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元时期朝鲜半岛的华人移民活动
蒙元时期朝鲜半岛的华人移民活动
司 、掌医疗事 宜 的医学 提举 司等 。通 过这 种特 殊 的行政 建 构, 蒙元 既确保 了高丽 的独 立性 , 又 强化 了与高 丽 的政治 联 系 。1 3 5 6 年, 征 东行省被 取消 。
一
方 面与高丽保持 和亲 , 将公 主下嫁 于 高丽世 子。通 过辽 东陆路 和 太仓 、 庆元 、 泉 州等海港 , 包括 公主 、 官吏 、 文人 、 武 士、 商人 、 关键 词 :蒙元 朝鲜 半岛 华人 移 民
奴仆 、 罪犯、 流 民在 内的大量华人 迁入 高丽 , 为朝鲜 半 岛政 治、 经济 、 文化发展 及 民族 融合作 出了历史贡献 。
臣著 古与 等人死 于非命 , 两 国断 交七 年 。1 2 3 1 年, 蒙 古派撒 礼塔 出兵高 丽 , 迫使 高丽请 降 。次 年 , 高丽 尽杀 蒙古所 置达 鲁花 赤 , 并 将王 京暂迁 江华 岛 。蒙古 再 次 出兵 征讨 , 复 占北 部诸州 。 面对 蒙古铁骑 , 高丽节 节败退 , 屡次遣 使求和 。1 2 6 0
口, 尤 以庆元和泉 州为重 。 三、 移 民朝 鲜 半 岛 的 华 人 构 成 及 其 活 动
其 主要 职责有核实 高丽出陆还都 的真实 意图 、 捕 抓谋叛元 朝
和 高丽之逆者 、 禁止 高丽百姓 藏匿或携 带兵器 、 阅兵等 [ : 。 1 2 7 8 年, 元世 祖下制 撤 回 了驻 高丽 的达鲁 花赤 。 1 2 8 7 年, 蒙 元 在高丽 又设置 了具有 羁縻性 质 的征东 行省 。征东 行省 设 于 王京开城 , 奉行 “ 因俗而治 ” 的统治 政策 。其最 高长官 为高
据陈得 芝和党 宝海 先生 的研 究 , 元朝 统一 前 , 蒙古 与高
丽 的驿 道一 般从和 林 出发 , 东 行约 百里 至东乌 盖河 。 再东 南 行五驿 , 至克鲁伦 河上 游 ; 然后 , 东 南行 十五驿 , 过 金人修 建 的界壕 , 再 东南行 四驿 , 至鱼儿? 白; 接下来 , 从 鱼儿泊 至辽 阳 路 中转 。 抵达高 丽王京 。 1 2 6 0 年后 。自蒙元 前往 高 丽多 由大都 出发 。向东经 通 州、 蓟州至卢 龙县 ; 然 后 向北经上 滦 、 木思 等驿 站至 大宁 ; 接 着 向东 北经 岔道 口 、 桥 子等驿 站至驿 安站 ; 最 后 向东南经 崖 头、 彰义 等驿 站抵 辽 阳 , 继续 东 南行 经 连 山 、 开州 等驿 站 至 鸭绿江边 。 渡江后 , 首先抵 达义州 , 然后经龙 州 、 铁州 、 郭州 至
历史趣谈北部的朝鲜人其实是从中国移民过去的?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北部的朝鲜人其实是从中国移民过去的?导语:说起朝鲜和韩国这对冤家,可以用“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来形容他们。
国都要亡了,还在搞内斗。
今天我们说说古代的朝鲜。
古代朝鲜经历过的说起朝鲜和韩国这对冤家,可以用“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来形容他们。
国都要亡了,还在搞内斗。
今天我们说说古代的朝鲜。
古代朝鲜经历过的疆域变迁不比中国少多少,如果不算他们的土著居民的话,北部的朝鲜人其实是从中国移民过去的,最早可以追溯到周朝。
商朝灭亡的时候,商纣王的叔叔箕子带了一批商朝遗民,到辽东避难,为了保存殷商的血脉。
周武王建立周朝后,箕子不愿回到中原,周武王就封给他一个国,即为箕子朝鲜。
这个箕子朝鲜存在了很长时间,后来又多有变化。
但有一点我们清楚的是,不管怎么变,他们北方的民族主体还是中原人。
朝鲜的土著居民只生活在半岛的南部地区。
但从中国的明朝开始,有了一个大的转向。
明太祖洪武24年,1392年,当时高丽王朝的大将李成桂带兵出征,路上演了一出朝鲜版的“陈桥兵变”。
回去后,就自己当了国王。
即位的第二天,他就派遣使者到南京去见朱元璋,愿意纳贡称臣。
并请朱元璋为新国家从“朝鲜”和“和宁”两个中间选一个国名。
朱元璋参考古代的叫法,最后选定“朝鲜”为新国名。
册封李成桂为郡王,赏穿亲王服色。
从此之后,朝鲜王朝新王册立,选立王妃,册封世子,都要经过明朝中央政府的批准。
朝鲜也自称小中华,一应制度都仿照明朝建立。
根据明朝和朝鲜的协议,明朝对朝鲜提供军事保护,所以朝鲜就只保留了一些常备力量,不设军队,专心搞政治斗争。
朝鲜的政治斗争已经上升到一种境界,在政治学上还有个专有名词,“势道政治”。
就是生活常识分享。
朝鲜族移民史
朝鲜族移民史1.人口与分布朝鲜族先民原居朝鲜半岛,自17世纪20~30年代到20世纪40年代的300年间由于战争、政治、经济等各种原因从朝鲜半岛越过鸭绿江、图们江边界,陆续迁移到中国东北地区定居。
由于长期在与朝鲜或韩国不同的自然、社会环境中生活,逐渐转变为有别于朝鲜半岛民族的中国朝鲜族共同体,成为中华56个民族大家庭的一员。
据2000年中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朝鲜族人口为192万3842人,其人口总数在中国56个民族中居14位。
主要分布于吉林、黑龙江、辽宁等东北三省。
居住在东北三省的朝鲜族人口为177万5198人,占朝鲜族总人口的92.27%。
其中吉林省朝鲜族人口为114万5688人,占朝鲜族总人口的59.55%,黑龙江省为38万8458人,占20.19%,辽宁省为24万1052人,占12.53%。
其余人口则分布在内蒙及关内的一些省市。
朝鲜族有一个自治州、一个自治县,均在吉林省。
即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和吉林省长白朝鲜族自治县。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位于吉林省东部,地处中俄朝三国交界,南隔图们江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咸镜北道、两江道相望。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于1952年9月成立,是中国朝鲜族最大的聚居地区和东北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州。
2002年延边总人口为218.8万,其中朝鲜族人口为83.4万,占延边总人口的38%、中国朝鲜族总人口的40%以上。
长白朝鲜族自治县成立于1958年9月,地处吉林省东南部,隔鸭绿江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两江道相望。
2002年,该县总人口为85,410人,其中朝鲜族人口为12,587人,占全县总人口的14.74%。
此外,还有40多个朝鲜族民族乡,分布于东北三省及内蒙古自治区。
改革开放前,朝鲜族作为农业民族,其人口多聚居于乡村,从事传统的水稻生产,兴办民族教育,比较完整地保存着自己的民族文化传统。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城乡体制改革的深化和对外交流的扩大,朝鲜族社会在诸多方面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朝鲜半岛的中国移民历史考察
朝鲜半岛的中国移民历史考察
林坚
【期刊名称】《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09(042)002
【摘要】中国和朝鲜半岛在数千年来的交往中,人员往来频繁,渊源久远.从中国大陆移民到朝鲜半岛,其原因主要有:谋求生存(战乱避难、犯法避祸、宗族传布、东渡谋生).政治因素(政治亡命、外交出使、政治联姻、抗倭援朝)三十,经济因素(外贸商事),偶然因素(遇风漂海),等等.经过漫长的岁月,他们逐渐融入了当地社会,但也保留了许多历史的痕迹.
