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系列专题六 善叙事理 其文疏荡——《史记》的叙事艺术 第19课 淮阴侯列传 Word版含答案

合集下载

高二语文选修 《史记》选读(苏教版)

高二语文选修 《史记》选读(苏教版)

0 7 正史鼻祖 文章大宗——《史记》的影响
01
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司马迁其人其事
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司马迁其人其事
太史公自序 *报任安书(存目)
02
学究天人体贯古今——《史记》的体例
学究天人体贯古今—— 《史记》的体例
夏本纪 鲁周公世家 *河渠书 *六国年表
03
不虚美不隐恶——《史记》 的史家传统
06
善叙事理 其文疏荡——《史记》的叙事艺术
善叙事理 其文疏荡— —《史记》的叙事艺术
*秦始皇本纪 *赵世家 魏公子列传 淮阴候列传
07
正史鼻祖 文章大宗——《史记》的影响
正史鼻祖 文章大宗——《史记》的影 响
*《史记》与史学 *《史记》与文学 研究《史记》 参考选题 活动建议
感谢聆听
高二语文选修 《史记》选读 (苏教版)
演讲人 202X-06-08
目 录
0 1 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司马迁其人其事
0 2 学究天人体贯古今——《史记》的体例
0 3 不虚美不隐恶——《史记》 的史家传统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0 4 读其书想见其为人——《史记》的理想人格
05
摹形传神千载如生——《史记》的人物刻画艺术
0 6 善叙事理 其文疏荡——《史记》的叙事艺术
不虚美不隐恶——《史记》 的 史家传统
高祖本纪 *李将军列传
04
读其书想见其为人——《史记》的理想人格
读其书想见其为人——《史记》 的理想人格
*孔子世家 管仲列传 屈原列传
05
摹形传神千载如生——《史记》的人物刻画艺术
摹形传神千载如生—— 《史记》的人物刻画艺术
项羽本纪 *廉颇蔺相如列传 *滑稽列传 刺客列传

善叙事理 其文疏荡——《史记》的叙事艺术

善叙事理 其文疏荡——《史记》的叙事艺术

淫逸 。其 中有许多典 型的事例或通过叙 写 , 或借 用他人 之 口, 补 写始皇帝之性 情 , 均 写得有声有
色, 活灵 活现 。即是杰出君主又是凶狠暴君 的秦始 皇形象 就这样 被生动形象地勾勒 出来 。 历史发 展 的总趋 势总是越来越走 向进 步 。司马迁 以其朴素 的唯物 主义历 史观 , 把考察秦 朝“ 成败兴坏之
动地体现 了历史 和逻辑 的统一 , 形成 自己独特 的叙事脉络 。
本纪 、 世家 的传 主基本 上都 是传说 或历史上真实存在 的皇帝侯 王 , 根据 政治地 位决定他们入
本纪还是人世家 。 但情况 又不尽然 。 西汉 惠帝虽 然当了几年夭子 , 实际上有职无权 , 所 以本 纪中没
有他 的地位 。项羽 是秦汉 之际 主宰天下 的人物 , 吕后 是惠帝 朝 的发 号施令பைடு நூலகம்者 , 他们 虽然 没有 天
子称 号 , 却 被列入本 纪 。孔 子没有 侯 爵 , 陈胜是 自立 为王 , 二 人都列 入世家 , 因为他们 的历史地 位堪 与王侯 相 比。司马迁 的上述 安排 可谓独具 慧 眼 , 既是对 历史事 实 的充 分尊重 , 也是 合乎逻
辑 的归纳 。
《 史记 》 各层次人物传记 的排列基 本是 以时间为序 , 又兼顾各传记之 间的内在 联系 , 遵循着 以 类相从 的原则 。 如: 孟尝君 、 平原君 、 信 陵君 、 春 申君 , 他们被称为 “ 战 国四公子 ” , 所以, 他们 的传记
前后相次 。苏秦 、 张仪是 战国策士 , 他 们的传记也紧紧相连 。 《 秦本纪 》 以秦始 皇和秦二 世的活动为 中心 , 以编年记事 的形式 , 记载 了秦始 皇及 秦二世一生 的主要 活动和所发生 的重大事件 , 条理 清晰 , 内容丰 富 , 真实地反 映 了秦王朝 建立前后 四十年 间 风 云变幻 的历史 场面。 其间, 简 中有 繁 , 概括与重笔相间 , 通篇读来 , 不仅还原历史 , 还可 以使人体 会 到历史 轨迹 的必然性 , 两代 帝王的形象活脱脱地呈现在 眼前 。节选部分 主要是 写秦始皇 的 , 首 先简要地历数 了他 在前 代取得 重大胜利 的基础上 , 调兵遣将 , 乘胜 进击 , 并吞六 国的过程 ; 然后依

善叙事理 其文疏荡

善叙事理 其文疏荡

善叙事理其文疏荡西汉武帝时期国力臻于鼎盛,文学创作也异彩纷呈,司马迁撰写的《史记》代表了我国历史散文的最高成就,《史记》亦是一部英雄史诗,无数英豪在色彩斑斓的历史画卷里永垂不朽,那些可歌可泣的故事令一代代人竞折腰,故鲁迅先生称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汉文学史纲要》)。

本单元的主题是“善叙事理,其文疏荡”,在这一主题下统摄下,我们学习时应关注司马氏的叙事艺术,感受文中磅礴的气势、激切的情感,深广宏富的内容、醇厚典雅的文风。

本单元共有四篇文章:《秦本纪》《赵世家》《魏公子列传》《淮阴侯列传》。

这四篇选文的体例涵盖了《史记》中所有的人物传记――本纪、世家、列传,这也是希望我们在学习《(史记)选读》将近结束的时候,能够对《史记》,尤其是《史记》的叙事艺术有一个总体把握和全面了解。

学习这个单元时要注意以下几点:一、了解《史记》的叙事体例、叙事方式、叙事艺术1.贯通古今、天人合一的框架结构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说,他修史的宗旨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在综合前代史书各种体制的基础上,创立了纪传体通史。

全书由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组成。

虽然这五种体例各有区别,但它们相互配合,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其中十二本纪是纲领,统摄上自黄帝、下至西汉武帝时代3000年的兴衰沿革。

十表、八书作为十二本纪的补充,形成纵横交错的叙事网络。

三十世家围绕十二本纪而展开,用司马迁自己的话来说,世家与本纪的关系,犹如“二十八宿环北辰,三十辐共一毂,运行无穷”(《太史公自序》)。

如果说围绕是北斗,那么,世家就是环绕北斗的二十八宿;如果说本纪是车毂,那么,世家就是汇集于车毂的辐条。

七十二列传则是历史天宇上北斗、二十八星宿以外的群星。

《史记》由五种体例相互补充而形成的结构框架,勾连天人,贯通古今,在设计上颇具匠心,同时也使它的叙事范围广泛,展示了波澜壮阔的社会生活画图。

十二本纪按帝王世代顺序记叙各朝兴衰终始,十表排列帝王侯国间大事,八书是有关经济、文化、天文、历法等方面的专门论述,世家主要是贵族之家的历史,列传是不同阶层、不同类型的人物传记。

善叙事理,其文疏荡——史记的叙事艺术ppt (1)

善叙事理,其文疏荡——史记的叙事艺术ppt (1)

