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而不同”与“因是”、“不得已”—— 儒道二家多元观诠说
浅谈儒道文化精神
浅谈儒家文化精神古希腊、古巴比伦、古印度和古代中国是古代文明的四大发祥地。
而在这四个地区出现的古典文化的昌盛期被称为“轴心时代”。
在这一时期,在这些地方,几乎同时出现了伟大的思想家,他们从不同的角度,都对人类的某些基本问题,提出了独到的看法,依据这些看法和思想,形成了不同的文化传统,历经数千年的发展,这些文化传统已经成为人类文化的精髓。
而在中国,儒家思想是中国“轴心时代”观念文化的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它既是中国历史演进的产物,又在深层影响、制约着中国历史的变化和发展。
在先秦的诸子中,儒、道两家的视野宏阔、思考深邃、系统。
二者相较,老、庄更多专注于对形而上问题,尤其是辩证之道的精微感悟,于世事主张避冲突的“贵柔”,于人性主张人天性的“自然”,于人生主张超尘俗的“无为”,而儒家子孔子起,始终坚持“道”与“器”、“理”与“物”视为不可分的浑然一体,对形而上和形而下作有机统一的思考;或者说,更注重人性、伦理、社会、政治等十分切实具体的形而下问题中所蕴含的形而上之道;而认识把握这形而上之道的根本目的又是为有效回答和解决种种切实具体的形而下的问题。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儒家思想参与构建了华夏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的深层意蕴,儒家思想文化是一个具有鲜明特点、复杂内涵的不断演变发展的观念文化体系。
儒家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的胸襟抱负,直面世事而追求安邦治国平天下之功,并以此对理想人生价值进行定位,进而要求人性超越自然天性而沿道德修养之途,实现人与人和谐有序的互动共存,走向“人文化”的不断完善完美,又以“人文化”的不断完善完美,推进人类社会向着终极完善完美不断发展。
儒家的高明之处,在于能在纷纭迷乱的世相中准确捕捉人类文化构建最基础、最核心、最具本质性和永恒性的问题:人性和人的关系。
儒学以对人文的极大关怀,来建构起自己的全部学说体系,文化学的轴心和灵魂其实是“人学”。
孔子就是以自己关于“仁”的学说,使儒家文化始建之处,就占据了这样的轴心地位。
和而不同哲学概念
和而不同哲学概念“和而不同”一词出自《论语·子路》:“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人们常将此理解为人生处世之道,实则本文所论者乃作为社会领导—治理者的君子组织社会、治理国家之道,属于政治哲学范畴。
为加深对其理解,笔者拟将其置于更为广泛的思想世界中进行比较性分析,引入墨家、法家、庄子的相关论述作为参照,因为他们都从政治哲学角度谈论了“不同”与“同”。
和而不同的前提是“不同”的内在性和普遍性,如孟子所说:“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
”天生万物与人,各不相同,故“不同”是人、事、物内在固有的状态。
对思考政治秩序的哲人来说,起始的问题就是如何对待人之间内在的、普遍的“不同”。
墨子的国家起源理论以“不同”作为自然状态之根本属性:“古者民始生、未有刑政之时,盖其语‘人异义’。
是以一人则一义,二人则二义,十人则十义,其人兹众,其所谓义者亦兹众。
”义者,宜也,“人异义”意即人人各有其不同的生活方式。
对国家起源理论而言,此可谓之初始的、自然的“不同”状态。
墨子所谓初始的“不同”状态类似于霍布斯描述的每个人与所有人处在相互战争状态的“丛林状态”:“是以人是其义,以非人之义,故交相非也。
是以内者父子兄弟作怨恶,离散不能相和合。
天下之百姓皆以水火毒药相亏害,至有余力不能以相劳,腐臭余财不以相分,隐匿良道不以相教,天下之乱,若禽兽然。
”因此,人必须走出初始的“不同”状态。
怎么走出?墨子的构想是:“选天下之贤可者,立以为天子。
”然后,天子任命三公、诸侯国君,在基层立正长,而后墨子提出国家治理的根本原理,即“尚同”。
“尚同”有两层含义:一是崇尚“同”的价值,二是“尚”通“上”,“尚同”即同于上,所有在下位者与在上位者保持同一。
两层含义密切相关,墨子认为,民众、官员应逐层向上看齐,所有人齐同于天子之义。
他还主张天子上同于天,这就对其权力有所限制。
法家必然同意墨家这一取向,《商君书》中反复出现一个词:“作壹”,君王引导、强制所有国民仅从事耕与战。
浅析先秦儒道思想的和而不同
浅析先秦儒道思想的和而不同摘要:长久的认为儒道是很大差异甚至是截然相反的两种思想文化,“君子和而不同”,同样的,虽然儒道两家学派在主体上有着很大很多的差别,但是二者还是有一些相似相关的观点。
下面本文以《论语》、《孟子》、《老子》和《庄子》四部作品为例对儒道学派在名利方面、统治者方面和渴望和平三个方面的态度进行分析。
关键词:儒道思想和而不同长久的认为儒道是很大差异甚至是截然相反的两种思想文化,儒家思想的积极入世以天下为己任,道家思想的消极出世独善其身,而在《庄子》里更是批判儒家道德规范和理论价值对人的精神的束缚,如《庄子·大宗师》一章中“许由曰:‘而奚来为轵?夫尧既已黥汝以仁义,而劓汝以是非矣,汝将何以游夫摇荡恣睢转徙之途乎?’”“君子和而不同”,同样的,虽然儒道两家学派在主体上有着很大很多的差别,但是二者还是有一些相似相关的观点。
下面本文以《论语》、《孟子》、《老子》和《庄子》四部作品为例对儒道学派在名利方面、统治者方面和渴望和平三个方面的态度进行分析。
一、名利方面的外化和淡然:道家学派的思想是外化名利的。
他们认为名利会引起人的竞争、产生纷争。
他们对物欲持批判态度。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则无不治也。
”(《老子·第三章》)本章主旨是无为而治。
