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4.3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湘教版) (2)

合集下载

4.3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湘教版

4.3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湘教版
若考虑消费水平的提高,按指数增长, 则有多少种资源在100年内将全部消耗殆尽?
说明了什么问题? 部分资源枯竭
2021/3/11
5
玛雅文明的消失
中美洲的玛雅文明,其高度发达的成就反映
了玛雅人对宇宙的认识程度,以及城市、建筑
的设计艺术和独特深奥的玛雅文字上。据文字
记载,玛雅文明的农业用地是一种被称作“砍
人地关系历史回顾
谋求人地协调 寻求人地协调的道路
后工业化时期
采集渔猎时代
崇拜、依赖自然 人地:原始平衡
2021/3/11
农业文明时期 工业文明时期
利用、改造自然 征服自然 人地关系开始紧张 人地矛盾尖锐 人地关系思想萌芽 人地关系全面不协调
1
◆人口
迅速增长,会导致……
自然资源人均占有量
自然资源 国土(亩) 耕地(亩) 林地(亩) 草原(亩) 淡水(立方米) 煤(吨) 石油(吨) 水能(千瓦) 铁矿(吨)
人祭
水源污染 瘟疫肆虐
2021/3/11
玛雅金字塔7
复活节岛文明消失之谜
宗教信 仰
攀比石 像
大兴土 森林破坏

水土流失
资源短 缺
掠夺资 源
资源枯 竭
文明覆 灭
2021/3/11
复活节岛巨石阵8
20 世 人口激增 寻求

人地
60 年
协调 资源短缺 道路
可持续 发展

解决
以 环境恶化 问题

一、可持续发展—人类的必由之路
1992年6月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 “地球问题首脑会议”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 行,有100多个国家的领导人出席,它是 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政府间集会,会议的结 果是一项促进可持续发展的行动计划—— 《21世纪议程》。

湘教版地理必修二 第4章 第3节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湘教版地理必修二 第4章 第3节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资源和生态环境 ,不对后代人的____________ 生存和发展 构成威胁。 保护_________________
4.基本内涵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观念如下表所示: 发展的 观念 公平的 观念
经济 增长 鼓励_____ 社会经济发展 是 各类国家都享有发展的权利,在发展中国家,_____________
环境 权利 每个人都享有正当的_____
正误判断: (1)发达国家在资源环境保护中要承担更多的责任体现了公平性原则。 ( (2)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是我们平常说的经济增长。( 【提示】 (1)√ (2)× ) )
可持续发展不仅指经济数量上的增长,更追求质量的改善和效益的
提高,因而只能说经济增长是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方面。
探讨2: 今后强化经济发展和生态双赢体现了什么观点?
【提示】 可持续发展。
[核心点击] 1.人类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原因
2.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人口大国,在目前以经济发展为重要任务的阶段, 面临更多的压力,更有必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其必然性分析如下:
[体验评价] 1.“资源诅咒”(Resource Curse)是发展经济学中的一个著名命题,其基本 理念是丰富的资源趋于阻碍而非促进经济发展。下表为不同类型资源在中国区 域内部的“资源诅咒”,读表完成(1)~(3)题。 【导学号:64490089】
[ 质疑· 手记] 预习完成后,请将你的疑问记录,并与“小伙伴们”探讨交流: 疑问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疑问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疑问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中地理第四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4.3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教案湘教版2剖析

高中地理第四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4.3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教案湘教版2剖析

第二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理解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2.联系《21世纪议程》,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3.举例说明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教材,掌握分析可持续发展思想本质的方法。

2.通过阅读分析案例,学会归纳、分析问题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人类的必然选择,逐步树立起环境意识、全球意识和参与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可持续发展的形成。

2.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教学难点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内涵。

教学过程与方法导入新课师20世纪60年代以来,人口激增、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日益突出,所有这些环境问题直接威胁到整个人类自身的生存与发展。

人类要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就必须寻求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相协调之路,即可持续发展之路。

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性、概念及其基本内涵等。

板书:第三节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可持续发展—人类的必由之路推进新课课件展示:资源预期寿命图图的右侧表示世界14种重要资源的预期寿命,其中深色条框表示按指数增长的预期寿命,浅色条框表示消费水平不增长条件下的预期寿命。

左侧条框表示各种矿物消费的年增长率。

据图谈一谈你对未来资源环境状况的看法。

板书:历史背景及必然性生(合作探究)维系人类生活、生产的重要自然资源,在不久的将来被消耗殆尽,人类将出现严重的资源短缺现象。

师多媒体播放“环境问题案例”图示。

师请学生分析哪一地区的环境问题有可能影响到其他地区甚至全球。

注意:全球性是当前环境问题分布的突出特点。

这种特点的出现不仅意味着某些环境问题的影响可以大大超越其产生地甚至达到全球,而且还意味着解决这类问题需要全球的普遍关注与共同努力。

生(合作探究)读图析图完成填注。

师(多媒体依次展现答案,纠错后提问)人类面对资源枯竭、生态失调、环境恶化的绝境,怎样才能摆脱绝境,使人类社会有一个共同美好的未来?生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人类的必由之路。