【总页数】8页(P31-38)
【作者】林坚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学报编辑部,北京,10008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312.O
【相关文献】
1.中国移民制度的体系化考察 [J], 解永照
2.元明之际高丽境内中国移民考察 [J], 张建松
3.元末明初中国移民朝鲜半岛研究 [J], 邵张彬
4.民国学界对于海外中国移民的研究\r——基于《东方杂志》刊载文章的考察 [J], 薛琪薪;吴瑞君
5.关于中国移民社会定位及对华裔报纸依赖性关系的考察 [J], 依赖性关系的考察吴满意;刘双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朝鲜半岛发展简史
朝鲜半岛发展简史??朝鲜民族的主源,或者说朝鲜半岛最早的居民是韩和秽。
他们的先人早在旧石器时代就居住在朝鲜半岛。
韩种族属于南方蒙古人种,居住朝鲜半岛的南部。
秽种族属于北方蒙古人种,居住在朝鲜半岛的北部。
韩、秽两种族早就人口众多,并创造了灿烂文化。
七十万年前:朝鲜半岛开始有人类定居。
公元前2333年:传说中的檀君王俭建立古朝鲜国。
公元前十一世纪(在我国商、周之时),原来居住在我国辽东地区的东夷人,开始迁徙到辽东半岛。
商朝贵族箕子率领五千众向东出走到朝鲜半岛,教那民礼仪织田。
据《后汉书·东夷传》载:“昔武王封箕子于朝鲜,箕子教以礼义、田,又制八条之教。
”《三国志·东夷传》也有相同的记载。
表明古朝鲜是由箕子所率领东走的商人和朝鲜半岛土著的秽人结合而成。
一直传了十四世。
公元前三世纪左右,燕人占取辽东,并攻占了古朝鲜西部的土地,促使了居住在辽东的夷人和新牵来的燕人融合成新的燕人,不久并入于秦。
而居住朝鲜半岛的夷人,则和当地的秽人融合成了古朝鲜族。
公元前二世纪,我国秦汉之交,中原战乱,“燕、齐、赵民避地朝鲜者数万口”。
汉初,燕人卫满东走出塞,“度贝水,居朝鲜之西界秦故空地上下障。
满诱亡党众稍多,乃攻准,准逃亡。
”箕子末代王箕准在公元前194年被燕人卫满推翻。
中国北方居民更不断移居朝鲜,他们给朝鲜带来了先进的文化和社会制度。
公元前194年燕人卫满把箕子朝鲜的末代王箕准推翻,建立了卫氏朝鲜政权,史称卫氏朝鲜。
卫氏朝鲜定都险城(今平壤)。
表明了燕人的进一步迁入朝鲜半岛北部。
与此同时,萁氏的后代萁准南走马韩为王。
此外在秦代还有一部分汉人,为逃避秦的徭役,逃亡到朝鲜半岛的东南部,与当地土著韩族结合形成了汉代的辰韩。
北方民族进入了朝鲜半岛的南部。
公元前108年,汉武帝发兵灭卫氏朝鲜,于朝鲜半岛北部建立了乐浪、玄菟、临屯、真番四郡。
四郡:乐浪(平壤一带),玄菟(咸兴和东北一带)川缶屯(今咸镜南道咸兴以南与江原道之地),真番(汉江南与三韩相接之地)。
朝鲜族移民史
朝鲜族移民史朝鲜族移民到其他地方,那可是有很多原因的。
在以前啊,老家那边生活不容易呢。
很多地方土地不够肥沃,种出来的粮食有时候都不够吃。
而且啊,那时候战争也不少,到处都乱糟糟的。
这种情况下,大家就开始寻思着找个新的地方生活。
有一部分朝鲜族的朋友啊,听说别的地方有大片肥沃的土地,那眼睛都放光了。
就像发现了宝藏一样,满心期待地踏上了移民的路。
他们背着简单的行囊,带着对新生活的向往,就这么出发了。
到了新的地方,刚开始也有好多困难。
语言不通就是个大问题。
你想啊,和当地人交流都费劲,买个东西都得比划半天。
不过朝鲜族的人可聪明啦,他们就跟着当地的小孩学说话,一点点地积累词汇。
慢慢的,也能说上几句当地话了。
住的地方也不一样啊。
以前在老家住的房子和新地方的房子构造不一样。
他们就得学着盖新样式的房子,刚开始盖得歪歪扭扭的,但是大家互相帮忙,慢慢就盖得有模有样了。
在新的土地上,朝鲜族的人们也把自己的文化带了过来。
像他们的舞蹈,那种欢快的节奏,还有漂亮的服饰,色彩斑斓的,可吸引人了。
周围的人开始好奇,慢慢地,大家都喜欢上了朝鲜族的文化。
再说说饮食方面吧。
朝鲜族的泡菜那可是一绝啊。
刚到新地方的时候,没有做泡菜的材料,可把大家馋坏了。
后来呢,他们在当地找相似的蔬菜,试着做泡菜。
经过好多次尝试,终于做出了熟悉的味道。
现在啊,这泡菜不仅仅是朝鲜族自己吃,周围的人也都爱上了这一口。
朝鲜族移民的过程中,家庭也是非常重要的。
长辈们带着年轻的一代,一路叮嘱,要好好生活,要传承自己的文化。
年轻人们呢,也很听话,在新的环境里努力工作,努力学习。
他们在新的地方还交了好多新朋友呢。
大家一起庆祝节日,朝鲜族的节日有自己的特色,像他们的秋夕节,特别热闹。
新朋友们也会来参加,一起唱歌跳舞,吃好吃的。
这么多年过去了,朝鲜族移民已经在新的地方扎根了。
他们把自己的根深深地扎进这片土地,把自己的文化和新的文化融合在一起。
他们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在这片土地上创造了属于自己的美好生活,也成为了这片土地上独特而又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朝鲜半岛中国移民考察(精)
2009年4月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Apr.2009第42卷第2期JournalofYanbianUniversity(SocialScience)Vol.42No.2朝鲜半岛的中国移民历史考察林坚(中国人民大学)摘要:,渊源久远。
从中国大陆移民到朝鲜半岛,其原因主要有:(、东渡谋生),政治因素(政治亡命、外交出使、政治联姻、抗倭援朝)三十,(遇风漂海),等等。