但也体现了老子对名利的态度: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名利引起人的争逐,财货引起人的贪欲,他们引起了巧诈伪作的心智活动层出不穷,这是导致社会的混乱与冲突的主要原因。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
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老子·第四十四章》)这里老子论证了身体和名利的关系,说明生命重于名利。
但是这里的反对名利并不是放弃对物质文明的追求,而是反对过分的贪婪而不顾及身体甚至生命。
和而不同 求同存异
从“求同存异”思想看周恩来的辩证思维方法周恩来在借鉴传统“和而不同”思想的基础上,通过创新和发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求同存异”思想。
这种“求同存异”思想在处理矛盾时将寻求共同基础、保留意见分歧、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等辩证统一地结合起来,并成功地运用于外交、统一战线、党的建设等实践之中,取得了卓越成绩,显示了周恩来高超的领导艺术与工作方法。
周恩来善于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思维方法对纷繁复杂的问题作出精辟的分析和果断的决定,被公认是驾驭复杂局势和处理危急事件的能手。
他经常强调:“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客观规律,更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
”作为辩证思维方法的经典范例,周恩来创造性地提出了“求同存异”思想,并在实践中归纳出众多“求同”和“存异”的具体路径。
透过“求同存异”思想的形成过程及其运用,我们不难发现,唯物辩证法的哲学思维已经成为周恩来思维方法的核心。
一、周恩来“求同存异”思想对传统的继承与发展周恩来的“求同存异”思想无疑是一种创新,而创新是继承与发展的辩证统一。
从“求同存异”思想形成的历史脉络来看,周恩来将传统和谐思想的精华与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思想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了继承基础上的创新发展。
周恩来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致力于“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和世界文明中吸取智慧”,其“求同存异”思想中蕴含着中华民族“和合思想”的历史传承。
“和谐”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
《国语?郑语》强调“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将矛盾对立双方的和谐相处视为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和源泉;《道德经》认为“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将矛盾对立双方互相冲突交和作为达到和谐状态的必要条件;《论语?子路》则提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的著名论断,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建立在个性差别的基础之上。
“和而不同”的实质是追求内在的和谐统一: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相互冲突;和谐以共生共长,不同以相辅相成。
在处理矛盾时坚持寻求共同基础、保留意见分歧、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是周恩来“求同存异”思想和传统“和而不同”思想的共通之处。
和而不同出自于哪里
和而不同出自于哪里
出自《论语·子路》:“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和而不同”的意思是:和睦地相处,但不随便附和,指君子在人际交往中能够与他人保持一种和谐友善的关系,但在对具体问题的看法上却不必苟同于对方。
和而不同出自于哪里出自《论语·子路》,是孔子所言。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和:于事物来说是“多样性的统一”。
而对于人来说,“和”是和于观点与意见,是观点与意见的多样性统一。
同:同质事物的绝对同一,即把相同的事物叠加起来。
译文:孔子说:“君子在人际交往中能够与他人保持一种和谐友善的关系,但在对具体问题的看法上却不必苟同于对方。
小人习惯于在对问题的看法上迎合别人的心理、附和别人的言论,但在内心深处却并不抱有一种和谐友善的态度。
”何晏《论语集解》对这句话的解释是:“君子心和然其所见各异,故曰不同;小人所嗜好者同,然各争利,故曰不和。
”理解:“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君子可以与他周围的人保持和谐融洽的关系,但他对待任何事情都必须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从不愿人云亦云,盲目附和;但小人则没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只求与别人一致,不讲求原则,与别人却不能保持融洽的关系,这是在处事为人方面。
其实,几乎在所有的问题上,都能体现出“和而不同”和“同而不和”的区别。
“和而不同”显示出孔子思想的深刻哲理和高度智慧。