高考地理 242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课件 湘教版必修2

高考地理 242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课件 湘教版必修2
试思考该村的做法是不是可持续发展?为什么?
自主核对 1.(1)低下 被动 (2)较大 改造和战胜 天人相关
因地制宜 2.(1)极大 适应论 和谐论 可持续发展论 (2)人口 资源 环境 3.(1)资源 生态 环境 4.(1)当代人 后代人 (2)生态可持续能力 社会公正
(3)资源和生态环境 后代人 (4)公平 环境 权利
2.现代人地关系思想的发展 (1)工业社会时期 ①生产力水平:________地提高。 ②人类活动:大规模地使用机器和矿物燃料。 ③对环境的影响:对资源的开发利用达到空前的规模和 高度。 ④对人地关系的认识:进一步发展与深化,出现了地理 环境决定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理论。
①能源结构的调整
②私家车的迅猛发展
③城市森林覆盖率提高 ④近地面存在逆温现象
⑤重化工业迁出主城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⑤
D.①②⑤
答案:D
解析:可吸入颗粒物大幅下降,与煤炭使用比重下降和 重化工业迁出主城区有关,故①⑤正确;氮氧化物比重上 升,与汽车尾气排放量增加有关,故②正确;由b、c增加迅 速可排除③;近地面存在逆温会使a增加,排除④。
1.图中甲、乙两地发展种植业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分
别是( )
A. 土壤、水源
B. 光热、降水
C. 风向、地势
D. 地形、河流
2.乙地由于不合理灌溉而引发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
A. 水土流失
B. 沙尘暴
C. 土地盐碱化
D. 洪涝灾害
答案:1.B 2.C
解析:第1题,甲位于西欧地区,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终年温和多雨,热量和光照不足;乙地位于中亚,深居内 陆,降水不足。B项正确。第2题,乙地深居内陆,灌溉不合 理,容易导致地下水位升高,加上该地降水少、蒸发旺盛, 易引起盐分在地表聚集,出现土地盐碱化。

新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4.3《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教案

新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4.3《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教案

第三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本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可持续发展——人类的必由之路”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两部分。

概念多、理论性强,知识间联系紧密。

在“可持续发展——人类的必由之路”的教学中,要让学生明确可持续发展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及其迫切性,用前面学过的知识作铺垫,从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如资源紧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入手,让学生直观形象地通过分析数据、案例等,领悟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人类的必然选择。

通过“阅读”,让学生首先了解《21世纪议程》和《中国21世纪议程》的主要内容,知道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形成是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通过学习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和行动。

在“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的教学中,要充分运用教材“活动”中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讨论,逐渐递进,由材料理解推出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核心思想、追求目标及基本内涵。

四个基本内涵可概括为三个方面的发展:生态持续发展、经济持续发展、社会持续发展,它们之间互相关联而不可分割。

最后教师列举各年代“世界环境日”的主题,说明其所体现的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思想,让学生感受到人类对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决心和美好希望。

教学重点1.2.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教学难点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内涵。

教具准备多媒体设备、课件、填充图册等。

课时安排1课时三维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2.联系《21世纪议程》,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教材,掌握分析可持续发展思想本质的方法。

2.通过阅读分析案例学会归纳分析问题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人类的必然选择,逐步树导入新课师 20世纪60年代以来,人口激增、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日益突出,所有这些环境问题直接威胁到整个人类自身的生存与发展。

人类要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就必须寻求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相协调之路,即可持续发展之路。

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性、概念及其基本内涵等。

4.2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4.3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湘教版)

4.2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4.3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湘教版)

①只有一个地球 ③拯救地球,就是拯救未来 ⑤地球充满生机
②一个地球,一个家庭 ④世间万物,生命之网
体现了生态持续发展的思 想,环境的观念,即经济 的发展要保持在资源和环 境的承载力之内。 体现可持续发展要求全民 共同参与的思想 体现可持续发展的公平观念
可持续发展的三大子系统
发展=社会经济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由经济、社会、生态三大子系统相互联系、 相互制约,共同组成的一个复合系统。
内容
地位
目标
强调发展要与资源和环境的 生态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承载力相协调 强调发展不仅要重视增长数 量,更要追求改善质量、提 高效益、节约能源、减少废 经济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条件 物,改变传统的生产和消费 模式,实施清洁生产和文明 消费 强调发展要以改善和提高生 社会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活质量为目的,与社会进步 相适应
社会系统 (目的) (含人口、科技)
经济可持续发展是 指不仅重视经济数 量的增长,更追求 质量的改善和效益 的提高
人的 管理调控
生产废弃物 环境资源
生态可持续发展强 调发展要和资源和 环境承载力相协调
经济系统 (条件)
生态系统
(含资源)
(基础)
它们之间相互联系而不可分割。孤立追求经济持续必然导致经济崩溃;孤 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示意 立追求生态持续不能遏制全球环境的衰退。生态持续是基础,经济持续是条件, 社会持续是目的。人类共同追求的应该是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系统的持续、 稳定、健康发展。
人地 关系
人地关 系思想
谋求人地协调
人地协调论
可持续发展论
填表:
人地关系理论 主要观点
地理环境决定论 地理环境决定人类的发展
可能论

