 语
句 子
fānɡ
坊间
书坊
小时候,奶奶经常给我讲坊间流 传的故事。
拼 音
词 语
句 子
diū
丢失
丢弃
妈妈把坏掉的南瓜丢弃在垃圾桶 里。
寓言二则二年级下册课堂笔记
寓言二则二年级下册课堂笔记
以下是《寓言二则》二年级下册的课堂笔记,供您参考:
一、课文内容
《寓言二则》是由两则寓言故事组成,分别是《坐井观天》和《亡羊补牢》。
二、《坐井观天》寓意
坐井观天,出自《庄子·外物》,原文是:“坐井观天,曰天小者,非天小也。
” 比喻眼光狭小,见识短浅。
三、《亡羊补牢》寓意
亡羊补牢,出自《战国策·楚策四》,原文是:“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
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 比喻出了问题以后及时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
继续受损失。
四、课堂重点
1. 掌握生字词,理解寓言故事的内容。
2. 学会从寓言故事中提炼寓意,并应用到生活中。
3.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五、课堂难点
1. 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寓言故事的寓意,并将其与现实生活相结合。
2. 如何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和创新意识,让他们在寓言故事中得到启示和感悟。
六、课堂活动
1.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寓言故事的内容和寓意,并分享自己的感悟。
2. 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寓言故事中的角色,通过表演的方式深入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心理。
3. 创作活动:让学生根据寓言故事的寓意创作短文、诗歌等文学作品,培养他们的文学创作能力和想象力。
二年级下寓言二则
二年级下寓言二则寓言一:勤劳的蚂蚁和懒惰的蝉从前有一只勤劳的蚂蚁和一只懒惰的蝉。
当夏天来临时,蚂蚁开始努力地为将来的冬天储存食物。
它们一天天地工作,不停地搬运着食物,将之储存在它们的巢穴里。
而蝉则整日无所事事,只会欢快地鸣叫。
冬天来临,天气寒冷,蚂蚁躲在巢穴里,安心地享受着储存的食物。
而蝉则冻得直打颤,肚子饿得咕咕叫。
它来到蚂蚁的巢穴门口,请求蚂蚁帮助它。
蚂蚁对蝉说:“你夏天的时候为什么不努力工作,像我一样储存食物呢?现在冬天来了,你只能自食其力了。
”这个寓言故事告诉我们,勤劳和懒惰的区别是非常明显的。
勤劳的人会为将来做好准备,而懒惰的人则只顾眼前的享乐。
只有通过勤奋努力,我们才能够克服困难,过上幸福的生活。
寓言二:渔夫和金鱼从前有一个年轻的渔夫,他每天都在河里捕鱼。
一天,他捕到了一条金鱼。
金鱼开口对渔夫说:“如果你把我放回河里,我将会帮助你实现三个愿望。
”渔夫觉得这是一个绝好的机会,于是他将金鱼放回了河里。
金鱼履行了它的承诺,给予渔夫三个愿望。
渔夫第一个愿望是变得非常富有。
金鱼立刻把他的简陋的渔船变成了一艘华丽的大船,船上装满了黄金和宝石。
渔夫第二个愿望是变得非常聪明。
金鱼使他变得聪明智慧,他能够回答所有问题,解决所有难题。
渔夫第三个愿望是拥有永恒的青春。
金鱼回应说:“我不能给你永恒的青春,但我可以让你拥有年轻的心灵和快乐的生活。
”渔夫非常满足地回到了自己的家,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
他明白了财富、智慧和快乐的真正含义。
这个寓言故事告诉我们,财富、智慧和快乐并不是唯一的追求。
真正的幸福来自于我们内心的满足和快乐,而不是外在的物质和能力。
寓言二则《掩耳盗铃》《滥竽充数》
寓言二则《掩耳盗铃》《滥竽充数》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故事所蕴涵的道理。
2、引导学生针对这两种现象发表看法,树立正确的人一辈子观。
3、学习课文生字词。
4、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1、学习课文,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故事所蕴涵的道理。
2、引导学生针对这两种现象发表看法,树立正确的人一辈子观。
课时划分建议本课教学2课时。
拓展习题1、比一比,组成词语。