简单来说,“和而不同”指的是和谐的共生关系,就是我们的身体由血、肉、骨头等构成的一个整体,是1+1大于2的关系;“同而不和”是简单的相加关系,水加上水还是水,1+1还是1,没有
提高和促进的因素在里面。
儒道法墨四家管理思想之比较
儒道法墨四家管理思想之比较前言在此学期学习了中外管理思想史这一门课程,对于古人的管理思想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对于这种优秀的思想文化,特别是对于我们这些管理学科专业的学生而言有诸多借鉴之处。
积极向历史学习,向前人学习,从古人的管理思想、管理实践上吸取智慧,丰富我们对现代管理实践的理解。
在当今社会,我们在不断的借鉴西方先进的管理思想的同时,来进一步的研究我国古代的管理思想是很有必要的。
但从辩证的角度来看,我们必须在学习古人思想的基础上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必须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这就是我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所在。
希望在此期间了解不同学派,不同思想的优秀不足之处,以促进自身对管理思想的理解。
(二)儒、法、道、墨四家之管理思想在我国丰富的古代管理思想中,儒、法、道、墨四家的思想毫无疑问的占据着主要的地位,无论是影响上还是实际的应用中,我们历史上无不是主要围绕着这四大家管理思想来进行的,可以说,我国的历史也是这四家思想相互竞争和应用的过程。
一:儒家管理思想:儒家思想是我国历史上最重要的思想,它深深的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它指的是儒家学派的思想,由春秋末期思想家孔子所创立。
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在总结、概括和继承了夏、商、周三代尊尊亲亲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
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中说:“孔子乃因史记作春秋,上至隐公,下讫哀公十四年,十二公。
据鲁,亲周,故殷,运之三代。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说过:“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论语·述而》)是自己的思想本色。
儒家哲学注重人的自身修养,要与身边的人建立一种和谐的关系。
对待长辈要尊敬讲礼貌。
朋友之间真诚守信用,“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为官者要清廉爱民。
做人有自知之明,尽份内事,“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
统治者要仁政爱民,“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
对待其他人要博爱,“幼吾幼,及人之幼。
老吾老,及人之老。
谈儒、释、道“三教归一”问题
谈儒、释、道“三教归⼀”问题⽂/汤⼀介儒、释、道“三教归⼀”观念的理论基础‘在中国,儒、道两家在思想观念上虽多有不同,但排他性较少,⽽包容性、调和性较⼤,吸收其他思想⽂化的能⼒较强。
《中庸》中说:“万物并育⽽不相害,道并⾏⽽不相悖。
”这两句话体现着儒学的包容性。
孔⼦“述⽽不作”,以《诗》、《书》、《礼》、《乐》教。
这说明孔⼦恪守传统之经典、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精神的世界观。
⾃此以后,儒家⽆论在春秋战国“百家争鸣”之时代,还是在以后历史的各朝各代,⼤都是在与各派学说(学派)的争论、冲突中不断吸收着其他⽂化以⾃养。
战国晚期儒家的⼤师荀⼦在继承孔⼦学说的基础上吸收了道家、法家、名家的思想;《易传》则有机地吸收了道家、阴阳家等的理论,为儒家开创了哲学本体论和宇宙论的先河。
汉武帝时⼤儒董仲舒更是把阴阳五⾏学说、道家黄⽼学说容纳于其体系之中,⽽汉朝家法实为“王霸杂⽤”。
先秦道家的⽼庄以“有容乃⼤”的理念,统合了春秋战国的各流派,以⾃然⽽⽆为的思想开创了另⼀⽀对中国有巨⼤影响的思想体系。
⽼⼦的“道论”成为中国智慧学之源泉。
《庄⼦·天下》⾸次提出“内圣外王之道”的中国社会思想⽂化之理想,虽对先秦各家思想有褒有贬,评论长短,并以道家思想为最⾼,但未排斥其他学说,由此也充分体现了道家之包容性。
杂家之《吕⽒春秋》、《淮南⼦》实以道家思想为主,统合先秦各家,体现着“有容乃⼤”之精神,此或与秦汉之黄⽼道家颇有关系。
魏晋⽞学实以在道家思想基础上融合儒道讨论“本末有⽆”、“⾃然名教”问题,并吸收“形名”家⾔以成体系,⽽把中国哲学思想推向⼀新阶段。
佛教⾃汉传⼊中国,初依附于汉之道术,后依附于⽞学,⾄南北朝佛儒、儒道之间的相互批评与问难颇为激烈(见《弘明集》),但中国之⼠⼤夫多有信奉佛教或赞同佛教者,甚⾄有梁武帝欲舍⾝⼊佛门,但他仍设五经博⼠,并说:“朕思阐治纲,每敦儒术。
”(《梁书·武帝纪》)可见儒、佛并⾮不能相容。
略论“和而不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略论“和而不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作者:孙建乐来源:《理论导刊》2008年第05期摘要“和而不同”旨在肯定事物是多样性的统一,其文化价值是以“和”为主导的兼容并包。
它不论在诸子蜂起、百家争鸣的大舞台上,还是在异彩纷呈的中国传统文化各领域中,都具有航标和主旋律的地位。
而且是中国传统文化长盛不衰的契机。
关键词和而不同;传统文化;地位中图分类号G1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408(2008)05-0119-02“和而不同”的思想源于西周末年的“和同之辨”。