高中地理必修二教案-4.3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2-湘教版

高中地理必修二教案-4.3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2-湘教版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联系《21世纪议程》,理解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及其基本内涵。

回顾之前学习的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用生活中的案例让学生直观、深刻地体会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必由之路。

通过《21世纪议程》和《中国21世纪议程》,使学生意识到可持续发展是逐步完善的理论。

2.过程与方法:通过具体——抽象——具体的方法,使学生掌握理论性较强的可持续发展概念及内涵。

通过读图,学会分析和概括。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形成人地协调观,使学生立志投身环保和作为青少年参与可持续发展。

二、学情分析
1.学生正处于15、16岁的年龄,并且喜欢关注最新讯息,所以学生思维较活跃,喜欢合作学习,便于开展课堂活动,达成教学目标。

2.有些学生在摄影机下表现出拘束,不像平时上课时那么自然和积极踊跃,在上课时要多鼓励,多示范,尽量使学生全身心快速投入到师生的课堂中来。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1.理解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形成
2.概括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及基本内涵
3.领悟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必由之路,树立环保意识、参与意识和全球意识。

教学难点:概括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及基本内涵
四、教学过程。

高考地理 第四章 第2节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湘教版

高考地理 第四章 第2节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湘教版

A.③④
B.②④
C.①④
D.①②
20
:绿色GDP能够反映经济增长 水平,体现经济增长与自然环境和谐统 一的程度,实质上代表了国民经济增长 的净正效应。绿色GDP占GDP比重越高, 表明国民经济增长对自然的负面效应越 低,经济增长与自然环境和谐度越高。 绿色GDP核算有利于真实衡量和评价经 济增长活动的现实效果,克服片面追求 经济增长速度的倾向和促进经济增长方 式的转变。答案:(1)B(2)D
22
A.降低经济增长速度 B.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C.提高劳动生产率 D.加强科学管理
19
(2)加入世贸组织后,随着关税的降 低,一些国家纷纷设置绿色壁垒、技术壁垒 限制我国产品出口,对此,我们应该( D)
①在产品环保、技术标准上与国际接轨
②开发绿色产品,提高产品质量
③不断降低劳动力工资,低价出口
④采取必要的措施,适当提高关税
15
四、绿色GDP
GDP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内的居民在一定
时期(通常是一年)内所生产或提供的最终产品
与服务的价值总和。但是,资源消耗与环境污
染的成本并未在一般的GDP核算中得到反映,
甚 至 破 坏 资 源 和 污 染 环 境 也 能 为 增 加 GDP 作
出“贡献”。为了校正传统GDP缺陷,世界
银行在1997年推出了“绿色GDP国民经济核
化加快,自然灾害频发。农业生态环境的稳定性
和多样性受到破坏。
13
附:中国的可持续发展近期目标: 中国科学院的有关专家指出,中国 要真正跨进可持续发展的门槛必须跨越 三个台阶,即:2030年实现人口自然增 长率的零增长,2040年实现能源消耗率的 零增长,2050年实现生态环境退化速度 的零增长。

湘教版高中地理 必修二 4.3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共27张PPT)

湘教版高中地理 必修二 4.3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共27张PPT)