腔()掩()铃()偷()空()淹()岭()愉()2、填空《掩耳盗铃》这则寓言讲的是的事,告诉人们不要。
教具预备:投影仪;《滥竽充数》的动画片;生字词卡片。
教学过程(预想):第一课时一、出示插图,引导看图。
师:图上画的有哪些人?他们在哪儿干什么?生:图上画了两个人。
生:他们在一个大门口。
生:有一个人左手捂着自己的耳朵,右手伸手摸一个铃铛。
生:不对,老师,不是伸手去摸,他是想偷去。
师:对,那个人正捂着自己的耳朵去偷别人的铃铛,这是如何回事呢?让我们今天来学习寓言《掩耳盗铃》。
二、板题读题,释题。
掩耳盗铃:捂着自己的耳朵去偷别人的铃铛。
寓言:含有一定道理的小故事。
三、自由读文。
要求:1、自学课文生字词。
2、找出点明故事结果的语句读一读。
四、检查自学情形。
1、检查字词。
2、指名逐节读文,正音。
3、指明读点明故事结果的语句。
“没想到手刚碰到铃铛,他就被人发觉了。
”五、阅读课文,由结果和课后第三题为中心展开讨论学习。
讨论:(1)什么缘故他刚碰到铃铛,就被人发觉了呢?(2)他在偷铃铛之前是如何想的?他的方法对吗?什么缘故?生:因为铃铛是有人碰它,它就会响的,古时代如此的铃铛确实是用来做门铃用的。
生:他只捂了自己的耳朵,并没捂住别人的耳朵,别人因此听的见。
生:那个人真傻,他明明明白铃铛一碰就会响起来,他还想捂住自己的耳朵去偷,他以为别人都听不到,这骗谁呀?只能骗自己。
生:他的方法真是大错特错了。
因为他只捂住自己的耳朵,别人不可能听不见的。
12 寓言二则《亡羊补牢》《揠苗助长》(生字笔顺)
线上,不要向下出头 返回
笔顺:
jīn
部首:⺮ 结构:上下
亡牢 钻劝 丢告
组词:脑筋 筋疲力尽 形近字:肋
筋疲
造句:爬上山顶后,我们都已
竹字头在上半格中间
累得筋疲力尽了。
返回
笔顺:
亡牢 钻劝 丢告 筋疲
笔顺:
pí
部首:疒 结构:半包围
组词:疲倦 筋疲力尽
形近字:疫
造句:妹妹生病了,看起来很
最后一笔捺要稍长
疲倦,有气无力的。
返回
要伤害小动物。 返回
亡牢 钻劝 丢告 筋疲
笔顺:
diū
部首:厶 结构:上下
组词:丢失 丢三落四
形近字:法
注意勿把竖和撇 折连成一笔写
造句:不管在哪里,都不可以
随意丢弃垃圾。
返回
gào
部首:口 结构:上下
亡牢 钻劝 丢告
组词:劝告 告诉 形近字:吉
筋疲
造句:小丽悄悄地告诉了我一
牛字头的竖写在竖中
个秘密。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
12 .寓言二则
注意看笔画顺序,不写倒笔字哦!
亡 牢 钻 劝 丢 首页 bpmfdtnnlgkhjqxzcsr 告 筋 疲 ywaoeiuüāáǎàōóǒò ēéěèīíǐìūúǔùǖǘǚǜgɡ ń独ň体ɑɡ上下 左右 半包围 结构 结构 结构 结构 点击汉字学习笔顺
后鼻音
wáng 部首:亠 结构:独体
不晚。
返回
亡牢 钻劝 丢告 筋疲
笔顺:
平舌音 zuàn 钻井
zuān 部首:钅
结构:左右
组词:钻研 钻探
形近字:沾
造句:猫往那儿一站,老鼠便
“占”的第一笔竖 略长,横笔较短
二年级寓言二则原文
二年级寓言二则原文
寓言两则一:亡羊补牢。
从前有个人,养了几只羊。
一天早上,他去放羊,发现羊少了一只。
原来羊圈破了个窟窿,夜里狼从窟窿钻进去,把羊叼走了。
街坊劝他说:“赶紧把羊圈修一修,堵上那个窟窿吧!”
他说:“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
第二天早上,他去放羊,发现羊又少了一只。
原来狼又从窟窿钻进去,把羊叼走了。
他很后悔没有听街坊的劝告,心想,现在修还不晚。
他赶紧堵上那个窟窿,把羊圈修得结结实实的。
从此,他的羊再也没丢过。
寓言两则二:揠苗助长。
古时候有个人,他巴望自己田里的禾苗长得快些,天天到田边去看。
可是,一天,两天,三天,禾苗好像一点儿也没有长高。
他在田边焦急地转来转去,自言自语地说:“我得想个办法帮它们长。
”
一天,他终于想出了办法,就急忙跑到田里,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
从中午一直忙到太阳落山,弄得筋疲力尽。
他回到家里,一边喘气一边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力气总算没白费,禾苗都长高了一大截。
”
他的儿子不明白是怎么回事,第二天跑到田里一看,禾苗都枯死了。
寓言故事——寓言二则
寓言故事——寓言二则
【小蜜蜂与油菜花】
一只小蜜蜂看到一株油菜花正在流泪。
小蜜蜂便前去问道:“美丽的油菜花,你为什么悲伤呢?”
油菜花回答道:“明天我的生命就将凋谢,我的美丽就将消失,我怎能不悲伤呢?”
小蜜蜂问道:“你是否已孕育了种子呢?”