经过漫长的岁月,他们逐渐融入了当地社会,但也保留了许关键词:朝鲜半岛;中国移民;历史考察中图分类号:K31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311(2009)02-0031-08收稿日期:2009-01-08(32708007)基金项目: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资助项目“东亚三国历史文化研究”),男,江西宜丰人,中国人民大学学报编辑部,博士。
作者简介:林坚(1964—从中国大陆移民到朝鲜半岛的,从夏商周起,数千年来不计其数。
移民原因主要有:战乱避难、政治亡命、外交出使、遇风漂海、犯法避祸、政治联姻、宗[1]族传布、外贸商事、抗倭援朝、东渡谋生,等等。
下周致中的《异域志》卷上载“:朝鲜国,古朝仙,一曰高丽,在东北海滨。
周封箕子之国,以商人五千从之。
其乙巫卜筮、百工技艺、礼乐诗书,皆从中[3]国。
”面按照历史时代的顺序,试作简要的梳理,与此同时,从姓氏、地名、中国名人的后裔的视角对中国移民作一些史实考察。
一、公元前11世纪末———公元前1世纪(箕氏朝鲜时期)公元前11世纪末,武王灭殷,箕子出走朝鲜。
据说箕子带领商遗民5000人到朝鲜,与当地土著建立了“箕氏侯国”,史称“箕子朝鲜”。
记载箕子去朝鲜的史料始见于西汉,如《尚书大传》《、史记》《、易林》等。
《尚书大传》记载“:武王胜殷,继公子禄父,释箕子之囚。
箕子不忍周之释,走之朝鲜。
武王闻之,因以朝鲜封之。
”《史记》中记载,箕子在周武王伐纣后,带着商代的礼仪和制度到了朝鲜半岛北部,被那里的人民推举为国君,并得到周朝的承认。
伪满洲国时期的城市朝鲜移民
伪满洲国时期的城市朝鲜移民
宫健泽
【期刊名称】《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8(019)003
【摘要】朝鲜移民自19世纪中叶以来,由于政治、经济、社会等诸多原因,主动或被动地向中国东北地区迁移.朝鲜移民向中国东北地区的迁移相对集中在20世纪10年代和30年代,10年代,主要以图们江、鸭绿江流域的农村地区为中心;30年代,其移民范围扩大到延边地区之外的辽、吉、黑东北三省及内蒙古东部的广大地区.特别是伪满洲国成立后,城市朝鲜移民人口迅速增加.朝鲜移民在伪满洲国的长春、沈阳、哈尔滨、吉林等主要城市分散居住,女性比例远低于男性比例,定居的稳定性相对较弱.在职业和社会地位上处于日本人之下和中国人之上.
【总页数】8页(P23-30)
【作者】宫健泽
【作者单位】北华大学东亚历史与文献研究中心,吉林13201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264
【相关文献】
1.蒙元时期朝鲜半岛的华人移民活动 [J], 芦敏
2.伪满时期朝鲜移民反日文学概观 [J], 夏艳
3.伪满洲国时期在中朝鲜人散文中的“满洲”形象 [J], 裴虹
4.晚清时期朝鲜移民\"犯越\"国境与中俄两国的对策 [J], 孙春日
5.伪满洲国时期日本对朝鲜族的统治政策 [J], 高乐才;高承龙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蒙元时代中国历史重要事件分类年表
蒙元时代中国历史重要事件分类年表1206年至1368年间,蒙古帝国统治下的中国历史被称为蒙元时代。
在这个时期,蒙古人统一了中国大陆,并且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下是蒙元时代中国历史的重要事件分类年表。
一、政治与统治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蒙古帝国,成为第一任可汗。
1215年–入侵金朝,攻占中都(今北京),结束了五代十国和辽金时期。
1227年–成吉思汗去世,由其子窝阔台继承大汗之位。
1271年–忽必烈称帝,建立大元朝,开创元代。
1279年–全歼南宋,统一中国,结束南宋时期,开始元代。
1368年–朱元璋推翻元朝统治,建立明朝,结束蒙元时代。
二、征战与征服1211年–成吉思汗发动西征,征服西夏。
1219年–蒙古帝国入侵花拉子模(今哈萨克斯坦)。
1235年–蒙古帝国入侵朝鲜半岛。
1260年–忽必烈发动对西夏的最后一次征服,满洲建立大元朝。
1274年–忽必烈发动对日本的第一次元寇,称为“文永之役”,取得胜利。
1281年–忽必烈发动对日本的第二次元寇,称为“弘安之役”,取得胜利。
三、政治改革与制度建设1260年–忽必烈发布《元典章》,对政治制度进行改革,推行官僚制度。
1264年–忽必烈设立行中书省,机构改革进一步扩大。
1271年–忽必烈建立行都,制定新的都城规划,即大都(今北京)。
1324年–元英宗时期,颁布“和议”,结束蒙古人对中原的封建割据。
四、经济与贸易1271年–忽必烈建立行都,实行汇率改革,发行纸币,促进经济繁荣。
1277年–忽必烈推行统一度量衡制度,促进国内贸易发展。
14世纪–元朝开放海洋贸易,丝绸之路逐渐萎缩,海上丝绸之路崛起。
五、文化与宗教1280年–忽必烈设立国立书院,倡导儒学,提倡文化教育。
1281年–忽必烈派遣使者前往波斯,建立元朝与伊斯兰国家的外交关系。
1294年–元英宗宣布佛教为国教,推行佛教的传播与发展。
1313年–忽必烈建立招讨司,严厉打击异教及宗教非法活动。
中国海外移民的历史故事
中国海外移民的历史故事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国家,几千年来,中国人民一直致力于海外移民,开创了新的历史篇章。
本文将为您展示中国海外移民的历史故事,从早期的探险家到现代的留学生,他们的身影广泛地铺展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一、古代探险家:寻找新天地的勇士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有着强烈的探险精神。
