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第9课《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教学案(无答案) 苏教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教案
教案:八年级语文下册《人的高贵在于灵魂》第一章:《人的高贵在于灵魂》课文解析1.1 教学目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观点,分析作者的表达手法和语言特点。
1.2 教学重点分析课文中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
1.3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深层含义和作者的价值观。
1.4 教学步骤Step 1:导入新课,简介作者和背景。
Step 2: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Step 3:分析课文结构,引导学生掌握课文的主要观点。
Step 4:小组讨论,探讨课文中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
第二章:课文中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分析2.1 教学目标通过分析课文中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提高学生的论证能力。
2.2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中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
2.3 教学难点运用课文中的论证方法,进行自主论证。
2.4 教学步骤Step 2:分析课文中的论据,引导学生理解论据与论点的关系。
Step 3:讲解课文中的论证方法,如举例论证、道理论证等。
Step 4:学生自主论证,选取一个观点进行论述。
Step 5:课堂交流,分享各自的论证过程和结果。
第三章:课文中的关键词语解释3.1 教学目标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提高学生的词汇运用能力。
3.2 教学重点解释课文中的关键词语,让学生掌握其含义和用法。
3.3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运用关键词语进行实际语境的造句。
3.4 教学步骤Step 1:筛选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列出清单。
Step 2:学生自主查阅词典,理解关键词语的含义。
Step 3:小组讨论,分享关键词语的用法和实际例句。
第四章: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分析4.1 教学目标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提高学生的修辞能力。
4.2 教学重点识别和理解课文中的修辞手法。
4.3 教学难点运用修辞手法进行自主写作。
4.4 教学步骤Step 1:回顾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发现修辞手法。
Step 2: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
Step 3:讲解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和作用。
【教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教案新版苏教版
【关键字】教案人的高贵在于灵魂年级_ 八__ 学科语文时间_课题人的高贵在于灵魂地点办公室成员主备人教学目标1. 认真诵读,熟悉课文内容,说出对课文独特的理解.教学方法2.体会以举例论证为主,结合引用论证的说理方法。
3. 深刻理解“灵魂”的内涵,保持纯正的精神追求,净化心灵,提高修养。
学习文中有力的说理。
教材分析重点深刻理解和感悟“灵魂”的内涵. 难点学习文中有力的说理。
教学过程一.自主学习(自学课本尝试解决重点基本问题)1.选择注音有错的一项()A.蹲(dūn)踩坏(cǎi)列举(liè)揣摩(chuǎi)B.碌碡(liù)萎缩(wěi)羡慕(xiàn)嘈杂(cáo)C.不妨(fáng)闹哄哄(hōng)混乱(hùn)手帕(pà)D.卑鄙(bǐ)劈叉(pǐ)胚胎(pēi)泥坯(pēi)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团结一致是能否搞好工作的关键。
B.我们要尽可能地节省不必要的开支,避免浪费。
C.谁也不会否认,阅读优秀文学作品,不能使人提高修养。
D.我们初三同学对于新课程改革来说完全是个陌生的面孔。
3.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集体交流意见或个人备注课堂练习很好,尽量在课堂上做.针对个别学生进行讲解.特别是每当清晨和傍晚,眺望环山,别有一番大自然的风韵。
早晨,____________,乳白色的云纱飘游山腰,像仙娥在轻轻起舞。
傍晚,____________,转眼间,____________,在暮色降临山野的苍茫中,峰顶却凝聚着一片彩霞,经久不灭。
(1)千山初醒,朝云出岫(2)朝云出岫,千山初醒(3)霞光倾泻万山,夕阳映照重峦(4)夕阳映照重峦,霞光倾泻万山(5)太阳落山,霞光消褪(6)霞光消褪,太阳落山A.(2)(3)(6)B.(1)(3)(5)C.(2)(4)(6)D.(1)(4)(5)4.预习中你遇到的问题:二.小组讨论与交流(兵教兵,互相解惑)1.导入2. 先读读题目,你觉得关键词是哪个?高贵的灵魂3.各自散读第一段,从中找出你同意或不同意的一句话,至于理由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真实的想法。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第9课《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教案 (新版)苏教版
第9课人的高贵在于灵魂一、【教学目标】1. 认真诵读,熟悉课文内容,把握文章严谨的结构。