2.一词多义 副词,故意地 俾倪故久立,与其客语:______________
副词,特意地 今公子故过之:______________ 名词,缘故,原因 终不以监门困故而受公子财:___________________ 连词,所以 (1)故 此子贤者,世莫能知,故隐屠间耳:_____________ 名词,旧的知识 温故而知新:__________________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 那会有什么成效呢?
(4)臣客屠者朱亥可与俱。 我的朋友屠夫朱亥可同 ( 公子 ) 一道 ( 前往 ) 。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 我又听说如姬的父亲被人杀害。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动词,授官 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____________
3.虚词归纳
副词,才 侯生视公子色终不变,乃谢客就车:___________ 动词,是 臣乃市井鼓刀屠者:__________ 乃 副词,于是,就 公子于是乃置酒大会宾客:________________ 副词,竟然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_____________ 代词,你的 家祭无忘告乃翁:_____________
知人论世
背景展示 公元前277年,魏安釐王即位。他为了牵制已在魏国从政十几年、政治实 力雄厚的孟尝君田文,就把自己的弟弟魏无忌封在信陵,因而魏无忌被 称为信陵君。华阳一战,田文失势,信陵君逐渐取代了田事家。邯郸大捷后,尽管魏安釐王
原谅了他窃符矫杀晋鄙的罪过,但他一直留在赵国,十年没有回去过。
名词作状语,向北;向西 (5)北救赵而西却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功劳 (6)公子乃自骄而功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苏教版高二语文选修《史记》选读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苏教版高二语文选修《史记》选读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司马 迁其人件【全册】
太史公自序
苏教版高二语文选修《史记》选读 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报任安书(存目)
苏教版高二语文选修《史记》选读 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苏教版高二语文选修《史记》选 读电子课本课件【全册】目录
0002页 0063页 0102页 0179页 0260页 0320页 0370页 0453页 0455页 0520页 0619页 0675页 0756页 0794页 0846页 0903页
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司马迁其人其事 *报任安书(存目) 夏本纪 *河渠书 不虚美不隐恶——《史记》 的史家传统 *李将军列传 *孔子世家 屈原列传 项羽本纪 *滑稽列传 善叙事理 其文疏荡——《史记》的叙事艺术 *赵世家 淮阴候列传 *《史记》与史学 研究《史记》 活动建议

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系列《《史记》选读》文档:专题六善叙事理其文疏荡——《史记》的叙事艺术第课赵世家含

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系列《《史记》选读》文档:专题六善叙事理其文疏荡——《史记》的叙事艺术第课赵世家含

第17课 赵世家1.通假字(1)释其適.子而更求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赵宗灭乎,若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韩厥告赵朔趣.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衣以文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故见.龟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却冠秫.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而怫.学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蛮夷之所义.行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同“嫡”,嫡子,正妻所生之子 (2)同“嚎”,嚎哭 (3)同“促”,急速,赶快 (4)“文”同“纹”,花纹;“葆”同“褓”,襁褓 (5)同“现”,显现 (6)同“”,长针 (7)同“悖”,背离,违背 (8)同“仪”,榜样2.一词多义(1)致⎩⎪⎨⎪⎧乃治灵公之贼以致.赵盾: 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一篇之中三致.志焉: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2)适⎩⎪⎨⎪⎧ 而叔带去周适.晋: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3)矫⎩⎪⎨⎪⎧ 矫.以君命,并命群臣: 且矫.诏纷出,钩党之捕遍于天下: 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答案 (1)动词,涉及,牵连/动词,到达/动词,表达,传达/动词,得到/名词,情趣 (2)动词,到,往/动词,适应,顺应 (3)动词,诈称,假托/形容词,假托的,诈称的/动词,举3.虚词归纳(1)微⎩⎪⎨⎪⎧微.君之疾,群臣固且请立赵后: 大王起微.细: 微.闻有鼠作作索索: 其文约,其辞微.: (2)即⎩⎪⎨⎪⎧ 即.女也,吾徐死耳: 项伯即.入见沛公: 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答案 (1)连词,如果不是/形容词,卑贱,地位低下/副词,略微,稍微/形容词,含蓄 (2)连词,假如,如果/副词,立即,马上/介词,当/连词,就4.古今异义词(1)是非..先君之意而今妄诛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臣闻中国..者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于是..肥义侍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明日..,服而朝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古义:这不是。

善叙事理,其文疏荡——史记的叙事艺术ppt1(课件 试题,打包10套) 苏教版1

善叙事理,其文疏荡——史记的叙事艺术ppt1(课件 试题,打包10套) 苏教版1

为了正义的目的舍弃自己的生命;放弃或损害某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二世三世至于万世
直到。 古义:_______ 表示达到某种程度;表示另提一事。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说说下列加颜色词语的活用情况,并解释一下 名词作状语,向东 (2)燕王东收辽东而王之:___________________ 使动用法,使……投降 (3)降越君,置会稽郡: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数词作动词,统一 (4)一法度衡石丈尺:___________________ 名词作动词,上前 (5)博士七十人前为寿:___________________
二层血;再让血冻住,然后再涂 …… 如此反复,很快刀
藏得严严实实了。下一步,爱斯基摩人把血包裹住的尖
刀把结实地扎在地里,刀尖朝上。当狼顺着血腥味找到
它们会兴奋地舔食刀上新鲜的冻血,融化的血液散发出
在血腥味的刺激下,它们会越舔越快,越舔越用力。狼
如狂,它们猛舔刀锋,根本感觉不到舌头被刀锋划开的
在北极寒冷的夜晚里,狼完全不知道它正在舔食的 最后精疲力竭地倒在雪地上。
其中,帝王设七庙供奉七代祖先,太祖庙居中,左右各
以“七庙”成了王朝的代称。古代帝王一直是立七庙来祭祀
莽时增建了黄帝太初祖庙和帝虞始祖昭庙,这样就有了
又叫太庙、祖庙,国家有了大事,一定要到宗庙去祭告 表明正式掌握了国家大权。
的尊敬。皇帝即位时,在宗庙里拜祖先、会群臣、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印玺
名言警句
1.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
( 唐· 章

语文苏教选修《史记选读》课件:第6章秦始皇本纪

语文苏教选修《史记选读》课件:第6章秦始皇本纪
(3)发 ③使人发.书至赵王 ___动__词__,__送__________ ④又有剪发.杜门 ___名__词__,__头__发________
⑤秦王发.图 ___动__词___,__展__开_______
①其外侯服夷服诸侯或.朝或否 ___副__词__,__有__的________
(4)或
4.作者司马迁对待秦始皇的态度如何? [名师指津] 从肯定和否定两个方面组织答案。
我的理解:司马迁在《史记》中表现出来的进步性确实是 前无古人的,不虚美,不隐恶。他以朴素的唯物主义历史 观,给人们展示了秦始皇这个集大毁大誉于一身的封建帝 王的一生。秦始皇的杰出才能和卓越贡献是不可抹杀的, 同时,他的暴政和凶残也是其在历史上难以清洗的污点。
第六章 善叙事理 其文疏荡——《史记》的叙事艺术
裁,尺幅间描述了丰富复杂的事件和鲜活的人物形象,字 里行间倾诉了作者个人浓烈的情感——洋溢着对信陵君 的敬慕、赞叹和惋惜的感情;《淮阴侯列传》叙事生动、 对比互见、人物形象丰满,刻画了一位智慧超群、指挥若 定,而又狂妄自大、锋芒毕露、心高气傲、不与常人为伍 的将才形象,在叙事中蕴含对人物的评价,充满了同情和 激愤。可见,本专题学习重在把握司马迁婉转多变的叙事 方法,感悟其传达出的各种宏大场面的实况,体味其刻画 的人物形象、性格品质以及作者的独特感受。
第六章 善叙事理 其文疏荡——《史记》的叙事艺术
*秦始皇本纪
这篇本纪以秦始皇和秦二世的活动为中心。以编年记事的 形式,记载了秦始皇及秦二世一生的主要活动和所发生的 重大事件,真实地反映了秦王朝建立前后四十年间风云变 幻的历史场面。
一、字音 扈.(hù) 贲.(bēn) 绾.(wǎn) 黔.(qián) 暨.(jì) 黥.(qínɡ)
⑤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赵 ____名__词__,__使__者_______