根据这则材料,你又能联想到可持续发展需要遵循哪些原则呢?
持续性和公平性原则 —— 2011年6月期间渤海湾一油田发生漏油
事故,到目前为止,依据现有公开数据 计算出,此次溢油量少则7070吨,多则 上万吨。自溢油事故发生以来,已经使 渤海湾周边3万亩虾池变成油池,严重 影响了虾等水生生物的生存,使虾类大 量死亡,同时也使养虾户损失2亿多。
二、理解可持续发展
1.概念: 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
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2.组成: 三大子系统
3.内涵:
经济可持续发展、社会可持续发展、 生态可持续发展
探究二 :可持续发展的组成
探究二:
社会系统
( 含人口、科技)
人的 管理调控
经济系统 ( 三大产业 )
生产废弃物
环境资源
可持续发展的三大子系统
际可捕捞资源量为41590吨,—占— 持续性原则
理论可捕量的74%,比去年降低 23.3%。其中,捕捞幼蚬比例最 高为55%,严重影响了河蚬的繁 殖和生长,从而导致河蚬数量 急剧减少。
发展中国家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其中“共同”是基于可 持续发展的什么原则考虑的?
——共同性原则 2009年12月19日,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在失望中落幕。发展中国
家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发达国家要对其历史排放和当前 的高人均排放负责,改变不可持续的生活方式,大幅度减少排放,同时 要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转让技术;发展中国家在发展经济、消除贫 “困区的别过责程任中”,又采是取基积于极什的么适原应则和考减虑缓的气?候变化的措施。
——阶段性原则
《从阿Na凡‘vi达族人》的遭中遇的中,潘你多能看拉出星可持续发展需要遵循什么原则呢? 球如同梦中的奇幻花园,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四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4.3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四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4.3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4.3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基础须知】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1.环境问题的实质:发展问题。

2.可持续发展(1)概念: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

(2)内涵:生态持续发展是基础,经济持续发展是条件,社会持续发展是目的。

(3)原则:公平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共同性原则。

【重点梳理】1.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思想是:健康的经济发展应建立在生态可持续能力、社会公正和人民积极参与自身发展的基础上。

它所追求的目标是:既要使人类的各种需求得到充分发展,又要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不对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

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包括经济、社会、文化、技术和自然环境的综合概念,有着丰富的内涵,概括起来有三个方面:生态持续发展、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持续发展。

生态、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组成一个系统。

其中,生态持续发展是基础,经济持续发展是条件,社会持续发展是目的。

如下图:2.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遵循三个基本原则,表解如下:【难点再现】1.可持续发展观与传统发展观的差异2.为什么发达国家应对全球环境问题承担主要责任?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原则强调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公平。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享有平等发展的权利,但发达国家在发展过程中已经消耗了地球上大量的资源和能源,对全球环境变化的影响最大,至今仍是世界有限资源的主要消费者和污染者。

因此,发达国家应对全球环境问题承担主要责任。

【问题探究】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意味着一场深刻的变革,是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的变革”,如何理解这句话?探究思路:我们这个地球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同时也是子孙后代的,仅仅这样说是不够的,实际上这个地球不仅是我们人类的,也是非人类的。

地球不仅产生了我们,也产生了非人类。

在地球发展的历史里,人类仅仅是产生于二三百万年前,而非人类伙伴是在36亿年前的,如果没有动物、植物、微生物的发展,就不会有我们人类,所以我们要树立这样的世界观:一个地球,两个世界。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4.3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4.3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地1600亩,湿地(河流和水库)500亩。人口1835人。水
质常年3--4类水(3类水可作为非水源城市用水,4类水
可作为农业灌溉和旅游业用水),地表中度和重度侵蚀
面积1800亩。2005年粮食总产量820吨,农业总产值91万
元。村办企业有石矿3个,利用毛竹笋壳为原料的造纸厂
1个,2005年工业总产值549.5万元。植被破坏、水土流失、
人的管理调控
经济系统
生态系统 (含资源)
生态、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 共同组成可持续发展的复合系统。
3.核心思想:
健康的经济发展 应建立在生态可 持续能力、社会 公正和人民积极 参与自身发展的 基础上。
4.追求的目标
既要使人类的各种需 要得到满足,个人得 到充分发展,又要保 护资源和生态环境, 不对后代人的生存和 发展构成威胁。
可持续发展
5、基本内涵
(1)发展的观念 可持续发展鼓励经济发展
经济发展
解决
贫富悬殊 人口激增
摆脱
生态危机
社会经济发展是第一位的
贫困 愚昧 落后
(2)公平的观念
同代 人 之 间 代际之间 物种之间 区际之间
(3)环境的观念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彼此联系,互为因果
经济活动 社会发展
保持在资源和环境 的承载能力之内
活动
阅读课文,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基本 内涵,判断下列“世界环境日”主 题分别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哪 些思想?
1. 只有一个地球(1974年) 发展、环境的观念 2. 一个地球,一个家庭(1994年) 权利的观念 3. 拯救地球,就是拯救未来(1999年)
发展、环境的观念 4. 世间万物,生命之网(2001年) 公平的观念 5. 地球充满生机(2002年) 发展、环境的观念

湘教版必修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word教案

湘教版必修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word教案

第二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环境问题的历史发展概况和人地关系思想发展的历史演变。

2.了解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由来,理解可持续发展的概念3.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可持续发展包括生态可持续、经济可持续和社会可持续三个方面4.掌握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等内容。