早在公元前1400年,商朝的商王启开辟了“九夷之邦”,带领一支舰队开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海上探险之旅。
此后,中国探险家的足迹遍布亚非欧大陆,不断开拓新的地域。
盛世唐朝时期,中国的航海业达到了巅峰。
郑和率领的船队在15世纪初期七次下西洋,探索了印度洋、东非等地,将中国的威望传播到了远方。
而他们的举动也为后来的中国移民奠定了基础,成为了海外移民的先驱者。
二、辗转东南亚:早期中国移民的故事随着中国历史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国人离开家园,来到东南亚各国寻求更好的生计。
早期中国移民大多是劳动者,他们辗转东南亚各地,为当地的繁荣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华人社群逐渐形成,成为东南亚国家重要的一部分。
他们不仅保留了中国传统的语言、饮食和文化,还与当地人民融为一体,共同努力。
三、金山上的中国移民:西方世界的旗帜19世纪中叶,随着中国的国内问题和全球的变动,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涌向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加州的“金山”。
他们是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同时也是为了支撑起中国国内的家庭。
他们经历了无数的辛酸与困苦,但依然坚持着自己的梦想,努力融入新的社会。
金山上的中国移民为美国的繁荣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他们参与了铁路建设、矿产开采和农业发展等重要行业,并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逐渐崭露头角,为中国人争取到了平等的权益。
他们的故事鼓舞着更多追寻梦想的人们,成为了海外移民的骄傲之源。
四、现代海外留学生:文化交流的使者近年来,随着中国的崛起和全球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国留学生走出国门,到世界各地的大学深造。
他们是中国文化的使者,也是推动中外交流的重要力量。
浅谈华裔朝鲜族人的来源及其历史地位
浅谈华裔朝鲜族人的来源及其历史地位一、华裔朝鲜族人的来源探究民族是无数个家族构成的社会共同体,而姓氏则代表着这个由血缘关系构成的家族。
据史料记载,朝鲜民族常见的姓氏约有 230 个。
也就是说,朝鲜民族共同体约由 230 个家族所构成。
其中有164 个家族的祖先是从中国迁入的,约占朝鲜民族的家族总数的70%以上。
可见,中国与朝鲜半岛之间不仅有着唇齿相依的地缘关系,而且拥有割不断的人缘关系。
下面笔者对华裔朝鲜族人家族的来源,作以归类分析。
(一)为躲避政乱,迁入朝鲜半岛。
华裔朝鲜族人家族中,有一部分其祖先是奉国王之命迁入朝鲜半岛的。
《史记》记载“武王既克商,访问箕子,箕子对鸿范,于是武王乃封箕子于朝鲜而不臣也”。
《朝鲜鲜于氏奇氏谱牒》记载“武王克殷,箕子耻臣周,走之朝鲜,殷民从之者五千人,诗书礼乐及百工之具皆备。
”对于这段历史记录,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但是事实上今天的朝鲜民族中有箕子的后裔。
《清州韩家族谱》记载“惟我韩氏之先出于殷太师箕子,箕子姓东君朝鲜四十年,自太师至哀王,自哀王之元王讳勋,生子三人,曰友平为鲜于氏,曰友诚为奇氏,曰友亮居上党而因国号,以韩为氏。
”《朝鲜家族统谱》记载,利川徐氏也是源于箕子第 40 代孙箕准。
也就是说,朝鲜民族中的韩氏、奇氏、鲜于氏、利川徐氏是箕子的后裔,而箕子是殷太师,是从中国迁入朝鲜的。
信川康氏始祖康侯,原为中国周朝武王之弟康叔封次子,公元前198 年随箕子迁居朝鲜平壤,其后裔世居康侯为避政乱迁入朝鲜半岛的人也不在少数。
金浦公氏始祖公允辅中国唐朝学士,755 年为避安禄山之乱而亡命新罗,隐居京畿道金浦。
光州卢氏始祖卢穗,原为中国范阳人,为避安禄山之乱,率九子亡命新罗,定居平安道定州。
押海丁氏始祖丁德胜原为中国唐朝文宗时大丞相,唐武宗封为大阳君,因直疏军国事受挫,853 年亡命新罗,其后裔世居务安郡押海。
咸阳吕氏始祖吕御梅原为山东莱州人,唐朝僖宗时翰林学士。
约在877 年为避政乱亡命新罗,其后裔世居咸阳。
唐宋时期朝鲜半岛入华宾贡进士
06
结论与展望
研究结论总述
*人才交流频繁
通过深入研究唐宋时期朝鲜半岛入华宾贡进士的历史背景、规模、影响等方面,可以发现 这一时期宾贡进士的活动非常频繁,反映了当时中朝之间人才交流的密切程度。
*文化融合显著
宾贡进士在华夏文化的熏陶下,将中华文化与朝鲜半岛文化相融合,形成了独特的宾贡进 士文化,丰富了东亚文化的内涵。
音乐与舞蹈:宾贡进士也将中原的音乐和舞蹈艺术带回了朝鲜半岛,他 们的表演和创作丰富了朝鲜半岛的艺术表现形式,同时也促进了中原与
朝鲜半岛之间的艺术交流。
总的来说,唐宋时期的宾贡进士在文学创作、学术研究和艺术表现等方 面都为朝鲜半岛的文化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也促进了中原与朝鲜 半岛之间的文化交流和理解。
04
宾贡进士的文化贡献
文学创作与交流
诗词创作
宾贡进士在唐朝和宋朝时期,积极学习并模仿中原的诗词创作,推动朝鲜半岛的诗词艺术发展。他们 创作的大量诗词作品,既展示了他们深厚的汉文化修养,也促进了朝鲜半岛与中原之间的文化交流。