油菜花回答道:“我内心正膨胀着很多种子。
”
小蜜蜂说道:“美丽的油菜花,那么你不仅不必悲伤叹气,而且你应该庆幸自己——只要你拥有美丽的种子,不久的将来,你还可以开出绚丽的花,你的美丽还将再现。
”
只要你永远拥有美丽的种子,你就可以开出成功之花,拥有美丽的未来。
【山羊与斑豹】
一只山羊初次见到一只美丽的斑豹时,它对斑豹身上漂亮的斑纹极为喜爱,羡慕不已。
于是,山羊便兴高采烈地走到斑豹面前,禁不住喜悦之情去抚摸斑豹身上美妙的斑纹。
斑豹却对送上门来的猎物毫不留情,它凶残而又津津有味地吞食了这只可怜的山羊。
这只山羊临死时悲叹道:“我真愚蠢,我原以为凡是美丽的东西都是善良可爱的,结果却因爱美之心葬送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
有些美丽的东西也是致命的陷阱。
二年级寓言二则课文
二年级寓言二则课文一、《安徒生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 《卖火柴的小女孩》是一则经典的寓言故事,它讲述了一个可怜的小女孩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一个寒冷的冬天夜晚。
小女孩是个穷苦的孩子,她被迫卖火柴来维持生计。
她没有温暖的家,也没有足够的衣物来御寒。
小女孩走在街头,看到通过窗户透出来的温暖和热闹的家庭场景,对此感到非常羡慕。
雪花纷飞,大街上寂静无声,小女孩冷得发抖,她看到一盏盏明亮的路灯,但自己的身体已经不够力气继续行走了。
就在这时,她点了一根火柴,一瞬间她的周围变得温暖明亮。
小女孩看到热闹的圣诞树和过去的亲人,这给她带来了温暖和快乐。
然而,火柴熄灭之后,小女孩又回到了寒冷的现实中。
她用完火柴后,再也没有办法找到回家的路。
最终,小女孩倒在了雪地中,永远地离开了人世。
这个寓言故事告诉我们:在寒冷的冬天里,很多人都生活在极度贫困和困苦之中。
我们应该珍惜现有的生活并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二、《伊索寓言:乌鸦喝水》 《乌鸦喝水》是一则著名的伊索寓言故事,它讲述了一只聪明的乌鸦的故事。
故事说的是一个饥饿的乌鸦在找不到食物的情况下,找到了一个装满水的瓶子。
乌鸦想要喝水,但是瓶颈太小,它无法将嘴伸进去。
乌鸦想了一个聪明的办法,它用石子一颗颗地扔进瓶子里,让瓶内的水位一点点上升。
终于,水位上升到了乌鸦可以够到的位置。
乌鸦喝饱了水,满足地离开了。
这个寓言故事告诉我们:聪明和创造力可以帮助我们克服各种困难。
面对挑战时,我们应该学会运用智慧,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以上是关于二年级寓言二则课文的内容。
通过《卖火柴的小女孩》我们了解到了生活中许多困难和不幸,我们应该懂得关心他人,给予帮助。
而《乌鸦喝水》则告诉我们要善于发挥自己的智慧,用创造性的思维去克服困难。
这些课文能够培养孩子的情操和智力,帮助他们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寓言故事是我们学习的宝贵资料,希望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其中的智慧。
古代寓言二则翻译
====Word 行业资料分享--可编辑版本--双击可删====源-于-网-络-收-集 郑人买履1、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duo )其.足,而置之其坐.....——有个郑国人,想要买鞋子,事先量了自己的脚,把量好的尺码放在自己的座位上。
欲:想要。
度:量长短。
其:自己的。
而:连词,表承接。
置:放。
之:代词,指量好的尺码。
其:自己的。
坐:同“座”,座位。
2、至之..市.,而.忘操之..——等到到集市去的时候,却忘了拿量好的尺码。
至:等到。
之:到……去。
市:集市。
而:连词,表转折,却。
操:拿,携带。
之:代词,指量好的尺码。
3、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
”反归取之....。
——已经拿到鞋子,(才发现忘了带尺码)就对卖鞋子得人说:“我忘了拿量好的尺码。
”就返回家拿量好的尺码。
得:拿到。
持:拿。
度:量好的尺码。
反:同“返”,返回。
归:回家。
取:拿。
之:量好的尺码。
4、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等到它返回集市的时候,集市交易已经结束,终于没有买到鞋。
及:等到。
反:同“返”,返回。
罢:结束。
遂:终于。
5、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有人问:“为什么不用脚试一试鞋的大小呢?”何:为什么。
之:代词,指鞋子。
以:用。
6、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郑人回答说:“我宁可相信量好的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宁(ning ):宁可。
度:量好的尺码。
信:相信。
自:代词,自己。
寓意:做事情不能迷信教条,不管客观实际,而要从实际出发,懂得变通。
刻舟求剑1、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有个楚国人渡江,他的剑从船中掉到水里。
涉:搭船渡过。
其:代词,指楚人的。
自:从。
坠:掉落。
2、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
”——急忙在那船边刻下记号,说:“这儿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
”遽:急忙。
契:刻。
其:那个,指示代词。
是:这儿,指示代词。
之:助词,用于主谓之间,无实义。
3、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船停了,从他刻记号的地方下水找剑。
二年级语文下12、寓言二则《亡羊补牢》《揠苗助长》
教学目标
会认“寓、则”等15 个生字,会写“亡、牢”等8个生字, 会写“亡羊补牢、劝告”等4个词语。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两则寓言的内容。
理解“亡羊补牢” 、“揠苗助长” 两个成语的意思,并从 中受到启发:做了错事,只要肯接受建议,及时改正,就不 算晚;做事不可急于求成。”
教学重点
资料导入
寓言
寓言,用假托的故事或拟人手法来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
的文学作品,常带有讽刺或劝诫的性质。
寓言是民间口头创作。在先秦诸子百家的著作中,经常
采用寓言阐明道理,保存了许多当时流行的优秀寓言。如:
《亡鈇》《攘鸡》《揠苗助长》《自相矛盾 Nhomakorabea《郑人买履》
《守株待兔》《刻舟求剑》《画蛇添足》等,其中《庄子》
与《韩非子》收录最多。
谈话导入
寓言是一个魔术袋,袋子很小,却能从里面取出很多的 东西;寓言是一个怪物,当它朝你走来时,分明是一个故事 ,而当它转身离开时,却突然变成了一个哲理;寓言是一把 钥匙,它可以打开心灵之门,启发智慧,让思想活跃。既然 寓言这么有趣,这么深刻,那就让我们一起去寓言王国看看 吧!