5.以及可持续发展是解决全球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是人类思维方式的根本改变。

过程与方法1.要求学生能够举例说明人类应如何参与环境可持续发展,能够清楚地表述自己的认识。

2.结合实例,理解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途径,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本节内容,使学生树立人类发展与环境对立统一的辩证观;使学生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2.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逐步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全球意识和参与意识;使学生认识到自己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应具备的态度、责任和行为准则,并指导自己的实际行动。

●教学重点1.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2.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3.认识人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及其目标的实现途径。

●教学难点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认识人类在不同历史阶段对人地关系的认识、行为表现及后果。

2.突破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中社会、经济、生态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

3.积极宣传可持续发展思想,切实履行自己的职责,为人师表,付之于行动。

●教学方法1.利用图表分析、说明人类改良环境与破坏环境的不同结果,加深自己对可持续发展理论的认识,培养自己的参与意识。

2.要及时收集各种新闻媒体传送的有关事例,归纳、分析,使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并运用理论来分析和指导实际,特别是要提高自身对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的危机感、紧迫感和责任感,并规范和培养自己对环境负责的行为。

●教具准备收集各种媒体的新闻资料,包括电视、报刊、图片、录像资料等,尤其是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现场录像资料或现场报道。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同学们,前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过程。

4.2-4.4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4.2-4.4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灭绝之恶果】
“多米诺骨牌”的终点是一块天然
清白石墓碑,写着两个大字—— 人类!
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
◎生物多样性减少 ◎全球气候变暖。 ◎臭氧层被破坏。 ◎酸雨蔓延。 ◎森林锐减。 ◎土地荒漠化。 ◎资源短缺。最严重的是水资源、耕地资源
和矿产资源短缺。 ◎水环境污染严重。 ◎大气污染。 ◎固体废弃物成灾。
下列说法反映的人地关系属于哪个阶段?
1、广谷大川异制,民生其间者异俗 2、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3、人类应制天命而用之。 4、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 多, 任情返道,劳而无获。
活动 教材P96页“活动”题
我国的一个山区县,决定修建一条 渠道,从邻县的一条河流引水,以 解决当地生产生活用水严重缺乏的 问题。但是,引水渠道工程非常艰 巨,需要在悬崖峭壁上开凿渠道。 该县人民不畏艰辛,花了十余年的 时间,终于修成了这条引水渠道。 清澈的渠水流淌进千百年来干涸的 土地,使当地的生存环境得到很大 改善。
一、古代人地关系思想的产生
2、农业文明
2、农业文明——人类利用、改造自然时期
(1)生产力水平: 提高
(2)环境问题: 出现局部环境问题,如过度 开垦、放牧引起的生态破坏
(3)人地关系:
对抗性增强,利用、改造自 然,出现了关于处理人地关 系一些主张
一、古代人地关系思想的产生
中国古代的人地关系思想发展经历了 以下几个阶段:
如果在引水过程中不注意环境保护(如在悬崖峭 壁上开凿渠道若缺乏科学论证,可能会导致滑坡; 开凿渠道的碎石任意堆放,会对土地资源造成破坏; 开渠过程中若破坏陡坡上的植被,则容易引起水土 流失),会对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要根据引水量的大小来判断。如果引水量太大, 就会使邻县出现缺水现象,本县也会出现土地的次 生盐碱化等生态问题。

2016年湘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二4.2.3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学案

2016年湘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二4.2.3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学案

第1、2第二、三节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学案【学习目标】1. 知道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及可持续发展思想提出的背景。

2。

知道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3。

能够解释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树立正确的环境观.【考点训练】考点1:知道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及可持续发展思想提出的背景。

(2015年乐清期末)下图表示人地关系的三种不同观点,读图回答第1、2题。

1.下列有关三个观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观点一也就是自然环境决定论B .观点二强调的是人定胜天的思想C .观点三特别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D .观点三强调人类应当与地理环境建立友好、互惠共生、和谐互进的伙伴关系2.下列各个选项中,既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和前提,又是可持续发展的立足点、切入点和归宿点的是A.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B.生态的可持续发展C.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D.自然的可持续发展(2011年学考)3.南方低山丘陵区是我国仅次于黄土高原的第二大水土流失区。

下图方框中Ⅰ、Ⅱ、Ⅲ、Ⅳ相应内容排序正确的是第3题图第6、7题图 ①耕地紧张 ②乱砍滥伐③植被破坏 ④地形起伏大A 。

①③②④B 。

②①④③C 。

③②①④D 。

④①③②考点2:知道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完成第4、5题. 4.下列关于“可持续发展"的认识,正确的是 A .停止开采不可再生资源,为子孙积累巨大财富 B .加大加快各类可再生资源的开采力度 C .控制人口增长,使人口数量维持在目前的水平 D .在资源开发利用时,不能危害未来人类的生活需求 5。