据《国语·郑语》记载:史伯认为西周最大的弊端就是“去和而取同”。
可事物的法则是“和实生物,同则不继。
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
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
”具体表现为:“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是以和五味以调口,刚四支以卫体,和六律以聪耳,正七体以役心。
平八索以成人。
建九级以立纯德,合十数遗训百体”;即便是政治也应该“择臣取谏工而讲以多物。
务和同也,”这里的“他”有“不同”的意思,在不同中寻找相同相近的事物或道理,也就是寻求“和”的过程。
“和”能够产生新事物,是万物的根本。
“同”就是单一事物的相同,不可能产生新事物。
如果去和于同,就是“天夺之明”。
另据《左传·昭公二十年》记载,齐景公问晏婴:“和与同异乎?”晏婴说:“异。
和如羹焉,水火醯醢盐梅以烹鱼肉,焯之以薪,宰夫和之,齐之以味,济其不及,以泄其过,君子食之,以平其心。
”而且世界上的事大都如此:“一气、二体、三类、四物、五声、六律、七音、八风、九歌,以相成也。
清浊、大小、短长、疾徐、哀乐、刚柔、迟速、高下、出入、周疏,以相济也。
”“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若琴瑟专一,谁能听之?同之不可也如是。
”在这里,史伯和晏子不仅从自然现象上来讲“和”与“同”,而且史伯对“同”与“和”的区分,说明他对矛盾的同一性已有一定的认识;晏婴则用“相济”、“相成”的思想丰富了“和”的内涵。
四川省内江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解析
内江2023-2024学年度高二上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答案在最后)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先秦诸子百家中,儒、道、墨、法、阴阳、名六家属第一流的大学派。
汉以后,法、阴阳、名三家,其基本思想为儒、道所吸收,不再成为独立学派;墨家中绝;唯有儒、道两家长期共存,互相竞争,互相吸收,形成中国传统文化中一条纵贯始终的基本发展线索。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多元成分中,儒家和道家是主要的两极,形成鲜明的对立和有效的互补。
两者由于处处相反,因而能够相辅相成,给予整个中国传统文化以深刻的影响。
儒家的人生观,以成就道德人格和救世事业为价值取向,内以修身,充实仁德,外以济民,治国平天下,这便是内圣外王之道。
其人生态度是积极进取的,对社会现实强烈关切并有着历史使命感,以天下为己任,对同类和他人有不可自已的同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不与浊俗同流合污,在生命与理想发生不可兼得的矛盾时,宁可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以成就自己的道德人生。
道家的人生观,以超越世俗人际关系网的羁绊,获得个人内心平静自在为价值取向,既反对心为形役,逐外物而不反,又不关心社会事业的奋斗成功,只要各自顺任自然之性而不相扰,必然自为而相因,成就和谐宁静的社会。
其人生态度消极自保,以免祸全生为最低目标,以各安其性命为最高目标。
或隐于山林,或陷于朗市,有明显的出世倾向。
儒家的出类拔萃者为志士仁人,道家的典型人物为清修隐者。
儒道两家的气象不同,大儒的气象似乎可以用“刚健中正”四字表示,就是道德高尚、仁慈亲和、彬彬有礼、忠贞弘毅、情理俱得、从容中道、和而不同、以权行经等等,凡事皆能观研深究,以求合理、合时、合情,可谓为曲践乎仁义,足以代表儒家的态度。
国学略说易儒道三句真言
张立文教授三句真言话国学国学略说—易、儒、道、释三句真言作者:张立文教授(经编辑整理)为什么我要选择每家的三句真言我们知道,司马谈在《论六家要旨》仅就儒家的书籍就说过“六艺经传以千万数,累世不能通其学,穷年不能究其礼”。
国学方面的典籍浩如烟海,“穷年不得尽其观”,因此我们应该掌握核心的问题。
基于这样的考虑,我把每家的思想都概括为三句话,这样概括的标准有二:一是这家的核心思想;二是这些思想对后世的影响是最大的。
从这个意义上讲,三句话尽管简约,但并不简单,因为它概括了这家思想的核心话题。
三句真言尽管简约,但并不简单。
如果世界上只有一种花朵,这个花朵是不美的;如果世界上只有一种植物,这个世界我想就要消失了,生物需要多样化。
同样,世界需要多元文化,也只有这样,文化才是光辉灿烂的。
拂去西学的遮蔽,拭去“封建”、“落后”的尘埃,重新发现国学的价值和魅力,重新定位国学的自我身份,就是重新发现中华民族自我,发现民族精神的源头活水,这是自我文化觉醒的表现。
一、《周易》的真言《周易》是中华文化的根,也是中国思维方式的活水,是中华思想和民族精神的源头,是一部百科全书。
它不仅深刻地展现了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结构的特点,渗透在人们的生活方式、伦理道德、风俗习惯、价值观念里,而且产生了世界性的影响,比如说莱布尼兹关于“二进制”的思想,就得到了《周易》的启发;同时,它也开启了儒家、道家和墨家等中国历史上的主要思想流派。
《周易》以乾卦为首卦,开启了伏羲到孔子这样一个儒家的思想路线,《归藏》以坤卦为首卦,开启了黄老道家系统,《连山》是以艮卦为首卦,则开启了墨家的系统。
当然其他各家也都受到了“易”的影响。
易道广大,乾坤并建,阴阳消长,与时偕行。
它的三句真言可以这样概括:一、生生之谓易;二、保合太和;三、穷理尽性以至于命。
第一、生生之谓易“生生之谓易”包括这样两层涵义:一是“富有之谓大业”;二是“日新之谓盛德”。
什么叫“生生”《周易》上讲“天地之大德曰生”,意谓天地最大的品德就是“生”。