文学交流
通过参加科举考试和在华学习,宾贡进士深入了解了中原文化,他们将这种理解和体验带回了朝鲜半 岛,为朝鲜半岛的文学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他们的存在也促进了中原与朝鲜半岛之间的文学 交流,加深了两地文化的互相理解和认同。
05
宾贡进士的历史影响 与现代价值
促进唐宋与朝鲜半岛的文化交流
文化融合
宾贡进士作为朝鲜半岛的精英,他们在唐朝和宋朝学习并带回了大量的中华文化 ,推动了朝鲜半岛的文化进步。
深化了解
通过这种交流,唐朝和宋朝也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朝鲜半岛的文化,进一步促进了 东亚地区的文化融合。
推动东亚文化圈的形成与发展
北宋、辽时期的朝鲜华侨
北宋、辽时期的朝鲜华侨
杨昭全
【期刊名称】《华侨华人历史研究》
【年(卷),期】1990(000)002
【摘要】<正> 公元960年,赵匡胤称帝,建立宋朝,统一中原,史称北宋。
这时中国地方部分地区及东北地区为契丹族所建辽所据。
这一时期,朝鲜半岛为高丽王朝。
高丽与北宋、辽皆保持朝贡关系。
侨居高丽的华侨众多,为古代朝鲜华侨高潮时期之一。
北宋人多从
【总页数】7页(P15-21)
【作者】杨昭全
【作者单位】吉林社科院朝鲜研究所;研究员、所长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634
【相关文献】
1.北宋时期抗辽民族英雄——杨业杨延昭父子 [J],
2.河北区域一级行政区划的演变——以唐、北宋、辽时期为例 [J], 孙斌
3.从辽诗及北宋使辽诗看辽代社会 [J], 张国庆
4.诗史与纪事:北宋边塞诗的叙事特征与纪实品格
——以宋辽、宋夏边事为中心的考察 [J], 丁沂璐
5.近代朝鲜华侨史的新作
——读《东亚华侨资本和近代朝鲜:广帮巨商同顺泰号研究》 [J], 王奕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华人博物馆 在海外记录移民故事
华人博物馆在海外记录移民故事作者:姜玉婷来源:《留学》2021年第19期海外华人博物馆,记录先辈同胞移民足迹。
在《汉书·元帝纪》中,曾有这样一段记载:“安土重迁,黎民之性;骨肉相附,人情所愿也。
”自古以来,中国文化中便存在安于本乡本土、不愿轻易迁移的思想。
在历史的发展中,安土重迁成为先民留下的传统,安居乐业成为历代百姓生活的追求。
但是,在科学技术水平并不发达且战乱瘟疫相对频繁的历史时期,百姓为了追求安居乐业,不得不舍弃世代生活的故乡,开启艰辛的移民之路。
纵观我国古代史,从汉武帝时代到清朝时期共有六次规模较大的移民活动。
这六次移民活动或是为了躲避战乱,或是在农耕文明的影响下寻找新的可供开垦的土地,大多以国内的迁徙为主。
至近代,国内范围的大规模人口迁徙仍在进行。
我们所熟知的蹚古道、闯关东、走西口便是几次影响较大移民浪潮,这几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对现代中国人口的分布与构成也产生了巨大且深远的影响。
与此同时,在19世纪40年代前后,由于当时我国国内出现了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持续的内部动荡,大批的华人开始前往海外谋生。
据葛剑雄等人所著的《简明中国移民史》估计,在1840年到1930年的九十年中,由福建和广东两省输出的移民数量平均每年在十万人以上,这在世界史上掀起了一股巨大的移民潮。
这些海外移民成为早期海外华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他们在异国的艰难奋斗史同样也是世界华人文化与历史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百年华人出国史艰难苦累繁霜鬓移民意味着脱离自己的祖国母体,也意味着要努力融入当地全然陌生的社会环境。
在这样的过程中,必然要付出更多的辛苦与牺牲;也是在这样的过程中,中华文化与华夏文明在我国早期移民的生活遗迹中于海外流传开来。
数百年的光阴一分一秒地走过,我国早期移民在海外的艰难奋斗史也在后人的追寻中被保护和铭记。
马来西亚华人博物馆马来西亚华人博物馆位于雪兰莪州史里肯邦安,于2018年落成。
是一家展示华人历史与发展现状的民办博物馆,直观展现了华人从移民南迁、落地生根到参与马来西亚独立建国的历史过程。
公元前朝鲜半岛的民族迁徙与融合
作者: 杨军
作者机构: 吉林大学文学院历史系,吉林长春130012
出版物刊名: 东北亚论坛
页码: 8-11页
主题词: 公元前;朝鲜半岛;民族迁徒;民族融合;鸟夷;良夷
摘要:韩鲜半岛最古的土著居民是鸟夷,也被称为东夷、九夷。
约公元前11世纪,殷移民迁入大同江流域,与当地民族发生民族融合,形成良夷,半岛其他地区的夷人发展成为秽人。
自西周中后期开始,生活在北主蒙古草原上的貊系部族渐渐向东、南迁徒,一支进入朝鲜半岛,与当地的秽人融合形成马韩。
公元前3世纪被至公元前2世纪末,中国人大量迁居朝鲜半岛,移民最多的是大同江流域、汉江流域。
公元前1世纪中后期,夫余人东迁、南下,其中一部分进入朝鲜半岛南部,使这里形成新的民族格局。
元明之际高丽境内中国移民考察
元明之际高丽境内中国移民考察元末动乱促使人口频繁向高丽流动。
一方面是高丽政府积极招引,另一方面是民众主动迁移,大量人口迁移,使明初辽东等地户口大减,土地荒芜。
这种局面引起明朝的恐慌,遂不断移书相质,与高丽展开了持久的人口博弈。
除一些流民自发返回故里外,更多流徙人口的命运则是明与高丽政权之间相互博弈的结果,在明政府的强势干预下,大量流民重新返回。