2. 掌握文中以举例论证为主,结合引用论证的说理方法。
3. 深刻理解“灵魂”的内涵,保持纯正的精神追求,净化心灵,提高修养。
二、【重点难点】1.掌握文中以举例论证为主,结合引用论证的说理方法。
2. 深刻理解“灵魂”的内涵,保持纯正的精神追求,净化心灵,提高修养。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设备四、【教学过程】<一>导入语同学们,我们常喜欢说,人是“万物之灵长”,到底人的灵性何在?我们也注意到,同样为人,为什么有的人高雅纯正?为什么有的人卑下龌龊?作家周国平对此做出了特有的思考,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一篇谈人的精神追求的哲理性议论文《人的高贵在于灵魂》。
(板书“高贵”二字)同学们,老师想问你们一个问题,你们认为什么样的人才叫高贵呢?过渡:答案各不相同,到底什么样的人才叫真正的高贵?我们今天来看看周国平的文章给了我们怎样的答案。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师板书全课题)<一>基础知识字词:芦苇(lú)平庸(yōng) 赫赫(hè) 携(xié)嘈杂(cáo) 沐浴(mùyù) 缅怀(miǎn) 萎缩(wěi)平庸:寻常而不突出;平凡卑鄙:(语言,行为)恶劣;不道德。
赫赫:显著盛大的样子。
无足轻重:无关紧要。
显赫:(权势、名声等)盛大。
贤哲:贤明的人。
缅怀:追想(以往的事迹)。
<二>初读感知、明确论点、把握结构1、认真阅读课文,找出文中揭示中心论点的语句。
指名回答。
明确中心论点:人的高贵在于灵魂。
(学法指导:寻找文章的中心论点应关注文章的题目、开头和结尾)2、自读思考:作者是怎样来证明自己的观点的?同桌交流,讨论明确:以举例论证(阿基米德、第欧根尼、王尔德、一个少女的事例)为主,结合运用引用论证(王尔德的名言)3、理清思路,把握结构:抓住关键语句进行概括:第一部分(第1节):提出论点——人的高贵在于有灵魂。
八年级语文下册《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教案
八年级语文下册《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把握作者的观点和论述方式。
(3)学会欣赏文学作品,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了解作者生平和创作背景。
(2)运用合作学习的方式,探讨课文中的重点难点问题。
(3)学会运用批判性思维,对课文内容进行分析和评价。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认识到人的高贵在于灵魂。
(2)培养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3)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追求真善美。
二、教学重点:1. 课文的理解和背诵。
2. 分析作者的观点和论述方式。
3. 学会欣赏文学作品,提高文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1. 课文中的重点难点的理解和把握。
2. 对课文内容的分析和评价。
3. 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修养。
四、教学方法:1. 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作者生平和创作背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 合作学习:引导学生运用合作学习的方式,探讨课文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批判性思维:鼓励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分析和评价,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4. 情感教育:通过课文的学习,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
五、教学进程:1. 导学:教师简要介绍作者生平和创作背景,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查阅资料,了解作者生平和创作背景。
3. 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分享学习心得。
4.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讲解和分析,解答学生的疑问。
5. 情感教育:教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
6. 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点。
7. 作业布置:教师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八年级语文下册《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教案
八年级语文下册《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文章。
(2)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把握作者的观点和论证方法。
(3)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文章的内涵。
(2)学会如何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
(3)培养自己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认识到人的高贵在于灵魂,培养自己的人文素养。
(3)学会关爱他人,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 文章的基本内容及其结构。
2. 作者的观点和论证方法。
3. 重点词语和句子的理解。
教学难点:1. 作者论证方法的运用。
2. 对文章深层内涵的理解。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文章的背景和作者。