和而不同
“和而不同”儒道释和谐思想分疏及其当代启示邵汉明漆思从哲学上说,和谐是反映事物之间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多样性统一的关系范畴。
对于人类社会来说,和谐主要表征的是天人、人际、身心关系的相通、契合、统一状态,是人们一直追求的一种理想境界。
儒道释三家都包含着丰富的和谐思想,但三家的和谐思想却各有特点,各有偏重。
一般而言,儒家主张中庸之道的和谐观,侧重人际关系的和谐;道家主张天人一体的和谐观,侧重天人关系的和谐;释家主张中道圆融的和谐观,侧重身心关系的和谐。
本文主旨在于分疏儒道释三家和谐思想的主要内涵,并对三家的和谐思想进行比较,阐明儒道释和谐思想的现实意义,为建构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提供中国传统和谐思想的当代启示。
一、“中庸之道”:儒家和谐思想分疏1.儒家和谐思想的主要内涵第一,“和而不同”。
“和”是指包含多样性的统一或尊重差异性的和谐,而“同”则是指排除多样性与差异性的抽象的同一。
在《论语》中,孔子以“和”“同”来区分君子与小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和而不同”不仅是儒家判断君子与小人的重要标准,而事实上对“和”与“同”的区分成为儒家和谐思想的理论前提。
儒家倡导“和而不同”,高扬“贵和”精神,强调“和”有大用,以之作为协调天人、人际关系的最高原则。
第二,“天人合一”。
儒家继承了殷周以来的“以德配天”、“敬德保民”思想,主张天人相感相通的天人合一观念。
孔子认为,天道寓于人道之中,天道即是人道,要在人道的统一性中见出天道的统一性,达到天人相知、相通、和谐的境界。
孟子从心性上解释天人合一,“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
孟子从心性出发来探讨和谐,提出性善说,以人性为中介将天人关系沟通统一起来。
西汉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说:“以类合之,天人一也。
”宋儒张载明确提出“天人合一”的范畴,强调人性与天道的统一,主张“民胞物与”。
程颢提出“须是合内外之道,一天人,齐上下”。
总的来看,儒家的“天人合一”肯定了天与人、自然与人类社会具有统一性,并视这种统一性为和谐的最高境界,由此进一步扩展为人际和谐的中庸之道。
“和而不同”的哲学内涵及其文化交流中的价值体现
承 ,景 公感 叹说 :“ 唯 据 与我 和 夫 ! ” 晏子 反 驳 说 :只 能 是 同, 怎么 能 说 是和 呢 , 并进 一 步 以厨 师 和 羹 与乐 师 操 琴 的双 重 比喻 说 明 了 “ 和 ”与 “ 同 ” 的区 别 。晏 婴 进 而 把 “ 和 同之 辨 ”用 于 明确 君 臣之 间 的关 系 。强 调 “ 君 所 谓 可 而有 否焉 , 臣献其 否 以成 其 可 。君 所 谓否 而有 可 焉 , 臣献其 可 以去 其否 ” 。正确 的认 识是 不 同意 见 的相 互争 论 和 补 充 而形 成 的 综合 平 衡 ,只 有 善 于 听取 各 方 意见 的 君
文 化 交 流 要 在 互 相 对 立 的文 化 之 间达 到 和 谐 统 一 。
“ 和 ”的观 念 已经渗 入 到 了每个 中国人 的心 理 。而这 一 点 是 与西 方 文化 思想 相悖 的,古希 腊 的赫 拉 克利特 就 认 为 : 战 争 是 普遍 的, 正义 就 是 斗争 , 一切 都 是 通过 斗争 和 必
传 达 了 中国关 于人 与人 、人 与 自然 的最 古 老 的人文 理 念 。
本 质 上 的区 别 ,“ 同 ”代 表 着 绝对 的一 致 ,表 现 为 静止 、 单 一 性 。没 有 内在 的活 力 和 动力 ,不符 合 宇 宙万 物 的起 源 、 构成 及 发 展 的规 律 性 。 而 “ 和 ”却 具有 相 对 的 一 致 性 , 多种 相 互 不 同、 相 互对 立 的 因素 通 过 相互 调 节 而 达 到 的一种 平衡 ,是 一个和 谐 的整体 。
和 。《 广韵 ・ 过韵》 : “ 和 ,声相 应 。 ”“ 和 ”又 写 作 “ 稣” ,
“和而不同”古今论
“和而不同”古今论夏福英【摘要】“和同”问题是中国哲学中一个重要命题,古代学者一般从自然观、政治观、伦理观方面来讨论“和同”问题,现代学者则从文化观方面来讨论。
从自然观上说,世界最根本的特点是差异性,自然界的根本规律是“和而不同”。
因此,承认世界是万有不齐的差异性的和谐统一,是人们认识这个世界的基本原则。
在政治上,君主应善于用“和而不同”的观点,吸取不同意见中的合理成分,取长补短,集思广益,以做出万全之策。
在伦理观上,人们可以从“和同”观上来区别“君子”与“小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在文化观方面,“和而不同”命题可以作为世界不同文明对话的基本原则。
对待世界上各种不同文明与文化,人们应采用世界有识之士所共同倡导的“文明对话论”,而非“文明冲突论”。
【关键词】自然观;政治观;伦理观;文化观;和而不同中图分类号:B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660(2017)03-0148-07作者简介:夏福英,湖南郴州人,(北京100872)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哲学博士后。
“和而不同”是中国哲学的一个重要命题,古代学者一般从自然观、政治观、伦理观方面来讨论“和同”问题。
从自然观说,自然界本是万有不齐,和而不同,从而构成一幅幅和谐而美妙的世界图景。
从政治观说,天下事本非一人意见,何可强同?必定相成相济,集思广益。
从伦理观说,和同二字判分君子小人,君子尚义则“和”,小人尚利则“同”。
现代学者将“和而不同”命题引入文化观的讨论,用来作为世界不同文明对话的基本原则,这是对中国古代哲学的一种创造性诠释与发展,前景广阔。