但也有很多人定居高丽,为朝鲜半岛的经济开发、文化发展等做出了相应的贡献。
标签:元明之际;高丽;移民元末战乱,各地民众纷纷逃避而被迫流徙各地,甚至前往周边国家或地区。
如鄱阳(江西鄱阳)人程氏,“跨海理商舶”,“遂作流求客”。
明朝统一,程氏劝其王归明。
朱元璋特勅赐程氏冠帻。
①除流求外,其他邻近国家和地区也有元朝人前往避乱。
如安南,至正十年(1350)正月,元人丁庞德因国内战乱,“挈家驾海船来奔”。
②至正二十年六月,安南北部边将黄硕等人在朱元璋与陈友谅“争国之余,收得三百余人。
”③另外,还有一些逃往日本的,即日本史料所谓的“渡来人”,也开始骤然增长。
④不过,从文献记载来看,高丽可谓元末流寓人口最为集中的国家。
关于高丽时期前往朝鲜半岛的中国移民,学界已有较多关注。
⑤本文在已有成果基础上,以元末明初为具体考察时段,进一步探讨这一时期中国流民向高丽境内的流动状况及其后续动向。
一、元末辽阳行省的政局元末明初流入朝鲜半岛的人口当中,辽阳行省最多。
这与地缘因素密切相关,而直接原因则是元末红巾军起义对当地的冲击。
《辽东志》载:“元季兵寇残破,居民散亡,辽阳州郡鞠为榛莾,生灵之所存者如在焚溺。
至正十一年,妖贼淮安陈柘自登州渡海,陷金州,枢密同佥老婼以兵击走之,复渡海还山东。
十九年,贼将关先生、破头潘、董太岁、沙刘儿引兵自开平、全宁,陷大宁懿州路并海、盖、复、金四州及辽阳路,所过杀掠,逃窜殆尽。
二十年,陷上京会宁府。
”⑥至正十一年,“锦州盗贼蜂起,势甚猖獗,朝议委黑厮讨平之。
黑厮率掾史李文郊鸠集义旅,遂执贼帅岳家等并其党二百人,贼遂溃”。
朝鲜半岛外来归化
朝鲜半岛外来归化朝鲜族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真正起源于朝鲜半岛,族谱上祖籍朝鲜半岛另外一部分是迁移至朝鲜半岛的中国人(汉族居多)繁衍下来的直系后裔,族谱上祖籍中国,属于汉族融入朝鲜族的类型来自中国的比如朝鲜半岛的曲阜孔氏,家谱说是孔子五十世孙孔绍后人,朝鲜王朝正宗十六年(1792年),正宗派人前往曲阜,考求昌原孔氏家谱后,命昌原孔氏仍以曲阜为本贯,以示不忘本。
2005年在韩国有83164人,著名人物孔刘,孔枝泳等。
英阳南氏,始祖是唐朝出使日本的文官金忠,因遭台风归化新罗,由新罗景德王赐名南敏,因为他来自汝南,他的家族从此以南为姓,2000年在韩国有69155人。
草溪卞氏,唐朝天宝年间礼部尚书卞源被派遣到新罗,他的子孙卞庭实是草溪卞氏的始祖,2015年在韩国有76045人。
忠州池氏,始祖池镜作为宋朝的使官前往高丽,他的六代孙池宗海被封为金紫光禄大夫,封为忠原伯,然后有了忠州池氏。
2015年在韩国有148144人。
朝鲜族全姓:始祖全燮(音同谢),汉族人,原为西汉辽东郡襄平地区的亭长,因为不满王莽(王莽为汉朝皇帝的外戚),迁移至朝鲜半岛,归附辽东南扶余国,后来追随高句丽创立者东明王朱蒙之子扶余·温祚,再后来成为百济国的开国功臣,子孙在朝鲜半岛开枝散叶,再后来,全燮后裔全洛成为王氏高丽王朝的开国功臣。
明清时期,大批全燮的后裔不堪忍受李氏朝鲜王朝的压迫,纷纷迁回中原地区,这支全燮的后裔后来就演变成朝鲜族了,朝鲜族全姓由此而来朝鲜族辛姓:周文王之第季毂的封国,项国(姬姓项氏),后来被鲁国(姬姓鲁氏)灭亡(鲁国被楚国灭亡,楚国芈姓熊氏),项国的王族从姬姓改成项姓(以国为氏),由此出现项氏家族(项羽所在的家族,因为项国后来成了楚国的疆域,所以项氏家族成楚国人了)。
南北朝时期,北周宇文觉赐改项氏家族的其中一支为辛姓,中国史称为天水辛氏(郡望天水郡),曾经在唐朝时期兴旺一时,五代十国时期,后梁太祖派遣天水辛氏中的辛镜(东来七镜之一)出使新罗国,被新罗神德王挽留,由此辛镜的后裔在朝鲜半岛开枝散叶(臭名昭著的乐天集团的辛格浩和辛东彬父子就是辛镜的后裔),朝鲜半岛史称灵山辛氏(本贯在今韩国釜山)清朝时期,灵山辛氏有入八旗者,史称高丽包衣辛氏,这支辛氏族人后来就演变成朝鲜族了,此为朝鲜族辛姓由来朝鲜族罗姓:豫章罗氏(始祖罗珠)中的罗聪礼和罗富,唐朝时期迁移至朝鲜半岛,子孙在朝鲜半岛开枝散叶,分为罗州罗氏和锦城罗氏两派。
这5位华人都在海外建国,第一位正在被否定,最后一位很神秘!
这5位华人都在海外建国,第一位正在被否定,最后一位很神秘!文/格瓦拉同志有阳光的地方就有华人。
在数不胜数的外迁华人中,在居住国扎根发展、出人头地的大有人在,甚至还有5位佼佼者在海外开疆建国,成为华人的骄傲。
1.箕子:殷商贵胄,建立朝鲜箕子是商纣王的叔父,官至太师,与比干、微子并称为纣王时期的“三贤”,因纣王荒淫无道,遂在商周交替之际,率领大批殷商民众迁移到朝鲜,建立起朝鲜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箕子朝鲜,定都平壤。
箕子朝鲜的疆域从辽东延伸至朝半岛大同江流域,历时约900余年,被中原誉为“君子之国”。
公元前194年,燕人卫满篡夺王位,建立朝鲜史上第二个政权-卫氏朝鲜。
关于箕子朝鲜的记载,见诸于中国正史当中,即使连朝鲜早期的历史文献,如《三国史记》、《三国遗事》等,也都承认箕子王朝是朝鲜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只是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随着朝鲜民族主义的兴盛,捏造所谓“坛君”朝鲜、否定箕子朝鲜的论调才甚嚣尘上,情况令人忧虑。
2.黄森屏:福建难民,缔造文莱黄森屏,元末明初福建人,因躲避战火率领家族邻里数千人渡海至加里曼丹岛,逐渐在东加里曼丹岛建立强大而独立的华人政权,后与临近的渤泥国联姻结盟,共同统治渤泥,并联合遏制苏禄的侵犯。
此后,黄森屏一系世代跟渤泥国皇室联姻,对内尽力辅助苏丹,对华人则以渤泥国王自称,直到万历年间,相沿不改。