(2)学生齐读课文,感受文章的气息。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
(2)学生勾画出自己认为重要的句子和段落。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文章的论证方法。
(2)每组选一名代表进行汇报。
4. 教师讲解(1)针对学生的讨论,教师进行点评和讲解。
(2)解析文章的重点词语和句子。
5. 练习巩固(1)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
(2)教师批改并及时反馈。
四、课后作业1. 熟读并背诵课文。
2. 写一篇读后感,谈谈自己对“人的高贵在于灵魂”这一观点的认识。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文章的基本内容和论证方法,以及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是否得到了提高。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
六、教学内容与方法1. 教学内容:(1)深入分析文章中的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
(2)探讨文章的写作风格和语言特点。
(3)理解文章中所涉及的哲学思想和人文精神。
2. 教学方法:(1)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具体例子来理解修辞手法的运用。
八年级语文下册《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并掌握课文中的生词和重点句子。
(3)分析课文中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如何提炼文章的中心论点,并运用论据进行论证。
(3)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引导学生关注人的内在品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关爱他人的品质。
(3)激发学生追求高尚灵魂,成为有道德、有品质的人。
二、教学重点:1. 课文的整体理解。
2. 生词和重点句子的学习。
3. 课文中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分析。
三、教学难点:1. 课文深层含义的理解。
2. 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运用。
3.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作者及背景。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激发学生思考。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大意。
(2)学生找出课文中的生词和重点句子,并初步理解。
3. 合作探讨:(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
(2)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解答疑问。
4. 课堂讲解:(1)教师针对课文内容进行讲解,解答学生的疑问。
(2)教师讲解生词和重点句子,帮助学生巩固知识。
5. 练习与拓展:(1)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进行练习。
(2)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拓展思考,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6.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
五、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生词和重点句子。
2. 运用课文中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写一篇短文。
3. 思考并回答:你认为人的高贵在于什么?谈谈你的体会。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合作探讨中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课后作业评估: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第9课《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教案(苏教版初二下)2doc初中语文
第9课《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教案(苏教版初二下)2doc初中语文1、认真诵读,熟悉课文内容,把握文章严谨的结构。
2、把握文中以举例论证为主,结合引用论证的讲理方法。
3、深刻明白得〝灵魂〞的内涵,保持纯正的精神追求,净化心灵,提高修养。
学习重点、难点:深刻明白得和感悟〝灵魂〞的内涵,学习文中有力的讲理。
二、预习要求把握文中的生字新词,能正确的朗读课文。
了解作者的生平及作品。
以小组为单位合理分工,收集有关表现高贵灵魂的人物事例。
字词:芦苇〔lú〕无能(yōng) 赫赫(hè) 携(xié)嘈杂(cáo) 沐浴(mùyù) 缅怀(miǎn) 萎缩(wěi)无能:平常而不突出;平凡卑鄙:〔语言,行为〕恶劣;不道德。
赫赫:显著盛大的模样。
无足轻重:无关紧要。
显要:〔权势、名声等〕盛大。
贤哲:贤明的人。
缅怀:追想〔以往的事迹〕。
三、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情感、导入新课1、播放歌曲«一个真实的故事»,相伴音乐讲述: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位年轻的女大学生为了挽救一只丹顶鹤牺牲了自己的生命。
2、自由讨论:她的付出值得吗?〔要求:用简要的语言阐明自己的观点〕3、结合学生的回答,导出课题«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板书〕二、初读感知、明确论点、把握结构1、认真阅读课文,找出文中揭示中心论点的语句。