善叙事理 其文疏荡——《史记》的叙事艺术

善叙事理 其文疏荡——《史记》的叙事艺术
(一)内容提要
《史记》这部纪传体通史著作,在体例上冲破了以往历史散文的局限,本纪、表、书、世家、列传,这五种体例各有区别,但它们却相互配合,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相互补充而形成结构框架,勾连天人,贯通古今,在设计上颇具匠心,能够把更多的内容纳入其中,拥有更加广泛的叙事范围,比较全面地反映了社会生活的总体风貌,展示了波澜壮阔的社会生活画图。学习中要注意《史记》在叙事方面的以下几个特点。
赵氏孤儿的故事由于戏曲和小说的传播,早已为人熟知。但最早记述这一故事的正是这篇《赵世家》。司马迁通过这个故事歌颂了正义,鞭笞了邪恶,并揭示了正义终将战胜邪恶的真理。故事情节曲折,惊心动魄;人物形象鲜明,栩栩如生。程婴的忍辱负重,公孙杵臼的慷慨牺牲,屠岸贾的奸邪残暴,无不跃然纸上。但这个故事从唐代以来就不断地受到批评,学者们纷纷指责它并非信史,有人还作了很细致的考证。如果仅从史学角度而论,这种批评不无道理。但《史记》不仅仅是一部史书,也是一部文学杰作。故事中的三个主要人物和重要情节可能是作者虚构,或者是出自民间的传闻。以虚构或传闻为史实固然不合史法,但从文学角度而言,恰是很好的创作。如从根本精神来说,这个故事也并不违背历史的真实。元代作家纪君祥据此创作的《赵氏孤儿》杂剧,被王国维在《宋元戏曲考》中誉为“即列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也”。试想,如果没有司马迁关于赵氏孤儿的记述,纪君祥怎么可能创作出这部杰出的杂剧来呢!
3、追根溯源的叙事,意在揭示出隐藏在深层的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司马迁非常重视对事件因果关系的探究,具有敏锐的目光和正确的判断力。如他批判项羽“天之亡我,非战之罪”的说法,认为项羽失败的原因是“自矜功伐,奋其私智”、“欲以力征经营天下”(《项羽本纪》),见解是很精辟的。司马迁对于事件发展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原始动因,在叙事时反复加以强调,成为贯穿人物传记的主线。在叙述李广事迹时,突出这位名将的不遇,写他总是遭受意想不到的挫折和失败。在《留侯世家》一文中,又侧重于所谓的天意作为叙事主宰。黄石公授张良兵书是天意,张良称刘邦成功是天授,自己有机会为刘邦出谋划策也是天授。司马迁本人也深有感慨地说:“高祖离困者数矣,而留侯常有功力焉,岂可谓非天乎!”司马迁对许多历史事件、人物命运因果关系的判断并不完全正确,但是,他对始因的苦苦思索和在行文中的自觉揭示,使得人物传记血脉贯通,各篇都有自己的灵魂,有统摄全篇的主导思想。

高中语文善叙事理,其文疏荡——史记的叙事艺术ppt1(课件+试题,打包10套) 苏教版4精品课件

高中语文善叙事理,其文疏荡——史记的叙事艺术ppt1(课件+试题,打包10套) 苏教版4精品课件

6.判断下列各句的句式特点 (1)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_判__断__句__ (2)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_定__语__后__置__句___ (3)冤哉亨也!_主__谓__倒__装__句___ (4)必为二子所禽矣。_被__动__句___ (5)信方斩。_被__动__句___
7.翻译下面的句子 (1)淮阴侯韩信者,淮阴人也。 译文:_淮__阴__侯__韩__信__,__是__淮__阴__人__。___ (2)成安君,儒者也。 译文:__成__安__君__是__一__介__儒__生__。_ (3)今乃辅以张耳,议欲下赵。 译文:__如__今__又__用__张__耳__辅__助__,__计__划__要__夺__取__赵__国__。__
(4)何为为我禽? 译文:_为__什__么__还__被__我__俘__虏__了__?__
(5)坚营勿与战。 译文:_坚__守__军__营__,__不__跟__(他__们__)_交__战__。___
(6)知其不用。 译文:_派__去__的__人__了__解__到__广__武__君__的__计__策__没__被__采__用__。___
赵王、成安君陈余闻汉且袭之也:_副__词__,__将__要____ 且彼未见吾大将旗鼓:_连__词__,__况__且___ 且 且喜且怜之:__连__词__,__又___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_副__词__,__将__近___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连__词__,__尚__且___ 王不行,示赵弱且怯也:连__词__,__而__且___
文化常识
古代的“十二时” 古人根据一日间太阳出没的自然规律,天色的变化以及自己日常的 生产活动、生活习惯而归纳总结出一种特殊的纪时法——“十二时”,它把 一昼夜进行了等分,每一“时”相当于现代计时的两个小时,叫“时辰”。每 一个时辰都有一个特定的称谓,分别是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 隅(yú)中、日中、日昳(dié)、晡(bū)时、日入、黄昏、人定。它们正好与 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依次相配, 这样就形成了别称,如“夜半”又叫“子夜”。

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课《〈史记〉选读》教学建议

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课《〈史记〉选读》教学建议
四 、 教 版 《 史 记 > 读 》 学方 法 苏 < 选 教
专题 二 : 究 天人 学 专题三 : 不虚 美
体 贯 古 今 不 隐 恶
1 O学时 3学 时 1 O学 时
专 题 四 : 其 书 想见 其 人 读
1讲授式教 学法 。如 《 . 太史 公 自序 》 等文史 知识 复 杂 的 , 由教师讲 授 。《 可 滑稽 列传 》 《 客列传 》 可 由 、刺 等 学 习小组共 同设计 教案 , 出最佳 教案 , 选 由学生小组 一
中学教学参考
教学 时 空
苏教 版 高 中语 文选 修 课 《 史 记 > 读 学建 议 < 选 教
江苏 南通 市如 东高级 中学( 2 4 0 于建 生 260 )


苏教版《 史记> < 选读》 课程 目标
能借助 注 释、 具 书 自主 学 习 , 累文 化 常识 , 工 积 梳 理 、 固、 巩 拓宽文言 阅读知识和技 能 , 一步提 高文言阅 进
专 题 名 称 所 需 学 时
专 题 一 : 傥 非 常之 人 称 焉 唯倜
专题一 : 唯倜 傥 非 常之 人 称 焉
2学 时
1学 时
第二专题是 《 记 》 史 的体例 , 这一 部分不 是《 史 记 > ( 选读》 的重点 , 主要 目的是 让学 生整 体 了解 一下 全书 的 体例 , 有个感性 的认知 即可 , 因此 如果课 时紧张 , 也可 以 把本专题放在课外让学生 自学 。 第七专题是关于《 史记 》 的影 响 , 严格意义 上讲这 已 不是《 史记 > ( 选读 》 的内容 , 教参上 也不主张把 这一部分 放在课 堂上学 习 , 但是从 文化论 著选读 的 目的出发 , 我 们 还是建议教师用 2 学时来组 织教学 , 个 不是讲 解教科 书呈现的内容 , 而是组织学生分若 干专题小组 在课外大 量查阅《 史记 》 相关 资料 的基础 上写成 调研报 告并 分别 在 班级 中交流共享 。 第八专题应 是我们 学 习《 史记 ) < 选读 》 的成果 展 后 示, 它应是学生用现代眼光去关照优 秀传统文化后 的一 个 结论 , 是现实 与历史 的一种理 性对接 , 也 这对学 生学 习方式 的改变大有益处 , 因此建议用 2 个学时去处理 。