当今世界,人类由于国别、民族、宗教、政治、意识形态等差异,在许多时候会爆发激烈的矛盾与冲突,以致于可能发生导致使人类彻底毁灭的核战争。
为何会出现这种状况?其根本原因在于人们之间存在利益上的对立与冲突。
那么有没有一种使人类能够尽可能地避免这种悲剧的方法呢?中国哲学家的回答是:人类应该在文明的、宗教的乃至意识形态的相互了解与对话之中,寻求一种沟通的渠道和途径。
儒道“和而不同”思想分疏及其现实意义
064《名家名作》·研究[摘 要] “和同之辩”的思想来源于传统文化中古人朴素的生活经验,到儒家正式提出“和而不同”,则源于儒家中庸思想在君子人格上的表现,要求在坚持原则性的前提下,恰到好处地处理人际交往关系,从而达到和谐的境界;道家则从辩证统一的角度,侧重于承认差异性,从而主动超越局限,达到人与人的理解沟通。
儒道思想共同构建了中国传统文化“和而不同”的思想理念,在民族性格、社会文化和民族、国家交往方面,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关 键 词] 和而不同;中庸;辩证儒道“和而不同”思想分疏及其现实意义薛 莹“和而不同”一向被认为是儒家传统思想的经典理念,事实上,在道家思想中也蕴含着相通的观点,可以说“和而不同”的思想体现了中华民族数千年历史积累的民族智慧和价值取向,对民族性格、当代社会文化以及民族与国家之间多个层面都有深远的影响和深刻的意义。
一、“和而不同”的出处“和而不同”,语出《论语·子路》: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意思是:君子追求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但这并不意味着要丧失独立的见解而苟同于对方,而小人则相反,他们沆瀣一气,往往曲意迎合对方心理、附和对方言论,看似同心同德,实则各怀鬼胎,所谓“面和心不和”。
这里强调了在人际关系领域中“和”与“同”的区别。
二、“和同之辩”事实上,“和同之辩”早在西周时期就被提出了。
《国语·郑语》记载,周幽王的太史在与郑桓公议论时局时断言:“(周)殆于必弊者也。
”他的理由是:大千世界理应是丰富多彩的,正如“声一无听,色一无文,味一无果,物一不讲”,无论是声音还是色彩抑或是味道,万事万物都需要丰富多彩。
“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不同事物在和谐共存的基础上能繁衍世间万物,如果所有事物都整齐划一,那么世界发展则难以为继。
而周幽王在治理国家的时候,采取的是“去和而取同”的错误原则,抛弃光明磊落、直言进谏之人,而亲近与自己苟同、进谗言的阴险小人。
论述百练:儒家“和而不同”思想及其当代意义
论述百练:儒家“和而不同”思想及其当代意义材料一:周幽王八年,史伯对郑桓公西周弊政的回答是“去和而取同”,独断专行。
他说:“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
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生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也。
”即不同的因素处于和谐的状态,事物就能繁荣发展;如果同质的因素简单相加,则事物就陷于停顿或死亡。
春秋晏婴以另外方式说过同样的“和同”关系,且主张治国要行“和政”。
基于史伯、晏婴的“和同之辨”,孔子进一步明确提出了“和为贵”“和而不同”的思想。
孔子说:“礼之用,和为贵。
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
”礼是用来保持和谐关系的,先王之道以“和”为美,大小之事无不以“和”为原则。
孔子还把“和同之辩”用到处理社会关系上,提出了“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的重要思想。
孔子的“和而不同”首先强调以“不同”为前提。
只有始终保持彼此间的差异,“和”才具有真正意义。
因为“不同”,才需交流、认同;唯有沟通,才能和谐,以善意回应善意。
其次,强调“和”不是同一。
《礼记·中庸》倡导“和而不流”,就是强调与人相和而不随波逐流,盲目附和。
最后,强调以“中庸”求“和”。
孔子说做事须“允执其中”。
“中”的含义,孔子自己解释为“过犹不及”“执两用中”“中立不倚”。
“中庸”可以防止冲突与激化,可以促成矛盾的转化和解决,使各方达到协调与均衡,即达到“和”。
《中庸》首章云:“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中”是天下的本根,“和”是天下的归属。
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够绵延五千年,“和而不同”的思想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原因。
中华民族多次迁徙、融合,既保持了民族多样性,又结成不可分割的统一体。
中华民族这种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正是“和而不同”精神的典型体现。
伴随民族融合过程的是中华文化的创造。
春秋时代,地理、政治因素导致多元文化的格局。
秦汉统一后,华夏文化加速吸收、融合、同化周边少数民族的文化成果,最后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延续至今的中华文化。
儒释道三家的经典语录
儒释道三家的经典语录篇一:儒、释、道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三大支柱,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影响。
在这些学派中,有很多经典语录,这些语录包含了深刻的哲理和思想,至今仍被人们传颂和践行。