2、指名回答。
明确中心论点:人的高贵在于灵魂。
〔学法指导:查找文章的中心论点应关注文章的题目、开头和结尾〕3、自读摸索:作者是如何样来证明自己的观点的?4、同桌交流,讨论明确:以举例论证〔阿基米德、第欧根尼、王尔德、一个女孩的事例〕为主,结合运用引用论证〔王尔德的名言〕5、理清思路,把握结构:抓住关键语句进行概括:第一部分〔第1节〕:提出论点——人的高贵在于有灵魂。
第二部分〔第2、3节〕:列举事例证明〝一切贤哲〞都十分珍爱内在的精神生活。
八年级语文下册《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文章;(2)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观点;(3)掌握文章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文章的含义;(2)学会如何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3)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高尚情操;(2)引导学生关注人的内心世界,提升灵魂的高度;(3)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和批判精神。
二、教学重点1. 文章的主要内容和观点;2. 文章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3. 论证方法的分析。
三、教学难点1. 文章中抽象的观点和深层的含义;2. 论证方法的运用;3. 学生对文学作品鉴赏能力和批判精神的培养。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 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分析;3. 运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巩固已学的知识;(2)激发学生对本文的学习兴趣,引入新课。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文章的大意;(2)要求学生标注出文章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
3. 合作探讨:(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文章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2)引导学生关注文章的深层含义和作者的观点。
4. 课堂讲解:(1)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对文章的重点内容进行讲解;(2)讲解文章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帮助学生巩固知识。
5. 练习与拓展:(1)布置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2)引导学生进行拓展学习,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6. 总结与反思:(1)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巩固所学知识;(2)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找出不足并进行改进。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合作探讨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合作精神。
第9课《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教案(苏教版初二下)5doc初中语文
第9课《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教案(苏教版初二下)5doc初中语文一、教学目标:(一)知识储备点1.学会分析议论文的一样结构,体会作者有力的讲理方法;2.明白得论点与论据之间的关系。
(二)能力培养目标1.能够总结文章的中心论点;2.能够把握文章的结构和摆事实论证的方法。
(三)情感体验点让每一个学生保持纯正的精神追求。
〔结合典型的议论文的特点,按照新课程理念,从〝知识与能力〞的角度确立了第一、二个教学目标;基于学生已有的议论文的知识和文章所渗透的人文思想,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角度确立了第三个教学目标。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教会学生明白得文章的讲理方法。
〔2〕关心学生把握文章严谨的结构。
难点:和学生一起探讨出灵魂的真正内涵。
〔重点、难点的确立紧扣教学目标。
〕三、教学设想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课堂成为自主、合作、探究的阵地。
先放手让学生自读文本,在阅读的基础上结合议论文的特点,共同探讨,挖掘文章的主旨,揣磨写作的意图;再引导学生链接生活,明白得〝高贵〞的深刻含义,感悟人一辈子。
四、课时安排:一课时五、布置课前预习1.查阅资料,了解作者周国平先生的生平。
2.复习有关议论文的基础知识。
3.阅读文章,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用了何种论证方法来证明那个论点?4.文中的事例与中心论点有何关系?你能再举出几个类似的事例吗?5.你如何样明白得〝高贵在于灵魂〞这句话?〔了解作者能够更好地明白得本文的中心论点、精神内涵。
预习议论文的基础知识为完成新的学习任务奠定基础。
后三个咨询题旨在引导学生自学,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六、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同学们,我们常喜爱讲,人是〝万物之灵长〞,到底人的灵性何在?我们也注意到,同样为人,什么缘故有的人高雅纯正?什么缘故有的人卑下龌龊?作家周国平对此做出了特有的摸索,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一篇哲理性议论文«人的高贵在于灵魂»。