善叙事理 其文疏荡——由《魏公子列传》略窥《史记》叙事艺术

善叙事理 其文疏荡——由《魏公子列传》略窥《史记》叙事艺术

2018.2·学术刘东斐(山西省芮城中学,山西运城044600)———由《魏公子列传》略窥《史记》叙事艺术善叙事理其文疏荡2018年2月语文教学通讯Feb.,2018第982卷第2期Bulletin of 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Vol.982No.2摘要:司马迁笔下的魏公子是以叙事来刻画人物的典范。

从《史记·魏公子列传》可以看出,司马迁在叙事时经过精心的取舍,行文详略得当,宏大的场面和琐事细节自然和谐地组合,使全文成为一个个由草蛇灰线连缀成的有机整体。

通过对《魏公子列传》的缜密分析,能让我们对《史记》的叙事艺术有深切的领会。

关键词:苏教版《史记》选读叙事信陵君食客中图分类号:I206.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97(2018)02-0064-03DOI:10.13525/ki.bclt.201802022作者简介:刘东斐(1980—),山西朔州人,本科学历,中学一级教师,山西省芮城中学语文教师。

研究方向:中学语文教学。

◆古典品藻《史记·太史公自序》:“扶义俶傥,不令己失时,立功名于天下,作七十列传。

”司马迁洋洋洒洒七十列传,便将“立功名于天下”的群雄众生相酣畅淋漓地描摹了出来。

笔者觉得这些人物可亲可近、可敬可畏,对他们遥想神往的同时也会洞察其人的得失。

苏教版《〈史记〉选读·魏公子列传》正刻画了这样一个群体,他们相互成就,终于名垂青史。

这个群体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司马迁甚至极意描写因为他们的存在,那个时代也因此波澜壮阔。