渤泥国沦为英国殖民地后,国号改为文莱,黄氏一族逐渐回教化、马来化,退出了文莱政坛。
但民间一直有王室奉黄森屏为始祖的说法在流传,文莱王室也在不同场合给黄森屏以极为正面的评价,并将其列入《文莱王室世系图》中。
二十世纪初,文莱仿效西方创制国旗时,还特意在国旗中加上两道斜杠以纪念开国的两位亲王,其中一条指的就是黄森屏。
3.郑信:广东移民,泰国圣王郑信是第二代华人,祖籍广东澄海县。
少时拜暹罗(泰国)权臣坡耶节基为义父,充当宫廷侍卫,累功升至侯爵。
1767年缅军攻陷暹都大城,大城王朝灭亡。
郑信组织抗缅军光复大城,遂被拥立为王,建立吞武里王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蒙元时期朝鲜半岛的华人移民活动作者:芦敏来源:《文教资料》2014年第19期摘要:蒙元前期,数次出兵朝鲜半岛。
元朝建立后,一方面与高丽建立宗藩关系,并在其地设置达鲁花赤、征东行省。
另一方面与高丽保持和亲,将公主下嫁于高丽世子。
通过辽东陆路和太仓、庆元、泉州等海港,包括公主、官吏、文人、武士、商人、奴仆、罪犯、流民在内的大量华人迁入高丽,为朝鲜半岛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及民族融合作出了历史贡献。
关键词:蒙元朝鲜半岛华人移民一、华人移民朝鲜半岛的背景1218年,为了追击数万契丹人,蒙古派兵进入朝鲜半岛,与高丽王朝联合击溃了这股契丹势力。
自此,两国约定建立官方联系,由高丽岁输贡赋于蒙古。
1224年,因蒙古使臣著古与等人死于非命,两国断交七年。
1231年,蒙古派撒礼塔出兵高丽,迫使高丽请降。
次年,高丽尽杀蒙古所置达鲁花赤,并将王京暂迁江华岛。
蒙古再次出兵征讨,复占北部诸州。
面对蒙古铁骑,高丽节节败退,屡次遣使求和。
1260年,两国的军事对抗结束,同时蒙古大汗忽必烈册命王倎为高丽国王,赐其封册、王印及虎符。
蒙元与高丽正式建立起宗藩关系,双方的政治交往围绕“封”、“贡”展开,其一为聘使往来,其二为置达鲁花赤、征东行省,其三为政治联姻。
自1260年至1368年间,蒙元与高丽使臣互往频繁。
蒙元遣使册封高丽国王,高丽遣使朝贡蒙元皇帝。
蒙元希望借此强化宗主国的地位,构筑“万国来朝”的盛况;而高丽王廷则谋求获取蒙元支持以对抗国内的武臣专权。
出于各自的考虑,两国均非常热衷于这种代表国家意志的聘使往来。
除此之外,蒙元还在高丽设置了一段时期的达鲁花赤和征东行省,用于加强与高丽的联系。
1231年,蒙元在高丽王京及北部地区分别设置京、府、县达鲁花赤七十二人[1]P4608。
其主要职责有核实高丽出陆还都的真实意图、捕抓谋叛元朝和高丽之逆者、禁止高丽百姓藏匿或携带兵器、阅兵等[2]97-98。
1278年,元世祖下制撤回了驻高丽的达鲁花赤。
1287年,蒙元在高丽又设置了具有羁縻性质的征东行省。
征东行省设于王京开城,奉行“因俗而治”的统治政策。
其最高长官为高丽国王,下属机构包括掌行省日常事务的左右司、掌军务的都镇抚司、掌法律诉讼的理问所、掌学校和教育的儒学提举司、掌医疗事宜的医学提举司等。
通过这种特殊的行政建构,蒙元既确保了高丽的独立性,又强化了与高丽的政治联系。
1356年,征东行省被取消。
在蒙元与高丽的政治关系中,联姻同样发挥了重大作用。
1270年,高丽元宗国王赴元朝贡,提出和亲要求:“小邦请婚大朝,是为求好之缘……望许降公主于世子,克成婚卺之礼,则小邦万世永倚供职。
”[3]史部,P5391274年,元世祖将女儿齐国大长公主嫁于入质蒙元的高丽世子王谌。
其后,两国姻亲关系不断巩固,高丽国王忠宣王、忠肃王、忠惠王、恭愍王等皆尚元朝公主。
二、华人移民朝鲜半岛的路线华人移民迁入朝鲜半岛的路线,既可循陆路而往,又可泛海而去。
纵观蒙元时期,多数华人是由陆路迁移的,而陆路又以官方的驿道为主。
据陈得芝和党宝海先生的研究,元朝统一前,蒙古与高丽的驿道一般从和林出发,东行约百里至东乌盖河,再东南行五驿,至克鲁伦河上游;然后,东南行十五驿,过金人修建的界壕,再东南行四驿,至鱼儿泊;接下来,从鱼儿泊至辽阳路中转,抵达高丽王京。
1260年后,自蒙元前往高丽多由大都出发,向东经通州、蓟州至卢龙县;然后向北经上滦、木思等驿站至大宁;接着向东北经岔道口、桥子等驿站至驿安站;最后向东南经崖头、彰义等驿站抵辽阳,继续东南行经连山、开州等驿站至鸭绿江边。
渡江后,首先抵达义州,然后经龙州、铁州、郭州至西京平壤,再经黄州、凤州、平州至王京。
然而,福建、浙江、山东等沿海地区的移民仍习惯由海路到达朝鲜半岛。
元代海外交通发达,以太仓为中心形成了联结各国的海运网。
其中,前往高丽的船只从这里起航,或沿海岸线北上或放洋直航,于山东半岛汇合,然后经沙门岛入莱州洋,沿渤海湾至辽东半岛,而后再驶向朝鲜半岛。
除太仓外,庆元、泉州、密州、登州、直沽等也是对高丽的主要港口,尤以庆元和泉州为重。
三、移民朝鲜半岛的华人构成及其活动蒙元与高丽的关系既夹杂着军事冲突,又包含着世代相续的联姻,密切程度非他国可比,因而造就了中朝历史上又一次的移民高潮。
这一时期,不仅移民的数量多,而且来源构成多样化。
(一)蒙元公主元世祖即位后,出于收服高丽以为肱骨之目的,同意了高丽的联姻要求,将幼女嫁给高丽世子王谌。
自此,两国联姻一直存续到元朝灭亡。
其间,齐国大长公主忽都鲁揭里迷失、蓟国大长公主宝塔实怜、濮国长公主亦令真八剌、曹国公主金童、庆华公主伯颜忽都、德宁公主亦邻真班、鲁国大长公主等先后嫁入高丽。
这些公主迁入高丽后,均被册封为正宫,拥有自己的署邸。
她们是移民中的贵族群体,往往代表着元朝皇室参与高丽的政治生活,如制定国家决策、任免官吏、接见使节等。
从某种意义上说,她们发挥了与驻高丽的达鲁花赤相似的作用。
此外,她们拉近了高丽王室与蒙元的关系。
其所生王子因带有黄金家族血统而享有王位继承优先权。