以下是儒释道三家的一些经典语录:儒家经典语录:1. 孔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论语·子路》)这句话表达了儒家对于和谐与不同的理解。
在儒家看来,君子能够与不同的人相处,而不拘泥于形式上的相同;小人则只会一味地追求相同,而忽视了本质上的不同之处。
2.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学而》)这句话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
在儒家看来,只有真正热爱学习的人,才能真正学到东西;而只是盲目地追求知识的人,并不能达到真正的境界。
3.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子路》)这句话表达了儒家对于个人行为的重视。
在儒家看来,一个人只有自身行为端正,才能要求别人跟随他;如果一个人自身不正,即使发号施令,别人也不会听从。
道家经典语录:1. 庄子曰:“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庄子·大宗师》)这句话表达了道家对于人生的看法。
在道家看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必过于亲密,相反,保持一定的距离,反而能够更加真诚和长久。
2. 老子曰:“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道德经·第八章》)这句话表达了道家对于水的理解。
在道家看来,水是世界上最柔弱的东西,但它却能够战胜一切强大的敌人。
这是因为水具备了柔弱的品性,却又不失灵动和变化的能力。
3. 庄子曰:“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是为勇也。
”(《庄子·逍遥游》)这句话表达了道家对于勇气的理解。
在道家看来,一个人即使知道有些事情是不可能做到的,但只要有益于天下苍生,仍要去尽力而为,这才是真正的勇气。
佛家经典语录:1. 金刚经曰:“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金刚经·第五十六品》)这句话表达了佛家对于世间事物的看法。
以佛法道三家为例理解“和而不同”
以儒道法三家为例,谈谈对“和而不同”的理解。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各种和谐社会理想,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从古至今延续了两千五百多年的“小康社会”和“大同社会”。
纵观中国文化史。
儒家、道家、法家其有关和谐思想的论述也是多层次、多方面的。
儒家关于和谐思想的论述,主要观点有:一是“和而不同”。
孔子提出“和为贵”,并以“和~同”来区分君子和小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和而不同”不仅是儒家判断君子与小人的重要标准,而且对“和”与“同”的区分成为儒家和谐思想的理论前提。
二是“天人合一”。
孔子认为,天道寓于人道之中,天道即是人道,要在人道的统一性中见出天道的统一性,达到天人相知、相通、和谐的境界。
孟子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并从心性上解释天人合一,“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
西汉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说:“以类合之,天人一也。
”“天人合一”肯定了天与人、自然与人类社会的统一性,并视这种统一性为和谐的最高境界。
三是“中庸之道”。
孔子首次提出“中庸之道”,以中庸为最高美德:“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
”子思提出:“君子之中庸,君子而适中”,进一步提出“中和”思想。
宋代的程颐、程颢提出“不偏之谓中,易之谓庸。
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正理”。
中庸、中和、中行、中道,是儒家用来调节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的道德准则。
儒家和谐思想的特色是侧重人际关系的和谐,注重从人性本身出发调解人际关系,使之趋向和谐,强调社会和谐的功能。
通过“和而不同”、“中庸之道”,最终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的“天人和合”境界。
儒家和谐思想的根本宗旨在于以中庸、中和作为个体为人处事的行为准则,通过谋求人际关系的普遍和谐,达到天下为公、大同世界的理想社会。
道家关于和谐思想的论述,主要观点有:一是“道法自然”。
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庄子说:“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
”道家以“道”为最高法则,主张遵循道的规律,顺应自然,合乎天道。
2.和而不同
第二部分:通过北海若的话,阐说宇宙无 限,人的认识有限的道理,并 对伯夷和孔子的“自多”进行 嘲笑。
4、艺术赏析
(1)整体构思:以寓言和对话来阐发哲理 整篇是一个虚构的河神与海神对话的寓言 从文章体式上说,属于寓言体兼对话体。 抽象哲理的文学化表达。
(2)比喻的大量运用:形象
吾在于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 方存乎见少,又奚以自多?计四海之在天 地之间也,不似礨空之在大泽乎?计中国 之在海内,不似稊米之在太仓乎?号物之 数谓之万,人处一焉;人卒九州,谷食之 所生,舟车之所通,人处一焉。此其比万 物也,不似豪末之在于马体乎?