我们先来看太史公是如何塑造信陵君这位“王子”的。

“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王异母弟也。

昭王薨,安釐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君。

”无忌登上历史舞台时,是以魏国国君弟弟的身份出场的。

这位公子食邑信陵,有自己的封地,因此有足够的财力来做自己喜欢的事。

这位公子哥儿为富而仁,最卓越的品质就是“仁而下士”。

2020-2021高中语文苏教版系列史记选读文档:专题六善叙事理其文疏荡——史记的叙事艺术第

2020-2021高中语文苏教版系列史记选读文档:专题六善叙事理其文疏荡——史记的叙事艺术第

第18课 魏公子列传1.通假字(1)俾倪..故久立 ,与其客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至||晋鄙军之日 ,北乡.自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朱亥袖四十斤铁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同 "睥睨〞 ,眼睛斜着看 ,含有傲慢之意 (2)同 "向〞 ,面向 (3)同 "锤〞 ,古代一种形状如瓜 ,带柄的击杀武器2.一词多义(1)故⎩⎪⎪⎪⎨⎪⎪⎪⎧ 俾倪故.久立 与其客语: 今公子故.过之: 终不以监门困故.而受公子财: 此子贤者世莫能知故.隐屠间耳: 温故.而知新: 君安与项伯有故.: 燕太子丹者 故.尝质于赵:(2)过⎩⎪⎪⎨⎪⎪⎧愿枉车骑过.之: 行过.夷门 见侯生: 且尔言过.矣: 以其境过.清 不可久居:闻大||王有意督过.之: 那么知明而行无过.矣: (3)除⎩⎪⎨⎪⎧ 赵||王扫除.自迎: 即除.逆阉废祠之址以葬之: 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 答案 (1)副词 ,成心地/副词 ,特意地/名词 ,缘故 ,原因/连词 ,所以/名词 ,旧的知识/名词 ,老交情 ,旧交情/副词 ,过去 ,从前 (2)动词 ,拜访 ,探望/动词 ,经过/动词 ,犯错/副词 ,过于/动词 ,责备/名词 ,错误 ,过失 (3)名词 ,台阶/动词 ,整理 ,修治/动词 ,授官3.虚词归纳乃⎩⎪⎨⎪⎧ 侯生视公子色终不变 乃.谢客就车: 臣乃.市井鼓刀屠者: 公子于是乃.置酒大会宾客: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家祭无忘告乃.翁:答案 副词 ,才/动词 ,是/副词 ,于是 ,就/副词 ,竟然/代词 ,你的4.古今异义词(1)胜所以自附为婚姻..者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而以公子为长者..能下士也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过客..以观公子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古义:亲家 ,有婚姻关系的亲戚 .今义:结婚的事;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关系 .(2)古义:有德行的人 .今义:年纪大辈分高的人;年高有德的人 .(3)古义:拜访客人 .今义:过路的客人;旅客 .5.说说以下加点词语的活用情况 ,并解释一下(1)仁而下.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朱亥袖.四十斤铁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椎.杀晋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皆谦而礼.交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北.救赵而西.却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公子乃自骄而功.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今邯郸旦暮降秦而魏救.不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公子从.车骑,虚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故久立.公子车骑市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北救赵而西却.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侯生乃屏.人间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能急.人之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魏||王怒.公子之盗其兵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今公子有急. ,此乃臣效命之秋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不敢以其富贵骄.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臣修身洁.行数十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公子从车骑 ,虚.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公子怪.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名词作动词 ,居于……下(2)名词作动词 ,藏在衣袖里(3)名词作状语 ,用锤子(4)名词作状语 ,按礼节(5)名词作状语 ,向北;向西(6)名词的意动用法 ,以……为功绩(7)动词作名词 ,救兵(8)动词的使动用法 ,使……跟从 ,带着(9)动词的使动用法 ,使……立 ,使……停(10)动词的使动用法 ,使……退却(11)动词的使动用法 ,使……退避(12)动词的为动用法 ,为……着急(13)动词的为动用法 ,为……发怒(14)形容词作名词 ,急事(15)形容词作动词 ,傲慢地对待(16)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使……高洁(17)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使……空着(18)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以……为怪 ,认为……奇怪6.判断以下各句的句式特点(1)嬴乃夷门抱关者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此五霸之伐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留军壁邺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而如姬最||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判断句(2)判断句(3)主谓倒装句、宾语前置句(4)省略句(5)被动句7.翻译下面的句子(1)魏公子无忌者 ,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王异母弟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救于魏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何功之有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臣客屠者朱亥可与俱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魏国的公子无忌 ,是魏昭||王的小儿子 ,是魏安釐||王(同父)异母的弟弟 .(2)向魏国请求救兵 .(3)那会有什么成效呢 ?(4)我的朋友屠夫朱亥可同(公子)一道(前往) .(5)我又听说如姬的父亲被人 (杀|害 ) .背景展示公元前277年 ,魏安釐||王即位 .他为了牵制已在魏国从政十几年、(政|治)实力雄厚的孟尝君田文 ,就把自己的弟弟魏无忌封在信陵 ,因而魏无忌被称为信陵君 .华阳一战 ,田文失势 ,信陵君逐渐取代了田文在魏国的地位 ,成为战国时代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 .邯郸大捷后 ,尽管魏安釐||王原谅了他窃符矫杀晋鄙的罪过 ,但他一直留在赵国 ,十年没有回去过 .战国时的 "士〞阶层战国时代出现了 "士〞这样一个特殊阶层 ,即知识分子阶层 .他们走公室 ,跑私门 ,不狩不猎 ,不农不商 ,靠知识生存;他们有较高的文化素养 ,懂(政|治)、懂经济、懂军|事、懂外交 ,为各国统治者效劳 ,在战国时代起着超乎寻常的作用 ,甚至||左右各国的政策 ,处理各国的外交 ,指挥各国的军队 .这些 "士〞多投奔到权贵的门下来谋生 ,故被称为 "门客〞或 "食客〞 .各国贵族都大量收养门客 ,当时以养 "士〞著称的有 "四君〞:齐有孟尝 ,赵有平原 ,楚有春申 ,魏有信陵 .他们都收养了几千名门客 ,对内维护自己的势力以对付政敌 ,对外与敌国作(政|治)、军|事上的斗争 .四人之中 ,信陵君最||善于结交士人 ,因此得到他们的帮助也最||多 .物有不可忘 ,或有不可不忘 .夫人有德于公子 ,公子不可忘也;公子有德于人 ,愿公子忘之也 .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观公子 .公子执辔愈恭 .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举动来观察公子的态度 .公子握着驾车的马缰绳更加恭敬 .待公子举酒 . 市人皆观公子执辔 .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等着公子来举杯开宴 .街市上人们都看着公子亲自执辔 .