又让狼把羊从窟 窿 里
叼走了。
课文理解 读读想想
亡羊补牢
读《亡羊补牢》,说说这 则寓言故事讲了什么?用自己 的话说一说。
课文理解 ☆ 养羊人为什么后来又没丢羊了? ☆ 课文中“后悔”、“接受”两个词语体现了什么? ☆ 说说你对这则寓言的寓意的理解。
你想对那个人 说些什么吗?
课文理解 读读演演 分角色演读《亡羊补牢》。
课文理解 ☆ 你在学习上和生活中也遇见过类似“亡羊补牢”这
样的事吧?说说你的见闻和感想。
☆ 把这两则寓言故事讲给你的爸爸妈妈听。
《寓言二则》原文翻译知识点汇总
《寓言二则》原文翻译知识点汇总《杞人忧天》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2〕,身无所寄〔3〕,废寝食者。
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4〕,曰:“天,积气耳。
无处无气,若屈伸呼吸〔5〕,终日在天中行止〔6〕,奈何忧崩坠乎〔7〕 ?”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8〕?”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9〕,亦不能有所中伤〔10〕。
”其人曰:“奈地坏何〔11〕?”晓者曰:“地,积块耳〔12〕,充塞四虚〔13〕,无处无块。
若躇步跐蹈〔14〕,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其人舍然大喜〔15〕,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长庐子闻而笑之〔16〕,曰:“虹蜺也〔17〕,云雾也,风雨也,四时也,此积气之成乎天者也〔18〕;山岳也,河海也,金石也,火木也,此积形之成乎地者也〔19〕。
知积气也,知积块也,奚谓不坏〔20〕?夫天地,空中之一细物,有中之最巨者〔21〕。
难终难穷〔22〕,此固然矣〔23〕;难测难识,此固然矣。
忧其坏者,诚为大远;言其不坏者,亦为未是〔24〕。
天地不得不坏,则会归于坏〔25〕。
遇其坏时,奚为不忧哉?”子列子闻而笑曰〔26〕:“言天地坏者亦谬〔27〕,言天地不坏者亦谬。
坏与不坏,吾所不能知也。
虽然〔28〕,彼一也〔29〕,此一也〔30〕。
故生不知死,死不知生;来不知去〔31〕,去不知来。
坏与不坏,吾何容心哉〔32〕!”〔1〕杞(qi)国:周代诸侯国名,始建都于雍丘(今河南杞县),后几次迁都,前455年为楚所灭。
崩坠:崩塌陷落。
〔3〕身无所寄:无,《诸子集成》本作“亡”。
据人民文学出版社选本改。
下文的“亡处亡气”、“亡处亡块”亦据改。
亡:通“无”。
寄:依附。
〔4〕因:就。
晓之:开导那人,使其明白。
〔5〕若:你。
屈伸:指身体四肢活动。
〔6〕行:行动。
止:停留。
〔7〕奈何:怎么。
〔8〕星宿(xiu):星座。
古人所指二十八个星座称二十八星宿。
〔9〕只使:即使。
〔10〕中(zhong)伤:被击中而受伤害。
《庄子寓言二则》原文、注释、译文
《庄子寓言二则》原文、注释、译文【原文】《庄子寓言二则》《庄子》(一)匠石①之②齐,至于曲辕③,见栎④社树。
其大蔽⑤数千牛,絜⑥之百围⑦,其高临山⑧,十仞而后有枝,其可以为舟者旁⑨十数。
观者如市,匠伯⑩不顾,遂行不辍(11)。
弟子厌观(12)之,走(13)及(14)匠石,曰:“自吾执斧斤以随夫子,未尝见材如此其美也。
先生不肯视,行不辍,何邪?”曰:“已矣(15),勿言之矣! 散木(16)也,以为舟则沉,以为棺(17)椁(18)则速腐,以为器则速毁,以为门户则液樠(19),以为柱则蠹(20)。
是不材之木也,无所可用,故能苦是之寿。
”匠石归,栎社见梦(21)曰:“女(22)将恶乎比予哉? 若(23)将比予于文木(24)邪?夫柤(25)梨橘柚,果蓏(26)之属,实熟则剥(27),剥则辱(28);大枝折,小枝泄(29)。
此以其能苦其生者也,故不终其天年而中道夭(30),自掊击(31)于世俗者也。
物莫不若是。
且予求无所可用久矣,几死,乃今得之,为予大用。
使予也而有用,且得有此大也邪?且也若与予也皆物也,奈何哉其相物(32)也?而几死之散人,又恶知散木!”匠石觉而诊(33)其梦。