学生介绍课前查阅的有关作者的资料。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9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教案新版苏教版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教学目标:1、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提倡人们在生活中应保持纯正的精神追求。
2、学习文章的说理方法。
3、学习议论文严谨的思路,紧密的结构。
教学重点及其难点:1、学习文章的说理方法。
2、学习议论文严谨的思路,紧密的结构。
教学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方法:朗读,讲解,质疑,讨论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九课,周国平写的《人的高贵在于灵魂》。
作者介绍:周国平当代学者,散家。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出版各类著作二十多种,其中《人与永恒》《守望的距离》《妞妞——一个父亲的杂记》《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等产生了巨大的反响,是当代具有号召力的学者、作家。
二、出示教学目标三、出示自学指导、你觉得一个人灵魂的高贵体现在哪里?假如把“高贵”改为“高尚”好不好?为什么?(1、“我们当然不能也不应该否认肉身生活的必要,但是,人的高贵却在于他有灵魂生活”中心论点:人的高贵在与灵魂2、阿基米德——为研究图形放弃生命第欧根尼——叫亚历山大大帝不要挡住阳光王尔迪——以自己的才华报关少女——在喧闹车厢中专心读书展厅青年——节衣缩食自筹旅费千里迢迢看画展3、见课件4、一个人灵魂的高贵体现在:(1)有思想(2)有丰富的精神财富(3)有一种纯正的追求不好。
因为“高贵”主要强调的是人要“有一颗能思想的灵魂”,而“高尚”一般指人的道德水平或趣味,而本文内容主要不是提倡一个人要有高尚的道德水平或较高的审美趣味,“高贵”虽然也指人的品质,但“人的高贵”,又不限于品质这一方面。
)四、互动交流一:1、阿基米德与第欧根尼都是古希腊的,是否重复?(两个例子的角度又各有侧重,一是生命将被别人夺取的时候,一是在地位显赫的人物要提供帮助的时候,分别体现了他们的灵魂中思想高于一切,更高于权势,这样就丰富地展示了贤哲们灵魂的内涵。
)2、阿基米德说不要破坏他的圆,第欧根尼说不要挡住他的阳光,他们看重的仅仅是圆和阳光吗?(不是。
他们看重的是灵魂中独立的精神思考,藐视的是暴力和权势。
苏教语文八下2.9《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教案设计5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学习本文,理解并学习文章运用的举例论证的方法。
2通过学习,让学生明白人的高贵在于灵魂的道理,中学生应该有自己的思想,保持纯正的精神追求。
二、教学重点、难点:1培养学生举例论证的能力。
2明白人的高贵在于灵魂,在于保持纯正的精神追求。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问:前几天中央电视台为2005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举行了颁奖仪式,哪一位人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是什么原因?学生回答:教师小结:(略)(板书课题)(二)感知高贵# 请学生大声地阅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以下二个问题:(1) 全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 作者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师生共同明确:(1)中心论点即课文的标题:人的高贵在于灵魂。
(2)举例论证、道理论证# 请学生四人一组,思考讨论问题:(1)一共举了几个例子?分别用一句话概括这些事例的主要内容。
(注意答到人物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怎么做)(2)在四个例子中,四个主人公分别把什么看得最重要?(3)这说明他们共同追求什么?(请用文章中的词语回答)小组讨论解决:(1)人物+情境+怎么做(归纳概括时能答到这三要点即可)(2)阿基米得-画在地上的圆第欧根尼-阳光王尔德-才华(对文学艺术的追求)少女-书共同追求的是精神的富有问:结合中心论点和事例,想想人的高贵在于灵魂,灵魂究竟指的是什么?学生大声回答:灵魂是指对精神的追求。
# 请学生齐读课文的第7自然段,来感受文中的人的高贵在于灵魂的道理。
(三) 寻找高贵问:学习了这一课后,我们知道了一个人只要有纯正的精神追求,那么他就是高贵的,请你想想你的周围有这样的人吗?哪件事使你这样觉得的?把它简明概括地写下来,并像作者一样进行一番议论。
学生思考后动笔写(注意语言的简明概括及与中心论点相吻合,颁奖辞尽可能优美生动)(学生先思考后动笔写)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自己的小作,在师生的共同评价。
(四)教师寄语:(略)(五)作业布置:学习这篇文章后,相信对于怎样成为一个高贵的人,你已经有了新的思索,写一段话来表达你感受,字数不限。
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9人的高贵在于灵魂》word教案 (1)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能力
学习文章严谨的思路,紧凑的结构。学习本文准确的语言
过程与方法
理解文章的说理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提倡人们在生活中应保持纯正的精神追求。
重点
理解文章的说理方法
难点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提倡人们在生活中应保持纯正的精神追求 。
突破过程
九、我们来欣赏吧!