(3)排比的大量运用:气势
• 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 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 于道者,束于教也。
• 天下之水,莫大于海,万川归之,不知何 时止而不盈;尾闾泄之,不知何时已而不 虚。
• 五帝之所连,三王之所争,仁人之所忧, 任士之所劳,尽此矣。
• 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不似礨(lěi)空之在 大泽乎?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稊米之在大 (tài)仓乎?号物之数谓之万,人处一焉; 人卒九州,谷食之所生,舟车之所通,人 处一焉。此其比万物也,不似豪末之在于 马体乎? ——排比兼反诘,进一步增强了气势
2、“和而不同”的根据
• 《秋水》(节选)
通过河神与海神的对话,揭示了个人 在认识上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局限性。
3、“和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不同”的价值
(1)思想文化上:《容忍与自由》胡适 “和而不同”才能容忍 (2)环境保护上: 《像山那样思考》奥尔多· 利奥波德 “和而不同”才能保护生态
三、作品精讲
《秋水》(节选) 1、庄子简介: (约前369-前286),名周,宋国蒙人。 战国中期著名思想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 物之一,后世与老子并称“老庄”。 庄子发展了老子“道法自然”的思想, 主张顺应自然,提倡无为而无不为,提出 “心斋”、“坐忘”等理论。
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
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是指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各种价值观念中居于核心地位、起着主导作用的价值观。
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包含两层意思:其一,是指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即儒道佛三家各自的核心价值观;其二,是指儒道佛三家共同形成的中国传统文化所体现的核心价值观。
儒家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可以概括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道家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可以概括为道法自然,逍遥齐物。
中国佛教的核心价值观可以概括为慈悲为怀,普度众生。
中国传统文化各家在处理与其他文化传统之间的关系时,普遍体现出融合会通、和而不同的价值取向。
一、儒家: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儒家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可以概括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儒家非常重视仁,将仁视为“生生不已”的“天地之大德”。
孔子甚至提出,“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论语·里仁》)表现出强烈的生死以之的志趣和情怀。
此德赋之于人,则成为人的本性。
率性而行,即成为道。
儒学就产生于对此道的传授与修习之中,因此儒学常被说成是“修己治人之学”,其所蕴含的即是所谓“内圣外王之道”。
“修己”、“内圣”云者,就是说儒家学者应不断充实自己的仁爱之心,不断地加强自我修养,努力形成圣人的品格和能力;“治人”、“外王”云者,就是说儒家学者要当仁不让,仁以为己任,自觉承担起治理国家和服务社会的责任,为天下国家的平治尽心尽力。
宋儒张载要求儒家学者“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就是对儒家学者所具有的这种使命感和责任心的最好的阐释。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彖》),就是说儒家君子为了完成自己的使命,负起自己的责任,奋发图强,永不止息;而“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坤·彖》),则是说君子应具有宽广的胸怀,能够容纳和善于接受不同意见和建议,不断地丰富自己的内涵。
两千多年来,儒家的仁人志士在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这种价值观念的熏陶之下,有杀身以成仁,无求生以害仁,谱写了天地间一曲曲波澜壮阔的正气歌,逐渐形成了儒家文化虽历经艰难险阻而不断奋起的发展态势与善于容纳和接受异质文化的宽广视野。
和而不同名词解释题及答案
和而不同名词解释题及答案名词解释:和:和睦;同:苟同。
和睦地相处,但不随便附和。
题:①"和而不同”是人类共同生存的基本条件和基本法则。
②在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中国传统文化历来主张平衡和谐,“以和为贵”是中国文化的根本特征和基本价值取向。
"君子和而不同”正是对"和"这一理念的具体阐发。
其实,”和"与"同”的概念,最早不是孔子提出来的。
《国语》和《左传》中都有史伯与晏子议论"和””同”的记载,史伯和晏子从哲学和自然规律上来讲”和”与"同”,孔子则将其引申到社会领域,用以阐释做人的道理,视为区别”君子”与"小人”的特征之一,可见孔子对”和”的重视。
宋儒注重义利之辩,认为义、利水火不容,即所谓"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宋儒更明确地以义利观来解释”和而不同”,认为君子的"和"是“义”的结果,小人的“同"是”利”的驱使。
这关用译思路一直延续到清末,比如刘宝楠《论语正义》所说的"和因义起,同由而不同”,就是追求内在的和谐统一,而不是表象上的相同和一致。
④这里,“君子和而不同”似乎可以区分为两种情况:⑤就自身而言,高明的人总是与别人相协调,但并不盲目地重复或附和别人,因协调而不重复故能达成和谐;不高明的人,见到旁人的成功就一窝蜂随大流地摹仿别人,反而引起恶性竞争,最终导致不和谐。
这里可以举一个例子:美国开发西部的早期,曾一度形成了淘金热,各地的人们纷纷奔赴西部淘金。
而一个叫史密斯的人,也想借此发财,但他个是直接像别人那样去淘金,而是去同淘金的人卖水。
结果,许多淘金者空手而归,史密斯却大发一笔,从此成了富翁。
⑥对他人而言,高明的人总是追求和谐,为此而包容差异,在丰富多彩中达成和谐;不高明的人,总是强求一致,因容不得差异而往往造成矛盾冲突。
比如,一个乐队,想要演奏出和谐美妙的音乐,需要使用十几种乃至几十种不同的乐器,各奏其乐,各发其声,从而汇成宏大动听的交响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和而不同”與“因是”、“不得已”——
儒道二家多元觀詮說
儒、道二家各有其多元觀,於今日多歧而紛擾的世界頗有啓迪作用。
二者對宇宙的看法,乃是基於一個“變”字:一切皆在變動之中,依時、地而異,故無惟一真理之可言。
儒家主張“因物付物”,道家主張“虛無因應”,正是此一宇宙觀題中應有之義。
儒家因而有“和而不同”之說,可分兩個層次:一是“無適無莫”或“無可無不可”;二是忠恕“一以貫之”,即強調修己與治人之別。
道家則如近世通人劉咸炘所謂,有其“通彼我之要法”,即“易而觀之”。
莊子所謂因是,所謂兩行,即此之謂也;莊子另有“不得已”之說;二者合一,亦即“和而不同”。
《禮記·禮運篇》有云:“義以仁爲本。
”意謂任何教條或主義,不論看來何等“正義”或“正當”,只要有違於人之所以爲人的基本同情心(即所謂仁),便不可取。
易言之,人間世的價值固是多端,但必須依於仁。
道家多元觀則基於其認識論:莊子以爲,知必有所待而後當,然而其所待之物,終是未定;人的認識能力既然有限,又豈能以一己之見例諸人人?〈齊物論〉的歸趣,其在於斯乎。
關鍵詞:
儒家道家多元觀和而不同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