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1.脉络梳理魏公子列传 - -窃符救赵⎩⎪⎪⎨⎪⎪⎧⎭⎪⎪⎬⎪⎪⎫邯郸被困十万火急魏||王害怕 不敢出兵要与客往赴秦军侯生献计 盗得兵符 (杀|死 )晋鄙 解救赵国礼贤下士 ,(政|治)、军|事取得成功2.初读感知阅读全文 ,说说作者描写了信陵君哪些高尚品格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礼贤下士、急人之难、救人之危、仁爱思想 .1.如何理解信陵君 "仁而下士〞 ?试从两个角度展开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信陵君 "仁而下士〞 ,不是装潢门面 ,不是 "(政|治)作秀〞 ,而是真心实意 ,很真诚 .这从他对贤士的礼数上和真正地任用他们、听取他们的意见上可以看出;这与只是装门面、图虚名、放不下架子的平原君形成对照 .信陵君 "仁而下士〞的动机不是出于一己之私 ,而是为国|家求贤 .这从他 "贤 ,多客〞而使得别国 "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 ,及 "窃符救赵〞中可以看出 .司马迁之所以要突出其 "仁而下士〞 ,是因为他要通过这些事来反映他的一种社会理想 ,说明他的(政|治)见解 .他认为作为一个国|家的执政者 ,必须要礼贤下士 ,广开才路;要让天下贤士都到自己的国|家来;要让他们各尽其能 ,各得其所 .2.为什么侯嬴一开始不直接把计策告诉信陵君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这是一件十分为难的事 .方案事关重大 ,既关系到人家骨肉兄弟之间的感情 ,又关系到国|家的生死存亡 ,不能轻易说出 .②当时公子情绪可能很冲动 ,或许他未必采纳 .他想让公子冷静下来 ,好好反思自己的行为 .侯生对公子很了解 ,他料定公子会返回询问对策 ,待公子回来 ,火候已到 ,他才和盘托出 .另一种观点:故弄玄虚 ,显示自己的高深 .3.侯嬴为什么要 "北乡自刭〞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从文字蕴含的相关信息 "请数公子行日 ,以至||晋鄙军之日 ,北乡自刭 ,以送公子〞看 ,主要是怕公子因仁爱而不忍心对晋鄙这位无辜的 "嚄唶宿将〞下手 ,以使整个方案破产;他要以死来鼓励公子 ,坚决公子杀晋鄙夺兵权的信念 ,这正是 "士为知己者死〞的人生价值的表达 .(原因很多 ,言之成理即可)4.侯嬴也是司马迁倾心歌颂的人物之一 ,在侯嬴身上寄托着司马迁为人处世的一种什么样的道德观念 ?为什么他要特别歌颂这样一种道德观念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士为知己者死 .〞他歌颂侯嬴的 "士为知己者死〞 ,正是为了嘲讽汉代官僚社会的人情冷暖、世态炎凉 .在这里 ,司马迁是有切肤之痛的 ,当他遭遇 "家贫 ,财赂缺乏以自赎〞的时候 , "交游莫救 ,左右亲近不为一言〞 .只有到了这种时刻 ,他才深切地体会到那种 "忠于知己〞 ,那种能 "急人之难〞 ,能 "脱人于困厄〞的侠义行为是多么可贵;而那种朝秦暮楚 ,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势利小人是多么可憎 . "一死一生 ,乃知交情;一贫一富 ,乃知交态;一贵一贱 ,交情乃见 .〞<史记>中的好多人物属于 "士为知己者死〞这一类型的 ,请联系前面学过的<史记>中的人物 ,试比较侯生、荆轲、田光与专诸、豫让、聂政等人的死的不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后者都是一个下层的人为某个上层人士所 "知〞 ,从而去为之奋死不顾 ,他们所涉及的那种统治阶级||的内部矛盾 ,实际上也并无什么明显的是非之分 ,这里面所反映的乃是一种个人的恩怨 ,是一种收买与被收买、豢养与被豢养的关系;而侯生、荆轲等人的死也许主观而言确是 "士为知己者死〞 ,但从客观上而言他们又都是为 "国〞而死 ,他们是在国|家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起了作用 ,他们的活动都有鲜明的(政|治)色彩 ,恐怕这也是他们更为人所熟知、纪念的重要原因吧 .1.课本素材点击文本信陵君礼贤下士 ,食客三千魏无忌为人仁爱宽厚 ,礼贤下士 ,士人因而争相前往归附于他 ,最||顶峰时门下曾有三千食客 .所以当时的魏无忌威名远扬 ,各诸侯国连续十多年都不敢动兵侵犯魏国 .秦国大兵压境 ,赵国危在旦夕 ,诸侯都为秦国的兵威所慑 ,不敢援助 .魏国是赵国的近邻 ,又是姻亲之国 ,所以赵国只得向魏国求援 .就魏国来说 ,唇亡齿寒 ,救邻即自救 ,存赵就是存魏 ,赵亡魏也将随之灭亡 .信陵君认识到了这一点 ,故而不惜冒险犯难 ,窃符救赵 ,抗击秦兵 ,终于挫败了敌人的图谋 ,保障了两国的平安 .运用例如著名企业家李嘉诚说过: "要使一家公司蓬勃开展 ,作为领导者礼贤下士是很必要的 .这样 ,员工才会心甘情愿为公司效力 ,一切以公司的利益为重 .〞信陵君不就是这样吗 ?信陵君知道侯生有才能 ,不惜放下身份去拜访侯生;送侯生财物 ,亲自驱车邀请侯生参加宴会 ,让侯生坐在尊位 .当侯生说要到市集拜访朋友时 ,信陵君二话不说 ,驱车到市集 ,恭恭敬敬地在市集等候侯生 ,一点儿也没有怠慢之意 ,而赢得侯生的尊重 ,并心甘情愿为信陵君出谋划策 .纵观历史 ,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 ,礼贤下士都是很必要的 .重视了这一点 ,一个国|家、一个企业才会在危机四伏的环境中屹立不倒 ,并且蓬勃开展 .2.课外素材李书福知人善用 ,成就吉利大业吉利汽车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在众多民营企业家中对人才的青睐有目共睹 .他尊重人才 ,鼓励企业高层畅所欲言 ,不搞 "一言堂〞;对中层和骨干员工也舍得投入 ,力求让所有进入吉利的人才在生活和工作上都顺心 .大量的人才也在吉利人性化的工作气氛中发挥出自身的能量 ,在吉利由低端向高端进军过程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使吉利最||终成功收购了沃尔沃 .选材感言企业的竞争 ,说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 .人才难求 ,因此一旦求得就应该学会爱才、惜才 ,并做到知人善用 ,人尽其才 .李书福做到了这一点 ,他求贤假设渴的态度吸引了大量优秀人才聚集到吉利汽车集团 ,这些人才各显其能 ,促使吉利集团不断做大做强 .请你思考你觉得该素材能运用到哪类话题文章中 ?世|界因凭借而精彩山有山的坚强 ,水有水的柔美 .山借水 ,多了一份灵性;水借山 ,添了一份阳刚 .天有天的蔚蓝 ,云有云的飘逸 .天借云 ,多了些层次;云借天 ,多了些深邃 .有志者乃借时势之动乱而成为一代枭雄 ,时势因借英雄的成长而赢得了 "时势造英雄〞的佳话 .①纵论世间万物百态 ,各有千秋 ,亦各有所短 .然万物却因相互凭借而生姿 ,世|界因凭借而精彩 .紫藤萝和牵牛花 ,虽无躯干 ,却凭借枯树和篱笆 ,以昂扬之姿向世人展示了自己的美丽;篱笆和枯树 ,本无美景可言 ,却凭借牵牛花和紫藤萝 ,成就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②雪虽有水晶般的光洁 ,却清冷无味 ,雪却借梅花成为美香雪;而梅虽有扑鼻的暗香 ,却朴素无华 ,梅却借雪成就香雪梅的盛名 .确实 , "梅须逊雪三分白 ,雪却输梅一段香〞 .鹰借天空而显矫健雄伟之姿 ,虎借深山方显百兽之||王的风范 ,驼借大漠而展示出执着者的坚韧 ,长河借落日成就了一幅美丽的夕阳西以下列图 ,航船借狂风巨浪成就了自己的无畏 .万物因凭借而重新显示出自己的风姿 .是啊 !物犹如此 ,人更应胜之 !③人因凭借而成就辉煌 .荀子在<劝学>中写到: "假舆马者 ,非利足也 ,而致千里;假舟楫者 ,非能水也 ,而绝||江河 .君子生非异也 ,善假于物也 .〞④周文||王借助姜尚之力成功完成了讨伐商纣的大业;齐桓公借助管仲之力成就了霸业 ,成为 "春秋五霸〞之一;信陵君因借助侯嬴的力量 ,而得以窃兵符成功 ,从而挽救了赵国 ,声名万世传扬;平原君因借助毛遂之力而出兵楚国;孟尝君借助冯谖之力使官位失而复得 .姜尚、管仲、侯嬴、毛遂本是普通百姓 ,却因为信陵君出谋划策 ,而成就了谋士的美名 .历史上这些杰出人物皆因 "善借于物〞而名垂青史 .人借物而生出无穷的力量 ,从而到达自身难以到达的目标;外物因人类的借助而变得无比的伟大 .⑤社会因凭借而和谐 .假设我们中华民族人人能够借别人的长处 ,弥补自己的缺乏 ,那么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任务也会很快得以完成 ,建立和谐社会的目标就能得以实现 .人与人之间需要互相帮助 ,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 ,世|界就会变成美好的人间 .人因借助了他人的帮助而如虎添翼 ,他人因你的成功而变得十分精彩 .朋友 ,当你扬帆远航时 ,请别忘记带上他人的祝福 ,带上风做你的伴侣 .思悟要点①开头有什么作用 ?提示作者写山、水、天、云、时势、英雄 ,运用排比手法 ,写出了 "凭借〞的价值 ,引出下文的观点 .②这句话运用了什么论证手法 ?有什么作用 ?提示举例论证 ,同时分析作文题目中的材料 ,把材料和观点联系起来 .③这一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提示过渡段 ,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由上文写 "物〞转入下文写 "人〞 .④这里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有什么好处 ?提示引用论证 ,引用荀子的名言 ,使文章论证更有说服力 ,同时增添文章文采 .⑤这里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有什么好处 ?提示举例论证 ,作者在这里运用了大量的事例论证 ,充分证明了本文的论点 .课时作业一、根底稳固1.对以下加点词的解释 ,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致.食客三千人致:招来B.公子闻之 ,往请 ,欲厚遗.之遗:赠送C.