十、作业:
1、通过本文的学习,你应该对灵魂有了一个新的认识,那么请每一个同学写一篇小作文。题目:浅谈“我的灵魂”
2、这篇文章的语言很有特色,有些语句值 得我们反复推敲。请找出你最喜欢的语句,朗读出来,并进行分析。
教后记
一、导入:“人是一枝有思想的芦苇”,我们之所以比宇宙间任何东西高贵得多,是因为我们人有一颗能思想的灵魂。
让我们来学习一篇谈人的精神追求的哲理性议论文——
二、介绍作者:
周国平,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出版各类著作二十多种,其中《人与守恒》《守望的距离》《妞妞——一个父亲的杂记》《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等产生了极大的反响,是当代具有号召力的学者、作家。1945年生于上海,先后就读于上海市(紫金小学、成都中学、上海中学)和北京大学哲学系。先后获得哲学硕士、博士学位。现在进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院工作。
(1)有思想;
(2)有丰富的精神财富;
(3)有一种纯正的追求。
高贵:强调的是人 要“有一颗能思想的灵魂”
而高尚指:指人的道德水平或趣味
八、大家交流:
课文中大都举的是名人事例,其实我们稍微留心观察周围 的现象,常常发现,在平庸的背景下,哪怕是一点不起眼的灵魂生活的迹象,也会闪现出很动人的光彩。谁能把自己平时发现过的这样“动人的光彩 ”讲给同学们听听,好 吗?
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教案1 人教新课标版.doc
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教案1 人教新课标版2、介绍作者的有关资料(师介绍)二、整体把握责任心,乐业即是趣味。
那么本文的写作思路又是怎样的呢?请以合作小组为单位讨论这个问题。
大家已经回过头来坐好了,说明讨论已经有了成果。
(板书)提出论点(第1段)——举例论证(第2—5段)——表达期望(第6段)三、深入研究1、为证明自己的观点,作者选用了那些事例?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自己独立地概括出来。
事例:①、面对即将辟向自己的剑,阿基米德依然专心想着他正在研究的“圆”。
②置亚历山大大帝的询问于不顾,第欧根尼继续他阳光下的“沉思”。
③当海关人员询问出境的王尔德有什么东西要报关时,他回答:“除了我的才华,什么也没有。
”④置身闹哄哄的车厢,一个少女旁若无人,全神贯注读自己的书。
⑤身处繁华都市,许多青年画家节衣缩食,只为艺术追求。
2、这些事例是怎样与论点发生联系的?是否仅仅罗列了事例?(生回答)对,你读课文读的很细心,发现了这个共同点,那就是:文章每列举完一个事例,都有一段精要的分析。
如:事例1后的分析:“在他看来,他画在地上的那个图形是比他的生命更宝贵的。
”事例2后的分析:“在他看来,面对他在阳光下的沉思,亚历山大大帝的赫赫战功显得无足轻重。
”另外,在列举完这两个事例后,还有一段更为深入的阐发,揭示了事例所蕴涵的道理:在有着丰富内在世界的伟人面前,无论是能夺取生命的屠刀还是至高无上的历山大大帝,都是那么无足轻重、不屑一顾;在这些有着高贵灵魂的伟人眼中,肉身和身外的一切又是那么的毫无价值。
所有这些分析和议论,就如一条条纽带,把事例和论点紧密联系起来,从而有力地证明了作者的观点。
3、作者为什么举这么多事例呢?老师认为举一个或两个就可以了。
(生回答)这个同学反应很迅速,举一个或两个事例说服力不够,那么,是不是多多益善呢?(生回答)对,这不仅仅是数量的问题,而是考虑到事例各自不同的代表性。
(请看大屏幕)阿基米德:面对生命威胁,思想不止(科学家)——西方贤哲第欧根尼:面对显赫权势,沉思如故。
八年级语文下册《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文章;(2)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把握作者的观点和论述;(3)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独立阅读,理解文章的主要观点;(2)通过小组讨论,交流对文章的理解和感悟;(3)通过写作,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提高学生的思想素养;(2)培养学生热爱生活,追求高尚灵魂的品质;(3)培养学生勇于表达自己,敢于追求真理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1. 文章的基本内容,作者的观点和论述;2.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3. 培养学生的思考和感悟能力。
三、教学难点1. 对文章中一些深奥的句子和词语的理解;2. 如何引导学生正确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教师简要介绍文章的作者和背景;(2)学生朗读文章第一段,体会文章的氛围。
2. 自主学习:(1)学生独立阅读文章,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2)学生思考文章中的问题,进行感悟。