弟子曰:“趣取无用,则为社何邪?”曰:“密(34)! 若无言! 彼(35)亦直(36)寄焉,以为不知己者诟厉(37)也。
不为社者,且几(38)有翦(39)乎! 且也彼其所保(40)与众异,而以义(41)喻(42)之,不亦远乎?”(二)宋元君(43)夜半而梦人被(44)发窥阿门(45),曰:“予(46)自(47)宰路(48)之渊,予为(49)清江(50)使河伯(51)之所,渔者(52)余且(53)得予。
”元君觉,使人占(54)之,曰:“此神龟也。
” 君曰:“渔者有余且乎?”左右曰:“有。
”君曰:“令余且会朝。
”明日,余且朝。
君曰:“渔何得?”对曰:“且之网得白龟焉,其圆五尺。
”君曰:“献若之龟。
”龟至,君再欲杀之,再欲活之,心疑,卜之,曰:“杀龟以卜吉。
寓言二则优秀7篇
寓言二则优秀7篇《寓言两则》想必有不少人都有读过,那么有关《寓言两则》的课文原文哪里有呢?小编为朋友们整理了7篇《寓言二则》,希望能为您的思路提供一些参考。
寓言二则篇一【学习目标】1、认识6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纪昌学射、妻子、百发百中、扁鹊治病、拜见、理睬、肠胃、汤药、医治、无能为力”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联系有关词句,体会人物的想法,懂得无论学习什么技艺,都要“练好基本功”和“要防微杜渐、听取别人正确意见”。
3、练习提出问题和大家讨论,发表自己的想法和看法。
【教学重难点】1、了解课文内容,理解纪昌学射和扁鹊治病的经过。
2、理解寓言所包含的寓意。
【课时划分】两课时。
第一课时《纪昌学射》一、揭示课题,质疑问难1、回忆学过的寓言故事,说说喜欢的原因。
2、小结揭题:寓言故事不仅引人入胜,还告诉我们做人的道理,所以我们都非常的喜欢。
今天我们就再来学习29课《寓言两则》中的第一则《纪昌学射》。
3.读准“昌”的字音,记住“昌”的字形,注意与“冒”的区别。
4.据题质疑:读了课题,你猜课文有可能写什么?(纪昌跟谁学射箭?纪昌怎样学射箭?结果学得怎样?)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1.请带着你要了解的问题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顺课文,想想课文主要写什么。
2.指名读课文,随机正音。
3.你们猜想的问题文中都写出来了吗?能否用上几句话连起来简单的说一说?随机板书:练眼力——————开弓、放箭——————百发百中(理解百发百中)小结:用几句简单的话说出“谁怎么样地干什么,结果怎样”,这就概括出了课文的主要内容。
4.了解了课文的内容,现在你又有什么疑问呢?(梳理问题:飞卫为什么先让纪昌练眼力,而不先教他开弓放箭?纪昌是怎样练眼力的?)三、抓重点词句,研读文本(一)、感受纪昌苦练精神1.纪昌是怎样练眼力的呢?请默读课文地2、3两个自然段,划出纪昌练眼力的句子,想想从中体会到了什么?2.交流反馈:句一:纪昌回家之后,就开始练习起来。
二年级语文第12课寓言二则《亡羊补牢》《揠苗助长》课文生字读音详解
•
羊叼走了。 圈
juàn (猪圈) quān (兜圈子)
注意加点字 的读音!
读一读: 在羊圈(juàn)外旁边的空地上画了一个大大的圆 圈• (qu•ān)。
【揠苗助长】 【焦急】 【自言自语】 【筋疲力尽】 【亡羊补牢】
试着把词语和意思连起来!
着急。 自己跟自己说话;独自低声说话。 “揠”的意思是拔。“揠苗助长”的意思 是拔禾苗来帮助它们生长。 亡,丢失。牢,指养牲畜的圈。 “亡羊 补牢”指丢失了羊再去修补羊圈。 形容非常疲劳,一点儿力气也没有了。
指导朗读
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带 生字的句子多读几遍。注意停顿、重音、 节奏。
朗读示例:他回到家里↘,一边喘气/一边 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力气/总算没 白费↘,禾苗/都长高了一大截↗。”
整体感知
自读课文,说一说《亡羊补牢》中, 这个人一共丢了几次羊?