公子引侯生坐上坐 ,遍赞.宾客赞:介绍 ,引见D.此五霸之伐.也伐:讨伐答案 D解析伐:功绩 ,功绩 .2.以下句子中 ,不含通假字的一项为哪一项( )A.公子引侯生坐上坐B.冠盖相属于魏C.至||军 ,侯生果北乡自刭D.辞决而行答案 B解析A项第二个 "坐〞同 "座〞 .C项 "乡〞同 "向〞 .D项 "决〞同 "诀〞 .3.以下句子中 ,加点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 )A.市人皆以嬴为小人 ,而以公子为长者..能下士也B.公子引侯生坐上坐 ,遍赞宾客..C.胜所以..自附为婚姻者D.口不忍献五城 ,以公子退让..也答案 B解析B项古今义均为 "客人(总称)〞 .A项古义:有德行的人 .今义:年纪大、辈分高的人或年高有德的人 .C项古义:……的原因 .今义:连词 ,表示因果关系或为名词 ,指实在的情由或适宜的举动(限用于固定词组中做宾语) .D项古义:谦让、推辞 .今义:向后退 ,让开路或让步 .4.以下句子中 ,加点词的活用情况与例句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 )例:公子从.车骑 ,虚左A.朱亥故不复谢 ,公子怪.之B.北救赵而西却.秦C.以公子之高义 ,为能急.人之困D.赵孝成||王德.公子之矫夺晋鄙兵而存赵答案 B解析B项和例句均为使动用法 .A项为意动用法 .C项为为动用法 .D项为名词活用为动词 .5.以下句子中 ,句式特点与例句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 )例:譬假设以肉投馁虎 ,何功之有哉A.请救于魏B.不患人之不己知 ,患不知人也C.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D.蚓无爪牙之利 ,筋骨之强 ,上食埃土 ,下饮黄泉答案 B解析B项和例句均为宾语前置句 .A项为状语后置句 .C项为被动句 .D项为定语后置句 .二、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文后题目 .魏安釐||王二十年 ,秦昭||王已破赵长平军 ,又进兵围邯郸 .公子姊为.赵惠文||王弟平原君夫人 ,数遗魏||王及公子书 ,请救于魏 .魏||王使.将军晋鄙将十万众救赵 .秦||王使使者告魏||王曰: "吾攻赵旦暮且.下 ,而诸侯敢救者 ,已拔赵 ,必移兵先击之 .〞魏||王恐 ,使人止晋鄙 ,留军壁邺 ,名为救赵 ,实持两端..以观望 .平原君使者冠盖相属于魏 ,让魏公子曰: "胜所以自附为婚姻者 ,以公子之高义 ,为能急人之困 .今邯郸旦暮降秦而魏救不至|| ,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 !且.公子纵轻胜 ,弃之.降秦 ,独不怜公子姊邪 ?〞公子患之. ,数请魏||王 ,及宾客辩士说||王万端 .魏||王畏秦 ,终不听公子 .公子自度终不能得之.于||王 ,计不独生..而令赵亡 ,乃请宾客 ,约车骑百余乘 ,欲以.客往赴秦军 ,与赵俱死 .行过夷门 ,见侯生 ,具告所以欲死秦军状 .辞决而行 ,侯生曰: "公子勉之矣 ,老臣不能从 .〞公子行数里 ,心不快 ,曰: "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 ,天下莫不闻 ,今吾且死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 ,我岂有所失哉 ?〞复引车还 ,问侯生 .侯生笑曰: "臣固知公子之还也 .〞曰: "公子喜士 ,名闻天下 .今有难 ,无他端..而欲赴秦军 ,譬假设以肉投馁虎 ,何功之有哉 ?尚安事客 ?然公子遇臣厚 ,公子往而臣不送 ,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 .〞公子再拜 ,因问 .侯生乃屏人间语 ,曰: "嬴闻晋鄙之兵符常在||王卧内 ,而如姬最||幸 ,出入||王卧内 ,力能窃之 .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 ,如姬资.之三年 ,自||王以.下欲求||报其父仇 ,莫能得 .如姬为公子泣 ,公子使.客斩其仇头 ,敬进如姬 .如姬之欲为公子死 ,无所辞 ,顾未有路耳 .公子诚一开口请如姬 ,如姬必许诺 ,那么得虎符夺晋鄙军 ,北救赵而西却秦 ,此五霸之伐也 .〞公子从其计 ,请如姬 .如姬果盗晋鄙兵符与公子 .6.对以下加点词的解释 ,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 .名为救赵 ,实持两端..以观望 两端:两头 ,指两方之势 B .计不独生..而令赵亡 独生:单独生存 C .今有难 ,无他端..而欲赴秦军 他端:别的方法 D .如姬父为人所杀 ,如姬资.之三年 资:资助 答案 D解析 资:蓄积 .7.以下各组句子中 ,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公子姊为.赵惠文||王弟平原君夫人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B.⎩⎪⎨⎪⎧ 魏||王使.将军晋鄙将十万众救赵公子使.客斩其仇头 敬进如姬C.⎩⎪⎨⎪⎧ 吾攻赵旦暮且.下且.公子纵轻胜D.⎩⎪⎨⎪⎧ 欲以.客往赴秦军自||王以.下欲求||报其父仇答案 B解析 B 项均为 "派〞 .A 项是/被 .C 项将要/况且 .D 项率领/与 "上〞 "下〞组成词 ,表位置、次序等 .8.对以下各句中 "之〞称代内容的说明 ,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 .公子纵轻胜 ,弃之.降秦(指平原君赵胜) B .公子患之.,数请魏||王(代前文的 "邯郸旦暮降秦〞) C .公子自度终不能得之.于||王(代下文的 "虎符〞) D .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代前文侯生 "无一言半辞送我〞) 答案 C解析 应为 "军队〞 .9.以下句子编为四组 ,全都表现公子 "急人之困〞的一组是( )①公子患之 ,数请魏||王②计不独生而令赵亡③欲以客往赴秦军 ,与赵俱死④复引车还 ,问侯生⑤如姬为公子泣 ,公子使客斩其仇头⑥公子从其计 ,请如姬A.①②④B.①③⑤C.②③⑥D.④⑤⑥答案 B10.以下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信陵君无法说服魏||王出兵 ,便决计率门客战死沙场 ,这种行为于事无补 ,但 "计不独生而令赵亡〞的想法 ,表现了他能 "急人之困〞的品格 .B.信陵君挺身救赵的原因 ,固然有其扶危济困的性格因素 ,主要是平原君的激将法起了关键作用 .C.信陵君窃符救赵之举 ,不仅表现了侯生丰富的经验和谋略 ,还表现了信陵君的知人之明和礼贤下士之功 .D.如姬愿意为信陵君冒死而窃虎符 ,也从一个侧面表现了信陵君能够 "急人之困〞的品格所带来的回||报 .答案 B11.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具告所以欲死秦军状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譬假设以肉投馁虎 ,何功之有哉 ?尚安事客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把打算同秦军拼命的方案都告诉了侯生 .(2)这就好似拿肉去投给饥饿的老虎 ,那会有什么成效呢 ?(您)还要宾客干什么用 ?三、拓展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文后题目 .公子闻赵有处士毛公藏于博徒 ,薛公藏于卖浆家 ,公子欲见两人 ,两人自匿不肯见公子 .公子闻所在 ,乃间步往 ,从此两人游 ,甚欢 .平原君闻之 ,谓其夫人曰: "始吾闻夫人弟公子天下无双 ,今吾闻之 ,乃.妄从博徒卖浆者游 ,公子妄.人耳 .〞夫人以告公子 .公子乃谢夫人去 ,曰: "始吾闻平原君贤 ,故负魏||王而救赵 ,以.称平原君 .平原君之游 ,徒豪举耳 ,不求士也 .无忌自在大梁时 ,常闻此两人贤 ,至||赵 ,恐不得见 .以无忌从之游 ,尚恐其不我欲也 ,今平原君乃以为羞 ,其缺乏从游 .〞乃装.为去 .夫人具以.语平原君 .平原君乃免冠谢留公子 .平原君门下闻之一半去平原君归公子 ,天下士复往归公子 ,公子倾平原君客 .公子留赵十年不归 .秦闻公子在赵 ,日.夜出兵东伐魏 .魏||王患之 ,使使往请公子 .公子恐其怒之 ,乃诫门下: "有敢为魏||王使.通者 ,死 .〞宾客皆背魏之赵 ,莫敢劝公子归 .毛公、薛公两人往见公子曰: "公子所以重于赵、名闻诸侯者 ,徒以有魏也 .今秦攻魏 ,魏急而公子不恤 ,使.秦破大梁而夷先||王之宗庙 ,公子当何面目立天下乎 ?〞语未及卒 ,公子立变色 ,告车趣驾归救魏 .魏||王见公子 ,相与泣 ,而以上将军印授公子 ,公子遂将 .魏安釐||王三十年 ,公子使使遍告诸侯 .诸侯闻公子将 ,各遣将将兵救魏 .公子率五国之兵破秦军于河外 ,走.蒙骜 .遂乘胜逐秦军至||函谷关 ,抑秦兵 ,秦兵不敢出 .秦||王患之 ,乃.行金万斤于魏 ,求晋鄙客 ,令毁公子于魏||王曰: "公子亡在外十年矣 ,今为魏将 ,诸侯将皆属 ,诸侯徒闻魏公子 ,不闻魏||王 .公子亦欲因此时定南面而||王 ,诸侯畏公子之威 ,方欲共立之 .〞秦数使反间 ,伪贺公子得立为魏||王未也 .魏||王日.闻其毁 ,不能不信.,后果使人代公子将 .(节选自<史记·魏公子列传>) 12.对以下加点词的解释 ,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 .公子妄.人耳 妄:无知妄为 B .乃装.为去 装:穿上衣服 C .公子率五国之兵破秦军于河外 ,走.蒙骜 走:跑 D .魏||王日闻其毁 ,不能不信.信:老实 答案 A解析 B 项装:收拾行装 .C 项走:使……败逃 .D 项信:相信 .13.以下各组句子中 ,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乃.妄从博徒卖浆者游乃.行金万斤于魏B.⎩⎪⎨⎪⎧ 夫人具以.语平原君故负魏||王而救赵以.称平原君 C.⎩⎪⎨⎪⎧ 魏||王日.闻其毁日.夜出兵东伐魏D.⎩⎪⎨⎪⎧ 有敢为魏||王使.通者 死使.秦破大梁而夷先||王之宗庙答案 C 解析 C 项都是 "每天 ,一天一天地〞 ,名词作状语 .A 项原来是 ,表确认的副词;就 ,于。