3. 合作学习:(1)小组内交流对文章的理解和感悟;(2)小组讨论文章中的观点,提出自己的看法。
4. 展示学习:(1)各小组代表发言,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悟;(2)教师对学生的理解和感悟进行点评和指导。
5. 课堂小结:五、课后作业1. 背诵文章;2. 写一篇关于“人的高贵在于灵魂”的作文;3. 阅读与文章相关的文章,进行拓展学习。
六、教学策略1. 情境教学:通过设置相关的情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悟文章的内容;2. 互动教学:通过小组讨论和全班交流,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表达;3. 启发教学: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究。
七、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如PPT、阅读材料等;2. 学生准备笔记本和文具,以便记录和整理学习内容。
八、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表现,评价学生的参与程度;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质量,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3. 作文质量:评价学生的作文内容、结构和表达水平。
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9人的高贵在于灵魂》word教案(7)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
教案部分教学
思路【教学目标】
1.认真诵读,熟悉课文内容,把握文章严谨的结
构。
2.掌握文中以举例论证为主,结合引用论证的说理
方法。
3.深刻理解“灵魂”的内涵,保持纯正的精神追求,
净化心灵,提高修养。
【教学重、难点】
深刻理解和感悟“灵魂”的内涵,学习文中有力的
说理。
【学法指导】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学时数】一课时
【课堂助学】
1.创设情境、激发情感、导入新课。
2.出示学习目标。
3.展示自主学习成果。
4.初读感知、明确论点、把握结构
(1)认真阅读课文,找出文中揭示中心论点的语句。
明确中心论点:人的高贵在于灵魂。
(指导:寻找
文章的中心论点应关注文章的题目、开头和结尾)
(3) 自读思考:作者是怎样来证明自己的观点的?
明确:以举例论证(阿基米德、第欧根尼、王尔德、一个少女的事例)为主,结合运用引用论证(王尔德的
名言)
5.再读理解、补充论据、净化心灵
(1)速读课文,理解“灵魂”的内涵(结合探究练习一)
①有思想②有丰富的精神财富③有一种纯正的追求
(2)细读课文,学习说理
①分析比较三位名人事例的特点
(学法指导:选取典型事例,叙述突出重点,有力
证明论点)
②合作学习,加深理解和感悟
6.讨论学习:少女的“动人光彩”体现在何处?
7.由人及己,畅谈体会:作为一名中学生,你该如
何去做?
(坚守自己的灵魂,有自己的理想,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有丰富的精神追求等)
8.释疑解难
9.小结
【教学后记】。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9课《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教案 (新版)苏教版-(新版)苏教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学会分析议论文的一般结构,体会作者有力的语言。
2.理解论点与论据之间的关系。
能力目标:1.能够总结文章的中心论点;2.能够把握文章的结构和摆事实论证的方法。
情感目标:让每一个学生保持纯正的精神追求。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教会学生理解文章的说理方法。
2.帮助学生把握文章严谨的结构。
教学难点:和学生一起探讨出灵魂的真正内涵。
教学设想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课堂成为自主、合作、探究的阵地。
先放手让学生自读文本,在阅读的基础上结合议论文的特点,共同探讨,挖掘文章的主旨,揣摩写作的意图;再引导学生生活,理解“高贵”的深刻含义,感悟人生。
课时安排1课时布置课前预习1.查阅资料,了解作者周国平先生的生平。
2.复习有关议论文的基础知识。
3.阅读文章,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用了何种论证方法来证明这个论点?4.文中的事例与中心论点有何关系?你能再举出几个类似的事例吗?5.你怎样理解“高贵在于灵魂”这句话?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同学们,我们常喜欢说,人是“万物之灵长”,到底人的灵性何在?我们也注意到,同样为人,为什么有的人高雅纯正?为什么有的人卑下龌龊?作家周国平对此做出了特有的思考,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一篇哲理性议论文《人的高贵在于灵魂》。