一共丢了两次羊。
我会写
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讨论书写注意事项。
二年级语文第12课寓言二则亡羊补牢揠苗助长课文生字读音详解
寓言二则
《亡羊补牢》《揠苗助长》
我会认
yù
言
zuān
进
jiāo
急
zé
二
wánɡ
láo
羊补
juàn
羊
diāo
走
fānɡ
街
huǐ
cǐ
后从
jīn pí
chuǎn
jié
力尽 气 一大
多音字
关注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字,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原来羊圈破了个窟窿,夜里狼从窟窿钻进去,把
七年级上册-5、寓言二则(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
寓言二则穿井得一人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
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
”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
”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
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白话文翻译宋国有家姓丁的人,家里没有水井,需到外面打水浇田,经常要派一个人住在外面。
等到他家打了一口井(之后),(便)告诉别人说:“我家打井得到了一个人。
”有人听了这话就传出去说:“丁家打井打出了一个人。
”居住在国都中的人都在谈论这件事,向宋国国君报告了这件事。
宋国国君派人向丁家人问这件事,丁家人回答说:“得到一个人的劳力,并不是在井里挖出一个人啊。
”听到像这样的传闻,还不如没听到。
词语注释穿:挖掘,开凿。
宋:西周及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在今河南商丘一带。
丁氏:丁是姓氏;丁氏泛指“姓丁的人”;但也有观点认为;古代妇女的称呼大多为姓加氏字。
所以应该译为姓丁的妇女;尚存疑。
为避免误解;泛译为“丁姓人家”。
而:于是,就。
溉汲:打水浇田。
溉,浇灌、灌溉。
汲,从井里取水。
居:停留。
及:待,等到。
国人:指居住在国都中的人。
道:讲述。
闻之于宋君:向宋国国君报告这件事。
闻,听到,这里是“使听到”的意思。
令:派遣。
对:应答,回答。
得一人之使:得到一个人使唤,指得到一个人的劳力。
若:如,像。
启示凡事都要调查研究,才能弄清真相。
切不可轻信谣言,盲目随从,人云亦云。
[4]作者简介吕不韦(?—前235年),姜姓,吕氏,名不韦,卫国濮阳(今河南省安阳市滑县)人。
战国末年卫国商人、政治家、思想家,后为秦国丞相,姜子牙的二十三世孙。
早年经商于阳翟,将秦国质子异人带回秦国,扶植其成为秦庄襄王后,被拜为相国,封文信侯,食邑河南洛阳十万户。
带兵攻取周国、赵国、卫国土地,分别设立三川郡、太原郡、东郡,对秦王嬴政兼并六国的事业作出重大贡献。
庄襄王去世后,迎立太子嬴政即位,拜为相邦,尊称“仲父”,权倾天下。
寓言两则优秀4篇
寓言两则优秀4篇寓言两则篇一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1个生字及新词。
认读4个字。
2.了解寓言故事的内容,懂得其中的道理,并能结合生活实际说一说。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4.讲讲《掩耳盗铃》的故事,自编自演课本剧《自相矛盾》。
教学重点:了解两则寓言故事的内容。
教学难点:结合生活实际说一说这两则寓言所要说明的道理。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寓言《自相矛盾》。
2.有感情地朗读并自编自演课本剧《自相矛盾》。
教学准备:准备矛和盾的道具、预习生字。
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7课,齐读课题二、理解题意。
寓:寄托,包含。
寓言即用一个小故事说明一个道理。
三、理解寓言内容。
分小组自学,要求:1、利用字典学习生字、词。
2、读课文,看注释,理解课文内容。
3、提出不懂的问题。
(困)四、检查汇报。
1、字形:矛盗2、字义:矛→(进攻)盾→(防守)(书上)锐利→刀锋尖而快俺→我3、寓言内容形式:3分钟准备,可以通过读(分角色)或讲故事或演课本剧的形式把内容介绍给大家。
(大家可以对他们的表演提建议或意见)五、我们了解了寓言内容,请你谈谈你对这两句话的理解:1、我的矛锐利得很,不论什么盾都戳的穿。
2、我的盾坚固得很,不论什么矛都戳不穿它。
六、卖矛和盾的人为什么哑口无言,回答不出别人的问题?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说话办事必须实事求是,前后一致。
)七、生活中你是否遇到过自相矛盾的事,怎样避免?八、读课文,自愿结组表演课本剧《自相矛盾》。
板书:自相矛→不论什么盾都戳的穿盾→不论什么矛都戳的穿课后反思:寓言故事学生很感兴趣,内容也很容易理解。
但其所隐含的深刻寓意学生理解起来却不太容易,老师的引导还不到位,还需深究怎样引导学生理解。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第二则寓言,了解故事内容,懂得其中道理。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预习课文,投影片。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继续学习寓言《掩耳盗铃》。