忠宣王、忠肃王之母都是蒙元公主,忠惠王、恭愍王之父也都有蒙元血统。
从移民的角度看,他们属于移民后裔,因其母亲的尊贵身份而继续保持了崇高地位。
(二)官吏迁入高丽的蒙元官吏,主要有三种不同的移民方式:其一,因出任蒙元在高丽的行政官员而被派往高丽;其二,跟随联姻的公主东入高丽;其三,为躲避元末战乱而迁入高丽。
在达鲁花赤和征东行省存续期间,蒙元派遣了众多官吏充实这些机构。
据文献记载,留下姓名的达鲁花赤有脱朵儿、李益、黑的,副达鲁花赤焦天翼、周世昌、石抹天衢,经历张国纲。
然而,更多的人被遗漏了,其中也包括处理外交、输粮、邮驿、助军、籍民等事务的属官。
1287年,蒙元在高丽设置征东行省,代表元朝中央政府统辖高丽。
除以高丽王兼领丞相以及行省下属机构任用高丽人外,其他官员都由蒙元人出任。
于是,一些官员长期定居高丽,乃至殁于高丽。
蒙元与高丽联姻后,所有下嫁的公主都随带了大批人员,其中包括官吏。
这些人到了高丽,一般充当为公主所置官署的官吏和公主的近侍。
作为陪嫁,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永久地留居高丽,成为移民,并与当地人婚配,成为某地某姓的始祖,如杨起、黄石奇等人。
杨起,东汉杨修三十九世孙,以元都佥议侍中随齐国大长公主迁入高丽,官至大匡辅国崇禄大夫、忠献公,其妻高丽清州人,遂赐籍清州,为清州杨氏始祖[4]卷52。
黄石奇,跟随鲁国大长公主迁入高丽,累迁至佐理功臣平章事、桧山府院君、恭僖公,为昌原黄氏始祖[5]P293。
元末,兵燹迭起,一些官员和地方望族东迁高丽。
他们迁移的原因主要是为了躲避战火,维持家族文治武功的长久传承。
例如,偰逊本元顺帝时进士,历任翰林应奉文字、宣政院断事官,遇红巾军起义而东入高丽[3]史部,P760。
蒋婿,元神庆巳大将军,元末迁入高丽。
[4]卷52李豆兰,岳飞七世孙,元亡之际,东迁高丽,居北青州。
[3]史部162,P92(三)文人蒙元时,迁入高丽的文人也很多,为高丽的文化建设作出了卓越贡献,如韩复、唐诚、韩昉、李原弼等。
韩复,元朝进士,累官至枢密院副使。
元亡,东迁高丽,任大匡西原君进贤馆大提学。
[3]史部161,P762唐诚,元末迁入高丽,“历仕中外,通晓律令,遇事敢言”。
[6]15年条韩昉、李原弼,俱于元末迁入高丽,仕李朝为官,教授通事汉语,“训诲生徒,谨备事大之任”。
[6]23,24年条在所有这些文人移民中,对高丽文化影响最为深远的当推孔子后裔。
高丽恭愍王时,孔子五十二世孙孔绍,随鲁国大长公主东迁高丽。
[4]卷52高丽国王倾慕其渊博的学问,任其为平章事,并封为桧昌君,遂成为高丽望族。
后人尊其为昌原孔氏始祖。
孔绍曾在水原建阕里庙,供奉孔子像。
他的后人在高丽世代相传孔子之学,涌现出孔瑞麟、孔源仁、孔胤恒、孔明烈等名儒。
经过繁衍生息,到了18世纪末期,孔氏移民后裔已完全壮大起来,遍布朝鲜半岛各地,其中,居水原者三十余家,居龙仁、岭南者亦很多。
(四)武士蒙元统治者具有强烈的尚武精神,曾派遣大量武士进驻高丽,从事军事活动。
在两国对峙时期,蒙元屡次兴兵进入高丽,频繁征战。
有些很快就撤回了,有些则长期驻屯高丽。
例如1258年,蒙古散吉大王、普只官人等领兵屯于高丽古和州之地,并在此置双城总管府。
[3]史部159,P503两国通好后,元世祖就做出了撤军的命令。
然而,有些武士留在了高丽。
从1287年起,蒙元两次东征日本,皆派遣大量兵士借道高丽。
第一次出动了1.7万人,第二次出动了9万余人。
[7]P224-225战争结束后,相当数量的武士留居于高丽。
在移民高丽的武士中,最著名的为罗世和边安烈。
罗世,元末迁入高丽,在抗倭战争中立下赫赫功劳。
14世纪末,日本倭寇不断骚扰高丽沿海地区。
罗世、边安烈等率兵迎敌,数次大败倭寇。
1380年,倭寇大举入侵,分乘50余艘战船强犯镇浦口,烧杀抢掠。
罗世英勇抗敌,“用茂宣所制火炮,焚其船,烟焰涨天。
贼守船者烧死殆尽,赴海死者亦众”[3]史部162,P39。
边安烈,本沈阳人,元末迁入高丽。
他不仅参加了罗世率领的抗倭斗争,而且协助李成桂大破倭寇于南原,成为李成桂的得力干将。
其后,倭寇又犯丹阳郡、安东等地,边安烈率兵迎击,先后斩首110余人,缴获战马260余匹。
[3]史部162,P280-285(五)商人元代实行开放的国策,鼓励与海外国家通商。
因此,从事元丽贸易的商人很多,其通过陆路和海路频繁进入高丽,甚至定居于高丽。
这些商人一面与高丽王廷交易,一面与普通民众交易。
前者诸如:1278年,元商马晔献方物,赐宴内廷。
[3]史部159,P5911288年,元商顾愷、陆清等,来献土物。
[3]史部159,P6251301年,江南商客享王于寿康宫。
[3]史部159,P660文献中对此类商人记述较多,而对从事民间贸易的商人则几无关注,只能从其他记载中略窥一二。
1304年,江南僧绍琼来。
[3]史部159,P667既来自江南,必循海路,定是搭乘了商船而来。
1341年,大都商人来,言:“海贼三十余艘,着青黄衣,鸣铎击鼓,截海杀掠人物。
”[3]史部159,P737这说明在海路并不安全的情况下,依然有元商前往高丽贸易。
定居高丽的元商,不仅繁荣了高丽的经济生活,而且促进了高丽的文化发展和技术进步。
元商李元因粗知火药之法,被高丽官员崔茂宣延请至家中,优礼以待。
李元向其详细讲解了制作火药的方法,指导其试制,最终使高丽掌握了这项技术。
后来,高丽将制作出的火药与火器运用于抗击倭寇的战争,取得了巨大成功。
(六)奴仆迁移到高丽的奴仆以跟随公主的私属为主,蒙语称“怯怜口”。
他们是在蒙元崛起时,被皇室、诸王、贵族等通过掳掠、荫占、赏赐等途径获得的,其中很多人是掌握某种技艺的工匠。
如在跟随公主迁入高丽的怯怜口中,就有许多工匠将各种技艺带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