学生介绍课前查阅的有关作者的资料。
教师补充:周国平,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当代有影响力的学者、作家。
1978年恢复高考后考入中国社科院,先后获得哲学硕士、博士学位。
国内著名的尼采哲学研究专家,出版各类著作二十余种,其中《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人与永恒》、《爱与孤独》等作品在读者中产生重大影响。
集哲学与文学于一身,融理性与感情为一体,是周国平作品的显著特色。
二、整体把握人究竟缘何高贵?请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并思考以下两个问题:1.哪句话揭示了作者的主要观点?2.作者的写作思路是怎样的?明确:1.分析概括中心论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第9课《人的高贵在于灵
魂》教学案(无答案)苏教版
班级:姓名:
一.学习目标
1. 理解人的高贵在于灵魂的道理。
2. 整体感知全文,明确中心论点。
3. 学习并运用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和严谨的结构。
三.自主学习
作者简介:周国平,1945年生于上海,先后就读于上海市(紫金小学、成都中学、上海中学)和北京大学哲学系。
先后获得哲学硕士、博士学位。
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出版各类著作二十多种,其中《人与永恒》、《守望的距离》、《妞妞——一个父亲的杂记》《尼采——在世界的转折点上》等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是当代具有号召力的学者、作家。
集哲学与文学于一身,融理性与感情为一体,是周国平作品的显著特色。
1.字音练习
平yōng()卑鄙()mù()浴chuǎi()摩
诱huò()显hè() miǎn()怀脆()弱
2. 解释下列词语
沐
浴:
缅怀:
揣
摩:
无足轻重:
3.请引用两句你最欣赏的有关“高贵”的名言。
4.在预习过程中你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请大胆提出来。
四.合作探究
1.熟读课文,了解作者的写作思路。
第一部分(第1段):提出文章的论点——人的高贵在于灵魂。
第二部分(第2、3段):列举事例证明——“一切贤哲”都十分珍惜内在的精神生活。
第三部分(第4-6段):以普通少女、青年画家为例,说明“平庸的”人也有着纯正的追求。
第四部分(第7段):表达期望——祝愿人们保持着纯正的追求。
2.认真阅读课文,找出文中揭示中心论点的语句,说说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是怎样提出的?
(1)人依然比宇宙间的任何东西高贵得多,因为人有一颗能思想的灵魂。
(2)人的高贵却在于他有灵魂生活。
作为肉身的人并无高低贵贱之分。
惟有作为灵魂的人,由于内心世界的巨大差异,才分出了高贵和平庸,乃至高贵和卑鄙。
明确:中心论点——人的高贵在于灵魂。
是通过名言的申说提出自己的观点的。
3.作者举了哪些例子来证明中心论点?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以举例论证(阿基米德、第欧根尼、王尔德、一个少女的事例)为主,结合运用引用论证(王尔德的名言)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4.文中的阿基米得和第欧根尼两个例子,是分别是从什么角度列举的?对两个事例简单的分析有什么作用?
明确:一是在生命将被别人夺取的时候,一是在地位显赫的人物要提供帮助的时候。
这样就更丰富地展示了贤哲们“灵魂”的内涵。
分析议论揭示了事例蕴涵的道理:在这些有着丰富内在世界的伟人面前,无论是能夺取生命的屠刀还是至高无上的亚历山大大帝,都是那么无足轻重,不屑一顾;在这些有着高尚灵魂的伟人眼中,肉身和身外的一切又是那么的毫无价值。
5.课文的第三段举作家王尔德的例子,为什么要另列一段?
明确:这一段的举例与前一段有所不同。
首先,它不是单纯的举例,而是把举例和引用紧密结合。
既以王尔德本身的行为为例,又以他的名言为据。
6.读了课文,你觉得一个人灵魂的高贵体现在哪里?假如把“高贵”改成“高尚”好不好?为什么?
1.有思想;
2.有丰富的精神财富;
3.有纯正的追求。
“高尚”一般指人的道德水平或趣味高尚。
而本文内容主要不是提倡一个人要有高尚的道德水平或较高的审美趣味,“高贵”虽然也指人的品质,但说人的高贵,又不限于品质这一个方面,本文的“高贵”主要强调的是人要“有一颗能思想的灵魂”。
人的高贵虽然也指人的品质,但还含盖了丰富的内涵——精神的追求、内心世界的丰富、纯真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