二、以小组为单位检查预习三、检查预习1、投影:形近字组词哑()掩()盗()偷()雾()当()亚()淹()盒()愉()零()铛()2、字义:掩耳盗铃:捂住耳朵去偷铃,比喻自己欺骗自己。
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课件《寓言二则》
再读课文
1.交流人物对话 街坊劝他说:“赶紧把羊圈修一修,堵上 那个窟窿吧!” 他说:“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
急于求成 反而坏事
一天,他终于想出了 办法,就急忙跑到田里, 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 从中午一直忙到太阳落山, 弄得筋疲力尽。
情景体会
中午,太阳火辣辣地烤着种田人。多热 啊,可是,种田人心想:还有一大片的禾苗 要拔呢,他哪顾得上休息啊。
拔呀拔,拔到汗水直流的时候,种田人 心想:我得抓紧时间啊,这样禾苗就能快一 点儿长高了。
羊丢失了,才修理羊圈。
初读课文
1.听课文朗读,边听边注意生字词 的读音。
2.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 通课文。
字词学习
yù
寓言
juàn
羊圈
fānɡ
街坊
zé
二则
zuān
钻进
huǐ
后悔
wánɡ láo
亡羊补牢
diāo
叼走
cǐ
从此
再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主 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你们能说说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吗? 将下列内容补充完整。
这则(寓言)故事讲的是:古时候 有个人,他(巴望)自己田里的禾苗长 得快些,每天都去田里看。他(焦急)
地在田边转来转去。终于,他想出了 一个好办法,把禾苗一棵一棵拔高了 (一大截 ),累得(筋疲力尽)。但 是,第二天,禾苗却全都(枯死)了。
你能根据上面的填空,说说“揠 苗助长”的意思吗?
公开课寓言二则笔记摘抄(3篇)
第1篇一、《猴子学艺》故事简介:在一片茂密的森林里,有一只聪明的猴子,它听说人类的世界里有很多奇妙的知识,于是决定去学习。
猴子来到了人类居住的地方,找到了一位技艺高超的老工匠,向他请教各种技艺。
老工匠看在猴子诚恳的眼神里,决定免费教授猴子技艺。
然而,猴子学艺心切,却总是急于求成,结果学到的技艺都是半途而废。
笔记摘抄:1. 猴子学艺的故事告诉我们,学习任何技艺都需要耐心和恒心,不能急于求成。
只有持之以恒,才能掌握真正的技能。
2. 老工匠的耐心和爱心,让我们看到了教育者的伟大。
他们愿意用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去培养下一代,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3. 猴子虽然聪明,但过于自负,导致学艺不成。
这告诉我们,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4. 学习过程中,我们要学会独立思考,不能盲目跟从他人。
猴子在学习过程中,没有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去学习,结果一事无成。
5. 猴子学艺的故事,还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
我们要学会发现自己的优点,同时也要正视自己的不足,这样才能不断进步。
二、《井底之蛙》故事简介:在一片广阔的田野上,有一口井,井底有一只青蛙。
青蛙每天生活在井底,只知道井口那么大的天空。
有一天,一只从远处飞来的鸟儿告诉青蛙,外面的世界非常美好。
青蛙不相信,认为自己的井就是整个世界。
直到有一天,青蛙跳出井口,才真正见识到了外面的世界。
笔记摘抄:1. 井底之蛙的故事告诉我们,人要有广阔的视野,不能被局限在狭小的空间里。
我们要学会拓展自己的知识面,了解更多的世界。
2. 青蛙在井底生活久了,已经习惯了那种狭小的环境。
这告诉我们,环境对人的影响很大,我们要努力摆脱不良环境,寻求更好的发展。
3. 青蛙不相信鸟儿的话,说明它缺乏信任。
这告诉我们,在人际交往中,要学会信任他人,才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4. 青蛙跳出井口后,对外面的世界感到震惊。
这告诉我们,要勇于尝试新事物,才能发现生活中的美好。
5. 井底之蛙的故事还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局限性。
寓言二则详注
寓言二则详注明月横江智子疑邻一、智子疑邻1.智:形容词。
聪明,就是“智者千虑,必有一失”的“智”。
这里是“认为……聪明”、“以……为聪明”的意思。
这叫意动用法。
“智子”就是认为(自己的)儿子聪明。
2.疑:动词。
怀疑。
邻:邻居。
二、宋有富人,天雨墙坏。
1.有富人:有一个富裕之人。
2.雨:名词活用作动词,下雨。
坏:倒塌。
三、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
”1.其:代词。
他的。
2.必:副词。
必定,一定。