下列言行中,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是( ) ①“只有一个地球”的公益广告 ②保护地球生物的生存能力和多样性 ③“盛事滋丁,永不加赋” ④提倡塑料袋购物 A 。

①② B 。

②③ C.③④ D 。

②④ 考点3:能够解释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树立正确的环境观。

高中地理第四章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及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讲义湘教版必修2

高中地理第四章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及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讲义湘教版必修2

高中地理第四章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及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讲义湘教版必修2考点一可继续开展的基本外延1.可继续可展——人类的殊途同归(1)背景:20世纪60年代以来,人口增长、资源危机和环境污染效果日趋严重。

(2)目的:合理应用资源,维护生活环境,促进共同开展。

(3)举动纲领:«21世纪议程»。

2.基本外延(1)定义: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才干构成危害的开展。

(2)中心思想:安康的经济开展应树立在生态可继续才干、社会公正和人民积极参与自身开展的基础上。

(3)目的:既要使人类的各种需求失掉满足,团体失掉充沛开展,又要维护资源和生态环境,不对后代人的生活和开展构成要挟。

(4)基本观念:开展的观念、公允的观念、环境的观念、权益的观念。

反思归结可继续开展的观念观念含义开展的观念社会经济开展是人类共同的、普遍的权益,特别是开展中国度,其社会经济开展是第一位的公允的观念代际之间的公允:当代人的开展不能损害后代人生活开展的基础;区际之间的公允:不同国度、地域、种族、民族、性别、年龄或各种文明信仰的人群,应享有对等的位置环境的观念经济开展与环境维护彼此联络,互为因果。

开展社会经济和提高生活质量需求足够的自然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为依托权益的观念全人类都应享有过安康而富有的生活的权益;每个国度和地域都享有对等开展的权益;每团体都享有在开展中合理应用资源的权益和享有清洁、平安、温馨环境的权益可继续开展的三条原那么之间是既有区别又密不可分的。

公允性强调享有的对等,侧重的是权益;继续性强调开展的协调,侧重的是开展;共异性强调维护的肯定,侧重的是义务。

在实践解题时,最罕见的是侧重剖析某一条原那么或观念,留意体会和提取所给资料包括的信息。

可继续开展的四种观念各有侧重点。

开展的观念强调人类社会的经济开展权,特别是开展中国度的开展权。

公允的观念强调人与人的对等权,这种人与人的关系既表达在同代人之间又表达在代际之间。

高中地理 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4.3 可持

高中地理 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4.3 可持
第三节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目标导航
预习引导
首页
自主首预习页 合自作主探预究习 当堂合检作测探究
课程 标准
学习 目标
联系《21 世纪议程》,概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领悟走可 持续发展之路是人类的必然选择
1.掌握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核心思想及追求目标 2.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3.能运用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指导自己的行动