高中语文善叙事理,其文疏荡——史记的叙事艺术ppt1(课件+试题,打包10套) 苏教版精品课件

高中语文善叙事理,其文疏荡——史记的叙事艺术ppt1(课件+试题,打包10套) 苏教版精品课件

军裁决。’又拿着斧柄,授予主将斧刃,宣告:‘自此军中下至于深 渊的一切事务,全由将军裁决。见到敌人虚弱就前进,见到敌人强大就 停止。不要认为我军众多就轻敌,不要认为任务重大就以死相拼,不要 因为身份尊贵就轻视他人,不要凭着一己之力就违背众人意愿,不要认 为能言善辩就是正确的。’”
“主将已经接受任命,参拜并向国君报告说:‘我听说国事不可受外 部的干预,军队作战不能由君主在朝廷遥控指挥;臣子有异心就不能忠 心侍奉君主,疑虑重重,意志不坚定就不能迎敌应战。我既已奉命执掌 军事大权,不获胜不敢活着回来,希望您也垂示一句赐予我行使权力
三、辨别判断句 辨别判断句既要看形式又要看句子性质。简单的方法是既看形式,又看 能 否 译 成 “…… 是 ……” 或 “…… 是 …… 的 ” 。 形 式 对 , 又 能 译 成 “…… 是……”,是判断句;否则不是。如“大人清白”可译成“大人是清白的”, 所. 以是判断句。 如果是否定判断句,必须用否定副词“非”,且能译成“不是……的”。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就不是否定判断句。 高考考判断句,也依然在翻译题中考查。如文言翻译题“季布名所以益闻 者,曹丘扬之也”,就是一个判断句,翻译时需加上“是”字。
武王曰:“善哉!”
武王问太公曰:“吾欲令三军之众,攻城争先登,野战争先赴,为之 奈何?”太公曰:“将有三礼。”武王曰:“敢问其目?”
太公曰:“将冬不服裘,夏不操扇,雨不张盖,名曰礼将。将不身服 礼,无以知士卒之寒暑。出隘塞,犯泥涂,将必先下步,名曰力将。将 不身服力,无以知士卒之劳苦。军皆定次,将乃就舍;炊者皆熟,将乃 就食;军不举火,将亦不举,名曰止欲将。将不身服止欲,无以知士卒 之饥饱。将与士卒共寒暑、劳苦、饥饱,故三军之众,闻鼓声则喜,闻 金声则怒。高城深池,矢石繁下,士争先登;白刃始合,士争先赴。士 非好死而乐伤也,为其将知寒暑饥饱之审,而见劳苦之明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9课 淮阴侯列传1.通假字(1)乃晨炊蓐.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俯出袴.下,蒲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能.千里而袭我,亦已罢.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间道萆.山而望赵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右倍.山陵,前左水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居常鞅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人言公之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上怒曰:“亨.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同“褥”,床褥 (2)“袴”同“胯”,两腿间;“蒲伏”同“匍匐”,跪在地上爬行(3)“能”同“乃”,竟然;“罢”同“疲”,疲劳 (4)同“蔽”,隐蔽 (5)同“背”,背靠,背向 (6)同“怏怏”,不满意,不服气,郁闷失意的样子 (7)同“叛”,反叛(8)同“烹”,古代的一种酷刑,把犯人放入大锅中煮死2.一词多义(1)绝⎩⎪⎪⎨⎪⎪⎧ 信亦知其意,怒,竟绝去:从间道绝其辎重: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秦之纲绝而维弛:非能水也,而绝江河: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佛印绝类弥勒:以为妙绝:(2)假⎩⎪⎨⎪⎧ 愿足下假臣奇兵三万人:发卒受地韩南阳假守腾: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乃悟前狼假寐: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3)治⎩⎪⎨⎪⎧ 又不能治生商贾: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故治国无法则乱:不效则治臣之罪:答案 (1)动词,离开/动词,拦截/动词,断绝/形容词,败坏/动词,横渡/形容词,与世隔绝的/副词,很/副词,达到极点 (2)动词,借/动词,代理/动词,借助/形容词,伪,与“真”相对,假装/连词,假如 (3)动词,维持/形容词,治理得好,太平/动词,治理,管理/动词,处理,处治3.虚词归纳且⎩⎪⎨⎪⎧ 赵王、成安君陈余闻汉且袭之也:且彼未见吾大将旗鼓:且喜且怜之: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王不行,示赵弱且怯也:答案 (1)副词,将要/连词,况且/连词,又/副词,将近/连词,尚且/连词,而且4.古今异义词(1)始为布衣..时,贫无行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愿君留意..臣之计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古义:平民,百姓。

今义:布衣服。

(2)古义:仔细考虑。

今义:注意,小心。

5.说说下列加点词语的活用情况,并解释一下(1)有一母见信饥,饭.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议欲下.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足下深沟.高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我能将.几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欲东.下井陉击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师.事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信乃谋与家臣夜.诈诏赦诸官徒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英俊乌.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乃晨.炊蓐.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水上军开入.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辟.左右与之步于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羞.与绛、灌等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名词作动词,给饭吃(2)名词作动词,攻下(3)名词作动词,挖沟;筑墙(4)名词作动词,率领(5)名词作状语,向东(6)名词作状语,像对待老师一样(7)名词作状语,在夜里,连夜(8)名词作状语,像乌鸦一样(9)名词作状语,在早晨;在床上(10)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进入(11)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退避(12)动词的意动用法,以……为羞耻6.判断下列各句的句式特点(1)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冤哉亨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必为二子所禽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信方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判断句(2)定语后置句(3)主谓倒装句(4)被动句(5)被动句7.翻译下面的句子(1)淮阴侯韩信者,淮阴人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成安君,儒者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今乃辅以张耳,议欲下赵。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何为为我禽?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坚营勿与战。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知其不用。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淮阴侯韩信,是淮阴人。

(2)成安君是一介儒生。

(3)如今又用张耳辅助,计划要夺取赵国。

(4)为什么还被我俘虏了?(5)坚守军营,不跟(他们)交战。

(6)派去的人了解到广武君的计策没被采用。

古代的“十二时”古人根据一日间太阳出没的自然规律,天色的变化以及自己日常的生产活动、生活习惯而归纳总结出一种特殊的纪时法——“十二时”,它把一昼夜进行了等分,每一“时”相当于现代计时的两个小时,叫“时辰”。

每一个时辰都有一个特定的称谓,分别是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yú)中、日中、日昳(dié)、晡(bū)时、日入、黄昏、人定。

它们正好与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依次相配,这样就形成了别称,如“夜半”又叫“子夜”。

古人习惯上每天吃两顿饭。

其中,“食时”是古人吃早饭之时,即每天的7时到9时,早饭叫“餐”;“晡时”是第二顿饭之时,即每天的15时到17时,晚饭叫“飧”。

1.兵法不曰“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2.上问曰:“如我能将几何?”信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

”上曰:“于君何如?”曰:“臣多多而益善耳。

”上笑曰:“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信曰:“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

”淮阴侯韩信者,淮阴人也。

始为布衣时,贫淮阴侯韩信,是淮阴人。

当他还是平民百姓时,贫困、无行,不得推择为吏,又不能治生商贾,没有好的品行,不能够被推选去做官,又不能以做生意维持生计,常从人寄食饮,人多厌之者。

常数从其经常寄居在别人家里吃闲饭,很多人都讨厌他。

他曾经多次下乡南昌亭长寄食,数月,亭长妻患前往下乡南昌亭亭长处吃闲饭,接连数月,亭长的妻子嫌弃之,乃晨炊蓐食。

食时信往,他,于是一早把饭煮好,在床上就吃掉了。

开饭时韩信去了,不为 具 食。

信亦 知 其 意, 怒 ,却不给他准备饭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