将:副词。
一定,肯定。
3.盗:盗贼,小偷。
四、其邻人之父亦云。
1.之:助词。
的。
父:读fǔ,就是“渔父”、“田父”的“父”,“老年男子”的意思。
邻人之父:邻人家的老人。
2.云:动词。
说。
后面省略了指示代词“然”。
“然”是代词。
“如此”、“这样”的意思,指代“不筑,必将有盗”的话。
五、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1.暮:本来是“傍晚”的意思,这里是泛指晚上。
2.果:副词。
果然,果真,真的。
亡:就是“亡羊补牢”的“亡”,是“丢失”、“失去”的意思。
大亡:丢失很多。
3.其家:他们家里(的人)。
甚:副词。
很,非常。
而:连词,表示转折关系。
可译为“却”、“但是”。
塞翁失马一、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
1.塞上:边塞之上,边塞之处,边境地区。
2.课本注释:“善术者:精通术数的人。
术,术数,推测人事吉凶祸福的法术,如看相、占卜等,这是迷信活动。
”据此则“善”是及物动词,“精通”之意。
但《现代汉语词典》、《古汉语常用字字典》、《辞海》、《辞源》之释“善”字,均无“精通”之义。
这个“善”是“长于”的意思。
“长于”后可带名词性宾语,如“他长于音乐”。
3.而:连词,连接“无故亡”和“入胡”,表示顺承关系,可译为“结果”。
胡:我国古代西北部民族的统称,秦汉时多指匈奴。
二、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1.吊:慰问。
和今天“吊唁”的“吊”意思不同。
2.其:指示代词。
那个,那。
父:和“其邻人之父亦云”的“父”相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寓言二则
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自作聪明是愚蠢的,做人要有真才实学才行。
2、了解寓言这种文体,知道它是通过一个浅显的小故事来说明生活中的一个道理。
许多寓言已演变成为成语,在生活中可以运用这些词语,使自己的语言更生动,更准确。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自作聪明是愚蠢的,做人要有真才实学才行。
教学难点:
了解寓言这种文体,知道它是通过一个浅显的小故事来说明生活中的一个道理。
教学准备:从网上下载课文图片和竽的图片,准备生字卡。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导入,整体阅读
提问:1.在预习的基础上说说“掩耳盗铃”四个字各是什么意思?
2.将四个字的解释连起来说说“掩耳盗铃”的意思。
3.那个人为什么要捂住自己的耳朵去偷那个铃铛呢?结果怎样?
4. 读课文时,看全文有几个自然段,标出序号。
第l自然段告诉我们什么?
二、学习重点,深入体会
1.默读第2自然段,读后标出这段有几句话?
自读感悟
2.再次默读第2自然段,思考每句话告诉我们什么?
议读交流
3.读第一句,说说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
4.出示幻灯
a 他明明知道,用手一碰,那个铃铛就会丁零丁零地响起来,就会被人发觉。
a 如果把耳朵掩住,不就听不见响声了吗?
b 如果把耳朵掩住就听不见响声。
b他知道,用手一碰,那个铃铛就会丁零丁零地响起来,就会被人发觉。
讨论:1.看两句话有什么不同?
2.“明明知道”什么意思?
3.他明明知道什么?
4.铃铛为什么会丁零丁零响起来?用手碰铃
铛会发生什么现象?
5.“碰”和“响’’之间什么关系?
6.为什么会被发觉?体会“响”与“碰”之间的关系。
过渡:这个人明明知道用手一碰→响→发觉可是他太想得到那个铃铛了。
他想出了怎样的办法?
指名读第2句
出投影片:
7.他是怎样做的?默读第3句画出表示动作的词。
8.从刚才有想法到现在他真的这样去做了,结果怎样呢?
点评归纳
9.大声读第2自然段,体会前后的感情变化。
10.出示投影
“如果把耳朵掩住,不就听不见响声了吗?”
①他的这个想法是聪明的,还是愚蠢的,为什么?
②他把耳朵掩住,为什么还被人发觉呢?
③他偷铃铛之前,知道不知道有这样的结果从哪儿看出?
④明知道有这样的后果,还要这样做,欺骗的是谁?
三、总结延伸
1.读全文,体会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2.生活中还有这样的人吗?
板书设计:
明明知道碰→响→发
↓
掩耳盗铃掩伸偷
↓
没想到碰→发觉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说说“掩耳盗铃”的意思。
2、说说我们是怎样学习这则寓言的。
二、用上节课所学的方法学习寓言《滥竽充数》
1、小组学习
2、重点词语:
战国待遇吹竽鼓腮帮捂着装腔作势
齐缗王继承溜走南郭先生
3、朗读课文,说说大意
4、你觉得南郭先生是如何想的?他的想法对吗?为什么?
三、拓展练习
在两个大王面前,南郭先生是怎样想的?从故事中你还能发现什么?
二、自渎古文《滥竽充数》,老师适当翻译。
三、练习写字:
掩盗零滥竽装腔势
四、抄写自己喜欢的词语。
板书设计
滥竽充数
一起吹一个一个吹
充数溜走
做人要有真才实学才行
教学后记:
两则寓言,在教学第一则寓言时,我注重教给学生学习语言的方法:读通——读懂寓意——联系实际。
在教学第二则寓言时,就让学生用同样的方法自学,老师只做适当的指导,让学生谈学习感受和收获,然后质疑,学生学习印象更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