建设舒适、安全、清洁、优美的环境是实现发展的重
要目标
全人类都应享有过健康而富裕的生活的权利
权利的观

每个国家和地区都享有平等发展的权利
每个人都享有正当的环境权利
问题导学 即时检测 一 二
首页
自主首预习页 合自作主探预究习 当堂合检作测探究
主题一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 活动与探究 材料 目前人类面临日益严重的资源枯竭、生态失调、环境恶 化等问题,下面图示为世界14种重要资源的预期可开采寿命,图中, 右侧表示世界14种重要资源的预期可开采寿命,其中斜线阴影条框 表示在消费水平不断增长下的预期可开采寿命,白色条框表示在消 费水平不增长条件下的预期可开采寿命。左侧灰色条框表示各种 矿物消费的年增长率。
目标导航
预习引导
首页
自主首预习页 合自作主探预究习 当堂合检作测探究
预习交流 为什么说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更加迫切? 提示 由于我国人口众多,每年新增人口绝对数较大,人口整体素 质较低,生产技术、工艺水平落后等,使我国面临严重的环境污染 和生态破坏,因此,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更加迫切。
目标导航
预习引导
问题导学 即时检测 一 二
首页
自主首预习页 合自作主探预究习 当堂合检作测探究
迁移与应用 例1近几十年来,水资源不足已成为许多国家经济发展的严重障 碍,甚至危及国家的安全和民族的生存。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水资源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有( )。 ①世界上水资源的数量本来就少 ②世界上水资源的总量较多, 但地区分布不均 ③部分地区水的污染十分严重,为水质型缺水 ④人口的激增和经济的发展,对水的需求量越来越大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崇拜自然
人 地 关 系 思 想 演 变
人地关系思想萌芽
改造自然
人地关系思想发展 深化 人地关系思想完善
征服自然
二战以后
谋求人地协调
伴 随 着 生 产 力 的 发 展 而 演 变 的
课 堂 测 验
1. 人地关系思想演变的根本原因
是( A )
A、生产力 B、生产关系 C、文化水平 D、经济水平
课 堂 测 验
豚鹿 (已灭绝) 渡渡鸟 (已灭绝)
美丽的地球拥有撩人的自然美景。然而,如 今的地球正在遭受着前所未有的灾难:大气污染 加剧、水污染严重,固体废弃物与日俱增、臭氧 空洞、酸雨、赤潮、温室效应、水土流失、土地 沙漠化等。生存环境的日益恶化,严重威胁着人 类的健康和生命。于是,全人类大声疾呼: “Save Our Soul”,保护地球,保护环境。
1、该县的这一引水工程,是哪一种人 地关系思想的表现?体现了一种什么样 的精神?
“人定胜天”思想的表现,体 现了当地人民坚韧不拔的毅力和不 畏艰辛,敢于与自然抗争的精神。
2、引水工程的成功,会给地方经济带 来哪些好处?
使清澈的渠水淌进千百年来干 涸的土地,解决当地生产、生活用 水缺乏问题,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使当地的生存环境得到很大改善。
D、盛世滋丁,永不加赋
课 堂 测 验
课堂测验
4. 下列符合因地制宜思想的是(B )
A. 地理环境是影响人类社会发展变化的 决定性因素 B. 人类进行生产活动既不能违背自然规 律,也不能完全听命于自然环境的摆布 C. 人们只要团结起来,就一定能够改造 和战胜自然 D. 各地区人类活动的特征取决于所在地 的地理环境的性质
3、追求目标:
既要使人类的各种需要得到满足,个人得到充分 发展,又要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不对后代人的生存 和发展构成威胁。
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4.基本内涵 (1)发展的观念 鼓励经济发展。没有经济的 可持续发展,不可能消除贫 困,也谈不上可持续发展。 (2)公平的观念 (公平性原则)
同代人之间 代 际 之 间
中国古代的人地关系思想 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
一、古代人地关系思想的产生
下列说法反映的人地关系属于哪个阶段? 1、广谷大川异制,民生其间者异俗。 2、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3、人类应制天命而用之。 4、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
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
活动
我国的一个山区县,决定修建一条 渠道,从邻县的一条河流引水,以解决 当地生产生活用水严重缺乏的问题。但 是,引水渠道工程非常艰巨,需要在悬 崖峭壁上开凿渠道。该县人民不畏艰辛, 花了十余年的时间,终于修成了这条引 水渠道。清澈的渠水流淌进千百年来干 涸的土地,使当地的生存环境得到很大 改善。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原则 内容和要求
①同代人之间的横向公平性, 公平性 ②代际之间的纵向公平性, 原则 ③人类生存与其他物种生存的公平性, ④各国有权开发本国资源并确保不对其他国家的环境造成损害
①面对有限的地球面积和有限的地球承载力,人类的经济活动 持续性 和社会发展必须保持在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之内; 原则 ②人类应做到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保持适度的人口规模, 处理好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关系等 ①地方性的决策和行动应该有助于实现全球的整体协调; 共同性 ②许多跨国界的全球性问题必须进行全球合作; 原则 ③对于全球共有的资源需要在尊重各国主权和利益的基础上, 制定各国都可以接受的全球性目标和政策等
3、会不会对该县及其邻县的生态环境产生负作用? 如果在引水过程中不注意环境保护,会对生态环 境产生负面影响。(如在悬崖峭壁上开凿渠道若缺乏 科学论证,可能会导致滑坡;开凿渠道的碎石任意堆 放,会对土地资源造成破坏;开渠过程中若破坏陡坡 上的植被,则容易引起水土流失。) 此外,如果引水量太大,就会使邻县出现缺水现 象,本县也会出现土地的次生盐碱化等生态问题。
工业社会
二战以后
人地思想 人类文明 发展阶段 时期
人地关系特点
后果 环境问题不严重
环境对人类制约 作用较强,人类 崇拜自然 采猎文明 对环境的影响微 弱 人类对自然的依 改造自然 农业文明 赖性减弱,对抗 性增强
环境趋于恶化
人类改造自然能 人地关系全面不 征服自然 工业文明 力增强,试图成 协调,矛盾迅速 为自然的主宰 激化 谋求人地 后工业化 寻求人地协调的 环境和发展问题 协调 时期 道路 得到普遍关注
[沙尘报] 19日开始的沙尘天气是今年入春以来北方地区遭受的强 水土流失 度最强、影响范围最大的一次沙尘天气过程。16个省份约2.7亿人 遭受沙尘侵扰,未来三天,受到另一股新冷空气的影响,又一次 沙尘天气过程还会继续在我国肆虐…
全球已有30% 的土地退化,森 林面积缩小1/3, 1952 年12月4日,伦敦城发生了一次世界上最 为严重的 “烟雾”事件:连续的浓雾将近一周不散, 近几年,全世界森林面积以每年约 1700万公顷 在过去的 4个世 到2009 年底,中国农村没有解决温饱的贫困 土地荒漠化 工厂和住户排出的烟尘和气体大量在低空聚积,整 的速度消失,平均每天约有 140种生物灭绝。 截至 2009 年底,中国文盲总人数达到 1.16亿人 纪中 , 人类活动 人口还有2365 万人。按照人均每天消费一美元的 个城市为浓雾所笼罩,陷入一片灰暗之中。期间, (按识字量不足 1500 字标准计算),占世界文盲总 2009年全球失业人口再破纪录,达 1.952 亿, 引起 700 万个物 有标准,中国的贫困人口总数仅次于印度,列世界 4700 多人因呼吸道疾病而死亡;雾散以后又有 数的 11 . 3% 。 比 2008 年的 1.947亿有所上升。 黄嘴秋沙鸭 第二位,需要扶持的贫困群体数量很庞大。 种的灭绝。 8000 多人死于非命。 (已灭绝)
பைடு நூலகம்
20世纪60年代以来,人口增长、资源危机和环境 污染等问题日趋严重,使人类深刻地认识到地球提供 自然资源的能力和环境的自净能力都是有限的。若沿 用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传统生产生活方式,人类最终 因资源枯竭、生态失调、环境恶化而陷入绝境。
为了合理开发利用有限的资源,保护好人类赖以 生存发展的自然环境,为了使当今世界各国都能得到 良好 的发展,并使未来人类满足其需求的能力不至于 削弱,只有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物 种 之 间
地 区 之 间
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3)环境的观念(持续性原则) •你希望你生存的环境的怎样的一番 景象? 合理开发和利用 ——自然资源 保持适度规模 ————人口
保持在资源和环境的 经济活动
社会发展
处理好关系 ——经济与环境
承载能力之内
(4)权利的观念
(共同性原则)
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权利的观念 地球环境是一个整体 全球合作、公众参与
方法突破:如何判别可持续发展的主要观念?
可持续发展的四种观念各有侧重点: 公平的观念强调人与人的平等权,这种人与人的关系 既体现在同代人之间又体现在代际之间。 环境的观念强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统一性。 权利的观念强调人们享受的权利,既包括物质生活享 受,又包括环境享受。 发展的观念强调经济的增长,但要与环境协调发展。
原始的刀耕火种,尽管对自然景观有所破 坏,但由于这种迁移农业的生产方式落后,作 用范围小,若干年后自然景观还能得到恢复。 而工业社会时期则是集约化大规模生产, 它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很难在短期内得到恢复。
小结:
古代 人地 关系 思想 现代 人地 关系 思想
原始社 会时期
农业社 会时期 工业社 会时期 被动适应环境
4.2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看老虎不同待遇 讨论人地关系思想:
1、远古时期,古人类惧怕老虎 2、古代武松打死老虎被称为英雄 3、现代“武松”打死老虎,要被判刑
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
惧怕
老虎
打老虎
是英雄
打老虎
要判刑
野生动 物园人 虎共存
崇拜自然
改造征服
保护自然
自然和谐
人地关系思想演变
阅读教材P95页“阅读”内容,分析:
2、 引起人类对人地关系的认识不断 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类认 识、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范围及程度不同, 环境问题的表现不同,人地关系思想也不 同。
3、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时期,人类对地 理环境的影响,在方式、范围和强度上 有什么不同?
工业社会时期对自然景观的破坏在方式、 范围、强度上都远远超过了农业社会时期。
课堂测验
2. “愚公移山”的故事、“都江堰”工 程、 1995年我国开始实施海洋伏季休渔 制度分别体现的人地关系思想 是(B )(A )(D )
A、天人相关论 C、环境决定论 B、人定胜天 D、人地和谐论
课 堂 测 验
课堂测验
3. 我国古代的行为或主张蕴含了可持
续发展的思想的是( B )
A、广谷大川异制,民生期间者异俗 B、封山育林,定期开禁 C、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夫 是之谓能参
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行动纲领 ——《中国21世纪议程》 发布时间:1994年3月
背景:中国总结了国内 外的历史经验教训,我 国只有选择走可持续发 展的道路。
全球第一部国家级的 《21世纪议程 》
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1、概念: 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 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2、核心思想: 健康的经济发展应建立在生态可持续能力、社会 公正和人民积极参与自身发展的基础上
二、现代人地关系思想的发展
阅读教材P96页分析:
现代的人地关系思想发展经历了哪几 个阶段?
地理环境 决定论 可能论、适应论、 生态论观点 可持续发展论
和谐论 (人地协调论)
活动
P97 活 动 :
1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大致可划分为哪 几个阶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